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师地理专业《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改革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钱馨平[1](2020)在《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古代一直拥有丰富的气象知识积累,但对气象现象认识一直停留在经验主义阶段,没有形成严密的科学体系,直至明清时期西学传入中国才开始气象学的萌芽,并且逐步建立了中国的气象学学科。学科建制化主要研究一门学科如何构建与发展的过程。近代气象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历史,需要系统化的梳理,并且从建制化角度加以研究,以期厘清中国近代气象学科的建制化过程,解答中国的近代气象学的诞生、发展及其影响因素,掌握其学术积累的路径,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把握并完善学科进一步的发展方向。本文通过对南京大学档案馆、清华大学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教育科研、人物、期刊资料的搜集,围绕学科建制化的五个要素之教育、科研、学科大家、学术共同体和学术交流阵地展开研究,分析了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的背景、基本过程、阶段划分与影响因素,总结其发展脉络和阶段特点,探讨了近代学科建制化的完整过程,并归纳了其发展的动因作用。文章研究内容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对中国近代气象学科的孕育与萌芽背景进行分析,指出中国古代虽有领先世界的气象底蕴,却停滞于明清,而同时期西方已开始气象学科的科学建制。随着清末西方气象科学的传入,国人开始接受并主动研习,从而近代气象学科得以在中国萌芽。第二部分对气象学科建制化所包含的相关要素做了纵向概述与分析,对每个要素从建立初期到扩大发展的演变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其中气象教育为学科发展基石,科研机构提供学术保障,职业化的气象大家为学科领路人,学术团体之气象学会和学术交流阵地之气象期刊为学科的交流平台。这五个建制要素共同带动了中国近代学科建制化的完成与完善。第三部分,从事件本身出发,通过标志性事件的选取,明确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的起始时间与阶段划分,并通过事件的分析和评述,对不同阶段的建制化程度进行特点总结。其建制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1862—1927年的起步阶段、1928-1943年的基本完成、1944-1952年的转型和升级。第四部分,在研究中国近代气象学科整体构建脉络的基础上,文章对影响学科发展的内外因素进行分析,从而认识到社会环境、行业需求、学科内在动力等影响因素与近代气象学科建制的互动关系。本文作为对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的系统研究,一方面对学科建制过程中五大要素进行逐一分析,另一方面对学科建制的不同阶段进行划分,对学科建制标志性事件进行了归纳总结,从而对近代气象学建立并向现代大气科学转变过程进行了细致而准确的描绘,以期回答近代气象学科是如何建立并成熟,并解答这一过程的主要推动力问题。
杨雨[2](2020)在《新课程背景下高师地理师范生地理实践活动教学能力的培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教育教学改革的基础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改革取决于教师。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地理实践力,需要所有的地理教育实践者一起应对。高师地理师范生作为未来的地理教师,其地理实践活动教学能力的现状水平,直接影响着地理新课程改革和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整体质量。基于活动教学理论、多元智能理论、人地关系理论等理论基础,采用了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结合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和《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以地理新课程改革为背景,对高师地理师范生的地理实践活动教学能力进行了理论探讨与实践研究。理论探讨方面:构建了高师地理师范生地理实践活动教学能力体系,阐述了每一项能力的内涵与表现;对高师地理师范生的地理实践活动教学能力进行了水平划分,并进行了现有水平认定。实践研究方面:基于能力体系与能力的水平划分,分析了当前地理师范生的地理实践活动教学能力存在设计流程不科学、设计内容不丰富、实践活动课堂的掌控力薄弱、难以制作出科学的评价量表及科学地运用评价量表、对实践活动的内容与组织形式等缺乏创新性思考、反思被动且反思内容不全面等问题。发现这些问题存在的根源体现在三个方面:高师地理院系的地理实践课程教学投入不足、与中学的联系不紧密、地理师范生的师范性弱化。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培养策略:以高师地理师范生的地理实践活动教学能力体系中的设计能力、开展能力、评价能力、创新能力、反思能力为策略的提出导向,结合高师地理院系、中学学校、地理师范生,针对每一项能力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一一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培养策略。
杨霞[3](2020)在《西藏大学地理科学(师范)专业课程设置与中学地理教学衔接研究》文中提出高校地理科学(师范)专业的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办学理念等是高质量人才培养的保障,直接影响师范生的培养水平。本文主要对西藏大学地理科学(师范)专业课程设置与中学地理教学衔接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终身教育理论、地理教学论、人本主义课程理论等相关理论作为指导和依据;采用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结合相关资料及问卷,对西藏大学地理科学(师范)专业的课程设置与中学地理教学衔接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推动西藏大学地理科学(师范)专业课程设置更切合实际,与时俱进,更好地培养中学地理教师。本文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分析了西藏大学地理科学(师范)专业课程设置的情况。其中,纵向维度是分析西藏大学地理科学(师范)专业自1989年以来的7份培养方案,了解其课程设置沿革;横向维度是比较分析西藏大学最新的培养方案和教育部直属的5所师范院校(华东师范大学除外)2019年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所申报的培养方案,便于取长补短。此外,本文通过抽样的方式,对中学地理师资的现状及需求进行问卷调查,还分析了西藏大学地理科学(师范)专业课程设置对中学地理教学改革的响应情况。通过调查与分析,总结归纳出西藏大学地理科学(师范)专业课程设置与中学地理教学衔接中存在专业课程设置不完善、与中学缺乏交流、教育实习时间短,缺乏有效的管理等问题。针对西藏大学地理科学(师范)专业课程设置与中学地理教学衔接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首先,优化地理科学(师范)专业课程设置,从地理科学(师范)专业课程设置结构、衔接中学地理教学实际、增设教师综合素质类课程三个方面进行优化。其次,要搭建起大学和中学沟通合作的桥梁,推动大学与中学的交流合作,了解中学地理师资需求的情况,开设相应的课程,并制定相应政策进行支持引导。第三,强化地理教育实习,作为师范生锻炼教学技能的重要途径,延长地理教育实习时间,加强对地理教育实习的考核管理等。本文希望通过对西藏大学地理科学(师范)专业课程设置与中学地理教学衔接的研究,来优化西藏大学地理师范生培养方案,为中学培养输送更多专业优秀的地理教师,促进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
林丰[4](2020)在《谢义炳与中国近现代气象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20年代,着名气象学家竺可桢开始在中国的高校中开设气象学,至此我国的气象高等教育事业才慢慢开始发展。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气象教育通过竺可桢等气象学家的艰难开创,又经过了涂长望、赵九章、李宪之等一批气象学家的巩固发展,等到新中国建国的时候气象教育学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这个时候从国外回来的新一批气象学者,他们是中国气象事业的第三代领军人物。在他们的努力下,现代大气科学将数理基础理论融合到了气象学中,并成功的从地理学科中独立出来。本文着重介绍了现代气象学与物理学科的融合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谢义炳教授。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刚刚成立,急缺气象人才,又恰逢抗美援朝的特殊环境。就在这样中国现代气象教育事业刚刚起步之时,谢义炳来到了清华大学的气象系。在他的建议下,1952年院系调整时清华大学的气象系并入了北京大学的物理系,从此开启了气象学与物理学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新时代。本文对谢义炳的生平、气象科研成就以及气象教育成果都有涉及,研究了他从国内到国外的整个教育求学经历,主要聚焦在他留美期间受芝加哥气象学派影响的这一特殊经历。通过研究谢义炳在不同时期所受的气象学教育,并且结合他回国后众多的工作实例,分析其个人的科学精神,梳理其对气象高等教育的巨大贡献及深远影响。本篇文章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写了谢义炳教育思想的萌芽。谢义炳在他家庭及早期教育的影响下,很早地就有了教育兴国的想法。第二章写了谢义炳在国内外接触不同的气象学教育,以及经历的一些气象实践活动。从他在国内接受李宪之、涂长望等的气象教育,到他出国后参与了芝加哥学派最前沿的气象学研究,这对他回国后将现代气象学教学引入中国有着重要影响。第三章通过谢义炳留学归国后进行的气象专业改革、三峡工程的论证以及参与“75.8北方暴雨”研究这三项代表性的工作,反应了他作为新一代的气象学家实事求是、坚持自我、迎难而上的科学精神。第四章写气象专业改革后,北京大学大量的引入现代气象学的课程,完善了现代气象教育,并且通过北大大量的气象人才培养对整个中国的气象高等事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刘燕,严佩升,沈波[5](2019)在《地理专业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教学内容及方法改革创新探讨》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气象学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中已经实现了应用,在高校专业课程中,气象学也作为独立的学科发展起来,课程教学体系也在不断完善。然而《气象学和气候学》作为高校地理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内容,包含了地理专业气象学和气候学的众多知识,属于专业主修课程,在开展地理专业气象学和气候学的教学过程中,相关的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需要不断创新改革,才能保持教学和专业发展的同步,对此,本文主要分析了《气象学和气候学》课程的学科特点,分析《气象学和气候学》课程教学改革创新的必要性,并探究地理专业《气象学和气候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创新改革的有效路径。
杨延丽[6](2019)在《高中地理与高师教学衔接研究 ——以高师《气象学与气候学》为例》文中提出高等师范院校地理学科专业教育与高中地理教育是双向影响的。高等师范院校地理师范生培养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能够胜任中学地理教育工作,近年来,高师方面教育不断提高,教学各方面不断完善。但是,还是有部分高师地理学科专业学生在毕业初期无法担任中学地理教学工作。通过对文献调查以及问卷调查分析发现高师教学与高中地理衔接存在一定问题,其表现为高师的学生在胜任高中地理教学工作初期,部分会遇到没有掌握教学的重点、难点、考点的问题,所以出现不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强调考点等现象。针对这一现象,以《气象学与气候学》为例,首先,分析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该部分课标,得出该部分教学重点内容;然后,整理分析全国Ⅲ卷近3年来与《气象学与气候学》相关的高考题,总结归纳得出该部分的主要考点;接着访问贵阳市高中教龄10年以上的骨干教师,根据他们的教学经验,总结归纳出一线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重点与难点,最后结合以上分析总结得出高中气象与气候部分教学重点、难点、考点。这些知识点即为高中地理教师必备知识储备点。以这些知识作为高师与高中的衔接点,通过对比分析这些知识点在高中地理教材与高师教材中的位置、内容,得出衔接点在高师与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异同,从而提出衔接点在高师授课时的合理处理建议。最后为高师与高中地理教学衔接提供参考意见与建议。
木合塔尔·艾买提,薛治国[7](2018)在《气象学与气候学实验课可拓展教学资源及其利用》文中研究指明以喀什大学地理科学专业气象学与气候学实验课教学实践为例,提出现有教学资源和可拓展教学资源的概念.根据喀什市地域特色,构想出20多种邻距离、实用性强、低成本、效率高、与现实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可拓展教学资源.研究结果为各高校气象学与气候学实验教学提供现有教学资源和可拓展教学资源相结合、观测为主的实验项目和分析推论的实验项目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并且提高教学水平,拓展教学空间和教学思维向度.认为充分利用教学资源,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生活中的现象与实验项目相连接是提高气象学与气候学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之一.
宋冬冬[8](2018)在《中学地理与高师地理课程的有效性衔接研究 ——以高师《气象学与气候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任何学科的学习都是一个系统过程,由各教育阶段的子系统组成,地理学科的学习也是一样,主要由基础地理教育阶段和大学地理教育阶段构成,只有不同教育阶段之间相互协调配合有机衔接,才能保证良好的地理学习效果。但目前中国各教育阶段是相互独立的,缺乏相应的联系,导致各阶段教学之间的“脱节”日益严重,“脱节”问题势必会影响到教学的质量,基于这一现状,本文以中学地理《气象学与气候学》相关知识和高师《气象学与气候学》为研究对象,采用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比较分析法和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以中学地理与高师《气象学与气候学》衔接部分为基础,对中学地理与高师地理教材衔接部分进行单独分析和对比分析,将2015——2017近三年高考试卷中出现的有关《气象学与气候学》的试题对其特点、分值和高频考点进行了整理分析,然后以中学地理教师和高师教授过《气象学与气候学》的教师为调查对象,了解各教学阶段教师的衔接意识和衔接现状。通过对于相关地理教材、高考相关知识点、地理教师三方面的深入研究发现在中学地理与高师地理衔接部分存在很多问题:中学地理与高师地理教材难易程度的差异是教材衔接的难点;《气象学与气候学》相关知识不论是在中学还是高师都是地理学科比较基础比较重要的部分,但是在高师《气象学与气候学》教学过程中重点不突出,过于注重理论知识;各阶段地理教师的衔接意识和衔接行动不足等。并且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适当降低高师《气象学与气候学》教学难度,与高考相联系确定教学重难点,增加教学实践活动和加强各阶段地理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等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希望可以对于中学地理与高师《气象学与气候学》的衔接有一定的帮助。
陈思吉,王民,林清,柳培靖[9](2018)在《高校师范生课程相关性研究——以地理科学专业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高师院校课程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教师教育的质量,师范生课程设置的问题一直是教师教育改革的重点。课程相关性可以呈现出课程之间的联系,为课程的纵向、横向设置提供直接依据。针对学习过程、技能习得结果难以量化的问题,以学生成绩为基础量化研究不同类别课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各类课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师范生的学习效果与课程之间的相关性密切。此外,根据课程之间的相关性和师范生从教素质的需求,提出从"影响课程"到"关注课程"的合理化课程结构,并给出学生选课规划和教师任课的建议。
徐丽娜[10](2017)在《高师与高中自然地理课程内容有效衔接研究》文中认为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对高中地理教师的很多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高师院系和高师教师不断探索、大胆改革,努力在发展中求索创新,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中学地理教师。然而经过专业的高师培养,仍然有部分师范毕业生在地理教学工作初期会遇到诸多困难。由此可见,高师与高中在地理课程衔接方面依然存在可以提升的空间。由于在地理学科内容当中自然地理是重要基础,该部分课程内容能否有效衔接是整个高师与高中地理课程有效衔接的关键和基础,因此,本文重点从高师与高中自然地理课程内容衔接角度进行了相关方面的初步探索。本文主要以就读于吉林省延边大学、长春师范大学、通化师范学院和白城师范学院,经过教育类课程培训、具备一定地理教学能力,在吉林省及周边地区高中已经或正在经历教学实践活动的部分三、四年级的地理科学专业师范生,以及在延边州不同高中任教的部分地理教师为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了高师与高中在自然地理课程内容方面的衔接现状特点,并从四大方面总结了存在的衔接问题及原因。具体内容如下:高师院系方面存在生源结构文理兼容,加大自然地理课程人才培养难度,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考核制度不完善,大班授课、辅导员管理制度,对学生学业管理不严,疏忽对学生心理方面的关注等问题;高师教师方面存在教学能力不平衡,忽视对高师与高中自然地理课程内容衔接点的处理,教学上重视自然地理知识原理的传授,轻视习题的训练和指导,缺乏对学困生的关注等问题;高师学生方面存在学习主动性、自我约束能力差,课余时间利用效率低,缺乏独立思考和钻研能力,教育教学技能不熟练,对高中自然地理教材和课标不熟悉等问题;高中教师方面存在展示课上的优良表现没有形成稳定的教育教学习惯,缺乏教育教学技能的自主提升意识,工匠型教师为主,教科研意识和能力弱,缺乏与高师的长效沟通等问题。依据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和高考考纲要求,将高师自然地理各分支学科与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①知识体系结构和具体内容分别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整理出彼此主要衔接点的位置和异同点,发掘高师教材在高中课堂教学中的使用价值,为其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合理输出提出建议。综合以上分析结果,提出以下促进高师与高中自然地理课程内容有效衔接的对策和建议:高师院系方面可组建高中地理教学探究类学生社团,对教育类课程进行适当调整,完善考核制度,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对学生的学业管理,增进与高中教育管理机构及教师之间的联系,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等;高师教师方面应要求部分教师改进自然地理教学方式方法,增强课堂趣味性,在自然地理分支学科教学中参考本文对衔接点的相关研究结果,加强对高师与高中自然地理课程内容衔接点的重视,加强对学生的习题训练和指导,分层、分组因材施教,紧跟时代步伐,让课堂教学内容与时俱进等;高师学生方面要借助各种有益活动克服懈怠情绪,提升学习主动性和课余生活质量,加强日常对自然地理知识和教育教学技能的巩固与训练,提前熟悉并研读高中地理教材和课程标准、高考考纲及其他各类相关资料,积极关注并参与各类中学地理教学竞赛活动等;高中教师方面要摒弃不良行为,养成良好教育教学习惯,培养教科研意识和能力,由工匠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变等。
二、高师地理专业《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改革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师地理专业《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与意义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科学学科史的研究 |
二、气象学史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案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四、创新之处 |
第四节 研究方法、资料来源与概念界定 |
一、研究方法 |
二、资料来源 |
三、概念界定 |
第一章 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的孕育背景与萌芽 |
第一节 中国古代气象科技的积累 |
一、古代气象知识 |
二、古代气象观测仪器 |
三、古代观象机构 |
第二节 西方近现代气象学科的发展 |
一、高校气象教育 |
二、气象科研体系 |
三、气象交流与国际合作 |
第三节 西方近代气象学的传入 |
一、气象译着及其启蒙作用 |
二、气象仪器的传入与观测 |
三、外人在华设立气象台站 |
四、传入动因 |
第二章 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的基本构建 |
第一节 近代气象教育为学科建制化的基石 |
一、晚清气象教育初露头角 |
二、高等院校气象学专业的发展与独立 |
三、气象教育范围的扩大 |
第二节 气象学科带头人职业化的引领 |
一、开创性人物打开近代气象学科新局面 |
二、各高校专业毕业生坚守气象岗位 |
三、气象训练班培养优秀人才扩大气象队伍 |
第三节 气象研究机构为学科建制化提供学术保障 |
一、具有科研性质的气象台站 |
二、专业性气象科研机构 |
第四节 气象学术共同体和阵地为学科发展搭建交流平台 |
一、中国气象学会成为学术共同体 |
二、气象期刊成为学术交流阵地 |
第三章 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的阶段分析 |
第一节 1862-1927年探索奠基期 |
一、建制化内容 |
二、标志性事件 |
三、阶段特征 |
第二节 1928-1943年黄金发展期 |
一、建制化内容 |
二、标志性事件 |
三、阶段特征 |
第三节 1944-1952年重塑升级期 |
一、建制化内容 |
二、标志性事件 |
三、阶段特征 |
第四章 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社会整体环境 |
一、相关学科近代化的推动 |
二、战争的影响 |
第二节 学科内在动力 |
一、国内气象人才的涌现 |
二、学科研究领域的拓展创新 |
三、国际合作的带动 |
第三节 行业需求牵引 |
一、农业气象的需要 |
二、天气预报的广泛应用 |
三、气象观测资料的收集与积累 |
结论 |
附录一 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大事年表 |
附录二 国立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研究成果目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新课程背景下高师地理师范生地理实践活动教学能力的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新课改推动着地理实践力备受重视 |
二、地理实践力最具潜力的培养者被忽视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有利于适应地理新课程改革 |
二、有利于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开展 |
三、有利于地理研学旅行的开展 |
四、有利于地理教师的个人发展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现状评述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第一章 概念阐释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地理实践活动 |
二、地理实践活动教学 |
三、高师地理师范生地理实践活动教学能力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活动教学理论 |
二、多元智能理论 |
三、人地关系理论 |
第二章 地理实践活动教学概述 |
第一节 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特点 |
一、教学方式的实践性 |
二、组织形式的多样性 |
三、学生参与的主体性 |
四、教学相长的互动性 |
第二节 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分类 |
一、地理实验活动教学 |
二、地理调查与考察活动教学 |
三、地理观察与测量活动教学 |
第三节 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基本流程 |
第三章 高师地理师范生地理实践活动教学能力研究 |
第一节 高师地理师范生地理实践活动教学能力的体系构建 |
一、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设计能力 |
二、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开展能力 |
三、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评价能力 |
四、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创新能力 |
五、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反思能力 |
第二节 高师地理师范生地理实践活动教学能力的水平划分 |
一、地理实践活动教学设计能力的水平划分 |
二、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开展能力的水平划分 |
三、地理实践活动教学评价能力的水平划分 |
四、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创新能力的水平划分 |
五、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反思能力的水平划分 |
第四章 高师地理师范生地理实践活动教学能力的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 |
第一节 访谈思路 |
一、访谈目的 |
二、访谈对象 |
三、访谈工具 |
四、访谈问卷设计思路 |
五、访谈结果 |
第二节 高师地理师范生地理实践活动教学能力存在的问题 |
一、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设计能力不够全面 |
二、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开展能力比较薄弱 |
三、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评价能力较为欠缺 |
四、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创新能力极其匮乏 |
五、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反思能力略显不足 |
第三节 高师地理师范生地理实践活动教学能力的问题根源分析 |
一、地理实践课程的教学投入不足 |
二、高师地理院系与中学的联系不紧密 |
三、地理师范生的“师范性”弱化 |
第五章 高师地理师范生地理实践活动教学能力的培养策略 |
第一节 地理实践活动教学设计能力的培养策略 |
一、明确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主题 |
二、聚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流程 |
三、丰富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内容 |
第二节 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开展能力的培养策略 |
一、增加地理实践课程教学的投入 |
二、建立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开展平台 |
第三节 地理实践活动教学评价能力的培养策略 |
一、增强实践作品的指导意识 |
二、制作与运用评价量表 |
第四节 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 |
一、加强科学研究和论文撰写的训练 |
二、夯实专业基础知识 |
第五节 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策略 |
一、强化反思指导 |
第六章 结语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创新点 |
第三节 研究不足 |
第四节 研究前景展望 |
附录 |
附录一:高师地理师范生地理实践活动教学能力的访谈提纲(高校教师版) |
附录二:高师地理师范生地理实践活动教学能力的访谈提纲(中学地理教师版) |
附录三:高师地理师范生地理实践活动教学能力的访谈提纲(地理师范生版)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西藏大学地理科学(师范)专业课程设置与中学地理教学衔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来源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现状 |
1.4.1 课程设置方面的研究 |
1.4.2 教学衔接方面的研究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思路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地理科学(师范)专业 |
2.1.2 课程设置 |
2.1.3 中学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 |
2.1.4 教学衔接 |
2.2 理论基础 |
2.2.1 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
2.2.2 终身教育理论 |
2.2.3 地理教学论 |
2.2.4 人本主义课程理论 |
第3章 地理科学专业课程设置与中学地理教学衔接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 地理科学(师范)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分析 |
3.1.1 专业课程设置变化分析 |
3.1.2 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分析 |
3.2 中学地理师资现状及需求调查分析 |
3.2.1 问卷调查及访谈情况说明 |
3.2.2 中学地理师资现状及需求调查分析 |
3.3 专业课程设置对中学地理教学改革的响应分析 |
3.4 衔接存在的问题 |
3.4.1 专业课程设置不完善 |
3.4.2 与中学缺乏交流 |
3.4.3 实践教学时间短,缺乏有效管理 |
第4章 地理科学专业课程设置与中学地理教学有效衔接的对策建议 |
4.1 优化地理科学(师范)专业课程设置 |
4.1.1 调整课程设置结构 |
4.1.2 衔接中学地理教学实际 |
4.1.3 增设教师综合素质类课程 |
4.2 搭建起大学和中学沟通合作的桥梁 |
4.2.1 推动大学与中学的交流合作 |
4.2.2 制定政策支持引导 |
4.3 强化地理教育实习 |
4.3.1 延长地理教育实习时间 |
4.3.2 加强对地理教育实习的考核管理 |
第5章 结语 |
5.1 基本结论 |
5.2 不足之处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中学地理师资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2 访谈提纲 |
致谢 |
(4)谢义炳与中国近现代气象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案 |
(一)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二)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可行性分析 |
(三)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谢义炳教育思想的萌芽 |
第一节 拥有教育传承的家庭背景 |
一、谢义炳家庭背景的介绍 |
二、谢义炳家庭背景的影响 |
第二节 经历民国期间的教学变革 |
一、民国前期混乱的基础教育 |
二、民国晚期有序的基础教育 |
三、民国时期教育变革的影响 |
第二章 谢义炳气象研究方向的调整 |
第一节 国内高校学习期间的气象研究方向 |
一、清华及西南联大的气象教育 |
二、浙江大学的气象教育 |
三、国内气象教育对谢义炳的影响 |
第二节 国外高校留学期间的气象研究方向 |
一、芝加哥大学的气象学派 |
二、芝加哥大学的气象教育 |
三、国外气象教育对谢义炳的影响 |
第三章 谢义炳的气象工作经历 |
第一节 谢义炳改组气象专业 |
一、气象专业改组的原因 |
二、气象专业改组的经过 |
三、气象专业改组前后对比 |
四、气象专业改组体现的科学精神 |
第二节 谢义炳论证三峡工程 |
一、三峡工程的建设背景 |
二、三峡工程的论证依据 |
三、三峡问题的处理体现的科学精神 |
第三节 谢义炳参与暴雨研究 |
一、谢义炳与暴雨研究的起因 |
二、75.8北方暴雨研究经过 |
三、北方暴雨研究体现的科学精神 |
第四章 谢义炳对气象高等教育的影响 |
第一节 气象高等教育的学科优化 |
一、学科优化的起因 |
二、学科优化的过程 |
三、学科优化的影响 |
第二节 气象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 |
一、气象人才培养的迫切性 |
二、气象人才培养的方式 |
三、气象人才培养的成果 |
第三节 气象高等教育的教学理念 |
一、气象教育要立足前沿 |
二、气象事业要赶超国际 |
三、气象研究要坚持独立自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一)论文 |
(二)着作 |
(三)其他资料 |
附录 |
附录一 北京大学气象专业1953-1956年毕业生名单[] |
附录二 北京大学气象专业1952-1993年招生人数 |
附录三 谢庄、刘式达采访稿 |
硕士学位攻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5)地理专业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教学内容及方法改革创新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气象学和气候学》课程学科特点 |
二《气象学和气候学》课程教学改革创新的必要性 |
(一)地理专业科学发展的需要 |
(二)课程教学发展和质量提升的需要 |
三地理专业《气象学和气候学》课程教学改革创新的有效对策 |
(一)把握行业发展动向,强化人才培养 |
(二)开展校企合作,实现协同育人 |
(三)加快师资培训,提升《气象学和气候学》课程改革创新质量 |
(6)高中地理与高师教学衔接研究 ——以高师《气象学与气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意义 |
1.4 .研究技术路线与方法 |
2.高师《气象学与气候学》与高中地理教学相关现状调查 |
2.1 .教学相关性现状调查 |
2.1.1 .调查目的 |
2.1.2 .调查对象 |
2.1.3 .调查问卷设计 |
2.2 .结果分析与总结 |
2.2.1 .高师教师问卷分析 |
2.2.2 .高师大二、大四学生问卷分析 |
2.2.3 .问卷分析结论 |
3.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气象学与气候学》相关内容分析 |
3.1 .新旧课程标准的对比分析 |
3.2 .新旧课程标准中《气象学与气候学》相关内容分析 |
4.全国地理高考试卷中《气象学与气候学》相关内容分析 |
4.1 .近3年高考地理试卷总体分析 |
4.2 .高考地理试卷中《气象学与气候学》相关内容分析 |
4.2.1 .2016高考地理试卷相关内容分析 |
4.2.2 .2017高考地理试卷相关内容分析 |
4.2.3 .2018高考地理试卷相关内容分析 |
4.3 .《气象学与气候学》高考相关教学的分析 |
5.高师《气象学与气候学》与高中地理教学衔接分析 |
5.1 .高中地理与高师《气象学与气候学》知识内容分析 |
5.1.1 .高师《气象学与气候学》知识内容分析 |
5.1.2 .高中气象与气候知识内容分析 |
5.2 .高中地理与高师《气象学与气候学》相关衔接点分析 |
5.2.1 .高中“大气运动”与高师教学衔接分析 |
5.2.2 .高中“气压带与风带”与高师教学衔接分析 |
5.2.3 .高中“常见天气系统”与高师教学衔接分析 |
6.总结与建议 |
6.1 .总结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高中与高师《气象学与气候学》的有效性衔接现状调查问卷(高师教师卷) |
附录B 高中与高师《气象学与气候学》衔接现状调查问卷(高师大二学生卷) |
附录C 高中与高师《气象学与气候学》衔接现状调查问卷(高师大四学生卷) |
附录D 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重、难点统计(高中教师) |
(7)气象学与气候学实验课可拓展教学资源及其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课程教学现状 |
1.1 课程地位及教学目的 |
1.2 现有实验项目及教学内容 |
2 教学资源的理论基础 |
3 教学资源的使用与拓展 |
3.1 现有教学资源 |
3.2 教学资源的拓展及利用 |
3.3 拓展上课资源后的实验项目设计 |
4 结论 |
(8)中学地理与高师地理课程的有效性衔接研究 ——以高师《气象学与气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4.1 中学 |
1.4.2 高师 |
1.4.3 气象学与气候学 |
1.4.4 衔接 |
1.5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2.中学地理与高师地理的教材衔接研究 |
2.1 中学地理与高师《气象学与气候学》相关教材分析 |
2.1.1 中学地理《气象学与气候学》相关教材分析 |
2.1.2 高师《气象学与气候学》教材的分析 |
2.2 中学地理与高师《气象学与气候学》相关教材的衔接研究 |
2.2.1 初中与高师《气象学与气候学》相关知识衔接分析 |
2.2.2 高中与高师《气象学与气候学》相关知识衔接分析 |
3.高考中《气象学与气候学》相关知识点梳理 |
3.1 高考地理试卷分析 |
3.2 高考中《气象学与气候学》相关知识点分析 |
3.2.1 气象气候部分高考知识点分析 |
3.2.2 气象气候部分出题特点分析 |
3.2.3 气象气候部分高考考点梳理 |
3.2.4 高师《气象学与气候学》教学重难点分析 |
4.中学地理与高师《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衔接现状调查 |
4.1 中学地理教师问卷调查 |
4.1.1 调查对象 |
4.1.2 调查内容和调查目的 |
4.1.3 调查问卷回收整理 |
4.1.4 调查结果分析 |
4.2 高师地理教师问卷调查 |
4.2.1 调查对象 |
4.2.2 调查内容和调查目的 |
4.2.3 调查问卷的回收整理 |
4.2.4 调查结果分析 |
5.中学地理与高师《气象学与气候学》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5.1 中学地理与高师《气象学与气候学》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
5.2 中学地理与高师《气象学与气候学》衔接的教学建议 |
6.结论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9)高校师范生课程相关性研究——以地理科学专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处理 |
(一) 研究方法 |
(二) 数据来源及处理 |
二、结果分析 |
(一) 基于学科成绩的学科间相关性分析 |
1. 基础课程与其他各类课程间的相关性 |
2. 地理专业课间的相关性 |
3. 教师教育课程与其他地理专业课程间的相关性 |
(二) 师范生课程设置顺序及框架分析 |
1. 对师范生影响较大的课程分析 |
2. 结合相关性分析结果的课程设置合理化框架 |
(三) 师范生对课程设置的认知 |
1. 自然地理类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的相关性 |
2. 其他课程间的相关性 |
三、结论与建议 |
(一) 结论 |
(二) 建议 |
1. 任课教师在教学中应强调学科相关性, 强化未来教师培养的目的性。 |
2. 课程的合理化框架建议基于数据分析、问卷调查结果, 逐渐呈现出运用教育实践的特点。 |
3. 师范生在学习中理清与中学课堂直接关联的课程, 进行学科知识的融合练习。 |
4. 注重课程规划, 打好先修课程的基础。 |
(10)高师与高中自然地理课程内容有效衔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第三章 高师与高中自然地理课程内容衔接现状的调查研究 |
3.1 衔接现状调查 |
3.2 衔接现状统计与分析 |
3.3 衔接问题总结 |
第四章 高师与高中自然地理课程内容衔接的比较分析 |
4.1 比较分析的内容和目的 |
4.2 教材衔接点的比较分析 |
4.3 小结 |
第五章 高师与高中自然地理课程内容衔接对策和建议 |
5.1 高师院系方面的对策和建议 |
5.2 高师教师方面的对策和建议 |
5.3 高师学生方面的对策和建议 |
5.4 高中教师方面的对策和建议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四、高师地理专业《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改革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研究[D]. 钱馨平.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2)
- [2]新课程背景下高师地理师范生地理实践活动教学能力的培养研究[D]. 杨雨.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3]西藏大学地理科学(师范)专业课程设置与中学地理教学衔接研究[D]. 杨霞. 西藏大学, 2020(07)
- [4]谢义炳与中国近现代气象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D]. 林丰.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2)
- [5]地理专业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教学内容及方法改革创新探讨[J]. 刘燕,严佩升,沈波. 教育现代化, 2019(55)
- [6]高中地理与高师教学衔接研究 ——以高师《气象学与气候学》为例[D]. 杨延丽. 贵州师范大学, 2019(03)
- [7]气象学与气候学实验课可拓展教学资源及其利用[J]. 木合塔尔·艾买提,薛治国. 高师理科学刊, 2018(07)
- [8]中学地理与高师地理课程的有效性衔接研究 ——以高师《气象学与气候学》为例[D]. 宋冬冬. 贵州师范大学, 2018(01)
- [9]高校师范生课程相关性研究——以地理科学专业为例[J]. 陈思吉,王民,林清,柳培靖.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8(02)
- [10]高师与高中自然地理课程内容有效衔接研究[D]. 徐丽娜. 延边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