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构建“长、株、潭”地区技术创新体系(论文文献综述)
胡强盛[1](2020)在《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评价与适应机制研究 ——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气候变化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随着气候变化实践发展及相关科学知识的不断推进,气候变化风险管理及适应行动的重要性不断得到加强。系统、全面地理解气候变化风险及其适应措施有助于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面前谁都不能独善其身,旅游目的地也不能幸免。气候变化带来的急速冲击(如极端天气事件)与慢性压力(如生态系统转变)下,城市旅游地气候风险日益严峻。整合气候变化风险与适应性两大领域是旅游地适应气候变化影响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应用难点。在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梳理相关理论基础上,本文建立了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整合分析框架。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长株潭城市群,利用气候观测数据、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与问卷调查数据,综合运用集对分析法、TOPSIS评价法、障碍度模型、结构方程模型、GIS空间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开展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研究。研究结论主要包括:(1)综合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借鉴气候变化风险与适应理论分析框架,建立“双层双视角”的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研究框架。研究框架从客观视角出发,在中观尺度上开展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水平评价,旨在揭示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的时空演化特征与系统响应;从主观视角出发,在微观尺度上探究城市旅游地利益相关者(旅游从业人员与居民)的气候变化风险认知现状与适应意向,试图探明城市旅游地个体关于气候变化风险感知与适应意向的作用机制。该研究框架实现了风险评价与适应分析的有效整合,中观与微观尺度的有益综合,主客观视角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全面、系统地把握社会生态系统应对气候变化,实施可持续发展。(2)长株潭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演化。立足气候变化风险理论,以IPCC气候风险模型为母体模型发展了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评价模型。从致灾因子、暴露度、脆弱性三个方面筛选指标开展长株潭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研究期长株潭气候变化风险总体呈上升趋势,呈现“警戒”与“较高”等级交替变更特征。综合来看,气候暖化影响、极端降水影响、水资源消耗、过度旅游影响、旅游贡献不够、旅游资源质量较低等因素对于驱动长株潭城市旅游地气候风险发挥了较大作用。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从压力、状态、响应三个维度建立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适应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结果发现,研究期内长株潭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适应性不断增强,趋势见好。适应等级从“失能”逐步提升至“良好”。研究观察到响应维度对旅游地气候适应性的影响最为显着。指标层障碍因子识别结果表明,应基于系统视角进行综合提升城市旅游地气候适应,考虑经济优化、社会保障、设施完善、生态修复等多部门多领域统筹协同参与。旅游发展在长株潭城市旅游地气候适应进程中呈现“双刃剑”效应。因此,旅游如何在与气候适应协同的同时实现有序高质量发展,成为今后长株潭城市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研究进一步探讨了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响应问题。总体上,城市旅游地系统演化主导态势向好。2010年至2015年间气候变化风险为主导态势,长株潭城市旅游地呈“高风险-低适应”特征,系统整体处于不良的发展阶段。随着城市旅游地适应行动开展,气候变化适应性不断提升。自2016年起,气候适应性逐步上升为主导态势。城市旅游地系统发展进入良好阶段。长株潭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主导态势空间分化特征较为显着,空间异质性时间演化较明显。(3)城市旅游地利益相关者的气候变化风险感知与适应意向。基于保护动机理论,借鉴个体主动适应气候变化的社会认知模型,构建城市旅游地利益相关者气候风险评价与适应意向概念框架,探讨城市旅游地重要利益主体(旅游从业人员与居民)关于气候变化风险的认知水平及其与适应意向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显示,受访者(旅游从业人员)对气候变化对从事旅游业的人士、旅游业运营和管理以及旅游者自身可能产生的影响表示高度关注。受访者(旅游地居民)认为气候变化对自身生产生活与身体健康、城市生态环境与旅游发展影响较大。研究结果表明,接收有关气候变化的信息对旅游地利益者进行风险评估和适应意向具有积极和显着的影响;如果认知到气候变化风险,且对自身适应能力评价较高,旅游地相关利益人员更有可能采取适应措施。(4)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适应机制构建。从目标原则、适应主体界定、适应实施框架以及适应行动路径建立长株潭城市旅游地气候适应机制。适应机制构建的总目标是增强长株潭城市旅游地的气候适应能力,有效防范风险并利用机遇,最终实现旅游地可持续发展。具体目标包括:提升认知、资源配备、有效整合与多元协同。适应气候变化是长株潭城市旅游地不断加剧的气候风险的迫切需求;适应气候变化与“两型”发展能相互促进。研究提出“多元利益主体”参与气候适应,界定与梳理了气候变化的适应主体: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社区居民。参考有关理论与实践成果,提出“空间-社会-经济”的多层次多领域适应行动方案设计思路,并进一步提出气候适应行动实施的保障措施。
杨大偲[2](2020)在《专利视角下长株潭知识创新能力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中指出要将长株潭地区建设成为中部创新驱动先导区,带动相邻地区发展。因此,提高长株潭区域知识创新能力以增强其创新带动能力,这既是区域知识创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突破,同时也是促进中部地区发展,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现实选择。区域内部的创新活动是指区域内部不同创新主体及其创新行为的总和,因此,对长沙、株洲、湘潭三座城市的知识创新能力进行深入的了解以及客观评价,能更加合理的统筹长株潭地区内部创新资源,提高区域知识创新能力。专利数据库作为全球最大的知识信息库,对知识创新的贡献非常大。专利的绝对数量指标以及质量指标,是判断一个国家或区域知识创新能力高低的重要参考指标,其研究结果能发现目前区域内知识创新事业发展所存在问题,并能据此提出合理的建议,因此研究地区专利水平对于评价长株潭地区知识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通过历年来的国家统计年鉴以及专利局发布的相关数据,整理了2000年至2018年间长株潭三市的专利申请量、授权量、专利有效量、pct专利量等各项专利指标。全面的了解目前长株潭区域总体以及各组成城市之间的专利发展近况以及对其发展趋势作出合理预测。以城市间内部知识创新水平差异作为出发点,通过建立专利视角下的知识创新评价指标体系,从简明科学性、客观性、实用性、可操作性为基本原则,分设了专利申请类、专利授权类、有效发明类、专利投入产出类四个一级指标以及18个专利相关的二级指标,使用因子分析法构建模型对湖南省内14个地州市的进行综合分析,再从因子得分情况对长沙、株洲、湘潭三地的知识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分析,提取四类创新因子,简析长沙、株洲、湘潭在知识创新不同方面的发展现状,并且对三市在知识创新发展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通过上述分步综合分析,一方面可以根据实际发展情况制定不同的发展战略,进一步优化长株潭的内部协同知识创新发展模式。另一方面,也能从长株潭区域整体出发,制定合理专利创新发展长期目标,整理总结知识创新发展经验,指导三市知识创新的发展工作,打造长株潭创新示范区。
苗杰[3](2020)在《基于GWR模型的美丽乡村可达性研究 ——以长株潭地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丽乡村建设是贯彻落实美丽中国建设和实现中国梦的客观要求。科学研究美丽乡村的可达性是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开拓城乡旅游市场的重要手段。本研究选取湖南省长株潭地区2016-2018年43个美丽乡村的可达性为被解释变量,选取海拔高程、路网密度、近水体最短距离、区位坡度四个解释变量构建OLS回归模型进行初步分析。并在OLS回归模型分析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长株潭地区美丽乡村可达性的GWR模型。最后利用克里金插值分析法将影响因素的贡献值可视化,得出以下结论:(1)、长株潭地区美丽乡村空间分布具有均匀性,无断崖式分布特征;(2)、各个美丽乡村可达性水平差异较大,0.7<可达性≤1的美丽乡村数量25个(占总数58.2%);0.5<可达性≤0.7的美丽乡村数量11个(占总数25.6%);0≤可达性≤0.5的美丽乡村数量7个(占总数16.2%),可达性整体水平不佳;(3)、经GWR模型分析可知海拔高程、区位坡度和路网密度对美丽乡村的可达性有着较为明显的影响,乡村存在明显沿河流分布特征。美丽乡村所处地区海拔高程相对较低,地势平坦,海拔高程值处于30—286m之间,区位坡度较为平缓,坡度范围在0—24度间;(4)、长株潭地区美丽乡村海拔高程回归系数由长株潭地区南北两端向中部递减;路网密度回归系数在长株潭地区南部数值较大且频率密集,东部次之、中西部地区一般。坡度回归系数由北向南逐步递减。针对长株潭地区美丽乡村可达性分析结果,研究综合长株潭地区美丽乡村空间分布格局、道路交通网络及旅游市场、长株潭地区美丽乡村发展情况、“乡村振兴战略”等多种因素提出美丽乡村差异化发展、优化道路交通质量与空间结构、结合国土空间规划技术打造美丽乡村三种空间策略。全面提升长株潭地区美丽乡村的发展水平,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王美霞[4](2020)在《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演化过程及形成机制》文中研究表明产业集群是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主题之一,也是区域政策关注的热点。着名经济地理学家Bathelt提出的产业集群多维分析框架从水平、垂直、制度、外部和权力关系等五个维度综合分析产业集群的发展,但该框架忽视了集群“韧性”这一重要维度。已有产业集群研究成果也很少对集群韧性进行定量测评;对产业集群形成机制的研究也多是基于单一机制的阐释,很少揭示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多机制效应;对工程机械这一类型的产业集群时空演化过程和形成机制研究很薄弱。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以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利用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GIS空间分析法、数理统计等方法,梳理了该产业集群的时空演化过程,构建了产业集群“六维”分析框架,基于该框架厘清了该产业集群的多维度特征,最后总结了该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多重机制,并提出了该产业集群优化发展的对策。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时-空二元视角厘清了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的发展脉络:时间上,产业集群规模经历了缓慢增长、快速增长、波动发展的变化过程;空间上,产业由空间分散状态逐渐演化到多核集聚,以长沙县的星沙-榔梨、岳麓区的银盆岭为主核心,以长沙市开福区沙坪、湘潭市雨湖区主城区、宁乡市东北部地区、浏阳市永安镇为次核心。空间分布格局与长株潭以工程机械为重点产业的产业园区的空间分布相耦合。该产业集群发展历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20世纪60—80年代为萌芽阶段;20世纪90年代为初步发展阶段;2001-2011年为快速成长阶段;2012年以后为转型调整阶段。根据产业集群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基于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理论判断该产业集群经历了起步期、成长期、转型期三个生命周期阶段。(2)本研究构建了由水平、垂直、制度、外部、权力关系和韧性等维度构成的产业集群“六维”分析框架,实证研究发现该框架能较好地透视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的发育特征。一是在水平维度上,规模以上主机生产企业数量呈现长期增长后小幅下降趋势,在空间上呈现集聚分布模式,地域分异格局较稳定。本地新创企业、衍生企业等是该集群企业生成的主要模式。水平维度企业间并不存在明显的互动与合作关系,而是以竞争为主导,同时竞争带来了集群创新水平的提升,推动着集群的演化。二是在垂直维度上,核心企业的本地供应商在空间上呈现出显着的集聚分布模式,绝大部分供应商集聚分布在长沙市范围内。总体看,本地零部件配套能力弱,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产业链不完善,垂直维度不发达。三是在制度维度上,地方政府持续的政策支持与有效的制度安排贯穿了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发展的全过程。培育工程机械产业集群一直是地方政府的政策重点。四是在外部维度上,外部市场导向和跨地域联系驱动着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的发展。该产业集群形成了基于供应链的跨地域生产联系。五是在权力关系维度上,长株潭工程机械企业间存在明显的权力不对称关系,核心企业处于集群网络中心位置并已嵌入全球价值链附加值较高环节,具有绝对技术优势并占据交易主动权,是集群知识和技术转移扩散源。最后,在韧性维度上,该产业集群韧性大致呈现波动变化到总体增长的变化过程。综合上述各维度特征来看,该集群还不是一个发育成熟的产业集群。(3)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是多种机制综合效应的结果,且在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机制的影响力不同。具体来说,该集群是在区域具备一定产业发展基础前提下,通过偶然因素触发、衍生机制、集聚效应、政策干预、核心企业引领等多种机制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地方产业发展基础提供了该集群成长的潜力以及抵抗危机的能力。1960年代,浦沅和一机部建机所受政治因素驱动内迁至常德,后又搬迁至长沙,成为长株潭地区进入工程机械产业领域的偶然事件,“区位机会窗口”被打开。母公司衍生和创业衍生等企业衍生方式是促进工程机械企业数量增长的关键机制。市场需求是工程机械产业成长的持续动力,市场竞争促使核心企业走向国际化。随着本地工程机械企业数量增长,空间集聚效应显现,本地供应专业化程度提高,熟练劳动力增长,基础设施和其他资源逐步完善,有力地支撑了产业集群发展。核心企业主导着集群网络,发挥了集群“知识守门人”的作用,推动了集群权力关系、外部等维度的发展,其战略决策又影响集群整体韧性。最后,制度安排为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制度支持。(4)针对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存在的垂直维度不发达、集群企业没有建立广泛的外部联系、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产业集群制度环境有待完善等问题,本研究最后初步提出要增强顶层设计,优化产业集群布局;提升本地配套能力,促进集群垂直维度发展;建立广泛的集群内外部合作网络,整合集群内外部资源;建立创新协调机制,提高集群整体创新能力;加强政策支持,完善产业集群发展环境等策略,以期尽快将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培育为世界级产业集群。
段宜嘉[5](2020)在《长株潭城市群城镇化与绿色化协同发展研究》文中提出进入新时代以来,五大发展理念中的“绿色”理念成为推动城市及城市群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全新动力。“城镇化”作为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抓手,其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诸如资源浪费、环境破坏、城市治理压力剧增等社会矛盾,急需以“绿色化”之手予以治理。如何把绿色化理念贯彻到城市化建设中,成为政府管理者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以长江经济带和长江中游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株潭城市群为例,研究其近10年来(2009-2018年)城镇化与绿色化协同发展情况。主体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厘清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在明确城镇化、绿色化的概念后,指出二者是一种相互融合、协同共进的关系。结合文献分析,确定本文研究所用的科学理论为灰色系统理论、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系统理论、协同理论等。第二部分:通过文献资料分析,指出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现状、长株潭城市群城镇化发展现状、长株潭城市群绿色化发展现状等,为后续研究奠定案例基础。第三部分:依据目的性、层次性、科学性、可行性原则,构建长株潭城市群城镇化—绿色化协同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其包含城镇化子系统、绿色化子系统,并分别根据其内涵设定相应的准则层和指标层。通过关联系数模型、关联度矩阵、关联度模型、协同度模型等方法展开计算,识别出城镇化与绿色化系统协同发展驱动因素,对长株潭城市群城镇化与绿色化协同度进行时序分析。研究发现,城镇化子系统对绿色化子系统的影响过程中,最为显着的影响因素是空间城镇化和经济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对绿色化子系统的关联系数,较之人口城镇化和人文城镇化,差距并不显着。绿色化系统中的生态环境治理对城镇化子系统的约束作用最强,生态环境条件居中,最弱的是生态环境治理。绿色化对城镇化的约束显着高于城镇化对绿色化的胁迫。长株潭城市群城镇化与绿色化协同度呈现比较明显的波动性和阶段性特征,在2009-2018年的研究期内,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总体上呈现出“螺旋”状波动特征,未来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将是生态环境问题。最后,根据发现的问题提出遵循绿色化发展理念,走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建立健全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加快新能源推广,促进长株潭城市群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践行绿色化发展理念,将绿色化发展纳入城镇化建设当中;等对策建议,促进长株潭城市群城镇化与绿色化协同发展。
赵晔[6](2019)在《长株潭地区农民合作社农业科技推广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业科技推广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和支撑,农业科技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湖南长株潭农业科技发展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但需要推广提高该地区农民合作社农业科技。本论文以长株潭地区农民合作社为主体,以农业科技推广模式为研究对象,研究长株潭地区农民合作社农业科技推广影响因素,提出优化该地区合作社农业科技推广的对策建设。首先采用文献分析法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科技推广、互联网+合作社、长株潭城市群与城市群现代农业等理论进行分析。然后采用实地调查法对长株潭地区合作社农业科技推广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随后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合作社农技推广的影响因素,发现管理者学历、示范社等级、专业技术服务、社会化程度、农业产业化、产品流通渠道等因素对合作社农技推广有促进作用。最后运用实证分析法针对合作社农技推广的影响因素提出完善长株潭地区合作社农技推广的有关对策建议。通过本论文的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长株潭地区农民合作社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换效率,促进农民增收,调动农民合作社生产积极性,进而推进该地区农业现代化的健康发展,也为我国其他城市群的农民合作社农业科技推广提供样本参考。
龙镜舟[7](2019)在《长株潭城市群高等教育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协同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知识经济的深入和经济一体化推进,作为湖南省经济发展的中心,为了带动省内经济的增长与更新,长株潭地区积极跟随“科教兴湘”的指引,大力支持城市群高等教育发展。而衡量一国或地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就是在于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优化程度,长株潭城市群利用各类资源优势,依靠城市群的经济规模与集聚效应,大力推动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离不开高等教育,依靠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所带来的相应的资源能够帮助区域经济增长、推动社会进步,二者之间有着密切联系与相互推动作用。因此,研究高等教育发展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协同关系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基于高等教育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理论基础,使用2007年-2017年的长株潭高等教育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数据,利用因子分析法构建高等教育综合评分指标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综合评分指标,运用耦合度模型、协调度模型对2007-2017年长株潭高等教育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协调程度以及协调程度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全地区来看,高等教育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处于中级协同,属于追随型和带动型模式;分长株潭来看,长沙高等教育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发展程度最高已进入良好协同,属结合型协同发展模式;其次为株洲协同程度,达初级协调,属追随型和带动型模式;湘潭为勉强协调,协调程度最差;从发展阶段来看,2007年-2010年长株潭高等教育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协同发展进程较慢,2010-2016耦合协调发展程度增长速度较快,2016-2017两者耦合协调发展程度有所降低;从影响因素来看,科研经费、市场研发人员、地区工资水平、师生比、营业收入以及政府科技教育政策对促进高等教育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协同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而贸易环境抑制了两者的协同发展。本文以长株潭城市群为出发点,分析了高等教育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间协同发展的程度及其内在机理,拓展了已有研究的拓展,同时为高等教育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制度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具有较为重要的学术价值。针对目前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能对高等教育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管理提供一定借鉴。
王益[8](2019)在《城市群发展阶段与区县级政区调整的协同研究》文中认为城市群作为参与国际合作竞争、支撑国家经济增长、促进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平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过程中战略地位突出。由于我国特殊的政体,改革开放以来以撤县设市、撤县(市)设区等为主的区县级政区调整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城市群的发展。在城市群发育的不同阶段,内部集聚与分散的需求有着共性的规律,而区县级政区的调整则以分权与集权的变化来影响资源集散进而影响到城市群的发展。因此,在城市群不同发展阶段需要适宜的区县级政区调整方案,以达到最有利的发展结果。通过对国内外城市群发展及行政区划调整相关研究的梳理,发现国外区划调整研究主要集中在大都市区,并主要讨论大都市区政府或跨行政区的区域联盟以及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与改革;国内对城市群行政区划调整的研究相对较少,集中在城市群区划调整后的经济和体制影响,且对单个城市群整体区划或高层级区划调整个案研究相对较多,缺乏从动态发展的角度对城市群行政区划调整的系统思考。本文在借鉴前人的研究理论基础之上,着重于对城市群不同发展阶段与区县级政区调整的协同关系进行探讨。本文首先对城市群发展的阶段性规律进行总结,将城市群分为中心城市主导、多中心竞争及网络化联动发展三个阶段;并对区县级政区调整整体演变及其对城镇化、城市群发育、城市体系结构的影响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不同发展阶段城市群与区县级政区调整的协同发展策略假设与命题;最后选取成渝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为中心城市主导、多中心竞争和网络化联动阶段的典型案例进行论证研究,研究区县级政区调整与不同阶段城市群发育、城市规模等级结构、职能结构、空间结构的协同效应,探讨各阶段城市群发展对区县级政区调整的需求及优化方案。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中心城市主导阶段城市群,应以集聚效应为主着力壮大核心城市,因此核心城市的撤县(市)设区和市辖区合并应是主要方式,可适当撤县(市)设区培育区域中心城市,可着手准备撤县设市培育中小城市;第二,多中心竞争阶段城市群,以结构效应为主推动多核带动发展,需继续通过撤县(市)设区、市辖区合并做强做大核心城市,以点轴模式积极培养次级增长极,此阶段应注意撤县设市等过度分权调整带来恶性竞争;第三,网络化联动阶段城市群,以联动效应为主导,超大(或特大)城市带动呈网络化立体发展,需通过市辖区整改提升核心城市品质,适当撤县(市)设区满足区域中心城市空间发展需求,继续通过县(镇)改市培育网络状精品中小城市,不断强化网络发展格局;第四,城市群内的区县级政区调整若违背发展阶段需求,则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延缓甚至阻滞城市群理想空间格局的形成和潜能的释放,因此,单个城市的政区调整需要从城市群整体发展的层面来统筹谋划。
欧阳巧玲[9](2019)在《长株潭地区乡村功能的时空动态演变及调控路径》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乡村功能经历了由单一向多种形式的发展,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逐步实施,中国乡村地区将面临更为多样的功能需求。乡村功能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和时间变异性,不同乡村地域所适宜的功能发展模式均有差异,进而导致其发展方向与产业布局的差异,因此对乡村功能的动态演变过程和机制系统分析是乡村研究的重要课题。在此背景下,本研究通过建立乡村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借助DPS、SPSS、ArcGIS等软件,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时空差异诊断模型及重心迁移模型等,基于县域尺度对长株潭城市群1996~2016年的乡村功能进行时空动态演变过程进行研究,剖析乡村功能变化规律及演变机制,并提出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调控路径,为乡村功能优化与区域分工提供理论依据,实现不同新业态的联动协同发展,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乡村功能研究成果。研究结果如下:(1)长株潭乡村功能1996~2016年整体演变趋势表现为上升,乡村功能总量上升势头较好。20年来影响长株潭乡村功能发展的关键节点为2000年、2008年前后,主要表现为城镇化进程中的宏观背景以及政府对长株潭城市群的一系列规划及政策实施对长株潭地区乡村功能有带动或阻碍作用。(2)长株潭地区乡村功能时空演变地域分异特征明显,各县各功能之间时序演变存在差异。经济发展功能表现为城市群中心地区发展较快,外围县市增幅较小;农产品供给功能和生态服务功能集中在耕地和林地资源丰富的县市;社会保障功能与经济发展功能演变具有同步性,表现为经济发展功能会带动社会保障功能的增长。(3)乡村功能演变是自然基础、社会经济条件、区位交通条件等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不同城镇化发展阶段乡村功能主导因素及功能表现特征不同。在乡村发展早期阶段,乡村功能以农产品供给功能和生态服务功能为主;乡村进入产业转型阶段,经济发展功能和社会保障功能得到提高,尤其表现为经济发展功能的突变增长;随后在乡村多功能融合发展阶段,“三生”功能协调发展理念不断加深,各功能得到综合均衡发展,生态服务功能在近几年上涨迅速。(4)基于长株潭地区各县域乡村功能演变的特征与规律,分析长株潭乡村功能统筹的必要性、宏观背景、基础条件、基本目标,从统筹区域发展和协调发展出发,从土地政策、产业政策、财税政策、人口政策、民生政策等方面,提出在不同主导功能区未来时期内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功能统筹的调控路径。
刘帅峰[10](2019)在《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能力研究》文中提出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作为中部地区首个以城市群为基本单元来建设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担负着探索科技体制改革和推动自主创新的重大使命,对其创新能力的全面、系统分析,有利于进一步丰富创新理论研究,为推动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的实施提供理论支撑,为推进湖南建设科技强省的步伐提供决策支持。本文对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空间范围进行了界定,构建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对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09-2016年的创新能力进行了动态变化分析,并与其它18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进行了横向对比,利用灰色关联法分析了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了该区在创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具体研究结论如下:(1)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能力评价。运用横向对比分析和动态变化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创新支撑环境较好,创新产出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投入力度逐渐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不强;整体创新竞争力逐步提高,但与其它示范区差距较大;开发区空间联系不强,带动作用有待提高;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存在行政壁垒阻碍协同创新的现象。(2)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分析。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能力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创新能力主要受GDP、每万人在校大学生数、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R&D人员数量、外商直接投资总额、专利授权量的影响,这6个因素对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能力具有比较显着的影响,但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仍有差异,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R&D人员数量、外商直接投资总额、每万人在校大学生数、GDP、专利授权量。(3)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针对实证分析中发现的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6个方面的对策建议:加强开发区的空间联系,推动开发区协调发展;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优化创新支撑环境,完善法律法规;打破行政壁垒,加强区域协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改善城市综合环境;加强产业集群建设、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二、构建“长、株、潭”地区技术创新体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构建“长、株、潭”地区技术创新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评价与适应机制研究 ——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气候变化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 |
1.1.2 气候变化风险与适应研究的新探索 |
1.1.3 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日趋严峻 |
1.1.4 长株潭城市群应对气候变化新诉求 |
1.2 研究进展 |
1.2.1 气候变化与灾害风险 |
1.2.2 气候变化对旅游地的影响 |
1.2.3 旅游地适应性 |
1.2.4 研究述评与启示 |
1.3 科学问题 |
1.3.1 构建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整合分析框架 |
1.3.2 建立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测度体系 |
1.3.3 探明城市旅游地利益相关者对气候变化风险的适应机制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研究区域概况与选定依据 |
1.5.1 研究区域概况 |
1.5.2 研究区域选定依据 |
1.6 研究方案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方法 |
1.6.3 研究数据 |
1.6.4 技术路线 |
2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概念界定 |
2.1.1 气候变化风险 |
2.1.2 适应 |
2.1.3 城市群 |
2.1.4 城市旅游地 |
2.2 理论基础 |
2.2.1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
2.2.2 风险理论 |
2.2.3 适应性理论 |
2.2.4 保护动机理论 |
2.3 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整合分析框架构建 |
2.3.1 整合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的概念模型 |
2.3.2 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整合研究框架 |
3 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评价 |
3.1 城市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解析 |
3.2 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与适应性特征分析 |
3.2.1 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诱发因素与特征 |
3.2.2 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适应类型与措施 |
3.3 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评价 |
3.3.1 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 |
3.3.2 数据处理与方法 |
3.4 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演化及影响因素 |
3.4.1 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时空演化 |
3.4.2 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演化影响因素 |
3.5 城市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响应 |
3.5.1 城市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主导态势变化 |
3.5.2 城市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态势空间分异 |
3.6 小结 |
4 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感知-适应意向分析 |
4.1 旅游风险感知 |
4.2 概念模型与理论假设 |
4.3 旅游从业人员 |
4.3.1 问卷设计 |
4.3.2 数据分析 |
4.3.3 样本人口学特征 |
4.3.4 结果分析 |
4.4 旅游地居民 |
4.4.1 问卷设计 |
4.4.2 样本人口学特征 |
4.4.3 结果分析 |
4.5 小结 |
5 城市旅游地气候适应机制构建 |
5.1 城市旅游地气候适应机制构建的动因 |
5.2 城市旅游地气候适应机制构建的目的与原则 |
5.2.1 城市旅游地气候适应机制构建的目的 |
5.2.2 城市旅游地气候适应机制构建的原则 |
5.3 城市旅游地气候适应机制构建的主体界定 |
5.4 城市旅游地气候适应机制的实施框架 |
5.4.1 城市旅游地气候硬适应框架 |
5.4.2 城市旅游地气候软适应框架 |
5.5 城市旅游地气候适应机制的实践路径探索 |
5.5.1 行动环境分析 |
5.5.2 行动方案设计 |
5.5.3 行动实施保障 |
5.6 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启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贡献 |
6.3 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经历 |
附录2:调查问卷 |
致谢 |
(2)专利视角下长株潭知识创新能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外知识创新理论相关研究 |
1.3.2 国内外知识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1.3.3 国内外基于专利视角下的知识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
1.3.4 文献综评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创新点 |
第2章 专利视角下的城市知识创新能力评价的相关理论 |
2.1 知识创新能力概述 |
2.2 城市知识创新能力的基本概念。 |
2.3 专利有关的基本理论 |
2.4 专利分析法的基本理论 |
2.5 以专利视角评价城市知识创新能力的科学性 |
第3章 长株潭专利创新发展现状及评价模型构建 |
3.1 长株潭专利发展现状 |
3.1.1 2000年-2018年长株潭专利申请量 |
3.1.2 2000年-2018年长株潭地区专利授权量 |
3.1.3 历年获得的发明专利数量。 |
3.1.4 长株潭pct专利申请状况 |
3.1.5 长株潭有效专利产出状况 |
3.1.6 长株潭职务发明创造专利产出状况 |
3.2 专利视角下的城市知识创新能力评价模型的构建 |
3.2.1 构建原则 |
3.2.2 模型的构建 |
3.3 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和计算步骤 |
3.3.1 基本思想 |
3.3.2 因子分析法计算步骤 |
第4章 长株潭地区知识创新能力研究 |
4.1 数据选取的来源以及处理方法 |
4.2 专利样本的确定 |
4.3 运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各项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1 方差贡献率分析 |
4.3.2 成分矩阵分析 |
4.3.3 各主要影响因子的权重确定 |
4.3.4 专利创新评价模型 |
4.4 长株潭地区内部创新因子综合分析。 |
4.4.1 专利成果因子比较 |
4.4.2 专利发展潜力因子比较 |
4.4.3 专利产业因子比较 |
4.4.4 专利质量因子比较 |
4.4.5 综合创新指数比较 |
第5章 专利助推长株潭知识创新的建议 |
5.1 提升长株潭知识创新能力有关政府的建议 |
5.2 提升长株潭知识创新能力有关企业的建议 |
5.3 提升长株潭知识创新能力有关科研院所的建议 |
5.4 本文的总结与展望 |
5.4.1 本文结论 |
5.4.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基于GWR模型的美丽乡村可达性研究 ——以长株潭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美丽乡村研究现状 |
1.3.2 可达性理论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可达性概念 |
2.1.2 美丽乡村概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地理信息系统 |
2.2.2 空间分析理论 |
2.2.3 空间规划理论 |
2.2.4 城乡一体化发展理论 |
2.2.5 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理论 |
2.3 小结 |
第三章 研究区域概况、数据来源与模型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自然条件 |
3.1.3 社会经济 |
3.1.4 美丽乡村发展现状 |
3.2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
3.2.1 数据收集 |
3.2.2 数据整理 |
3.3 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 |
3.3.1 GWR模型原理及介绍 |
3.3.2 空间权重选择 |
3.3.3 带宽的确定与优化 |
3.4 小结 |
第四章 长株潭地区美丽乡村可达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
4.1 长株潭地区美丽乡村空间分析 |
4.1.1 长株潭地区美丽乡村可达性分析 |
4.1.2 长株潭地区美丽乡村核密度分析 |
4.2 长株潭地区美丽乡村可达性影响因素分析 |
4.2.1 海拔高程影响因素 |
4.2.2 区位坡度影响因素 |
4.2.3 路网密度影响因素 |
4.2.4 河流水系影响因素 |
4.3 小结 |
第五章 长株潭地区美丽乡村可达性GWR模型分析 |
5.1 长株潭地区美丽乡村可达性OLS模型 |
5.1.1 OLS模型构建 |
5.1.2 长株潭地区美丽乡村可达性OLS模型可信度分析 |
5.2 长株潭地区美丽乡村可达性GWR模型 |
5.2.1 基于GWR模型的长株潭地区美丽乡村影响因素分析 |
5.2.2 长株潭地区美丽乡村可达性GWR模型构建 |
5.2.3 长株潭地区美丽乡村可达性GWR模型结果分析 |
5.2.4 各因素对长株潭地区美丽乡村可达性的影响分析 |
5.3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可达性优化提升的长株潭地区美丽乡村发展对策研究 |
6.1 基本原则 |
6.2 优化策略 |
6.2.1 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科学规划美丽乡村建设新思路 |
6.2.2 结合相关区域规划,提升美丽乡村交通质量新高度 |
6.2.3 结合国土空间规划技术,营造美丽乡村发展新未来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研究创新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
致谢 |
(4)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演化过程及形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
1.5 章节安排 |
2 基本理论与研究进展 |
2.1 产业集群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2.3 研究进展 |
2.4 研究评述 |
3 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时空演化过程 |
3.1 产业集群时空演化分析 |
3.2 产业集群发展历程 |
3.3 产业集群生命周期判断 |
3.4 小结 |
4 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的多维度分析 |
4.1 产业集群“六维”分析框架 |
4.2 水平维度:主机生产企业 |
4.3 垂直维度:配套产业 |
4.4 制度维度:政策支持 |
4.5 外部维度:外部市场、技术和跨地域联系 |
4.6 权力关系维度:不对称的权力关系 |
4.7 韧性维度:抵抗力与恢复力 |
4.8 小结 |
5 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形成机制 |
5.1 路径依赖 |
5.2 市场需求与竞争 |
5.3 企业地理集中与集聚经济效应 |
5.4 核心企业在权力关系网络中的主导作用 |
5.5 制度安排 |
5.6 小结 |
6 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优化发展的对策 |
6.1 增强顶层设计,优化产业布局 |
6.2 提升本地配套能力,促进集群垂直维度发展 |
6.3 建立广泛的内外部合作网络,整合集群内外部资源 |
6.4 建立创新协调机制,提高产业集群整体创新能力 |
6.5 加强政策支持,完善产业集群发展环境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论文图表目录 |
湖南省各级政府支持工程机械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和规划 |
三一重工和中联重科的衍生企业对应序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所主持和参与的相关课题 |
致谢 |
(5)长株潭城市群城镇化与绿色化协同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城镇化与绿色化概念研究 |
2.1.1 城镇化概念 |
2.1.2 绿色化概念 |
2.1.3 城镇化与绿色化的关系 |
2.1.4 绿色城镇特征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灰色系统理论 |
2.2.2 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系统理论 |
2.2.4 协同理论 |
2.3 “城镇化与绿色化”协同发展的理论机制 |
2.3.1 “绿色化”是长株潭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引擎 |
2.3.2 新型城镇化是长株潭城市群协同发展的载体 |
3 长株潭城市群城镇化与绿色化发展概况 |
3.1 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现状 |
3.2 长株潭城市群绿色化发展现状 |
3.2.1 生态环境条件 |
3.2.2 生态环境负荷 |
3.2.3 生态环境治理 |
3.3 长株潭城市群城镇化发展现状 |
3.3.1 人口城镇化 |
3.3.2 空间城镇化 |
3.3.3 经济城镇化 |
3.3.4 人文城镇化 |
4 长株潭城市群城镇化与绿色化协同发展指标体系与模型构建 |
4.1 指标选取原则 |
4.1.1 目的性原则 |
4.1.2 层次性原则 |
4.1.3 科学性原则 |
4.1.4 可行性原则 |
4.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4.2.1 数据来源 |
4.2.2 指标构建 |
4.2.3 评价方法与模型 |
4.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4.3.1 城镇化与绿色化系统协同发展驱动因素辨识 |
4.3.2 城镇化与绿色化协同度时序分析 |
5 结论、政策建议与讨论 |
5.1 结论 |
5.1.1 长株潭城市群城镇化与绿色化子系相互制约的因素存在显着差异 |
5.1.2 长株潭城市群城镇化与绿色化协同度呈现波动性与阶段性特征 |
5.2 政策建议 |
5.2.1 遵循绿色化发展理念,走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
5.2.2 建立健全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
5.2.3 加快新能源推广,促进长株潭城市群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
5.2.4 践行绿色化发展理念,将绿色化发展纳入城镇化建设当中 |
5.3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长株潭城市群城镇化—绿色化系统指标数据 |
致谢 |
(6)长株潭地区农民合作社农业科技推广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分析法 |
1.4.2 实地调查法 |
1.4.3 比较分析法 |
1.4.4 问卷分析法 |
1.4.5 实证分析法 |
1.5 研究内容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民专业合作社 |
2.1.2 农业科技推广 |
2.1.3 互联网+农民专业合作社 |
2.1.4 长株潭城市群与城市群现代农业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农业科学技术创新扩散理论 |
2.2.2 农业科学技术成果转化理论 |
2.2.3 人力资本理论 |
3 长株潭地区农民合作社农业科技推广现状 |
3.1 长株潭地区农民合作社农业科技推广基本情况 |
3.2 长株潭地区农民合作社农业科技推广存在的问题 |
3.2.1 合作社农业科技推广的资金不足 |
3.2.2 合作社管理者进行农业科技推广不热心 |
3.2.3 自主研发能力薄弱 |
3.2.4 信息技术运用滞后 |
3.3 长株潭地区合作社农业科技推广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渠道窄 |
3.3.2 合作社管理者和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学历水平偏低 |
3.3.3 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 |
3.3.4 农民专业合作社承担农业科技成果推广风险的能力较低 |
4 农民合作社农技推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4.1 调查问卷统计性描述分析 |
4.1.1 农民合作社的基本情况 |
4.1.2 合作社农技推广情况 |
4.2 选取变量 |
4.3 模型选择及研究方法 |
4.3.1 回归模型介绍 |
4.3.2 回归模型构建和求解 |
4.4 计量结果分析 |
5 完善长株潭地区农民合作社农技推广的对策建议 |
5.1 提升农产品竞争力 |
5.2 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
5.3 扶持合作社网络知识与人才的教育培训 |
5.4 加快合作社联合社发展 |
5.5 推动网络平台与合作社深度融合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农民合作社农技推广情况调查问卷 |
致谢 |
(7)长株潭城市群高等教育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协同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 |
1.2.2 战略性新兴产业 |
1.2.3 协同度测度方法 |
1.2.4 高等教育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发展的的关系 |
1.2.5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基本框架以及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传统产业 |
2.1.2 高新技术产业 |
2.1.3 战略新兴产业 |
2.2 人力资本理论 |
2.3 产业关联理论 |
2.4 协同理论 |
2.5 高等教育与战略新兴产业协同发展的机理分析 |
第3章 现状分析 |
3.1 高等教育发展现状 |
3.1.1 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现状 |
3.1.2 长株潭城市群高等教育发展现状 |
3.2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
3.2.1 湖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
3.2.2 长株潭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
3.2.3 长株潭高等教育发展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系 |
第4章 实证分析 |
4.1 长株潭城市群高等教育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发展的实证分析 |
4.1.1 数据来源 |
4.1.2 指标选取与构建 |
4.1.3 耦合系数模型构建 |
4.1.4 实证结果及分析 |
4.2 长株潭城市群高等教育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发展的影响因素 |
4.2.1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4.2.2 模型设定 |
4.2.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5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5.1 主要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8)城市群发展阶段与区县级政区调整的协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研究说明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2.1 城市群发展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1 国外城市群发展演进研究 |
2.1.2 国内城市群发展演进研究 |
2.1.3 小结 |
2.2 行政区划调整国内外相关综述研究 |
2.2.1 国外行政区划调整研究 |
2.2.2 国内行政区划调整研究 |
2.2.3 国内区县级政区调整研究 |
2.2.4 小结 |
2.3 城市群与行政区划调整相关综述 |
2.3.1 我国城市群与行政区划调整研究 |
2.3.2 小结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城市群阶段划分概述 |
3.1 城市群发展阶段不同划分模式评析 |
3.2 城市群发展的一般特征及阶段划分模式选择 |
3.2.1 城市群中心城市主导阶段发展特征 |
3.2.2 城市群多中心竞争阶段发展特征 |
3.2.3 城市群网络化联动阶段发展特征 |
3.3 小结 |
第四章 区县级政区调整演变及其效应 |
4.1 区县级政区调整概述 |
4.1.1 行政区划调整 |
4.1.2 区县级行政区划调整 |
4.1.3 我国区县级政区调整总体演变情况 |
4.2 区县级行政调整的影响效应 |
4.3 区县级政区调整对城市群发展的影响 |
4.4 城市群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县级政区调整协同基本假设与命题 |
第五章 城市群中心城市主导阶段与区县级政区调整协同实证 |
5.1 成渝城市群发展及其区县级政区调整概况 |
5.1.1 成渝城市群发展现状 |
5.1.2 成渝城市群区县级政区调整概况 |
5.2 成渝城市群开发模式与其区县级政区调整的协同 |
5.3 成渝城市群城市体系结构与其区县级政区调整的协同 |
5.3.1 成渝城市群城市规模等级结构与其区县级政区调整的协同 |
5.3.2 成渝城市群城市职能结构与其区县级政区调整的协同 |
5.3.3 成渝城市群空间发展结构与其区县级政区的协同 |
5.4 成渝城市群区县级政区调整优化建议 |
5.5 小结——城市群中心城市主导阶段与区县级政区调整的协同 |
第六章 城市群多中心竞争阶段与区县级政区调整协同实证 |
6.1 长株潭城市群发展及其区县级政区调整概况 |
6.1.1 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现状 |
6.1.2 长株潭城市群区县级政区调整 |
6.2 长株潭城市群开发模式与其区县级政区调整的协同 |
6.3 长株潭城市群城市体系结构与其区县级政区调整的协同 |
6.3.1 长株潭城市群城市规模等级结构与其区县级政区调整的协同 |
6.3.2 长株潭城市群城市职能结构与其区县级政区调整的协同 |
6.3.3 长株潭城市群空间发展结构与其区县级政区调整的协同 |
6.4 长株潭城市群区县级政区调整优化建议 |
6.5 小结——城市群多中心竞争阶段与区县级政区调整的协同 |
第七章 城市群网络化联动阶段与区县级政区调整协同实证 |
7.1 长三角城市群发展及其区县级政区调整概况 |
7.1.1 长三角城市群发展现状 |
7.1.2 长三角城市群区县级政区调整概况 |
7.2 长三角城市群开发模式与其区县级政区调整的协同 |
7.3 长三角城市群城市体系结构与其区县级政区调整的协同 |
7.3.1 长三角城市群城市规模等级结构与其区县级政区调整的协同 |
7.3.2 长三角城市群城市职能结构与其区县级政区调整的协同 |
7.3.3 长三角城市群空间发展结构与其区县级政区调整的协同 |
7.4 长三角城市群区县级政区调整优化建议 |
7.5 小结——城市群网络化联动阶段与区县级政区调整的协同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与不足 |
8.2.1 创新 |
8.2.2 不足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长株潭地区乡村功能的时空动态演变及调控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 |
1.3.1 长株潭地区乡村功能的动态演变特征 |
1.3.2 长株潭地区乡村功能演变的驱动机制 |
1.3.3 长株潭地区乡村功能统筹的调控路径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可能的创新点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乡村 |
2.1.2 乡村功能 |
2.1.3 乡村振兴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与地域分异理论 |
2.2.2 生态位相关理论 |
2.2.3 中心地理论 |
2.2.4 农业区位论 |
2.2.5 乡村地理学理论 |
第3章 长株潭地区乡村功能的时空演变特征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长株潭地区乡村功能的界定 |
3.2.1 经济发展功能 |
3.2.2 农产品供给功能 |
3.2.3 社会保障功能 |
3.2.4 生态服务功能 |
3.3 长株潭地区乡村功能评价模型与方法 |
3.3.1 乡村功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3.2 乡村功能评价测度方法 |
3.3.3 乡村功能时空动态演变分析模型 |
3.4 长株潭地区乡村功能的动态演变特征 |
3.4.1 长株潭乡村功能的总体动态特征 |
3.4.2 经济发展功能的时空动态演变 |
3.4.3 农产品供给功能的时空动态演变 |
3.4.4 社会保障功能的时空动态演变 |
3.4.5 生态服务功能的时空动态演变 |
3.4.6 乡村功能重心的时空动态变化 |
第4章 长株潭地区乡村功能演变的机制研究 |
4.1 城市群地区乡村功能演变的影响因素 |
4.1.1 自然资源条件 |
4.1.2 经济发展与收入水平 |
4.1.3 交通区位条件 |
4.1.4 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
4.1.5 生态环境建设 |
4.1.6 政策制度因素 |
4.2 长株潭地区乡村功能演变的驱动机制 |
4.2.1 长株潭地区城乡发展格局 |
4.2.2 初期阶段的机制分析 |
4.2.3 中期阶段的机制分析 |
4.2.4 后期阶段的机制分析 |
第5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功能的调控路径 |
5.1 长株潭地区乡村功能调控的基本思路 |
5.1.1 乡村功能调控的必要性 |
5.1.2 乡村功能调控的宏观背景 |
5.1.3 乡村功能调控的基础条件 |
5.1.4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功能统筹的基本目标 |
5.2 长株潭地区乡村功能的调控路径 |
5.2.1 经济发展主导功能区的调控路径 |
5.2.2 农产品供给主导功能区的调控路径 |
5.2.3 社会保障主导功能区的调控路径 |
5.2.4 生态服务主导功能区的调控路径 |
5.3 乡村功能调控的政策及保障体系 |
5.3.1 国家的区域协调平衡政策 |
5.3.2 加强立法,建立完善乡村功能引导政策 |
5.3.3 凸显乡村主导功能的区域绩效考核和调控机制 |
5.3.4 构建凸显乡村功能价值的长效机制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 |
致谢 |
(10)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际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层面的研究 |
1.3.2 高新区层面的研究 |
1.3.3 城市及城市群层面的研究 |
1.3.4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创新 |
2.1.2 自主创新 |
2.1.3 原始创新 |
2.1.4 集成创新 |
2.1.5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
2.2 理论基础 |
2.2.1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
2.2.2 区域创新体系理论 |
2.2.3 增长极理论 |
3 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能力评价 |
3.1 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空间范围界定及发展概况 |
3.1.1 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空间范围界定 |
3.1.2 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概况 |
3.2 评价指标体系、数据来源、研究方法 |
3.2.1 评价指标体系 |
3.2.2 数据来源 |
3.2.3 研究方法 |
3.3 计算过程 |
3.3.1 动态变化分析计算过程 |
3.3.2 横向对比分析计算过程 |
3.4 结果分析 |
3.4.1 创新支撑环境较好,创新产出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
3.4.2 科技创新投入力度逐渐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不强 |
3.4.3 整体创新竞争力逐步提高,但与其它示范区差距较大 |
3.4.4 开发区空间联系不强,带动作用有待提高 |
3.4.5 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行政壁垒阻碍协同创新 |
4 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
4.1 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
4.1.1 指标选取 |
4.1.2 数据来源 |
4.2 研究方法 |
4.3 结果分析 |
5 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
5.1 加强开发区的空间联系,推动开发区协调发展 |
5.2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
5.3 优化创新支撑环境,完善法律法规 |
5.4 打破行政壁垒,加强区域协作 |
5.5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改善城市综合环境 |
5.6 加强产业集群建设,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
6 研究结论、创新之处、论文不足与未来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之处 |
6.3 论文不足 |
6.4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构建“长、株、潭”地区技术创新体系(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评价与适应机制研究 ——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D]. 胡强盛.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2]专利视角下长株潭知识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 杨大偲. 湘潭大学, 2020(02)
- [3]基于GWR模型的美丽乡村可达性研究 ——以长株潭地区为例[D]. 苗杰. 湖南工业大学, 2020(02)
- [4]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演化过程及形成机制[D]. 王美霞.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长株潭城市群城镇化与绿色化协同发展研究[D]. 段宜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2)
- [6]长株潭地区农民合作社农业科技推广影响因素研究[D]. 赵晔.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2)
- [7]长株潭城市群高等教育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协同发展研究[D]. 龙镜舟. 湘潭大学, 2019(02)
- [8]城市群发展阶段与区县级政区调整的协同研究[D]. 王益. 苏州科技大学, 2019(01)
- [9]长株潭地区乡村功能的时空动态演变及调控路径[D]. 欧阳巧玲.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2)
- [10]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能力研究[D]. 刘帅峰. 湖南师范大学, 2019(12)
标签:长株潭论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中国城市群论文; 空间分析论文; 协同创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