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期刊的综合鉴定工作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高耀[1](2021)在《基于多组学和网络药理学的逍遥散抗抑郁作用机制整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选题依据:抑郁症是一种复杂的疑难疾病,临床表现为情绪低落、快感缺乏,严重影响人类的身心健康。目前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假说众多,相互交叉,从不同角度揭示抑郁症病因和病机具有复杂性。中药以其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特点,在抑郁症的治疗方面优势明显,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逍遥散源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疏肝解郁调和肝脾的代表方剂,在抑郁症治疗方面一直被广泛关注。现代临床和实验研究证明,该方具有确切的抗抑郁作用,已成为治疗抑郁症常用的经典方剂之一。然而目前逍遥散的报道多从单一靶点研究阐释其作用机制,而对抑郁症多靶点的特征缺乏足够的重视,难以深入地揭示其抗抑郁作用机制。与其他中药复方相似,逍遥散也是一个多成分、多靶点、多机制,以及组分之间互相作用的复杂体系,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大多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目前关于逍遥散抗抑郁的研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逍遥散抗抑郁的机制研究具有单一性,多以代谢组学或分子生物学技术为手段,缺乏同一层次的数据整合分析的方法;2.多组学数据资料不完善,缺乏从多层次“转录组-蛋白组-代谢组”整合分析的研究数据;3.逍遥散以“多成分”作用于抑郁症“多靶点”模式发挥治疗效果,尚无以“多成分-多靶点”的研究模式阐明逍遥散抗抑郁机制。因此,本研究从中药整体观的角度出发,运用多组学和网络药理学的整体研究思路,从多层次、多角度入手,系统阐释逍遥散抗抑郁的作用机理。针对这样的复杂系统,需要借助系统生物学及现代药理学实验技术的参与。首先,表征逍遥散的化学成分和构建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刺激应激(CUMS)大鼠抑郁模型,验证逍遥散抗抑郁效果及采集组学分析的样本;其次,构建逍遥散抗抑郁代谢表型研究方法和代谢表型通路优化排序方法,从代谢表型层次阐明逍遥散抗抑郁作用机制;再次,采用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给予逍遥散后CUMS大鼠海马组织的差异基因和差异蛋白,多组学层次整合分析逍遥散抗抑郁作用机制,并进行分子生物学验证;最后,采用ADME预测和网络药理学的贡献指数模型筛选逍遥散活性成分,从“活性分子-关键通路”的角度明确逍遥散抗抑郁机制。该研究结果为采用组学和网络药理学的整合分析研究中药作用机理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为逍遥散抗抑郁的药理机制深入研究提供基础,为逍遥散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对中药复方现代化研究和新药研发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临床价值。目的:(1)采用代谢表型进行同一层次的关联分析,构建代谢表型研究方法和代谢表型通路优化排序的方法,从代谢表型层次阐明逍遥散抗抑郁作用机制。(2)通过“转录组学-蛋白组学-代谢表型”的关联分析,从纵向层次找出与代谢表型关联性,从“基因-蛋白-代谢”多组学多层次角度阐明逍遥散抗抑郁机制。(3)基于实验数据的网络药理学角度出发,明确抑郁症的疾病网络,寻找逍遥散中的活性分子,从“多成分-多靶点”的立体角度,挖掘逍遥散抗抑郁的活性分子及机制研究。方法:(1)采用UPLC-MS/MS方法对逍遥散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鉴定,明确逍遥散化学物质基础;构建CUMS大鼠抑郁模型,验证逍遥散抗抑郁作用;收集大鼠的海马组织和血清样本,为后续组学实验研究和分子实验验证提供样本支持。(2)采用代谢组学技术,分析逍遥散调节CUMS抑郁大鼠海马的代谢物及代谢通路;采用代谢表型网络和模块功能分析,聚焦逍遥散抗抑郁代谢特征,构建逍遥散抗抑郁表型网络,明确逍遥散抗抑郁的代谢表型机制;构建逍遥散抗抑郁代谢表型通路优化排序方法,明确逍遥散抗抑郁重要的代谢表型通路。(3)采用转录组学技术,分析逍遥散调节CUMS抑郁大鼠海马组织中的差异基因及重要通路,明确逍遥散在基因水平的抗抑郁机制;采用蛋白组学技术,分析逍遥散调节CUMS大鼠海马组织中的差异蛋白及重要通路,明确逍遥散在蛋白水平抗抑郁机制;采用多组学数据整合分析方法,挖掘逍遥散抗抑郁的关键通路,明确逍遥散在“基因-蛋白-代谢”多层次抗抑郁的通路;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验证逍遥散可能通过调节CUMS抑郁大鼠海马组织的氧化磷酸化和谷氨酸能突触通路发挥抗抑郁作用。(4)采用ADME分析方法,筛选逍遥散的活性分子;采用网络药理学的靶点预测、疾病网络分析和贡献指数模型,明确逍遥散抗抑郁的重要成分、重要靶点和关键通路;采用分子对接和分子生物学方法(RT-PCR和Western blot),验证逍遥散重要成分通过调节CUMS抑郁大鼠海马组织的谷氨酸能突触通路发挥抗抑郁作用。结果:(1)本研究采用UPLC-MS/MS对逍遥散的化学成分进行了鉴定,通过对照品、文献中质谱数据与实验数据相结合的方法,共鉴定出62种成分。其中,柴胡中有14种成分,白芍中有8种成分,当归中有11种成分,白术中有4种成分,茯苓中有3种成分,甘草中有14种成分,薄荷中有4种成分和生姜有3种成分。该方法直接表征鉴定,与化学分离方法比较优势明显。逍遥散组(21.2 g生药/kg)能显着逆转CUMS引起的大鼠体重、糖水偏爱率、大鼠穿越格数、大鼠直立次数、进入中央区域次数和大鼠中央格停留时间显着性升高。(2)逍遥散抗抑郁海马代谢组学研究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CUMS抑郁大鼠海马中共有25个差异代谢物发生了显着性变化。逍遥散干预后,共有16个差异代谢物被显着性回调。代谢表型研究发现逍遥散回调的代谢物有97个,其中在不同生物样本中调节的相同差异代谢物有34个,其中11个变化趋势一致,涉及的关键代谢功能为能量代谢和神经递质相关通路。使用CNM算法从逍遥散回调代谢网络提取9个代谢功能模块参与了逍遥散抗抑郁的机制研究。首次采用对接评分加权药理学指数(DSWMP)构建逍遥散抗抑郁代谢表型的通路优化排序方法。(3)转录组学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逍遥散组大鼠海马有737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263个,下调基因474个。与模型组/正常对照组鉴定差异基因比较,发现逍遥散回调的差异基因有106个,显着回调通路有16条,这些通路涉及γ-氨基丁酸能突触、5-羟色胺能突触、谷氨酸能突触和钙信号通路等。逍遥散可能通过调节这些通路上Adcy8、Gad1、Gad2、Htr2a、Chrna7、Erbb3、Map4k4、Nr4a1、Zfpm2、LOC100911372、Twist1、Ntng1、Robo3和Slit2发挥抗抑郁作用。蛋白组学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逍遥散调节大鼠海马的差异表达蛋白有18个,其中上调13个,下调15个,与模型组/空白组鉴定的差异蛋白相比,发现逍遥散回调的差异蛋白有11个,包括RGD1311899、Krt10、Ndufab1、Cplx1、Fkbp8、Pafah1b3、Ndufs6、Sh3bgrl3、Pmm2、Fth1和Tbca。KEGG通路分析差异表达蛋白主要涉及通路为氧化磷酸化、突触小泡循环、脂质代谢、果糖和甘露糖代谢、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谢等。多组学整合分析发现:转录组学和蛋白组学数据结果表明逍遥散通过调节CUMS抑郁大鼠氧化磷酸化通路发挥抗抑郁作用,具体的机制为逍遥散能够显着逆转CUMS抑郁大鼠海马组织中MrccⅠ活性降低,Uqcrc2 mRNA水平显着降低,Ndufs6蛋白水平升高。转录组学和代谢表型数据结果表明,逍遥散通过调节CUMS抑郁大鼠谷氨酸能突触通路发挥抗抑郁作用,具体机制为逍遥散能够显着逆转CUMS抑郁大鼠海马组织中谷氨酸含量升高,谷氨酸脱羧酶1(Gad1)和谷氨酸受体1(Glur1)活性降低,谷氨酸合成酶(Gls)和谷氨酸NMDA受体epsilon-1亚基(Grin2a)活性升高,Slc1a3 mRNA水平显着降低,Eaat2、Erk1/2和CREB蛋白水平降低,Nmdar1和Mglur1蛋白水平升高。(4)首次采用ADME方法对逍遥散中的活性成分进行了筛选,逍遥散中有16种活性化学成分,具有良好的药代动力学特征。进一步采用网络药理学的贡献指数筛选逍遥散中7个成分的贡献指数大于平均贡献指数,这些成分有6-姜酚、芍药苷、阿魏酸、藁本内酯、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c和甘草素。分子对接验证了7个成分与通路GRM5和HTR2A有很好的亲和力,分子实验进一步发现逍遥散这些活性成分可能通过调节谷氨酸能突触通路上的Htr2a、Nmdar1、Pkc、CamkⅡ和Caspase-3发挥抗抑郁作用。结论:(1)逍遥散抗抑郁代谢表型包含97个代谢物和48条通路;代谢表型整合分析发现逍遥散抗抑郁具有调节差异代谢物的一致性、代谢表型通路的网络性和代谢表型功能的模块化。对接评分加权药理学指数可用于逍遥散抗抑郁代谢表型的通路优化排序。(2)逍遥散可以在转录层次调节106个基因,在蛋白层次调节11个蛋白发挥抗抑郁作用。转录组学和蛋白组学整合分析发现逍遥散通过调节CUMS抑郁大鼠氧化磷酸化通路发挥抗抑郁作用。转录组学和代谢表型数据整合分析发现,逍遥散通过调节CUMS抑郁大鼠谷氨酸能突触通路发挥抗抑郁作用。(3)逍遥散中6-姜酚、芍药苷、阿魏酸、藁本内酯、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c和甘草素,这7个活性成分可能通过调节谷氨酸能突触通路发挥抗抑郁作用。
孙雪婷[2](2020)在《基于入侵遗传学的松树蜂中国种群扩散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松树蜂(Sirex noctilio Fabricius)隶属于膜翅目Hymenoptera,树蜂科Siricidae,树蜂亚科Siricinae,树蜂属Sirex,是国际上重大的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原产于欧亚大陆与北非。近120年来,在世界除南极洲外的各大洲均有入侵。2013年发现入侵中国,对我国樟子松林造成严重危害,并对我国的油松等其他松属植物有潜在威胁。本研究针对新入侵有害生物松树蜂,缺乏快速精准的检验检疫手段,种群来源与扩散路径尚不明确等问题,开发了松树蜂快速鉴定技术,实现了满足于检验检疫需求的快速精准鉴定;采用线粒体标记和微卫星标记技术,以松树蜂中国种群为研究主体,比较分析松树蜂和我国本土近缘种新渡户树蜂种群,以及国外其他松树蜂种群的遗传特征,由此推测我国松树蜂种群的来源和种群扩散情况;最后,基于分布数据与气候数据,模拟未来气候条件下松树蜂在我国以及世界范围的分布。本研究旨在为松树蜂的早期检测与预警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开发了针对松树蜂的特异性强、稳定性好和灵敏度高的引物,实现了对松树蜂的快速准确鉴定。为解决树蜂属昆虫幼虫形态极为相似,非成虫虫态形态鉴定困难这一难题,对比分析17种树蜂昆虫的碱基序列,设计开发出松树蜂特异性SS-COI引物1对。以5种我国常见树蜂科昆虫作为对照进行检验,其中包括:3种不同虫态(幼虫、蛹与成虫)、16个不同地理来源以及不同浓度梯度的松树蜂基因组DNA样本。2.明确了松树蜂与中国本土种新渡户树蜂遗传特征差异显着,松树蜂具有入侵种的特点。利用线粒体COI基因序列对松树蜂与其近缘种新渡户树蜂种群遗传特征进行比较分析,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松树蜂变异位点占比为3.03%、单倍型数量13个、单倍型多样性(h)0.3550、核苷酸多样性(π)0.0012;相比而言,新渡户树蜂变异位点占比为9.44%、单倍型数量64个、单倍型多样性(h)0.8070、核苷酸多样性(π)0.0067。遗传结构结果显示:松树蜂种群内单倍型多样性低(h=0~0.5630,平均值为0.1381),不同单倍型间具有明显的遗传结构分化,且各单倍型呈现明显的地理分布格局;而新渡户树蜂种群内单倍型多样性高(h=0~1,平均值为0.6196),不同单倍型间无明显的遗传结构分化,单倍型的地理区划特征不明显。由此可见,松树蜂具有一般入侵种的特点。3.松树蜂中国种群分西北与东南两组,可能来源于至少两次以上的独立入侵。使用线粒体与微卫星两种分子标记对松树蜂中国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特征进行比较,AMOVA与Structure结果均显示松树蜂中国种群分西北与东南两组。基于线粒体序列的AMOVA分析结果支持依据地理距离、城市区域(组间变异率:38.64%>组内种群间变异率:9.15%,P≤0.01)与纬度差异(组间变异率:25.58%>组内种群间变异率:22.46%,P≤0.01)的分组方式,且单倍型的地理分布与该分组方式吻合,主要分为西北部与东南部两组。基于8个中高度多态性的微卫星位点(多态信息含量:0.2782~0.7881)对样本进行标记,Structure分析结果将松树蜂中国种群分两支(Cluster1与Cluster2)。这两分支间显现出明显的地理结构分化,西北部以Cluster 2为主(占93.7583%),而东南部以Cluster 1为主(占67.5390%),两地理组分间遗传分化系数(Fst)为0.6667,发生高度的遗传分化(Fst>0.25)。全球松树蜂单倍型系统发育的研究结果显示,中国西北部松树蜂种群(满洲里、霍都奇、红花尔基)可能来源于欧洲与南美洲;中国东南部松树蜂种群可能来源于各大洲,其中以欧洲与北美洲可能性最大。4.入侵中国的松树蜂种群出现快速扩张的现象,种群有向南扩散的趋势,人类活动对其传播扩散有较大的影响。使用线粒体COI标记对全球松树蜂种群的遗传特征比较分析。欧洲原产地种群、北美入侵种群、中国入侵种群的遗传结构特征(样本数量、单倍型数量、每个单倍型样本容量)的评估值分别为:欧洲(44个、4个、11个)、北美洲(39个、2个、19个)与中国(193个、8个、24个),与北美洲相比,松树蜂中国种群每个单倍型样本容量相对于原产地有较强的增加;欧洲原产地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参数(h=0.533、π=0.00194)显着高于北美洲(h=0.264、π=0.00082)与中国(h=0.311、π=0.00114)入侵种群,与北美洲相比,中国松树蜂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相对于原产地有较弱的下降。上述结果揭示出中国松树蜂种群可能在经历了入侵初期的瓶颈效应后,又通过种群的快速扩张保持了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对地理种群进行Mantel检验,结果显示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存在显着相关性(r=0.38878,p<0.01);但也存在一些地理距离大的种群间无遗传分化的现象(例如,满洲里与长春,相距878km,Fst=-0.2039<0.05;长春与赤峰,相距544km,Fst=-0.0727<0.05)。后期发现危害的南部松树蜂种群(例如,2016年的金宝屯种群:h=0,π=0)遗传多样性普遍低于北部种群(例如,2013年的杜蒙种群:h=0.549,π=0.00183)。结合被害林分特征与各种群首次发现松树蜂危害的时间,推测松树蜂中国种群经历了向南的扩散过程,且受到了较大的人为因素影响。5.运用最大熵模型预测,全球范围内松树蜂适生区主要分布于30°N-60°N和25°S-55°S之间。在诸多气象因子中,筛选出年平均气温为影响松树蜂全球分布最重要的环境变量。除南极洲外,松树蜂适生区占陆地面积的26%,主要分布在新西兰、澳大利亚、南非、巴西、美国、中国、法国和英国,中国发现的松树蜂新分布点均位于高度适生区。
骆帝[3](2020)在《补肾活血胶囊通过Hedgehog信号通路调控成骨、成血管防治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利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不同病因造成ONFH患者的股骨头样本大致病理形态与其中成骨与成血管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为后续SONFH相关基础实验与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与参照;再通过观察补肾活血胶囊对GC相关的ONFH SD大鼠骨组织重建及血管新生的影响和对GC处理的BMSCs成骨-成血管分化的影响,进一步研究补肾活血胶囊对动物与细胞实验中的成骨、成血管及Hedgehog信号通路相关因子的影响机制。方法:1.收集本院在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接受THA手术后的ONFH与股骨颈骨折患者的股骨头样本,挑选符合标准的股骨头按病因分别归入对照组、特发组、酒精组、激素组以及创伤术后组,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不同病因坏死骨组织的成骨与成血管相关指标的蛋白表达情况。2.通过使用对SD大鼠臀肌注射MPS的方法建立GC相关的ONFH大鼠模型,随后给予不同剂量的补肾活血胶囊加以干预,8周后通过组织病理学观察、荧光定量PCR检测与Western blotting分析在不同层面综合评价补肾活血胶囊对GC相关的ONFH大鼠骨组织重建及血管新生的影响。3.运用贴壁法提纯与扩增SD大鼠的BMSCs,并使用不同剂量的补肾活血胶囊含药血清与Dex进行干预培养,观察BMSCs的生长状况、增殖能力以及分化潜能,并采用细胞划痕实验、q PCR检测与Western blotting分析细胞中成骨、成血管与Hedgehog信号通路相关因子的蛋白表达变化;同时,建立SD大鼠RAOECs与BMSCs共培养体系,并对共培养后的RAOECs进行血管生成实验和Transwell迁移实验,观察其在补肾活血胶囊含药血清与Dex干预培养下的成血管能力与细胞活性的变化。结果:1.通过观察各组股骨头样本的大致形态与冠状面,发现不同病因ONFH患者股骨头样本在大致形态与剖面具有较为相似的病理表现,同时有相似的坏死和修复的组织学特征;Western blotting结果:在成骨方面,ALP蛋白的表达除创伤术后组显着低于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间均无显着差异(P>0.05);Collgen I蛋白只有特发组与对照组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各组表达量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激素组、创伤术后组的OPN蛋白表达量均显着降低(P<0.05),而特发组、酒精组则无显着差异(P>0.05);对照组中RUNX2的蛋白表达量分别显着高于其余各组(P<0.05);在成血管方面,不同病因造成的ONFH股骨头样本中CD31、VEGFA与KDR血管生成相关标记物蛋白的表达较对照组均存在显着下降的情况(P<0.05);而VWF的蛋白表达量在各组间均未有显着差异(P>0.05);在Hedgehog信号通路方面,Shh的蛋白表达量在不同病因的ONFH患者股骨头样本内不存在显着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酒精组与创伤术后组样本中信号通路下游细胞内信号因子Gli1的蛋白表达量出现了显着下降(P<0.05),而特发组、激素组则未见显着差异(P>0.05);各组中细胞内信号因子Gli2的蛋白表达量较对照组均出现了显着减少(P<0.05)。2.SD大鼠干预8周后,各组大鼠股骨头样本大体观无明显差异;软件分析HE染色结果显示:CG组骨小梁面积比率显着高与MG组(P<0.05),LDG、MDG、HDG三组数据则均显着高于MG组(P<0.05);而大鼠空骨陷窝率情况与骨小梁面积比率趋势一致,同为CG组显着高于MG(P<0.05)且LDG、MDG、HDG剂量三组均显着高于MG组(P<0.05);软件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与CG组相比,MG组大鼠股骨头成骨相关指标ALP、Collgen I、OPN与RUNX2不同程度的表达减少(P<0.05);而灌胃不同剂量补肾活血胶囊的三个组则显着高于MG组(P<0.05);MG组成血管相关指标CD31、VEGFA、KDR与VWF在股骨头中的表达强度相比较CG组均有明显下降(P<0.05),而不同剂量补肾活血胶囊灌胃组与MG组相比均有显着升高(P<0.05);q PCR检测结果显示:在成骨方面,CG组中ALP、Collgen I和RUNX2的m RNA表达均显着高于MG组(P<0.05);LDG组中Collgen I与RUNX2的表达显着高于MG组(P<0.05);MDG组中ALP与Collgen I的表达显着高于MG组(P<0.05);而HDG组Collgen I的表达显着高于MG组(P<0.05);在成血管方面,CG中CD31、VEGFA和KDR的m RNA表达均显着高于MG组(P<0.05);LDG组中只有VEGFA的m RNA表达量明显多于MG组(P<0.05);MDG组中CD31与VEGFA的m RNA表达量均显着多于MG组(P<0.05);而HDG组VEGFA的m RNA表达量明显少于MG组(P<0.05);在Hedgehog信号通路方面,CG组中Shh、Gli1和Gli2的m RNA表达量均明显多于MG组(P<0.05);LDG组中则有Gli1和Gli2的表达显着高于MG组(P<0.05);MDG组与HDG组中Shh、Gli1和Gli2的m RNA表达情况均显着高于MG组(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分析显示:CG组样本中成骨相关ALP、Collgen I、OPN和RUNX2蛋白表达均显着高于MG组,而经过补肾活血胶囊LDG组中Collgen I、OPN和RUNX2三种蛋白表达情况均显着高于MG组表达(P<0.05);MDG组中ALP、Collgen I和OPN三种蛋白表达均显着高于MG组(P<0.05);HDG组显中ALP与Collgen I着高于MG组(P<0.05);CG样本中成血管相关CD31、VEGFA、KDR和VWF四种蛋白表达均显着高于MG组,而LDG组中VEGFA、KDR两种蛋白表达情况均显着高于MG组表达(P<0.05);而MDG组中VEGFA与KDR两种蛋白表达均显着高于MG组(P<0.05),而CD31与VWF的表达则显着低于MG组(P<0.05);HDG组显中KDR和VWF着高于MG组(P<0.05);CG组样本中Hedgehog信号通路相关Shh、Gli1和Gli2蛋白三种蛋白表达均显着高于MG组,而经过补肾活血胶囊干预的LDG组中仅有Gli2蛋白表达情况显着高于MG组表达(P<0.05);而MDG组中Shh和Gli2两种蛋白表达均显着高于MG组(P<0.05);HDG组显中也仅有Gli2蛋白的表达着高于MG组(P<0.05)。3.本研究采用贴壁法可以提纯高纯度的原代SD大鼠BMSCs;原代BMSCs可顺利进行成骨、成脂与成软骨诱导分化;不同浓度的补肾活血胶囊含药血清不进对原代BMSCs具有促进增殖的作用,并且还可显着提高经Dex处理过的原代BMSCs的增殖活性;成骨诱导3周后,茜素红染色显示不同浓度补肾活血胶囊含药血清低、中、高剂量组与对照组染色结果相似,较模型组显着升高;BMSCs划线实验24h时,CG组与LDG、MDG、HDG三组的划线平均宽度均显着低于DG组(P<0.05),且48h时趋势与24h时保持一致;将与SD大鼠BMSCs在不同浓度补肾活血胶囊含药血清与Dex进行共培养后的RAOECs进行血管生成实验,对CG与LDG、MDG、HDG三组的血管分支数量指标均显着高于MG组(P<0.05);而在血管分支总长度指标上,CG组总长度数值显着高于DG组(P<0.05),而MDG与HDG组的血管分支总长度显着高于DG组(P<0.05);Transwell迁移实验结果表明:DG组迁移的细胞数量显着少于CG组(P<0.05);MDG组迁移细胞数则显着多与DG组(P<0.05);而LDG、HDG组迁移细胞数与模型组不存在显着差异(P>0.05);q PCR结果显示:在Hedgehog信号通路方面,相比较于CG组,DG组中Shh、Gli1和Gli2的m RNA表达量均出现显着减少(P<0.05);在含药血清方面,LG、HG组中Shh、Gli1和Gli2指标的m RNA表达量均显着多于CG组(P<0.05),而MG组中的Shh和Gli2的m RNA表达情况较CG组均出现显着提高(P<0.05);在干预方面,与DG组相比,MDG与HDG组中Shh、Gli1和Gli2各指标的m RNA表达量均出现显着升高(P<0.05),而LDG组中的Shh和Gli2表达均显着高于DG组(P<0.05);成骨方面,DG组相较于CG组ALP、Collgen I和RUNX2的m RNA表达量均有显着降低(P<0.05);在含药血清方面,LG组中ALP、Collgen I和RUNX2的m RNA表达均显着高于CG组(P<0.05),而MG与HG组中的ALP和RUNX2表达均显着高于CG组(P<0.05);在干预方面,MDG组中ALP、Collgen I和RUNX2的m RNA表达均显着高于DG组(P<0.05),LDG组中Collgen I和RUNX2的表达显着高于DG组(P<0.05),而HDG组中ALP和Collgen I的表达则显着高于DG组(P<0.05);成血管方面:CG组的CD31、VEGFA和KDR的m RNA表达均显着高于DG组(P<0.05);LG、MG与HG组中CD31、VEGFA和KDR的m RNA表达均显着高于CG组(P<0.05);在干预方面,MDG与HDG组中CD31、VEGFA和KDR的m RNA表达均显着高于DG组(P<0.05),LDG组中VEGFA和KDR的m RNA表达量皆显着多于DG组(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分析显示:在Hedgehog信号通路方面,DG组BMSCs的Shh、Gli1和Gli2三种蛋白的表达量相较于CG组均有明显降低(P<0.05);LG组中的Shh、Gli1和Gli2各指标蛋白表达程度较CG组有显着增加(P<0.05);MG、HG组中Gli1的蛋白表达量与CG组相比也有显着提升(P<0.05);干预方面,LDG与MDG组相较于DG组的Shh、Gli1和Gli2三种蛋白表达量均有显着提高(P<0.05);而HDG组则只有Gli2蛋白表达显着高于DG组P<0.05);在成骨方面,DG组BMSCs的ALP、Collgen I、OPN和RUNX2蛋白表达水平相较于CG组均有明显降低(P<0.05);HG组中的ALP、Collgen I、OPN和RUNX2蛋白表达量均显着均高于CG组(P<0.05);MG组中Collgen I、OPN和RUNX2的蛋白表达量显着高于CG组(P<0.05);LG组中Collgen I和OPN的蛋白表达量显着高于CG组(P<0.05);干预方面,MDG与HDG组相较于DG组的ALP、Collgen I、OPN和RUNX2蛋白表达水平方面均有显着提高(P<0.05);而LDG组则在ALP、Collgen I和RUNX2的蛋白表达量上显着高于DG组(P<0.05);在成血管方面,CG组BMSCs的CD31、VEGFA、KDR和VWF蛋白表达水平均显着高于DG组(P<0.05);在CD31和VEGFA蛋白表达水平方面,LG、MG与HG三组表达情况与CG组相比提升明显(P<0.05),但KDR和VWF的蛋白表达量则没有显着差异(P>0.05);干预方面,LDG与MDG组相较于DG组在CD31、VEGFA、KDR和VWF的蛋白表达水平上均有显着提高(P<0.05);而HDG组则在CD31、KDR和VWF的蛋白表达量上显着高于DG组(P<0.05)。结论:1.本研究通过对临床坏死的股骨头样本进行分析,初步了探究了不同病因导致的ONFH的初步机制。2.补肾活血胶囊可以通过Hedgehog信号通路对GC相关ONFH的SD大鼠骨重建与血管新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3.不同浓度的补肾活血胶囊含药血清可以通过Hedgehog信号通路可以调控并促进SD大鼠BMSCs向成骨与成血管方向的分化。
李凤营[4](2020)在《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绩点管理模式改进研究 ——以B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核心位置,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引领和重要动力。地方高校在普通本科高校中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科研绩点制管理模式因其较强的可操作性和能够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科研环境,受到地方高校的普遍认可,在地方高校中得到了广泛使用,在科研管理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因过分量化导致了不利于科研团队的形成、科研功利化、违背科研规律等现象的产生。这就亟需建立一种新型科研管理模式来适应地方高校科研工作的发展。为了使本文的研究建立在牢固的根基上,本文对所涉及的地方高校、高校科研、高校科研质量、高校科研质量管理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的主旨、结构、功能等,提出了以五大理念为导向,坚持以人为本,以全面质量管理为工具,建立了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并针对上述管理理念,提出了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创新思路,分析了科研绩点的内涵与特点、科研绩点与科研工作量的关系等内容。为了掌握获得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的现实情况,本文采取案例研究的方式,通过对B大学绩点制科研管理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索地方高校绩点制科研管理改革的可能方向。首先以B大学为个案进行了实证分析,在分析了地方高校B大学科研质量管理历程的基础上,概括了B大学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的实施宗旨、实施过程、保障措施,并结合B大学部分院系的调研,利用科研成果数据对比了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实施前后的效果,对B大学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实施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发现了B大学绩点制管理科研模式实施后的成效,发现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很大程度上提升了B大学的科研质量,整体上说是科研质量管理的可行方向。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影响高校科研管理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当前绩点制科研管理模式做出改进。基于这一定位,本文通过编制、发放、回收问卷等程序,按照从宏观影响因素、微观影响因素、环境影响因素对问卷结果进行了统计,通过对统计结果的分析进一步探寻B大学实施绩点制科研管理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为重数量轻质量、不利于科研团队形成、违背科研规律、科研全过程管理不到位、科研环境不理想、科研与人才培养脱节、不能持续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等,为改进绩点制科研管理模式提供了方向。本文提出建立科研绩点银行制管理模式以解决地方高校实施绩点制科研管理存在的上述问题,相应地对科研质量管理的绩点银行制模式的生成、科研质量管理的绩点银行制理论模型和科研绩点银行模式的组织结构进行了论述后,具体对操作层面内容进行探讨。包括科研绩点认定方法的有效改进、建立科研绩点银行的运行机制、科研绩点银行环境的保障三个方面内容。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共同建立了科研绩点银行制科研管理模式。
毕奕侃[5](2020)在《关键词时间分布特征视角下的研究前沿探测研究》文中提出研究前沿探测作为科学计量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对于学术领域有着重要意义。一个学科领域的研究前沿往往代表着领域内最核心的研究主题与发展趋势,对研究者科研选题及国家科技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从研究前沿的概念提出至今,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研究前沿探测方法。主流方法有词频分析法、突显词检测方法、共词分析法和基于引文的方法等。关键词是研究前沿探测的重要载体之一,基于关键词的分析方法通常是将关键词词频作为研究前沿探测的原始数据,以词频的大小和词频变化的快慢为依据,通过分析研究主题的发展趋势和演化过程来探测学科领域的研究前沿。词频方法因数据处理简单、结果分析直观而被广泛使用。但现有的词频方法依旧存在可改进之处,现有方法为了反映词频在时间维度的变化过程,通常会将词频做时间切片处理,这一操作简化了数据计算,但忽略了时间窗口内的关键词时间分布特征,使得同一时间窗口内的关键词差异性消失,且词频变化在整个时间轴上的连续性也遭到破坏。本研究的目的正是为了克服上述缺陷,在较为全面保留关键词原始时间分布特征的基础上,能够更加精细化刻画关键词的演化过程。本研究以《中文核心期刊概览》的统计学、会计、电影电视艺术、测绘学、口腔科学、植物保护、安全科学7个学科所收录中文期刊2008-2018年所有论文高频关键词为研究对象,将所有高频关键词以时间为自变量拟合出关键词累积分布函数,并用词频累积速度和词频累积加速度表征领域关键词的热度和潜力。在此基础上综合热度和潜力两个维度探测研究前沿并分析动态演化。本研究的数据处理与分析主要集中在三个层次:关键词层次、学科领域层次、多学科层次。关键词层次上,高频关键词的动态演化过程可以转化为词频累积速度和词频累积加速度两个连续函数,关键词在每一个时刻上的发展现状与趋势都可通过热度和潜力指标进行表达;在学科领域层次上,高频关键词之间根据同一时刻上的热度-潜力值绘制出热度-潜力分布图,再依据关键词在分布图上的位置,将关键词分为重点前沿关键词、高潜力关键词、高热度关键词和一般性关键词;多学科层次上,本研究分别对7个学科领域内关键词多年份热度与潜力排名进行相关性分析,比较不同学科间相关性计算结果,结果表明7个学科整体都在发展,但不同学科的具体发展过程并不相同。此外,本研究还将热度-潜力指标下的探测结果与现有词频方法探测结果进行比较,比较结果可知:热度-潜力指标下的探测结果与现有词频方法探测结果存在差异,且这些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热度-潜力指标在时效性上的优势,保留关键词时间分布特征的探测方法是对具有时间累积性评价的有益探索。但本研究尚不完善,对关键词时间分布的拟合仍需要更多尝试以及进一步的研究。
王兴广,戴旸[6](2020)在《1986~2018年我国扶贫档案研究综述——基于CNKI数据库档案学类核心期刊的文献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通过CNKI数据库在文献来源、发表年度、研究主题、研究层次、作者、发文机构等方面对我国1986~2018年收录在档案学类核心期刊的扶贫档案相关文献进行基础分析,选取扶贫档案的实体形态、工作影响因素、价值作用与管理工作四个维度进行内容比较。在此基础上,对文献质量、研究角度与研究层次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且从明确工作标准、重视比较性研究、实现差异化管理与推介先进管理经验等角度提出了今后档案学界应关注的研究方向。
毛露甜,黄雁,王晓晗,解欣斐[7](2019)在《基于多维度育人的食品微生物检验专题实验的教学探索与实践》文中认为为提高本科生的培养质量,实行全方位多维度的育人模式,我们自2003年起在全校率先开设了食品微生物检验模块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本文从项目的开设历程、项目实施的关键环节、过程育人的主要关注点、多元化量化考核体系、教学效果反馈与反思等方面对实践教学改革进行了总结。实践表明,食品微生物检验专题作为"微生物学实验"课程的特色和亮点,在实验准备模式、方案审核模式上具有良好传承,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科研素养、信息素养、团队精神和数据处理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该专题实验受到师生的高度重视和同行的一致认同。过程评价等多元化考核体系的建立促进了教学效果,学生对实验效果和学习满意度的评价较高。下阶段可以从教学指导队伍的加强和学生的学习负荷的减少来进行改进。食品检验专题实验实现了多维度全方位的人才培养,符合"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时代需求,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李梦婷[8](2019)在《我国企业档案管理研究的共现分析与历时演进》文中认为近四十年发展历程中,企业档案管理领域的众多研究者从不同视角、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企业档案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分析,使企业档案管理研究文献得到爆炸指数的增长,诞生出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学术着作等多种形式的研究文献,丰富了企业档案管理研究的知识积累。在实践领域,出现了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学术影响力的研究学者,以及各类国有企业、档案局(馆)、高等院校等专业性研究机构,为企业档案管理研究提供了知识主体和知识客体的视角。中国知网、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读秀学术搜索引擎等多种文献数据库的日益更新完善,使从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的角度,跟踪企业档案管理研究知识网络的发展状态与历史演进成为现实,为企业档案管理研究的定量分析奠定了完备的数据基础。为了进行我国企业档案管理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探究企业档案管理领域的主体合作关系和内容主题演变规律,本文运用统计分析工具SPSS、文献计量分析工具BibExcel,和知识图谱软件CiteSpace、Gephi、Ucinet及其组件Netdraw,针对中国知网、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读秀学术搜索引擎收录的近四十年企业档案管理研究相关文献,从年代分布、研究主体、研究内容、引用关系四个维度进行分析,将企业档案管理领域的文献量变化、学科分布特征、基金支持情况、研究主体演变、热点主题内容、主要研究领域以及作者、期刊、文献的共被引关系,用知识图谱的形式呈现出来,总结我国企业档案管理研究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若干思考建议,为今后企业档案管理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全文共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阐述国内企业档案管理研究的现实背景及科研意义,参考国内企业档案管理研究发展进程及知识图谱技术应用现状,系统介绍本文的研究主题与研究内容,针对企业档案管理研究的思路与方法进行具体说明,表达本文的研究特色与创新点。第二章为研究工具与数据来源。通过介绍可视化软件的产生及发展,对本文的样本收集、数据来源、选文标准进行解释说明,为后文的数据分析奠定基础。第三章为企业档案相关文献的年代分布。对近四十年我国企业档案管理研究文献的总体概况进行描述,从期刊论文、学位论文、学术专着等不同文献类别分析介绍了国内企业档案管理研究的发展趋势,详细探讨期刊论文的来源及核心期刊的载文特点。并从学科分类、基金支持等不同角度对企业档案管理论文数量的演变规律、发展趋势进行归纳分析。第四章为研究主体的知识图谱分析。研究主体包括作者和机构两个方面,通过统计研究主体的发文数量、第一作者数量、核心期刊载文数量等属性,总结出我国企业档案管理领域的核心作者群、核心机构群的发文特点及分布规律。从研究主体的机构类型、地理分布、首次发文时间等方面进行数据统计和对比分析,得出相应的研究结论。第五章为研究主题的知识图谱分析。通过SPSS、BibExcel软件中的文献计量功能统计企业档案管理研究领域的高频、高中心性关键词,依据关键词的主题内容进行知识聚类。结合不同时代特征分析历年发文量和关键词的演变,分别讨论各研究阶段的发展特点与热点主题,并总结归纳近十年企业档案管理领域的研究前沿。第六章为共被引知识图谱分析。包括作者共被引、期刊共被引、文献共被引三个方面。通过对CSSCI文献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知识图谱展示,从发文作者、载文期刊等维度勾勒出国内企业档案管理研究领域的共被引关系。通过分类统计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的被引频次,对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影响力的企业档案主题论文进行归纳分析。第七章为针对企业档案管理研究的分析与思考,总结我国近四十年企业档案管理研究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王刚[9](2019)在《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的改革思路,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问题的决定》承袭上述提法,只是将“完善”两字改为“健全”两字。在字字珠玑的两届党的全会公报中均提到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以下简称“两法衔接”)机制问题,可见中央对这个问题的重视,但也反映出“两法衔接”中存在诸多问题。“两法衔接”包括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行政调查与刑事侦查的衔接、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的衔接等一系列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是关键性环节,长期以来“两法衔接”不畅的原因也大多出自这个环节。完善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机制(以下简称涉嫌犯罪案件移送机制)对于推进我国“两法衔接”机制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上述考虑,文章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了论述。第一部分,涉嫌犯罪案件移送机制的产生与发展。一是移送机制产生的原因。该机制是指行政执法机关将行政执法中发现的涉嫌犯罪案件移送侦查机关审查并及时启动刑事追诉程序的联动工作机制,其兴起的原因主要是出于社会治理、规范执法、实现公正的需要。二是规范性文件出台的脉络。有关该机制最早的规范性文件是《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以下简称《移送规定》),随后公、检、法、行等多家机关都根据实践中暴露出的问题,通过不同形式进行了规范。经过十多年的探索,涉嫌犯罪案件移送工作从最初的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逐渐覆盖到保护食品、药品安全,保护环境,督促公、检、法、行等机关依法履责,加强社会综合治理等多个方面,发挥了促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的作用。三是实务机关探索的成果。行政执法机关从选择合适的移送时机、划分清晰的移送步骤、确定明确的执法状态对优化移送程序进行了探索。侦查机关从审慎开启侦查程序,适度进行“借壳侦查”进行了探索。检察机关从拓展多样的外部监督方式对加强移送监督进行了探索。上述做法中,有的合理、合法,适合大范围的推广;有的虽然行之有效,但是潜在的隐患较多,需要加以改造;有的思路超前,需要上位法的支持。第二部分,域外涉嫌犯罪案件移送机制的比较与借鉴。行政犯罪是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增多的,发达国家市场经济的发展早于我国,其拥有一些管制市场经济的成熟机制,其中就包括涉嫌犯罪案件移送机制。考虑到域外的此类机制根植于其本国的政治土壤中,与其基础性制度息息相关,所以本文不可能对域外的此类机制进行全景式的论述,只能选取我国移送机制中三个亟待解决且与域外情况有可比性的问题进行研究,这三个问题是:检察机关在案件移送中的作用、行政证据进入刑事诉讼的限制、行政权与侦查权交叉适用的规制。一是英美法系国家的移送机制。第一个问题方面,英国的警察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在案情较轻且当事人已认罪等情况下也可以向法庭提起公诉,这种公诉权的分散,削弱了检察机关在移送中的决定权;美国的检察机关主要起到了回应公众的关切,对某些事关公众利益的涉嫌犯罪案件进行侦查并综合衡量各种利益,再决定是否起诉的作用。第二个问题方面,英国的行政程序中收集的当事人陈述、证人证言可以作为反驳证据在法庭质证中使用;美国并不刻意区分行政证据与刑事证据之间的界限,其将证据审核的重心放在了非法证据的排除上。第三个问题方面,在令状制度、非法证据排除制度、警察投诉制度的综合作用下,英国形成了侦查人员“不能、不愿、不敢”交叉适用两种权力的格局;美国最高法院在伯格一案的判决中将警察以行政调查为借口收集刑事证据的行为认定为“规避性搜查”的两种情形之一,并提出了以行为目的来辨别行为性质的判断方法。二是大陆法系国家的移送机制。第一个问题方面,法国、德国的检察官在决定是否对涉嫌犯罪案件起诉前,会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政治考量、国家形象等因素,再做出最优的选择。第二个问题方面,法国的检察官可以提取行政执法机关获得的任何材料,按照刑事证据规则进行甄别后,合格的可以进入刑事程序;受追求实体正义理论和严格证明理论的影响,德国的行政程序中收集的证言在证人已经死亡或下落不明的情况可以在刑事诉讼中使用,行政执法机关的鉴定报告等可以在制作人不出庭的情况下在法庭上朗读。第三个问题方面,法国的行政执法机关和司法警察机关在行政法院、检察机关、预审法官的多重制约下,自由裁量权较小,行政权与侦查权交叉适用的空间不大;德国的行政警察和司法警察在职权和身份上的界限比较明显,前者负责维持社会秩序,后者负责刑事侦查,侦查人员很难动用行政调查权调查刑事案件。三是混合法系国家的移送机制。第一个问题方面,意大利的检察机关在案件移送中既可以被动的接受报案,也可以主动发现犯罪线索,还可以指挥司法警察开展初步侦查;俄罗斯的检察机关比较重视对行政执法行为的一般监督,通过对行政处罚案件条款的适用、案件性质的判断是否合法进行监督,来保障移送工作的正常运转;日本的检察机关虽然可以指挥警察进行侦查,但其决定是否移送和起诉的裁量权受到反则金制度和检查审查会的多方掣肘。第二个问题方面,意大利的证据保全程序为行政言词证据发挥作用提供了一种理论上的可能,如果证人在行政程序中所出具的证言对证明案件事实至关重要且证人有可能在庭审前遭遇不测,那么检察机关可以申请法官开启证据保全程序,要求证人重新做供并记录在案。日本注重发挥行政言词证据的反驳作用,即当事人、证人在行政、刑事两种程序中所做的陈述不一致时,以前程序中的陈述反驳其后程序中的陈述,以达到去伪存真的作用。第三个问题方面,意大利的司法警察在侦查中受到了检察官和预先侦查法官的双重监督,利用行政执法的名义收集刑事证据已经十分困难,再加上意大利普遍设立的行政法院促使行政执法机关养成了循规蹈矩的执法习惯,客观上也排斥了两种权力交叉适用的做法。俄罗斯在初步调查权力的授予、程序的细化等规定为侦查员初步掌握案情、获取启动证据、权衡利弊关系提供了合法的途径,也就替代了两种权力交叉适用的作用。日本的行政令状制度所确定的如果行政程序与刑事程序有实质性关联,那么此类程序应先取得司法令状方可进行的标准,也使侦查机关假借行政执法的名义逃避司法控制的企图在一定程度上归于无效。四是域外经验的比较与借鉴。比较中外涉嫌犯罪案件移送机制,法国、德国检察机关在案件移送中监督、引导作用的发挥,英国、美国等国家对行政证据进入刑事诉讼的开放性态度,美国、日本对“借壳侦查”的判断方法和规制方式都对完善我国的涉嫌犯罪案件的移送机制有借鉴意义。我国可以从丰富查阅权的种类、扩展询问权的对象、提升建议权的实效、加大督促权的力度入手,强化检察机关在案件移送中的权力;从增加可以进入刑事程序的行政证据种类入手,将“证据三性”作为判断行政证据是否可以进入刑事程序的标准;从客观看待“借壳侦查”在追求实体正义方面的特殊功用入手,既学习日本对“借壳侦查”的规制之策,又不像美国一样对“借壳侦查”全盘否定,而应对“借壳侦查”的启动主体、启动标准、适用程序、责任承担、救济途径作出统一规定,使侦查机关有章可循。第三部分,涉嫌犯罪案件的移送与保障。涉案当事人、涉案财物、涉案证据的移送共同构成了涉嫌犯罪案件移送的有机整体。涉嫌犯罪案件应移尽移的落实,涉嫌犯罪案件移送平台的构建对案件移送提供了支撑和保障。一是涉案当事人的移送。涉案当事人是法律责任的最终承担者,向侦查机关移送涉案当事人有助于其完成强制嫌疑人到案的任务。针对实践中存在的将延长移送期间作为惩罚当事人的手段,扭送式移送负面效应比较明显等问题,建议通过对涉案当事人实施随案移送机制,严禁先行移送案件的有关材料,待到满48小时后再移送涉案当事人的行为;在行政执法人员遭遇辱骂、威胁、殴打等非常事件时,对其进行心理辅导,以防其带着情绪执法等方式加以解决。二是涉案物品的移送。涉案财物包括受害人财产、违法所得、不合格产品等,移送涉案财物有助于审判机关利用其价值来修复被当事人的违法行为所破坏的社会关系。针对实践中存在的公安机关有选择性的接受涉案财物,行政执法机关与公安机关就费用支付产生争议等问题,建议通过公安机关承担涉案财物保管和处置的主要责任,行政执法机关协助公安机关进行保管和处置,地方政府发挥兜底作用进行综合处理等方式予以规范。三是涉案证据的移送。涉案证据是形成证据链条的基本素材,移送涉案证据有助于审判机关确定刑事责任的归属。针对符合“证据三性”的行政言词证据是否可以进入刑事程序,采用何种补救性的措施淡化行政言词证据的主观色彩,特殊的实物证据以何种形式进入刑事程序才能发挥其证明作用等问题,建议从合理界定行政言词证据直接移送的适用范围,参照刑事标准规范行政言词证据的收集程序,明确特殊实物证据的收集方式和移送载体等方面加以解决。四是涉嫌犯罪案件应移尽移的落实。应移尽移的落实与否关系到案件移送的数量和质量,影响应移尽移的落实的因素有很多,既包括地方保护主义、部门利益等传统因素,也包括权力授予不足、经费保障不足等新因素。建议从在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管理秩序遭受较大破坏的领域,为行政执法机关增设侦查部门;对行政执法机关的经费予以全额保障,严禁将罚没返还作为筹资渠道和奖励手段等方面保障应移尽移的落实。五是涉嫌犯罪案件移送平台的构建。为了整合信息资源,提高移送效率,各地纷纷建立了具有涉嫌犯罪案件移送功能的网络平台,此类平台在畅通沟通渠道、形成执法合力、促进信息共享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针对此类平台只能在某一地域内发挥作用,阻碍了案件移送工作在全国范围内的协同推进的问题。建议从统一技术标准、完善移送功能、确定录入信息三个方面入手构建全国统一的移送平台,从而将各级行政执法机关、侦查机关、监察机关、检察机关,将所有的行政犯罪罪名纳入到移送平台当中。第四部分,涉嫌犯罪案件的接受与处置。相对于行政执法机关在案件移送领域中的“以法代刑”“有案不移”等现象的受关注程度,学术界、实务界都对侦查机关在上述领域中的“借壳侦查”、“案情反馈不规范”、“交叉使用强制措施”等现象关注甚少,但是上述现象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侵害、对正常移送秩序的破坏隐秘而又巨大,需要认真加以研究。一是接受案件后特殊合作方式的规范。有的侦查机关出于逐利违法、规避风险、完成考核等原因超过必要限度进行“借壳侦查”,对人权和行政管理秩序造成损害。鉴于“借壳侦查”的潜在危害,需要设定不得在刑事立案后进行“借壳侦查”,不得干预适用的正常执法,不得侵害当事人的财产性权益三条限度。同时从强化检察机关立案监督的强制性制裁权力,保持行政执法部门的相对独立性,强化行政执法人员出庭作证的义务,适当授予侦查机关初步调查权力等方面对其加以规制。二是接受案件后强制措施变更的规范。有的侦查机关交叉使用行政强制措施和刑事强制措施,以便达到“方便执法”或规避司法审查的目的。针对上述问题,可以考虑采取将被留置盘问和行政扣留的时间计入刑事拘留的时间,以行为的目的作为判断强制措施性质的依据,改革现行考核机制等措施进行破解。三是接受案件后案情进展反馈的规范。有的侦查机关不向行政执法机关反馈案情进展,既挫伤了后者移送案件的积极性又容易使行政执法陷入被动。建议通过侦查机关建立案情定期反馈责任清单、检察机关对案情反馈进行监督、行政执法机关通过函询了解案情三个方面对案情反馈进行规范。第五部分,涉嫌犯罪案件移送的制约与监督。“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而保障“法之必行”则要内靠坚定的法治信仰,外靠严密的多重监督,这个道理在涉嫌犯罪案件移送领域中同样适用。当然加强监督也不是空中楼阁,它需要规范的权力制约和适度的信息公开对其提供有力的支撑,前者可以区分各个公权力机关的职责边界,减少互相推诿的空间;后者可以将权力的运行过程晒在阳光之下,让潜规则无所遁形。一是涉嫌犯罪案件移送的权力制约。针对权力制约中存在的案件移送工作的牵头部门缺位、各部门难以发挥各自优势、部门本位主义占据上风等问题。建议通过明确司法行政部门担任案件移送的牵头组织者;监察委员负责责任追究,统一行使党纪、政纪、国法;检察机关负责法律监督,对执法和司法活动的合法性进行督促;行政执法机关和公安机关作为移送机制的两端负责具体实施等方式加以解决。二是涉嫌犯罪案件移送的多重监督。针对移送监督中存在的监督机关无法掌握行政执法实际状况、对事不对人的惯性导致监督效力孱弱、未充分发挥各种监督力量的整体优势等问题,建议从扩展监督机关的信息来源渠道,以从案到人为抓手提升监督针对性,丰富移送监督形式等方式加以解决。三是涉嫌犯罪案件移送的信息公开。针对移送信息公开中存在的公开的主体不明确、公开的界限不易掌握,公开的媒介不明确等问题,建议从确定信息公开要件、严格遵守保密规定、注重保护个人隐私、及时公开移送信息等方面入手,让公民对涉嫌犯罪案件移送过程能看到、能听懂、能监督。第六部分,立法的建议(代结语)。与实践的期待所不同,目前的涉嫌犯罪案件移送机制,从指导思想到具体操作,从责任主体到权力边界,从证据采纳到涉案财物管理,从实施监督到责任追究等方面,至今只有一些行政规章或司法解释可以遵循,存在立法层级较低、立法主体较多、立法内容笼统、立法刚性不足等弊端。建议从吸收地方立法的经验,提升立法的层级,确定立法的重点内容,细化责任的追究等方面入手,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一部法律来对案件移送工作进行规范。
丁华[10](2017)在《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作为高校科研活动的“指挥棒”,对高校科技创新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高校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和体系,高校科技成果的整体水平很难获得持续改进和提高。近年来,随着高校对科研活动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高校科技成果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但是,相对于国家和社会对高校的期盼以及大量的科技投入而言,当前我国高校科技成果的质量和水平还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还很低,与社会经济的实际需要还存在脱节的现象,低水平重复、良莠不齐等问题仍比较突出。本文从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入手,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对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的表现、成因及其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从信息传递的角度看,高校科技成果评价是被评价者向评价人发出信号以及评价人对被评价者所发出的信号进行信息甄别的过程,这同时也是一个克服信息不对称问题的过程。这种信息不对称首先是由高校科技成果评价的结构性因素造成的,它来自于高校科技成果的创新性、复杂性特点及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中的委托代理关系两个方面。当前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体制是一种典型的行政主导的管理体制,行政力量始终是评价活动的主体,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这种行政主导的评价体制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不是由实际用户对高校科技成果的质量和水平做出评价,行政官员和他们选出来的评审专家既缺乏对高校科技成果进行认真评价的足够动力,又缺少对高校科技成果实际情况的了解,因此在评价标准的选择上,往往只能通过论文数量、期刊的影响因子、项目的行政级别等形式上的、简单量化的主观信息和高阶信息指标来间接判断高校科技成果的质量和水平。另一方面,由于奖金、职称等行政噪声的干扰,使得学术造假和学术腐败问题愈演愈烈,最后导致行政主导的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体制不但不能有效克服已有的结构性信息不对称,反而更加剧了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经典的信息不对称理论认为信息不对称会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给定评价指标体系,作为理性的经济人,高校科技工作者会在权重大的指标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或者粗制滥造、以次充好,甚至不惜采取学术造假和权力寻租的手段来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那些在现行评价指标上不擅长,不擅于钻营,不屑于造假的高校科技工作者及其真实的科技成果却往往遭遇被埋没的命运,这就是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问题。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中的道德风险最集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学术造假和权力寻租问题,而行政噪声导致的信息差又是学术造假的源动力。最后本文提出了抑制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对策建议。针对结构性因素导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提出了取消当前“纵向课题”与“横向课题”这种不合理的课题划分模式,按照“科学课题”和“技术课题”来重新划分课题类型的主张。把原来“横向课题”的全部和“纵向课题”中的技术开发与应用部分统一定义为“技术课题”,把原来“纵向课题”中的基础理论研究部分定义为“科学课题”。将“技术课题”成果交给市场去评价,只把“科学课题”成果的评价留在行政体系内。针对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中存在的用主观信息评价客观信息的问题,提出将主观信息客观化的的解决思路:即优化高校科技成果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高校科技工作者个体以及高校整体科技成果的不同情况,分别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分析法来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针对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中存在的用高阶信息评价低阶信息的问题,本文遵循“降阶”的原则,提出了剥离核心期刊的评价功能、淡化职称的资源分配功能的对策建议。根据对学术造假行为的成本收益分析可知,在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中,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客观信息差越大,信息不对称越严重,学术造假就越有利可图。要抑制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中的学术造假行为,一方面要减少行政噪声的干扰,另一方面需要增加对学术造假行为的惩罚措施。本文构建了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中学术造假问题的混合策略博弈模型,通过计算博弈的纳什均衡解发现:提高惩罚的严厉性与确定性、提高评审专家的奖励因子和降低评审专家的信息甄别成本能有效抑制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中的学术造假问题。针对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中的寻租问题,本文构建了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中寻租问题的混合策略博弈模型,计算出了该博弈的均衡解。根据对纳什均衡解的讨论发现:增加对设租人和寻租人的惩罚力度以及增大监督成功的概率都有利于降低监督机关的最优监督概率;增加设租人的正常收益,可以减少设租人的设租行为;降低监督人的监督成本,可以有效减少寻租行为。最后,本文提出了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的终极解决方案,即构建市场导向的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体系,包括大力发展独立的“第三方”科技评价机构、建立学术市场的声誉机制、加快科技成果评价立法工作的步伐。
二、核心期刊的综合鉴定工作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核心期刊的综合鉴定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多组学和网络药理学的逍遥散抗抑郁作用机制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引言 |
2 逍遥散抗抑郁研究进展 |
2.1 逍遥散抗抑郁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2.2 逍遥散抗抑郁药效学评价研究进展 |
2.3 逍遥散抗抑郁多组学研究进展 |
2.3.1 逍遥散抗抑郁的转录组学研究进展 |
2.3.2 逍遥散抗抑郁的蛋白组学研究进展 |
2.3.3 逍遥散抗抑郁的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
2.3.4 逍遥散抗抑郁的微生物组学研究进展 |
2.4 逍遥散抗抑郁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
2.5 逍遥散抗抑郁多组学与分子药理学关联研究进展 |
2.6 逍遥散抗抑郁网络药理学研究进展 |
3 组学技术在中药抗抑郁作用研究进展 |
3.1 转录组学在中药抗抑郁作用研究进展 |
3.2 蛋白组学在中药抗抑郁作用研究进展 |
3.3 代谢组学在中药抗抑郁研究进展 |
3.4 代谢表型在抑郁症研究进展 |
3.5 其他组学在中药抗抑郁中研究进展 |
4 网络药理学在中药抗抑郁研究进展 |
4.1 网络药理学概述与研究流程 |
4.2 网络药理学在中药抗抑郁研究应用 |
4.3 网络药理学在中药抗抑郁研究存在的问题 |
4.4 网络药理学在中药抗抑郁研究发展趋势 |
5 科学问题 |
6 本课题研究意义、研究思路、技术路线、研究内容及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逍遥散的化学成分表征及组学样本收集 |
第一节 逍遥散化学成分表征 |
1.1 引言 |
1.2 材料与仪器 |
1.3 实验方法 |
1.4 实验结果 |
1.4.1 逍遥散化学成分表征 |
1.5 小结与讨论 |
第二节 逍遥散抗抑郁药效验证与样本采集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4 实验结果 |
2.4.1 逍遥散对CUMS大鼠体重的影响 |
2.4.2 逍遥散对CUMS大鼠糖水偏爱率的影响 |
2.4.3 逍遥散对CUMS大鼠旷场指标的影响 |
2.5 小结与讨论 |
2.5.1 小结 |
2.5.2 讨论 |
第三章 逍遥散抗抑郁代谢表型机制研究 |
第一节 基于LC-MS的逍遥散抗抑郁大鼠海马代谢组学研究 |
1.1 引言 |
1.2 材料与仪器 |
1.3 实验方法 |
1.4 实验结果 |
1.4.1 逍遥散干预CUMS抑郁大鼠的海马组织液质代谢轮廓分析 |
1.4.2 逍遥散干预CUMS抑郁大鼠生物标志物分析 |
1.4.3 逍遥散干预CUMS抑郁大鼠代谢通路分析 |
1.5 小结与讨论 |
1.5.1 小结 |
1.5.2 讨论 |
第二节 基于多生物标本代谢组学证据分析的逍遥散调节抑郁症代谢表型机制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4 实验结果 |
2.4.1 逍遥散代谢组学的信息收集与分析 |
2.4.2 差异代谢物数量的比较分析 |
2.4.3 差异代谢物变化趋势的统计分析 |
2.4.4 通路富集分析 |
2.4.5 通路交互分析 |
2.4.6 蛋白网络模块划分与核心蛋白的识别 |
2.4.7 功能模块的验证分析 |
2.4.8 差异代谢物的验证分析 |
2.5 小结与讨论 |
2.5.1 小结 |
3.5.2 讨论 |
第三节 基于对接评分加权法的逍遥散抗抑郁代谢表型通路优化排序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4 实验结果 |
3.4.1 抑郁症代谢生物标志物-酶网络分析 |
3.4.2 代谢生物标志物-靶点网络分析 |
3.4.3 重要通路的选择和分析 |
3.5 小结与讨论 |
3.5.1 小结 |
3.5.2 讨论 |
第四章 逍遥散抗抑郁CUMS大鼠海马“基因-蛋白-代谢”多组学机制研究 |
第一节 逍遥散对CUMS大鼠抗抑郁作用的转录组学研究 |
1.1 引言 |
1.2 材料与仪器 |
1.3 实验方法 |
1.4 实验结果 |
1.4.1 转录组数据评估 |
1.4.2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1.4.3 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富集分析 |
1.4.4 差异表达基因的KEGG通路富集分析 |
1.4.5 关键基因文献验证 |
1.4.6 逍遥散回调差异基因分析 |
1.4.7 逍遥散回调差异表达基因PPI网络分析 |
1.4.8 逍遥散回调差异通路分析 |
1.4.9 逍遥散回调差异基因验证 |
1.5 小结与讨论 |
1.5.1 小结 |
1.5.2 讨论 |
第二节 基于ITRAQ技术探讨逍遥散对CUMS大鼠海马蛋白质组学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4 实验结果 |
2.4.1 差异表达蛋白分析 |
2.4.2 逍遥散回调蛋白分析 |
2.4.3 逍遥散回调差异表达蛋白GO注释分析 |
2.4.4 逍遥散回调差异表达蛋白KEGG通路富集分析 |
2.4.5 逍遥散回调差异蛋白验证 |
2.5 小结与讨论 |
2.5.1 小结 |
2.5.2 讨论 |
第三节 基于转录组学和蛋白组学数据整合的逍遥散抗抑郁机制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4 实验结果 |
3.4.1 基于转录组学和蛋白学数据的逍遥散抗抑郁海马组织通路整合分析 |
3.4.2 逍遥散对氧化磷酸化通路MrccⅠ,MrccⅢ和MrccⅣ活性的影响 |
3.4.3 逍遥散对氧化磷酸化通路Uqcrc2 mRNA水平的影响 |
3.4.4 逍遥散对氧化磷酸化通路Ndufs6 蛋白水平的影响 |
3.5 小结与讨论 |
3.5.1 小结 |
3.5.2 讨论 |
第四节 基于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数据整合的逍遥散抗抑郁机制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4 实验结果 |
4.4.1 基于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数据的逍遥散抗抑郁海马组织通路整合分析 |
4.4.2 逍遥散对谷氨酸能突触通路谷氨酸含量的影响 |
4.4.3 逍遥散对谷氨酸能突触通路Gad1, Gls, Glur1和Grin2a水平的影响 |
4.4.4 逍遥散对谷氨酸能突触通路Gng12和Slc1a3 mRNA水平的影响 |
4.4.5 逍遥散对谷氨酸能突触通路Eaat2、Nmdar1、Mglur1、Erk1/2 和Creb蛋白水平的影响 |
4.5 小结与讨论 |
4.5.1 小结 |
4.5.2 讨论 |
第五章 逍遥散抗抑郁网络药理学及分子验证研究 |
第一节 基于ADME筛选逍遥散活性成分研究 |
1.1 引言 |
1.2 材料与仪器 |
1.3 实验方法 |
1.4 实验结果 |
1.4.1 逍遥散化学成分的收集 |
1.4.2 逍遥散化学成分的ADME预测 |
1.5 小结与讨论 |
1.5.1 小结 |
1.5.2 讨论 |
第二节 基于网络药理学逍遥散抗抑郁机制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4 实验结果 |
2.4.1 逍遥散的靶点分析 |
2.4.2 逍遥散活性成分-靶点网络(C-T网络) |
2.4.3 逍遥散的靶点-疾病网络(T-D网络) |
2.4.4 逍遥散的靶点-通路网络(T-P网络) |
2.4.5 基于贡献指数筛选逍遥散活性成分 |
2.5 小结和讨论 |
2.5.1 小结 |
2.5.2 讨论 |
第三节 逍遥散抗抑郁分子生物学验证 |
3.1 引言 |
3.2 材料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4 实验结果 |
3.4.1 逍遥散抗抑郁的重要活性成分和核心靶点对接 |
3.4.2 谷氨酸能突触通路验证 |
3.5 小结与讨论 |
3.5.1 小结 |
3.5.2 讨论 |
总结与展望 |
1 研究工作总结 |
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主要缩略词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基于入侵遗传学的松树蜂中国种群扩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松树蜂研究概述 |
1.1.1 松树蜂的分布与危害 |
1.1.2 松树蜂的形态特征 |
1.2 新渡户树蜂研究概述 |
1.2.1 新渡户树蜂的分布与危害 |
1.2.2 新渡户树蜂的形态特征 |
1.3 物种分类鉴定技术的发展 |
1.3.1 传统分类学在物种分类鉴定中的问题 |
1.3.2 分子分类学在物种分类鉴定中的发展 |
1.4 分子标记在昆虫种群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 |
1.4.1 线粒体标记 |
1.4.2 微卫星标记 |
1.4.3 分子标记在松树蜂种群遗传学中的应用 |
1.5 生物适生区预测研究现状 |
1.5.1 生物适生区预测的意义 |
1.5.2 生物适生区预测的常用模型 |
1.5.3 生物适生区预测的研究进展 |
1.6 立题依据与研究目的 |
1.7 技术路线 |
2 松树蜂种特异性引物的开发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样本采集 |
2.1.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1.3 样本基因组DNA提取 |
2.1.4 DNA浓度与纯度检验 |
2.1.5 PCR产物的扩增与检验 |
2.1.6 近缘种多重序列对比与种特异性引物设计 |
2.1.7 松树蜂SS-COI种特异性引物扩增体系的建立优化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SS-COI种特异性引物对松树蜂的特异性扩增 |
2.2.2 SS-COI种特异性引物的灵敏度检验 |
2.2.3 不同虫态、不同地理种群松树蜂样本的检验 |
2.3 小结与讨论 |
3 松树蜂与新渡户树蜂中国不同地理种群遗传学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样本采集 |
3.1.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3.1.3 样本基因组DNA提取 |
3.1.4 DNA浓度与纯度检验 |
3.1.5 PCR产物的扩增与检验 |
3.1.6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松树蜂种群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 |
3.2.2 新渡户树蜂种群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 |
3.3 小结与讨论 |
3.3.1 松树蜂与新渡户树蜂种群遗传多样性差异 |
3.3.2 松树蜂与新渡户树蜂种群遗传分布特征差异 |
4 松树蜂中国种群与国外种群遗传学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样本采集与数据集构建 |
4.1.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4.1.3 样本基因组DNA提取与纯化 |
4.1.4 PCR产物的扩增与检验 |
4.1.5 PCR产物的纯化 |
4.1.6 测序反应 |
4.1.7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基于线粒体标记的松树蜂全球不同地理种群遗传学分析 |
4.2.2 基于线粒体标记的松树蜂中国不同地理种群聚类分析 |
4.2.3 基于微卫星标记的松树蜂中国不同地理种群聚类分析 |
4.3 小结与讨论 |
4.3.1 松树蜂中国种群的组分与来源 |
4.3.2 松树蜂中国种群的扩散模式 |
5 基于最大熵模型Maxent的松树蜂适生区预测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松树蜂分布点数据的收集 |
5.1.2 生物气候数据的收集与筛选 |
5.1.3 Maxent模型的参数设置 |
5.1.4 松树蜂适生区的分类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Maxent模型评估 |
5.2.2 松树蜂适生区与生物气候数据的关系 |
5.2.3 基于历史气候条件下松树蜂适生区预测 |
5.2.4 基于未来气候条件下松树蜂适生区预测 |
5.3 小结与讨论 |
5.3.1 Maxent模型的合理性 |
5.3.2 与松树蜂适生区相关的气候数据 |
5.3.3 入侵生物预警策略 |
6 主要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7 参考文献 |
8 附录 |
9 个人简介 |
10 导师简介 |
11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12 致谢 |
(3)补肾活血胶囊通过Hedgehog信号通路调控成骨、成血管防治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缩写词表 |
引言 |
第一章 不同病因的ONFH患者股骨头样本相关指标蛋白表达情况的检测与比较 |
1 研究目的 |
2 临床资料 |
2.1 病例收集 |
2.2 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病因判断标准 |
2.5.1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
2.5.2 酒精性股骨头坏死 |
2.5.3 特发性股骨头坏死 |
3 实验材料 |
3.1 实验样本 |
3.2 主要仪器 |
3.3 主要器械 |
3.4 主要试剂 |
4 实验方法 |
4.1 手术方式 |
4.2 股骨头样本的收集 |
4.3 股骨头样本的分组 |
4.4 Western blotting分析 |
4.5 统计学分析 |
5 实验结果 |
5.1 一般情况 |
5.1.1 患者一般情况 |
5.1.2 各组代表患者一般情况 |
5.2 各组股骨头样本一般情况 |
5.3 Western blotting分析 |
6 讨论 |
6.1 造成股骨头坏死的病因 |
6.2 股骨头坏死治疗方案 |
6.2.1 非手术治疗 |
6.2.2 手术治疗 |
6.3 不同病因ONFH发病机制的异同 |
7 结论 |
第二章 补肾活血胶囊基于Hedgehog信号通路对GC相关ONFH大鼠骨破坏的修复与血管再生的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实验材料 |
2.1 实验动物 |
2.2 主要仪器 |
2.3 主要器械 |
2.4 主要药物/试剂 |
3 实验方法 |
3.1 补肾活血胶囊灌胃剂的制备 |
3.1.1 补肾活血胶囊组成与制备条件 |
3.1.2 补肾活血胶囊质量控制 |
3.1.3 补肾活血胶囊灌胃药液制备 |
3.2 动物分组方法与干预措施 |
3.3 病理学检测 |
3.3.1 股骨头组织的获取 |
3.3.2 HE染色 |
3.3.3 免疫组织化学分析 |
3.4 荧光定量PCR检测 |
3.5 Western blotting分析 |
3.6 统计学分析 |
4 实验结果 |
4.1 一般情况 |
4.2 补肾活血胶囊可有效促进GC相关ONFH大鼠骨破坏的修复 |
4.2.1 股骨头样本大体观 |
4.2.2 HE染色分析 |
4.2.3 免疫组化学分析 |
4.2.4 荧光定量PCR检测 |
4.2.5 Western blotting分析 |
4.3 补肾活血胶囊可有效促进GC相关ONFH大鼠血管的再生 |
4.3.1 免疫组化学分析 |
4.3.2 荧光定量PCR检测 |
4.3.3 Western blotting分析 |
4.4 补肾活血胶囊可显着活化GC相关ONFH大鼠的Hedgehog信号通路 |
4.4.1 荧光定量PCR检测 |
4.4.2 Western blotting分析 |
5 讨论 |
5.1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的建立 |
5.1.1 模型动物的选择 |
5.1.2 模型的建立方法 |
5.1.3 动物模型的评价 |
5.2 中医对股骨头坏死的认识 |
5.3 补肾活血胶囊防治股骨头坏死的中医药基础与现代药理学探究 |
5.4 补肾活血胶囊对GC相关ONFH大鼠股骨头内骨破坏与血管损伤修复的促进作用 |
5.5 补肾活血胶囊对GC相关ONFH大鼠股骨头内Hedgehog信号通路的影响 |
6 小结 |
第三章 补肾活血胶囊含药血清通过Hedgehog信号通路调控BMSCs成骨成血管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实验材料 |
2.1 实验动物 |
2.2 主要仪器 |
2.3 主要器械 |
2.4 主要药物/试剂 |
3 实验方法 |
3.1 补肾活血胶囊含药血清的制备 |
3.1.1 制备补肾活血胶囊含药血清的材料 |
3.1.2 不同组别SD大鼠含药血清灌胃方法 |
3.1.3 SD大鼠补肾活血胶囊含药血清的获取 |
3.2 试剂的配制 |
3.2.1 细胞胎牛血清培养液 |
3.2.2 地塞米松磷酸钠配制液 |
3.2.3 细胞处理培养液 |
3.2.4 成骨诱导分化培养基 |
3.2.5 成脂诱导分化培养基 |
3.2.6 成软骨诱导分化培养基 |
3.3 原代BMSCs的提取与培养 |
3.4 原代BMSCs的鉴定 |
3.5 不同组别的培养与药物干预 |
3.6 细胞计数 |
3.7 BMSCs增殖检测 |
3.8 BMSCs成骨诱导后茜素红染色 |
3.9 BMSCs成脂诱导后油红O染色 |
3.10 BMSCs成软骨诱导行阿利辛染色 |
3.11 BMSCs划痕实验 |
3.12 RAOECs血管生成实验 |
3.13 RAOECs Transwell迁移实验 |
3.14 荧光定量PCR检测 |
3.15 Western blotting分析 |
3.16 统计学分析 |
4 实验结果 |
4.1 含药血清基本情况 |
4.2 SD大鼠BMSCs鉴定 |
4.2.1 原代细胞形态学观察情况 |
4.2.2 流式细胞术鉴定 |
4.2.3 三系诱导分化 |
4.3 BMSCs增殖检测 |
4.4 补肾活血胶囊含药血清对诱导B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 |
4.5 BMSCs划痕实验 |
4.6 RAOECs血管生成实验 |
4.7 RAOECs Transwell迁移实验 |
4.8 荧光定量PCR检测 |
4.9 Western blotting分析 |
5 讨论 |
5.1 含药血清的制备 |
5.1.1 中药含药血清研究方法发展的基本情况 |
5.1.2 制作含药血清实验动物的选择 |
5.1.3 给药剂量与方案 |
5.1.4 血清的采集、灭活与保存 |
5.2 SD大鼠原代BMSCs的提取、培养与鉴定 |
5.3 补肾活血胶囊含药血清对BMSCs生长增殖与成骨-成血管方面的干预作用 |
5.4 补肾活血胶囊含药血清对BMSCs中 Hedgehog信号通路的影响 |
6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干细胞疗法在股骨头坏死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科技查新 |
博士期间参与科研课题情况 |
(4)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绩点管理模式改进研究 ——以B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地方高校科研管理质量亟待提升 |
(二)地方高校科研绩点管理模式需要改进和完善 |
(三)地方高校科研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双重体会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概念界定 |
(一)地方高校 |
(二)高校科研 |
(三)高校科研质量 |
(四)高校科研质量管理 |
(五)科研绩点制 |
(六)科研绩点银行制 |
五、创新之处 |
(一)探索了基于五大发展理念的高校科研质量管理理论 |
(二)改进了“科研绩点”的计算方法 |
(三)建立“绩点银行制”的科研质量管理模式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关于高校科研质量管理文献计量分析 |
二、关于高校科研质量管理内涵与意义研究 |
三、关于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研究 |
四、关于高校科研质量评价与管理研究 |
五、关于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文献研究 |
六、文献述评 |
(一)关于高校科研管理内容及特征研究 |
(二)关于高校科研质量管理研究 |
(三)科研质量管理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理论基础 |
一、五大发展理念 |
二、人本管理理论 |
三、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
第三章 地方高校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实施概况及进展 |
一、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的基本体系 |
(一)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的主旨 |
(二)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的结构 |
(三)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的功能 |
二、地方高校B大学科研质量管理概述 |
(一)B大学简介 |
(二)B大学科研质量管理历程 |
(三)B大学科研质量管理效果 |
三、地方高校B大学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目标设计 |
(一)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概述 |
(二)关于B大学对学术型教师的目标设计 |
(三)关于B大学对教学单位的目标设计 |
(四)关于B大学科研绩点的量化评价 |
四、地方高校B大学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氛围营造 |
(一)精神层面加强统一思想 |
(二)营造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 |
五、地方高校B大学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保障 |
(一)激励措施 |
(二)督促举措 |
(三)保障制度 |
第四章 地方高校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实施过程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地方高校B大学科研质量现状调查设计 |
(一)调查问卷编制 |
(二)调查问卷发放 |
(三)调查问卷回收分析 |
二、地方高校B大学科研质量存在的问题 |
(一)重数量轻质量问题 |
(二)不利于科研团队形成 |
(三)存在违背科研规律的现象 |
(四)科研全过程管理不到位 |
(五)科研环境不理想 |
(六)科研与人才培养脱节 |
(七)不能持续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 |
三、地方高校B大学科研质量管理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一)对科研质量的评价导向不科学 |
(二)科研发展定位中功利化追求导向明显 |
(三)高校三大职能之间未能协调发展 |
(四)可持续发展和共享发展落实不到位 |
(五)科研管理队伍专业化水平低 |
四、地方高校B大学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的实证分析 |
(一)B大学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的灰色关联分析 |
(二)B大学绩点制管理科研模式实施过程的归因分析 |
第五章 地方高校科研绩点银行制设计 |
一、科研质量管理的绩点银行制设计理念 |
二、科研质量管理的绩点银行制设计背景 |
(一)科研绩点银行生成背景 |
(二)科研绩点银行生成过程 |
三、科研质量管理的绩点银行制基本目标与存在优势 |
(一)科研绩点银行制设计的主要目标 |
(二)科研绩点银行制设计的优势分析 |
四、科研质量管理的绩点银行制过程设计 |
(一)科研绩点银行运行机制设计 |
(二)科研绩点银行管理功能设计 |
第六章 地方高校科研绩点银行制实施策略 |
一、明确科研绩点银行模式的绩点类型 |
(一)显性科研绩点与隐性科研绩点 |
(二)个人科研绩点与集体科研绩点 |
(三)岗位科研绩点与自由科研绩点 |
(四)普通科研绩点与奖励科研绩点 |
(五)元科研绩点 |
二、建立科研绩点银行模式的绩点认定规则 |
(一)科研工作业绩点认定原则 |
(二)科研工作业绩点认定程序 |
(三)科研工作业绩点的质量等级确定 |
(四)科研工作业绩点的总量计算方法 |
三、科研绩点银行模式的组织结构 |
(一)科研绩点银行管理委员会 |
(二)科研绩点银行专家咨询委员会 |
(三)科研绩点银行综合业务中心 |
(四)科研绩点银行网络管理中心 |
四、实施科研绩点银行的运作管理 |
(一)科研绩点银行帐户管理 |
(二)科研绩点银行业务类型 |
(三)科研绩点银行操作流程 |
五、支持科研绩点银行的环境保障 |
(一)科研绩点银行模式的业务环境要求 |
(二)科研绩点银行模式的管理环境支持 |
(三)科研绩点银行模式的信息化环境支持 |
六、地方高校科研绩点制银行模式推广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调研问卷 |
附录二 :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灰色关联分析调查问卷 |
附录三 :绩点制管理科研模式实施过程的归因分析调查问卷 |
附录四 :科研工作业绩点制银行章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5)关键词时间分布特征视角下的研究前沿探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章结构安排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研究前沿的概念与相似概念辨析 |
2.2 基于词频的研究前沿探测方法 |
2.2.1 传统词频分析方法 |
2.2.2 突显词检测方法 |
2.2.3 关键词指标分类方法 |
2.3 相关研究小结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问题、目标与内容 |
3.2 研究现象描述 |
3.2.1 关键词的时间分布特征与生命周期理论 |
3.2.2 关键词的词频分布特征与时间窗口选择 |
3.3 研究方法与指标解释 |
3.3.1 数据处理方法 |
3.3.2 核心指标构建 |
3.3.3 关键词类别划分 |
第4章 基于关键词时间分布特征的研究前沿探测实证研究 |
4.1 数据收集与处理 |
4.1.1 数据汇总 |
4.1.2 关键词累积分布函数计算 |
4.2 关键词时间分布类型 |
4.3 各学科研究前沿探测结果 |
4.3.1 统计学 |
4.3.2 会计学 |
4.3.3 电影电视艺术 |
4.3.4 测绘学 |
4.3.5 口腔科学 |
4.3.6 植物保护 |
4.3.7 安全科学 |
4.4 多学科整体分析 |
第5章 热度-潜力指标与传统指标对比研究 |
5.1 热度-潜力指标与传统指标的差异分析 |
5.2 热度-潜力指标时效性优势分析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与创新 |
6.2 研究不足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统计学高热度关键词与高潜力关键词探测结果 |
附录2 会计学高热度关键词与高潜力关键词探测结果 |
附录3 电影电视艺术领域高热度关键词与高潜力关键词探测结果 |
附录4 测绘学高热度关键词与高潜力关键词探测结果 |
附录5 口腔科学高热度关键词与高潜力关键词探测结果 |
附录6 植物保护领域高热度关键词与高潜力关键词探测结果 |
附录7 安全科学高热度关键词与高潜力关键词探测结果 |
附录8 统计学热度-潜力指标时效性验证 |
附录9 会计学热度-潜力指标时效性验证 |
附录10 电影电视艺术热度-潜力指标时效性验证 |
附录11 口腔科学领域热度-潜力指标时效性验证 |
附录12 植物保护领域热度-潜力指标时效性验证 |
附录13 安全科学领域热度-潜力指标时效性验证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6)1986~2018年我国扶贫档案研究综述——基于CNKI数据库档案学类核心期刊的文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文献获取与数据分析 |
1. 文献来源与发表年度 |
2. 研究主题 |
3. 研究层次 |
4. 作者 |
5. 发文机构 |
三、文献的主要研究内容 |
1. 扶贫档案实体形态分类研究 |
2. 扶贫档案工作影响因素研究 |
3. 扶贫档案价值效用评估研究 |
4. 扶贫档案管理不同维度研究 |
四、文献的研究特点与不足 |
1. 研究起步早、发展快,但需提升文献质量 |
2. 研究角度明确,但缺乏相关比较性研究 |
3. 研究成果丰富,但以基础性研究层次为主 |
五、结语 |
(7)基于多维度育人的食品微生物检验专题实验的教学探索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食品微生物检验专题实验的开设历程 |
2 项目实施 |
2.1 实施步骤与要求 |
2.1.1 定目标,布置任务 |
2.1.2 平台搭建,分组落实 |
2.1.3 信息检索和实验方案设计 |
2.1.4 方案审核和讨论改进 |
2.1.5 实验的实施阶段 |
2.2 注重过程教育,强化全人培养 |
2.2.1 团队合作精神和大局意识的培养 |
2.2.2 关注技术前沿,培养信息素养和国际视野 |
2.2.3 关注试剂的性价比,适时进行国情教育 |
2.2.4 关注标准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 |
2.2.5 重视课后总结,培养学生的归纳整合能力 |
2.3 强化过程评价,建立多元化量化考核体系 |
3 教学效果反馈 |
3.1 问卷调查分析 |
3.2 用人单位反馈 |
4 教学反思 |
4.1 教学的指导团队要加强 |
4.2 学生的学习负荷要减少 |
5 结语 |
(8)我国企业档案管理研究的共现分析与历时演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企业档案管理研究综述 |
1.2.2 国外企业档案管理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第二章 数据来源与研究工具 |
2.1 数据来源 |
2.2 研究工具 |
2.2.1 统计分析工具 |
2.2.2 文献计量分析工具 |
2.2.3 知识图谱软件 |
第三章 企业档案管理研究文献分析 |
3.1 论文发表年度分布 |
3.2 论文学科领域分布 |
3.3 核心期刊载文统计 |
3.4 学术着作出版分析 |
3.5 基金项目资助分析 |
第四章 企业档案管理研究主体分析 |
4.1 研究者合作关系 |
4.1.1 研究者共现分析 |
4.1.2 核心作者发文统计 |
4.1.3 近十年作者演进分析 |
4.2 研究机构合作关系 |
4.2.1 研究机构共现分析 |
4.2.2 核心机构发文统计 |
4.2.3 近十年研究机构演进分析 |
第五章 企业档案管理研究主题分析 |
5.1 企业档案管理研究热点 |
5.1.1 高频关键词共现分析 |
5.1.2 高中心性关键词统计 |
5.1.3 研究热点的时区分布 |
5.2 企业档案管理研究的主要领域 |
5.2.1 基础理论及应用理论领域 |
5.2.2 应用技术领域 |
5.2.3 工作实践领域 |
5.3 企业档案管理研究趋势的历时分析 |
5.3.1 式微型研究主题 |
5.3.2 渐强型研究主题 |
5.3.3 稳健型研究主题 |
第六章 企业档案管理研究共被引分析 |
6.1 作者共被引关系 |
6.2 期刊共被引关系 |
6.3 高被引文献统计分析 |
6.3.1 高被引期刊论文 |
6.3.2 高被引学位论文 |
第七章 企业档案管理研究的分析与思考 |
7.1 企业档案管理研究取得的成就 |
7.1.1 研究成果增长迅速 |
7.1.2 研究领域分布广泛 |
7.1.3 核心力量发展稳定 |
7.1.4 研究主题与时俱进 |
7.2 企业档案管理研究存在的问题 |
7.2.1 高质量研究成果较少 |
7.2.2 研究领域的比重失衡 |
7.2.3 研究主体分布不均匀 |
7.2.4 研究内容存在局限性 |
7.3 推动企业档案管理研究发展的建议 |
7.3.1 国家层面 |
7.3.2 机构层面 |
7.3.3 个人层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综述 |
三、理论意义及实践价值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 |
第一章 涉嫌犯罪案件移送机制的产生与发展 |
第一节 涉嫌犯罪案件移送机制的产生 |
一、社会治理的需要 |
二、规范执法的需要 |
三、实现公正的需要 |
第二节 规范性文件出台的脉络 |
一、中央层级的规范性文件 |
二、部门层级的规范性文件 |
三、地方层级的规范性文件 |
第三节 实务机关探索的成果 |
一、行政执法机关优化移送程序的探索 |
二、侦查机关审慎开启侦查程序的探索 |
三、检察机关加强移送外部监督的探索 |
第二章 域外涉嫌犯罪案件移送机制的比较与借鉴 |
第一节 英美法系国家的移送机制 |
一、英国的涉嫌犯罪案件移送机制 |
二、美国的涉嫌犯罪案件移送机制 |
第二节 大陆法系国家的移送机制 |
一、法国的涉嫌犯罪案件移送机制 |
二、德国的涉嫌犯罪案件移送机制 |
第三节 混合法系国家的移送机制 |
一、意大利的涉嫌犯罪案件移送机制 |
二、俄罗斯的涉嫌犯罪案件移送机制 |
三、日本的涉嫌犯罪案件移送机制 |
第四节 域外经验的比较与借鉴 |
一、中外检察机关在案件移送中的作用之比较与借鉴 |
二、中外行政证据进入刑事诉讼的限制之比较与借鉴 |
三、中外行政权与侦查权交叉适用的规制之比较与借鉴 |
第三章 涉嫌犯罪案件的移送与保障 |
第一节 涉案当事人的移送 |
一、涉案当事人移送的基本方式 |
二、涉案当事人移送存在的问题 |
三、规范涉案当事人移送的建议 |
第二节 涉案财物的移送 |
一、涉案财物移送的基本规定 |
二、涉案财物移送存在的问题 |
三、完善涉案财物移送的建议 |
第三节 涉案证据的移送 |
一、涉案证据移送的基本规定 |
二、涉案言词证据的移送 |
三、涉案实物证据的移送 |
第四节 涉嫌犯罪案件应移尽移的落实 |
一、应移尽移落实的基本情况 |
二、阻碍应移尽移落实的因素 |
三、保障应移尽移落实的措施 |
第五节 涉嫌犯罪案件移送平台的构建 |
一、涉嫌犯罪案件移送平台的基本情况 |
二、已投入实际运行的移送平台的概况 |
三、涉嫌犯罪案件移送平台存在的问题 |
四、完善涉嫌犯罪案件移送平台的建议 |
第四章 涉嫌犯罪案件的接受与处置 |
第一节 接受案件后特殊合作方式的规范 |
一、特殊合作方式的积极意义 |
二、特殊合作方式存在的问题 |
三、规范特殊合作方式的建议 |
第二节 强制措施变更的规范 |
一、两类强制措施的基本情况 |
二、强制措施变更存在的问题 |
三、规范强制措施变更的建议 |
第三节 案情进展反馈的规范 |
一、案情进展反馈的积极意义 |
二、案情进展反馈存在的问题 |
三、规范案情进展反馈的建议 |
第五章 涉嫌犯罪案件移送的制约与监督 |
第一节 涉嫌犯罪案件移送的权力制约 |
一、涉嫌犯罪案件移送权力制约的基本情况 |
二、涉嫌犯罪案件移送权力制约存在的问题 |
三、完善涉嫌犯罪案件移送权力制约的建议 |
第二节 涉嫌犯罪案件移送的多重监督 |
一、涉嫌犯罪案件移送多重监督的基本规定 |
二、涉嫌犯罪案件移送多重监督存在的问题 |
三、完善涉嫌犯罪案件移送多重监督的建议 |
第三节 涉嫌犯罪案件移送信息的公开 |
一、涉嫌犯罪案件移送信息公开的基本情况 |
二、涉嫌犯罪案件移送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 |
三、完善涉嫌犯罪案件移送信息公开的建议 |
立法的建议(代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创新点 |
1.4.1 提出“主、客观信息”、“高、低阶信息”的概念 |
1.4.2 提出行政噪声导致的信息差是学术造假源动力的观点 |
1.4.3 提出构建市场导向的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体系的对策建议 |
第2章 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科技成果 |
2.1.2 高校科技成果 |
2.1.3 高校科技成果评价 |
2.2 主要理论支撑 |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2 委托代理理论 |
2.2.3 信息论中的信息传递模型与信息不增原理 |
2.3 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 |
第3章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评价概述 |
3.1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高校科技成果评价历史沿革 |
3.1.1 科技成果评价制度的建立阶段(1958—1966年) |
3.1.2 科技成果评价的停滞阶段(1967—1977年) |
3.1.3 科技成果评价的恢复阶段(1978—1986年) |
3.1.4 科技成果评价的规范阶段(1987—2015年) |
3.1.5 科技成果评价的市场化改革启动(2016至今) |
3.2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评价的形式 |
3.2.1 内部评价 |
3.2.2 外部评价 |
3.3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评价方法的类型 |
3.3.1 行政评议 |
3.3.2 同行评议 |
3.3.3 定量评价 |
3.3.4 综合评价 |
3.4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评价的特征 |
3.4.1 评价主体以各级教育、科技行政管理部门为主 |
3.4.2 评价目的服务于政府科技管理需要 |
3.4.3 评价对象以政府科技计划内项目为主 |
3.4.4 评价标准过于简单量化 |
第4章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的表现及成因 |
4.1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的表现 |
4.1.1 委托人与成果完成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
4.1.2 委托人与评审专家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
4.1.3 评审专家与成果完成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
4.2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成因 |
4.2.1 结构性因素导致的信息不对称 |
4.2.2 用主观信息评价客观信息导致的信息不对称 |
4.2.3 用高阶信息评价低阶信息导致的信息不对称 |
4.3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中信息不对称问题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4.3.1 样本与数据来源 |
4.3.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3 假设与检验 |
4.3.4 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中信息不对称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第5章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的后果 |
5.1 造成高校科技工作者行为的逆向选择 |
5.1.1 逆向选择问题的理论模型 |
5.1.2 逆向选择问题的现实表现 |
5.2 增加了高校科技工作者的道德风险 |
5.2.1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中道德风险的表现 |
5.2.2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中道德风险的动力分析 |
5.2.3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中学术造假问题的博弈模型分析 |
5.2.4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中寻租问题的博弈模型分析 |
第6章 抑制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对策 |
6.1 克服结构性因素对高校科技成果评价的影响 |
6.1.1 取消“纵向、横向课题”的划分方式 |
6.1.2 发挥市场对“技术课题”成果的评价作用 |
6.1.3 缩减行政体系评价范围 |
6.2 优化高校科技成果评价指标体系 |
6.2.1 增加对成果内容真实性的审查 |
6.2.2 建立分类评价指标体系 |
6.2.3 注重开发应用类高校科技成果的实际应用与贡献 |
6.2.4 实行高校科技成果评价的质量导向 |
6.2.5 实行教学和科研并重 |
6.2.6 增加高校科技成果评价的信息化指标 |
6.3 科学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 |
6.3.1 运用层次分析法将主观指标客观化 |
6.3.2 运用熵值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6.4 降低高校科技成果评价指标的阶次 |
6.4.1 剥离核心期刊的评价功能 |
6.4.2 淡化职称的资源分配功能 |
6.4.3 减少行政噪声对高校科技成果评价的干扰 |
6.5 打击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中的学术造假行为 |
6.5.1 对学术造假行为给予严厉的惩罚 |
6.5.2 成立负责惩处学术造假行为的专门机构 |
6.5.3 建立学术造假举报奖励制度 |
6.5.4 降低评审专家的信息甄别成本 |
6.5.5 提高对专家发现学术造假行为的奖励 |
6.6 抑制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中的寻租行为 |
6.6.1 加大对寻租行为的惩罚力度 |
6.6.2 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评价活动的透明度 |
6.6.3 适当增加设租人的正常收益 |
6.7 构建市场导向的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体系 |
6.7.1 大力发展独立的“第三方”专业科技评价机构 |
6.7.2 建立学术市场声誉机制 |
6.7.3 加快科技成果评价立法工作 |
第7章 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某高校理工科教师科研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
附录B 高等学校科技成果指标体系 |
附录C 2013年辽宁省部分高等学校科技成果统计 |
附录D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评价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及获奖情况 |
四、核心期刊的综合鉴定工作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多组学和网络药理学的逍遥散抗抑郁作用机制整合研究[D]. 高耀. 山西大学, 2021
- [2]基于入侵遗传学的松树蜂中国种群扩散研究[D]. 孙雪婷.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 [3]补肾活血胶囊通过Hedgehog信号通路调控成骨、成血管防治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机制研究[D]. 骆帝.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4]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绩点管理模式改进研究 ——以B大学为例[D]. 李凤营.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5]关键词时间分布特征视角下的研究前沿探测研究[D]. 毕奕侃. 西南大学, 2020(02)
- [6]1986~2018年我国扶贫档案研究综述——基于CNKI数据库档案学类核心期刊的文献分析[J]. 王兴广,戴旸. 办公自动化, 2020(02)
- [7]基于多维度育人的食品微生物检验专题实验的教学探索与实践[J]. 毛露甜,黄雁,王晓晗,解欣斐. 微生物学通报, 2019(12)
- [8]我国企业档案管理研究的共现分析与历时演进[D]. 李梦婷. 湖北大学, 2019(05)
- [9]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机制研究[D]. 王刚. 西南政法大学, 2019(08)
- [10]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D]. 丁华. 东北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