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固体分散体的讨论(论文文献综述)
史新阳[1](2021)在《W3D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其抗对乙酰氨基酚诱导的急性肝损伤活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课题组前期合成的具有高抗炎镇痛活性的化合物4-(5’-二甲氨基)-萘磺酰氧基苯并恶唑酮(W3D)进行初步药动学研究,明确其药动学特征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将其制成制剂的方法,以改善药动学参数,并探索其对对乙酰氨基酚(APAP)诱导的急性肝损伤(ALI)的应用价值。方法:第一部分化合物W3D的含量测定采用Diamonsil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水(75∶25)为流动相,流速1.0 m L·min-1,检测波长257 nm,柱温28℃,测定W3D的峰面积,建立其含量测定方法。第二部分W3D原料药体内初步药动学研究1、采用Diamonsil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及Easy Guard C18(10×4.0 mm)保护柱,以甲醇-水(75∶25)为流动相,流速0.8 m L·min-1,检测波长257nm,柱温25℃,建立血浆中W3D含量测定方法;2、采用静脉注射(30 mg·kg-1)、灌胃(36 mg·kg-1)给药,测定不同时间两种给药方式大鼠血浆中W3D的浓度,并进行药动学数据处理与分析。第三部分W3D固体分散体的制备、质量评价及体内初步药动学研究1、建立HPLC体外溶出度测定方法,并进行方法学考察;2、分别对制备方法、辅料及投料比,以体外溶出度为指标筛选并确定W3D固体分散体的最佳制备工艺;3、以质量分数、饱和溶解度、溶出重现性、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及X-粉末射线衍射(XRD)结果为指标,对所得W3D固体分散体进行质量评价。4、分别采用9 mg·kg-1、4.5 mg·kg-1两种剂量灌胃给予大鼠W3D固体分散体,测定不同时间大鼠血浆中W3D的浓度,并进行药动学数据处理。第四部分W3D固体分散体对APAP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ALI)的药效学评价1、取雄性ICR小鼠,APAP造模后,分别给予阳性药、W3D原料药和固体分散体低、中、高剂量,24 h后处死小鼠,取血和肝脏,称重并计算肝脏指数;2、HE染色病理切片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3、微孔板法检测血清中ALT、AST的含量;ELISA法检测血清中TNF-α、IL-6的含量;微孔板法及TBA法检测肝组织中SOD活力、GSH及MDA的含量;4、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MD2的表达;结果:第一部分化合物W3D的含量测定在上述色谱条件下,供试品主峰专属性良好,在1~100μg·m 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9),精密度、稳定性均符合药典要求;3批供试品含量均>99.5%。第二部分W3D原料药体内初步药动学研究1、在上述色谱条件下,W3D峰与血浆内源性物质分离度高,专属性良好、准确度与提取回收率高、精密度好、稳定性强、稀释可靠,无残留,符合检测要求;2、W3D在体内的药动学行为符合二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A.静脉注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为716.442±108.259(μg·m L-1)*min;清除率(CL/F)为0.043±0.006(L/min/kg);分布半衰期(t1/2(α))为15.668±3.301 min;消除半衰期(t1/2(β))为66.987±4.598 min。B.灌胃给药:AUC(0-∞)为97.164±19.900(μg·m L-1)*min;CL/F为0.382±0.089(L/min/kg);吸收半衰期(t1/2(Ka))为62.190±9.477 min;t1/2(β)为69.306±0.071 min。第三部分W3D固体分散体的制备、质量评价及体内初步药动学研究1、在上述色谱条件下,W3D峰与辅料峰分离度高,专属性良好、回收率高、精密度好、稳定性强,符合检测要求;2、采用溶剂法,以PVPk30为辅料,投料比1:7时所制备的固体分散体体外溶出度最佳;3、3批W3D固体分散体质量分数分别为12.25%、12.42%、12.48%,与理论值(12.5%)基本一致;水中的饱和溶解度可达54.83μg·m L-1;溶出重现性良好;主药与辅料无化学相互作用;W3D固体分散体呈无定形态。4、W3D固体分散体在体内的药动学行为仍符合二室模型,两种剂量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为:A.主药9 mg·kg-1:AUC(0-∞)为498.853±93.835(μg·m L-1)*min;CL/F为0.018±0.003(L/min/kg);t1/2(Ka)为10.988±1.505 min;t1/2(β)为69.668±0.648 min。B.主药4.5 mg·kg-1:AUC(0-∞)为256.389±42.936(μg·m L-1)*min;CL/F为0.018±0.003(L/min/kg);t1/2(Ka)为14.388±2.288 min;t1/2(β)为68.281±1.085 min。第四部分W3D固体分散体对APAP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ALI)的药效学评价W3D固体分散体可剂量依赖性地降低APAP诱导的ALI小鼠肝脏指数,减少血清中ALT、AST、TNF-α、IL-6的表达,提高肝组织中GSH含量及SOD活力,降低MDA含量,并可抑制MD2的表达,改善肝组织坏死、出血、胞质嗜酸性增强等病理变化。结论:1、W3D的药动学过程符合二室模型,但其口服给药AUC(0-∞)、Ka、t1/2(Ka)等药动学参数较差;将其制成固体分散体后,口服给药AUC(0-∞)明显提高,Ka显着增大,t1/2(Ka)降低,药动学参数得到明显改善。2、化合物W3D可显着改善APAP诱导的ALI小鼠的氧化与炎性损伤,呈现出明确的治疗效果,且优于临床用药N-乙酰半胱氨酸(NAC)。
邓姣[2](2021)在《pH响应的白藜芦醇固体分散体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林源特色活性物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是一种非黄酮类天然多酚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多种植物的根、茎、叶等组织器官中,具有抗氧化、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但由于晶体过大、化学性质不稳定等缺陷影响了其难以被有效吸收利用,导致其在食品、药品以及保健品等领域开发受限。因此,有针对性地改善Res上述缺点,成为现阶段白藜芦醇研究与开发的关键问题之一。本论文利用氨水改性的紫胶树脂铵盐(Shellac resin ammonium salt,SRAS)为负载基材,将Res高度分散于其中,分别通过静电纺丝(Electrospinning,ES)和喷雾干燥(Spray drying,SD)制备了白藜芦醇固体分散体,开展了材料学表征和性能研究,并探究了白藜芦醇固体分散体的体外释放特性及释放机理。进一步通过掺入pH敏感型材料L-组氨酸(L-histidine,L-His),制备了具有pH敏感特性的SRAS-His/Res固体分散体,并最后对人结肠癌HCT116细胞进行抗肿瘤活性评价。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静电纺丝和喷雾干燥法制备了负载Res的固体分散体(SRAS/Res-ES和SRAS/Res-SD)。获得优化配方中SRAS、Res和无水乙醇的用量分别为2.0g、0.222 g和10 mL。在此条件下,静电纺丝制备的SRAS/Res-ES中Res的包埋率与负载率分别为79.06%、7.91%;喷雾干燥法制备的SRAS/Res-SD中Res包埋率与负载率分别为85.48%、8.55%。通过SEM、FT-IR、DSC和XRD等材料学分析表明:Res成功地包裹于SRAS中,SRAS/Res-ES和SRAS/Res-SD的粒径分别为843.75±162.99nm、28.97±4.68μm,Res均以非晶形式存在于固体分散体中,且热力学性质更趋稳定。体外抗氧化和体外释放研究表明,固体分散体的抗氧化能力高于未包埋前的Res,静电纺丝制备的SRAS/Res-ES 比 Res累积释放率高,且具有一定的肠溶性。(2)在前期最优配方条件下,加入pH敏感材料L-组氨酸(L-His),分别通过静电纺丝和喷雾干燥法制备负载Res的固体分散体(SRAS-His/Res-ES和SRAS-His/Res-SD)。材料学分析表明,加入L-His后,制备得到的SRAS-His/Res-ES与SRAS-His/Res-SD的微观形貌和粒径分布略有变化,形状均为表面较光滑的球体结构,粒径分别为898.08±173.62nm、30.63±7.5 μm。同时加入L-His后固体分散体的化学成分、非晶体结构和热稳定性未发生明显变化。体外抗氧化和体外释放研究表明,加入L-His制备的固体分散体的抗氧化能力高于未加L-His的固体分散体和纯Res的抗氧化能力;在模拟人体胃液环境下2 h能缓慢释放Res,在模拟人体肠液前2h能快速释放Res,具有明显的突释现象,达到一定浓度后剩余的Res可持续缓慢释放,显示出一定的pH响应特性。在模拟人体生理环境条件下释放12h,SRAS-His/Res-ES与SRAS-His/Res-SD的累积释放率分别达到95.62%、55.02%,且SRAS-His/Res-ES表现出较好的pH响应特性。(3)分别对Res、SRAS/Res和SRAS-His/Res固体分散体在模拟肠液下释放10h内的累计释放效果进行零级、一级、Higuchi方程以及Ketger-Peppas(K-P)动力学方程数学模型拟合。结果表明,Res的释放符合Higuchi方程,属于Fick扩散释放;SRAS/Res-ES和SRAS-His/Res-ES中Res的释放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属于药物扩散和骨架溶蚀共同作用下的释放;SRAS/Res-SD和SRAS-His/Res-SD中Res的释放符合K-P方程动力学模型,以骨架溶蚀释放为主。(4)采用 MTT 法研究 了不同浓度的 Res、SRAS/Res-ES 和 SRAS-His/Res-ES 缓释液对结肠癌 HCT116 细胞的抑制增殖作用,阳性对照为 5-氟尿嘧啶(Fluorouracil,5-FU)。结果表明,当 Res、SRAS/Res-ES、SRAS-His/Res-ES 的浓度≤120μM时,对HCT116细胞的抑制率<50%,属于药物不敏感或中度敏感,对HCT116抑制作用不显着;5-FU浓度在120~160 μM时,Res、SRAS-His/Res-ES 的浓度为 160 μM时,抑制率均可达到>50%,表示药物敏感,对 HCT116 具有显着抑制作用,其中Res与SRAS-His/Res-ES缓释液在浓度为160 μM时的抑制率接近。SRAS-His/Res-ES能较为完全地释放出Res,同时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欧丽泉[3](2021)在《延胡索乙素、汉防己甲素-固体分散体成型性与稳定性的一致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固体分散体(Solid dispersion,SD)是改善难溶性药物溶解度最行之有效的策略之一,其中活性药物成分以分子形态、无定形态或微晶分散于载体材料中,SD中药物分子因处于能量较高的无定形态,表面自由能大,且其粒径减小,比表面积及润湿性增大,进而改善溶解度、溶出度和生物利用度。SD性质保持稳定才能发挥它促进溶出、提高溶解度、提高生物利用度等诸多优势,在SD配方中,载体材料可提高SD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降低分子间的迁移率,防止活性药物分子聚集等,从而起到维持SD稳定性的作用,因此合理的选择载体材料在维持SD稳定性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一般研究以SD成型性为基础选择载体材料,未见综合考虑成型性和稳定性。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初始时具有优良性质的SD,在贮存过程中可能变硬、结块、重结晶等而失去SD特性。因此,本文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THP-SD和Tet-SD,研究载体材料对THP-SD和Tet-SD成型性与稳定性的影响,及不同载体材料对制备THP-SD和Tet-SD的成型性与稳定性的一致性,为载体材料的合理选择提供参考。溶出是SD最重要的药剂学性质之一,是决定SD能否成功改善难溶性药物生物利用度的基础,因此对THP-SD和Tet-SD理化性质稳定性与溶出稳定性进行相关性分析,对溶出稳定性影响因素进行一定的分析,为研究影响THP-SD和Tet-SD的溶出稳定性提供一些参考。方法:(1)以聚乙烯吡咯烷酮K30(PVPK30)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55(HPMC55)、聚乙烯己内酰胺-聚醋酸乙烯酯-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Soluplus?)为载体材料,以延胡索乙素(THP)、汉防己甲素(Tet)为模型药,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了不同药物-载体材料质量比的THP-SD和Tet-SD,通过表观溶解度、分子间相互作用和热稳定性的变化,来考察载药量对SD的影响,并选择最佳药载量。(2)从分子间相互作用、药物存在状态、热稳定性、表面形貌、表面自由能及其分量等方面,对载药量为20%的THP-SD及Tet-SD进行表征,探讨不同聚合物对SD的成型性的影响。(3)根据《化学药物稳定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中加速试验方法,将以喷雾干燥法制备的THP-SD和Tet-SD置于温度为40±2℃的实验条件下,定期测定SD中THP或Tet的溶出行为、相对结晶度、分子间相互作用及表面自由能及其分量等性质,探讨载体材料对SD稳定性的影响,及不同载体材料对SD成型性及稳定性一致性的影响。(4)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IMCA-P+14.1,对SD理化性质稳定性与溶出稳定性进行模型构建,确定影响溶出稳定性的因素及其作用大小,为载体的选择提供参考。结果:由研究结果表明,制备成SD后,药物的溶解度与热稳定性都有所提高,且其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增强,但随着载药量的增加,其热稳定性及溶解度均成降低趋势,且两种药物的SD,载药量为20%时,其热稳定性及溶解度最佳。对THP-SD与Tet-SD中分子间相互作用、热稳定性、药物存在状态、溶出行为、润湿性及其表面自由能等性质的研究结果表明,以Soluplus?为载体制备的THP-SD和Tet-SD的成型性最佳;对THP-SD与Tet-SD的药物含量、相对结晶度、溶出行为等性质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以HPMC55为载体制备的THP-SD稳定性最佳,以PVPK30为载体制备的Tet-SD稳定性最佳,由此可知,载体材料对SD的成型性与稳定性的影响不一致。对SD理化性质稳定性与溶出稳定性构建的模型来说,OPLS分析比PLS分析能更好的拟合模型,解释变量,更精准的预测影响溶出稳定性的关键因素。非极性分量是影响溶出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且表现为强烈的正相关,SD的非极性分量越大,则溶出稳定性越差。结论:在进行SD载体材料的选择时,不能仅以SD的初始理化性质、溶出行为等为依据,还需综合考虑SD的稳定性;粉体的表面性质对SD的溶出稳定性有影响,因此建议在选择载体材料时,在保证成型性性质的基础上,选择非极性成分小的载体。
郝建霞[4](2021)在《超临界CO2抗溶剂法制备尼群地平固体分散体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尼群地平(NT)是一种钙通道阻滞剂,属于第二代二氢吡啶类化合物,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冠心病。但是NT水溶性和生物利用度差,极大地限制了在人体内的吸收。因此,本文采用水溶性好、亲水基团多和高溶胀性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K30)为载体,利用超临界CO2抗溶剂法(SAS)制备固体分散体来提高NT生物利用度。采用SAS法成功制备NT/HPMC二元固体分散体和NT/HPMC/PVP K30三元固体分散体,考察温度、压力、浓度、溶剂等工艺参数对溶出度和粒径的影响,优化工艺参数,利用红外光谱(FITR)、扫描电镜(SEM)、液质联用(LC-MS)、热重和差示扫描量热(TG/DSC)、X-射线粉末衍射(XRD)、核磁共振(1H NMR)等对固体分散体进行了表征分析,并对二元和三元固体分散体提高溶出度的机理进行了推测。采用SAS过程单因素优化法制备固体分散体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T:HPMC质量比1:2/3,操作压力14 MPa,操作温度40℃,药物浓度为25 mg/m L,混合溶剂甲醇:二氯甲烷(DCM)体积比10:10。体外溶出度结果表明,NT在p H=1.2盐酸缓冲溶液下,溶出度为25.5%,NT/HPMC物理混合物溶出度为28%,而NT/HPMC二元固体分散体溶出度最高达94.8%,NT/HPMC二元固体分散体在不同p H缓冲液下的溶出度测定发现,在p H=1.2、4.5和7.4的缓冲液下,溶出度分别为93.55%、91.15%和72.2%,说明缓冲液p H越低,溶解度和溶出速率越好。NT、NT/HPMC物理混合物、NT/HPMC二元固体分散体、NT/HPMC/PVP K30物理混合物和NT/HPMC/PVP K30三元固体分散体在蒸馏水中的溶解度分别为1.72μg/m L、2.3μg/m L、6.44μg/m L、3.91μg/m L、5.75μg/m L,NT/HPMC二元固体分散体和NT/HPMC/PVP K30三元固体分散体在蒸馏水中的溶解度分别是NT的3.7和3.3倍。由此可以看出通过SAS过程制备固体分散体可以显着提高NT的溶解度。XRD分析显示固体分散体呈现无定性状态,NT的晶型消失;SEM显示固体分散体与原料的形貌差别较大,呈现珊瑚状;LC-MS分析显示固体分散体和NT的保留时间一致,固体分散体和NT的[M+H]+离子峰一致,为m/z=360.3,说明利用SAS过程制备成固体分散体后NT没有发生化学变化;TG/DSC、1H NMR和FITR分析发现NT的苯环、甲基、氨基等基团与HPMC的羟基、甲基、甲氧基等基团之间存在氢键或者范德华力作用。
董明明[5](2021)在《泊沙康唑肠溶片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侵袭性真菌感染是一个日益严重的全球性健康问题,使免疫受损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大提高,其中烟曲霉菌、新型隐球菌和白色念珠菌是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三大致病菌。泊沙康唑被FDA批准用于预防由侵袭性曲霉菌所引起的真菌感染,并同时用于治疗对伊曲康唑和氟康唑较为顽固的口咽念珠菌所引起的真菌感染。国内已经上市的泊沙康唑制剂包括混悬剂,片剂和注射剂。本文以醋酸羟丙甲纤维素琥珀酸酯(HPMCAS)为载体制备泊沙康唑固体分散体,进一步添加崩解剂,粘合剂,稀释剂等辅料制备泊沙康唑肠溶片,以期制备出工艺简单,耐酸性好,药物释放度高,并与原研片剂“Noxafil?Enteric Tablets”(泊沙康唑肠溶片)药学一致的制剂。本研究首先测定了泊沙康唑和高分子载体HPMCAS的基本理化性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了体外释放及药物含量的测定方法,该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准确可靠的分析方法。本研究以HPMCAS作为高分子载体,采用热熔挤出技术制备泊沙康唑固体分散体。首先以杂质增量、物料产率、挤出过程中扭矩的变化,对挤出温度与转速进行了筛选;其次以固体分散体的性质和体外释放行为(耐酸性考察及溶出度考察)为评价指标,对药物与高分子载体的比例、固体分散体的粒径进行筛选。热熔挤出温度筛选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及加热时间的延长,杂质的含量随之升高;当挤出温度为130℃和140℃时,药物杂质限度符合要求。转速筛选结果表明,随着转速的提高,机器的扭矩随之升高,转速为50rpm时,扭矩符合要求且物料挤出速度较快。当药物与高分子载体比例为1:1~1:3时,随着载体比例的升高,药物的溶出度随之增加;而当药物与高分子载体比例为1:4与1:5时,药物的溶出速度都不再增加。结合片重要求,确定药物与高分子载体最终比例为1:3。该比例的固体分散体在酸中的药物溶出小于10%,其耐酸性符合要求;继续转移至pH6.8溶出介质中,药物在15min溶出大于90%,符合肠溶制剂要求。对固体分散体粉碎粒径筛选,以片剂含量均匀度、药物溶出度为指标,确定固体分散体粉碎后过60目筛网控制粒径。进一步对片剂的处方制备工艺进行了考察,包括固体分散体粉末直压制备片剂以及片剂的包衣。以原研制剂的崩解时间与硬度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考察筛选了粘合剂与崩解剂的比例,结果表明随着粘合剂用量的增加,片剂的崩解时间随之延长且片剂的硬度相应增加,最终确定当粘合剂的用量为12.5%,崩解剂的用量为4.2%时,片剂的崩解时间、硬度与原研制剂基本一致。筛选、优化包衣工艺,以片剂的外观形态为评价指标,考察了包衣锅的进风温度、包衣锅转速、包衣液固含量、包衣液供液速度等条件,结果表明当进风温度为80℃、转速为10r/min、包衣液固含量为20%、供液速度为5g/min时,片剂美观,成膜均匀,包衣时间较短。体外溶出结果表明,自制片剂的耐酸性良好,pH1.0与pH2.0介质中2h药物释放小于10%;在pH6.8介质中15min药物释放超过90%,证明自制制剂的溶出行为与原研制剂基本一致。本研究中泊沙康唑肠溶片的释放与稳定性均依赖泊沙康唑固体分散体,因此考察固体分散体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的稳定性。按影响因素试验要求,将药物与载体的比例为1:3、挤出温度为140℃所制备的固体分散体,分别置于高温(60℃/0%RH)、高湿(25℃/90%RH)条件下90天,采用FT-IR、DSC、XRD、体外释放、药物含量等质量指标考察固体分散体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固体分散体放置90天,药物的外观、FT-IR、DSC、XRD、体外释放、固体分散体载药量等均无明显变化,药物仍以无定形形式存在于高分子载体中,证明固体分散体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张雪[6](2020)在《黄芩苷、水飞蓟素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指出黄酮类化合物(flavonoids)具有多种药理活性,临床应用广泛。然而,大多数黄酮类化合物属于BCS II类药物,渗透性高但溶解性低,生物利用度差。固体分散体(SD)是由药物和载体高度分散混合形成的体系,将药物制备成固体分散体能显着提高难溶药物的溶解度和溶出度。低共熔溶剂(DES)作为一种优良的溶剂,不仅能够溶解多种难溶性物质,而且安全无毒,可生物降解。本实验将具有表面活性特征的泊洛沙姆188与天然低共熔溶剂混合作载体,用于制备难溶药物黄芩苷和水飞蓟素的固体分散体,能够有效增加药物的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本实验通过初筛,确定了固体分散体载体的组分为高聚物泊洛沙姆188和新型低共熔溶剂(氯化胆碱、赤藓糖醇和PEG 400)。以泊洛沙姆188的含量、低共熔溶剂各组分的质量比、制备温度为三因素,设计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以5 min固体分散体的溶出度为检测指标,确定黄芩苷和水飞蓟素固体分散体载体各组分间的比例和最佳制备工艺。黄芩苷固体分散体的最佳制备工艺为:黄芩苷的质量分数为10.0%,泊洛沙姆188的质量分数为35.5%,低共熔溶剂各组分质量比为氯化胆碱:赤藓糖醇:PEG 400=1:1.05:1.5(w:w),制备温度为60℃。水飞蓟素固体分散体的最佳制备工艺为:水飞蓟素的质量分数为10.0%,泊洛沙姆188的质量分数为40.5%,低共熔溶剂各组分质量比为氯化胆碱:赤藓糖醇:PEG 400=1:1.25:2(w:w),制备温度为55℃。为探究固体分散体中药物与载体间的相互作用,对黄芩苷和水飞蓟素固体分散体进行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结果证明,黄芩苷和水飞蓟素原料药与载体主要通过分子间氢键相结合。利用X-射线衍射法(XRD)对两种固体分散体中黄芩苷和水飞蓟素的存在状态进行表征,差式扫描量热法(DSC)对黄芩苷和水飞蓟素固体分散体进行热分析,结果证明,黄芩苷和水飞蓟素以无定型的形态高度分散在固体分散体载体中,黄芩苷和水飞蓟素原料药与载体之间相容性良好。由粒径分布可知,黄芩苷和水飞蓟素SD颗粒在水中分散后的平均粒径分别为288.02 nm和304.80 nm,粒径分散指数(Pd I)分别为0.422和0.438,相较于单独以泊洛沙姆188为载体制备的黄芩苷-泊洛沙姆188 SD(459.16 nm)和水飞蓟素-泊洛沙姆188 SD(528.34 nm),本实验制备的两种固体分散体粒径显着减小,在水中分散性更好,溶出效果更佳。以水和人工胃液为溶出介质,分别测定了黄芩苷和水飞蓟素固体分散体的饱和溶解度和体外溶出度。饱和溶解度测试结果表明,黄芩苷SD在水和人工胃液中的饱和溶解度1385.47 mg/L和144.70 mg/L,水飞蓟素SD在水和人工胃液中的饱和溶解度分别为1674.20 mg/L和138.38 mg/L。体外溶出度结果表明,黄芩苷SD在水和人工胃液中60 min的累积溶出率分别为95.62%和84.72%,水飞蓟素SD在水和人工胃液中60 min的累积溶出率分别为88.43%和65.86%。相较于按照现有技术制备的黄芩苷/水飞蓟素-泊洛沙姆188 SD和原料药,本实验制备的黄芩苷和水飞蓟素SD溶解性更好,生物利用度更高。按照药典规定的标准对黄芩苷和水飞蓟素固体分散体颗粒进行质量评价,主要指标为成型率、含量、崩解时限、干燥失重、溶化性、p H和分散性(表观悬浮率)。结果证明,本法制备的黄芩苷和水飞蓟素固体分散体颗粒均满足药典中颗粒剂的规定。分别以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研究对象,对黄芩苷和水飞蓟素固体分散体颗粒进行抑菌活性鉴定。结果证明,药液浓度越高,抑菌作用越强,同时也说明本实验的制备工艺不会损害黄芩苷和水飞蓟素的生物活性。
王可轩[7](2020)在《青蒿素固体分散体制备及猫眼草黄素影响青蒿素耐药研究》文中指出本实验研究了青蒿素固体分散体(Artemisinin solid dispersions,ART SDs)的制备工艺并确定了工艺参数,初步阐述青蒿素工业生产废料中的非抗疟成分猫眼草黄素基于转运体影响青蒿素耐药性机制,为寻找青蒿素耐药外排小分子抑制剂奠定重要基础。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青蒿素固体分散体的含量,确定桨法测定其溶出度。青蒿素固体分散体采用溶剂法制备,通过单因素筛选载体种类、载体比例、搅拌时间、溶剂用量,以溶出度为评价指标优化处方确定青蒿素固体分散体的最佳制备工艺,以红外吸收光谱法(IR)、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青蒿素原料药(Artemisinin)、大豆卵磷脂(Soy lecithin)、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30)、聚乙二醇6000(PEG6000)、物理混合物(Physical mixture,PM)、固体分散体(Solid dispersions,SDs)进行鉴别。筛选出的最佳制备工艺为:青蒿素-大豆卵磷脂-PVPk30=1:1:7。无水乙醇溶剂20 mL,搅拌时间30 min,50℃干燥24 h。红外吸收光谱法(IR)、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结果表明青蒿素与载体间形成氢键且以新的无定型状态存在。在溶出结果显示青蒿素原料药40 min内几乎不溶出,固体分散体在30 min内快速溶出,30 min后达到溶出平衡,溶出度达到87.2%。通过血传伯氏疟原虫(Plasmodium berghei),建立青蒿素敏感、抗性小鼠模型,分别连续灌胃给予青蒿素、青蒿素固体分散体、青蒿素固体分散体-丙酮层、猫眼草黄素及青蒿素分散体-猫眼草黄素(1:2)复配药物,考察不同药物处理组小鼠的抗疟活性。检测抗疟活性发现青蒿素、青蒿素固体分散体在抗性小鼠模型上原虫寄生率高于敏感小鼠,而抑制率低于敏感组;猫眼草黄素单用组及青蒿素分散体-猫眼草黄素复配组在敏感动物模型上无抗疟活性,但在抗性小鼠感染模型上敏感性增加,原虫寄生率显着降低,而抑制率显着升高。采用RT-qPCR法,考察不同药物处理组小鼠小肠MRP(1、2、4、5)/ABCC1、ABCC2、ABCC4、ABCC5mRNA表达水平变化。RT-qPCR法表明青蒿素、青蒿素固体分散体连续给药七天可显着上调MRP2/ABCC2 mRNA表达,猫眼草黄素单用组及复配组可显着逆转由青蒿素诱导上调的MRP2基因表达水平。本实验确定的青蒿素固体分散体(Artemisinin solid dispersions,ART SDs)制备工艺操作简单,显着改善了青蒿素的溶出度,解决了青蒿素水溶性差的问题。发现青蒿素耐药性形成的关键机制可能与MRP2密切相关。猫眼草黄素可显着下调MRP2/ABCC2mRNA表达水平是其逆转青蒿素耐药性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余剑吟[8](2020)在《盐酸吡格列酮过饱和递药系统的构建及其体内外评价》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难溶性药物在新药中占比日渐升高,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水溶性已成为制药业面临的重大挑战,其中,对于构建过饱和递药系统的兴趣也愈渐浓厚。本课题以Ⅱ型糖尿病治疗药盐酸吡格列酮(PGH)为模型药物,通过处方前期分析结果充分探究其溶出及对应的晶态变化性质,并利用上述结果选用对应的功能化辅料并初步探究辅料抑晶增溶机制,同时通过固体分散技术筛选PGH pH非依赖性过饱和递药系统的最优处方,进而利用静电喷雾技术设计并构建该体系,以达到体系性能优化的目的,并对该体系体内外性质进行评价。第一部分综述本部分首先对静电喷雾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制药领域的应用及优势进行了综述,提出静电喷雾技术最大的优势及未来的技术前景在于立足模式设计构建功能与结构一体化的复杂递药系统。同时,对近年来颇受关注的过饱和递药系统进行了背景及构建思路的介绍,并提出本课题整体构思的两条主线,其一是通过对模型药物盐酸吡格列酮过饱递药系统的构建提出此类递药系统处方筛选及制备的模式及方向;其二则是通过静电喷雾技术的引入解决过饱和递药系统构建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展现静喷技术在制药领域的应用优势。第二部分处方前期研究本部分建立了盐酸吡格列酮高效液相色谱体外分析方法,并进行了方法学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专属性好,精密度高,药物在不同介质中出峰时间一致,且空白辅料对其检测无干扰。在0.550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检测限为17 ng/mL,定量限为43 ng/mL。盐酸吡格列酮溶解性质考察结果表明其溶解度呈高度的pH依赖性。通过体外溶出试验证明盐酸吡格列酮具有极强的pH依赖溶出性质,在酸碱性介质中达平台时累积释药率差异几乎可达100%,同时,通过偏振光显微镜与拉曼光谱的共同观测,证明盐酸吡格列酮在碱性介质中溶解度下降的同时伴随着晶型的快速变化。第三部分基于固体分散技术PGH过饱和递药系统的处方筛选与评价本部分利用体外抑晶试验明确了各候选辅料对于盐酸吡格列酮的抑晶效应,结果显示Soluplus?在试验辅料中的抑晶性能最佳。同时,通过溶剂法制备了盐酸吡格列酮固体分散体,并通过单因素实验设计、响应面设计等筛选出最优处方,即Soluplus?与药物比例为14.22:1,Eudragit?L100-55与药物比例为7.92:1。体外溶出试验显示该过饱和递药系统具有pH非依赖释药特性,在6 h内,酸/碱性介质中的累积释药率均达到80%左右。第四部分基于静电喷雾模式设计构建PGH过饱和递药系统本部分在前期PGH过饱和递药系统处方筛选的基础上,通过将药物、Soluplus?置于核层,肠溶材料Eudragit?L100-55及缓释材料Eudragit?RSPO置于壳层,利用静电喷雾技术成功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PGH静电喷雾微粒,体外溶出试验表明,该体系在前期制备的PGH固体分散体已达到的酸/碱介质中终点累积释药率一致的基础上,对于PGH在酸/碱中的突释现象有显着的改善。第五部分PGH过饱和递药系统辅料抑晶增溶机制研究本部分从辅料微环境pH调控性能、原辅料之间的相互作用等几方面对处方中辅料的抑晶增溶机制进行了考察。体外微环境pH调控性能考察试验表明,Eudragit?L100-55具有一定的微环境pH调控作用。而由药辅在甲醇中混合体系的浑浊现象及其对应的粒径变化特性证明,基于两亲性聚合物Soluplus?会形成自组装胶团,同时TEM结果表明其粒径在100200 nm之间。红外光谱证明该自组装胶团的形成是基于酸/碱官能团的相互作用。XRD表征证明药物以非晶态形式存在于该体系中。第六部分PGH过饱和递药系统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本部分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盐酸吡格列酮体内分析方法,精密度、回收率RSD均小于5%,符合方法学要求。选取罗格列酮作为内标物,体内标曲在0.0520μg/mL之间线性良好,检测限及定量限分别为73,177 ng/mL。大鼠体内药动学试验表明,PGH与市售制剂药动学参数无显着性差异,除消除半衰期外,PGH固体分散体(O-SD)其余药动学参数相比于原料药显着升高,相对生物利用度达177.89%,PGH静电喷雾SDDS(ESP)相比于PGH、PGH市售制剂及O-SD,t1/2、MRT、Cmax均显着增加,Tmax延长,相对生物利用度与原料药相比为330.02%,与O-SD相比为185.53%。
方荣震[9](2020)在《基于光聚合材料的模印片和固体分散体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模印片是人类最早使用的片剂,其制备过程简单,但与现代机械化压制片比较,制备效率低、片剂硬度小、质量难控制,几乎没有被应用,研究也很少。本文利用N-乙烯吡咯烷酮(NVP)在紫外光照射下快速发生光聚合反应生成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的机理,将NVP、光聚合引发剂、药物粉末混合后制备成软材,然后利用3D打印的各种类型模具,制备得到各种类型的模印片,并对模具形态、片剂性质进行了详细考察。另外,利用NVP可溶解部分药物的机理,仍然利用光聚合反应获得固体分散体。作为一种有别于传统固体分散体工艺的方法,本文进行了药物和NVP相容性及其机理、固体分散体性质的详细考察。1.基于光聚合反应和3D打印模具的布洛芬模印片对熔融沉积法(FDM)和光固化法(SLA)两种3D打印模具进行筛选,扫描电镜显示SLA方式打印模具表面较FDM方式表面光滑。选用SLA方式打印各种形状的模具,以布洛芬为模型药物,将含有光引发剂的N-乙烯吡咯烷酮溶液与布洛芬混合,再将混合物浇灌到模具中,成形后用365 nm紫外光灯照射后即得高载药量布洛芬模印片。布洛芬模印片中N-乙烯吡咯烷酮溶液含量为7%(w/w)。模印片外观显示其表面平整,整体结构完好,圆形模印片硬度为3-4 kg。扫描电镜显示布洛芬原料药在模印片中呈不规则块状分布,在模印片内部PVP以不规则网状结构分布并将原料药紧紧包裹,该结构使模印片硬度增强。与上市布洛芬药品的体外释放进行比较,布洛芬模印片显示出了缓释作用,最长释放时间达到345 min,所有的布洛芬模印片溶出曲线均符合Ritger-Peppas方程,药物释放量均超过90%,药物释放速率维持在0.2 mg/min-0.5 mg/min。HPLC检测热处理后不同规格布洛芬模印片中的N-乙烯吡咯烷酮残留分别为0.02 wt%、0.01 wt%、0.02 wt%和0.07 wt%。2.基于光聚合反应的药物固体分散体用光聚合反应制备药物固体分散体,将含有光引发剂的N-乙烯吡咯烷酮溶液溶解药物,用365 nm紫外光灯照射上述溶液,待溶液固化后得固体分散体。某些药物有一定的抗自由基作用,并呈现出浓度依赖性,加有上述药物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无水乙醇溶液的吸光度均小于(<0.557)未加药物的相同浓度DPPH无水乙醇溶液的吸光度。而不具有抗自由基药物的DPPH无水乙醇溶液的吸光度与未加药物的相同浓度DPPH无水乙醇溶液的吸光度几乎不变(≈0.693),抗自由基药物可以使光聚合反应终止导致NVP无法固化。电子自旋共振(ESR)图谱显示加有抗自由基药物的DPPH无水乙醇溶液的信号强度比对照组低得多(<29.43×104)。分析药物和NVP相容性后选用青蒿琥酯与布洛芬作为模型药物制备成固体分散体。体外释放表明处方相同时,光固化法制备的固体分散体溶出效果较传统方法好,增加了药物的溶解度。傅里叶红外光谱显示固体分散体中药物的官能团伸缩振动峰发生了位移,布洛芬原料药在1707.57 cm-1处有羰基的伸缩振动峰,而在布洛芬固体分散体中羰基的伸缩振动峰变为1668.64 cm-1;青蒿琥酯原料药在3270.51cm-1处有羟基的伸缩振动峰,而在青蒿琥酯固体分散体的相同位置未观察到有吸收峰。布洛芬在2θ=6.058°等位置有强的药物晶体衍射特征峰,青蒿琥酯在2θ=9.425°等位置有强的药物晶体衍射特征峰,而在两种药物制备出的固体分散体中均未出现特征峰。布洛芬在80℃有一个吸热峰,青蒿琥酯在150℃有一个吸热峰,而在两种药物制备成的固体分散体中并未出观察到吸热峰,说明药物在固体分散体中以无定型形式存在。本文充分利用N-乙烯吡咯烷酮的性质,制备出了硬度大、体积小、载药量大的不同形状的模印片,克服了传统模印片硬度低、样式少的问题;同时基于NVP的光聚合性质制备药物固体分散体,可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出并具有控释效果。
曾庆云[10](2020)在《粉体性质及片剂辅料对穿心莲内酯固体分散体重结晶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固体分散体是将一种或多种药用活性成分以微晶、无定形态或分子形式分散在载体中,以改善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溶出行为,提高其生物利用度。但是,在固体分散体中分散的药物,相对于其晶体形式而言,具有较高的能量,有转化为稳定结晶态的趋势,导致其溶解度和溶出速率降低,使得固体分散技术的优势消失。重结晶是固体分散体不稳定的主要表现。在固体分散体稳定性研究过程中,已经发现载药量、载体种类、制备方法及储存环境等均对固体分散体的重结晶产生影响。载体及制备方法也会影响固体分散体的粉体性质,却少有研究者从粉体学角度考虑其对固体分散体稳定性的影响。另外,固体分散体在提高难溶性药物生物利用度方面具有很高的效力,但以固体分散技术为基础的市场化产品的数量却很少,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是难以开发固体分散制剂的配方,而制剂配方对固体分散体稳定性影响如何的研究也鲜有报道。因此,本文旨在研究固体分散体粉体性质、制备成片剂后及片剂辅料对固体分散体相对结晶度的影响,探讨影响固体分散体相对结晶度的关键粉体学性质,并对关键粉体性质影响固体分散体相对结晶度的重要程度进行了分析;同时探讨了将固体分散体制备成片剂后对固体分散体相对结晶度的影响。本研究有助于完善固体分散体稳定性研究系统,为固体分散体的设计及后续制剂加工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及方法。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穿心莲内酯为模型药,以聚乙二醇8000、聚乙烯吡咯烷酮K30、泊洛沙姆188、Soluplus?为载体,将药物:载体按照1:4质量比,采用三种方法(真空干燥法、喷雾干燥法、冷冻干燥法)制备了12种穿心莲内酯固体分散体,测定12种固体分散体的粉体性质,采用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偏最小二乘法研究12种固体分散体之间粉体性质的差异及关联性。研究表明,12种穿心莲内酯固体分散体粉体性质之间有显着差异,制备方法及载体均会对固体分散体粉体性质产生影响。即通过可控的制备方法及载体,可以改变固体分散体的粉体性质。考察了12种穿心莲内酯固体分散体的稳定性及相对结晶度。将新鲜制备的12种固体分散体放置于温度40±2℃、相对湿度75±5%的环境下60天,采用X射线衍射法表征固体分散体的稳定性及相对结晶度,采用方差分析法分析12种固体分散体相对结晶度之间的差异,探讨了制备方法及载体对固体分散体稳定性及相对结晶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制备方法及载体均会对固体分散体稳定性产生影响,12种固体分散体相对结晶度之间有显着差异。运用偏最小二乘分析方法,研究了粉体性质对固体分散体相对结晶度的影响,建立了固体分散体粉体性质与相对结晶度的相关性,找出了影响固体分散体重结晶的关键粉体性质,吸湿性、粒径及孔体积表现出正相关,润湿性表现为负相关。并通过将固体分散体粉体制备成片剂,研究了固体分散体片的稳定性及片剂辅料填充剂、崩解剂对固体分散体相对结晶度的影响。片剂较固体分散体重结晶稳定性较差,溶出度稳定性无显着性差异,另外,填充剂及崩解剂均会对固体分散体重结晶稳定性产生影响。
二、关于固体分散体的讨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固体分散体的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1)W3D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其抗对乙酰氨基酚诱导的急性肝损伤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化合物W3D的含量测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仪器与试剂 |
1.2 溶液配制 |
1.3 方法学考察 |
1.4 含量及有关物质测定 |
2 结果 |
2.1 方法学考察结果 |
2.2 含量及有关物质测定 |
3 讨论 |
3.1 流动相的确定 |
3.2 专属性实验 |
3.3 含量测定方法比较 |
4 结论 |
第二部分 W3D原料药体内初步药动学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动物 |
1.3 实验方法 |
2 结果 |
2.1 方法学考察结果 |
2.2 W3D的体内血药浓度实验结果 |
2.3 W3D的体内药时-曲线 |
2.4 W3D的体内药动学参数计算 |
3 讨论 |
3.1 化合物W3D配制溶剂的选择 |
3.2 化合物W3D给药剂量选择 |
3.3 血浆样品预处理方法筛选 |
3.4 药动学特征 |
4 结论 |
第三部分 W3D固体分散体的制备、质量评价及体内初步药动学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 |
2.1 体外溶出方法学考察 |
2.2 W3D固体分散体的制备 |
2.3 W3D固体分散体的质量评价 |
2.4 W3D固体分散体初步药动学研究 |
3 讨论 |
3.1 体外溶出方法的建立 |
3.2 W3D固体分散体制备工艺的确定 |
3.3 固体分散体质量评价 |
3.4 W3D固体分散体给药剂量选择 |
3.5 药动学特征 |
4 结论 |
第四部分 W3D固体分散体对APAP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的药效学评价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仪器与试剂 |
1.2 动物 |
1.3 实验方法 |
2 结果 |
2.1 W3D固体分散体对小鼠肝组织形态及肝脏指数的影响 |
2.2 W3D固体分散体对小鼠肝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
2.3 W3D固体分散体对小鼠血清中ALT、AST含量的影响 |
2.4 W3D固体分散体对小鼠血清中TNF-α、IL-6 含量的影响 |
2.5 W3D固体分散体对小鼠肝组织中GSH、SOD及 MDA含量的影响 |
2.6 W3D固体分散体对小鼠肝组织中MD2 表达的影响 |
3 讨论 |
3.1 肝损伤模型诱导药物的确定及阳性药的选择 |
3.2 W3D固体分散体给药剂量的确定 |
3.3 W3D抗急性肝损伤活性及其作用机制探讨 |
4 结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药物性肝损伤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2)pH响应的白藜芦醇固体分散体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白藜芦醇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
1.1.1 抗肿瘤作用 |
1.1.2 抗氧化作用 |
1.1.3 抗炎作用 |
1.1.4 抗衰老作用 |
1.1.5 其他作用 |
1.2 提高难溶性药物溶出效果的研究进展 |
1.2.1 包合技术 |
1.2.2 微囊与微球制备技术 |
1.2.3 纳米乳与亚微乳的制备技术 |
1.2.4 其他制备技术 |
1.3 固体分散体技术研究进展 |
1.3.1 固体分散体的分类 |
1.3.2 载体材料的选择 |
1.3.3 固体分散体的制备方法 |
1.3.4 固体分散体技术的应用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6 创新点 |
1.7 研究技术路线 |
2 SRAS/Res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材料与试剂 |
2.1.2 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白藜芦醇固体分散体的制备 |
2.2.2 Res标准曲线的绘制 |
2.2.3 包埋率与载药率的测定 |
2.2.4 SRAS/Res扫描电镜(SEM)分析 |
2.2.5 复溶实验 |
2.2.6 SRAS/Res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检测 |
2.2.7 SRAS/Res差热扫描量热法(DSC)检测 |
2.2.8 SRAS/Res X-射线衍射(XRD)检测 |
2.2.9 SRAS/Res体外释放考察 |
2.2.10 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 |
2.2.11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Res标准曲线的绘制 |
2.3.2 固体分散体的配方优化 |
2.3.3 SRAS/Res的SEM结果与分析 |
2.3.4 SRAS/Res的复溶效果 |
2.3.5 SRAS/Res的FT-IR结果与分析 |
2.3.6 SRAS/Res的DSC结果与分析 |
2.3.7 SRAS/Res的XRD结果与分析 |
2.3.8 SRAS/Res体外释放结果与分析 |
2.3.9 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SRAS-His/Res固体分散体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3.1 材料与仪器 |
3.1.1 材料与试剂 |
3.1.2 仪器与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SRAS-His/Res固体分散体的制备 |
3.2.2 包埋率与载药率的测定 |
3.2.3 SRAS-His/Res形貌分析 |
3.2.4 SRAS-His/Res的FT-IR检测 |
3.2.5 SRAS-His/Res的DSC检测 |
3.2.6 SRAS-His/Res的XRD检测 |
3.2.7 SRAS-His/Res体外释放考察 |
3.2.8 SRAS-His/Res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 |
3.2.9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包埋率与载药率 |
3.3.2 SRAS-His/Res形貌结果与分析 |
3.3.3 SRAS-His/Res的FT-IR结果与分析 |
3.3.4 SRAS-His/Res的DSC结果与分析 |
3.3.5 SRAS-His/Res的XRD结果与分析 |
3.3.6 SRAS-His/Res体外释放结果与分析 |
3.3.7 SRAS-His/Res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白藜芦醇固体分散体的释药动力学及抗肿瘤活性评价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与试剂 |
4.1.2 仪器与设备 |
4.1.3 细胞株 |
4.2 实验方法 |
4.2.1 体外释放及其动力学拟合 |
4.2.2 HCT116细胞的体外培养 |
4.2.3 MTT法实验 |
4.3 数据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体外释放及其动力学拟合分析 |
4.4.2 MTT法测定Res及其固体分散体对HCT116增殖的影响 |
4.4.3 HCT116细胞增殖抑制效果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3)延胡索乙素、汉防己甲素-固体分散体成型性与稳定性的一致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引言 |
1 选题背景 |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意义 |
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
3.1 研究内容 |
3.2 技术路线图 |
第一章 固体分散体载药量的筛选 |
1 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 |
1.2 材料 |
2 方法 |
2.1 固体分散体的制备 |
2.2 延胡索乙素的含量测定方法 |
2.3 汉防己甲素的含量测定方法 |
2.4 溶解度测定方法 |
2.5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的测定 |
2.6 热重(TG)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溶解度的分析 |
3.2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分析 |
3.3 热稳定性分析 |
4 小结 |
第二章 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成型性研究 |
1 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 |
1.2 材料 |
2 方法 |
2.1 固体分散体的制备 |
2.2 物理混合物的制备 |
2.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的测定 |
2.4 热重(TG)分析 |
2.5 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 |
2.6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2.7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的测定 |
2.8 含量测定 |
2.9 溶出实验 |
2.10 表面自由能的测定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分子间相互作用 |
3.2 热稳定的分析 |
3.3 药物存在状态的DSC分析 |
3.4 药物存在状态的XRD分析 |
3.5 表面形貌 |
3.6 溶出 |
3.7 接触角及表面自由能的分析 |
3.8 内聚能、黏附功及铺展系数计算及分析 |
4 小结 |
第三章 固体分散体的稳定性研究 |
1 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 |
1.2 材料 |
2 方法 |
2.1 固体分散体的制备 |
2.2 稳定性试验 |
2.3 含量测定 |
2.4 体外溶出试验 |
2.5 相对结晶度测定 |
2.6 FTIR的测定 |
2.7 表面自由能的测定 |
2.8 固体分散体理化性质稳定性与溶出稳定性的相关性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含量稳定性的分析 |
3.2 溶出稳定性的分析 |
3.3 重结晶稳定性的分析 |
3.4 分子间相互作用稳定性的分析 |
3.5 表面自由能稳定性分析 |
3.6 相关性分析 |
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4)超临界CO2抗溶剂法制备尼群地平固体分散体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尼群地平的研究 |
1.2.1 尼群地平简介 |
1.2.2 尼群地平的研究进展 |
1.3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研究 |
1.3.1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简介 |
1.3.2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应用 |
1.4 聚乙烯吡咯烷酮的研究 |
1.4.1 聚乙烯吡咯烷酮的简介 |
1.4.2 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应用 |
1.5 固体分散体 |
1.5.1 固体分散体简介 |
1.5.2 固体分散体的应用 |
1.6 超临界流体沉淀技术 |
1.6.1 超临界流体沉淀技术简介 |
1.6.2 超临界沉淀技术的应用 |
1.7 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1 实验材料 |
2.1.2 仪器设备 |
2.2 分析方法的建立 |
2.2.1 尼群地平及其固体分散体检测波长的确定 |
2.2.2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3 基础计算公式 |
2.4 SAS装置图和反应流程 |
2.5 工艺条件的优化 |
2.6 溶出度与溶解度的计算 |
2.6.1 溶解度的计算 |
2.6.2 溶出度的计算 |
2.7 固体分散体的表征 |
2.7.1 扫描电镜(SEM)分析 |
2.7.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 |
2.7.3 X-射线粉末衍射(XRD)分析 |
2.7.4 热重-差示扫描热量(TG-DSC)分析 |
2.7.5 粒径分析 |
2.7.6 紫外-可见光光度计(UV-Vis)分析 |
2.7.7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分析 |
2.7.8 核磁共振谱(~1H NMR)分析 |
第三章 NT/HPMC二元固体分散体的工艺研究 |
3.1 工艺参数对NT/HPMC二元分散体溶出度的影响 |
3.1.1 溶剂的影响 |
3.1.2 反应物料配比的影响 |
3.1.3 药物浓度的影响 |
3.1.4 转速的影响 |
3.1.5 温度的影响 |
3.1.6 压力的影响 |
3.2 固体分散体在不同PH溶出度 |
3.3 固体分散体溶出度与前人研究比较 |
3.4 不同工艺参数对分散体平均粒径的影响 |
3.4.1 反应物料配比对粒径的影响 |
3.4.2 溶剂对粒径的影响 |
3.4.3 浓度对粒径的影响 |
3.4.4 转速对粒径的影响 |
3.4.5 温度对粒径的影响 |
3.4.6 压力对粒径的影响 |
3.5 NT/HPMC固体分散体的表征 |
3.5.1 扫描电镜(SEM)分析 |
3.5.2 X-射线粉末衍射表征 |
3.5.3 热重/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 |
3.5.4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
3.5.5 红外光谱分析 |
3.5.6 核磁共振 |
3.5.7 分散机制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NT/HPMC/PVP K30三元固体分散体的工艺研究 |
4.1 NT/HPMC/PVP K30三元分散体载药量及包合率的测定 |
4.2 工艺参数对NT/HPMC/PVP K30三元分散体的溶出度的影响 |
4.3 扫描电镜(SEM)分析 |
4.4 X-射线粉末衍射表征 |
4.5 热重/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 |
4.6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
4.7 红外光谱分析 |
4.8 核磁共振 |
4.9 分散体在蒸馏水中的溶解度 |
4.10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缩写及符号说明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5)泊沙康唑肠溶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侵袭性真菌感染及临床治疗药物 |
1.1.1 侵袭性真菌感染 |
1.1.2 临床治疗真菌感染药物 |
1.2 泊沙康唑制剂研究进展 |
1.3 难溶性药物增溶研究进展 |
1.4 固体分散体技术研究概述 |
1.4.1 热熔挤出技术 |
1.4.2 喷雾干燥技术 |
1.5 醋酸羟丙甲纤维素琥珀酸酯(HPMCAS) |
1.6 本研究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泊沙康唑固体分散体处方前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
2.3.2 红外光谱分析(ATR-FTIR) |
2.3.3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 |
2.3.4 X-射线衍射(XRD) |
2.3.5 泊沙康唑溶解度测定 |
2.3.6 HPMCAS对原料药溶解度的影响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
2.4.2 红外光谱分析 |
2.4.3 DSC图谱分析 |
2.4.4 X-射线衍射(XRD) |
2.4.5 泊沙康唑溶解度的测定 |
2.4.6 HPMCAS对原料药溶解度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泊沙康唑固体分散体的处方工艺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泊沙康唑固体分散体的制备 |
3.3.2 泊沙康唑固体分散体的表征 |
3.3.3 溶出度测定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泊沙康唑固体分散体制备工艺优化 |
3.4.2 不同载药量泊沙康唑固体分散体物理表征及溶出度测定 |
3.4.3 固体分散体粒径对溶出度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泊沙康唑肠溶片处方工艺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泊沙康唑肠溶片的制备 |
4.3.2 泊沙康唑肠溶片包衣工艺的考察 |
4.3.3 泊沙康唑肠溶片含量测定分析方法建立 |
4.3.4 泊沙康唑肠溶片体外释放度测定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崩解剂与粘合剂用量的筛选 |
4.4.2 泊沙康唑肠溶片包衣工艺优化 |
4.4.3 泊沙康唑肠溶片处方工艺 |
4.4.4 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
4.4.5 体外释放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泊沙康唑固体分散体稳定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 |
5.2.1 实验试剂 |
5.2.2 实验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稳定性试验方法 |
5.3.2 外观评价 |
5.3.3 含量测定 |
5.3.4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 |
5.3.5 傅里叶红外色谱仪(ATR-FTIR) |
5.3.6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5.3.7 体外释放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外观评价 |
5.4.2 含量测定 |
5.4.3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
5.4.4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5.4.5 X-射线衍射分析 |
5.4.6 溶出度 |
5.5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黄芩苷、水飞蓟素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固体分散体的研究进展 |
1.1.1 固体分散体的分类 |
1.1.2 固体分散体的制备方法 |
1.1.3 固体分散体常用载体 |
1.1.4 固体分散体的释药机理 |
1.1.5 固体分散体的增溶机理 |
1.1.6 固体分散体存在的问题 |
1.2 低共熔溶剂 |
1.2.1 低共熔溶剂的定义 |
1.2.2 低共熔溶剂的性质 |
1.2.3 低共熔溶剂的研究现状及应用 |
1.3 黄芩苷的介绍 |
1.4 水飞蓟素的介绍 |
1.5 研究目的 |
1.6 研究方案 |
1.7 预期目标 |
第二章 研究内容 |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 黄芩苷分析方法的研究 |
2.2.1 黄芩苷紫外检测波长的测定 |
2.2.2 黄芩苷HPLC检测条件的确定 |
2.2.3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2.4 回收率实验 |
2.2.5 精密度实验 |
2.2.6 稳定性试验 |
2.3 水飞蓟素分析方法的研究 |
2.3.1 水飞蓟素紫外检测波长的测定 |
2.3.2 水飞蓟素HPLC检测条件的确定 |
2.3.3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3.4 回收率实验 |
2.3.5 精密度实验 |
2.3.6 稳定性试验 |
2.4 黄芩苷和水飞蓟素固体分散体颗粒的制备及工艺优化 |
2.4.1 黄芩苷和水飞蓟素固体分散体载体各组分的初筛 |
2.4.2 黄芩苷和水飞蓟素固体分散体制备工艺的优化 |
2.4.3 黄芩苷固体分散体颗粒的制备 |
2.4.4 水飞蓟素固体分散体颗粒的制备 |
2.5 黄芩苷固体分散体的表征 |
2.5.1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 |
2.5.2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2.5.3 差式扫描量热分析(DSC) |
2.5.4 粒径分布测试 |
2.5.5 饱和溶解度测定 |
2.5.6 体外溶出度的测定 |
2.6 水飞蓟素固体分散体的表征 |
2.6.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 |
2.6.2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2.6.3 差式扫描量热分析(DSC) |
2.6.4 粒径分布测试 |
2.6.5 饱和溶解度测定 |
2.6.6 体外溶出度的测定 |
2.7 黄芩苷固体分散体颗粒的质量评价 |
2.7.1 粒度测定 |
2.7.2 含量 |
2.7.3 崩解时限 |
2.7.4 水分 |
2.7.5 溶化性 |
2.7.6 pH的测定 |
2.7.7 分散性(表观悬浮率) |
2.8 水飞蓟素固体分散体颗粒的质量评价 |
2.9 黄芩苷固体分散体颗粒的抑菌活性鉴定 |
2.9.1 大肠杆菌培养基的配制 |
2.9.2 菌液的配制 |
2.9.3 黄芩苷药液的配制 |
2.9.4 抑菌活性鉴定 |
2.10 水飞蓟素固体分散体颗粒的抑菌活性鉴定 |
2.10.1 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基的配制 |
2.10.2 菌液的配制 |
2.10.3 水飞蓟素药液的配制 |
2.10.4 抑菌活性鉴定 |
2.11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黄芩苷分析方法的建立 |
3.1.1 黄芩苷的紫外扫描检测 |
3.1.2 黄芩苷的HPLC检测 |
3.1.3 标准曲线的绘制 |
3.1.4 回收率试验 |
3.1.5 精密度试验 |
3.1.6 稳定性试验 |
3.2 水飞蓟素分析方法的建立 |
3.2.1 水飞蓟素的紫外扫描检测 |
3.2.2 水飞蓟素的HPLC检测 |
3.2.3 标准曲线的绘制 |
3.2.4 回收率试验 |
3.2.5 精密度试验 |
3.2.6 稳定性试验 |
3.3 黄芩苷和水飞蓟素固体分散体制备工艺的优化 |
3.3.1 黄芩苷和水飞蓟素固体分散体载体的初筛 |
3.3.2 黄芩苷固体分散体制备工艺的优化 |
3.3.3 水飞蓟素固体分散体制备工艺的优化 |
3.4 黄芩苷固体分散体的表征 |
3.4.1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 |
3.4.2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3.4.3 差式扫描量热分析(DSC) |
3.4.4 粒径分布测试 |
3.4.5 饱和溶解度测试 |
3.4.6 体外溶出度测试 |
3.5 水飞蓟素固体分散体的表征 |
3.5.1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 |
3.5.2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3.5.3 差式扫描量热分析(DSC) |
3.5.4 粒径分布测试 |
3.5.5 饱和溶解度测定 |
3.5.6 体外溶出度测定 |
3.6 黄芩苷和水飞蓟素固体分散体颗粒的质量评价 |
3.6.1 黄芩苷固体分散体颗粒的质量评价 |
3.6.2 水飞蓟素固体分散体颗粒的质量评价 |
3.7 黄芩苷和水飞蓟素固体分散体颗粒的抑菌活性鉴定 |
3.7.1 黄芩苷固体分散体颗粒的抑菌活性鉴定 |
3.7.2 水飞蓟素固体分散体颗粒的抑菌活性鉴定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发明专利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青蒿素固体分散体制备及猫眼草黄素影响青蒿素耐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青蒿素研究进展 |
1.2.1 青蒿素的概述 |
1.2.2 青蒿素的来源 |
1.2.3 青蒿素的理化性质 |
1.2.4 青蒿素类药物抗药性 |
1.3 固体分散体研究进展 |
1.3.1 固体分散体的载体材料 |
1.3.2 固体分散体制备方法 |
1.4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1 课题来源 |
1.4.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青蒿素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1 仪器 |
2.2.2 试药 |
2.3 实验方法 |
2.3.1 溶液的配制 |
2.3.2 检测波长的确定 |
2.3.3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3.4 精密度实验 |
2.3.5 稳定性实验 |
2.3.6 重复性实验 |
2.3.7 回收率实验 |
2.3.8 固体分散体中青蒿素的含量测定 |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4.1 检测波长的确定 |
2.4.2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4.3 精密度实验结果 |
2.4.4 稳定性实验结果 |
2.4.5 重复性实验结果 |
2.4.6 回收率实验结果 |
2.4.7 固体分散体中青蒿素的含量测定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3 青蒿素固体分散体制备工艺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1 仪器 |
3.2.2 试药 |
3.3 实验方法 |
3.3.1 溶剂法制备青蒿素固体分散体 |
3.3.2 单因素筛选实验优选固体分散体制备工艺 |
3.3.3 青蒿素固体分散体的评价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1 单因素筛选实验优选固体分散体制备工艺实验结果 |
3.4.2 青蒿素固体分散体最优处方验证 |
3.4.3 青蒿素固体分散体的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4 猫眼草黄素及青蒿素固体分散体-猫眼草黄素复配抗疟活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1 仪器 |
4.2.2 试药 |
4.2.3 实验动物及虫株来源 |
4.3 实验方法 |
4.3.1 疟原虫虫株冻存液的配制 |
4.3.2 伯氏疟原虫敏感虫株的复苏、传代以及保存 |
4.3.3 伯氏疟原虫抗药虫株的复苏、传代以及保存 |
4.3.4 建立伯氏疟原虫敏感/青蒿素抗药虫株感染动物模型 |
4.3.5 实验动物分组及给药方案 |
4.3.6 检测指标 |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1 感染疟原虫的红细胞变化 |
4.4.2 小鼠形态学的变化 |
4.4.3 模型组小鼠生存曲线 |
4.4.4 病理模型组小鼠感染率与抑制率 |
4.5 本章小结 |
5 猫眼草黄素对MRPs介导青蒿素耐药性影响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2.1 仪器 |
5.2.2 试药 |
5.3 实验方法 |
5.3.1 小肠组织总RNA提取 |
5.3.2 总RNA纯度测定及凝胶电泳 |
5.3.3 RNase free |
5.3.4 RT-qPCR中各引物的序列 |
5.3.5 反转录过程 |
5.3.6 荧光定量PCR |
5.3.7 数据分析 |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4.1 RT-qPCR的溶解曲线与扩增曲线 |
5.4.2 RT-qPCR测定基因的表达 |
5.5 本章小结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盐酸吡格列酮过饱和递药系统的构建及其体内外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综述 |
1.1 静电喷雾技术简介 |
1.1.1 静电喷雾基本原理 |
1.1.2 静电喷雾过程影响因素 |
1.2 静电喷雾技术在药剂领域的应用及优势 |
1.2.1 静电喷雾技术优势 |
1.2.2 静电喷雾技术应用趋势 |
1.2.3 静电喷雾技术前景与展望 |
1.3 过饱和递药系统研究进展 |
1.3.1 研究背景 |
1.3.2 过饱和递药系统的设计及构建 |
1.4 本课题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处方前期研究 |
2.1 仪器与试药 |
2.1.1 仪器 |
2.1.2 试药 |
2.2 方法与结果 |
2.2.1 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
2.2.2 精密度考察 |
2.2.3 回收率考察 |
2.2.4 检测限与定量限考察 |
2.2.5 稳定性考察 |
2.2.6 盐酸吡格列酮溶解性质考察 |
2.2.7 盐酸吡格列酮体外溶出性质考察 |
2.2.8 盐酸吡格列酮晶体学性质考察 |
2.3 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固体分散技术PGH过饱和递药系统的处方筛选与评价 |
3.1 仪器与试药 |
3.1.1 仪器 |
3.1.2 试药 |
3.2 方法与结果 |
3.2.1 盐酸吡咯列酮固体分散体的制备 |
3.2.2 辅料抑晶性能考察 |
3.2.3 单组分模式辅料功能筛选 |
3.2.4 多组分模式固体分散体处方筛选 |
3.2.5 多组分模式固体分散体处方响应面设计 |
3.2.6 模型预测结果的验证 |
3.2.7 多组分模式固体分散体体外评价及表征 |
3.3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静电喷雾模式设计构建PGH过饱和递药系统 |
4.1 仪器与试药 |
4.1.1 仪器 |
4.1.2 试药 |
4.2 方法与结果 |
4.2.1 同轴静电喷雾工艺 |
4.2.2 同轴静电喷雾模式制备PGH过饱和递药系统及其释药性能考察 |
4.2.3 PGH静电喷雾微粒形态学表征 |
4.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PGH过饱和递药系统辅料抑晶增溶机制研究 |
5.1 仪器与试药 |
5.1.1 仪器 |
5.1.2 试药 |
5.2 方法与结果 |
5.2.1 微环境pH调控性能考察 |
5.2.2 体系自组装性能考察 |
5.2.3 原辅料间相互作用初步探索 |
5.3 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PGH过饱和递药系统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
6.1 仪器与试药 |
6.1.1 仪器 |
6.1.2 试药 |
6.1.3 动物 |
6.2 方法与结果 |
6.2.1 体内分析方法的建立 |
6.2.2 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
6.3 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或完成的论文 |
(9)基于光聚合材料的模印片和固体分散体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表 |
第一章 引言 |
1 模印片的研究概况 |
2 固体分散体研究概况 |
3 N-乙烯吡咯烷酮在药学领域使用概况 |
4 3D打印技术在药学领域应用概况 |
5 本课题设计思路 |
5.1 布洛芬模印片的研究 |
5.2 药物固体分散体的研究 |
第二章 布洛芬模印片的研究 |
1 材料与仪器 |
1.1 材料 |
1.2 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布洛芬模印片模具打印方式筛选 |
2.2 模具扫描电镜观察 |
2.3 布洛芬模印片模具设计及打印 |
2.4 3D打印模具制备布洛芬模印片流程 |
2.5 布洛芬模印片硬度测试 |
2.6 布洛芬模印片扫描电镜观察 |
2.7 布洛芬含量测定方法 |
2.8 布洛芬模印片体外释放 |
2.9 N-乙烯吡咯烷酮测定 |
3 结果与讨论 |
3.1 模具微观结构 |
3.2 布洛芬模印片模具的选择 |
3.3 3D打印模具的设计与制备 |
3.4 布洛芬模印片制备过程 |
3.5 布洛芬模印片外观 |
3.6 布洛芬模印片硬度 |
3.7 扫描电镜观察布洛芬模印片表面及内部结构 |
3.8 布洛芬标准曲线 |
3.9 布洛芬模印片溶出结果 |
3.10 N-乙烯吡咯烷酮的色谱条件 |
3.11 N-乙烯吡咯烷酮标准曲线 |
3.12 N-乙烯吡咯烷酮残留测定结果 |
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光聚合反应的固体分散体研究 |
1 材料与仪器 |
1.1 材料 |
1.2 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药物与N-乙烯吡咯烷酮的相容性情况 |
2.2 DPPH无水乙醇溶液吸光度测定 |
2.3 DPPH无水乙醇溶液电子自旋共振光谱测定 |
2.4 固体分散体制备过程 |
2.5 青蒿琥酯含量测定方法 |
2.6 布洛芬含量测定方法 |
2.7 固体分散体体外释放 |
2.8 固体分散体红外光谱 |
2.9 固体分散体X-ray衍射 |
2.10 固体分散体DSC |
3 结果与讨论 |
3.1 药物在N-乙烯吡咯烷酮中溶解及固化结果 |
3.2 DPPH无水乙醇溶液吸光度测定结果 |
3.3 DPPH无水乙醇溶液ESR光谱测定结果 |
3.4 固体分散体外观 |
3.5 青蒿琥酯标准曲线 |
3.6 布洛芬标准曲线 |
3.7 固体分散体体外释放 |
3.8 固体分散体红外光谱测试结果 |
3.9 固体分散体X-ray衍射测试结果 |
3.10 固体分散体DSC测试结果 |
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粉体性质及片剂辅料对穿心莲内酯固体分散体重结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引言 |
1.固体分散体粉体性质的研究进展 |
1.1 粒径及比表面积 |
1.2 润湿性 |
1.3 孔隙率与流动性 |
1.4 吸湿性 |
2.选题背景 |
3.研究目的与意义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意义 |
4.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
4.1 研究内容 |
4.1.1 穿心莲内酯-SD的制备及粉体性质表征 |
4.1.2 穿心莲内酯-SD相对结晶度的测定及与粉体性质的统计学分析 |
4.1.3 穿心莲内酯固体分散体片的制备及稳定性研究 |
4.2 技术路线图 |
第一章 穿心莲内酯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粉体性质表征 |
1 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 |
1.2 材料 |
2 方法 |
2.1 真空干燥法(V)制备穿心莲内酯固体分散体 |
2.2 喷雾干燥法(S)制备穿心莲内酯固体分散体 |
2.3 冷冻干燥法(F)制备穿心莲内酯固体分散体 |
2.4 粒径 |
2.5 比表面积与孔径孔体积 |
2.6 粉体的流动性 |
2.7 真密度 |
2.8 吸湿性 |
2.9 润湿性 |
3 结果与讨论 |
3.1 粒径分布 |
3.2 流动性 |
3.3 吸湿性与润湿性 |
3.3.1 吸湿性 |
3.3.2 润湿性 |
3.4 小结 |
第二章 制备方法及载体对穿心莲内酯固体分散体重结晶稳定性的影响 |
1 仪器与试剂 |
1.1 仪器 |
1.2 试剂 |
2 方法 |
2.1 真空干燥法制备穿心莲内酯固体分散体 |
2.2 喷雾干燥法制备穿心莲内酯固体分散体 |
2.3 冷冻干燥法制备穿心莲内酯固体分散体 |
2.4 物理混合物的制备 |
2.5 XRD测定固体分散体中穿心莲内酯的相对结晶度 |
2.6 穿心莲内酯固体分散体的稳定性研究 |
3 结果与讨论 |
3.1 12种AG-SD重结晶稳定性的比较 |
3.2 固体分散体重结晶过程结晶度的测定 |
3.3 聚类分析 |
4.小结 |
第三章 穿心莲内酯固体分散体粉体性质与其重结晶过程相对结晶度的相关性分析 |
1 材料 |
2.方法 |
3.结果与讨论 |
3.1 12种SD粒径、比表面积、孔体积的比较 |
3.1.1 相同方法不同载体制备的SD粒径、比表面积、孔体积比较 |
3.1.2 相同载体不同方法制备的SD粒径、比表面积、孔体积比较 |
3.2 聚类分析 |
3.3 主成分分析 |
3.4 偏最小二乘法 |
4.小结 |
第四章 穿心莲内酯固体分散体片的制备及其稳定性的研究 |
1 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 |
1.2 材料 |
2.方法 |
2.1 AG-PVPK30-S-SD的制备 |
2.2 穿心莲内酯-固体分散体片的制备 |
2.3 溶出度 |
2.4 崩解时限 |
2.5 穿心莲内酯的含量测定 |
2.6 穿心莲内酯固体分散体片X射线衍射分析 |
2.7 单因素考察 |
2.7.1 填充剂种类的筛选 |
2.7.2 崩解剂种类的筛选 |
2.7.3 填充剂用量的考察 |
2.7.4 崩解剂用量的考察 |
2.7.5 润滑剂用量的影响 |
2.8 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 |
2.8.1 星点设计 |
2.8.2 验证实验 |
2.9 穿心莲内酯固体分散体片稳定性的研究 |
2.10 片剂赋型剂与崩解剂对穿心莲内酯固体分散体片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
3 结果与讨论 |
3.1 穿心莲内酯固体分散体片单因素考察 |
3.1.1 填充剂筛选 |
3.1.2 填充剂用量筛选 |
3.1.3 崩解剂种类的筛选 |
3.1.4 崩解剂用量的考察 |
3.2 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处方 |
3.2.1 考察因素和水平 |
3.2.2 效应曲面分析 |
3.2.3 处方验证 |
3.3 穿心莲内酯固体分散体片稳定性研究 |
3.3.1 XRD结果 |
3.3.2 穿心莲内酯固体分散体片溶出度稳定性 |
3.4 不同填充剂对穿心莲内酯固体分散体片重结晶影响结果 |
3.5 不同崩解剂对穿心莲内酯固体分散体片重结晶影响结果 |
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四、关于固体分散体的讨论(论文参考文献)
- [1]W3D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其抗对乙酰氨基酚诱导的急性肝损伤活性研究[D]. 史新阳. 山西医科大学, 2021
- [2]pH响应的白藜芦醇固体分散体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邓姣.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3]延胡索乙素、汉防己甲素-固体分散体成型性与稳定性的一致性研究[D]. 欧丽泉.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超临界CO2抗溶剂法制备尼群地平固体分散体及其性能研究[D]. 郝建霞.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
- [5]泊沙康唑肠溶片的研究[D]. 董明明. 江南大学, 2021(01)
- [6]黄芩苷、水飞蓟素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张雪.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2)
- [7]青蒿素固体分散体制备及猫眼草黄素影响青蒿素耐药研究[D]. 王可轩.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20(11)
- [8]盐酸吡格列酮过饱和递药系统的构建及其体内外评价[D]. 余剑吟. 江苏大学, 2020(02)
- [9]基于光聚合材料的模印片和固体分散体的研究[D]. 方荣震. 河南大学, 2020(02)
- [10]粉体性质及片剂辅料对穿心莲内酯固体分散体重结晶的影响[D]. 曾庆云.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