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用高精度GPS技术建立广西雷电探测定位分析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张杰[1](2021)在《电力传输塔架基座位移监测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电力的发展,各行各业对于电力的需求正在不断增加,输电铁塔架设数目也越来越多。由于我国地形地貌原因,输电铁塔经常建设于山区,隧道上方,煤矿采空区等地。铁塔塔基作为整个铁塔的基础,极易受到下方山体施工、滑坡、以及大风大雪等影响,导致塔基受力不均,从而产生位移倾斜,当位移倾斜量超过其限值时,还会引起整个铁塔倒塌。目前针对塔基监测大多采用人工巡检方式,该方式时间长且效率低,在恶劣环境下不易进行。因此寻求一种高效的塔基位移倾斜监测方法十分有必要。本文采用一种基于GPS的双频载波相位差分的方法来监测输电铁塔塔基位移倾斜。通过在铁塔塔基上安装GPS监测设备,与附近的基准站构成相对定位。监测站和基准站天线同时接收GPS的L1,L2载波信号数据,然后将数据传回数据处理端,数据处理端通过MATLAB软件对数据进行解算,得到监测站三维坐标。具体解算过程如下:(1)对接收到的二进制数据通过UBX协议进行解码,将解码后的数据进行计算得到卫星位置、伪距、载波相位等信息;(2)采用周跳检测方法对载波相位数据进行检测,判断原始数据有无周跳,将不含周跳的载波相位数据分别在站间、星间作双差,通过线性组合方式将两个载频的双差进行组合,用LAMBDA算法求解整周模糊度,得到监测点的三维位置坐标;(3)通过卡尔曼滤波算法对坐标进行平滑处理,将计算得到的坐标与正常坐标进行比较,得出塔基的位移倾斜量。本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验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首先进行了卡尔曼滤波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滤波方法能有效的对坐标数据进行有效滤波;然后验证了不同基准站测量站距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得出短距离下两者间距改变对测量结果基本无影响;模拟塔基在开阔环境和有遮挡环境发生水平位移、竖直位移和倾斜,结果表明在所测开阔环境下模拟水平位移计算值与真实值最大偏差为0.54cm,竖直位移计算值与真实值最大偏差为0.61cm,倾斜计算值与真实值最大偏差为0.095°。在所测有遮挡环境下下水平位移计算值与真实值最大偏差为0.76cm,竖直位移计算值与真实值最大偏差为0.81cm,倾斜计算值与真实值最大偏差为0.118°。
沈志[2](2020)在《基于北斗系统的大跨径桥梁变形监测研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型桥梁不断建设起来,但是由于在建设大型桥梁的时候施工难度比较大,大型桥梁的设计结构也是复杂多样的,对桥梁进行定期进行全天化、实时自动测量的监控是非常必要的,但现有的桥梁变形监测手段大多是使用GPS系统的,为了摆脱对于GPS系统的依赖,使用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系统进行桥梁变形高精度监测为主要研究方向。本文针对北斗系统的特点,通过列举卫星定位的不同方法,分析这些方法的特点和测量的准确度,来对在测量过程中造成误差的各种原因和消除误差的方法列举,进行在使用北斗系统进行定位解算中的最主要的整周模糊度的确定的算法研究,并通过来对运行数据处理流程得到结果进行分析,从确定北斗系统在桥梁变形监测领域应用的可行性。本文针对研究北斗系统在桥梁变形监测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研究内容和相应结论:(1)对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归纳总结,分析现有桥梁监测的方法并总结各种方法的优点以及不足之处,总结北斗系统用于桥梁变形监测领域的优点和实现方法。为研究桥梁变形监测的实现方法,通过对变形监测的意义和方法进行讨论,根据桥梁变形监测的方法和精度要求,对桥梁变形监测系统的内容和组成进行设计;(2)介绍北斗导航系统在高精度定位中定位原理,对载波相位测量中的几种差分定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对北斗系统在定位的过程中产生的误差项进行总结,通过对各种误差进行分析后提出了能够减小误差的方法,来确保高精度定位能够实现;(3)进行北斗系统定位的高精度算法研究,在北斗系统进行高精度测量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确定载波相位信号的整周模糊度,介绍几种模糊度确定的算法后使用LAMBDA算法进行模糊度固定,LAMBDA算法的主要特点是计算结果比较准、计算时间短。然后针对在确定载波相位信号的整周模糊度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周跳现象使用Turbo Edit法并进行改进,使用改进后的方法能够有效地探测出周跳现象发生的位置;(4)说明精密单点定位技术的优点,对精密单点定位技术应用在桥梁变形监测领域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对在使用北斗系统桥梁变形监测的过程中测点的布置原则和布置位置进行分析。阐述北斗系统数据解算的流程,介绍软件的数据获取、数据处理、参数设置方法并进行了数据解算,大部分站点的误差值在10cm以内,各个站点在E方向上的误差值分别为0.03m、0.02m、0.04m、0.02m、0.08m、0.02m、0.04m、0.03m、0.05m、0.03m,在N方向上的误差值分别为0.05m、0.03m、0.03m、0.03m、0.12m、0.02m、0.02m、0.02m、0.04m、0.04m,在U方向上的误差值分别为0.04m、0.09m、0.07m、0.10m、0.16m、0.05m、0.04m、0.06m、0.12m、0.06m,从这些结果中可以看出,定位的误差大部分都在10cm以内,北斗系统在定位精度上基本能够满足大跨径桥梁的变形监测要求,使北斗系统在大跨径桥梁变形监测领域上应用成为可能。
张翼驰[3](2020)在《基于VLF/LF闪电定位网观测的云内预击穿及地闪放电过程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闪电探测技术是研究闪电物理学的最重要和必不可少的技术之一。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为获取闪电的二维和三维图像,世界各地相继搭建立起了闪电定位网,这为世界各地的学者研究闪电的物理过程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手段。本文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南京和昆明两地搭建的闪电定位网为基础,利用多站同步观测数据研究了南京地区云闪和地闪的预击过程特性;基于不同频段的地闪回击脉冲波形数据,结合四种到达时间差法分析了南京和昆明地区定位结果差异性。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和结果如下:(1)利用南京低频(VLF/LF)闪电定位网在2018年7月和8月份的观测数据,结合‘BIL’模型分别对南京地区110例正地闪、110例负地闪的云内预击穿脉冲参量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正地闪与负地闪预击穿过程的总持续时间的算术平均值分别是17.64 ms和14 ms,负地闪单个脉冲和脉冲间隔持续时间的加权平均数值分别是15.2μs和169.5μs,正地闪和负地闪预击穿过程的脉冲最大振幅与首次回击的磁场峰值之比的算术平均值是17.9%和32.7%,正地闪、负地闪预击穿过程最大振幅与首次回击磁场峰值之间的时间间隔是64.1 ms和51.3 ms。(2)利用南京低频(VLF/LF)闪电定位网,对南京地区2018年8月3日下午60例云闪个例中的预击穿过程进行定位,然后基于三维闪电定位结果,研究了云闪预击穿过程的起始高度和向上传播速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云闪预击穿过程的起始高度范围在1.75 km至10.2 km,平均高度为6.23 km。垂直速度范围在0.25?105 m/s至12.34?105 m/s之间,平均垂直速度为2.86?105 m/s。垂直速度跟预击穿起始高度密切相关,预击穿过程的起始高度较高,则其向上传播的速度较低,预击穿过程的起始高度较低,则其向上传播的速度较高。(3)基于南京低频(VLF/LF)闪电定位网和昆明低频(VLF/LF)闪电定位网的观测数据,选取了2018年8月3日发生在南京地区的一次正地闪放电过程以及2018年6月8日发生在昆明地区的一次负地闪放电过程。针对这两次地闪回击的原始时域波形,利用巴特沃斯滤波器任意提取了10 k Hz~50 k Hz、10 k Hz~100 k Hz、10 k Hz~200 k Hz、10k Hz~300 k Hz、10 k Hz~400 k Hz、10 k Hz~500 k Hz频段的的回击时域波形。然后,基于上述不同频段的地闪回击时域波形,分别利用互相关、逐峰法、10%峰值法和50%峰值法这四种最常用的TOA(time of arrival)时差定位方法,对比分析这四种不同时间差获取的定位结果的差异性。结果表明:昆明地区各频段内定位结果距离参考点均大于南京地区,在各个频段内,互相关法的定位结果距离参考点基本变化不大,寻峰法在不同频段内定位结果距离参考点差异较大。
杨娇[4](2020)在《基于EGNOS模型的地基GPS水汽反演研究 ——以香港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大气可降水量是地球上大气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自然界的很多灾害和天气变化均与之关系密切。因此如何准确地对水汽进行监测是气象学中的一个关键问题。然而普通的水汽探测方式有很多弊端,地基GPS技术拥有高时空分辨率等优势,和传统的探测手段相比,对于强对流天气的过程和特征分析更加准确和清晰。本文以我国香港地区为例,基于地基GPS资料,研究了香港地区的水汽时间和空间的分布情况。同时结合香港地区的几次不同等级的降水,分析降雨前后水汽的变化,研究水汽与降雨之间的关系。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对流层模型的选取。以探空资料计算的对流层延迟值作为真值对几种对流层延迟模型进行分析对比,包括三种气象参数模型(Saastamoinen模型、Hopfield模型和Black模型)以及两种非气象参数模型(UNB3模型和EGNOS模型),同时结合映射函数,计算出任意方向上的对流层延迟值。结果发现非气象参数模型EGNOS与探空值最接近,可以作为香港地区对流层延迟模型的选取。(2)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的建立。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是继对流层延迟后,本文研究的另外一个重点内容。通过对大气加权平均温度进行日均值处理、00时和12时两种方式分别进行单因子建模和多因子建模,发现单因子模型优于多因子模型。单因子模型中,Tm-Ts日均值模型拟合效果最好。通过与其他学者建立的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进行比较与分析,发现本文所建立的Tm-Ts模型能够有效地消除一些误差,且精度最高。(3)香港地区GPS PWV的反演。利用GAMIT软件解算对流层天顶总延迟,在解算过程中加入均匀分布在香港周围的四个IGS站进行约束,在IGS站的选取过程中,不止加入一个国内站点,同时加入三个国外IGS站,目的是提高GAMIT解算精度。在解算出天顶总延迟后,经过一系列的工作得到香港地区的水汽值。将地基GPS PWV与计算的探空PWV进行精度分析与比较,发现地基GPS PWV在时间变化上与探空PWV变化一致,精度与探空相当。(4)GPS PWV在香港地区的降水特征分析。通过分析香港地区三次不同等级的降水前后地基GPS反演水汽的变化特点,可以发现无论何种降雨强度,在降雨开始前的一段时间内,大气可降水量开始大量增加,在降水开始后水汽量下降,降水结束后水汽值趋于稳定。通过地基GPS反演的PWV的变化趋势,可以研究水汽与降水之间的关系。
田祥雨[5](2019)在《GNSS电离层延迟改正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电离层延迟是影响GNSS定位精度的主要误差来源之一。精确测定和预报TEC、深入研究其时空特征是电离层的重要研究课题。研究电离层电子含量的区域结构,变化特性为更好地消除电离层延迟,进一步应用于导航定位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监测电离层的异常变化状况来研究电离层对地震、雷电的响应机制,为气候气象学的预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对地基GNSS电离层延迟改正模型、定位影响、TEC预报、地震的电离层异常探测等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Klobuchar模型对导航定位电离层延迟的实时改正应用广泛,但是其参数的设置考虑过于单一,改正效果仅有50%-60%。载波相位平滑伪距方法顾及卫星和接收机硬件延迟是目前应用最普遍的、精度最高的电离层延迟改正方法,其求解的电离层延迟改正精度可以达到95%。球谐函数模型作为电离层区域模型,它可模拟全球的电离层电子含量分布。本文分别利用Klobuchar模型、双频伪距模型、双频载波伪距模型、球谐函数模型以实现单站建模和区域建模,进一步求得电离层TEC,对解算结果进行精度统计,评估各个模型的精度和可靠性。结果表明:单站建模,Klobuchar模型优于双频伪距、但是与双频载波平滑伪距的精度还是差距较大,区域建模球谐函数模型能够模拟全球变化但是其存在自身局限性,未能反映出其时间上的变化特征,且其计算的TEC有负值。(2)电子含量的预测研究由来已久,研究表明ARIMA模型、BP神经网络模型、Holt-Winters模型对电离层电子含量的短期预报有着良好的适用性。通过方差定权组合、最优非负变权方法组合两种组合方法能达到比单一模型更优的精度。研究不同电离层环境下(活跃期、平静期),TEC预报效果产生的差异,验证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ARIMA模型、Holt-winters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三种模型均能较好实现短期电离层TEC预测,而精度略有差异。组合方法方差定权组合和变权组合均有效改善单一模型的预测效果,实现电离层短期预测。(3)应用RTKlib软件分别进行标准单点定位、精密单点定位,探究Klobuchar模型、消电离层组合、GIM内插等不同模型方法对于定位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点定位模式中,GIM插值模型改正精度明显优于Klobuchar模型改正精度。而在精密单点定位中Klobuchar模型改正的定位效果极差,甚至劣于标准单点定位中的改正效果,GIM内插的电离层改正定位精度为m级,无法达到精密单点定位的精度,唯独消电离层组合的定位效果可以达到cm级。(4)对青藏高原地区的区域TEC数据利用时序分析、傅立叶变换、相关性分析等方法研究其周期和影响因素状况,重点分析TEC的周日变化、季节变化、周年变化特性以及冬季异常现象,探究电离层与太阳活动、地磁活动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电离层TEC具有明显的周期特性,此外,TEC与纬度的相关性较强,与经度无明显关系;且电离层与太阳活动的相关性要强于其与地磁活动的相关性。(5)利用滑动四分位距法、小波-ARIMA方法探测电离层异常扰动。利用GPS数据对汶川地震期间电离层扰动进行分析。采用时间序列法对地震电离层TEC值进行异常探测,筛选与地震相关的电离层异常信息,从时间和空间上对地震期间电离层TEC时间序列进行分析,试验表明:地震发生当天,相邻探测点相关性下降;电离层异常扰动出现在地震临近前几天和震后几天,基本上为正异常,极少部分为负异常。
高志钰[6](2019)在《区域大气可降水量反演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精确确定大气可降水量的含量及其变化情况对气象预报、气候变化、水文监测、资源遥感、大地测量等领域的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地基GNSS反演大气可降水量的方法与传统的大气可降水量探测方法相比,具有可实时监测、监测精度高、时空分辨率高、受天气状况干扰较小等优点。且对于区域大气可降水量的反演及应用研究是目前GNSS遥感应用技术主要研究热点之一。目前,现有文献对大气可降水量反演与应用的研究已逐渐成熟,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1)诸多学者分别选用不同时间段的探空资料所建立的适合于香港地区的加权平均温度模型较多,但其针对近实时大气可降水量反演的适用性有待检验;(2)在利用高精度GNSS数据处理软件——GAMIT软件进行大气可降水量反演时,如何选取解算策略才能使解算结果最佳;(3)许多学者分析了中国局地地区的大气可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征,但针对香港地区的相关研究较少;(4)分析大气可降水量与实际降雨量之间的关系,判断在暴雨灾害性天气发生过程中,是否可以用于短临预报;(5)随着GAMIT软件版本的不断更新,对BDS数据解算已成为可能,结合GAMIT软件对BDS数据反演大气可降水量精度有待验证。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本文以探空资料、香港卫星定位参考站网数据、香港地区实际降雨量数据和澳洲地区多模GNSS实验跟踪网数据为基础研究数据,利用GAMIT软件、MATLAB软件、Python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并对数据处理结果进行分析。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构建了香港地区年、季、月加权平均温度模型,并利用已有适用于香港地区的加权平均温度模型进行精度检验。本文所建立的香港地区年、季、月加权平均温度模型精度均优于已有模型,反演大气可降水量精度亦高于已有模型,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2)系统性地分析了大气可降水量反演的影响因素,依此确定出最佳的解算策略。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选用快速精密星历或超快速精密星历代替最终精密星历进行大气可降水量的反演;RELAX与BASELINE两种数据处理方式反演结果精度相当,但BASELINE方式解算速度较快,所需时间较短;NMF映射函数反演结果精度最低,GMF与VMF1精度相当、精度较高,通常采用VMF1;在近海地区加入海潮模型,可提高反演精度;若没有测站相应的实时气象数据,可采用GPT模型进行反演,反演精度亦能满足气象需要。为香港地区大气可降水量的特征分析、时空分布特征分析以及暴雨监测等提供依据。(3)利用地基GPS数据反演得到的大气可降水量分析香港地区大气可降水量时空分布特征。香港地区大气可降水量在夏季最高,冬季最小,春秋季趋于两者之间,秋季略高于春季;在2月份最小,7、8月份最大,逐月变化情况表现为单峰曲线;1月日平均变化呈“双峰双谷”特性,7月日平均变化呈“单峰单谷”特性;空间变化特征明显,分布趋势基本保持一致。(4)系统性地分析了香港地区一次暴雨天气过程中大气可降水量与实际降雨量之间的关系。在暴雨发生前,大气可降水量有持续上升的趋势,直至暴雨发生前较小的一段时间内大气可降水量会迅速上升并达到最大峰值。当大气可降水量达到峰值之后会持续较短的时间,随即开始突降,突降一定时间后暴雨发生。随着暴雨的发生,大气可降水量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直至暴雨结束后一段时间,大气可降水量达到最低值,趋于平稳。(5)提出了一种基于GAMIT软件的BDS数据大气可降水量反演方法,并利用探空数据计算结果与GPS数据反演结果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通过BDS反演得到的大气可降水量与探空数据计算结果之间的平均相对误差、均方根误差均小于2 mm,相关系数大于0.98;与GPS反演结果之间的平均相对误差、均方根误差均小于4 mm,相关系数大于0.90。BDS反演结果精度较高,能够满足气象需要。
李智灵[7](2019)在《GPS系统在输电网线路巡检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电能的传输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保证电力的正常运行,需要对输电路线和相关设备进行检测。随着电力体制的改革和电网规模在不同的城市逐渐扩大,传统的检验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电力传输,系统方面存在诸多缺陷,尤其是在极端气象条件下,电力巡检工作困难重重。本文基于此,提出以GPS技术为支撑的智能巡检系统。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根据输电巡检的需求,本文所研究的系统将全球定位系统(GPS)和手持设备应用结合起来,这种方式能够满足不同环境下巡检工作的需求,可以满足远程对地方工作情况和路线进行巡检的需求,实现了通过科学技术将巡检产品信息化、智能化、电子化,工作效率得到提高。所设计的终端手持设备的GIS页面,可显示系统设备及沿途线路。手持终端的后台管理部门是GPS的信息实验平台,用来实现各种管理功能:PDA通过接口与GPS接收机实现通讯;PDA后台系统使用GPRS系统实现,PDA后台数据库和移动数据库通过Web Service实现数据交换。GPS定位系统作为全球广泛使用的追踪定位软件,精确度高,在PDA中加入GPS系统,能够准确的定位巡检员到达相应的巡检地点,降低定位故障的工作量。通过与常规输电线路巡检系统应用效果的比对分析表明,基于GPS的输电巡检系统在输电线路故障诊断、不间断供电巡检等方面的应用效果明显优于常规输电线路巡检系统。GPS的输电巡检系统能够提供较为准确度的定位,帮助巡检人员完成工作上的目标定位,对巡检工作实施有效监督,共同实现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发展。
夏学智[8](2018)在《强雷暴地区输电线路走廊地闪参数统计方法》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电网规模扩大、土地资源紧张,多回线路共用输电线路走廊的现象十分普遍,随之输电线路的雷害风险越来越大,因此对输电线路走廊的雷害风险分析愈加重要,地闪分布是评价输电线路雷害风险的主要因素。网格法是分析地闪分布的传统方法,但该方法在应用时有局限性,目前缺乏可以弥补网格法局限性的输电线路走廊地闪参数统计方法,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强雷暴地区输电线路走廊地闪参数统计方法。本文首先使用网格法对研究区域的地闪参数进行统计,对研究区域的地闪时间分布情况、地闪密度、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等地闪参数进行初步了解,从网格大小、锚点选取、边缘估计准确性和网格法的量化误差四个方面分析了网格法的局限性。继而提出使用核密度估计统计输电线路走廊地闪参数的方法,该方法可以直接根据样本统计概率反映被统计数据的分布情况。在核密度估计方法的统计过程中,每一个被统计的样本都会产生一个概率密度函数,统计范围内的任何区域都可以得到一个分布概率,不受统计样本数量的影响,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弥补网格法的局限性。结合地闪密度与线路杆塔分布情况,提出“地闪一杆塔复合密度”参数,并对2012-2014年防城港地区的“地闪-杆塔复合密度”进行计算,发现复合密度与线路雷害的相关性比地闪密度与线路雷害的相关性高。本文研究发现使用核密度估计可以对短时地闪参数进行有效统计,针对防城港地区两次强雷暴造成的连续雷击跳闸事故,以15分钟为单位统计地闪分布,发现雷害故障与地闪密集程度呈正相关。统计多个时间单位内的地闪分布,发现基于核密度估计的短时雷电参数统计可以反映雷暴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本文提出的强雷暴地区输电线路走廊地闪参数统计方法可以对地闪参数进行有效描述,弥补网格法的局限性。应用该方法可以为输电线路差异化防雷提供依据,为强雷暴地区电网雷害预警奠定基础。
王朝阳[9](2018)在《中国沿海GPS/GLONASS组合水汽反演关键技术与变化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连续、实时、高精度地获取水汽的时空分布及其变化特征,为准确掌握天气系统的演变提供保障。我国沿海地区南北纬跨度大,兼具海陆水汽特征,气候复杂多变,同样也是海洋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区。因此,加强沿海地区水汽信息的监测方法和应用研究,有助于理解我国的气候变化,也是海洋防灾减灾的关键。本文借助中国沿海GNSS观测网数据和其他技术手段的数据资料研究了沿海地区GPS/GLONASS提取天顶对流层延迟的方法,针对GNSS基准站地面气象观测数据缺失的问题,提出了综合GNSS和数值天气模式资料反演天顶可降水汽含量的技术方法;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沿海地区可降水汽含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和影响机理,提出并实现了联合水汽和地面气温的变化率对台风降水进行短临预报的方法。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包括:(1)利用沿海GNSS观测网2014年1月的GPS/GLONASS数据和地面气象资料,研究了沿海地区天顶对流层延迟提取的方法。研究表明,10°截止高度角下,采用双差网解GPS/GLONASS组合系统估计的ZTD精度略优于双差网解GPS单系统和精密单点定位GPS/GLONASS组合系统,各方法提取结果不存在明显的系统偏差;卫星截止高度角设置对天顶对流层延迟精度有较大影响,30°截止高度角时,采用双差网解GPS单系统提取的ZTD精度最优,其精度较10°截止高度角明显降低。(2)针对我国沿海地区现有及历史上存在大量GNSS观测站无并址气象观测仪的问题,研究了分别利用ERA-Interim、NCEP FNL和JRA-55三种再分析资料和GPT2模型获取沿海地区任意GNSS测站位置的地面气压和气温方法。通过与均匀分布于沿海地区25个测站2014年的实测气象观测数据相比,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内插的地面气象资料精度略优于其他三种资料内插结果;利用ERA-Inteirm再分析资料内插地面气象资料得到的GNSS PWV与由实测资料计算的结果间Bias和RMSE分别为0.03mm和0.31mm,与探空资料的长期结果存在0~1.2 mm的系统差,相应的RMSE在1.8-3.2 mm之间,满足水汽应用的精度要求。台风等中小尺度极端天气条件下,各内插地面气象资料均不能满足地基GNSS水汽信息反演的精度要求。(3)利用中国沿海GNSS观测网30个观测站2010~2016年共7年的GNSS PWV系统地分析了沿海地区水汽的时空变化特征和影响机理。研究表明,沿海地区水汽分布主要受纬度的影响,还与海陆分布和水汽输送有关。水汽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月变化和日变化特征:受夏季季风影响,月平均PWV最大值所在的月份在不同地区存在差异;日变化随纬度位置、季节、地形和局地气候的变化而改变,地表蒸发和局地热力环流是造成日变化的主要原因。水汽时间序列具有显着的年周期、半年周期、日周期和半日周期:年周期振幅为16.5~22.1mm,从中纬度向高纬度和赤道地区逐渐减小;半年周期振幅为0.4~6.3mm,其大小与纬度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日周期振幅为0.2~1.7mm,半日周期振幅为0.2~0.6mm。(4)利用GNSS反演的可降水汽含量分析了水汽变化与地面气象要素的关系。研究表明,水汽季节变化与大气温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并且其与地面气温的相关性强弱取决于地面温度高低;逐时累积降水频次日变化特征要比逐时累积降水量显着,与夏季PWV日变化具有明显的先后关系;PWV日变化与气温和比湿变化以及地表风演变有关,与地面气压、海面温度变化相关性不明显。(5)利用2010-2014年台风过境期间沿海GNSS观测网的GNSS实测数据和逐时地面气象资料,分析了大气水汽和地面气象要素变化与台风降水间的关系,并提出了利用水汽和地面气温变化对台风降水进行短临预报的方法。研究表明,GNSS PWV和地面温度在台风降水发生前存在短期的变化,对暴雨短临预报具有很强的指示作用。利用天顶可降水汽含量在上升时段内的变化率和地面温度在下降期内的变化率对台风降水进行短临预报,该方法能够准确的预报出85%以上的较强降水事件,错误预报率较低,对台风降水预报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刘宇,王斯斯[10](2017)在《广州电网新一代雷电定位系统的建设与应用》文中提出广州地区雷电活动频繁,但在广州仅有1个探测站点布置,且不含中心站,雷电探测效率和定位精度均较差,不能满足雷击故障定位需求。基于此,广州电网从2012年开始新一代雷电定位系统建设,2013年建设完成涵盖5个探测站的新雷电定位系统,并完成与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南网")雷电定位系统联网,联网后的新系统在雷击探测效率与定位精度两方面都有了明显提升,同时新系统建有中心站,可实现落雷次数、雷电流幅值等关键参数的测量统计。为此,使用新系统对广州地区2015年与2016年的雷电活动情况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同时针对2016年广州输电线路雷击跳闸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了3种雷电定位系统在定位精度和探测效率两个关键指标上的差异,所得结果显示:新联网系统探测效率为91.4%,比旧系统提高约17%;新联网系统平均定位精度为592.52 m,比旧系统平均定位精度(896.66 m)提升约34%。
二、利用高精度GPS技术建立广西雷电探测定位分析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高精度GPS技术建立广西雷电探测定位分析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电力传输塔架基座位移监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塔基位移监测总体设计 |
2.1 设计需求分析 |
2.2 塔基位移分析 |
2.3 系统结构组成以及工作流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GPS工作原理 |
3.1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概述 |
3.2 GPS卫星信号组成 |
3.3 GPS卫星位置计算 |
3.4 GPS定位方法和定位误差 |
3.4.1 GPS绝对定位和相对定位 |
3.4.2 GPS定位误差 |
3.4.3 伪距测量和载波相位测量定位法 |
3.4.4 载波相位差分定位法 |
3.5 基于双频的载波相位双差法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塔基监测关键算法研究 |
4.1 周跳探测与修复算法 |
4.1.1 周跳概述 |
4.1.2 周跳检测与修复方法 |
4.1.3 周跳检测仿真分析 |
4.2 模糊度解算算法 |
4.2.1 最小二乘估计 |
4.2.2 模糊度搜索空间的确定 |
4.2.3 降相关处理 |
4.3 卡尔曼滤波算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塔基位移监测软硬件设计 |
5.1 塔基位移监测系统硬件设计 |
5.1.1 监测系统总体硬件结构图 |
5.1.2 系统硬件介绍 |
5.1.3 硬件的配置 |
5.2 塔基位移监测软件设计 |
5.2.1 数据协议解析 |
5.2.2 原始数据提取软件设计 |
5.2.3 监测站坐标解算软件设计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塔基位移监测实验验证 |
6.1 卡尔曼滤波效果验证 |
6.2 监测站与基准站不同距离时对精度的影响 |
6.3 小位移下监测方法可靠性验证 |
6.4 遮挡环境下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软件设计部分程序段 |
致谢 |
(2)基于北斗系统的大跨径桥梁变形监测研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3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2 大跨径桥梁变形监测 |
2.1 变形监测 |
2.1.1 变形监测概念 |
2.1.2 变形监测的目的及意义 |
2.1.3 变形监测主要方法 |
2.2 桥梁变形监测 |
2.2.1 引起桥梁变形的因素 |
2.2.2 桥梁变形监测内容 |
2.2.3 桥梁变形监测的方法 |
2.2.4 桥梁变形监测的精度 |
2.2.5 变形监测的频率 |
2.3 大跨径桥梁变形监测系统设计 |
2.3.1 桥梁变形监测系统设计原则 |
2.3.2 变形监测内容 |
2.3.3 监测系统的组成 |
2.3.4 设备安装 |
2.4 北斗系统在大跨径桥梁变形监测上应用 |
2.4.1 北斗系统在大跨径桥梁上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
2.4.2 北斗位移监测的桥梁测点布置的原则和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3 北斗系统定位原理及误差分析 |
3.1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
3.1.1 北斗系统的组成 |
3.1.2 北斗系统空间星座 |
3.1.3 北斗系统地面接收站 |
3.1.4 北斗系统用户终端 |
3.1.5 北斗系统坐标系 |
3.1.6 北斗时间系统 |
3.2 北斗系统的基本定位原理 |
3.2.1 卫星定位的几何原理 |
3.2.2 伪距测量定位模型 |
3.2.3 载波相位测量模型 |
3.3 北斗系统的差分定位模型 |
3.3.1 差分方法 |
3.3.2 单差观测模型 |
3.3.3 双差观测模型 |
3.3.4 三差观测模型 |
3.4 北斗系统的定位误差来源及改正方法 |
3.4.1 与卫星相关的误差 |
3.4.2 在信号传播过程中造成的误差 |
3.4.3 与接收设备相关的误差 |
3.4.4 与地球自身运动相关的误差 |
3.5 本章小结 |
4 北斗系统高精度监测算法研究 |
4.1 整周模糊度的解算 |
4.1.1 整周模糊度的概念 |
4.1.2 整周模糊度解算的数学模型 |
4.2 北斗系统整周模糊度的获取 |
4.2.1 取整法 |
4.2.2 快速解算法 |
4.3 LAMBDA算法 |
4.3.1 序贯最小二乘估计 |
4.3.2 整周模糊度的降相关处理 |
4.3.3 整周模糊度的搜索空间 |
4.3.4 整周模糊度的计算结果检验 |
4.4 周跳现象的探测与修复 |
4.4.1 Turbo Edit法 |
4.4.2 改进的Turbo Edit法 |
4.5 本章小结 |
5 北斗精密单点定位系统在桥梁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
5.1 精密单点定位技术(PPP)的优点 |
5.2 数据解算流程 |
5.2.1 服务端 |
5.2.2 用户端 |
5.3 数据验证分析 |
5.3.1 数据获取 |
5.3.2 数据预处理 |
5.3.3 主要算法及运行参数设置 |
5.4 北斗系统测量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基于VLF/LF闪电定位网观测的云内预击穿及地闪放电过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云内预击穿过程研究进展 |
1.2.2 地闪放电过程研究进展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仪器设备与资料 |
2.1 单站闪电低频磁场探测系统 |
2.2 南京闪电探测网的布置 |
2.3 昆明闪电探测网的布置 |
2.4 时间差定位算法 |
2.4.1 波形互相关求解到达时间 |
2.4.2 时间差定位算法 |
2.4.3 定位结果检验 |
2.5 小结 |
第三章 南京地区云内的预击穿特征分析 |
3.1 南京地区地闪的预击穿脉冲特征分析 |
3.1.1 南京地区地闪预击穿脉冲特征的统计分析 |
3.1.2 南京地区地闪预击穿脉冲序列与首次回击之间的关系 |
3.2 云闪的预击穿过程的起始高度与速度的关系 |
3.2.1 南京地区云闪预击穿过程的起始高度 |
3.2.2 南京地区云闪预击穿过程的传播速度 |
3.3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不同频段的地闪回击脉冲波形的定位结果差异性对比分析 |
4.1 四种到达时间差计算方法 |
4.2 南京地区个例分析 |
4.3 昆明地区个例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研究结果 |
5.2 论文的创新点 |
5.3 存在的不足及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基于EGNOS模型的地基GPS水汽反演研究 ——以香港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背景 |
1.2.1 常规水汽探测方法 |
1.2.2 地基GPS气象学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GPS/MET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GPS与降水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域与数据 |
2.1.1 研究区概况 |
2.1.2 研究数据 |
2.2 地基GPS反演水汽基本原理 |
2.2.1 GPS信号在大气传播中的误差 |
2.2.2 地基GPS反演水汽原理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几种对流层延迟模型的对比分析 |
3.1 引言 |
3.2 几种对流层延迟改正模型介绍 |
3.3 映射函数计算对流层延迟 |
3.4 几种对流层模型对比分析 |
3.4.1 探空资料计算静力学延迟 |
3.4.2 精度验证方法 |
3.4.3 几种对流层模型对比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的建立 |
4.1 引言 |
4.2 几种处理大气加权平均温度的方案 |
4.3 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的建立 |
4.3.1 单因子模型 |
4.3.2 多因子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基GPS反演大气可降水量 |
5.1 引言 |
5.2 地基GPS站点简介 |
5.3 探空资料获取大气可降水量 |
5.4 地基GPS反演大气可降水量 |
5.4.1 地基GPS与探空PWV对比分析 |
5.4.2 地基GPS PWV的时间分布特征 |
5.4.3 地基GPS PWV的空间分布特征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GPS水汽在降水中的特征分析 |
6.1 引言 |
6.2 香港几次降雨事件回顾 |
6.3 地基GPS可降水汽在几次降雨事件中的过程分析 |
6.3.1 地基GPS可降水汽在暴雨事件中的过程分析 |
6.3.2 地基GPS可降水汽在大雨事件中的过程分析 |
6.3.3 地基GPS可降水汽在中雨事件中的过程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5)GNSS电离层延迟改正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电离层简介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电离层电子含量反演及区域建模 |
2.1 电离层电子含量简介 |
2.2 电离层延迟建模概述 |
2.2.1 Klobuchar模型 |
2.2.2 双频改正模型 |
2.2.3 区域单层电离层模型 |
2.3 电离层电子含量建模分析 |
2.3.1 数据选取 |
2.3.2 实验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离层电子含量预报模型研究 |
3.1 预报理论研究现状 |
3.2 预报模型概述 |
3.2.1 时间序列模型-ARIMA |
3.2.2 Holt-Winters模型 |
3.2.3 BP神经网络预报模型 |
3.2.4 两种组合模型 |
3.3 预测模型建模分析 |
3.3.1 方差定权组合法 |
3.3.2 最优非负变权组合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离层延迟模型对定位的影响 |
4.1 卫星定位概述 |
4.1.1 卫星定位的基本方法 |
4.1.2 卫星定位中的电离层延迟误差 |
4.2 标准单点定位 |
4.3 精密单点定位 |
4.4 定位软件 |
4.5 单点定位误差分析 |
4.5.1 数据选取 |
4.5.2 标准单点定位 |
4.5.3 精密单点定位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电离层时空特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
5.1 区域电离层特性 |
5.2 TEC时间序列分析方法 |
5.2.1 低通滤波原理 |
5.2.2 自相关性原理 |
5.3 区域电离层时空特性研究 |
5.3.1 数据获取 |
5.3.2 电离层时空特性分析 |
5.3.3 电离层季节变化特性分析 |
5.3.4 电离层TEC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电离层电子含量异常扰动监测 |
6.1 电离层应用研究 |
6.2 地震引起的电离层扰动 |
6.2.1 地震电离层效应 |
6.2.2 TEC时间序列异常探测方法 |
6.2.3 异常探测 |
6.3 雷电引起的电离层扰动 |
6.3.1 雷电电离层异常研究现状 |
6.3.2 雷电活动电离层特征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一、个人简介 |
二、获奖情况 |
三、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四、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五、学术交流 |
致谢 |
(6)区域大气可降水量反演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图 |
2 地基GNSS大气可降水量反演原理与方法 |
2.1 对流层延迟模型 |
2.1.1 Hopfield模型 |
2.1.2 Saastamoinen模型 |
2.1.3 Black模型 |
2.2 映射函数 |
2.2.1 NMF映射函数 |
2.2.2 VMF1 映射函数 |
2.2.3 GMF映射函数 |
2.3 大气可降水量的反演 |
2.3.1 加权平均温度 |
2.3.2 水汽转换系数 |
2.4 GAMIT软件反演大气可降水量流程 |
2.4.1 GNSS数据解算阶段 |
2.4.2 大气可降水量反演阶段 |
2.5 大气可降水量精度检验方法 |
2.6 本章小结 |
3 香港地区加权平均温度模型的建立与精度分析 |
3.1 数据来源 |
3.2 加权平均温度时间变化特征分析 |
3.2.1 年变化特征 |
3.2.2 季变化特征 |
3.2.3 月变化特征 |
3.3 加权平均温度模型的建立 |
3.4 加权平均温度模型精度检验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地基GPS的香港地区大气可降水量反演与应用 |
4.1 数据来源 |
4.1.1 香港地区数据来源 |
4.1.2 周边IGS站数据来源 |
4.1.3 其他数据来源 |
4.2 大气可降水量反演影响因素分析 |
4.2.1 不同星历 |
4.2.2 不同数据处理方式 |
4.2.3 不同映射函数 |
4.2.4 不同加权平均温度模型 |
4.2.5 有无海潮负荷 |
4.2.6 有无实时气象数据 |
4.3 解算策略与基线解算结果 |
4.3.1 解算策略 |
4.3.2 基线解算结果 |
4.4 地基GPS反演大气可降水量精度检验 |
4.5 地基GPS反演大气可降水量的特征分析 |
4.6 香港地区大气可降水量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
4.6.1 香港地区GPS_PWV时间变化特征 |
4.6.2 香港地区GPS_PWV空间变化特征 |
4.7 大气可降水量在一次暴雨天气监测中的应用 |
4.7.1 PWV时间序列分析 |
4.7.2 暴雨监测结论 |
4.8 本章小结 |
5 基于地基BDS的澳洲地区大气可降水量反演精度分析 |
5.1 数据来源与解算策略 |
5.1.1 数据来源 |
5.1.2 解算策略 |
5.2 基线解算结果 |
5.3 与探空数据计算结果对比 |
5.4 与地基GPS反演结果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GPS系统在输电网线路巡检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对线路巡检系统的现状研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综述 |
1.3 GPS极端气象应用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4.1 本文研究内容 |
1.4.2 本文创新点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电力线路巡检系统相关技术 |
2.1 GPS技术概述 |
2.1.1 GPS工作原理 |
2.1.2 GPS的结构 |
2.1.3 GPS主要特点 |
2.1.4 GPS极端气象条件应用 |
2.2 输电线路巡检系统开发技术 |
2.2.1 B/S模式 |
2.2.2 开发平台 |
2.2.3 Web Service技术 |
2.2.4 GPRS通信技术 |
第三章 线路巡检系统功能的开发 |
3.1 基于GPS的线路巡检系统开发原则 |
3.2 基于GPS的线路巡检系统工作原理 |
3.3 基于GPS的线路巡检系统工作流程 |
3.4 基于GPS的线路巡检系统设计 |
3.4.1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
3.4.2 系统拓扑结构设计 |
3.5 输电网线路巡检系统算法设置 |
3.5.1 故障定位算法推导 |
3.5.2 GPS定位误差分析 |
3.5.3 克服GPS误差方法 |
3.6 线路巡检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3.6.1 中心系统功能 |
3.6.2 手持设备功能 |
3.7 GPRS通信实现 |
第四章 输电网线路巡检系统的故障检测方法分析 |
4.1 极端气象故障检测 |
4.1.1 雷击定位 |
4.1.2 雷电定位+GPS技术应用 |
4.2 一般故障检测 |
4.2.1 故障定位 |
4.2.2 事故分析 |
4.2.3 对失步进行保护 |
第五章 输电网线路巡检系统应用效果分析 |
5.1 应用案例介绍 |
5.2 GPS系统在广西电网输电线路巡检应用 |
5.2.1 雷击故障检测应用 |
5.2.2 故障定位检测应用 |
5.2.3 动态安全监测应用 |
5.3 基于GPS的输电线路巡检系统应用分析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8)强雷暴地区输电线路走廊地闪参数统计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雷电地闪定位方法 |
1.2.2 地闪密度统计方法 |
1.2.3 输电线路走廊地闪分布统计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2 基于网格法的地闪分布统计及其局限性 |
2.1 资料与研究方法 |
2.2 广西地区地闪时空分布特征 |
2.2.1 广西地区地闪时间分布特征 |
2.2.2 广西地区地闪密度 |
2.2.3 广西地区雷电流分布特征 |
2.2.4 防城港地区地闪时空分布特征 |
2.3 网格法统计的局限性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核密度估计的地闪分布统计及其适用范围 |
3.1 雷电定位系统误差及其核函数的选择 |
3.1.1 雷电的定位误差 |
3.1.2 基于雷电定位误差的核密度函数 |
3.2 核密度估计的优势 |
3.3 核密度估计的适用范围 |
3.4 本章小结 |
4 应用核密度估计的线路走廊地闪参数统计 |
4.1 计及输电线路杆塔密度的雷害统计 |
4.1.1 输电线路雷害基本理论 |
4.1.2 线路雷害与地闪密度的对应性 |
4.1.3 线路雷害与线路密度的对应性 |
4.1.4 地闪-杆塔复合密度方法 |
4.1.5 线路雷害与复合密度的对应性 |
4.2 短时地闪密度及其雷害相关性 |
4.2.1 防城港地区两次连续雷击跳闸事故 |
4.2.2 强雷暴天气对输电线路的影响 |
4.2.3 基于核密度估计的短时地闪参数统计 |
4.3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中国沿海GPS/GLONASS组合水汽反演关键技术与变化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问题的提出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2 大气水汽获取的理论与方法 |
2.1 地基GNSS水汽遥感基本原理和方法 |
2.2 无线电探空资料的水汽计算方法 |
2.3 再分析水汽资料的估计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3 沿海GPS/GLONASS提取天顶对流层延迟方法研究 |
3.1 数据来源和方法 |
3.2 低截止高度角下的结果比较 |
3.3 截止高度角对Z.TD的影响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综合GNSS和数值天气模式资料反演天顶水汽技术研究 |
4.1 数据资料 |
4.2 任意位置气象要素对比分析 |
4.3 不同天顶可降水汽含量结果对比 |
4.4 极端天气下内插地面资料精度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沿海水汽多尺度变化及其与地面气象要素的关系 |
5.1 数据资料和方法 |
5.2 水汽分布特征 |
5.3 水汽变化特征 |
5.4 水汽变化与地面气象要素的关系 |
5.5 本章小结 |
6 基于GNSS水汽和地面温度资料的台风降水短临预报研究 |
6.1 数据资料 |
6.2 PWV和地面气象要素与降水关系分析 |
6.3 利用PWV和地面气温预报台风降水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主要工作总结 |
7.2 后续研究计划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参加科研项目和学习经历 |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成果 |
(10)广州电网新一代雷电定位系统的建设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雷电定位系统 |
2 系统建设 |
2.1 雷电探测站选址 |
2.2 系统建设进度 |
3 新旧系统关键参数对比 |
3.1 系统探测效率 |
3.2 系统定位精度 |
3.3 系统平均定位精度 |
4 系统功能应用 |
4.1 2016年1—7月雷电活动整体情况 |
4.2 2015年与2016年雷电活动情况对比 |
4.3 2016年线路跳闸雷电流统计 |
5 结束语 |
四、利用高精度GPS技术建立广西雷电探测定位分析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电力传输塔架基座位移监测技术研究[D]. 张杰. 西华大学, 2021(02)
- [2]基于北斗系统的大跨径桥梁变形监测研究研究[D]. 沈志.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3]基于VLF/LF闪电定位网观测的云内预击穿及地闪放电过程的研究[D]. 张翼驰.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2)
- [4]基于EGNOS模型的地基GPS水汽反演研究 ——以香港地区为例[D]. 杨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2)
- [5]GNSS电离层延迟改正及应用研究[D]. 田祥雨. 桂林理工大学, 2019(05)
- [6]区域大气可降水量反演及应用研究[D]. 高志钰.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4)
- [7]GPS系统在输电网线路巡检中的应用[D]. 李智灵. 广西大学, 2019(06)
- [8]强雷暴地区输电线路走廊地闪参数统计方法[D]. 夏学智. 武汉大学, 2018(06)
- [9]中国沿海GPS/GLONASS组合水汽反演关键技术与变化特征研究[D]. 王朝阳. 山东科技大学, 2018(03)
- [10]广州电网新一代雷电定位系统的建设与应用[J]. 刘宇,王斯斯. 广东电力, 2017(12)
标签:电离层论文; gps论文; 定位精度论文;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论文; 时间计算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