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二氮杂萘酮类化合物的电喷雾质谱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恽磊[1](2021)在《微通道反应器中烷基芳烃分子氧氧化反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有机化合物的选择性氧化是现代化学工业中的重要反应之一。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对有机化合物C-H键的直接氧化已证明是从简单的碳氢有机化合物制备含氧原子有机化合物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氧化过程中,由于分子氧具有环境友好、可持续、绿色、原子经济性高等特点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采用微通道反应器,实现了用分子氧为氧化剂对烷基芳烃的苄位sp3C–H键进行选择性氧化生成相应芳香酮化合物的反应过程。该反应以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NHPI)为有机催化剂和亚硝酸叔丁酯(TBN)为自由基引发剂,通过运用具有高传热、高传质效率的微通道反应器实现了分子氧氧化反应过程的强化,为解决氧化反应的效率低、氧化剂原子经济性差、安全风险大和放大难等问题提供全新途径。本文用微通道反应器对溶剂筛选、反应条件优化和构效关系进行研究,获得最优条件是底物为四氢化萘,溶剂为丙酮和乙腈等体积混合溶剂,底物浓度为0.125 M,流速1.0 mL/min,反应温度100℃,氧气流速20.0 mL/min,反应系统背压10 bar,将氧化反应停留时间缩短至54秒(总运行时间为10分钟),产物α-四氢萘酮的收率为80.4%,与间歇平行反应(7小时,79.6%收率)相比,提高了466倍。催化剂NHPI和溶剂均可循环利用,实验回收率分别为92.6%和94.5%。二十克级放大的实验可以连续反应28小时,产物产出速度为0.87 g h-1,收率达79.4%。成功拓展13种底物,该反应过程表现出高选择性和官能团耐受性,收率为41.2%至90.3%。同时将抗癫痫药卡马西平通过后期修饰获得了药物奥卡西平,开辟了应用前景。
琚宛珍[2](2020)在《磺酰萘酚的卤化去芳构化反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去芳构化作为一种高效的合成策略,可以直接且经济地构建复杂的分子结构,在有机合成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另一方面,磺酰基结构广泛存在于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中,因此,发展基于去芳构化策略合成含有磺酰基取代的化合物合成方法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本论文在总结文献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1-磺酰基-2-萘酚类化合物的卤化去芳构化反应,成功构建了一种含有双杂原子季碳中心结构的磺酰萘酮类化合物。首先,本文发展了一种在碱性条件下,基于水相体系的1-磺酰基-2-萘酚类化合物的卤化去芳构化反应,合成了含有卤素、磺酰基取代的双杂原子季碳中心的磺酰萘酮类化合物,并且以较短的反应时间获得了较高的收率(up to 99%yield)。该反应首次实现了在水相体系中1-磺酰基-2-萘酚类化合物的卤化去芳构化反应,为一类含有双杂原子中心的磺酰萘酮衍生物提供了一种绿色的合成方法。其次,本文发展了一类基于手性叔胺-氮方酸催化的磺酰萘酚类化合物的不对称氯化去芳构化反应,以较高的收率和对映选择性合成了一系列具有氯原子、磺酰基双杂原子取代的手性季碳中心的磺酰萘酮类衍生物(up to 95%yield,up to94%ee)。该反应基于手性叔胺-氮方酸优异的不对称诱导性能,实现了一种双杂原子取代的手性季碳中心的构建,为该类手性磺酰萘酮衍生物的不对称合成提供了一种高效合成方法。总之,本论文首次系统研究了磺酰萘酚的卤化去芳构化反应,以环境友好的水作为溶剂实现了含有双杂原子取代的季碳中心的磺酰萘酮衍生物的绿色合成,并进一步在手性叔胺-氮方酸催化作用下,实现了磺酰萘酚的不对称氯化去芳构化,为该类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两种高效的合成策略。
王嘉欣[3](2020)在《鹅不食草正丁醇部位化学成分研究》文中提出鹅不食草为菊科石胡荽属植物鹅不食草Centipeda minima(L.)A.Br.et Aschers.的干燥全草,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最早记载于于唐代孟诜所撰《食疗本草》并提到俗名“鹅不食草”,历代医学古籍中多以其干燥全草入药。《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记载:鹅不食草味辛,性温,归肺经,功效为发散风寒,通鼻窍,止咳,用于治疗风寒头痛,咳嗽痰多,鼻塞不通,鼻渊流涕等症。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表明鹅不食草中化学成分主要有萜类、黄酮类、甾体类等。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鹅不食草具有抗肿瘤、抗炎、抗过敏、保肝等多种药理作用。本研究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大孔吸附树脂、ODS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薄层制备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手段对鹅不食草95%乙醇提取和60%乙醇提取合并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部分进行化学成分研究,从中分离得到40个化合物,结合其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数据鉴定其结构,分别为:野黄芩素(1),槲皮素(2),3-甲氧基槲皮素(3),芹菜素(4),木犀草素(5),山萘酚(6),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7),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8),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9),异牡荆素(10),山萘酚-3-O-芸香糖苷(11),芦丁(12),nudicaucins A(13),guaiacin D(14),对羟基苯甲酸(15),水杨酸(16),3-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17),(E)-芥子酸(18),(E)-芥子酸甲酯(19),(E)-阿魏酸(20),(E)-咖啡酸(21),(E)-咖啡酸甲酯(22),丁香酸(23),没食子酸(24),绿原酸(25),3,5-二咖啡酰奎宁酸甲酯(26),4,5-二咖啡酰奎宁酸甲酯(27),苯甲酸(28),苯乙酸(29),(E)-肉桂酸(30),3,4,5-甲氧基1-O-β-D-葡萄糖苷(31),香草醛(32),丁香醛(33),腺苷(34),尿苷(35),邻氨基苯甲酸(36),D-甘露醇(37),邻苯二甲酸二丁酯(38),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39),(4R,5S,8R,9S,10S13R,15R)-ent-15β-(β-Dglucopyranosyloxy)-kaur-16-en-19-oic acid-β-D-glucopyranosyl ester(40)。经Scifinder数据库检索,化合物1、7-10、13-15、18、20、23、25-27、29、31-33、36、40共20个化合物首次从石胡荽属植物中分离得到。上述结果不仅丰富了石胡荽属的化学成分种类,且为进一步的活性评价奠定了物质基础。
陈肖杰[4](2020)在《磺酸盐表面活性剂与MBT对碳钢在3.5%NaCl溶液中缓蚀的协同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碳钢以其优异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但在含氯离子的溶液中容易发生腐蚀。添加缓蚀剂是一种简单且经济有效的腐蚀防护方法,但是单一缓蚀剂往往不能达到防护要求,利用各类缓蚀剂间的协同效应可以提高缓蚀效果。虽然目前对于缓蚀剂的协同研究有很多,都集中在开发最佳配方,但对于缓蚀剂间协同机理的研究还不成熟,且在比较分子内协同与分子间协同方面的研究相对匮乏。本论文首先合成了两个磺酸盐表面活性剂CHT/COT,再分别与2-巯基苯并噻唑(MBT)对接,合成两个缓蚀剂CHMT/COMT。利用电化学阻抗、动电位极化曲线、表面分析等研究手段,研究MBT和CHT/COT对45#碳钢在3.5%NaCl溶液中缓蚀的分子内/分子间协同效应;利用量子化学计算及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两种缓蚀剂在单独使用与协同时在金属表面作用的吸附特性,通过吸附构型和结合能分析两种缓蚀剂的协同作用机理。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以三聚氯氰、正己胺/正辛胺、氨基乙磺酸为原料,合成了两个磺酸盐表面活性剂:2-正己胺-4-氨基乙磺酸钠-6-氯-1,3,5-均三嗪(CHT)和2-正辛胺-4-氨基乙磺酸钠-6-氯-1,3,5-均三嗪(COT);再分别与MBT对接,合成两个分子内协同缓蚀剂:2-正己胺-4-(2-巯基苯并噻唑)-6-氨基乙磺酸钠-1,3,5-均三嗪(CHMT)和2-正辛胺-4-(2-巯基苯并噻唑)-6-氨基乙磺酸钠-1,3,5-均三嗪(COMT)。通过ESI-MS、FT-IR及1H NMR方法对上述四个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表面张力法研究了四个化合物在3.5%NaCl溶液中的表面活性,结果表明CHT/COT/CHMT/COMT均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添加CHT/COT/CHMT/COMT的3.5%NaCl溶液所对应的平衡表面张力分别为40.9 mN·m-1、35.2 mN·m-1、33.6 mN·m-1、31.3 mN·m-1,对应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分别为9.72 mM、5.16 mM、4.82 mM、3.36 mM。通过电化学阻抗和动电位极化测试研究了MBT与CHT/COT单独使用和协同时对45#碳钢在3.5%NaCl溶液中缓蚀的分子内/分子间协同效应。电化学阻抗测试表明,无论是单独作用还是协同作用,缓蚀剂对45#碳钢在3.5%NaCl溶液中的缓蚀率均随着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在所研究的浓度范围内,缓蚀剂MBT与CHT/COT均表现良好的分子内/分子间缓蚀协同效应。25°C时,当CHMT的浓度为1.5 mM时,对碳钢在3.5%NaCl溶液中的缓蚀率为60.08%,此时的分子内协同效应最明显;当添加3.5 mM CHT+3.5 mM MBT时,对碳钢在3.5%NaCl溶液中的缓蚀率为78.54%,此时分子间协同效应最明显,体系的协同系数为2.23。25°C时,当COMT的浓度为1.0 mM时,对碳钢在3.5%NaCl溶液中的缓蚀率为64.66%,此时的分子内协同效应最明显;当添加7.0 mM COT+7.0 mM MBT时,对碳钢在3.5%NaCl溶液中的缓蚀率为93.46%,此时分子间协同效果最明显,体系的协同系数为1.49。动电位极化测试表明,无论缓蚀剂单独作用还是协同作用时,均表现为以阳极为主的混合型缓蚀剂,即主要通过控制阳极溶解反应来抑制金属腐蚀。通过SEM-EDX分析腐蚀前后碳钢的表面形貌及表面成分,表明MBT与CHT/COT分子内协同和分子间协同时均是通过在碳钢表面吸附成膜抑制腐蚀。利用电化学测试数据研究了缓蚀剂的吸附热力学:MBT与CHT/COT分子内协同和分子间协同时在碳钢表面的吸附过程均是自发进行的,且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温度升高不利于吸附过程的进行,缓蚀剂在碳钢表面的吸附是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共同作用的结果。实验结果结合量子化学计算及分子动力学模拟可知,缓蚀剂MBT与CHT/COT的分子内缓蚀协同效应主要体现在吸附位点的增加,分子内协同后的吸附位点主要分布在苯并噻唑环、三嗪环、氨基乙磺酸的氮原子上。缓蚀剂MBT与CHT/COT的分子间协同作用机理属于补强理论。在同时加入MBT与CHT/COT的3.5%NaCl溶液中,CHT/COT与腐蚀介质Cl-产生竞争吸附,CHT/COT会优先吸附到碳钢的表面,减缓Cl-对碳钢的侵蚀,而后MBT填补CHT/COT在碳钢表面形成的保护膜孔隙,在碳钢表面形成更加致密的保护膜来减缓腐蚀。
赵焕新[5](2018)在《分心木镇静催眠活性与化学成分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及工作节奏不断加快,失眠及其导致的相关疾病已严重威胁到人们的公共健康。传统治疗失眠的药物存在诸多的不良反应,已不满足失眠患者的需求。当前,具有改善睡眠功能的中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许多中药的镇静催眠活性逐渐被发掘。分心木(Diaphragma juglandis Fructus)是胡桃科胡桃属植物胡桃(Juglans regia L.)果核内的木质隔膜,具有固肾涩精的功效。近年来,人们常采用分心木来治疗失眠并显示了一定的疗效。但关于分心木在镇静催眠方面的相关研究较少,其发挥镇静催眠的活性成分也未见报道。为促进分心木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发掘其可能在改善睡眠功能方面的应用价值,本课题对分心木的镇静催眠活性进行考察并对其物质基础进行深入研究。目的:(1)对分心木的镇静催眠活性进行考察;(2)为探究分心木镇静催眠的物质基础,对其化学成分进行深入研究;(3)在化学成分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分子对接技术以及基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的数据挖掘对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镇静催眠活性探索,为阐述分心木镇静催眠活性的物质基础以及筛选具镇静催眠活性的单体化合物提供参考。方法:(1)采用小鼠自主活动实验、协同戊巴比妥钠诱导小鼠睡眠实验等考察分心木提取物对小鼠的镇静催眠活性;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小鼠大脑中γ-氨基丁酸(GABA)、去甲基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等神经递质的含量变化,从分子水平对分心木的镇静催眠活性进行考察。(2)为系统研究分心木的化学成分,在前期已对其中小极性部位考察的基础上,应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柱层析、ODS柱层析、中压液相色谱以及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极性较大的正丁醇部位进行化合物的分离纯化,根据其理化性质并运用波谱技术等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3)为从分心木中筛选高效、不良反应小的镇静催眠活性成分,以新一代抗失眠药物Suvorexant的作用靶点为目标,采用Surflex-Dock分子对接技术考察分心木中的单体化合物与靶标蛋白hOX2R的相互作用;同时利用TCMSP对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检索,挖掘其在镇静催眠方面的相关信息。结果:(1)药理活性研究表明,分心木提取物可缩短阈上剂量戊巴比妥钠诱导小鼠睡眠的入睡潜伏期,延长小鼠的睡眠持续时间,且具有降低小鼠自主活动的趋势,表明分心木具有一定的镇静催眠活性;进一步研究发现分心木提取物可提高小鼠大脑中GABA含量,降低NE、DA水平,与阳性药物地西泮的作用趋势一致,提示分心木具有调节脑内相关神经递质含量变化的作用,从分子水平验证了分心木的镇静催眠活性。(2)在对前期分得的2个异构体结构完整鉴定的基础上,采用多种分离手段从分心木提取物的正丁醇部位又得到了18个单体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波谱技术等方法鉴定上述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2S,3S)-taxifolin-3-O-α-D-arabinofuranoside(1),(2S,3S)-taxifolin-3-O-α-L-arabinofuranoside(2),Leeaoside(3),二氢吐叶醇-9-O-β-D-吡喃葡萄糖苷(dihydrovomifoliol-9-O-β-D-glucopyranoside)(4),吐叶醇-9-O-β-D-吡喃葡萄糖苷(vomifoliol-9-O-β-D-glucopyranoside)(5),4′-dihydrophaseic acidβ-glucopyranose ester(6),lyoniside(7),nudiposide(8),(-)-5′-甲氧基异落叶松脂素-9′-O-β-D-吡喃木糖苷((-)-5′-methoxyisolariciresinol-9′-O-β-D-xylopyranoside)(9),(+)-lyoniresinol-3α-O-β-D-glucopyranoside(10),akeqintoside A(11),山柰酚(kaempferol)(12),儿茶素(catechin)(13),柚皮素(naringenin)(14),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kaempferol-3-O-α-L-rhamnoside)(15),4-羟基-α-萘酮-4-O-β-D-吡喃葡萄糖苷(4-hydroxy-α-tetralone-4-O-β-D-glucopyranoside)(16),4,5-二羟基-α-萘酮-4-O-β-D-吡喃葡萄糖苷(4,5-dihydroxy-α-tetralone-4-O-β-D-glucopyranoside)(17),4,5,8-三羟基-α-萘酮-5-O-β-D-吡喃葡萄糖苷(4,5,8-trihydroxy-α-tetralone-5-O-β-D-glucopyranoside)(18),leonuriside A(19)和胡萝卜苷(daucosterol)(20)。(3)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分心木中的部分黄酮苷、木酯苷及脱落酸衍生物与靶标蛋白hOX2R的对接得分较高,提示该系列化合物可能具有食欲素受体拮抗剂作用;TCMSP数据挖掘结果表明脱落酸类衍生物的潜在作用靶标包含多个与镇静催眠活性相关的GABA受体的亚型(如α1、α2、α3、α6)。结论:本课题通过行为药理学实验发现分心木提取物具有一定的镇静催眠活性;酶联免疫法检测结果表明分心木具有调节脑内相关神经递质的作用,进一步从分子水平验证了分心木的镇静催眠活性。在药理学考察的基础上,对分心木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深入研究,分离鉴定了20个单体化合物,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12,15-19为分心木中首次分离得到,丰富了其物质基础。采用分子对接技术以及基于TCMSP的数据挖掘,对分离的单体化合物进行了镇静催眠活性探索,发现分心木中的部分黄酮苷、木酯苷及脱落酸衍生物可能为其镇静催眠的活性成分;数据挖掘显示,其中的脱落酸类化合物又与GABA受体密切相关,在治疗失眠、睡眠障碍等疾病方面显示出良好潜力。以上研究为分心木可用于治疗失眠疾病提供了理论支持,同时为阐述其药效物质基础以及筛选具有镇静催眠活性的单体化合物提供了参考。
孔胜男[6](2018)在《功能化有机多孔材料的设计合成与催化性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有机多孔材料包括具有晶型结构的共价有机框架COFs、无定形的多孔有机聚合物POPs及笼型有机化合物。其中POPs根据结构特点分为:固有微孔聚合物PIMs、超交联聚合物HCPs和共轭微孔聚合物CMPs。POPs是由质量较轻的元素C、H、N、O及B等组成的,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较好的热稳定性和酸碱稳定性。由于其合成的多样性和结构的可调控性而广泛应用于气体储存和分离、能量储存、光的发射及吸收和多相催化。本论文合成了多种多孔有机聚合物,其中包括三种功能化的多孔聚合物,并通过后合成修饰的方法得到了三种金属离子复合的多孔聚合物材料,用X-射线粉末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及透射电子显微镜、固体核磁、氮气吸附等手段对材料进行表征,研究了这些材料分别应用于多相催化Suzuki-Miyaura反应和Sonogashira偶联反应、β-酮酸酯的不对称氢化反应和Et2Zn对芳基醛的不对称加成反应;设计合成了两对(四种)基于四聚间苯二酚的手性分子容器,用核磁共振谱、圆二色谱、质谱及单晶X-ray衍射等方法表征了它们的结构,初步探索了分子容器在分子识别方面的应用。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一,利用Sonogashira偶联反应和“Click”反应合成了9种多孔共价聚合物。用氮气吸附对材料的多孔性质进行初步表征,探讨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和材料的后处理对BET比表面积的影响。发现聚合物的BET比表面积随反应催化剂用量(在一定范围内)的增大而减小、程序升温制备的材料的BET比表面积明显大于一步升温法、用EDTA-2Na溶液洗涤得到的材料的BET比表面积大于用酸或碱洗得到的聚合物的BET比表面积。二,利用2,2’-联吡啶合成了一种微孔有机聚合物POP-bipy,与Pd(CH3CN)2Cl2络合后得到一种复合材料Pd/POP-bipy。用13C CP/MAS NMR、FT-IR、PXRD、氮气吸附和TG等对材料进行表征。用ICP和XPS确定了Pd/POP-bipy材料中Pd的含量和价态。这种复合材料在水相催化Suzuki-Miyaura反应和甲醇与水的混合溶剂中催化Sonogashira偶联反应中表现出优秀的催化活性,其产率高达99%。Pd/POP-bipy在催化Suzuki-Miyaura反应时可循环使用5次,在催化Sonogashira偶联反应时可循环使用8次。三,利用铜催化的炔烃-叠氮化物点击反应(CuAAC)合成了一种含手性BINAPO功能基团的有机聚合物POP-BINAPO。该聚合物还原以后,其手性BINAP功能基团可以与[Ru(p-cymene)Cl2]2配位。得到的材料Ru/POP-BINAP可以用于催化β-酮酸酯不对称氢化反应。其产率高达99%,ee值最高达96%。材料可循环使用4次,其产率和ee值没有明显降低。四,利用端基炔和碘代物的Sonogashira偶联反应合成了一种无定形的聚合物CMP-BINOL。该聚合物与Ti(OiPr)4配位后可用于催化Et2Zn对醛的不对称加成反应,得到较好的产率和手性选择性,并可循环使用4次。五,以2-甲基间苯二酚和三聚乙醛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反应合成了手性笼型分子容器(R)/(S)-CPT-OH及(R)/(S)-CPT-DC-OH。利用核磁共振谱、质谱、圆二色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分子容器的结构进行表征。晶体结构表明,氢键在分子容器(S)-CPT-OH具有的空腔结构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其空腔可以包容了氯仿分子,此外,用核磁和质谱初步研究了(R)-CPT-OH对(R)-1-苯基乙醇的识别作用,详细结果尚待进一步研究。
王浩江[7](2017)在《β-酮羰基化合物α位不对称官能化反应研究》文中指出过渡金属和手性配体络合物催化的不对称反应,因其高效地催化效能和优异的手性诱导能力,是现代手性合成的重要策略之一。1,3-二羰基化合物作为一种高反应活性物质,也是合成结构复杂化合物和天然产物的中间体。催化β-酮羰基化合物α位不对称反应构建季碳手性中心的研究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催化小位阻的β-酮羰基化合物取得高对映选择性具有一定的难度,同时国内外对该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文基于文献比较分析结果,合成了一系列手性恶唑啉配体,并将其应用于多种不对称反应的研究。本论文包括以下七个章节:第一章,首先简要阐述了1,3-二羰基化合物的结构特征以及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重点综述了β-酮羰基化合物α位不对称官能化反应研究进展。第二章,简要综述了恶唑啉配体合成的进展,并通过联二苯胺作为特异性骨架的二酸为起始物合成了一系列恶唑啉配体。第三章,首次报道了三氟甲磺酸铜-恶唑啉络合物催化β-酮羰基化合物α位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在三氟甲磺酸铜-恶唑啉络合物催化下,实现了苯并呋喃酮衍生物和α,β-不饱和烯酮高立体选择性的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该体系相比较传统的Michael反应具有以下优点:(1)立体选择性高;(2)底物适用范围广,特别是对于小基团甲酯类底物都具有良好的适应性。该Michael加成产物可以通过Robinson关环反应得到苯并呋喃的稠环结构,亦可作为合成灰黄霉素的关键中间体。第四章,首次报道了通过机械球磨技术,在无溶剂条件下,由三氟甲磺酸铜-恶唑啉络合物催化β-酮酸酯的不对称氟化反应。该反应体系催化效能高,对于环状底物只需4 min即可完成氟化反应,同时取得最高99%收率和99%ee。该反应体系相比于传统的氟化反应体系具有以下优点:(1)环境友好,避免了有毒溶剂的使用;(2)底物普适性广,基于茚酮、苯并呋喃酮、苯并噻吩酮和脂肪族酮的底物都可以实现高立体选择性的氟化。第五章,研究了三氟甲磺酸铜-恶唑啉络合物催化β-萘酚衍生物的不对称氯化去芳构化反应。以DCDMH作为氯化试剂,10 mol%的催化剂量即可得到最高99%的收率和最高90%ee的氯化产物。相比于小分子催化反应体系,该反应体系具有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和催化效率高等特点。第六章,研究了三氟甲磺酸铜-恶唑啉络合物催化的不对称胺化反应。无保护琥珀酰亚胺衍生物在Cu(OTf)2-(S)-Ph-BOX络合物促进下可以顺利实现不对称胺化反应。该催化体系为新型的醛糖抑制剂AS-3201的合成提供了新的合成策略。第七章,简述了第二章-第六章的实验操作,并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
王蕊[8](2017)在《喹唑啉酮和海棠果单宁对酪氨酸酶的抑制机理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在喹唑啉酮化合物和植物单宁两类物质中寻找有效的酪氨酸酶抑制剂,结果到筛选出化合物1【2-对氟苯基-4(3H)喹唑啉酮】和海棠果单宁。然后,对这两个物质分别进行化学结构分析和酪氨酸酶活性抑制测定实验。结构分析方面,使用1H NMR、13C NMR、FTIR及ESI-MS方法来鉴定化合物1的结构;以及使用13C NMR、ESI-MS及HPLC三种技术,对海棠果单宁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化合物1的结构准确且纯度很高;海棠果单宁是一种混合单宁,由缩合单宁和水解单宁共同组成。缩合单宁成分包括原天竺葵定和原花青定,它们对应的基本结构单元分别为阿福豆素和(表)儿茶素。水解单宁成分包括没食子酰葡萄糖、鞣花酸以及鞣花酸鼠李糖苷,其中没食子酰葡萄糖的酸解讲解产物为没食子酸,鞣花酸与鞣花酸鼠李糖苷的酸解产物是鞣花酸。活性方面,本文对化合物1的酪氨酸酶抑制机理作了研究,分别从二酚酶活力抑制、荧光淬灭及分子模拟实验来探究。酶学分析结果表明,化合物1对酪氨酸酶有很强的抑制效果,其IC50值为120±2μM。它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类型属于可逆抑制中的混合型抑制类型。抑制常数KI与KIS的值分别为703.2和222.11μM,KI值高于KIS值,表明该化合物对酶-底物复合物的亲和力比对游离酶的亲和力强。荧光淬灭结果表明,该化合物既可与酶结合又可与底物(酪氨酸和L-DOPA)结合,并降低它们的荧光强度。分子模拟结果表明,该化合物通过阻断酶催化中心影响质量传递速率。以上结果证明,化合物1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影响黑色素的生物合成:一是抑制酪氨酸酶的催化活性,以减缓黑素合成的速率;二是与底物结合,以截断黑素合成的来源。本文运用二酚酶抑制活力测定法以及酶的荧光淬灭法,进一步探讨海棠果单宁对酪氨酸酶的抑制机制。二酚酶抑制结果表明,海棠果单宁对酪氨酸酶具有极强的抑制活性,其IC50值为32.0μg/mL。海棠果单宁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类型属于混合型抑制,抑制常数KI与KIS分别为41.6μg/mL、148.5μg/m L,其KI值小于KIS值,表明海棠果单宁与游离酶的结合强度大于与酶-底物复合物的结合强度。荧光分析结果表明,海棠果单宁可以与酪氨酸酶分子结合,降低酶的荧光发射强度,且能诱导酶发生构象的改变。以上研究结果证明,化合物1和海棠果单宁能够有效地抑制酪氨酸酶活性,这为它们在食品保鲜及皮肤美白用途上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夏军柳[9](2017)在《昭通褐煤和五彩湾长焰煤热溶产物的色谱分离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选用昭通褐煤(ZL)和五彩湾长焰煤(WLFC)为研究对象,在300 oC下分别以环己烷、丙酮和甲醇进行分级热溶,并结合三种“色谱联用分析方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GC×GC-TOF MS)和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HPLC-TOF MS))对煤分级热溶物进行分离分析。同时采用柱层析分离的方法对分级热溶物进行精细分离,并对分离得到的各组分进行GC-MS分析,以期从分子水平上更多的了解煤的组成和结构。两种煤中各级热溶物的GC-MS分析结果表明,在环己烷热溶物中检测出的化合物以烷烃、芳烃和酚类的相对含量较高;在丙酮热溶物中检测出的化合物以佛尔酮的相对含量最高;在甲醇热溶物中检测出的化合物以醇类和酚类的相对含量较高。对各级热溶物进行硅胶柱层析分离,从可溶组分的复杂混合物中富集到各种类型的族组分,主要包括:从昭通褐煤和五彩湾长焰煤的环己烷热溶物中富集到相对含量较高的芳香族化合物和一系列连续分布的正构烷烃,在昭通褐煤和五彩湾长焰煤的丙酮热溶物中富集到含氧化合物中均含有相对含量较高的佛尔酮。采用GC-MS和GC×GC-TOF MS两种仪器分别对五彩湾长焰煤的丙酮热溶物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GC×GC-TOF MS更加适合煤热溶物的检测,这可能是由于GC×GC-TOF MS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分辨能力。用配备电喷雾离子源的HPLC-TOF MS分析各级热溶物中含有杂原子的化合物,含硫化合物的相对含量比含氧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的低,这可能由于含硫化合物的极性较低,ESI源不容易将其电离。HPLC-TOF MS在热溶物中分离分析出一些同分异构体,并推测出该同分异构体对应的结构信息。丙酮和甲醇热溶物中检测到含氧化合物主要以烷氧基和羰基的形式存在。含氮化合物在热溶物中多以含有不饱和及饱和的脂肪胺或吡啶类的化合物为主。热溶物中检测到含硫化合物中S原子主要以硫烷和噻吩的形式存在。这为煤中有机O、N和S的赋存形态提供了重要信息。
吴迪[10](2015)在《虫草素与环糊精的包和行为研究及VEGFR-2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抗肿瘤活性》文中研究说明虫草素作为一种传统中药冬虫夏草的有效成分,长期以来在医药尤其中医领域被广泛应用。它是从真菌中分离出来的第一个脱氧核苷类抗生素,具有多种优异的生物活性及药理作用,但其较差的水溶性以及在体内代谢的快速脱氨失活严重影响了其作为药物的进一步的应用。而环糊精作为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在药学尤其药剂学领域的应用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利用环糊精包合技术,能够解决药物难溶、生物利用度低等问题。因此,研究环糊精对虫草素分子的包合行为具有重要意义。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疾病,做为现代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研制方向,特异性靶向分子药物是研究的新方向,而其中以抗血管生成疗法为目地的VEGFR-2激酶抑制剂成为当前药物化学领域的热点之一。本论文主要进行了两方面的研究工作:第一部分:制备了虫草素与三种常见环糊精(α-CD、β-CD和y-CD)之间形成的配位包合物;通过核磁共振(NMR)、紫外可见光谱法(UV-vis)、扫描电镜(SEM)、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红外光谱法(FT-IR)、粉末X-射线衍射法(XRD)、质谱(ESI-MS)以及分子模拟的方法对包合物的包合行为、包合能力以及性质进行了表征和研究。结果表明:环糊精能很好的与虫草素以化学计量比为1:1的包结比例进行包合;通过包合能够改善虫草素的理化性质,特别是提高了虫草素的水溶性及稳定性。第二部分:设计了一类以苯并嗯唑环为母核的芳基脲类VEGFR-2激酶抑制剂。从简单易得原料2,4-二氨基苯酚出发,经过两步反应,以较高产率完成了对设计的小分子抑制剂的合成。利用该方法,共合成了23个化合物,其结构均得到了IR,1H NMR,13NMR以及HRMS等波谱数据证实。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抗肿瘤活性测试,在体外肿瘤细胞株(H1975、A549、Hela)的生长抑制实验中,发现多个化合物具有较好的细胞毒活性,其中,化合物5-14的细胞毒活性高于阳性对照物索拉菲尼及舒尼替尼近一个数量级。
二、双二氮杂萘酮类化合物的电喷雾质谱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双二氮杂萘酮类化合物的电喷雾质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微通道反应器中烷基芳烃分子氧氧化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芳烃苄基直接氧化成酮类反应及α-芳基酮类化合物的用途 |
1.2 以分子氧作为氧化剂制备α-芳基酮类化合物 |
1.2.1 使用金属催化剂催化氧化制备α-芳基酮类化合物 |
1.2.2 使用非金属催化剂催化氧化制备α-芳基酮类化合物 |
1.3 利用其他氧化剂制备α-芳基酮类化合物 |
1.4 微通道反应器在有机合成中的优势 |
1.5 微通道反应器在传质传热方面的优势 |
1.6 微通道反应器中分子氧作为氧化剂氧化苄基 |
1.7 微通道反应器中使用其他氧化剂氧化苄基 |
1.8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9 研究内容与目标 |
2 在微通道反应器中使用分子氧选择性氧化芳烃苄位sp~3C–H键获得酮衍生物 |
2.1 结果与讨论 |
2.1.1 间歇反应验证 |
2.1.2 微通道反应器中反应条件考察 |
2.1.3 机理验证 |
2.1.4 催化剂NHPI循环利用实验 |
2.1.5 规模放大实验 |
2.1.6 底物适用范围 |
3 实验部分 |
3.1 实验仪器 |
3.2 实验原料及来源 |
3.3 在微通道反应器中使用分子氧选择性氧化芳烃苄位sp~3C–H键获得酮衍生物 |
4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主要化合物谱图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磺酰萘酚的卤化去芳构化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酚类化合物的去芳构化反应研究进展 |
1.2.1 有机小分子催化酚类化合物的去芳构化反应研究进展 |
1.2.2 金属催化酚类化合物的去芳构化反应研究进展 |
1.2.3 其他酚类化合物催化去芳构化反应研究进展 |
1.3 立题思想 |
第二章 磺酰萘酚的卤化去芳构化反应 |
2.1 引言和课题引入 |
2.1.1 引言 |
2.1.2 课题引入 |
2.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3 氟化去芳构化反应的初步探索 |
2.4 氯化去芳构化反应的结果与讨论 |
2.4.1 氯化试剂的筛选 |
2.4.2 碱的筛选 |
2.4.3 反应底物拓展 |
2.5 溴化去芳构化反应的结果与讨论 |
2.5.1 溴化试剂的筛选 |
2.5.2 碱的筛选 |
2.5.3 反应底物的拓展 |
2.6 典型的反应操作 |
2.6.1 底物的合成 |
2.6.2 卤化反应的操作 |
2.7 化合物表征 |
2.7.1 底物数据 |
2.7.2 氟化去芳构化产物数据 |
2.7.3 氯化去芳构化产物数据 |
2.7.4 溴化去芳构化产物数据 |
第三章 磺酰萘酚的不对称氯化去芳构化反应 |
3.1 引言 |
3.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反应条件的初步探索 |
3.3.3 氯化试剂的筛选 |
3.3.4 溶剂对反应的影响 |
3.3.5 辛可宁定类催化剂筛选 |
3.3.6 反应底物的拓展 |
3.3.7 产物绝对构型及反应机理探讨 |
3.4 本章小结 |
3.5 典型反应操作 |
3.5.1 催化剂合成过程的操作 |
3.5.2 不对称氯化去芳构化反应的操作 |
3.6 化合物表征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重要化合物的谱图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发明专利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鹅不食草正丁醇部位化学成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鹅不食草化学成分研究 |
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1.1 实验仪器 |
1.2 实验材料 |
1.3 实验试剂 |
1.4 植物来源 |
2 鹅不食草化学成分研究 |
2.1 化学成分的提取与分离 |
2.2 化合物列表 |
2.3 化合物结构鉴定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春黄菊族黄酮类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1 春黄菊族植物概况 |
2 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2.1 二氢黄酮(醇)类成分 |
2.2 黄酮(醇)类成分 |
2.3 异黄酮类成分 |
3 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3.1 抗氧化作用 |
3.2 抗炎作用 |
3.3 抗肿瘤作用 |
3.4 保肝作用 |
3.5 对心血管的作用 |
3.6 其它作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磺酸盐表面活性剂与MBT对碳钢在3.5%NaCl溶液中缓蚀的协同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背景 |
1.2 缓蚀剂的协同效应研究现状 |
1.2.1 缓蚀剂分子间协同效应的研究现状 |
1.2.2 缓蚀剂分子内协同效应的研究现状 |
1.3 缓蚀剂的缓蚀机理 |
1.3.1 电化学过程抑制机理 |
1.3.2 物理和化学作用抑制机理 |
1.4 缓蚀剂分子间的协同效应机理 |
1.4.1 架桥理论 |
1.4.2 补强理论 |
1.5 研究内容 |
2 缓蚀剂的合成与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2.2 缓蚀剂的合成 |
2.2.3 缓蚀剂的结构表征 |
2.2.4 表面张力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缓蚀剂的结构表征 |
2.3.2 表面活性测试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CHMT/COMT对碳钢缓蚀的分子内协同效应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3.2.2 电化学测试 |
3.2.3 吸附热力学研究 |
3.2.4 SEM-EDX测试 |
3.2.5 量子化学计算 |
3.2.6 分子动力学模拟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电化学测试分析 |
3.3.2 吸附热力学分析 |
3.3.3 腐蚀形貌与成分分析 |
3.3.4 量子化学计算分析 |
3.3.5 分子动力学模拟分析 |
3.3.6 分子内协同作用机理 |
3.4 本章小结 |
4 CHT/COT与 MBT对碳钢缓蚀的分子间协同效应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电化学测试 |
4.2.2 吸附热力学研究 |
4.2.3 SEM-EDX测试 |
4.2.4 量子化学计算 |
4.2.5 分子动力学模拟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电化学测试分析 |
4.3.2 吸附热力学分析 |
4.3.3 腐蚀形貌与成分分析 |
4.3.4 分子动力学模拟分析 |
4.3.5 分子间协同作用机理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分心木镇静催眠活性与化学成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符号说明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镇静催眠类药物的发展及现况 |
第二节 中药镇静催眠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
第三节 分心木药理活性及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
第四节 小结与讨论 |
第二章 分心木镇静催眠活性研究 |
第一节 分心木提取物单次给药毒性考察 |
第二节 基于行为药理学的分心木镇静催眠活性考察 |
第三节 基于神经递质调节的分心木镇静催眠活性考察 |
第四节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分心木化学成分研究 |
第一节 提取分离 |
第二节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第三节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分心木中的镇静催眠活性成分探索 |
第一节 基于分子对接技术探索分心木中的镇静催眠活性成分 |
第二节 基于TCMSP探索分心木中的镇静催眠活性成分 |
第三节 小结与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查新报告 |
成果 |
成果附件 |
(6)功能化有机多孔材料的设计合成与催化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专业名词缩写说明 |
第一章 前言 |
1.1 无机多孔材料 |
1.1.1 微孔沸石分子筛 |
1.1.2 介孔分子筛 |
1.1.3 大孔材料 |
1.2 金属-有机材料 |
1.3 多孔有机材料 |
1.3.1 超交联聚合物 |
1.3.2 固有微孔聚合物 |
1.3.3 共价有机框架 |
1.3.4 共轭微孔聚合物 |
1.4 有机多孔材料在非均相催化剂中的应用 |
1.4.1 催化剂 |
1.4.2 HCPs在多相催化中的应用 |
1.4.3 PIMs在多相催化中的应用 |
1.4.4 COFs在多相催化中的应用 |
1.4.5 CMPs在多相催化中的应用 |
1.5 本论文的目的、意义和主要结果 |
1.5.1 论文的选题目的及意义 |
1.5.2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主要结果 |
第二章 聚合物的合成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材料 |
2.2.2 单体的合成 |
2.2.3 聚合物的合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单体和聚合物的合成 |
2.3.2 聚合物的初步表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相中微孔有机聚合物负载钯催化的碳碳偶联反应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主要仪器和测试条件 |
3.2.2 Pd/POP-bipy及中间体的制备 |
3.2.3 Pd/POP-bipy催化的碳碳偶联反应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POP-bipy的设计合成 |
3.3.2 POP-bipy和 Pd/POP-bipy的表征 |
3.3.3 Pd/POP-bipy的催化性能 |
3.3.4 非均相测试和循环性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孔有机聚合物负载钌催化的β-酮酸酯的不对称氢化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材料和表征 |
4.2.2 POP-BINAP及中间体的合成 |
4.2.3 β-酮酸酯底物及中间体的制备 |
4.2.4 Ru/POP-BINAP催化β-酮酸酯的不对称氢化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POP-BINAPO和 POP-BINAP合成与表征 |
4.3.2 Ru/POP-BINAP的合成与表征 |
4.3.3 Ru/POP-BINAP的催化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BINOL功能化的微孔聚合物催化不对称加成反应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原料和表征方法 |
5.2.2 CMP-BINOL及其中间体的合成 |
5.2.3 CMP-BINOL/Ti的合成及二乙基锌对醛的不对称加成反应 |
5.2.4 CMP-BINOL/Ti的循环性实验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CMP-BINOL的设计合成 |
5.3.2 CMP-BINOL的表征 |
5.3.3 CMP-BINOL/Ti催化二乙基锌对醛的不对称加成反应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三唑的手性分子容器的合成和应用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试剂和表征 |
6.2.2 CPT-OH及 CPT-DC-OH的合成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CPT-OH及 CPT-DC-OH的表征 |
6.3.2 CPT-OH的分子识别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相关核磁谱图与HPLC谱图 |
附录二 相关化合物的晶体数据 |
附录三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和待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β-酮羰基化合物α位不对称官能化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β-酮羰基化合物 α 位不对称官能化反应研究进展 |
1.1 前言 |
1.2 碳-碳键构建 |
1.2.1 硝基烯烃参与碳-碳键构建 |
1.2.2 不饱和烯酮(醛)参与碳-碳键构建 |
1.2.3 亚胺参与碳-碳键构建 |
1.3 碳-氮键构建 |
1.3.1 偶氮二甲酸酯作为氮源 |
1.3.2 叠氮类衍生物作为氮源 |
1.4 碳-氧键构建 |
1.4.1 有机小分子催化的 α-羟基化反应 |
1.4.2 过渡金属配体催化的 α-羟基化反应 |
1.5 碳-卤键构建 |
1.5.1 碳-氟键构建 |
1.5.1.1 双功能催化剂 |
1.5.1.2 相转移催化剂 |
1.5.1.3 Ti/TADDOL催化剂 |
1.5.1.4 Metal/BINAP催化剂 |
1.5.1.5 Metal/Bis(oxazolines) 催化剂 |
1.5.1.6 其他催化剂 |
1.5.2 碳-氯键构建 |
1.5.2.1 小分子催化剂 |
1.5.2.2 金属配体催化剂 |
1.5.3 碳-溴键构建 |
1.6 碳-硫键构建 |
1.7 本论文研究工作及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双恶唑啉配体的合成 |
2.1 引言 |
2.2 恶唑啉合成研究进展 |
2.2.1 卤化环合法 |
2.2.2 磺酰氯环合法 |
2.2.3 Vilsmeier环合法 |
2.2.4 脱水环合法 |
2.3 联二苯胺骨架恶唑啉配体的合成 |
2.4 联二苯硫醚骨架恶唑啉配体的合成 |
2.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恶唑啉配体催化不对称Michael反应研究 |
3.1 引言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反应条件的优化 |
3.2.2 反应底物的拓展 |
3.2.3 产物绝对构型的确定 |
3.2.4 反应过渡态的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恶唑啉配体催化不对称氟化反应研究 |
4.1 引言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反应条件的优化 |
4.2.2 反应底物的拓展 |
4.2.3 反应机理的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恶唑啉配体催化不对称氯化去芳构化反应研究 |
5.1 引言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反应条件的筛选 |
5.2.2 氯化试剂的筛选 |
5.2.3 底物拓展 |
5.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恶唑啉配体催化不对称胺化反应研究 |
6.1 引言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偶氮二甲酸酯对反应的影响 |
6.2.2 配体结构对反应的影响 |
6.2.3 Lewis酸对反应的影响 |
6.2.4 溶剂对反应的影响 |
6.2.5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
6.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实验部分以及化合物结构表征 |
7.1 实验药品和仪器 |
7.1.1 实验药品 |
7.1.2 实验仪器 |
7.2 双恶唑啉配体的合成及其表征 |
7.2.1 2,2'-联二苯胺二甲酸的合成 |
7.2.2 2,2'-联二苯硫醚二甲酸的合成 |
7.2.3 联二苯胺骨架恶唑啉配体的合成 |
7.2.4 联二苯硫醚骨架恶唑啉配体的合成 |
7.2.5 产物结构表征 |
7.3 不对称Michael反应及产物结构表征 |
7.3.1 不对称Michael反应通用方法 |
7.3.2 产物结构表征 |
7.4 不对称氟化反应及产物结构表征 |
7.4.1 不对称氟化通用合成方法 |
7.4.2 产物结构表征 |
7.5 不对称氯化去芳构化反应及产物结构表征 |
7.5.1 β-萘酚衍生物的合成 |
7.5.2 不对称氯化去芳构化通用合成方法 |
7.5.3 产物结构表征 |
7.6 不对称胺化反应及产物结构表征 |
7.6.1 琥珀酰亚胺衍生物合成 |
7.6.2 通用合成方法 |
7.6.3 产物结构表征 |
总结与展望 |
附录一:缩略语 |
附录二:附图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目录 |
(8)喹唑啉酮和海棠果单宁对酪氨酸酶的抑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酪氨酸酶概述 |
1.1.1 酪氨酸酶的生化特征及反应机理 |
1.1.2 酪氨酸酶的生理功能 |
1.2 酪氨酸酶抑制剂研究进展 |
1.2.1 酪氨酸酶抑制剂分类 |
1.2.2 几种常见的酪氨酸酶抑制剂 |
1.3 喹唑啉酮研究现状 |
1.3.1 喹唑啉酮结构和合成方法 |
1.3.2 喹唑啉酮的生物活性 |
1.4 植物单宁概述 |
1.4.1 植物单宁分类和结构 |
1.4.2 植物单宁的结构分析 |
1.4.3 植物单宁的活性测定 |
1.4.4 植物单宁的应用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1.5.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2.1 仪器、试剂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2.1 单宁的提取、分离与纯化 |
2.2.2 总酚含量的测定 |
2.2.3 可溶性缩合单宁含量的测定 |
2.2.4 喹唑啉酮化合物的合成 |
2.2.5 结构分析方法 |
2.2.5.1 NMR分析 |
2.2.5.2 反相HPLC分析 |
2.2.5.3 ESI-MS分析 |
2.2.5.4 FTIR分析 |
2.2.6 酶学分析方法 |
2.2.6.1 二酚酶活力分析 |
2.2.6.2 二酚酶抑制机理分析 |
2.2.6.3 二酚酶抑制类型与抑制常数分析 |
2.2.7 荧光淬灭分析方法 |
2.2.8 分子模拟分析方法 |
第三章 喹唑啉酮结构与活性分析 |
3.1 结构分析结果 |
3.1.1 NMR分析 |
3.1.2 ESI-MS分析 |
3.1.3 FTIR分析 |
3.2 活性分析结果 |
3.2.1 二酚酶活力抑制分析 |
3.2.2 二酚酶抑制机理分析 |
3.2.3 二酚酶抑制类型与抑制常数分析 |
3.2.4 荧光淬灭分析 |
3.2.4.1 化合物1对蘑菇酪氨酸酶的荧光淬灭分析 |
3.2.4.2 化合物1对酪氨酸的荧光淬灭分析 |
3.2.4.3 化合物1对L-DOPA的荧光淬灭分析 |
3.2.5 分子模拟分析 |
3.3 讨论与小结 |
第四章 海棠果单宁结构与活性分析 |
4.1 结构分析结果 |
4.1.1 ~13C NMR分析 |
4.1.2 ESI-MS分析 |
4.1.3 反相HPLC分析 |
4.1.3.1 缩合单宁HPLC分析 |
4.1.3.2 水解单宁HPLC分析 |
4.2 活性分析结果 |
4.2.1 二酚酶抑制活力分析 |
4.2.2 二酚酶抑制机理分析 |
4.2.3 二酚酶抑制类型与抑制常数分析 |
4.2.4 酶的荧光淬灭分析 |
4.3 讨论与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参考文献 |
(9)昭通褐煤和五彩湾长焰煤热溶产物的色谱分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注释表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
1.2 煤结构的研究现状 |
1.3 煤中可溶物的分离方法 |
1.4 色谱分离分析方法 |
1.5 研究内容 |
2 实验部分 |
2.1 煤样的选取 |
2.2 溶剂与仪器 |
2.3 实验流程 |
2.4 样品的色谱分离分析 |
3 煤热溶物的GC-MS分析 |
3.1 煤热溶收率 |
3.2 热溶物的GC-MS分析 |
3.3 柱色谱法分离热溶物的GC-MS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煤热溶物的GC×GC-TOF MS分析 |
4.1 热溶物的GC×GC-TOF MS分析 |
4.2 环己烷热溶物的GC×GC-TOF MS分析 |
4.3 五彩湾长焰煤丙酮热溶物的GC-MS和GC×GC-TOF MS分析 |
4.4 GC×GC-TOF MS的分离优势 |
4.5 本章小结 |
5 煤热溶物的HPLC-TOF MS分析 |
5.1 热溶物中化合物的分布 |
5.2 煤热溶物中HPLC-TOF MS检测到的同分异构体 |
5.3 煤热溶物中杂原子化合物的HPLC-TOF MS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创新点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虫草素与环糊精的包和行为研究及VEGFR-2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抗肿瘤活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虫草素与环糊精的包合行为研究 |
1.1 前言 |
1.1.1 环糊精的概述 |
1.1.2 环糊精的包合行为研究 |
1.1.2.1 环糊精的包合特性 |
1.1.2.2 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方法 |
1.1.2.3 环糊精包合物的表征方法 |
1.1.3 环糊精在医药工业中的应用 |
1.1.3.1 环糊精在药物配方中的应用 |
1.1.3.2 环糊精对药物释放的影响 |
1.1.4 虫草素的研究进展 |
1.1.4.1 虫草素简介 |
1.1.4.2 虫草素的理化性质及来源 |
1.1.4.3 虫草素的提取及纯化 |
1.1.4.4 虫草素的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 |
1.1.4.5 虫草素的体内代谢过程 |
1.2 虫草素与环糊精的配位包合行为研究 |
1.2.1 引言 |
1.2.2 实验部分 |
1.2.2.1 材料 |
1.2.2.2 虫草素/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
1.2.2.3 计算机铺助判断包合可能性 |
1.2.2.4 紫外光谱测定 |
1.2.2.5 核磁共振测定 |
1.2.2.6 溶解度实验 |
1.2.2.7 X-射线粉末衍射 |
1.2.2.8 热分析 |
1.2.2.9 扫描电镜 |
1.2.2.10 红外光谱测定 |
1.2.2.11 高分辨质谱(ESI-MS) |
1.2.3 结果与讨论 |
1.2.3.1 紫外吸收光谱与标准曲线 |
1.2.3.2 Job曲线 |
1.2.3.3 核磁共振(1H and 2D NMR)分析 |
1.2.3.4 分子模拟(Molecular modelling) |
1.2.3.5 扫描电镜(SEM)分析 |
1.2.3.6 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 |
1.2.3.7 红外光谱(FTIR)分析 |
1.2.3.8 粉末X-射线衍射(XRD)分析 |
1.2.3.9 高分辨质谱(ESI-MS)分析 |
1.2.3.10 溶解度实验 |
1.3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VEGFR-2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活性研究 |
2.1 VEGFR-2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研究进展 |
2.1.1 研究背景 |
2.1.2 VEGF及其受体VEGFR |
2.1.3 常见VEGFR-2激酶抑制剂的结构 |
2.1.3.1 2-吲哚酮类 |
2.1.3.2 吲唑类 |
2.1.3.3 喹唑啉与喹啉衍生物类 |
2.1.3.4 酞嗪类 |
2.1.3.5 双取代脲类 |
2.1.3.7 嘧啶及其衍生物类 |
2.1.3.8 吲哚咔唑类 |
2.1.4 小结 |
2.2 VEGFR-2激酶抑制剂化合物库的设计 |
2.2.1 引言 |
2.2.2 先导化合物 |
2.2.2.1 先导化合物与酶的结合方式研究 |
2.2.3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 |
2.3 苯并恶唑取代芳基脲类VEGFR-2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合成 |
2.3.1 合成路线的设计 |
2.3.2 2-芳基苯并恶唑结构3的制备 |
2.3.3 目标产物苯并恶唑取代芳基脲类化合物5的合成 |
2.3.4 结果与讨论 |
2.3.4.1 关于合成2-芳基苯并恶唑结构的讨论 |
2.3.4.2 关于生成脲桥结构的讨论 |
2.4 苯并恶唑取代芳基脲类VEGFR-2激酶抑制剂的抗肿瘤活性研究 |
2.4.1 体外细胞水平的抗H1975、Hela、A549实验 |
2.4.1.1 实验目的及原理 |
2.4.1.2 实验仪器及主要试剂 |
2.4.1.3 实验方法及步骤 |
2.4.1.4 实验结果 |
2.4.2 抗肿瘤活性结果与讨论 |
2.4.2.1 针对H1975抑制活性的结果与讨论 |
2.4.2.2 针对A549抑制活性的结果与讨论 |
2.4.2.3 针对Hela抑制活性的结果与讨论 |
2.5 实验部分 |
2.5.1 实验仪器和试剂 |
2.5.2 2-芳基苯并恶唑结构3的合成 |
2.5.3 目标产物苯并恶唑取代芳基脲类化合物5的合成 |
2.6 小结 |
2.6.1 工作总结 |
2.6.2 今后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四、双二氮杂萘酮类化合物的电喷雾质谱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微通道反应器中烷基芳烃分子氧氧化反应研究[D]. 恽磊.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磺酰萘酚的卤化去芳构化反应研究[D]. 琚宛珍.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2)
- [3]鹅不食草正丁醇部位化学成分研究[D]. 王嘉欣.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3)
- [4]磺酸盐表面活性剂与MBT对碳钢在3.5%NaCl溶液中缓蚀的协同效应研究[D]. 陈肖杰. 中北大学, 2020(10)
- [5]分心木镇静催眠活性与化学成分研究[D]. 赵焕新.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8(01)
- [6]功能化有机多孔材料的设计合成与催化性质研究[D]. 孔胜男.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7]β-酮羰基化合物α位不对称官能化反应研究[D]. 王浩江. 浙江工业大学, 2017(02)
- [8]喹唑啉酮和海棠果单宁对酪氨酸酶的抑制机理研究[D]. 王蕊. 江西师范大学, 2017(05)
- [9]昭通褐煤和五彩湾长焰煤热溶产物的色谱分离分析[D]. 夏军柳. 中国矿业大学, 2017(03)
- [10]虫草素与环糊精的包和行为研究及VEGFR-2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抗肿瘤活性[D]. 吴迪. 云南大学, 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