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fechnology Advanced Metallic Materials Research and Processing Technology Center(论文文献综述)
李宝营[1](2021)在《喷射成形AlSn20Cu合金靶材制备工艺与组织控制研究》文中认为AlSn20Cu合金具有良好的减摩耐磨性、嵌藏性、顺应性和抗腐蚀性,在滑动轴承减摩溅射镀层有广泛的应用。性能良好的镀层要求溅射AlSn20Cu合金靶材组织均匀,β-Sn相细小弥散分布。本文以喷射成形AlSn20Cu合金为研究对象,通过等温单道次热压缩实验研究了热变形条件对合金组织的影响,优化了合金热加工工艺;在优化的基础上进行轧制和退火实验,研究了轧制及退火对合金组织的影响;对制备的靶材进行磁控溅射试验,分析了溅射镀层组织形貌,最终为喷射成形AlSn20Cu溅射靶材的制备提供实验基础和理论支持。喷射成形制备的AlSn20Cu合金组织为细小β-Sn相较为均匀地分布于α-Al基体中,修正后的合金流变应力曲线具有动态回复特征,即变形初期应力迅速升高,后保持平稳。考虑应变耦合,构建了双曲正弦函数形式的本构方程,可以较好地预测合金热变形过程的流变应力。经过压缩变形,α-Al晶粒被压扁伸长,分布于晶界的网链状β-Sn相破碎,形成不连续的“锡岛”。热变形过程中α-Al晶粒变形以动态回复为主,相界处的部分α-Al发生动态再结晶,β-Sn发生了动态再结晶。基于动态材料模型构建了喷射成形AlSn20Cu合金的热加工图,最适宜的热变形参数为变形温度50~160℃、应变速率 0.2~1.0 s-1。轧制变形后,α-Al晶粒沿轧向伸长,组织为纤维状;随变形量增大,合金位错密度增大,晶界由平直状变为锯齿状;变形晶粒内有大量的亚结构形成,发生了动态回复;相界处α-Al发生了动态再结晶,形成了细小等轴晶。随变形量增大,沿晶界分布的网状β-Sn破碎程度增大,最终变为不连续的短条状和粒状。变形过程中,β-Sn发生了动态再结晶。退火后,组织中位错密度下降,亚晶组织长大,部分α-Al晶粒发生了再结晶。退火温度高于锡熔点,出现“锡汗”现象。喷射成形AlSn20Cu合金在轧制变形温度140℃、变形量50%,经260℃退火6h后获得了多数β-Sn相为粒状和短条状的良好组织。使用制备的靶材进行了磁控溅射实验,镀层成分接近于溅射靶材成分,溅射表面形貌为柱状和薄片状相间分布,柱状和薄片状分别为富锡组织和富铝组织。溅射截面厚度约17 μm,β-Sn相形貌为细条状和颗粒状,条状长约10 μm,厚度约1μm,均匀分布于基体中,整体致密性较好。
郑瀚森[2](2021)在《高强耐磨层状铝基复合材料流变模锻工艺及组织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层状复合材料保持了单一组元材料的优点且克服了各自组元材料的不足,具有更优异的综合性能和广泛的工业应用前景。近年来,轨道交通、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领域制动系统轻量化日趋迫切,开发结构功能一体化、短流程低成本制备技术,研制高强耐磨层状铝基复合材料制动部件,实现以铝代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论文以有工程应用背景的制动毂为研究对象,设计了外层耐磨层为SiCp/A357铝基复合材料、内层为7050高强铝合金材料的PAMC/Al层状复合材料制动毂;建立了 PAMC/Al层状复合材料制动毂固液复合流变铸造仿真模型;采用模拟仿真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发展了高强耐磨层状铝基复合材料流变模锻成型新技术;研究了工艺参数对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规律,揭示了异种材料固液复合机理,实现了层状复合材料的固液复合,制备了结构功能一体化的高强耐磨层状铝基复合材料铸件。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模拟仿真与实验验证,研究了流变模锻工艺参数对7050高强铝合金铸件成型性与缺陷的影响。研究表明:铸造热节存在于制动毂轮辐和轮辋交界处,浇铸温度升高、成型比压降低和模具温度升高均会使热节存在时间上升;优化后的流变工艺参数为浇铸温度660℃、成型比压100 MPa、模具温度200℃,7050铝合金制动毂铸件成型良好,无缩孔缩松缺陷。(2)研究了电磁均匀化熔体处理及微合金化对7050高强铝合金流变模锻制动毂铸件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对7050铝合金熔体施加电磁均匀化熔体处理及0.15 wt.%Sc微合金化处理后,流变模锻7050高强铝合金制动毂铸件组织明显细化,力学性能显着提升,与普通液态模锻相比,平均晶粒尺寸从136.9 μm降低至42.7 μm,抗拉强度由559MPa提升至597MPa,屈服强度由464MPa提升至518MPa,延伸率由6.1%提升至13.7%。(3)通过模拟仿真与实验研究,优化了耐磨环的结构参数,研究了固液复合铸造工艺关键参数对固液结合界面的影响,揭示了实现良好界面结合的规律:确保熔体与耐磨环表面润湿,耐磨环表面需产生一定程度的重熔并与熔体产生熔合结合,且熔合结合处液相共晶区尽量窄。本文实验条件下获得良好界面结合的工艺为:采用化学法去除表面氧化层,耐磨环结构参数为厚度5 mm、高度60 mm,耐磨环预热温度为200℃,加压前等待时间10 s。(4)分析表征了 PAMC/Al层状复合材料制动毂固液结合界面的组织形貌、元素分布、相组成及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固液界面耐磨环表层组织由细晶区、球化区和枝晶区构成;固液界面SiCp/A357铝基复合材料层存在约250 μm厚的过渡层,界面处存在大量T相和Mg2Si相;T6热处理后固液界面处T相消失生成了新相W相;经过T6热处理后,固液界面处维氏硬度从121.5 HV提升至172.0 HV,界面剪切强度由83.3 MPa提升至124.6 MPa,相比铸态提高了约50%。(5)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制备了外径470 mm、高度120 mm的大型PAMC/Al层状复合材料制动毂铸件。铸件组织呈细小等轴晶,宏观偏析程度较小,固液界面结合良好。铸件经T6热处理后的力学性能为:轮辋轴向抗拉强度582MPa,屈服强度512 MPa,延伸率7.9%;轮辐的径向抗拉强度590MPa,屈服强度530MPa,延伸率6.4%;轮辐的径向抗剪强度304 MPa。摩擦性能为:摩擦系数0.5776,磨损率3.99×10-7 cm3/(N.m)。台架试验验证结果良好,性能优异,具有较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辽宁省人民政府[3](2021)在《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2020年度辽宁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文中研究说明辽宁省人民政府文件辽政发[2021]13号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省政府决定,对为我省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人员和组织给予奖励。
肖莹颖[4](2021)在《鹰潭G铜业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呈现快速发展势头,伴随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房地产、电力、通信、航天、航空等领域对铜消费需求呈稳步上升的趋势,推动了铜加工行业进一步发展。同时,随着国内外市场需求日益旺盛、产业标准提高、环境保护日益关注,我国铜矿资源依赖海外进口、上下游产业链供应结构不匹配、资源利用率低造成环境污染严重、创新科研水准远远不足等问题日益严峻,对我国传统铜加工企业造成巨大冲击。鹰潭G铜业公司是一家研发和生产铜基新材料的铜加工企业,主要生产焊料、换向器、铜棒、铜带、铜线等铜产品。该公司位于我国主要的铜产业基地江西省鹰潭市,拥有得天独厚的交通、资源、产业等外部环境优势。同时,作为传统的铜加工企业,该公司主要通过粗铜加工等方式获取利润,盈利模式单一。在铜行业出现激烈的内部竞争,铜加工产品呈现同质化的大趋势下,该公司也面临着市场份额占比下降、产品核心技术薄弱、成本控制不足导致资源综合利用率较低等一系列问题。作者将战略管理作为研究方向,选取鹰潭G铜业公司作为本次论文的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走访调研,选取当地铜产业行业数据、重点企业的相关素材,并合理运用PEST分析、五力模型分析等多种分析模型对鹰潭G铜业公司所处的内外部发展战略环境逐个进行研判。此外,通过运用SWOT分析工具对鹰潭G铜业公司的优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分析对比出最适合鹰潭G铜业公司的战略选择并制定出相应的战略措施,为公司管理者在企业未来发展战略的选择上扩充思路,提供参考。通过贯彻此次发展战略,便于鹰潭G铜业公司扬长避短,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尽可能的降低外部威胁带来的弊端,实现公司稳健长足的发展;同时,为其他中小规模铜加工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如何制定适合自身的发展战略,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倪聪[5](2021)在《微流道换热器件激光选区熔化成型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微流道换热器具有体积小、换热效率高、结构紧凑等特点被大量应用于海上石油平台、氢燃料电池、舰船和航空航天等领域的热交换系统。目前微流道换热器热交换芯体部分多采用电化学腐蚀刻槽加扩散焊接工艺制造。该工艺存在加工效率低、污染环境和流道结构单一等问题。激光选区熔化(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增材制造技术可以实现复杂结构内孔流道的快捷、高效制造,为微流道换热器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制造方法。但与传统机械和电化学加工相比,SLM成型流道内孔表面粗糙度以及尺寸精度相对较差,影响了热交换介质流动性,甚至出现紊流和空洞效应,从而降低换热效率。此外,SLM成型过程中孔隙等缺陷将影响其承载能力。这些关键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SLM技术在微流道换热器件制造领域的应用。针对上述科学问题,论文开展了SLM增材制造成型整体的宏观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SLM成型件微观组织与性能分析、微流道内孔成型精度调控以及磨粒流抛光研究,取得如下研究成果:(1)基于离散元方法(DEM)建立了SLM成型过程中介观尺度模型,采用流体体积法(VOF)与光线追踪法对SLM成型过程中熔池形态进行动态追踪。将仿真结果与单道成型实验对比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研究了激光功率、扫描速度及扫描间距对SLM成型表面质量的影响,获得优化工艺参数区间。基于模拟结果采用响应面优化法分析了工艺参数对X方向、Y方向尺寸误差以及上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并根据优化的结果进行验证。(2)激光选区熔化成型316L不锈钢的晶粒以柱状晶外延生长方式存在,晶粒内具有特殊亚结构,采用凝固理论和温度场分析亚微结构形成机理,研究发现,熔池边缘较大的温度梯度与较快的凝固速率是亚结构的主要成因。SLM成型过程中的孔隙分成两类,一类是不规则形状的冶金气孔,它是由能量输入不足与工艺方案不合理导致;另一类是球形气孔,它是由匙孔周期性闭合以及保护气体卷入熔池中来不及溢出导致,并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气孔的形成机制。SLM成型试样的致密度与体能量密度相关联,体能量密度在100J/mm3~120J/mm3之间时,SLM成型试样的平均致密度大于99.73%。(3)SLM成型件的平均拉伸强度高于热轧板材,在拉伸变形过程中变形孪晶的产生使SLM成型316L不锈钢具有良好的塑性。气孔缺陷的存在使得SLM成型316L不锈钢的冲击强度弱于普通热轧板材。不同表面状态的SLM成型316L不锈钢试样件在3.5%Na Cl溶液中的腐蚀类型不同,未抛光试样的腐蚀类型主要为熔合线与球化金属球周围的点蚀,而抛光试样最先在孔隙内产生点蚀与局部腐蚀,然后向周边扩散。(4)为了提高微流道换热器件流道内孔SLM成型精度,首先研究倾斜角度对不同壁厚微流道内孔成型能力的影响,发现水平孔成型质量较差。根据流道水平孔成型特征,将其成型区域分为悬垂区和台阶区。研究水平孔顶部挂渣形成机理,在悬垂区采用降低能量输入的方法改善挂渣现象,分析激光功率、扫描速度、扫描间距对悬垂区成型的影响,得到优化结果。将SLM成型试样台阶区表面质量影响因素分为飞溅、粉末粘附和球化三大类,并分析其产生机理。依据台阶区的成型特征,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线能量输入、扫描间距和底面状态对熔道表面质量的影响。根据内孔悬垂区和台阶区的仿真优化结果进行实体生成,发现水平孔的成型精度提高近一倍,顶部挂渣现象较少。(5)针对SLM成型流道内孔表面粗糙度相对较差的情况,研究了复杂结构内孔流道磨粒流抛光机理,采用磨粒流抛光技术对SLM成型流道进行抛光。首先采用Fluent软件中离散模型模拟不同入口条件下磨粒在流道内分布状态和壁面冲蚀状态,结果表明,冲蚀最严重的区域发生在流道入口截面变小以及拐弯处。由于磨粒流抛光过程中存在材料去除不一致的问题,采用声场耦合模型将超声激振与磨粒流抛光技术相结合,利用动网格技术模拟对流道壁面实现超声振动。分析结果表明施加流道壁面的超声激振可以引起压力波和空化效应,从而达到提高流道内部湍动能。通过实验发现随着抛光时间的增加,内孔壁面粗糙度逐渐降低,但流道内孔壁面存在欠抛和过抛现象,施加在SLM成型试样表面的超声激振可以实现一致的材料去除率,增加抛光质量,这与仿真结果相符合。
李银光[6](2021)在《磨料粒度对磨料流加工的影响规律研究》文中认为磨料流加工是利用改性高分子材料在稳定粘弹态下和磨粒混合成为半固体的流体磨料被挤压通过待加工表面达到抛光、去毛刺和倒角等目的,是光整加工技术中的新兴工艺。该工艺对窄缝、微孔、异形孔腔的抛光极具优势。由于磨料流加工技术的诸多优点,关于磨料流技术的研究不断增多,但是由于影响磨料流加工效果的因素很多,如磨粒粒度、磨料粘度、加工温度、工件材料硬度等,使得对其加工机理的研究非常困难,取得的进展有限。本文在应用研究和试验过程中发现磨料的粒度对磨料流加工效果影响很大,在加工过程中使用不同粒度的磨料工件表面质量会呈现出不同的加工极限,而且加工效率也会随磨料粒度发生变化。而以往其他学者对磨料流技术加工机理的研究过程中只建立一种加工模型,忽视磨粒粒度带来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比不同粒度的磨粒和工件初始表面形貌的尺寸关系,建立不同粒度磨粒的加工模型;其中大粒度磨粒在建立加工模型和分析加工机理时需要将工件表面视为平面,而小粒度磨粒在建立加工模型和分析加工机理时需要将工件表面视为有一定角度的斜面,在此分析基础上,研究磨料粒度对磨料流技术加工过程中加工极限和加工效率的影响规律,以及设计不同粒度磨料交替使用的实验方案来突破传统实验方案的限制,达到更好的加工效果,为磨料流加工工艺的理论分析和实际生产中磨料粒度的选择提供新的思路。主要工作和结论归纳如下:(1)研究影响磨料流技术加工效果的因素,分析流体磨料的流动特性。总结磨粒压痕深度、磨粒粒径对工件表面材料去除方式的影响规律,并分析磨粒对工件进行材料去除的条件。对表面粗糙度Ra=1.97μm的不锈钢毛细管内壁表面进行测量,得到其微观形貌的实测图,做表面形貌曲线,通过其与不同粒度的磨粒进行基于实际尺寸的接触关系进行对比,将加工模型分为介观尺度下大粒度磨粒加工模型和微观尺度下小粒度磨粒加工模型,并分别对其进行受力分析,其中在分析大粒度磨粒的加工机理时将工件表面视为平面,分析小粒度磨粒的加工机理时将工件表面视为一定角度的斜面。(2)在对不同粒度磨粒加工机理的理论分析基础上,安排不同粒度磨料的加工实验。对不同粒度磨料达到加工极限的实验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不同粒度磨料在加工过程中加工极限产生的原因,同时对不同粒度磨料在加工过程中的加工效率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大粒度磨料在每次加工过程中的材料去除量较大,加工效率高,但是有效加工次数较少,容易达到加工极限,出现加工过量的现象;小粒度磨料在每次加工过程中的材料去除量较小,加工效率较低,但是达到加工极限前的有效加工次数更多,能够获得更好的加工质量。(3)为了获得更好的加工效果,在分析不同粒度磨料在磨料流技术加工过程中加工极限和加工效率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提出并安排了大粒度磨料和小粒度磨料交替使用的实验方案。经过实验结果的对比,发现新的实验方案可以获得更好的加工质量,同时能够提高加工效率,这也为实际生产中提高磨料流技术的加工效果提供了新的思路。
李冬[7](2021)在《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高校建设呈现持续增长态势的背景下,针对老校区中的旧建筑及其环境的再利用成为建筑学领域关注的热点。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建成至今已有六十余年,保留有建校前留存的营房以及其他旧建筑。然而,整体校园面临空间布局单一、场所记忆流失等问题,需要进行适度的改扩建以满足使用需求。本文以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为研究对象,以理论研究、相关案例分析与太平园校区现状调研为基础,提出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策略与设计方案,并总结设计经验。首先,通过对当下老校区改扩建现状、规划与建筑再利用相关文献、校园改扩建发展历程以及老校区旧建筑价值认知等研究背景的阐述,明确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其次,以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相关的理论为基础,以价值认知与建筑现象学为依据,建构了包含空间布局、场所重塑以及技术支持三个主要方面的改扩建设计策略框架。此外,选取以老校区中旧建筑及其环境的、再利用相关案例进行分析与设计经验的总结。同时,通过对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历史沿革、现状建筑与环境等方面的调查与分析,明确改扩建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改扩建设计目标与指导思想。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策略,并对设计方案进行分析。设计策略包含外部空间布局、建筑空间布局、空间形式表达以及相关技术支撑四大方面,设计内容从外部空间的整合、旧建筑空间的整合、航空限高下新建筑设计、环境场所重塑以及相关技术运用五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总结老校区旧建筑及其环境再利用的设计经验以期为相似案例提供参考,并进行反思与展望。
秦望[8](2021)在《螺杆挤出式3D打印机结构设计及其数值模拟研究》文中提出3D打印是增材制造的重要实现方式,其本质是一种快速成型技术。众多3D打印技术中,FDM型熔融沉积技术(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FDM)凭借其结构简单、成本低、运行安全可靠等优点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其进一步推广应用却因耗材种类有限、喷头易堵塞、制品精度难控制等问题而受到限制。因此,为解决现有FDM型3D打印设备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设计一种新型桌面级FDM型双螺杆挤出式3D打印机,开展成型挤压系统的理论设计和数值模拟研究。首先,设计一种新型3D打印成型系统各运动部件的整体布局和控制传动方案,通过对各执行运动部件的合理分解,完成一种新型双螺杆挤出式3D打印成型设备的功能及结构设计;综合考虑螺杆各结构参数及转速与喷头挤出量等的关系,确定出螺杆转速与喷头进给速度的最佳匹配模型。然后,通过理论分析与计算核心部件双螺杆的受力与强度,借助有限元软件ANSYS Workbench对双螺杆在工况载荷下的受力与变形等情况进行分析验证,检验其强度、刚度是否符合3D打印成型精度设计要求与使用功能需求。再后,采用有限元软件POLYFLOW,通过多种指标和参数定性、定量分析流场内打印物料的输送情况,讨论螺杆在不同工况下的工作性能,掌握挤出成型过程中流道内热熔体流动规律,研究螺杆结构设计参数和成型工艺参数对挤出系统内流场分布及制品打印精度的影响机制,最终得到螺杆最优化及3D打印成型最佳的技术参数。最后,为保证物料能稳定连续化地由喷嘴挤出,达到通过调节螺杆转速来控制喷头流率的目的,对喷头部件进行了温度场和热应力耦合场的模拟仿真,通过分析喷头内物料的流动情况与温度分布规律,得出喷嘴结构对3D打印成型精度的影响机制。
郭诚君[9](2021)在《微量Co、P元素添加对Cu-15Ni-8Sn合金组织性能调控机理研究》文中认为Cu-15Ni-8Sn合金作为一种高强、高弹、高耐磨和抗应力松弛性良好的高端铜合金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制造耐磨轴承、轴套、轴瓦以及高功率电子元器件、精密接插端子等部件,是最有潜力的铍铜替代材料之一。然而,Cu-15Ni-8Sn合金时效后期不连续沉淀的形成会严重恶化其性能。微合金化作为改善合金成分偏析和遏制不连续沉淀析出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近年来备受关注。因此,本文开展Co、P添加对Cu-15Ni-8Sn合金组织和性能影响的基础理论研究,结合形变热处理技术,进一步改善Cu-15Ni-8Sn-x(Co/P)合金的综合性能,揭示合金的强化机理,并根据合金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对其耐摩擦磨损性能和抗热应力松弛性能进行了比较分析,探究加工过程中“合金成分-微观组织-制备加工-力学性能-功能特性”之间的关系,主要实验结果如下:Cu-15Ni-8Sn合金中Co元素的添加具有改善合金成分偏析的潜力。此外,Co元素的添加不影响Cu-15Ni-8Sn合金的相变序列,时效过程中Co元素主要富集在有序相和γ-DO3相的核心,影响调幅组织的粗化和不连续沉淀的形成。Cu-15Ni-8Sn和Cu-15Ni-8Sn-0.5Co合金调幅组织的粗化激活能分别为148 k J/mol和177 k J/mol,Cu-15Ni-8Sn-0.5Co合金调幅组织粗化激活能的增加与扩散系数D,界面能σ、平衡固溶度Xe以及相变自由能的减小有关。当Co添加量为0.5 wt.%-0.8 wt.%时,可提高Cu-15Ni-8Sn合金的峰值硬度和抗过时效能力,同时显着抑制不连续沉淀的形核和长大。基于JMAK方程可得Cu-15Ni-8Sn和Cu-15Ni-8Sn-0.5Co合金不连续沉淀反应的扩散激活能Q值分别为105.45 k J/mol和178.44 k J/mol。Co添加对不连续沉淀的抑制作用与基体过饱和度的下降,晶界形貌的平直化以及层状间距的增大有关。此外,两组合金不连续沉淀的层间距与合金的硬度符合Hall-Petch型关系式,且在同一时效温度下Cu-15Ni-8Sn-0.5Co合金不连续沉淀层间距更大,这与α-Cu基体与γ-DO3相界面能的增加有关。Cu-15Ni-8Sn合金中适量P元素的添加可以细化晶粒,改善合金的成分偏析。在固溶处理过程中,P的添加促进了Cu-15Ni-8Sn合金调幅分解和有序化的发生,这与原子尺寸因子的增加有关。此外,在Cu-15Ni-8Sn-0.2P合金固溶处理和时效过程中,观察到不同形状的六方Ni10Sn P3相,Ni10Sn P3相与铜基体呈非共格关系,与基体的取向关系为(02?0)Cu∥(01?12)Ni10Sn P3,[001]Cu∥[011?1]Ni10Sn P3。P的添加也可延缓Cu-15Ni-8Sn合金调幅组织的粗化,Cu-15Ni-8Sn-0.2P合金调幅组织的粗化激活能为198.61 k J/mol,小于Cu-15Ni-8Sn和Cu-15Ni-8Sn-0.5Co合金,这与平衡固溶度Xe的减小以及相变自由能的降低有关。当P添加量为0.1 wt.%-0.2 wt.%时,可有效抑制不连续沉淀的形核和长大,基于JMAK方程可得Cu-15Ni-8Sn-0.2P合金不连续沉淀反应的扩散激活能Q值为221.90 k J/mol,远大于Cu-15Ni-8Sn合金的105.45 k J/mol。P的添加对不连续沉淀的抑制作用与Ni10Sn P3相的分布、无沉淀区的形成、晶界扩散系数的降低以及不连续沉淀层间距的增加有关。相对于Cu-15Ni-8Sn合金而言,Cu-15Ni-8Sn-0.2P合金不连续沉淀层间距的增加与Ni10Sn P3相的形成引起自由能的增加有关。时效前冷变形的引入能够促进调幅组织的粗化,加快不连续析出的反应速度,同时可抑制DO22向L12有序反应的转变。在时效过程中形变Cu-15Ni-8Sn-x(Co/P)合金性能的降低是不连续析出与再结晶反应共同作用的结果,且不连续沉淀对合金性能的恶化远大于再结晶晶粒的形成。在形变Cu-15Ni-8Sn和Cu-15Ni-8Sn-0.5Co合金时效后期,不连续析出反应占主导,不连续析出反应会抑制再结晶的发生。然而,对于原始晶粒尺寸更小的Cu-15Ni-8Sn-0.2P合金,在恰当的时效温度和大变形量的情况下,再结晶反应占主导,再结晶反应显着抑制不连续析出反应。此外,Co、P的添加均可提高Cu-15Ni-8Sn合金的硬度、强度和弹性模量,且Cu-15Ni-8Sn-0.2P合金的综合性能更优。Cu-15Ni-8Sn、Cu-15Ni-8Sn-0.5Co和Cu-15Ni-8Sn-0.2P合金在400℃峰值时效时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弹性模量分别为1245 MPa(1165 MPa)和144.9 GPa;1250 MPa(1197 MPa)和149.8 GPa;1303 MPa(1280 MPa)和145.0 GPa。析出强化、位错强化和固溶强化被认为是提高Cu-15Ni-8Sn-x(Co/P)合金强度的主要强化机制,其中,Cu-15Ni-8Sn-0.5Co和Cu-15Ni-8Sn-0.2P合金屈服强度的提高归因于固溶强化和析出强化的综合作用。根据Cu-15Ni-8Sn合金的应用环境,对Cu-15Ni-8Sn-x(Co/P)合金的耐摩擦磨损性能和抗热应力松弛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u-15Ni-8Sn-0.2P合金具有更好的耐摩擦磨损性能,P的添加形成了Ni10Sn P3相,具有高的硬度,其沿着晶界和基体分布使得Cu-15Ni-8Sn-0.2P合金具有更好的耐摩擦磨损性能。而Cu-15Ni-8Sn-0.5Co合金具有更高的抗热应力松弛性能,Co与空位的结合能更大,会加速消耗基体中的空位,大大减少空位的数量,从而有效抑制可动位错的滑移,此外,Co固溶到铜基体里面,可钉扎位错运动,减缓再结晶的发生,两者共同作用使得Cu-15Ni-8Sn-0.5Co合金具有更好的抗热应力松弛性能。
何汝杰,周妮平,张可强,王文清,白雪建,张学勤,方岱宁[10](2021)在《SiC陶瓷材料增材制造研究进展与挑战》文中指出碳化硅(SiC)陶瓷材料广泛应用于国防与工业重大领域。增材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AM) 技术的出现为 SiC 陶瓷材料及其制品的制备提供了崭新的技术途径。本文针对近年来发展的SiC陶瓷材料增材制造技术(包括非直接增材制造技术、直接增材制造技术等)进行系统综述与总结。并对SiC陶瓷材料增材制造过程的关键科学技术挑战进行归纳,以及对未来可能的研究机遇进行展望。本文旨在为SiC陶瓷及其他结构陶瓷材料的增材制造研究提供参考。
二、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fechnology Advanced Metallic Materials Research and Processing Technology Center(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fechnology Advanced Metallic Materials Research and Processing Technology Center(论文提纲范文)
(1)喷射成形AlSn20Cu合金靶材制备工艺与组织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轴瓦材料组织性能及分类 |
1.2.1 轴瓦材料性能和组织要求 |
1.2.2 轴瓦材料分类及发展 |
1.2.3 铝锡合金的组织 |
1.3 铝锡铜合金制备工艺与研究现状 |
1.3.1 粉末冶金法 |
1.3.2 熔炼铸造法 |
1.3.3 喷射成形法 |
1.4 铝合金热变形行为及研究现状 |
1.4.1 本构模型 |
1.4.2 热加工图 |
1.4.3 热变形过程中组织演变 |
1.5 铝合金及轧制工艺与研究现状 |
1.5.1 铝合金轧制工艺 |
1.5.2 铝合金轧制研究现状 |
1.6 铝锡铜合金磁控溅射研究现状 |
1.7 研究目的和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
1.7.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7.2 研究内容 |
1.7.3 技术路线 |
2 实验材料及实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等温热压缩实验 |
2.3 轧制实验 |
2.4 退火实验 |
2.5 磁控溅射试验 |
2.6 显微组织与物相分析 |
2.6.1 OM分析 |
2.6.2 SEM及EDS分析 |
2.6.3 EBSD分析 |
2.6.4 XRD分析 |
2.6.5 DSC分析 |
2.7 显微硬度分析 |
3 喷射成形AlSn20Cu合金显微组织 |
3.1 合金组织 |
3.2 合金相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喷射成形AlSn20Cu合金的热变形行为分析 |
4.1 喷射成形AlSn20Cu合金本构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
4.1.1 合金的流变应力曲线分析 |
4.1.2 热变形本构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4.2 热变形条件对喷射成形AlSn20Cu合金组织的影响 |
4.2.1 变形温度对组织的影响 |
4.2.2 应变速率对组织的影响 |
4.2.3 变形量对组织的影响 |
4.3 喷射成形AlSn20Cu合金的热加工图分析 |
4.3.1 热加工图构建原理 |
4.3.2 热加工图的构建 |
4.3.3 热加工图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喷射成形AlSn20Cu合金轧制变形行为研究 |
5.1 轧制变形对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 |
5.1.1 轧制温度对板材开裂的影响 |
5.1.2 轧制温度对合金组织的影响 |
5.1.3 轧制变形量对合金组织的影响 |
5.1.4 轧制对合金显微硬度的影响 |
5.2 退火对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 |
5.2.1 退火温度对合金组织的影响 |
5.2.2 退火时间对合金组织的影响 |
5.2.3 退火对显微硬度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6 喷射成形AlSn20Cu靶材溅射组织形貌分析 |
6.1 AlSn20Cu合金溅射靶材组织 |
6.2 溅射表面组织形貌分析 |
6.3 溅射截面组织形貌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高强耐磨层状铝基复合材料流变模锻工艺及组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高强铝合金的铸造成型 |
1.2.1 7xxx系铝合金的研究现状 |
1.2.2 7xxx铝合金的铸造工艺 |
1.2.3 7xxx铝合金流变成型研究进展 |
1.3 层状复合材料的成型方法 |
1.3.1 离心铸造法 |
1.3.2 浸渗法 |
1.3.3 铸造复合法 |
1.4 层状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机理 |
1.4.1 固液界面的复合机理 |
1.4.2 固液界面的过渡层 |
1.4.3 元素扩散及化合物生长对固液界面结合性能的影响 |
1.5 本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 本论文的难点、关键技术及创新点 |
1.7 本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研究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SiCp/A357复合材料 |
2.1.2 7050铝合金 |
2.2 实验装置 |
2.2.1 SiC颗粒预处理装置 |
2.2.2 真空搅拌铸造装置 |
2.2.3 固液复合铸造装置 |
2.2.4 熔体处理装置 |
2.2.5 热处理装置 |
2.3 有限元模拟仿真 |
2.3.1 模拟仿真软件及内容 |
2.3.2 几何模型的建立及计算参数 |
2.4 分析测试方法 |
2.4.1 化学成分分析 |
2.4.2 微观组织观察 |
2.4.3 室温力学性能分析 |
2.4.4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2.4.5 摩擦磨损性能分析 |
3 7050铝合金流变模锻工艺研究 |
3.1 7050铝合金流变模锻工艺仿真优化 |
3.1.1 模型建立及计算参数设定 |
3.1.2 计算结果及分析 |
3.2 实验中各工艺参数对成型性的影响 |
3.2.1 模具温度的影响 |
3.2.2 浇铸温度的影响 |
3.2.3 比压对成型性的影响 |
3.3 各工艺参数对微观缺陷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7050铝合金流变模锻组织性能调控研究 |
4.1 流变模锻成型工艺对组织的影响 |
4.1.1 浇铸温度对微观组织的影响 |
4.1.2 比压对晶粒形貌的影响 |
4.2 7050铝合金组织调控方案 |
4.3 7050铝合金制动毂调控前后的组织与性能 |
4.4 7050铝合金组织调控优化机理 |
4.4.1 微合金化对7050铝合金铸件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
4.4.2 IC-AEMS熔体处理对7050铝合金铸件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4.5 7050铝合金层的拉伸断口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PAMC/Al层状复合材料制动毂固液复合铸造工艺研究 |
5.1 PAMC/Al层状复合材料制动毂固液复合铸造工艺仿真优化 |
5.1.1 耐磨环厚度对其内表面升温的影响 |
5.1.2 耐磨环高度对其内表面升温的影响 |
5.1.3 耐磨环预热温度对其内表面升温的影响 |
5.2 复合铸造工艺参数对固液界面结合的影响 |
5.2.1 耐磨环表面处理对界面结合的影响 |
5.2.2 耐磨环预热温度对界面结合的影响 |
5.2.3 复合铸造加压前等待时间对界面结合的影响 |
5.3 分析与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6 PAMC/Al层状复合材料制动毂固液复合界面的组织与性能 |
6.1 固液复合界面的微观组织结构 |
6.1.1 铸态固液复合界面的微观组织结构 |
6.1.2 T6态固液复合界面的微观组织结构 |
6.2 固液复合界面的力学性能 |
6.2.1 维氏硬度测试 |
6.2.2 剪切性能测试 |
6.3 分析和讨论 |
6.3.1 固液铸造过程中界面的形成 |
6.3.2 剪切断口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大型PAMC/Al层状复合材料制动毂复合铸造实验 |
7.1 大型PAMC/Al层状复合材料制动毂结构及制备 |
7.2 大型PAMC/Al层状复合材料制动毂组织及性能 |
7.2.1 微观组织表征 |
7.2.2 性能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鹰潭G铜业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 |
1.2.1 国外理论研究 |
1.2.2 国内理论研究 |
1.2.3 理论研究小结 |
1.3 研究方法、内容与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思路 |
第2章 战略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
2.1 战略管理理论综述 |
2.2 战略管理分析工具 |
2.2.1 PEST分析法 |
2.2.2 五力分析模型分析法 |
2.2.3 SWOT分析法 |
第3章 鹰潭G铜业公司发展战略环境分析 |
3.1 鹰潭G铜业公司基本情况 |
3.2 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3.2.1 资源分析 |
3.2.2 能力分析 |
3.2.3 内部环境分析小结 |
3.3 外部环境分析 |
3.3.1 宏观环境因素分析(PEST模型分析) |
3.3.2 行业环境因素分析(五力模型分析) |
3.4 SWOT分析 |
3.4.1 优势分析 |
3.4.2 劣势分析 |
3.4.3 机会分析 |
3.4.4 威胁分析 |
第4章 鹰潭G铜业公司发展战略选择 |
4.1 鹰潭G铜业公司SWOT矩阵分析表 |
4.1.1 优势机会战略(SO战略) |
4.1.2 优势威胁战略(ST战略) |
4.1.3 弱点机会战略(WO战略) |
4.1.4 弱点威胁战略(WT战略) |
4.2 鹰潭G铜业公司战略选择 |
第5章 鹰潭G铜业公司发展战略实施 |
5.1 加大人才科研投入,深挖产品附加值 |
5.1.1 丰富产品种类,扩大市场覆盖面 |
5.1.2 推进技术改造,提升企业生产效率 |
5.1.3 引进高端人才,建立完备人才体系 |
5.2 扩大企业销售网络,拓展稳定客户群体 |
5.3 利用产业集群优势,整合资源提效增速 |
5.4 引入资本重组转型,延伸上下游产业链 |
5.5 完善企业组织架构,推动企业高效运行 |
5.6 壮大企业生产规模,掌握主动权和话语权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微流道换热器件激光选区熔化成型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激光选区熔化技术概述 |
1.3 激光选区熔化成型微流道换热器件研究现状 |
1.3.1 成型精度调控研究 |
1.3.2 表面粗糙度调控研究 |
1.3.3 成型缺陷调控研究 |
1.3.4 流道内孔后处理工艺研究 |
1.4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1.4.1 课题来源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设备、材料和测试分析方法 |
2.1 实验设备与材料 |
2.1.1 实验设备 |
2.1.2 实验材料 |
2.2 测试分析方法 |
2.2.1 表面粗糙度检测 |
2.2.2 致密度检测 |
2.2.3 金相试样的制备及观察 |
2.2.4 扫描电镜(SEM)观察与分析 |
2.2.5 力学性能测试 |
2.2.6 耐腐蚀性能测试 |
2.2.7 SLM成型内孔表面磨粒流抛光试验方法 |
2.3 激光选区熔化数值模拟方法 |
2.3.1 粉床建立 |
2.3.2 激光热源模型选择 |
2.3.3 光线追踪 |
2.3.4 流体体积法(VOF) |
2.3.5 熔池内的传热及流动 |
2.3.6 初始化条件与边界条件 |
2.3.7 蒸发反作用力 |
2.3.8 材料参数 |
第3章 SLM增材制造成型有限元分析与宏观形貌调控 |
3.1 熔道成型与有限元仿真分析模拟 |
3.1.1 单熔道成型原理 |
3.1.2 单熔道成型过程仿真与验证 |
3.2 工艺参数对熔道成型的影响 |
3.2.1 线能量对单层单道成型的影响 |
3.2.2 扫描间距对单层多道成型的影响 |
3.3 基于响应面工艺参数优化 |
3.3.1 实验设计 |
3.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3 工艺参数优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SLM成型件微观组织与性能研究 |
4.1 SLM成型件微观组织分析 |
4.1.1 晶粒外延生长 |
4.1.2 不锈钢亚结构 |
4.2 SLM成型件气孔缺陷形成与致密度研究 |
4.2.1 气孔形貌与分类 |
4.2.2 气孔形成机制 |
4.2.3 试样致密度分析 |
4.3 SLM成型件力学性能与耐腐蚀性能研究 |
4.3.1 拉伸性能分析 |
4.3.2 冲击性能分析 |
4.3.3 耐腐蚀性能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SLM增材制造微流道内孔成型精度调控 |
5.1 不同倾角内孔成型分析 |
5.2 微流道内孔悬垂区表面粗糙度研究 |
5.2.1 悬垂区挂渣形成机理 |
5.2.2 工艺参数对悬垂区挂渣缺陷的影响 |
5.3 微流道内孔台阶区表面粗糙度研究 |
5.3.1 底面状态对熔道成型的影响 |
5.3.2 工艺参数对台阶区表面成型的影响 |
5.4 水平孔实体件成型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微流道换热器内孔磨粒流抛光研究 |
6.1 磨粒流加工机理分析 |
6.1.1 液固两相流的物理模型 |
6.1.2 超声耦合模型 |
6.2 复杂流道内孔磨粒流抛光数值模拟分析 |
6.2.1 几何模型的创建与网格划分 |
6.2.2 物理参数与边界条件 |
6.2.3 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
6.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6.3.1 SLM成型内流道形貌分析 |
6.3.2 磨粒流内孔抛光研究 |
6.3.3 超声辅助磨粒流内孔抛光研究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相关程序代码 |
附录 B 微流道换热器件SLM成型工艺分析与制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6)磨料粒度对磨料流加工的影响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磨料流加工技术概述 |
1.2.1 磨料流加工技术 |
1.2.2 影响磨料流加工效果的因素 |
1.3 磨料流技术加工机理的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的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的研究进展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不同粒度磨粒加工机理的研究 |
2.1 流体磨料在孔道内的流动状态分析 |
2.1.1 入口区速度压力变化情况 |
2.1.2 出口区速度压力变化情况 |
2.1.3 全展流区速度压力变化情况 |
2.2 磨粒粒度对磨料流加工模型的影响 |
2.2.1 工件表面形貌图 |
2.2.2 不同粒度磨粒的加工模型 |
2.3 磨粒粒度对磨料流加工机理的影响 |
2.3.1 材料去除方式 |
2.3.2 不同粒度磨粒的受力分析 |
2.4 本章总结 |
第3章 磨料粒度对加工极限的影响规律研究 |
3.1 不同粒度磨料的实验准备 |
3.2 小粒度磨料对工件表面质量加工极限的影响规律 |
3.2.1 小粒度磨料加工极限实验 |
3.2.2 实验结果分析 |
3.3 大粒度磨料对工件表面质量加工极限的影响规律 |
3.3.1 大粒度磨料加工极限实验 |
3.3.2 实验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磨料粒度对加工效率的影响规律研究 |
4.1 小粒度磨料对加工效率的影响规律研究 |
4.2 大粒度磨料对加工效率的影响规律研究 |
4.3 相同条件下不同粒度磨料加工效率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不同粒度磨料交替使用的加工效果研究 |
5.1 交替使用不同粒度磨料的实验方案设计 |
5.2 不同实验方案加工效果对比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多因素作用下高校建设呈持续增长态势 |
1.1.2 老校区优势与劣势并存 |
1.1.3 老校区中旧建筑改扩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1.1.4 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的改扩建需求 |
1.2 相关概念与研究内容界定 |
1.2.1 高校老校区 |
1.2.2 旧建筑与新建筑 |
1.2.3 校园环境 |
1.2.4 改扩建与再利用 |
1.2.5 研究内容的界定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校园规划与设计相关文献综述 |
1.3.2 建筑再利用相关文献综述 |
1.3.3 我国近代校园改扩建发展历程 |
1.3.4 老校区旧建筑及其环境的价值认知 |
1.4 研究意义、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理论研究与策略体系建构 |
2.1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理论依据 |
2.1.1 可持续的发展观 |
2.1.2 有机更新理论——循序渐进的小规模更新 |
2.1.3 共生理论——新旧元素共生 |
2.1.4 强调文化性与场所性的设计理论 |
2.2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策略体系建构 |
2.2.1 设计策略体系建构的原则 |
2.2.2 设计策略体系构建的现实依据 |
2.2.3 设计策略体系建构的理论依据——建筑现象学 |
2.2.4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策略体系建构 |
2.3 本章小节 |
3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相关案例研究 |
3.1 四川藏语佛学院改扩建 |
3.1.1 藏语佛学院的空间布局 |
3.1.2 藏语佛学院的形式表达 |
3.1.3 藏语佛学院的技术支持 |
3.2 宾夕法尼亚大学休梅克绿地改造 |
3.2.1 休梅克绿地的空间布局 |
3.2.2 休梅克绿地的形式表达 |
3.2.3 休梅克绿地的技术支持 |
3.3 华东师范大学丽娃河畔化雨书斋改造 |
3.3.1 化雨书斋的空间布局 |
3.3.2 化雨书斋的形式表达 |
3.3.3 化雨书斋的技术支持 |
3.4 哈佛大学人类学系馆改造 |
3.4.1 人类系馆的空间布局 |
3.4.2 人类系馆的形式表达 |
3.4.3 人类系馆的技术支持 |
3.5 本章小结 |
4 太平园校区旧建筑及其环境调研分析 |
4.1 太平园校区整体分析 |
4.1.1 校区区域位置 |
4.1.2 校区发展历史 |
4.1.3 校园整体形态 |
4.2 太平园校区现状环境调查分析 |
4.2.1 校园周边环境现状 |
4.2.2 校园整体空间秩序分析 |
4.2.3 校园公共空间分析 |
4.3 太平园校区旧建筑调查分析 |
4.3.1 现状建筑平面特征 |
4.3.2 现状建筑立面特征 |
4.3.3 现状建筑结构特征 |
4.3.4 现状建筑功能用房指标分析 |
4.4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面临的主要问题 |
4.4.1 校园外部空间缺乏系统性布局 |
4.4.2 建筑空间布局单一 |
4.4.3 场所记忆的流失 |
4.4.4 规划条件的限制 |
4.5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目标 |
4.5.1 空间优化,寻求新旧整合 |
4.5.2 场所重塑,再现场地记忆 |
4.6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指导思想 |
4.6.1 选择较小的建设规模 |
4.6.2 最大化利用旧建筑及其环境 |
4.6.3 适度开发地下空间 |
4.7 本章小结 |
5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策略研究 |
5.1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外部空间布局策略 |
5.1.1 梳理新旧空间秩序 |
5.1.2 融合新旧文脉肌理 |
5.1.3 延续原有场地特征要素 |
5.2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建筑空间布局策略 |
5.2.1 织补建筑外部空间 |
5.2.2 重组建筑内部空间 |
5.2.3 整合新旧建筑空间 |
5.3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空间形式表达策略 |
5.3.1 协调新旧形式关系 |
5.3.2 延续建筑界面特征 |
5.3.3 场景再现与场所暗示 |
5.4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技术支持策略 |
5.4.1 结构与材料技术 |
5.4.2 生态与节能技术 |
5.5 本章小节 |
6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研究 |
6.1 太平园校区外部空间整合设计 |
6.1.1 空间构架的调整 |
6.1.2 交通流线的更新 |
6.1.3 节点空间的优化 |
6.2 太平园校区空间形式表达设计 |
6.2.1 原有树木利用下的氛围塑造 |
6.2.2 景观小品营造下的场所暗示 |
6.2.3 色彩与构图要素的延续 |
6.2.4 材质肌理的延续 |
6.2.5 新旧尺度的协调与统一 |
6.3 太平园校区旧建筑空间整合设计 |
6.3.1 场地空间的围合修补 |
6.3.2 平面组织与空间重塑 |
6.3.3 建筑卫生服务空间改造 |
6.3.4 室内外过渡空间的优化 |
6.4 太平园校区新建建筑空间设计——以新建食堂为例 |
6.4.1 设计目标的建立 |
6.4.2 场地流线更新与肌理融合 |
6.4.3 功能复合下的平面空间设计 |
6.4.4 航空限高下的竖向空间设计 |
6.5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技术选择 |
6.5.1 建筑原有结构的加固 |
6.5.2 建筑新结构体系的引入 |
6.5.3 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改善 |
6.5.4 外部空间改造相关技术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归纳与总结 |
7.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附录 |
附录 |
附录 Ⅰ:2001 年太平园校区地形图 |
附录 Ⅱ:太平园校区现状建筑调研情况汇总表 |
附录 Ⅲ:太平园校区现状环境调研情况汇总表 |
附录 Ⅳ:本文改扩建设计方案相关图纸 |
(8)螺杆挤出式3D打印机结构设计及其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FDM型3D打印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FDM技术国外研究现状 |
1.2.2 FDM技术国内研究现状 |
1.2.3 螺杆挤出式3D打印技术研究现状 |
1.3 内容概述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主要研究体系 |
第2章 螺杆挤出式3D打印机结构设计 |
2.1 新型3D打印机工作原理分析 |
2.2 3D打印机整体结构设计 |
2.3 核心零部件双螺杆设计 |
2.3.1 双螺杆构型与转向 |
2.3.2 螺杆端面型线设计 |
2.3.3 螺杆各功能段设计 |
2.4 核心零部件喷头设计 |
2.5 其他功能部件设计 |
2.5.1 打印机架设计 |
2.5.2 打印平台设计 |
2.6 速度匹配关系确定 |
2.6.1 双螺杆挤出量计算 |
2.6.2 螺杆转速与喷头进给速度匹配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双螺杆强度校核及静力学有限元分析 |
3.1 螺杆强度校核 |
3.1.1 螺杆受力分析 |
3.1.2 螺杆强度校核 |
3.2 螺杆结构静力学有限元分析 |
3.2.1 网格划分与边界条件设置 |
3.2.2 有限元结果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熔体输送段流场特性数值模拟分析 |
4.1 有限元基础 |
4.2 流场数学模型 |
4.2.1 基本假设 |
4.2.2 数学控制方程 |
4.3 有限元模型建立及网格划分 |
4.3.1 网格划分 |
4.3.2 边界条件 |
4.4 流场数值模拟 |
4.4.1 压力场分析 |
4.4.2 速度场分析 |
4.4.3 剪切速率场分析 |
4.4.4 黏度场分析 |
4.5 双螺杆分布混合性能分析 |
4.5.1 粒子空间流动规律 |
4.5.2 粒子轨迹分析 |
4.5.3 分布混合性能评估 |
4.6 挤出特性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喷头传热模拟及数值分析 |
5.1 数学模型建立 |
5.1.1 喷头传热学机理 |
5.1.2 喷头热力学模型 |
5.2 喷头温度场有限元分析 |
5.2.1 模型建立与网格划分 |
5.2.2 边界条件设置 |
5.2.3 喷头流场模拟 |
5.2.4 喷头热流固耦合模拟 |
5.3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总结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微量Co、P元素添加对Cu-15Ni-8Sn合金组织性能调控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Cu-Ni-Sn合金研究现状 |
1.2.1 Cu-Ni-Sn合金的时效相变过程及其特点 |
1.2.2 形变热处理对合金显微结构的影响 |
1.2.3 微合金化对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1.2.4 Cu-Ni-Sn合金的制备方法 |
1.3 选题依据 |
1.4 研究内容和创新性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性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研究方法 |
2.1 技术路线 |
2.2 实验材料及其制备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合金的制备 |
2.2.3 固溶处理 |
2.2.4 冷变形处理 |
2.2.5 时效处理 |
2.3 性能测试 |
2.3.1 显微硬度测试 |
2.3.2 拉伸性能测试 |
2.3.3 弹性性能 |
2.3.4 导电性能测试 |
2.3.5 摩擦磨损性能测试 |
2.3.6 抗应力松弛性能测试 |
2.4 微观组织测试与分析 |
2.4.1 金相分析 |
2.4.2 X射线衍射分析 |
2.4.3 差热分析 |
2.4.4 扫描电镜分析 |
2.4.5 透射电镜分析 |
第三章 Co添加对Cu-15Ni-8Sn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Co添加对Cu-15Ni-8Sn合金铸态及固溶态组织的影响 |
3.2.1 Co添加对Cu-15Ni-8Sn合金铸态组织的影响 |
3.2.2 Co添加对Cu-15Ni-8Sn合金固溶态组织的影响 |
3.3 Co添加对Cu-15Ni-8Sn合金时效过程中组织及性能演变的影响 |
3.3.1 Co添加对Cu-15Ni-8Sn合金组织演变的影响 |
3.3.2 Co添加对Cu-15Ni-8Sn合金性能的影响 |
3.4 Co添加对Cu-15Ni-8Sn合金调幅组织的影响 |
3.4.1 调幅组织的粗化 |
3.4.2 调幅组织粗化动力学及其粗化机理 |
3.5 Co添加对Cu-15Ni-8Sn合金不连续析出反应的影响 |
3.5.1 不连续析出反应组织演变 |
3.5.2 不连续沉淀层间距对合金性能的影响 |
3.6 Cu-15Ni-8Sn-xCo合金不连续沉淀生长动力学分析 |
3.7 Co添加对不连续沉淀的抑制机理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添加对Cu-15Ni-8Sn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P添加对Cu-15Ni-8Sn合金铸态及固溶态组织的影响 |
4.2.1 P添加对Cu-15Ni-8Sn合金铸态组织的影响 |
4.2.2 P添加对Cu-15Ni-8Sn合金固溶态组织的影响 |
4.3 P添加对Cu-15Ni-8Sn合金时效过程中组织及性能演变的影响 |
4.3.1 P添加对Cu-15Ni-8Sn合金时效过程的影响 |
4.3.2 P添加对Cu-15Ni-8Sn合金性能的影响 |
4.4 Cu-15Ni-8Sn-0.2P合金时效析出相的特征分析 |
4.5 P添加对调幅分解和有序化的影响及其机理 |
4.6 调幅组织粗化动力学及其机理 |
4.7 P添加对Cu-15Ni-8Sn合金不连续析出反应的影响 |
4.7.1 不连续析出反应微观结构演变 |
4.7.2 不连续沉淀层间距对合金性能的影响 |
4.8 Cu-15Ni-8Sn-xP合金不连续沉淀生长动力学分析 |
4.9 P添加对不连续沉淀的抑制机理 |
4.10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Cu-15Ni-8Sn-x(Co/P)合金固溶-冷轧-时效析出行为研究 |
5.1 引言 |
5.2 冷变形对固溶处理后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
5.2.1 冷变形对固溶处理后合金组织的影响 |
5.2.2 冷变形对固溶处理后合金性能的影响 |
5.3 冷变形对合金时效析出行为的影响 |
5.3.1 不连续析出反应的微观组织演变 |
5.3.2 时效析出过程的微观组织演变 |
5.4 冷变形对合金时效过程中性能的影响 |
5.4.1 硬度 |
5.4.2 拉伸性能 |
5.4.3 导电率 |
5.4.4 弹性性能 |
5.5 断口分析 |
5.6 形变时效强化机制分析 |
5.6.1 位错强化 |
5.6.2 晶界强化 |
5.6.3 析出强化 |
5.6.4 固溶强化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形变Cu-15Ni-8Sn-x(Co/P)合金摩擦磨损和抗应力松弛行为研究 |
6.1 引言 |
6.2 摩擦磨损性能 |
6.2.1 时效时间对合金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
6.2.2 载荷对合金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
6.3 抗应力松弛性能 |
6.3.1 合金抗应力松弛性能比较分析 |
6.3.2 应力松弛热力学及动力学分析 |
6.3.3 应力松弛前后组织分析 |
6.3.4 应力松弛机理探讨 |
6.4 Co/P添加对Cu-15Ni-8Sn合金综合性能影响比较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fechnology Advanced Metallic Materials Research and Processing Technology Center(论文参考文献)
- [1]喷射成形AlSn20Cu合金靶材制备工艺与组织控制研究[D]. 李宝营.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2021(01)
- [2]高强耐磨层状铝基复合材料流变模锻工艺及组织性能研究[D]. 郑瀚森.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2021(01)
- [3]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2020年度辽宁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J]. 辽宁省人民政府. 辽宁省人民政府公报, 2021(17)
- [4]鹰潭G铜业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肖莹颖.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5]微流道换热器件激光选区熔化成型关键技术研究[D]. 倪聪. 长春理工大学, 2021(01)
- [6]磨料粒度对磨料流加工的影响规律研究[D]. 李银光.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7]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研究[D]. 李冬.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8]螺杆挤出式3D打印机结构设计及其数值模拟研究[D]. 秦望.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9]微量Co、P元素添加对Cu-15Ni-8Sn合金组织性能调控机理研究[D]. 郭诚君.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1)
- [10]SiC陶瓷材料增材制造研究进展与挑战[J]. 何汝杰,周妮平,张可强,王文清,白雪建,张学勤,方岱宁. 现代技术陶瓷, 2021(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