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鹤顶兰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论文文献综述)
夏春英[1](2019)在《竹叶兰繁育系统与快繁技术及其多倍体诱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竹叶兰(Arundina graminifolia)是兰科(Orchidaceae)竹叶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较高的药用和观赏价值。近年来,由于受生境破坏和人为采挖等因素影响,野生竹叶兰资源被破坏得极为严重,种群数量日益减少,现已被列入国家II级保护植物,目前,对于竹叶兰的保育相关研究仍较少,因此,本研究通过开展其花部结构和繁育系统、快繁技术、多倍体诱导试验,以期为竹叶兰的保护、开发利用以及种质资源创新提供基础资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竹叶兰人工种植栽培居群的开花物候观察,竹叶兰在试验地的盛花期在810月,单花花期3.42±0.83 d。通过离体培养法和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竹叶兰单花开放时间内的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逐渐下降;在筛选出花粉萌发最适培养液的基础上,采用低温干燥法进行竹叶兰花粉贮藏试验表明其花粉活力随贮藏时间变长和贮藏温度升高而降低。繁育系统试验表明竹叶兰自交亲和,不存在自动自花授粉和无融合生殖,人工自花授粉、人工异花授粉的结实率分别为89.47%和79.49%,自然条件下的结实率为18%。不同授粉方式产生的果实形态在授粉后30 d和60 d时有显着差异,种子形态则差异不显着。授粉后不同时期的种子生活力差异较大,TTC法与萌发法检测结果均以授粉后60 d的种子生活力最高,分别为94.20%和95.50%。2、竹叶兰种子无菌萌发及植株再生研究结果表明:竹叶兰种子萌发的最适培养基为1/2 MS+琼脂7 g.L-1+蔗糖30.0 g.L-1+活性炭1g.L-1+椰子乳100 mL.L-1+NAA 1.0 mg.L-1+6-BA 2.0 mg.L-1+花宝1号0.5 g.L-1,萌发率达83.79%;叶芽分化的最适培养基为1/2 MS+琼脂7g.L-1+蔗糖30.0 g.L-1+活性炭1 g.L-1+椰子乳50 mL.L-1+NAA(0.51.0)mg.L-1+6-BA(2.02.5)mg.L-1+花宝1号(11.5)g.L-1;芽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1/2 MS+琼脂7 g.L-1+蔗糖30 g.L-1+活性炭1 g.L-1+IBA 1mg.L-1+6-BA 3 mg.L-1+NAA 0.5 mg.L-1+100 g.L-1土豆泥,增殖率1.36;芽生根培养的最适培养基为1/2 MS+琼脂7 g.L-1+蔗糖30 g.L-1+活性炭1 g.L-1+IBA 0.2 mg.L-1+6-BA 2 mg.L-1+NAA(0.20.5)mg.L-1+100 g.L-1香蕉泥;炼苗移栽的最适培养基质为珍珠岩:泥炭土=1:1,成活率高达98%,移栽效果良好。3、竹叶兰不定芽诱导研究结果表明:竹叶兰不定芽诱导外植体表面消毒处理,茎尖以2%次氯酸钠浸泡1215 min为宜,上部茎段以10%次氯酸钠浸泡1215 min为宜。竹叶兰茎尖和上部茎段不定芽诱导和增殖的培养基配方以MS+琼脂7 g.L-1+蔗糖30 g.L-1+活性炭2 g.L-1+NAA 0.5 mg.L-1+6-BA(1.52)mg.L-1+花宝1号(11.5)g.L-1为宜,不定芽诱导率最高达40.00%,增殖系数最大为6.00。4、竹叶兰多倍体诱导结果表明:浸泡法以0.10%秋水仙素浸泡12 h的诱变率最高,为23.33%(n=60);混培法以秋水仙素浓度为0.05%的诱导效果最好,诱变率21.67%(n=60)。不同处理的植株死亡率呈现出随秋水仙素浓度升高和处理时间延长而增高的变化趋势。秋水仙素对植株继代培养有毒害作用,混培法比浸泡法毒害影响持续时间更长。竹叶兰多倍体变异植株与二倍体正常植株存在较明显的形态学、细胞学及染色体差异,具体表现为:多倍体植株的茎叶变粗大,较正常植株茎粗增大了46.20%,叶型指数降低了50.12%;叶片变厚,较正常植株增厚了47.83%;叶片气孔和保卫细胞增大,气孔密度降低,保卫细胞面积比正常植株增大了59.87%,气孔密度比正常植株降低了45.99%;染色体水平上,正常植株染色体数目为2n=2x=40,多倍体变异植株的染色体数目明显增多。
徐仕英[2](2019)在《基于2n配子途径的杂交兰多倍体育种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杂交兰是国兰和大花蕙兰杂交培育的兰花新类型,既有国兰的幽香和株型优美,又有大花蕙兰的花大色艳,市场前景广阔。多倍体育种是兰花育种的主要方法,但目前有关利用2n配子途径选育多倍体杂交兰新品种的报道较少。本研究以株系44-58、‘小凤兰’、‘君豪兰’和‘宫粉佳人兰’等为材料,研究利用2n配子途径选育杂交兰多倍体新品种技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金嘴墨兰’、‘太平洋兰’、‘小凤兰’、‘君豪兰’和‘宫粉佳人兰’进行2n雄配子发生率鉴定。发现不同兰花品种的2n雄配子发生率不同,‘君豪兰’和‘宫粉佳人兰’2n雄配子发生率较高。2.株系44-58ב小凤兰’杂交后代种子萌发率为100%,共获得1226个株系,其中疑似多倍体有2个。‘君豪兰’和‘宫粉佳人兰’杂交后种子萌发率为98.00%,共获得231个株系;其中间繁殖体形态有根状茎、原球茎和中间型,比例分别为56.71%、23.38%和19.91%,再生植株形态中,国兰型占20.78%,杂交兰型占77.49%,大花蕙兰型占1.73%,不同株系的中间繁殖体增殖分化特性差异显着。3.有性三倍体与同组合二倍体开花植株的性状差异显着。‘黄荷兰’的株宽、花朵数等均显着大于二倍体株系DH。‘玉桃兰’的株高、假鳞茎直径等均显着大于二倍体株系ZJ-3-88,株系F410的株高、叶片数等也显着大于二倍体株系F103。‘黄荷兰’株型紧凑,花大、黄色、荷型、香气浓郁;‘玉桃兰’株型紧凑,花型圆整,桃红色,香气浓郁。4.‘黄荷兰’和‘玉桃兰’比同组合二倍体组培快繁效率高,其根状茎的诱导率、增殖系数、分化率、生根壮苗和试管苗移栽成活率均高于二倍体,但二倍体试管苗的苗高和根长均显着大于对应有性三倍体。不同有性三倍体组培快繁特性也不同,‘黄荷兰’根状茎的苗分化率和苗分化数以及试管苗叶宽均显着大于‘玉桃兰’,但‘玉桃兰’试管苗的根数显着高于‘黄荷兰’。5.‘黄荷兰’横切茎尖的起始脱分化时间早于纵切,诱导率高于纵切。切割长度、外源激素、光照强度和有机附加物对根状茎的增殖影响显着,将根状茎切割成0.50 cm长接种到MS+6-BA 1.00 mg·L-1+NAA 0.20 mg·L-1+土豆80.00 g·L-1+蔗糖30.00g·L-1+卡拉粉7.00 g·L-1+AC 0.30 g·L-1培养基中培养40 d,根状茎增殖系数为3.18。外源激素对根状茎的分化影响显着,将根状茎掰成1.00 cm长接入MS+6-BA 1.00mg·L-1+NAA 0.20 mg·L-1+蔗糖20.00 g·L-1+卡拉粉7.00 g·L-1+AC 0.02 g·L-1培养基中培养40 d,芽分化率和苗分化率分别为60.00%和57.50%。将4.00 cm高的苗转入1/2MS+6-BA 0.10 mg·L-1+NAA 0.50 mg·L-1+蔗糖20.00 g·L-1+卡拉粉7.00 g·L-1+AC 0.50 g·L-1中培养50 d,平均株高和根数分别为7.32 cm和3.56条。4月和10月用水草移栽,试管苗成活率分别为98.67%和99.67%。通过以上研究,建立了利用2n配子途径选育杂交兰多倍体新品种技术体系,明确有性多倍化对兰花组培快繁特性和主要观赏性状的效应,弄清了影响‘黄荷兰’组培快繁效率的因素,建立了‘黄荷兰’组培快繁技术体系,为进一步开展多倍体杂交兰新品种选育和繁育奠定坚实基础。
蒋雅婷[3](2019)在《无距虾脊兰种子萌发的生理及分子基础研究》文中指出无距虾脊兰(Calanthe tsoongiana T.Tang et F.T.Wang)为兰科虾脊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为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植物。兰花授粉后,单个蒴果内可发育出众多细小的种子,采收未成熟蒴果进行无菌播种可获得大量生长状态一致的幼苗,利用种子繁殖对珍稀兰花物种进行保护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另外,大多数地生兰种子离体条件下难以萌发,且兰花种子结构特殊,其萌发过程不同于一般植物。原球茎为种子萌发过程中重要的中间结构。为揭示无距虾脊兰种子萌发和幼苗形态建立的基础生理和分子机制,我们通过形态特征观察、石蜡切片技术、内源激素含量测定以及转录组测序技术对无距虾脊兰种子萌发到幼苗建立的发育过程进行了研究,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形态特征和石蜡切片观察发现,种子吸水膨胀时,种胚内细胞体积和细胞核较大。未见表皮组织的分化。种胚突破种皮后转绿并发育成球形原球茎,含有顶端分生组织的一端细胞分裂旺盛且具有相似的形态特征,细胞不断分裂后,原球茎一端出现指状突起,叶原基形成。同时,另一端发育出透明“纤毛”,行使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功能。茎尖伸长分化期间,根原基在基部出现并不断发育形成幼根。叶原基和根原基分化成片状幼叶和根时,幼苗形态完全建成。在形态结构和解剖特征观察的基础上,将无距虾脊兰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的过程划分为六个发育阶段:(S0)未成熟种子阶段;(SA)吸胀活化种子阶段;(PB)球形原球茎阶段;(PC)指状原球茎阶段;(PD)根叶分化阶段;(PE)幼苗阶段。(3)以上述划分的六个时期样本为实验材料,对ABA、IAA、GA3、BR、JA-ME、IPA和ZR这七种内源激素的含量进行检测。其中,ABA、IAA、JA-ME和IPA在萌发过程中变化幅度较大,IPA在种子吸水膨胀阶段含量剧烈下降,此后保持较低的水平。IAA在整个发育过程中波动幅度较大。JA-ME含量在种子萌发后的球形原球茎阶段大幅度上升,其后保持较高的含量。IPA含量缓慢增加并在指状原球茎阶段达到巅峰。其它三种激素GA3、BR和ZR在原球茎分化过程中存在小幅度波动。因此,ABA,IAA,JA-ME and IPA可能作用于种子萌发原球茎形成过程,IAA、IPA、BR和ZR则涉及原球茎分化成幼苗这一过程。(4)采用种胚吸水膨胀到根叶分化共四个阶段的样本进行转录组测序。原始序列经处理后产生73 528条Unigenes。在公共数据库比对中,分别有48.10%、34.17%、13.53%、31.43%的基因注释到NR、Swissprot、KEGG、GO库。共设有6个比较组(PB VS SA,PC VS SA,PD VS SA,PD VS PB,PD VS PC,PC VS PB),其检测到的差异基因数量分别为:10 029、9 277、8 056、6 784、3 560、1 038。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DEGs(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涉及细胞过程和代谢过程,KEGG代谢途径分析则显示DEGs主要参与光合作用、苯丙素生物合成、淀粉和糖代谢等。(5)进一步对差异基因进行分析,筛选到与无距虾脊兰内源激素和器官形态建成相关的基因。赤霉素合成相关基因KAO2和CPS1以及代谢基因GA2ox1在PB和SA阶段间显着差异表达。而脱落酸相关基因在无距虾脊兰中存在复杂的分子调控机制,NCED1和ZEP是决定ABA生物合成的关键基因,而CYP707A4控制ABA的代谢。TSA1和DAO分别为生长素合成和代谢基因,在本研究中呈相反的表达趋势且具有较高的表达水平。AUX1为原球茎分生组织中负责生长素转运的主要基因。ARR-A和ARR-B转录因子家族基因是细胞分裂素信号转导途径的关键基因。器官形态建成相关基因CUC2、AS1和STM存在相互作用,这三者共同调控分生组织和叶片的形成。
陈洁[4](2019)在《福建72种野生兰科植物种子生物学及罗氏石斛的分子鉴定》文中提出福建省兰科植物物种较为丰富,种类达160种以上,其生活型以地生型为主,附生型也较丰富,菌类寄生型(腐生型)较少。在全省本底资源系统调查的基础上,开展了野生兰种子生物学等相关方面的研究。本论文对72种闽产野生兰的成熟蒴果和种子进行了形态特征描述及部分种子的生活力的测定,进而开展了以广东石斛(Dendrobium wilsonii)和金线兰(Anoectochilus roxburghii)种子为材料的非共生性萌发研究,及省级新记录种--罗氏石斛(Dendrobium loui)的分子鉴定。研究结果补充了福建野生兰的种子形态特征,可为兰科植物分类提供基础资料;建立了广东石斛和金线兰的快繁体系,可为其保育计划的制订提供参考;另外,为罗氏石斛的鉴定提供了分子生物学方面的证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调查72种野生兰中,不同种类的成熟蒴果形态差异较大,其中地生兰主要呈椭圆形,菌类寄生兰多呈棒状,附生兰多为棒状或水滴形。蒴果内具有量大且极小的种子,其中万代兰族种类的蒴果内还含有大量的隔丝。不同种类的地生兰种子数量差别较大,少的,如日本对叶兰(Neottia japonica),平均63±9粒,多的,如建兰(Cymbidium ensifolium),平均1 337 072±202 411粒;附生兰种子数变化差异小于地生兰,少的,如小叶鸢尾兰(Oberonia japonica),平均1 648±336粒,多的,如寄树兰(Robiquetia succisa),平均216 441±43 727粒。不同种类的野生兰种子形态多样,多呈纺锤形或条形,部分种子呈细线形或匙形,具孔隙;值得一提的是,盂兰属的两种种子均呈细线形,中间具网兜。种皮细胞间一般排列紧密,侧壁增厚,附生兰种子的种皮一般较地生兰种皮细胞排列更紧密,侧壁增厚更加明显,其中鸟巢兰族部分种子的种皮细胞之间或形成细胞间隙。种胚有一层透明的被膜,色泽由无色到褐色变化,内无胚乳,但有质体存在,少数种类种胚内具叶绿体;部分种类具胚柄,但其中多数种类的胚柄退化仅留痕迹,只有少数可见,生长部位朝向基部微孔端,且不同种属的胚柄具有形态差异性;另外,有6.94%的种子具多胚现象。地生兰种子体积变化较大,最大,如尖叶火烧兰(Epipactis thunbergii)平均可达33.761×10-3 mm3;附生兰种子体积普遍较小,一般在1.0×10-3 mm3以下。地生兰种子一般气腔较大,占种子体积大多(气腔比)50%以上;菌类寄生兰种子气腔比在80%以上;附生兰气腔比多数小于50%。(2)经TTC染色发现,野生兰种子生活力不同种类间差异大,最低的为0,如撕唇阔蕊兰(Peristylus lacertifer)等,最高达90%以上,如细茎石斛(Dendrobium moniliforme)等;地生兰有活力的种子,其活力平均为52.02%;菌类寄生兰生活力低,为6%;附生兰种子均有生活力,活力平均为60.55%。种子有胚率与生活力有一定相关性,有胚率较低者,种子生活力亦低。(3)在无菌条件下,广东石斛和金线兰种子均可萌发;预处理与否对广东石斛种子的萌发影响较小,而金线兰种子则需预处理才能萌发。广东石斛可通过原球茎途径和茎上节间萌发点增值;金线兰则在根状茎上具多个萌发点。广东石斛最适种苗生长培养基为MS+活性炭2.5g/L+10%香蕉汁;金线兰最适增值培养基为1/4 MS+NAA 1.0 mg·L-1+6-BA 1.0 mg·L-1+10%香蕉汁,最适生根壮苗培养基组成为1/4MS+6-BA 1.0 mg·L-1+活性炭0.25g·L-1+10%香蕉汁。(4)在福建周宁县发现的省级石斛属新记录植物,其ITS序列与NCBI库中罗氏石斛的ITS序列相似度达99.45%以上,结合花的形态结构及植株形态等特征,确定该种为罗氏石斛。
黄焕林[5](2018)在《广东东源康禾省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调查与评价》文中研究表明野生观赏植物是现代园林观赏植物育种的优良种质资源和宝贵材料。我国野生观赏植物资源极其丰富,但开发利用工作任重道远。广东东源康禾省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康禾自然保护区)自然环境条件优越,孕育着丰富的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笔者以康禾省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对其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进行系统全面的调查研究和评价分析,旨在为这些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据调查统计,康禾自然保护区共有野生观赏植物139科288属465种。其中,蕨类植物31科52属85种,裸子植物3科3属4种,被子植物105科233属375种(双子叶植物91科191属324种,单子叶植物14科42属52种)。康禾自然保护区的野生观赏植物可依生活型可划分为观赏蕨类(31科52属85种)、观赏竹类(4属6种)、观赏藤蔓类(25科47属76种)、观赏树木类(54科117属209种)、观赏草本类(28科68属89种)五大类。在康禾自然保护区的465种野生观赏植物中,含10种以上的有壳斗科(Fagaceae)、樟科(Lauraceae)、大戟科(Euphorbiaceae)、蝶形花科(Fabaceae)、杜鹃花科(Ericaceae)和兰科(Orchidaceae)等6科;含5种以上的优势属有锥属(Castanopsis)、杜鹃花属(Rhododendron)、凤尾蕨属(Pteris)、算盘子属(Glochidion)、榕属(Ficus)、紫金牛属(Ardisia)、山胡椒属(Lindera)、铁线莲属(Clematis)、蒲桃属(Syzygium)、野牡丹属(Melastoma)、润楠属(Machilus)和青冈属(Cyclobalanopsis)等12属。康禾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种类丰富,热带性质非常明显,同时也表现出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特点。在科这一层面上,康禾自然保护区共有温带性质的科21个,占总科数的14.39%,而热带性质的科达84个,占总科数的60.43%,科数占比远高于温带性质的;在属一层面上,温带性质的属数共54个,占总属数的18.75%,而热带性质的属共220个,占总属数的76.39%,属数占比亦远高于温带性质的属数。此外,在康禾自然保护区的野生观赏植物当中,有中国特有植物83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7种、珍稀濒危植物17种。按照观赏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的方式,可将康禾自然保护区的野生观赏植物分为庭荫树类(76种)、灌木类(43种)、风景林木类(65种)、绿篱和绿雕塑类(18种)、垂直绿化类(72种)、树桩盆景类(7种)、草本花卉类(33种)、地被植物类(16种)、室内观赏植物类(73种)、水生植物(29种)和岩生植物(49种)等11种类型。本研究用AHP层次分析法对80种野生观赏树木、50种野生观赏藤蔓植物和48种野生观赏草本植物进行了综合评价。根据最终的评分结果,推荐优先开发利用的野生观赏树木有33种,如桃金娘(Rhodomyrtus tomentosa)、楝(Melia azedarach)、常山(Dichroa febrifuga)、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香港四照花(Cornus hongkongensis)和野鸦椿(Euscaphis japonica)等;推荐优先开发利用的野生藤蔓植物有17种,如粉叶羊蹄甲(Bauhinia glauca)、扁担藤(Bauhinia glauca)、篱栏网(Merremia hederacea)、首冠藤(Bauhinia corymbosa)、香港双蝴蝶(Tripterospermum nienkui)和玉叶金花(Mussaenda pubescens)等;推荐优先开发的野生草本植物有23种,如华山姜(Alpinia chinensis)、金线兰(Anoectochilus roxburghii)、千里光(Senecio scandens)、青葙(Celosia argentea)、鸭舌草(Monochoria vaginalis)和假蒟(Piper sarmentosum)等。
刘阳[6](2017)在《墨兰易工厂化繁殖资源创制及芽分化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墨兰(Cymbidium sinense)是广东省原产的重要花卉,其品种多样,栽培历史悠久,市场前景广阔,但传统的墨兰品种难以实现工厂化繁殖,已不能适应现代兰花产业发展的需求。因此,创建易工厂化繁殖的墨兰资源,培育易产业化的墨兰新品种,解析墨兰组培快繁难的分子机理,对推动墨兰种业和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研究了利用有性杂交技术创制易工厂化繁殖墨兰资源的方法;通过对易工厂化繁殖墨兰与传统墨兰的根状茎增殖和分化过程、内源激素和转录组的比较分析,挖掘与墨兰芽分化能力相关的候选基因。主要结果如下:1、墨兰的可交配性与双亲亲缘关系密切相关,品种间的可交配性最高,平均坐果率为70.69%,种间次之,平均坐果率为30.99%,属间最低,平均坐果率仅为4.62%。同一类型的组合中,不同亲本可交配性不同,种间杂交中,墨兰与地生兰、墨兰与杂交兰组合的坐果率较高(61.25%和48.89%),而墨兰与大花蕙兰组合的坐果率较低(4.62%);在40对属间杂交组合中,‘小香’墨兰和‘蝴蝶之吻’(Epilaeliocattleya Butterfly Kisses’Mendenhall’),‘企剑白墨’墨兰和Grammangis ellisii的坐果率分别为50%和83%。墨兰的不可交配性主要表现为花柱不亲和。种子有胚率与双亲亲缘关系有关,品种间和种间组合的有胚率高(87.57%和89.61%),属间组合的有胚率低(38.41%)。果龄和种子起始萌发时间呈显着正相关关系(R=0.7646),果龄为170-190天时,起始萌发时间短,果龄为220天以上时,起始萌发时间长;种子萌发量和亲缘关系有关,品种间组合种子萌发量最高、种间组合次之,属间组合最低。2、对‘玉女兰’ב黄叶红墨’墨兰79个杂交后代的组培快繁特性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其增殖能力表现为强(28%)、较强(25%)、中(25%)、较弱(19%)和弱(3%),芽分化能力表现为强(11%)、较强(20%)、中(38%)、较弱(20%)和弱(9%),生根成苗能力表现为强(3%)、较强(14%)、中(32%)、较弱(30%)和弱(21%)。后代的中间繁殖体类型和试管苗形态亦呈现多样性:中间繁殖体类型有根状茎(47%)、偏根状茎(20%)、中间类型(28%)和偏类原球茎(5%);试管苗形态分大花蕙兰型(33%)、偏大花蕙兰型(24%)、偏国兰型(31%)和国兰型(12%);其中,d26和d521试管苗形态偏向国兰,中间繁殖体为根状茎,绝对增殖率分别为155.9%和126.4%,平均芽分化率分别为618.6%和430.1%,成苗率分别为83.7%和82.0%,均显着高于‘企剑白墨’墨兰。3、‘小凤兰’和‘企剑白墨’墨兰的根状茎结构相似,但根状茎增殖过程中‘小凤兰’的生长速度较‘企剑白墨’快,顶端分生组织不断生长形成新的节,根状茎不断伸长,但较少分支。增殖过程中‘小凤兰’根状茎内生长素含量不断升高,而‘企剑白墨’墨兰的生长素含量不断降低,两品种的细胞分裂素和茉莉酸甲酯的含量在不同增殖阶段也有差异;转录组分析结果表明,‘小凤兰’和‘企剑白墨’墨兰的根状茎在增殖过程中共有9392个差异表达基因,这些差异表达基因在整个增殖过程的表达变化模式各不相同,在‘企剑白墨’墨兰中以下调为主,显着富集到与细胞壁形成、内源刺激响应及碳水化合物代谢有关的代谢通路,在‘小凤兰’中则以上调为主,显着富集到与激素合成、光合作用有关的代谢通路。4、在相同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下,‘小凤兰’的芽分化进程较‘企剑白墨’墨兰更快,分化出的芽数更多,芽更大。分化过程中,‘小凤兰’根状茎内源生长素含量先迅速升高,再缓慢升高,而在‘企剑白墨’中先轻微降低,再迅速升高,导致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比值在‘小凤兰’中基本保持稳定,而在‘企剑白墨’中则先升高再降低。转录组分析结果表明,‘小凤兰’和‘企剑白墨’在根状茎分化过程中共有8625个差异表达基因,它们在整个分化过程的表达变化模式各不相同;两品种中都呈现上调趋势的基因,在‘企剑白墨’富集到与分生组织形成相关,而在‘小凤兰’中则富集到与叶的形成及生长素相关的代谢通路。5、通过定量分析、序列分析和功能分析,筛选出8个芽分化相关的候选基因,其中YUC家族3个、GH3家族2个、CKX家族1个、AHK4类1个和CYP450家族1个。两个GH3类候选基因编码的蛋白都具有IAA-Amido合成酶的催化活性;YUC蛋白功能抑制剂Yucasin能够抑制‘小凤兰’的芽分化,但对‘企剑白墨’的影响不显着;与‘企剑白墨’相比,芽分化过程中YUC类候选基因在‘小凤兰’中表达上调,GH3类候选基因表达下调,两者共同影响了分化第一阶段的生长素含量。CsAHK4比CxAHK4多了一段核苷酸序列,而CsCKX9比Cx CKX9少了两段核苷酸序列,说明可能存在可变剪切;CsAHK4编码的蛋白有完整的细胞分裂素感受器结构,能够感受细胞分裂素信号;与‘小凤兰’相比,AHK4和CKX9均在‘企剑白墨’芽分化过程中表达上调。CsCYP450和CxCYP450蛋白序列一致性仅为87.30%,进化分析表明来自‘小凤兰’的CxCYP450与小兰屿蝴蝶兰的PeCYP450关系更近,其蛋白序列包含一个假定的ω-脂肪酸羟化酶保守区,可能与某种重要的脂类化合物的合成有关;与‘小凤兰’相比,CYP450在‘企剑白墨’离体幼嫩组织器官中表达量较低。通过上述研究,建立了易工厂化繁殖的墨兰资源创建的技术体系,获得2份易工厂化繁殖墨兰资源,进一步明确‘小凤兰’和‘企剑白墨’墨兰组培快繁能力的差异及其生理机理,筛选出与墨兰芽分化能力相关的候选基因,为深入了解墨兰根状茎分化的分子机理、培育易工厂化繁殖墨兰新品种奠定坚实的物质和技术基础。
汤欢[7](2016)在《兰科重要药用植物DNA条形码鉴定及其生态适宜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兰科植物是被子植物中最进化的类群和世界性大科之一,在全世界约有800属20 000~35 000种。兰科植物中可供药用的物种较多。由于生态环境遭破坏、过度采挖、科研滞后等因素,导致许多野生兰科药用植物的生境遭到破坏甚至丧失,野生兰科药用植物资源量急剧减少。兰科药用植物中的许多物种因其形态高度进化,物种之间仅有细微差异,从形态上对其进行鉴定较困难,急需寻求一种更高效的适宜用于鉴定兰科药用植物的方法。此研究运用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法对兰科药用植物进行鉴定研究,探讨此分子鉴定法在鉴定兰科药用植物上的可行性,期望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法能从分子水平支持兰科药用植物的传统形态分类,推动兰科药用植物鉴定研究。兰科药用植物是近年来开发的热点,重要问题之一就是生态适宜性问题,人们常常因所选择的引种地不适宜而使种植出的药材达不到药典规定的药材质量标准。鉴于这一现实问题,此研究期望寻求一种简便方法解决该问题,为兰科药用植物的引种提供科学支撑。此研究运用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法对163份兰科药用植物样品进行DNA条形码分子鉴定研究,并运用为研究药用植物产地生态适宜性而开发的“药用植物全球产地生态适宜性区划信息系统”(GMPGIS)对其中较常用及珍稀濒危的19种兰科重要药用植物进行生态适宜性研究,并对在野外调查、鉴定及生态适宜性研究中发现的一种兰科齿唇兰属新种开展相关研究。1.兰科药用植物DNA条形码分子鉴定研究兰科药用植物形态分类困难,此研究运用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方法从分子水平验证兰科药用植物的传统形态分类。以matK,psbA-trnH和ITS2序列作为DNA条形码对已进行过形态鉴定的49属135种163份兰科药用植物样品进行分子鉴定。经DNA提取,PCR扩增、双向测序及校对拼接后,将得到的序列在GenBank数据库中进行BLAST比对,然后运用MEGA 7.0软件中的Neighbor-joining(NJ)法构建物种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163份兰科重要药用植物样品均能成功提取DNA;matK,psbA-trnH和ITS2序列的PCR扩增效率分别为100%,100%和98.77%;此研究中共得到487条兰科药用植物DNA条形码序列,其中的345条序列在GenBank数据库中比对到了相应物种的序列,142条为新增序列,这些新提交到GenBank数据库中的兰科药用植物DNA条形码序列将进一步充实GenBank数据库中的物种序列信息,促进兰科药用植物的DNA条形码鉴定研究;运用NJ法,基于matK,psbA-trnH和ITS2这3种DNA条形码序列所构建的兰科药用植物系统进化树中,大部分物种都能单独聚为一支,聚在一起的属种可以成为亲缘关系研究的重点,所得出的兰科药用植物系统进化树能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其中一些物种的亲缘关系远近;基于matK序列所构建的物种系统进化树要优于基于psbA-trnH和ITS2序列所构建的系统进化树;matK,psbA-trnH和ITS2序列在鉴定兰科药用植物过程中互为补充,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法可用于辅助兰科药用植物的分类鉴定。在相关网站支持下,制作完成了此研究中得到的133种兰科药用植物的ITS2序列信息二维码,方便使用移动终端(Android手机、iPhone等)的用户获取对应物种的DNA条形码序列信息,为今后研究兰科药用植物提供便捷与研究基础。2.兰科药用植物生态适宜性研究由于人们对兰科药用植物需求量的增多,对其野生资源的采挖更加严重,因此急需开展生态适宜性方面的研究,找到物种的适宜生长区域,加大引种栽培,以栽培品代替野生品以满足市场供应,减少人们对野生兰科药用植物的采挖。运用为研究药用植物产地生态适宜性而开发的“药用植物全球产地生态适宜性区划信息系统”(GMPGIS)对较常用及珍稀濒危的19种兰科重要药用植物进行了生态适宜性研究。首先通过开展野外调查(GPS采点)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及数据库,得到此19种兰科重要药用植物在中国的2 725个分布点经纬度信息,再将经整理和转化后的各物种分布点经纬度(附录III)导入GMPGIS中,生成各物种分布点的shape文件,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全球气候数据库、药用植物分布空间数据库等相关数据库的支持下,运用GMPGIS进行此19种兰科重要药用植物在中国的产地生态适宜性分析,最后得到此19种兰科重要药用植物的主要生长区域气候因子值、在中国的分布点图和在中国的最大生态相似度区域分布图,并进行此19种兰科重要药用植物在中国的生态适宜性区划,找出此19种兰科重要药用植物在中国的适宜抚育区域和引种栽培区域。此研究中所得出的此19种兰科药用植物在中国的最大生态相似度区域均包括了《中国植物志》中记载的这些物种在中国的全部分布区域,其最大生态相似度区域与相关研究中得出的分布区域相符,其主要生长区域生态因子值也与相关文献中记载的物种生态因子值相符,并且,此研究还得出了一些在之前的文献中没有记载的兰科药用植物的新适宜分布区域。此研究为较常用及珍稀濒危的19种兰科重要药用植物所做的生态适宜性研究能为这些物种的野生抚育、引种栽培选地及生产区划提供基础研究数据和参考依据。此研究结果对这些物种的育种也能提供一定的帮助,可以为人们在分布区选育出适合当地栽培的品种提供科学依据,如在干旱区域选育耐旱品种。3.兰科齿唇兰属新种研究基于前面的野外调查、鉴定及生态适宜性研究,发现了兰科植物一新种——那坡齿唇兰 Odontochilus napoensis H.Tang et Y.F.Huang sp.nov.,此新种仅被发现分布于靠近中越边境的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那坡县境内妖皇山石灰岩地区的常绿阔叶林下,这个新种很可能在靠近中越边境的越南石灰岩地区也有分布。通过对此新种所进行形态描述及其与近似种的区别、保护和利用、潜在分布区等相关方面的研究,有助于人们尽早认识此新种并对其开展相关研究和保护工作。通过开展此研究,可以为兰科药用植物的高效鉴定、野生抚育、引种栽培及生产区划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和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能对兰科植物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提供帮助。
李春华,李天纯,李柯澄[8](2014)在《鹤顶兰繁殖与养护》文中研究指明鹤顶兰是兰科鹤顶兰属大型植物之一,全属野生原种约50种,广泛分布于亚洲、非洲和大洋洲的热带地区,我国有10种,产于福建、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生长于海拔7001800m的山地林下或林缘阴湿处或溪边的湿地上。大多为地生兰,株形较大,有的株高可达1m,叶大如掌,也有的种类叶片长达50cm,花朵也较大,花形如仙鹤。鹤顶兰为多年生常绿草本,地生或半附生,植株假鳞茎圆锥形丛生,表面不光滑,起褶皱,有叶26枚,花序
李豆豆[9](2013)在《秋水仙素诱导鹤顶兰染色体加倍的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鹤顶兰(Phaius tankervilleae)为兰科鹤顶兰属植物,多年生草本,叶长椭圆状披针形,花形优美,色泽鲜艳,是优良的野生热带兰之一。鹤顶兰花朵下垂和属间杂交不易等缺点制约着鹤顶兰的进一步推广。倍性育种是种质资源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将鹤顶兰染色体进行加倍有望克服上述缺点。本研究以鹤顶兰为材料,利用化学诱变与组织培养相结合的技术,研究了秋水仙素诱导鹤顶兰染色体加倍的技术体系,并探讨了嵌合体的分离方法。主要结果如下:1.建立了鹤顶兰的一次成苗离体再生体系。以无菌苗的假鳞茎与茎尖为外植体,诱导类原球茎的最适培养基为花宝一号+2.0mg/LBA+0.2mg/LNAA+椰子水100mL/L+活性炭2g/L+卡拉胶8g/L+蔗糖20g/L,诱导后无需转接于生根培养基中,再生植株生根率达100%,移栽成活率可达98.3%。一次成苗离体再生体系有效的减少了组织培养中多次转接造成的污染,简化了鹤顶兰生产的程序,节约成本,可缩短生产的周期。2.构建了秋水仙素诱导鹤顶兰多倍体的离体诱导体系。分别采用田间诱导、离体诱导(混培法与浸泡法)进行多倍体诱导,以浸泡法效果最好。用浸泡法处理原球茎,当秋水仙素浓度为0.02%,处理时间6d时,变异率可达22.5%,获得纯合四倍体植株3株,嵌合体107株,丰富了鹤顶兰的种质资源,为兰科植物多倍体诱导提供参考。纯合四倍体小苗表现出植株粗壮、叶片肥厚、生长缓慢的特性。3.构建了适合鹤顶兰嵌合体分离纯化的方法。将鹤顶兰嵌合体植株切除根部后接种于一次成苗的半固体培养基中进行嵌合体分离,诱导出类原球茎并发育成苗,分离出2株纯合四倍体。嵌合体的成功分离提高了多倍体诱导的效率。
刘湘平,张宏志,吕长平,解检清[10](2012)在《湖南鹤顶兰无菌播种和快速繁殖》文中研究表明为实现湖南鹤顶兰(Phaius borneensis)的种苗生产,对其种子进行无菌播种和快速繁殖研究。结果表明:种子萌发适宜培养基为MS+6-BA2.0mg/L+NAA0.5mg/L+15%CM,其萌发率达到86.7%;在原球茎的增殖阶段,较适宜培养基为MS+6-BA2.0mg/L+NAA0.5mg/L;适宜丛生芽增殖培养基为MS+6-BA1.0mg/L+NAA1.0mg/L;湖南鹤顶兰生根壮苗阶段,适宜培养基为MS+15%CM,小苗的生根率可达100%;试管苗移栽选用的基质为珍珠岩,其成活率可达100%。初步建立了无菌播种快繁体系。
二、鹤顶兰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鹤顶兰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论文提纲范文)
(1)竹叶兰繁育系统与快繁技术及其多倍体诱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兰科植物繁育系统研究概况 |
1.2 兰科植物快繁技术研究进展 |
1.2.1 外植体的选择 |
1.2.2 基本培养基的选择 |
1.2.3 外源激素与添加物的调节 |
1.3 兰科植物多倍体育种研究进展 |
1.4 多倍体植株鉴定方法 |
1.4.1 形态学鉴定法 |
1.4.2 染色体计数鉴定 |
1.4.3 细胞学鉴定法 |
1.4.4 分子水平鉴定法 |
1.4.5 生理指标鉴定法 |
1.5 竹叶兰研究进展 |
1.6 研究目的意义、内容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目的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1.6.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竹叶兰花部结构与繁育系统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地概况 |
2.1.3 花期与花部形态观测 |
2.1.4 花粉萌发与贮藏 |
2.1.5 花粉活力与柱头可授性 |
2.1.6 繁育系统研究 |
2.1.7 果实和种子形态特征观测 |
2.1.8 种子活力检测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试验地竹叶兰开花物候和花部形态特征 |
2.2.2 花粉萌发与贮藏 |
2.2.3 花粉活力与柱头可授性测定结果 |
2.2.4 繁育系统研究 |
2.2.5 不同授粉方式的果实和种子形态差异 |
2.2.6 不同时期的种子生活力差异 |
2.3 讨论与结论 |
2.3.1 讨论 |
2.3.2 结论 |
第三章 竹叶兰种子无菌萌发与植株再生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激素和添加物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3.2.2 不同激素和添加物对原球茎膨大的影响 |
3.2.3 不同激素和添加物对叶芽分化的影响 |
3.2.4 不同激素和添加物对芽增殖的影响 |
3.2.5 不同激素和添加物对芽生根的影响 |
3.2.6 炼苗移栽 |
3.3 讨论与结论 |
3.3.1 讨论 |
3.3.2 结论 |
第四章 竹叶兰不定芽诱导技术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消毒方式筛选 |
4.2.2 培养基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
4.2.3 培养基对不定芽增殖的影响 |
4.3 讨论与结论 |
4.3.1 讨论 |
4.3.2 结论 |
第五章 竹叶兰多倍体诱导试验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浸泡法 |
5.1.3 混培法 |
5.1.4 多倍体植株的鉴定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秋水仙素对原球茎初代培养的影响 |
5.2.2 不同处理对继代培养及诱变率的影响 |
5.2.3 竹叶兰多倍体初步鉴定 |
5.3 讨论与结论 |
5.3.1 讨论 |
5.3.2 结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2)基于2n配子途径的杂交兰多倍体育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及中英文对照 |
1 前言 |
1.1 兰花多倍体育种研究进展 |
1.1.1 兰花无性多倍体育种研究进展 |
1.1.1.1 化学诱导 |
1.1.1.2 物理诱导 |
1.1.1.3 生物诱导 |
1.1.1.4 无性多倍化育种存在的问题 |
1.1.2 兰花有性多倍体育种研究进展 |
1.1.2.1 未减数配子发生 |
1.1.2.2 倍性杂交育种 |
1.1.2.3 兰花不同倍性有性多倍体的增殖分化特性 |
1.1.3 兰花多倍体的倍性鉴定 |
1.1.3.1 形态学鉴定 |
1.1.3.2 气孔鉴定 |
1.1.3.3 流式细胞仪鉴定 |
1.1.3.4 染色体计数 |
1.2 杂交兰种苗工厂化生产研究进展 |
1.2.1 外植体的选择 |
1.2.2 根状茎的诱导 |
1.2.3 根状茎的增殖与分化 |
1.2.4 杂交兰生根壮苗 |
1.2.5 杂交兰试管苗移栽 |
1.3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 利用2n配子途径创建杂交兰多倍体新种质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供试材料 |
2.2.2 主要试剂 |
2.2.3 主要仪器设备 |
2.2.4 方法 |
2.2.4.1 兰花花粉2n配子的鉴定 |
2.2.4.2 兰花亲本选配与杂交 |
2.2.4.3 杂种后代群体构建 |
2.2.4.4 多倍体的筛选和优良单株选择 |
2.3 统计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兰花亲本2n雄配子发生率 |
2.4.2 果荚的种子无菌播种 |
2.4.3 44-58ב小凤兰’和‘君豪兰’ב宫粉佳人兰’杂交后代形态学及组培快繁 |
2.4.3.1 中间繁殖体及再生植株的形态观察 |
2.4.3.2 中间繁殖体的增殖特性 |
2.4.3.3 中间繁殖体的分化特性 |
2.5 小结 |
3 有性三倍体杂交兰‘黄荷兰’的快速繁殖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供试材料 |
3.2.2 主要试剂 |
3.2.3 主要仪器设备 |
3.2.4 方法 |
3.2.4.1 根状茎诱导 |
3.2.4.2 根状茎增殖 |
3.2.4.3 根状茎分化 |
3.2.4.4 生根壮苗 |
3.2.4.5 试管苗移栽 |
3.3 统计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切割方式对‘黄荷兰’根状茎诱导的影响 |
3.4.2 影响‘黄荷兰’根状茎增殖的因素 |
3.4.3 影响‘黄荷兰’根状茎分化的因素 |
3.4.3.1 外源激素对不切割根状茎分化的因素 |
3.4.3.2 有机附加物对不切割根状茎分化的因素 |
3.4.3.3 外源激素对切割根状茎分化的因素 |
3.4.4 影响‘黄荷兰’生根壮苗的因素 |
3.4.5 影响‘黄荷兰’试管苗移栽的因素 |
3.5 小结 |
4 有性三倍体杂交兰的性状鉴评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供试材料 |
4.2.2 主要试剂 |
4.2.3 主要仪器设备 |
4.2.4 方法 |
4.2.4.1 形态学和主要观赏性状性状观测 |
4.2.4.2 组培快繁特性研究 |
4.3 统计分析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有性三倍体的主要观赏性状 |
4.4.1.1 苗期性状 |
4.4.1.2 开花植株性状 |
4.4.3 有性三倍体的组培快繁特性 |
4.4.3.1 根状茎诱导特性 |
4.4.3.2 根状茎增殖特性 |
4.4.3.3 根状茎分化特性 |
4.4.3.4 生根壮苗特性 |
4.4.3.5 试管苗移栽特性 |
4.5 小结 |
5 讨论与结论 |
5.1 讨论 |
5.1.1 利用2n配子选育杂交兰多倍体新品种的技术 |
5.1.2 有性多倍化对杂交兰组培快繁特性与主要观赏性状的影响 |
5.2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无距虾脊兰种子萌发的生理及分子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兰花繁殖生物学研究概况 |
1.1.1 种子繁殖 |
1.1.2 营养繁殖 |
1.1.3 兰花幼苗形成途径 |
1.2 影响种子萌发和幼苗形成的因素 |
1.2.1 内源激素调控种子萌发和幼苗形成 |
1.2.2 光敏色素调控种子萌发和幼苗形成 |
1.3 植物转录组学研究进展 |
1.4 虾脊兰属植物研究概况 |
1.5 研究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无距虾脊兰种子萌发与幼苗形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来源 |
2.1.2 灭菌和接种 |
2.1.3 培养条件 |
2.1.4 种子萌发及幼苗形成的形态学和解剖学观察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无距虾脊兰种子萌发特征及影响因素 |
2.2.2 无距虾脊兰原球茎的形成和发育 |
2.2.3 无距虾脊兰由种子萌发到幼苗形成的发育阶段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无距虾脊兰种子萌发过程的内源激素含量分析 |
3.1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3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无距虾脊兰种子萌发过程中ABA含量的变化 |
3.2.2 无距虾脊兰种子萌发过程中IAA含量的变化 |
3.2.3 无距虾脊兰种子萌发过程中ZR和GA3含量的变化 |
3.2.4 无距虾脊兰种子萌发过程中JA-ME含量的变化 |
3.2.5 无距虾脊兰种子萌发过程中BR含量的变化 |
3.2.6 无距虾脊兰种子萌发过程中IPA含量的变化 |
3.2.7 无距虾脊兰种子萌发过程中内源激素比值的变化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无距虾脊兰原球茎形成和分化的转录测序及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仪器和试剂 |
4.1.3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转录组测序数据统计 |
4.2.2 Unigene功能注释 |
4.2.3 Unigenes的 NR比对结果 |
4.2.4 Unigenes的 KOG的功能分类 |
4.2.5 Unigenes的 GO功能分类 |
4.2.6 Unigenes的 KEGG代谢途径分析 |
4.2.7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4.2.8 SSR分析和CDS序列预测 |
4.2.9 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4)福建72种野生兰科植物种子生物学及罗氏石斛的分子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福建野生兰科资源现状 |
0.1.1 福建省自然概况 |
0.1.2 福建省野生兰科植物物种组成 |
0.1.3 福建野生兰的地理分布 |
0.2 兰科植物种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
0.2.1 兰科植物果实和种子形态的基本概况 |
0.2.2 种子的快速繁殖研究 |
0.2.2.1 共生性萌发 |
0.2.2.2 非共生性萌发 |
0.2.3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兰科植物鉴定方面的应用 |
0.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0.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0.4.1 研究内容 |
0.4.2 技术路线 |
第一章 福建省野生兰科植物种子生物学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1.1.2 采集时间与地点 |
1.1.3 采集方法 |
1.1.4 观测方法 |
1.1.4.1 果实形态观察 |
1.1.4.2 种子形态观察 |
1.1.5 种子科学计数 |
1.1.6 种子生活力检测 |
1.2 结果与分析 |
1.2.1 果实形态学观察结果 |
1.2.1.1 地生兰果实形态 |
1.2.1.2 菌类寄生兰果实形态 |
1.2.1.3 附生兰果实形态 |
1.2.2.4 果实形态测量分析 |
1.2.2 种子形态学研究结果 |
1.2.2.1 地生兰种子形态 |
1.2.2.2 菌类寄生兰种子形态 |
1.2.2.3 附生兰种子形态 |
1.2.2.4 种子形态测量分析 |
1.2.3 种子数、生活力和有胚率 |
1.2.4 Ca(ClO)_2 处理时间对种子生活力测定影响 |
1.3 讨论与小结 |
1.3.1 果实形态 |
1.3.2 种子形态 |
1.3.3 种子数、生活力与有胚率 |
第二章 广东石斛与金线兰种子无菌苗快繁体系的建立 |
2.1 广东石斛种子的无菌苗快繁体系的建立 |
2.1.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2.1.2 方法 |
2.1.2.1 无菌萌发培养 |
2.1.2.2 种子苗培养 |
2.1.3 结果与分析 |
2.1.3.1 广东石斛种子的萌发过程 |
2.1.3.2 预处理和不同基本培养基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2.1.3.3 种子苗培养 |
2.2 金线兰种子的无菌苗快繁体系的建立 |
2.2.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2.2.2 方法 |
2.2.2.1 无菌萌发培养 |
2.2.2.2 种子苗培养 |
2.2.3 结果与分析 |
2.2.3.1 金线兰种子的萌发过程 |
2.2.3.2 预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2.2.3.3 金线兰种子苗培养 |
2.3 讨论与小结 |
2.3.1 种子的萌发 |
2.3.2 种子苗的培养 |
第三章 罗氏石斛的分子鉴定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3.1.2 方法 |
3.1.2.1 总DNA提取 |
3.1.2.2 DNA质量检测与浓度检测 |
3.1.2.3 PCR扩增目的基因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总DNA的提取检测 |
3.2.2 PCR产物检测 |
3.2.3 克隆产物检测 |
3.2.4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
3.3 讨论与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广东东源康禾省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调查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定义 |
1.2 国内外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调查研究的综述 |
1.2.1 国外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
1.2.2 国内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
1.2.3 综合评价体系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自然环境概况 |
1.4.1 地理位置 |
1.4.2 地形地貌 |
1.4.3 气候 |
1.4.4 土壤 |
1.4.5 植被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资料收集 |
2.2 实地调查 |
2.3 观赏植物综合评价计算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分析 |
3.2 野生观赏植物的观赏类型组成 |
3.2.1 野生观赏蕨类 |
3.2.2 野生观赏竹类 |
3.2.3 野生观赏藤蔓类 |
3.2.4 野生观赏树木类 |
3.2.5 野生观赏草本类 |
3.3 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分析 |
3.3.1 科属统计 |
3.3.2 野生观赏植物的地理成分分析 |
3.3.3 野生观赏植物园林用途的分析 |
3.4 康禾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园林应用评价 |
3.4.1 野生观赏树木综合评价 |
3.4.2 野生观赏藤蔓植物综合评价 |
3.4.3 野生观赏草本植物综合评价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AHP评价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
4.1.2 野生观赏植物开发利用现状问题 |
4.1.3 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建议 |
4.1.4 野生观赏植物保护与相关措施 |
4.2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广东东源康禾省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名录 |
附图 广东东源康禾省级自然保护区部分野生观赏植物照片 |
(6)墨兰易工厂化繁殖资源创制及芽分化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兰花中间繁殖体研究进展 |
1.1.2 植物离体芽再生的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
1.1.3 墨兰组培快繁特性及遗传改良研究进展 |
1.2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墨兰杂交亲和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 |
2.2.2 仪器和试剂 |
2.2.3 试验方法 |
2.2.4 统计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墨兰杂交亲和性 |
2.3.2 墨兰远缘杂交不亲和现象及机理 |
2.4 小结 |
第3章 易工厂化繁殖墨兰资源的筛选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 |
3.2.2 仪器和试剂 |
3.2.3 试验方法 |
3.2.4 统计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杂交后代组培快繁性状的分析 |
3.3.2 易工厂化繁殖株系的组培快繁特性 |
3.4 小结 |
第4章 组培快繁特性不同的两类根状茎比较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 |
4.2.2 仪器和试剂 |
4.2.3 试验方法 |
4.2.4 统计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根状茎增殖特性的比较 |
4.3.2 根状茎分化特性的比较 |
4.3.3 比较转录组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芽分化相关候选基因的筛选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材料 |
5.2.2 仪器和试剂 |
5.2.3 试验方法 |
5.2.4 统计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生长素类候选基因的表达和功能分析 |
5.3.2 细胞分裂素类候选基因的表达分析 |
5.3.3 氧化磷酸化类候选基因的表达分析 |
5.3.4 光合作用类及光敏蛋白类候选基因的筛选 |
5.4 小结 |
第6章 全文结论与讨论 |
6.1 综合讨论 |
6.1.1 易工厂化繁殖墨兰资源创建与利用 |
6.1.2 墨兰根状茎不易组培快繁的机理 |
6.2 主要结论 |
6.3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6.4 进一步研究设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兰科重要药用植物DNA条形码鉴定及其生态适宜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兰科植物研究概况 |
1.1.1 兰科植物资源及其分布 |
1.1.2 兰科植物保护研究 |
1.1.3 兰科药用植物研究进展 |
1.2 DNA条形码分子鉴定研究概况 |
1.2.1 DNA条形码分子鉴定发展历程 |
1.2.2 DNA条形码序列筛选及分析方法 |
1.2.3 药用植物DNA条形码研究进展 |
1.3 药用植物生态适宜性研究概况 |
1.3.1 药用植物生态适宜性研究进展 |
1.3.2 GIS与GMPGIS在药用植物生态适宜性中的应用 |
1.3.3 兰科植物生态适宜性研究进展 |
1.4 兰科新种分类学研究 |
1.5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标 |
1.5.2 技术路线及研究内容 |
1.5.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兰科药用植物DNA条形码鉴定研究 |
2.1 材料、仪器与试剂 |
2.1.1 材料 |
2.1.2 仪器 |
2.1.3 试剂及溶液 |
2.2 方法 |
2.2.1 样品搜集及DNA提取 |
2.2.2 PCR扩增及DNA条形码获取 |
2.2.3 结果判定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DNA提取及PCR扩增 |
2.3.2 测序质量分析 |
2.3.3 BLAST分析 |
2.3.4 序列分析 |
2.3.5 石斛属序列分析 |
2.4 讨论与小结 |
2.4.1 讨论 |
2.4.2 小结 |
第三章 兰科药用植物生态适宜性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铁皮石斛生态适宜性研究 |
3.2.2 天麻生态适宜性研究 |
3.2.3 石斛生态适宜性研究 |
3.2.4 白及生态适宜性研究 |
3.2.5 山慈菇生态适宜性研究 |
3.2.6 金线兰生态适宜性研究 |
3.2.7 斑叶兰生态适宜性研究 |
3.2.8 血叶兰生态适宜性研究 |
3.2.9 三褶虾脊兰生态适宜性研究 |
3.2.10 见血青生态适宜性研究 |
3.2.11 笋兰生态适宜性研究 |
3.2.12 绿花杓兰生态适宜性研究 |
3.2.13 硬叶兜兰生态适宜性研究 |
3.3 讨论与小结 |
3.3.1 讨论 |
3.3.2 小结 |
第四章 新种发现及兰科植物保护策略 |
4.1 兰科齿唇兰属一新种的发现 |
4.1.1 分布与生境 |
4.1.2 形态描述 |
4.1.3 与相近种的区别 |
4.1.4 潜在分布区 |
4.1.5 保护与利用 |
4.2 兰科植物保护策略 |
4.3 讨论与小结 |
4.3.1 讨论 |
4.3.2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研究成果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5.3.1 此研究的不足 |
5.3.2 今后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鹤顶兰繁殖与养护(论文提纲范文)
繁殖 |
栽培管理 |
病虫害防治 |
观赏应用 |
(9)秋水仙素诱导鹤顶兰染色体加倍的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鹤顶兰简介 |
1.2 鹤顶兰研究进展 |
1.2.1 鹤顶兰的形态特征与生长习性 |
1.2.2 鹤顶兰的应用 |
1.2.3 鹤顶兰栽培及繁殖 |
1.2.4 杂交育种 |
1.2.5 分子生物学研究 |
1.3 植物多倍体育种研究 |
1.3.1 植物多倍体概述 |
1.3.2 植物多倍体的物理诱导 |
1.3.3 植物多倍体的化学诱导 |
1.3.4 植物多倍体的鉴定方法 |
1.3.5 嵌合体的分离 |
1.4 兰花多倍体诱导的研究 |
1.5 本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1.6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方法 |
2.2.1 鹤顶兰离体快繁体系的建立 |
2.2.2 多倍体的离体诱导方法 |
2.2.3 多倍体的田间诱导方法 |
2.2.4 多倍体鉴定方法 |
2.2.5 嵌合体的分离 |
2.2.6 统计分析方法 |
3 结果分析 |
3.1 鹤顶兰离体快繁体系的建立 |
3.1.1 鹤顶兰的无菌播种 |
3.1.2 鹤顶兰PLB的离体诱导 |
3.1.3 炼苗移栽 |
3.2 鹤顶兰多倍体的诱导 |
3.2.1 田间诱导 |
3.2.2 离体诱导 |
3.3 多倍体的鉴定 |
3.4 嵌合体的分离 |
3.4.1 嵌合体的培养与分离 |
3.4.2 变异材料的鉴定 |
4 讨论 |
4.1 外植体的选择 |
4.2 一次成苗培养基 |
4.3 鹤顶兰多倍体的离体诱导 |
4.4 鹤顶兰多倍体的田间诱导 |
4.5 鹤顶兰变异材料的鉴定 |
4.6 离体条件下的嵌合体分离 |
4.7 后续研究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鹤顶兰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论文参考文献)
- [1]竹叶兰繁育系统与快繁技术及其多倍体诱导研究[D]. 夏春英. 福建农林大学, 2019(04)
- [2]基于2n配子途径的杂交兰多倍体育种技术研究[D]. 徐仕英. 华南农业大学, 2019
- [3]无距虾脊兰种子萌发的生理及分子基础研究[D]. 蒋雅婷.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03)
- [4]福建72种野生兰科植物种子生物学及罗氏石斛的分子鉴定[D]. 陈洁.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5]广东东源康禾省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调查与评价[D]. 黄焕林.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6]墨兰易工厂化繁殖资源创制及芽分化机理研究[D]. 刘阳.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7]兰科重要药用植物DNA条形码鉴定及其生态适宜性[D]. 汤欢. 四川农业大学, 2016(12)
- [8]鹤顶兰繁殖与养护[J]. 李春华,李天纯,李柯澄. 中国花卉园艺, 2014(24)
- [9]秋水仙素诱导鹤顶兰染色体加倍的技术研究[D]. 李豆豆. 海南大学, 2013(04)
- [10]湖南鹤顶兰无菌播种和快速繁殖[A]. 刘湘平,张宏志,吕长平,解检清. 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2,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