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是我教你坏销售经理的另类原则(论文文献综述)
周英子[1](2020)在《新时期以来影视作品中“进城女工”的身份困境与认同构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现代化、城市化在古老的中国大地上如火如荼地展开,一时间大量乡村人口蜂拥进城,投入这场关乎民族复兴的“国家行动”之中,与此同时,一个新的阶层——农民工悄然登上历史舞台。在“权力”话语的演绎下,农村和农民被降级、被放逐,因此进城当上农民工便意味着要与权力对抗,也意味着要置换掉被矮化的农民身份,并重新建构起作为农民工主体的认同。其中,作为女性的“进城女工”还要直接挑战父权制文化,她们摆脱了家庭的控制和对男性的依附,进城就是她们实现自我个体化的开始,成为“进城女工”是一个新的主体建构的过程。(1)然而这个主体在城市没有生根的土壤,没有言说的空间,她们的主体性被模糊在非城非乡、亦城亦乡的身份认同之中,因此成为“进城女工”也是一场持久而艰难的斗争。新时期以来,反映“进城女工”生存场景的影视作品不断涌现,它们用影视镜头艺术再现了“进城女工”这个新兴主体的认同建构过程。本文选取相关影视文本,先从空间角度探析影视作品对“进城女工”生存和身份的空间呈现及空间书写背后的意识形态关系,由此得知影视作品中“进城女工”的认同空间化,“进城女工”在城市的生存、文化、消费、性别等空间被挤压、被边缘化,她们的主体认同也随之处于危机之中;其次,本文结合影视作品对“进城女工”的形象塑造,探析形象背后的身份书写,从而发现影视作品对“进城女工”的形象塑造出现定型化倾向,“进城女工”身上的“他者性”通过形象再现被夸大、简化并固定下来,而且影视作品通过对形象的分类塑造,树立了符合理想的“进城女工”形象和与之相对的形象,由此寄寓了意识形态的隐形书写;然后,本文从“进城女工”扞卫主体完整性,重塑身份认同的意图和实践入手,梳理影视作品中“进城女工”的认同重建模式,她们或争做“城市人”,或重归农民身份等,“进城女工”在既有的条件之下,努力寻求身份的意义;最后本文分别从本文内和本文外角度,鸟瞰影像再现中“进城女工”认同的代际流变和光影流变,在本文内,“进城女工”的身份认同随着代际的转变和时代的流变而悄然改变,而在本文外,影视作品对“进城女工”的光影书写也随着时代的改变的不断改变。
石一枫[2](2017)在《心灵外史》文中指出1大姨妈本不是我亲的大姨妈。我和她的渊源,又得从老辈人说起。我母亲娘家以前是北京的大宅门儿,祖上出过个把"行走",后来固然也败落了,死的死散的散,搭伙儿过日子的只剩下两户世代因袭的老用人。大姨妈是厨娘的女儿,她比我母亲大一岁,自小被叫作"大姐",俩人一起上学一个屋里睡觉。到了运动风起云涌的时候,家里又受了冲击,母亲被发配到三线去接受改造,大姨妈则插队去了河南,后来干脆通过招工落户在了那里。这就叫大相国寺的水浇了菜园子——贵贱一码平。
宋立林[3](2013)在《汉语“别拿X(不)当Y”构式的动态范畴化研究》文中认为一部东北乡村剧《别拿豆包不当干粮》焕发了“别拿X(不)当Y”这类构式表达的流行,以新闻标题,书名,文章标题,广告标题等形式为多。按现代汉语语法,该构式承继了“拿”字处置构式、(双重)否定构式和“别”字否定祈使构式等上位语式的信息。很多学者分别使用传统、语义语用、转换生成、认知等方法对它们作了研究,却未见对“别拿X(不)当Y”构式的专题研究。秉承认知语言学(包括构式语法)“1+1>2”的整合观,本文认为“别拿X(不)当Y”构式绝不是三种语式的简单组合,该构式的意义为“说话者劝说听话者消显或凸显X所含的Y的典型概念属性”,该构式具有通过劝谏说理调整范畴化的功能。本文在认知语言学(包含构式语法)框架下,基于范畴化理论,特别是原型理论,以及Hopper and Thompson (1984)提出的语言去范畴化是语言范畴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论断,发现人们因识解差异可不断地发生范畴的调变,因此人们在认识世界过程中,存在由“初始范畴化”经历“去范畴化”、“再范畴化”的动态过程。以此,本文提出了概念层面的动态范畴化过程的构想,对汉语“别拿X(不)当Y”构式的解读机制进行研究,并深入挖掘该构式进行概念去范畴化和再范畴化的工作机制:1).构式和语境的压制;2).基于图形背景转换的凸显原则;3).隐转喻认知机制。笔者通过对已收集到的519条语料(包括372条“别拿X当Y”构式及其变体和147条“别拿X不当Y”构式及其变体)的句法、语义和语用特征进行分类分析,以发现在构式特征影响下,解读该构式意义的动态范畴化过程的运行。本文共五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引言”,介绍本文选题理据、研究对象及范围、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及语料收集和结构布局。第二章“文献综述”,由于缺乏前人研究,本章主要回顾和评价与该构式有关的上位构式的前人研究,主要包括处置构式及“拿”字处置构式、(双重)否定构式和“别”字祈使构式,且指出研究不足;接着界定本文研究对象“别拿X(不)当Y”的构式特性。第三章“理论框架”,针对以往研究不足,本文提出概念层面的动态范畴化过程,包括初始范畴化、去范畴化、再范畴化阶段,来阐释“别拿X(不)当Y”构式的解读机制。针对此过程,还挖掘出促成该构式进行概念层面动态范畴化的三个工作机制。第四章“语料分析与讨论”,本文对人民网、中国知网、百度、谷歌、有声媒体语言文本语料库检索进行穷尽搜索,共获得“别拿X(不)当Y”构式及其变体在内的519条语料,自建小型封闭语料库。笔者分别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层面对语料进行分类分析,发现在构式特征影响下,解读构式意义的动态范畴化过程的不同。语料分析发现:句法上,X和Y成分可由名词(短语),动词(短语),形容词,甚至小句充当,且二者的句法范畴可以不同,这需要构式压制对其进行解释说明。语义上,构式意义要求词项X和Y在语义上能基于百科知识建立概念属性的关联,同时二者的概念属性又不得不具备一定不协调性,以发生动态范畴化;另外根据该构式表达的“语义透明度”,笔者将此构式大体分为三类,分别命名为:透明型,透明-隐晦型和隐晦型,并以案例逐类展示其动态范畴化过程。语用上,该构式体现了标题的简洁新奇性,具有主观性的反向说理(“别拿X当Y”构式)和正向说理(“别拿X不当Y”构式)的语用特征,最后笔者提出要防止该构式被滥用的警示。第五章“结语”,总结全文,归纳本文贡献:1.提出了概念层面的动态范畴化过程用以阐释“别拿X(不)当Y”构式意义的解读机制,并进一步挖掘促成该构式进行动态范畴化的三个工作机制;2.穷尽性搜索该构式及其变体,自建519条小型封闭语料库,并对该构式的句法、语义、语用特征进行深入分析,以佐证动态范畴化过程的有效性。最后,该章节还提出了本研究之不足和建议。
王宁[4](2013)在《基于FG+模型的“网络流行体”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网络流行体,是新近出现并流行的一种网络语言,不仅在网络上风靡,也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正式场合中,如大学录取通知书、公路安全宣传用语、政府机关招聘广告,甚至网络通缉令等。网络流行体已经成为一种影响深远的现代语言文化现象,值得引起语言学界的重视和研究。如今,国内学者已经分别从描写语言学、语用学、修辞学、系统功能语言学及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对网络流行体的特征等进行了少量的研究,但未见从认知语用学的视角探索其生成传播机制。本文拟将认知语言学的图形-背景理论和语用学的模因论整合为“FG+模型”,并以其为理论框架对网络流行体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模因的传播方式和传播类型在不同的阶段有所不同,并且随着宿主的行为而改变。在同化、记忆、表达、传播四个模因传播阶段中,模因突显的内容和形式各不相同,这在网络流行体的模因传播中尤为明显。这样,图形-背景就能嵌入到模因的传播过程中,来描述并解释网络流行体生成传播过程中模因的突显变化,使其过程细节描述更加生动具体,也有助于人们掌握网络流行体的创作和使用规律。国内学者常基于网络流行体的特征来为其定义,而未全面考虑网络流行体的其他因素。笔者综合考察了网络流行体的起源、传播、流行、发展、原因、特征等诸多因素,将其定义如下:人们基于网络平台,以娱乐心情、释放压力和讽刺时事为心理追求,以焦点事件、人物及文字等为出发点,运用语篇仿拟、风格模仿、关键字突显、多模态组配、话题拓展、句式规定及语音隐喻等方式来表情达意的一种流行文体。我们还从互联网及各类文章中共收集到截止至2012年底的302个网络流行体并建立封闭语料库,将其分为七种类型并佐以数据和比例:(1)语篇仿拟类(60.60%);(2)风格模仿类(10.91%);(3)关键字突显类(7.62%);(4)多模态组配类(7.62%);(5)句式规定类(6.96%);(6)主题拓展类(4.30%);(7)语音隐喻类(1.99%)。本文依类随机选取七个网络流行体作为代表,对FG+模型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该模型可以对所有的网络流行体的生成传播过程做出合理的解释。
崔铭香[5](2010)在《青年农民工的生存境遇与学习行为研究 ——基于若干个案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关注青年农民工的生存境遇与学习行为,通过质性研究方法深入访谈了六位青年农民工的打工及学习“故事”,进而深度分析和解读了他们的“故事”。首先,本研究对青年农民工的生存境遇和学习行为进行了素描,以摸索者、攀登者、求索者三种类型呈现。摸索者是青年农民工生存境遇与学习行为的基础样态,攀登者是其生存境遇与学习行为的纵向深入状态,求索者是其生存境遇和学习行为的横向拓展状态。同时剖析了影响其生存境遇与学习行为的因素,主要包括社会环境的变化与挑战、成年早期面临的人生发展任务、个性因素作用等方面。其次,分析并归纳了青年农民工的生存境遇特点、学习行为特征及其生存境遇与学习行为之间的关系。青年农民工的生存境遇具有以下特点:客观生存境遇方面,职业境遇工作内容琐碎、工作时间长、工作环境差、工作待遇低;生活境遇方面,衣、食、住、行简约、朴素,业余生活单调、同质;社会境遇方面,社会地位较低,社会保障缺乏。主观境遇方面在感知、情绪、情感等方面感到受歧视、遭受过诬陷,甚至遭遇过欺骗。青年农民工的学习行为方面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学习动机、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方法、学习困难等方面。学习动机方面,青年农民工大多出于自愿而参加学习,其学习动机主要可以分为四种类型:职业进展型——为了适应工作;社会刺激型——为了满足生存需要;认知、兴趣型——为了求知;外界期望型——为了他人。其学习动机具有复合性、实用性的特点。学习内容包括学历方面的学习和非学历方面的学习,并且,以非学历方面的内容为主;非学历方面的学习中,又包括“学会做事”的知识和技能、“学会认知”的知识和技能、“学会做人”的知识和技能、“学会生活”的知识和技能等。学习内容具有职业指向性的特点。学习方法主要可以分为正式学习方法和非正式学习方法。正式学习方法主要有:看书、做题;多说、多练;提纲挈领、融会贯通;注重理解等。非正式学习方法主要有:向师傅学习;向同事、朋友、他人学习;从做中学;从书报、网络等大众媒体中学习;从反思、体悟中学习;从工作中学习等。学习方式具有复合特征,即每个青年农民工可能采取几种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学习方式因人而宜,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但又具有一定的共性特征:既包括正规学习,又包括非正规学习、非正式学习。其中,非正规学习、非正式学习是青年农民工的主要学习方式。青年农民工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主要包括学习时间有限、学习环境不利、学习支持缺乏等。青年农民工的生存境遇与学习行为具有以下关系。生存境遇对学习行为具有限制和激发作用;学习行为对生存境遇具有改善和提升作用——对客观生存境遇有改善作用,对主观生存境遇有提升作用。另外,青年农民工继上述学习行为之后,都决心成为终身学习的践行者。这可以说是其学习行为的“意外收获”。最后,对本研究的内容进行了反思和总结。首先,总结了本研究的主要研究成果;其次,阐明了从青年农民工的生存境遇与学习行为中获得的启示:要善于超越环境;要善于抓住学习资源;较高的教育水平有利于继续学习;坚强的意志关乎学习成效。进而提出了促进成人学习的相关建议,包括社会层面,创设学习条件;教育机构层面,保护学习热情;学习者层面,成为学习化个人。结尾部分从研究效度、推广度、伦理性等方面对本研究进行了反思。
张宇[6](2010)在《足球门》文中研究说明第一章偶然1.人生的加法和减法人到中年回头看,李丁发现人在年轻时候,大都注意不到身体的存在。年轻人拼搏的是事业和前途,看重名利。等到名利双收了,才开始关心自己的身体。关心到哪部位那部位准出毛病了。这时候呢,再
刘磊[7](2007)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论纲》文中认为本论文依次围绕三个核心问题展开,其一是厘定实践能力的内涵,其二是构建实践能力的结构模型,其三是探索学校教育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原则与方法。论文对于实践能力的界定着眼于“实践”和“能力”两个方面,认为“实践”是个体形成并有效实施实践观念的过程,“能力”是保证个体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具备的心理和生理特征的总和,故此,“实践能力”的含义应当是形成实践观念,并能将之付诸实施的个体心理和生理特征的总和,它是个体身心统一的能量系统,最终体现在个体完成现实任务的质量和水平上。第二部分,论文在调查取证的基础上将既定理论与事实材料相结合,运用逻辑归纳的方法构建了实践能力的结构模型。具体地讲,论文选取人类五大实践活动领域(物质生产实践、精神生产实践、知识生产实践、交往实践和人类自身生产实践)表现出高水平实践能力的30位代表,拟定一份易于洞察他们身心特质的访谈提纲,逐个进行一对一的访谈。谈话主要围绕他们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以及实践能力成长历程展开。论文在30余万文字访谈记录中提取那些最能体现实践能力的词句共计4263条,按照逻辑关联将这些词句划归不同的类属,最后从这些类属中提炼出实践能力的结构要素。论文最终构建出由4个维度13个要素共同构成的实践能力结构模式。这四个维度分别是:“实践动机因素”、“一般实践能力因素”、“专项实践能力因素”和“情境实践能力因素”。其中,“实践动机因素”又包含实践兴趣、实践成就动机和实践压力3个要素;“一般实践能力因素”包括情境感知、知识构建、信息交流、人际沟通和肢体运动5个要素;“专项实践能力因素”包括专项知识和专项技能2个要素;“情境实践能力因素”包括匹配分析力、策划力和执行力3个要素。第三部分,依照第二部分研究构建的实践能力结构模型,论文提出学校教育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基本原则与方法。为了将问题阐释清楚,论文把实践能力结构的四大支架单独列出,各自成章。在参阅大量心理学和生理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逐一分析实践能力各个构成要素形成与发展的基本规律。论文植根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现场,依次剖析了我国学校教育在培养学生“实践动机因素”“一般实践能力因素”“专项实践能力因素”和“情境实践能力因素”等方面突显的问题与局限,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学校教育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若干原则与对策。
于蕾[8](2005)在《不是我教你坏——销售经理的另类原则》文中指出
俞雷[9](2003)在《不是我教你坏销售经理的另类原则》文中研究表明
二、不是我教你坏销售经理的另类原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是我教你坏销售经理的另类原则(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期以来影视作品中“进城女工”的身份困境与认同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社会学视野下农民工身份认同研究 |
1.3.2 文学视野下的农民工研究 |
1.3.3 影视文学视野下的农民工研究 |
小结 |
第二章 影视作品中“进城女工”的空间构建与认同危机 |
2.1 夹缝中的生存空间:徘徊于都市底边的外来人 |
2.1.1 局限于社会边缘的“外来者” |
2.1.2 游荡在城市底端的打工女孩 |
2.2 歧视下的文化空间:故乡与异域的双重“边缘人” |
2.2.1 城市“过客”:闯入城市空间的“陌生人” |
2.2.2 故乡“浮萍”:脱离乡村家园的“漂泊者” |
2.3 权力规训下的身体空间 |
2.3.1 嵌入时间之流的身体 |
2.3.2 整合进空间的符码身体 |
2.3.3 微观机制下“驯顺的肉体” |
2.4 逼仄的性别空间:“边缘”中的“边缘” |
2.4.1 家庭空间的束缚:男权中心对“女性”的挤压 |
2.4.2 阶层外部的剥夺:男性领导对“下层”的欺辱 |
2.4.3 性别内部的排斥:“姐妹”的漠视 |
2.5 异化的消费空间:迷失在“都市梦”中身份符码 |
2.5.1 商品流布的都市景观 |
2.5.2 身份区隔的消费社会 |
小结 |
第三章 影视视域下“进城女工”的形象塑造与认同再现 |
3.1 “进城女工”的群像构建 |
3.1.1 装扮老土的“乡下土妞” |
3.1.2 表征“他者”的名字 |
3.1.3 孤陋寡闻的乡民 |
3.1.4 渴望城市的异乡人 |
3.2 “进城女工”个体形象构建 |
3.2.1 自尊自强的“奋斗者” |
3.2.2 以爱渡厄的苦情者 |
3.2.3 惨遭淘汰的“呆笨懒惰者” |
3.2.4 迷失自我的道德沦丧者 |
3.3 “进城女工”影视形象的性别构建 |
3.3.1 “类母亲”的“姐姐”和顺从的“妹妹” |
3.3.2 城市/男性加持下成功的“他者” |
3.3.3 不幸不争的“第二性” |
小结 |
第四章 影视作品中“进城女工”的身份重建模式 |
4.1 扎根城市:重建“城里人”的身份认同 |
4.1.1 重塑自己形象 |
4.1.2 重估自我价值 |
4.1.3 皈依族群认同 |
4.1.4 用“爱情”换取未来 |
4.2 重返乡村:回归乡下人的身份认同 |
4.2.1 突显乡土身份:对抗“他者”的“自我”强化 |
4.2.2 重述身份意图:消解“异化”的乡村“取经人” |
4.2.3 归途是故乡:抚慰“游子”伤痛的最终港湾 |
4.3 国家认同叙事的主体建构 |
4.3.1 附会于国家叙事的“弄潮儿” |
4.3.2 消隐于宏大历史的小人物 |
第五章 影视再现中“进城女工”身份叙事的嬗变 |
5.1 本文内嬗变:“进城女工”身份认同的代际分层 |
5.1.1 进城动机:从谋求生存到享受生活 |
5.1.2 城市认同:从消极抗拒到积极迎合 |
5.1.3 身份归宿:从回归乡土到游荡在城市 |
5.2 本文外嬗变:影视作品的身份叙事流变 |
5.2.1 空间流变:从农村—城市—(农村)到农村—城市—新农村 |
5.2.2 形象流变:从农民—农民工/“城里人”—(农民)到农民—农民工—新农民 |
5.2.3 叙事方式的流变:从苦难叙事到励志书写 |
5.2.4 认同的嬗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汉语“别拿X(不)当Y”构式的动态范畴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Acknowledgements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Motivation of the Study |
1.2 Defining the Object of the Study and Research Scope |
1.3 Objectives of the Study |
1.4 Methodology and Data Collection |
1.5 Layout of the thesis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
2.1 Introduction |
2.2 Reviews on Related Constructions of “bie na X (bu)dang Y” |
2.2.1 Previous Studies on Disposal Construction and “na X dang Y” Disposal Construction |
2.2.1.1 Traditional Approaches |
2.2.1.2 Semantic and Pragmatic Approaches |
2.2.1.3 Transformational Approaches |
2.2.1.4 Cognitive Approaches |
2.2.2 Previous Studies on (Double) Negative Construction |
2.2.2.1 Traditional Approaches |
2.2.2.2 Pragmatic Approaches |
2.2.2.3 Cognitive Approaches |
2.2.3 Previous Studies on Imperative Construction of “bie” |
2.2.4 Brief Summary and Comments |
2.3 “bie na X (bu)dang Y” as a Construction |
2.4 Summary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
3.1 Introduction |
3.2 Theoretical Bases |
3.2.1 Categorization Theory |
3.2.2 Decategorization Theory |
3.3 Theoretical Development: Dynamic Categorization Process |
3.3.1 Conceptual De/Re-categorization and Dynamic Categorization Process |
3.3.2 Working Mechanisms of Dynamic Categorization Process |
3.3.2.1 Coercion as a Trigger for Dynamic Categorization Process |
3.3.2.2 Prominence Principle on Basis of Figure/Ground Reversion |
3.3.2.3 Metaphtonymy |
3.4 Summary |
Chapter Four Data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
4.1 Introduction |
4.2 Data Description |
4.3 Data Analysis of “bie na X (bu)dang Y”construction |
4.3.1 The Syntactic Properties of “bie na X (bu)dang Y”Construction |
4.3.1.1 The Syntactic Categories of X and Y |
4.3.1.2 The Syntactic Positions of X and Y |
4.3.1.3 The Existence of Subtype of “bie na X (bu)dang Y +V” |
4.3.2 The Semantic Properties of “ bie na X (bu)dang Y” Construction |
4.3.2.1 The Semantic Constraints of X and Y |
4.3.2.2 Semantic Transparency of “bie na X (bu)dang Y” Construction |
4.3.2.3 Dynamic Categorization Processes of Different Types of “bie na X (bu)dang Y” Construction |
4.3.3 The Pragmatic Properties of “bie na X (bu)dang Y” Construction |
4.3.3.1 Novelty and Economy |
4.3.3.2 Subjectivity |
4.3.3.3 Warning for the Construction Vulgarization |
4.4 Summary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5.1 Main Findings |
5.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
Reference |
Appendix 1 |
Appendix 2 |
(4)基于FG+模型的“网络流行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Acknowledgements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Motivation and Scope |
1.2 Objective |
1.3 Methodology and Data Collection |
1.4 Layout of the Thesis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
2.1 Introduction |
2.2 The Internet Popular Style Revisited |
2.2.1 Definition of the Internet Popular Style |
2.2.2 “Style” in the Internet Popular Style |
2.2.3 Classification of the Internet Popular Style |
2.3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Internet Popular Style |
2.3.1 Descriptive Perspective |
2.3.2 Pragmatic Perspective |
2.3.3 Rhetorical Perspective |
2.3.4 Functional Perspective |
2.3.5 Cognitive Perspective |
2.4 Summary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FG+Model |
3.1 Introduction |
3.2 Memetics |
3.2.1 An Introduction to Memetics |
3.2.2 Key Points in Memetics |
3.2.3 Meme and Language |
3.3 Figure/Ground Theory |
3.3.1 Figure/Ground Segregation |
3.3.2 Differences between Figure and Ground |
3.3.3 Figure/Ground Theory and Linguistics |
3.4 The Establishment of FG+Model |
3.4.1 Gaps in the Former Studies |
3.4.2. Feasibility and Necessity of the Integration |
3.4.3 The Establishment of FG+Model |
3.5 A Case Study |
3.6 Summary |
Chapter Four Data Description,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
4.1 Introduction |
4.2 Data Description |
4.2.1 Data Collection |
4.2.2 Data Classification |
4.3 Data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via FG+Model |
4.3.1 Discourse Parody |
4.3.2 Style Imitation |
4.3.3 Keywords Prominence |
4.3.4 Multi-modality Assembly |
4.3.5 Sentence Regulation |
4.3.6 Topic Extension |
4.3.7 Phonetic Metaphor |
4.4 Summary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5.1 Main Findings |
5.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
Reference |
Appendix |
(5)青年农民工的生存境遇与学习行为研究 ——基于若干个案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上篇:研究基础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关注农民工——"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弱势群体" |
二、关注农民工——"为自我发展实践终身学习的群体" |
三、关注农民工——"社会快速发展,要求提升农民工素质" |
四、关注农民工——"张扬学科使命,需关照其生存与学习" |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的方法与过程 |
一、质性研究的选择与运用 |
二、研究过程的设计与推进 |
三、论文的基本框架与内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国内研究综述 |
一、农民工一般研究综述 |
二、青年农民工研究综述 |
三、"生存境遇与学习行为"研究综述 |
第二节 国外研究综述 |
一、人口流动研究 |
二、移民人力资本研究 |
三、成人生存境遇研究 |
第三章 理论背景简析与相关概念界说 |
第一节 理论背景简析 |
一、社会变革与社会转型 |
二、学习与成人终身学习 |
三、成人学习的必要与可能 |
四、成人群体的学习权利 |
五、成人教育研究新纲领 |
第二节 概念界说 |
一、农民工 |
二、青年农民工 |
三、生存境遇 |
四、学习行为 |
中篇:"故事"呈现 |
第四章 素描:生存境遇与学习行为 |
第一节 勇于尝试的摸索者 |
一、李刚:骑自行车到上海的"寻梦人" |
二、苏强:来上海摸爬滚打的"淘金者" |
第二节 不畏艰难的攀登者 |
一、陈燕:不甘于命运安排的"保姆" |
二、邹凯:勇于拼搏的"修路工" |
第三节 孜孜不倦的求索者 |
一、赵蕊:"爬台阶"的纺织女工 |
二、王晶:"扞卫家庭"的学习弄潮儿 |
第四节 生存境遇与学习行为样态简括 |
一、样态之一:摸索者 |
二、样态之二:攀登者 |
三、样态之三:求索者 |
第五章 探析:生存境遇与学习行为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因素群Ⅰ:社会环境的变化与挑战 |
一、社会变革与社会转型 |
二、变化时代与学习时代 |
三、青年农民工的回应 |
第二节 因素群Ⅱ:成年早期面临的生活任务 |
一、职业生活任务 |
二、家庭生活任务 |
三、个人发展任务 |
四、闲暇生活任务 |
五、健康生活任务 |
第三节 因素群Ⅲ:其他多样化因素 |
一、教育水平 |
二、经验因素 |
三、个性特征 |
(一) 兴趣 |
(二) 性格 |
(三) 意志 |
(四) 自我调控能力 |
下篇 探索与发现 |
第六章 解读:生存境遇 |
第一节 客观生存境遇 |
一、职业境遇:"像机器人一样" |
二、生活境遇:"非常节俭" |
三、社会境遇:"觉得很压抑" |
第二节 主观生存境遇 |
一、感觉受到歧视 |
二、隐私权受到侵犯 |
三、被诬陷、被冤枉 |
四、遭遇欺骗 |
第七章 解读:学习行为(上) |
第一节 学习动机:"为了生存" |
一、类型 |
二、特点 |
第二节 学习内容:"全副武装地学" |
一、内容:多元化 |
二、特点:职业性 |
第八章 解读:学习行为(下) |
第一节 学习方式:"边工作边学习" |
一、获取学习资源的方式 |
二、推进学习活动的方式 |
第二节 学习方法:"自学呀" |
一、正式学习方法 |
二、非正式学习方法 |
第三节 学习困难:"打击肯定有的" |
一、学习时间有限 |
二、学习环境不利 |
三、学习支持缺乏 |
第九章 关系显现:生存境遇与学习行为 |
第一节 生存境遇对学习行为的影响 |
一、生存境遇对学习行为的影响状况 |
二、生存境遇对学习行为的影响作用 |
第二节 学习行为对生存境遇的影响 |
一、学习效果的自我评价 |
二、对学习效果的分析 |
三、学习行为对生存境遇影响的简括 |
第三节 学习行为的"意外收获" |
一、李刚——就是要不断地学习 |
二、苏强——就是要坚持终身学习 |
三、陈燕——就是要活到老学到老 |
四、邹凯——就是创造机会也要学 |
五、赵蕊——就是要不断地踩台阶 |
六、王晶——学是人生中最美的字 |
第十章 总结与反思 |
第一节 研究总括 |
一、生存境遇与学习行为样态 |
二、影响生存境遇与学习行为的因素 |
三、生存境遇的特点 |
四、学习行为的特征 |
五、生存境遇与学习行为之间的关系 |
第二节 启示与建议 |
一、几点启示 |
二、相关建议 |
第三节 研究反思 |
一、关于研究效度 |
二、关于研究推广度 |
三、关于研究伦理 |
四、自我的收获与成长 |
尾声:来自青年农民工的期许与共勉 |
一、应正确认识学习 |
二、应建立学习的信心 |
三、应磨练坚强的意志 |
四、应采取恰当的学习方式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论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第一部分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核心概念与研究基础 |
第一章 研究的缘起 |
一、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价值 |
(一)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
(二)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提升个人素养的重要途径 |
(三)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同一性 |
二、当前我国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现状 |
(一) “夏令营较量”失力和大批家长陪读反映出我国学生生存实践能力较差 |
(二) 大学生就业难和“高级技工难寻”反映出我国学生职业实践能力较差 |
三、当前我国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问题的研究现状 |
(一)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研究远远落后于培养学生应试能力的研究 |
(二)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研究落后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研究 |
(三)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研究本身还处于起步阶段 |
四、当前我国学校教育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现状 |
第二章 核心概念的界定 |
第一节 实践、认识及其相互关系 |
一、实践 |
(一) 发轫 |
(二) 形成 |
(三) 发展 |
二、认识 |
(一) 渊源 |
(二) 肇始 |
(三) 建立 |
三、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
第二节 从“能力”到“实践能力” |
一、能力 |
(一) 能力区别于智力 |
(二) 能力区别于知识和技能 |
(三) 能力的含义 |
(四) 能力的类型 |
二、实践能力 |
(一) 实践能力的内涵 |
(二) 实践能力的类型 |
(三) 实践能力的特征 |
第三节 实践能力的构成 |
一、对于实践主体能力结构的探讨 |
二、对于完成实践活动所需普遍心理因素的研究 |
三、对于完成职业活动所需基本能力的研究 |
四、对于职业活动所需关键能力的描述 |
第三章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研究基础 |
第一节 心理学对实践能力的探究 |
一、专长研究 |
二、实践智力理论 |
第二节 教育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两种取向 |
一、“教劳结合”取向的要旨、实施与经验教训 |
(一) “教劳结合”的思想实质 |
(二) “教劳结合”在教育系统中的实施 |
(三) “教劳结合”取向的启示与教训 |
二、“做中学”取向的核心思想、经验与局限 |
(一) “做中学”的思想内涵 |
(二) “做中学”在学校教育中的实施 |
(三) “做中学”取向的经验与局限 |
第一部分小结 |
第二部分 实践能力构成要素的研究 |
第四章 实践能力结构的实证研究 |
一、研究目的与方法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方法的选择 |
(三) 研究的信度和效度讨论 |
(四) 研究路径 |
二、访谈对象的选取 |
(一) 人类实践活动领域的初步划分 |
(二) 实践能力的判定标准 |
三、收集材料的方法 |
四、访谈材料的编码分析 |
(一) 整理并阅读原始资料 |
(二) 登录 |
(三) 设置码号 |
(四) 建立类属 |
第五章 实践能力构成要素剖析 |
第一节 实践动机因素 |
一、实践兴趣 |
二、实践成就动机 |
(一) 认知内驱力 |
(二) 成就内驱力 |
(三) 附属内驱力 |
(四) 社会责任内驱力 |
三、实践压力 |
第二节 一般实践能力因素 |
一、情境感知 |
二、知识构建 |
三、信息交流与人际沟通 |
四、肢体运动 |
第三节 专项实践能力因素 |
一、专项知识 |
二、专项技能 |
第四节 情境实践能力因素 |
一、匹配分析力 |
二、策划力 |
三、执行力 |
第五节 实践能力结构的内在逻辑 |
一、“实践动机”因素是个体实践能力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
二、“一般实践能力因素”是个体实现实践过程的生理和心理基础 |
三、“专项实践能力因素”可以减化和推进实践过程 |
四、“情境实践能力因素”确保个体在不同领域的实践过程顺利、流畅 |
第二部分小结 |
第三部分 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
第六章 学校教育对学生“实践动机因素”的培养 |
第一节 “实践动机因素”形成与发展的基本规律 |
一、实践动机生成过程中的基本要素 |
二、实践兴趣的形成与发展 |
三、实践成就动机的形成与发展 |
四、实践压力与实践兴趣、实践成就动机的相互关系 |
第二节 学校教育对学生实践动机因素培养的问题与对策 |
一、当前我国学校教育在促成学生实践动机因素上存在的问题 |
(一) 教育者忽视甚至打击学生的实践动机 |
(二) 教育者过度控制和操纵学生的兴趣与需要 |
(三) 学校无意营造促使学生形成实践兴趣的主客观环境 |
二、学校教育激发学生形成实践动机因素的对策与途径 |
第一,尊重学生的各种发展潜质与积极的内在心理需求,大力促进他们内源性实践动机的生成 |
第二,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为促成实践动机提供丰富的诱因条件和宽松的支持性教育环境 |
第三,遵循学生实践动机因素形成与发展的客观规律,切实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本领 |
第七章 学校教育对学生“一般实践能力因素”的培养 |
第一节 “一般实践能力因素”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与规律 |
一、肢体运动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
二、知识构建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
三、情境感知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
四、信息交流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
五、人际沟通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
第二节 学校教育对学生“一般实践能力因素”培养的问题与对策 |
一、当前我国学校教育在培养学生一般实践能力因素上存在的问题 |
(一) 学生的身体素质在学校教育中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
(二) 灌输式教学已经成为延缓学生知识构建能力发展的痼疾 |
(三) 单调乏味的校园生活使学生缺少丰富的感知觉刺激 |
(四) 过度强调书面表达,忽视学生其他形式信息交流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
(五) 忽视学生的社会化发展,极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人际沟通水平的提高 |
二、学校教育增进学生一般实践能力因素的对策与方法 |
(一) 增强学生肢体运动能力的原则与对策 |
(二) 增强学生知识构建能力的基本原则与策略 |
(三) 增强学生情境感知能力的原则与方法 |
(四) 培养学生信息交流能力的对策与方法 |
(五) 提高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对策与方法 |
第八章 学校教育对学生“专项实践能力因素”的培养 |
第一节 “专项实践能力因素”形成与发展的一般规律 |
一、掌握专项知识的一般过程 |
(一) 专项知识的直观 |
(二) 专项知识的构建与完善 |
(三) 专项知识的具体化 |
二、专项技能形成与发展的基本规律 |
(一) 在头脑中建立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是专项技能形成的必要前提 |
(二) 动作分解是检验、巩固和校正动作定向映象和动作联结的必要准备 |
(三) 动作联结的实现是个体初步形成专项技能的关键性指标 |
(四) 真实情境中个体能够运用专项技能成功解决问题是其形成的重要标志 |
第二节当前学校教育对学生“专项实践能力因素”培养的问题与对策 |
一、当前我国学校教育在培养学生“专项实践能力因素”方面存在的问题 |
(一) 片面地将专项知识的识记等同于专项知识的掌握 |
(二) 忽视对专项知识应用于实践领域的教育教学 |
(三) 学生专项技能的形成与发展并未得到学校教育的足够重视 |
二、学校教育增进学生“专项实践能力因素”的对策与方法 |
(一) 以问题解决的逻辑进行专项知识教学 |
(二) 帮助学生形成专项知识构建的基本能力 |
(三) 加强对学生专项知识具体化思维程式的训练 |
(四) 分析各实践领域所需要的专项技能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 |
第九章 学校教育对学生“情境实践能力因素”的培养 |
第一节 “情境实践能力因素”形成与发展的一般规律 |
一、匹配分析力的形成与发展 |
二、策划力的形成与发展 |
三、执行力的形成与发展 |
第二节 学校教育对于培养学生“情境实践能力因素”的局限与对策 |
一、学校教育在培养学生“情境实践能力因素”方面存在的局限 |
(一) 学校教育无法为学生匹配分析力的形成与发展提供足够空间和条件 |
(二) 学校教育对于学生解决问题策划力的培养十分有限 |
(三) 学校教育忽视对学生意志品质的锻炼,学生执行力的发展受到限制 |
二、学校教育增进学生“情境实践能力因素”的对策与方法 |
(一) 为积极促成学生情境实践能力因素的发展创造真实的问题情境 |
(二) 帮助学生打破心理定势,有效掌握问题解决的各种思维策略 |
(三) 在各类教育活动中加强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估和自我监控能力 |
(四) 对于学生进行适度的磨砺教育,大力培养他们具有坚定的意志品质 |
第三部分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访谈提纲 |
附录2 专家编号与实践角色一览表 |
附录3 码号与受访者实践能力语句对应表 |
附录4 访谈记录1(高级技师) |
附录5 访谈记录2(水产养殖集团总裁) |
附录6 访谈记录3(特级教师) |
附录7 访谈记录4(版画家) |
附录8 访谈记录5(设计与建筑总工程师) |
后记 |
(9)不是我教你坏销售经理的另类原则(论文提纲范文)
第1个原则一定要选对公司 |
第2个原则一定要跟对上司 |
第3个原则掏干老板口袋里的最后一个子 |
第4个原则:管理好你的老板比管理你的下级更重要 |
第5个原则:别把“村长”不当官 |
第6个原则:经销商说的都是“鬼话” |
第7个原则:狠!狠!狠! |
四、不是我教你坏销售经理的另类原则(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期以来影视作品中“进城女工”的身份困境与认同构建研究[D]. 周英子.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2020(07)
- [2]心灵外史[J]. 石一枫.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17(05)
- [3]汉语“别拿X(不)当Y”构式的动态范畴化研究[D]. 宋立林.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13(10)
- [4]基于FG+模型的“网络流行体”研究[D]. 王宁.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13(10)
- [5]青年农民工的生存境遇与学习行为研究 ——基于若干个案的分析[D]. 崔铭香. 华东师范大学, 2010(11)
- [6]足球门[J]. 张宇. 中国作家, 2010(01)
- [7]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论纲[D]. 刘磊. 辽宁师范大学, 2007(02)
- [8]不是我教你坏——销售经理的另类原则[J]. 于蕾. 中国禽业导刊, 2005(09)
- [9]不是我教你坏销售经理的另类原则[J]. 俞雷. 中国商贸, 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