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外超声抽脂术及其脂肪乳化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张文超[1](2020)在《脂肪干细胞成脂分化相关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功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脂肪干细胞(ADSCs)具有多向分化潜能,诱导其向脂肪细胞分化是实现脂肪组织再造的关键,对于利用组织工程修复巨大创面、乳房缺损等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对ADSCs的成脂分化认识尚未十分清楚,实际应用中存在转化效率低,再造脂肪组织存活率低等问题。因此本课题以ADSCs向脂肪细胞分化的基因芯片数据为基础,通过生物信息分析探求与ADSCs成脂分化可能相关的基因,并进一步对其功能进行验证,以促进脂肪组织工程的临床转换。方法:本研究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我们分别以代表人来源ADSCs成脂分化过程不同阶段的三组基因芯片数据:GSE37836、GSE41352、GSE44303为基础,将其转化为基因符号,借助Cytoscape软件构建基因共表达网络,并对三组数据进行差异基因表达分析(FDR<0.05或倍数变化>2),构建蛋白-蛋白交互作用网络。进一步行加权基因共表达分析,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第二部分我们设计并验证得到JUN、FOS的最佳小干扰RNA(siRNA)序列,分别对JUN、FOS基因进行敲降,检测其对ADSCs成脂分化过程中脂滴形成、PPARγ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炎症和凋亡水平的具体调节作用。同时,使用20 ng/μl浓度的LPS刺激ADSCs建立脂肪干细胞炎症模型,进一步检测敲降JUN、FOS对脂肪干细胞炎症反应和凋亡水平的影响。结果:差异表达基因分析表明GSE37836中差异表达基因500个(上调31 1个,下调189个),GSE41352中差异表达基因共计489个(上调247个,下调242个),GSE44303中差异表达基因有261个(上调183个,下调78个)。差异基因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提示其主要涉及与脂质代谢相关的生理活动,包括细胞代谢反应、甘油三酯和脂质的合成分解等。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差异基因主要与细胞的酪氨酸代谢、PPAR γ信号通路、细胞氧化应激相关信号通路等有关。STRING工具对差异基因编码的蛋白分析表明其主要集中在VCAM1,JUNB,FOS,NR4A1,SGK1等处。三组基因芯片加权基因共表达分析结果表明GSE37836芯片中的棕色模块、GSE41352芯片中品红色模块和棕色模块、GSE44303芯片中的绿松石色模块分别是与成脂分化显着相关的共表达基因群,参与细胞的代谢、能量转换、凋亡和炎症调节,而JUN与FOS组成的同源或异源二聚体—激活蛋白1(AP-1),也包含在上述显着模块中。对脂肪干细胞FOS和JUN基因敲降效果的验证表明FOS siRNA1(GGAACAGUUAUCUCCAGAA)和 JUN siRNA1(UCUACGCAAACCUCAGCAA)组FOS与JUN的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均为各组最低,干扰效果最佳。采用上述序列分别对JUN与FOS行siRNA干扰后,油红O染色显示脂肪干细胞成脂分化过程中脂滴形成减少,重要转录因子PPARγ及其相关基因(PPARGC α、FABP7、AQP7)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成脂分化过程中,炎症因子IL-2、IL-6和TNF α的mRNA转录呈增高趋势,干扰AP-1的表达和活性后上述炎症因子mRNA转录水平较前增加;同时,脂肪干细胞增值能力不断下降,FOS、JUN基因敲降和添加姜黄素后脂肪干细胞增殖能力较空白对照组略有增加,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成脂分化第12天,FOS、JUN基因敲降组和添加姜黄素组的脂肪干细胞凋亡水平明显降低。使用20 ng/μ1浓度的LPS刺激脂肪干细胞6小时后其炎症因子IL-2、IL-6、TNF α表达水平显着增加,成功建立炎症模型。与空白对照组相比,JUN和FOS的siRNA干扰组和AP-1抑制剂姜黄素添加组的IL-2、IL-6、TNF α表达水平均明显增高。此外,TUNEL染色和Annexin V-FITC流式细胞分析结果表明抑制AP-1的表达和活性后ADSCs凋亡率均降低,且凋亡因子Caspase3、Caspase9与Bax的mRNA转录及蛋白表达水平显着降低,抗凋亡因子Bcl-2则升高。研究结论:生信分析结果表明AP-1与ADSCs成脂分化过程显着相关,而PPARγ信号通路可能是与之有关的关键信号通路。同时,AP-1可能参与调节成脂分化过程中ADSCs的凋亡水平和炎症反应。通过对FOS和JUN进行基因敲降抑制AP-1的表达与活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脂肪干细胞的成脂分化,且此过程有PPARγ信号通路的参与。抑制AP-1后脂肪干细胞的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增加,炎症反应增强,但细胞凋亡因子表达水平降低,抗凋亡因子表达增加,凋亡水平降低。
王亚[2](2020)在《婴儿配方粉中3-MCPDE和GEs健康风险研究和污染源解析》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具有潜在致癌作用的食品加工污染物3-氯丙醇酯(3-MCPDE)和缩水甘油酯(GEs)已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密切关注。本研究以婴儿膳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同位素内标-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婴儿配方粉中3-MCPDE和GEs含量的检测方法,同时对婴儿膳食中3-MCPDE和GEs的暴露量进行了健康风险研究,并针对婴儿配方粉中3-MCPDE和GEs进行了污染源解析,研究结果如下: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婴儿配方粉中3-MCPDE和GEs含量的方法,并检测了我国市售部分婴儿配方粉中3-MCPDE和GEs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优条件下,3-MCPDE和GEs在0.050 mg/L~0.80 mg/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2均大于0.9980,3-MCPDE的加标回收率在81.40%~86.17%,RSD在4.42%~4.84%,GEs的加标回收率在94.54%~101.12%,RSD在4.46%~6.12%,方法的检出限均为30 μg/kg。方法灵敏度高,精密度良好,适用于婴儿配方粉中3-MCPDE和GEs的定量检测。30份市售婴儿配方粉样品中3-MCPDE的含量为50.0 μg/kg~207.8 μg/kg,平均值为98.0 μg/kg,GEs的含量为50.0 μg/kg~480.0 μg/kg,平均值为208.1 μg/kg。基于目前我国婴儿配方粉和饮用水中3-MCPDE和GEs的含量现状,结合我国0~6月龄婴儿两种膳食来源的推荐消费量,进行了我国0~6月龄婴儿3-MCPDE和GEs的膳食暴露评估。评估结果显示,0~6月龄婴儿经配方食品暴露于3-MCPDE的健康风险较低,但长期食用污染水平较高的某些固定品牌产品的婴儿健康风险较高;0~6月龄婴儿经配方食品暴露于GEs的健康风险较高。利用同位素内标-气相色谱-质谱法建立了婴儿配方粉过程样品中3-MCPDE和GEs的同步检测方法,并对婴儿配方粉过程样品中脂肪的提取进行了进一步优化。实验结果表明,3-MCPDE和GEs在0.050 mg/L~0.80 mg/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2均大于0.9995,方法的检出限均为20 μg/kg。方法灵敏度高,精密度良好,适用于婴儿配方粉过程样品中3-MCPDE和GEs的定量检测。通过对三条生产线上婴儿配方粉过程样品中3-MCPDE和GEs含量的测定可知:婴儿配方粉样品中3-MCPDE和GEs含量的变化主要是由于油脂及含油脂配料的添加所引起的。假设婴儿配方粉中3-MCPDE和GEs全部来源于油脂及含油脂配料,婴儿配方粉的生产过程中油脂及含油脂配料的添加量为0.3g/g,基于3-MCPDE的最大膳食暴露量为PMTDI的100%、GEs的MOE为25,000,结合推荐消费量数据,计算得出婴儿配方粉生产过程所添加的油脂及含油脂配料中3-MCPDE的最高含量为622.2 μg/kg,GEs的最高含量为14.9μg/kg。
何际洲[3](2018)在《通过超声处理获取细微脂肪颗粒方法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软组织缺损修复的软组织填充,是整形外科面临的最常见的问题之一,而自体脂肪组织因来源广泛、无免疫排斥反应、供区创伤小,是理论上最理想的软组织填充材料。自第一例脂肪移植的报道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目前已被整形外科领域广泛应用。目前临床对于面部精细化填充的要求,只有富含ADSCs的细微颗粒脂肪组织才能满足细微皱纹和凹陷的填充要求,如川字纹和鱼尾纹等。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出新的脂肪处理方法,使其在保留干细胞活性的前提下,减小脂肪颗粒的直径,从而达到精细化填充的目的。我们通过研究发现,通过超声处理的方法可以有效破坏脂肪颗粒间纤维结构,从而达到分离脂肪细胞及脂肪干细胞,并获得细微颗粒脂肪组织的作用。前期研究发现,超声处理的脂肪组织,细胞活性未受到影响,因此,我们提出通过超声处理的方法来处理脂肪组织以获取细微颗粒脂肪组织。本研究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经过超声处理后的脂肪组织的组织成分,各类细胞组分及比例,细胞数量、活性及增殖分化能力。另外,在处理工艺方面,试图探讨超声处理对于脂肪组织胶原纤维断裂的作用机制和对围绕血管及纤维包裹的脂肪干细胞的分离作用。通过免疫组化技术、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分子生物学方法和动物模型及临床试验,明确超声处理的脂肪组织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科学性,从而为临床上对于细微皱纹和细小凹陷的治疗提供新思路,为脂肪组织处理提供新方法。
李闯[4](2014)在《等离子激光在面部融脂紧肤的临床效果探讨》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利用等离子激光技术消除面部臃肿下垂的脂肪组织,并且同时通过激光的光热作用均匀热刺激皮肤真皮层弹力纤维,使皮肤外观收紧,提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面部脂肪臃肿堆积合并皮肤软组织松弛的临床患者。用意大利Plasma激光溶脂机进行激光融脂手术,同时光纤在皮肤真皮深层下方与皮下浅筋膜浅层之间的层面均匀加热皮肤,刺激胶原纤维增生。术前和术后3个月分别采用主观效果评定和客观测量值来判定效果,即用皮下脂肪测量卡尺测量皮下脂肪厚度值(d)作为融脂效果的判定;用软尺测量外眦点与鼻翼外侧之间距离(AB)和外眦点距离同侧口角处之间的距离(AC)之和作为面部软组织收紧提拉效果的判定,结果用SPSS13.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等离子激光的作用下,面部脂肪得到融解,局部照射区域皮肤温度升高。20例患者术后无失访,其中一例术后出现左侧口角轻度歪斜,经药物治疗后术后两周恢复正常。术前和术后3个月面部外形疗效显效率:患者组90%,医师组95%。面部脂肪厚度测量分别为(2.125±0.239)cm、(1.567±0.124)cm、其统计学有显着差异(P<0.01)。术前和术后3个月AB+AC距离测量分别为(12.250±0.903)cm、(11.035±0.779)cm、其统计学有显着差异(P<0.01)。[结论]等离子激光融脂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微创的融脂、紧肤方法,可以对面部局部臃肿堆积的脂肪进行融解,对局部轮廓进行雕塑,并且同时通过热刺激是真皮弹力胶原纤维增生,使局部皮肤提升,收紧。
李琼[5](2013)在《1470nm半导体介入式激光介导的新型人体轮廓塑形方法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God has given you one face, and you make yourselves another"------"上帝给了你们一张脸,你们却还要自己另造一张”(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第三章),写出了从古至今对美的追求:人们从没停止过对自己另一张脸孜孜以求的理想化塑造。战国时代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描述了美的境界: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从武侠小说中的易容术到现代的各种整形美容术,美都是人类永恒的追求!美人迟暮,脖子是女人的第二张脸!随着人体各部位衰老,会发生骨质吸收,肌肉的萎缩和肥大,脂肪组织的吸收、移位和重新分布,皮肤的光照损伤和日光性弹性组织变性,软组织从骨面松弛下垂,堆积于中下面部、颈部、上肢和腹部等,出现多部位的袋装变形和“双下颏”。美学参数随着年龄不断发生着变化,降低了面部的立体感,使得面颈部轮廓线模糊,老态毕现。人体骨骼的形态在成人期已固定,肌肉组织已形成变化不大。脂肪柔软地覆盖于骨骼和肌肉上,形成了人体特有的轮廓线和起伏线,产生美学的质感和量感。脂肪是成人人体变化最大的组织,脂肪细胞的数量变化不大,妊娠和卵巢内分泌水平的变化,使得人体的脂肪细胞体积和分布发生巨大的变化,身体凹凸有致、起伏流畅的S曲线美会变形走样,体型的肥胖、臃肿和不均衡会完全破坏了人体轮廓的外形。人体轮廓外形主要是由脂肪和肌肉塑造的,其中脂肪是占主导地位的,人体塑形主要是脂肪的塑形。目前世界范围流行的“午餐式”美容、微创美容需求对创造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传统整形美容方法提出了新的呼唤,使得我们去寻求一种微创快速、安全和有效的人体轮廓塑形的新方法。脂肪和皮肤位于面部浅层,塑造了人体的外形。随着衰老的发生,进行性光损害和日光性弹性组织变性会导致皮肤胶原和弹性蛋白丢失,使得人体(尤其是面颈部)皮肤老化。面部皮肤整形美容包括化学剥脱术、皮肤磨削术、激光、微波、电外科治疗、冷冻疗法、注射疗法、各类整形面部提升术等。皮肤是激素的靶组织,含有雄激素和雌激素的受体,皮下脂肪细胞含有芳香化酶,可以将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大腿、腹部和臀部的芳香化酶活性最高。雌激素对它的调节有部位的不同和周期的差异。脂肪中含有的亚油酸和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对皮肤有营养滋润得作用,可以增加皮肤滑嫩的质感,调节面部的活动,塑造女性面部特有的曲线美。脂肪是进行面颈部轮廓塑形的靶组织之一。面部脂肪层薄而致密,脂肪细胞被纤维隔包裹为脂肪小叶,变形能力大于其它细胞,自身体积可以扩展10-1000倍,不能分裂增殖,与同体积的横纹肌相比含有更丰富的血运,每个脂肪细胞至少与一条毛细血管相连,以利于其吸收或释放脂质。在缺血和营养不足的情况下可以释放出细胞内脂质,逆化为前脂肪细胞。这种结构使得面颈部溶脂塑形比其它部位需要更高地精雕细刻才能创造出理想的面部轮廓。我们试图寻找一种新型微创方法能同时解决皮肤和脂肪的衰老从而介导人体轮廓整体塑形。激光皮肤换肤术开始于上世纪70年代,首先使用的是连续波长的二氧化碳激光设备。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在美国FDA的支持下Apfelberg等5位医生开始着力于研究激光的溶脂作用,到Goldman等、Badin等发现激光有溶脂紧肤、出血少、术后瘀斑较少,激光溶脂的理论体系开始慢慢走向成熟。但由于激光器设备的限制,没有适合溶脂的激光器出现,使得激光溶脂技术一度进展不大,整形外科医生也不重视。目前随着激光设备的不断完善激光溶脂技术也日趋成熟,在欧洲和拉美国家激光溶脂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924/975、980、1064、1064/1320、1440、1470nm波长是目前国际上最主要的激光溶脂设备。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在400-770纳米之间,波长不同的电磁波,引起人眼的颜色感觉不同,662~770nm人眼感觉为红色光。目前激光溶脂设备的溶脂波长均为红外波长,其中1470nm波长为中红外波长,因对脂肪和水有高选择性吸收,其吸收系数远远超过980和1064、1320nm波长的激光,对血红蛋白吸收较少,而黑色素基本不吸收,使得它在溶脂紧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激光属于电磁波的一种类型,具有平行性好、强度高、单色性和相干性好的特点,是20世纪60年代初产生的一项重大技术,被视为20世纪四大发明之一(激光、半导体、原子能和计算机)。激光对人体组织的生物效应有:光热效应、光机械效应、光压强效应、光电磁效应、光化学效应、生物刺激效应、空泡空化现象和射流-反射流现象、喇曼散射和布里渊散射、压力和冲击波效应。在激光溶脂方面,光热效应起到最主要作用,其次是光机械效应和生物刺激效应。在等离子激光溶脂方面,除了上述机制,压力和冲击波效应、空泡空化现象和射流-反射流现象也是主导机制。生物组织内的水和生物性色素颗粒脂肪、黑色素、类黑色素,以及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和胡萝卜素对不同波长激光有不同程度的吸收作用。激光照射于生物组织时,因其波长、强度、工作方式、曝光时间等参数的不同,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生物学作用;而生物组织,则因受照射部位对激光的反射、吸收及热传导特性不同,在不同参数的激光作用下可以产生不同的生物效应。红外波长激光的主要生物学作用有:1、选择性光热效应:激光本质是电磁波,若其传播的频率与组织分子等的振动频率相等或相近,就将增强组织分子的振动和转动,这种分子振动即产生热的机理,故也称热振动,局部表现为温度升高,使得细胞蛋白质变性和细胞基础代谢障碍以及血循环供应障碍。1470nm波长激光为中红外光长波长,光子是直接产生热量,作用于生物组织时引起生物物质变化的主要机制是产热。生物组织吸收激光辐射后,光能转化为热能,使局部温度升高,当组织中温度超过45。C,并且持续时间超过1分钟时,就会引起细胞蛋白质变性,使细胞损伤。热效应改变了细胞膜内外的钠钾电解质平衡,使得细胞外液可自由转运到细胞内;高能量使脂肪细胞产生不可逆的损伤,细胞发生凝固性或液化性坏死,胞膜破裂,酯酶由细胞内溢出;同时气化、溶解组织、胶原纤维及凝固血管。热效应与曝光范围和持续时间关系密切。短时、高温和长时、低温都可造成组织破坏,由于激光脉冲时程短,生物组织的导热性差,瞬间放热来不及扩散到受照射部位以外的缘故,激光损伤区与正常组织的界缘十分清楚。辐照后,由于继发变化,如炎症、出血、再生等,会使原初清楚的损伤界缘逐渐变得模糊。成人面颈部99%是白色脂肪,脂类成分60-80%,90-99%是三酰甘油,水5-30%,蛋白质2-3%。脂类以不饱和脂肪酸较多,熔点低、流度大,体温下降时也是液体。组织发生的热效应通常是几种效应复杂的叠加组合,既可以治疗也可以造成热损伤,所以针对不同组织和部位的治疗需求我们选择不同的波型和治疗参数,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并把对周围组织的副作用降低到最小。选择性光热作用通过组织传播有一定的时间,由于组织是不良导体,所以产生高度局限的热损伤,只有曝光时间超过20ms-30ms,热损伤区域才扩展到远超过聚焦激光束所构成的体积以外。1470nm波长在溶脂紧肤方面,热效应靶点首先是脂肪(皮下脂肪),其次是水(皮下脂肪、筋膜和皮肤),生物学效应只是细胞变性、死亡、蒸发,不出现组织的炭化,是目前非常理想的溶脂紧肤波长。2、光机械作用:激光对人体作用的四种靶组织是:水、脂肪、血红蛋白(红色)、黑色素,其中水和脂肪是溶脂的直接有利因素,而血红蛋白和黑色素是溶脂的竞争性不利因素。黑色素和血红蛋白随着波长的增加对光的吸收逐渐减少,1470hm波长为中红外波长,对脂肪和水高选择性吸收,对血红蛋白吸收较少,而黑色素基本不吸收。理论上该波长在脂肪组织和周围组织之间的吸收系数差异大,因而损伤范围小,操作精确度大,凝血功能好,连续或多脉冲可在局部产生较高的能量密度,直接破坏脂肪组织,发挥光机械作用。其实选择性光热效应的高度聚集决定了它的光机械效应,根据激光功率密度的不同,1470nm激光在手术方面的机械作用是切割术—组织中水汽化导致的体积扩大压力增加,及组织固有的张力而被分开而形成切口;b、气化术—组织中水分在瞬间被蒸发,干燥,组织胶原也发生部分交联凝固。在激光溶脂塑形过程中组织中水汽化导致的体积扩大压力增加,脂肪细胞吸收激光后瞬间体积增大、变形直至爆裂,发生细胞内容物渗漏细胞间与潜在不可逆的细胞凋亡,以及组织固有的张力而被分开而形成切口。此时的激光就像是一把精细手术刀,而脂肪碎片可以吸出或是机体代谢,而溶脂区温度无明显变化。1470nm激光的人体的激光溶脂塑形主要限于切割术范围;由于脂肪细胞含不饱和脂肪酸多、水量少,脂肪熔点低于水,所以气化现象微弱,没有碳化术,从而避免了产生副作用,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3、电磁场效应:当激光束的电磁场强度达到106-109V/cm时就会出现激光的电磁场效应。量子、原子核分子的直接作用会产生激励、振动、热和自由基等效应,进而引起生物组织的损伤。其中自由基的最终生物学效应是非常明显的。氧自由基化学性质活泼,可以破坏机体正常的氧化/还原的动态平衡,造成机体内核酸、蛋白质和脂质的氧化损伤,形成严重的氧化应激状态从而导致局部细胞的凋亡。4、压力和冲击波效应:激光能量辐射脂肪组织时在短时间内可以转化成热能,这时伴随组织热膨胀和细胞形态的变化会对周围组织和细胞产生压力作用和冲击波效应,在组织内传导中产生空穴效应,引起组织的破坏,是激光发生生物组织损伤的原因之一。5、生物刺激效应:A、损伤后纤维修复反应——光热效应产生即时的胶原蛋白、弹性蛋白的自我收缩和互相粘接交联达到三维空间收紧纤维间隔(筋膜、韧带)和皮肤。同时激光会加速组织愈合。胶原是细胞外分子家族中的一员,参与组织的构成和损伤的修复,目前人体已知的胶原有19个类型,是体内33个基因的产物。大部分胶原在皮肤中都可以找到,最具特征的是Ⅰ、Ⅱ、Ⅲ、Ⅴ、Ⅵ型胶原,一般Ⅴ/Ⅺ胶原分子是纤维的核心,周围被Ⅰ和Ⅲ型胶原所包绕,纤维的大小与形成过程和最终聚集的分子成分密切相关,其它的胶原类型不形成纤维。皮肤中Ⅰ和Ⅲ型胶原蛋白,正常比率大约是4:1,Ⅰ型胶原是主要结构。在伤口愈合过程中,Ⅲ型胶原蛋白合成比Ⅰ型胶原蛋白要早,随着时间的进展,两者的合成比例开始逆转,最后形成杂合的纤维形成,真皮乳头层的纤维直径最小,而网状层的纤维直径较大。激光刺激后机体产生多种炎性生长因子,刺激局部胶原的形成与重塑,增加皮肤筋膜的弹性使其收紧,刺激胶原蛋白的合成和共价交联,使得治疗区域纤维化。生物刺激一般3周后胶原合成和降解开始趋于平稳,胶原数量变化不大,结构调整成为主题,类似人工韧带,从而产生远期的三维收紧效果。此过程长短不一,可达2年之久,时间长短和病人的基因、年龄、部位和无菌性炎症反应持续时间有关。B、众所周知,低功率激光具有促进肉芽生长、消炎、扩张血管和止痛、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作用,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顽固性创伤和营养性慢性溃疡。生物场理论认为各种身体内外的因素可以使得生物等离子体的内部稳定受到干扰,诱发病理过程。而激光的共振作用可以使得生物等离子体恢复稳定,使得它恢复到正常能层,恢复机体正常的能量平衡状态,从而恢复正常。1470nm波长设备属于半导体激光,体积小、工作电压低、效率高、返修率低,安全性能高。对脂肪和水高选择性吸收,对血红蛋白吸收较少,而黑色素基本不吸收,这种特性使得它的损伤范围小,操作精确度大,凝血功能好,可以直接破坏脂肪组织,大大提高了效率和安全性能。6、喇曼散射和布里渊散射:指在弱强度光作用下,一个分子吸收光子受刺激后,部分光能转化为热能,小部分则以磷光或荧光的形式再辐射出来,用于加速化学反应。布里渊散射属于非弹性散射,是由于光波通过介质时的折射率不均匀而产生的,会导致光子频率的升高或降低,只有在冲击波产生时才明显。7、空泡空化现象、射流和逆射流现象:是指激光击穿液态物质时伴随的物理现象。激光和含水量较多的软组织和液体相遇时,液态物质在经历了一系列的膨胀、收缩和反弹,之后和体内的固体壁面相遇,则空泡在溃灭阶段会产生高速射流和逆射流现象,从而增加周围组织的损伤。国内外研究现状目前随着激光设备的不断完善激光溶脂技术也日趋成熟,在欧洲和拉美国家激光溶脂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924/975、980、1064、1064/1320、1440、1444、1470nm波长是目前国际上最主要的激光溶脂设备。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在400~770nm,662~770nm人眼感觉为红色光。目前激光溶脂设备的溶脂波长均为红外波长,其中1450附近波长为中红外波长,相对于其它波长因对脂肪和水有高选择性吸收,吸收系数远远超过980和1064、1320nm波长的激光,对血红蛋白吸收较少,而黑色素基本不吸收,使得它在溶脂紧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体外研究发现,用1064nm波长的Nd:YAG激光作用于人体脂肪组织标本时会发生:1、细胞膜破溃、细胞气化和液化;2、组织胶原碳化和小血管阻塞;3、随组织修复,可以明显观察到胶原再生和皮肤收缩。和传统的吸脂术相比,激光溶脂后水肿轻,出血少,恢复快,皮肤胶原增生,使皮肤收紧使得术区平整柔软,手术效果优于传统吸脂术。Serge Mordon等组织学的研究表明:980nm波长在激光治疗区人体脂肪显微照片:显示脂肪细胞膜断裂,胶原纤维和血管凝固,可以达到收紧皮肤,减少术中出血。2010年第二军医大学孙燚的博士课题用意大利DEKA公司1064nmNd:YAG激光对猪动物模型进行激光溶脂研究:脂肪:激光对猪脂肪细胞造成了即刻有效的破坏和远期的变性坏死,光照射后形成凹陷和空洞,周围组织有黑色碳化现象。1周后见炎性细胞密布,残留的形态完整脂肪细胞数量少,成纤维细胞增生;1月后脂肪小叶结构不规则,胶原纤维增生,成纤维细胞增生。小血管和胶原纤维:在融脂过程中,同时凝固了小血管,减少了出血,降低了机体的损伤,可能会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激光使胶原纤维收缩、凝结,在远期促进胶原的再生和重组,从而收紧松弛的组织,改善了皮肤的弹性。神经:在6W功率照射长度为1cm、直径1.5mm左右的一段神经2s的情况下,引起局部神经外膜和束膜破裂、融解、凝固,使部分神经纤维发生变性,轴突和髓鞘崩解。但大部神经束膜完整,部分神经纤维变性。大部分神经纤维未受到明显损伤,对整条神经传导功能的影响是有限的。结论:1064nmNd:YAG激光与传统的负压吸脂相比较,激光融脂具有以下优点:①术中出血量减少;②作用均匀,术后皮肤无明显凹凸不平;③可刺激局部胶原的形成,增强皮肤的弹性;④操作省力;⑤对神经的损伤不明显;⑥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该方法适用于小范围或致密部位的治疗,还适用于普通吸脂术后局部不平整的改善。激光溶脂技术目前其使用的局限在于溶脂效率低和局部温度的实时量化监测及负反馈控制无法实现。目前国内外尚无1470hm波长激光溶脂的基础和临床实验报导。研究目的1、动物实验用意大利Eufoton公司提供的980nm、1470nm半导体介入式激光观察其对离体猪肉脂肪、皮肤、筋膜、血管和肌肉的生物学作用,观察其大体变化和显微改变,比较两种波长的溶脂效率和安全性。2、临床试验用意大利Eufoton公司提供的1470hm半导体介入式激光,对人面颈部、上肢和腹壁妊娠纹进行脂肪、皮肤和筋膜的整体塑形,旨在观察该设备的人体生物学反应、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时探讨该设备进行临床人体溶脂紧肤手术轮廓塑形的手术效果、手术技巧、适应症、注意事项和治疗终点。资料与方法1、动物实验:选用死亡4小时内结构分布均匀的新鲜离体猪肉标本,含有皮肤、脂肪和肌肉组织。用意大利Eufoton公司提供的980、1470hm半导体介入式激光设备,选用0.6mm普通光纤实验,观察在设定参数下激光辐射后和辐射前猪肉标本的大体变化和各部位的显微变化。2、临床试验: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收集临床30例患者,年龄分布见下图,均为女性,对148个面颈部治疗区域(面颊、眼袋、法令纹双侧各计为1个治疗区域),面颊30例,下巴25例,妊娠纹25例,法令纹20例,额纹15例,眼袋18例,蝴蝶袖15例。用意大利Eufoton公司1470nm半导体介入式激光在设定参数下进行溶脂、提升和除皱,观察术后反应和面部轮廓的改变情况。治疗参数和随访参数经正态性检验,以p>0.1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980nm连续波长不同功率下的溶脂效率:6W、12W功率不能实施溶脂,20W实施溶脂组织无碳化,表皮发烫,温度超过42℃,溶脂效率:4.717×10-5cm3/S。2、1470nm连续波长的溶脂效率:6W可以有效快速溶脂,组织无碳化,表皮微热,温度38.6℃,溶脂效率:6.663×10-3cm3/S。3、980、1470nm波长对皮肤、肌肉的作用:1.5、1.8W功率,200J、250J激光能量作用于离体新鲜猪皮肤见治疗区域表皮稍增厚,色泽微白,表皮微热。肌肉组织表面灰白色,无碳化痕迹。4、在高倍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激光作用前后的脂肪、皮肤、筋膜、血管和肌肉的显微变化。脂肪:①980nm波长6W只能使细胞变性;12W只能使细胞细胞坏死、数量减少不明显;20W可以溶脂、脂肪细胞数量减少。②1470nm波长脂肪细胞:6W脂肪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筋膜:两种波长下均见脂肪细胞之间的纤维隔筋膜明显交联增厚、玻璃样变。皮肤:两种波长下均见激光照射前后皮肤真皮层胶原即刻发生明显交联增厚和玻璃样变,无皮肤结构的破坏。250J能量和200J能量相比,胶原交联增厚、玻璃样变的程度更显着,无皮肤结构的破坏。血管:两种波长下均见激光照射前后脂肪组织内小血管玻璃样变—管壁增厚、狭窄、闭塞(不可逆)。肌肉:肌肉纤维结构无破坏,肌纤维筋膜收紧,纤维间距缩小。5、临床实验:激光溶脂紧肤除皱术术中仅极少出血或无出血,术前术后效果对比明显,塑形美观、病人148个治疗区域满意度在83.3~96%,近期并发症表现为慢性肉芽肿性肿胀、暂时性创伤性感觉神经炎,均无任何远期并发症发生。结论1470nm激光由于其光学特性,决定了它的溶脂效率远远超过980nm波长,同时大大降低了热损伤的风险。1470hm半导体介入式激光能有效精细溶解和乳化脂肪、止血,达到脂肪塑形、提升除皱的效果,实现安全、准确、均匀、微创、轻松的治疗;止血、提升除皱填补和改善了传统方法的不足,在人体轮廓塑形、恢复体态年轻化方面开辟了微创快速、安全和有效的临床应用新方法。
张斌,李勤[6](2011)在《脂肪抽吸技术的发展》文中研究说明脂肪抽吸术是利用负压吸引和(或)超声波、高频电场、和谐共振、激光射频等物理化学手段,通过皮肤小切口或穿刺孔,将预处理或未经处理的人体局部蓄积的皮下脂肪去除,并结合颗粒脂肪注射移植等技术,以改善和美化形体为目的的整形外科技术。20世纪70年代,随着脂肪抽吸技术的出现,特别是1987年Klein[1]发明肿胀麻醉技术以来,使体形塑造获得了迅速发展。
孙健[7](2010)在《脂肪抽吸技术发展历史回顾及各种并发症的防治》文中指出目的阐明脂肪抽吸塑形技术的形成、发展历史以及该技术形成以来在基础研究、肿胀麻醉技术、辅助吸脂器械、手术安全性、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最新发展现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方法通过复习脂肪抽吸技术发展的历史及检索近十余年来国内、外有关脂肪抽吸塑形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文献报道,在基础研究、肿胀麻醉技术、辅助吸脂器械、手术安全性、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最新发展现状等方面,获取了大量有益的科学信息和数据。结果①基础研究:传统的脂肪抽吸术一直避免触及真皮及真皮下脂肪,只去除深部脂肪,保留浅层脂肪特别是真皮下脂肪,因而手术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很好的治疗皮下脂肪层较薄的部位,无法触及造成皮肤“波浪”畸形的浅层脂肪,术后皮肤回缩能力有限,导致术区皮肤“奶酪样”畸形长期存在,对于年龄较大伴皮肤松弛者治疗效果差。朱桂英等的动物实验表明注射器与肿胀技术的结合可以很好的进行浅层脂肪抽吸。术后组织切片证实抽吸后保留真皮下较薄的脂肪,浅层脂肪表层内的汗腺部分受到破坏,表皮与真皮无损伤,但有效地刺激了真皮及皮下脂肪组织内的成纤维细胞增生及其合成和分泌胶原蛋白与弹性蛋白的能力,导致真皮、皮下脂肪细胞间以及毛细血管周围纤维均增生,并且排列有序,走向与皮肤一致,从而促进了皮肤弹性活力的恢复。浅层脂肪抽吸保留了皮下脂肪间的网状纤维隔结构,保护了其中的血管神经束,对真皮的刺激促进了毛细血管的增生,故有利于改善皮肤真皮的血运。脂肪抽吸时所形成的皮下隧道纤维瘢痕增生,形成新的真皮下纤维结缔组织网,配合术后加压包扎固定,将松弛的皮肤通过“悬吊”作用重新恢复固定到正常位置,同时由于瘢痕的收缩导致皮肤回缩,有效的防止了皮肤松弛。术后观察皮肤回缩在术后4个月达到最大程度。②肿胀麻醉技术:赵国涛等为减少利多卡因用量,同时考虑盐酸布比卡因麻醉镇痛时间长的特点,将盐酸利多卡因与盐酸布比卡因结合应用,充分发挥该两种局麻药的特点。周卫兵等将常用的肿胀麻醉液进行改进,将单用利多卡因改为利多卡因、普鲁卡因及布比卡因联合应用,可增强麻醉效力,提高镇痛麻醉作用,起到协同增效作用且毒性不相叠加的效果。③辅助吸脂系统:随着肿胀吸脂技术的产生,辅助吸脂器械的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目前常用的电子、超声、共振等多种辅助吸脂系统各有优势,共同特点是有效的降低了术者的劳动强度和利于浅层脂肪抽吸。但手术时间相对较长,机器及耗材价格相对较高,以及脂肪细胞遭破坏无法再次利用等也是妨碍其推广使用的不足之处。④安全性及并发症: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脂肪抽吸塑形术是一种安全、成熟的形体雕塑手术,但这是相对而言,仍不可忽视其严重的并发症,例如脂肪栓塞、利多卡因中毒、严重感染等。强调适应症的选择和术前严格的查体制度,加强重视并发症的预防,如术中严格无菌操作、术后切实加压包扎和早期适量活动。⑤最新进展:在现代美容医学无创和微创医疗技术的发展中,中胚层疗法(Mesotherapy)倍受世界同行瞩目,并受到求美者的追捧。其中,注射溶脂治疗局部脂肪堆积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整形美容医师的关注。结论肿胀吸脂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地人体塑形技术;肿胀麻醉技术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了吸脂塑形技术的发展,但并非绝对安全,仍需引起重视;辅助吸脂系统优势显着,组织损伤小,但成本相对较高;并发症仍不容忽视;吸脂术配合脂肪移植应用前景广阔;注射溶脂治疗技术尚需临床验证。
梁敏华,朱格非,麦慧,黄欣[8](2008)在《体内超声吸脂术治疗体表较大脂肪瘤18例》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体内超声吸脂术治疗体表较大脂肪瘤及其疗效。方法随机选取18例术前确诊为脂肪瘤患者,行体内超声吸脂术治疗。结果术后3个月脂肪瘤发生部位局部仍稍有隆起、抽吸不全1例,其余17例术后3个月抽吸部位皮肤光滑平整。患者满意率(17/18)94.4%。随访6~24个月未见复发。结论应用体内超声吸脂术治疗体表较大脂肪瘤,可以达到微创、安全、并发症少、术后外形满意的效果。
袁继龙,秦宏智,王莉波,高景恒[9](2008)在《微创溶脂术在美容外科的应用及进展》文中研究表明
马钰[10](2008)在《脂肪基质细胞向软骨诱导分化及构建组织工程软骨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战时的复合型、多发性创伤以及平时各种外伤、骨关节病等均可造成全身各处软骨损伤、破坏,直接影响患者的外貌和功能,其稳定及便捷的修复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至关重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美容的需求也日渐增长,应用软骨进行的临床整形美容治疗是整形修复外科研究的热点与难点。自体、同种异体软骨以及人工替代材料不断应用于临床,但它们存在来源受限、形态不匹配以及免疫排斥反应等问题。组织工程学是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工程学原理,研究和开发用于修复和改善人体各种组织、器官损伤后的功能和形态的一门科学,它可以避免传统治疗方法的缺陷,是解决组织缺损的一项理想途径。组织工程研究的两个关键因素是良好的种子细胞以及合适的支架材料。目前应用的种子细胞中,自体软骨细胞来源有限,会造成机体附加损伤;同种异体软骨细胞来源广泛,获取容易,但免疫排斥反应较强;胚胎干细胞和骨髓基质干细胞是种子细胞较佳的来源,但都受到伦理道德和取材数量的限制,使其在组织工程的应用上难以推广。支架材料方面,目前用于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主要有胶原海绵、纤维蛋白凝胶、聚丙交酯(polylactide, PLA )、聚乙交酯(polyglycolide, PGA )及其共聚物(Poly lactide-co-glycolide, PLGA )等,它们存在或亲水性差、细胞吸附力弱、降解慢,或免疫反应大,价格昂贵等诸多缺点。脂肪组织基质中存在着具有自我更新和一定的多能分化潜能、处于全能细胞和成熟细胞之间的成体干细胞,称为脂肪基质细胞(adipose tissue-derived stromal cells, ADSCs )。ADSCs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能向骨细胞、软骨细胞、上皮细胞、心肌细胞、骨骼肌细胞、平滑肌细胞、肝细胞及神经等细胞等定向诱导分化,从而参与组织的损伤修复。其容易获取、采集效率高,对机体损伤小,是一种新型的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羟丙甲基纤维素(Hydroxypropyl methyl cellulose , HPMC)是一种无细胞毒,与机体相容性好,不诱发免疫排斥反应的热敏性水凝胶,其降解速度与组织生长速度相匹配,其可注射性及温度敏感性为创伤修复治疗和重建手术提供了方便、可塑性、微创的生物材料,是一种理想的组织工程生物支架材料。脂肪基质细胞(ADSCs)和羟丙甲基纤维素(HPMC)的联合应用为组织工程修复软骨缺损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与方法。材料与方法1.人脂肪基质细胞(ADSCs)的分离和培养取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整形科超声乳化后的脂肪组织溶液,经消化、过滤、分离、培养得到ADSCs,加入培养基培养,观察原代及传代后细胞形态,并用MTT法绘制生长曲线。2.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取6代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CD14、CD31、CD34、CD45、CD49d、CD56、CD105以及CD106等表面标志。3.人脂肪基质细胞(ADSCs)向软骨细胞诱导分化ADSCs消化传代,用成软骨培养基重悬培养细胞,接种于新培养瓶中,隔日换液。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细胞爬片行免疫组化和AB/PAS染色以及天狼猩红染色。4.成软骨诱导细胞在裸鼠体内构建工程化软骨配制合适浓度的羟丙甲基纤维素(HPMC)与诱导细胞混和,分别注入3只裸鼠前后肢背部皮下,每只裸鼠有3个注射点为实验组,1个注射点作为对照,注射不含细胞的凝胶。裸鼠分别于饲养3w、5w和7w处死取材,进行组织和形态的观察。结果1.细胞形态与生长曲线原代培养的ADSCs 7d左右即达70%80%融合,细胞呈漩涡状排列。经体外培养10代以后,细胞的增殖速度减慢。成软骨诱导细胞增殖速度显着快于未诱导细胞。用MTT法分别做ADSCs及成软骨诱导细胞的生长曲线。ADSCs第3d进入指数增长期,群体倍增时间为55 h左右,细胞在第4d进入平台期;成软骨诱导细胞第2d进入指数增长期,群体倍增时间为30 h左右,细胞增殖迅速,在第8d进入平台期。2.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ADSCs对CD31,CD34以及CD45,CD106表达很低,同时也可观察到CD14,CD56和CD105均呈较低表达,而其对CD49d却有较强的表达,CD49d为ADSCs特异性表达的标志物,而造血系统来源细胞并不表达此标记物。以上均说明实验中所获取的是ADSCs。3.成软骨诱导细胞的免疫组化和AB/PAS染色、天狼猩红染色结果免疫组化显示ADSCs在成软骨诱导后表达II型胶原;AB/PAS染色的细胞分泌有中性及酸性粘多糖成分,其中有较多的软骨细胞所特有的酸性糖蛋白基质;天狼猩红染色细胞爬片在偏振光下可见具有双折光性的红色和黄色纤维,也可见少量呈网状分布的多彩纤维,分别为诱导细胞分泌出的Ⅰ型和Ⅱ型胶原物质。4.裸鼠体内构建工程化软骨的结果裸鼠各个注射点皮肤色泽正常,注射混和凝胶的皮下组织毛细血管增生,在3w、5w和7w所取裸鼠分别在HE染色下观察到软骨细胞以及部分残留凝胶。其中实验组9个点中有4个点出现软骨,对照组3个点均未发现软骨形成。结论1.超声乳化后的脂肪组织溶液经消化、分离后可得到脂肪基质细胞(ADSCs)。2.经成软骨诱导培养后,ADSCs具有软骨细胞特征,可以作为软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3.羟丙甲基纤维素(HPMC)与ADSCs相容性较好,未见其在裸鼠体内引起排斥反应,与诱导细胞混合后移植入裸鼠体内可形成软骨实质,可以作为一种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
二、体外超声抽脂术及其脂肪乳化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体外超声抽脂术及其脂肪乳化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1)脂肪干细胞成脂分化相关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ADSCs成脂分化相关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AP-1对ADSCs成脂分化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本课题研究创新点 |
论文综述 脂肪干细胞在整形外科领域内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婴儿配方粉中3-MCPDE和GEs健康风险研究和污染源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3-氯丙醇酯的基本信息 |
1.1.1 3-氯丙醇及其脂肪酸酯的理化性质 |
1.1.2 3-氯丙醇及其酯在食品中的分布及来源 |
1.1.3 3-氯丙醇酯的形成机理 |
1.1.4 3-氯丙醇及其脂肪酸酯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 |
1.1.5 3-氯丙醇及其脂肪酸酯的动物毒性效应 |
1.1.6 3-氯丙醇酯的危害特征描述 |
1.2 缩水甘油酯的基本信息 |
1.2.1 缩水甘油及其脂肪酸酯的理化性质 |
1.2.2 缩水甘油酯在食品中的分布 |
1.2.3 缩水甘油酯的形成机理 |
1.2.4 缩水甘油及其脂肪酸酯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 |
1.2.5 缩水甘油及其脂肪酸酯的动物毒性效应 |
1.2.6 缩水甘油酯的危害特征描述 |
1.3 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
1.4 食品中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的污染现状 |
1.4.1 国内食品中3-氯丙醇酯与缩水甘油酯的污染现状 |
1.4.2 国外食品中3-氯丙醇酯的污染现状 |
1.4.3 婴儿配方粉中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的污染现状 |
1.5 食品中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的检测方法 |
1.5.1 食品中氯丙醇酯的检测方法 |
1.5.2 食品中缩水甘油酯的检测方法 |
1.6 课题研究内容 |
1.6.1 研究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1.6.3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样品 |
2.1.1 婴儿配方粉样品 |
2.1.2 婴儿配方粉过程样品 |
2.2 实验试剂 |
2.3 实验仪器 |
2.4 实验方法 |
2.4.1 婴儿配方粉中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的测定 |
2.4.2 婴儿配方粉过程样品中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的测定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婴儿配方粉中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检测方法的建立与结果分析 |
3.1.1 样品前处理的优化 |
3.1.2 线性方程和检出限 |
3.1.3 回收率和精密度 |
3.1.4 市售样品初步分析评价 |
3.2 健康风险研究 |
3.2.1 暴露评估 |
3.2.2 风险特征描述 |
3.2.3 不确定性分析 |
3.3 婴儿配方粉过程样品中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检测方法的建立 |
3.3.1 三种衍生物的定性测定 |
3.3.2 线性方程和检出限 |
3.3.3 回收率和精密度 |
3.4 婴儿配方粉过程样品中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的含量测定与污染源解析 |
3.4.1 婴儿配方粉过程样品中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含量测定结果 |
3.4.2 湿法工艺生产的婴儿配方粉过程样品中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含量分析 |
3.4.3 干法工艺生产的婴儿配方粉过程样品中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含量分析 |
3.4.4 婴儿配方粉生产流程中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的污染源解析 |
3.4.5 污染源油脂及含油脂物料中可接受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的最高含量 |
4 结论 |
4.1 全文总结 |
4.2 论文的创新点 |
4.3 论文的不足之处 |
5 展望 |
6 参考文献 |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 致谢 |
(3)通过超声处理获取细微脂肪颗粒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目录 |
绪论 |
第一章 通过超声处理获取细微脂肪颗粒方法的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主要试剂 |
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3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二章 通过超声及高速离心处理获取富ADSC的脂肪组织方法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主要试剂 |
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3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结束语 |
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
后续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4)等离子激光在面部融脂紧肤的临床效果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背景 |
资料 |
方法 |
结果 |
典型病例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展望 |
致谢 |
(5)1470nm半导体介入式激光介导的新型人体轮廓塑形方法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引言 |
1.1 美的境界和需求 |
1.2 脂肪组织的生理学 |
1.3 面部脂肪的解剖 |
1.4 面部浅层肌肉筋膜系统和面部筋膜的解剖 |
1.5 面部支持韧带的解剖 |
1.6 颈部脂肪的解剖 |
1.7 皮肤的结构和成分 |
1.8 面颈部衰老的演变 |
1.9 妊娠纹和蝴蝶袖的形成 |
1.10 人体容貌形体美学的部分标准 |
1.11 人体塑形的常用方法 |
1.12 激光的特征和基本工作原理 |
1.13 激光计量及有关参数 |
1.14 皮肤及软组织各级水平热致作用表 |
1.15 常见激光的波长、50%光学穿透深度和特异性靶组织 |
1.16 脂肪组织的愈合 |
1.17 1470nm激光在人体轮廓塑形美容中的生物学效应 |
1.18 1470nm半导体介入式激光在面部轮廓塑形中的作用 |
1.19 全球主要溶脂激光设备 |
1.20 使用激光时的防护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和内容 |
第3章 结果 |
3.1 离体猪肉标本的大体和微观结果(图3.1-3.3) |
3.2 人体轮廓激光塑形记录数据 |
3.3 人体激光塑形结果 |
3.4 手术情况 |
3.5 随访 |
3.6 满意度 |
第4章 讨论 |
4.1 1470nm半导体介入式激光对离体猪脂肪、筋膜、肌肉和皮肤的作用 |
4.2 1470nm半导体介入式激光在人体轮廓塑形中的生物学作用机理 |
4.3 1470nm半导体介入式激光在人体轮廓塑形中的生物学作用 |
4.4 1470nm激光溶脂紧肤除皱适应症的选择 |
4.5 优缺点及注意事项 |
4.6 治疗终点 |
4.7 治疗区域硬结的发生原因和处理方案 |
4.8 二次治疗的探讨 |
4.9 1470nm半导体激光光纤类型的作用探讨 |
4.10 本仪器和实验的缺陷 |
第5章 结论 |
第6章 参考文献 |
第7章 读书期间发表的文章和科研工作 |
第8章 致谢 |
统计学证明 |
(6)脂肪抽吸技术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负压脂肪抽吸术 |
2 超声脂肪抽吸术 |
3 电子脂肪抽吸术 |
4 和谐共振脂肪抽吸术 |
5 激光脂肪抽吸术 |
6 射频脂肪抽吸术 |
7 聚能震波脂肪抽吸术 |
8 内窥镜辅助脂肪抽吸术 |
9 水动力脂肪抽吸术 |
(7)脂肪抽吸技术发展历史回顾及各种并发症的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 前言 |
2. 脂肪抽吸术适应症 |
3. 脂肪抽吸技术的发展历程 |
3.1 初期探索 |
3.2 干性脂肪抽吸术 |
3.3 肿胀脂肪抽吸术 |
3.4 超声辅助脂肪抽吸术 |
3.5 电子辅助脂肪抽吸术 |
3.6 激光辅助脂肪抽吸术 |
3.7 共振辅助脂肪抽吸术 |
4. 各种脂肪抽吸技术的比较 |
5. 术后并发症及其预防与治疗 |
5.1 出血及淤血 |
5.2 血清肿 |
5.3 感染 |
5.4 皮肤凹凸不平 |
5.5 皮肤坏死 |
5.6 感觉迟钝 |
5.7 热损伤 |
5.8 脂肪栓塞综合征 |
5.9 体液平衡 |
5.10 利多卡因中毒 |
5.11 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 |
5.12 脏器穿孔 |
5.13 头痛 |
5.14 其他罕见并发症 |
6. 脂肪抽吸联合腹壁整形术在临床上的应用 |
7. 脂肪抽吸联合脂肪移植在临床上的应用 |
7.1 提取脂肪的供区选择 |
7.2 提取脂肪细胞的方法 |
7.3 脂肪组织的处理 |
7.4 脂肪移植前的药物处理 |
7.5 脂肪细胞的体外保存方法 |
7.6 自体脂肪颗粒移植的适应证及井发症的防治 |
8. 展望:局部注射溶脂术 |
8.1 局部注射溶脂术 |
8.2 静脉注射溶脂术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体内超声吸脂术治疗体表较大脂肪瘤18例(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2 结 果 |
3 讨 论 |
(9)微创溶脂术在美容外科的应用及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超声溶脂技术 |
1.1 体内超声溶脂技术 |
1.2 体外超声溶脂术 |
2 低能量激光溶脂技术 |
2.1 作用机制 |
2.2 能量选择 |
2.3 治疗效果 |
3 局部注射溶脂术 |
3.1 磷脂酰胆碱 |
3.1.1 磷脂酰胆碱局部注射溶脂机制 |
3.1.2 磷脂酰胆碱的临床应用 |
3.1.3 磷脂酰胆碱的主要不良反应 |
3.1.4 磷脂酰胆碱局部注射的安全性和许可 |
3.2 去甲肾上腺素 |
3.2.1 去甲肾上腺素溶脂机制 |
3.2.2 去甲肾上腺素溶脂的临床应用 |
3.3 胶原酶 |
3.4 其他 |
4 静脉注射溶脂术 |
5 展望 |
(10)脂肪基质细胞向软骨诱导分化及构建组织工程软骨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和文献回顾 |
前言 |
文献回顾 |
正文 |
实验一 人脂肪基质细胞(ADSCs)的分离培养及生物学特性的观察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实验二 人脂肪基质细胞(ADSCs)向软骨细胞诱导分化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实验三 成软骨诱导的脂肪基质细胞在裸鼠体内构建工程化软骨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体外超声抽脂术及其脂肪乳化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 [1]脂肪干细胞成脂分化相关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功能研究[D]. 张文超.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2]婴儿配方粉中3-MCPDE和GEs健康风险研究和污染源解析[D]. 王亚. 天津科技大学, 2020
- [3]通过超声处理获取细微脂肪颗粒方法的研究[D]. 何际洲.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2)
- [4]等离子激光在面部融脂紧肤的临床效果探讨[D]. 李闯. 广西医科大学, 2014(10)
- [5]1470nm半导体介入式激光介导的新型人体轮廓塑形方法的临床研究[D]. 李琼. 南方医科大学, 2013(03)
- [6]脂肪抽吸技术的发展[J]. 张斌,李勤. 中国美容医学, 2011(09)
- [7]脂肪抽吸技术发展历史回顾及各种并发症的防治[D]. 孙健. 山东大学, 2010(08)
- [8]体内超声吸脂术治疗体表较大脂肪瘤18例[J]. 梁敏华,朱格非,麦慧,黄欣. 微创医学, 2008(06)
- [9]微创溶脂术在美容外科的应用及进展[J]. 袁继龙,秦宏智,王莉波,高景恒.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08(04)
- [10]脂肪基质细胞向软骨诱导分化及构建组织工程软骨的实验研究[D]. 马钰. 第四军医大学, 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