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省又一批农作物新品种通过审定(续)(论文文献综述)
马琨[1](2019)在《吉林省玉米种业竞争力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更是粮食消费大国,种业安全关系国计民生,事关国家农业长期稳定发展和粮食安全。作为传统农业大国,我国已有上千年农耕历史,但放眼全球,种业发展仍相对滞后。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生活水平提高,如何保障口粮绝对安全、谷物基本自给,如何满足膳食结构调整升级需求,如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聚焦热点。玉米作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是重要的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来源,其潜在的巨大经济价值及战略作用在我国拥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玉米种业安全早已成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础和最重要环节。吉林省作为我国玉米主产区,在平衡全国粮食市场中始终发挥着“稳压器”功能,玉米种业发展问题至关重要。伴随我国种业市场的逐步开放,跨国种子企业凭借雄厚的资本积累、先进的技术装备、优质的产品服务,给吉林省乃至全国玉米种业造成巨大冲击。虽然吉林省近年来玉米产量一直保持较高态势,但产品质量及生产效率却远不及欧美农业发达国家,玉米种业缺乏竞争力是重要原因。因此,在农业转型升级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如何提升吉林省玉米种业竞争力,探寻科学合理的发展路径,对推进吉林省玉米种业持续健康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以竞争力评价等相关理论为基础,以实证研究为核心,深入剖析吉林省玉米种业的现状及现存问题,系统评价吉林省主栽玉米品种的生产效率和种子企业竞争力,科学研判市场需求变化和玉米品种有效供给能力,在借鉴国际经验基础上提出玉米种业竞争力提升的具体路径,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如下:一是系统分析国际玉米种业发展概况及经验借鉴。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实地调研,从玉米种业发展历程、发展现状、政策法规和生产现状四个方面,系统分析美国玉米种业发展概况,同时借鉴德国和法国玉米商业化育种模式,在差距分析基础上,提出吉林省玉米种业发展的经验借鉴。二是测度吉林省主栽玉米品种生产效率。构建了玉米品种生产效率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并通过实地调研取得原始数据,利用SPSS22.0软件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均值比较、方差计算、平均数比较、相关分析等,证明调查问卷可信。应用DEA-SBM模型,采用DPSV16.05软件对选取的21个玉米品种生产效率进行测度,并对结果中非有效决策单元进行冗余分析,提出改进建议。三是评价吉林省主要玉米品种所属种子企业的竞争力。构建了玉米种子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上市公司年报及企业调研获取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BP神经网络模型方法,利用SPSS22.0软件,对获取的21家种子企业数据进行处理,得到5个主成分。基于BP神经网络原理,构建一个三层的种子企业BP神经网络结构,将5个主成分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运用Matlab2015b软件对构建的三层BP神经网络进行误差训练,得出吉林省21家种子企业相对竞争力指数,系统分析了竞争力差异成因。四是深入探究基于市场需求变化的吉林省玉米品种有效供给能力。基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从专用型玉米需求、高品质玉米品种需求,以及节本增效、规模化经营等方面对吉林省玉米生产趋势进行研判,分析当前吉林省玉米品种有效供给能力,深入挖掘吉林省玉米种子企业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根源,提出提高有效供给的对策建议。五是基于国情省情,提出了基于商业化育种模式的玉米种业提升路径。商业化育种模式共分四个部分:一是构建全产业链分工机制。即以政府、企业、科研院所为三个维度,从品种的选育与改良、审定与监管、推广与应用三个阶段,针对各主体承担的具体任务,做好信息整合及育种有机衔接;二是构建信息平台。该信息平台涵盖政府管理保障平台、信息与资源管理平台和服务保障平台,以确保资源共享、分工协作;三是构建资源共享机制。包含决策机制、投入机制及运行机制,明确风险承担与利益分配、知识产权归属等问题,拟有效增强抗风险能力并保障各主体合作关系的持续稳固;四是构建商业化育种的战略联盟合作模式。提出以种子企业研发为主体,配套政府专项资金、政策及法律法规支持,通过自有及购买的种质资源库、自建及租借的试验基础设施库、聘用及兼职方式形成科技人员库及积累和转移形成技术信息库等方式,借助现代生物技术不断革新构建新品种商业化育种模式。最后提出吉林省玉米种业应坚持突出中校企业育种的主体地位、成立行业发展协会以及推进企业并购重组的发展路径。
江西省种子管理局[2](2014)在《见证种业成就 拓展美好未来》文中研究表明2013年,我省杂交稻种子供应量为5216万公斤,杂交早、中、晚稻种子量分别为1812、1519、1885万公斤,优质常规稻种子1600万公斤,杂交棉花种子40万公斤,确保了全省主要农作物用种安全。2014年,全省种子管理部门将认真落实种业改革各项措施,加快推进种业强省建设步伐,推动现代种业发展实现新跨越。
孙雁冰[3](2012)在《安徽种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种子是农业生产最重要最基本的有生命的生产资料,是决定农产品产量与品质的重要因素。种子产业的发展是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的主要途径。21世纪以来,发达国家的种子产业已达到集科研、生产、加工、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可持续的产业体系。加速种子产业发展已成为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徽是农业大省,也是种业大省,作物种类繁多,市场空间巨大,每年种子需求量约6.5亿公斤。本文分析了安徽种业发展的现状,如市场空间广阔,企业经营良好,科研实力较强,生产基地稳定,基础设施较好,人才优势显着。《种子法》颁布实施以来,安徽省种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科研育种、生产基地,物流加工、经营机制、管理体制等诸多方面,与国际种业相比仍然存在差距。本文通过研究国内外,特别是发达国家种业发展的历程和成功经验,结合安徽种业6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对安徽种业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指出安徽种业目前还存在市场集中度不够,科研创新活力不足,基地生产能力不够,品牌化程度偏低,人才队伍不稳定,行业管理不健全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安徽种业发展的对策:指出在发扬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应该面向市场,积极地推行品牌战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重点扶持龙头企业,鼓励企业并购重组,引导中小企业专业化发展;加强研发,改善科研管理体制,激发企业创新活力;重视人才培训开发;强化行业管理力度,完善行业服务体系。安徽种业处于可持续发展的起步阶段,而要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需要结合省情,建立科技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和搭建信息平台等五大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体系。只有实现种业的战略性市场调整,才能促进安徽种业快速持续的发展。
杨虎[4](2011)在《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玉米属禾本科玉米属植物,原产于美洲大陆的墨西哥、秘鲁、智利等沿安第斯山麓狭长地带。1492年哥伦布到达新大陆后,始有关于玉米文字记载的历史。稍后玉米被引种到北欧诸国,并从那里传播到非洲和亚洲以至世界大部分地区。玉米现已发展为粮食、经济、饲料、果蔬、能源等多元用途作物。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玉米种植面积位居第一位,产量处于第二位。其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玉米是利用杂种优势时间最早、面积较大的作物。杂交玉米的培育和推广,是玉米种子商品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玉米种子商品化主要标志是20世纪中期出现种、粮生产分工并确立。由此,玉米种子商品率日益提高,逐渐形成产业化。至20世纪末,杂交玉米覆盖率已逾90%,为所有农作物杂种利用最高。可以说正是在20世纪,玉米种业从无到有,从原始自留种发展到种业产业化,由迟滞封闭的传统孤立态走向蓬勃开放的现代产业化,亦代表着中国种业的发展方向。玉米种子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玉米种子产业的良性发展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故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时间为序,以玉米种业发展为线索,梳理了20世纪玉米种业在各个阶段所表现的具体形式和发展特点,首次尝试结合运营管理体制与玉米种业的核心载体——玉米品种的演变,把中国玉米种业的演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引入—1962);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1976—1994);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形成与运营机制(1995—至今)。突破以往单纯按时间或政治体制划分的局限,从本质上揭示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历史轨迹与特征。并以此为依据,进一步探讨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分析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动力因素,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特点;归纳了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经验与启示;指出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问题与不足。本文首先以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为切入点,较为详细地阐述了传统玉米种业的延续与渐变过程(引入—1962)。在回顾玉米在中国的引进、传播及影响基础上,客观展现了传统玉米种业相关技术的继承与创新,并总结了传统玉米种业渐变的科技特征。玉米约在16世纪初期传入中国。最早是经由西南陆路传入,大致是先边疆,后内地;先山区,后平原;先南方,后北方。玉米的传入和发展促使耕地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开垦,增加了粮食产量,对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起了重要作用。正因如此,人们越来越重视玉米的种植、栽培和种子收集保存等各种技术的学习和总结,这就是传统玉米种业的相关技术积累工作,亦为玉米种业的继承与创新准备了前提。在中国玉米种业由传统向现代渐变创新过程中,具有明显的科技特征,即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科学实验为基础;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随之,玉米栽培与科技关系亦日益密切。中国玉米种业经过农家种时期的长期发展与引进种改良,已取得一定成绩,1958年12月,农业部颁布《全国玉米杂交种繁殖推广工作试行方案》,统一规划全国的玉米育种、繁殖和推广工作。1963年玉米单交种新单1号的育成标志我国玉米育种从以选育双杂交种为主向以选育单杂交种为主利用杂交优势的新阶段。亦为中国玉米种业进入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时期奠定了坚实基础。此阶段受政治等因素影响,玉米种业发展较为曲折缓慢,但仍取得一定成绩:一是玉米栽培技术的进步;二是玉米种质资源的整理与利用;三是玉米种质创新技术与体制发展。在探索高产高效玉米杂交种的过程中,紧凑型株型育种成效显着。1976年烟台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于伊育成的烟单14成为第一个在生产较大规模推广利用的玉米紧凑型品种,标志着中国玉米种业进入以紧凑型玉米为主导的时代。李登海正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育了一系列紧凑型玉米品种,其中掖单2号与掖单13号分别为20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我国玉米主推品种,从而开拓了紧凑型玉米育种的崭新局面,亦为我国玉米种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为玉米种业发展准备了前提条件。现代玉米育种技术的创新和现代玉米杂交优势群的形成与利用乃是紧凑型玉米育种的理论基础;正是在这些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掖单13号等系列优良品种不断产生,并在实践中普及推广,取得增产实效;玉米紧凑型良种是基础,管理是关键。紧凑型玉米乃是密植型种,栽培管理上有其特殊要求,只有采取合适恰当的栽培与管理技术才能保证理想增效。各时期标志性玉米优良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利用促进了玉米种业持续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现代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发展变革发展,玉米种业产业化亦逐渐被提上日程,经过不断探索和总结,至1995年,国家实施了玉米种子工程项目,亦标志着我国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开端。在分析归纳了现代玉米种业的科技创新变革和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变革的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对现代玉米种业发展态势进行了总体分析。最后以登海种业与德农种业为例对现代玉米种业公司进行了个案分析。中国玉米种业体制经历了一个由政府主管到逐步走向市场调节公司化的过程。1987年,中国种子公司正式成立,并于1995年更名为中国种业集团公司。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主要包括玉米品种研发体系、玉米种子生产、加工及销售体系、玉米种子行业管理体系和玉米产业组织结构等方面。现代产业化玉米种业公司成长历程集中体现了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状况。登海种业是最大的玉米种子现代企业、德农种业为新兴的玉米种子企业,皆具代表性,故而在对玉米种业发展态势进行总体分析之后,以他们为个案进行了例证分析。玉米种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首先是促进玉米产量提高和面积扩大。新中国成立前后,无论是面积、单产还是总产均有较大程度地提高。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紧凑型玉米的持续培育并得以迅速大面积推广,体现了玉米品种发展对产量提高的贡献之巨。吉林省是我国春玉米最大产区,山东省是我国夏玉米最大产区。故本文以山东省为例考察了玉米种业对区域农业开发与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吉林省为例考察了玉米种业发展对农业发展模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作用。考察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动力因素,有三个因素影响最为突出:一是作为玉米种业自身技术因素,玉米品种改良是内驱动力;二是作为国家制度因素,国家农业科技政策是指针,具导引作用;三是作为产业经济杠杆,市场需求乃是玉米种子产业的核心环节,具强大推动力。最后总结了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特点;归纳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经验启示;指出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问题与不足。纵观20世纪玉米种业的发展,它体现出自身运行的特点,有巨大成就,亦有问题与不足,无论得失成败,都对我们今天玉米种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启示与借鉴。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强化种业科研,走创新之路;锐意体制改革,走产业集团化之路;加强种子品牌建设,走优质精品之路;严格市场监管,走依法治种之路;拓宽种子市场,走国际化之路。
王高勇[5](2010)在《强化种子监督 做大做强山西种业》文中提出农业部把今年确定为种子执法年,出台了《加强种子管理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规定。省厅孙连珠厅长多次强调要深入研究种子问题,加强种子管理工作,加快我省种子产业发展。这次会议的任务就是贯彻落实国家、省对种子工作的有关精神和要求,交流典型经验和做法,全面分析当前形势和存在问题,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下面,就加强我省种子管理工作,推进种业发展讲几点意见。
唐中杰[6](2009)在《河南省棉花生产与品种遗传改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河南是农业大省,也是植棉大省,自然生态条件优越,光、热、水、土等自然条件符合棉花生长发育要求,利于棉花生长。河南棉花生产一直稳步发展,面积虽有起伏,但一直稳定在70万公顷左右,占全国棉花播种面积的1/6,皮棉总产接近100万吨。本文在查阅国内外有关棉花生产和品种改良的基础上,以河南省棉花生产发展历程着手,对我省棉花生产发展优势及棉花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指出河南省棉花生产: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在曲折中前进,呈波浪式发展,生产布局不断集中、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生产能力不断增加。优良品种的推广对棉花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河南省棉花生产发展历程表明,品种改良是我省棉花生产从低水平到跻身国内先进行列的支撑点。1、产量性状遗传改良河南省近30年棉花品种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均有稳定的上升趋势,分别以每年18.8773kg/hm2/year、5.2671 kg/hm2/year和6.8239 kg/hm2/year的年增长率提高,其中籽棉产量年增长达显着水平,三个棉花产量组分性状的贡献大小依次是:株铃数>衣分>铃重,株铃数的贡献率最高。2、抗病性遗传改良河南省近30年棉花品种枯萎病指以每年0.2480的显着速度增加,黄萎病指以每年0.9679的速度增加,枯黄萎病在河南省棉花生产上的危害依然严峻。主要是近年来一些棉花新品种的抗病性差和棉农的一些不良耕作习惯所致。3、纤维品质遗传改良河南省近30年棉花品种绒长、比强度、马克隆值分别以每年0.0136mm、0.1159 cN/tex和0.0161的速度增长,其中纤维比强度和细度的变化达显着水平;品种改良应重视纤维品质各主要指标的协调,兼顾品质与产量、品质与早熟性之间的关系。4、棉花主要农艺性状遗传改良霜前花率、株铃数、铃重、衣分、株高和果枝数与皮棉产量之间成极显着正相关,影响力大小为:株铃数>果枝数>霜前花率>衣分≥株高>铃重,提高霜前花率、株铃数、铃重、衣分、株高和果枝数,可有效增加棉花皮棉产量;生育期、子指以及密度与皮棉产量成负相关,生育期长、子指和密度大不利于皮棉产量的提高。为进一步促进我省棉花育种工作的发展,带动我省棉花生产步出困境,必须与生物技术紧密结合,对常规育种技术进行改造升级,集成一套高产、优质、抗病虫和抗逆的棉花综合育种技术体系,创造各种类型的优异新材料,培育高产、优质、广适性棉花新品种,才能整体促进我省棉花生产的发展。
周新保[7](2008)在《河南种子产业化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文中指出种子是发展农业生产最基本、不可替代的有生命活力的重要生产资料,是决定农产品种产量和品质的最重要的因素。国内外农业生产实践证明,种子产业的发展是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主要途径。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发达国家的种子生产已发展成为集科研、生产、加工、销售、技术服务于一体的相当完善、颇具活力的可持续发展产业体系,有专家曾经预言:“种子将成为今后国际农业竞争乃至国际经济竞争的新焦点”,“谁掌握了种子谁就掌握了世界”。因此,加速种子产业化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作物种类众多,全省每年种子经营量约15亿公斤左右,因此,市场份额巨大。自《种子法》颁布实施以来,河南种子产业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种子科研体制、管理体制、育种技术、经营机制等诸多方面,与国外种业相比仍然存在一些差距,这些问题如不能迅速、很好地加以解决,必将制约我省种子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河南种业必将融入中国和世界种业的洪流之中.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必须研究国际、国内种业可持续发展所走过的道路和所积累的成功经验,结合河南省情和种业发展实际,探索出一条既符合本省实际,又与国际种业接轨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进一步发挥良种在农业生产中可持续发展的作用,促进河南农业持续、稳定、协调和全面发展,最终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发展目标。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特别是发达国家种子产业发展历程、成功经验及趋势预测等相关资料,结合对河南种子产业50多年来发展的调查,采用调查分析、对比分析、预测分析等方法和手段,对河南种业存在问题进行科学分析,指出我省种业发展存在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从种子生产上看,生产规模小,生产方式落后,种子生产设施薄弱,生产计划失控,经营风险加大;二是从种子经营上看,种子市场容量大,企业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经营管理落后;三是从技术创新体制上看,我省种业科研投入力度小,种质资源研究落后,原始创新能力差,科研体制亟待改进;四是从企业管理方面看,没有建立与市场经济接轨的现代企业制度,观念落后,宏观管理力度不够,市场化程度低;五是从品种管理方面看,品种审定技术手段落后,重品种审定数量轻品种审定质量,对品种知识产权缺乏有力的保护;六是从市场管理方面看,存在种子管理体制不顺、执法主体地位不够明确,种子管理队伍素质偏低,管理力量薄弱,缺乏必要办案经费和工具等问题。河南种业正处于可持续发展的起步阶段,参照国内外种业发展的过程和先进经验,结合省情,河南种业要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需要建立科技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和信息高速公路等五大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体系。科技创新是推动种业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源泉;科技创新的核心就是创新品种,只有一流的品种,才能带动企业发展;体制创新是促进企业发展的关键,通过联合重组,把分散的产业集中起来,实现育、繁、推、销一体化,形成规模经营;管理创新是实现种子产业化的根本保证,依法治种,强化种子管理,充分发挥种子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要通过建立建全种子管理体系和制度,提供良好的法律保证和社会环境,培育有序竞争的种子市场;人才是企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而知识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掌握知识人才的竞争,加强人才的引进、培养、选拔和任用,建立起培养和任用科技型人才从事种子企业经营管理的制度和办法,形成有利于科技型企业家干事创业的体制环境和社会环境;建立种业信息高速公路,扩展种子产业链,实现资源共享,是我省种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周应华[8](2007)在《江苏种子产业竞争力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江苏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强省,种业,作为江苏农业的技术排头兵,对江苏农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从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政垄断性和区域分割性”向市场经济下的自由竞争的转轨过程中,旧有种子体制弊端和问题日益显现,围绕如何加快江苏种业发展这一主题,运用科学的思想方法,针对江苏种子产业现状、影响江苏种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江苏种业竞争力等有关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提高江苏种子产业竞争力的具体对策措施,对促进江苏农业经济发展、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将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该研究首先从品种选育、主要农作物种类及其播种面积、种业企业、配套基础设施、配套法律法规等方面对江苏种业发展现状进行了描述,指出江苏种业存在“种业企业多而小、综合实力不强,品种选育取得突破、但缺少精品名品,配套规章逐步规范、但应急机制不到位,种子管理缺乏长效机制”等制约发展的主要问题。其次,分别从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的角度,对江苏种业发展现状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进而,在分析省内优势企业及主要竞争对手的基础上,对江苏种业的优势、劣势、发展机会与外部威胁等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构建种子产业竞争力研究框架和建立江苏种子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从种子产品竞争力、种子企业竞争力、种子产业结构竞争力、种子支撑环境竞争力等方面,对江苏种子产业竞争力进行了客观评价,得出了江苏种业竞争力处于中等偏上的研究结论。然后,推出“明晰多层次的战略目标,资本与品牌协同运作的战略思路,视角全球化而实施本地化的战略原则,借助资本张力、外延式发展和内涵式发展并重的战略扩张方式,把握种业企业关键成功因素、培育核心竞争力,重视软性因素、形成具有向心力的企业文化”等的江苏种业竞争力提升战略,并提出(1)构建新型种业体系,促进江苏种业发展;(2)培育市场竞争主体,提升种业企业竞争力;(3)完善机制,加强种子产业支撑环境建设;(4)发挥行业协会作用,促进行业行为自律等提升江苏种业竞争力的具体措施。最后,针对影响江苏种业发展的主要政策措施——种子法律法规、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制度、良种补贴政策等,对其存在主要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响应的改进和完善策略。
陆志强[9](2007)在《江苏省水稻育种与优质稻米产业发展策略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水稻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单产较高、总产最多的粮食作物。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十分重视育种对发展水稻粮食生产的作用,使水稻育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的多样化,研究选育水稻优质和超高产新品种,对保证我国粮食安全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江苏水稻种植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江苏在水稻育种上具有优势,先后育成品种(组合)243个,育种技术和育成品种的产量水平,一直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特别是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的成功选育,打开了我省超级稻育种的新局面;优质水稻品种不断涌现,杂交粳稻发展迅速,产量水平逐年上升,新品种的综合素质得到极大提高。育种目标由高产为主转向优质、高产、多抗并重,并加速培育优质米。加快优质高产多抗水稻新品种的选育与生产利用,优质品种占有率逐年提高。稻米产业发展中,充分发挥地理和资源优势。稻米产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优化布局、优化品种和安全生产为基础,集聚组织资源、集聚技术力量、集聚项目资金,围绕稻米产业化的各个环节,整合各方面的力量,通过优质稻品种研发、优质稻米基地建设、优质稻米安全生产技术配套、稻米加工龙头企业建设、优质稻米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健全,做大做强我省的稻米产业,使全省优质稻米商品率达到90%以上,提高“苏米”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贺桂仁[10](2006)在《河南省棉花生产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认为棉花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近年来,随着纺织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棉花形势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产需缺口加大,进口棉花急剧增加。仅2005年进口棉花257万吨,占同期世界棉花贸易量的29%,占同期国内棉花消费量的27%。从中长期发展看,纺织服装业是我国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产业,对外出口将继续呈现增长态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均纤维占有量和消费量也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这些都将导致棉花需求量的快速增长。“十一五”期间,棉花的年需求量预计将达1000万吨以上。河南省是全国产棉大省,常年种植面积和总产约占全国的1/6。长期以来,全省所产棉花在满足本省需求的基础上,每年还要安排出口和外调,为全国棉花实现供求平衡作出了重要贡献。但近年来,全省棉纺工业发展迅速,棉纺需求超出了常年的生产能力,河南省已从棉花调出省转变为净调入省。根据河南省纺织工业发展规划,预计到2010年,河南棉纺生产能力可达到1500万锭(含气流纺),是2005年的1.68倍,纱产量将达到220万吨,届时产需缺口将进一步扩大。全省棉花生产能力如果不能尽快恢复、稳步提高,不仅不能满足本省的纺织需求,而且将直接危及到全国棉花的需求安全。河南省地处中原,自然生态条件优越,光、热、水、土等自然条件符合棉花生长发育要求,利于棉花生长,是全国棉花生产优势区域之一。多年来,发展棉花生产有力地促进了全省棉区经济的发展,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是增加农民收入、振兴棉区经济的重要支撑点。从可持续发展来看,棉花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湿性、透气性、保暖性、柔软性和穿着舒适、染色牢固等优点,作为可再生资源,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以国内外棉花生产、消费情况为背景,对河南省棉花生产的变化趋势、区域分布、新品种及植棉技术推广应用情况,以及全省棉花生产的竞争能力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指出了当前河南省棉花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棉花生产波动大,总产徘徊不前:二是棉花质量问题突出:三是棉花科技支撑能力相对较弱;四是棉花生产投资力度减弱,生产后劲不足。并就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河南省及全国棉花需求增长趋势和本省棉花生产现实条件,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全省棉花种植面积应力争恢复到950千公顷左右、总产100万吨的生产目标,并提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对策建议:一是恢复棉花面积、优化区域布局;二是抓好关键环节,提升棉花质量;三是制定扶持政策,加大科技投入,增强生产后劲;四是积极推进棉花产业化经营,逐步扩大经营规模;五是抓好服务创新,提高系统管理能力,为确保棉花生产的持续发展保驾护航。文章强调要提高河南棉花生产的整体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实现棉花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在棉花生产的各环节上采取系统的、综合的配套措施,而不仅仅是某一方面的、单一的措施。
二、我省又一批农作物新品种通过审定(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省又一批农作物新品种通过审定(续)(论文提纲范文)
(1)吉林省玉米种业竞争力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玉米的地位和战略作用 |
1.1.2 玉米种业的地位和战略作用 |
1.1.3 玉米在吉林省的地位和战略作用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1 种业竞争力研究现状 |
1.3.2 商业化育种研究现状 |
1.3.3 玉米供给侧研究现状 |
1.3.4 生产效率研究现状 |
1.3.5 竞争力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
1.3.6 研究现状评述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框架 |
1.4.1 主要内容 |
1.4.2 论文框架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种子产业与种子行业 |
2.1.2 国家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与企业竞争力 |
2.1.3 玉米种业 |
2.2 理论基础 |
2.2.1 波特竞争理论 |
2.2.2 比较优势理论 |
2.2.3 制度变迁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5 系统科学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国内外玉米种业发展分析及经验借鉴 |
3.1 国外玉米种业发展概况 |
3.1.1 美国玉米种业发展概况 |
3.1.2 德国玉米商业化育种模式 |
3.1.3 法国玉米商业化育种模式 |
3.2 国内玉米种业发展概况 |
3.2.1 国内玉米种业发展历程 |
3.2.2 国内玉米种业发展现状 |
3.2.3 国内玉米种业政策法规 |
3.2.4 国内玉米生产现状 |
3.3 吉林省玉米种业发展概况 |
3.3.1 吉林省玉米种业发展历程 |
3.3.2 吉林省玉米种业发展现状 |
3.3.3 吉林省玉米种业政策法规 |
3.3.4 吉林省玉米生产现状 |
3.4 吉林省玉米种业存在的差距 |
3.4.1 技术差距 |
3.4.2 资源差距 |
3.4.3 规模差距 |
3.5 商业化育种模式经验借鉴 |
3.5.1 国外商业化育种模式经验总结 |
3.5.2 对吉林省的启示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DEA-SBM模型的吉林省玉米品种生产效率研究 |
4.1 玉米品种生产效率测度指标体系构建 |
4.1.1 生产效率测度指标选取原则 |
4.1.2 生产效率投入-产出指标设定 |
4.2 问卷检验与描述性统计 |
4.3 DEA模型与方法 |
4.3.1 CCR模型 |
4.3.2 BCC模型 |
4.3.3 DEA-SBM模型 |
4.4 效率测算及结果分析 |
4.4.1 DEA-SBM模型测算 |
4.4.2 非有效决策单元冗余分析 |
4.5 提升吉林省玉米品种生产效率政策建议 |
4.5.1 加快种业资源整合,培植省内驰名种业 |
4.5.2 加大科研投入,重视育种单位研发能力建设 |
4.5.3 完善良种补贴政策,增加技术采用补贴种类 |
4.5.4 加强补贴调节,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 |
4.5.5 创新低成本、高产出耕作模式,加快集约化进程 |
4.5.6 加大玉米种植技术示范推广,鼓励农户尝试新技术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主成分分析-BP神经网络的吉林省种子企业竞争力评价 |
5.1 种子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1.1 种子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5.1.2 种子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设定 |
5.2 种子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数据 |
5.3 主成分分析-BP神经网络模型与方法 |
5.3.1 主成分分析模型与方法 |
5.3.2 BP神经网络模型与方法 |
5.4 竞争力评价及结果分析 |
5.4.1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竞争力分析 |
5.4.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竞争力训练 |
5.4.3 种子企业竞争力指数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市场需求变化的吉林省玉米品种有效供给能力研究 |
6.1 吉林省玉米生产趋势研判 |
6.1.1 专用型玉米需求稳中有升 |
6.1.2 高品质玉米品种需求加强 |
6.1.3 种植过程注重节本增效 |
6.1.4 玉米规模化种植程度提高 |
6.2 新趋势下吉林省玉米品种供给能力现状 |
6.2.1 专用型玉米品种缺口大 |
6.2.2 优质品种仍显不足 |
6.2.3 省外品种占主导地位 |
6.3 供给不足的根源分析 |
6.3.1 育种与推广脱节 |
6.3.2 体制机制相对落后 |
6.3.3 知识产权保护不力 |
6.3.4 市场竞争持续加剧 |
6.3.5 种业呈现局部泡沫化 |
6.4 提高吉林省玉米品种供给能力的对策建议 |
6.4.1 推进培植规模化种子企业 |
6.4.2 强化种子企业育种主体地位 |
6.4.3 提高种子企业经营能力 |
6.4.4 加快优良品种选育进程 |
6.4.5 建立健全配套体制机制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吉林省玉米种业竞争力提升的模式及路径 |
7.1 传统育种模式及现存问题 |
7.1.1 传统育种模式 |
7.1.2 现存问题 |
7.2 科企合作育种模式及现存问题 |
7.2.1 科企合作育种模式 |
7.2.2 现存问题 |
7.3 基于商业化育种模式的玉米种业竞争力提升路径 |
7.3.1 商业化育种模式构建 |
7.3.2 吉林省玉米种业路径选择 |
7.4 促进吉林省商业化育种保障措施 |
7.4.1 完善配套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 |
7.4.2 加大育种研发投入力度 |
7.4.3 注重科研管理人才储备 |
7.4.4 聚焦特色玉米品种选育和推广 |
7.4.5 建立种质资源保护共享体系 |
7.4.6 循序渐进构建商业化育种体系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局限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导师简介 |
(2)见证种业成就 拓展美好未来(论文提纲范文)
一、主要开展的工作 |
1. 全力做好调控保障, 确保了农业用种安全。 |
2. 继续狠抓安全监管, 营造了公平竞争环境。 |
3. 依法严把准入关口, 规范了生产经营秩序。 |
4. 贯彻落实种业规划, 加快了现代种业发展步伐。 |
5. 继续做好新品种展示, 奠定了主导品种推广基础。 |
6. 认真做好种子事件查处, 维护了种子行业形象。 |
7. 全力加大培植力度, 增强了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
8. 加强业务技能培训, 提高了种子管理工作水平。 |
二、工作计划 |
1. 加快制订种业发展规划。 |
2. 谋划好种子工程项目。 |
3. 继续抓好新品种展示、试验示范工作。 |
4. 继续做好“两证”的审核工作。 |
5. 强化种子市场监督管理。 |
6. 努力提高干部队伍素质。 |
7. 完善种子储备制度。 |
8. 制定落实种子纠纷预案。 |
(3)安徽种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种子产业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
1.2.1 种子产业的概念 |
1.2.2 现代种子产业的基本特征 |
1.2.2.1 育、繁、推一体化 |
1.2.2.2 制种基地规模化 |
1.2.2.3 生产加工专业化 |
1.2.2.4 质量管理标准化 |
1.2.2.5 企业管理现代化 |
1.2.2.6 产业服务社会化 |
1.3 国外种业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种业发展历程 |
1.3.1.1 政府管理时期 |
1.3.1.2 立法过渡时期 |
1.3.1.3 垄断经营时期 |
1.3.1.4 跨国公司竞争时期 |
1.3.2 国外种业发展趋势 |
1.3.2.1 行业管理规范化 |
1.3.2.2 种子生产标准化 |
1.3.2.3 公司经营规模化 |
1.3.2.4 资本运作国际化 |
1.4 我国种业研究动态 |
1.4.1 我国种子产业的形成 |
1.4.1.1 “群选群留”阶段 |
1.4.1.2 “四自一辅”阶段 |
1.4.1.3 “四化一供”阶段 |
1.4.1.4 市场化经营阶段 |
1.4.2 我国种子产业发展的特点 |
1.4.2.1 经营主体多元化格局基本形成 |
1.4.2.2 良种推广成效显着 |
1.4.2.3 种子基地生产能力持续增强 |
1.4.2.4 种子质量明显提高 |
1.4.2.5 种子市场管理日趋完善 |
1.4.2.6 现代营销模式初步形成 |
1.5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2 安徽种业发展历程与现状 |
2.1 安徽种业发展历程 |
2.1.1 群选群留阶段 |
2.1.2 “四自一辅”阶段 |
2.1.3 “四化一供”阶段 |
2.1.4 种子产业化阶段 |
2.2 安徽育种科研情况分析 |
2.2.1 水稻 |
2.2.1.1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
2.2.1.2 丰乐种业 |
2.2.1.3 荃银高科种业 |
2.2.2 小麦 |
2.2.2.1 安徽省农科院小麦研究室 |
2.2.2.2 安徽农业大学 |
2.2.2.3 淮北地区 |
2.2.3 玉米 |
2.2.4 大豆 |
2.2.5 棉花 |
2.2.6 油菜 |
2.2.7 瓜菜 |
2.3 安徽种业基地制种情况 |
2.3.1 制种基地体系的建立 |
2.3.2 制种基地的现状 |
2.3.2.1 小麦种子基地生产 |
2.3.2.2 水稻种子基地生产 |
2.3.2.3 玉米种子基地生产 |
2.3.2.4 大豆种子基地生产 |
2.3.2.5 油菜种子基地生产 |
2.3.2.6 棉花种子基地生产 |
2.3.2.7 瓜菜作物种子基地生产 |
2.4 安徽种业加工情况 |
2.4.1 种业加工历史 |
2.4.2 种业加工现状 |
2.5 安徽种子企业现状 |
2.6 安徽省种子管理情况 |
2.6.1 种子管理体系现状 |
2.6.2 安徽品种审定制度现状 |
2.6.3 安徽植物新品种保护现状 |
3 安徽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
3.1 育种科研存在问题分析 |
3.1.1 专业分工不清 |
3.1.2 区域布局不合理 |
3.1.3 育种资源分散 |
3.1.4 商业化育种基础薄弱 |
3.2 基地生产方面存在问题 |
3.2.1 制种水平良莠不齐,质量控制难度大 |
3.2.2 制种缺乏统一的计划和管理 |
3.2.3 三杂种子生产不足 |
3.3 种子加工体系存在问题分析 |
3.3.1 种子加工布局不合理 |
3.3.2 工艺与设备落后 |
3.3.3 缺乏农业机械专业人才 |
3.4 种子营销方面存在的问题 |
3.4.1 企业集中度低 |
3.4.2 品牌化程度低 |
3.4.3 专业化程度低 |
3.4.4 人才流失严重 |
3.5 种子管理方面存在问题 |
3.5.1 监管体系不健全 监管手段落后 |
3.5.2 品种试验体系不健全,设施简陋 |
3.5.3 品种产权缺乏保护 |
3.5.4 种业信息体系不健全 |
4 安徽省种业发展思路与对策 |
4.1 安徽省种业发展思路 |
4.2 安徽省种业发展对策 |
4.2.1 改革育种科研体制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
4.2.1.1 改革科研管理体制 |
4.2.1.2 整合科研育种资源 |
4.2.1.3 加大扶持力度 激发创新活力 |
4.2.2 加强计划和调控 建设现代种业生产基地 |
4.2.2.1 加大资金投入 建设四化种子基地 |
4.2.2.2 科学制定计划,减少生产风险 |
4.2.2.3 依法规范种子生产行为 |
4.2.3 建立现代种子加工体系,提高种子加工技术水平 |
4.2.3.1 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
4.2.3.2 改进工艺,提高质量 |
4.2.3.3 稳定队伍,培养人才 |
4.2.4 加快种子经营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现代种业制度 |
4.2.4.1 着力促进强强联合,走规模化发展道路 |
4.2.4.2 重点扶持龙头企业,走品牌化发展道路 |
4.2.4.3 鼓励中小企业发展,走专业化发展道路 |
4.2.4.4 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
4.2.5 构建适应市场经济的现代种子管理体系 |
4.2.5.1 完善管理和执法手段,加强种子管理体系建设 |
4.2.5.2 加大品种试验体系投入 |
4.2.5.3 根据市场需要,改进品种审定 |
4.2.5.4 采取多种措施保护品种权人的合法权益 |
4.2.5.5 搭建信息平台,完善公共服务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科技创新是推动种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
5.2 体制创新是促进安徽种业发展的关键 |
5.3 管理创新是实现种子产业化的根本保证 |
5.4 人才队伍建设是安徽种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 |
5.5 建设种业信息平台是安徽种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条件 |
四、基本结构与研究重点 |
五、研究方法与手段 |
六、创新之处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传入—1962) |
第一节 玉米在中国的引进、传播及影响 |
一、玉米引进中国的途径探讨 |
二、玉米在中国的传播 |
三、玉米在中国传播的影响 |
第二节 玉米农家种相关技术的继承与改良 |
一、玉米农家种相关技术的继承 |
二、近代玉米种业相关技术的改良创新 |
三、金皇后等标志性玉米品种的推广与利用 |
第三节 玉米农家种改良创新的科技特征 |
一、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 |
二、以科学实验为基础 |
三、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 |
四、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 |
第二章 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 |
第一节 杂交玉米栽培技术演变 |
一、玉米栽培发展状况及特点 |
二、主要玉米生产技术的发展演变 |
第二节 玉米种质资源的整理与利用 |
一、我国玉米种质资源的搜集过程 |
二、中国玉米种质资源分布 |
三、玉米抗病性改良与种质资源利用 |
四、中单2号等标志性玉米品种推广与利用 |
第三节 玉米种质创新理论及技术演变 |
一、"南繁"等异地培育理论的创立与推广 |
二、玉米杂种优势技术创新与利用 |
三、玉米推广体系的初创与曲折发展 |
第三章 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1976—1994) |
第一节 紧凑型玉米品种变革的科技基础 |
一、现代玉米育种技术的创新 |
二、玉米杂交优势群的形成与利用 |
第二节 紧凑型玉米的产生与利用 |
一、紧凑型玉米的产生 |
二、紧凑型玉米品种的效应 |
三、掖单13号等标志性玉米品种推广与利用 |
第三节 紧凑型玉米栽培与管理技术 |
一、紧凑型玉米的栽培技术 |
二、紧凑型玉米的管理技术 |
三、紧凑型玉米选育栽培的问题与启示 |
第四章 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形成与运营机制(1995—至今) |
第一节 现代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发展变革 |
一、玉米种业发展的历史进程 |
二、中国玉米种业体制的转变 |
三、玉米品种评定与审(认)定的演变 |
四、玉米品种推广体系的推进与创新 |
第二节 现代玉米种业发展态势分析 |
一、玉米品种研发体系 |
二、玉米种子生产、加工及销售体系 |
三、玉米种子行业管理体系 |
四、玉米产业组织结构 |
五、玉米种业需求及风险控制状况 |
第三节 现代玉米种业公司个案分析—以登海、德农种业为例 |
一、登海种业公司发展分析 |
二、北京德农种业公司发展分析 |
第五章 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影响与动因分析 |
第一节 玉米种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分析 |
一、促进玉米产量提高与面积扩大 |
二、推动了区域农业开发与经济发展 |
三、改变了农业发展模式与经济增长方式 |
第二节 技术因素—玉米品种改良的内驱动力 |
一、农家品种的评选及品种间杂交种的选育 |
二、玉米双交种的培育 |
三、玉米单杂交种的培育及其发展 |
四、玉米科学家的贡献 |
第三节 制度因素—国家农业科技政策的推动 |
一、组织玉米育种攻关和改革管理措施 |
二、玉米种子工程 |
三、知识产权法与植物新品种保护 |
四、种子法颁布历程 |
第四节 市场因素—玉米消费需求的拉动 |
一、市场需求理论分析 |
二、玉米市场需求的态势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5)强化种子监督 做大做强山西种业(论文提纲范文)
1 认清形势, 提高认识, 进一步增强种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
1.1 是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要求 |
1.2 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 |
1.3 是种子产业健康发展的要求 |
1.4 是维护农民利益的要求 |
2 正视问题, 总结经验, 坚定抓好种业工作的信心 |
2.1 从产业发展来看 |
2.2 从管理自身来讲 |
3 突出重点, 明确任务, 切实做好种子管理工作 |
3.1 认真搞好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 |
3.2 严格品种管理, 完善品种退出机制 |
3.3 加强种子市场监管, 规范种子执法行为 |
3.4 认真实施好良种补贴工作 |
4 创新发展思路, 推进我省种业健康发展 |
4.1 精细组织制定“十二五”种业发展规划 |
4.2 强化发展意识, 科学应对挑战 |
4.3 抓住关键环节,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
4.4 以标准化、规模化推进产业的升级 |
4.5 树立企业形象, 实施品牌战略 |
4.6 规范企业行为, 强化诚信建设 |
(6)河南省棉花生产与品种遗传改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棉花生产概述 |
1.1.1 世界棉花生产 |
1.1.2 我国棉花生产 |
1.2 我国棉花品种遗传改良状况 |
1.2.1 棉花产量性状改良研究进展 |
1.2.2 棉花品质性状改良研究进展 |
1.2.3 棉花产量与品质性状间关系的演变研究 |
1.2.4 棉花抗病性改良研究进展 |
1.2.5 转基因抗虫棉研究进展 |
1.3 我国棉花品种遗传改良的成就和不足 |
1.4 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2 河南省棉花生产形势研究 |
2.1 河南省棉花生产在全国的位置和比重 |
2.2 河南省棉花的生产优势 |
2.2.1 河南是全国棉花生产优势区域之一 |
2.2.2 植棉历史悠久,棉花生产相对稳定 |
2.2.3 人力资源优势明显,植棉比较效益高 |
2.2.4 河南省具有信息区位优势 |
2.2.5 河南省具有产业化基础 |
2.3 河南省棉花生产发展历程 |
2.3.1 第一个快速发展和稳定阶段(1949~1960年) |
2.3.2 波动剧烈的时期(1961~1981年) |
2.3.3 波动中快速发展的阶段(1982~1992年) |
2.3.4 稳步递减阶段(1993~2000年) |
2.3.5 恢复性增长阶段(2000~2007年) |
2.3.6 滑坡阶段(2007年至今) |
2.4 河南省棉花生产存在的问题 |
2.4.1 生产条件差,自然灾害频繁 |
2.4.2 生产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 |
2.4.3 生产波动大,总产徘徊不前 |
2.4.4 品质结构单一,质量问题突出 |
2.4.5 枯黄萎病发生依然严重,次生害虫危害逐年增大 |
2.4.6 国家缺乏对棉花的优惠政策,植棉比较效益差 |
2.4.7 科研经费和人才严重短缺,生产技术的老化 |
2.4.8 资源制约发展,增产难度加大 |
2.4.9 棉田污染加重,环保压力增大 |
2.4.10 市场监管力度不够,削弱了棉花生产的发展 |
2.5 品种改良对河南省棉花生产的促进作用 |
2.5.1 不同历史时期河南省棉花研究进展及其成就 |
2.5.2 近期河南省棉花生产代表品种介绍 |
2.6 小结与讨论 |
3 河南省棉花品种遗传改良研究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河南省棉花审定品种概况 |
3.2.2 产量遗传性状改良 |
3.2.3 抗病性研究 |
3.2.4 纤维品质遗传改良研究 |
3.2.5 综合农艺性状遗传改良研究 |
3.3 小结与讨论 |
3.3.1 提高棉花产量,集成配套生产技术 |
3.3.2 加强抗病育种、综合防治 |
3.3.3 创新棉花资源,提升纤维品质 |
3.3.4 合理配置棉花综合农艺性状 |
4 河南省棉花发展展望 |
4.1 河南省棉花生产形势展望 |
4.1.1 加强科技创新,提高棉花生产质量和效益 |
4.1.2 调优区域布局,提升棉花产品档次 |
4.1.3 加强政策扶持,建立长期稳定发展的机制 |
4.1.4 加强市场监管,保护棉花产业健康发展 |
4.1.5 建立产业合作机制,推进棉花生产的产业化进程 |
4.2 河南省棉花品种遗传改良展望 |
4.2.1 选育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棉花新品种 |
4.2.2 满足纤维品质的多元化需求,进行品质改良 |
4.2.3 继续加强抗黄萎病育种 |
5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附表1 近30年来河南省已审棉花品种的系谱来源、应用面积及获奖情况 |
附表2 近30年河南审定棉花品种性状一览表 |
(7)河南种子产业化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国外种子产业化研究动态 |
1.1.1 国外种子产业化的形成 |
1.1.2 国外种子产业化的特征及发展趋势 |
1.2 我国种子产业化的研究动态 |
1.2.1 我国种子产业化的形成 |
1.2.2 我国种子产业化的发展特点 |
1.3 种子产业化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
2. 引言 |
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4. 河南种子产业化调查与问题分析 |
4.1 河南种业发展情况分析 |
4.1.1 河南种业发展历程 |
4.1.2 河南种业发展特点 |
4.2 河南种子经营体系情况分析 |
4.2.1 河南种子经营体系的发展阶段 |
4.2.2 河南种子经营体系存在问题分析 |
4.3 河南品种选育与更新利用情况分析 |
4.3.1 河南品种选育更新综述 |
4.3.2 河南主要农作物品种的选育与更新利用情况 |
4.3.3 河南品种更新利用存在问题分析 |
4.4 河南良种繁育体系情况分析 |
4.4.1 河南良种繁育体系的建立 |
4.4.2 河南良种繁育体系发展现状 |
4.4.3 河南良种繁育存在问题分析 |
4.5 河南种子加工体系情况分析 |
4.5.1 河南种子加工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
4.5.2 河南种子加工体系存在问题分析 |
4.6 河南种子质量保证体系情况分析 |
4.6.1 河南种子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和发展 |
4.6.2 河南种子质量保证体系问题分析 |
4.7 河南品种审定与植物新品种保护情况分析 |
4.7.1 河南品种审定的建立与发展 |
4.7.2 河南品种审定的发展特点 |
4.7.3 河南新品种保护的建立与发展 |
4.7.4 河南品种审定与新品种保护问题分析 |
4.8 河南种子管理体系情况分析 |
4.8.1 河南种子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
4.8.2 河南种子管理体系存在问题分析 |
5. 加快河南种子产业化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
5.1 河南省种子产业化发展思路 |
5.2 河南省种子产业化发展对策 |
5.2.1 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建立干事创业的体制和社会环境 |
5.2.2 加快种子科研体制改革,提升种业科研创新能力 |
5.2.3 加快种子经营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现代种业制度 |
5.2.4 加强科学计划和宏观调控,积极发展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
5.2.5 建立健全种子加工技术体系,提高种子加工综合技术水平 |
5.2.6 强化种子质量标准,建立健全种子质量保证体系 |
5.2.7 建立和完善品种审定制度,把好品种准入关 |
5.2.8 完善配套法规和激励措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 |
5.2.9 构建适应市场经济的现代种子管理体系 |
5.2.10 加强种子产业协会功能,建设种业信息高速公路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科技创新是推动种业发展的源泉 |
6.2 体制创新是促进种业发展的关键 |
6.3 管理创新是实现种子产业化的根本保证 |
6.4 人才队伍建设是种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 |
6.5 建设种业信息高速公路是种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
主要参考文献 |
Abstract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工作业绩 |
(8)江苏种子产业竞争力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种子产业的相关基本概念 |
1.2.2 种子产业研究进展 |
1.2.3 产业竞争力理论综述 |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结构 |
1.6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
1.6.1 可能的创新 |
1.6.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江苏种业发展概况 |
2.1 江苏种业发展概况 |
2.1.1 计划性阶段 |
2.1.2 双轨制阶段 |
2.1.3 “种子工程”和市场化阶段 |
2.2 江苏种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2.2.1 江苏种业发展现状 |
2.2.2 江苏种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三章 江苏种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3.1 有利因素分析 |
3.1.1 独特生态条件,造就江苏较大的种业市场空间 |
3.1.2 区域经济发达,促进种子贸易活跃 |
3.1.3 《种子法》及其配套规章制度实施,促进规范、多元化和自由竞争种业时代的到来 |
3.1.4 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制度实施,促进科技创新和种业发展 |
3.1.5 科研综合实力较强,稻麦育种优势突出 |
3.2 不利因素分析 |
3.2.1 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阻碍了新品种的推广 |
3.2.2 土地经营分散化,难以形成规模效益,限制了种子等科技产品推广 |
3.2.3 良种补贴,在鼓励农户购种的同时,促使县级种业公司垄断区域市场格局的重新形成 |
3.2.4 农业推广人员少、经费不足,种子产业相关的配套服务技术措施不到位,非种子质量问题而引发的种子纠纷不断 |
第四章 江苏种业竞争力分析 |
4.1 省内优势企业及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
4.1.1 省内优势企业分析 |
4.1.2 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
4.2 与竞争对手的比较 |
4.2.1 优势分析 |
4.2.2 劣势分析 |
4.2.3 机会分析 |
4.2.4 威胁分析 |
4.3 竞争力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 |
4.3.1 种子产业竞争力研究框架 |
4.3.2 江苏种子产业竞争力的评价体系 |
4.4 江苏种业竞争力评价 |
4.4.1 种子产品竞争力分析 |
4.4.2 江苏种子企业竞争力分析 |
4.4.3 江苏种子产业结构竞争力分析 |
4.4.4 江苏种子产业支撑环境竞争力分析 |
4.4.5 江苏种子产业竞争力评价 |
第五章 提升江苏种子产业竞争力策略与措施 |
5.1 提升种业竞争力的战略对策 |
5.1.1 明晰、多层次的战略目标 |
5.1.2 资本与品牌协同运作的战略思路 |
5.1.3 “视角全球化、实施本地化”的战略原则 |
5.1.4 借助资本张力,外延式发展和内涵式发展并重的战略扩张方式 |
5.1.5 把握种业企业的关键成功因素,培育江苏种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
5.1.6 实施标杆管理,赶超国内同类领先企业 |
5.1.7 重视软性因素,形成具有向心力的企业文化氛围 |
5.2 提升种业竞争力的具体措施 |
5.2.1 构建新型种业体系,促进江苏种业发展 |
5.2.2 培育市场竞争主体,提升种业企业竞争力 |
5.2.3 完善机制,加强种子产业支撑环境建设 |
5.2.4 发挥行业协会作用,促进行业行为的自律 |
第六章 政策建议 |
6.1 完善种子相关法律法规 |
6.1.1 存在的主要问题 |
6.1.2 完善策略 |
6.2 推进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制度向纵深发展 |
6.2.1 突出存在问题 |
6.2.2 完善措施 |
6.3 改革现行“良种补贴”政策 |
6.3.1 突出问题 |
6.3.2 改革策略 |
参考文献 |
附录之一 |
附录之二 |
附录之三 |
附录之四 |
致谢 |
(9)江苏省水稻育种与优质稻米产业发展策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水稻育种研究的简要回顾 |
1.1.1 地方品种的征集与整理 |
1.1.2 矮化育种 |
1.1.3 杂交优势利用 |
1.1.3.1 三系杂交稻 |
1.1.3.2 两系杂交稻 |
1.1.4 超级稻育种 |
1.1.5 生物技术应用 |
1.1.6 航空诱变育种 |
1.2 稻米产业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江苏省水稻生产与育种 |
2.1 江苏省自然资源与稻作区划 |
2.1.1 自然资源 |
2.1.2 江苏省稻作历史 |
2.1.3 江苏省水稻类型多样 |
2.1.4 江苏省稻作区划 |
2.2 江苏省水稻生产基本情况分析 |
2.3 江苏省水稻推广品种的产量水平 |
2.4 江苏省水稻生产发展趋势 |
2.4.1 扩粳压籼结构调整 |
2.4.2 粳稻良种补贴 |
2.5 水稻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防止措施 |
2.5.1 病虫害影响 |
2.5.2 极端气候影响 |
2.6 江苏省水稻育种现状 |
2.6.1 育成品种产量水平 |
2.6.3 新品种品质、抗性 |
2.7 江苏省水稻育种单位 |
2.7.1 江苏省农科院 |
2.7.2 南京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
2.7.3 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
2.7.4 其他育种单位 |
2.7.5 种子企业研发水稻新品种 |
2.8 江苏省水稻育种进展 |
2.8.1 常规水稻育种 |
2.8.2 三系杂交籼稻育种 |
2.8.3 三系杂交粳稻育种 |
2.8.4 两系杂交籼稻育种 |
2.8.5 江苏省优质水稻新品种选育 |
2.8.5 抗性育种 |
2.9 江苏省水稻育种发展方向 |
2.9.1 基础理论研究 |
2.9.2 育种方法多样化 |
2.9.3 加强优质常规粳稻、杂交粳稻组合选育 |
2.9.4 江苏省水稻水稻品种输出 |
2.9.5 育种发展新要求 |
第三章 江苏省优质稻米产业发展策略分析 |
3.1 江苏省稻米产业现状 |
3.1.1 农业支柱产业特征明显 |
3.1.2 江苏省稻米产业比较优势 |
3.1.3 稻米产业发展科技支撑体系完备 |
3.1.4 稻米产业化开发及市场开拓能力较大 |
3.2 江苏省稻米制约因素 |
3.2.1 优质不优价,严重制约了优质稻生产的发展 |
3.2.2 优质品种的选择、适宜大面积推广应用的优质品种较少 |
3.2.3 政府重视力度不够 |
3.2.4 规模小、收购难 |
3.2.5 订单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
3.2.5.1 实施方法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
3.2.5.2 订单规模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
3.2.5.3 订单生产履约率低 |
3.2.6 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服务问题 |
3.2.7 合理定价问题 |
3.2.8 部门利益冲突 |
3.2.9 稻米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体系有待深化研究 |
3.2.10 稻米加工质量差、缺乏龙头企业 |
3.2.11 产业链松散,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
3.2.12 缺少精品名牌 |
3.3 江苏省稻米发展策略分析 |
3.3.1 制定并实施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的政策,协调部门间的利益 |
3.3.2 规划并建设优质稻米优势产业带 |
3.3.3 加大选育与推广优质水稻品种力度 |
3.3.4 实施种子工程,推进品种优质化 |
3.3.5 积极推进无公害生产,加强标准化管理 |
3.3.6 坚持优质优价政策,调动农民种植优质稻的积极性 |
3.3.7 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加强优质稻米加工及品牌创建工作 |
3.3.8 健全优质稻米合作经济组织,实现生产经营订单化 |
3.3.9 完善营销体系,立足稻米营销外向化 |
3.3.10 重视稻米质量标准建设 |
3.3.11 优质稻米优势产业基地建设、规模化生产 |
3.3.13 完善政策机制,实施长效发展战略 |
3.3.14 实施综合开发,实施工业化发展 |
3.3.15 配套产业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4.2.1 水稻育种发展动向 |
4.2.2 稻米产业发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河南省棉花生产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世界棉花生产与消费概述 |
1.1.1 世界棉花生产概况 |
1.1.2 世界棉花消费概况 |
1.1.3 世界棉花贸易概况 |
1.2 中国棉花生产、消费与贸易情况 |
1.2.1 中国棉花生产情况 |
1.2.2 中国棉花消费情况 |
1.2.3 中国棉花进出口情况 |
1.2.4 中国棉花品质状况 |
1.3 河南省棉花生产与需求概况 |
1.3.1 河南省棉花生产情况 |
1.3.2 河南省棉花消费情况 |
2 引言 |
2.1 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发展棉花生产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 |
2.2 河南是产棉大省,发展棉花生产可促进棉区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
2.3 河南是纺织大省,全省以棉花为原料的纺织工业增值潜力巨大 |
2.4 从可持续发展看,发展棉花生产前景广阔 |
3 研究方法 |
4 河南省棉花生产现状及分析 |
4.1 河南省棉花面积、单产和总产的变化趋势 |
4.2 河南棉花生产区域分布 |
4.2.1 区划布局情况 |
4.2.2 生产布局情况 |
4.3 棉花新品种及植棉技术推广应用情况 |
4.4 河南省棉花生产竞争力分析 |
4.4.1 单产水平比较 |
4.4.2 生产成本比较 |
4.4.3 产品质量比较 |
5 河南省棉花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5.1 棉花生产波动大,总产徘徊不前 |
5.1.1 棉价忽高忽低,不利于棉农安排生产 |
5.1.2 生产资料价格居高不下,植棉效益降低 |
5.1.3 生产基础条件较差,抗灾能力不强 |
5.2 棉花质量问题突出,亟待解决 |
5.2.1 棉花品种多、乱、杂问题比较严重 |
5.2.2 棉农植棉规模小 |
5.3 棉花科技支撑能力相对较弱 |
5.3.1 棉花新品种选育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 |
5.3.2 棉花栽培技术没有新的突破 |
5.3.3 棉花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 |
5.3.4 棉农文化素质相对较低 |
5.4 棉花生产投资力度减弱,生产后劲不足 |
6 河南省棉花生产稳步发展的对策措施 |
6.1 恢复棉花面积、优化区域布局 |
6.2 抓好关键环节,提升棉花质量 |
6.2.1 分区域选定主推品种,逐步实现按品质进行区划种植 |
6.2.2 建立大面积棉花原、良种繁育基地 |
6.2.3 坚持标准化生产,提高棉花的生产品质 |
6.2.4 狠抓污染源关,严防异性纤维混入 |
6.3 制定扶持政策,加大科技投入,增强生产后劲 |
6.3.1 制定扶持政策,调动棉农的植棉积极性 |
6.3.2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改善棉花生产条件 |
6.3.3 加强科学技术研究,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
6.3.4 加大关键技术推广力度,确保科技到位率 |
6.4 积极推进棉花产业化经营,逐步扩大经营规模 |
6.4.1 大力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 |
6.4.2 建立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
6.4.3 鼓励多种棉花产业化经营模式的发展 |
6.5 抓好服务创新,提高系统管理能力,为确保棉花生产的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
6.5.1 建立完善棉花信息服务体系,正确引导生产和消费 |
6.5.2 建立健全棉花保险体系,化解灾害影响 |
6.5.3 加强市场监管力度,确保健康有序 |
6.5.4 加强国家宏观调控能力,努力保持国家棉花市场供求平衡 |
6.5.5 创新服务方式,强化社会化服务功能 |
参考文献 |
英文摘要 |
四、我省又一批农作物新品种通过审定(续)(论文参考文献)
- [1]吉林省玉米种业竞争力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D]. 马琨. 吉林大学, 2019(08)
- [2]见证种业成就 拓展美好未来[J]. 江西省种子管理局. 江西农业, 2014(02)
- [3]安徽种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 孙雁冰. 安徽农业大学, 2012(07)
- [4]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D]. 杨虎.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5)
- [5]强化种子监督 做大做强山西种业[J]. 王高勇. 种子科技, 2010(09)
- [6]河南省棉花生产与品种遗传改良研究[D]. 唐中杰. 河南农业大学, 2009(03)
- [7]河南种子产业化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D]. 周新保. 河南农业大学, 2008(06)
- [8]江苏种子产业竞争力问题研究[D]. 周应华. 南京农业大学, 2007(02)
- [9]江苏省水稻育种与优质稻米产业发展策略分析[D]. 陆志强. 南京农业大学, 2007(05)
- [10]河南省棉花生产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D]. 贺桂仁. 河南农业大学, 2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