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沥青路面渗水浅析(论文文献综述)
段宝东,李俊,李明亮,任万艳,武昊[1](2021)在《基于堵塞物性质的排水沥青路面空隙堵塞规律研究》文中认为针对排水沥青路面服役期的空隙堵塞问题,采用室内堵塞试验模拟路面现场的堵塞过程,以渗水系数衰减率作为评价指标,分析了土样的撒布量、塑性指数对路面渗水系数衰减率的影响,同时比较了单、双层排水沥青路面的空隙堵塞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土样的撒布量越大、塑性指数越高,排水沥青路面渗水系数的衰减率越大,当车辙板上土样撒布量超过1 000g(单层排水路面)或1 500g(双层排水路面),或者土样的塑性指数为11%时,排水沥青路面渗水系数的衰减幅度明显增大;双层排水沥青路面空隙堵塞后的渗水系数衰减率明显小于单层排水沥青路面,将1 200mL/min作为排水沥青路面空隙堵塞周期的渗水系数阈值,前者的空隙堵塞周期较后者延长了1.5倍以上。
解金龙[2](2021)在《排水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用渗透性树脂砂浆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排水沥青路面因其抗滑性能高,抑制水雾产生,行车噪声低以及减轻炫光等良好的路用性能被我国大面积使用。但是,由于排水沥青路面具有大空隙,开级配的结构特点,在重载交通的情况下,容易导致集料松散,发生集料飞散的病害。同时,在反复行车过程中,高速公路的污染物会造成路面的空隙堵塞,导致排水性能下降,严重影响排水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为了防止排水沥青路面出现结构性病害,本文研究了用于排水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材料性能及施工工艺,针对未出现病害或者出现轻微病害的排水沥青路面进行预防性处理,达到抑制集料飞散、维持排水沥青路面渗水性能以及延长其使用寿命的目的。首先,针对排水沥青路面的飞散病害,研究了四种不同类型的结合料,包括渗透性树脂SC(slow curing)、渗透性树脂FS(fast setting)、渗透性树脂RM(recombination material)以及聚合物改性沥青PMA(polymer modified asphalt)。对四种渗透性树脂进行了配方的优化,优选可操作时间长以及可快速开放交通的掺配比例。采用拉伸试验和拉拔试验表征四种渗透性树脂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PMA(聚合物改性沥青)的力学性能不符合规范要求。其次,采用压碎值、坚固性以及软弱颗粒含量指标来表征四种不同地域的集料的性能,优选一种性能良好的集料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关技术指标。提出渗透性树脂砂浆混合料试件的成型工艺,同时参照排水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进行渗透性树脂砂浆配合比设计,并且采用混合料拉拔试验进行粘层用量的确定。结果表明,采用北京的辉绿岩作为最佳集料,参考该集料性能指标提出了适用于渗透性树脂砂浆所用集料的性能指标,并且研究得出粘结层材料最佳用量为0.1kg/m2。第三,在确定级配的基础上,对复合结构(5mm渗透性树脂砂浆层+45mm PAC-13排水沥青混合料)的高低温性能、水稳定性、抗滑性能、渗水性能以及抗飞散性能与单层排水沥青混合料进行比较,总体评价渗透性树脂砂浆的养护效果。结果表明,复合结构的高低温性能、水稳定性以及抗飞散性能均优于单层排水沥青混合料,其抗滑性能和渗水性能稍有下降。第四,综合上述研究成果,通过对渗透性树脂砂浆混合料的施工工艺进行研究,为渗透性树脂砂浆用于排水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唐建华[3](2021)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影响因素的分析与评价 ——以渭武高速公路为例》文中认为随着我国高速公路事业的迅猛发展,不仅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便利,同时也提高了国民经济的整体水平。然而,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使用过程中,随着路面服役时间的增加,沥青路面的早期破坏形式将逐渐显现出来,从而对路面的使用寿命造成重大影响。其中沥青路面的原材料质量和施工质量水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十分有必要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严格的质量管理控制措施,从而全面提升沥青路面的使用质量,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本文依托渭武高速公路段,通过对路面三个标段分别从原材料(沥青、集料、矿粉)、混合料配合比、路用性能及现场检测等方面,结合了数理统计分析方法(SPSS软件的应用)、质量控制手段(质量动态控制图的应用)和灰关联分析方法(灰关联度的应用),对其路面质量影响因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为今后甘肃省其他高速公路的路面铺筑质量积累相关经验。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数理统计分析方法中的方差、标准差及变异系数等分析方法对原材料(沥青、集料和矿粉)质量的稳定状态和变异性影响最大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路面一标和路面二标的A级70号石油的针入度质量分布近似正态分布,相较于路面三标分布较为稳定,其老化后的性能指标也要优于路面三标;各标段六种沥青的三大指标变异系数排序:延度>针入度>软化点,短期老化后的变异系数排序:延度>针入度比,因此各标段需要把沥青的延度和针入度作为关键指标进行严格检测和控制。2.通过油石比质量动态控制图可以看出,路面二标和路面三标的质量控制较为稳定;由灰关联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影响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有:SBS改性沥青的粘度、混合料中2.36mm的通过率、油石比和空隙率;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的影响因素主要有:集料针片状含量、油石比和软化点;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油石比、粘度和沥青饱和度。3.对铺筑成型后的路面质量进行了现场检测,由灰关联分析可知对路面压实度具有较大的影响因素为面层厚度、碾压温度和油石比;由灰关联分析可知对路面渗水系数具有较大的影响因素为空隙率和油石比。
马耀鲁[4](2020)在《考虑宏细观特性的沥青路面超渗流行为研究》文中提出快速有效的道路排水设计是保证降雨条件下路面行车安全和提升道路服务水平的重要环节。当降雨强度超过沥青路面排水能力时,在路表面或面层内部会形成超渗流,超渗流包括路面的汇流过程与面层内部的渗流过程。形成于路表的汇流导致路面出现积水,降低路面行车安全;形成于路面内部的渗流会冲刷、侵蚀路面材料,破坏道路结构承载力与耐久性。为深入探究沥青路面超渗流行为对行车安全与道路结构排水的影响,本文基于水动力学、渗流力学、弹性力学理论,通过现场观测试验、室内物理实验,并结合有限元数值模型、理论计算分析等方法,利用细观数字图像处理、数值模型动网格等技术,从宏、细观角度分别研究自然降雨条件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路面与多孔排水性沥青路面中的超渗流行为。首先,建立基于二维浅水方程的水动力路面汇流模型,并结合实际道路对水动力路面汇流模型进行验证,从宏观角度分析路面几何线形对路面汇流时空分布的影响;同时从细观角度建立路面局部流场模型,分析路面行车道径流深度变化特征。其次,在满足基本路用性能的前提下,开展不同空隙率条件下的多孔排水性沥青混合料排水试验。利用自行设计的渗水实验装置,获取多孔排水性沥青混合料内部渗流规律,借助图像处理技术识别多孔排水性沥青混合料内部细观特征;在宏观上建立有限元模型获取空隙衰减条件下的路面空隙水压力分布。最后,综合宏、细观分析结果,考虑滑水临界径流深度与轮迹线径流深度差,结合宏观流场与局部胎前压强分布评价行车安全。同时推导得出多孔排水性沥青路面内部渗水过程的径流深度、排水时间等指标。结合实际工程经验,根据不同路段特点提出针对性的排水优化与路面养护措施。结果表明:1)路面径流深度与流速是表征沥青路面汇流场的重要指标。对于传统密级配沥青混凝土路面,道路线形变化是影响路面汇流分布的显着因素之一。路面径流深度随路宽与降雨强度的变化可用幂函数进行量化;相比于纵坡,横坡对路面径流深的影响更为显着;受线形变化影响,超高过渡段处路面径流最大深度区域出现在零坡度下游与道路内侧,且潜在积水区域范围受路面宽度影响显着。2)对于多孔排水性沥青路面,空隙的空间特征决定了沥青混合料内部的渗水能力。宏观上,空隙的连通性是影响多孔排水性沥青路面排水能力的首要因素,本文提出可以利用滞留水量从侧面评定内部空隙的宏观连通性。细观上,连通空隙的截面等效直径与弯曲度是影响排水流量与排水时间的重要因素,空隙中渗流的充满度受空隙水压力影响,与路面行车荷载密不可分。3)行车安全方面,在获得沥青路面流场的基础上,除了滑水临界径流深度,本文提出将车道内不同轮迹线处的径流深度差作为评价雨天行车安全的重要指标之一,同时需考虑不同行驶速度下的胎面动水压力,综合评估雨天行车安全。当多孔排水性沥青路面空隙堵塞到一定程度时,其路面表面同样会出现积水。可利用数学公式进行量化,获得了排水性沥青路面表层饱和时的极限降雨强度等指标。4)保持排水畅通是保障沥青路面服役性能稳定耐久的重要条件之一。针对传统密级配沥青路面集中排水方式,纵坡值的增加和路缘石的拦阻作用导致路面径流纵向流速加快。在较大的纵坡条件下,相对密集的布设排水口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排水效果。本文提出针对改扩建而导致的路面加宽特点,可采用边分带排水。多孔排水性沥青路面应根据排水等级的设计要求,量化路表及内部积水深度,确定相应的排水设计计算方法,把握合理的养护时机。
陈曦[5](2020)在《城市道路排水路面功能综合评价方法与策略研究》文中认为目前道路BIM领域现有的BIM设计软件如Openroads,Civil3D,Revit等均已经实现了设计阶段的BIM化,但不支持后期管理和养护等阶段数据的集成,项目全寿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仍然在探索中。为实现道路后期运营、管理和养护等阶段的数据和资料支持,本文进行了沥青路面功能综合评价研究。本文阐述了采用高速公路的路面评价方法和检测数据进行研究的合理性,研究了排水性沥青路面的特性,分析了苏沪地区的气候特征,并结合主要病害所需的测量指标,确定了对应的试验方法。其次,本文介绍路面性能评价指标的适用性和计算方法。依据排水沥青路面的特性,探讨了路面评价指标的合理性,并优化了车辙深度的计算公式,简化了PQI计算模型。结合相关研究,分析了该评价模型的缺陷。接着,为便于在Revit平台直观地显示路面各项性能情况,文章提出了道路主病害计算模型和修补病害评级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病害的权重,确立了病害评价的分级指标。由经过研究,选取渗水残留率作为排水路面的功能评价指标,确立了排水性道路的CR分级标准。再次,本文对道路BIM参数化建模方法进行了探索,根据2019年最新发行的《公路工程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规则(江苏省内规则)》和《市政道路桥梁工程BIM技术(公开版)》定义了道路工程结构、工程材料、工程项目阶段和工程基本属性的编码,并基于此确立了道路族系统的基本结构框架,创建了道路族结构库和材料库。此外,本文基于道路功能评价系统的特性,研究了道路关系属性集和自定义属性集的应用。基于对道路IFC文件的规则分析,定义了病害评级和功能评级的属性集、属性类型和关联实体等内容。最后,本文采用了外部数据的继承和模型数据转化的方法,将自定义属性集成到路面构件中,实现了工程结构、工程材料、工程项目阶段和工程基本属性在Revit软件中的一体化和可视化,建立了基于Revit的道路功能综合评价模型。本文研究了道路功能的主要评价指标,提出了新型道路功能综合评价方法;通过建立道路基于IFC标准的属性集和道路族构件库,对Revit平台下的道路建模领域进行了探索和扩展,建立了一个完整的道路功能评价和可视化流程,为BIM技术在道路评价决策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探索经验。
陆杨瑞雪[6](2020)在《防滑降噪沥青路面排水性能衰减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防滑降噪沥青路面是一种空隙率为15%-25%的大空隙排水沥青路面,由于防滑降噪沥青路面空隙率较大,灰尘和杂质堵塞路面空隙以及车辙造成路面永久变形导致排水能力下降。国内对其路用性能方面研究较多,但对于大空隙沥青路面排水性能衰减规律、机理研究较少。本文通过室内试验、对试验段跟踪监测及数值分析,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将不同沥青材料、不同空隙率的防滑降噪沥青混合料制成车辙板,通过车辙试验和室内渗水试验得到防滑降噪沥青混合料渗水系数、渗水系数衰减值与碾压时间的关系,对比分析了沥青材料和空隙率对渗水系数衰减的影响程度。(2)通过对试验段渗水系数跟踪观测,找到了防滑降噪沥青路面渗水系数的衰减规律。通过对路面钻芯取样进行分析,了解了路面结构构造层厚度的变化情况。(3)将钻芯得到的芯样试件与防滑降噪马歇尔试件进行CT扫描,对扫描得到的图片进行图像重建得到清晰的试件横断面图像。使用Matlab中的Imhist函数得到图像的灰度直方图,根据灰度直方图选取阈值对图像进行材质分割,然后对其进行二值化后得到黑白图像。使用Image-Pro Plus对图像进行测量计算,选取空隙率、圆度值、空隙轮廓分形维数作为空隙特征,得到空隙特征随试件高度的分布情况。通过对比两种试件的空隙特征变化,研究了路面结构渗透系数的衰减规律。(4)使用有限元软件Geostudio中的SEEP/W模块对试验段路面结构建立足尺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在已有研究基础上选取各结构层非饱和参数,以湖南省中等降雨强度下路面渗透系数衰减前后的对比分析后,发现了各结构层体积含水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王松[7](2020)在《沥青路面渗水空隙处治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提出高速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由于材料设计和施工问题,沥青路面存在离析造成局部空隙率过大,服役过程中易滞留雨水,诱发坑槽、唧浆、松散等早期水损害,严重影响路面使用寿命。现有对于离析的处治主要采用稀浆封层和微表处,但成本较高,且封堵深度有限,在局部地方仍然有可能因开裂存在渗水通道,而且目前常用的路面灌缝材料也不适用于局部大空隙的处治。因此,针对沥青路面渗水空隙开展养护材料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和工程参考价值。基于渗水空隙特征,设计制备出3种沥青路面处治材料;通过试验,研究了制备工艺参数对渗透性和技术指标的影响,确定了煤油稀释沥青按照稀释比例为4:6进行制备;采用E5乳化剂制备的普通乳化沥青综合性能较好;通过研究油水比、乳化剂用量、渗透剂掺量对高渗透乳化沥青渗透性能的影响,发现高渗透乳化沥青的油水比为45:55,乳化剂用量为1.5%,渗透剂掺量为0.8%时,制备的高渗透乳化沥青综合性能较佳。对高渗透乳化沥青渗透机理研究表明,掺入渗透剂,减小油水比,增加乳化剂用量可以降低高渗透乳化沥青的表面张力和粒径,提高渗透性能。研究了空隙特征对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和渗水系数的影响,确定沥青路面水损坏临界空隙率为8%;成型了不同渗水空隙率沥青混合料试件,研究了处治材料用量对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发现处治材料对混合料的残留稳定度、冻融劈裂强度比、抗渗性能均有改善。3种处治材料中,高渗透乳化沥青对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改善效果最好,当空隙率为8%时,推荐用量为1.5L/m2,空隙率为12%时,推荐用量为2.0L/m2。研究了处治材料用量对沥青混合料试件抗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试件的构造深度和摆值随着处治材料用量的增加而减小。在处治材料涂刷后可以通过洒布金刚砂来提高沥青混合料试件的摆值,洒布量推荐采用3.0kg/m2。
朱旭伟[8](2020)在《空隙堵塞条件下多孔沥青路面渗水功能衰变特性及其机理研究》文中认为多孔沥青路面具有安全性高、舒适性好和低噪音的特点,是路面实现高品质形式的重要发展途径。但是因车辆行人携带的泥块、砂石以及轮胎碎屑等容易致使路面堵塞,引起渗水性能衰减甚至丧失。为了确保多孔沥青路面渗水功能的持久性,需要深入探究其渗流规律和堵塞规律。而目前对多孔沥青混合料(PAC)渗流和堵塞规律多集中在宏观层面,对堵塞过程的说明具有经验性,并且传统的研究方法难以明确PAC堵塞过程中细观空隙特征的演变规律,从而无法从根本上揭示多孔沥青路面堵塞过程中渗水功能的衰变机理。为此,本文从宏观和细观两方面分析了影响PAC渗流和堵塞特性的关键因素,量化了堵塞过程中PAC内部空隙特征和堵塞颗粒的迁移规律,明确了堵塞过程中细观空隙特征的演变规律。首先,本文设计了6种不同级配的PAC(2种公称最大粒径和3种空隙率),并对其路用性能进行了验证;其次,以风积沙、粉质土和沙土混合物作为堵塞材料,分别研究了在重复堵塞条件下和循环堵塞-清洗条件下PAC试件渗水系数的衰变规律,并对3种空隙维护方式(高压水洗、真空泵吸、人工扫刷)下PAC的渗水系数恢复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堵塞条件下不同因素对渗水系数的影响规律,构建了不同堵塞条件下的堵塞预测模型;最后,利用X-ray CT和图像处理技术对风积沙作为堵塞材料时PAC-13堵塞及清洗前后的空隙率、空隙数量、等效直径、分形维数等细观空隙特征进行分析,建立了基于细观空隙特征的PAC渗水及堵塞预测模型。主要结论有:(1)PAC的初始渗水系数随着空隙率和公称最大粒径的增加而增加,初始渗水系数与空隙率和有效空隙率之间具有显着的线性相关关系。PAC-13混合料的抗堵塞性能优于PAC-10混合料,空隙率较大的PAC试件其堵塞加载次数越多。不同堵塞材料导致PAC试件的渗水系数衰减速率不同,其中风积沙最大,沙土混合物次之,粉质土最小。(2)随着堵塞物质的加载,PAC试件的渗水系数呈KN(28)k 0e-?N指数形式变化。重复堵塞条件下的堵塞因子β和堵塞加载次数N受空隙率V、有效空隙率V’、初始渗水系数k0、不均匀系数Cu、曲率系数Cc以及粒径比R15和RS等因素的影响。对堵塞过程中颗粒的分布进行统计发现,造成PAC-13堵塞的粒径主要分布在0.15~2.36mm范围内,造成PAC-10堵塞的粒径主要分布在0.075~2.36mm范围内。(3)空隙率在PAC中空间分布具有不规则性,空隙率与空隙数量成反比,与等效直径和分形维数成正比。堵塞后PAC空隙数量增加,等效直径减小,分形维数未发生显着变化。清洗后PAC空隙数量和等效直径均介于未堵塞和堵塞之间,分形维数未发生显着变化。堵塞材料的迁移深度随着空隙率的增加而增加,堵塞最严重的位置在混合料从顶面向下10mm左右。体积法实测空隙率与堵塞、清洗前后PAC试件的CT图像计算空隙率、空隙数量、等效直径以及分形维数之间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
魏定邦[9](2020)在《基于细观结构的排水沥青路面空隙堵塞规律及其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排水沥青路面(Porous Asphalt Concrete Pavement)空隙率15%以上,具有安全性、舒适性和低噪音等特点,是路面实现高品质功能的重要发展途径。但是由于空隙堵塞降低其排水特性,已是制约排水路面发挥优势的关键问题。目前对排水沥青路面空隙堵塞研究多集中在宏观试验,且对堵塞过程的说明具有经验性。同时排水沥青路面空隙分布复杂且形态各异,空隙堵塞材料种类繁多且具有时间累积性,当前研究难以科学合理地描述空隙堵塞过程中堵塞颗粒运动与空隙变化规律,进而清晰的揭示排水沥青路面堵塞机理。本文制备了3种空隙率的排水沥青混合料,采用3种堵塞材料进行持续堵塞和循环堵塞-清洗试验用于模拟堵塞发展过程;基于X-ray CT开展排水沥青路面空隙细观结构表征以及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离散元耦合(CFD-DEM)对颗粒堵塞过程进行模拟,进而揭示堵塞机理,最后通过试验段验证堵塞规律并预测空隙寿命。基于上述工作,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1)通过不同区域道路调研结果给出了三种堵塞材料组成,基于持续堵塞试验研究不同PAC试件渗水系数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初始渗水系数与空隙率和有效空隙率之间显着线性相关,不同堵塞材料导致的PAC试件的渗水系数衰减速率不同,持续堵塞次数与堵塞材料粒径分布密切相关,堵塞敏感颗粒粒径分布在0.15-0.6mm,且随着空隙率增加逐渐增大。定义了堵塞因子,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出了堵塞因子的全参数模型和4参数简化模型。(2)通过循环堵塞-清洗试验研究清洗条件下不同堵塞材料、空隙维护方式对PAC渗水系数的影响规律并分析空隙维护方式的效果。结果表明,堵塞材料和清洗方式是影响循环堵塞-清洗次数及变化规律的重要因素,清洗效果排序为高压水清洗>真空泵吸清洗>人工扫刷清洗。建立了不同空隙维护方式堵塞因子β清洗和β堵塞的回归模型,研究结果为排水沥青路面空隙维护方式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3)基于X-ray CT获取排水沥青混合料空隙细观信息,从空隙形状、数量、等效直径以及分形维数等细观信息方面研究堵塞、清洗前后空隙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堵塞后空隙数量增加,空隙等效直径变小,表明发生了空隙细化现象,建立了初始渗水系数与空隙细观参数的回归模型。并结合细观参数与堵塞因子,建立了基于改进K-C公式的排水沥青路面空隙堵塞统一模型。(4)基于空隙三维重构模型对堵塞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计算流体力学和离散元方法研究了渗流压力、渗流速度以及堵塞颗粒运移规律。结果表明堵塞过程呈现阶段式发展,堵塞开始时颗粒快速进入试件内部,然后堵塞稳定发展。得到了堵塞颗粒运动深度规律,并将堵塞分为表面填充堵塞,空隙细化过滤堵塞以及空隙弯折或半连通堵塞三种类型,进而揭示了排水沥青路面堵塞机理。(5)在甘肃省两当至徽县高速公路铺筑200m排水沥青路面试验段用于验证堵塞规律,分析了通车7个月后渗水系数衰减及细观空隙变化。通过模型预测行车道抗堵塞寿命为2.5年,超车道为3.5年,而轮迹带处为1.7年,轮迹带真空泵吸清洗一次后为2.1年,若对PAC路面每1~2年进行一次空隙维护,则空隙寿命可最长延长至8.9年。研究结果为排水路面空隙维护提供了数据和理论支撑,为排水路面长寿命运营提供技术支撑。本论文的研究成果为客观评价排水沥青路面空隙堵塞提供了理论与技术依据,对有效防治排水沥青路面空隙堵塞以及保持和恢复排水功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
黄志勇,熊春龙,李伟雄,聂文,虞将苗[10](2019)在《新建沥青路面泛碱机理分析及控制》文中认为为了降低新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出现泛碱的风险,文章对比分析泛碱和非泛碱位置沥青路面的渗水系数、空隙率及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并采用三维探地雷达介电常数法分析了泛碱与非泛碱位置分布与沥青路面均匀性分布的对应关系,进一步统计泛碱发生位置和非泛碱发生位置的沥青路面介电常数数值范围,建立泛碱风险控制的介电常数阈值标准。结果表明,泛碱位置沥青混合料空隙率较大,均匀性较低。泛碱是沥青路面离析和碱源失控共同造成的,缺一不可,介电常数分布法能够有效对应沥青路面泛碱发生的位置。文章提出的介电常数阈值标准可指导控制泛碱发生风险。
二、沥青路面渗水浅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沥青路面渗水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堵塞物性质的排水沥青路面空隙堵塞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方案 |
1.1 混合料配合比及主要性能 |
1.2 试验设计 |
1.3 试验步骤 |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1 撒土量对渗水系数衰减率的影响 |
2.2 塑性指数对渗水系数衰减率的影响 |
2.3 路面结构形式对渗水系数衰减率的影响 |
3 结语 |
(2)排水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用渗透性树脂砂浆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排水沥青路面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现状研究 |
1.3 排水沥青路面养护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渗透性树脂原材料及性能研究 |
2.1 原材料 |
2.1.1 环氧树脂及固化剂 |
2.1.2 沥青 |
2.2 渗透性树脂结合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2.1 渗透性树脂结合料的制备 |
2.2.2 固化时间及掺配比例研究 |
2.2.3 力学性能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渗透性树脂砂浆组成设计及粘层用量研究 |
3.1 原材料 |
3.1.1 集料 |
3.1.2 色浆 |
3.2 渗透性树脂砂浆混合料成型工艺研究 |
3.2.1 渗透性树脂砂浆马歇尔试件成型方法 |
3.2.2 渗透性树脂砂浆车辙板试件成型方法 |
3.3 配合比设计 |
3.3.1 级配设计 |
3.3.2 渗透性树脂砂浆最佳油石比的确定 |
3.4 集料性能指标研究 |
3.4.1 肯塔堡飞散试验 |
3.4.2 集料技术指标 |
3.5 粘层最佳用量确定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渗透性树脂砂浆的路用性能研究 |
4.1 高温稳定性 |
4.2 低温抗裂性 |
4.3 标准马歇尔试验 |
4.4 肯塔堡飞散 |
4.5 水稳定性 |
4.5.1 浸水马歇尔试验 |
4.5.2 冻融劈裂试验 |
4.5.3 湿轮磨耗试验 |
4.6 抗滑性能 |
4.7 排水性能 |
4.8 渗透性树脂砂浆室内抗飞散性能 |
4.8.1 大型飞散试验过程 |
4.8.2 大型飞散试验分析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渗透性树脂砂浆施工工艺研究 |
5.1 施工前准备 |
5.1.1 原路面性能要求 |
5.1.2 原路面处理 |
5.1.3 气候要求 |
5.1.4 交通管制 |
5.2 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
5.2.1 粘结层施工 |
5.2.2 渗透性树脂砂浆拌和 |
5.2.3 渗透性树脂砂浆摊铺 |
5.2.4 渗透性树脂砂浆碾压及开放交通 |
5.2.5 质量检测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影响因素的分析与评价 ——以渭武高速公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数理统计与灰关联分析方法 |
2.1 数理统计分析方法 |
2.1.1 数学期望值 |
2.1.2 方差、标准差及变异系数 |
2.1.3 其他数据分布特征数 |
2.1.4 统计质量控制原理 |
2.1.5 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 |
2.1.6 质量控制图及基本原理 |
2.2 灰关联分析方法 |
2.2.1 灰关联分析方法 |
2.2.2 灰关联决策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原材料质量对比分析 |
3.1 工程概况 |
3.1.1 依托工程概况 |
3.1.2 工程特点 |
3.2 沥青质量分析 |
3.2.1 沥青质量对比分析 |
3.2.2 沥青质量变异性分析 |
3.2.3 沥青质量控制措施 |
3.3 集料与矿粉质量分析 |
3.3.1 集料质量分析 |
3.3.2 矿粉质量分析 |
3.3.3 集料质量控制措施 |
3.3.4 矿粉质量控制措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与质量控制分析 |
4.1 LM2 标SMA-13 上面层配合比设计 |
4.1.1 SMA-13 目标配合比设计 |
4.1.2 SMA-13 生产配合比设计 |
4.1.3 SMA-13 配合比验证 |
4.2 LM2 标SUP-20 中面层配合比设计 |
4.2.1 SUP-20 目标配合比设计 |
4.2.2 SUP-20 生产配合比设计 |
4.2.3 SUP-20 配合比验证 |
4.3 LM2 标ATB-25 下面层配合比设计 |
4.3.1 ATB-25 目标配合比设计 |
4.3.2 ATB-25 生产配合比设计 |
4.3.3 ATB-25 配合比验证 |
4.4 沥青混合料室内试验指标质量控制 |
4.4.1 各标段混合料油石比质量控制 |
4.4.2 各标段混合料级配质量控制 |
4.4.3 各标段混合料体积指标质量控制对比 |
4.5 各标段沥青混合料性路用性能指标对比 |
4.5.1 高温稳定性指标对比 |
4.5.2 低温抗裂性指标对比 |
4.5.3 水稳定性指标对比 |
4.6 影响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灰关联分析 |
4.7 影响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的灰关联分析 |
4.8 影响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灰关联分析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路面成型质量对比分析与评价 |
5.1 各标段压实度对比分析 |
5.1.1 影响路面压实度的灰关联分析 |
5.1.2 各标段压实度变异性对比 |
5.2 各标段渗水系数对比 |
5.2.1 影响路面渗水系数的灰关联分析 |
5.2.2 渗水系数变异性对比 |
5.3 各标段面层厚度对比分析 |
5.3.1 面层厚度变异性对比 |
5.4 各标段平整度对比分析 |
5.4.1 平整度变异性对比 |
5.5 路面检测指标影响因素分析与控制措施 |
5.5.1 压实度影响因素分析与控制措施 |
5.5.2 渗水系数影响因素分析与控制措施 |
5.5.3 平整度影响因素分析与控制措施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考虑宏细观特性的沥青路面超渗流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汇流影响因素 |
1.2.2 汇流建模方法 |
1.2.3 宏观渗流过程 |
1.2.4 细观空隙表征 |
1.2.5 渗流建模方法 |
1.2.6 荷载作用影响 |
1.3 研究发展趋势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道路线形变化下的密级配沥青路面汇流迁移规律 |
2.1 路面汇流模型 |
2.1.1 路面层流理论 |
2.1.2 路面二维浅水方程 |
2.1.3 离散求解方案 |
2.2 汇流模型验证 |
2.2.1 时间迁移过程 |
2.2.2 空间迁移过程 |
2.2.3 局部水深流速 |
2.3 降雨条件的确定 |
2.4 不同线形下的路面汇流分析 |
2.4.1 路面宽度 |
2.4.2 路面坡度 |
2.4.3 凹形竖曲线 |
2.4.4 圆曲线 |
2.4.5 超高过渡段 |
2.4.6 路侧缘石 |
2.5 路面汇流的时空分布规律 |
2.5.1 时间变化 |
2.5.2 空间变化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孔排水性沥青路面内部渗流迁移规律 |
3.1 试验材料 |
3.1.1 石料与沥青 |
3.1.2 配合比设计 |
3.1.3 基本路用性能 |
3.2 考虑平面各向异性的渗流过程量化 |
3.2.1 实验装置 |
3.2.2 实验过程 |
3.2.3 评定指标 |
3.2.4 空隙连通性评定 |
3.2.5 空隙堵塞下的渗水衰减对比 |
3.3 渗流过程细观仿真 |
3.3.1 数字图像处理 |
3.3.2 细观评价指标 |
3.3.3 渗流理论基础 |
3.3.4 渗流压力分布 |
3.3.5 渗流速度分布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沥青路面汇流影响下的行车稳定评估 |
4.1 轮胎滑水机理 |
4.2 宏观滑水临界径流深度 |
4.2.1 传统密级配沥青路面 |
4.2.2 多孔排水性沥青路面 |
4.3 路面胎-路接触细观流场分布 |
4.3.1 路面胎-路接触处局部流场 |
4.3.2 车道轮迹处径流深度差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受堵塞影响的多孔排水性沥青路面空隙水压力分布 |
5.1 渗流理论 |
5.2 考虑空隙堵塞的宏观道路模型 |
5.2.1 道路结构 |
5.2.2 轮载条件 |
5.3 空隙堵塞下的空隙水压力分布 |
5.4 细观空隙含水对空隙水压力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沥青路面排水能力提升策略分析 |
6.1 传统密级配沥青路面集中排水评估 |
6.1.1 集中排水过程仿真 |
6.1.2 排水口影响范围识别 |
6.1.3 不同纵坡下的汇流时间对比 |
6.2 多孔排水性沥青路面排水能力评估 |
6.2.1 路表积水量化 |
6.2.2 退水时间计算 |
6.2.3 排水设计算例 |
6.2.4 长期排水能力 |
6.3 排水能力提升策略 |
6.3.1 传统密级配沥青路面 |
6.3.2 多孔排水性沥青路面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5)城市道路排水路面功能综合评价方法与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排水性沥青路面 |
1.1.2 BIM技术的优势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道路功能评价方法 |
1.2.2 BIM技术研究 |
1.3 研究目标与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排水沥青路面分析 |
2.1 路面数据来源 |
2.2 苏沪区气候特征 |
2.3 排水沥青路面主要病害 |
2.4 数据采集所需的试验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排水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 |
3.1 沥青路面性能评价指标简介 |
3.2 PQI计算模型优化 |
3.3 路面性能评价方法的缺陷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排水沥青路面病害分级评价 |
4.1 主要病害分级评价 |
4.1.1 主要病害评级标准 |
4.1.2 计算主要病害权重系数 |
4.2 切槽修补分级评价 |
4.3 渗水性能分级评价 |
4.3.1 选择评价指标 |
4.3.2 渗水系数残留率 |
4.4 路面功能综合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Revit的道路模型 |
5.1 Revit软件简介 |
5.2 工程信息分类和编码 |
5.3 道路族的构建 |
5.3.1 族的类型和属性 |
5.3.2 道路族的构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IFC的道路综合评价信息表达与集成 |
6.1 IFC标准架构 |
6.2 道路信息的IFC表达 |
6.2.1 基于IFC的路面信息模型 |
6.2.2 道路关系的属性集表达 |
6.2.3 分级评价数据的属性集表达 |
6.3 基于IFC标准的道路综合评价信息集成 |
6.3.1 病害评级、功能评级信息的属性集集成 |
6.3.2 道路评级信息的轮廓族构建 |
6.3.3 基于属性集和构件族的道路综合功能评价及可视化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下一步研究计划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防滑降噪沥青路面排水性能衰减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2 依托工程概况和跟踪检测 |
2.1. 试验段结构设计 |
2.2 试验段排水设计 |
2.3 路面渗水系数跟踪检测 |
2.3.1 渗水装置和检测方法 |
2.3.2 检测结果和分析 |
2.4 试验段钻芯取样 |
2.4.1 钻芯装置和钻芯方法 |
2.4.2 芯样结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车辙对路面渗透系数衰减影响研究 |
3.1 试验原材料 |
3.1.1 沥青材料 |
3.1.2 粗集料和细集料 |
3.1.3 混合料级配设计 |
3.2 试验模型的制备 |
3.3 车辙试验与渗水系数的测定 |
3.3.1 车辙试验 |
3.3.2 室内渗水试验 |
3.4 试验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路面空隙率衰减特征规律研究 |
4.1 CT扫描技术原理及扫描方案 |
4.1.1 X射线技术原理 |
4.1.2 CT设备技术原理 |
4.1.3 CT扫描方案 |
4.2 扫描试验方法 |
4.3 试件CT扫描图像处理 |
4.3.1 CT数字图像分割 |
4.3.2 空隙特征表征 |
4.4 试件空隙提取结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路面排水性能数值模拟研究 |
5.1 非饱和渗流原理 |
5.1.1 非饱和渗流原理 |
5.1.2 非饱和渗流控制方程 |
5.1.3 连续性方程 |
5.1.4 非饱和渗流的有限单元法 |
5.2 基于Geostudio 2018的数值模拟 |
5.2.1 路面足尺模型建立 |
5.2.2 边界条件和时间步长设定 |
5.3 渗流计算结果 |
5.4 路面排水性能衰减前后结果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6 主要结论及进一步研究设想 |
6.1 主要结论 |
6.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6.3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7)沥青路面渗水空隙处治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沥青路面空隙和水损坏 |
1.2.2 沥青路面破损病害处治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原材料与处治材料技术要求 |
2.1 原材料 |
2.1.1 基质沥青 |
2.1.2 煤油 |
2.1.3 乳化剂 |
2.1.4 渗透剂 |
2.1.5 矿料 |
2.2 处治材料技术要求 |
2.2.1 处治材料渗透分析 |
2.2.2 处治材料技术要求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渗水空隙处治材料制备与优化 |
3.1 稀释沥青的制备与评价 |
3.1.1 稀释沥青的制备 |
3.1.2 稀释沥青技术性质 |
3.1.3 稀释沥青渗透性评价 |
3.2 普通乳化沥青的制备与评价 |
3.2.1 普通乳化沥青的制备方法 |
3.2.2 普通乳化沥青关键制备工艺参数 |
3.2.3 普通乳化沥青渗透性评价 |
3.2.4 普通乳化沥青技术性质 |
3.3 高渗透乳化沥青的制备与评价 |
3.3.1 高渗透乳化沥青关键制备工艺参数 |
3.3.2 高渗透乳化沥青技术性质 |
3.3.3 高渗透乳化沥青渗透性表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沥青路面渗水临界空隙率研究 |
4.1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4.1.1 矿料级配 |
4.1.2 最佳油石比的确定 |
4.2 空隙率对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影响 |
4.2.1 不同空隙率试件的制备 |
4.2.2 空隙率对浸水马歇尔残留稳定度的影响 |
4.2.3 空隙率对冻融劈裂强度比的影响 |
4.3 空隙率对沥青混合料渗水性能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处治材料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 |
5.1 处治材料对沥青混合料高温抗车辙性能的影响 |
5.1.1 试验方法 |
5.1.2 处治材料对高温抗车辙性能的影响 |
5.2 处治材料对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影响 |
5.2.1 试验方法 |
5.2.2 处治材料用量对沥青混合料空隙率的影响 |
5.2.3 浸水马歇尔残留稳定度 |
5.2.4 冻融劈裂强度比 |
5.3 处治材料对沥青混合料渗水性能的影响 |
5.3.1 试验方法 |
5.3.2 处治材料用量对沥青混合料渗水系数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处治材料对沥青路面抗滑性能的影响 |
6.1 沥青路面抗滑性能试验方法 |
6.2 处治材料对路面抗滑性能的影响 |
6.2.1 处治材料用量对路面抗滑性能的影响 |
6.2.2 金刚砂洒布量对路面抗滑性能的影响 |
6.3 灰色关联分析 |
6.3.1 灰关联分析计算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进一步研究建议 |
主要研究结论 |
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空隙堵塞条件下多孔沥青路面渗水功能衰变特性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多孔沥青路面的应用态势 |
1.2.2 沥青混合料渗水特性研究 |
1.2.3 PAC堵塞特性研究 |
1.2.4 PAC渗水性能恢复研究 |
1.2.5 沥青混合料细观特性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原材料及试验方法 |
2.1 试验原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3 多孔沥青混合料(PAC)组成设计 |
3.1 级配的确定 |
3.2 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 |
3.3 PAC性能检验 |
3.4 本章小结 |
4 重复堵塞下多孔沥青混合料堵塞特性研究 |
4.1 PAC初始渗水能力研究 |
4.1.1 公称最大粒径对PAC初始渗水能力的影响 |
4.1.2 空隙率对PAC初始渗水能力的影响 |
4.2 重复堵塞下PAC抗堵塞能力研究 |
4.2.1 公称最大粒径对PAC抗堵塞能力的影响 |
4.2.2 空隙率对PAC抗堵塞能力的影响 |
4.2.3 堵塞材料种类对PAC抗堵塞能力的影响 |
4.3 不同清洗方式的渗水恢复效果研究 |
4.4 堵塞敏感性颗粒分析 |
4.5 重复堵塞下PAC堵塞模型建立及分析 |
4.5.1 堵塞模型 |
4.5.2 堵塞模型参数预测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细观结构的多孔沥青混合料堵塞机理分析 |
5.1 CT扫描技术 |
5.1.1 工业CT基本组成 |
5.1.2 X-ray CT成像原理 |
5.2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 |
5.2.1 图像增强 |
5.2.2 图像分割 |
5.3 堵塞-清洗前后的细观空隙特征 |
5.3.1 CT图像分析 |
5.3.2 空隙率分布 |
5.3.3 空隙数量分布 |
5.3.4 空隙等效直径分布 |
5.3.5 空隙分形维数 |
5.4 空隙细观分布特征对PAC渗水性能的影响 |
5.4.1 空隙率对细观空隙特征的影响 |
5.4.2 渗水预测模型的建立 |
5.4.3 渗水预测模型的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进一步研究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重复堵塞渗水时间试验结果汇总 |
附录 B 堵塞敏感性颗粒分析试验结果汇总 |
附录 C X-ray CT 扫描结果示例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基于细观结构的排水沥青路面空隙堵塞规律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多孔介质中颗粒运移与堵塞研究 |
1.2.2 排水路面空隙堵塞过程及影响因素 |
1.2.3 排水沥青路面空隙堵塞的评价方法 |
1.2.4 排水沥青路面空隙的细观结构表征 |
1.2.5 排水沥青路面空隙堵塞过程的数值模拟 |
1.2.6 排水沥青路面空隙堵塞模型 |
1.2.7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原材料及试验方案 |
2.1 原材料 |
2.2 堵塞材料 |
2.3 PAC空隙的检测 |
2.3.1 PAC空隙率测试方法 |
2.3.2 PAC渗水系数测试方法 |
2.4 PAC组成设计 |
2.4.1 级配的确定 |
2.4.2 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 |
2.4.3 PAC混合料性能检验 |
2.5 持续堵塞与清洗试验 |
2.5.1 持续堵塞试验 |
2.5.2 循环堵塞-清洗试验方法 |
2.6 堵塞敏感颗粒试验 |
2.7 本章小结 |
3 持续堵塞下PAC路面堵塞特性研究 |
3.1 PAC初始渗水能力研究 |
3.1.1 最大公称粒径对PAC初始渗水能力影响 |
3.1.2 空隙率对PAC初始渗水能力影响 |
3.1.3 PAC路面初始渗水模型 |
3.2 堵塞敏感颗粒分析 |
3.2.1 PAC-13堵塞敏感颗粒分析 |
3.2.2 PAC-10堵塞敏感颗粒分析 |
3.3 风积沙持续堵塞下PAC渗水性能 |
3.3.1 最大公称粒径对PAC渗水性能影响 |
3.3.2 空隙率对PAC渗水性能影响 |
3.3.3 风积沙持续堵塞模型 |
3.4 粉质土持续堵塞下PAC渗水性能 |
3.4.1 最大公称粒径对PAC渗水性能影响 |
3.4.2 空隙率对PAC渗水性能影响 |
3.4.3 粉质土持续堵塞模型 |
3.5 沙土混合物持续堵塞下PAC的渗水性能 |
3.5.1 最大公称粒径对PAC渗水性能影响 |
3.5.2 空隙率对PAC渗水性能影响 |
3.5.3 沙土混合物堵塞模型 |
3.6 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的PAC路面堵塞影响参数分析 |
3.6.1 分析方法简介 |
3.6.2 计算过程与结果分析 |
3.7 PAC路面抗堵塞性能影响参数分析 |
3.7.1 持续堵塞全参数预测模型 |
3.7.2 持续堵塞简化参数预测模型 |
3.8 本章小结 |
4 循环堵塞-清洗下PAC路面堵塞特性研究 |
4.1 风积沙循环堵塞-清洗下PAC渗水性能 |
4.1.1 空隙率对PAC渗水性能影响 |
4.1.2 清洗方式对PAC渗水性能影响 |
4.1.3 基于影响参数的风积沙循环堵塞-清洗的渗水模型 |
4.2 粉质土持续堵塞下PAC的渗水性能 |
4.2.1 空隙率对PAC渗水性能影响 |
4.2.2 清洗方式对PAC渗水性能影响 |
4.2.3 基于影响参数的粉质土循环堵塞-清洗的渗水模型 |
4.3 沙土混合物持续堵塞下PAC的渗水性能 |
4.3.1 空隙率对PAC渗水性能影响 |
4.3.2 清洗方式对PAC渗水性能影响 |
4.3.3 基于影响参数的沙土混合物循环堵塞-清洗的渗水模型 |
4.4 PAC路面循环堵塞-清洗影响参数分析及模型建立 |
4.4.1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影响参数权重分析 |
4.4.2 循环堵塞-清洗模型建立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X-ray CT的 PAC路面渗水和堵塞特性研究 |
5.1 X-ray CT扫描技术 |
5.1.1 工业CT基本组成 |
5.1.2 X-ray CT成像原理 |
5.2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 |
5.2.1 图像增强 |
5.2.2 图像分割 |
5.3 堵塞-清洗前后的空隙细观信息 |
5.3.1 空隙形状分析 |
5.3.2 空隙率分布 |
5.3.3 空隙数量分布 |
5.3.4 空隙等效直径分布 |
5.3.5 空隙分形维数 |
5.4 空隙细观分布特征对PAC渗水性能的影响 |
5.4.1 空隙分布特征的相关性 |
5.4.2 渗水预测模型的建立 |
5.5 基于细观结构排水沥青路面空隙堵塞模型 |
5.6 本章小结 |
6 PAC路面堵塞过程CFD-DEM模拟及堵塞机理分析 |
6.1 PAC路面空隙三维重构 |
6.1.1 PAC空隙三维重构方法与步骤 |
6.1.2 PAC空隙三维重构模型验证 |
6.2 PAC堵塞前后渗流数值模拟及分析 |
6.2.1 基于CFD的 PAC堵塞流场模拟 |
6.2.2 PAC三维空隙重构模型渗透压力 |
6.2.3 PAC三维重构模型渗流速度 |
6.3 基于CFD-DEM耦合模拟堵塞颗粒运动规律 |
6.3.1 CFD-DEM耦合 |
6.3.2 耦合模拟工况的确定 |
6.3.3 风积沙堵塞颗粒运动规律 |
6.3.4 粉质土堵塞颗粒运动规律 |
6.3.5 沙土混合物堵塞颗粒运动规律 |
6.3.6 堵塞过程模拟与机理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排水沥青路面堵塞现场试验与验证 |
7.1 排水沥青路面试验段概况 |
7.2 试验段渗水性能检测 |
7.2.1 PAC试验段渗水系数 |
7.2.2 PAC试验段芯样CT分析 |
7.2.3 PAC试验段空隙寿命预测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进一步研究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科研项目与成果 |
(10)新建沥青路面泛碱机理分析及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 沥青路面渗水特性与混合料性能试验分析 |
1.1 泛碱形式和形成机理分析 |
1.2 渗水试验及结果分析 |
1.3 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及结果分析 |
1.4 沥青混合料肯塔堡飞散试验及结果分析 |
2 沥青路面泛碱风险控制 |
2.1 沥青路面泛碱风险分析 |
2.2 沥青路面泛碱风险控制方法 |
2.2.1 事前泛碱风险控制———过程控制方法 |
2.2.2 事后风险控制———均匀性控制方法 |
2.2.3 均匀性控制标准 |
3 结语 |
四、沥青路面渗水浅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堵塞物性质的排水沥青路面空隙堵塞规律研究[J]. 段宝东,李俊,李明亮,任万艳,武昊. 公路, 2021(09)
- [2]排水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用渗透性树脂砂浆性能研究[D]. 解金龙.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8)
- [3]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影响因素的分析与评价 ——以渭武高速公路为例[D]. 唐建华.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
- [4]考虑宏细观特性的沥青路面超渗流行为研究[D]. 马耀鲁. 东南大学, 2020(02)
- [5]城市道路排水路面功能综合评价方法与策略研究[D]. 陈曦. 东南大学, 2020(01)
- [6]防滑降噪沥青路面排水性能衰减规律研究[D]. 陆杨瑞雪.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1)
- [7]沥青路面渗水空隙处治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D]. 王松. 长安大学, 2020(06)
- [8]空隙堵塞条件下多孔沥青路面渗水功能衰变特性及其机理研究[D]. 朱旭伟.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9]基于细观结构的排水沥青路面空隙堵塞规律及其机理研究[D]. 魏定邦.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10]新建沥青路面泛碱机理分析及控制[J]. 黄志勇,熊春龙,李伟雄,聂文,虞将苗. 公路, 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