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期和晚期乳腺单纯癌癌细胞器形态参数的逐步判别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丛硕[1](2021)在《凯里酸汤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排除过量饮酒和明确病因的肝损害,以弥漫性肝细胞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单纯脂肪性肝病以及由其进展而来的脂肪性肝炎和肝硬化,研究表明与各类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随着生活质量的普遍改善,NAFLD发病率在世界各地均呈现上升趋势,成为世界各国日益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严重影响人类生活质量。NAFLD受到多种因素长期、综合作用的影响,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以往研究证实,NAFLD与遗传、生活环境、方式、饮食能量摄入超标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密不可分。目前除了基础的药物治疗外,通过改善人们的生活(运动)和饮食习惯,达到防治NAFLD的目的成为新的研究热点。自“肠-肝轴”理论建立以来,大量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在种类及丰度上的改变、以及由此造成肠道屏障功能的改变和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在NAFLD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倘若肠道粘膜屏障遭到破坏,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可通过“肠-肝轴”循环进入肝脏并引发一系列免疫和炎症反应,从而诱发NAFLD甚至肝硬化或肝癌。酸汤是起源于贵州省黔东南地区的特色食品,其制作工艺更是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本研究基于对贵州省黔东南凯里地区健康体检人群NAFLD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因为喜食酸汤的原因,该地区NAFLD的患病率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结合现代医学研究“肠-肝轴”理论和饮食干预NAFLD的相关研究,在动物实验研究的基础上,从饮食-肠道微生态-代谢性炎症的研究方向,探讨凯里酸汤对NAFLD的影响及机制。方法:第一部分凯里地区NAFLD流行病学调查:随机抽取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健康体检者,填写《脂肪肝流行病学调查表》,掌握被调查人员基本情况、生活习惯和一般健康状况,生化分析法测定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s,TBA)和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FBG)水平。腹部B超明确是否患有脂肪肝病。参照NAFLD防治指南(2018年更新版),将1314例健康体检人群纳入本次NAFLD流行病学调查,并分为健康人组和NAFLD患者组2组。通过统计学分析,发现凯里地区NAFLD流行趋势和危险因素,明确酸汤饮食习惯在NAFLD流行病学中的作用。第二部分凯里酸汤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NAFLD的影响及机制研究:6周龄、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级、雄性SD大鼠34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ND,n=8)组、正常饮食+酸汤(NS,n=8)组、模型对照(HF,n=10)组和高脂饮食+酸汤(HS,n=8)组。ND组和NS组大鼠给予维持饲料喂养,HF组和HS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构建NAFLD大鼠模型。建模同时,给予NS组和HS组大鼠酸汤灌胃干预,给予ND组和HF组大鼠等体积双蒸水灌胃。灌胃酸汤均为当日煮熟,自然冷却后灌胃,灌胃剂量1m L/100g,6天/周,1次/天。饲喂12周,随机选取HF组大鼠2只处死,了解建模情况。确定建模成功后,留取各组大鼠粪便样本后处死各组大鼠。收取血液、肝组织、回肠组织样本。称量各组大鼠体重及肝重,计算肝指数和Lee’s指数;生化分析法测定血清中ALT、AST、TG、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id-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id-cholesterol,LDL-C)、TBA和FBG水平变化;HE染色观察肝和回肠组织结构变化,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及脂肪变性沉积情况,透射电镜观察肝细胞超微结构;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粪便肠道菌群16S r RNA变化;ELISA检测空腹血清胰岛素(Insulin,INS)、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水平;WB检测回肠粘膜紧密连接蛋白ZO-1、Claudin-1和Occludin,肝组织IL-6、TNF-α、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髓系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8,My D88)、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p65亚基和NF-κB p-p65表达变化;IHC检测回肠粘膜紧密连接蛋白ZO-1、肝组织TNF-ɑ、My D88表达变化;IF检测TLR-4和NF-κB p65表达变化;QPCR检测肝组织法尼醇X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FXR)、胰岛素受体底物-1(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1,IRS-1)、NF-κB p65和TLR-4相对表达变化。第三部分凯里酸汤对NAFLD大鼠肝脏蛋白组学的影响:通过TMT技术分析大鼠肝组织蛋白质组学的变化,发现酸汤引起大鼠肝组织变化的差异蛋白质并通过WB试验验证。结果:第一部分:凯里地区NAFLD流行病学调查发现,1314名参与者中,NAFLD患者有239人,患病率为18.19%。其中,721名男性调查对象中NAFLD患者有161人,患病率为22.33%,593名女性调查对象中NAFLD患者有78人,患病率为13.15%。随着年龄增长,NAFLD患病率呈上升趋势,20~49岁男性高于女性(P<0.05),50岁以上男性与女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ALT、AST、TBA、FBG、TG、腰围、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年龄、性别是该地区NAFL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运动和酸汤饮食因素成为保护因素,且每周食用酸汤3次或以上,NAFLD的患病率有所降低。第二部分:通过高脂饮食喂养12周成功构建NAFLD大鼠模型。同时,给予HS组大鼠酸汤灌胃干预。饲喂并干预12周后,HS组与HF组比较,大鼠体重、肝重、肝指数、Lee’s指数,血清ALT、AST、TC、TG、LDL-C、HDL-C、TBA、FBG、INS、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水平,肝组织病理学均得到改善。回肠组织紧密连接蛋白ZO-1、Claudin-1和O ccludin表达增强。HS组肠道菌群种类和丰度提高,在“门”水平上,厚壁菌比例下降,拟杆菌和放线菌比例升高,厚壁菌/拟杆菌(F/B)比值下降;在“属”水平,甲烷短杆菌和乳酸杆菌比例升高。HS组血清炎症相关指标IL-6、IL-18、TNF-α、LPS水平降低,肝组织TNF-ɑ、My D88、IL-6、TNF-α、TLR-4、NF-κB p-p65、NF-κB p65表达减弱,FXR、IRS-1表达增强。第三部分:通过TMT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对各组大鼠肝组织进行检测,共鉴定出6158种蛋白质。按照标准(FC>1.2倍且P<0.05)筛选出差异表达蛋白质共计294个。其中,HF组和ND组比较中,有53个上调蛋白和49个下调蛋白;HS和HF组比较中,有6个上调蛋白和21个下调蛋白。利用维恩图(Venn)分析,可以得到在HF_vs_ND组上调并在HS_vs_HF组下调中,同时差异表达的蛋白12个,在HF_vs_ND组下调并在HS_vs_HF组上调中,同时差异表达的蛋白4个。这16个差异蛋白质可能是酸汤对NAFLD大鼠肝脏具有改善作用的关键蛋白质。经过WB试验验证差异蛋白,最终得到对NAFLD改善具有临床意义的Slc12a2、Pcif1、CYP3A1和Sult1e1四种差异蛋白质。结论:第一部分:凯里地区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该地区NAFLD的患病率为18.19%,低于全国27.37%的平均水平。NAFLD患病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49岁之前:男性显着高于女性。ALT、AST、TBA、FBG、TG、腰围、BMI、年龄、性别是该地区NAFL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运动和酸汤饮食因素成为保护因素,且每周食用酸汤3次或以上,更有利于NAFLD的防控。第二部分:凯里酸汤能有效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大鼠的各项指标,其机制是通过改善大鼠肠道微生态,调节胆汁酸代谢,减轻TLR-4/NF-κB信号通路炎症而实现。第三部分:凯里酸汤的饮食干预影响了NAFLD大鼠模型肝组织蛋白组学的改变,验证后的差异蛋白Slc12a2、Pcif1、CYP3A1、Sult1e1可能成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早期诊断和防治研究的新方向。
刘子修[2](2020)在《基于组学的盐胁迫下夏枯草品质形成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夏枯草,为双子叶唇形科(Labiatae)植物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L.)的干燥果穗,台湾多全草使用。性味辛、苦,寒。归肝、胆经。为清肝泻火,明目,散结消肿的常用传统中药,也是卫生部列入药食两用资源之一。《神农本草经》记载:“苦辛寒,治热瘰疬,鼠瘘,头创,破症,散瘿,结气,脚肿,湿痹,轻身”,列为下品。宋代《本草衍义》记载:“夏枯草……,初生嫩叶时作菜食之,须浸洗淘去苦水”,表明其食用历史源长。现代临床研究表明夏枯草主要通过三萜类、黄酮类、酚酸类及香豆素类等次生代谢产物来发挥控制血糖,降低血压,消炎、抗过敏、抗病毒等作用。由于夏枯草在临床及饮食上的大量使用,因此而产生的供需矛盾不断加大。虽然全国有很多种植基地,但由于生态环境的变化,尤以非生物胁迫为主(盐胁迫是非生物胁迫中重要因素之一),造成夏枯草活性成分的积累也随之改变,其质量控制与品质评价面临新的挑战。夏枯草为一广布的耐盐中药资源,盐胁迫环境与夏枯草药材品质密切相关,适度盐胁迫可促进夏枯草有效成分的合成与积累,提高其药材质量。然而,在夏枯草品质形成过程中,盐胁迫如何影响夏枯草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与积累及其响应盐胁迫机制至今尚不清楚,因而,如何阐明盐胁迫下夏枯草的品质形成机制己成为夏枯草品质提升工程中的关键问题。本论在对夏枯草品质评价研究的前提下,依据盐胁迫诱导转录组、蛋白质组的差异表达而影响次生代谢物合成积累的规律,从盐胁迫与次生代谢物之间连接的纽带入手,借助系统生物学的优势和特点,以植物代谢组学技术筛选代谢差异标志物,结合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差异表达蛋白质和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基因差异表达的研究模式,探讨盐胁迫环境下夏枯草次生代谢物差异成因及其药材品质形成的内在机制。对以后研究盐胁迫对药用植物中次生代谢物合成积累影响的分子机制及其品质形成机制具有推广示范意义。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夏枯草中多元活性成分分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联四极杆质谱联用技术(HPLC-QTRAP-MS/MS)对不同产地和不同生长期夏枯草中9个酚酸、3个香豆素、8个黄酮类化合物和1个五环三萜化合物同时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同产地、不同生长期夏枯草样品中,21个成分的总含量分别在986.04~2276.99μg/g和805.22~1806.9μg/g之间,其中生长期含量顺序为:枯萎期>凋亡期>开花期>萌芽期。根据21个成分的含量,采用层次聚类分析(HCA)和灰色关联分析(GRA)法对夏枯草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安徽省种植的枯萎期夏枯草品质优于其它品种,结果与夏枯草的道地产地及传统采收期认知相吻合。从而为夏枯草药材内在质量的综合评价和全面控制提供新的方法参考。2.盐胁迫对夏枯草生理指标及活性成分的影响采用植物生理分析方法对不同浓度盐胁迫下(0、50、100和150 mM)夏枯草光合色素(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渗透平衡物质(可溶性糖、蛋白质和脯氨酸)、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的变化以及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和抗坏血酸等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高盐(150mM)处理显着抑制了植株的发育,且中高浓度下夏枯草存活率降低。低中高浓度三组中,光合色素持续降低。可溶性糖、蛋白与对照组相比有所增加,在中浓度盐处理组中达到最高值。脯氨酸、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均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而持续升高。而抗坏血酸在中浓度时最高,在高浓度盐胁迫时显着降低。采用HPLC-QTRAP-MS/MS和多元统计方法,对盐胁迫下夏枯草中多元活性成分的变化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不同浓度盐处理下夏枯草的质量顺序为:100 mM组>150 mM组>50 mM组=0 mM组。综合生理指标及多元活性成分含量结果显示100 mM盐胁迫下夏枯草品质最佳。3.盐胁迫下夏枯草的转录组学分析采用RNA-seq技术对盐胁迫下夏枯草的转录组变化进行分析,用Trinity软件对所有库的reads进行组装,得到118664个unigene。经过Uniprot、eggnog、GO、KEGG、Pfam、signalP、TMhmm七大主流数据库筛选找出68119个有功能注释的序列。根据|log2FC|≤1并且FDR≤0.01的条件,与对照组对比筛选出3857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2456个上调,1401个下调。GO分析表明,盐胁迫相关基因主要在“催化活性”、“结合”、“代谢过程”和“细胞过程”等功能上富集。KEGG分析显示,盐胁迫及多元活性成分相关基因主要富集在参与运输、氧化还原酶活性、环境适应、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和转录相关通路上。取10个相关差异基因进行实时定量PCR检测其表达水平,结果与RNA-sep数据相一致。4.盐胁迫下夏枯草的蛋白质组学分析采用iTRAQ技术对不同盐胁迫条件下夏枯草进行蛋白组学分析,分析不同浓度盐胁迫下夏枯草蛋白质组表达水平差异,对差异蛋白质进行GO、STRING和KEGG分析。结果显示,检测到1937个蛋白质,在可分析蛋白基础上,选取Ratio≥1.3为上调差异蛋白,Ratio≤50.77为下调差异蛋白。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三组差异蛋白共440个,其中50 mM组66个上调,132个下调,100 mM组80个上调,98个下调,150 mM组142个上调,202个下调。Venn分析得到盐胁迫下共同表达的83个差异蛋白。在GO、STRING和KEGG联合分析的基础上,筛选出35个与夏枯草耐盐及次生代谢产物形成机制相关的目标差异表达蛋白。功能分析结果表明,盐胁迫下夏枯草细胞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代谢较弱,钙离子转运较高,光合作用较强,蛋白质和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比正常条件下快。5.盐胁迫下夏枯草的代谢组学分析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HPLC-QTOF-MS)技术,对不同盐胁迫下夏枯草的代谢变化水平进行研究。与对照组相比,50、100和150 mM盐胁迫组分别筛选出146、175和159个差异表达代谢物,上调和下调表达的代谢物分别为48/97、76/99和55/10,其中最显着的上下调代谢物分别是3,4-二甲氧基肉桂酸、肌酸、三甲胺N-氧化物/Tyr-Leu、脱氧核糖、2’-脱氧腺苷5’-单磷酸(dAMP);去甲脒酮、DL-苯丙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顺-9-棕榈烯酸、肉豆蔻酸、别嘌呤醇核苷;吡哆胺(PM)、氧化三甲胺、N-α-乙酰-L-精氨酸/3,4-亚甲基二氧亚甲基苯丙胺、L-岩藻糖-1-磷酸和酮亮氨酸。进一步代谢物鉴定和代谢通路综合分析表明,在盐胁迫下,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在丙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代谢、苯丙氨酸代谢和嘌呤代谢等生物通路。6.盐胁迫下夏枯草的组学关联分析使用Rstudio平台,spearman相关性分析算法,对夏枯草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进行了关联分析。发现夏枯草在盐胁迫下通过三个水平进行响应,通过氨基酸生物合成、碳代谢等来调节盐胁迫引起渗透变化,通过ABC转运体、光合作用的变化调节盐胁迫引起的离子毒性和氧化胁迫,还通过赖氨酸、精氨酸、苯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影响的更复杂通路来响应盐胁迫。通过关联分析发现了由LYC608t00004调控的关键轴,LYC68t000004与Solyco9g0145202,psbC,psbD和GSCOCT00027397001蛋白呈负相关,其中psbC,psbD是调节光合作用的关键蛋白,说明LYC 68t000004可能参与了盐胁迫下夏枯草光合作用的调控。各组学的KEGG关联分析发现代谢通路(ath01100)和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通路(ath01110)是响应盐胁迫的两个基本通路,结合夏枯草主要活性次生代谢产物与盐胁迫下差异蛋白、差异基因映射到共同代谢通路的结果分析,推测Esi00030214可能是伞形酮生物合成的关键酶。
夏明峰[3](2018)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医证候分型及PEITC对其细胞系Cal-27体外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随着中医中药的发展,中医中药在肿瘤预防及治疗中的应用愈加广泛。临床工作中,常应用十字花科中药(白芥子、莱菔子、葶苈子等)温阳化痰、行气散结利水等功效治疗恶性肿瘤疾病及其并发症。现代医学研究报道中药单体化合物苯乙基异硫氰酸酯(PEITC)为十字花科部分中药中常见的生物活性化合物。PEITC为氧化激动剂,可产生活性氧簇(ROS)。研究表明,活性氧簇具有抗肿瘤作用。本研究首先回顾性分析中医文献中关于口腔鳞状细胞癌临床诊治的记载,然后对现今160例临床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进行中医证候分型,探讨十字花科部分中药治疗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可能性;最后进一步应用PEITC作用于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株Cal-27细胞,探究其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细胞生物学特性、细胞凋亡及细胞自噬的调控以及其作用机理。方法:1.临床研究:选取16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统计患者一般情况、中医症状及舌苔脉象,采用频数分析及聚类分析法,探讨现今口腔鳞状细胞癌中医证候分型。2.实验研究:应用PEITC作用于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株Cal-27细胞,应用不同浓度的PEITC处理Cal-27细胞,观察Cal-27细胞增殖能力的差异,寻找实验所需最佳药物浓度。使用荧光探针检测不同浓度的PEITC处理Cal-27细胞后细胞内活性氧簇水平的变化。采用细胞划痕实验、细胞集落实验、Transwell迁移及侵袭实验检验PEITC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PEITC对Cal-27细胞凋亡蛋白、自噬蛋白及相关信号通路蛋白分子表达的影响。使用透射电镜检测细胞内自噬小体的形成。采用Real-time PCR技术检验PEITC对细胞凋亡相关基因及自噬相关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结果:1.临床研究结果:(1)经统计160口腔例鳞状细胞癌患者性别、年龄、发病部位,男女比例为:1.76:1;患者年龄均数为60.29±11.35岁,中位数值为61岁;发病部位主要为舌部、下颌部及牙龈部。(2)中医症状和体征经频数分析及聚类分析后,将口腔鳞状细胞癌中医证候归为四类,分别为:阳虚寒凝证(70人,43.75%)、阴虚证(9人,5.63%)、火热证(18人,11.25%)以及气滞血瘀证(63人,39.38%)。2.实验研究结果:(1)PEITC可以抑制口腔鳞状细胞癌Cal-27细胞增殖的能力(P<0.05),且呈时间-浓度依赖性。(2)PEITC可以抑制口腔鳞状细胞癌Cal-27细胞的迁移、侵袭及克隆能力(P<0.05)。(3)PEITC可促进口腔鳞状细胞癌Cal-27细胞中活性氧簇的产生和堆积。(4)PEITC可通过ROS途径高表达细胞间粘附蛋白E-cadherin及抑制细胞迁移蛋白Vimentin的表达,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PEITC可以通过ROS途径诱导细胞凋亡的发生(P<0.05),也可通过Akt信号通路,抑制Akt蛋白活性,从而促进细胞凋亡(P<0.05)。(6)PEITC作用于口腔鳞状细胞癌Cal-27细胞后,通过透射电镜可观察到细胞内自噬小体的产生,Western Blot及Real-time PCR结果证实PEITC可以激活口腔鳞状细胞癌Cal-27细胞自噬的发生,并提高细胞自噬水平,促进肿瘤细胞死亡(P<0.05)。结论:现代口腔鳞状细胞癌中医证候分型可见,阳虚寒凝证、气滞血瘀证及火热证为主要证候,阴虚证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较为少见。十字花科部分中药性味辛苦温,具有温阳化痰、软坚散结通络之功,临床应用及药性理论推断均表明十字花科部分中药具有治疗病机为阳虚寒凝证及气滞血瘀证肿瘤疾病的作用。进一步体外细胞实验证实十字花科部分中药单体化合物PEITC具有抑制口腔鳞状细胞癌Cal-27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克隆能力,PEITC可以通过ROS途径促进Cal-27细胞凋亡的发生,且还可以通过Akt信号通路诱导细胞凋亡。PEITC还可以通过激活Cal-27细胞自噬的发生,提高细胞自噬水平,从而促进肿瘤细胞死亡。本论文旨在为现今口腔鳞状细胞癌中医证候分型提供临床研究依据,为PEITC抗口腔鳞状细胞癌作用提供体外实验研究数据,为十字花科部分中药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应用提供基础实验研究依据。
袁钢[4](2018)在《乳腺癌中医证型与CyclinD1表达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目前对乳腺癌中西医结合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乳腺癌中医辨证分型与预后因子基因表达的相关性方面。关于乳腺癌的中医辨证分型尚不统一,临床上多以医家的临证经验而划分证型,不同医家的分型不尽相同。各医家在开展乳腺癌的辨证分型的临床治疗中分歧较大,缺乏规范的标准,认识上未达成统一,总结的经验相互之间不利于参考。需制定新的权威标准,确定科学规范、易于操作、有临床指导意义的乳腺癌中医证型,有利于提高中医治疗乳腺癌的整体水平。Cyclin Dl高表达发生于乳腺癌发生的早期阶段并持续存在于浸润转移等过程中,与ER表达密切相关。CCND1基因扩增在正常乳腺组织仅有约20%左右,但是超过50%的浸润性乳腺癌Cyclin Dl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显示Cyclin D1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中医证型之间客观指标的区别,分析其中医证型与临床病理特征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表达之间的关系,为乳腺癌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标准,研究乳腺癌中医病机的分子机制,从而对临床治疗起指导作用。材料与方法:收集2016年3月2017年9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手术,且符合入选标准的乳腺癌患者100例,对其进行术前临床评估并辨证分型,观察病例均在术前2周内,由两位副主任中医师依据其临床表现,辨证分为肝气郁结、毒热蕴结、气血亏虚、肝肾阴虚四型,肝气郁结证:乳房内单发肿块,或结块如石,伴或不伴胀痛,两胁胀痛,易怒易躁,胸胁苦满,饮食不振,舌苔薄黄或薄白,舌红有瘀点,脉弦有力。毒热蕴结证:心烦发热或身微热,乳房肿块红硬增大,溃烂疼痛,有恶臭,便干尿黄,口苦咽干,头痛失眠,面红目赤,舌质红绛无苔,脉滑数有力。气血亏虚证:头晕耳鸣,倦怠乏力形体消瘦,心悸气短,面色无华,夜寐不安,乳腺肿块未切除可出现乳房结块溃烂,色黯,时流污水,舌质黯淡,苔薄,脉细或细弱,沉细,无力。肝肾阴虚证:经事紊乱,伴有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身倦乏力,经前期乳房胀痛,乳肿结块,或坚硬如石,推之不移,舌质黯,苔薄,脉弦细或无力。术后收集以下病理资料,病理类型、原发肿瘤肿块大小、TNM分期、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组织学分级、免疫组化标记物ER、PR、Her-2、ki67的表达、分子分型的构成情况。收集乳腺癌及癌旁组织应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SP)法检测Cyclin D1蛋白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定性表达。应用免疫印迹试验(WB)检测Cyclin D1蛋白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定量表达。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yclin D1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数据分析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一般资料中,肝气郁结组患者平均年龄49.86±12.559岁,肝肾阴虚组患者平均年龄56.24±12.557岁,肝肾阴虚组患者平均年龄大于肝气郁结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初诊时月经状态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病理学资料中,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肿瘤分期、组织学分级、ER、PR、Her-2、ki67在中医证型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ER表达在中医证型间有差异。肝气郁结组患者ER阳性40(69.0%)例,阴性18(31.0%)例,毒热蕴结组患者ER阳性1(12.5%)例,阴性7(87.5%)例,气血亏虚组患者ER阳性8(61.5%)例,阴性5(38.5%)例,肝肾阴虚组患者ER阳性15(71.4%)例,阴性6(28.6%)例,各组患者表达情况经卡方检验,结果提示:Χ2=10.367,P=0.016<0.05,表明ER在中医证型各组之间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各组两两比较经Mann-Whitney U检验,毒热蕴结组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各组,其余各组两两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中医证型各组与分子分型的关系结果提示4种中医证型与4类分子分型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故Luminal A型与肝气郁结证型有相关性。3.中医证型各组Cyclin D1表达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在100例乳腺癌标本中共有61例Cyclin D1呈阳性表达,肝气郁结组42例呈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72.4%,肝肾阴虚组9例呈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42.9%。肝气郁结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肝肾阴虚组,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各组两两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以分子分型为分类,Luminal A型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Her-2过表达型、基底细胞样型,Luminal B型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Her-2过表达型、基底细胞样型。4.中医证型各组Cyclin D1表达的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各组CyclinD1的蛋白表达水平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中医证型各组中肝气郁结组CyclinD1的蛋白表达水平显着高于肝肾阴虚组的CyclinD1蛋白表达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两两比较经Mann-Whitney U检验,Luminal A型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Her-2过表达型、基底细胞样型,Luminal B型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Her-2过表达型、基底细胞样型,其余各组两两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9)。5.中医证型各组Cyclin D1表达的RT-PCR结果:肝气郁结组、气血亏虚组与癌旁组织相比CyclinD1 mRNA表达上调有统计学意义,肝肾阴虚组、毒热蕴结组与癌旁组织的CyclinD1 mRNA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气郁结组与肝肾阴虚组、毒热蕴结组相比CyclinD1 mRNA表达上调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各组间的CyclinD1的mRNA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乳腺癌辨证分为肝气郁结、毒热蕴结、气血亏虚、肝肾阴虚四型符合临床实际,年龄是中医证型分型的影响因素,年轻者多见肝郁气结证型,年老、绝经者多见肝肾阴虚证型,不同年龄乳腺癌病机不同,辨证分型有差异,年轻者多予疏肝理气药物,年老者多用滋阴药物;2.ER阳性者多为肝气郁结证、气血亏虚证、肝肾阴虚证,ER阴性多为毒热蕴结证型,癌组织中ER的高表达是乳腺癌良好预后的指标。肝郁、气虚与ER的高表达成正相关。毒热蕴结组症状较重,预后较差,ER表达阳性率低,与乳腺癌ER低表达预后不良是一致的;3.肝气郁结证型中Cyclin D1蛋白过表达比例明显增多,肝气郁结证中分子分型Luminal A比例最高,分子分型Luminal A中CyclinD1过表达,肝气郁结证与CyclinD1过表达具有相关性,CyclinD1的过表达有可能是肝气郁结的分子机制;4.肝气郁结组CyclinD1蛋白的过表达高于肝肾阴虚组,肝气郁结组、气血亏虚组CyclinD1 mRNA表达上调,与蛋白表达不完全一致,提示可能还有其他因素参与调节CyclinD1蛋白表达。
宋浩[5](2018)在《脉红螺幼虫变态过程多组学解析及关键基因的调控作用》文中指出脉红螺(Rapana venosa),自然分布于我国的渤海、黄海和东海以及日本海等海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贝类,但在欧洲黑海、爱琴海、美国切萨皮克湾、阿根廷拉普拉塔河等海域为生物入侵种,对当地的双壳贝类资源造成破坏。变态过程是贝类生活史中重要的发育阶段,变态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贝类种群资源变动。因此,研究脉红螺幼虫变态机理,对于促进其苗种繁育、资源恢复、生物入侵防控等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本研究利用RNA-seq、iTRAQ、GC-MS、Real time PCR等技术对脉红螺幼虫变态过程分子机理展开研究,从转录组水平、蛋白质组水平和代谢组水平揭示了幼虫变态过程调控特征,筛选了脉红螺变态过程中的差异表达的关键转录本/蛋白组/代谢物,并对它们在变态中发挥的潜在生物学功能进行了探讨;开展了脉红螺幼虫变态过程microRNA的响应特征研究,筛选了变态中的差异表达的microRNA并对它们潜在调控的靶基因进行预测,揭示其在变态过程中所发挥的功能;筛选了在脉红螺变态发育过程中和在不同组织中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为将来进一步研究关键基因在变态过程中的表达水平提供基础;获得关键基因5-HT receptor和NOS的c DNA序列,探讨了其在脉红螺变态过程中表达特点及调控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早期发育阶段的转录组建库利用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转录组进行测序,建立了脉红螺转录组数据库,为后继的发育基因表达谱研究和分子调控机理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该转录组数据库包涵212049条Unigene,平均大小为619bp。其中有70877条Unigene至少在一个数据库内成功注释,占所有序列的33.42%。对所有Unigene按功能进行了分类,讨论了表达量最高的前20条基因潜在的生物学功能,并挑选了6条与神经内分泌相关的基因研究其在变态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情况。2、变态过程的基因表达谱特征利用数字基因表达谱分析技术研究脉红螺5个不同阶段的基因表达的时空动态变化趋势,并筛选发育阶段特异性表达基因,构建发育调控相关的重要功能基因网络,系统解析了调控脉红螺变态过程的相关分子机理。通过对差异基因的聚类热图分析和GO富集分析发现,在变态过程中发生显着改变的基因大部分与其生长、凋亡、神经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密切相关。对20条在变态前后显着改变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qPCR实验,发现数字基因表达谱的数据与qPCR的分析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说明RNA-seq的数据较为真实可靠。3、变态过程中蛋白组响应特征利用iTRAQ技术,开展脉红螺变态前后差异蛋白组学研究,共鉴定到5312个蛋白。有1138个蛋白在幼虫变态过程发生差异表达,其中470个蛋白在变态后发生了显着上调,668个蛋白在变态后发生了显着下调。变态前后的差异蛋白富集在77个生物功能、27细胞组分和63分子功能相关的GO条目下;有7条KEGG通路发生显着富集。这些差异蛋白主要影响细胞骨架和细胞粘附、摄食和消化、应激反应和免疫、以及特异的组织发育等生理活动4、变态过程中代谢组响应特征利用GC-MS技术,开展脉红螺变态前后差异代谢组学研究,共鉴定到263个代谢物。有53种代谢产物在幼虫变态过程发生差异表达,其中29种代谢产物在变态后发生了显着上调,24种代谢产物在变态后发生了显着下调。在29种变态后上调的代谢物中,喹啉-4-羧酸指示了变态后免疫系统的进一步成熟,阿那啶可能参与幼虫变态过程中NO和多巴胺的调控。在24种变态后下调的代谢产物中,麦芽三糖、葡萄糖-6-磷酸、纤维二糖和麦芽糖等储能物质发生了显着下调,反应了变态前后能量策略的不同。5、变态过程中microRNA响应特征利用Hi-seq技术,开展了脉红螺变态过程中的差异microRNA组学研究,共鉴定到195条差异表达显着的miRNA。对所有差异表达的miRNA进行了靶基因预测,并根据靶基因的注释结果进行了GO和KEGG pathway富集分析,从而研究差异miRNA的潜在生物学作用。鉴定了变态过程中,调控“消化和吸收”、“细胞骨架和细胞粘附”和“细胞凋亡”等过程的miRNA,并进行了qPCR验证。6、荧光实时定量PCR内参基因的筛选在脉红螺发育基因表达谱中筛选了13个内参候选基因(EF-1α、ACT、COX1、NDUFA7、RLRL28、GAPDH、TUBB、RS25、RS8、UBE2和HH3)作为qPCR内参候选基因。利用BestKeeper、NormFinder和GeNorm等内参筛选程序,评估了其稳定性。在脉红螺组织特异性分析中,EF-1α是最稳定的内参基因,而RL5和RL28可以作为第二备选内参基因。在脉红螺幼虫发育特异性分析中,RL28是最佳的内参基因候选,COX1和RL5可以作为第二备选的内参基因。7、变态过程中关键基因的克隆和表达首次克隆并获得了脉红螺变态信号转导路径中的关键基因(5-HT receptor和NOS)的cDNA全长,并进行了物种间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树的构建。通过qPCR结果发现,5-HT receptor和NOS的表达量均在变态后发生了显着下调。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揭示了5-HT receptor在脉红螺幼虫体内的早期发生规律,发现面盘器官上有以5-HT为信号传导的三条主神经纤维和纤毛基部感受器所连接的复杂神经网络结构,提示其可能与变态密切相关。
黄罗娇[6](2018)在《基于质谱成像代谢组学的甲状腺肿瘤分子病理诊断方法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甲状腺肿瘤是头颈部最为常见的实体肿瘤,其发病率在我国逐年上升。起源于滤泡上皮细胞的分化性癌,即乳头状癌和滤泡癌分别占全部甲状腺恶性肿瘤的80%和14%,起源于滤泡旁C细胞的髓样癌占4%,其余2%为高度侵袭的未分化癌。不同类型的甲状腺肿瘤在病理特点、遗传学特征和生物学行为等方面都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类型不同亚型的甲状腺肿瘤,它们在临床诊治上也存在差异。正确诊断甲状腺肿瘤的不同分型,有助于针对不同个体匹配最佳的治疗方案,从而实现个体化的精准治疗。当前甲状腺结节的细胞学和组织病理学检查被认为是甲状腺肿瘤诊断的金标准,然而,当诊断具有相似病理特征的不同肿瘤类型时,单一的形态学评估是有限的。因此,基于分子表型区分的研究思路,本论文研究工作采用空气动力辅助解吸电喷雾离子化(AFADESI)质谱成像(MSI)代谢组学方法,并结合自主开发的质谱成像数据处理软件Masslmager,开展了甲状腺良性腺瘤、恶性滤泡癌、乳头状癌及其亚型的质谱成像分析,发现了能够区分良恶性肿瘤的小分子标志物组;并进一步构建整体代谢轮廓的诊断模型,实现了五种病理分型的诊断预测分析;开展了经典型乳头状癌的质谱成像代谢组学分析,发现了乳头状癌特征性的代谢改变,推测并验证了异常代谢途径中的关键代谢酶。上述研究表明,凭借质谱成像技术原位可视化的分析优势,从内源性分子水平,既可以实现甲状腺肿瘤不同病理分型的诊断区分,有助于临床疑难病例的组织病理诊断;又可以揭示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代谢变化,帮助开发新的甲状腺肿瘤治疗靶点。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质谱成像代谢组学数据处理软件的开发基于C++语言以及OpenGL的3D可视化技术,本课题组与科迈恩软件公司合作开发了一款通用强大且简单易用的质谱成像数据处理软件“Masslmager”,具有功能强大、性能突出、可视化效果丰富、兼容多种数据格式、操作简便直观、图形用户界面友好等特点。软件融合了包括化学计量学、质谱图像模式识别,以及并行计算等前沿的数据分析技术,可为质谱成像代谢组学的数据处理提供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相比于其他质谱成像的数据处理软件,MassImager有三个创新之处:光学图像的叠加选区,自动化及交互式的图像分析,复杂且多维度MSI数据中潜在生物学信息的高效提取。2.质谱成像代谢组学分子病理诊断方法及其甲状腺肿瘤分型应用研究采用敞开式的AFADESI-MSI技术,开展了甲状腺良性腺瘤与恶性滤泡癌、乳头状癌及其亚型等多种病理分型的质谱成像分析。运用OPLS-DA多变量统计方法对获得的质谱成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成功发现了一批潜在的分子标志物,同时建立了基于整体代谢轮廓的诊断模型,并从上述两个层面实现甲状腺肿瘤不同病理分型的诊断区分。在基于分子标志物的病理诊断方法研究中,通过鉴定得到不同分型之间的差异代谢物,形成了多个可靠的诊断标志物组,用以实现良性腺瘤与恶性滤泡型、乳头状癌的诊断区分;在基于诊断模型的病理诊断方法研究中,结合光学图像的叠加选区功能,可以快速实现肿瘤组织中可疑病灶点的病理诊断分型。3.甲状腺经典型乳头状癌的质谱成像代谢组学研究采用敞开式的AFADESI-MSI技术,开展了 39例经典型乳头状癌的原位代谢组学研究,通过癌与癌旁组织的代谢组学分析,发现并鉴定了一批与经典型乳头状癌诊断或癌变发展相关的潜在小分子标志物,其中大部分代谢物在癌中有明显上调的趋势,少数代谢物如柠檬酸在癌中明显下调。代谢通路分析表明,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氨基酰tRNA生物合成;赖氨酸代谢;谷氨酰胺和谷氨酸代谢;组氨酸代谢和甘油磷脂类代谢等8条代谢通路与甲状腺经典型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机制密切相关。进一步通过免疫组化实验,验证了甘油磷脂类通路中关键酶的上调性表达。
卿松[7](2016)在《HPV感染与宫颈癌组织特异性改变的共性蛋白质表达调控网络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宫颈癌是妇科恶性肿瘤,早期发现是肿瘤有效治疗的关键,而早期预警指标筛选可以为肿瘤早期诊断提供依据。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主要因素,可能与任何宫颈癌早期预警指标存在一定的关系。本研究选择HPV16阳性宫颈癌和HPV阴性正常宫颈或宫颈炎组织,依托基于新兴iTRAQ技术的蛋白质组学研究、生物信息学分析及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的定量验证,筛选肿瘤组织特异性改变的候选差异表达蛋白质,明确宫颈癌发生与肿瘤组织内蛋白质表达调控的关系,以及与HPV感染的依赖性,建立HPV筛查对宫颈癌预警的辅助诊断指标,为宫颈癌临床诊断、治疗和HPV疫苗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收集汉族和维吾尔族妇女新鲜宫颈鳞状细胞癌(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CSCC)、宫颈内上皮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Ⅱ-Ⅲ级及正常宫颈对照组织(normal cervical control,NCC)标本76例;2)提取组织DNA,采用定量-PCR方法对组织DNA进行HPV感染阳性鉴定和高危型HPV分型;3)由于8标-iTRAQ试剂可以同步标记和定量8份蛋白质标本,我们按照维吾尔族和汉族妇女病例分组,构建了2组由8例组织标本组成的测试标本,每一组含4例HPV16阳性肿瘤组织和4例HPV阴性的正常宫颈(或宫颈炎)组织。以此提取组织蛋白质、酶切和标记,依托北京华大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心技术平台,对肿瘤和正常对照组织蛋白质进行基于iTRAQ技术的蛋白质组学研究,筛选宫颈癌组织和HPV16感染特异性改变的候选差异表达蛋白质指标,并在此基础上,寻找汉族和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组织共性的候选蛋白质群;4)选择MetaCoreTM软件及其数据库,对候选蛋白质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评价候选蛋白质功能异常与疾病或肿瘤发生和发展的关系;5)提取组织总RNA,选择一系列宫颈癌组织特异性上调表达蛋白质指标,设计编码候选蛋白质的mRNA序列特异性引物,通过组织RNA的荧光定量RT-PCR筛查分析,进一步验证蛋白质组学数据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6)在定量RT-PCR分析基础上,以病例回顾的方式,选取宫颈癌、癌前病变(CIN)和正常宫颈(或宫颈炎)组织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鉴定候选蛋白质表达水平,进一步验证蛋白质组学数据的准确性。结果:1)对76例宫颈标本组织DNA进行了HPV阳性鉴定及HPV16、18、33、52、58和67等6种高危型HPV分型,其结果显示,HPV阳性检出为36例CSCC,11例CINII-III和5例正常对照,其中仅HPV16检出为28例CSCC,11例CINII-III和5例正常对照;2)通过蛋白质组学研究、蛋白质和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以及汉族和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组织的蛋白质组学数据比较,并以差异倍数大于1.2为上调表达或小于0.83(1/1.2)为下调表达作为量化标准,筛选出58种宫颈癌组织及HPV16感染特异性候选差异表达蛋白质,其中有33种上调表达蛋白质和25种下调表达蛋白质;3)依据对上述58种候选差异表达蛋白质,使用MetaCore?软件及在线数据库进行了生物信息学评价,其结果:(1)生物学过程富集分布:主要与损伤应答、损伤修复、急性炎症反应及血液凝集等10个方面密切相关。(2)亚细胞定位富集分布:结果显示部分蛋白位于细胞外基质,部分蛋白位于胶原蛋白,部分位于细胞外间隙,部分位于细胞膜等10个部位。(3)分子功能富集分布:主要与结构分子活性、细胞外基质结构成分、生长因子结合等功能相关。(4)蛋白质富集的通路:主要位于糖酵解和糖异生、蛋白折叠和成熟、线粒体功能障碍等通路上;4)选择ASAH1、PCBP2、DDX5、MCM5、TAGLN2、hnRNPA1、ENO1、TYMP、CYC、MCM4等10种候选上调表达蛋白质,设计与合成编码候选蛋白质的mRNA特异性引物,对76例组织RNA标本进行了定量RT-PCR筛查分析,肿瘤与正常对照比较,10种蛋白质表达水平显着上调(P<0.05),证明蛋白质组学数据的正确性;CIN与正常对照组织比较,仅有DDX5表达水平有显着差异(P<0.05);CSCC与CIN组织之间PCBP2、MCM5、hnRNPA1、TYMP和CYC表达水平有显着差异;5)选择PCBP2、hnRNPA1、DDX5、ASAH1和TAGLN2等候选上调表达蛋白质,对116例宫颈病变组织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其结果显示,CSCC和CIN组织内ASAH1、PCBP2、DDX5和hnRNPA1表达水平显着上调,与正常对照差异显着(P<0.05),与蛋白质组学数据和定量RT-PCR分析结果一致,但是TAGLN2表达定位于血管平滑肌,而不在宫颈上皮组织。结论:1)汉族和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发生及HPV感染与肿瘤组织内蛋白质表达调控存在因果关系;2)本研究报道的58种宫颈癌组织特异性候选差异表达蛋白质,参与多种生物学过程,其上调表达可能促进肿瘤发生和发展;3)通过ASAH1、PCBP2、DDX5和hnRNPA1等4种上调蛋白质指标的定量验证,认为这些指标有可能成为基于HPV筛查的宫颈癌预警的辅助诊断指标。
刘茜[8](2014)在《等离子筛查与自噬在口腔鳞癌中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SCC)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占全身肿瘤的第六位,每年累及超过300,000人,五年生存率不超过50%。在美国,每年有超过35,000人被新诊断为口腔癌,在2008年就曾报道接近8,000人死于口腔癌。其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口腔癌在早期多仅表现为黏膜改变,例如溃疡,白斑,红斑等,病变面积小与其他黏膜疾病难以区分,而当症状真正引起病人注意时往往为时已晚。因此,延迟的诊断和治疗是口腔癌的诊断率和存活率不能提高的主要原因。约60%的口腔癌被发现时已是晚期,约90%的口腔癌为鳞状上皮细胞癌,且近年来有年轻化的趋势。另一方面,相对于肝癌、肺癌等深部肿瘤,口腔癌位置表浅,因此及时发现和治疗的可行性高。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癌前病变是目前降低口腔鳞癌病死率的惟一途径。对此,本课题组致力于发现新的癌症筛查方式,改善其生活质量及生存率。杜格非曾研究了孟加拉红(Rose bengal, RB)染色对于口腔癌的筛查效果,通过病损部位涂布孟加拉红,其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可达93.9%和73.7%,但RB对部分炎症染色与癌症染色难于区分。我组合作成员王佳宏等人通过螯合RB与纳米金棒合成新材料,利用敏感的光学检测提出新的口腔癌诊断思路,通过纳米金棒的红移现象,暗场成像等高新技术实现口腔癌细胞与正常上皮细胞的甄别,但仅为实验室研究,同时临床运用需要多种精密光学仪器,费用昂贵。在此基础上,本课题结合前人筛查方法临床要求的快捷简便及光学诊断的灵敏等优势,旨在建立诊断效率更高且更具有临床运用价值的口腔癌早期筛查系统早期检测口腔癌,并通过探究口腔黏膜恶性改变机制,希望在减缓或遏制其恶性化转变的同时,为以后寻找合适的口腔癌诊断的靶向分子打好基础,最终能通过靶向分子的特异性诊断提高诊断效率,进一步提高口腔癌生存率。活检是癌症临床诊断的金标准,通过切取病变组织后由病理学家观察微观细胞形态改变得出诊断,因此需要经验丰富的病理专家,主观性强。此外活检具有一定的侵入性,然而只有2%左右的黏膜改变可能转化为癌症,反复操作易对患者造成较大损伤,所以为了减少患者不必要的痛苦,我们希望能利用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SERS)实现少量组织或细胞拉曼信号收集,完成活检前的筛查工作。而早期研究中,拉曼己经被成功用于肾癌,肝癌,肺癌,宫颈癌等各种癌症的诊断。研究结果显示对活检切除的组织进行拉曼检测,分析光谱数据后发现拉曼可很好的区分正常,炎症,癌前及癌症组织。但是生物样本的拉曼信号通常较弱,需要大块的活检组织,而相对于活检来说拉曼检测仍然是不必要的,因此拉曼检测在临床的运用受到一定的限制。随着科学研究发展,SERS利用纳米金属颗粒的SPR效应放大拉曼信号,仅仅需要收集少量细胞即可完成高敏筛查,再次使拉曼成为研究热点。早在单分子检测应用中,SERS技术即可达到超高的分辨率,可完成超低浓度溶液或者超薄薄膜中分子的检测。有研究人员报道能够达到非常可观的,即1014~1015的增强效果。因此近几年,SERS技术引起了各领域相关科研人员的极大兴趣。在生物化学领域,SERS光谱能够反映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构象等信息,有助于揭示生命的奥秘。在医学研究领域,SERS技术最大的特点就是无损,因此在水溶液样品的分析和选择性激发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Sequaris等首次报道了用SERS技术表征铂的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此后很多科研小组都表示出浓厚的兴趣,相继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研究者发现SERS可成功实现灵敏的检测出基因变异,超敏检测蛋白及RNA等。同时通过特异性分子标记后,靶向检测特定蛋白,DNA, RNA等也已成功实现,但是临床实践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同时有学者通过SERS探针实现了动物活体及活细胞的生物成像,完成生物过程的可视化。因此本实验第一个部分利用表面等离子纳米贵金属材料SERS效应来完成口腔癌的筛查。口腔癌病变多表现为黏膜改变,与其他黏膜疾病难于区分,同时容易被忽略,另一方面口腔癌位置表浅,通过脱落细胞技术可以方便收集少量的细胞样品,然后利用SERS的放大效应及拉曼检查的快速无损性等特点,发明一种新的简便的具有临床意义的癌症筛查系统。本实验第二个部分用于探究自噬在口腔癌发生发展中的早期变化。自噬是一种生物长期进化保留下来的生物过程,用于长寿命蛋白质及溶酶体,内质网等细胞器成分的降解与循环再利用,是真核细胞特有的生命现象。现已有大量研究表明自噬在多种癌症发生发展中,例如肝癌,皮肤癌,胃癌等,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其结果具有一定的矛盾性。在不同的刺激因素下,例如活性氧刺激自噬产生,抑制细胞增殖进而抑制肿瘤生长。Beclin1,是自噬前体形成的重要蛋白,能与Vps34,Vps15互相结合形成自噬前体。而抑制Beclin1蛋白可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同时自噬是区别于凋亡,坏死等的一种程序性死亡过程,因而可以认为是肿瘤细胞死亡的过程。然而,在某些情况下自噬能促进肿瘤发展。一旦肿瘤形成,自噬可作为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为肿瘤生长提供能量,并抵抗放化疗疗效。因此,我们推断,自噬对于肿瘤的功能影响可能是源于不同的条件。肿瘤种类不同及阶段不同,自噬所起的作用都不尽相同。自噬相关蛋白在癌症中可表现为低表达或过度表达,其介导的损伤缓解抑制肿瘤在癌前状态,同时在特定的状态下促进肿瘤存活,有学者发现其表达与肿瘤预后及分期可能具有相关性。而口腔癌相关研究结果显示约2-12%的口腔癌癌前病变(oral premalignant lesions, OPLs)发展为癌变,80%的口腔癌源于OPLs,但是有90%左右的OPLs不会恶变为癌症,长期表现为红白斑及口腔扁平苔藓,因此对口腔癌前病变恶性转化可能性的判断,可有效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改善生活质量,但是自噬相关水平与口腔癌恶性程度转化可能性是否相关?目前己知自噬对癌症病人分层意义重大,但对口腔癌自噬的研究较为稀缺,无法确定自噬在口腔癌中的表达高低与口腔癌预后等的关系等。所以,我们通过一个口腔癌发生发展模型来调查自噬的变化,并了解其在口腔癌早期恶性病变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作为前期研究。后期仍需要更大量的实验来完成自噬特异性分子的筛选,从而实现靶向SERS的口腔癌筛查。实验第一部分利用等离子纳米颗粒,实现无适配子的SERS口腔癌筛查,在小样本研究中对正常脱落细胞和癌症脱落细胞的区分显示较好灵敏度和特异性,但是针对癌症与炎症,癌前病变的甄别,针对恶性转变几率小和恶性转变可能性大黏膜病损的甄别等更具有临床意义,其重复性仍需要进一步检验。而自噬检测在病人分层中具有重大意义,与癌症预后复发率等关系莫大,可能实现目标。而口腔癌自噬相关研究较少。因此,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对口腔癌机制初探,为后期合适的癌症筛查标记筛选打好基础。最后,仍然需要大量的工作实行通过标记物与SERS的结合,利用SERS量化测量自噬水平,达到更好的筛查效果。第一部分:一种基于SERS的非侵袭性等离子癌症筛查方法背景:SERS可以实现单分子水平的测量,因此可被运用于癌症筛查。目的:利用SERS完成癌症筛查,检测该筛查方法的诊断灵敏度。方法:利用纳米贵金属颗粒表面等离子共振效应形成SERS,通过细胞脱落技术采集少量病变细胞,然后制作表面等离子基底,并利用SERS效应放大细胞信号,然后通过信号分析来筛查癌症。而拉曼散射增强基底的制作是通过浸泡的方式及静电结合原理,将纳米金棒吸附到滤纸上面,形成可弯曲的三维的异质性拉曼基底。结果:正常细胞与癌症细胞SERS光谱存在差异,揭示了癌症特定生物分子的变化,包括癌细胞增加的核酸和蛋白质以及减少的脂质。为了区分20例正常脱落细胞和癌脱落细胞,峰值比算法I16001440, I14401340(1600和1440cm-1峰位峰值比,1440和1340cm-1峰位的峰值比)诊断灵敏度和特异性可达100%,而I14401340(1440和1340cm-1峰位峰值比)仅达到70%的灵敏度和60%的特异性。结论:此方法操作简便,迅速,经济实惠,安全性高,诊断效率高,且具有非侵袭性,具有一定的临床运用前景。同时此方法可以通过计算机分析进行自动化诊断,运用范围广泛,可能运用于全身各表皮癌症的筛查,因此可成为临床上癌症筛查及诊断很好的辅助手段。第二部分:自噬与口腔癌发生的关系目的:观察自噬在口腔癌发生发展中的变化,研究其在口腔上皮恶性改变发生发展中可能的作用及调控机制。方法:建立从健康上皮到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模型,在仓鼠左侧颊囊涂布0.5%DMBA,分别在4周,8周,10周,13周时处死。通过免疫组化,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的方法来观察LC3,Beclin1,Bcl-2三个指标的表达。通过8-oHdG免疫组化结果来评估DNA损伤。结果:LC-3与Beclin1在4周时表达增加明显(p<0.05),但是在8周,10周,13周开始逐步减少。而Bcl-2表达持续增加,在13周时表达最多。而免疫荧光显示Bcl-2与Beclin1的共定位在4周迅速达到高峰,而后逐步减少。同时8-OhdG在4周时表达增加较少,而在8周,10周,12周迅速增加。结论:自噬在癌症发生发展中可能通过消除DNA损伤的方式来抑制癌症发展,但是随着刺激的持续增加,自噬清除DNA损伤的能力逐步下降,而自噬的耗竭可能加速上皮的恶变,因此可以通过对自噬的量化判断其恶性转化可能性。而自噬可能的调控机制可能受Beclin1与Bcl-2的共定位调节。
周同[9](2011)在《主客观指标结合判别广州市非体力劳动者亚健康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主客观指标结合判别亚健康状态的应用价值。方法:运用参数逐步判别分析方法,采用主观问卷18项调查指标结合体质测定7项指标,对广州市30-50岁非体力劳动者1646人的亚健康状态进行判别分析。结果:共有10项指标进入判别函数,逐步判别分析亚健康正确率为79.6%,健康率为100.0%,总判别正确率为84.1%,判别效果良好。结论:运用逐步判别分析法,主观问卷及客观指标结合判别亚健康的正确率较高,效果良好。
王贤文[10](2009)在《鼻咽癌前病变证素计量辩证规范及其相关蛋白质组学基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鼻咽癌前病变四诊信息的规范化采集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鼻咽癌前病变证素计量辨证的相关标准,同时运用亚细胞差异蛋白质组学策略,对其常见证型的相关分子本质进行初步探讨。方法1.在文献调查研究、专家组讨论的基础上,筛选出与鼻咽癌前病变相关的证候、证素、证型,然后参照国际通用调查表的设计,研制出鼻咽癌前病变证候、证素、证型调查表并对该表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测。2.运用鼻咽癌前病变证候、证素、证型调查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建立数据库,通过双层频权剪叉算法计算出各证候对相关证素的辨证贡献度,设定证素诊断标准(阈值判断),然后对调查病例进行证素计量辨证,将辨证结果与专家组辨证结果进行比较,检验二者的一致性,并对该病的证型分布特点进行分析。3.选取鼻咽癌前病变的主要证型中证素计量分值较高的患者,以健康人为参照,提取外周血淋巴细胞核蛋白进行二维电泳分离,找出差异表达蛋白质斑点,并进行MALDI-TOF质谱分析,联系差异表达蛋白的生物学特性,对相关证型的分子本质进行初步探讨。结果1.研制出了鼻咽癌前病变证候、证素、证型调查表,并对其信度和效度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调查表具备良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和重测信度,内容符合中医理论及临床实际,具备较好的真实性和可靠性。2.建立了鼻咽癌前病变证候辨证数据库,赋予了各证候的相关证素辨证贡献度,设定出证素诊断标准(阈值判断),并对证素计量辨证结果与专家组辨证结果进行了对照,显示出二者高度的一致性。3.专家组辨证及证素计量辨证结果均显示,气虚证和湿热证是鼻咽癌前病变的主要证型。4.三组研究对象共获得10张2-DE凝胶图谱,其二维电泳图谱比较相似,3组标本的组内凝胶图谱匹配率都达到了89%以上,对比组组间的匹配率在79%以上,每张凝胶电泳图蛋白质点平均点数为447个,在IEF方向点的偏移率为1.67±0.19 mm,在SDS-PAGE方向的偏移率为2.37±0.53mm。5.从三组的2-DE凝胶图谱中,分别选取6个蛋白质表达水平差异在3倍以上的蛋白质斑点用作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鼻咽癌前病变气虚证组与健康组比较,气虚证组在1、2、4号蛋白质点高表达而健康组无表达,在3、5号蛋白质点气虚证组表达上调,在6号蛋白质点气虚证组表达下调;湿热证组与正常人组比较,正常人组在7、8、9、10号蛋白质点无表达,在11号蛋白质点湿热证组的表达水平下调,在12号蛋白质点,湿热证组表达水平上调;气虚证组与湿热证组比较显示,气虚证组在13、14号蛋白质点的表达上调,在15、16、17、18号蛋白质点的表达下调。6.分别从上述三个组的2-DE凝胶图谱中,各选取6个蛋白质表达活性差异在3倍以上的蛋白质斑点,共计18个,上机进行MALDI-TOF-MS分析,鉴定出10个差异表达蛋白质。结果显示:气虚证组和健康组比较,气虚证组有1个未知蛋白质表达;表达上调的蛋白质有核内不均一核糖核蛋白,表达下调的蛋白质有核仁磷酸B23、hPOT1蛋白;湿热证组与健康组比较表达下调的蛋白质有丝氨酸/苏氨酸特异蛋白激酶,表达上调的有腺苷酰环化酶联合蛋白-1,而硫氧还原蛋白过氧化物酶、抗增殖蛋白则无表达,健康组的相关差异表达蛋白质活性水平则正好分别与两组相反。对比气虚证组与湿热证组差异蛋白质点的表达情况,可见气虚证组表达下调的蛋白质有RhoGDP解离抑制蛋白、Ras抑制蛋白,表达上调的蛋白质有受体相关蛋白/RNA聚合酶相关蛋白;湿热证组差异蛋白质的活性水平正好与之相反。结论1.鼻咽癌前病变证候、证素、证型调查表具备较好的信度与效度,可以基本达到中医四诊信息采集规范化的目的。2.在规范采集四诊信息的基础上,运用证素计量辨证法可以较好的指导鼻咽癌前病变的临床辨证,也有利于对其相关证型本质展开规范研究,通过证型本质研究,发现并补充一些关联性强,特异度高的微观检测指标,对于鼻咽癌前病变的临床辨证,具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3.鼻咽癌前病变临床证型以气虚证为主,提示气虚是中医药干预鼻咽癌前病变需重点关注的病理环节。4.在气虚证、湿热证、健康人三组别对比体系中,分别存在不同的差异表达蛋白质特性。5.在质谱分析基础上,联系相关差异表达蛋白质的功能,推测气虚证组调控rRNA转录活性的相关蛋白表达下调,可能与淋巴细胞免疫活性受到抑制,整体免疫机能下降有关,相较湿热证组而言,其可能面临更高的癌变风险。6.受限于病例数量及相关差异表达蛋白功能特性尚未完全阐明,它们与相关证型的关联性尚不能明确,有待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探讨。
二、中期和晚期乳腺单纯癌癌细胞器形态参数的逐步判别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期和晚期乳腺单纯癌癌细胞器形态参数的逐步判别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凯里酸汤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凯里地区NAFLD流行病学调查 |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二部分 凯里酸汤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NAFLD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三部分 凯里酸汤对NAFLD大鼠肝脏蛋白组学的影响 |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饮食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关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基于组学的盐胁迫下夏枯草品质形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语中英对照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夏枯草研究概况 |
1 夏枯草的化学成分 |
2 夏枯草药理作用 |
3 含量测定与品质评价 |
第二节 组学技术在中药材品质评价中的应用 |
1 道地药材的质量标准是中药材质量控制的标杆 |
2 质控体系中针对中药材生物学和化学特性的组学研究 |
3 组学在中药材品质评价研究中的应用趋势 |
第三节 课题的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课题研究的思路和主要内容 |
3 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夏枯草中多元活性成分分析 |
1 仪器与试药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盐胁迫对夏枯草生理指标及多元活性成分的影响 |
1 仪器与试药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盐胁迫下夏枯草的转录组学分析 |
1 仪器与试药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盐胁迫下夏枯草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
1 仪器与试药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盐胁迫下夏枯草的代谢组学分析 |
1 仪器与试药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盐胁迫下夏枯草组学间的关联分析 |
1 数据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结语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口腔鳞状细胞癌中医证候分型及PEITC对其细胞系Cal-27体外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口腔鳞状细胞癌中医文献记载 |
一、古代医家对舌疳的记载 |
二、古代医家对舌菌等病名的记载 |
三、舌疳、舌菌病因病机讨论 |
第二部分 16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中医证候研究 |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二、结果 |
(一)患者一般资料 |
(二)中医频数及聚类分析 |
(三)中医证候分布 |
三、讨论 |
第三部分 苯乙基异硫氰酸酯抗口腔鳞状细胞癌分子机制研究 |
一、材料和方法 |
(一)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系 |
(二)主要实验仪器及耗材 |
(三)实验主要试剂 |
(四)实验方法 |
二、实验结果 |
(一)PEITC抑制口腔鳞状细胞癌Cal-27 细胞的增殖 |
(二)PEITC促进Cal-27 细胞内ROS产生及堆积 |
(三)PEITC抑制Cal-27 细胞的迁移、侵袭及克隆能力 |
(四)PEITC通过ROS途径对Cal-27 细胞粘附蛋白及迁移蛋白的调控 |
(五)PEITC通过ROS途径对Cal-27 细胞凋亡蛋白的调控 |
(六)PEITC通过ROS途径对Cal-27 细胞自噬相关蛋白的调控 |
三、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查新报告 |
发表论文 |
(4)乳腺癌中医证型与CyclinD1表达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5)脉红螺幼虫变态过程多组学解析及关键基因的调控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贝类变态研究进展 |
1.1.1 贝类幼虫的变态 |
1.1.2 贝类附着变态的诱导物及启动变态的信号转导模型 |
1.1.3 贝类变态过程的关键基因/蛋白 |
1.2 脉红螺变态发育的研究进展 |
1.2.1 脉红螺附着变态过程的形态学变化 |
1.2.2 脉红螺附着变态过程的化学诱导因子 |
1.3 组学技术及其在贝类发育研究中的应用 |
1.3.1 组学的研究内容与核心技术 |
1.3.2 组学的在贝类变态研究中的应用 |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与研究思路 |
1.4.1 目的与意义 |
1.4.2 科学问题 |
1.4.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4 预期成果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脉红螺早期发育阶段的转录组建库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样品采集 |
2.2.2 RNA提取 |
2.2.3 文库构建及测序 |
2.2.4 生物信息学分析 |
2.2.5 荧光定量PCR验证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测序及组装 |
2.3.2 基因注释与功能分类 |
2.3.3 高表达量基因分析 |
2.3.4 与神经内分泌相关的基因表达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脉红螺变态过程的基因表达谱特征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样品采集 |
3.2.2 RNA提取、文库准备和上机测序 |
3.2.3 序列比对与分析 |
3.2.4 荧光定量PCR验证 |
3.3 实验结果 |
3.3.1 表达谱文库构建 |
3.3.2 变态发育过程表达谱变化特征 |
3.3.3 qPCR验证 |
3.4 讨论 |
3.4.1 与生长相关的差异基因 |
3.4.2 与神经系统相关的差异基因 |
3.4.3 消化系统相关基因 |
3.4.4 免疫系统相关基因 |
3.4.5 细胞凋亡相关基因 |
3.4.6 其他基因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脉红螺变态过程中蛋白组响应特征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幼虫培育与样品采集 |
4.2.2 蛋白提取及浓度测定 |
4.2.3 蛋白消化及iTRAQ标记 |
4.2.4 SCX分离和LC-MS/MS分析 |
4.2.5 蛋白质鉴定和定量 |
4.2.6 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 |
4.2.7 转录组和蛋白质组的关联分析 |
4.3 实验结果 |
4.3.1 蛋白质数据统计分析 |
4.3.2 差异蛋白分析 |
4.3.3 差异蛋白的GO注释和KEGG富集分析 |
4.3.4 蛋白质组与转录组的关联分析 |
4.4 讨论 |
4.4.1 细胞骨架和细胞粘附 |
4.4.2 摄食和消化 |
4.4.3 应激和免疫 |
4.4.4 特定组织发育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脉红螺变态过程中代谢组响应特征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幼虫培育与样品采集 |
5.2.2 样本前处理 |
5.2.3 GC/MS分析 |
5.2.4 质控样本 |
5.2.5 数据分析 |
5.2.6 代谢物的鉴定 |
5.2.7 代谢通路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色谱图 |
5.3.2 代谢物鉴定与PCA分析 |
5.3.3 变态后上调的差异代谢物 |
5.3.4 变态后下调的差异代谢物 |
5.3.5 差异代谢物的KEGG通路富集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脉红螺变态过程中microRNA响应特征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幼虫培育与样品采集 |
6.2.2 microRNA文库的构建 |
6.2.3 序列分析 |
6.2.4 靶基因预测及miRNA和mRNA关联分析 |
6.2.5 荧光定量PCR验证 |
6.3 实验结果 |
6.3.1 microRNA文库构建 |
6.3.2 microRNA差异表达分析 |
6.3.3 microRNA靶基因的GO和KEGGpathway富集分析 |
6.3.4 miRNA与其靶基因的qPCR验证 |
6.4 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荧光实时定量PCR内参基因的筛选 |
7.1 前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幼虫培育与样品采集 |
7.2.2 总RNA提取和cDNA合成 |
7.2.3 确定候选的内参基因 |
7.2.4 引物设计和荧光定量PCR |
7.2.5 基因表达稳定性的分析 |
7.3 实验结果 |
7.3.1 候选内参基因的确定 |
7.3.2 实时荧光定量PCR |
7.3.3 不同组织基因表达稳定性分析 |
7.3.4 不同发育阶段基因表达稳定性分析 |
7.3.5 确定用于标准化的内参基因的最佳数目 |
7.4 讨论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脉红螺变态过程中关键基因的克隆和表达 |
8.1 前言 |
8.2 材料与方法 |
8.2.1 样品采集 |
8.2.2 mRNA提取 |
8.2.3 cDNA全长的克隆 |
8.2.4 序列分析和进化树的构建 |
8.2.5 RealtimePCR |
8.2.6 免疫组化 |
8.3 实验结果 |
8.3.1 5-HTreceptor和NOS的cDNA全长和序列特征 |
8.3.2 5-HTreceptor和NOS物种间多重序列比对 |
8.3.3 5-HTreceptor和NOS系统进化树的构建 |
8.3.4 不同发育阶段5-HTreceptor和NOSmRNA水平的表达变化 |
8.3.5 5-HTreceptor的早期发生和在变态前幼虫中的免疫组化定位 |
8.4 讨论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
9.1 总结 |
9.2 创新性 |
9.3 存在问题 |
9.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6)基于质谱成像代谢组学的甲状腺肿瘤分子病理诊断方法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常用质谱成像技术及其基本的分析流程 |
2 质谱成像技术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
2.1 肿瘤组织病理学分类研究 |
2.2 肿瘤预后评估及治疗响应预测研究 |
2.3 肿瘤术中边缘界定研究 |
2.4 肿瘤高通量诊断分析研究 |
3 甲状腺肿瘤及其病理诊断的进展 |
3.1 常用临床诊断方法 |
3.2 质谱成像技术在甲状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
4 研究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质谱成像代谢组学数据处理软件的开发 |
1 前言 |
2 实验 |
2.1 样品及试剂 |
2.2 质谱成像分析样品制备 |
2.3 实验仪器与条件 |
2.4 软件开发技术要点 |
3 结果与讨论 |
3.1 MassImager Solution:数据导入与图像重构 |
3.2 MassImager Visualization:可视化处理与图像分析 |
3.3 MassImager Intelligence:多元统计分析与模式识别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质谱成像代谢组学分子病理诊断方法及其甲状腺肿瘤分型应用研究 |
1 前言 |
2 实验部分 |
2.1 样品及试剂 |
2.2 质谱成像分析样品制备 |
2.3 标准品溶液的制备 |
2.4 实验仪器与条件 |
2.5 质谱成像数据处理与成像分析 |
2.6 差异代谢物的结构鉴定 |
3 结果与讨论 |
3.1 甲状腺肿瘤组织的质谱成像数据轮廓分析 |
3.2 基于分子标志物的病理诊断方法研究 |
3.3 基于诊断模型的病理诊断方法研究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甲状腺经典型乳头状癌的质谱成像代谢组学研究 |
1 前言 |
2 实验 |
2.1 样品及试剂 |
2.2 质谱成像分析样品制备 |
2.3 标准品溶液的制备 |
2.4 实验仪器与条件 |
2.5 质谱成像数据处理与成像分析 |
2.6 差异代谢物的结构鉴定 |
2.7 免疫组化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数据质量评价 |
3.2 多变量统计建模分析 |
3.3 差异代谢物的统计筛选与结构鉴定 |
3.4 经典型乳头状癌的代谢特征分析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总结 |
附录 |
发表论文及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
致谢 |
附件 |
(7)HPV感染与宫颈癌组织特异性改变的共性蛋白质表达调控网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宫颈癌及HPV感染与肿瘤组织蛋白质表达谱变化的关系研究 |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及组织标本 |
1.2 主要仪器设备 |
1.3 化学试剂与耗材 |
1.4 专用试剂、缓冲液及胶体的配制 |
1.5 实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宫颈癌和HPV感染共性候选蛋白质表达调控网络研究--生物信息学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 |
1.3 实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宫颈癌组织及HPV感染共性候选差异表达蛋白质指标的定量验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qRT-PCR法验证蛋白质组学数据 |
1.2 免疫组织化学分析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蛋白质组学在肿瘤应运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个人简历 |
导师评阅表 |
(8)等离子筛查与自噬在口腔鳞癌中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文献综述1 SERS在生物中的应用 |
文献综述2 自噬检测对肿瘤的意义 |
第一部分 非侵袭性等离子癌症筛查方法 |
实验1 等离子基底制作与性能测试 |
实验2 等离子基底对正常上皮细胞与癌细胞的检测 |
实验3 等离子基底对癌症患者及正常人脱落细胞的检测 |
小结 |
第二部分 自噬与口腔癌发生发展的关系 |
实验1 口腔癌模型的建立 |
实验2 自噬在口腔癌模型中的建立 |
小结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个人简历 |
致谢 |
(9)主客观指标结合判别广州市非体力劳动者亚健康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2.1 判别指标。 |
1.2.2 分类变量。 |
1.2.3 统计方法。 |
2 研究结果 |
2.1 逐步判别分析结果 |
2.2 判别函数 |
2.3 逐步判别回代小结 |
3 讨论 |
(10)鼻咽癌前病变证素计量辩证规范及其相关蛋白质组学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正文 |
第一部分 鼻咽癌前病变证候、证素、证型调查表的研制及评价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文献研究 |
1.2 专家调研 |
1.3 调查表评价方法 |
2. 结果 |
2.1 正式调查表的形成 |
2.2 调查表评价 |
第二部分 鼻咽癌前病变证候辨证素贡献度表及相关证素诊断标准的确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研究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证候辨证素贡献度表的形成 |
2.2 相关证素诊断标准的设定 |
2.3 专家组辫证与证素计量辫证结果分析 |
2.4 鼻咽癌前病变专家组辫证结果分析 |
第三部分 鼻咽癌前病变相关证型淋巴细胞核蛋白质组的2-DE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主要试剂 |
1.1.2 主要试剂的配制 |
1.1.3 主要仪器设备试剂 |
1.1.4 研究对象及相关标准要求 |
1.2 实验方法 |
1.2.1 外周血淋巴细胞分离 |
1.2.2 细胞核分离 |
1.2.3 核总蛋白抽提与纯化 |
1.2.4 核总蛋白浓度测定 |
1.2.5 第一向固相pH梯度等电聚焦 |
1.2.6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染色和图像扫描 |
1.2.7 图像2D软件初步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各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特征比较 |
2.2 各组之间的2-DE细节图及蛋白质表达量比较 |
第四部分 鼻咽癌前病变相关证型淋巴细胞差异表达核蛋白的质谱鉴定与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主要试剂 |
1.1.2 主要试剂的配制 |
1.1.3 主要仪器设备 |
1.1.4 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 |
1.1.5 质谱鉴定标本材料来源 |
1.2 实验方法 |
1.2.1 差异表达蛋白质谱鉴定前的酶解 |
1.2.2 质谱分析 |
1.2.3 质谱分析资料的数据库查询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主要差异蛋白质的种类及鉴定 |
2.2 主要差异蛋白质表达活性的组间比较 |
第五部分 讨论 |
1. 中医药参与癌前病变防治的优势与不足 |
1.1 中医药参与癌前病变防治的理论与临床依据 |
1.2 传统辨证模式在癌前病变防治上面临的缺陷与不足 |
1.3 癌前病变的特殊性要求发展更具针对性的辨证模式 |
1.4 证素计量辨证法可以较好地适用于癌前病变的辨证 |
2. 鼻咽癌前病变的证型特点及防治启示 |
3. 中医证本质与相关蛋白质组学研究 |
3.1 运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中医证本质的理论基础 |
3.2 证候蛋白质组学研究对中医药参与癌前病变防治的意义 |
3.3 规范的四诊信息采集及辨证有利于证本质研究 |
3.4 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新趋势—亚细胞蛋白质组学研究 |
4. 鼻咽癌前病变相关证型的分子本质初探 |
4.1 相关证型差异表达蛋白质的功能及生物学意义 |
4.2 差异表达蛋白与相关证型的关联性初步分析 |
5. 相关研究中的反思与展望 |
5.1 当前研究工作的主要不足 |
5.2 研究思路与前景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文献综述一 |
文献综述二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研究课题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中期和晚期乳腺单纯癌癌细胞器形态参数的逐步判别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凯里酸汤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 丛硕. 贵州医科大学, 2021
- [2]基于组学的盐胁迫下夏枯草品质形成机制研究[D]. 刘子修.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3]口腔鳞状细胞癌中医证候分型及PEITC对其细胞系Cal-27体外作用机制研究[D]. 夏明峰.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8(01)
- [4]乳腺癌中医证型与CyclinD1表达的相关性研究[D]. 袁钢.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8(07)
- [5]脉红螺幼虫变态过程多组学解析及关键基因的调控作用[D]. 宋浩.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18(11)
- [6]基于质谱成像代谢组学的甲状腺肿瘤分子病理诊断方法与应用[D]. 黄罗娇.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8(02)
- [7]HPV感染与宫颈癌组织特异性改变的共性蛋白质表达调控网络研究[D]. 卿松. 新疆医科大学, 2016(03)
- [8]等离子筛查与自噬在口腔鳞癌中的研究[D]. 刘茜. 武汉大学, 2014(06)
- [9]主客观指标结合判别广州市非体力劳动者亚健康的应用研究[J]. 周同.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12)
- [10]鼻咽癌前病变证素计量辩证规范及其相关蛋白质组学基础研究[D]. 王贤文.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