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CT三维、四维重建对颈椎管狭窄症的术前诊断价值

螺旋CT三维、四维重建对颈椎管狭窄症的术前诊断价值

一、螺旋CT三维四维重建对颈椎狭窄症的术前诊断价值(论文文献综述)

张少杰[1](2011)在《儿童颈椎椎弓根数字化测量及螺钉置入导航模板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4~12岁儿童颈椎椎弓根形态特征及发育规律,为螺钉置入可行性、螺钉设计及相关生物力学研究提供基础理论依据;探讨个体化导航模板辅助儿童颈椎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1.选取无颈椎外伤及畸形的4~12岁儿童颈椎CT扫描资料60例,将原始数据以DICOM格式导入Mimics三维重建软件进行相关指标测量,并按年龄组及节段进行统计分析。2.选取儿童尸体4具,随机分为2组。一组根据其CT扫描资料行三维重建模拟螺钉置入,并测量相关参数,制定手术方案后行徒手置钉实验;另一组根据其CT扫描资料,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快速成型技术设计并制作出相应颈椎椎弓根螺钉置入个体化导航模板,行该模板辅助下置钉实验。每组分别置入28枚螺钉,采用CT扫描后观察的方法比较其成功率及优良率并行统计分析。结果1.椎弓根宽(PW)、椎弓根高(PH)、椎弓根骨通道全长(TL)及外偏角(e角)总体随年龄呈递增趋势,尾偏角(f角)则变化较小但在不同颈椎角度变化较大。C1的I值(PW/PH)随年龄变化无差异,且均大于1.0;C2的I值在各年龄组间变化亦无差异,且均小于1.0;C3C7各年龄组I值由大于1.0渐变为小于1.0。C1、C2及C3~7椎弓根具有不同特征。2.徒手置钉组(D组)共置入28枚螺钉,其中优级11枚(39.3%)、良级10枚(35.7%)、差级7枚(25.0%);个体化导航模板辅助下置钉组(E组)共置入28枚螺钉,其中优级19枚(67.9%)、良级6枚(21.4%)、差级3枚(10.7%)。两组置钉成功率没有差异(P>0.05),但两组置入为优级的螺钉有差异(P<0.05),E组较D组高。结论1.通过数字三维重建技术对412岁儿童颈椎椎弓根进行观测,椎弓根各径线及角度总体随年龄呈递增趋势。不同颈椎节段椎弓根具有不同特征,其发育规律性明显, 4岁以上儿童各颈椎椎弓根形态上具有置入最小3.5mm直径椎弓根螺钉的可行性。2.利用Mimics软件三维重建模拟椎弓根螺钉置入并测量相关参数,应用于临床指导螺钉置入,可提高螺钉置入成功率,但需技术经验积累。3.个体化导航模板辅助儿童颈椎椎弓根螺钉置入术具有良好的成功率,该方法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充分体现了儿童置钉个体化原则。

杨裕华,史浩[2](2004)在《国内X线螺旋CT影像技术在实质性器官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近况》文中提出本文着重叙述了近年来国内X线螺旋CT在实质性器官诊断中的应用情况 ,目的是利用这一技术提高临床诊断水平 ,尤其是对重要实质性脏器疾病的诊断 ,例如脑、肝和肾等。

林顺发,周实,黄旭璇,陈树霓[3](2002)在《颈椎管立体影像的三维重建》文中提出目的 探讨螺旋 CT三维重建对颈椎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螺旋 CT对 10 2例颈椎病患者行薄层容积扫描 ,采用合适的重建参数及阈值在工作站上进行三维重建 ,多角度、多层面拍片。结果 三维重建图像能清晰评价颈椎椎管、横突孔及椎间孔的狭窄情况 ,并可术前提供病变的逼真立体诊断信息。结论 三维重建 CT简化了观察者的思维过程 ,可直观地了解颈椎狭窄症的三孔立体空间的实际大小、形态、位置及周围组织的立体解剖显示 ,为制订手术方案提供丰富的诊断信息。

林顺发,周实,黄旭旋,郑丰任,杨应明[4](2002)在《螺旋CT三维重建对颈椎管狭窄症的术前评价》文中指出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对颈椎管狭窄症术前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螺旋CT对 4 5例拟行手术治疗的颈椎管狭窄症患者行薄层容积扫描 ,采用合适的重建参数及阈值在工作站上进行三维重建 ,多角度、多层面拍片。结果 :三维重建图像能清晰评价颈椎椎管、横突孔及椎间孔的狭窄情况 ,并可提供病变的逼真立体影像信息。结论 :三维重建CT简化了诊断过程 ,可直观地了解颈椎管狭窄症的三孔立体空间的实际大小、形态、位置及显示周围组织的立体解剖 ,为制订手术方案提供丰富的影像信息

林顺发,周实,黄旭旋,肖芝豹[5](2001)在《螺旋CT三维重建对颈椎狭窄症的术前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对颈椎狭窄症术前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螺旋CT对45例拟行手术治疗的颈椎狭窄症患者行薄层容积扫描,采用合适的重建参数及阈值在工作站上进行三维重建,多角度、多层面拍片。结果 三维重建图像清晰显示颈椎椎管、横突孔及椎间孔的狭窄情况,45例患者中,其CT表现有椎体骨质增生(n=36),骨质增生合并后纵韧带肥厚骨化(n=6),椎间盘钙化(n=3),横突孔狭窄(n=9)以及椎间孔不规则狭窄(n=24)。上述 CT诊断均经病理证实。结论 螺旋CT三维重建简化了观察者的思维过程,可直观地了解颈椎狭窄症的三孔立体空间的实际大小、形态、位置及周围组织的立体解剖显示,可为制订手术方案提供重要的信息。

曹晓轩[6](2000)在《螺旋CT三维四维重建对颈椎狭窄症的术前诊断价值》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及四维重建对颈椎狭窄症的术前诊断价值。资料和方法:使用Ricker2000SV螺旋CT机对28例颈椎狭窄症患者进行螺旋扫描,在Voxe1Q工作站上进行三维表面遮盖法重建;以容积重建技术实现四维重建。对三维、四维图像进行多角度多层面拍片。结果:通过三维、四维重建能直观逼真地显示颈椎的立体结构,显示颈椎狭窄的具体细节。结论:将螺旋 CT三维及四维重建技术相结合,通过不同窗宽、窗位的调节,可以显示颈椎狭窄的多方面的细节,达到直观的效果,尤其是有手术适应症的病例,对于外科医生术前手术方案的制定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胡朝晖[7](2007)在《双节段人工颈椎间盘置换后邻近上位椎间孔形态改变的生物力学研究及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颈椎病是严重的颈椎退变性疾病,也是脊椎外科的常见病。颈椎退变性疾病早期采用保守治疗,手术是治疗颈椎退变性疾病的最后选择。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是治疗颈椎退变性疾病的有效治疗手段,但颈椎间融合后,导致邻近节段的活动度增大,促使邻近节段发生退变或原有退变加重。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是近年发展的新技术,其目的是替代病变的椎间盘并行使其功能,保留运动节段和减少相邻节段继发性退变,为颈椎病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但是,人工颈椎椎间盘能否达到正常椎间盘的力学性能要求,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颈椎间孔大小对椎间孔狭窄和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具有决定性意义。颈椎间孔形态改变与其生物力学性能密切相关,又是评估临床疗效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对颈椎间孔形态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颈椎人工椎间盘能否恢复正常的椎间盘功能,以及对邻近节段有无影响,尤其是CADR后对邻近上位椎间孔影响的生物力学实验和临床研究尚未见报道。本课题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研究:(1)采用X线、CT和尸体标本实体测量颈椎间孔,并进行比较,为实验和临床提供资料。(2)探讨C4/5、C5/6ADR组、椎间盘完整组、椎间盘摘除组、前路椎间植骨融合组不同状态不同载荷下,对邻近上位(C3/4、C4/5)椎间孔的影响。(3)观察5例C4/5、C5/6ADR和30例同节段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种手术方式对邻近上位椎间孔形态的影响。第一章颈椎间孔的解剖学和影像学测量目的为生物力学研究和临床颈部疾患诊治提供解剖学和影像学资料。方法陈旧防腐标本9具;新鲜尸体9具,标本男10具,女8具。对C2-T1颈椎间孔高度和宽度进行实体测量;行颈椎双斜位X线测量;CT扫描三维重建测量。对测量结果用SPSS1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水准为α=0.05。结果1、实体测量的颈椎间孔高度平均值为7.36±0.48mm,宽度平均值为5.35±0.52mm;X线测量的颈椎间孔高度平均值为9.60±0.58mm,宽度平均值为6.85±0.78mm。CT测量的颈椎间孔高度平均值为7.42±0.50mm,宽度平均值为5.41±0.52mm。2、实体测量值、CT测量值和X线测量值比较:实体测量的椎间孔平均高度值和CT测量值小于X线测量值,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体测量椎间孔平均宽度值和CT测量值小于X线测量值,有统计学意义(P<0.01)。CT测量值与实体测量值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3、CT测量与实体测量的椎间孔平均高度约为X线测量值的78%;CT测量与实体测量的椎间孔平均宽度约为X线测量值的80%。4、实体测量值、CT测量值和X线测量值分别作椎间孔高度和宽度的线性相关分析,实体测量值和CT测量值呈高度正相关性;CT测量值和X线测量值存在明显正相关性;实体测量值和X线测量值存在明显正相关性。结论1、实体标本测量值和CT测量值小于X线测量值,但三者之间有明显正相关性。2、螺旋CT可以方便,准确地测量颈椎间孔的高度和宽度。第二章双节段人工颈椎间盘置换后邻近上位椎间孔形态改变的生物力学研究目的探讨颈椎C4/5、C5/6ADR、椎间盘摘除、前路椎间融合内固定后对邻近上位椎间孔形态改变的影响,为临床应用CADR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新鲜成人尸体颈椎标本11具(C3—T1),对C4/5、C5/6完整组、髓核摘除组、ADR组以及椎间融合内固定组,在不同载荷下测量不同状态邻近上位椎间孔高度、宽度的改变,并比较加载前后组内及组间的变化范围。对测量结果用SPSS1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水准为α=0.05。结果C4/5、C5/6ADR、椎间盘摘除、椎间融合后,在轴向、前屈、后伸、侧弯加载状态下,其邻近上位(C3/4、C4/5)椎间孔变化为:(1)CADR组与完整组、椎间盘摘除组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于椎间融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椎间盘摘除组小于椎间融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椎间融合组大于完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颈椎间孔随不同体位改变较大:屈曲、对侧弯时增大,在轴向、后伸、同侧弯时减小。结论1.首次采用生物力学方法,研究C4/5、C5/6CADR、椎间盘摘除、椎间融合对邻近上位椎间孔大小的影响。发现CADR后其邻近上位椎间孔变化接近正常,椎间融合后其邻近上位椎间孔变化明显,初步证明CADR符合颈椎正常的生物力学要求,为临床应用人工颈椎间盘提供了理论依据。2.椎间融合后邻近上位椎间孔孔径变化明显,可能是引起颈椎退变和/或退变加速的原因之一。3.颈椎间孔随不同体位改变较大:屈曲、对侧弯时增大,在轴向、后伸、同侧弯时减小。第三章双节段人工颈椎间盘置换后邻近上位椎间孔形态改变的临床观察目的观察C4/5、C5/6ADR和前路融合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探讨不同术式对邻近上位椎间孔的影响。方法收集1998年1月~2006年2月因C4/5、C5/6椎间盘病变而接受手术病例35例,按照手术方式及随访时间分为3组:(1)CADR组5例,随访时间12~27月,平均14.7月;(2)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短期随访组(融合组一)15例,随访时间12~30月,平均15.8月;(3)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中长期随访组(融合组二)15例,随访时间5~8年,平均6.75年。分析术前和术后6月、1年、2年、5年时的JOA评分、Odom评级、影像学资料。运用SPSS 13统计软件分析患者C3/4椎间孔高度、宽度和椎间隙高度与C3椎体高度的比值R1、R2、R以及JOA评分、Odom评级。结果(1)三组术后各随访段的JOA评分、Odom评级较术前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月CADR组与融合组一JOA评分、Odom评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月融合组一与融合组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年融合组二JOA评分、Odom评级出现下降,与组内术后12个月、2年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1)。(2)CADR组与融合组一术后各随访段R1、R2、R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融合组二术后12月、2年R1、R2、R,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年R1、R2、R显着下降,与术后12月、2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CADR和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颈椎间盘疾患的近期疗效较好,对邻近上位椎间孔孔径影响不明显,中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2.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中远期邻近上位椎间孔孔径变小,是颈椎退变或加速退变原因之一。

李雄[8](2007)在《双节段颈人工椎间盘置换对下位椎间隙内压力影响的生物力学实验和临床研究》文中指出颈椎病是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年龄日益年轻化,对其研究意义重大。颈椎间盘退变是颈椎病发生和发展的核心病理基础,对颈椎间盘的研究有望从根本上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颈椎病。对经严格保守治疗无效的脊髓型和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术已成为经典术式。然而,临床和实验研究发现由于该术式牺牲了病变节段的颈椎活动,导致邻近节段的负荷增加而退变加速,并且融合的节段越多,邻近节段的退变越明显,症状的迁延复发率也越高。如何恢复和重建退变后颈椎问盘的功能是目前骨科研究的难点,也是热点之一。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骨科新技术,为颈椎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其目的是替代病变的椎间盘并企图恢复手术节段椎间盘功能,从而减少相邻节段继发性退变。由于颈椎病的高发节段为C4/5、C5/6和C6/7,达总数的80.7%;并且往往以C5/6一个椎间盘突出为主,伴随周围一到两个椎间盘突出。人工颈椎间盘置换,特别是临床多见的C4/5、C5/6双节段颈椎间盘病变行人工颈椎间盘置换能否恢复颈椎的正常力学性能要求?临床疗效如何?尚有待进一步研究。有关C4/5、C5/6双节段人工颈椎间盘置换颈椎的生物力学报道不多,尚未见对比分析双节段颈椎间盘摘除、前路椎间融合内固定和椎间盘置换对相邻下位节段(C6/7)椎间隙影响的实验和临床研究。本课题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研究:(1)对新鲜尸体颈椎标本的椎体、椎间隙高度进行实体、X线和SCT测量,探寻诊断颈椎间盘退变的敏感指标。(2)对比分析C4/5、C5/6双节段椎间盘摘除、前路椎间融合内固定和椎间盘置换新鲜尸体颈椎标本模型在不同载荷下邻近下位椎间隙内的压力。(3)随访双节段人工颈椎间盘置换和前路椎间融合内固定病例的临床疗效,探讨两种术式对邻近下位(C6/7)椎间隙的影响。旨在为双节段颈人工椎间盘置换提供理论依据。第一章正常成人下颈椎椎体和椎间隙高度的实体、X线和SCT测量及意义目的:观测正常成人下颈椎椎体和椎间隙的高度,了解国人的颈椎形态,为治疗颈椎间盘退行性疾病提供形态学基础,探寻能够诊断颈椎间盘退变的敏感影像学指标。方法:采用正常成人新鲜尸体颈椎标本9具,先后行颈椎X线摄片、SCT扫描和矢状面剖开,测量椎体、椎间隙的高度,计算椎间隙/椎体高度的比值。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X线测量的椎体高度值大于实体和SCT测量值,椎间隙高度、椎间隙/椎体高度比值低于实体和SCT测量值,差异有显着性(P<0.05);SCT与实体测量值差异均无显着性(P>0.05)。2.X线、SCT和实体测量均显示下颈椎椎体的高度中部最低,前部和后部高度接近;椎间隙的高度中部最高,前部次之,后部最低。3.SCT与实体测量的椎间隙/椎体高度比值在前部自C3到C7依次为:0.336±0.027(0.333±0.029)、0.448±0.053(0.447±0.054)、0.511±0.054(0.508±0.048)、0.456±0.043(0.453±0.042)、0.372±0.032(0.369±0.030);中部自C3到C7依次为:0.454±0.038(0.449±0.036)、0.611±0.091(0.614±0.086)、0.789±0.137(0.791±0.135)、0.680±0.086(0.685±0.077)、0.542±0.078(0.536±0.071);后部自C3到C7依次为:0.249±0.015(0.245±0.016)、0.261±0.021(0.261±0.023)、0.277±0.021(0.280±0.026)、0.263±0.023(0.259±0.027)、0.248±0.015(0.247±0.012)。SCT与实体测量的C5/6椎间隙与C5椎体高度比值0.789±0.137(0.791±0.135)较其它节段、其它部位均大,差异有显着性(P<0.05)。结论:1.SCT扫描较X线摄片更能真实地反映下颈椎椎体和椎间隙的实际高度。2.颈椎椎体的高度中部最低,前部和后部高度接近;椎间隙高度中部最高,前部次之,后部最低。3.SCT扫描测量的C5/6椎间隙/C5椎体中部高度比值最大,可能是反映颈椎间盘退变的敏感指标之一。第二章C4/5、C5/6双节段颈人工椎间盘置换后下位椎间隙内压力变化的生物力学实验研究目的:测量C4/5、C5/6双节段颈椎间盘摘除、人工椎间盘置换和前路椎间融合内固定对邻近下位C6/7椎间隙内压力的影响,为临床运用人工颈椎间盘进行C4/5、C5/6双节段置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11具新鲜成人尸体颈椎标本,先后建立C4/5、C5/6双节段椎间盘完整、摘除、人工颈椎间盘置换、前路椎间融合内固定四组模型。将特制圆片状微型阻电式压力传感器置入C6/7椎间隙内,分别进行轴向、侧弯、前屈和后伸分级加载,测量邻近下位节段(C6/7)椎间隙内的压力。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轴向、侧弯、前屈和后伸分级加载时,四组标本模型C6/7椎间隙内的压力均随载荷的增大而增大。2.C4/5、C5/6椎间盘完整组和置换组在前屈工况时C6/7椎间隙内的压力最大,其余依次是侧弯、轴向和后伸工况,差异有显着性(P<0.05)。3.C4/5、C5/6双节段椎间盘摘除组在侧弯工况时椎间隙内的压力最大,其余依次是后伸、前屈和轴向工况,差异有显着性(P<0.05)4.融合组在轴向工况时C6/7椎间隙内的压力最大,侧弯工况时最小,前屈和后伸工况时差别不大,差异均显着性(P<0.05)。5.C4/5、C5/6双节段椎间盘摘除组在轴向、前屈工况时椎间隙内的压力低于完整组和置换组,在侧弯和后伸工况时高于完整组和置换组,差异均有显着性(P<0.05)。6.前路椎间融合内固定组在四种工况时下位椎间隙的压力较完整、摘除和置换组均增高,差异有显着性(P<0.05)。7.C4/5、C5/6双节段人工椎间盘置换组与椎间盘完整组相比,四种工况时下位节段椎间隙内的压力均相近,差异无显着性(P>0.05)。结论:1.特制圆片状微型阻电式压力传感器是测量离体颈椎标本椎间隙压力的良好实验工具。2.双节段颈椎间盘摘除和椎间融合内固定后下位椎间隙的压力分布较正常情况均发生了改变。3.双节段颈椎间盘摘除后下位椎间隙内的压力在侧弯和后伸时高于正常,轴向和前曲低于正常,压力分布的紊乱可能会导致或加剧颈椎退变。4.双节段椎间融合内固定后下位椎间隙内的压力均明显高于正常,这可能是导致或加剧下位椎间隙退变的原因之一。5.双节段人工颈椎间盘置换后下位椎间隙内的压力及分布均近似于正常,提示双节段人工颈椎间盘置换可以有效维持颈椎的正常生物力学性能。第三章C4/5、C5/6双节段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椎间融合对邻近下位节段影响的临床应用研究目的:观察C4/5、C5/6双节段人工颈椎间盘置换和前路融合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探讨不同术式对邻近下位节段退变的影响,为进行C4/5、C5/6双节段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收集1998年1月~2006年2月因C4/5、C5/6双节段颈椎退变而接受手术的病例35例,按照手术方式及随访时间长短分为三组:(1)人工颈椎间盘置换组5例,随访12个月~22个月,平均14.66个月;(2)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短期随访组(融合组一)15例,随访12个月~30个月,平均15.75个月;(3)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中长期随访组(融合组二)15例,随访5年~8年,平均6.75年。记录术前和术后随访6个月、12个月、2年和5年时的JOA分值、Odom评级,X线观察邻近下位节段椎体/椎间隙高度比值、椎间活动度、曲度和椎间盘退变情况。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比较分析以上各组、各时段的各项指标。结果:1.三组病例术后各随访时段的JOA评分、Odom评级较术前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人工椎间盘置换组较融合组一,术后6个月、12个月的JOA评分、Odom评级、邻近下位节段椎体/椎间隙高度比值、椎间活动度、曲度和椎间盘退变均相近,差异无显着性(P>0.05)。3.融合组二术后5年较术后6个月、12个月、2年,及较融合组一术后6个月、12个月,JOA评分、Odom评级改善率降低,邻近下位节段活动度增加、曲度减少,椎体/椎间隙高度比值下降、椎间盘退变增多,差异均有显着性(P<0.05)。结论:1.C4/5、C5/6双节段颈人工椎间盘置换和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的近期手术疗效均良好,能有效维持下位节段椎间隙的高度、活动度和曲度,未见椎间盘退变,是治疗颈椎退行性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2.双节段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中远期疗效下降,邻近下位节段椎间隙的高度下降,活动度增加、曲度减少,椎间盘出现退变。3.C4/5、C5/6双节段人工颈椎间盘置换的远期疗效尚有待进一步观察。

王继萍,贺永斌,姜卫国,衣闯[9](2005)在《多层螺旋CT及三维成像对老年颈椎椎管狭窄的诊断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三维CT对老年颈椎椎管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2例行颈部或颈椎检查的病人进行多层螺旋CT横断扫描,扫描后对图像行薄层重建,并传至工作站,应用轴位、多平面成像(MPR)、表面遮盖成像(SSD)、容积成像(VR)及仿真内镜(VE)等方法对有颈椎椎管狭窄的病例图像进行分析。结果32例患者中,18例患者颈椎椎管大小和形态正常,14例病人颈椎椎管均不同程度狭窄,通过不同形式的成像方式可以观察到病变,其中包括骨质增生和椎间盘脱出两种情况,在14例椎管狭窄的病人中,观察到骨质增生38处,颈间盘脱出8处;对于骨质增生的情况,在轴位像上观察到30处,冠状位像上观察到3处,矢状位像上观察到38处,三维图像上观察到21处,仿真内镜像上观察到15处,颈间盘脱出的表现仅能在轴位像上显示。结论多层螺旋CT及三维成像能提供老年性椎管狭窄的精细情况,对颈椎椎管狭窄能立体、直观、全面地展示其原因及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充分的信息。

杨裕华[10](2005)在《脑梗死前期MR脑灌注成像和弥散成像诊断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研究提高和提前对脑梗死前期的诊断水平,旨在减少脑梗死的发生。 方法:由于对比增强磁共振脑灌注成像(PWI)在脑缺血诊断中具有较为敏感的特点,用此技术及弥散加权(DWI)和常规MRI技术对18例脑缺血患者和20例非脑血管病患者进行脑梗死前期的对比分析、梗死前期分期和诊断方程的研究。 结果:在六种MRI成像技术中,仅有脑灌注成像可以检出脑梗死前期病例,余均不能检出。脑梗死前期分期特点为:Ⅰ1期TTP轻度延长,Ⅰ2期MTT延长,Ⅱ1期CBF下降,Ⅱ2期CBV下降。诊断回归方程:Y=-0.152+0.295X1+0.332X2+0.076X3+0.187X4-0.155X5,其诊断阈值为0.36716。对367层图像所做得诊断符合率为77.38%。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87。 结论:本研究表明:脑梗死前期的MRI成像(PWI)可有效地检出病例,并对其进行分期。PWI是目前比较理想的功能性磁共振检查方法。DWI不失为一个早期发现脑梗死的检查方法。磁共振血管成像(MRA)为脑灌注成像提供了参考图像。

二、螺旋CT三维四维重建对颈椎狭窄症的术前诊断价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螺旋CT三维四维重建对颈椎狭窄症的术前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儿童颈椎椎弓根数字化测量及螺钉置入导航模板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实验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实验二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缩略语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个人简历
致谢

(4)螺旋CT三维重建对颈椎管狭窄症的术前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7)双节段人工颈椎间盘置换后邻近上位椎间孔形态改变的生物力学研究及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
第一章 颈椎间孔的大体解剖和影像学测量
    1.1 前言
    1.2 材料与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1.5 结论
第二章 颈人工椎间盘置换后邻近上位椎间孔形态改变的生物力学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2.5 结论
第三章 C4/5、C5/6人工椎间盘置换后邻近上位椎间孔形态改变的临床观察
    3.1 前言
    3.2 资料与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3.5 结论
综述一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研究进展
综述二 颈椎间孔形态及颈椎间孔狭窄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图
附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8)双节段颈人工椎间盘置换对下位椎间隙内压力影响的生物力学实验和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正常成人下颈椎椎体和椎间隙高度的实体、X线和SCT测量及意义
    1.1 前言
    1.2 材料与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1.5 结论
第二章 C_(4/5)、C_(5/6)双节段人工颈椎间盘置换后下位椎间隙内压力变化的生物力学实验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2.5 结论
第三章 C_(4/5)、C_(5/6)双节段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椎间融合对邻近下位节段影响的临床应用研究
    3.1 前言
    3.2 资料与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3.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椎间盘退变机制的研究新进展(综述一)
第五章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的临床应用及进展(综述二)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10)脑梗死前期MR脑灌注成像和弥散成像诊断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正文
    材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二.影像学检查方法
        三.图像后处理
        (一) 血流动力学参数采集及处理
        (二) 弥散图像的数据采集及处理
        四.脑梗死前期的影像学分期
        五.统计方法
    结果
        一.一般情况
        二.脑梗死前期的脑常规MR扫描
        三.脑梗死前期MRA成像及其增强成像
        四.脑梗死前期的弥散加权扫描
        五.脑梗死前期的动态增强MR脑灌注成像
        (一) 脑灌注成像的信号强度-时间曲线
        (二) 脑灌注病例组四个血流动力学参数患侧/健侧比值与对照组右侧/左侧比值的统计分析
        (三) 脑梗死前期血流动力学参数比值的相关与回归分析
        (四) 脑梗死前期MR脑灌注成像血流动力学参数比值转秩后的相关与回归分析
        (五) 多元回归方程的评价多元回归方程的评价多元回归方程的评价
        (六) 脑梗死前期MR脑灌注成像的分期
        (七) 脑梗死前期MR脑灌注成像的分期的两两比较
    讨论
        一.本研究有关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一) 关于脑缺血和脑梗死的的几个基本概念
        (二) 主要脑动脉供血区
        (三) 本研究所用MR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
        二.关于脑梗死前期的诊断、分期及缺血性脑损伤的病理生理基础及其治疗原则
        (一) 脑梗死前期的诊断
        (二) 脑梗死前期的分期
        (三) 缺血性脑损伤的病理生理基础和预后及其治疗原则
        三.关于本研究的统计方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1:论文中所涉及统计方法及其公式
        一.X~2确切概率计算
        二.非参数统计方法
        (一) Mann-Whiteny U test
        (二) Two sample Kolmogorov-Smirnov test
        三.方差齐性检验
        (一) 两组比较的方差齐性检验
        (二) 多个样本方差的齐性检验
        四.多个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
        (一) Kruskal Wallis test
        (三) 多样本资料的两两比较的统计检验
        五.多个样本多因素的的比较
        (一) Wilk氏λ
        (二) Pillai氏迹
        (三) Hotelling氏迹
        (四) Roy氏迹
        六.多元线性回归及相关
        (一) 线性回归方程
        (二) 多元性线回归系数的多元性线回归系数的显着性检验
        (三) 多元性线回归系数的标化
        (四) 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显着性检验
        (五) 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R~2
        (六) 复相关系数R
        (七) 相关系数r
    附2:Table casewise diagnostics
致谢
综述:功能性影像技术应用概况
另附:读研究生期间在公开杂志发表文章目录(8篇文章于后)

四、螺旋CT三维四维重建对颈椎狭窄症的术前诊断价值(论文参考文献)

  • [1]儿童颈椎椎弓根数字化测量及螺钉置入导航模板实验研究[D]. 张少杰. 内蒙古医学院, 2011(08)
  • [2]国内X线螺旋CT影像技术在实质性器官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近况[J]. 杨裕华,史浩.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04(05)
  • [3]颈椎管立体影像的三维重建[J]. 林顺发,周实,黄旭璇,陈树霓. 颈腰痛杂志, 2002(01)
  • [4]螺旋CT三维重建对颈椎管狭窄症的术前评价[J]. 林顺发,周实,黄旭旋,郑丰任,杨应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02(01)
  • [5]螺旋CT三维重建对颈椎狭窄症的术前评价[J]. 林顺发,周实,黄旭旋,肖芝豹.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01(01)
  • [6]螺旋CT三维四维重建对颈椎狭窄症的术前诊断价值[J]. 曹晓轩.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00(S1)
  • [7]双节段人工颈椎间盘置换后邻近上位椎间孔形态改变的生物力学研究及临床观察[D]. 胡朝晖. 中南大学, 2007(01)
  • [8]双节段颈人工椎间盘置换对下位椎间隙内压力影响的生物力学实验和临床研究[D]. 李雄. 中南大学, 2007(01)
  • [9]多层螺旋CT及三维成像对老年颈椎椎管狭窄的诊断价值[J]. 王继萍,贺永斌,姜卫国,衣闯.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5(12)
  • [10]脑梗死前期MR脑灌注成像和弥散成像诊断的研究[D]. 杨裕华.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5(06)

标签:;  ;  ;  ;  

螺旋CT三维、四维重建对颈椎管狭窄症的术前诊断价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