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BR工艺处理制药废水(论文文献综述)
王岩[1](2021)在《中成药废水的物化-生化组合工艺处理特性》文中研究指明中成药产业是将现代技术与传统中药生产相结合的新型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同时其生产废水难以处理的问题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本论文以中成药废水中有机化合物与色素物质的高效去除为目的,针对其生产废水水质波动幅度大、可生化性差引起的污水处理工艺稳定性不佳所导致的排放不达标问题,构建了“混凝预处理-厌氧水解-SBR(序批式生物反应器)-臭氧气浮”的物化-生化组合处理工艺,探明了组合工艺对于生物处理系统稳定性的作用原理。研究成果对中成药废水的高效稳定处理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际工程指导价值。本文通过组合物化-生物工艺逐级去除中成药废水污染物,研究了各单元运行参数对处理中成药废水效能的影响并确定了各单元最佳运行工况。结果表明,混凝预处理最佳混凝剂与投加量为800mg/L PAC(聚合氯化铝),对废水中COD(化学需氧量)、SS(悬浮物)去除率达到30.28%、67.78%;厌氧水解反应器HRT为24h,出水可生化性显着提高;SBR反应器的先缺氧后好氧环境对废水脱氮除磷的效果优于先好氧后缺氧,对废水中类富里酸污染物的有效去除降低了臭氧气浮深度处理单元的负荷,使得臭氧单元10min对COD、色度污染物去除率达到60%以上。以最佳工艺参数进一步组合物化-生物工艺处理中成药废水,根据出水水质指标评价工艺处理中成药废水可行性,研究了生物反应器污泥微生物群落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混凝预处理工艺可有效去除水中大分子有机物和部分色度物质,降低了后续生化处理负荷;厌氧水解单元可以有效提高污染物的生化降解性,稳定均和处理水质,利于后续好氧系统形成稳定的生物菌群;臭氧气浮终端处理单元对于尾水色度和生物难降解污染物的高效去除提供了水质保障,在最佳运行条件下,组合工艺对COD、NH3-N(氨氮)、TP(总磷)、TN(总氮)、SS、色度的平均去除率可稳定在90.24%、93.94%、87.93%、92.62%、97.71%、92.70%。厌氧水解与SBR活性污泥分别形成以Blastocatellaceae属水平微生物种群和Competibacter属水平微生物种群的优势菌属。
马祥[2](2021)在《臭氧催化氧化+A/O组合工艺处理医药中间体废水》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医药中间体行业发展进入到白热化阶段,该行业产生的污水问题也逐渐暴露了出来,污水成分复杂,特异性强,有机物含量较高且难降解,具有生物抑制性和毒性。为此本课题针对华北制药某医药中间体污水处理中心的上流式厌氧反应器(UASB)进水采样,并采用如下组合工艺路线进行研究处理:加药混凝+臭氧/双氧水协同氧化法+A/O型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反应器+臭氧催化氧化。通过混凝工艺对污水的处理实验,得出最佳混凝条件为:p H=8,PAC的投加量为400 mg/L,PAC投加量与PAM投加量为10:1,混凝搅拌时间为15 min。污水经混凝反应后,出水化学需氧量(COD)的去除率为38.3%。臭氧/双氧水协同氧化实验确认最佳工艺条件为:调节混凝出水初始p H=9,双氧水添加量8.8 g/L,分三批次投加,投加方式比例为2:1:1,臭氧投加量为4.0 g/L,反应时间40 min。臭氧/双氧水预氧化出水COD降解率达到了34.6%,色度的去除达到了99.29%。检测废水原水和电芬顿出水的生物需氧量(BOD5),结果表明臭氧预氧化出水的BOD5/COD从0.257提高到0.367。实验优化了SBR工艺的溶氧(DO)以及曝气时间(At)的参数,最佳溶氧范围为4±0.5 mg/L,具体工况条件为搅拌5 h、曝气11 h、沉淀1 h、进出水各0.25 h,在此条件下运行SBR状态良好,COD和NH3-N最高去除率分别达到82.3%和65.0%。出水达到下一步深度处理的出水要求。臭氧催化氧化实验试验了Mg O/活性炭催化剂,催化的最佳实验条件为:催化剂投加量为1.2 g/L,p H=9,臭氧投加量为4.0 g/L。最终出水COD降至84.0 mg/L,去除率为84.6%,NH3-N含量未检出,去除率为100%,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最后通过对不同工艺出水进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进而验证组合工艺能有效提高医药中间体废水的可生化性。
张俸志[3](2020)在《SBR与SBBR对制药废水深度脱氮处理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制药废水是一类难以处理的工业废水,具有成分复杂、毒性大等不利于生物降解的因素等特点。针对制药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氨氮去除难的问题,本研究以实际工艺中制药废水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一组SBR和两组不同填料的SBBR进行试验,并对三组反应器处理制药废水深度脱氮的启动与驯化进行了研究。启动与驯化期共经历99天,在制药废水氨氮浓度为200 mg/L±20 mg/L的条件下,三组反应器都实现了在不补充外碳源的条件下,实现对制药废水97%以上的总氮去除率。在C/N为3的条件下,系统无法实现深度脱氮。通过提高C/N可以提高脱氮效率,在C/N提高至5:1以后,三组反应器都实现了深度脱氮。得益于填料上的大量生物膜,固定填料式SBBR在曝气结束后就实现了深度脱氮,运行模式确定为进水-搅拌-曝气搅拌-沉淀-排水。SBR和流动填料式SBBR由于曝气后依然存在大量硝态氮,需要后置搅拌才能完成深度脱氮,运行模式依旧为进水-搅拌-曝气搅拌-搅拌-沉淀-排水。同时,通过对在反应过程中对典型周期内的pH、DO、ORP和对三氮、COD的实时监控,利用氨谷、硝酸盐膝来指示出硝化和反硝化过程的终点。经过99天的试验,得到以下结论:(1)三组反应器最终都实现了在不补充外碳源条件下,对制药废水的深度脱氮,总氮去除率都高于97%。其中SBR出水总氮低于1.9 mg/L,流动填料式S0042BR出水总氮低于1.5 mg/L,固定填料式SBBR出水总氮低于0.8 mg/L。(2)对三组反应器的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量、内源反硝化脱氮量、总氮去除率和总反应周期进行比对。得出结论,在固定填料式SBBR系统中,同步硝化反硝化作用能够提供100%的脱氮量,远远高于流动填料式SBBR(60%)系统和SBR(25%)系统。固定填料式SBBR在第64天就实现了深度脱氮,比流动填料式SBBR(72天)提前了8天,比SBR(84天)提前了20天。同时固定填料式SBBR的总反应周期最终稳定在6.1h,比流动填料式SBBR(15 h)提前了8.9 h,比SBR(19 h)提前了12.6 h。综合分析可知,增加填料能够提高脱氮效率,缩短反应时间,增强污泥的脱氮能力,固定式填料的效果比流动式填料更好。(3)SBBR相对SBR虽然同步硝化反硝化效果明显增强,但通过对典型周期内的pH、DO和ORP进行实时监控发现,系统依然会出现氨谷、硝酸盐膝等指示点,能够准确判断出硝化、反硝化的终点,以便于及时停止曝气,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提高系统的脱氮效率。(4)对比三组反应器在一个典型周期内三氮及COD的变化,得出结论:固定填料式SBBR反应器的生物膜最厚,量最大,因此脱氮效果最好,曝气结束就能够完成深度脱氮,曝气后总氮低于0.2 mg/L,完成脱氮所需要的时间最少(4.6 h);流动填料式SBBR脱氮效果稍差,由于反应器内生物膜较少,曝气后剩余22 mg/L的硝态氮,需要后置搅拌才能去除剩余氮素,完成脱氮所需要的时间较长(13 h)。SBR脱氮效果最差,反应器由于没有生物膜,曝气后剩余37.5 mg/L的硝态氮,需要长时间后置搅拌才能去除剩余氮素,完成脱氮所需要的时间最长(17.6 h)。由此可见,同等反应条件下,生物膜的量和脱氮效率成正比,主要原因是生物膜内的微环境有利于提高系统的同步硝化反硝化效果,提高系统内碳源的利用率。(5)对比不同条件下固定填料式SBBR反应器对制药废水的脱氮效果,可以得出结论:(1)低温明显降低脱氮效率,减弱SND作用,20°C时周期时长延长到8.5 h,曝气后剩余15 mg/L的硝态氮。高温对脱氮效率提升不大,30°C时周期时长仅缩短到4.5 h,曝气后剩余硝态氮低于0.2 mg/L。(2)低溶解氧明显降低脱氮效率,减弱SND作用,DO=1mg/L时周期时长延长到9 h,曝气后剩余12 mg/L的硝态氮。高溶解氧对脱氮效率提升不大,周期时长仅缩短到4.5 h,曝气后剩余硝态氮低于0.2 mg/L。(3)5:1是最合适的C/N,在5:1的C/N下,周期时长为6.1 h,曝气结束后总氮低于0.2 mg/L。当C/N为4.5:1时,周期时间延长到14 h,曝气后剩余14 mg/L的硝态氮。当C/N为6:1时周期时间延长到12 h,曝气后剩余16 mg/L的硝态氮。
符昊[4](2020)在《生物强化SBR系统对磷霉素制药废水处理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磷霉素制药废水是一种高毒性、高有机物浓度的难于被生物降解的抗生素类制药废水,目前该类废水的处理主要应用物理化学技术,急需开发运行成本低、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的生物处理工艺。本文以磷霉素环氧废水为处理对象,采用磷霉素高效菌与好氧颗粒污泥技术和SBR工艺相结合,对该类废水进行处理,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磷霉素高效菌处理磷霉素废水的最佳复配比研究为了检测3株磷霉素降解菌在复配前后对高浓度磷霉素环氧废水的去除率和获得最佳复配比,采用3支磷霉素降解菌P1、P2、P3及其复配菌在p H=7、30℃、转速120r/min条件下分别对含有890 mg/L以上磷霉素的环氧废水进行降解实验。结果表明:实验运行132h后,菌株P1、P2、P3对环氧废水TOC去除率分别为87.29%、88.62%、85.55%,对磷霉素去除率分别为11.63%、12.68%、9.57%,3株菌在降解环氧废水时均有较好生长趋势;P1、P2、P3展示了对高浓度磷霉素环氧废水的极好的耐受力。当3株编号为P1、P2、P3的单株磷霉素降解菌复配比例为3:3:2时,复配菌剂对磷霉素环氧废水去除效果最好,磷霉素去除率可达45.02%;在此比例下,环氧废水的发光菌光损失从61%降低至40%,表明其生物毒性得到有效降低。该比例的获得可为使用该菌剂对生物法降解磷霉素环氧废水的生物强化提供参考。(2)高效菌强化SBR反应器处理磷霉素环氧废水研究为检验经磷霉素高效菌生物强化效果和污泥形态对磷霉素实际废水降解效果的影响,设计实验为1号反应器不投加高效菌培养絮状污泥、2号反应器投加高效菌进行生物强化并培养絮状污泥、3号反应器投加高效菌生物强化并培养好氧颗粒污泥,并对比了各实验方案对磷霉素实际废水的降解效果。SBR系统运行105d后,未投加磷霉素高效菌培养絮状污泥的反应器、投加高效菌进行生物强化培养絮状污泥的反应器和投加高效菌进行生物强化培养好氧颗粒污泥号反应器对反应器进水的COD去除率分别为55.88%、65.22%、70.41%。对反应器进水的氨氮去除率分别为85.21%、85.83%、85.92%。对反应器进水的TP去除率分别为21.81%、24.98%、28.12%,可知经生物强化并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的实验对废水水质净化效果最好。从污泥指标上看,截至实验结束经生物强化并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的SBR反应器中活性污泥生物量最多、生物活性最强、污泥沉降性最好,并对出水毒性有明显的削减效果,说明该运行状态下活性污泥的生存状态最好。实验结果表明,经高效菌生物强化并与好氧颗粒污泥联合培养的实验方案最适用该类实际废水的处理。本实验的研究成果,将为磷霉素高效菌应用于解决城市废水中磷霉素抗生素污染提供技术支撑。
焦军强[5](2020)在《甘肃某中药企业制药废水处理工程实践》文中提出甘肃省的气候环境条件非常适宜中药材的生长,为我国中药材大省,然而中药制药废水具有水量及水质变化大、污染物的成分复杂多变、有机物含量高、可生化性较差、处理难度大等特点,如果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势必会对当地环境和生态造成破坏,并浪费宝贵的水资源,因此必须对其进行处理,达标后放可排放或回用。本文以日产废水量为200m3/d的甘肃省某企业中药制药企业为研究对象,根据废水进水水量、水质、现行的排放标准,结合现行规范、以往的工程经验以及对制药废水常用的处理方法采用综合比较法进行比选,确定了适合本项目的处理工艺;并对工艺的主要处理单元进行了可行性实验研究,以探究处理工艺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对主要处理单元的设计参数进行了分析,进行了工艺的工程设计及运行成本分析;最后,通过实际水质监测数据,对工程运行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该课题为同类废水处理的工艺流程选择及参数分析等提供一定的参考,对保护当地环境,防止污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实际检测及参考同类水厂进水水质,综合分析确定了本中药废水的设计进水水质——COD:5000mg/L,BOD5:1300mg/L,SS:1500mg/L,氨氮40mg/L,油类:25mg/L,pH:6-8;经处理后排放水需要满足《中药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6-2008),回用水需要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2、通过综合对比分析现阶段常用的几种制药废水处理的工艺的处理效果、优缺点及其适用条件,确定了本项目的主要处理工艺为:对于排放水:调节→混凝沉淀→水解酸化→IC反应器→A/O→竖流式二沉池→消毒→排放;对于回用水,在上述基础上,进行了深度处理,即:采用中水处理设备→中水池→回用(厂内绿化和浇洒道路)3、通过对中药制药废水进行混凝实验,确定选用PAC为处理该中药废水的混凝剂、PAM为助凝剂,PAC最佳的投加量为80mg/L,PAM最佳的投加量为4mg/L。对COD去除率最高可达29%。生化法对COD、氨氮去除效果好,曝气18h时的去除率分别为86%、88%。实验结果表明,处理该中药废水采用混凝沉淀和生化法为主要处理工艺可行。4、从处理效果、运行成本等角度出发,根据进水水质情况及目前相关规范的规定,通过实验及参考同类水厂中处理构筑物的水力停留时间、COD的容积负荷等设计参数,进行了参数分析,确定了该污水处理站的水解酸化池的容积负荷为5.0kgCOD/(m3·d)、IC反应器的容积负荷为8.2kgCOD/(m3·d),A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为5.7h,生物接触氧化池总的水力停留时间为18.4h,容积负荷为0.39kgCOD/(m3·d)等。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主要构筑物的设计计算,确定了主要构筑物的尺寸,对污水处理站进行了工程设计,并且对其相应的配套设备进行了选型。5、污水处理站运行后3年多的监测数据表明:该系统对COD、氨氮、浊度等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9.12%,88.89%,99.37%,排放水达到了《中药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6-2008),回用水满足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表明该系统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设计工艺满足该制药厂废水处理的要求,并且各废水处理构筑物的设计参数及设备的选型也均符合实际要求。6、对污水处理站的运行成本进行分析,得出每处理1立方米污水所需要的费用为3.2元。
徐梦雅[6](2019)在《采用生化微反应器对废水可生化性测定方法的探讨及SBR工艺数学建模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废水可生化性是废水生化系统中工艺优化的重要参数,而B/C法在测定过程中往往会将废水稀释较大倍数,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常常会出现偏差,因此,寻找一种能与实际生化系统具有较高模拟度的废水可生化性的评价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以模拟实际生化处理池的装置和生化微反应器为研究平台,以实际制药废水为研究对象,以微生物的生化呼吸曲线为研究基础,提出了一种新的废水可生化性的检测方法,并将测定的指标定义为生化呼吸指数(Ks),同时将该指数应用于SBR工艺的优化研究中,研究结果如下:1、在相同HRT的情况下,废水COD去除率的高低与废水的Ks值呈对应关系;特殊菌种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明显改变废水的Ks值;同一种废水在不同的生化体系中也可以具有不同的Ks;随着生化体系中SS浓度的增加,废水的Ks指数也逐渐上升;2、本文提出的Ks值与常用的B/C值相比,不仅能反映出实际生化体系中废水的可生化性,还能够反映出废水的可生化程度,参考实际生化体系中COD容积负荷的指标,我们发现当COD容积负荷为0.2 Kg/(m3·d)时,生化呼吸指数Ks为5.0,因此,本文将Ks=5.0作为评价废水可生化性的临界值,当Ks<5.0时,表明这种废水的可生化性较差,当Ks≥5.0时,表明这种废水的可生化性较好,且Ks值越大,可生化程度越高。3、通过对SBR生化工艺中各参数的研究发现,Ks指数主要与缺氧段和好氧段的时间分配、溶解氧、进水COD、SS有关:(1)SBR生化工艺中各时段Ks指数总体上呈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这是微生物在不同溶解氧环境下进行不同分解作用的缘故。(2)以HRT=6 h的SBR工艺为例,Ks指数的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缺氧段HRT=2 h,好氧段HRT=4 h,好氧段溶解氧为4 mg/L-6 mg/L范围内,进水COD浓度为8000 mg/L,SS为8800 mg/L时,COD容积负荷可以达到1.6 Kg/(m3·d)。4、本文在大量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SBR工艺基于RBF人工神经网络的数学模型,通过仿真实验表明,神经网络训练步数为17785时,样本训练成功,此时R2为0.98124,说明模型拟合效果较好;预测值与真实值的平均相对误差在5%左右,表明该模型可以较为准确的预测SBR生化工艺的COD容积负荷和各时段的Ks总和,从而实现对SBR生化工艺的优化。
李文涛[7](2019)在《Fenton氧化联合SBR工艺处理农药废水》文中提出随着中国农药生产行业日益发展,农药废水也不断增加。这些废水成分复杂、毒性大、含有刺激性气味、水质十分不稳定、难以生物降解。将农药废水直接排入水环境中,不仅会造成严重的水污染,还会威胁人类身体健康。因此,研究降解效果好且性能稳定的农药废水处理技术迫在眉睫。通过对江苏某农化厂长期调研,结合厂区现有的废水处理工艺,用Fenton氧化联合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处理该农化厂的废水。在实验研究后,从实验数据中总结出运行最佳条件,为实际工程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可借鉴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通过对江苏某农化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调研,调研发现该公司目前有17个生产车间,产生超过3000吨废水,并且废水中掺杂着油脂、浮料,导致有机废水浓度增大。这些废水中主要大的污染物为氯苯、甲苯、硝基苯、甲醇、有机污染物(COD)、氨氮等。对这些不同的污染物,需针对性地对这些废水进行收集归类处理。利用多效蒸发浓缩除盐、Fenton氧化、微电解还原、水解酸化等多种措施进行预处理,再通过生物活性炭工艺进行处理。然而该公司产生的废水量多、浓度高、成分复杂,导致处理难度大且处理效果不稳定。生化阶段产生大量泡沫,pH不断下降,造成运行困难。本实验考虑在厂区原有的工艺上,选择Fenton氧化联合序批式活性污泥工艺处理废水。本研究采用了 Fenton氧化工艺对高浓度农药废水进行了预处理,研究了反应时间、H2O2投加量、FeSO4·7H2O与H2O2的投加比、初始pH、反应温度、投加方式、混凝剂投加量等因素对高浓度废水有机污染物去除率的影响,确定Fenton氧化过程中最佳反应条件。分析实验数据得出Fenton氧化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为80 min、H2O2投加量为18 g/L、FeSO4·7H2O与H2O2的投加比20:1、初始pH为3-3.34之间、反应温度为30℃、投加方式为一次性投加、混凝剂投加量是7.359 g/L。经过Fenton处理后,农药废水中COD由4500mg/L降至了 2553 mg/L,极大提高了农药废水的生物降解性能,为后续生化处理提供了十分有利的降解条件。经过Fenton预氧化后,废水中仍然存在大量的污染物,各项水质指标依然达不到废水综合排放标准。为达到排放标准,对预处理后的出水进行深度处理。本研究采取了序批式活性污泥法作为处理该废水的生化措施。通过驯化污泥,以24 h为一周期,进行28周期的驯化后,使得废水达标排放。再探究进水pH、溶解氧、水力停留时间等因素对COD降解效果的影响,得出了最佳的生化处理条件。当进水pH为7.5左右,溶解氧为6mg/L,水力停留时间为24 h。在该最佳条件下,运行28周期,出水COD稳定在260 mg/L左右,废水COD去除率达到了 91%,出水水质稳定,满足《废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6-1996)。
刘媛[8](2018)在《Fenton-SBR工艺处理高浓度聚乙二醇废水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聚乙二醇(PEG)是一类温和而且无毒的有机聚合物,由于其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吸水性及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各类行业之中,但它是一种不易生化降解的物质,排放于水体中将带来严峻的污染问题。目前国内有关含高浓度PEG有机废水方面的的处理研究较少,随着聚乙二醇的广泛应用,如何有效而稳定地处理大量聚乙二醇生产废水将会是研究关注的热点。本课题所研究的聚乙二醇生产废水为某制药公司生产盐酸溴已新所产生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其中聚乙二醇的分子量为400,即PEG400。针对其pH低,色度大,COD浓度高,难生化降解等特点,采用了 Fenton-SBR组合工艺进行处理,对Fenton预处理的最佳反应条件以及SBR单元的启动过程、运行参数、影响因素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确定了工艺的最佳运行参数,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废水的处理中,进一步研究了组合工艺对实际废水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以及其抗冲击负荷能力。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采用了正交实验法研究Fenton氧化法预处理模拟PEG400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对废水中COD处理效果影响最大的因素是Fenton试剂的投加量,其次是Fenton试剂H2O2/Fe2+的比例,最后是反应时间。Fenton氧化法预处理PEG400废水的最佳的工艺条件为:Fenton试剂H2O2/Fe2+的比值为2.19,FeSO4 ·7H2O投加量为35g/L和反应时间180min,COD最大去除率达到了 85.81%。(2)通过污泥中微生物的耗氧量实验,对比了 Fenton氧化处理PEG400废水前后的可生化性。研究结果表明,经Fenton处理后的废水微生物呼吸曲线在未经Fenton处理的废水呼吸线之上,表明Fenton氧化可大幅度提高PEG400废水的可生化性,说明利用芬顿氧化法对其进行预处理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3)SBR降解PEG400废水的工艺启动实验结果表明:SBR反应器可在22d内完成启动,其MLSS由0.6g/L增长至2.42g/L,污泥增长量明显。同时SVI在50~120ml/g之间,污泥性状良好,反应器在COD、氨氮、TP分别为1200mg/L、60mg/L、12mg/L浓度的进水条件下,出水浓度分别可达162mg/L、7.2mg/L及0.74mg/L,对应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6.5%、88%及93.8%,系统整体运行状态良好,出水水质稳定,说明污泥中微生物已具备较高活性,活性污泥被成功驯化。(4)在SBR启动完成后,对其运行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当反应器内进水COD值为1000mg/L,其污泥浓度MLSS在2.5g/L左右,SV30为28%的条件下,优化后最佳工艺条件为:DO值为6mg/L左右,曝气反应时间为6h,静置时间为1h,总运行周期为8h,HRT为20h,即换水率为40%。SBR在最优工艺参数下稳定运行15d,对COD、氨氮、TP的平均去除率对应为92%、94.3%、95%左右。该条件下SBR能稳定地运行,出水指标良好。(5)采用Fenton-SBR组合工艺以最佳工艺参数对实际废水进行处理。连续运行30天结果表明,组合工艺运行稳定,废水处理效果良好,出水COD、氨氮和总磷浓度值分别稳定在92mg/L、4.3mg/L、0.5mg/L左右,符合出水要求。总体COD去除率高于98%,说明Fenton-SBR联合工艺处理实际PEG400废水对其中有机物有较好的处理效果,该技术路线是完全可行的。(6)SBR系统抗冲击负荷实验表明:SBR系统具有一定的抗负荷冲击能力,在受到承受范围内的冲击后,周期结束时COD去除效果仍良好。当进水冲击负荷已超过了其的承受能力时,SBR反应器出水COD值会明显升高,再次采用原进水浓度运行后,出水COD值又降回正常值左右,说明反应器并未因负荷冲击崩溃。经高负荷COD冲击实验后,反应器中SVI出现了下降的趋势,表明有机物冲击负荷一定程度上有助于SBR反应器内活性污泥的沉降性的改善。
姜伟[9](2015)在《UASB-好氧工艺处理奶牛养殖废水运行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奶牛养殖废水是一种典型的高浓度有机废水,有机物、悬浮物和氨氮含量较高,并含有致病微生物,直接排放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废水中的大量有机质使得处理难度增大。本试验采用UASB-SBR和UASB-生物接触氧化两套工艺组合对奶牛养殖废水进行工艺运行参数试验研究,对比两套工艺处理奶牛养殖废水的运行效果,对最优组合工艺出水进行活性炭深度处理,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UASB工艺处理奶牛养殖废水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UASB连续运行90天完成启动,UASB最佳水力停留时间为48h,最佳运行温度为30℃~32℃,COD去除率随容积负荷的增大而提高,在进水COD浓度为5000mg/L左右,容积负荷为2.0kgCOD/m3.d时,UASB对COD的去除率最好,可达到80%以上,氨氮去除率可达到15%以上。SBR工艺处理奶牛养殖废水,保持溶解氧浓度为2~4mg/L,每个周期最佳曝气时间为8h,SBR运行温度保持在25℃以上运行效果最佳,其COD、氨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90%、95%和65%以上。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奶牛养殖废水,采用快速挂膜法经30天左右的运行,反应器启动成功。在进水pH保持在6.5~7.5之间,溶解氧为3~5mg/L,生物接触氧化最佳水力停留时间为48h,最佳气水比为45:1~55:1时,运行温度在22℃以上时,生物接触氧化运行状态最好,COD、氨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在90%、80%和50%以上。对比研究了 UASB-SBR和UASB-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在最佳运行参数对奶牛养殖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UASB-SBR工艺组合系统对COD、氨氮和总磷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8.8%、95.1%和78.6%,UASB-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组合系统对COD、氨氮和总磷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8%、89.6%和66%,UASB-SBR工艺对废水的处理效果优于UASB-生物接触氧化工艺。采用活性炭吸附工艺深度处理UASB-SBR工艺出水,通过静态试验确定活性炭最佳投加量为1.25g/L,最佳吸附时间为15~24h,最佳pH为7.5~8。采用活性炭柱动态试验对UASB-SBR工艺出水进行深度处理,水力停留时间为15.7h时,活性炭柱对废水COD、氨氮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2.4%、58.1%和92%,出水符合《辽宁省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21/1627-2008)直排标准要求。
牟真[10](2014)在《制药行业水污染环境影响评价及防治措施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根据制药行业不同生产类别的生产特点,综合分析了各制药企业水污染物排放因子、污水排放节点、排放特征,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污水防治措施和环评中需注意的问题,为制药行业水污染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参考。
二、SBR工艺处理制药废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BR工艺处理制药废水(论文提纲范文)
(1)中成药废水的物化-生化组合工艺处理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中成药废水的来源及水质特点 |
1.2.1 中成药废水的来源 |
1.2.2 中成药废水的水质特点 |
1.3 中成药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
1.3.1 物化处理工艺 |
1.3.2 生物处理工艺 |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思路 |
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废水来源与废水水质 |
2.2 实验接种污泥 |
2.3 实验仪器和装置 |
2.4 实验分析检测项目及方法 |
2.4.1 常规水质指标分析 |
2.4.2 16S rRNA高通量测序分析 |
2.4.3 三维荧光图谱 |
2.4.4 分子量测定 |
2.5 主要实验药品和仪器 |
2.6 实验方法 |
2.6.1 混凝预处理实验 |
2.6.2 生物反应器启动实验 |
2.6.3 物化-生化组合工艺处理中成药废水实验 |
3 中成药废水混凝预处理的效能研究及工艺参数特性 |
3.1 混凝剂的筛选与最佳投加量的确定 |
3.2 混凝预处理工艺单因素实验 |
3.2.1 搅拌速度对混凝去除中成药废水污染物效果的影响 |
3.2.2 PAM投加量对混凝去除中成药废水污染物效果的影响 |
3.2.3 沉淀时间对混凝去除中成药废水污染物效果的影响 |
3.2.4 pH对混凝去除中成药废水污染物效果的影响 |
3.3 混凝正交实验及工艺参数优化 |
3.4 小结 |
4 中成药废水生物反应器启动实验及系统参数特性 |
4.1 厌氧水解生物反应器的启动实验 |
4.1.1 接种污泥 |
4.1.2 厌氧水解反应器进水水质的变化 |
4.1.3 启动阶段对废水处理的效能研究 |
4.1.4 水解反应器最佳水力停留时间的研究 |
4.2 SBR生物反应器的启动实验 |
4.2.1 接种污泥 |
4.2.2 SBR反应器进水水质的变化 |
4.2.3 启动阶段对废水处理的效能研究 |
4.2.4 SBR生物反应器的运行参数研究 |
4.3 小结 |
5 物化-生化组合工艺对中成药废水污染物的去除特性 |
5.1 臭氧气浮深度处理单元对中成药废水的处理特性 |
5.1.1 臭氧气浮深度处理单元对混凝出水的去除效能 |
5.1.2 臭氧气浮深度处理单元对生物出水的去除效能 |
5.1.3 臭氧气浮深度处理单元与生物系统组合特性分析 |
5.2 物化-生化组合工艺处理中成药废水的效能研究 |
5.2.1 最优参数下系统对COD的去除效能 |
5.2.2 最优参数下系统对NH_3-N、TN的去除效能 |
5.2.3 最优参数下系统对TP的去除效能 |
5.2.4 最优参数下系统对SS、色度的去除效能 |
5.3 物化-生化组合工艺中处理成药废水的特性分析 |
5.3.1 混凝预处理单元处理中成药废水的特性分析 |
5.3.2 厌氧水解单元处理中成药废水的特性分析 |
5.3.3 SBR单元处理中成药废水的特性分析 |
5.3.4 臭氧气浮单元处理中成药废水的特性分析 |
5.3.5 组合工艺处理中成药废水的特性分析 |
5.4 生物反应器的微生物分析 |
5.4.1 厌氧水解与SBR工艺不同阶段微生物多样性对比分析 |
5.4.2 厌氧水解与SBR工艺不同阶段微生物群落结构对比分析 |
5.5 小结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臭氧催化氧化+A/O组合工艺处理医药中间体废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医药中间体污水 |
1.1.1 课题背景 |
1.1.2 医药中间体污水的危害及特点 |
1.1.3 医药中间体污水的排放标准 |
1.2 医药中间体污水处理工艺 |
1.2.1 物化方法 |
1.2.2 化学氧化法 |
1.2.3 生物方法 |
1.2.4 组合工艺处理技术 |
1.3 混凝工艺 |
1.3.1 混凝工艺原理 |
1.3.2 混凝工艺现状 |
1.4 臭氧协同氧化工艺 |
1.4.1 臭氧协同氧化工艺原理 |
1.4.2 臭氧协同氧化工艺现状 |
1.5 A/O型SBR工艺 |
1.5.1 A/O工艺原理 |
1.5.2 SBR工艺原理 |
1.5.3 A/O型SBR工艺处理现状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1 研究背景与内容 |
1.6.2 研究意义 |
第2章 污水加药混凝和臭氧预氧化的预处理实验 |
2.1 实验材料 |
2.1.1 原水 |
2.1.2 实验药品和设备仪器 |
2.2 加药混凝实验 |
2.2.1 实验思路 |
2.2.2 初始pH及混凝剂投加量对混凝处理效果的影响 |
2.2.3 搅拌时间对混凝处理效果的影响 |
2.3 臭氧协同氧化实验内容 |
2.3.1 实验装置及实验思路 |
2.3.2 初始p H值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2.3.3 双氧水投加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2.3.4 双氧水投加方式及臭氧投加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2.4 混凝和臭氧预氧化工艺对原水可生化性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A/O型SBR工艺对污水的处理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1.1 臭氧预氧化出水 |
3.1.2 实验药品和设备仪器 |
3.2 A/O型SBR实验方法 |
3.2.1 SBR实验装置 |
3.2.2 接种污泥 |
3.3 A/O型SBR实验内容 |
3.3.1 实验思路 |
3.3.2 SBR反应器污泥驯化实验 |
3.3.3 SBR反应器污泥驯化实验数据 |
3.3.4 SBR反应器污泥驯化实验结果分析 |
3.3.5 SBR反应器污泥生物相镜检分析 |
3.4 SBR运行参数的确定 |
3.4.0 溶解氧(DO)对污染物处理效果的影响 |
3.4.1 SBR反应器曝气时间的确定 |
3.4.2 SBR反应器沉淀时间的确定 |
3.4.3 最优参数下SBR稳定运行处理污染物的效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臭氧催化氧化深度处理研究 |
4.1 实验材料 |
4.1.1 SBR出水 |
4.1.2 实验药品和设备仪器 |
4.2 臭氧催化氧化实验 |
4.2.1 臭氧催化氧化实验装置 |
4.2.2 催化剂制备 |
4.2.3 臭氧催化氧化影响因素 |
4.3 催化剂的结构表征 |
4.4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
4.4.1 紫外光谱分析法基本原理 |
4.4.2 分析步骤 |
4.4.3 不同工艺出水全波长扫描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SBR与SBBR对制药废水深度脱氮处理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制药废水的产生及分类 |
1.3 制药废水处理技术 |
1.3.1 物化法 |
1.3.2 化学法 |
1.3.3 生物法 |
1.4 生物脱氮工艺 |
1.4.1 传统脱氮工艺 |
1.4.2 同步硝化反硝化技术 |
1.4.3 内源反硝化技术 |
1.4.4 短程硝化反硝化 |
1.5 SBR反应器的工艺特点及应用 |
1.5.1 SBR反应器 |
1.5.2 SBR工艺在处理制药废水中的应用 |
1.6 SBBR反应器的工艺特点及其应用 |
1.6.1 SBBR反应器的工艺特点 |
1.6.2 SBBR在处理制药废水中的应用 |
1.7 课题研究目的和路线 |
1.7.1 研究目的 |
1.7.2 研究路线 |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制药废水水质 |
2.1.2 接种污泥 |
2.1.3 试验装置 |
2.1.4 填料选择 |
2.1.5 运行模式 |
2.1.6 试验设备与分析仪器 |
2.2 水质分析项目与检测方法 |
2.2.1 常规水质分析项目 |
第3章 SBR和 SBBR处理制药废水深度脱氮的启动的结果讨论 |
3.1 SBR系统的驯化期 |
3.1.1 低碳氮比时期 |
3.1.2 高碳氮比时期 |
3.1.3 SBR反应器运行期污泥性状的变化 |
3.2 流动填料式SBBR系统的驯化期 |
3.2.1 低碳氮比时期 |
3.2.2 高碳氮比驯化期 |
3.2.3 流动填料式SBBR反应器内污泥性状的变化 |
3.3 固定填料式SBBR系统的驯化期 |
3.3.1 低碳氮比驯化期 |
3.3.2 高碳氮比时期 |
3.3.3 固定填料式SBBR内污泥性状的变化 |
3.4 SBR 系统、流动填料式 SBBR 系统和固定填料式 SBBR 系统的比较 |
3.4.1 三组反应器内前置反硝化+SND作用脱氮量的比较 |
3.4.2 三组反应器内内源反硝化脱氮量的比较 |
3.4.3 三组反应器内系统运行周期及总氮去除率变化的比较 |
3.4.4 三组反应器内典型周期内pH、DO、ORP等参数的变化 |
3.4.5 三组反应器内典型周期内三氮及COD的变化规律的比较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不同操作模式对固定填料式SBBR深度脱氮效果的影响 |
4.1 曝气阶段溶解氧对固定填料式深度脱氮效果的影响 |
4.2 反应温度对固定填料式SBBR深度脱氮的影响 |
4.3 碳氮比对固定填料式SBBR深度脱氮的影响 |
4.4 机理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4)生物强化SBR系统对磷霉素制药废水处理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抗生素制药废水污染现危害 |
1.1.2 磷霉素概况 |
1.2 抗生素制药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
1.2.1 抗生素类制药废水物化处理技术 |
1.2.2 抗生素类药物废水生物处理技术 |
1.3 磷霉素制药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
1.4 本研究涉及工艺及技术 |
1.4.1 高效菌生物强化技术 |
1.4.2 SBR工艺及应用 |
1.4.3 好氧颗粒污泥技术 |
1.5 课题来源、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废水降解实验使用材料 |
2.1.2 SBR反应器处理废水实验使用材料 |
2.1.3 实验装置与运行 |
2.2 实验所需仪器 |
2.3 分析测定方法 |
2.3.1 菌液细菌浓度测定方法 |
2.3.2 菌液有机物浓度测定方法 |
2.3.3 菌液毒性测定方法 |
2.3.4 反应器进出水质指标分析方法 |
2.3.5 反应器污泥性质分析方法 |
2.3.6 反应器污泥EPS指标测定方法 |
2.4 实验方案 |
2.4.1 废水降解实验方案 |
2.4.2 SBR反应器处理废水实验实验方案 |
3 磷霉素高效菌对磷霉素实际废水降解实验 |
3.1 单株菌对实际废水中磷霉素的降解 |
3.1.1 各单株菌菌液细菌浓度随降解时间变化情况 |
3.1.2 各单株菌菌液TOC随降解时间变化情况 |
3.1.3 各单株菌菌液磷霉素浓度随降解时间变化情况 |
3.1.4 各单株菌菌液可溶性有机物随降解时间变化情况 |
3.2 磷霉素高效菌降解实际废水复配配比的确定 |
3.2.1 不同配比磷霉素高效菌对磷霉素实际废水的降解情况 |
3.2.2 最佳配比高效菌降解实际废水菌液毒性变化情况 |
3.2.3 最佳配比高效菌降解实际废水菌液可溶性有机物变化情况 |
3.3 本章小结 |
4 高效菌强化SBR反应器处理磷霉素制药实际废水 |
4.1 反应器进出水水质变化及对比分析 |
4.1.1 各反应器对进水COD去除效果 |
4.1.2 各反应器对进水氨氮去除效果 |
4.1.3 各反应器对进水TP去除效果 |
4.1.4 各反应器出水毒性变化情况 |
4.2 不同运行状态的反应器污泥形态及理化性质变化情况及分析 |
4.2.1 SV30%、SVI、MLSS、MLVSS变化情况及分析 |
4.2.2 比好氧速率(SOUR)变化情况 |
4.2.3 污泥形态及粒度变化情况 |
4.2.4 细菌胞外聚合物中多糖、蛋白质含量变化情况 |
4.3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5)甘肃某中药企业制药废水处理工程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我国中药产业概述及废水特点 |
1.1.1 中药产业发展现状 |
1.1.2 中药制药废水特点简述 |
1.2 中药制药废水毒性检测及控制 |
1.3 中药制药废水处理技术概述 |
1.3.1 物化法处理中药废水 |
1.3.2 生物法处理中药废水 |
1.4 中药制药废水生物处理研究概述 |
1.4.1 废水厌氧(水解酸化)处理原理 |
1.4.2 废水厌氧(水解酸化)处理技术的现状 |
1.4.3 好氧处理(SBR)工艺处理 |
1.4.4 SBR工艺的发展现状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内容 |
1.7 技术路线图 |
2 中药制药废水处理方案的选择 |
2.1 废水来源及水量确定 |
2.2 设计水质与出水水质确定 |
2.2.1 设计水质确定 |
2.2.2 出水水质确定 |
2.3 中药制药废水处理程度 |
2.4 废水的可生化性分析 |
2.5 中药制药废水处理方案的论证 |
2.5.1 预处理工艺方案的确定 |
2.5.2 废水二级生物处理工艺选择 |
2.5.3 深度处理工艺的选择 |
2.5.4 消毒工艺的选择 |
2.5.5 污泥处理处置工艺的选择 |
2.5.6 除臭工艺确定 |
2.6 污水处理站的工艺流程 |
2.7 中药制药废水处理系统去除率预测 |
2.8 本章小结 |
3 中药制药废水处理工艺可行性实验研究 |
3.1 不同混凝剂对中药制药废水的处理效果 |
3.1.1 主要实验药品 |
3.1.2 分析测试项目及方法 |
3.1.3 混凝实验方法 |
3.1.4 混凝剂的比选 |
3.2 不同水质的中药制药废水的混凝实验 |
3.2.1 第一次洗药废水的混凝实验 |
3.2.2 第二次洗药废水混凝试验 |
3.3 活性污泥法可行性实验研究 |
3.3.1 分析测试项目及方法 |
3.3.2 实验方法 |
3.3.3 第一次洗药废水生化实验 |
3.3.4 第二次洗药废水生化实验 |
3.4 本章小结 |
4 制药废水处理选择主要设计参数及工程设计 |
4.1 工艺设计的主要规模及水质 |
4.2 平面布置 |
4.3 设计依据 |
4.4 水处理构筑设计及主要设计参数选择 |
4.4.1 预处理构筑物设计及主要设计参数选择 |
4.4.2 二级生物处理构筑物设计及主要设计参数选择 |
4.4.3 中间水池及消毒池设计及主要设计参数选择 |
4.4.4 深度处理构筑物设计及主要设计参数选择 |
4.4.5 污泥池设计及设备选型 |
4.4.6 除臭装置及设备用房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5 运行效果及经济分析 |
5.1 污水处理站运行效果 |
5.2 运行成本分析 |
5.2.1 计费标准 |
5.2.2 供电负荷 |
5.2.3 运行费用计算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污水处理总平面图(一) |
附录二 污水处理总平面图(二) |
附录三 剖面图(一) |
附录四 覆土层管道平面布置图 |
附录五 A池、一级二级生物接触氧化池穿孔布水管及曝气管大样图 |
附录六 A池、一级、二级生物接触氧化池填料支架布置平面图 |
(6)采用生化微反应器对废水可生化性测定方法的探讨及SBR工艺数学建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制药废水的特点及常见处理方法 |
1.2.1 制药废水的分类及特点 |
1.2.2 制药废水的危害 |
1.2.3 制药废水常见处理方法 |
1.3 废水可生化性的评价方法 |
1.3.1 BOD_5/COD_(cr)法 |
1.3.2 生化呼吸线法 |
1.3.3 GC-MS法 |
1.3.4 模拟实验法 |
1.4 废水可生化性评价方法存在的不足 |
1.5 研究内容 |
第2章 采用生化微反应器对废水可生化性测定方法的初步探讨 |
2.1 概述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药剂与仪器 |
2.2.2 实验装置 |
2.2.3 耗氧量的测定 |
2.2.4 实验水质 |
2.2.5 水质分析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特殊菌种对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 |
2.3.2 废水生化呼吸指数Ks的提出 |
2.3.3 生化池SS浓度对废水可生化性的影响 |
2.3.4 废水B/C对废水生化呼吸指数的影响 |
2.3.5 生化呼吸指数Ks及B/C生化反应的模拟程度对比 |
2.3.6 生化呼吸指数Ks与废水可生化性的关系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SBR生化工艺过程中生化呼吸指数Ks的研究 |
3.1 概述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药剂与仪器 |
3.2.2 实验装置 |
3.2.3 生化呼吸指数Ks的测定 |
3.2.4 实验水质 |
3.2.5 水质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SBR工艺中不同组合对生化呼吸指数Ks、COD容积负荷、氨氮容积负荷的影响 |
3.3.2 SBR工艺中Ks变化曲线的规律性 |
3.3.3 SS对Ks变化曲线的影响 |
3.3.4 溶解氧对Ks变化曲线的影响 |
3.3.5 不同进水COD浓度对Ks变化曲线的影响 |
3.3.6 COD容积负荷与SBR整体Ks指数的关系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SBR生化工艺的建模优化研究 |
4.1 概述 |
4.2 RBF模型 |
4.2.1 模型简介 |
4.2.2 建模原理 |
4.3 建模路线 |
4.4 建模过程 |
4.4.1 指标选取及数据处理 |
4.4.2 RBF模型建立 |
4.4.3 模型验证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的主要结论 |
5.2 论文的创新性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7)Fenton氧化联合SBR工艺处理农药废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与缩略语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农药废水的来源和特征 |
1.2.1 农药废水的来源 |
1.2.2 农药废水特性 |
1.3 农药废水处理方法 |
1.3.1 物理法 |
1.3.2 化学法 |
1.3.3 生物处理法 |
1.4 农药废水处理的问题和展望 |
1.5 研究目的及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路线 |
第二章 农药化工企业废水生产过程及处理工艺 |
2.1 扬州市农药行业发展现状 |
2.2 企业废水生产过程 |
2.2.1 企业废水情况介绍 |
2.2.2 生产工艺及废水情况 |
2.2.3 废水处理工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FENTON氧化法处理农药废水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反应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3.2.2 H_2O_2投加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3.2.3 FeSO_4·7H_2O与H_2O_2的投加比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3.2.4 pH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3.2.5 反应温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3.2.6 H_2O_2的投加方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3.2.7 絮凝剂投加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3.3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SBR工艺处理农药废水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4.1.2 实验装置 |
4.1.3 分析方法 |
4.1.4 实验配水 |
4.1.5 活性污泥的驯化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SBR生化系统对COD去除效果 |
4.2.2 进水pH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4.2.3 溶解氧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4.2.4 水力停留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4.3 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5.1 全文总结 |
5.2 创新点 |
5.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Fenton-SBR工艺处理高浓度聚乙二醇废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我国水污染现状 |
1.1.2 高浓度工业废水研究现状 |
1.2 聚乙二醇废水简介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概述 |
1.2.2 性质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芬顿氧化法基本原理和应用 |
1.3.1 高级氧化技术的概述 |
1.3.2 Fenton氧化法的作用机理 |
1.3.3 Fenton氧化法的应用和发展 |
1.4 SBR工艺在处理高浓度有机污染废水的应用 |
1.4.1 SBR概述 |
1.4.2 SBR工艺基本原理 |
1.4.3 SBR研究及应用现状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 研究内容及特色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1.6.3 研究特色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用水水质 |
2.2 实验装置 |
2.3 实验检测项目及方法 |
2.4 实验药剂和分析仪器 |
2.4.1 实验试剂 |
2.4.2 实验仪器 |
2.5 实验方法 |
2.5.1 Fenton氧化预处理实验 |
2.5.2 Fenton氧化预处理生化性验证实验 |
2.5.3 SBR启动及参数优化实验 |
2.5.4 Fenton-SBR组合工艺处理实际废水实验 |
2.5.5 SBR抗冲击负荷研究实验 |
第3章 Fenton氧化法预处理研究及可生化性验证 |
3.1 高级氧化处理聚乙二醇废水最佳反应条件 |
3.1.1 H_2O_2与Fe~(2+)的最佳配比 |
3.1.2 Fenton试剂最佳投量的确定 |
3.1.3 Fenton试剂反应时间对COD处理效果的影响 |
3.1.4 正交实验 |
3.2 高级氧化处理聚乙二醇废水可生化性对比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SBR的启动及启动过程运行特性 |
4.1 SBR反应器的启动 |
4.1.1 接种污泥和进水水质 |
4.1.2 驯化方法 |
4.2 SBR反应器的启动过程分析 |
4.3 SBR反应器的启动效果分析 |
4.3.1 SBR启动期间COD的去除 |
4.3.2 SBR启动期间NH_3-N和TP的去除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SBR工艺参数的优化及运行特性研究 |
5.1 溶解氧(DO)对污染物处理效果的影响 |
5.1.1 溶解氧对COD去除效果影响 |
5.1.2 溶解氧对NH_3-N和TP处理效果影响 |
5.2 曝气反应时间(At)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
5.2.1 曝气反应时间对COD处理效果影响 |
5.2.2 曝气时间对NH_3-N和TP处理效果影响 |
5.3 SBR沉淀时间的优化 |
5.4 水力停留时间(HRT)对污染物处理效果的影响 |
5.5 最优参数下SBR稳定运行处理污染物的效果 |
5.5.1 最优参数下系统对COD的去除效果 |
5.5.2 最优参数下SBR对NH_3-N的处理效果 |
5.5.3 最优参数下SBR对TP的处理效果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Fenton-SBR组合工艺处理实际废水及抗冲击负荷研究 |
6.1 Fenton-SBR组合工艺处理实际PEG400废水 |
6.1.1 组合工艺运行工况 |
6.1.2 Fenton-SBR组合工艺处理实际废水连续运行效果 |
6.2 工艺抗冲击负荷研究 |
6.2.1 冲击负荷周期和恢复周期过程中COD浓度变化 |
6.2.2 冲击负荷对活性污泥的影响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UASB-好氧工艺处理奶牛养殖废水运行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课题来源及目的意义 |
1.2.1 课题来源 |
1.2.2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
1.3 国内外养殖废水处理研究现状 |
1.3.1 畜禽养殖废水的特征及危害 |
1.3.2 国外养殖污染治理现状 |
1.3.3 国内养殖污染治理现状 |
1.3.4 国内外养殖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
1.4 课题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
2.1 处理工艺的确定 |
2.2 试验用水及试验装置 |
2.2.1 试验用水 |
2.2.2 试验装置 |
2.3 检测与分析方法 |
2.4 试验方法 |
2.4.1 污泥接种 |
2.4.2 UASB反应器的启动 |
2.4.3 SBR反应器的启动 |
2.4.4 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的启动 |
第三章 UASB工艺处理奶牛养殖废水影响因素研究 |
3.1 UASB反应器启动结果与分析 |
3.1.1 适应阶段UASB对COD的去除效果 |
3.1.2 负荷提升阶段UASB对COD的去除效果 |
3.1.3 满载运行期UASB对COD的去除效果 |
3.2 HRT对UASB运行效果的影响 |
3.2.1 HRT对废水COD去除效果的影响 |
3.2.2 HRT对废水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 |
3.2.3 HRT对UASB产气率的影响 |
3.3 进水浓度及容积负荷对UASB运行效果的影响 |
3.3.1 进水COD浓度及容积负荷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
3.3.2 进水COD浓度对UASB产气率的影响 |
3.4 温度对UASB运行效果的影响 |
3.4.1 温度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 |
3.4.2 温度对UASB产气率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SBR工艺处理奶牛养殖废水影响因素研究 |
4.1 SBR反应器启动结果与分析 |
4.1.1 启动阶段SBR对COD的去除效果 |
4.1.2 启动阶段SBR对氨氮的去除效果 |
4.1.3 启动阶段SBR对磷的去除效果 |
4.2 曝气时间对SBR反应器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
4.2.1 曝气时间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 |
4.2.2 曝气时间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 |
4.2.3 曝气时间对TP去除效果的影响 |
4.3 闲置时间对SBR反应器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
4.3.1 闲置时间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 |
4.3.2 闲置时间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 |
4.3.3 闲置时间对TP去除效果的影响 |
4.4 温度对SBR反应器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
4.4.1 温度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 |
4.4.2 温度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 |
4.4.3 温度对TP去除效果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奶牛养殖废水影响因素研究 |
5.1 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启动结果与分析 |
5.1.1 启动阶段生物接触氧化对COD的去除效果 |
5.1.2 启动阶段生物接触氧化对氨氮的去除效果 |
5.1.3 启动阶段生物接触氧化对磷的去除效果 |
5.2 HRT对生物接触氧化运行效果的影响 |
5.2.1 HRT对废水COD去除效果的影响 |
5.2.2 HRT对废水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 |
5.2.3 HRT对废水TP去除效果的影响 |
5.3 温度对生物接触氧化运行效果的影响 |
5.3.1 温度对废水COD去除效果的影响 |
5.3.2 温度对废水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 |
5.3.3 温度对废水TP去除效果的影响 |
5.4 气水比对生物接触氧化运行效果的影响 |
5.4.1 气水比对废水COD去除效果的影响 |
5.4.2 气水比对废水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 |
5.4.3 气水比对废水磷去除效果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组合工艺对奶牛养殖废水处理效果的研究 |
6.1 UASB-SBR组合工艺处理奶牛养殖废水运行效果分析 |
6.1.1 UASB-SBR组合工艺对废水COD的去除效果 |
6.1.2 UASB-SBR组合工艺对废水氨氮的去除效果 |
6.1.3 UASB-SBR组合工艺对废水磷的去除效果 |
6.2 UASB-生物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处理奶牛养殖废水运行效果分析 |
6.2.1 UASB-生物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对废水COD的去除效果 |
6.2.2 UASB-生物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对废水氨氮的去除效果 |
6.2.3 UASB-生物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对废水磷的去除效果 |
6.3 UASB-SBR和UASB-生物接触氧化运行效果的比较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最优组合工艺出水的活性炭深度处理 |
7.1 活性炭吸附静态吸附试验 |
7.1.1 活性炭用量对废水COD去除效果的影响 |
7.1.2 活性炭吸附时间对废水COD去除效果的影响 |
7.1.3 PH值对活性炭吸附的影响 |
7.2 活性炭吸附动态试验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结论 |
8.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10)制药行业水污染环境影响评价及防治措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制药废水组成及特点 |
2.1 化学制药废水组成、污染因子及特点 |
2.1.1 废水组成 |
2.1.2 主要污染因子及排污特点 |
2.2 生物生化制药废水组成、污染因子及特点 |
2.2.1 制药废水组成 |
2.2.2 主要污染因子及排污特点 |
2.3 中药饮片加工和中成药制药废水组成、污染因子及特点 |
2.3.1 废水组成 |
2.3.2 主要污染因子及排污特点 |
2.4 单纯药品分装与复配制药废水组成、污染因子及特点 |
2.4.1 废水组成 |
2.4.2 主要污染因子及排污特点 |
3 水污染防治措施 |
3.1 化学制药废水处理工艺 |
3.2 生物生化制药废水处理工艺 |
3.2.1 电解+水解酸化+CASS工艺 |
3.2.2 Fe-C处理工艺 |
3.2.3 Fenton试剂法+活性炭吸附工艺 |
3.2.4 湿法氧化法 |
3.3 中药、中成药制药废水处理工艺 |
3.3.1 吸附法 |
3.3.2 接触氧化+水解酸化+SBR工艺 |
3.3.3 ABR+SBR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序批式活性 |
3.3.4 气浮+SBR+滤池工艺 |
4 制药行业制药废水环境影响评价中需注意的问题 |
4.1 开展工程分析, 确定污染来源及组成 |
4.2 做好物料平衡和水平衡分析 |
4.3 污水处理措施的有效性、可行性分析 |
4.4 加强运营期环境管理 |
5 结语 |
四、SBR工艺处理制药废水(论文参考文献)
- [1]中成药废水的物化-生化组合工艺处理特性[D]. 王岩.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臭氧催化氧化+A/O组合工艺处理医药中间体废水[D]. 马祥. 河北科技大学, 2021(02)
- [3]SBR与SBBR对制药废水深度脱氮处理特性研究[D]. 张俸志. 山东建筑大学, 2020(10)
- [4]生物强化SBR系统对磷霉素制药废水处理效果研究[D]. 符昊.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5]甘肃某中药企业制药废水处理工程实践[D]. 焦军强.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6]采用生化微反应器对废水可生化性测定方法的探讨及SBR工艺数学建模的研究[D]. 徐梦雅.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2019(02)
- [7]Fenton氧化联合SBR工艺处理农药废水[D]. 李文涛.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8]Fenton-SBR工艺处理高浓度聚乙二醇废水的研究[D]. 刘媛. 南昌大学, 2018(01)
- [9]UASB-好氧工艺处理奶牛养殖废水运行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D]. 姜伟. 沈阳建筑大学, 2015(01)
- [10]制药行业水污染环境影响评价及防治措施分析[J]. 牟真. 绿色科技, 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