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区分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论文文献综述)
邵良余[1](2021)在《中学物理教育模式的转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家义务教育的普及,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人民受教育程度全面提升,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教育资源无法均等分配,因而教育资源利用率最大化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21世纪初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解决教育资源利用率问题,线上教育崭露头角。近年来,微课、慕课等小规模在线课程逐渐兴起,让教育资源均等化成为现实。2020年初由于新冠病毒的爆发,导致线下教育处于停滞状态,为响应国家“停课不停学”号召,线上教育如雨后春笋般兴起。线上教育虽发展迅猛,在实施过程中中学物理线上教育问题逐渐显露。因此,中学物理教学模式由线下模式向线上模式转换过程中,如何平稳过渡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提高中学物理教学效率为主旨,围绕中学物理教育模式转变的问题,为探寻高效物理教学新模式展开相关研究。文章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通过查阅文献对线上线下教学背景进行梳理阐述,明确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给出相应研究方法。文章第二部分学习总结与本课题相关教学理论基础,针对教学模式等相关概念及特点进行界定分析。解析中学物理学科教学特点,结合泰勒教育目标观与教学实践对中学物理教学目标、教学现状进行总结分析,梳理中学物理教学逻辑关系图,针对现状结合逻辑关系给出相应教学方法。第三部分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中学物理教育线上线下教育模式教学实践过程问题进行定量分析,突出模式转变过程中的问题,为优化中学物理线上线下教学模式转变问题提供数据支持。文章第四部分结合问卷数据针对中学物理线上教学过程问题进行研究分析,设计实施不同教学模式下中学物理实践教学,并对不同模式下课堂教学效果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实践观察,总结线上线下教学模式转换问题,探寻集线上线下模式教学优势于一体的物理教学模式,为创建高效物理教学新模式提供了探索方向。第五部分结合实践观察结果、问卷数据分析,设计构建基于PBL教学法中学物理线上教学模式,研究分析基于PBL线上教学模式物理教学案例,结合模式特点优化制定线上物理成绩评定制度,紧密衔接中学物理线上线下教学模式转变。第六部分总结研究成果,针对研究不足之处给予说明,并对中学物理未来教学模式发展给出分析与展望。本文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问卷调查法、行动研究法等相关研究方法,研究提出基于PBL线上教学模式。研究发现,采用PBL线上教学模式既能够有效弥补线下教学资源短板、线上教学监督盲区、学生课堂注意力不集中、课堂参与度低等相关问题,又有效提高中学物理教学效率、发挥线上教学优势,切实落实学生个性化全面发展,为优化中学物理线上线下教育模式转变问题提供理论参考。
王玎铃[2](2021)在《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单元式教学设计实践研究 ——以“牛顿运动定律”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全面进入以核心素养为指导的新时代。落实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成为目前物理教学的当务之急。已有的研究表明单元式教学设计是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一种有效途径,基于这种认识,展开了以下工作:第一,对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和单元式教学设计进行了文献研究,对它们的内涵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第二,为了研究能够有效发展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单元式教学设计,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单元式教学设计框架,并开发了“牛顿运动定律”部分的高中物理单元式教学设计实例。第三,在以上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实习过程中对此实例进行教学实践以检测单元式教学设计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促进作用。在教学实践后,依据信息通信模型,利用Excel软件和MATLAB软件对学生教学前后的测试结果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单元式教学设计的确能够发展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最终根据结果,结合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该单元式教学设计实例进行反思和改进。综上所述,实施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单元式教学设计对发展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研究预期能够为一线教师开发和评价高中物理单元式教学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施官彪[3](2020)在《乡村初中物理易混淆问题的教学策略研究 ——以盘州市保基乡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物理学是人类科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初中物理是物理学科的基础,是研究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能量的重要学科。要学好物理学,必须打下坚实的基础,但学生在学习物理时,有些物理问题,特别是物理概念、定律、实验、生产生活中物理现象的解释和理解、物理条件区分、物理公式的理解和应用等容易混淆。本研究参考相应的文献资料,在对乡村初中物理教学现状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乡村初中物理教学中易混淆问题进行梳理,探究对应的教学策略,对整个初中阶段所学习的物理内容中易混淆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将易混淆的问题分解为七个板块。在梳理出学生易混淆物理问题的基础上,针对易混淆的问题,探究出相关教学策略。第一、物理概念:从字面上抓关键点,这些关键点就是字、词、句。第二、定律:借助实验,在对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的基础上通过步步推进的方法加以理解和区分。第三、物理实验:对于不直观,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的实验,利用自制教具、借助新材料、新手段对实验再改进、再创新的策略来帮助学生区分理解。第四、生产生活中物理现象的解释和理解:用“直来直往”的方法,用物理知识解释物理知识,逐层推进,或者是利用关联的知识来解释。第五、物理条件:利用“去同求异”的策略加以理解和区分,即不考虑相同的因素,专注不同之处。第六、物理公式的理解和应用:物理公式的理解和应用,可以利用谐音、物理解题三部曲、对称性来理解区分和记忆。第七、物理模型:对于看不见、摸不着、微观、抽象的物理问题,可以用建立模型的方法来解决。通过本研究发现,在初中物理教学,特别是在乡村初中物理教学中,对于易混淆问题的教学策略,它有教学策略的共性,也有其个性,因为物理学科的学科特点与其它学科不同,学习物理,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尊重事实、相信科学,敬畏生命的意识和思想。同时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从根本上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韦菊兰[4](2020)在《微课在高中物理定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课改倡导教学方式多样化,提倡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会合作,养成科学思维习惯。传统教学中,教师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方法的教育,学生对学习没有选择权,课堂上被动接受,个体差异得不到尊重。因此,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就有更为积极的教学意义。目前,国内对微课教学研究的文章比较多,但是关于物理定律微课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的文献非常少。物理是高中阶段最难学的科目之一,而物理定律又是物理科目中最难掌握的内容,所以如何将微课与物理定律教学相结合就显得尤为重要。本课题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从微课在高中物理定律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入手,先对微课和基本学习理论进行阐述,接着从认知微课、使用微课和接纳微课等方面,对高中生和物理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发现:微课的使用频率低、应用范围窄,学生获取优质免费的微课资源途径少,教师对微课的设计过程不熟悉等问题。然后从学生学情、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六个方面,对物理定律微课的教学设计进行研究。最后结合学生预习复习方式单一、良好学习习惯有待进一步养成和物理定律难掌握等教学实际情况,设计了分别用于课前、课中和课后的三个物理定律微课。实践表明,应用微课进行物理定律教学,能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自主学习平台,提高学生学习物理定律的兴趣,丰富学生学习物理定律的资源,方便学生课外预习复习,便于学生在完整的情境中探究物理定律、理解物理定律,利于学生掌握定律中的关键词,突破物理定律学习的难点,提高学生学习物理定律的效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张孟影[5](2020)在《促进高一学生物理科学思维发展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对学生思维能力的研究一直都是热门话题,良好的科学思维习惯有助于学生更加快速地获取知识,理解物理规律,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物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物理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应该能够达到具有建构模型的意识和能力;能运用科学思维方法进行科学推理、找出规律,形成结论;具有观点和证据的意识,能够运用证据解释自己的观点;能够大胆提出质疑,具有批判性思维的意识、创新意识等课程目标。而课堂作为教师与学生教学相长的空间和平台,是培养学生物理科学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因此,在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法对现有文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对物理科学思维培养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通过教师调查和访谈了解目前学生科学思维发展的现状,并根据相关教育理论进行分析,最后得出了促进学生物理科学思维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导自学、探究展学以及评点省学。之后选取苏南地区某所四星级高中(重点高中)的两个高一班级,根据实际课程进度和安排设计了五个课时内容,并且实际实践了十个课时的物理科学思维课堂教学,最后通过课堂观察、课堂作业以及课后习题等内容对学生的科学思维表现进行了记录和统计,旨在研究得出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科学思维表现产生的影响,从而为物理科学思维课堂有效教学提供一些参考。通过实践研究发现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方式、学生课堂自学、学生之间的讨论、师生之间的互动情况等在一定程度上都对学生的科学思维具有影响。有效的引导、问题的设置、学生自学效率的提高、学生之间讨论的积极程度、师生之间有意义的互动对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表现都有着正面的影响。最后,本次研究针对实践情况和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课前充分预热,实现可控引导;课上认真巡视,营造自学氛围;课堂精炼问题,调动学生讨论;设计多样展示,搭建思维舞台;侧重正向评价,化解思维障碍;重视反思总结,提升思维水平。
赵明丽[6](2020)在《高中物理前概念诊断及转化的案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前概念是中学教育领域中非常重要的要素,也是中学教育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物理观念”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是物理概念和规律在思维上的升华,了解中学生物理前概念能够让物理概念教学有的放矢,有利于核心素养的培养。物理概念是物理知识基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对物理概念的学习是物理学习的基础和关键,概念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将直接影响学生对其它物理知识的学习。传统的物理概念教学,教师总是有意无意的将学生的头脑当作一块“白板,通过填鸭式的讲授法把物理概念灌输给学生,而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建构的学习过程,同时也忽略了学生己有的前概念。笔者查阅前概念的相关理论,对国内外文献进行研究,对什么是前概念、前概念的特点、成因以及作用和影响进行了介绍。本研究针对存在于我国学生头脑中的某些前概念阻碍科学物理概念建立、接受、理解的现象,笔者根据力学诊断测试表和电磁学概念测试题以及国内力学、电磁学的考试重点设计了有关高中力学、电磁学的前概念调查问卷,以上海市的四所中学为样本,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结合的方式调查中学生的力学、电磁学的前概念情况。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进行了前概念与性别的相关性分析、前概念与学生基础的相关性分析。得出结论:前概念是普遍存在的,且与性别和学生基础水平没有显着性相关。依据相关教育学理论和新课标指导思想,总结出了若干转化高中生错误前概念的策略方法。采取多种有效策略相结合的方法激起学生新旧思维之间的矛盾,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从而改变或正确运用前概念,最终建构新知识形成科学概念。根据问卷调查诊断出的错误前概念以及提出的前概念转化策略,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案例。对于前概念,国内外已经取得很多相关研究成果,前概念转化理论也趋于成熟。由于时代背景、生活环境等的不同,学生通过不同途径和渠道获得的前概念也有所不同。本次前概念诊断调查的样本选取上海市的几所中学,虽然不具有代表意义,但是对于上海地区的学生具有参考意义。希望本课题的研究能为上海地区的一线教师提供一些参考。
姜珊[7](2020)在《基于微信平台的混合式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高一物理《力及运动与力的关系》为例》文中认为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渗透,充分结合了面对面课堂学习和在线学习优势的混合式学习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混合式学习能有力地促进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双向交流,使教师更加关注学生个人的感受和想法,让学生真真正正参与到课堂当中去,实现讲授者与学习者不受时空限制的实时讨论问答。微信作为常用的手机通讯软件,可以借助网络实时发送文字、图片、视频和其他类型的文件,其强大的功能足以担当开展混合式学习的支撑平台。本文围绕基于微信平台的混合式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这一问题,采用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行动研究法、对照实验法这四种研究方法对其展开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一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通过广泛查阅各种文献资料,对有关混合式学习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进行充分的调研,明确本次研究的目的意义、方法和主要内容。第二部分是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准确阐述出混合式学习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第三部分通过发放问卷,了解当前高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将混合式学习运用到笔者实习学校的可行性,并在已有的国内外混合式学习经典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微信的混合式教学模型,构建相匹配的微信混合式学习平台。第四部分是在实习学校挑选好实验班和对照班,将构建的混合式教学模型和平台应用于实验班,进行基于微信的混合式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探究实践,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最后一部分是对此次实践的总结与展望。实践结束后参与实验的大多数学生对此次实践效果表示了认同,85%的学生认为这种学习方式有利于他们物理成绩的提升。这证明将基于微信的混合式学习应用于高中物理教学中是可行的。线上学习—线下学习有机结合的这种新颖学习方式在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可以提高整个班级课堂学习的效率。对于丰富和发展混合式学习在高中物理研究领域的探索、创新教师教学模式也提供了一些新鲜的思路和参考价值。
李芳[8](2020)在《高中物理模型建构型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文中认为物理模型是物理学的载体及核心,模型建构成为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要素。《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具有建构模型的意识及能力;具有科学探究意识;能正确认识科学本质”的课程目标,使得物理建模能力及科学探究能力成为高中学生必备的核心本领。本文以此为出发点,以探究教学为框架,以建构物理模型为目标,构建教学模式,从理论研究及实践应用两方面为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施提供可供选择的模式及方案。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发现虽然大家对于物理教学中应体现科学探究、关注模型建构等方面达成了共识,但主要的研究成果基本是教学经验归纳,鲜有系统完整教学模式。由此,本文基于物理教育的现实,从理论层面系统论述了模型建构型高中物理教学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并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结构如下:首先在绪论部分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并提出本文的研究构想。第二章是对本文的理论基础与概念进行界定。以Bruce Joyce对教学模式的研究为理论基础,以他提出的科学探索及其训练模式为理论框架,通过对照相关概念的不同表述,对科学探究、探究式教学模式及物理模型的概念进行界定。同时对2019年人教版高中物理课本中的主要物理模型进行了梳理,划分为物质模型、相互作用模型、条件模型、过程模型四种,挖掘物理模型的本质特点,为所构建的教学模式提供科学扎实的理论依据。第三章对高中物理模型建构型探究式教学模式构建的必要性进行了研究。从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及近三年新课标全国I、II、III卷出发,分析出高中毕业生应达到的建模要求。并以问卷调查及教师访谈的方式了解了高中学生的物理建模能力与探究能力及其培养情况,以此作为构建该教学模式的事实依据。关于高中物理模型建构型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在第四章进行了说明。以Bruce Joyce提出的科学探索及其训练模式为理论框架,将物理模型建构的目标融入其中,预设出包含创设问题情境、暴露心智模型、科学探究建构模型、模型的完善与修改、模型的匹配、模型的迁移与应用、总结与反思七个要素的高中物理模型建构型探究式教学模式,提出该模式所需要的社会系统、支持系统,明确了在教学当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及任务,描绘出学生搭建物理模型的学习进程。第五章在物理课堂上实施高中物理模型建构型探究式教学模式并展示其教学效果。首先,采取案例研究法对所构建的教学模式各要素进行匹配,选取《自由落体运动》及《牛顿第三定律》两节有代表性的课题编写相应的教学设计并在课堂上实施,通过观察学生上课表现及剖析学生课堂探究记录的作答情况,将课堂上的各个教学环节与预设的教学模式各要素进行匹配,以调整完善模式假设完成教学模式的构建。其次,参照Lopes提出的基于“概念域”的物理建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从面对能力、概念化能力、操作能力三个方面编制测试题对学生的物理建模能力进行测评,证得所构建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物理建模能力及探究水平的提升,总结出该模式的教学效果及教育影响。最后,通过对整个研究过程的反思,总结出研究中的不足及后面待完善的工作。从问题情境的创设、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教师素养的提升三个方面提供可供参考的教学建议。我们将进一步挖掘物理模型的特点,更细致地研究探究式教学模式,使之真正进入高中物理课堂之中。
陈磊[9](2019)在《高中物理自主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文中认为开设高中物理课程的意义是为了从知识、学习过程以及学生自身的一些价值观等角度对学生进行一系列的综合培养,使学生在未来各种发展道路上打下坚实基础,以后能够更好地面对当代社会和将来发展的挑战。高中物理课程的教育方针是以一个更加全面的方式去使学生各方面的知识与技能都得到良好的发展,甚至连他们对待周围事务时的情感以及面对未知事务的研究心态都得到一个大幅度的提升,使得他们在将来的工作中得以拥有更加强大的工作和竞争能力。首先在知识与技能方面,需要让学生深入的了解物理这一学科的核心内涵以及其发展对社会所能起到的强大的促进作用,更加广泛的去了解社会生活中一些物理方面的应用。其次在过程与方法方面,重点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让学生能够通过生活常识及所有学知识科学的解决问题。最后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上面,激发学生参加科技活动的热情,产生振兴中华的使命感等。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打破以往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努力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一方面,过去那种过于注重知识传播的倾向不能再有了,而是要转换形成一种学生获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也是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另一方面,我们也要从根源上解决这样的问题,即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以更加灵活自主的方式去接纳知识,融汇贯通,而不是机械而死板的去学习一些课本内容,构建一种师生双向互动,探究与创新并存的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我校提出的自主互动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强调互动的重要性,以学生自身的基础为依据指定一系列的学习方案,使他们能够真正循序渐进的完成学习任务。这种教学模式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让学生自己能够主动的进行一些学习活动,使得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得到显着提高。本文就目前的一些自主型的课堂教学实际情况以及相关学生的真实学习效果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结合学校的调查,对自主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郑琪[10](2019)在《“五环”教学模式在高一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阵地,教学模式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形式。“五环”教学模式我校是基于建构主义,人本主义等理论,依据新课程理念,结合我校教学实际,进行总结研究而提出的,是一种适合我校高中课堂教学,具有可操作性的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与传统课堂仅仅注重知识传授的学习相比,“五环”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积极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充分相信学生的潜能,挖掘学生的潜力,进而促进学生的个体成长与发展,让学生学会学习,并养成终生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因此,探寻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恰当的运用此种教学模式,发挥其最大效益,在物理教学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五环”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为研究内容,结合笔者在福安市某中学的教学实践与思考,采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和经验总结等研究方法,对在福安市某中学实施的“五环”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总结与反思。实践证明,该模式的实施对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在校领导及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这一教学模式能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及教师的主导作用。然而,该模式在实践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且这些问题的成因是双方面的。就学生层面而言,可能存在的问题有:自主学习的动机不足;被动接受知识的思想根深蒂固;主体意识和责任感不强;交流合作能力差等。教师层面也同样存在问题,如僵化教学模式,物理课堂趣味不足;对学情把握不够;未能合理规划物理课堂等。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些解决的策略,以供参考。本论文首先详细介绍了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综述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福安市某中学“五环”教学的实施现状。然后对相关概念加以界定,并对相关理论基础进行了阐述。随后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论述了“五环”模式在高一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并对该模式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行了分析,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改进的策略。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对“五环”教学模式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笔者希望本次研究可以为“五环”教学模式在高一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提供一些改善的建议和帮助,同时也为其他物理教师提供一些教学参考。
二、如何区分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区分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论文提纲范文)
(1)中学物理教育模式的转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相关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
1.3.1 中学物理教学模式文献综述 |
1.3.2 线上教育文献综述 |
1.3.3 混合式教学文献综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中学物理教学模式分析 |
2.1 中学物理教学理论基础 |
2.2 教学模式概念界定 |
2.3 教学模式分类及发展历程 |
2.3.1 线下教学模式 |
2.3.2 线上教学模式 |
2.3.3 混合式教学模式 |
2.4 中学物理教学实践理论分析 |
2.4.1 教学目标设置分析 |
2.4.2 教学现状问题分析 |
2.4.3 教学逻辑关系分析 |
2.4.4 教学实践方法分析 |
第3章 问卷调查分析 |
3.1 问卷设计与发放 |
3.2 数据收集统计 |
3.3 问卷结果分析 |
第4章 中学物理教学模式实践探究 |
4.1 中学物理线上教学概况分析 |
4.2 中学物理教学模式探索 |
4.2.1 线上教学PBL模式简介 |
4.2.2 PBL模式发展历程 |
4.3 中学物理教学对比实验方案设计 |
4.3.1 实验背景 |
4.3.2 学校概况分析 |
4.3.3 学情分析 |
4.3.4 线上线下教学实践过程设计 |
4.4 线上线下教学实践结果分析 |
4.4.1 实践结果分析 |
4.4.2 问题分析实践总结 |
第5章 基于PBL模式线上教学课堂构建及案例分析 |
5.1 基于PBL模式物理线上教学过程设计 |
5.2 基于PBL模式线上教学案例与评析 |
5.3 基于PBL教学模式线上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 |
5.4 基于PBL模式物理线上教学案例分析总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局限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问卷 |
附录B:问卷信度 |
附录C:问卷效度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单元式教学设计实践研究 ——以“牛顿运动定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的缘起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2.3 研究内容 |
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2.1 研究思路 |
2.2 研究方法 |
3 文献综述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3.1.1 核心素养 |
3.1.2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
3.1.3 单元教学设计 |
3.1.4 牛顿运动定律 |
3.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3.2.1 学科核心素养相关研究 |
3.2.2 单元教学设计相关研究 |
4 理论基础 |
4.1 掌握学习理论 |
4.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4.3 信息论 |
5 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单元式教学设计理论构架 |
5.1 单元式教学设计特征 |
5.2 单元式教学设计框架 |
5.2.1 确定单元式教学内容 |
5.2.2 教学要素分析 |
5.2.3 确定发展要素 |
5.2.4 设定单元式教学目标 |
5.2.5 确定单元式教学评估要求 |
5.2.6 单元式整体教学方案设计 |
5.2.7 设定课时教学目标 |
6 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牛顿运动定律单元式教学设计的实践 |
6.1 课时教学方案设计及实施 |
6.1.1 “子主题一:为什么电梯会运动?”的教学实践 |
6.1.2 “子主题二:电梯中的力?”的教学实践 |
6.1.3 “子主题三:电梯是如何运动的?”的教学实践——以“探究加速度和力、质量的关系”为例 |
6.1.4 “子主题四:电梯中的牛顿运动定律”的教学实践——以“超重和失重”为例 |
6.2 单元式教学设计实践结果评价 |
6.2.1 牛顿运动定律学习情况测试 |
6.2.2 发展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情况测试 |
6.2.3 牛顿运动定律单元式教学设计评价结果 |
6.2.4 反思与改进教学设计 |
7 研究结论与运用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运用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教学前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情况测试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3)乡村初中物理易混淆问题的教学策略研究 ——以盘州市保基乡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 |
1.1.2 城乡之间教育差异未得到明显改善 |
1.1.3 对学生的学科素养有了更进一步的要求 |
1.1.4 对学生选拔的需要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本文特色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意义 |
1.3.1 深入贯彻落实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
1.3.2 为初中物理易混淆问题的教学提供参考意见 |
1.3.3 促进知识的迁移,加强学科间知识的联系和渗透 |
1.3.4 为学生学好物理学科打下坚实的基础 |
1.4 核心概念界定、研究方法 |
1.4.1 核心概念界定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 |
2 理论基础 |
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 元认知理论 |
2.3 物理教学论 |
2.4 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
3 乡村初中物理易混淆问题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
3.1 初中物理易混淆问题教学分析 |
3.1.1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分析 |
3.1.2 初中物理教材分析 |
3.1.3 乡村学生情况分析 |
3.1.4 初中物理易混淆问题 |
3.2 初中物理易混淆问题现状调查 |
3.2.1 调查目的和对象 |
3.2.2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
3.2.3 调查结果分析与总结 |
3.3 乡村初中物理易混淆问题来源分析 |
4 乡村初中物理易混淆问题的教学策略研究 |
4.1 乡村初中物理易混淆问题的教学案例 |
4.1.1 乡村初中物理易混淆问题的教学案例设计与实施 |
4.2 乡村初中物理易混淆问题的教学反思和建议 |
5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本研究的不足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微课在高中物理定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第2章 微课概述及理论基础 |
2.1 微课概述 |
2.1.1 微课的定义 |
2.1.2 微课与微课程 |
2.1.3 微课与高中物理定律 |
2.2 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2.2.3 认知学习理论 |
第3章 高中物理定律微课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 调查内容 |
3.2 调查结果与分析 |
3.2.1 学生在定律学习中应用微课的现状调查 |
3.2.2 教师对微课的认识和使用现状的调查 |
3.3 小结 |
第4章 物理定律微课的教学设计 |
4.1 学生学情分析 |
4.2 教学内容分析 |
4.3 教学目标设计 |
4.4 教学策略设计 |
4.5 教学过程设计 |
4.6 教学评价设计 |
第5章 微课在高中物理定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5.1 课前预习中的应用 |
5.2 新课讲授时的应用 |
5.3 课后复习巩固中的应用 |
5.4 物理定律微课教学反馈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高中物理定律微课学习现状调查(学生问卷) |
附录 B 高中物理定律微课教学现状调查(老师问卷) |
附录 C |
附录 D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5)促进高一学生物理科学思维发展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2 概念界定与研究现状 |
2.1 基本概念 |
2.1.1 思维 |
2.1.2 科学思维 |
2.1.3 物理科学思维 |
2.2 研究现状 |
2.2.1 国外科学思维课堂实践的研究现状 |
2.2.2 国内科学思维课堂实践的研究现状 |
3 促进学生物理科学思维发展的课堂教学实践框架设计 |
3.1 课标与教材分析 |
3.2 科学思维发展教学理论分析 |
3.3 教师调查与访谈 |
3.4 促进学生物理科学思维发展的课堂教学实践框架建构 |
3.5 基于课堂实践的物理科学思维能力表现指标说明 |
3.5.1 科学思维表现的评价标准 |
3.5.2 课堂观察量表 |
3.5.3 课堂作业及试题测试 |
4 高一学生科学思维课堂教学实践方案实施与改进 |
4.1 学生调研 |
4.2 课堂实践内容 |
4.3 “牛顿运动定律”课堂教学实践 |
4.3.1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实践 |
4.3.2 “牛顿第二定律(第一课时)”教学实践 |
4.3.3 “牛顿第二定律(第二课时)”教学实践 |
4.3.4 “习题课”教学实践 |
4.3.5 “牛顿第三定律”教学实践 |
4.4 实践反思总结 |
5 高一学生物理科学思维课堂教学实践的结果分析 |
5.1 课堂观察情况 |
5.2 课后作业情况 |
5.3 课堂教学实践效果描述 |
5.4 科学思维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结论 |
6 对策与建议 |
6.1 课前充分预热,实现可控引导 |
6.2 课上认真巡视,营造自学氛围 |
6.3 课堂精炼问题,调动学生讨论 |
6.4 设计多样展示,搭建思维舞台 |
6.5 侧重正向评价,化解思维障碍 |
6.6 重视反思总结,提升思维水平 |
7 研究不足与展望 |
7.1 研究不足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
附录1 教师调查问卷与访谈提纲 |
附录2 实践导学提纲 |
致谢 |
(6)高中物理前概念诊断及转化的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
1.1.2 课题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情况 |
1.2.2 国内研究情况 |
第2章 关于物理前概念 |
2.1 物理前概念的界定 |
2.2 物理前概念的成因 |
2.2.1 日常生活中的“错觉” |
2.2.2 知识的负迁移 |
2.3 物理前概念的特点 |
2.3.1 广泛性 |
2.3.2 自发性 |
2.3.3 顽固性 |
2.3.4 隐蔽性 |
2.3.5 层次复杂性 |
2.4 诊断物理前概念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 |
第3章 高中物理前概念的诊断调查 |
3.1 力学前概念诊断调查 |
3.1.1 问卷调查的内容和对象 |
3.1.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3.2 电磁学前概念诊断调查 |
3.2.1 问卷调查的内容和对象 |
3.2.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第4章 高中物理前概念的转化策略研究 |
4.1 探查揭示学生的前概念 |
4.2 引起认知冲突以转化错误前概念 |
4.3 创设情景以形成科学概念 |
4.4 善于引用物理模型以修正前概念 |
4.5 教学设计多采用探究式教学 |
第5章 促进高中生物理前概念转化的教学案例设计与分析 |
5.1 高中力学前概念转化案例 |
5.1.1 案例1——以《摩擦力》为例 |
5.1.2 案例2——以《牛顿第三定律》为例 |
5.2 高中电磁学前概念转化案例 |
5.2.1 案例3——以《电场》为例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之处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基于微信平台的混合式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高一物理《力及运动与力的关系》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2.1 理论意义 |
1.2.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混合式学习及理论基础 |
2.1 混合式学习的理解 |
2.1.1 国外学者的理解 |
2.1.2 国内学者的理解 |
2.2 基于微信的混合式学习的特点 |
2.3 理论基础 |
2.3.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3.2 教育传播理论 |
2.3.3 主导—主体教学理论 |
2.3.4 个性化学习理论 |
第3章 高一物理微信学习平台及混合式学习教学内容的设计 |
3.1 高中物理教学现状调查 |
3.1.1 问卷调查 |
3.1.2 结果及分析 |
3.1.3 总结 |
3.2 混合式学习在高一物理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
3.3 微信的教育功能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
3.3.1 微信教育功能概述 |
3.3.2 微信公众平台高一物理学习板块设计 |
3.4 国内现有混合式学习模式概述 |
3.5 基于微信的高一物理混合式教学模型设计 |
3.5.1 前端分析 |
3.5.2 教学过程设计 |
3.5.3 学习评价设计 |
第4章 基于微信的混合式学习在高一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及结果分析 |
4.1 《牛顿第三定律》混合式学习应用研究 |
4.1.1 教学准备阶段 |
4.1.2 课前预习阶段 |
4.1.3 课堂学习阶段 |
4.1.4 课后巩固阶段 |
4.1.5 实施效果分析 |
4.2 《牛顿第二定律》混合式学习应用研究 |
4.2.1 教学准备阶段 |
4.2.2 课前预习阶段 |
4.2.3 课堂学习阶段 |
4.2.4 课后巩固阶段 |
4.2.5 实施效果分析 |
4.3 学习评价设计 |
4.4 应用结果分析 |
4.4.1 成绩差异性分析 |
4.4.2 微信公众平台数据分析 |
4.4.3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高中物理教学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B 实验班微信使用情况调查 |
附录C 实验班试验结束后对基于微信的物理混合式学习的满意度调查 |
作者简历 |
(8)高中物理模型建构型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综述 |
1.2.1 探究教学模式的发展 |
1.2.2 模型建构探究式教学综述 |
1.2.3 研究启示 |
1.3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
2.1 理论基础 |
2.2 概念界定 |
2.2.1 科学探究与探究式教学模式 |
2.2.2 物理模型 |
第三章 高中物理模型建构型探究式教学模式构建的必要性研究 |
3.1 课程标准对学生“模型建构”能力的要求 |
3.2 高考对“模型建构”要素的考查 |
3.3 高中生物理建模能力与探究能力及其培养情况的调查 |
3.3.1 问卷的编制、分析与启示 |
3.3.2 访谈提纲的编制、分析与启示 |
第四章 高中物理模型建构型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
4.1 理论框架 |
4.2 教学模式 |
4.2.1 教学模式假设 |
4.2.2 社会系统 |
4.2.3 支持系统 |
4.2.4 师生任务 |
4.2.5 物理模型建构型探究式教学模式结构图 |
第五章 高中物理模型建构型探究式教学模式实施及效果测评 |
5.1 高中物理模型建构型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实施 |
5.1.1 实施对象的选择 |
5.1.2 以建构过程模型为目标的教学实践研究——自由落体运动 |
5.1.3 以建构相互作用模型为目标的教学实践研究——牛顿第三定律 |
5.2 高中物理模型建构型探究式教学模式效果的测评 |
5.2.1 构建物理建模能力的评价指标 |
5.2.2 高中物理模型建构型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效果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高中生物理建模能力与探究能力调查问卷 |
附录Ⅱ 高中物理建模教学与探究教学访谈提纲 |
附录 Ⅲ 《自由落体运动》探究记录 |
附录 Ⅳ 《牛顿第三定律》探究记录 |
附录Ⅴ 《自由落体运动》测试题 |
附录Ⅵ 《牛顿第三定律》测试题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高中物理自主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相关课题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
第二章 理论概述 |
2.1 教学模式 |
2.1.1 教学模式的定义 |
2.1.2 教学模式的特点 |
2.1.3 教学模式的作用 |
2.2 新课改下的物理教学模式转变 |
2.2.1 传统教学模式 |
2.2.2 教学模式的演变 |
2.2.3 教学模式发展趋势 |
2.2.4 互动教学模式的提出 |
第三章 自主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
3.1 自主互动课堂教学模式提出 |
3.2 自主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的调查分析(附件一) |
3.2.1 对教师的课堂调查 |
3.2.2 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调查 |
3.3 自主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的建立 |
3.3.1 自主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的定义 |
3.3.2 自主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 |
3.3.3 自主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 |
3.3.4 自主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的诠释 |
第四章 自主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 |
4.1 自主互动课堂教学模式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4.1.1 实施中遇到的问题 |
4.1.2 针对问题的研究与对策 |
4.2 自主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内容 |
4.2.1 新授课的教学模式 |
4.2.2 实验课的教学模式 |
4.2.3 复习课的教学模式 |
4.2.4 新旧教学模式教案比对--以新授课课型为例 |
4.3 自主互动教学模式起到的效果 |
4.3.1 自主互动式教学模式促进了课堂教学的优化 |
4.3.2 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跟踪记录学生物理素养的提升(附件2) |
4.3.3 形成校本特色,并在全区推广交流 |
4.3.4 促进物理教师的成长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1 |
附件2 |
(10)“五环”教学模式在高一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高一物理课实施“先学后教”的必要性 |
1.5 福安市某中学“五环”教学模式实施现状 |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研究理论概述 |
2.1 模式和教学模式 |
2.2 “五环”教学模式介绍 |
2.3 “五环”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
2.3.1 孔子的启发式教育思想 |
2.3.2 人本主义理论 |
2.3.3 最近发展区理论 |
2.3.4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3章 “五环”教学模式在高一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
3.1 “五环”教学模式在六种主要物理课型中的应用 |
3.1.1 概念课教学设计及案例 |
3.1.2 规律课教学设计及案例 |
3.1.3 实验课教学设计及案例 |
3.1.4 复习课教学设计及案例 |
3.1.5 习题课教学设计及案例 |
3.1.6 讲评课教学设计及案例 |
3.2 “五环”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实施效果调查与分析 |
3.2.1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成绩分析法、访谈法 |
3.2.2 问卷调查表格设计及结果分析 |
3.2.3 两次月考学生成绩分析 |
3.2.4 师生访谈实录 |
第4章 “五环”教学模式在高一物理教学中存在问题分析 |
4.1 各环节存在的问题 |
4.1.1 先学先行环节 |
4.1.2 问题反馈环节 |
4.1.3 互动研讨环节 |
4.1.4 训练巩固环节 |
4.1.5 拓展提升环节 |
4.2 学生层面成因分析 |
4.2.1 自主学习物理的动机不足 |
4.2.2 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根深蒂固 |
4.2.3 主体意识和责任感不强 |
4.2.4 以自我为中心,交流合作能力不足 |
4.3 教师层面成因分析 |
4.3.1 难以摆脱传统观念,不敢真正放手 |
4.3.2 对学情把握不足 |
4.3.3 对物理学科的重难点把握不足 |
4.3.4 未合理规划物理课堂 |
4.3.5 未灵活使用物理课堂教学艺术 |
4.3.6 物理教师的人文素养不足 |
第5章 “五环”教学模式在高一物理教学中的改进策略 |
5.1 思想渗透,观念先行 |
5.1.1 更新物理教学理念 |
5.1.2 转变物理教师角色 |
5.1.3 注重人文素养提升 |
5.1.4 建立教师“走班”教学 |
5.2 积极引导,激发潜能 |
5.2.1 增强自主学习动机,激发兴趣 |
5.2.2 培养合作交流意识,互帮互助 |
5.2.3 引导学生关注方法,提高技能 |
5.2.4 培养元认知能力,高效学习 |
5.2.5 关爱后进弱势群体,呵护成长 |
5.3 优化策略,高效课堂 |
5.3.1 精研教材,活用模式 |
5.3.2 全面反馈,掌握学情 |
5.3.3 微型点拨,针对评讲 |
5.3.4 小组合作,以疑促学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如何区分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学物理教育模式的转变研究[D]. 邵良余. 安庆师范大学, 2021(12)
- [2]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单元式教学设计实践研究 ——以“牛顿运动定律”为例[D]. 王玎铃.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3]乡村初中物理易混淆问题的教学策略研究 ——以盘州市保基乡中学为例[D]. 施官彪. 贵州师范大学, 2020(12)
- [4]微课在高中物理定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韦菊兰.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5]促进高一学生物理科学思维发展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D]. 张孟影. 苏州大学, 2020(02)
- [6]高中物理前概念诊断及转化的案例分析[D]. 赵明丽.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7]基于微信平台的混合式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高一物理《力及运动与力的关系》为例[D]. 姜珊. 鲁东大学, 2020(01)
- [8]高中物理模型建构型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D]. 李芳. 山东师范大学, 2020(12)
- [9]高中物理自主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D]. 陈磊.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10]“五环”教学模式在高一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郑琪.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