一、华丰煤矿第五水平开拓延深和采区布置方案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高家明[1](2021)在《断层区采动沿空冲击地压巷道围岩运动规律研究》文中指出沿空巷道围岩结构和围岩运动规律相对复杂,当工作面推采至断层影响区域时,围岩结构的变异程度和断层活化风险增大,区域冲击地压危险性增强。本文基于实际工程条件,研究断层区沿空巷道围岩运动规律,形成了以下研究成果:(1)通过相似模拟试验开展上平巷围岩运动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工作面推采,上平巷与断层距离减小,工作面采动超前影响范围逐渐增大;上平巷围岩应力集中程度逐渐增强;上平巷围岩变形量增大。(2)建立了沿空巷道上覆支承压力与覆岩压力计算式。分析认为断层支承压力与上平巷实体帮侧向支承压力经历未叠加、发生叠加和高度重叠三个阶段,随着工作面推采,上平巷围岩应力集中程度逐步增强。(3)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获得沿空巷道围岩在不同推采阶段对应的受载变形特征。一次见方时上平巷发生严重破坏变形。工作面继续推采时,断层区上平巷围岩变形量、变形范围均随巷道与断层距离减小而增大。工作面二次见方时上平巷超前段变形破坏程度强于一次见方时。(4)综合研究表明,随着工作面在断层影响区域推采,上平巷围岩受到断层支承压力、巷帮侧向支承压力、超前支承压力叠加影响,造成巷道应力、变形加大,构成断层体的采动范围内岩层活动起到辅助作用。
王博[2](2021)在《陕蒙深部矿区典型动力灾害发生机理及防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陕蒙浅部矿区采深普遍为53~280m,而其深部矿区采深已普遍超过580m,且近年来开采深度以每年数十米的速度增加。根据现场调研,陕蒙深部矿区具有开采强度大、煤层冲击倾向性强、顶板存在大范围富水区和厚硬砂岩组等特点,部分矿井开采过程中已发生十余起冲击地压、矿震等动力灾害,严重制约了矿区的安全、高效生产。针对陕蒙深部矿区动力显现频发的现状,本文以该地区近年来发生的几起典型动力灾害为研究背景,采用案例调研、理论分析、相似模拟实验、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等方法,开展了陕蒙深部矿区典型动力灾害(冲击地压和矿震)发生机理及防治研究工作,取得如下成果:(1)调研分析了陕蒙深部矿区开采条件与动力灾害特征,确定了形成动力灾害的力源类型,并据此将动力灾害划分为采动疏水应力叠加型冲击地压、宽区段煤柱应力叠加型冲击地压和隔离煤柱区硬岩破断型矿震。(2)分别建立了疏水转移应力和高强度开采支承压力分布力学模型,研究了疏水及高强度开采对工作面应力分布规律的影响,揭示了陕蒙深部矿井采动疏水应力叠加诱冲机理:疏水后形成增压区和卸压区,当工作面快速推采至疏水形成的增压区时,采动应力与增压区应力叠加后超过冲击地压发生的临界值,是诱发冲击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预测了疏水前后冲击危险区的动态变化,提出了疏水区基于防冲的推采速度动态调控方法。(3)研究了该矿区典型开采条件下不同埋深和不同宽度区段煤柱应力分布规律,分析了特定条件下宽区段煤柱破坏分区特征,建立了宽区段煤柱冲击力学模型并给出了宽区段煤柱诱发冲击的力学判别条件,揭示了宽区段煤柱应力叠加诱冲机理,并据此提出了该地区宽区段煤柱冲击地压防治对策和下阶段基于防冲的窄煤柱宽度设计方法。(4)分别建立了煤柱支撑条件下关键层挠曲变形力学模型和隔离煤柱压缩量估算模型,给出了关键层挠曲破断诱发矿震的判别条件,揭示了陕蒙深部矿井隔离煤柱区硬岩破断诱发矿震机理,提出了冲击地压和矿震协同控制的合理隔离煤柱宽度设计方法。研究成果已在陕蒙深部纳林河、呼吉尔特矿区3对冲击地压矿井现场应用,效果良好。
张振峰[3](2021)在《千米深井巷道高压劈裂注浆围岩加固机理与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千米深井巷道埋深大,在高地应力与强采动叠加作用下,表现出围岩持续性流变、围岩整体移动、巷道大变形、煤岩软化、裂隙闭合、围岩渗透性差等特征。传统的浅部矿井低应力、弱采动条件下的围岩注浆改性技术无法解决千米深井巷道围岩控制难题。本文以淮南口孜东矿121302运输巷的具体工程地质条件为背景,采用实验室试验、力学理论计算、数值模拟、技术与装备研发、现场试验等相结合的研究手段,对千米深井巷道围岩高压劈裂注浆改性过程中的裂隙扩展特征、浆液渗流规律、注浆改性强化机理等关键理论与技术问题开展了深入的研究,研究成果如下:(1)开展了千米深井巷道围岩应力、围岩强度、裂隙结构以及可注性等现场原位测试,分析了千米深井巷道围岩地质力学特征,查明了高应力低渗透巷道围岩常规注浆方法可注性差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巷道浅部煤岩体裂隙发育,但深部煤岩体裂隙闭合,造成千米深井巷道支护困难,常规注浆工艺条件下浆液渗透扩散范围小,巷道注浆效果差。(2)建立了千米深井巷道高压劈裂注浆裂隙起裂力学模型,推导出不可渗透与可渗透条件下钻孔孔壁的裂隙起裂准则与临界起裂压力;建立了巷道超前高压注浆浆液渗透扩散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了围岩渗透系数与注浆压力对浆液渗透扩散范围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发现:高注浆压力能够有效促使千米深井巷道围岩裂隙重新张开与扩展;提高注浆材料渗透性,可以显着改善千米深井高应力低渗透围岩注浆浆液扩散范围与注浆加固效果。(3)开展了真三轴条件下高应力低渗透煤岩体高压劈裂注浆试验,以及高压劈裂注浆加固后煤岩体结构与细观力学行为的电镜扫描与纳米压痕试验,研究发现:不同的地应力状态对高压劈裂注浆起裂压力与裂隙扩展形态有明显影响,高压注浆后的煤岩体裂隙填充更加密实,浆界面区弹性模量要高于煤体。(4)基于理论研究成果,优化了超细速凝注浆改性材料性能参数,研制了配套的高压劈裂注浆设备(最大注浆压力可达40MPa),以及高压劈裂注浆锚杆、高压封孔工艺,提出了高压劈裂间歇注浆技术与控制技术。(5)开展了口孜东煤矿121302运输巷煤岩体高压劈裂改性工业试验,通过现场注浆量数据统计、锚固力测试、注浆效果钻孔探测等,结果表明:围岩平均起裂压力约26MPa,现场测试数据与理论分析吻合;新型的高压劈裂注浆技术能够将浆液注入到千米深井巷道围岩中最小约2mm宽度的裂隙中,围岩变形破坏得到了明显的控制,有效地解决了千米深井低渗巷道围岩“注不进”、“粘不住”的难题。
胡彦博[4](2020)在《深部开采底板破裂分布动态演化规律及突水危险性评价》文中研究说明在全国煤炭资源开发布局调整阶段,为了保证国家煤炭供给安全,东部矿区仍需保持20年左右的稳产期,许多矿井进入深部开采不可避免。围绕深部煤层开采底板突水通道动态形成过程机理、水害评价防治的科学技术问题,以华北型煤田东缘代表矿井为例,采用野外调研、理论分析、原位测试、室内试验、数值模拟等多种方法,按照华北煤田东缘矿区的赋煤地质结构特征→深部煤层开采底板变形破坏的动态监测方法→深部煤层开采底板岩层变形破坏的时空演化特征和突水模式→深部煤层开采底板破坏深度预测方法和开采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方法→深部煤层开采底板水害治理模式和治理效果序列验证评价方法的思路开展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提出了利用布里渊光时域反射技术(BOTDR)对深部煤层开采底板变形破坏的动态监测方法。根据研究表明BOTDR系统监测的动态变形量及应变分布状态与煤层底板岩层应力应变特征具有一致性,是有效监测煤层底板岩层变形破坏的新方案。BOTDR系统对煤层底板岩层监测显示,在采动过程中煤层底板岩层从上向下是呈现压-拉-压的应变趋势;同时获得了有效的煤层底板岩层的最大破坏深度,为深部煤层开采底板破坏深度的精准预测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原位测试数据。(2)揭示了深部煤层开采完整底板破坏的时空演化特征:a.采前高应力区超前影响范围大约在煤壁前方38 m附近;b.开采底板岩层第一破断点的位置在采煤工作面煤壁前方29.07 m,煤层下方垂距9.24 m处,煤层底板破坏是从脆性岩层开始破断;c.开采底板破断发展趋势是从第一破断点首先向上发展破断,然后再同步向下破断。d.煤层开采底板破断的最大深度处于采前高应力区内,并且最大破断深度在采前高应力区内的峰值应力传播线附近(一般情况下)。根据煤层开采底板破坏的时空演化特征,对比分析了完整底板和含断层底板两种条件下煤层开采底板岩层破坏特点;同时对煤层开采底板进行横向分区,区域名称依次为原岩应力平衡区、采前高应力区、采后应力释放区、采后应力再平衡区。(3)利用BP神经网络、煤层开采底板应力螺旋线解析、气囊-溶液测漏法、经验公式法、多因素回归及分布式光纤实测等方法进行研究分析,得到了对深部煤层开采底板破坏深度进行有效的预测模型及方法;研究表明,多因素回归中模型III预测值更接近分布式光纤监测和气囊-溶液测漏法等实测数据,预测误差较小的预测方法依次为新的数学理论模型解析法和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4)利用层次分析法、熵权法、地理信息系统等手段结合深部煤层开采破坏后有效隔水层厚度和其他多种影响底板突水的因素,对深度煤层开采底板突水危险性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得到了层次分析和熵权法(AHP-EWM)综合算法评价模型和基于改进型层次分析脆弱性指数(IAHP-VI)法两种深部煤层开采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模型,两者都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可以根据研究区的实际情况择优选其一,也可以根据两种模型的预测结果取并集,能够进一步提高评价安全程度。(5)基于华北型煤田东缘矿区深部煤层开采底板突水通道的形成机理和突水模式,提出了“充水含水层和导水构造协同超前块段治理”模式并进行了定义。在现有的深部煤层开采水害的治理技术上,根据注浆改造目的层的构造、区域地应力、原岩水动力场等因素对地面受控定向钻进顺层钻孔方位和钻孔展布间距的设定进行科学有效的优化研究。(6)提出了“深部煤层开采底板水害治理效果序列验证评价方法”,利用对改造目的层的渗透系数和透水率、煤层底板阻水能力、矿井电法检测、检查钻孔数据等结合GIS系统进行综合研究,建立了科学系统化的评价方法。(7)利用“充水含水层和导水构造协同超前块段治理”模式对华北型煤田东缘矿区深部煤层底板水害进行了治理,结果显示治理效果良好,研究矿区深部煤层工作面实现了安全回采。本论文研究成果可为华北型煤田东缘矿区下组煤开采底板水害防治提供参考。
史先志[5](2020)在《大埋深高承压水上采煤底板破坏演化及水害防治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煤矿开采向深部延伸开采,煤层底板灰岩水害问题已成为华北型煤田开采的最大技术难题之一。永城矿区地处黄淮平原腹部,是华北型煤田中受底板石炭纪及奥陶纪灰岩突水威胁的典型区域。从1982年建井到2019年共发生19次较大的灰岩突水事故,其中陈四楼煤矿就有9次。经过对陈四楼煤矿历年来突水事故案例分析、研究,根据突水系数理论进行验算,矿井各采掘头面的突水点根据水压及煤层底板与太原组上部含水段之间的厚度计算得出的突水系数值都不大于非正常地层块段的0.06MPa/m,突水点附近没有揭露具有明显断点的断层或褶皱等构造,综合分析认为矿井突出具有典型的深部太原组灰岩岩溶裂隙型突水特征。为此,论文以陈四楼煤矿典型的大埋深高承压2517综采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在系统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区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基础上,采用塑性理论及经验公式计算、数值模拟回采工作面顶底板应力变化及顶底板破坏特征、井下现场试验和室内岩样测试等方法,围绕深部开采煤层底板变形破坏及高承压太原组灰岩裂隙型突水机理这一科学问题进行了较系统深入研究。主要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1)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埋藏深度大、底板赋存高承压水的2517综采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公式、塑性理论、室内FLAC3D数值模拟及井下工作面钻探结合高密度电法实测等数种方法,分别获得了采动底板最大破坏深度量值,揭示了在大埋深高承压水条件下二2煤层采动过程中底板破坏的演化特征,绘制了煤层底板变形破坏形态和水平方向的影响范围,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修正经验公式。(2)基于大埋深采动底板变形破坏演化特征基础上建立了研究区完整地段采动底板太原组灰岩裂隙型扩展的突水模式,分析了高地应力及高水压力联合作用下采动底板变形破坏逐渐向下发展和高水压含水层裂隙逐渐向上发展乃至贯通的突水理念,提出了临界突水的有效隔水层厚度表达式,并根据实际数据进行了验算。(3)基于深部采动底板破坏演化特征及太原组灰岩裂隙型突水机理研究基础上,经过井下注浆前及注浆后现场孔内采取岩芯样观测和地面实验室内灰岩岩样强度测定对比分析,确定了钻孔注浆目标岩层、选用的注浆材料和浆液扩散的半径,明确了纯水泥浆液是矿井煤层底板注浆改造的最优材料。(4)室内实验发现在高压水侵蚀作用下,未注浆的太原组灰岩岩石内裂隙发育,造成岩体抗压强度降低;在采用水泥浆液进行煤层底板加固后,煤层底板中各类孔隙被充填,岩石力学强度增加明显。论文采用施工注浆钻孔与考察钻孔结合的方式对浆液扩散半径进行了现场实测。考察钻孔实测资料证明,浆液扩散半径的长度与岩层裂隙网络发育规模、裂隙发育长度和宽度及浆液主剂材料具有密切关系,注入蒙脱石与水泥等混合材料作为注浆主剂的浆液的运移扩散半径比注入纯水泥作为注浆主剂的浆液的运移扩散半径大,但注浆后的岩石强度前者比后者低。(5)根据研究确定的注浆层位、注浆半径和注浆材料,论文选择了南五采区深部三个典型的大埋深高承压工作面分别进行了二2煤层底板注浆改造。在各试验综采工作面底板注浆加固前进行了瞬变电磁探测,查明了富水异常区;在工作面注浆加固后采用瞬变电磁探测技术对工作面注浆改造效果进行验证,用以指导注浆改造设计和施工,实现了在大埋深高承压条件下工作面的安全回采。论文基本确立了研究区针对太原组灰岩裂隙型突水的防治水技术流程。论文附有插图93幅,附表24个,参考文献157篇。
于钟博[6](2020)在《采动条件下多元水化学演化特征及主要突水水源识别》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矿井突水问题会对煤矿造成重大生命财产损失,一直是困扰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隐患。突水后,水源问题是首要考虑的,因此,矿井突水水源的快速识别,以及突水模式的准确判别,对于矿井防治水工作以及安全生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裴沟煤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钻孔定视技术分析了底板破坏规律,运用了MODFLOW数值模拟软件模拟分析了有无断层条件下采动对地下水渗流场影响;基于对研究区历年和研究期间测试的水化学资料收集和整理的基础上,进行了主要突水含水层水化学常规离子含量变化的分析和氢氧同位素特征的分析;建立了Fisher判别模型以及BP神经网络水源判别模型,通过系统聚类分析法,验证了含水层间的水力联系,提出了研究区主要的突水模式。研究的内容和结果如下:(1)采用钻孔定视技术现场实测对比分析了不同掘进条件下对底板的扰动影响,获得了大量不同深度围岩变形特征的对比图像资料,获得了该条件下的掘进底板扰动破坏深度,并通过MODFLOW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有断层和无断层条件下的采动影响地下水渗流场模型,对研究区渗流场进行了模拟,发现了断层相较于采动裂隙对地下水的影响更大,分析了含水层间的水力联系。(2)通过对常规离子进行Piper三线图分析,得到了研究区主要含水层的水质类型,通过对常规离子进行含量变化分析以及离子组合比分析研究,获得了主要含水层特征离子的变化规律;通过氢氧同位素分析,发现了研究区含水层氢氧同位素的变化规律以及来源。(3)通过SPSS软件,建立了研究区突水水源识别的Fisher判别模型以及BP神经网络判别模型,并对两个模型准确程度进行了对比,实现了研究区突水水源的判别工作,运用系统聚类分析法,验证了L7-8、L5-6含水层和L1-4、O2含水层间具有较好的水力联系。(4)分析了常规的底板含水层突水模式,结合研究区分析结果,对研究区可能存在的主要突水模式进行了讨论和分析。本文共66个图,23个表,112篇参考文献
黄华[7](2020)在《磁窑沟煤矿13号煤层水平延深开采技术方案设计》文中研究表明为了保证磁窑沟矿井二水平13号煤层开拓开采的顺利延深,分析了磁窑沟井田的有关地质资料,并结合矿井目前的采区接替情况和现有的生产系统,制定了矿井二水平13号煤层延深方案,经过安全、经济、技术等方面的综合比较后,最终确定13号煤层延深采用副斜井井筒直接延深和暗斜井相结合的方式,即直接延深副斜井、新掘主暗斜井和回风暗斜井的开拓延深方案,该设计方案对类似条件下的矿井水平延深巷道布置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李磊[8](2020)在《采动煤岩体结构效应及其诱冲机制研究与实践》文中认为冲击地压作为煤矿重大灾害之一,一直是采矿科技工作者研究的热点,随着研究的深入,冲击地压致灾机理逐渐丰富,但煤岩体动力灾变是复杂的动力失稳现象,受地质环境、工况条件等众多因素影响,从灾害孕育、启动致发生均表现出明显的非线性和系统失稳特征。很多学者从高应力、强冲倾、大构造等角度进行了研究,但对于煤岩体结构效应及诱冲机理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为此,本文以宏细观变尺度研究手段为基础,首先对国内近年来发生的典型冲击地压事故再统计与分析,从煤岩赋存结构角度出发分析了冲击地压发生的结构演化规律及应力特征,并调研总结了6种具有典型结构特征的冲击地压类型。进而先从煤体结构效应出发,在实验室尺度下利用伺服试验机、CT扫描对不同类型煤样的力学性质与冲击倾向性进行了分析,利用三维重构技术再现煤样内部原生裂隙的分布,在识别主控裂隙的基础上,对试件进行了加载与波速测试,掌握了煤样结构演化与力学行为。在此基础上,通过借鉴粘滑和超低摩擦效应理论,对厚层沉积煤岩结构失稳机理进行了探究,提出结构失稳的内在机制是煤岩界面摩擦力受到接触压力或界面粗糙度影响而非恒定,非稳定滑移诱发煤体能量瞬时释放进而发生冲击地压,简化回采工作面力学模型,对简支梁模型超低摩擦效应进行了验证。同时借助物理模拟试验系统,对厚层沉积煤岩体采动规律进行了相似模拟,分析了正常回采和切顶回采条件下结构和应力演化规律。最后针对西部矿区典型坚硬厚层顶板的矿井条件,利用高压水力切缝技术对工作面切眼顶板进行压裂,掌握工程尺度下控制顶板结构防治诱发冲击地压的工艺工法,有效减少了大面积来压事件。主要结论如下:(1)分析了国内冲击地压事故的分布规律,归纳了典型冲击地压灾害发生的环境条件、破坏特征及诱发因素,从煤岩体结构失稳的角度细化了冲击地压分类,提出3种结构,6种类型:天然构造结构包括断层构造型、褶曲构造型,人工采场结构包括孤岛煤柱型、悬梁顶板型,地质弱面结构包括煤层异常型、煤岩弱面型。(2)从煤体结构效应出发,在实验室尺度下利用伺服试验机、CT扫描对不同类型煤样的力学性质与冲击倾向性进行了分析,利用三维重构技术再现煤样内部原生裂隙的分布,从重构结果得出,力学性质不同的煤岩介质,原生裂隙结构整体特征差异明显,其发育程度与冲击倾向性成反比。无冲击倾向性煤岩,原生裂隙结构发育程度极高,以片状、网状裂隙为主,分布于整个煤岩介质,且连通性强;弱冲击倾向性煤岩,原生裂隙结构发育程度较高,呈片状、条状,在介质中占据了较多空间;强冲击倾向性煤岩,原生裂隙结构发育程度很低,类似“孤岛”状、片状,且片状裂隙多近似水平或垂直态。(3)通过设置层理角度对煤岩冲击倾向性进行研究,得到层理面与加载方向夹角对煤样力学参量影响显着,宏观破坏模式及细观断裂特征存在强烈层理效应。当层理面与加载方向夹角为90°时煤样冲击倾向性最强,0°时次之,45°时最弱。同时煤样声学特征各向异性明显,轴向垂直层理煤样波速比轴向斜交层理煤样高15.1%。(4)借鉴粘滑和超低摩擦效应理论,对厚层沉积煤岩结构失稳机理进行了探究,提出结构失稳的内在机制是煤岩界面摩擦力受到接触压力或界面粗糙度影响而非恒定,即F=μtNt,非稳定滑移诱发煤体能量瞬时释放进而发生冲击地压,建立了回采工作面力学模型,并对简支梁模型超低摩擦效应进行了验证。(5)通过相似模拟对巴彦高勒煤矿3-1煤层在正常开采以及开切眼处人工切顶后开采围岩应力、位移场演化对比,得出正常开采条件下,工作面推进到66m时顶板发生初次垮落,采场上覆岩层空间的位移以向下垮落为主。人工切顶后,当工作面推进到24m时发生初次垮落,随着工作面推进,前方应力测点的应力集中系数先缓慢减小,在顶板垮落后应力急剧增加保持稳定,有效的阻断顶板的应力传递,预防悬梁顶板突然冲击垮落。(6)通过三维地应力场反演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巴彦高勒煤矿工程地质环境,得到了研究区域内矿井原岩应力场类型、大小及分布特征:11盘区为水平主控应力场,最大主应力与自重应力比值在1.44~1.90之间。结合3104工作面顶板岩层厚度、岩层结构及采高等条件,对工作面开切眼实施水力压裂断顶措施,切顶工艺实施后,工作面基本顶初次来压步距平均值为30.93m,与未处理顶板相比初次来压步距减小61.33%。
齐庆新,李一哲,赵善坤,张宁博,郑伟钰,李海涛,李宏艳[9](2019)在《我国煤矿冲击地压发展70年:理论与技术体系的建立与思考》文中研究表明文章系统全面地阐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冲击地压研究方面取得的成绩,主要从理论、监测与预警装备、防治技术及法律法规与标准构建等方面进行了重点介绍。同时,兼顾国外主要采矿国家在冲击地压研究上开展的工作。可以看到,随着我国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冲击地压矿井数量和灾害危害程度显着增加,而国外冲击地压因煤矿开采的萎缩,只在个别一些国家偶尔发生冲击地压;对于冲击地压发生机理的研究,国外对此研究的工作主要是停留在20世纪50—90年代,而我国主要研究成果是近30年的事情,主要包括"三因素"机理、强度弱化减冲机理、应力控制理论、冲击启动理论和扰动响应失稳理论等;在冲击地压监测预警方面,国外主要集中在微震与地音监测方面,并配合钻屑法,而我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采动应力监测方法,并开发了相关技术装备,现已广泛应用于实际煤矿冲击地压监测与预警;在冲击地压防治方面,以往重点关注在煤层和顶板冲击危险性的消除和解危上,而最近10年来,在巷道支护及煤岩体结构控制的研究与工程实践方面开展了有益的探索,旨在加强局部巷道支护的同时,从区域上控制煤岩体结构稳定性和应力分布,开发了分级分类的冲击地压巷道支护技术,采用水力压裂与深孔爆破等技术实现了对坚硬顶板岩层的有效控制;在冲击地压相关法律法规与标准体系建设方面,最近10年来,我国开展了较为系统的制订工作,包括《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在内的规程及相关标准已制订并实施,现已初步建成冲击地压标准体系。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煤矿冲击地压矿井数量不断增加,研究冲击地压的人数不断增加,冲击地压发生机理不断完善,冲击地压监测技术及仪器与装备从无到有,性能不断提升,冲击地压防治技术与方法不断完善,有效性不断提高,冲击地压有关法律法规从无到有,现已趋于完善。综合而言,我国煤矿冲击地压理论与技术体系已初步形成。应该看到,随着大数据、智能化与机器人时代的到来,在新的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冲击地压理论与技术将获得更大的发展。
史永理[10](2019)在《深埋煤层开采侧向高压奥灰含水层影响特征及水害防治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浅部煤炭资源的日渐枯竭,矿井生产开始转向深部开采,深部煤层的开采将会面临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越来越复杂的严峻形势,特别是大型断层的存在,既给矿井高效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又增加了矿井突水的可能。因此,大型断层存在条件下深部区域煤层开采水害的防治工作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以山东济宁新河煤矿东部深部区域为研究对象,采用资料收集、理论分析、室内试验、数值模拟等多手段综合的方法,针对深部煤层开采时嘉祥支断层下盘高压奥灰含水层对上盘3煤开采产生的影响以及水害防治技术开展了详细研究。首先,从产状及其控制、两盘岩性对接关系、发育特征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嘉祥支断层及其伴生断层的构造特征;其次,从奥灰侧向径流特征与侧向奥灰含水层径流量两方面对侧向含水层补径排条件进行了分析;在充分了解断层破碎带的岩性变化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相似材料模拟的原理,选择4种相似材料来模拟断层破碎带岩性,采用不同的配比做了 5组试样,在达西定律的基础上,通过自行设计的室内渗透试验设备,对试样做了不同水压下的室内渗透试验,得出了不同配比不同水压下的试样的渗透系数,总结了断层带的阻水性能特征;最后通过数值模拟进行了深部煤层开采时流-固耦合的研究,详细了解了煤层开采过程中垂直应力、孔隙水压、塑性区与渗流量等变化规律,并提出了侧向高压奥灰含水层水害防治技术,包括:断层煤柱留设、水文地质条件探查、完善排水系统、局部注浆加固封堵小型断层及顶板导水裂缝带高度探查等。本论文的研究对于华北型煤田大型断裂两侧煤层的安全开采具有指导意义。
二、华丰煤矿第五水平开拓延深和采区布置方案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华丰煤矿第五水平开拓延深和采区布置方案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断层区采动沿空冲击地压巷道围岩运动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采动沿空冲击地压巷道围岩运动规律 |
1.2.2. 构造影响下采动沿空冲击地压巷道围岩运动规律 |
1.2.3. 采动冲击地压巷道围岩运动研究方法 |
1.2.4. 问题提出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断层构造区冲击倾向性煤岩地层地质力学特征 |
2.1. 工程条件 |
2.1.1. 矿井概况 |
2.1.2. 工作面地质与开采条件 |
2.1.3. 煤岩冲击倾向性测试 |
2.1.4. 区域地应力分布特征 |
2.2. 冲击地压灾害显现特征 |
2.3. 本章小结 |
3. 断层区沿空巷道围岩运动相似模拟试验研究 |
3.1. 相似模拟试验设计 |
3.1.1. 相似模拟试验原理 |
3.1.2. 试验目的与研究内容 |
3.1.3. 试验方案设计 |
3.1.4. 试验系统适用性改造 |
3.2. 试验过程 |
3.2.1. 相似材料与支护构件研制 |
3.2.2. 模型体制作 |
3.2.3. 监测元件埋设 |
3.2.4. 模型加载与开挖 |
3.3. 断层构造区岩层运动特征 |
3.3.1. 断层上下盘岩层运移演化特征 |
3.3.2. 沿空巷道上覆岩层应力与位移演化特征 |
3.4. 沿空巷道围岩应力与位移演化规律 |
3.4.1. Ⅰ监测断面数据分析 |
3.4.2. Ⅱ监测断面数据分析 |
3.4.3. Ⅲ监测断面数据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断层区采动沿空巷道围岩运动理论分析研究 |
4.1. 断层区沿空巷道围岩结构特征 |
4.2. 断层区沿空巷道静态支承压力分布特征 |
4.2.1. 静态支承压力分布特征分析 |
4.2.2. 应力升高区分布长度计算 |
4.2.3. 静态支承压力分布计算模型 |
4.3. 断层区不同剖面沿空巷道侧向支承压力演化规律 |
4.3.1. 典型场景一 |
4.3.2. 典型场景二 |
4.3.3. 典型场景三 |
4.4. 断层区工作面采动超前支承压力演化规律 |
4.4.1. 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力源分析 |
4.4.2. 超前支承压力演化规律 |
4.5. 断层区沿空巷道潜在冲击危险性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断层区沿空巷道围岩运动规律数值模拟研究 |
5.1. 研究目的与方案 |
5.1.1. 研究目的与内容 |
5.1.2. 数值模拟方案 |
5.2. 数值模型建立 |
5.3. 工作面一次见方分析 |
5.3.1. 沿空巷道围岩运动特征 |
5.3.2. 地堑区域断层滑移与应变特征 |
5.3.3. 沿空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特征 |
5.4. 工作面正常推采分析 |
5.4.1. 沿空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特征 |
5.4.2. 沿空巷道围岩变形演化规律 |
5.5. 工作面双面见方分析 |
5.5.1. 沿空巷道围岩应变特征 |
5.5.2. FD8断层滑移特征 |
5.5.3. 上平巷变形破坏特征 |
5.6. 本章小结 |
6. 主要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陕蒙深部矿区典型动力灾害发生机理及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绪论 |
2.1 课题来源、研究背景及意义 |
2.1.1 课题来源 |
2.1.2 研究背景 |
2.1.3 论文研究意义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冲击地压发生机理研究现状 |
2.2.2 冲击地压监测预警研究现状 |
2.2.3 冲击地压防治技术研究现状 |
2.2.4 矿震发生机理、预测及防治研究现状 |
2.3 主要存在及亟待解决的问题 |
2.4 课题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4.1 主要研究内容 |
2.4.2 研究方法 |
2.4.3 技术路线 |
3 陕蒙深部矿区动力灾害特征及其分类 |
3.1 陕蒙深部矿区典型地质开采条件特征 |
3.1.1 陕蒙深部矿区地层条件 |
3.1.2 陕蒙深部矿区煤岩体冲击倾向性 |
3.1.3 陕蒙深部矿区现阶段开采设计概况 |
3.2 陕蒙深部矿区典型开采条件下动力灾害特征 |
3.3 陕蒙深部矿区覆岩结构演化特征与力源类型 |
3.3.1 首采工作面开采边界条件下覆岩结构演化特征与力源类型 |
3.3.2 沿空工作面开采边界条件下覆岩结构演化特征与力源类型 |
3.3.3 两侧采空边界条件下覆岩结构演化特征与力源类型 |
3.4 陕蒙深部矿区动力灾害分类 |
3.5 本章小结 |
4 陕蒙深部矿井采动疏水应力叠加诱冲机理及其防治 |
4.1 采动疏水应力叠加诱冲案例分析 |
4.2 采动疏水应力叠加冲击地压力学模型 |
4.2.1 疏水对工作面支承压力的影响 |
4.2.2 推采速度对支承压力的影响 |
4.2.3 采动疏水应力叠加诱冲机制 |
4.3 疏水区开采冲击地压发生机制的相似材料模拟 |
4.3.1 相似材料模拟模型 |
4.3.2 相似模拟揭示的疏水后应力演化规律 |
4.4 采动疏水应力叠加冲击地压发生机制的数值模拟 |
4.4.1 数值模拟揭示的疏水前后应力分布规律 |
4.4.2 不同推采速度过疏水影响区支承压力分析 |
4.5 疏水前后221_上06工作面冲击危险区划分 |
4.5.1 221_上06工作面富水区疏水概况 |
4.5.2 221_上06工作面④号富水区疏水前冲击危险区划分 |
4.5.3 221_上06工作面④号富水区疏水后冲击危险区划分 |
4.5.4 221_上06工作面④号富水区疏水前后冲击危险区对比分析 |
4.6 采动疏水应力叠加冲击地压防治 |
4.6.1 疏水增压区的防治措施 |
4.6.2 疏水影响区域推采速度的动态调控 |
4.7 本章小结 |
5 陕蒙深部矿井宽区段煤柱应力叠加诱冲机理及其防治 |
5.1 陕蒙深部矿井宽区段煤柱诱冲案例分析 |
5.2 区段煤柱所处应力环境分析 |
5.2.1 不同埋深条件下宽区段煤柱应力环境分析 |
5.2.2 不同宽度条件下区段煤柱应力环境分析 |
5.3 宽区段煤柱诱发冲击地压机理研究 |
5.3.1 区段煤柱破坏分区 |
5.3.2 不同区段煤柱弹性核区宽度数值分析 |
5.3.3 宽区段煤柱应力演化规律 |
5.3.4 宽区段煤柱诱发冲击地压机理 |
5.4 区段煤柱诱发冲击地压防治与现场应用 |
5.4.1 理论计算和现场监测结果 |
5.4.2 已留宽区段煤柱冲击地压防治对策 |
5.4.3 宽区段煤柱诱发冲击地压防治措施现场实施方案 |
5.4.4 下阶段基于防冲的窄煤柱宽度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6 陕蒙深部矿井隔离煤柱区硬岩破断型矿震机理 |
6.1 隔离煤柱区硬岩破断型矿震案例 |
6.1.1 工程地质概况 |
6.1.2 工作面现场矿震发生情况 |
6.2 隔离煤柱区硬岩破断型矿震发生机理 |
6.2.1 关键层挠度弯曲变形分析 |
6.2.2 采动引起的隔离煤柱压缩量分析 |
6.2.3 煤柱压缩量与关键层挠曲变形量关系分析 |
6.3 基于“冲击-矿震”协同控制的隔离煤柱宽度设计 |
6.4 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分析验证 |
6.4.1 理论计算验证 |
6.4.2 数值模拟分析验证 |
6.4.3 微震监测分析验证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千米深井巷道高压劈裂注浆围岩加固机理与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
1.2.1 煤矿深井高应力巷道支护机理与技术 |
1.2.2 岩体裂隙结构理论 |
1.2.3 注浆加固理论 |
1.2.4 注浆材料发展 |
1.2.5 注浆方法 |
1.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2 千米深井巷道围岩裂隙演化特征与可注性试验研究 |
2.1 千米深井地应力及煤岩强度分布规律 |
2.1.1 千米深井地应力分布规律 |
2.1.2 千米深井围岩强度分布规律 |
2.2 千米深井巷道围岩裂隙演化特征 |
2.2.1 千米深井典型煤岩体裂隙分布特征 |
2.2.2 千米深井围岩裂隙变形特征数值模拟 |
2.3 高应力低渗透巷道围岩常规注浆试验研究 |
2.3.1 注浆试验 |
2.3.2 试验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3 高压劈裂注浆裂隙扩展与浆液渗透规律研究 |
3.1 高压劈裂注浆裂隙起裂准则 |
3.1.1 纵向裂隙起裂分析 |
3.1.2 横向裂隙起裂分析 |
3.2 真三轴条件下高压劈裂注浆裂隙扩展试验 |
3.2.1 高压劈裂注浆试验系统 |
3.2.2 高压劈裂注浆试验 |
3.2.3 试验方案设计 |
3.2.4 试验结果与讨论 |
3.3 高压注浆浆液渗透扩散规律 |
3.3.1 高压注浆浆液渗透规律数值模型 |
3.3.2 高压渗透注浆浆液扩散规律 |
3.3.3 高压劈裂注浆浆液扩散规律 |
3.4 本章小结 |
4 高压劈裂注浆围岩改性加固机理研究 |
4.1 高压劈裂注浆浆液对围岩改性机制 |
4.1.1 常规劈裂注浆改性机制 |
4.1.2 深井煤岩体高压劈裂注浆改性机制 |
4.2 高压劈裂围岩注浆宏观参数强化规律 |
4.2.1 剪切刚度与法向刚度的影响规律 |
4.2.2 内摩擦角的影响规律 |
4.2.3 内聚力和抗拉强度的影响规律 |
4.2.4 注浆压力对注浆性能影响规律 |
4.3 高压劈裂围岩注浆强化细观分析 |
4.3.1 注浆体扫描电镜细观形貌分析 |
4.3.2 煤浆界面区纳米压痕试验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高压劈裂注浆围岩加固材料及技术装备研发 |
5.1 高压劈裂注浆围岩加固技术研发 |
5.1.1 高压劈裂间歇注浆技术 |
5.1.2 高压劈裂注浆参数控制 |
5.2 高压劈裂注浆装备研发 |
5.2.1 高压注浆泵研发 |
5.2.2 高压劈裂注浆封孔技术研发 |
5.3 注浆材料性能增强研究 |
5.3.1 速凝早强改性 |
5.3.2 超细化处理 |
5.3.3 纳米材料增强 |
5.3.4 工艺适应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6 千米深井高压劈裂注浆技术工业性试验 |
6.1 试验巷道生产地质条件 |
6.1.1 地应力与围岩强度 |
6.1.2 围岩窥视 |
6.1.3 锚固力测试 |
6.2 高压劈裂注浆现场试验 |
6.2.1 高压劈裂注浆试验方案 |
6.2.2 高压劈裂注浆工艺流程 |
6.3 高压劈裂注浆围岩改性效果分析 |
6.3.1 注浆量数据统计 |
6.3.2 锚固力对比 |
6.3.3 注浆效果钻孔窥视 |
6.3.4 掘进揭煤取样 |
6.3.5 SEM细观形貌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主要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深部开采底板破裂分布动态演化规律及突水危险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2 华北型煤田东缘区域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
2.1 区域赋煤构造及含水层 |
2.2 深部煤层开采底板突水水源水文地质特征 |
2.3 煤系基底奥陶系灰岩含水层水文地质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3 深部开采底板变形破坏原位动态监测 |
3.1 分布式光纤动态监测底板采动变形破坏 |
3.2 对比分析光纤实测与传统解析和原位探查 |
3.3 本章小结 |
4 深部开采煤层底板破坏机理和突水模式研究 |
4.1 深部开采煤层底板破裂分布动态演化规律 |
4.2 深部煤层开采底板突水模式 |
4.3 本章小结 |
5 深部开采底板突水危险性非线性预测评价方法 |
5.1 深部煤层开采底板破坏深度预测 |
5.2 下组煤开采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研究及应用 |
5.3 本章小结 |
6 深部开采底板水害治理模式及关键技术 |
6.1 底板水害治理模式和效果评价方法 |
6.2 底板水害治理模式和治理效果评价的应用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性成果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大埋深高承压水上采煤底板破坏演化及水害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地质、水文地质概况及突水原因分析 |
2.1 地质条件分析 |
2.2 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
2.3 矿井主要突水点及突水原因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大埋深煤层底板变形破坏演化特征的太原组灰岩裂隙型突水机理研究 |
3.1 典型试验工作面概况 |
3.2 大埋深煤层底板破坏演化特征研究 |
3.3 大埋深煤层底板太原组灰岩裂隙型突水机理 |
3.4 本章小结 |
4 大埋深高承压条件下煤层底板太原组灰岩注浆充填效果研究 |
4.1 注浆层位确定及试验方案设计 |
4.2 注浆试验及结果对比分析 |
4.3 浆液扩散机理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大埋深高承压工作面太原组灰岩裂隙水治理应用研究 |
5.1 工作面底板改造的目的及原则 |
5.2 研究成果现场应用实例研究 |
5.3 工作面太原组灰岩裂隙型水害防治实证效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采动条件下多元水化学演化特征及主要突水水源识别(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地质与水文地质概况 |
2.1 自然地理 |
2.2 地质条件 |
2.3 水文地质条件 |
2.4 本章小结 |
3 掘进底板变形破坏现场实测及数值模拟 |
3.1 采动影响下底板变形破坏特征现场实测 |
3.2 采动影响下主要充水含水层渗流场数值模拟 |
3.3 本章小结 |
4 研究区地下水化学特征分析 |
4.1 数据的采集与测试 |
4.2 水化学成分特征研究 |
4.3 氢氧同位素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采掘底板突水水源识别 |
5.1 Fisher判别模型分析 |
5.2 BP神经网络判别分析 |
5.3 系统聚类法分析含水层间水力联系 |
5.4 本章小结 |
6 突水模式讨论 |
6.1 采动下底板主要突水模式 |
6.2 研究区主要突水模式讨论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磁窑沟煤矿13号煤层水平延深开采技术方案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矿井开采技术条件 |
2 13号煤层延深开拓影响因素分析 |
3 13号煤层水平延深开拓方案 |
3.1 方案一:副斜井延深和暗斜井相结合 |
3.2 方案二:斜井延深(a) |
3.3 方案三:斜井延深(b) |
4 三个方案技术与经济比选 |
4.1 技术比选 |
4.1.1 方案一优缺点 |
4.1.2 方案二优缺点 |
4.1.3 方案三优缺点 |
4.2 经济比选 |
4.3 方案确定 |
5 结语 |
(8)采动煤岩体结构效应及其诱冲机制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冲击地压基本理论 |
1.2.2 结构因素与冲击地压机理研究 |
1.2.3 冲击地压防控技术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 国内冲击地压灾害分布、特征及类型研究 |
2.1 冲击地压灾害的分布 |
2.1.1 我国冲击地压矿井的分布情况 |
2.1.2 采深对冲击地压灾害影响 |
2.2 冲击地压灾害特征 |
2.2.1 十二五冲击地压灾害统计分析 |
2.2.2 冲击地压灾害典型特征 |
2.3 冲击地压灾害的分类 |
2.4 考虑结构效应的冲击地压分类研究 |
2.4.1 冲击地压类别 |
2.4.2 典型冲击地压案例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实验室尺度下煤岩体结构分析及其力学行为 |
3.1 实验室尺度下煤岩体细观裂隙识别 |
3.1.1 煤岩力学性质与冲击倾向性 |
3.1.2 实验室尺度原生裂隙识别 |
3.2 含主控层理煤岩体结构演化及力学行为 |
3.2.1 试验方案 |
3.2.2 层理煤岩体破坏特征分析 |
3.2.3 层理煤样波速与冲击倾向性关系 |
3.3 本章小结 |
4 厚层沉积煤岩层结构失稳诱滑机理分析 |
4.1 非稳定摩擦滑动模型思想 |
4.1.1 粘滑-弹簧滑块模型 |
4.1.2 超低摩擦-动力块模型 |
4.2 简支梁结构煤岩体失稳的超低摩擦效应 |
4.3 厚层煤岩开采环境下煤岩应力演化规律试验 |
4.3.1 相似模拟实验方案 |
4.3.2 正常开采覆岩裂隙场、位移场与应力场演化规律 |
4.3.3 预裂顶板开采覆岩裂隙场、位移场与应力场演化规律 |
4.4 本章小结 |
5 厚层坚硬顶板结构切顶改造技术实践 |
5.1 三维地应力场反演分析 |
5.1.1 三维地应力场反演数值模型 |
5.1.2 反演过程及效果评价 |
5.1.3 反演应力场特征分析 |
5.2 3014 工作面顶板改造技术 |
5.2.1 3104 综采工作面概况 |
5.2.2 水力压裂技术 |
5.2.3 3104 综采工作面切顶技术实践 |
5.3 水力压裂效果分析 |
5.3.1 工作面矿压观测 |
5.3.2 工作面CO浓度变化分析 |
5.3.3 该地区其他未切顶工作面来压分析 |
5.3.4 水力压裂切顶效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本文创新点 |
6.3 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我国煤矿冲击地压发展70年:理论与技术体系的建立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我国冲击地压灾害与研究现状 |
1.1 冲击地压初期认识阶段 |
1.2 冲击地压研究探索阶段 |
1.3 冲击地压研究快速发展阶段 |
1.4 冲击地压研究新的挑战 |
2 冲击地压发生机理 |
3 冲击地压矿井类型 |
4 冲击地压监测技术与装备 |
5 冲击地压防治方法与技术 |
5.1 区域防范方法 |
5.2 局部解危方法 |
6 冲击地压法律法规与标准 |
7 冲击地压理论与技术体系的形成 |
8 工程实践 |
8.1 冲击地压监测 |
8.1.1 矿压监测 |
8.1.2 微震监测 |
8.1.3 地音监测 |
8.1.4 采动应力监测 |
8.1.5 钻屑法监测 |
8.1.6 电磁辐射监测 |
8.2 冲击地压综合监测与预警 |
8.3 冲击地压防治 |
8.3.1 区域防治 |
8.3.1. 1 合理开拓部署 |
8.3.1. 2 保护层开采 |
8.3.2 局部防治 |
8.3.2. 1 深孔断顶爆破 |
8.3.2. 2 顶板水压致裂 |
8.3.2. 3 煤层大直径钻孔卸压 |
8.3.2. 4 煤层卸载爆破 |
8.3.2. 5 冲击地压巷道支护 |
8.4 工程一体化实践 |
8.4.1 工程一体化模式 |
8.4.2 实践效果 |
9 问题思考与展望 |
9.1 问题思考 |
9.2 展望 |
1 0 结语 |
(10)深埋煤层开采侧向高压奥灰含水层影响特征及水害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井田地质与水文地质特征 |
2.2 深部区域构造及水文地质特征 |
3 嘉祥支断层构造特征及侧向高压含水层补径排条件分析 |
3.1 嘉祥支断层及其伴生构造特征 |
3.2 嘉祥支断层及其伴生构造含、导水性 |
3.3 侧向含水层补径排条件分析 |
3.4 小结 |
4 断层带阻水性能室内渗透试验研究 |
4.1 试样的制作 |
4.2 室内渗透试验 |
4.3 断层带阻水性能 |
4.4 小结 |
5 深部煤层开采流-固耦合数值模拟研究 |
5.1 流-固耦合理论基础 |
5.2 裂隙岩体渗流特征 |
5.3 流-固耦合数值模拟 |
5.4 数值模拟过程 |
5.5 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
5.6 小结 |
6 侧向高压奥灰含水层水害防治技术 |
6.1 断层煤柱留设 |
6.2 其他防治技术 |
6.3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华丰煤矿第五水平开拓延深和采区布置方案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断层区采动沿空冲击地压巷道围岩运动规律研究[D]. 高家明.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2021
- [2]陕蒙深部矿区典型动力灾害发生机理及防治研究[D]. 王博. 北京科技大学, 2021
- [3]千米深井巷道高压劈裂注浆围岩加固机理与技术研究[D]. 张振峰.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2021(01)
- [4]深部开采底板破裂分布动态演化规律及突水危险性评价[D]. 胡彦博.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5]大埋深高承压水上采煤底板破坏演化及水害防治研究[D]. 史先志.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6]采动条件下多元水化学演化特征及主要突水水源识别[D]. 于钟博.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7]磁窑沟煤矿13号煤层水平延深开采技术方案设计[J]. 黄华. 煤炭工程, 2020(05)
- [8]采动煤岩体结构效应及其诱冲机制研究与实践[D]. 李磊.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20(01)
- [9]我国煤矿冲击地压发展70年:理论与技术体系的建立与思考[J]. 齐庆新,李一哲,赵善坤,张宁博,郑伟钰,李海涛,李宏艳. 煤炭科学技术, 2019(09)
- [10]深埋煤层开采侧向高压奥灰含水层影响特征及水害防治技术研究[D]. 史永理. 山东科技大学,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