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125)碘粒子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体会

放射性~(125)碘粒子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体会

一、放射性~(125)碘粒子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张玲[1](2021)在《影像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胰腺癌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并比较影像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治疗胰腺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不能或不愿接受根治性手术的胰腺癌患者提供更多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改善其生活质量。方法:以“胰腺癌”、“125I粒子”、“化疗”等作为检索词,检索从数据库建库至2020年12月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收录的有关影像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胰腺癌的随机对照试验及回顾性队列研究。根据已制定的纳入及排除标准,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评价纳入文献质量和提取数据,最后采用Rev Man5.4及Stata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分别从肿瘤有效率、临床受益率、生存率、不良反应等方面,分析比较影像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治疗胰腺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应用Rev Man5.4软件时,采用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为效应指标、95%可信区间(95%Confidence Interval,95%CI)及概率P值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应用Stata16.0软件时,采用Log RR值为效应指标、95%CI及概率P值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当各研究之间异质性较小时,选择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合并分析;异质性较大时,选择随机效应模型。各研究之间的异质性用I2衡量。应用Rev Man5.4软件进行敏感性分析和亚组分析,评估可能引起异质性的因素。应用敏感性分析评估Meta分析结果的稳定性。使用Stata16.0软件绘制漏斗图,进行Egger检验,定性及定量评估是否存在发表偏倚。结果: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最终纳入20篇研究文献,共1407例患者,实验组为:影像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联合化疗组,共705例;对照组为:单纯化疗组,共702例。Meta分析结果:(1)肿瘤客观有效率:实验组高于对照组(RR=1.99,95%CI:1.58~2.52,P<0.00001)。(2)总临床受益率:实验组优于对照组(RR=2.08,95%CI:1.71~2.52,P<0.00001);其中实验组的疼痛缓解率(RR=2.13,95%CI:1.79~2.55,P<0.00001)、镇痛药物用量减少阳性率(RR=6.56,95%CI:2.05~20.94,P=0.002)、体力改善阳性率(RR=2.93,95%CI:1.57~5.46,P=0.0008)以及体重增加阳性率(RR=4.54,95%CI:1.51~13.66,P=0.007)均显着优于对照组。(3)近期生存率:实验组的6个月生存率(RR=1.19,95%CI:1.01~1.39,P=0.03)、12个月生存率(RR=1.51,95%CI:1.25~1.84,P<0.0001)及18个月生存率(RR=4.01,95%CI:1.64~9.81,P=0.002)均高于对照组。(4)实验室指标:实验组血清肿瘤标志物CA19-9水平降低更显着(RR=2.00,95%CI:1.50~2.65,P<0.00001)。(5)不良反应发生率: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影像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胰腺癌较单纯化疗治疗胰腺癌能更有效提高肿瘤的治疗有效率。(2)影像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胰腺癌较单纯化疗治疗胰腺癌能更有效提高患者临床受益率。(3)影像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胰腺癌较单纯化疗治疗胰腺癌能更有效提高患者近期生存率。(4)影像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胰腺癌较单纯化疗治疗胰腺癌能更有效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CA19-9水平。(5)影像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胰腺癌较单纯化疗治疗胰腺癌并未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并且影像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术后的并发症可控、可预防,说明影像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胰腺癌安全可行。

邵浦[2](2021)在《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Ⅲ期胰腺癌优势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胰腺癌作为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肿瘤,通常发现时已经错过最佳的手术切除时机,不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本文通过回顾超声引导下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的160例胰腺癌以明确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Ⅲ期胰腺癌的优势。方法:回顾分析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2008年1月至2019年7月超声引导下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的160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肿瘤是否侵犯重要血管等不同情况分组统计患者的生存期。其中,160例患者肿瘤TNM分期分别为Ⅰ期10例,Ⅱ期18例,Ⅲ期95例,Ⅳ期37例。84例患者就诊时出现黄疸症状,均在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前行减黄治疗,有55例行经皮经肝胆道造影及支架植入术,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PTCD)21例,经十二指肠镜胆管引流术8例。160例患者术前均行病理检查,诊断为胰腺导管腺癌;所有患者入院后均以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为首要治疗手段,粒子植入前未行其他抗肿瘤治疗;所有患者术后1周内均行2个疗程以上的以吉西他滨为主的方案化疗。患者行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后1、2、4个月来院复查,行胸部CT、腹部CT和/或腹部超声及CA19-9检查以了解治疗效果,明确患者是否有局部肿瘤进展、复发、转移等情况,之后的2年内每3~6个月复查一次。结果:全部患者均按照术前计划完成手术,Ⅰ期-Ⅱ期、Ⅱ期-Ⅲ期、Ⅲ期-Ⅳ期间生存期比较P值分别为0.0022、0.8230、0.0026;T4-any N-M0分型生存期与Ⅰ期、Ⅱ期比较P值分别为0.0115、0.6561;ⅠA期与No.4组之间比较,P=0.6921;ⅠB期与No.7组之间比较,P=0.1442;ⅡA期与No.10组之间比较,P=0.1151;ⅡB期与No.5,No.8,No.11三组合并数据之间比较,P=0.1138。本组Ⅰ、Ⅱ、Ⅲ期病例中肿瘤最大径≤2cm者(D1组:ⅠA,No.1,No.4,No.5,No.6)平均生存期为35.23±19.67(月);肿瘤最大径>2cm,≤4cm者(D2组:ⅠB,ⅡB-T2N1M0,No.2,No.7,No.8,No.9)平均生存期为13.60±7.94(月);肿瘤最大径>4cm者(D3组:ⅡA,ⅡB-T3N1M0,No.3,No.10,No.11,No.12)平均生存期为10.02±4.79(月)。D1组与D2组比较,D2组与D3组比较P值分别为<0.0001,0.0054。本组Ⅰ、Ⅱ、Ⅲ期病例中无淋巴结转移者(N0组:ⅠA,ⅠB,ⅡA,No.4,No.7,No.10)平均生存期为17.24±12.82(月);区域淋巴结转移1~3个(N1组:ⅡB,No.5,No.8,No.11)平均生存期为9.63±3.79(月);区域淋巴结转移≥4个(N2组:No.1,No.2,No.3,No.6,No.9,No.12)平均生存期为7.41±2.50(月)。N0组与N1组比较,N1组与N2组比较P值分别为0.0121,0.0179。Ⅰ期、Ⅱ期、Ⅲ期、Ⅳ期病例术后平均生存期(月)分别为24.80、12.89、13.51、7.49,Ⅱ期与Ⅲ期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胰腺癌的疗效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数量关系密切,与肿瘤是否侵犯血管无关。结论: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是无法手术切除及无法耐受手术治疗胰腺癌患者的有效的治疗手段,并且相比于常规手术方式,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作为一种微创的治疗手段患者的生活和生存质量均显着提高,尤其是对Ⅲ期无法切除胰腺癌的治疗具有显着优势,可以显着提高患者的生存期。

田冲[3](2021)在《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联合全身化疗治疗晚期肺癌患者近远期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联合全身化疗对晚期肺癌患者近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5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0例。对照组给予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全身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通过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对两组患者近期疗效进行评估,采用卡氏(Karnofsky, KPS)评分表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改善情况进行评估,统计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随访2年,对两组患者远期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治疗4周期后,观察组近期疗效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生活质量总改善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着(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随访2年,观察组患者1、2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着(P<0.05)。结论: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联合全身化疗治疗对晚期NSCLC患者近远期疗效显着,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粟宇[4](2020)在《SPECT-CT用于评估125I粒子剂量分布的可行性及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部恶性肿瘤的短期疗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一种全新微创放射性治疗手段,其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在颅内肿瘤、头颈部肿瘤、胰腺癌、早期前列腺癌、肝癌、肺癌、难治性甲状腺癌等肿瘤治疗中具有显着的疗效。125I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的疗效、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后剂量学分布密切相关,为了判断125I粒子植入之后的剂量是否“过量”或“不足”,需要对患者进行术后吸收剂量验证。传统的术后剂量验证方式是将术后靶区的B超、CT、MRI等影像资料,导入放射性粒子治疗计划系统(treatment planing system,TPS)进行“模拟”计算,但TPS计划系统存在一定的不足与缺陷,该方法必须了解每颗粒子活度、肿瘤内部的粒子数目并且能通过影像资料准确识别粒子位置,才能保证剂量计算的准确性,而在临床的实际工作中往往会存在很大的难度。本研究旨在研究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对患者125I粒子植入后的剂量分布情况进行评价的可行性。同时,回顾性研究125I粒子治疗肺部恶性肿瘤的短期疗效。方法:第一部分:对在我院完成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患者进行SPECT-CT扫描,分别完成采集患者全身扫描图像、存在粒子移位区域的断层融合扫描图像、植入部位的SPECT-CT断层融合扫描图像,使用TPS系统进行术后剂量验证。通过对比融合图像与TPS剂量验证的V100在CT图像上的覆盖体积的大小,评估SPECT-CT扫描与TPS剂量验证两种评估方法是否具有一致性。在对核素断层融合图像处理时,分别使用衰减校正与非衰减校正模式进行图像重建,评估两种模式下是否存在区别。第二部分:选择我院在2017年7月1日至2018年7月1日收治的86例晚期肺癌患者,采取随机数字法,分别分为研究组(n=43)及对照组(n=43),研究组采取CT引导下植入125I粒子,对照组采取序贯放化疗,分析两组患者的短期疗效、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1.通过SPECT-CT全身图像,可以清晰的检测到发生移位的125I粒子;对125I粒子的融合图像进行判读,发现衰减校正模式可以使125I粒子核素的浓聚范围更接近V100的等剂量线,并且核素浓聚影亮度更高、更集中;SPECT-CT断层融合图像,在使用衰减矫正的模式下,125I粒子的核素浓聚影的体积与靶区体积的比值、TPS计划系统验证得出的V100,两者之前具有非常好的一致性;非衰减校正组,125I粒子的核素浓聚影的体积与靶区体积的比值、TPS计划系统验证得出的V100数值一致性较差。2.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部恶性肿瘤的短期疗效与常规放化疗组比较,有效率、生活质量等均高于后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后者。结论:1.使用SPECT-CT对125I粒子植入后的患者进行断层融合扫描,其显示的图像,与TPS计划系统验证的V100等剂量线结果有着很高的一致性,可用于动态评估125I粒子植入后的剂量分布;2.125I粒子治疗肺部恶性肿瘤的短期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术后生活质量良好。

赖中伟[5](2020)在《125碘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放疗技术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1.探讨125碘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放疗技术应用于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疗效评价。2.探讨125碘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放疗技术应用于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安全性。3.为临床医师治疗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提供参考。方法:1.收集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武汉大学口腔医院2014年7月-2019年6月间口腔颌面头颈恶性肿瘤患者,并进行回顾性分析,详细记录入选患者相关资料(姓名、性别、年龄、肿瘤情况、吸烟史、饮酒史、CT检查结果)后,定期随访观察患者临床疗效及生存期等,分析这些病例的年龄、性别、T分期、原发灶部位、吸烟饮酒史、病理类型、全身系统状况等因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2.数据分析:使用SPSS22.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计算出对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通过Kaplan-Meier生存曲线计算出患者的总体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及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相关数据。结果:1.患者的2、4、6月临床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6.9%、65.4%、53.8%。2.研究期间患者随访时间6月至60月,中位随访时间28月。术后1年、2年总体生存率为92.3%、86.5%;术后1年、2年无进展生存率为57.7%、36.5%。3.经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T分期是影响患者生存结局的独立风险因素。4.17.3%患者术后近期出现轻度放疗不良反应(RTOG1-2级),无严重近远期放疗不良反应发生(RTOG3-4级)。结论:125碘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放疗技术联合手术治疗口腔颌面头颈部恶性肿瘤具有微创、高效、安全性高的特点,尤其是对于无法接受手术治疗的口腔颌面头颈恶性肿瘤患者,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案。

王浩[6](2020)在《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一线化疗失败的寡复发非小细胞肺癌》文中提出目的评估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一线化疗失败后的寡复发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并与二线化疗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7月期间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及天长市中医院肿瘤科接受一线化疗4-6周期后的寡复发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共计53例纳入此次研究中,分成两组,其中A组(粒子组)25例,84处病灶,接受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B组(二线化疗组)28例,96处病灶,接受二线静脉化疗。所有患者接受治疗后每2个月住院随访一次,评价指标包括疾病控制率、总生存时间、生活质量、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13个月(5~42月)。在治疗后的第2、4、6个月,A、B两组患者疾病控制率分别为76.0%vs 75.0%(P=0.933)、72.0%vs55.6%(P=0.219)、70.8%vs 42.3%(P=0.042),在第6个月A组患者疾病控制率高于B组。A组患者1年、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9.5%和23.9%,B组分别为62.6%,和22.3%。A组和B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2.8个月(95%CI:10.5–15.1)和15.2个月(95%CI:12.2–1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47)。第2、4、6个月,A、B两组患者KPS未降低者所占比例分别为88.0%vs 71.4%(P=0.138)、72.0%vs 48.1%(P=0.044)、62.5%vs 30.8%(P=0.025);随着治疗过程延长,第4和6个月,A组患者的生存质量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都未出现治疗相关死亡事件。A组患者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一线化疗失败后的寡复发的非小细胞肺癌是安全、可行的,与二线化疗相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可以提供更好的远期生活质量。

陈建建[7](2020)在《放射性125I粒子治疗人喉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的有效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建立人喉癌细胞系TU212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放射性125Ⅰ粒子对肿瘤组织的抑制作用,研究1251粒子对喉癌移植瘤凋亡、增殖的影响,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以及研究基础。方法建立人喉癌细胞系TU212裸鼠移植瘤模型8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只,对照组植入0 mCi空壳粒子,实验组植入0.8 mCi粒子。CT引导下经18G穿刺针在各组裸鼠瘤体内分别植入2枚粒子,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用于术前计划设计和术后计划验证。植入粒子后每4天观察肿瘤生长状况,并测量肿瘤大小以计算肿瘤体积。125Ⅰ粒子植入30天后处死裸鼠取材,根据肿瘤体积绘制肿瘤体积-时间曲线以观察抑瘤效果。瘤体取材后分别进行如下检测:(1)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病理学变化;(2)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法检测肿瘤组织Bax、Bcl-2、Ki67、PCNA的mRNA表达;(3)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肿瘤组织Bax、Bcl-2、PCNA的蛋白表达。(4)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肿瘤组织Bax、Bcl-2、Ki67、PCNA的蛋白表达。结果(1)干预结束后实验组移植瘤体积、重量均显着小于对照组(均P<0.05)。(2)HE染色切片示对照组肿瘤组织癌细胞核大深染、排列紧密,实验组肿瘤组织癌细胞可见大量变性坏死。(3)q-PCR结果示实验组肿瘤组织与较对照组Bax的mRNA相对表达量增多,Bcl-2、Ki67、PCNA的mRNA相对表达量均减少(均P<0.05)。(4)Western blot结果示实验组肿瘤组织较对照组Bax蛋白相对表达量增多,Bcl-2、PCNA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减少(均P<0.05)。(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示实验组肿瘤组织与对照组相比Bax蛋白相对表达量增多,Bcl-2、Ki67、PCNA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减少(均P<0.05)。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可明显抑制人喉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可能是其主要作用机制。

李兴昶[8](2020)在《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第一部分: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及有效处方剂量学研究目的:1.探究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2.以TPS术后参数D90为据,探讨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术治疗晚期肺癌的有效处方剂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我院住院病例的中病理确诊为肺癌并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的病人45例。将术后CT图像导入125I粒子治疗计划系统(TPS),按验证确认肿瘤周边匹配剂量(MPD)与术前计划的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士15%),以术后验证D90分为A、B、C(A组100-120Gy,B组120-140Gy,C组140-160Gy)三组各15例,并行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CT复查,观察A,B,C三组的客观缓解率(ORR)和局部控制率(LCR),评价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及有效处方剂量。结果:1.随访时间6个月,完全缓解(CR)15例(33.3%),部分缓解(PR)17例(37.8%),病情稳定(SD)3例(6.7%),进展(PD)10例(22.2%),A、B、C三组的客观缓解率及局部控制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客观缓解率(ORR)和局部控制率(LCR)值均为93.3%,大于A组和B组。2.125I粒子植入组织间植入术治疗晚期肺癌术前和术后两组剂量参数比较:PTV(cc),D50(Gy),D90(Gy),V100(%),V90(%),MPD均无统计学差异,t值分别为-0.01,0.96,-0.04,-0.03,0.44,-1.8,P值均大于0.05。结论:1.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作为一种微创、有效、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法应用于晚期肺癌,能改善病人症状,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2.140-160Gy剂量组疗效最好,并且随着剂量的增大,ORR和LCR呈上升趋势,对临床有一定指导价值。第二部分: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晚期肺癌的安全性及相关风险因素分析目的:探究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晚期肺癌的安全性及气胸和出血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我院住院病例的中病理确诊为肺癌并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的45例患者临床资料,统计植入术后患者气胸和出血的发生状况,分析气胸发生率和出血率与患者基本情况、病变特征、穿刺过程之间的相关性,从而找出相关风险因素。结果:18例(40%)患者在术中或术后出现气胸,其中3例出现中-重度气胸,15例出现少量气胸;30例患者发生周围出血,其中轻度出血11例,中度出血19例,出血合并气胸患者有7例,同时发生概率为15.6%(7/45);气胸的发生率与病灶大小无相关性(P=0.778);肺内穿刺长度4-6cm时,气胸概率明显增加,肺内穿刺长度为4-6cm(70.0%)和大于6cm(66.7%)两个范围气胸发生率相当,显着高于1.5-2cm(30.0%)和2-4cm(21.1%)的气胸发生率,且具有统计学义(P=0.032)。肿瘤大小为0.5-2cm(90.0%)出血发生率最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5);肺内穿刺长度大于4cm出血发生率增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4)。穿刺针数和手术时间均与气胸有统计学意义(P=0.02和P=0.014),呈现较弱的正相关相关性。结论:放射性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晚期肺癌是安全有效,并发症主要为气胸及出血。病灶大小与气胸发生率无相关性,肺内穿刺长度4-6cm时,气胸发生率明显增加;病灶大小为0.5-2cm出血发生率最高;肺内穿刺长度大于4cm出血发生率增高,气胸与穿刺针数及手术时间呈较弱的正相关,为临床提供良好建议。

张啊会[9](2020)在《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分析总结》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临床应用的各方面因素进行分析总结。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行125I粒子植入手术患者的生存情况、并发症及不良反应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预后进行评价,及对其预后相关因素进行探讨。旨在总结分析放射性125I粒子治疗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从而为临床恶性肿瘤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1、纳入标准:选取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2011年10月-2019年10月时间段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切除术后行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患者。2、诊断标准:所有的患者均有CT、多普勒超声或者MRI等影像学诊断,病理科出示的术后常规病理明确诊断为癌性病变,且符合颌面部恶性肿瘤诊断的标准。3、病史采集:记录患者术前现病史、既往史及专科检查,记录患者术后患者生命体征、术后出现的症状及症状出现后给予相应措施后症状的转归情况、患者出院后随访情况等。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件采用t检验;分类资料采用例数或者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者Fisher确切概率法或者秩和检验;采用Kaplan-Meier进行生存分析,并绘制生存曲线,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向前法),全面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1、42例恶性肿瘤患者均顺利的完成经超声引导下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手术,平均植入粒子57.52颗(最少植入为29颗,最多植入81颗)。男性23例,女性19例,年龄范围:25?78岁,平均年龄(54.52±12.29)岁。平均住院时间3.5天。按病理结果所包含的颌面部恶性肿瘤主要是腺癌37例(腺样囊性癌例30例(71.43%)、中分化腺癌1例(2.38%)、低度恶性筛状囊腺癌1例(2.38%)、导管癌1例(2.38%)、黏液表皮样癌2例(4.76%)、腺泡细胞癌1例(2.38%)、肌上皮癌1例(2.38%));鳞状细胞癌5例(11.90%)。按病变部位位于腮腺32例(76.19%)、舌部3例(7.14%)、颌下腺3例(7.14%)、口咽部1例(2.38%)、牙龈2例(4.76%)、颊部1例(2.38%)。2、125I粒子植入的42位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43.952±4.64个月,随访时间最长为89个月,最短为3个月;其中位生存时间为73.00个月(95%CI:61.08~84.92),三年生存率为87.7%,五年生存率为65.8%。本研究含有腺癌患者37例,平均生存期69.51个月,(95%CI:60.40~78.62),中位生存期73个月;鳞癌5例,平均生存期57.25个月,(95%CI:42.32~72.18),中位生存期61个月。3、年龄≤60岁及无合并基础性疾病的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生存时间均高于年龄>60岁及有合并基础性疾病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颌面部肿瘤分型、性别、植入粒子数及有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上生存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HR=8.646,95%CI:2.208~33.858)和合并基础性疾病(HR=4.965,95%CI:1.065~23.150)是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5、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粒子植入术后出现发热症状患者3例,穿刺部位疼痛者6例,粒子移位2例,神经损伤2例,张口受限1例,口干症状1例,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11例(其中I度8例、II度共3例);而颌面部腺癌和鳞癌患者在粒子植入后发热、穿刺部位疼痛、粒子移位、神经损伤、张口受限、口干症状和放射性皮肤损伤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手术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颌面部恶性肿瘤能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生存率,其临床效果显着。2.年龄≤60岁及无合并基础性疾病的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生存时间均高于年龄>60岁及有合并基础性疾病者,而在颌面部肿瘤分型、性别、植入粒子数及有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上生存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年龄>60岁与伴有基础性疾病是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4.手术操作简单,安全,平均住院时间短,副作用及术后并发症较轻,不易出现严重并发症。

李梦轩[10](2019)在《125I粒子对肝泡型包虫病治疗作用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125-碘粒子放射治疗对动物(大鼠、裸鼠)泡型包虫病模型的初步效果研究方法:(1)20只无胸腺裸鼠;体质量20g左右;10周龄;取裸鼠右侧颈部皮下部位、注射器针头斜行刺入建立裸鼠皮下病灶模型。建模成功的裸鼠随机分为实验组(n=10)、对照组(n=5)、空白对照组(n=5)。实验组裸鼠于病灶内植入放射性125I粒子(6711型,放射活度0.8mCi)并测量植入前病灶大小,对照组行穿刺针(八光针)单纯穿刺病灶,未植入粒子;空白对照组未行仍和干预,术后常规饲养。每日行裸鼠病灶大小测量,45天后处死模型,行病灶称重、提取组织原头节镜下台盼蓝染色观察计数,镜下HE染色取得病理结果。(2)14只大鼠,体质量600g左右,12周龄,接种成功后常规饲养。麻醉开腹后肝内原位种植多房棘球蚴浑悬液,建立大鼠肝脏多方棘球蚴模型,建模成功大鼠分为实验组(植入粒子治疗)、对照组(未进行任何干预)。实验干预45天后处死,取原位肝脏病灶提取组织原头节镜下台盼蓝染色观察原头节活性,依红-苏木精(HE)染色观察镜下病理结果。结果:裸鼠皮下模型1.建模观察6月后,建模成功率为80%(16/20);在粒子植入45天之后,对照组裸鼠存活4只(4/5),实验组裸鼠存活8只(8/10),空白对照组裸鼠存活4只(4/5);2.粒子实验干预45天后,实验组裸鼠与对照组裸鼠病灶直径分别为0.84士0.45cm和3.14士0.39cm(t=6.477,P<0.001)。实验组裸鼠与空白对照组裸鼠病灶直径分别为0.84士0.45 cm和2.66士0.88cm(t=4.355,P<0.002);3.实验组与对照组裸鼠干预处死后提取原头节镜下台盼蓝染色对比后实验组病灶原头节镜下活性、数量较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有明显减少;4.实验组病灶HE染色下多房棘球蚴出现明显的死亡、减少。大鼠肝脏原位模型1.接种6个月后,建模成功率为100%(14/14),麻醉开腹后肝脏原位病灶植入放射性粒子后,实验组大鼠存活10只(10/10),对照组大鼠存活4只(4/4);2.处死后病灶组织见识提取原头节,同上镜下观察原头节活性;3.实验组与对照组大鼠处死后取材肝脏病灶同上观察镜下病理结构变化;结论:实验研究结果提示125-I粒子通过放射效应可杀灭泡球蚴并抑制泡性包虫病的进一步发展。

二、放射性~(125)碘粒子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放射性~(125)碘粒子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影像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胰腺癌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综述
    2.1 放射性~(125)I粒子源及其治疗肿瘤机制
    2.2 影像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胰腺癌
        2.2.1 经皮CT或超声引导下放射性~(125)I 粒子植入治疗胰腺癌
        2.2.2 经皮CT引导下~(125)I 粒子植入治疗胰腺癌优势及不足
        2.2.3 经皮超声引导下~(125)I 粒子植入治疗胰腺癌优势及不足
    2.3 影像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胰腺癌优势
    2.4 影像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胰腺癌疗效
        2.4.1 影像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胰腺癌实体肿瘤疗效
        2.4.2 影像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胰腺癌患者疼痛缓解情况
        2.4.3 影像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联合化疗对胰腺癌患者生存期影响
    2.5 影像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胰腺癌的安全性
    2.6 影像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胰腺癌的问题及展望
第3章 资料与方法
    3.1 资料来源
    3.2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3.3 文献筛选与数据提取
    3.4 文献质量评价
    3.5 数据统计分析
第4章 结果
    4.1 文献检索结果及筛选
    4.2 纳入文献一般特征
    4.3 纳入文献质量评价
    4.4 疗效分析
        4.4.1 实体肿瘤治疗疗效
        4.4.2 临床受益情况
        4.4.2.1 疼痛缓解
        4.4.2.2 镇痛药物用量减少
        4.4.2.3 体力改善
        4.4.2.4 体重增加
        4.4.3 生存情况
        4.4.4 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
    4.5 不良反应分析
        4.5.1 血红蛋白减少
        4.5.2 白细胞减少
        4.5.3 血小板减少
        4.5.4 肝肾功能损伤
        4.5.5 恶心、呕吐
        4.5.6 腹泻
        4.5.7 便秘
    4.6 敏感性分析
    4.7 亚组分析
        4.7.1 纳入研究类型亚组分析
        4.7.2 疾病分期亚组分析
    4.8 发表偏倚评估
第5章 讨论
    5.1 Meta分析结果
        5.1.1 疗效性评价
        5.1.1.1 实体肿瘤治疗疗效
        5.1.1.2 患者临床受益情况
        5.1.1.3 生存情况
        5.1.1.4 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
        5.1.2 安全性评价
    5.2 敏感性分析
    5.3 亚组分析
    5.4 文献质量评价
    5.5 研究的局限性及启示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获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Ⅲ期胰腺癌优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前言
第2章 综述 胰腺癌的诊疗及放射性粒子治疗胰腺癌的优势与不足
    2.1 胰腺癌的临床症状及诊疗
    2.2 胰腺癌的治疗方法
        2.2.1 胰腺癌的手术方式
        2.2.2 胰腺癌的化学药物治疗
        2.2.3 胰腺癌的放射治疗
        2.2.4 胰腺癌其他治疗方式
    2.3 放射性粒子治疗胰腺癌的优点
    2.4 放射性粒子治疗胰腺癌的不足
第3章 材料及方法
    3.1 一般资料
        3.1.1 入组标准
        3.1.2 排除标准
    3.2 放射性粒子植入操作
        3.2.1 术前准备工作
        3.2.2 术中操作
        3.2.3 术后管理
    3.3 治疗后随访
    3.4 后续治疗
第4章 结果
    4.1 肿瘤最大径与生存期的关系
    4.2 淋巴转移与生存期的关系
第5章 讨论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获得科研成果
致谢

(3)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联合全身化疗治疗晚期肺癌患者近远期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情况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4 两组患者远期疗效情况
3 讨论

(4)SPECT-CT用于评估125I粒子剂量分布的可行性及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部恶性肿瘤的短期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SPECT-CT扫描用于评价~(125)I粒子的放射性分布的可行性
    1 前言
        1.1 ~(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基本情况
        1.2 放射性粒子治疗计划系统(TPS)
        1.3 SPECTCT融合图像探测~(125)I粒子释放出的射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病例来源
        2.1.2 纳入标准
        2.1.3 排除标准
        2.2 材料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SPECT-CT图像采集及处理
        2.3.2 TPS计划系统剂量验证
        2.4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部恶性肿瘤的短期疗效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临床资料
        2.1.1 患者
        2.1.2 纳入标准
        2.1.3 排除标准
        2.2 主要设备与材料
        2.2.1 ~(125)I粒子
        2.2.2 穿刺引导CT
        2.2.3 穿刺针
        2.2.4 粒子枪
        2.2.5 TPS粒子计划系统
        2.3 分组及治疗方法
        2.4 疗效评价标准
        2.5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短期疗效
        3.2 生活质量分析
        3.3 不良反应发生率统计
        3.4 睡眠情况分析
    4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论
致谢
攻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125)I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的剂量验证的意义与发展
    参考文献

(5)125碘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放疗技术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病例来源、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2.1.1 研究对象
        2.1.2 纳入标准
        2.1.3 排除标准
    2.2 仪器设备
    2.3 操作过程及方法
        2.3.1 术前准备
        2.3.2 手术操作
        2.3.3 术后处理
    2.4 跟踪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
        2.4.1 随访观察
        2.4.2 疗效评价标准和观察指标
    2.5 统计方法
    2.6 研究内容及分组标准
第3章 结果
    3.1 研究对象基本信息
    3.2 临床疗效(肿瘤大小变化)
    3.3 患者生存期分析
    3.4 影响OS生存结局的因素分析
    3.5 术后不良反应
    3.6 两例典型病例
        3.6.1 一般资料
        3.6.2 一般资料
第4章 结论与讨论
第5章 展望与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6)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一线化疗失败的寡复发非小细胞肺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三章 对象与方法
第四章 研究结果
第五章 讨论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放射性125I粒子治疗人喉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的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实验结果
    2.1 裸鼠模型建立及干预
    2.2 裸鼠移植瘤体积和重量对比
    2.3 HE染色检查结果
    2.4 qPCR结果
    2.5 Western Blot结果
    2.6 免疫组化结果
3 讨论
    3.1 喉癌治疗现状
    3.2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肿瘤现状
    3.3 ~(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肿瘤的机制与优势
    3.4 喉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现状
    3.5 喉癌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放射性~(125)Ⅰ粒子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获得奖励和发表论文
致谢

(8)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及有效处方剂量学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仪器和设备
        1.3 实验方法
    2 结果
        2.1 ~(125)I粒子植入术前后剂量参数比较
        2.2 ~(125)I粒子植入术后疗效评价
    3 讨论
    4 结论
第二部分 :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晚期肺癌的安全性及相关风险因素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仪器和设备
        1.3 实验方法
    2 结果
        2.1 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情况
        2.2 气胸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2.3 出血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3D个体化模板CT引导下碘125粒子植入术治疗恶性肿瘤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学术论着

(9)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分析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资料、内容)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仪器设备与方法
    3.观察指标与变量纳入
    4.统计学分析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10)125I粒子对肝泡型包虫病治疗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第1章 前言
第2章 对象与方法
    2.1 实验动物
    2.2 主要实验器材/试剂
    2.3 实验技术路线图
    2.4 动物模型的建立
        2.4.1 AE混悬液的配置
        2.4.2 动物模型的建立
        2.4.3 裸鼠模型分组及实验干预
        2.4.4 大鼠模型分组及实验干预
    2.5 病灶提取原头节镜下观察
    2.6 病理石蜡切片
    2.7 病理切片染色
    2.8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动物模型一般情况
        3.1.1 裸鼠皮下瘤体病灶情况
        3.1.2 大鼠及病灶一般情况
        3.1.3 病灶粒子植入治疗
    3.2 病理标本
        3.2.1 裸鼠皮下病理标本
        3.2.2 大鼠病理标本
    3.3 病灶大小
        3.3.1 裸鼠病灶大小变化
        3.3.2 裸鼠瘤体大小统计学意义(t检验)
    3.4 病灶镜下观察原头蚴活性
    3.5 病理组织HE染色
        3.5.1 裸鼠病理HE染色
        3.5.2 大鼠病理HE染色
第4章 讨论
    4.1 I粒子在肝癌中的应用
        4.1.1 I粒子放射治疗在肝癌中的应用
        4.1.2 I粒子放射治疗在肝癌中的优势
    4.2 肝癌与HAE的相似性
    4.3 放射治疗后病灶与组织学变化
    4.4 不足之处与展望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四、放射性~(125)碘粒子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影像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胰腺癌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D]. 张玲. 吉林大学, 2021(01)
  • [2]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Ⅲ期胰腺癌优势分析[D]. 邵浦. 吉林大学, 2021(01)
  • [3]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联合全身化疗治疗晚期肺癌患者近远期疗效观察[J]. 田冲.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06)
  • [4]SPECT-CT用于评估125I粒子剂量分布的可行性及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部恶性肿瘤的短期疗效研究[D]. 粟宇. 南昌大学, 2020(01)
  • [5]125碘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放疗技术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中的应用[D]. 赖中伟. 南昌大学, 2020(08)
  • [6]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一线化疗失败的寡复发非小细胞肺癌[D]. 王浩. 东南大学, 2020(01)
  • [7]放射性125I粒子治疗人喉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的有效性研究[D]. 陈建建. 郑州大学, 2020(02)
  • [8]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研究[D]. 李兴昶. 三峡大学, 2020(06)
  • [9]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分析总结[D]. 张啊会. 皖南医学院, 2020(01)
  • [10]125I粒子对肝泡型包虫病治疗作用的研究[D]. 李梦轩. 青海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放射性~(125)碘粒子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