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蒙古平原灌区春玉米营养品质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虎[1](2021)在《北疆荒漠地区不同种植模式下饲草作物水肥响应关系与灌溉水优化配置》文中研究说明北疆干旱荒漠地区地处我国西北牧区,该区域干旱少雨、水资源紧缺、草畜失衡、灌溉水管理粗放、饲草水肥响应等基础研究相当薄弱,本研究针对该区域灌溉饲草地建设中所面临的灌溉用水规律不明晰、饲草作物系数缺失、灌溉水管理策略缺乏、水肥利用效率低、施肥量与灌水量时空不协调等问题,以青贮玉米和紫花苜蓿为主要试验对象,并结合苏丹草、披碱草等当地优势且常见的饲草作物,通过在北疆阿勒泰地区开展单作和混间播条件下非充分灌溉试验、水肥耦合试验,从水量平衡原理、饲草作物水模型、灌溉水优化配置、作物混间播高产栽培和水肥耦合理论等角度,提出单作灌溉饲草作物灌溉关键指标和灌溉制度;通过分析间播条件下灌溉饲草作物群体需水规律、产出效应及灌溉水效益,提出紫花苜蓿和青贮玉米最优间播组合模式;优选了缺资料地区ET0简化计算方法,并对FAO推荐的饲草作物系数Kc进行了修正;基于最小二乘法确定了苏丹草、紫花苜蓿、青贮玉米的饲草作物水模型,并采用动态规划法对灌溉水进行了优化配置,提出了不同可供水量条件下饲草地灌溉水管理决策方案;构建了单作条件和混间播条件下灌溉饲草料的水肥耦合产量数学模型并提出最佳水肥管理制度。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北疆干旱荒漠地区灌溉饲草作物水肥响应关系与灌溉水优化配置研究成果。研究成果可为我国北疆干旱荒漠地区规模化高效开发利用饲草地提供技术支撑。具体得到以下研究成果:(1)饲草作物不同种植模式下需水规律与滴灌灌溉制度紫花苜蓿在全年中收获两茬,每茬生长期约为60 d,充分灌溉条件下需水量为690 mm。全生育期连续受旱时,需水量为607 mm,仅为充分灌溉时的88%;苏丹草的需水量随着作物受旱情况的加剧而逐渐减少,其充分灌溉的需水量为431 mm,重旱条件下需水量仅为充分灌溉的48.0%;青贮玉米抽穗—开花期不灌水条件下需水量最小,仅为341.0 mm,为充分灌溉时的60%。紫花苜蓿、苏丹草和青贮玉米产量最大时的灌溉定额分别为407 m3/亩、264 m3/亩和367 m3/亩,水分利用效率最大时的灌溉定额为367 m3/亩、172 m3/亩和286 m3/亩。间播条件下,采用2行青贮玉米与12行紫花苜蓿组合可以得到较多的粗蛋白质、钙以及磷,而紫花苜蓿单作是营养产出最高的种植模式。4行青贮玉米与8行紫花苜蓿间播的光能利用率最高,并且对地表会起到较好的覆盖作用,能在保证较低需水水平下(需水量为660.5mm),得到最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2)基于FAO推荐方法的ET0计算方法优选与Kc值修正以FAO56 Penman-Monteith方法计算的ET0为标准,通过比较与其他4种不同方法计算结果的差异性与相关性,在全生育期的大部分时段FA056 PM法与FAO Penman法和IA法的计算结果较为接近,PT法和HS法计算的ET0较FAO56 PM计算值总体偏大,且偏差较大。IA法所需要的气象资料仅为气温和日照时间,并且计算结果有较高精度,IA法可以代替FA056 PM法在阿勒泰地区福海县完成ET0计算。经过修正后,青贮玉米在生长初期、快速生长期、生长中期、生长后期的Kc分别为0.8、0.96、1.03和0.79,全生育阶段平均Kc为0.92。苏丹草在生长初期、快速生长期、生长中期、生长后期的Kc分别为0.66、0.77、0.91、和0.84,全生育阶段平均Kc为0.80。紫花苜蓿第一/二茬的生长初期、快速生长期、快速生育期的Kc分别为0.94/0.51、1.03/1.18、0.86/1.09,全生育阶段平均Kc为0.93。苏丹草、青贮玉米和紫花苜蓿的全生育期修正后的全生育期作物系数Kc较FAO56推荐值,分别提高了10.00%、13.04%、5.38%。(3)非充分灌溉条件下饲草产量响应与作物水模型确认紫花苜蓿、青贮玉米和苏丹草均为充分灌溉条件下产量最高,苏丹草产量与土壤含水量占田间持水量的百分比呈显着的线性相关。紫花苜蓿在返青-分枝期受旱时水分生产效率最高;苏丹草全生育期受轻旱时水分生产效率最低,受重旱时水分生产效率最高;青贮玉米在抽穗-开花期受轻旱时水分生产效率达到最高,拔节期和抽穗-开花期连续受旱时水分生产效率最低。北疆干旱荒漠地区紫花苜蓿、苏丹草和青贮玉米需(耗)水量与饲草料作物产量之间的关系可用Jensen模型、Stewart模型和Jensen模型来进行模拟预测,三种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6.51%、9.24%和9.25%,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紫花苜蓿、苏丹草和青贮玉米作物各自生长最为敏感阶段分别是紫花苜蓿的分枝-孕蕾期(第一茬)、苏丹草的灌浆-乳熟期和青贮玉米的苗期。(4)基于饲草作物-水模型与DP法的有限灌溉水量优化配置当灌溉供水量M出现轻度紧缺时(紫花苜蓿420 mm≤M≤500 mm、苏丹草250mm≤M≤360 mm、青贮玉米200 mm≤M≤450 mm),应分别优先保证紫花苜蓿蔓枝延长期、苏丹草孕穗开花期和青贮玉米孕穗开花期的供水量;当灌溉供水量十分紧张时(紫花苜蓿M≤420 mm、苏丹草M≤250 mm、青贮玉米M≤200 mm),紫花苜蓿、苏丹草和青贮玉米应分别优先保证第二茬开花成熟期、苗期、孕穗开花期的供水量。(5)水肥耦合条件下饲草料地水肥响应北疆干旱荒漠地区膜下滴灌青贮玉米,不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拔节期青贮玉米的株高和茎粗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青贮玉米株高增长最快的处理为高肥轻旱,在不受旱和轻度受旱条件下,青贮玉米叶面积指数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中旱和受重旱条件下,中肥和低肥的叶面积指数相当。灌溉量在250m3/亩,追肥施肥量在10 kg/亩,青贮玉米产量可达3000 kg/亩。当灌溉量、追肥施肥量大于上述量时,产量增加幅度不大。水利用效益最大的是高肥重旱处理,化肥利用效益和水肥耦合效益均为低肥不受旱处理;产值较高的为高肥不受旱、中肥不受旱和中肥轻旱处理。紫花苜蓿和不同饲草进行混间播时,混播最优组合为:紫花苜蓿和老芒麦组合,施农家肥量1231 kg/亩,灌溉定额为240 m3/亩;间播的最优组合为:紫花苜蓿和老芒麦、施农家肥量2248.9 kg/亩、灌溉定额180 m3/亩。混播条件下饲草生育期内最大需水强度为5.73 m3/(亩·天),混播饲草料作物干旱年灌水8次,灌溉定额为240m3/亩。混间播饲草地饲草料作物在需水强度、产量、肥料利用等方面都由于单作饲草地。
贾琼[2](2021)在《西辽河平原玉米滴灌节水机理及灌溉决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水资源匮乏,水资源保护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西辽河平原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常年干旱导致西辽河断流,地下水开采量较大,形成了大面积的降落漏斗,水资源利用率低已成为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近年来,农业水资源利用成为当地农业部门关注的主要问题,大力发展高效农业节水灌溉。由于当地降雨较多,播种期多风沙的气候条件,膜下滴灌播种时对土地平整度要求较高,农艺配套技术复杂,前期投入较大,薄膜回收困难,容易造成白色污染。因此,经过改良在该地区发展了不覆膜滴灌带上覆土2~4 cm的浅埋滴灌技术。膜下滴灌和浅埋滴灌技术得到了大面积推广示范,由于还处在推广示范阶段,在该地区膜下滴灌与浅埋滴灌需水规律、水分对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棵间蒸腾蒸发规律以及灌溉制度等尚不明确。本文通过玉米膜下滴灌与浅埋滴灌对比试验,深入研究覆膜和浅埋对滴灌玉米蒸腾蒸发规律的影响机理以及覆膜和浅埋对滴灌土壤水分迁移规律及降雨利用率的影响机理等,揭示膜下滴灌节水机理。基于SIMDual Kc模型对滴灌玉米棵间蒸发进行了模拟研究,揭示了滴灌条件下不同区域土壤蒸发的规律。制定了不同水文年滴灌玉米灌溉制度,为相似地区玉米滴灌灌溉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平水偏枯年膜下滴灌玉米株高和叶面积指数分别高于浅埋滴灌9%~20%和13%~20%。平水偏丰年浅埋滴灌玉米株高与膜下滴灌无显着性差异,叶面积指数高于膜下滴灌4%~10%。膜下滴灌根系在25 cm土层分布密集,沿垂向急剧降低,水平方向从滴灌带到距滴灌带40 cm处根系分布均匀。浅埋滴灌根系分布表现为扎根较深,比膜下滴灌根系深10 cm,但是横向分布较窄,水平方向从距滴灌带10 cm处到距滴灌带30 cm处分布较密集。(2)生育期总耗水量膜下滴灌较浅埋滴灌低9%。平水偏枯年(2015、2018年)抽雄期以后降雨量较小,膜下滴灌处理产量高于浅埋滴灌7%~15%。平水偏丰年(2016、2017年)后期降雨较多,膜下滴灌处理的产量低于浅埋滴灌处理6%~19%。(3)浅埋滴灌生育期平均土壤棵间蒸发量为141.38mm,膜下滴灌为98.10mm。膜下滴灌棵间蒸发量较浅埋滴灌棵间蒸发量低31%,作物蒸腾量较浅埋滴灌高21%。浅埋滴灌蒸发量高水比中水高13%,低水低于中水5%,膜下滴灌不同灌水处理间棵间蒸发差异不显着。膜下滴灌覆膜区(Ⅰ区)由于薄膜覆盖,棵间蒸发量仅为0.67mm,占膜下滴灌总棵间蒸发量的2%。膜下滴灌裸土区域(Ⅱ区)蒸发量为36.18mm,占膜下滴灌总棵间蒸发量98%。浅埋滴灌垄间区域(Ⅱ区)棵间蒸发量低于行间区域(Ⅰ区)62%。覆膜保墒作用使更多水分保存于膜下土壤,当裸土区(Ⅱ区)土壤含水率较低时,土壤水分则由覆膜区向无膜区运移,迁移量约为11%。研究表明在裸土区域(Ⅱ区)膜下滴灌并无节水效果,棵间蒸发量高于浅埋滴灌11%,节水主要发生在覆膜区(Ⅰ区)。(4)平水偏枯年(2015、2018年)降雨量较少,膜下滴灌处理较浅埋滴灌处理0~4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高13%~32%,膜下滴灌对浅层土壤的保墒作用更为显着。平水偏丰年(2016、2017年)降雨较多,膜下滴灌处理较浅埋滴灌处理低10%~16%,降雨直接进入土壤使得浅埋滴灌土壤含水率较高,膜下滴灌由于薄膜的截流的影响,土壤含水率低于浅埋滴灌处理,薄膜的保墒作用不显着。(5)当降雨量20 mm以下时,入渗深度为20 cm,降雨量为20-50 mm降雨入渗深度为40 cm,当降雨达到50 mm以上时入渗深度可达到40 cm以下土层。在平水偏枯年(2015、2018年)降雨量较小,降雨入渗深度最深仅达到40 cm,作物利用浅层土壤中的降雨。在平水偏丰年(2016、2017年)降雨量较大,降雨入渗深度可达到60~100 cm土层,作物可以利用深层土壤中的降雨。浅埋滴灌降雨利用率为67%~78%,较膜下滴灌高29%~35%。膜下滴灌覆膜对降雨的截流量为26%~35%。当降雨量在20~40 mm之间时,膜边位置(距滴灌带30 cm处)降雨入渗量高于膜外侧2%~6%。(6)确定玉米滴灌灌溉决策,枯水年浅埋、膜下滴灌分别灌水9、8次,灌溉定额为315 mm、270 mm;平水年浅埋、膜下滴灌分别灌水均为7次,灌溉定额分别为222 mm、183 mm;丰水年浅埋、膜下滴灌分别灌水均为5、4次,灌溉定额为135mm、105 mm。对不同研究区通过多年平均降雨量和当年降雨预报推算生育期降雨量,对于小于268.32 mm的地方推荐使用膜下滴灌更佳,降雨量大于268.32mm的地方推荐使用浅埋滴灌更佳。
纪凤辉[3](2020)在《通辽市平原区土壤养分现状分析及玉米推荐施肥指标体系的建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辽市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玉米主产区,玉米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100万hm2以上。伴随着玉米种植年限的增加,以及玉米种植过程中大量化肥、农药和除草剂的持续施入,势必会导致土壤理化性状发生变化,从而使得传统的肥料管理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玉米高产栽培的需要。基于此,本文首先对通辽市平原区土壤养分现状进行了调查,并结合玉米“3414”小区施肥试验,对通辽市平原玉米种植区土壤速效养分(氮、磷、钾)变化以及玉米产量进行分析研究,初步建立了通辽市平原区玉米施肥指标体系,以期为通辽市玉米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通辽市平原区土壤有机质含量主要集中在3级水平,占该区域耕地面积的90.1%;全氮含量主要为3级和4级水平,分别占该区域耕地面积的75.5%和23.5%;碱解氮含量主要为4级水平,占该区耕地面积的92.9%;土壤有效磷含量主要集中在3级和4级水平,分别占该区耕地面积的76.1%和23.9%;速效钾含量主要集中在3级水平,占该区域耕地面积的83.4%;土壤pH值主要集中在2级水平,占该区耕地面积的66.5%。通辽市平原区玉米氮磷钾肥增产率为41.9%,氮肥增产效率17.0%,磷肥增产效率8.0%,钾肥增产效率16.9%;氮磷钾肥料的贡献率为28.5%,土壤的贡献率为71.5%;氮磷钾肥的农学效率为8.4 g·kg-1,其中氮肥的增产效果最大,农学效率为9.2 g·kg-1,钾肥的增产作用次之,其农学效率为22.9 g.kg-1,磷肥的增产效果最小,农学效率为6.4 g.kg-1。确定了通辽市平原区玉米土壤养分丰缺指标。碱解氮:极低(<23mg·kg-1)、低(23-73mg·kg-1)、中(73-143mg·kg-1)、高(143-179mg.kg-1)、极高(>179mg.kg-1);有效磷:极低(<1.5mg·kg-1)、低(1.5-3mg·kg-1)、中(3-13mg·kg-1)、高(13-26mg·kg-1)、极高(>26mg·kg-1);速效钾:极低(<41mg·kg-1)、低(41-87mg·kg-1)、中(87-179mg·kg-1)、高(179-337mg·kg-1)、极高(>337mg·kg-1)。通辽市平原区土壤养分测定值与最佳施肥量之间的模型为:YN=-53.551n(XN)+388.99,YP=-52.431n(XP)+224.45,YK=-36.0211n(XK)+237.18。通辽市平原区玉米氮肥的合理施肥量为:土壤碱解氮含量>179 mg·kg-1,推荐氮肥施用量为120 kg·hm-2,碱解氮含量143-179 mg·kg-1,推荐氮肥施用量为120-130 kg·hm-2;碱解氮含量73-143 mg·kg-1,推荐氮肥施用量为130-165 kg·hm-2;碱解氮含量23-73mg·kg-1,推荐氮肥施用量为165-225 kg·hm-2;碱解氮含量<23 mg·kg-1,推荐氮肥施用量为225 kg·hm-2。通辽市平原区玉米磷肥的合理施肥量为:土壤有效磷含量>26 mg·kg-1,推荐磷肥施用量为60 kg·hm-2;有效磷含量13-26 mg·kg-1,推荐磷肥施用量为60-90 kg·hm-2;有效磷含量3-13 mg·kg-1,推荐磷肥施用量为90-195 kg·hm-2;有效磷含量1.5-3 mg·kg-1,推荐磷肥施用量为195-225 kg·hm-2;有效磷含量<1.5 mg·kg-1,推荐磷肥施用量为 225kg·hm-2。通辽市平原区玉米钾肥的合理施肥量为:土壤速效钾含量>337 mg · kg-1,推荐钾肥施用量为30 kg·hm-2;速效钾含量179-337 mg·kg-1,推荐钾肥施用量为30-45 kg·hm-2;速效钾含量87-179 mg·kg-1,推荐钾肥施用量为45-75 kg·hm-2;速效钾含量41-87 mg·kg-1,推荐钾肥施用量为75-105 kg·hm-2;速效钾含量<41 mg·kg-1,推荐钾肥施用量为105 kg·hm-2。
胡伟[4](2020)在《宁夏引黄灌区紫花苜蓿优质低碳水氮配置研究》文中认为紫花苜蓿对中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改善和农牧业结构调整有重要的作用。不合理的灌溉和施氮不仅影响了紫花苜蓿的产量和品质,而且造成水肥资源的浪费。灌溉和施氮等农业措施也会对紫花苜蓿草地土壤CO2排放产生一定的影响。本研究于2017年~2019年以宁夏引黄灌区地下滴灌紫花苜蓿为研究对象,采用3个滴灌量水平(600 mm·yr-1,W1;675 mm·yr-1,W2;750 mm·yr-1,W3)和4个施氮水平(0kg·hm-2·yr-1,N0;60kg·hm-2·yr-1,N1;120 kg·hm-2·yr-1,N2;180 kg·hm-2·yr-1,N3)的裂区试验设计,通过田间定位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了不同水氮供应对紫花苜蓿产量、品质及草地土壤CO2排放的影响,筛选出紫花苜蓿高产、优质和低碳的水氮配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灌溉和施氮影响了紫花苜蓿的生长特征及草地小气候。增施氮肥降低了紫花苜蓿株间空气温度、浅层土层温度和株间光照度,而增加了群体内部空气相对湿度。随着滴灌量的增加,紫花苜蓿群体相对湿度逐渐提高,而紫花苜蓿株间气温和浅层土层温度降温效应越明显。(2)施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紫花苜蓿草地土壤全氮(TN)和速效氮含量(AN)、速效钾(AK)和有机质含量(SOM)、过氧化氢酶(CAT)和脲酶活性(URE)的活性,降低了土壤pH值、全盐(ST)、碱性磷酸酶活性(ALP);增加滴灌量提高了土壤速效磷(AP)和速效钾(AK)含量,过氧化氢酶(CAT)、蔗糖酶(INV)和脲酶活性(URE)的活性,而降低了有机质含量(SOM)和碱性磷酸酶活性(ALP)。(3)施氮对3年紫花苜蓿全年干草产量平均值的影响达极显着水平(P<0.01),干草产量随施氮量水平的增加而增加,继续增施氮肥超过N2水平(120 kg·hm-2)时则略有下降;滴灌量、水氮交互作用对3年紫花苜蓿干草产量平均值的影响不显着(P>0.05)。(4)施氮显着提高紫花苜蓿的全年平均粗蛋白、全年平均粗灰分含量和相对饲喂价值(P<0.05),降低了紫花苜蓿全年平均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的含量(P<0.05);增加滴灌量提高了紫花苜蓿全年平均粗蛋白和全年平均粗灰分的含量(P<0.05)。(5)增加滴灌量、降低施氮量,紫花苜蓿的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水利用效率均逐渐下降;增加施氮量降低了紫花苜蓿的氮肥偏生产力和氮肥农学效率(P<0.05)。(6)不同水氮供应下紫花苜蓿草地土壤呼吸速率均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峰值出现在7月下旬,最低值出现在12月中旬并持续到次年2月下旬,次年4月上旬紫花苜蓿返青后土壤呼吸速率迅速增加。施氮显着提高了紫花苜蓿生长季内的平均土壤呼吸速率(P<0.05),且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对紫花苜蓿非生长季内土壤呼吸速率无显着影响(P>0.05);滴灌量对紫花苜蓿生长季、非生长季土壤呼吸速率影响均不显着(P>0.05)。(7)紫花苜蓿生长季、非生长季和全年的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10cm)拟合指数模型均达显着水平(P<0.05);紫花苜蓿生长季内土壤呼吸速率(Rs)受地下10cm处土壤温度与土壤水分的综合影响,采用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复合双因素的线性模型(Rs=a+bW+cT)能较好地拟合土壤呼吸速率的变化;紫花苜蓿生长季内土壤呼吸速率(Rs)与其干草产量均呈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关系;地下生物量与土壤呼吸无显着相关性(P>0.05);通过紫花苜蓿生长季内土壤呼吸与其土壤生化性质之间的相关矩阵分析可知,紫花苜蓿草地土壤呼吸速率(Rs)与土壤pH值和INV呈负相关关系,与土壤SOM、TN和URE呈正相关关系。(8)施氮提高了紫花苜蓿的碳足迹,且紫花苜蓿碳足迹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P<0.01);紫花苜蓿碳足迹随滴灌量的增加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W2>W1>W3)。在紫花苜蓿碳足迹构成中,紫花苜蓿草地CO2排放量的贡献值最高(91.2%~95.9%),其次是灌溉用电,占2.9%~4.2%。(9)从紫花苜蓿产量、品质和低碳效应综合分析,W2N2处理(滴灌量为675mm,施氮量为120 kg·hm-2)是宁夏引黄灌区地下滴灌条件下紫花苜蓿种植较为适宜的水氮配置组合,有利于提高紫花苜蓿干草产量和品质,降低紫花苜蓿碳足迹。研究结果可为宁夏引黄灌区地下滴灌条件下紫花苜蓿大面积推广高产、优质兼顾低碳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董玉新[5](2020)在《内蒙古春麦冬播高产高效生理机制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针对内蒙古河套平原冬小麦试种中发现的冬季冻害、春季干旱或“倒春寒”影响返青率及前茬限制等问题,以“春麦冬播”为切入点,以提高小麦抗寒、抗旱能力,提高产量和效益为目标,以不同春化类型小麦品种为材料,系统研究不同播种期、播种深度、播种量及肥水措施对小麦种子越冬、萌发出苗、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阐明气候、土壤及水分条件与冬播小麦生长的关系及实现高产的关键限制因素,深入揭示冬播小麦实现高产高效的生态生理机制,探索构建春麦冬播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该研究不仅有利于丰富小麦高产、高效的生态生理机理,而且,对于提高北方春麦区小麦产量、降低小麦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提高复种指数、保护生态环境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随着播种期推迟,不同春化类型小麦品种春季出苗率均呈增加趋势,其中以“寄籽”形式越冬的小麦出苗率接近60%,而且较春播小麦提前出苗3d左右,成熟期提前7d以上。冬播小麦叶面积指数、光合性能、干物质积累量和籽粒产量均随播期的推迟而升高,以11月上旬播种的小麦表现最优。内蒙古河套灌区“春麦冬播”的适宜播种期为11月上旬,即农历“立冬”前后,此时5 cm 土层日平均温度为1℃左右。2.冬播条件下供试小麦品种的春季田间出苗率较春播小麦有所降低,但根系发达,对低温及干旱的适应性强。通过系统聚类筛选出适宜内蒙古平原灌区冬播的3个小麦品种,包括春性品种永良4号、冬性品种宁冬11号和半冬性品种河农7106,其共同特征为抗逆性强、越冬出苗率高、根系发达、产量表现较高。3.秋浇底墒水与未浇底墒水的冬播小麦相比,出苗早、出苗率高,成熟期提前2~5 d。底墒水对冬播小麦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和光合特性等均有显着影响,以浇灌底墒水的冬播小麦表现更好。3-5 cm播深的“寄籽”小麦较9 cm播深的小麦提早出苗4~5 d,成熟期提前5~7 d,且出苗率、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光合特性及产量性状表现最优。4.冬播条件下,适当增加播种量与施肥量,“寄籽”小麦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和干物质积累量均表现为增加趋势。冬播小麦叶片SPAD值随播种量的增加呈现先升后降趋势;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均在高播种量和施肥量处理下表现最优,较春播对照分别提高15.5%、9.2%和7.9%。冬播小麦籽粒产量随播种量的增大而增加,随施肥量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回归分析表明,冬播小麦籽粒产量与播种量、施肥量二项农艺措施的关系均符合二次多项式线性回归模型,通过方程求极值得出永良4号获得最高籽粒产量的适宜播种量、施肥量分别为 480.5 kg·hm-2 和 396.2 kg·hm-2。5.冬播小麦春季田间出苗率较春播小麦有所降低,但出苗早,分蘖能力强、茎蘖成穗率高,根系发达,叶片光合速率高;且开花之后,旗叶叶绿素含量、Fv/Fm值及光合速率下降缓慢,高值稳定期较长。拔节以前,冬播与春播小麦群体干物质积累量无明显差异,开花之后,“寄籽”小麦干物质积累量逐渐超过春播小麦,籽粒产量也可达到与春播小麦相同的水平。与春播小麦相比,冬播小麦穗数有所减少,但穗粒数和千粒重显着增加。基于上述研究结果,组装集成了内蒙古河套灌区“春麦冬播”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在浇灌足量底墒水的前提下,播前精细整地;适宜播期为11月上、中旬,即农历节气“立冬”前后,暖冬年份可适当推迟播种;品种采用春性品种永良4号;播种深度为3-5 cm,播种量为480.5 kg·hm-2,种肥(磷酸二铵)施用量为396.2 kg·hm-2。
吕晓东[6](2019)在《干旱绿洲灌区典型农田温室气体排放及其减排效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西北干旱绿洲灌区典型农田高水高肥的生产现状,探索实现作物高产、资源高效利用和低环境代价双赢的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是当务之急。于2011-2015年间以河西走廊小麦和玉米田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典型农田温室气体排放长期观测研究”。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田间原位周年高频监测了不施氮对照、农民习惯、优化模式、优化模式+硝化抑制剂、优化模式+控释肥料和优化模式+免耕六种处理下三种温室气体(N2O,CO2,CH4)的排放通量,揭示了典型农田不同管理措施下土壤温室气体(N2O、CH4、CO2)的排放规律及其与土壤和气候因子、作物产量和水肥生产力等指标的响应关系,并采用农田生态系统全环路式碳流法评估典型农田不同管理措施下的农田净温室效应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提出西北干旱绿洲灌区农田实现作物高产、资源高效利用和低温室气体效应双赢的减排措施,获得以下主要结果:(1)高氮投入结合大水漫灌是造成小麦和玉米田土壤N2O排放的主要来源。采用优化水肥+硝化抑制剂或施用缓控释肥能显着降低土壤N2O排放,其小麦N2O直接排放系数分别为0.18%和0.27%,玉米为0.29%和0.42%,均显着低于IPCC(2013)1%的推荐值。(2)春小麦和玉米田土壤均表现为大气CH4的弱汇,不同管理措施间CH4累积排放无显着差异,但年际间具有较高的时间变异性。春小麦田土壤CH4年累积吸收量为0.16~0.25 kg CH4-C ha-1,玉米为0.88~1.14 kg CH4-C ha-1。春小麦生长季CH4累积吸收量解释了全年吸收量的47-93%。玉米生长季和休闲期土壤对CH4的吸收累积贡献力大致相当。(3)春小麦和玉米田土壤CO2排放随温度的季节性变化而变化,不同管理措施间CO2土壤累积排放无显着差异。春小麦田年CO2累积排放量为2.32.9×103 kg CO2-C ha-1,玉米田为5.16.1×103 kg CO2-C ha-1。春小麦田全年有接近1/3的时间,CO2排放表现为负值,而地膜覆盖玉米CO2排放表现基本无负吸收现象出现,能有效降低土壤CO2的排放。(4)春小麦全生育期土壤N2O和CO2排放受土壤水分和温度控制,生长季土壤CH4吸收和土壤呼吸受土壤无机氮含量水平决定。土壤温度、水分和无机氮含量共同决定了玉米田土壤N2O排放,温度是控制玉米非生长旺盛期土壤呼吸和CH4吸收的主要因素,而根系呼吸是控制玉米拔节-大喇叭口期土壤呼吸产生的主要因素。(5)与传统水肥相比,小麦田在优化35.7%的氮肥和25.9%的灌水基础上,添加硝化抑制剂或施用缓控释肥达到了6.4t ha-1的高产水平,水、肥利用率分别平均提高29%和50%。Yield-scale N2O排放分别为0.12和0.14 g N2O-N kg-1 grain,Net-GWP和GHGI分别平均降低43%和42%,其每生产1kg粮食仅分别向大气排放0.34和0.33kg CO2。玉米田在优化33.3%的氮肥和25.0%的灌水基础上,添加硝化抑制剂或施用缓控释肥或采用免耕秸秆还田达到了12.7t ha-1的高产水平,水、肥利用率分别平均提高12%和66%。Yield-scale N2O排放分别为0.10、0.13和0.16 g N2O-N kg-1 grain,Net-GWP和GHGI分别平均降低219%和209%,实现了每生产1kg粮食分别能固定大气0.12、0.14和0.33kg CO2。(6)综上,针对西北干旱绿洲灌区小麦和玉米农田生产体系,构建“水肥优化+硝化抑制剂/缓控释肥+免耕秸秆还田”综合土壤-作物水养管理系统可形成兼具产量效益、资源高效利用和低温室气体效应的最优减排模式。
刘晓永[7](2018)在《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化肥消费量大、有机肥资源丰富,但有机肥养分资源数量和还田量以及农田养分的输入、输出时空分布特征尚不明确,各地区农业生产中养分需求和供给不清楚,严重制约养分资源的合理分配和高效利用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区域和国家层面上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和平衡以及农业生产对养分的需求,把握不同区域养分资源与利用特点,可为养分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分配提供战略性对策和依据。本研究采用统计数据和文献资料等,研究了19802016年中国秸秆、粪尿等有机肥养分的数量、区域分布和还田量,分析了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平衡的时空变化特征和规律,估算了2016年全面平衡施肥场景下我国农业生产的养分需求以及化肥需求和供给差。主要结果如下:1)依据作物产量、草谷比、秸秆还田率和秸秆养分含量,计算不同年代各省秸秆和氮磷钾养分量及其还田利用。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秸秆及其NPK量(N+P+K)分别增长85.77%和104.00%,2010s年均分别为90585.89×104和2502.11×104 t,西北诸省、西藏和黑龙江省增幅明显,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盆地以及黑龙江省秸秆及其养分资源占全国2/3以上。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秸秆NPK还田量增长2倍多,2010s年均为1783.23×104t,还田率为71.27%,其中N 579.14×104 t,P 106.27×104 t和K 1097.87×104 t,还田率分别为60.70%、77.34%和77.83%。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盆地和黑龙江省的秸秆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70%。2)基于畜禽年末存栏数、年内出栏数、饲养周期、排泄系数和粪、尿养分含量,计算不同年代各省畜禽粪尿量、粪尿养分及其还田利用。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畜禽粪尿量及其NPK量(N+P+K)分别增长53.35%和62.28%,2010s年均分别为423529.66×104(鲜基)和4095.76×104 t,东北地区增幅最大。畜禽粪尿NPK还田量从1980s年均1132.71×104增加到2010s年均1713.33×104 t,河南、四川、内蒙古、山东、河北、湖南、新疆、广西、云南和安徽的畜禽粪尿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55.02%59.66%。2010s畜禽粪尿N、P和K年均还田量分别为617.99×104、297.81×104和797.53×104 t,还田率分别为30.58%、70.75%和48.22%。3)我国有机肥NPK(N+P+K)资源量持续增加,2010s年均达到7797.41×104 t,比1980s增加67.11%,东北地区增幅最大,河南、山东、四川、河北、湖南、内蒙古、湖北、云南、江苏和安徽有机肥NPK资源量约占全国的55.21%57.33%。2010s有机肥N、P和K年均还田量分别为1332.69×104、437.97×104和1929.30×104 t,还田率分别为35.00%、61.91%和58.78%。河南、山东、四川、河北、内蒙古、湖南、安徽、江苏、湖北和广东的有机肥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55.72%60.82%。4)基于作物产量,单位经济产量吸收养分量和秸秆还田养分量,估算了不同年代各省作物生产中养分移走量。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农田氮磷钾养分移走量(N+P2O5+K2O)增长75.33%,其中N、P2O5和K2O分别增长67.03%、82.59%和84.81%,西北地区增幅最大,2010s年均移走量为3086.90×104 t,其中N 1497.07×104 t,P2O5 621.23×104 t,K2O 968.60×104t,河南、黑龙江、河北、江苏、四川、吉林、安徽、湖北、湖南和广东的农田养分移走量约占全国的55.66%59.75%。5)通过计算养分的投入(化肥、有机肥)和产出(作物移走量),得出不同年代各省养分表观平衡和偏平衡(PNB,养分移走量/投入量)。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氮磷钾养分盈余量(N+P2O5+K2O)增长208.23%,东北地区增幅最大,河南、山东、四川、湖北、河北、广西、广东、安徽、湖南、江苏和云南的盈余量占全国的56.23%64.33%。2010s盈余5284.42×104 t,其中N、P2O5和K2O分别盈余2220.36×104 t、2002.27×104 t和1061.79×104t。1980s到2010s PNB逐渐下降,2010s PNB-N介于0.130.87,东北、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多数省份高于0.37;PNB-P2O5介于0.060.41,东北高于0.26,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多数省份介于0.190.29,其他省份低于0.20;PNB-K2O介于0.020.85,东北和华北大多数省份高于0.53,其他多数省份介于0.30.6。6)按2016年农作物、林地、草地、水产养殖面积和平衡施肥量,全面平衡施肥场景下全国氮磷钾养分(N+P2O5+K2O)的需求量为8441.80×104 t,其中N 3758.13×104 t、P2O5 2035.96×104t和K2O 2647.71×104 t。粮食作物养分需求量约占全国的41.53%,其次蔬菜/瓜果占21.09%。长江中下游和华北地区的养分需求较大,河南、四川、山东、湖南、广西、河北、云南、湖北、内蒙古和江苏的养分需求量占全国的52.96%。全国化肥消费与需求差为744.52×104 t,其中N亏缺120.61×104 t,P2O5过量474.78×104 t,K2O过量390.35×104 t,华北地区过量最多,特别是河南、山东、河北过量较多,而西北和西南地区的多数省份化肥投入不足。
李祯[8](2017)在《河套灌区春玉米—土壤系统对不同水氮运筹模式的响应及DSSAT-CERES-Maize模型的适用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内蒙古河套灌区位于黄河中上游地区,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玉米作为河套灌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比例占到14.5%。多年来,当地为追求高产而过量灌水并大量施用氮肥,导致水氮利用率低下,增产效益明显下降。由于不合理的水氮运筹模式而引发的一系列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和资源浪费问题阻碍了河套灌区发展"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农业生产的道路。因此制定合理的水氮运筹方案对河套灌区实现节水、节肥、高效、稳产和环保的最终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连续两年在河套灌区开展田间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共设置15个水氮运筹模式。探讨分析春玉米—土壤系统对不同水氮运筹模式的响应。运用DSSAT-CERES-Maize模型模拟不同水氮运筹模式下的可获得籽粒产量。最终确定出能够兼顾高产高效、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的最优水氮运筹模式。本试验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各处理的干物质累积增量在春玉米全生育期内呈现出"S"型变化趋势。在春玉米抽雄-灌浆期达到最大。春玉米生育期内,其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LAI和SPAD值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单峰变化趋势,峰值均出现在抽雄期。适宜的灌水定额及施氮量可显着提高春玉米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同时可延长叶片的光合功能期。处理W2N3(灌水定额:750m3·hm-2,施氮量:240kg·hm-2)的水氮运筹模式有效缓解了 LAI和SPAD的下降速率,有利于提高光合性能、延缓叶片衰老,为春玉米高产提供保障。(2)2014和2015年各施氮处理的增产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大幅提升(灌水定额一定);随灌水定额的增加而小幅降低(施氮量一定)。当灌水定额达到750m3·hm-2,施氮量达到240 kg·hm-2时,继续增加灌水量及施氮量,增产效果不显着。当灌水定额一定时,各水氮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水利用效率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有所提高;而当施氮量一定时,各水氮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水利用效率随灌水定额的增加而有所降低。当灌水定额一定时,各水氮处理的氮肥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的整体变化趋势为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而当施氮量一定时,各水氮处理的氮肥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的整体变化趋势为随灌水定额的增加而提高。(3)各施氮处理在地下0-100 cm 土层内的土壤NO3--N累积量随灌水定额和施氮量的增加而递增。并且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各土层内NO3--N有明显向下迁移迹象。地下0-80 cm 土层内,各施氮处理同一灌水定额下由施氮量的增大而引起的NO3--N累积量的增长幅度大于同一施氮量条件下由灌水定额的增大而引起的NO3--N累积量的增长幅度。同一灌水定额下,土壤NH4+-N累积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大;同一施氮量水平下,不同灌水定额处理间的土壤NH4+-N累积量差异不明显。2014年各水氮处理地下0-100 cm 土层内土壤NO3--N累积量占无机氮累积量的81.54%~83.61%;2015年各水氮处理地下0-100 cm 土层内土壤NO3--N累积量占无机氮累积量的81.70%~85.86%。各水氮处理的土壤N03--N累积量均远远大于其土壤NH4+-N累积量。(4)0-40 cm 土层内,对比第一次灌水前后NO3--N浓度发现,随着施氮量的增加,W1水平下NO3--N浓度两年的平均增幅远低于W2和W3水平下NO3--N浓度两年的平均增幅。随着灌水定额的增加,N1、N2水平下的NO3--N浓度平均增幅远低于N3、N4水平下的NO3--N浓度平均增幅。与0-40 cm 土层内的各处理相比,40-80 cm 土层的各处理NO3--N浓度整体下降,但整个生育期内淋溶水中NO3--N浓度的变化趋势与0-40 cm埋深内相一致。80-120 cm 土层内,施氮量、灌水定额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对NO3--N淋失量的影响呈极显着。当灌水定额一定时,2014和2015两年的NO3--N淋失量随着施氮量增加而递增,淋失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而先增大后减小;当施氮量一定时,N03--N淋失量及淋失率均随着灌水定额的增加而增大。(5)2014和2015两年同一处理追肥后的氨挥发速率峰值均大于该处理施入基肥后的氨挥发速率峰值。追肥后氨挥发速率峰值比施入基肥后的氨挥发速率峰值分别高出63.31%和62.06%。施氮量、灌水定额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均对NH3-N损失量具有极显着影响。三者对田间土壤氨挥发损失量的影响表现为施氮量>灌水定额>两者的交互作用。2014和2015两年各施氮处理施入基肥后平均氨挥发损失量为5.71~13.95 kg·hm-2。2014、2015两年各施氮处理追肥后平均氨挥发损失量为8.70~18.66 kg·hm-2。2014年各施氮处理氨挥发总损失量为13.90~32.21 kg·hm-2。2015年各施氮处理氨挥发总损失量为15.45~32.99 kg·hm-2。(6)DSSAT-CERES-Maize模型对春玉米物候期、最终地上部生物量及籽粒产量的模拟结果精度较高。DSSAT-CERES-Maize模型对土壤水分含量的模拟效果良好,各处理土壤体积含水率的模拟曲线与实测值的变化趋势一致。随着灌水定额的提高,模型对土壤水分的模拟更加精确。DSSAT-CERES-Maize模型对地上部生物量及LAI动态变化的模拟精度相对较低。对可获得籽粒产量进行敏感性分析可知,当灌水定额达到85mm或施氮量达到280kg·hm-2后,可获得籽粒产量不再随二者的增大而增加。(7)综合各水氮运筹模式下春玉米—土壤系统内各项指标的实测数据,处理W2N3(施氮量为240 kg·hm-2;灌水定额为750 m3·hm-2)在节水、节肥、稳产的情况下,能够保持较高的水氮利用率,同时对地下水及大气造成的氮污染程度较低,故处理W2N3是试验区内能够兼顾高产高效、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的最优水氮运筹模式。DSSAT-CERES-Maize模型筛选出的最优水氮运筹模式是施氮量为280 kg·hm-2,灌水定额为85 mm。
孙东宝[9](2017)在《北方旱作区作物产量和水肥利用特征与提升途径》文中认为北方旱作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有着重要地位,但该区域粮食生产面临着干旱缺水和土壤供肥不足等资源条件限制,导致作物产量低而不稳。虽然在过去的多年中作物产量大幅提升,但是该区域旱地小麦、玉米产量和水肥利用特征、提升空间及其主要驱动因素仍不清楚。本研究对我国北方旱作区1970-2015年开展的田间试验进行了系统研究和整合分析,获得如下主要结论:(1)探明了北方旱作区旱地小麦、玉米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的变化特征。1980-2015年北方旱作区旱地小麦和玉米的产量平均为3902 kg/ha和7785 kg/ha,WUE平均为11.6 kg/ha.mm和19.1 kg/ha.mm,NUE平均为30.7%和35.1%。1980s至今,小麦、玉米的产量和WUE大幅提高。与1980s相比,2011-2015年小麦和玉米的产量分别提高了 60.2%和54.5%,WUE分别提高了 37.0%和70.5%。1980-2015年,小麦和玉米NUE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分别在2000s和1990s达到最高。小麦产量和WUE随着区域降水量的增加显着提高,玉米产量和WUE在年降水量<350 mm区域显着降低,其它区域差异不显着。小麦和玉米的NUE均在年降水量550-650 mm区域显着高于其它降水区域。小麦和玉米的PFP-N和PFP-P随着降水量的增加而显着提高。(2)1980s以来,北方旱作区降水总体呈现降低趋势,对作物产量和WUE的提高不利。化肥投入量的大幅增加和土壤肥力的提升驱动了作物产量和WUE提高。但是施肥量的增加导致了作物PFP和NUE的降低。作物产量、WUE和NUE区域间的差异主要受ET影响,尤其是小麦。不同区域化肥投入和土壤供肥能力的不均衡也导致了作物产量的差异。(3)栽培技术的进步是推动作物产量和WUE提升的重要因素。1980s至今,技术对小麦和玉米产量的贡献分别为19.1%和18.2%、对WUE的贡献均为15.3%。随着时间推移和区域降水量的增加,技术对作物产量和WUE的贡献份额降低。技术对小麦和玉米NUE的贡献则随着年代和降水量的增加呈显着升高的趋势。从单项技术看,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免耕、深松、平衡施肥等技术均对作物产量和WUE具有较好的提升效果,且多数技术在降水较低区域更优。(4)北方旱作区小麦和玉米高产分别为6823 kg/ha和13149 kg/ha,平均产量分别为高产的的48.4%和53.4%,仍有1倍的提升空间。小麦和玉米WUE最大可实现20.4 kg/ha.mm和34.2 kg/ha.mm。造成作物产量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土壤供水不足、肥料投入偏低、土壤供肥能力差以及技术应用率低。有效降低土壤蒸发、协调水肥关系、提升土壤供肥能力和加强技术应用是北方旱作区作物产量和水肥效率进一步提高的主要途径。
车升国[10](2015)在《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化肥由低浓度到高浓度、由单质肥到复合(混)肥、复合(混)肥由通用型走向专用化,是世界肥料发展的主要趋势。我国幅员辽阔,土壤、气候和作物类型复杂多样,农业经营以小农经济为主,规模小、耕地细碎化。因此,区域化、作物专用化是我国复合(混)肥料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根据我国不同类型大田作物的区域分布特点,系统研究区域作物需肥规律、气候特性、土壤特点、施肥技术等因素,开展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根据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平衡原理,研究建立了“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制定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农艺配方的原理与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作物氮磷钾施肥总量以及基肥和追肥比例,从而获得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基肥、追肥中氮磷钾配比,也即复合(混)肥料配方。通过施肥模型确定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配比,使作物产量、作物吸收养分量、作物带出农田养分量、肥料养分损失率、养分环境输入量、土壤养分状况、气候生态等因素对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影响过程定量化。根据区域作物施肥量来确定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生产的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可同时实现氮磷钾三元素的精确投入。(2)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小麦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获得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0:0.31,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65:0.51。不同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春小麦区1:0.42:0.15、1:0.60:0.21;黄淮海冬小麦区1:0.45:0.40、1:0.79:0.70;黄土高原冬小麦区1:0.50:0.09、1:0.77:0.14;西北春小麦区1:0.47:0.47、1:0.80:0.81;新疆冬春麦兼播区1:0.27:0.25、1:0.65:0.59;华东冬小麦区1:0.42:0.38、1:0.61:0.54;中南冬小麦区1:0.24:0.28、1:0.35:0.43;西南冬小麦区1:0.34:0.26、1:0.57:0.43;青藏高原冬春麦兼播区1:0.62:0.70、1:1.04:1.17。(3)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玉米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0:0.30,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93:0.69。不同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春播玉米区1:0.65:0.52、1:1.39:1.11;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区1:0.37:0.18、1:0.62:0.30;北方春播玉米区1:0.45:0.08、1:1.73:0.32;西北灌溉玉米区1:0.39:0.36、1:0.95:0.86;南方丘陵玉米区1:0.27:0.40、1:0.50:0.73;西南玉米区1:0.41:0.29、1:1.22:0.87。(4)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水稻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4:0.56,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75:0.96。不同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早熟单季稻区1:0.47:0.18、1:0.94:0.35;华北单季稻区1:0.35:0.28、1:0.61:0.50;长江中下游平原双单季稻区晚稻1:0.29:0.58、1:0.49:0.98,早稻1:0.34:0.37、1:0.57:0.63,单季稻1:0.53:0.95、1:0.92:1.63;江南丘陵平原双单季稻区晚稻1:0.42:0.75、1:0.63:1.12,早稻1:0.44:0.80、1:0.67:1.22,单季稻1:0.51:0.45、1:0.75:0.67;华南双季稻区晚稻1:0.33:0.50、1:0.61:0.92、早稻1:0.39:0.74、1:0.71:1.36;四川盆地单季稻区1:0.58:0.83、1:1.05:1.49;西北单季稻区1:0.53:0.30、1:0.90:0.52;西南高原单季稻区1:0.77:0.97、1:1.32:1.66。(5)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马铃薯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1:0.89,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54:1.59。不同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北方一作区1:0.39:0.56、1:0.53:0.77;中原二作区1:0.39:0.58、1:1.10:1.62;南方二作区1:0.15:1.04、1:0.26:1.85;西南混合区1:0.47:1.55、1:0.79:2.60。(6)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油菜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73:0.70,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1.16:1.11。不同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春油菜区1:0.70:0.55、1:0.80:0.63;长江下游冬油菜区1:0.50:0.24、1:0.86:0.40;长江中游冬油菜区1:0.60:0.56、1:1.13:1.07;长江上游冬油菜区1:1.00:1.20、1:1.20:2.34。(7)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棉花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7:0.65,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67:1.17。不同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黄河流域棉区1:0.45:0.94、1:0.84:1.76;西北内陆棉区1:0.44:0.44、1:0.74:0.73;长江流域棉区1:0.24:0.65、1:0.45:1.20。(8)根据农田士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花生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全国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5:0.85,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8:1.10。不同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花生区1:0.22:0.69、1:0.35:1.11;黄河流域花生区1:0.59:0.86、1:0.76:1.10;长江流域花生区1:0.31:0.90、1:0.48:1.40;东南沿海花生区1:0.35:1.07、1:0.78:2.41。(9)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大豆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3:0.52,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3:0.52。不同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北方春大豆区1:0.43:0.33、1:0.43:0.33;黄河流域夏大豆区1:0.6:0.72、1:0.73:0.87;长江流域夏大豆区1:0.48:0.79、1:0.48:0.79;南方多熟制大豆区1:0.60:1.07、1:0.60:1.07。
二、内蒙古平原灌区春玉米营养品质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内蒙古平原灌区春玉米营养品质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北疆荒漠地区不同种植模式下饲草作物水肥响应关系与灌溉水优化配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参考作物潜在腾发量ET_0与作物系数K_c研究 |
1.2.2 作物水分模型及水资源配置研究 |
1.2.3 饲草高产种植模式研究进展 |
1.2.4 饲草作物对水肥耦合响应机制研究 |
1.3 研究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及田间试验基础数据 |
2.1 研究区代表性分析 |
2.2 试验区概况 |
2.2.1 地形地貌 |
2.2.2 气候条件 |
2.2.3 农业气象灾害 |
2.2.4 植被土壤 |
2.3 试验饲草料作物选择 |
2.3.1 供试作物 |
2.3.2 供试材料 |
2.4 主要试验观测仪器设备 |
2.5 基本土壤物理化学指标测定 |
2.5.1 田间持水量与容重 |
2.5.2 土壤物理化学组成 |
2.5.3 土壤粒径分析 |
2.6 基于定位通量法的地下水补给量测定 |
3 饲草作物单作条件下需水规律与滴灌灌溉制度 |
3.1 引言 |
3.2 试验方法 |
3.2.1 田间试验设计 |
3.2.2 观测技术指标 |
3.3 灌溉饲草作物单作需水规律与需水量 |
3.3.1 适宜水分条件下饲草作物单作需水量 |
3.3.2 适宜水分条件下饲草作物单作需水强度 |
3.3.3 不同水分处理下饲草作物单作需水量与需水模数 |
3.4 基于作物灌水特征的不同目标灌溉制度 |
3.4.1 灌溉饲草作物单作条件下不同水分处理的灌水特征 |
3.4.2 不同目标条件下单作饲草作物灌溉制度 |
3.5 小结 |
4 间播饲草作物群体需水规律与产出效应及种植模式 |
4.1 前言 |
4.2 试验方法 |
4.2.1 田间试验设计 |
4.2.2 观测技术指标 |
4.3 间播饲草作物群体需水规律与产出效应 |
4.3.1 间播条件下灌溉饲草作物群体需水规律 |
4.3.2 间播条件下灌溉饲草作物生长指标 |
4.3.3 间播条件下灌溉饲草作物产量及其品质 |
4.3.4 间播条件下灌溉饲草作物水分生产效率和水分经济效益 |
4.4 基于SPSS主因子方法的间播模式综合评价 |
4.4.1 饲草作物综合评价指标的优选 |
4.4.2 饲草料作物综合评价指标无量纲化处理 |
4.4.3 饲草作物综合评价结果 |
4.5 小结 |
5 基于FAO推荐方法的ET_0计算方法优选与K_C值修正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数据来源 |
5.2.2 计算方法 |
5.3 干旱地区气象资料缺失条件下ET_0算法优选 |
5.3.1 不同水平年下ET_0计算结果比较 |
5.3.2 不同计算方法结果偏差与原因分析 |
5.3.3 潜在腾发量ET_0与对应气象要素间的灵敏性分析 |
5.4 灌溉饲草料作物不同生育阶段作物系数K_C值修正 |
5.4.1 基于FAO推荐的单作物系数法推求饲草作物K_c |
5.4.2 基于田间试验实测数据计算饲草作物Kc |
5.4.3 饲草作物实测K_c与FAO推荐K_c值比较分析 |
5.5 小结 |
6 非充分灌溉条件下饲草产量响应与作物水模型确认分析 |
6.1 引言 |
6.2 不同水分处理对单作饲草作物产量影响 |
6.2.1 对单作饲草料作物产量影响 |
6.2.2 对单作饲草料作物减产率的影响 |
6.3 国内外常用作物水—模型 |
6.3.1 作物水模型定义 |
6.3.2 模型基本假定 |
6.4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作物水模型确认分析 |
6.4.1 模型选取 |
6.4.2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作物敏感指标推求 |
6.4.3 饲草作物敏感指标分析与作物水模型优选 |
6.5 饲草作物-水模型表达式及验证 |
6.5.1 饲草作物-水模型表达式 |
6.5.2 饲草作物-水模型验证 |
6.6 小结 |
7 基于饲草作物-水模型与DP法的有限灌溉水量优化配置 |
7.1 引言 |
7.2 DP法基本原理 |
7.3 优化配置的数学模型构建 |
7.3.1 目标函数 |
7.3.2 阶段变量、决策变量与状态变量 |
7.3.3 系统方程及约束条件 |
7.3.4 初始条件与递推方程 |
7.4 作物水模型的有限水量优化配置求解 |
7.4.1 DP法所需计算参数 |
7.4.2 作物水模型优化配置求解 |
7.5 基于DP法的优化配置结果与灌溉管理策略 |
7.5.1 优化配置结果 |
7.5.2 饲草作物灌溉管理策略 |
7.6 小结 |
8 水肥耦合条件下饲草料地水肥响应分析 |
8.1 引言 |
8.2 试验方法 |
8.2.1 单作条件下灌溉饲草作物水肥响应 |
8.2.2 混间播条件下多年生灌溉饲草作物水肥响应 |
8.3 单作条件下灌溉饲草料作物水肥响应分析 |
8.3.1 水肥耦合对青贮玉米生长指标的影响 |
8.3.2 水肥耦合对青贮玉米不同生育阶段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8.3.3 青贮玉米水肥耦合产量数学模型构建 |
8.3.4 水肥耦合利用效率与综合经济效益评价 |
8.4 混、间播条件下多年生灌溉饲草作物-水肥响应研究 |
8.4.1 水肥因子对多年生灌溉饲草料作物产量的影响 |
8.4.2 基于回归分析的试验结果分析 |
8.4.3 混间播饲草作物水肥耦合产量数学模型 |
8.4.4 混间播饲草料作物生育期需水量与灌溉制度优选 |
8.5 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西辽河平原玉米滴灌节水机理及灌溉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节水灌溉研究进展 |
1.2.2 滴灌技术研究进展 |
1.2.3 作物需水量研究进展 |
1.2.4 蒸腾蒸发研究进展 |
1.2.5 作物降雨利用率研究进展 |
1.2.6 灌溉制度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3.1 覆膜和浅埋对滴灌玉米生长指标的影响 |
1.3.2 覆膜和浅埋对滴灌玉米耗水规律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机制 |
1.3.3 覆膜和浅埋对滴灌玉米蒸腾蒸发规律的影响机理 |
1.3.4 覆膜和浅埋对滴灌土壤水分及降雨利用率的影响 |
1.3.5 滴灌玉米灌溉制度与灌溉决策研究 |
1.4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与试验设计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基本情况 |
2.1.2 研究区气象条件 |
2.1.3 研究区土壤条件 |
2.2 试验设计 |
2.2.1 试验方案 |
2.2.2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3 数据处理 |
3 覆膜和浅埋对滴灌玉米生长指标的影响 |
3.1 滴灌条件下不同处理玉米株高变化 |
3.2 滴灌条件下不同处理玉米叶面积变化 |
3.3 滴灌条件下玉米根系变化 |
3.4 结论与讨论 |
3.5 小结 |
4 覆膜和浅埋对滴灌玉米耗水规律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机制 |
4.1 滴灌条件不同处理玉米耗水规律研究 |
4.2 滴灌条件下不同处理土壤温度研究 |
4.3 滴灌条件下不同处理玉米产量构成因子研究 |
4.4 结论与讨论 |
4.5 小结 |
5 覆膜和浅埋对滴灌玉米蒸腾蒸发规律的影响机理 |
5.1 滴灌条件下玉米棵间蒸发逐日变化 |
5.2 滴灌条件下玉米蒸腾蒸发规律 |
5.3 滴灌条件下玉米土壤棵间蒸发占阶段耗水量的比例 |
5.4 结论与讨论 |
5.5 小结 |
6 基于SIMDualKc模型滴灌玉米棵间蒸发模拟研究 |
6.1 模型描述和应用 |
6.1.1 模型介绍 |
6.1.2 模型应用 |
6.2 模型的模拟与验证 |
6.3 土壤棵间蒸发量对比 |
6.4 不同灌水处理棵间蒸发模拟 |
6.5 覆膜与浅埋滴灌不同区域棵间蒸发对比研究 |
6.6 结论与讨论 |
6.7 小结 |
7 覆膜和浅埋对滴灌土壤水分及降雨利用率的影响 |
7.1 滴灌条件下不同处理土壤水分变化 |
7.2 降雨条件下覆膜和浅埋滴灌土壤水分分布模拟 |
7.2.1 Hydrus-2D模型介绍 |
7.2.2 基本方程 |
7.2.3 初始条件及边界条件设定 |
7.2.4 模型参数率定 |
7.2.5 模型率定与验证 |
7.2.6 降雨条件下覆膜与浅埋滴灌土壤水分分布二维特征 |
7.3 滴灌条件下降雨利用率研究 |
7.4 结论与讨论 |
7.5 小结 |
8 滴灌玉米灌溉制度与灌溉决策研究 |
8.1 滴灌条件下不同处理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
8.2 滴灌条件下不同处理玉米不同年份降雨频率分析 |
8.3 不同水文年滴灌玉米灌溉制度研究 |
8.4 玉米滴灌灌溉决策 |
8.5 结论与讨论 |
8.6 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1.1 覆膜和浅埋对滴灌玉米生长指标的影响 |
9.1.2 覆膜和浅埋对滴灌玉米耗水规律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机制 |
9.1.3 覆膜和浅埋对滴灌玉米蒸腾蒸发规律的影响机理 |
9.1.4 覆膜和浅埋对滴灌土壤水分及降雨利用率的影响 |
9.1.5 滴灌玉米灌溉制度与灌溉决策研究 |
9.2 主要创新点 |
9.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通辽市平原区土壤养分现状分析及玉米推荐施肥指标体系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玉米生产发展状况 |
1.2.2 玉米养分需求及肥料用量研究状况 |
1.2.3 推荐施肥技术研究进展 |
1.2.3.1 国外研究现状 |
1.2.3.2 国内研究现状 |
1.2.4 玉米施肥现状分析 |
1.3 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田间调查 |
2.2.1 采样地块基本情况调查 |
2.2.2 施肥情况调查 |
2.3 土壤样品采集与分析 |
2.3.1 土壤样品采样方法 |
2.3.2 测定方法 |
2.4 试验设计 |
2.4.1 试验材料 |
2.4.2 试验地选取 |
2.4.3 田间试验 |
2.4.3.1 试验方案 |
2.4.3.2 玉米产量的测定 |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通辽市平原区土壤养分现状 |
3.1.1 土壤有机质含量 |
3.1.2 土壤氮含量 |
3.1.3 土壤磷含量 |
3.1.4 土壤钾含量 |
3.1.5 土壤pH |
3.2 施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3.2.1 氮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3.2.2 磷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3.2.3 钾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3.2.4 氮磷钾肥肥料效应 |
3.3 通辽市平原区玉米土壤养分丰缺指标体系建立 |
3.3.1 土壤氮素分级指标 |
3.3.2 土壤磷素分级指标 |
3.3.3 土壤钾素分级指标 |
3.4 最佳施肥量与推荐施肥量 |
3.4.1 氮肥最佳施肥量与推荐施肥量 |
3.4.2 磷肥最佳施肥量与推荐施肥量 |
3.4.3 钾肥最佳施肥量与推荐施肥量 |
4 结论与讨论 |
4.1 讨论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宁夏引黄灌区紫花苜蓿优质低碳水氮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
1.2.1 水氮供应对紫花苜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1.2.2 水氮供应对草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的影响 |
1.3 目前研究中存在问题 |
1.4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设计 |
2.4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4.1 紫花苜蓿草地小气候测定 |
2.4.2 紫花苜蓿草地土壤生化性质的测定 |
2.4.3 紫花苜蓿生产性能及品质指标测定 |
2.4.4 土壤呼吸速率、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的监测 |
2.5 指标计算 |
2.5.1 土壤呼吸相关分析 |
2.5.2 紫花苜蓿水氮利用效率 |
2.5.3 紫花苜蓿草地CO_2排放量 |
2.5.4 紫花苜蓿碳足迹评估 |
2.6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水氮供应对紫花苜蓿草地小气候及土壤生化性质的影响 |
3.1 水氮供应对紫花苜蓿草地小气候的影响 |
3.1.1 水氮供应对紫花苜蓿群体内部光照强度的影响 |
3.1.2 水氮供应对紫花苜蓿株间气温的影响 |
3.1.3 水氮供应对紫花苜蓿群体内部空气相对湿度的影响 |
3.1.4 水氮供应对紫花苜蓿浅层土壤温度的影响 |
3.2 水氮供应对紫花苜蓿草地土壤生化性质的影响 |
3.2.1 水氮供应对紫花苜蓿草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3.2.2 水氮供应对紫花苜蓿草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3.2.3 紫花苜蓿草地土壤生化性质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3.3 讨论 |
3.3.1 不同水氮供应对紫花苜蓿草地小气候的影响 |
3.3.2 不同水氮供应对紫花苜蓿草地土壤生化性质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水氮供应对紫花苜蓿产量、品质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
4.1 水氮供应对紫花苜蓿植株生长性状的影响 |
4.1.1 水氮供应对紫花苜蓿株高的影响 |
4.1.2 水氮供应对紫花苜蓿茎粗的影响 |
4.1.3 水氮供应对紫花苜蓿茎叶比的影响 |
4.2 水氮供应对紫花苜蓿干草产量的影响 |
4.2.1 水氮供应对紫花苜蓿不同茬次干草产量的影响 |
4.2.2 水氮供应对紫花苜蓿全年干草总产量的影响 |
4.2.3 紫花苜蓿全年干草产量与滴灌量、施氮量的回归分析 |
4.2.4 紫花苜蓿产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 水氮供应对紫花苜蓿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
4.3.1 水氮供应对紫花苜蓿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4.3.2 水氮供应对紫花苜蓿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
4.4 水氮供应对紫花苜蓿品质的影响 |
4.4.1 水氮供应对紫花苜蓿粗蛋白含量的影响 |
4.4.2 水氮供应对紫花苜蓿粗灰分含量的影响 |
4.4.3 水氮供应对紫花苜蓿酸性洗涤纤维含量的影响 |
4.4.4 水氮供应对紫花苜蓿中性洗涤纤维含量的影响 |
4.4.5 水氮供应对紫花苜蓿相对饲喂价值的影响 |
4.4.6 紫花苜蓿不同品质指标与滴灌量、施氮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4.5 讨论 |
4.5.1 不同水氮供应对紫花苜蓿产量的影响 |
4.5.2 不同水氮供应对紫花苜蓿水肥利用效率影响 |
4.5.3 不同水氮供应对紫花苜蓿品质的影响 |
4.6 小结 |
第五章 水氮供应下紫花苜蓿草地土壤呼吸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5.1 水氮供应对紫花苜蓿草地土壤呼吸的影响 |
5.1.1 水氮供应下紫花苜蓿土壤呼吸季节性变化特征 |
5.1.2 水氮供应下紫花苜蓿草地全年平均土壤呼吸年际变化特征 |
5.1.3 紫花苜蓿草地年均土壤呼吸速率与滴灌量、施氮量回归分析 |
5.2 紫花苜蓿草地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因素 |
5.2.1 紫花苜蓿草地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的关系 |
5.2.2 紫花苜蓿草地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湿度的关系 |
5.2.3 紫花苜蓿草地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的复合关系 |
5.2.4 紫花苜蓿草地土壤呼吸速率与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的关系 |
5.2.5 紫花苜蓿草地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生化性质各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5.3 讨论 |
5.3.1 不同水氮供应对紫花苜蓿草地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 |
5.3.2 不同水氮供应下紫花苜蓿草地土壤呼吸速率影响因素分析 |
5.3.3 不同水氮供应对紫花苜蓿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的影响 |
5.4 小结 |
第六章 紫花苜蓿碳足迹及优质低碳水氮配置综合评价 |
6.1 水氮供应对紫花苜蓿草地CO_2排放量及排放强度的影响 |
6.1.1 水氮供应对紫花苜蓿全年草地CO_2排放量的影响 |
6.1.2 水氮供应对紫花苜蓿草地CO_2排放强度的影响 |
6.2 水氮供应对紫花苜蓿碳足迹的影响 |
6.2.1 水氮供应对紫花苜蓿草地系统CO_2eq总量的影响 |
6.2.2 不同水氮供应下紫花苜蓿碳足迹变化 |
6.2.3 紫花苜蓿碳足迹与滴灌量、施氮量的关系 |
6.3 水氮供应下紫花苜蓿产量-品质-低碳效应综合评价 |
6.4 讨论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1.1 水氮供应对紫花苜蓿草地小气候及土壤生化性质的影响 |
7.1.2 水氮供应对紫花苜蓿产量、品质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
7.1.3 水氮供应下紫花苜蓿草地土壤呼吸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7.1.4 紫花苜蓿碳足迹及优质低碳水氮配置综合评价 |
7.2 创新点 |
7.3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内蒙古春麦冬播高产高效生理机制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冬麦北移”研究现状 |
1.2.2 晚播冬小麦研究 |
1.2.3 春小麦冬播研究 |
1.2.4 栽培技术措施对小麦生长发育、产量形成的影响研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2.1 冬播抗逆高产小麦品种筛选 |
2.2.2 冬季播种时间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影响研究 |
2.2.3 播种量和施肥量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影响研究 |
2.2.4 灌水及播种深度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影响研究 |
2.3 测试内容及方法 |
2.3.1 生育时期记载 |
2.3.2 气象资料 |
2.3.3 土壤养分测定 |
2.3.4 田间出苗率调查 |
2.3.5 植株取样及测定方法 |
2.3.6 土壤温度测定 |
2.3.7 土壤含水率测定 |
2.3.8 叶片光合特性指标测定 |
2.3.9 群体光照状况测定 |
2.3.10 籽粒灌浆特性测定 |
2.3.11 叶片生理指标测定 |
2.3.12 根系取样及测定 |
2.3.13 考种及测产 |
2.3.14 水分利用效率 |
2.4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春化类型小麦越冬出苗特性及其抗寒、抗旱、高产品种筛选 |
3.1.1 小麦生育期内气温与降水量变化 |
3.1.2 冬播条件下不同春化类型小麦品种出苗率差异 |
3.1.3 冬播条件下不同春化类型小麦品种生育进程差异 |
3.1.4 冬播条件下不同春化类型小麦品种叶片生理指标差异 |
3.1.5 冬播条件下不同春化类型小麦品种根系性状差异 |
3.1.6 冬播条件下不同春化类型小麦品种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3.1.7 内蒙古平原灌区适宜冬播小麦品种筛选 |
3.1.8 小结 |
3.2 不同冬季播种时间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
3.2.1 小麦生育期内气温与降水量变化 |
3.2.2 播期对冬播小麦春季田间出苗率的影响 |
3.2.3 播期对冬播小麦生育进程的影响 |
3.2.4 播期对冬播小麦群体生理指标的影响 |
3.2.5 播期对冬播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
3.2.6 播期对冬播小麦苗期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 |
3.2.7 播期对冬播小麦开花期根系性状的影响 |
3.2.8 播期对冬播小麦籽粒灌特性的影响 |
3.2.9 播期对冬播小麦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 |
3.2.10 播期对冬播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2.11 小结 |
3.3 播种量和施肥量对冬播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
3.3.1 冬播小麦生育期内气温与降水量变化 |
3.3.2 播种量及施肥量对冬播小麦春季田间出苗率的影响 |
3.3.3 播种量和施肥量对冬播小麦群体生理指标的影响 |
3.3.4 播种量和施肥量对冬播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
3.3.5 播种量和施肥量对冬播小麦籽粒灌特性的影响 |
3.3.6 播种量和施肥量对冬播小麦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 |
3.3.7 播种量和施肥量对冬播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3.8 冬播小麦播种量、施肥量与产量关系的数学模型 |
3.3.9 小结 |
3.4 不同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
3.4.1 冬播小麦生育期内气温及降水量变化 |
3.4.2 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春季田间出苗率的影响 |
3.4.3 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生育进程的影响 |
3.4.4 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群体生理指标的影响 |
3.4.5 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
3.4.6 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
3.4.7 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 |
3.4.8 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4.9 小结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1.1 春麦冬播的适宜播种期 |
4.1.2 春麦冬播的适宜品种 |
4.1.3 春麦冬播高产高效的生理基础 |
4.1.4 河套灌区“春麦冬播”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
4.2 讨论 |
4.2.1 栽培措施对冬播小麦出苗率的影响 |
4.2.2 栽培措施对冬播小麦生育进程的影响 |
4.2.3 栽培措施对冬播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4.2.4 栽培措施对冬播小麦根系性状的影响 |
4.2.5 栽培措施对冬播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
5 主要创新点 |
6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6)干旱绿洲灌区典型农田温室气体排放及其减排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农田土壤N_2O的排放及影响因素 |
1.1.1 农田土壤N_2O排放 |
1.1.2 农田土壤N_2O产生机制 |
1.1.3 旱地农田土壤N_2O排放影响因素 |
1.2 农田土壤CO_2排放及影响因素 |
1.2.1 农田土壤CO_2排放 |
1.2.2 农田土壤CO_2产生机制 |
1.2.3 农田土壤CO_2排放影响因素 |
1.3 农田土壤CH_4吸收及影响因素 |
1.3.1 农田土壤CH_4吸收 |
1.3.2 农田土壤CH_4吸收与排放机制 |
1.3.3 农田土壤CH_4吸收和排放影响因素 |
1.4 温室气体减排对农田管理措施的响应 |
1.4.1 免耕(No-tillage,NT) |
1.4.2 新型肥料(Enhanced-efficiency fertilizers,EEFs) |
1.4.3 水肥优化(Optimized irrigation and fertilization) |
1.5 农田净温室效应研究进展 |
1.5.1 农田净温室效应研究方法 |
1.5.2 农田净温室效应研究现状 |
1.6 研究背景、内容和技术路线 |
1.6.1 研究背景 |
1.6.2 研究内容 |
1.6.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不同管理措施下春小麦田温室气体排放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地概况 |
2.2.2 试验设计 |
2.2.3 测试指标与方法 |
2.2.4 数据分析与统计 |
2.3 结果 |
2.3.1 降雨、温度、0-20cm土壤湿度和无机氮变化 |
2.3.2 不同管理措施下春小麦田N_2O排放特征 |
2.3.3 不同管理措施下春小麦田CH_4吸收特征 |
2.3.4 不同管理措施下春小麦田CO_2排放特征 |
2.3.5 不同管理措施下春小麦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因素 |
2.4 讨论 |
2.4.1 不同管理措施、气候和土壤因子对N_2O排放的影响 |
2.4.2 不同管理措施、气候和土壤因子对CH_4吸收和CO_2排放的影响 |
2.5 小结 |
第三章 不同管理措施下春玉米田温室气体排放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地概况 |
3.2.2 试验设计 |
3.2.3 测试指标与方法 |
3.2.4 数据分析与统计 |
3.3 结果 |
3.3.1 降雨、温度、0-20cm土壤湿度和无机氮变化 |
3.3.2 不同管理措施下玉米田N_2O排放特征 |
3.3.3 不同管理措施下春玉米田CH_4排放特征 |
3.3.4 不同管理措施下春玉米田CO_2排放特征 |
3.3.5 不同管理措施下春玉米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因素 |
3.4 讨论 |
3.4.1 不同管理措施、气候和土壤因子对N_2O排放的影响 |
3.4.2 不同管理措施、气候和土壤因子对CH_4排放的影响 |
3.4.3 不同管理措施、气候和土壤因子对CO_2排放的影响 |
3.5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管理措施下春小麦和玉米田的净温室效应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概况和试验设计 |
4.2.2 农田净温室效应计算方法 |
4.2.3 农田土壤CO_2净排放量计算 |
4.2.4 农田温室气体净排放强度 |
4.2.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4.3 结果 |
4.3.1 不同管理措施下春小麦和玉米田的净温室效应 |
4.3.2 不同管理措施下春小麦和玉米田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 |
4.3.3 不同管理措施下春小麦和玉米田净温室效应的控制因素 |
4.4 讨论 |
4.4.1 不同管理措施对净温室效应的影响 |
4.4.2 不同管理措施对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的影响 |
4.4.3 估算方法对净温室效应及其排放强度结果的影响 |
4.5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管理措施下的作物产量和水肥生产力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概况和试验设计 |
5.2.2 数据分析与统计 |
5.3 结果 |
5.3.1 不同管理措施下春小麦田作物产量和水肥生产力 |
5.3.2 不同管理措施下玉米田作物产量和水肥生产力 |
5.4 讨论 |
5.4.1 水肥优化+新型肥料对作物产量、水肥生产力和环境效益的影响. |
5.4.2 免耕+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水肥生产力和环境效益的影响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7)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
1.2 农田养分平衡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农田养分平衡研究方法与参数选择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参数选择 |
1.4 农业生产中的养分需求 |
1.5 研究契机 |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秸秆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估算方法 |
2.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2.1.3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秸秆及其养分资源时空分布 |
2.2.2 秸秆还田 |
2.3 讨论 |
2.3.1 秸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时空分布 |
2.3.2 估算方法和结果与其他研究比较 |
2.3.3 秸秆养分的有效性 |
2.3.4 对策和建议 |
2.4 小结 |
第三章 畜禽粪尿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估算方法 |
3.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资源量 |
3.2.2 畜禽粪尿资源量时空分布 |
3.2.3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养分资源量 |
3.2.4 畜禽粪尿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
3.2.5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 |
3.2.6 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时空分布 |
3.3 讨论 |
3.3.1 畜禽粪尿及其养分量 |
3.3.2 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 |
3.3.3 问题及建议 |
3.4 小结 |
第四章 人粪尿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估算方法 |
4.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4.1.3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1980 —2016年人粪尿及其养分资源量 |
4.2.2 人粪尿资源量时空分布 |
4.2.3 人粪尿养分量时空分布 |
4.2.4 1980 —2016年人粪尿养分还田量 |
4.2.5 人粪尿养分还田量时空分布 |
4.3 讨论 |
4.3.1 中国人粪尿、粪尿养分及其还田量时空变化 |
4.3.2 问题及建议 |
4.4 小结 |
第五章 有机肥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估算方法 |
5.1.2 数据来源 |
5.1.3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1980 —2016年有机肥养分资源量 |
5.2.2 有机肥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
5.2.3 1980 —2016年有机肥还田量 |
5.2.4 有机肥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
5.3 小结 |
第六章 化肥消费量分析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估算方法 |
6.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6.1.3 数据处理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1980 —2016年化肥消费量 |
6.2.2 化肥消费量时空分布 |
6.3 讨论 |
6.3.1 化肥消费量中复合肥的氮、磷、钾估算方法 |
6.3.2 1980 —2016年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养分偏生产力 |
6.3.3 2016 年不同省份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养分偏生产力 |
6.4 小结 |
第七章 农田养分移走量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估算方法 |
7.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7.1.3 数据处理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1980 —2016年农田养分移走量 |
7.2.2 农田养分移走量时空分布 |
7.3 讨论 |
7.3.1 农作物经济产量养分吸收量时空分布 |
7.3.2 对策建议 |
7.4 小结 |
第八章 中国农田养分平衡 |
8.1 材料与方法 |
8.1.1 估算方法 |
8.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8.1.3 数据处理 |
8.2 结果与分析 |
8.2.1 1980 —2016年农田养分表观平衡及偏平衡 |
8.2.2 农田养分平衡时空分布 |
8.2.3 养分偏平衡时空分布 |
8.3 讨论 |
8.3.1 中国农田养分平衡时空分布 |
8.3.2 2016 年农田养分平衡 |
8.3.3 对策建议 |
8.4 小结 |
第九章 农业生产中的养分需求 |
9.1 材料与方法 |
9.1.1 估算方法 |
9.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9.1.3 数据处理 |
9.2 结果与分析 |
9.2.1 养分需求 |
9.2.2 化肥消费及分布状况 |
9.2.3 有机肥养分还田量 |
9.2.4 化肥消费与需求差异分析 |
9.3 讨论 |
9.3.1 养分需求量估算 |
9.3.2 有机肥在化肥零增长中的地位 |
9.4 小结 |
第十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2 创新点 |
10.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不同地区各种作物的草谷比 |
附录2 不同作物秸秆氮磷钾养分含量 |
附录3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
附录4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
附录5 200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
附录6 201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
附录7 198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
附录8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
附录9 200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
附录10 201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
附录11 主要作物秸秆养分当季释放率 |
附录12 不同畜禽的粪、尿日排泄系数及其粪、尿养分含量(鲜基) |
附录13 199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
附录14 200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
附录15 201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
附录16 人粪、尿日排泄量及其氮磷钾养分含量(鲜基) |
附录17 各种作物单位经济产量所需吸收氮、磷、钾养分的数量 |
附录18 各种作物的养分推荐施用量 |
附录19 经济林、草地和水产养殖的养分推荐施用量 |
附录20 畜禽粪肥养分的当季释放率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河套灌区春玉米—土壤系统对不同水氮运筹模式的响应及DSSAT-CERES-Maize模型的适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灌水与施氮对作物生长发育过程及生理生育指标的影响 |
1.2.2 灌水与施氮对作物水氮利用率及产量的影响 |
1.2.3 灌水与施氮对土壤氮素迁移累积的影响 |
1.2.4 灌水与施氮对土壤氮素损失途径的影响 |
1.2.5 DSSAT模型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试验区概况与试验设计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区气象条件 |
2.3 试验区初始土壤性质 |
2.3.1 试验区土壤质地 |
2.3.2 试验区初始土壤养分含量 |
2.4 试验材料 |
2.5 试验设计 |
2.6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6.1 春玉米生育指标和生理生理指标 |
2.6.2 土壤观测指标 |
2.6.3 田间淋溶水中硝态氮含量的测定 |
2.6.4 田间土壤氨挥发的测定 |
2.6.5 作物田间管理 |
3 不同水氮运筹模式对春玉米生理生育指标的影响 |
3.1 不同水氮运筹模式对春玉米不同生育期株高的影响 |
3.2 不同水氮运筹模式对春玉米不同生育期地上部干物质累积量的影响 |
3.3 不同水氮运筹模式对春玉米不同生育期LAI及叶片SPAD值的影响 |
3.4 不同水氮运筹模式对春玉米净光合速率及蒸腾速率的影响 |
3.5 不同水氮运筹模式对春玉米气孔导度及细胞间二氧化碳浓度的影响 |
3.6 讨论与小结 |
3.6.1 讨论 |
3.6.2 小结 |
4 不同水氮运筹模式对春玉米产量构成因子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
4.1 不同水氮运筹模式对春玉米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
4.2 不同水氮运筹模式对春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及灌溉水利用效率的影响 |
4.3 不同水氮运筹模式对春玉米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
4.4 不同水氮运筹模式对氮肥偏生产力、农学效率及氮肥生理利用率的影响 |
4.5 讨论与小结 |
4.5.1 讨论 |
4.5.2 小结 |
5 不同水氮运筹模式对土壤主要无机氮迁移累积的影响 |
5.1 不同水氮运筹模式对土壤中NO_3~--N时空分布的影响 |
5.1.1 不同水氮运筹模式对土壤中NO_3~--N量分数的影响 |
5.1.2 不同水氮运筹模式对春玉米关键生育期土壤NO_3~--N累积量的影响 |
5.2 不同水氮运筹模式对土壤中NH_4~+-N时空分布的影响 |
5.2.1 不同水氮运筹模式对土壤中NH_4~+-N量分数的影响 |
5.2.2 不同水氮运筹模式对土壤中NH_4~+-N累积量的影响 |
5.3 不同水氮运筹模式对地下0-100 cm土层内无机氮累积量的影响 |
5.4 讨论与小结 |
5.4.1 讨论 |
5.4.2 小结 |
6 不同水氮运筹模式对农田淋溶水中硝态氮时空分布的影响 |
6.1 不同水氮运筹模式对不同土层内淋溶水中硝态氮浓度的影响 |
6.1.1 不同水氮运筹模式对0-40 cm土层淋溶水中硝态氮浓度的影响 |
6.1.2 不同水氮运筹模式对40-80 cm土层淋溶水中硝态氮浓度的影响 |
6.1.3 不同水氮运筹模式对80-120 cm土层淋溶水中硝态氮浓度的影响 |
6.2 不同水氮运筹模式对农田硝态氮淋溶损失量的影响 |
6.3 讨论与小结 |
6.3.1 讨论 |
6.3.2 小结 |
7 不同水氮运筹模式对田间土壤氨挥发的影响 |
7.1 不同水氮运筹模式对田间土壤氨挥发速率的影响 |
7.1.1 不同水氮运筹模式对施入基肥后田间土壤氨挥发速率的影响 |
7.1.2 不同水氮运筹模式对追肥后田间土壤氨挥发速率的影响 |
7.2 不同水氮运筹模式对田间土壤氨挥发损失量及氨挥发损失率的影响 |
7.3 讨论与小结 |
7.3.1 讨论 |
7.3.2 小结 |
8 基于DSSAT-CERES-Maize模型的河套灌区春玉米水氮运筹模式研究 |
8.1 DSSAT-CERES-Maize模型简介 |
8.2 DSSAT-CERES-Maize模型数据库组建 |
8.2.1 气象数据 |
8.2.2 田间土壤数据 |
8.2.3 田间管理数据 |
8.2.4 作物品种参数 |
8.3 DSSAT—CERES-Maize模型参数率定 |
8.3.1 DSSAT—CERES-Maize模型参数率定方法 |
8.3.2 DSSAT—CERES-Maize模型的误差检验指标 |
8.3.3 DSSAT—CERES-Maize模型参数率定结果 |
8.4 DSSAT—CERES-Maize模型验证 |
8.4.1 对春玉米物候期、地上部生物量和籽粒产量模拟结果的验证 |
8.4.2 对土壤水分含量模拟结果的验证 |
8.4.3 对春玉米地上部生物量及LAI动态变化模拟结果的验证 |
8.5 DSSAT-CE RES-Maize模型对最优水氮运筹模式的筛选 |
8.5.1 春玉米可获得籽粒产量对施氮量的敏感性分析 |
8.5.2 春玉米可获得籽粒产量对灌水定额的敏感性分析 |
8.6 讨论与小结 |
8.6.1 讨论 |
8.6.2 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1.1 不同水氮运筹模式对春玉米生理生育指标的影响 |
9.1.2 不同水氮运筹模式对春玉米产量构成因子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
9.1.3 不同水氮运筹模式对土壤主要无机氮迁移累积的影响 |
9.1.4 不同水氮运筹模式对农田淋溶水中硝态氮时空分布的影响 |
9.1.5 不同水氮运筹模式对田间土壤氨挥发的影响 |
9.1.6 DSSAT-CERES-Maize模型对河套灌区水氮运筹模式的适用性研究 |
9.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9)北方旱作区作物产量和水肥利用特征与提升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问题提出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北方旱作区小麦和玉米产量的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3 结果分析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北方旱作区小麦和玉米WUE的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3 结果分析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北方旱作区小麦和玉米养分利用效率的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 |
4.1 引言 |
4.2 材料和方法 |
4.3 结果分析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北方旱作区小麦、玉米高产和水肥高效利用调控技术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3 结果分析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北方旱作区小麦、玉米产量与水肥利用效率的提升潜力与途径 |
6.1 引言 |
6.2 材料和方法 |
6.3 结果分析 |
6.4 讨论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综合讨论、结论与展望 |
7.1 综合讨论 |
7.2 主要结论 |
7.3 研究展望 |
7.4 本论文的特色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文章数据来源文献 |
作者简介 |
(10)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状况 |
1.2.1 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 |
1.2.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 |
1.3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研究进展 |
1.3.1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影响因素 |
1.3.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
1.3.3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养分元素配伍与效应 |
1.3.4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增效技术研究 |
1.3.5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的增产效果与环境效应 |
1.3.6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农艺配方的工业化实现 |
1.3.7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技术发展趋势 |
1.4 本研究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2.1.1 研究目标 |
2.1.2 研究内容 |
2.2 技术路线 |
2.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2.3.1 研究方法 |
2.3.2 参数获取与数据来源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第三章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
3.1 引言 |
3.2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制定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与方法 |
3.2.1 配方依据 |
3.2.2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 |
3.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施肥量模型参数的确定 |
3.3.1 作物带出农田养分量 |
3.3.2 环境养分输入量 |
3.3.3 肥料养分损失率 |
3.3.4 矫正参数的确定 |
3.4 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3.4.1 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原则与方法 |
3.4.2 区域农田作物施肥配方区划的确定 |
3.4.3 区域农田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确定 |
3.5 模型评价 |
3.6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4.1 引言 |
4.2 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4.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4.4.1 区域小麦施肥量确定 |
4.4.2 区域小麦施肥量验证 |
4.4.3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4.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4.5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5.1 引言 |
5.2 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5.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5.4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5.4.1 区域玉米施肥量确定 |
5.4.2 区域玉米施肥量验证 |
5.4.3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5.4.4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5.5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6.1 引言 |
6.2 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6.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6.4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6.4.1 区域水稻施肥量确定 |
6.4.2 区域水稻施肥量验证 |
6.4.3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6.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6.5 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7.1 引言 |
7.2 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7.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7.4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7.4.1 区域马铃薯施肥量确定 |
7.4.2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7.4.3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7.5 小结与讨论 |
第八章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8.1 引言 |
8.2 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8.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8.4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8.4.1 区域油菜施肥量确定 |
8.4.2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8.4.3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8.5 小结与讨论 |
第九章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9.1 引言 |
9.2 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9.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9.4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9.4.1 区域棉花施肥量确定 |
9.4.2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9.4.3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9.5 小结与讨论 |
第十章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0.1 引言 |
10.2 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10.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10.4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0.4.1 区域花生施肥量确定 |
10.4.2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10.4.3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10.5 小结与讨论 |
第十一章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1.1 引言 |
11.2 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11.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11.4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1.4.1 区域大豆施肥量确定 |
11.4.2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11.4.3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11.5 小结与讨论 |
第十二章 结论与展望 |
12.1 主要结论 |
12.1.1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
12.1.2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3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4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5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6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7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8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9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数据来源 |
附录2 作物统计数据 |
附录3 长期施肥试验基本概况 |
附录4 土壤养分统计分析 |
附录5 小麦、玉米、水稻各地区肥料施用量 |
附录6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附录7 农业部小麦、玉米、水稻施肥建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内蒙古平原灌区春玉米营养品质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北疆荒漠地区不同种植模式下饲草作物水肥响应关系与灌溉水优化配置[D]. 刘虎.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2]西辽河平原玉米滴灌节水机理及灌溉决策研究[D]. 贾琼.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3]通辽市平原区土壤养分现状分析及玉米推荐施肥指标体系的建立[D]. 纪凤辉. 内蒙古民族大学, 2020(02)
- [4]宁夏引黄灌区紫花苜蓿优质低碳水氮配置研究[D]. 胡伟. 宁夏大学, 2020(03)
- [5]内蒙古春麦冬播高产高效生理机制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D]. 董玉新.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1)
- [6]干旱绿洲灌区典型农田温室气体排放及其减排效应[D]. 吕晓东. 兰州大学, 2019(02)
- [7]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D]. 刘晓永.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12)
- [8]河套灌区春玉米—土壤系统对不同水氮运筹模式的响应及DSSAT-CERES-Maize模型的适用性研究[D]. 李祯.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7(12)
- [9]北方旱作区作物产量和水肥利用特征与提升途径[D]. 孙东宝. 中国农业大学, 2017(08)
- [10]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D]. 车升国.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