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种紫菜自由丝状体基因组DNA提取及酶切(论文文献综述)
梁珊珊[1](2019)在《坛紫菜丝状体和海带配子体的藻际细菌群落结构分析》文中认为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丝状体和海带(Saccharina japonica)配子体均是重要的种质资源,在坛紫菜丝状体和海带配子体在培育和保存过程中常受到细菌污染而发生病害,因此研究藻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将有助于对致病微生物的了解。本文采用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坛紫菜贝壳丝状体在育苗早期和育苗晚期的藻际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坛紫菜自由丝状体以及海带配子体的附生细菌和不同温度下培养液中游离细菌群落结构组成;以及添加抗生素对海带配子体藻际细菌群落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坛紫菜贝壳丝状体的藻际细菌群落结构育苗早期,附生细菌群落中发现25个门、244个属,培育水体中发现19个门,194个属。育苗晚期,附生细菌群落中发现30个门,250个属,培育水体中发现25个门,176个属。在这两个不同时期,坛紫菜贝壳丝状体附生细菌群落在门水平上均以变形菌门、拟杆菌门为优势菌门且以变形菌门为第一优势菌门。在属水平上,两个时期附生细菌群落结构有所差异,育苗早期的贝壳丝状体附生细菌第一优势属为Pelomonas。育苗晚期第一优势属为Ahrensia。两个时期均发现了弧菌属、假交替单胞菌属、假单胞菌属等潜在的致病菌属,但育苗早期的假交替单胞菌属和假单胞菌属的丰度高于育苗晚期。其次,在门水平上,培育水体细菌也以变形菌门、拟杆菌门为优势菌门。在属水平上,培育水体细菌群落结构与贝壳丝状体附生细菌差异显着,培育水体细菌群落多样性低于贝壳丝状体附生细菌群落,但弧菌属丰度较大,且育苗晚期中培育水体的弧菌属丰度高于育苗早期。2.坛紫菜自由丝状体的藻际细菌群落结构分析在20℃培养条件下,坛紫菜自由丝状体附生细菌群落中主要以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为优势菌门,其中变形菌门为第一优势菌门。α-变形菌纲为第一优势菌纲。在属水平上,其优势菌属有Maritalea、Leisingera、Marinovum,其中第一优势属为Maritalea。在10℃、20℃、30℃这三个不同温度条件下,坛紫菜自由丝状体培养液游离细菌群落中也以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为优势菌门,以α-变形菌纲为第一优势菌纲。在属水平上,这三个温度条件下的培养液中的游离细菌群落均以Marinovum为第一优势属,但在各组中相对丰度不同。在这三个温度条件下,培养液中游离细菌群落的次优势属存在差异,分别是Maritalea、Winogradskyell、Balneola。实验结果表明,坛紫菜自由丝状体培养液中游离细菌群落结构在较低温、较高温以及适宜温度条件下有所差异,特别是在属水平上,这三个温度条件下,各自的优势属不同。3.海带配子体藻际细菌群落结构分析在10℃的培养条件下,海带配子体附生细菌群落中,以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为优势菌门,其中第一优势菌门为拟杆菌门。黄杆菌科为第一优势科。在属水平上,第一优势属为Nonlabens,次优势属为Maribacter。在10℃、15℃、20℃条件下,海带配子体培养液中的游离细菌群落中,在门水平上,均以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为优势菌门。在科水平上,10℃条件下的培养液中的游离细菌群落中以黄杆菌科为第一优势科,而在15℃、20℃条件下,均以弧菌科为第一优势科。在属水平上,这三个温度条件下的优势属存在较大的差异,在10℃、15℃、20℃条件下,第一优势分别为Algibacter、弧菌属、Marinobacte。即在15℃条件下,海带配子体培养液中的游离细菌群落中致病细菌弧菌属丰度较大。在海带配子体培育初期,添加抗生素(青霉素+链霉素)的海带配子体培养中的游离细菌群落组成与对照组有较大的差异。在门水平上,处理组和对照组的培养液游离细菌群落中第一优势菌门均为变形菌门,但相对丰度存在较大差异,处理组中,变形菌门相对丰度为49.69%,在对照组中,变形菌门相对丰度为93.01%。在属水平上,处理组的培养液的游离细菌群落中最优势属为Kordia,其次为Klebsiella。对照组的培养液的游离细菌群落中最优势属为硫杆菌属,其次是Colwellia。添加了抗生素的处理组中,Colwellia(科尔韦尔氏菌属)、硫杆菌属,弧菌属、假单胞菌属、假交替单胞菌属等细菌属相对减少。说明抗生素会抑制某些杆菌属、弧菌属、假单胞菌属、假交替单胞菌属等有潜在致病性的细菌属的生长。
杨慧超[2](2019)在《条斑紫菜(Pyropia yezoensis)的病害调查及其绿斑病病原的PCR检测方法》文中指出紫菜是我国海藻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栽培产量和密度的增加,紫菜病害发生严重,成为重影响产业发展的瓶颈。我国紫菜病害研究起步较晚、基础薄弱,病害种类和病原种类不清楚,病害发生机制不明,病害防控手段缺乏,各方面的工作亟待开展。本文初步调查了条斑紫菜(Pyropia yezoensis)苗期和栽培期的病害,分离鉴定了苗期贝壳丝状体的可培养微生物,进一步分析了贝壳丝状体黄斑病的发病过程和病原种类;建立了一种紫菜绿斑病病原的PCR检测方法。本论文研究结果将为我国紫菜流行病学研究提供数据和支撑。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条斑紫菜苗期和栽培期的病害调查。从2017年8月至2019年1月,对江苏、浙江、山东的十多个养殖场开展病害调查。育苗期间,多数育苗场都不同程度发生病害,出现黄斑、白斑、鲨皮等病征,以黄斑病最常见,其次为白斑病,有的养殖池同时发生两种病,发病严重的可导致整个养殖场绝收。发病和未发病育苗池的水质理化指标未见显着性差异。栽培期间,赤腐病、拟油壶菌病最常见。在两个发病海区鉴定了两种卵菌病原,分别为腐霉Pythium chondricola、拟油壶菌Olpidiopsis pyropia。2.紫菜育苗期可培养微生物的分析。对2017年9月及2018年10月采集的黄斑病及未发病的育苗池水和贝壳丝状体可培养微生物进行分离鉴定,共分离得到79属细菌571株,5属放线菌8株,未分离到真菌。可培养微生物丰度依次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81.28%)、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10.25%)、厚壁菌门Firmicutes(6.55%)、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1.92%)。比较患黄斑病和未发病样品的细菌种类,发现患病样品分离到的弧菌科(Vibrionaceae)、红杆菌科(Rhodobacteraceae)、黄杆菌科(Flavobacteriaceae)、盐单胞菌科(Halomonadaceae)、假交替单胞菌科(Pseudoalteromonadaceae)、海洋螺菌科(Oceanospirillaceae)的细菌明显多于未发病样品,未发病样品的红螺菌科(Rhodospirillaceae)和赤杆菌科(Erythrobacteraceae)的细菌明显多于发病样品。对上述菌株的胞外酶产生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产生酪蛋白酶、明胶酶、淀粉酶、脂肪酶、琼胶酶的有319株、377株、288株、35株、5株,未见有产果胶酶和纤维素酶的菌株。发现从患黄斑病样品分离得到的菌株多数产生酪蛋白酶、淀粉酶、明胶酶和琼胶酶酶活。3.条斑紫菜丝状体贝壳溶壳条件的筛选。生产上常用溶壳剂溶解紫菜贝壳丝状体来获取丝状体,用以观察紫丝状体的生长和发育情况。为了减少溶壳剂作用强度对丝状体的影响,本研究比较了柏兰尼液和醋酸(7%、10%、15%和20%)两种溶壳剂在不同作用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的溶壳效果、对丝状体形态变化和损伤的影响。结果显示,柏兰尼液的溶壳效果最好,其作用时间为90 s时,对丝状体形态变化和损伤影响最轻。4.条斑紫菜贝壳丝状体黄斑病的病程观察和可疑病原的确定。将患病贝壳丝状与正常条斑紫菜贝壳丝状体共同培养,7天后可观察到正常贝壳出现零星几个针尖大小的黄色斑点,随着感染时间增加,黄色斑点数量逐渐增加、直径逐渐增大,一般在5-7周病斑出现爆发式增加,病斑可渐渐增大至2mm左右。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病丝状体经历棕红色、橙色、黄色的变化,最后藻丝崩解、内容物消失。从患黄斑病样品分离得到的菌株中选择17株,回接感染条斑紫菜贝壳丝状体和自由丝状体,有5株菌菌株(Ruegeria,Roseovarius,Marinomonas,Maribacter,Flavobacterium)能引起丝状体出现黄斑的症状。5.条斑紫菜绿斑病病原PCR检测方法的建立。针对条斑紫菜绿斑病病原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tbzcY1的dnaA和dnaN基因,选择保守区设计2对简并引物pw-dnaA和pw-dnaN1,扩增片段分别为1258和1054 bp,通过16S rRNA、dnaA和dnaN基因序列的进化分析比较,确定tbzcY1属于海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marina)。选择高变区设计3对特异引物pws-dnaA2、pcs-dnaN2、pws-dnaN13,扩增片段分别为386、253、721 bp,进行特异性和灵敏性试验。结果表明这3对引物均能特异性从22种其他海水细菌中检测到P.marina,其中pws-dnaA2灵敏度最高,检测下限为每反应4 CFU细菌或23.7 fg细菌基因组DNA。P.marina人工侵染条斑紫菜引起绿斑病显微症状后,3对引物均能检出该病原。上述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用于检测由P.marina引起的条斑紫菜绿斑病。
李星辰[3](2014)在《条斑紫菜(Pyropia yezoensis)核糖体RNA基因(nrDNA)全长序列的克隆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条斑紫菜(Pyropia yezoensis)是我国最重要的经济海藻之一,同时它被作为海洋模式生物进行分子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的研究。条斑紫菜具有异性世代交替的生活史,包括大型的叶状配子体世代和微型的丝状孢子体世代。本文对条斑紫菜的叶状体进行研究,采用CTAB法提取单个个体的核基因组DNA,克隆测序核糖体RNA基因全长序列。核糖体RNA基因(rDNA)是由一些高度重复序列组成、并具有转录活性的多基因家族。在真核生物中,rRNA基因中的每一个重复单元是由基因内间隔区(internal spacer, IGS)、18S rDNA (small subunit, SSU)、转录间隔区1(internaltranscribed spacer1, ITS1)、5.8S rDNA、转录间隔区2(ITS2)和28S rDNA (largesubunit, LSU)顺序串联形成。用基因克隆和测序的方法,对条斑紫菜的核糖体RNA基因以及基因间隔区进行序列研究。通过序列分析发现,条斑紫菜18S rDNA中有0-2个内含子,而且不同个体内含子的插入位置、个数和长度也不同。但是其外显子的序列几乎是相同的,且长度都为1834bp。18S rDNA全长序列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KJ578745、KJ578746、KJ578747、KJ643310、KJ643311。28S rDNA中不含有内含子,全长为4770bp,GenBank登录号为KJ578748;5.8S长度为159bp。同时发现,这些编码区的5’端和3’端的碱基序列非常保守,即使在红藻不同种间也是相同的。间隔区ITS1为371-372bp,ITS2为532-535bp,ITS区域的GenBank登录号为KJ608639;本文首次获得IGS (GenBank No. KJ608640)全长序列,长度为5984bp。IGS上游序列含有重复单元,中间序列含有自互补结构,使测序具有很大的难度。经分析,核糖体RNA基因全长长度最短为13654bp,最长为15130bp。本文还提取了条斑紫菜单个个体的RNA,反转录为cDNA后进行SSU rRNA和LSU rRNA的特异性PCR扩增,结果表明18S rDNA转录产物中的2个内含子不是同时被切除的,并且推测最终SSU rRNA中不含内含子;28S rDNA转录产物中不含内含子,因此LSU rRNA中亦无内含子。通过对江苏如东、海门、山东红岛、青岛四种不同地理群的条斑紫菜进行18SrDNA、28S rDNA、ITS、部分IGS序列分析研究,发现如东、海门、青岛野生的条斑紫菜序列几乎没有差别,可以归为同一种,而红岛养殖条斑紫菜序列差别较大,推测它们可能是不同的亚种,甚至是不同的种。条斑紫菜rDNA序列的揭示将为研究红藻不同种属间以及种内不同地理群的差异标记和系统发育提供分子依据。
田知海[4](2013)在《条斑紫菜的遗传多样性分析》文中指出条斑紫菜(Pyropia/Porphyra yezoensis)属红藻门(Rhodophyta)、红毛菜纲(Bangiophyceae)、红毛藻目(Bangiales)、红毛菜科(Bangiaceae)、紫菜属(Pyropia/Porphyra),分布在太平洋西岸。是潮间带藻类的模式物种,是实验室内抗逆机理研究的理想材料。近年来条斑紫菜在我国、日本和韩国进行了大规模的栽培。紫菜因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紫菜多糖而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现在养殖产业中品系不断退化,病害频发,品系少等原因给紫菜产业带来了很大损失。为了新的栽培品系的开发和培育,对于野生种质资源的调查和保护就显的十分重要。所以本研究利用SSR标记和ITS序列对4个地域六个条斑紫菜群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的调差。旨在评估我国野生条斑紫菜的遗传多样性,为种质库的建立提供依据,为良种的培育开发提供种质基础。在对紫菜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中,高质量DNA的提取制备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基础环节。本文利用生物样品均质器探索出了一套可以快速研磨样品高效制备基因组DNA的方法。SSR标记作为第二代分子标记技术在条斑紫菜中已经得到了应用,但是传统开发SSR标记的技术繁琐,效率低。我们在测序的技术上对条斑紫菜从基因组层面上进行了SSR标记的开发,用开发的11个具有多态性的SSR标记对大连、威海、烟台和青岛四个地域6个条斑紫菜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评估。利用Popgene软件分析了不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间的遗传关系,用UPGMA法构建了六个群体的系统发生树。ITS序列在条斑紫菜中已经有研究证明了可以将其和甘紫菜等区分开,ITS1序列在条斑紫菜内部出现了很多多态性的碱基位点,实验中同样证明了ITS2和5.8S中同样存在多态性位点。我们对6个野生群体进行了物种的鉴定,另外利用ITS序列对不同地域的条斑紫菜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如下:利用四种研磨介质、干燥和新鲜两种样品材料、不同的研磨时间,优化了条斑紫菜叶状体DNA制备的方法。实验结果证明用0.2mL钢珠作为研磨介质,研磨时间为5s,研磨速度为6800rpm,研磨干燥和新鲜样品材料,利用我们的提取方法可以制备高质量的条斑紫菜DNA。从基因组中按照重复基序类型所占的比例挑选出56个SSR位点设计了引物,通过引物的筛选,最后获得了11对具有多态性的位点。利用这11个SSR位点6个野生条斑紫菜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评估,青岛和大连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高,而威海和烟台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低。青岛两个地点湛山湾(QingdaoZS)和汇泉湾(QingdaoHQ)两个群体的遗传距离最小(0.0091),遗传相似系数最高(0.991),而烟台(Yantai)群体和威海(Weihai)群体的遗传距离最大(0.3487),遗传相似系数最小(0.7056)。通过UPGMA聚类分析,将青岛的三个群体聚为一支后与威海(Weihai)群体聚为一支;大连(Dalian)群体和烟台(Yantai)群体聚为一支,最后两支聚为一支。在野生条斑紫菜的6个群体中,每个群体中ITS成功测序的样品数为20-28个,最高的为QingdaoZS群体,最少的为Weihai群体。所有样品的ITS1序列通过聚类分析,均与条斑紫菜聚为一支。群体内的遗传距离为0.0011-0.0129,最大的为Dalian群体。甘紫菜(P.tenera)和P.kinositae与条斑紫菜样品的遗传距离最远,Dalian群体与其他5个地域的群体的遗传距离最远。实验结果表明,SSR和ITS序列都可以作为条斑紫菜群体遗传多样性调查的方法;中国条斑紫菜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高,可以为我们建立种质库、培育新品种提供宝贵的种质资源。
王婷[5](2013)在《坛紫菜新品系和重要农艺性状特异SCAR标记的开发》文中研究说明坛紫菜是我国南方沿海海水养殖的重要对象。开发坛紫菜优良品系和重要农艺性状的特异分子标记,对于坛紫菜种质的质量鉴定、品种权益保护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450条RAPD标记引物对本实验室选育出的6个坛紫菜新品系进行了遗传分析,从中共筛选出41个各品系的特异RAPD标记。经切胶回收、克隆、测序、引物设计和4个不同实验的特异性验证,最终有7个标记成功转化成了特异SCAR标记,分别命名为:Z26-600,Z26-360,Z17-700,Z17-400,Q1-500,Q1-650,Z61-1000,转化成功率为17%。对获得的SCAR标记分析发现,其中四个标记(Z26-600,Z26-360,Z17-400,Z61-1000)为共显性标记。进一步通过对反应体系、引物浓度、退火温度、延伸时间、循环数等进行优化,对获得两个以上特异SCAR标记的品系利用多重PCR技术构建了基于SCAR标记的快速鉴定方法。此外,本研究分别以坛紫菜DH作图群体中藻体长度、宽度和厚度表现最为极端的10个个体的总DNA构建成了6个极端BSA池,并用100对SRAP引物和250对RAPD引物进行了标记扫描,共筛选出特异SRAP标记2个,特异RAPD标记4个。其中SRAP引物组合ME8-EM10在“叶片最短混合池”中扩增出的特异性标记,长度约为750bp。该特异性标记经切胶回收、克隆、测序、引物设计和实验验证,最终成功转化为特异SCAR标记,命名为FL-711。
何林文[6](2012)在《紫菜叶状体遗传分析与PEPCK、PEPC在不同世代间的表达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紫菜是重要的经济海藻,其生活史包括单倍的叶状体世代和双倍的丝状体世代。与高等植物不同的是,其孢子体世代为微观阶段,配子体世代为宏观阶段。紫菜的减数分裂发生在壳孢子萌发时期,分裂产生的四个细胞不分开,共同发育为一株紫菜,也就是说紫菜的叶状体是嵌合体。在使用嵌合的叶状体进行遗传分析时可能得到不准确的结果。另外,紫菜的叶状体固着生长于潮间带的石块上,随着潮水的涨落经历脱水和复水过程;而紫菜的丝状体钻入贝壳等碳酸钙基质中生长,不能脱离海水生存。这两个世代生活环境的差异可能导致其光合特性的不同。为此本文进行了如下研究:1)以条斑紫菜为材料,利用AFLP标记对单个丝状藻丝接种贝壳释放出的売孢子发育来的叶状体和由随机选择的売孢子苗释放出的单孢子苗分别进行遗传分析。15对引物组合在40个壳孢子苗中扩增得到538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为434个,多态性比率为80.7%。对40个个体进行遗传相似性分析发现其遗传相似性系数最大为0.93,最小为0.47,平均为0.71。19对引物组合在88个单孢子苗中扩增得到708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为698个,多态性比率为98.6%。对88个个体进行遗传相似性分析发现其遗传相似性系数最大为0.78,最小为0.43,平均为0.61。聚类分析发现売孢子苗和单孢子苗个体均可分为明显的两大类。结果表明,单孢子苗中检测到的多态性比率高于壳孢子苗,单孢子苗个体间的相似性低于壳孢子苗个体间的相似性,因此使用单孢子苗进行遗传分析获得的结果比使用壳孢子苗更准确。2)以坛紫菜丝状体(丝状藻丝)和叶状体为材料,以18S和GAPDH为内参基因,使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PEPCK、PEPC在不同世代的差异进行分析;利用酶偶联法分别测定了叶状体和丝状体中PEPC、PEPCK羧化和脱羧的活性;利用PEPCK、PEPC的保守区序列,使用PMAL表达系统对其进行原核表达,并对蛋白表达温度及所需IPTG浓度进行优化,纯化并浓缩得到的蛋白,制备相应蛋白的抗体,利用得到的抗体分析叶状体和丝状体中PEPCK、PEPC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丝状体中的PEPCK、PEPC的mRNA含量、酶活以及蛋白含量圴高于叶状体。因此推测在坛紫菜丝状体和叶状体中可能存在不同的碳固定方式,坛紫菜丝状体中可能存在类C4途径。
杨惠[7](2011)在《条斑紫菜功能基因组及重复序列特征研究》文中提出条斑紫菜是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的大型红藻,是潮间带藻类抗逆分子生理学研究的理想模式物种。但是,目前对于其基因组信息知之甚少,对其环境耐受机制以及分子育种研究也都非常欠缺。本论文通过对条斑紫菜功能基因组及重复序列的全面系统研究,深入了解条斑紫菜转录组特性和基因组结构特征,为其抗逆育种和栽培技术改良提供重要参考。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利用Solexa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胁迫条件下的条斑紫菜转录组及小RNA进行深度测序分析;利用软件筛查条斑紫菜基因组及转录序列中的重复序列并进行比较分析;利用富集文库法筛选条斑紫菜和坛紫菜基因组微卫星标记并用于纯系鉴定和遗传分析。主要结果如下:⑴利用Solexa技术对不同生理状态和不同胁迫处理的条斑紫菜混合样品进行测序,共获得13,333,334条高质量序列,碱基总量为12×109 nt,组装后得到31,538条平均长度为419 nt的Unigene。把获得的Unigene与数据库中EST进行比对分析,发现前者对后者有非常高的覆盖率,也证明了获得的序列绝大多数为条斑紫菜中的新序列。通过与数据库进行比对,发现条斑紫菜转录组中包含大量在其他物种中与光适应、失水适应以及抗氧化机制相关的功能基因,并且发现了红藻中未曾报道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类型。通过KEGG分析,发现了条斑紫菜中的120条代谢途径,其中包括一条几近完整的与高等植物类似的C3/C4碳固定途径和其他与抗逆机制相关的代谢途径。与数据库比对之后,仍有56.6%的Unigene没有找到同源序列,说明测序结果中可能存在大量的功能未知的新基因。⑵通过对胁迫条件下条斑紫菜小RNA的Solexa深度测序,共获得高质量序列8,262,593条,其中以22 nt的RNA tags数量最多,筛选其中表达量大于1次的682,398条RNA tags进行后续分析。与数据库比对,找出其中的rRNA、tRNA、snRNA和snoRNA共计35,967条,保守的microRNA有3条,剩下的序列(94.7%)均没有注释。利用条斑紫菜的GSS数据进行miRNA前体预测,共找到8条符合前体标准的新类型miRNA,靶基因预测结果表明,其中6条miRNA参与调控10个靶基因的表达,而这些靶基因绝大部分参与生物代谢、物质转运及信号转导过程。⑶通过对基因组序列和转录序列中的重复序列进行筛查和比较分析发现:在条斑紫菜中,小卫星重复总长占基因组不到2%,拷贝数较低,以四碱基组成类型最为丰富,且明显富含GC。基因组序列中的小卫星与转录序列中的小卫星相比在拷贝数、数量及长度比例上均略低。微卫星序列在基因组中的长度比例不到0.4%,拷贝数主要分布在9次以下,以三碱基重复类型最为丰富,五碱基重复类型最少,CCG是最为丰富的基序。基因组序列中的微卫星与转录序列中的微卫星相比,出现频率低,长度比例高。在条斑紫菜中,散布重复序列均由RNA转座子和DNA转座子组成,且前者比例远高于后者。RNA转座子中LTR数目最多,LINE次之,SINE最少。在所有转座元件中gypsy数目最多。基因组序列中的转座元件与转录序列中的相比,出现频率高,长度比例也高。总之,条斑紫菜基因组序列中的重复序列总长度比例约为6.5%,明显高于转录序列中的相应比例,而出现频率却相对较低。⑷首次通过富集筛库法,获得24对条斑紫菜微卫星引物。利用其中12对引物对青岛汇泉湾野生群体进行微卫星位点评估,共获得29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目为2.42,有效等位基因数目为1.81。利用24对引物分析11个不同地域来源的条斑紫菜丝状体,聚类结果显示这11个个体根据地域的差别被明显地分为两支。利用微卫星标记分析单个叶片的扩增条带,发现同一位点两条不同带型的序列差别在于微卫星重复次数的不同。利用数据库搜索法和富集文库法,分别得到9对和14对有较好扩增谱带的坛紫菜微卫星引物,并且通过实验证明了这些标记在遗传分析中的实用价值。
仪茜茜[8](2011)在《坛紫菜hsp70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文中认为紫菜是重要的经济海藻,广泛分布在我国沿海的潮间带,多变的生存环境使其对逆境胁迫有着特殊的适应性,尤其是对温度、渗透压和高辐射等逆境具有快速和高效的调节机制。深入研究紫菜抗逆相关基因及其功能对于我们了解生物抗逆机理具有重要帮助。本研究坛紫菜hsp70为目的基因,基于真核表达质粒p181AINE,构建了坛紫菜hsp70真核表达载体p181-hsp70,经PCR扩增、酶切及测序等方法鉴定表明该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利用电激转化的方法将表达载体导入野生型酵母菌株BY4741和SSA3(诱导型hsp70)基因缺失型的酵母菌株YBL075c中,进行了表达。测定了重组酵母菌株的生长曲线,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了重组野生(过量表达)型酵母(BY4741+p181-hsp70)和缺失补偿型酵母(YBL075c+p181-hsp70)两菌株当中的外源基因hsp70在短时热激下的相对表达情况,,并利用NMR技术进行重组酵母的代谢组学的初步研究。实验结果显示:1、在30℃和40℃培养条件下,重组野生(过量表达)型酵母菌株(BY4741+p181-hsp70)、缺失补偿型酵母菌株(YBL075c+p181-hsp70)与其对照组菌株相比,生长状况均无明显差异;45℃培养条件下,缺失补偿型重组酵母与其对照组均不生长;转空质粒的野生型对照(BY4741+p181AINE)几乎不生长,而重组酵母BY4741+p181-hsp70生长状况明显好于该对照,但二者均不及在30℃和40℃条件下的生长状况。2、以酵母18S rDNA为内源特异性参照基因,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重组野生(过量表达)型酵母(BY4741+p181-hsp70)和缺失补偿型酵母两个菌株当中的外源基因hsp70在短时热激下的相对表达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个类型的重组菌在热激5min时外源hsp70的表达量下降,15min时上升,30min时又略降低,外源基因表达的总趋势相似;而重组野生型酵母在热激5min时,hsp70表达量较少,仅为(相应)对照的0.75倍,缺失型重组酵母在热激15min时的表达量增加较多,达到(相应)对照的1.5倍。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推测重组质粒上启动子的类型与酵母SSA3中的热激调控元件(诱导元件)可能影响外源基因转录水平上的表达效率。3、以NMR技术进行重组酵母的代谢组学分析,发现缺失补偿型酵母与其对照之间无明显差异,而重组野生型酵母的代谢组成分较对照组产生明显差异,但这些成分的具体归属及作用有待进一步分析。
王金锋[9](2010)在《基于核酸序列的海藻生物地理和光适应性进化研究》文中提出基于核酸序列的分子系统发育分析在藻类生物地理分布、遗传多样性和进化研究中的作用突出。近年来,黄海海域连续发生大规模绿潮,对沿海生态造成巨大影响,有必要从分子水平对该海域的绿潮藻主要构成种类——石莼和浒苔的分类、分布,及其与世界其它地区特定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进行探讨。本文基于ITS、rbcL和psbA等基因序列的分析,发现青岛漂浮绿藻样本之间ITS序列分歧度极低,仅为0.0%2.5%;漂浮样本与定生样本之间的分歧度较高,从7.6%到24.4%。系统发育构建将15个定生样本分散到5个分枝中,漂浮样本形成独立的分枝,揭示了所有的漂浮绿藻为单一物种,青岛本地不存在漂浮绿藻的定生类群,2007青岛沿岸出现的漂浮绿藻为区域性外来物种。21个2008黄海漂浮样本ITS序列中的19个与2007青岛样本序列相同,其余2个与之相比分歧度也极低(0.2%),表明2008与2007漂浮绿藻为同一物种;rbcL和psbA序列分析得到相似的结果。系统发育分析中,黄海漂浮浒苔聚类于浒苔linza-procera-prolifera复合群,形态上倾向于Enteromorpha prolifera,无论从种类还是形态上均与石莼相差较大;与欧洲和北美相比,黄海漂浮浒苔和日本E. prolifera具有更近的亲缘关系,充分反映出地理距离与该物种遗传多样性之间的联系。现有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黄海两岸至少分布着8种浒苔和石莼属绿藻,但在本研究采集的该海域绿藻样本中暂未发现定生的漂浮浒苔E. prolifera。分子系统发育分析方法也被用于藻类进化研究方面。本文克隆了两种颜色的长心卡帕藻的藻胆蛋白基因,发现藻体颜色变化与藻胆蛋白基因碱基组成和排列无关。在PE-β分枝中,与高光适应型原绿球藻相比,红藻与低光适应型原绿球藻表现出更近的亲缘关系。卡帕藻与低光适应型原绿球藻PE-β相同且与高光适应型不同的位点达48个(而与高光适应型相同的位点仅为4个),这些位点多处于α-螺旋区和一些功能已知区域,如色基结合、亚基和连接蛋白结合区域等,可见红藻的进化与对低光环境的适应有关,但同时也对高光环境有响应和调节机制。光系统II光合效率分析结果也显示卡帕藻半饱和光强低于115μmol m-2 s-1,与紫菜相似,同样证明红藻多数属于低光适应型物种。光合生理参数同样反映出红藻对高光的适应性。红藻的低光适应性,推测与上述48个位点中的一些关系密切;藻红蛋白中的4个位点可能与红藻的高光适应有关。藻蓝蛋白和别藻蓝蛋白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藻蓝蛋白而言,红藻、褐藻和蓝藻的别藻蓝蛋白保守性较高;总体上相比含有藻红蛋白种类的聚球藻,红藻、褐藻的藻蓝蛋白与藻胆体中不含有藻红蛋白的聚球藻RS9917和WH5701相似性更高,进一步验证了藻胆蛋白由蓝藻向红藻再到褐藻的进化过程中,别藻蓝蛋白同步进化,而藻蓝蛋白和藻红蛋白独立、分开进化,从而使藻类能够快速适应周围光环境变化的观点。
于一[10](2010)在《条斑紫菜和坛紫菜SSR标记的开发及其在遗传多样性分析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条斑紫菜(Porphyra yezoensis)和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作为我国重要的两种经济海藻,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还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因此了解其遗传背景对于扩大紫菜的栽培规模及开展紫菜遗传育种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研究采用磁珠富集法构建富集文库从两种紫菜基因组中分离含有(GA)。和(CA)。的微卫星序列,采用菌落原位杂交和PCR检测方法筛选含有微卫星DNA的阳性克隆。共筛选出62个含有微卫星DNA的阳性克隆,其中条斑紫菜38个,.坛紫菜24个,测序结果显示这62个克隆中有64个微卫星位点。在所有测序得到的微卫星DNA中,二碱基和复合型重复共有51个,重复次数在8-33次不等,其中GA/CT重复共40个,占64%,三碱基或六碱基重复有11个且均为完美型,重复次数在4-7次,分别占微卫星总数的83%和17%。进一步分析发现,条斑紫菜中含有的微卫星motif种类要多于坛紫菜,本次测序得到的三碱基和六碱基重复均来自条斑紫菜,坛紫菜中筛选到的只有二碱基重复;核心重复次数在两种紫菜中没有太大差别。引物设计得到38对rating值高于80的引物,有25对能够扩增出预期的单一条带,其中坛紫菜16对,条斑紫菜9对。通用性分析表明,有5对条斑紫菜的引物可以在坛紫菜中扩增出目的条带,9对坛紫菜的引物可以在条斑紫菜中成功扩增,且产物大小符合预期值,表明两种紫菜之间的微卫星引物具有较好的通用性;且有两对通用性引物在两种紫菜中扩增出了不同的位点。利用21对引物对11个坛紫菜纯合品系、18对引物对4个不同地理位置(青岛团岛、青岛汇泉湾、江苏连云港和日本)的条斑紫菜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后,在坛紫菜中最终获得25个位点,在条斑紫菜中获得26个位点。对坛紫菜的分析结果显示,有1对引物能扩增出3个等位基因(两个多态位点),另有2对分别在4个和5个样品中扩增出了杂合条带,即四个等位基因;对条斑紫菜分析结果显示有6对引物在所有样品中均扩增出两个等位基因,其中有1个多态性位点,其余12对引物都只扩增出单一位点,其中1个位点有多态性。实验结果显示选择的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差,一方面引物能够扩增的核心重复次数较少,基本在10次左右;另一方面坛紫菜样品是由同一栽培群体的材料经过单细胞酶解经过自然加倍获得的纯系,自身遗传基因的差异程度不大;条斑紫菜来自的地理位置之间,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海洋漂流方向经过上述地区,基因交流频繁,导致遗传背景相似,因此检测不到较高的多态性。
二、四种紫菜自由丝状体基因组DNA提取及酶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四种紫菜自由丝状体基因组DNA提取及酶切(论文提纲范文)
(1)坛紫菜丝状体和海带配子体的藻际细菌群落结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坛紫菜丝状体和海带配子体的概述 |
二、藻际微生物 |
三、藻际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
四、本研究目的以及意义 |
第一章 坛紫菜贝壳丝状体藻际细菌群落结构分析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2.1 藻际环境细菌样品的采集 |
1.2.2 DNA的提取和PCR的扩增 |
1.2.3 数据质控 |
1.2.4 生物信息学分析 |
1.3 结果与分析 |
1.3.1 有效序列以及OTU数目 |
1.3.2 贝壳丝状体附生细菌和培育水体细菌群落α-多样性 |
1.3.3 贝壳丝状体附生细菌和培育水体细菌群落结构组成 |
1.4 小结与讨论 |
1.4.1 研究方法的差异 |
1.4.2 不同育苗阶段的贝壳丝状体附生细菌群落差异 |
1.4.3 紫菜叶状体和贝壳丝状体附生细菌群落组成差异 |
1.4.4 贝壳丝状体附生细菌以及培育水体细菌群落结构差异 |
第二章 坛紫菜自由丝状体藻际细菌群落结构分析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PES培养液的配制 |
2.3.2 自由丝状体的培养 |
2.3.3 生物量的测定 |
2.3.4 自由丝状体附生细菌的采集 |
2.3.5 自由丝状体培养液中游离细菌的采集 |
2.3.6 DNA的提取和PCR的扩增 |
2.3.7 数据质控 |
2.3.8 生物信息学分析 |
2.4 结果分析 |
2.4.1 不同温度下的自由丝状体特定生长率 |
2.4.2 有效序列以及样品测试深度 |
2.4.3 自由丝状体附生及游离细菌群落的α-多样性 |
2.4.4 自由丝状体附生细菌细菌群落结构组成 |
2.4.5 自由丝状体培养液游离细菌群落结构组成 |
2.5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海带配子体藻际细菌群落结构分析 |
第一节 海带无性繁殖系的建立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PES培养液的配制 |
3.3.2 海带雌雄配子体分离 |
3.3.3 海带配子体的克隆培养 |
3.4 实验结果 |
3.4.1 海带配子体的发育以及无性克隆系的形成 |
3.4.2 海带配子体的克隆培养 |
第二节 海带配子体藻际细菌群落结构分析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海带配子体克隆球的粉碎 |
3.3.2 海带配子体特定生长率的计算 |
3.3.3 海带配子体附生细菌的采集 |
3.3.4 海带配子体培养液游离细菌的采集 |
3.3.5 DNA的提取及PCR的扩增 |
3.3.6 数据质控 |
3.3.7 生物信息学的分析 |
3.4 结果分析 |
3.4.1 海带配子体的特定生长率(K) |
3.4.2 有效序列及测序深度 |
3.4.3 细菌群落多样性以及相似性 |
3.4.4 海带配子体附生细菌群落结构分析 |
3.4.5 海带配子体培养液游离细菌群落结构分析 |
3.5 小结与讨论 |
第三节 抗生素对海带配子体培养初期藻际细菌结构的影响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3.3 实验方法 |
3.3.1 培养液细菌的采集 |
3.3.2 DNA的提取及PCR的扩增 |
3.3.3 数据质控 |
3.3.4 生物信息学的分析 |
3.4 结果分析 |
3.4.1 有效序列及测序深度 |
3.4.2 处理组和对照组的培养液游离细菌群落结构差异 |
3.5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条斑紫菜(Pyropia yezoensis)的病害调查及其绿斑病病原的PCR检测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紫菜概述 |
1.1.1 紫菜的分类及价值 |
1.1.2 紫菜的生活史 |
1.1.3 紫菜的栽培 |
1.2 藻际微生物 |
1.3 常见的紫菜病害 |
1.3.1 细菌病害 |
1.3.2 卵菌病害 |
1.3.3 病毒病害 |
1.3.4 附生藻类病害 |
1.3.5 生物敌害 |
1.3.6 生理性病害 |
1.4 紫菜病原的鉴定与检测 |
1.4.1 紫菜病原的鉴定方法 |
1.4.2 紫菜病原的检测方法 |
1.5 紫菜病害的防治 |
1.5.1 防治方法 |
1.5.2 病害的监测预警 |
1.5.3 抗病品系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条斑紫菜病害调查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样品采集 |
2.1.2 水样理化指标测定 |
2.1.3 患病条斑紫菜组织病理观察 |
2.1.4 统计分析 |
2.2 结果 |
2.2.1 条斑紫菜育苗期病害调查结果 |
2.2.2 条斑紫菜栽培期病害调查结果 |
2.3 讨论 |
2.3.1 条斑紫菜育苗期病害调查 |
2.3.2 条斑紫菜栽培期病害调查 |
2.3.3 紫菜病害防治建议 |
2.4 小结 |
第三章 条斑紫菜可培养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栽培期患病条斑紫菜微生物分离鉴定 |
3.1.2 病原菌的分子鉴定 |
3.1.3 紫菜苗期可培养微生物分离纯化 |
3.1.4 紫菜苗期可培养微生物鉴定保藏 |
3.1.5 紫菜苗期可培养微生物酶活测定 |
3.1.6 数据处理 |
3.2 结果 |
3.2.1 栽培期条斑紫菜病原菌分子鉴定 |
3.2.2 紫菜苗期可培养微生物分离鉴定 |
3.2.3 紫菜苗期可培养微生物酶活测定 |
3.3 讨论 |
3.3.1 栽培期条斑紫菜病原菌分子鉴定 |
3.3.2 紫菜苗期可培养微生物多样性 |
3.4 小结 |
第四章 条斑紫菜贝壳丝状体黄斑病病原的确定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紫菜贝壳丝状体培养 |
4.1.2 溶壳剂的筛选 |
4.1.3 患病贝壳丝状体与正常贝壳丝状体共培养 |
4.1.4 回接感染实验确定黄斑病病原 |
4.2 结果 |
4.2.1 溶壳剂的筛选结果 |
4.2.2 共培养感染实验结果 |
4.2.3 回接感染实验结果 |
4.3 讨论 |
4.3.1 溶壳剂的筛选 |
4.3.2共培养感染实验 |
4.3.3回接感染实验 |
4.4 小结 |
第五章PCR检测条斑紫菜绿斑病病原Pseudoalteromonas marina tbzcY1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菌株及紫菜养殖条件 |
5.1.2 细菌基因组DNA的提取 |
5.1.3 绿斑病病原Pseudoalteromonas marina tbzcY1 的分子鉴定 |
5.1.4 Pseudoalteromonas marina tbzcY1的PCR特异引物设计及反应条件筛选 |
5.1.5 PCR特异性和灵敏性检测 |
5.1.6 PCR检测早期绿斑病 |
5.2 结果 |
5.2.1 tbzcY1 分子鉴定结果 |
5.2.2 tbzcY1的PCR特异检测引物及最适PCR条件筛选结果 |
5.2.3 tbzcY1的PCR特异性检测结果 |
5.2.4 tbzcY1的PCR灵敏度检测结果 |
5.2.5 PCR tbzcY1 检测早期绿斑病结果 |
5.3 讨论 |
5.4 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条斑紫菜(Pyropia yezoensis)核糖体RNA基因(nrDNA)全长序列的克隆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紫菜的生物学特性 |
1.1 紫菜属分类地位与形态特征 |
1.2 紫菜的生活史 |
1.3 紫菜细胞发育生物学研究 |
2. 紫菜分子遗传学研究 |
2.1 DNA分子标记技术概述 |
2.2 核核糖体RNA基因(nrDNA) |
3.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特色 |
3.3 研究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条斑紫菜核糖体SSU和LSU RDNA全长序列及系统发育分析 |
1. 实验材料及仪器试剂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仪器 |
1.3 实验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条斑紫菜基因组DNA的提取 |
2.2 条斑紫菜单个叶片RNA的提取及基因组DNA的去除 |
2.3 cDNA的合成 |
2.4 cDNA的检测 |
2.5 引物和PCR |
2.6 目的片段的回收 |
2.7 PCR产物的克隆 |
2.8 质粒的抽提 |
2.9 阳性克隆的检测 |
2.10 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条斑紫菜叶状体基因组DNA和总RNA的提取 |
3.2 以混合叶状体及单个叶状体基因组DNA为模板的PCR扩增 |
3.3 cDNA的检测 |
3.4 以单个叶状体cDNA为模板的PCR扩增 |
3.5 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 |
4. 讨论 |
4.1 核糖体基因簇的同质性 |
4.2 条斑紫菜核糖体的多样性和同一性 |
4.3 SSU rDNA和LSU rDNA内含子分析 |
4.4 SSU rDNA和LSU rDNA序列分析 |
4.5 系统进化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条斑紫菜核糖体DNA间隔区ITS和IGS序列及系统进化分析 |
1. 实验材料及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条斑紫菜基因组DNA的提取 |
2.2 引物和PCR |
2.3 PCR产物的克隆及测序 |
2.4 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PCR扩增的ITS |
3.2 PCR扩增的IGS |
3.3 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 |
4. 讨论 |
4.1 ITS与IGS序列分析 |
4.2 系统进化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条斑紫菜不同地理群核糖体RNA基因及间隔区序列的分析研究 |
1. 实验材料及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条斑紫菜基因组DNA的提取 |
2.2 引物和PCR |
2.3 PCR产物的克隆及测序 |
2.4 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PCR扩增的SSU rDNA |
3.2 PCR扩增的LSU rDNA |
3.3 PCR扩增的ITS |
3.4 PCR扩增的IGS上游重复序列区 |
3.5 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 |
4. 讨论 |
4.1 核糖体rDNA各部分结构及应用 |
4.2 条斑紫菜不同地理群 18S rDNA和 28S rDNA序列分析 |
4.3 条斑紫菜不同地理群ITS、IGS以及内含子序列分析 |
4.4 系统进化研究分析 |
参考文献 |
结论和创新点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条斑紫菜的遗传多样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紫菜生物学特征 |
1.1 紫菜分类地位与分布 |
1.2 紫菜形态结构和生活史 |
1.3 紫菜的应用与研究价值 |
2 紫菜基因组 DNA 提取方法概述 |
2.1 紫菜基因组 DNA 提取方法 |
2.2 紫菜基因组 DNA 提取遇到的问题 |
3 微卫星标记在条斑紫菜中的应用 |
3.1 紫菜微卫星标记的开发 |
3.2 微卫星标记在条斑紫菜中的应用 |
4 ITS 序列在条斑紫菜中的应用 |
4.1 核糖体 RNA 基因的特点 |
4.2 ITS 序列在条斑紫菜研究中应用 |
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条斑紫菜叶状体 DNA 的高效制备 |
1 材料 |
1.1 样品材料来源 |
1.2 主要试剂及配置方法 |
2 方法 |
2.1 样品均质研磨设计 |
2.2 样品破碎程度统计比较 |
2.3 DNA 的提取及检测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样品破碎统计结果 |
3.2 DNA 产物的纯度、得率和完整性 |
3.3 DNA 产物 PCR 扩增 |
3.4 基因组 DNA 酶切效果 |
4 讨论 |
4.1 材料破碎效果与 DNA 得率 |
4.2 影响 DNA 完整性的因素 |
4.3 基因组 DNA 应用 |
结论 |
第三章 微卫星标记的开发及在不同地域条斑紫菜多样性调查中的应用 |
1 材料 |
1.1 样品来源 |
1.2 主要试剂及配置 |
2 方法 |
2.1 基因组 DNA 制备 |
2.2 微卫星序列的筛查 |
2.3 微卫星引物设计、退火温度优化、PCR 扩增 |
2.4 引物退火温度优化及 PCR 扩增 |
2.5 引物的评估和不同地域野生条斑紫菜遗传多样性分析 |
3 结果 |
3.1 基因组 DNA 质量 |
3.2 微卫星统计结果 |
3.3 微卫星引物设计及引物筛选结果 |
3.4 微卫星座位的遗传多样性 |
3.5 微卫星座位的近交系数和基因流 |
3.6 群体内的遗传多样性 |
3.7 不同群体间遗传多样性的比较 |
3.8 不同群体间的基因交流 |
3.9 不同群体间遗传距离、遗传一致性检测 |
4 讨论 |
4.1 DNA 的高效制备 |
4.2 引物的筛选 |
4.3 微卫星位点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4.4 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4.5 群体遗传结构和分化比较 |
4.6 各群体间的遗传关系和系统发生分析 |
第四章 利用 ITS 序列鉴定条斑紫菜并评价其遗传多样性 |
1 材料 |
1.1 样品来源 |
1.2 主要试剂及配置方法 |
2 方法 |
2.1 ITS 的 PCR 扩增 |
2.2 ITS 测序及序列拼接 |
2.3 ITS2 的扩增 |
2.5 物种鉴定 |
2.6 多样性检测 |
3 结果 |
3.1 基因型和遗传距离 |
3.2 聚类分析 |
3.3 群体遗传多样性 |
3.4 群体间聚类分析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5)坛紫菜新品系和重要农艺性状特异SCAR标记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紫菜育种研究现状 |
1.2 DNA分子标记技术在紫菜中的应用 |
1.2.1 遗传多样性分析 |
1.2.2 种质鉴定 |
1.2.3 亲缘关系、系统分类 |
1.2.4 遗传图谱、目的基因定位 |
1.2.5 分子辅助选育 |
1.3 RAPD标记 |
1.3.1 RAPD标记原理 |
1.3.2 RAPD标记在大型海藻中的应用 |
1.4 SCAR标记 |
1.4.1 SCAR标记原理 |
1.4.2 SCAR标记在大型海藻中的应用 |
1.5 大型海藻重要农艺性状连锁标记的研究 |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仪器 |
2.3 主要试剂 |
2.3.1 总DNA提取主要溶液的配制 |
2.3.2 琼脂糖凝胶电泳试剂 |
2.3.3 LB培养基配制 |
2.3.4 RAPD随机引物和SRAP引物序列 |
2.4 实验方法 |
2.4.1 藻体的培养 |
2.4.2 基因组DNA的提取 |
2.4.3 BSA池的混合 |
2.4.4 PCR筛选和检测 |
2.4.5 特异片段切胶回收、纯化 |
2.4.6 特异条带与克隆载体连接 |
2.4.7 质粒的转化和筛选 |
2.4.8 菌落PCR检测 |
2.4.9 质粒提取 |
2.4.10 质粒酶切检测 |
2.4.11 SCAR标记引物设计 |
2.4.12 SCAR标记的验证 |
2.4.13 多重PCR扩增 |
第3章 结果 |
3.1 紫菜基因组DNA提取 |
3.2 新品系SCAR标记的开发 |
3.2.1 新品系RAPD特异扩增片段的筛选、克隆及测序 |
3.2.2 SCAR标记的转化和验证 |
3.2.3 SCAR标记多重PCR鉴定技术的建立 |
3.3 农艺性状关联SCAR标记开发 |
3.3.1 农艺性状特异扩增片段的筛选、克隆及测序 |
3.3.2 SCAR标记转化 |
第4章 讨论 |
4.1 采用分子标记进行紫菜种质鉴定的必要性 |
4.2 标记类型的选择 |
4.3 SCAR标记的转化 |
4.3.1 引物设计 |
4.3.2 片段回收 |
4.3.3 标记显隐性 |
4.3.4 引物的退火温度 |
4.4 多重PCR技术的应用 |
4.5 农艺关联标记开发 |
第5章 小结与展望 |
5.1 小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紫菜叶状体遗传分析与PEPCK、PEPC在不同世代间的表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紫菜概述 |
1.1.1 紫菜分类地位与分布 |
1.1.2 紫菜生活史 |
1.1.3 紫菜应用价值 |
1.1.4 紫菜叶状体的嵌合性 |
1.2 紫菜固碳途径研究 |
1.3 研究方法 |
1.3.1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 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
1.3.2 实时荧光定量PCR |
1.3.3 酶活力测定 |
1.3.4 蛋白表达 |
1.4 论文研究目的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条斑紫菜壳孢子苗和单孢子苗的遗传分析 |
引言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培养 |
2.1.2 试剂及仪器 |
2.1.3 叶状体DNA的提取 |
2.1.4 AFLP分析 |
2.1.5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2.1.6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2 结果 |
2.2.1 材料培养 |
2.2.2 基因组DNA提取 |
2.2.3 预扩增反应 |
2.2.4 选择性扩增反应 |
2.2.5 遗传相似性与聚类分析 |
2.3 讨论 |
第三章 坛紫菜PEPCK、PEPC不同世代间的表达分析 |
引言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坛紫菜叶状体与丝状体的培养 |
3.1.2 试剂及仪器 |
3.1.3 实时荧光PCR |
3.1.4 酶活测定 |
3.1.5 蛋白表达、纯化及抗体制备 |
3.1.6 Western blotting检测 |
3.2 结果 |
3.2.1 RNA 提取与反转录模板检测 |
3.2.2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
3.2.3 PEPCK和PEPC酶活测定 |
3.2.4 PEPCK和PEPC的体外表达 |
3.2.5 Westernblotting 检测 |
3.3 讨论 |
结论 |
论文的后续工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已完成或发表论文目录 |
(7)条斑紫菜功能基因组及重复序列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紫菜的生物学特性 |
1.1 名称及分类地位 |
1.2 形态结构及生活史 |
1.3 应用价值和研究价值 |
1.4 紫菜的压力耐受性 |
2 紫菜功能基因组研究进展 |
2.1 紫菜中的表达序列标签研究 |
2.2 cDNA 差减文库在紫菜研究中的应用 |
2.3 cDNA 微/宏阵列技术在紫菜研究中的应用 |
2.4 第二代测序技术及其在紫菜功能基因组研究中的应用 |
3 基因组中的重复序列及其应用 |
3.1 真核生物基因组中的重复序列 |
3.2 微卫星技术简介 |
3.3 微卫星标记在紫菜研究中的应用 |
4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条斑紫菜转录组特性分析 |
1 材料 |
1.1 样品来源 |
1.2 主要试剂及配置方法 |
2 方法 |
2.1 RNA 提取及质量检测 |
2.2 文库构建及测序 |
2.3 测序基础数据组装 |
2.4 转录组测序数据与数据库中条斑紫菜EST 比较分析 |
2.5 测序数据注释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实验样品RNA 制备质量检测 |
3.2 测序结果及组装 |
3.3 转录组测序数据与数据库中条斑紫菜EST 的比较分析 |
3.4 数据库比对 |
4 讨论 |
4.1 测序数据的潜力 |
4.2 碳的固定——C3/C4 途径 |
4.3 条斑紫菜中的紫外线防御 |
4.4 抗氧化系统 |
4.5 其他抗逆相关基因 |
第三章 条斑紫菜小 RNA 组成与miRNA 新类型发现 |
1 材料 |
1.1 样品处理 |
1.2 实验所用到的数据库 |
2 方法 |
2.1 小RNA 文库构建及测序 |
2.2 小RNA 注释及miRNA 预测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实验样品RNA 制备质量检测 |
3.2 原始数据的处理及小RNA 的注释 |
4 讨论 |
第四章 条斑紫菜基因组重复序列特征 |
1 数据来源 |
1.1 Fosmid 文库末端序列 |
1.2 转录组测序数据 |
1.3 NCBI 数据库中的表达序列标签 |
2 方法 |
2.1 Fosmid 文库末端测序 |
2.2 重复序列筛查 |
3 结果与分析 |
3.1 Fosmid 末端测序结果统计 |
3.2 重复序列的筛查 |
4 讨论 |
4.1 条斑紫菜小卫星序列分布特征 |
4.2 条斑紫菜微卫星序列分布特征 |
4.3 条斑紫菜中转座元件分布特征 |
4.4 重复序列与基因组大小 |
第五章 条斑紫菜基因组微卫星标记的开发及应用 |
1 材料 |
1.1 样品来源 |
1.2 质粒和菌株 |
1.3 引物及接头序列 |
1.4 主要试剂及配置方法 |
2 方法 |
2.1 基因组DNA 的制备及质量检测 |
2.2 DNA 片段的分离和扩增 |
2.3 含有微卫星DNA 片段的富集 |
2.4 微卫星引物设计、扩增及反应条件的优化 |
2.5 微卫星位点评价及不同地域孢子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
3 结果 |
3.1 样品DNA 制备质量检测 |
3.2 DNA 片段的分离及扩增 |
3.3 微卫星DNA 的杂交富集 |
3.4 阳性克隆的测序分析及引物设计 |
3.5 条斑紫菜微卫星位点的主要遗传学参数的估算 |
3.6 不同地域条斑紫菜遗传多样性及等位基因分析 |
4 讨论 |
第六章 坛紫菜微卫星标记的开发及应用 |
第一节 表达序列标签中微卫星标记的开发与实用性检测 |
1 材料 |
1.1 表达序列标签和样本的来源 |
1.2 主要试剂及配置方法 |
2 方法 |
2.1 表达序列标签的下载及组装 |
2.2 微卫星序列的筛查 |
2.3 EST-SSR 实用性检测 |
3 结果 |
3.1 表达序列标签的下载及组装 |
3.2 微卫星序列的分布特征 |
3.3 微卫星标记实用性检测 |
4 讨论 |
4.1 坛紫菜与条斑紫菜的EST-SSR 比较 |
4.2 坛紫菜EST-SSR 标记的实用性 |
第二节 富集文库法筛选微卫星标记及应用 |
1 材料 |
1.1 样品来源 |
1.2 质粒和菌株 |
1.3 引物及接头序列 |
1.4 主要试剂及配置方法 |
2 方法 |
2.1 微卫星标记的筛选 |
2.2 微卫星标记的检测及应用 |
3 结果 |
3.1 基因组DNA 制备质量检测 |
3.2 DNA 片段的分离和扩增 |
3.3 微卫星DNA 的杂交富集 |
3.4 阳性克隆的测序及序列分析 |
3.5 微卫星引物设计及条件优化 |
3.6 微卫星标记的检测与应用 |
4 讨论 |
第七章 结论及后续工作 |
1 结论 |
2 后续工作 |
参考文献 |
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8)坛紫菜hsp70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热激蛋白70 在藻类中的研究进展与功能基因研究方法 |
1.1 藻类hsp70 研究现状 |
1.2 功能基因的研究方法与技术 |
1.2.1 基因表达序列分析与微阵列分析 |
1.2.2 DNA 多态性 |
1.2.3 T-DNA 标签法 |
1.2.4 RNAi 干扰 |
1.2.5 代谢组学 |
1.2.6 生物信息学 2 坛紫菜hsp70 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坛紫菜hsp70 的克隆和测序 |
2.2.2 坛紫菜重组表达载体p181- hsp70 的构建 |
2.2.3 重组表达质粒p181AINE- hsp70 的鉴定 |
2.3 讨论 |
本章小结 3 坛紫菜hsp70 重组表达质粒的转化与表达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质粒与菌种 |
3.1.2 主要试剂与设备 |
3.1.3 培养基 |
3.1.4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重组表达酵母的获得与鉴定 |
3.2.2 重组表达酵母生长曲线的测定 |
3.2.3 hsp70 在重组酵母内的表达研究 |
3.3 讨论 |
本章小结 4 重组表达酵母代谢组学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讨论 |
本章小结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DH-5α大肠杆菌感受态的制备 附录B 省却混合物的配方 附录C 酵母电转化法 附录D 坛紫菜丝状体基因组DNA 的提取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
(9)基于核酸序列的海藻生物地理和光适应性进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石莼属和浒苔属绿藻分子生物地理研究背景 |
1.1.1 石莼、浒苔的分类与分布 |
1.1.2 形态学分类面临的困境 |
1.1.3 分子生物地理研究进展 |
1.1.4 绿藻爆发带来的问题 |
1.2 红藻及其藻胆蛋白进化研究基础 |
1.2.1 红藻分类及系统发育研究历史 |
1.2.2 一些独特的生物学特征 |
1.2.2.1 复杂的生活史 |
1.2.2.2 红藻主要光合色素——藻胆蛋白 |
1.2.2.3 颜色多样的遗传群体 |
1.2.3 内共生学说与红藻起源和进化 |
1.2.4 基于分析藻胆蛋白的藻类进化研究 |
1.2.4.1 藻胆蛋白的起源与分化 |
1.2.4.2 藻胆蛋白的环境适应性 |
1.2.5 全基因组测序 |
1.4 本文研究内容和意义 |
2 黄海绿潮藻的分子生物地理研究 |
2.1 引言 |
2.2 制备大量绿藻样本PCR 模板的快捷方法——一步法 |
2.2.1 材料与方法 |
2.2.1.1 实验材料 |
2.2.1.2 基因组DNA 制备 |
2.2.1.3 PCR 参数优化与扩增 |
2.2.2 结果与讨论 |
2.2.2.1 一步法扩增的最优参数 |
2.2.2.2 一步法和常规法扩增ITS、rbcL 和bar 的比较 |
2.2.2.3 一步法的广泛适用性 |
2.3 2007 青岛沿岸漂浮浒苔Enteromorpha sp.为区域性外来物种 |
2.3.1 材料与方法 |
2.3.1.1 采样及DNA 提取 |
2.3.1.2 ITS 序列扩增及测序 |
2.3.1.3 序列分析 |
2.3.2 结果与讨论 |
2.4 2008 黄海大范围漂浮浒苔呈现高度的遗传一致性 |
2.4.1 材料与方法 |
2.4.1.1 采样与培养 |
2.4.1.2 藻体形态观察 |
2.4.1.3 DNA 提取、PCR 扩增及测序 |
2.4.1.4 序列比对与分析 |
2.4.2 结果 |
2.4.2.1 漂浮绿藻形态学特征 |
2.4.2.2 样本ITS、rbcL 和psbA 序列特征 |
2.4.2.3 基于ITS 和rbcL 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 |
2.4.2.4 浒苔E. prolifera 的进化网络结构 |
2.4.3 讨论 |
2.4.3.1 黄海漂浮浒苔爆发的特点 |
2.4.3.2 浒苔E. prolifera 的生物地理演化 |
2.5 黄海两岸石莼、浒苔分子生物地理比较 |
2.5.1 材料与方法 |
2.5.1.1 样本采集与处理 |
2.5.1.2 DNA 提取 |
2.5.1.3 PCR 扩增、产物纯化及测序 |
2.5.1.4 序列比对与分析 |
2.5.2 结果 |
2.5.2.1 基于rbcL 序列的分析 |
2.5.2.2 基于ITS 序列的分析 |
2.5.3 讨论 |
2.5.3.1 黄海两岸石莼科海藻的分布情况 |
2.5.3.2 石莼科海藻的系统发育关系 |
2.6 本章小结 |
3 基于藻胆蛋白基因的红藻光适应进化研究 |
3.1 引言 |
3.2 红藻紫菜高纯度PCR 模板制备方法的探索 |
3.2.1 材料与方法 |
3.2.1.1 采样及自由丝状体培养 |
3.2.1.2 贝壳丝状体培养 |
3.2.1.3 DNA 提取 |
3.2.1.4 一步法制备PCR 模板 |
3.2.1.5 PCR 扩增 |
3.2.1.6 测序 |
3.2.1.7 序列分析 |
3.2.2 结果 |
3.2.3 讨论 |
3.3 卡帕藻光合色素组成及藻胆蛋白基因克隆 |
3.3.1 材料与方法 |
3.3.1.1 应试材料 |
3.3.1.2 色素分析 |
3.3.1.3 DNA 提取 |
3.3.1.4 藻胆蛋白基因扩增 |
3.3.1.5 测序 |
3.3.1.6 序列比对分析 |
3.3.2 结果 |
3.3.2.1 吸收光谱和色素组成 |
3.3.2.2 藻胆蛋白基因结构特点 |
3.3.3 讨论 |
3.4 基于藻胆蛋白基因的红藻进化研究 |
3.4.1 材料与方法 |
3.4.1.1 数据来源 |
3.4.1.2 多序列比对及系统发育分析 |
3.4.1.3 三级结构预测 |
3.4.1.4 光系统II 参数测定 |
3.4.2 结果 |
3.4.2.1 红藻藻胆蛋白保守域 |
3.4.2.2 基于PE 的红藻系统发育关系 |
3.4.2.3 卡帕藻藻胆蛋白三级结构 |
3.4.2.4 卡帕藻光系统II 光化学 |
3.4.3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4 本文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完成和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10)条斑紫菜和坛紫菜SSR标记的开发及其在遗传多样性分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和立项依据 |
1.1 条斑紫菜(P.yezoensis)和坛紫菜(P.haitanensis)的研究概况 |
1.2 分子标记概述 |
1.3 微卫星标记的开发及研究进展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条斑紫菜和坛紫菜微卫星序列的分离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仪器和试剂 |
2.3 实验方法 |
2.4 实验结果 |
2.5 讨论 |
3. 不同品系坛紫菜和不同地理位置条斑紫菜多态性分析及其微卫星引物在两者间通用性的检测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仪器和试剂 |
3.3 实验方法 |
3.4 实验结果 |
3.5 讨论 |
4 总结及对后续研究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四种紫菜自由丝状体基因组DNA提取及酶切(论文参考文献)
- [1]坛紫菜丝状体和海带配子体的藻际细菌群落结构分析[D]. 梁珊珊.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2]条斑紫菜(Pyropia yezoensis)的病害调查及其绿斑病病原的PCR检测方法[D]. 杨慧超. 上海海洋大学, 2019
- [3]条斑紫菜(Pyropia yezoensis)核糖体RNA基因(nrDNA)全长序列的克隆与分析[D]. 李星辰. 苏州大学, 2014(09)
- [4]条斑紫菜的遗传多样性分析[D]. 田知海. 中国海洋大学, 2013(03)
- [5]坛紫菜新品系和重要农艺性状特异SCAR标记的开发[D]. 王婷. 集美大学, 2013(08)
- [6]紫菜叶状体遗传分析与PEPCK、PEPC在不同世代间的表达分析[D]. 何林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12(11)
- [7]条斑紫菜功能基因组及重复序列特征研究[D]. 杨惠. 中国海洋大学, 2011(02)
- [8]坛紫菜hsp70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D]. 仪茜茜. 宁波大学, 2011(04)
- [9]基于核酸序列的海藻生物地理和光适应性进化研究[D]. 王金锋.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10(10)
- [10]条斑紫菜和坛紫菜SSR标记的开发及其在遗传多样性分析中的应用[D]. 于一. 中国海洋大学, 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