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园林植物对大气污染及叶片污染物积累的响应

广东园林植物对大气污染及叶片污染物积累的响应

一、广东园林绿化植物对大气污染的反应及污染物在叶片的积累(论文文献综述)

李娟霞[1](2021)在《城市微气候环境下9种园林植物叶功能性状的比较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环境因子是植物生长和发育的首要因素,而植物的生长发育反过来又影响环境因子的变化运动。植物叶片特征最能体现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具有对环境变化做出敏感反映的重要特征,也是植物体与外界环境进行能量交换的重要通路。本文通过研究微气候环境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进一步探究植物对微气候环境的指示与响应。以兰州市车流量小、植物资源丰富且远离工业污染区、土质较软、有人为施肥、喷灌干预的甘肃农业大学校园(清洁区)和靠近工业生产区、车流量大、植被分布较为分散、土质坚实、植物生长环境相对恶劣、人为破坏较严重的滨河路交通岛(污染区)为研究区,选取两研究区9种常见园林植物旱柳(Salix matsudana)、紫丁香(Syringa oblata)、紫叶李(Prunus cerasifera)、木槿(Hibiscus syriacus)、金叶女贞(Ligustrum xvicaryi)、红瑞木(Cornus alba)、月季(Rosa chinensis)、白车轴草(Trifolium repens)和早熟禾(Poa annua)为研究对象,依据2019年兰州市生态环境局对两研究区大气污染物的监测数据,采用植物生理生化解剖学与数量分类学结合的研究方法,并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冗余分析和隶属函数法,全面系统的对园林植物叶营养形态性状、叶生理性状、叶解剖结构及其大气污染物进行分析,探究西部半干旱区城市微气候环境下9种园林植物叶功能性状的响应和变化规律,以期为兰州市及类似环境下城市园林植物的选择和配置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的主要成果如下:1)9种园林植物叶营养形态性状在两研究区差异显着,随污染程度的加重,植物叶干物质含量、比叶重均增加,叶面积、比叶面积、叶全碳、叶全氮、叶全磷均减少。植物叶面积、比叶重、叶干物质含量和叶全碳在不同生活型间的表现型均为:乔木>灌木>草本;而比叶面积、叶全氮、叶全磷的表现型均为:草本>灌木>乔木;2)9种园林植物叶生理性状在两研究区均差异显着,随污染程度的加重,植物丙二醛、游离脯氨酸含量及叶绿素a/叶绿素b均增加,而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叶绿素总含量和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减少。植物丙二醛、游离脯氨酸、叶绿素总含量在不同生活型间的表现型均为: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可溶性蛋白含量、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在不同生活型间的表现型均为:草本>灌木>乔木,而可溶性糖含量在不同生活型间的表现型不明显;3)9种园林植物叶解剖结构在两研究区均差异显着,随污染程度的加重,植物叶厚度、栅栏组织厚度、下角质层厚度、栅栏组织/海绵组织、结构紧密度均增大,而海绵组织厚度、疏松度均减小。植物叶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栅栏组织/海绵组织、上下角质层厚度及结构紧密度在不同生活型间的表现型均为:乔木>灌木>草本,而结构疏松度的表现型却为草本>灌木>乔木,其他指标在不同生活型间的表现型规律不明显;4)相关性和冗余分析表明,部分指标之间存在极显着或显着相关性,且大气污染物对植物叶性状的影响程度不同,根据此结论可推测植物在应对逆境时的相互关系;5)分别用隶属函数法对植物叶营养形态、叶生理、叶解剖结构性状进行评价,所得结果不同,表明园林植物不同性状响应环境的方式不同。

麦尔哈巴·杰力力[2](2020)在《大气污染物对乌鲁木齐市园林植物物候的影响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气污染通过影响植物生理、生态进而改变其生命过程和功能。其中,植被物候对气候变化和大气污染响应敏感,其通过改变叶片生理生态机制进而导致物候的推移。因此,植被物候可以作为气候改变对生态机制影响的感应器。尽管国内外开展了诸多物候研究,然而,主要针对气候变化对植物物候的影响。关于大气污染对植物物候的影响机制缺乏足够的研究证据。为进一步探索干旱区城市大气污染对园林植物物候的影响规律,本研究基于《乌鲁木齐植物物候观测年报》、《乌鲁木齐市空气质量年报》等官方数据以及室内烟熏实验和室外物候观测数据,选取了新疆大学本部、乌鲁木齐植物园和河滩快速路3个样点的主要园林植物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野外定点物候观测和室内熏气模拟试验,初步探索大气污染物影响下花卉植物翠菊(Callistephus chinensis)、矮牵牛(Petunia hybrida)、月月红(Osmanthus fragrangs’Chenghuang siji’)、夹竹桃(Nerium indicum)、兴旺竹(Podocarpus nagi)的生长反应;采用回归分析揭示不同植物在大气污染作用下物候延迟及变化规律。研究结果将为植物抗性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并为植物物候期及其抗性机理的形态或生理水平研究提供基础。本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翠菊、矮牵牛、月月红、兴旺竹、夹竹桃等园林花卉植物进行烟熏模拟实验。结果显示:污染物对园林花卉植物形态结构(株高、冠幅、叶片厚度、花瓣薄厚,盆栽质量等)会有一定的危害作用,导致其生长发育及物候期滞缓。翠菊、矮牵牛、月月红等植物在形态上出现不同程度的症状,其程度从重至轻表现为翠菊>矮牵牛>月月红>夹竹桃;根据烟熏时间及其浓度的不同,其死亡承受耐受力排序为矮牵牛>翠菊>月月红>夹竹桃。2)通过室外物候观测相机,观测了2019年4月至2020年6月在乌鲁木齐市新疆大学本部、河滩路和植物园内大叶榆(Ulmus laevis),白蜡(Fraxinus chinensis)等主要园林树木的物候期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由于河滩路和植物园大气污染相对较严重、PM10浓度较高,易受大气污染的影响,河滩路和植物园的乔木物候期相比新疆大学校园内较晚。研究结果揭示了大气污染对物候期的延迟影响。3)不同物候期植被指数与温度的关系呈显着性正相关的关系。不同物种的Kalman植被指数数值与各种污染物表现出显着性的关系,其中与PM2.5、PM10、SO2、CO、NO2呈负相关关系,与O3呈正相关关系。回归分析也进一步揭示温度、PM2.5是对树木物候期有较大影响的因子。此外,研究发现污染物通过影响植物的生长与形态,进而影响其物候期,一般乔木比灌草早开花,而在烟熏实验中发现,污染物也会滞缓花卉生长期,进而会导致花灌草与乔木几乎同时开花,物候期同步的现象。4)基于中国物候观测网、中国植物志记载和前人现场观测等历史数据,通过与本研究实测数据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乔木树种发现物候变化与现场观测对比有表现推移现象。通过与气温、大气污染等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气温与植被指数呈正相关关系,污染物与植被指数呈负相关关系。大气污染物滞缓植物生长,在一定程度上推移了植物物候期。

邵锋[3](2020)在《园林树木对PM2.5等大气颗粒物浓度和成分的影响及滞尘效应研究 ——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文中指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尤其是空气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都造成严重危害。园林植物在美化人居环境的同时,可以对空气中的颗粒物起到很好的滞留、吸附作用,从而改善空气质量。本研究选取华东地区代表性城市杭州作为研究地,研究不同植物群体(栽培群体)对PM2.5等大气颗粒物浓度及元素碳/有机碳(EC/OC)的影响规律;对比分析不同园林树木对不同粒径颗粒物(TSP、PM10、PM2.5)滞留能力;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测树木叶面形貌,探究树木叶面微观形貌与滞留颗粒物质量的关系;结合X射线能谱仪(EDX)、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测定叶面滞留颗粒物元素及样地土壤元素,分析叶面颗粒物来源。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对香樟纯林、黄山栾树纯林、日本晚樱纯林、锦绣杜鹃纯林及草地内PM2.5浓度季节变化的比较研究表明,黄山栾树纯林、日本晚樱纯林、锦绣杜鹃纯林及草地的PM2.5浓度排序均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香樟纯林则是夏季较高,春季最低。夏、秋、冬这3个季节各样地的PM2.5浓度日变化均表现为先降后升的总体趋势。PM2.5浓度最高值一般在上午8:00,最低值会在下午或夜间出现。夏季(有叶期)PM2.5浓度与乔木郁闭度、平均高度和种植密度呈显着正相关,相对于冬季(无叶期),夏季PM2.5浓度与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相关性更强;冬季污染源及气象条件对PM2.5浓度变化影响更大。研究表明,PM2.5浓度与温度及风速呈极显着负相关、与相对湿度呈极显着正相关。气象因子与PM2.5浓度的相关性大小排序为相对湿度>温度>风速。(2)香樟纯林、黄山栾树纯林、锦绣杜鹃纯林及草地的EC浓度的季节变化均表现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而日本晚樱纯林的EC浓度夏季要高于春秋两季;5个样地的OC浓度均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春、夏、秋这3个季节5种植物群体的EC及OC浓度的日变化均为“一日双峰”型。EC与OC相关系数r分别是春季0.85、夏季0.78、秋季0.81、冬季0.53。春、夏、秋3个季节EC与OC相关系数值较高,表明样地PM2.5中EC及OC来源相似,而冬季的EC及OC来源较复杂,除汽车尾气排放外,还有煤炭燃烧和生物质燃烧等。OC/EC的浓度比值为春季2.92、夏季2.67、秋季3.11、冬季3.07。秋冬两季样地的OC/EC浓度比值大于3,说明大气中有二次有机碳(SOC)产生。(3)对21种园林树木滞留颗粒物能力研究表明,春季厚皮香、杨梅和厚叶石斑木叶片单位叶面积滞留TSP能力较强,蜡梅、黄山栾树和羽毛枫滞留能力较弱;秋季梧桐、枫杨和杨梅滞留TSP能力较强,羽毛枫、十大功劳和香樟滞留能力较弱。春秋两季金边胡颓子、枫杨、杨梅和金钱松叶片单位叶面积滞留PM10和PM2.5能力较强,黄山栾树和羽毛枫能力较弱。除春季金钱松、香樟、羽毛枫和秋季枫杨外,其他树木叶片上粒径>10μm的颗粒物比重均超过50%,表明大多数树木叶片滞留大颗粒物能力强。2个季节乔木和灌木的叶表面、蜡质层和叶片单位叶面积滞留TSP能力明显强于PM10和PM2.5,叶片滞留TSP、PM10和PM2.5平均质量均为乔木>灌木。(4)叶片表面不同微观结构对树木滞留颗粒物能力有重要影响。秤锤树、梧桐、杨梅和香樟叶片滞留PM2.5数量多、质量高。枫杨、朴树、三角枫、金边胡颓子、十大功劳、木芙蓉和宁波溲疏叶片上表面纵横交错的枝条状结构与表面的凹陷、褶皱和沟槽等构成复杂的空间结构,这些结构最底层滞留了大量PM2.5,表明树木叶片表面具有凹陷、褶皱和沟槽等结构,有利于滞留PM2.5。杨梅、梧桐和锦绣杜鹃叶表面包裹着一层分泌物,其滞留TSP和PM2.5质量均较高,说明叶片能分泌粘液油脂,更利于颗粒物滞留。叶表面形态各异的绒毛有利于滞留颗粒物,但这些绒毛滞留颗粒物的能力因其结构差异而有较大区别,相比而言,更易滞留PM2.5等细颗粒物。(5)研究发现,春季树木叶片上下表面颗粒物中共含有12种元素,重叠元素7种,上表面含有的元素比下表面多3种;秋季叶片上下表面颗粒物共有37种元素,上表面元素比下表面多4种。春秋两季叶片表面滞留颗粒物与土壤都含有重叠的元素,秋季重叠元素比春季多8种。叶片表面颗粒物元素与土壤元素含量存在弱负相关性,春季的相关性比秋季大。研究表明,春季叶片表面颗粒物元素与土壤元素较吻合,推断叶片上颗粒物主要来自土壤;秋季叶片上颗粒物中除了部分土壤元素外,还有Nb、Cl、Br、Pd、Ga、Rb等,这些元素大部分来自建筑水泥尘、煤烟尘等非自然界。本研究监测和分析了不同植物群体(栽培群体)内PM2.5浓度及其碳组分变化;对比不同树木叶片滞留大气颗粒物能力;观测树木叶面微观形貌并测定叶片滞留颗粒物元素成分等。在城市空气污染加剧的背景下,研究成果可为相同气候带及植被类型地区人居环境建设中优良园林植物材料应用及城市植物景观营建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王志东[4](2020)在《呼和浩特市8种常见绿化树种对大气颗粒物吸附的差异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全球工业化快速发展,大气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大气颗粒物污染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安全,大气污染治理越来越紧迫。为此,各国政府出台了相应的治理政策、法律及措施来降低大气颗粒物,其中利用植被降低颗粒物浓度更为绿色有效。本文利用气溶胶再发生器、叶面积扫描仪、扫描电镜,研究了呼和浩特市8种常见绿化树种单位叶面积及单株树种对TSP、PM10、PM2.5、PM1.0吸附量差异,同时分析了这8种绿化树种单位叶面积对TSP、PM10、PM2.5、PM1.0吸附量时空差异以及对绿化树种的叶面显微结构观察。主要结论如下:(1)单位叶面积颗粒物吸附量,无论是TSP、PM10、PM2.5、PM1.0均为针叶绿化树种>阔叶绿化树种,针叶绿化树种中,青杆Picea wilsonii Mast的颗粒物吸附量最高,圆柏Sabina chinensis(Linn.)Ant颗粒物吸附量最低。阔叶树种当中,对于Dp≥10μg颗粒物,旱柳Salixmatsudana Koidz吸附量最高,Dp≤10μg颗粒物,国槐Sophorajaponica Linn吸附量最高。单株树种颗粒物吸附量仍是针叶绿化树种>阔叶绿化树种,吸附量最高为总叶面积最大的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2)在研究各树种单位叶面积颗粒物吸附量时空差异后发现,冬春季节颗粒物吸附量高于夏秋季,生长的空气污染程度较高附近的树种颗粒物吸附量较高。同株树种树冠东、南、西、北方向颗粒物吸附量由风向及树冠结构决定,树冠上部颗粒物吸附量小于下部,树冠内部颗粒物吸附量高于树冠外部。(3)通过扫面电镜观察各树种叶片微观结构时发现,颗粒物吸附量高的树种叶片,气孔密度、气孔凹陷度、气孔开放程度都相对较高。

黄强[5](2020)在《苔藓植物的快繁及对氡的富集特性研究》文中认为针对铀尾矿及周边环境气载放射性氡污染控制与治理的关键技术问题,本论文以生长于某铀尾矿区的4种野生型苔藓植物为材料,通过鉴定并研究其快速繁殖技术;经过不同梯度浓度铀胁迫、不同处置时间等处理,分析4种苔藓植物对铀尾矿氡源主体核素之一的U富集方式及富集量,测定其抗氧化酶(SOD、POD及CAT)的活性并分析其富集特性;使用FD-216环境氡测量仪分别测定4种苔藓植物覆盖铀尾矿表面8小时内的氡浓度的变化,分析吸附氡气后苔藓叶片显微结构及富集特性。旨在能够在短时间内培育出大量苔藓植物覆盖铀尾矿区表面,为铀尾矿及周边环境气载放射性氡污染的控制与治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铀尾矿区采集的4种野生型苔藓植物通过对比分析其显微与宏观群落结构,结合《中国苔藓志》110卷中的种属描述进行鉴定,分别鉴定为:(1)小灰藓,原名灰藓原变种(Hypnum cupressiforme L.ex Hedw.var.cupressiforme),属于灰藓目,灰藓亚科,灰藓属;(2)大灰藓,原名多型灰藓(Hypnum plumaeforme),属于灰藓目,灰藓亚科,灰藓属;(3)尖叶匍灯藓(Plagiomnium acutum(Lindb.)T.Kop.),属于真藓目,提灯藓科,匍灯藓属;(4)鳞叶藓(Taxiphyllum taxirameum(Mitt.)Fleisch.[Stereodon taxirameus Mitt.]),属于灰藓目,灰藓亚科,鳞叶藓属。在光照强度36μmol photons·m-2·s-1、光照时间16 h、湿度75%均固定的条件下,得到最适合用于苔藓植物快速繁殖的因素与水平组合:小灰藓(pH 6.5、20℃、赤玉土、芸苔素内酯20 mg·L-1)、大灰藓(pH 5.5、20℃、赤玉土、芸苔素内酯20 mg·L-1)、尖叶匍灯藓(pH 5.5、20℃、赤玉土、芸苔素内酯40 mg·L-1)、鳞叶藓(pH 6.5、20℃、赤玉土、胺鲜脂5 mg·L-1)。(2)铀尾矿氡的释出来源于放射性核素铀、钍、镭等的衰变,其中以铀的衰变为主。通过野生驯化型苔藓植物对铀的吸附富集,可从源头上控制或减少氡的释放总量。4种苔藓植物的U富集量与铀胁迫浓度及处理时间呈正相关,其吸附富集U的能力与铀胁迫浓度及处理时间呈负相关,且铀胁迫浓度对苔藓植物吸附富集U能力的影响程度大于时间。苔藓植物对U的吸附富集方式是以胞外富集为主,胞内吸收为辅,其U总富集量达到116.15μg·g-1169.03μg·g-1,其U富集能力:小灰藓>鳞叶藓>尖叶匍灯藓>大灰藓。4种苔藓植物SOD活性与铀胁迫浓度呈负相关,与铀胁迫时间呈正相关;POD及CAT活性与低浓度梯度(≤100 mg·L-1)铀胁迫呈正相关,与高浓度梯度(≥100 mg·L-1)铀胁迫呈负相关,与铀胁迫时间呈负相关。4种苔藓植物SOD应激性和铀胁迫浓度的关系与其活性变化趋势相反,POD及CAT应激性和铀胁迫浓度的关系与其活性变化趋势相同,3种抗氧化酶应激性与铀胁迫时间呈负相关,且铀胁迫时间对抗氧化酶应激性的影响程度大于浓度,其应激性:大灰藓>尖叶匍灯藓>鳞叶藓>小灰藓。抗逆性:小灰藓>鳞叶藓>尖叶匍灯藓>大灰藓。(3)铀尾矿野外研究苔藓植物对氡气的控制与治理能力因苔藓植物种类的不同而不同,铀尾矿表面覆盖苔藓植物对氡气释放的控制能力:大灰藓>小灰藓>尖叶匍灯藓>鳞叶藓。在8 h内,单位体积密闭空间内氡气浓度(>200 Bq·m-3)下降:44.88%76.82%,其对氡气释放的治理效果极显着。苔藓植物对氡有一定的富集能力,并因其吸水特性,富集到环境中的氡。苔藓植物有无受驯化、叶片表面积、叶片粗糙程度、吸水性都是影响苔藓植物吸附富集氡的能力的因素。

田璐[6](2020)在《上海市乔木叶片中多环芳烃的积累特征及空间源汇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和工业日益发达,随之而来造成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其中尤以大气污染对人类影响最大。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是分子结构中两个或两个以上苯环的烃类有机物,具有强烈的毒性,可致畸、致癌、致突变,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威胁。上海作为中国长三角典型特大型城市,人口密集,经济较为发达,同时也面临了前所未有的生态压力和环境污染问题。而城市绿化植物是城市生态建设的主体,在污染物的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一些富含脂类物质的植物,由于其对多环芳烃吸附作用,可以起到其生物警示器的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大气环境中多环芳烃的污染水平和含量特征。因此,本文首先利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探索了适用于超临界流体技术萃取植物叶片多环芳烃的最优实验参数,奠定了后续测定的方法基础;在叶片尺度上,测定了上海典型乔木树种叶片积累的多环芳烃的含量,以及植物叶片的相关形态性状、生理特征、和吸附性能指标,分析了叶片特性对其积累多环芳烃能力的影响;在区域尺度上,以网格法在上海市设置84个采样点,采集测定了各点樟树叶片吸附多环芳烃的含量。分析了城乡梯度差异和不同用地类型对叶片中多环芳烃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对植物叶片中多环芳烃,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最佳萃取温度为180℃,最佳萃取压力为350atm。与传统方法相比,超临界萃取技术具有明显优势。从萃取过程来讲,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具有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有机溶剂使用量少等优势。且超临界流体萃取主要以CO2为基本萃取剂,仅在收集萃取液时使用了有机溶剂,减少了有机溶剂的挥发和浪费。从不同方法测定结果来看,利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萃取植物叶片中的多环芳烃,所测得的叶片中PAHs总含量明显高于超声萃取和快速溶剂萃取,总量分别提升6.26%—20.64%及10.00%—33.42%。针对不同植物,超临界流体萃取效果相较于超声萃取和快速溶剂萃取具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其萃取优势在罗汉松叶片上表现得最佳,在萃取广玉兰叶片中的多环芳烃时优势并不明显。(2)多环芳烃总量和不同环数占比在不同树种叶片中存在着显着差异。影响叶片吸附多环芳烃的因素可以分为三大主成分,其中,叶片形态及生理特征(主要包括叶片比表面积、气孔密度和蜡质含量)相比于植物叶片表面吸附力,对叶片吸附多环芳烃的影响更为显着,但是叶片表面固持吸附的多环芳烃的贡献也不容无视。CCA分析表明叶片形态特征与叶片蜡质含量特征呈显着负相关,而与叶片表面吸附力无显着相关;低环多环芳烃主要受植物叶片形态特征的影响,而中高环多环芳烃主要受蜡质含量和吸附力的共同影响。(3)上海市中心城区樟树叶片中多环芳烃总含量较高、郊区样点含量较低。空间插值图中还出现了众多“孤岛”,说明各样点间多环芳烃并非呈现规律渐进变化的趋势。樟树叶片中多环芳烃各组分的空间分布特征也存在较大差异。4环和6环多环芳烃含量均呈现中心城区>近郊>远郊的特征,且6环多环芳烃在三个梯度间的差异更加明显,3环和5环多环芳烃呈现远郊>近郊>中心城区的特征,且3环多环芳烃在三个梯度间的差异更加明显,2环多环芳烃含量较低无明显梯度差异。6环城乡梯度差异明显,可能主要受交通污染的影响。(4)工矿仓储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商服用地和住宅用地与叶片中多环芳烃含量呈显着正相关,可以视为大气环境中多环芳烃污染来源,而水域,耕地和林地与叶片中多环芳烃含量呈显着负相关,是大气环境中多环芳烃的最终归宿。不同用地类型对不同环数多环芳烃影响也大不相同。大气环境中中环多环芳烃,主要受工业焦炭燃烧等排放的影响,而主要被水体、植物等介质吸收。而高环多环芳烃则主要受交通道路的影响,并被土壤,植物等介质吸收。多环芳烃总含量受交通运输用地,林地影响最为显着。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在城市环境中中环多环芳烃的主要来源是工业排放,其次为商业等活动。而主要的汇则是植物介质。而对于高环多环芳烃而言,主要来源则是汽车、轮船等交通排放。综上,本文通过建立一套完整的利用超临界萃取技术萃取植物叶片中的多环芳烃的方法,并运用此方法研究多环芳烃在上海常见绿化植物叶片中的积累特征及空间分布格局,可为筛选对大气多环芳烃吸附能力较强的树种提供了方法。同时上海市多环芳烃的空间分布格局,确立可靠的植物大气监测系统提供理论依据,对科学研究和政府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王迪[7](2019)在《北京市城市森林氮氧化物(NOx)浓度时空动态变化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北京市NOx浓度时空动态变化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利用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发布的35个环境监测点的NOx实时浓度数据以确定不同区域NOx浓度值;通过对比分析环境监测中心5对典型植被区与非植被区以及北京市林果院4个城市森林生态监测站林内外NOx浓度差异,以探究城市森林对NOx的净化作用,并结合实时气象数据,探讨气象因子与NOx浓度之间的关系;通过手持便携式NOx气体监测仪对不同植物配置群落内NOx浓度进行测量,筛选适宜北京地区净化NOx的优势树种及配置模式,以期为北京城市生态建设及城市绿地植物配置规划设计提供科学的基础理论依据。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北京市NO2质量浓度2013-2017年整体呈下降的趋势:2014年[(55.59±21.13)μg/m3]>2013 年[(52.2±19.76)μg/m3]>2015 年[(48.82±20.63)μg/m3]>2016 年[(47.81±19.94)μg/m3]>2017年[(44.83±16.68)μg/m3];北京市 NO2质量浓度季节变化量为冬季最高,夏季最低;月变化呈现“U型”分布,每年于7-8月达到谷值。北京市NO2浓度空间分布呈城六区[(59.26±4.88)μg/m3]>西南部[(50.04±3.53)μg/m3]>东南部[(47.22±7.35)μg/m3]>西北部[(36.54±2.33)μg/m3]>东北部[(31.22±3.44)μg/m3],即城中心区域与南部区域NO2污染最为严重,且区域间NO2浓度有显着性差异(α=0.05,P<0.05)。(2)城市森林具有一定的净化NOx的作用,整体上表现为植被区<非植被区,植被区比非植被区浓度低约25.05%—61.21%。(3)城市森林林内NO2浓度低于林外,延庆镇[(33.11±7.38)μg/m3]>松山自然保护区[(9.25±5.16)μg/m3](1-4月数据);海淀北京植物园(林外)[(32.50±12.85)μg/m3]>西山森林公园[(23.56±12.44)μg/m3];朝阳农展馆[(52.66±13.86)μg/m3]>朝阳公园[(40.14±16.41)μg/m3](7-12月数据);亦庄开发区[(72.14±21.81)μg/m3]>大兴南海子公园[(32.22±12.41)μg/m3],进一步证明了城市森林对NO2具有一定的净化能力。此外对不同污染环境下各林内监测点NO2浓度进行多重比较发现,城市森林对NO2的净化能力有一定范围,且NO2区域浓度背景值、植被因素、人为活动均是城市森林净化NO2能力的影响因素。(4)气象因子(风速、温度、相对湿度、降雨量等)对城市森林内外的NO2浓度均有影响,且林外NO2浓度变化受影响更显着。其中,NO2浓度与风速、温度均呈负相关,且负相关关系均在林外达到统计显着(α=0.05,P<0.05);降雨对NO2浓度具有消减作用,降雨量、降雨时长、降雨强度等因素都会影响降雨过程对NO2浓度的减少率;相对湿度与NO2浓度呈正相关,但当相对湿度升高到一定水平后(平均相对湿度>80%),呈负相关关系。此外,在一次完整的重污染过程中,在污染清除阶段NO2浓度与温度呈负相关,与相对湿度呈正相关,而在污染的起始、积聚、加重三个阶段表现出相反关系。(5)对北京南海子公园内不同植物配置在生长季NOx浓度变化分析表明,NOx浓度日变化均呈“单峰单谷”型变化趋势;NOx浓度月均值7、8月最低,10月最高,表现为夏季低[(24.40±5.47)μg/m3],秋季高[(40.31±12.73)μg/m3]。各配置林内NOx浓度基本表现为阔灌复层林[(23.24±8.13)μg/m3]<阔叶混交林[(24.93±8.25)μg/m3]<阔叶纯林[(29.71±8.57)μg/m3]<针阔灌复层林[(30.9±9.47)μg/m3]<针阔混交林[(31.54 ±11.50)μg/m3]<针叶混交林[(35.88±12.52)μg/m3]<针叶纯林[(40.12±15.54)μg/m3]。建议城市绿地规划建设中,植物群落配置多选用阔灌复层模式、阔叶混交模式、阔叶纯林模式、针阔灌复层模式这四种形式进行合理化设计栽植,本研究筛选出的对NOx净化能力较强的乔灌木树种具体有:国槐、垂柳、银杏、二球悬铃木、大叶黄杨、金银木、铺地柏、油松。综上,城市森林对NOx具有一定的净化作用,且其净化量受环境背景浓度值、植被因素、气象因素、人为活动等影响。不同树种及群落配置模式对NOx的净化能力有差异,其中阔灌复层模式、阔叶混交模式、阔叶纯林模式、针阔灌复层模式效果最佳,国槐、垂柳、银杏、二球悬铃木、大叶黄杨、金银木、铺地柏、油松净化能力最强。本研究结论有助于为城市森林建设、城市绿地配置规划等提供基础性理论依据,以更好地净化城市大气中的NOx气体污染物。

圣倩倩[8](2019)在《园林植物对大气NO2消减能力的实践评价与耐受机理试验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全球机动车数量的不断增多,大气二氧化氮(NO2)排放量日益增加,利用植物治理大气污染已成为国际上迅速发展的前沿性研究。城市道路是城市的骨架,其环境质量对市民的生活影响重大。城市道路环境质量,影响因素很多,其中已建成的绿地在消减道路环境空气污染方面,有何实质性的贡献?比如,城市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道路绿地、不同类型的植物种类、不同类型的植物组合、不同生命周期的植物群落、不同年周期的道路绿地,不同数量的植物配比,等等,对降低道路环境污染有何差异?植物在道路绿地中发挥降低污染这个重要的生态功能的机理又是什么?这些以实践提问为基础,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思维,是本研究立意的本质之所在。本研究在分析近6年(2013年1月到2018年7月)南京市城区道路NO2等污染物的基础上,对污染物浓度排序前列的4条道路(中山北路、仙林大道、诚信大道和江北大道),进行实地监测,分析NO2、氮氧化物(NOx)和NO2/NOx的周变化与日变化,得出NO2是道路交通主要污染物的结论。利用无人机采集道路绿化相关数据,探讨4条道路绿地的群落组成、植物三维绿量与NO2污染物浓度之间的关系及规律。在课题组多年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与实践,选取江苏省园林绿化常用的和潜在推广的38种园林植物,采用实验室人工熏气的方法,研究园林植物对NO2的伤害症状及伤害指数,分别筛选出伤害指数较小的木本植物欧洲鹅耳枥(Carpinus betulus)和中等的普陀鹅耳枥(Carpinus putoensis),并以此作为典型植物,以高浓度NO2为胁迫条件,设计了不同时间段处理的人工熏气试验;研究欧洲鹅耳枥和普陀鹅耳枥对NO2胁迫的耐受机理,为NO2污染区及潜在污染区道路绿化植物配置,及科学培养与推广观赏鹅耳枥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结合实地调研,研究了南京市近6年大气NO2等污染物的季节性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南京市近6年4条道路污染物浓度月均值变化分析基础上,发现NO2污染物每年9月份到翌年1月份呈现上升趋势,翌年1月份NO2污染物浓度最高,从2月份到8月份NO2污染物呈现下降趋势,8月份NO2污染物浓度最低,道路NO2浓度季节性变化特征与植物的年周期有一定的吻合度。4条道路与南京市气象中心公布的对应时段NO2浓度周变化基本一致,说明实地监测的方法与技术比较标准,监测的数据具有一定的科学性。NO2与NOx的变化趋势一致,即随NO2浓度的增加,NOx的浓度也增加。4条道路NO2和NOx污染物浓度高低排序依次为,仙林大道>诚信大道>江北大道>中山北路。4条道路的NO2/NOx周均值为75.25%,NO2在所有的NOx中比例最高。道路环境中机动车辆产生并排放的尾气主要为NOx,NO2视为道路环境主要污染物。2、从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三维绿量视角,评价南京市城区NO2污染物浓度排名前列的4条道路空气污染状况,探究道路绿地植物对NO2污染物的消减能力。研究表明:部分道路NO2污染物浓度随着道路绿地植物的三维绿量升高呈现降低趋势。道路绿地植物的三维绿量大小排序依次为,中山北路>仙林大道>诚信大道>江北大道。其中,中山北路道路绿地植物的三维绿量最大,NO2污染物浓度最低。3、以城市道路绿化实际应用为依据,对江苏省境内常用的道路绿化植物进行了梳理、整理和比较,筛选出江苏省园林绿化常用的和潜在推广的38种园林植物。设计了实验室高浓度短时间的人工熏气试验,熏气浓度为12.0mg/m3,熏气时间为72h,研究了38种园林植物对NO2胁迫的伤害症状和伤害指数。结果表明,乔木中欧洲鹅耳枥伤害指数最小,为13.53%;灌木中夏蜡梅伤害指数最小,为8.53%;草本中金边菖蒲伤害指数最小,为1.47%。4、选取伤害指数排序最小和中等的木本观赏植物欧洲鹅耳枥和普陀鹅耳枥作为典型植物,研究二者对NO2胁迫的耐受机理。试验设计了高浓度短时间的人工熏气试验,熏气浓度为12.0mg/m3,熏气时间分别为胁迫零点(0h)、1h、6h、12h、24h、48h、72h,熏气后于室温条件下进行30d的自我恢复,观察植物生长变化,测定两种鹅耳枥幼苗叶膜脂过氧化、抗氧化系统和光合作用及N素代谢酶活性等,结果表明:(1)形态和生理变化:NO2胁迫后,形态变化显示,处理72h后,欧洲鹅耳枥一半以上叶片变黄,而普陀鹅耳枥全叶片发黄枯萎脱落;欧洲鹅耳枥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数据显示其出现的伤害反应迟,普陀鹅耳枥出现的伤害反应早;欧洲鹅耳枥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值高于普陀鹅耳枥;欧洲鹅耳枥比普陀鹅耳枥产生的膜脂过氧化反应更加稳定。说明欧洲鹅耳枥对NO2胁迫耐受性更强。而高浓度NO2胁迫对欧洲鹅耳枥和普陀鹅耳枥造成的伤害是可逆的,是可以通过自身代谢恢复到原有生长水平的。(2)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指数变化:NO2胁迫后,欧洲鹅耳枥的叶绿素含量呈现稳定持续性下降,引起光合作用下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光响应曲线变化,随着NO2胁迫时间的延长,48h NO2胁迫后普陀鹅耳枥的叶片发黄,叶绿素含量降低,其光响应曲线的净光合速率呈现负值,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而欧洲鹅耳枥的净光合速率光响应曲线变化更规律,适应性更强。另一方面是光合日变化,其中欧洲鹅耳枥的双峰型变化更规律,具有较低的光补偿点和较高的光饱和点,表明欧洲鹅耳枥在较宽泛的光照强度下能够正常生长。欧洲鹅耳枥与普陀鹅耳枥1h的NO2处理组最大PSⅡ光能转换效率(Fv/Fm)值增加,在处理的6h,仅欧洲鹅耳枥的Fv/Fm值增加,PSII活性增强,用于光合电子传递的能量增多,说明欧洲鹅耳枥能够在NO2胁迫下有序适应外界不良环境,耐受性更强。(3)N素代谢酶活性变化:短时间高浓度NO2胁迫下,欧洲鹅耳枥幼苗叶片N素含量显着提高,N素升高值高于普陀鹅耳枥。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硝酸还原酶(NR)活力与硝态氮(NO3-N)供应量之间能够保持良好的线性相关关系,相关系数高于普陀鹅耳枥,推测认为欧洲鹅耳枥对NO2胁迫能够产生稳定的应急反应,NR活力增强,提高NO3-N含量,有机体内转化为氨态氮,再合成蛋白质,完成N同化过程,适应性更强,具有较强的耐受性。综上所述,与普陀鹅耳枥相比,欧洲鹅耳枥对短时间高浓度NO2胁迫的耐受性更强。同时,这种NO2胁迫对植物产生的伤害作用,在停止NO2胁迫后于室温下可自我恢复到正常生长水平。本研究弄清了观赏植物欧洲鹅耳枥和普陀鹅耳枥对NO2胁迫的耐受机理,进一步完善了江苏省常见的道路绿化抗性园林植物名录,验证了城市道路绿地对交通污染消减的理论,为科学选择、应用园林植物,优化城市建成区道路植物配置和道路环境建设,提供了科学的试验和实践依据。城市道路绿地降低污染的生态功能发挥效率,影响因素很多,应对其植物群落的构成、方位等进行综合考量,也是本研究有待进一步探讨的方向。

李果[9](2019)在《浙江农林大学衣锦校区绿化植物滞尘效应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杭州市浙江农林大学衣锦校区常见园林植物香樟、珊瑚树、广玉兰、枇杷、垂柳、日本晚樱、红叶石楠、洒金桃叶珊瑚、山茶、蜡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植物叶片进行采样,测定滞尘前后植物叶片单位叶面积滞尘量,单叶滞尘量及叶片相对含水量、比叶重(LMA)、脯氨酸(Pro)、丙二醛(MDA)、叶绿素(Chl)等生理指标含量变化,利用隶属函数法得出植物抗性排名,最后运用AHP层次分析法结合植物滞尘量及抗性,选出综合滞尘能力最强的植物。试验得到以下主要结果:综合不同生长型植物全年吸附的颗粒物总和,常绿乔木对颗粒物的吸附能力最强,落叶乔木对颗粒物的吸附能力最弱。不同植物全年对不同粒径颗粒物的吸附量存在显着差异(p<0.05),且同一植物对不同粒径的颗粒物吸附量也存在显着差异。10种植物全年对于TSP的吸附量排序为:广玉兰>枇杷>香樟>珊瑚树>红叶石楠>洒金桃叶珊瑚>山茶>蜡梅>日本晚樱>垂柳,对于PM10的吸附量排序为:香樟>珊瑚树>红叶石楠>垂柳>枇杷>广玉兰>洒金桃叶珊瑚>山茶>蜡梅>日本晚樱,对于PM2.5的吸附量排序为:香樟>红叶石楠>广玉兰>珊瑚树>垂柳>洒金桃叶珊瑚>山茶>枇杷>蜡梅>日本晚樱。滞尘后植物体内生理指标会发生明显变化,叶片的比叶重、丙二醛及脯氨酸含量均有所上升,而叶绿素含量及相对含水量会下降。分析春夏秋三季10种植物的综合滞尘能力,广玉兰、枇杷的滞尘能力受季节变更影响较小,在三季中的滞尘能力均较强,且具有一定观赏价值,适合在园林建设中广泛种植。红叶石楠与珊瑚树滞尘量相对较大,但抗性较弱,可以考虑作为大气尘污染的检测树种,垂柳滞尘量较低,但抗性与园林观赏特性较强,可适当种植作为景观树种。

赵新新[10](2018)在《城市森林植被吸附PM2.5功能研究 ——以沈阳市区为例》文中认为PM2.5作为大气中的主要颗粒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具有不利影响。植物通过气孔呼吸将大量PM2.5颗粒物吸附在叶片表面,沉降作用使大量PM2.5等颗粒物附着、滞留在叶片表面,植物对PM2.5具有强大的净化作用已成为相关研究领域的共识。本研究通过分析城市植被区和非植被区的PM2.5质量浓度和不同气象条件的关系,阐述了城市森林大气环境因子对PM2.5的影响过程;测定了沈阳市常见园林绿化树种的叶表面PM2.5吸附量,并对不同树种叶片表面AFM形态特征进行扫描,分析不同树种叶表面微形态特征对不同树种PM2.5吸附量的影响差异;测定了不同植物配置模式下PM2.5吸附量,阐明不同植物配置模式下的PM2.5吸附量大小,筛选出吸附PM2.5能力强的植物搭配模式。研究结果可为深入理解城市大气PM2.5颗粒物沉降过程提供参考依据,对阐明城市森林治污减霾功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主要结论如下:连续2年(2016年2017年)的PM2.5质量浓度均表现为植被区小于非植被区;植被区和非植被区PM2.5质量浓度日变化均呈现双峰双谷型;从2年的PM2.5质量浓度变化趋势来看,植被区和非植被区均呈现逐渐下降的变化趋势。不同月份表现为1月和3月植被区和非植被区PM2.5质量浓度均较大,8月植被区和非植被区PM2.5质量浓度均较小;季节变化表现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不同天气(大风、降水和高温高湿)下,植被区的PM2.5质量浓度均小于非植被区大于,说明了森林植被强大的吸附颗粒物能力;降水以及大风天气均对于消减PM2.5有显着作用,雨后和风后植被区和非植被区的PM2.5质量浓度均显着降低;大风天气下PM2.5质量浓度波动较小。不同树种在生长季单位叶面积PM2.5吸附量表现为10月(0.618±0.16μg·cm-2)>9月(0.514±0.14μg·cm-2)>7月(0.509±0.14μg·cm-2)>8月(0.487±0.12μg·cm-2)>6月(0.464±0.08μg·cm-2)>5月(0.359±0.08μg·cm-2);不同树种每公顷PM2.5吸附量全年均值为油松(4.079±0.13kg·hm-2·a-1)>侧柏(3.259±0.14kg·hm-2·a-1)>桧柏(3.095±0.15kg·hm-2·a-1)>云杉(2.797±0.13kg·hm-2·a-1)>刺槐(1.825±0.12kg·hm-2·a-1)>五角枫(1.805±0.13kg·hm-2·a-1)>银中杨(1.695±0.12kg·hm-2·a-1)>白桦(1.444±0.16kg·hm-2·a-1)>山樱(1.398±0.13kg·hm-2·a-1)>蒙古栎(1.221±0.11kg·hm-2·a-1);可见,油松等针叶树吸附PM2.5能力较强,因其叶片有粗糙度、峰谷值较大;而白桦和蒙古栎等阔叶树因其叶片表面平滑、气孔密度和开度较小,粗糙度较小,吸附PM2.5能力较弱;不同园林绿化树种的叶表面粗糙度大小表现为油松(763.33±131.83nm)>侧柏(432.67±53.21nm)>桧柏(409.33±95.72nm)>云杉(399.67±62.70nm)>刺槐(378.00±89.54nm)>五角枫(366.33±106.04nm)>银中杨(346.33±53.90nm)>白桦(340.00±79.64nm)>山樱(271.33±97.56nm)>蒙古栎(170.33±68.20nm);不同树种叶表面粗糙度大小与其单位叶面积PM2.5吸附量大小相同,且呈较好的线性关系(R2=0.706)。在白天7:00-17:00,不同植物配置模式下PM2.5质量浓度日变化均在7:00达最大值,针叶混的PM2.5质量浓度日均值最大,乔灌混的PM2.5质量浓度日均值排第二,阔叶纯林的PM2.5质量浓度日均值最小;在生长季(5月-10月)不同植物配置模式下单位叶面积PM2.5吸附量大小均表现为针叶混>乔灌混>针叶纯林>针阔混>阔叶混>阔叶纯林,针叶混是阔叶纯林的1.83倍,不同植物配置模式针叶混的单位叶面积PM2.5吸附量最大,纯林的单位叶面积PM2.5吸附量较小;在不同污染程度下,可以根据不同的植物配置模式单位叶面积PM2.5吸附量种植相应的树种和植物组合方式,以有效减少空气污染物。

二、广东园林绿化植物对大气污染的反应及污染物在叶片的积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东园林绿化植物对大气污染的反应及污染物在叶片的积累(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微气候环境下9种园林植物叶功能性状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缩略词表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植物功能性状与环境污染的研究进展
        1.2.1 植物叶营养形态与环境污染的研究
        1.2.2 植物叶生理与环境污染的研究
        1.2.3 植物叶解剖结构与环境污染的研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与创新点
        1.5.1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5.2 创新点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样点选择
        2.2.2 供试植物
        2.2.3 采样时间及方法
    2.3 植物叶功能指标测定
        2.3.1 叶营养形态性状测定
        2.3.2 叶生理性状测定
        2.3.3 叶解剖结构指标测定
    2.4 数据处理
第三章 大气污染物浓度及叶营养形态特性
    3.1 不同研究区大气污染浓度变化情况
    3.2 大气污染对植物叶营养形态性状的影响
        3.2.1 大气污染对植物叶面积的影响
        3.2.2 大气污染对植物比叶面积的影响
        3.2.3 大气污染对植物比叶重的影响
        3.2.4 大气污染对植物叶干物质含量的影响
        3.2.5 大气污染对植物叶全碳含量的影响
        3.2.6 大气污染对植物叶全氮含量的影响
        3.2.7 大气污染对植物叶全磷含量的影响
    3.3 不同生活型植物叶营养形态性状分析
    3.4 植物叶营养形态性状间的相关关系
    3.5 大气污染与植物叶营养形态间的关系
    3.6 植物叶营养形态对大气污染胁迫的抗性评价
    3.7 讨论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植物叶生理特性
    4.1 大气污染对植物叶生理性状的影响
        4.1.1 大气污染对植物叶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4.1.2 大气污染对植物叶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4.1.3 大气污染对植物叶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4.1.4 大气污染对植物叶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4.1.5 大气污染对植物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4.1.6 大气污染对植物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
        4.1.7 大气污染对植物叶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4.2 不同生活型植物叶生理性状的分析
    4.3 植物叶生理性状间的相关关系
    4.4 大气污染与植物叶生理间的关系
    4.5 植物叶生理对大气污染胁迫的抗性评价
    4.6 结论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植物叶解剖结构特征
    5.1 大气污染对植物叶解剖结构的影响
    5.2 不同生活型植物叶解剖结构性状的分析
    5.3 植物叶解剖结构间的相关关系
    5.4 大气污染与植物叶解剖结构间的关系
    5.5 植物叶解剖结构对大气污染胁迫的抗性评价
    5.6 结论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2)大气污染物对乌鲁木齐市园林植物物候的影响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植物物候学研究进展
        1.2.2 园林植物阻滞吸附大气颗粒物能力研究
        1.2.3 城市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研究
        1.2.4 园林植物调控空气颗粒物能力的研究
        1.2.5 城市污染物与植物物候间的关系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2.2 行政区域划分
    2.3 社会经济条件
    2.4 生态环境现状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步骤
    3.1 室内烟熏实验
        3.1.1 室内植物的选择
        3.1.2 实验器材
        3.1.3 室内试验设计
    3.2 野外物候观测
        3.2.1 野外物候观测实验设计
        3.2.2 物候观测点植物状况
        3.2.3 植物物候数据处理
第四章 室内烟熏模拟实验
    4.1 花卉植物物候特征
    4.2 污染物对植物形态结构特征的影响
    4.3 污染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第五章 大气污染对植物物候的影响
    5.1 乌鲁木齐市大气污染情况分析
    5.2 野外观测植物物候期特征
    5.3 植被指数与物候期的关系
    5.4 植被指数与气温及污染物的关系
    5.5 污染物对植物物候期推移的影响
    5.6 本章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3)园林树木对PM2.5等大气颗粒物浓度和成分的影响及滞尘效应研究 ——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空气污染问题突出
        1.1.2 大气颗粒物危害严重
        1.1.3 植物改善空气质量作用明显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大气颗粒物的来源及组成
        1.2.2 大气颗粒物对环境及人的危害
        1.2.3 植物滞留颗粒物的作用机制
        1.2.4 植物滞留颗粒物的能力研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植物群体对PM_(2.5)浓度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场地
        2.1.2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植物群体内PM_(2.5)浓度变化
        2.2.2 群落结构特征对PM_(2.5)浓度的影响
        2.2.3 气象因子对PM_(2.5)浓度的影响
    2.3 讨论
        2.3.1 植物群体内PM_(2.5)浓度变化规律
        2.3.2 群落结构特征对PM_(2.5)浓度的影响规律
        2.3.3 气象因子对PM_(2.5)浓度的影响规律
    2.4 小结
3 植物群体对PM_(2.5) 中元素碳/有机碳(EC/OC)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场地
        3.1.2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植物群体对PM_(2.5)中EC浓度的影响
        3.2.2 植物群体对PM_(2.5)中OC浓度的影响
        3.2.3 植物群体中EC与OC的相关性
    3.3 讨论
        3.3.1 PM_(2.5)中EC及 OC浓度变化的影响因素
        3.3.2 PM_(2.5)中EC及 OC污染来源
    3.4 小结
4 树木叶片对颗粒物的滞留能力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采样场地
        4.1.2 样品选择及采集
        4.1.3 单位叶面积滞留颗粒物质量测定
        4.1.4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树木叶片滞留颗粒物质量
        4.2.2 不同生长型植物叶片滞留颗粒物质量
    4.3 讨论
        4.3.1 不同树木叶片滞留颗粒物能力的差异
        4.3.2 不同生长型植物叶片滞留颗粒物能力的差异
    4.4 小结
5 树木叶面微观形貌与滞留颗粒物的关系
    5.1 材料与方法
        5.1.1 采样场地
        5.1.2 样品选择及采集
        5.1.3 叶面微观形貌观测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树木叶面微观形貌与PM_(10)的关系
        5.2.2 树木叶面微观形貌与PM_(2.5)的关系
        5.2.3 树木叶面微观形貌与滞留颗粒物质量的关系
    5.3 讨论
    5.4 小结
6 树木叶片滞留颗粒物的元素及来源分析
    6.1 材料与方法
        6.1.1 采样场地
        6.1.2 样品选择及采集
        6.1.3 叶片滞留颗粒物元素测定
        6.1.4 土壤元素测定
        6.1.5 数据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不同季节叶片表面滞留颗粒物的元素
        6.2.2 叶片表面滞留颗粒物元素与土壤元素对比
        6.2.3 叶片表面颗粒物来源
    6.3 讨论
        6.3.1 叶片表面滞留颗粒物元素与土壤元素的关系
        6.3.2 叶片表面滞留颗粒物的来源
    6.4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4)呼和浩特市8种常见绿化树种对大气颗粒物吸附的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大气颗粒物研究进展
        1.3.2 植物吸附大气颗粒物研究进展
        1.3.3 植物吸附大气颗粒物作用机理
        1.3.4 植物吸附大气颗粒物影响因素
        1.3.4.1 植物因素
        1.3.4.2 环境因素
        1.3.5 植物吸附大气颗粒物研究方法
        1.3.5.1 外业处理
        1.3.5.2 内业处理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条件
        2.1.4 水文
        2.1.5 土壤
        2.1.6 植被
        2.1.7 呼和浩特市环境空气质量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2.3.1 样地选择
        2.3.2 供试材料
        2.3.3 样品采集
        2.3.4 单位叶面积颗粒物吸附含量测定
        2.3.5 叶片微结构观察
        2.3.6 不同树种单株颗粒物吸附量
    2.4 技术路线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树种叶片颗粒物吸附量研究
        3.1.1 不同树种叶片TSP、PM10、PM2.5、PM1.0吸附量
        3.1.2 树种叶片吸附不同粒径颗粒物所占比例
        3.1.3 不同树种叶片微观结构差异分析
    3.2 不同树种叶片吸附颗粒物时空差异
        3.2.1 不同树种叶片颗粒物吸附量时间差异
        3.2.2 不同树种叶片颗粒物吸附量空间差异
        3.2.3 冬春季针叶树种颗粒物吸附方位差异
        3.2.4 夏秋季阔叶树种颗粒物吸附方位差异
    3.3 单株树种颗粒物吸附差异
        3.3.1 不同树种叶面积指数差异
        3.3.2 不同树种单株叶面积总量
        3.3.3 不同树种单株颗粒物吸附量差异
4 讨论
    4.1 单位叶面积颗粒物吸附量差异分析
    4.2 单位叶面积颗粒物吸附量时空差异影响因素
    4.3 不同树种单株颗粒物吸附量影响因素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5)苔藓植物的快繁及对氡的富集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苔藓植物的繁殖栽培研究现状及进展
        1.2.2 苔藓植物对污染物的监测研究现状及进展
        1.2.3 气载放射性氡污染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1.3 苔藓植物的栽培方式及影响其生长的因素
    1.4 污染物对苔藓植物叶片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1.4.1 苔藓植物叶片对污染物的生物响应
        1.4.2 污染物对苔藓植物抗氧化酶的影响
    1.5 苔藓植物对核素及重金属吸附富集的特性及影响因素
        1.5.1 苔藓植物的核素及重金属富集的特性
        1.5.2 苔藓植物对核素及重金属吸附富集的影响因素
    1.6 苔藓植物对污染物的监测及污染物的检测方法
        1.6.1 苔藓植物对污染物的监测方法
        1.6.2 苔藓植物体富集污染物的检测方法
    1.7 本课题来源和主要研究内容
        1.7.1 项目来源
        1.7.2 主要研究内容
    1.8 创新点和研究意义
        1.8.1 创新点
        1.8.2 研究意义
    1.9 技术路线图
2 野生型苔藓植物的筛选、鉴定及快速繁殖研究
    引言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材料与试剂
        2.1.2 主要设备仪器
        2.1.3 实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野生型苔藓植物的鉴定及培养
        2.2.2 苔藓植物最适生长条件的筛选
        2.2.3 苔藓植物的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2.3 讨论
    2.4 小结
3 苔藓植物在U胁迫下的生长及富集特性研究
    引言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材料与试剂
        3.1.2 主要仪器和设备
        3.1.3 实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U胁迫下,苔藓植物胞外铀积累特征
        3.2.2 U胁迫下,苔藓植物胞内铀积累特征
        3.2.3 U胁迫下,苔藓植物体铀积累特征
        3.2.4 U胁迫对苔藓植物抗氧化酶活性静态变化的影响
        3.2.5 U胁迫对苔藓植物抗氧化酶活性动态变化的影响
    3.3 讨论
    3.4 小结
4 铀尾矿野生型苔藓植物对氡的富集特性研究
    引言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材料与试剂
        4.1.2 主要仪器和设备
        4.1.3 实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野生驯化型苔藓植物覆盖铀尾矿表面对氡气的影响
        4.2.2 野生型苔藓植物覆盖铀尾矿表面对氡气的影响
        4.2.3 野生驯化型苔藓植物吸附富集氡气后的叶片表面形态
    4.3 讨论
    4.4 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6)上海市乔木叶片中多环芳烃的积累特征及空间源汇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多环芳烃概述
        1.1.1 多环芳烃的性质
        1.1.2 多环芳烃的危害
    1.2 城市大气中多环芳烃研究现状
        1.2.1 城市大气多环芳烃污染特征
        1.2.2 城市大气中多环芳烃来源
        1.2.3 城市大气中多环芳烃环境行为
    1.3 植物叶片中多环芳烃研究现状
        1.3.1 植物叶片中多环芳烃的含量及来源
        1.3.2 植物叶片多环芳烃积累与转化机制
        1.3.3 不同植物叶片富集多环芳烃能力的差异及影响因子
        1.3.4 植物叶片中多环芳烃的萃取方法
        1.3.5 植物在检测大气环境中多环芳烃中的应用
    1.4 上海市典型绿化植物叶片中多环芳烃研究意义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于超临界流体技术萃取技术的植物叶片中多环芳烃含量测定方法的构建
    2.1 植物选择与样品采集
        2.1.1 植物选择
        2.1.2 样品采集
    2.2 利用超临界流体技术萃取技术的方法构建
        2.2.1 超临界流体技术萃取
        2.2.2 净化与浓缩
        2.2.3 上机与检测
        2.2.4 质量控制
    2.3 利用超临界流体技术萃取技术测定植物叶片中多环芳烃的最优参数探索
        2.3.1 温度对超临界流体技术萃取植物叶片中多环芳烃的影响
        2.3.2 压力对超临界流体技术萃取植物叶片中多环芳烃的影响
    2.4 讨论
        2.4.1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与超声萃取的对比
        2.4.2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与高效快速溶剂萃取的对比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植物叶片中多环芳烃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3.1 植物选择与样品采集
    3.2 叶片形态特征测量方法
        3.2.1 叶片宽长比(W/L)
        3.2.2 叶片比表面积(SLA)
        3.2.3 叶片蜡质含量(Wax)
        3.2.4 气孔密度(SD)
        3.2.5 叶片粗糙度(Ra)
        3.2.6 表面自由能(SE)、极性分量 (Pol)及色散分量 (Dis)
    3.3 数据处理及分析
    3.4 不同树种叶片中多环芳烃总量的差异
    3.5 不同环数多环芳烃占比的差异
    3.6 不同单体多环芳烃的种间差异
    3.7 讨论
        3.7.1 不同树种叶片吸附多环芳烃总量的影响因素
        3.7.2 不同树种叶片吸附多环芳烃特征的影响因素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上海市樟树叶片多环芳烃空间分布特征
    4.1 样点布置及样品采集
    4.2 城市化梯度指标设置
        4.2.1 距离指标
        4.2.2 人口密度
    4.3 上海市樟树叶片中多环芳烃含量及组成
        4.3.1 上海市樟树叶片中多环芳烃的总量特征
        4.3.2 不同环数多环芳烃的含量特征
        4.3.3 各单体多环芳烃的含量特征
    4.4 上海市樟树叶片中多环芳烃总量空间分布格局
        4.4.1 多环芳烃总量的空间插值及行政区的差异
        4.4.2 多环芳烃总量在距离梯度上的空间分布
        4.4.3 多环芳烃总量在人口梯度上的空间分布
    4.5 讨论
        4.5.1 不同组分多环芳烃的空间分布
        4.5.2 不同组分多环芳烃的城乡差异
        4.5.3 不同环数多环芳烃的城乡差异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上海市樟树叶片中多环芳烃源汇分析
    5.1 土地利用类型数据获取及处理
        5.1.1 土地利用类型数据处理
        5.1.2 相关性分析及变量筛选
        5.1.3 LUR模型构建
    5.2 上海市样点土地利用类型分类
    5.3 城市生态环境中多环芳烃的源与汇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7)北京市城市森林氮氧化物(NOx)浓度时空动态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1.2.1 大气污染物NO_x的来源
        1.2.2 城市森林NO_x浓度时空变化特征
    1.3 城市环境因子对城市森林净化NO_x的影响作用
        1.3.1 温度对NO_x浓度的影响
        1.3.2 相对湿度对NO_x浓度的影响
        1.3.3 降雨对NO_x浓度的影响
        1.3.4 风速对NO_x浓度的影响
    1.4 不同植物及植物配置模式对城市森林净化NO_x的影响作用
    1.5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1.6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2.1 北京市概况
        2.1.1 北京市基本概况
        2.1.2 气候条件
        2.1.3 地貌与土壤条件
        2.1.4 植被特征
    2.2 实验点概况
        2.2.1 松山自然保护区
        2.2.2 西山国家森林公园
        2.2.3 朝阳公园
        2.2.4 大兴南海子公园
第三章 北京市NO_2质量浓度时空分布特征
    3.1 研究方法
        3.1.1 研究点选取
        3.1.2 研究数据获取
        3.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北京市NO_2质量浓度季节变化特征
        3.2.2 北京市NO_2质量浓度月变化特征
        3.2.3 北京市NO_2质量浓度空间分布特征
    3.3 讨论
        3.3.1 北京市NO_2质量浓度时间变化特征
        3.3.2 北京市NO_2质量浓度空间变化差异显着
    3.4 小结
第四章 城市森林NO_2质量浓度时空分布特征
    4.1 研究方法
        4.1.1 研究点选取
        4.1.2 研究数据获取
        4.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植被区与非植被区NO_2质量浓度变化特征
        4.2.2 城市森林内外NO_2质量浓度时空分布特征
    4.3 讨论
        4.3.1 城市森林对NO_2的净化作用
        4.3.2 不同污染环境下城市森林净化作用的差异性
        4.3.3 典型污染过程NO_2浓度变化特征
    4.4 小结
第五章 城市森林内外NO_2质量浓度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5.1 研究方法
        5.1.1 研究点选取
        5.1.2 研究数据获取
        5.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风速对城市森林内外NO_2质量浓度的影响
        5.2.2 温度对林内外NO_2质量浓度的影响
        5.2.3 降雨对林内外NO_2质量浓度的影响
        5.2.4 相对湿度对林内外NO_2质量浓度的影响
    5.3 讨论
        5.3.1 风对NO_2的驱散作用
        5.3.2 温度对NO_2浓度的影响
        5.3.3 降雨对NO_2的削减作用
        5.3.4 相对湿度对NO_2浓度的影响
    5.4 小结
第六章 不同植被配置NO_x浓度动态特征分析
    6.1 研究方法
        6.1.1 研究点选取
        6.1.2 研究数据获取
        6.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不同植被配置对NO_x浓度时间变化影响特征分析
        6.2.2 不同植物配置NO_x浓度聚类分析
        6.2.3 对建设城市园林净化NO_x的植物配置模式选择建议
    6.3 讨论
        6.3.1 不同植物配置NO_x浓度时间变化特征
        6.3.2 不同配置模式对NO_x浓度变化影响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8)园林植物对大气NO2消减能力的实践评价与耐受机理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1.1 大气中二氧化氮(NO_2)来源及对人体的危害
        1.1.1 污染源
        1.1.2 污染现状
        1.1.3 NO_2对人体的危害
    1.2 城市NO_2污染物变化规律
    1.3 园林植物净化NO_2污染能力与研究方法
        1.3.1 园林植物净化NO_2污染能力
        1.3.2 研究方法
    1.4 园林植物三维绿量的研究与实践
    1.5 园林植物对NO_2胁迫的耐受能力
        1.5.1 对植物氮素(N)积累的影响
        1.5.2 对植物叶片气孔的影响
        1.5.3 对植物硝酸还原酶(NR)活力的影响
        1.5.4 园林植物对NO_2胁迫的恢复
    1.6 园林植物对NO_2胁迫的耐受机理
        1.6.1 伤害症状
        1.6.2 对植物膜脂过氧化系统的影响
        1.6.3 对植物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1.6.4 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1.7 观赏鹅耳枥园林应用及对NO_2胁迫响应的研究
    1.8 研究意义
        1.8.1 研究意义
        1.8.2 研究目标
        1.8.3 研究内容
        1.8.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南京市道路交通环境NO_2等污染物的特征与评价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研究区概况
        2.1.2 NO_2等道路污染物实地监测
        2.1.3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南京市近6年NO_2污染物浓度的季节性变化
        2.2.2 南京市主要气象要素和日均车流量特征与NO_2浓度相关性分析
        2.2.3 南京市4条道路NO_2污染物浓度的周变化与日变化
        2.2.4 南京市4条道路NO_x污染物浓度的周变化与日变化
        2.2.5 南京市4条道路NO_2/NO_x周变化
    2.3 总结与讨论
        2.3.1 南京市近6年4条道路NO_2浓度的季节性变化
        2.3.2 南京市各气象要素和车流量与NO_2浓度的相关性分析
        2.3.3 南京市4条道路NO_2等污染物浓度的周变化与日变化
        2.3.4 NO_2是道路交通环境的主要污染物
第三章 道路绿地植物绿量对NO_2污染物消减能力的实践评价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研究区概况
        3.1.2 无人机影像数据获取与处理
        3.1.3 调查统计方法
        3.1.4 植物三维绿量的测定
        3.1.5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南京市道路绿地植物群落组成
        3.2.2 树木径阶结构比较
        3.2.3 树高结构比较
        3.2.4 南京市道路绿地植物三维绿量
        3.2.5 南京市道路绿地植物配置与NO_2浓度的关系
    3.3 总结与讨论
        3.3.1 南京市道路绿地植物组成分析
        3.3.2 南京市道路绿地植物绿量与NO_2浓度的关系
        3.3.3 不同植物生命周期对NO_2污染的消减能力
第四章 38种园林植物对NO_2胁迫的伤害指数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装置设计
        4.1.2 试验材料
        4.1.3 试验方法
        4.1.4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园林植物对NO_2胁迫的伤害症状
        4.2.2 园林植物对NO_2胁迫的伤害指数
    4.3 总结与讨论
        4.3.1 园林植物对NO_2胁迫的伤害症状分析
        4.3.2 园林植物对NO_2胁迫的伤害指数分析
        4.3.3 园林植物对NO_2胁迫后恢复能力分析
第五章 欧洲鹅耳枥和普陀鹅耳枥对NO_2胁迫的生理响应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装置设计
        5.1.2 试验材料
        5.1.3 试验方法
        5.1.4 测定方法
        5.1.5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欧洲鹅耳枥和普陀鹅耳枥对NO_2胁迫的形态变化
        5.2.2 欧洲鹅耳枥和普陀鹅耳枥对NO_2胁迫的POD活性变化
        5.2.3 欧洲鹅耳枥和普陀鹅耳枥对NO_2胁迫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分析
        5.2.4 欧洲鹅耳枥和普陀鹅耳枥对NO_2胁迫的MDA含量变化
    5.3 总结与讨论
        5.3.1 欧洲鹅耳枥和普陀鹅耳枥对NO_2胁迫的叶片伤害症状差异性
        5.3.2 欧洲鹅耳枥和普陀鹅耳枥对NO_2胁迫的抗氧化物酶活性的差异性
        5.3.3 欧洲鹅耳枥和普陀鹅耳枥对NO_2胁迫的渗透调节能力的差异性
        5.3.4 欧洲鹅耳枥和普陀鹅耳枥对NO_2胁迫的膜脂过氧化的差异性
第六章 欧洲鹅耳枥和普陀鹅耳枥对NO_2胁迫的光合作用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装置设计
        6.1.2 试验材料
        6.1.3 试验方法
        6.1.4 测定方法
        6.1.5 数据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欧洲鹅耳枥和普陀鹅耳枥对NO_2胁迫的光合色素含量变化
        6.2.2 欧洲鹅耳枥和普陀鹅耳枥对NO_2胁迫的光响应曲线变化
        6.2.3 欧洲鹅耳枥和普陀鹅耳枥对NO_2胁迫的光合日变化
        6.2.4 欧洲鹅耳枥和普陀鹅耳枥对NO_2胁迫的光合特性指标
        6.2.5 欧洲鹅耳枥和普陀鹅耳枥对NO_2胁迫的叶绿素荧光指数
    6.3 总结与讨论
        6.3.1 欧洲鹅耳枥和普陀鹅耳枥对NO_2胁迫的光合色素变化
        6.3.2 欧洲鹅耳枥和普陀鹅耳枥对NO_2胁迫的光响应曲线变化
        6.3.3 欧洲鹅耳枥和普陀鹅耳枥对NO_2胁迫的光合日变化
        6.3.4 欧洲鹅耳枥和普陀鹅耳枥对NO_2胁迫的光合特性指标变化
        6.3.5 欧洲鹅耳枥和普陀鹅耳枥对NO_2胁迫的叶绿素荧光指数变化
第七章 欧洲鹅耳枥和普陀鹅耳枥对NO_2胁迫N素代谢酶活性影响
    7.1 材料与方法
        7.1.1 试验装置设计
        7.1.2 试验材料
        7.1.3 试验方法
        7.1.4 测定方法
        7.1.5 数据分析
    7.2 结果与分析
        7.2.1 欧洲鹅耳枥和普陀鹅耳枥对NO_2胁迫的N素含量变化
        7.2.2 欧洲鹅耳枥和普陀鹅耳枥对NO_2胁迫的NO3-N含量变化
        7.2.3 欧洲鹅耳枥和普陀鹅耳枥对NO_2胁迫的NR活力变化
        7.2.4 欧洲鹅耳枥和普陀鹅耳枥对NO_2胁迫的N素代谢酶活力线性模型
    7.3 总结与讨论
        7.3.1 欧洲鹅耳枥和普陀鹅耳枥对NO_2胁迫的N素含量变化
        7.3.2 欧洲鹅耳枥和普陀鹅耳枥对NO_2胁迫的N素代谢酶活性变化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1.1 南京市道路交通环境大气NO_2等污染物特征与评价
        8.1.2 道路绿地植物绿量对大气NO_2污染物消减能力的实践评价
        8.1.3 38种园林植物对NO_2胁迫的伤害指数分析
        8.1.4 欧洲鹅耳枥和普陀鹅耳枥对NO_2胁迫的耐受机理
    8.2 创新点
    8.3 展望
附录1 南京市主要气象要素、日均车流量与NO_2浓度日均值(2018年9月下旬)
附录2 无人机大疆DJI精灵4 Pro技术参数
附录3 23种树种的“冠径-冠高”方程
附录4 8种树种的近似“冠径-冠高”方程
附录5 不同树冠形态的树冠体积公式表
附录6 仙林大道监测段植物种类及其相对多度
附录7 诚信大道监测段植物种类及其相对多度
附录8 江北大道监测段植物种类及其相对多度
附录9 中山北路监测段植物种类及其相对多度
附录10 38种植物名称及分类特征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及奖励
参考文献

(9)浙江农林大学衣锦校区绿化植物滞尘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
        1.2.1.1 大气颗粒物来源及组成
        1.2.1.2 大气颗粒物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
        1.2.2 植物对颗粒物的吸附能力研究进展
        1.2.2.1 植物吸附颗粒物能力研究
        1.2.2.2 不同种植物吸附颗粒物的差异研究
        1.2.2.3 植物吸附不同粒径颗粒物差异研究
        1.2.2.4 植物吸附颗粒物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
        1.2.3 滞尘对植物的生理影响
        1.2.4 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1.2.4.1 存在问题
        1.2.4.2 发展趋势
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3 技术路线
3. 试验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材料
        3.1.1 研究区域概况
        3.1.2 采样地点
        3.1.3 试验器材与药剂
    3.2 试验方法
        3.2.1 样品采集
        3.2.2 滞尘量测定
        3.2.3 生理指标测定
        3.2.3.1 叶片比叶重测定
        3.2.3.2 叶片相对含水量测定
        3.2.3.3 叶片丙二醛含量测定
        3.2.3.4 叶片脯氨酸含量测定
        3.2.3.5 叶片叶绿素含量测定
        3.2.4 综合评价
    3.3 数据处理
4 植物叶片表面滞尘量比较分析
    4.1 不同生长型植物滞尘量季节变化
        4.1.1 不同生长型植物吸附TSP季节变化
        4.1.2 不同生长型植物吸附PM10季节变化
        4.1.3 不同生长型植物吸附PM2.5季节变化
    4.2 不同植物吸附不同粒径颗粒物含量分析
        4.2.1 不同植物生长季对不同粒径颗粒物吸附分析
        4.2.2 不同植物不同季节对不同粒径颗粒物吸附分析
        4.2.2.1 不同植物春季对不同粒径颗粒物吸附分析
        4.2.2.2 不同植物夏季对不同粒径颗粒物吸附分析
        4.2.2.3 不同植物秋季对不同粒径颗粒物吸附分析
    4.3 小结
5 不同季节植物滞尘能力比较分析
    5.1 春季不同植物滞尘能力比较分析
        5.1.1 单位叶面积滞尘量
        5.1.2 单叶滞尘量
        5.1.3 滞尘对植物生理指标的影响
        5.1.3.1 滞尘对植物叶片比叶重的影响
        5.1.3.2 滞尘对植物叶片相对含水量的影响
        5.1.3.3 滞尘对植物叶片叶绿素的影响
        5.1.3.4 滞尘对植物叶片丙二醛的影响
        5.1.3.5 滞尘对植物叶片脯氨酸影响
        5.1.4 植物抗性综合评定
        5.1.5 植物综合滞尘能力分析
    5.2 夏季不同植物滞尘能力比较分析
        5.2.1 单位叶面积滞尘量
        5.2.2 单叶滞尘量
        5.2.3 滞尘对植物生理指标的影响
        5.2.3.1 滞尘对植物叶片比叶重的影响
        5.2.3.2 滞尘对植物叶片相对含水量的影响
        5.2.3.3 滞尘对植物叶片叶绿素的影响
        5.2.3.4 滞尘对植物叶片丙二醛的影响
        5.2.3.5 滞尘对植物叶片脯氨酸影响
        5.2.4 植物抗性综合评定
        5.2.5 植物综合滞尘能力分析
    5.3 秋季不同植物滞尘能力比较分析
        5.3.1 单位叶面积滞尘量
        5.3.2 单叶滞尘量
        5.3.3 滞尘对植物生理指标的影响
        5.3.3.1 滞尘对植物叶片比叶重的影响
        5.3.3.2 滞尘对植物叶片相对含水量的影响
        5.3.3.3 滞尘对植物叶片叶绿素的影响
        5.3.3.4 滞尘对植物叶片丙二醛的影响
        5.3.3.5 滞尘对植物叶片脯氨酸影响
        5.3.4 植物抗性综合评定
        5.3.5 植物综合滞尘能力分析
    5.4 小结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讨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10)城市森林植被吸附PM2.5功能研究 ——以沈阳市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城市森林概述
        1.3.2 PM~(2.5)监测
        1.3.3 城市森林环境因子对PM~(2.5)的影响机制
        1.3.4 大气细颗粒物(PM~(2.5))污染及植被滞尘过程
        1.3.5 叶片表面PM~(2.5)沉降的测定方法
        1.3.6 叶片表面PM~(2.5)滞纳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1.3.7 植被对消减PM~(2.5)的研究尺度
        1.3.8 不同树种和配置吸附PM~(2.5)特征
    1.4 存在问题与发展方向
2 研究地概况
    2.1 研究区自然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理地貌
        2.1.3 水文资源
        2.1.4 土壤状况
        2.1.5 气候状况
        2.1.6 植被与绿地状况
        2.1.7 政治经济
    2.2 试验地概况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2.1 研究点设置
        3.2.2 大气PM~(2.5)质量浓度数据和气象数据获取
        3.2.3 树种选择
        3.2.4 叶片采集
        3.2.5 叶片表面PM~(2.5)表观滞纳量的测定
        3.2.6 叶片表面微形态结构
        3.2.7 不同植物配置模式对PM~(2.5)颗粒物消减特征
        3.2.8 叶面积测定
        3.2.9 数据处理
    3.3 技术路线
4 植被区与非植被区PM~(2.5)质量浓度时空变化特征
    4.1 PM~(2.5)浓度值比较
    4.2 PM~(2.5)质量浓度日变化特征
    4.3 PM~(2.5)质量浓度月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
    4.4 讨论
    4.5 小结
5 不同天气状况下城市森林PM2.5动态分析
    5.1 降雨对PM~(2.5)浓度的影响
    5.2 风对PM~(2.5)浓度的影响
    5.3 高温高湿对PM~(2.5)浓度的影响
    5.4 讨论
    5.5 小结
6 沈阳10种城市树木吸附PM~(2.5)与叶面AFM特征的关系
    6.1 不同树种叶片吸附PM~(2.5)特征
    6.2 不同树种叶表面形态特征
    6.3 不同树种叶表面形态特征与叶面PM~(2.5)吸附量关系
    6.4 讨论
        6.4.1 不同树种吸附PM~(2.5)差异
        6.4.2 不同树种吸附PM~(2.5)与叶面形态特征的关系
    6.5 小结
7 不同植物配置模式吸附PM~(2.5)特征
    7.1 不同植物配置模式PM~(2.5)浓度日变化
    7.2 不同植物配置模式吸附PM~(2.5)特征
    7.3 不同植物配置模式建议树种
    7.4 讨论
    7.5 小结
8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广东园林绿化植物对大气污染的反应及污染物在叶片的积累(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微气候环境下9种园林植物叶功能性状的比较研究[D]. 李娟霞.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9)
  • [2]大气污染物对乌鲁木齐市园林植物物候的影响初探[D]. 麦尔哈巴·杰力力. 新疆大学, 2020(07)
  • [3]园林树木对PM2.5等大气颗粒物浓度和成分的影响及滞尘效应研究 ——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D]. 邵锋.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4]呼和浩特市8种常见绿化树种对大气颗粒物吸附的差异研究[D]. 王志东.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5]苔藓植物的快繁及对氡的富集特性研究[D]. 黄强.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8)
  • [6]上海市乔木叶片中多环芳烃的积累特征及空间源汇分析[D]. 田璐. 上海交通大学, 2020
  • [7]北京市城市森林氮氧化物(NOx)浓度时空动态变化研究[D]. 王迪. 沈阳农业大学, 2019
  • [8]园林植物对大气NO2消减能力的实践评价与耐受机理试验研究[D]. 圣倩倩. 南京林业大学, 2019(06)
  • [9]浙江农林大学衣锦校区绿化植物滞尘效应分析[D]. 李果.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1)
  • [10]城市森林植被吸附PM2.5功能研究 ——以沈阳市区为例[D]. 赵新新. 沈阳农业大学, 2018(04)

标签:;  ;  ;  ;  ;  

广东园林植物对大气污染及叶片污染物积累的响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