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肾移植后激素治疗引发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1例(论文文献综述)
毕海,侯小飞,马潞林,傅军,翟国钧,刘磊,张卉[1](2012)在《肾移植后并发巨细胞病毒肺炎与十二指肠出血(附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并发巨细胞病毒感染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患者于肾移植术后并发巨细胞肺炎同时并发严重十二指肠降部出血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有关文献,总结其诊治经验。结果:经紧急行消化道血管造影及栓塞止血后,患者平稳度过危险期,痊愈。结论:肾移植术后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与上消化道出血的死亡率高,及时有效的诊治可挽救患者生命,多学科共同协作能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华立新,尤国才,眭元庚,冯善章[2](1995)在《肾移植后消化道大出血四例的诊断和治疗》文中提出1988年6月─1994年9月共行同种异体尸肾移植130例。术后不同时期出现胃肠道大出血4例,出血持续3~48天,平均19天。出血病因为应激性溃疡和出血性肠炎。3例出血治愈。本文就病因、诊断、治疗等有关问题进行讨论。
黄文生[3](2001)在《《河南医药信息》2001年第9卷分类索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管文贤[4](1999)在《1. XJ-1器官保存液的研制及TLSFJM对大鼠肝、心移植急性排斥反应防治作用的实验研究 2. 我国首例血缘关系活体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无论是肝脏移植还是心脏移植,目前都已成为治疗中末期肝病和心脏器质性病变的唯一有效手段,至今临床肝脏或心脏移植全球累计总例数都已逾6万例,并且移植疗效良好。而我国在肝、心移植领域与国外还存在巨大的差异,因此加强这一领域的研究是极其必要的。本研究的选题正是基于这样的出发点,围绕大鼠肝脏和心脏移植的模型进行了有关器官保存和免疫抑制治疗的研究;还对1例临床活体肝移植患者作了长期的随访观察,并就免疫监测与免疫抑制治疗的方法作了初步的探讨。 第一部分 有关大鼠肝脏和心脏移植模型的建立 研究一:“三袖套”法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建立 目的:在国内现有条件下探讨“三袖套”法大鼠原位肝移植的可行性。方法:以SD大鼠为对象,通过自制血管袖套、手术牵开器,按Miyata法复制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结果:经60余次预试验后行正式试验18次,术中死亡5例,术后4h内死亡4例,24h存活率50%,1周存活率11.1%。术后早期死亡原因主要为气胸、血管套接失败、出血。结论:现有实验条件下“三袖套”法原位肝移植模型难以获得稳定的长期生存率,不适合慢性实验研究。
钱晓晖[5](2020)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胆道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的早期胆道并发症进行梳理,并探讨早期胆道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8月1日所有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手术前资料:年龄、性别、胆红素浓度、辅助放化疗、胆汁引流、胆道宽度;手术中资料:经腹方式、胆肠吻合方式、吻合缝线、胆道支架、门静脉切除、术中输血、手术时间;手术后资料:引流液培养、血清胆红素、体温、病理类型、手术并发症。定义术后早期胆道并发症包括胆道狭窄,胆瘘,胆管炎以及一过性黄疸。按照是否出现早期胆道并发症将入组患者分为胆道并发症组和非胆道并发症组,形成对照;对上述所有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对分析后有意义的因素再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早期胆道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数据统计分析使用IBM SPSS 19.0处理。结果:本研究总共纳入315例患者,48名患者发生了51例早期胆道并发症,发生率为15.2%。其中11例(3.5%)胆瘘,8例(2.5%)胆道狭窄,13例(4.1%)胆管炎和19例(6.0%)一过性黄疸。胆瘘患者通过持续性引流缓解的有8例(73%),剩余3例采用介入干预好转;胆道狭窄的8例患者再手术2例(25%),其余依靠保守(n=1,12.5%)或介入治疗(n=5,67.5%)缓解;胆管炎患者在常规护肝和抗感染治疗后好转;一过性黄疸患者治疗无需特殊干预,短时间内即可缓解。多因素分析中胆肠吻合时使用不可吸收线(P=0.002),良性疾病(P=0.039)以及术中输血(P=0.006)是术后早期胆道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的早期胆道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不容忽视。本文发现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胆道并发症在不可吸收线使用,良性疾病以及术中输血后容易发生。一过性黄疸的胆红素升高与胆道狭窄相比存在特征性区别,有助于临床判断,及时采取应对方法。整体上,一过性黄疸或胆管炎预后良好,而胆道狭窄或胆瘘则可能需要如介入或手术等方式的干预。虽然术后早期的胆道并发症并未增加患者的术后死亡率,但是延长了患者住院时间和增加了医疗费用,临床上针对可能存在的风险需要提高警惕,及时应对。
刘东岳[6](2019)在《乙肝相关性肝病肝移植受者胃肠道疾病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长期以来胃肠道疾病困扰着肝移植术后患者,影响了肝移植受者生存质量甚至生存时间。因此本文对乙肝相关性肝病肝移植受者进行电子胃镜及电子结肠镜筛查,明确胃肠道疾病的发生情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期提高肝移植受者的生存时间,改善其生活质量。方法:选取2004年3月至2018年2月间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接受原位肝移植的乙肝相关性肝病患者,对其中39例患者进行电子胃镜检查,32例患者进行电子结肠镜检查(移植组),同时选取行电子胃镜、电子结肠镜的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患者作为乙肝组,健康体检人群作为体检组进行对照,通过1:3对照病例匹配,对比相同年龄、性别的患者胃肠道疾病的发生率。并收集患者年龄、性别、肝移植术前基础疾病、手术时间、吸烟史、饮酒史、体重指数、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消化系统肿瘤家族史、内镜检查前末次免疫抑制剂血药浓度等临床资料。对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对有显着性差异的危险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初步探讨肝移植术后患者胃肠道疾病的影响因素。结果:胃镜结果提示移植组患者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生率较乙肝组、体检组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79.49%vs61.54%,79.49%vs60.68%;P<0.05);移植组患者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较体检组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3.08%vs9.4%;P=0.027),较乙肝组发生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08%vs12.8%;P>0.05),移植组患者食管静脉曲张发生率较体检组患者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7.95%vs0;P=0.003)。移植组患者结直肠息肉发生率较乙肝组及体检组发生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差异(62.5%vs55.21%,62.5%vs 47.92%;P>0.05)。单因素分析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生的危险因素为年龄(P=0.044),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的危险因素为消化系统肿瘤家族史(P=0.032),结直肠腺瘤发生的危险因素为吸烟史(P=0.004)、免疫抑制剂浓度(P=0.001)。对年龄、吸烟史、消化系统肿瘤家族史、免疫抑制剂浓度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P=0.048,OR=1.158),反流性食管炎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消化系统肿瘤家族史(P=0.029,OR=7.556),结直肠息肉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吸烟史(P=0.048,OR=7.427)、内镜检查前末次免疫抑制剂血药浓度(P=0.029,OR=1.788)。结论:乙肝肝移植受者萎缩性胃炎(79.49%)、反流性食管炎(23.08%)、结直肠息肉(62.50%)发生率升高。年龄升高是肝移植术后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生的危险因素。消化系统肿瘤家族史是肝移植术后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吸烟史、末次免疫抑制剂浓度升高为肝移植术后结直肠息肉发生的危险因素。为提高肝移植受者生存质量,应重视肝移植术后胃肠镜的筛查。
陆晓君[7](2019)在《TNF-α拮抗剂治疗药物引起的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的多中心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评价TNF-α拮抗剂治疗药物引起的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的疗效。方法:对22例TEN患者,在排除结核、病毒性肝炎等感染性疾病及肿瘤后,使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益赛普)治疗,25mg/次(首剂加倍),皮下注射,1次/3天,连续6~8次,使用复方甘草酸苷抗炎、保肝及各种对症支持治疗。评估治疗后的各项指标:临床症状、肝肾功能、不同阶段DASI评分、DASI50、DASI75、DASI90改善情况、外周血TNF-α和疱液TNF-α水平及不良反应等,应用SPSS2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2例患者均完成治疗痊愈出院。除了2例合并感染,其余20例患者在首次治疗24-60小时内体温控制,并于48~120小时恢复正常;22例患者在治疗后24~48小时内控制水疱新发,48~96小时后皮肤颜色由鲜红色转为暗紫色,2周恢复正常;转氨酶2~4周内恢复正常,肌酐在3~14天后得到控制。DASI评分从治疗前的53.64±8.67降至治疗3周时的2.05±1.21(p<0.01),治疗3周时DASI50、DASI75、DASI90改善比例分别为 100%、100%、90.9%(p<0.01),外周血TNF-α值从治疗前的(33.95±27.9)pg/ml降至恢复期的(2.17±0.75)pg/ml(p<0.01),治疗前疱液TNF-α:6.4~338.6 pg/ml,中位数67.7 pg/ml,疱液/外周血TNF-α比值:1.83~28.21。治疗过程中未发现各种急性不良反应。结论:TNF-α拮抗剂是治疗药物引起的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有效及安全的药物。
汪琳琳[8](2014)在《基层医院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临床体会》文中研究指明消化性溃疡穿孔是上消化道溃疡的常见并发症,占溃疡手术病例的21%,消化性溃疡穿孔的治疗主要分为保守治疗、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腹腔镜手术方式也有多种,如腹腔镜单纯溃疡穿孔缝合修补术、缝合修补加迷走神经切断术、网膜填充修补、腹腔灌洗引流和纤维胶非缝合修补法等。腹腔镜单纯溃疡穿孔缝合修补术是最简单方便的方法,也是最常用的方法。研究目的本研究收集了2002年至2013年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及昆山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患者的资料,分析总结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患者的术前、术中、术后情况并总结经验体会。材料和方法收集35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行腹腔镜穿孔修补术的临床资料,总结基层医院对于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临床体会。结果35例手术,34例腹腔镜下顺利完成,1例中转开腹,该例患者因合并食道裂孔疝且穿孔部位位于胃小弯近贲门处,平均手术时间106±38分钟,术中出血约5-10ml,术后患者均未使用镇痛泵及强效镇痛药物,术后排气时间平均2.5±0.6d,平均住院时间7±6d。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3月复查胃镜30例患者溃疡愈合,5例失访。结论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创伤小、疼痛轻、腹部切口美观,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而且探查充分、冲洗彻底,手术安全可行,微创优势明显,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二、肾移植后激素治疗引发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肾移植后激素治疗引发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1例(论文提纲范文)
(4)1. XJ-1器官保存液的研制及TLSFJM对大鼠肝、心移植急性排斥反应防治作用的实验研究 2. 我国首例血缘关系活体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 大鼠肝脏和心脏移植模型的建立 |
前言 |
第一节 文献回顾 |
一、大动物肝脏移植模型 |
二、大鼠肝移植模型 |
三、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 |
四、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 |
第二节 “三袖套”法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建立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第三节 “双袖套”法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建立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第四节 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的建立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第五节 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的建立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第六节 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的建立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第一部分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XJ-1器官保存液对大鼠供肝、供心的保护作用 |
前言 |
第一节 文献回顾 |
一、肝脏保存的历史 |
二、心脏保存的历史 |
三、器官保存损伤的机制 |
四、提高器官保存质量的对策 |
第二节 XJ-1保存液对大鼠供肝的保护作用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第三节 XJ-1保存液对大鼠供心的保护作用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第二部分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TLSF_(JM)在防治大鼠肝、心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及机制 |
前言 |
第一节 文献回顾 |
一、免疫抑制剂的发展史 |
二、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过程 |
三、常用免疫抑制剂的分类及作用机制 |
四、免疫抑制剂抗排斥作用机制的研究方法 |
五、免疫抑制因子的研究进展 |
六、有关TLSF_(JM)的研究现状 |
第二节 TLSF_(JM)在防治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第三节 TLSF_(JM)在防治大鼠心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第四节 TLSF_(JM)在防治器官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机制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第三部分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我国首例血缘关系活体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观察 |
前言 |
第一节 文献回顾 |
一、世界肝移植的历史 |
二、我国肝移植的历史 |
第二节 活体肝部分移植术的发展及现状 |
一、活体肝部分移植的产生和发展 |
二、活体肝部分移植的现状 |
三、活体肝部分移植术存在的问题 |
四、活体肝部分移植术的发展趋势 |
第三节 病例介绍 |
一、受体情况 |
二、供体情况 |
三、供体手术 |
四、受体手术 |
五、术后治疗和结果 |
第四节 观察方法 |
一、资料来源 |
二、有关免疫学指标和检测方法 |
第五节 观察结果 |
一、术后早期外周血细胞分析及出凝血功能的变化 |
二、术后肝功能的动态变化 |
三、术后肾功能的动态变化 |
四、术后早期能量代谢的变化及营养管理 |
五、术后免疫抑制治疗方法 |
六、术后免疫功能的监测结果 |
七、术后生长发育状况的变化 |
八、术后主要并发症 |
第六节 讨论 |
一、活体肝部分移植适应证和手术时机的选择 |
二、供肝切取的手术技巧 |
三、供肝的处理 |
四、受体手术技巧 |
五、引流管的设置和处理 |
六、术后早期管理 |
七、术后出凝血功能的调控 |
八、围手术期的输血治疗 |
九、术后腹腔内出血原因及防治对策 |
十、围手术期感染的防治 |
十一、呼吸感染的防治对策 |
十二、术后口腔粘膜病变的诊治 |
十三、围手术期的营养管理 |
十四、免疫抑制治疗 |
十五、免疫监测 |
十六、术后中、长期管理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5)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胆道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中英文缩略词 |
1引言 |
2 资料与方法 |
2.1 病例收集 |
2.2 术前准备及手术过程 |
2.3 术后早期胆道并发症定义 |
2.4 数据分析 |
3 研究结果 |
3.1 患者基本情况 |
3.2 早期胆道并发症:诊断,治疗和结果 |
3.3 早期胆道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I型糖尿病胰岛细胞替代治疗:胰腺移植与胰岛移植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6)乙肝相关性肝病肝移植受者胃肠道疾病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材料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收集资料 |
1.3 入选标准 |
1.4 胃肠镜检查 |
1.5 统计学方法 |
第2章 结果 |
2.1 胃镜结果 |
2.2 结肠镜结果 |
2.3 多因素分析 |
第3章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致谢 |
(7)TNF-α拮抗剂治疗药物引起的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的多中心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国内外研究概况和最新研究趋势 |
2、本次研究内容 |
资料与方法 |
1、临床资料 |
2、实验室检查 |
3、治疗方案 |
4、评价指标 |
5、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1、总体情况 |
2、DASI评分及DASI改善指数 |
3、治疗前后不同体液的TNF-α值比较 |
4、随访结果及安全性评价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重症药疹的非糖皮质激素治疗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基层医院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临床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肾移植后激素治疗引发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肾移植后并发巨细胞病毒肺炎与十二指肠出血(附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 毕海,侯小飞,马潞林,傅军,翟国钧,刘磊,张卉.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2(02)
- [2]肾移植后消化道大出血四例的诊断和治疗[J]. 华立新,尤国才,眭元庚,冯善章.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 1995(03)
- [3]《河南医药信息》2001年第9卷分类索引[J]. 黄文生. 河南医药信息, 2001(18)
- [4]1. XJ-1器官保存液的研制及TLSFJM对大鼠肝、心移植急性排斥反应防治作用的实验研究 2. 我国首例血缘关系活体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观察[D]. 管文贤. 第四军医大学, 1999(02)
- [5]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胆道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D]. 钱晓晖. 浙江大学, 2020(02)
- [6]乙肝相关性肝病肝移植受者胃肠道疾病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探讨[D]. 刘东岳. 青岛大学, 2019(02)
- [7]TNF-α拮抗剂治疗药物引起的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的多中心临床观察[D]. 陆晓君. 苏州大学, 2019(02)
- [8]基层医院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临床体会[D]. 汪琳琳. 苏州大学, 2014(10)
标签:十二指肠论文;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论文; 活体肝移植论文; 腹腔镜手术论文; 肾移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