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的多代理异地制造

基于网络的多代理异地制造

一、基于Web的多Agent的异地制造(论文文献综述)

乔梁[1](2017)在《基于移动医疗的连续断层影像2D/3D可视化交互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医疗信息领域,医学图像是数据量最大、产生和使用成本最高且具有很强写实性的信息资源之一,也是临床上众多疾病诊疗的基础,医学研究者也始终在深入挖掘医学影像资源的庞大信息宝藏。在云计算和云存储为背景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医生、患者、科研人员不再满足于指定时间、地点,在专用设备和专用网络上的医学图像处理与交流。然而,医学影像数据资源的互联网应用却常常受到网络传输、客户端运算能力、以及多样化上网终端的兼容性与“胖客户”等问题的困扰。特别是在成像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以连续断层影像的3D体数据可视化及其2D投影为基础的诊疗和研究范围越来越广泛,以新型数字成像设备为基础产生的医疗影像数据也越来越庞大,单个患者的连续断层影像数据体量正由百兆级朝着千兆级发展。大数据及其带来的大运算量正在抵消网络和设备性能的进步,频繁的网络基础设施和上网设备的升级始终处于“追赶”的状态。而移动应用由于非专线连接、非定制用途的特点,反而更加强调应用的“轻量化”特点和“瘦客户”趋势。基于此,本研究采用以服务器为中心的远程渲染思路,从轻量化、原生性、鲁棒性等方面探索非原生性架构在影像后处理中的方法,突出信息的“无损”与交互的精准,并建立针对影像细节的异地“手对手”同步交流模式。在此基础上完成对临床常见断层影像数据、可视化人体数据集的共享与交互实验,并进一步构建起在线3D轻量化配准的技术基础,最终形成一套可跨越上网终端(无软硬件环境限制)、基于纯净网页(无需安装任何软件/插件)、在普通网络下快速地对远端体数据交互与交流的技术框架及其Web原型平台。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1)提出非均衡倍率的金字塔结构(URPS)以及格式转换引擎(FCE)响应机制,实现符合医学影像浏览特点的高分辨率2D静态图像的无损化快速共享与交流。(2)规划以服务器为中心的远程渲染方式,实现纯净网页对伪3D医学影像的浏览与交互,并进一步设计“主从”双通道3D交互方法与“一令一动”事件补充响应机制,实现对客户端原生性体验的优化、对服务器端响应效率的提升,从而为将专业化的影像工作站推向大众奠定基础。(3)构建2D/伪3D图像处理集成中间件,并通过完善多终端的行为事件关系存储结构,将3D体数据与2D高分辨率图像的无损共享优势融为一体,形成Web架构的2D/3D影像可视化交互原型平台,实现医生本人、医生之间、医患之间在任意地方、任意网络、任意上网设备下处理高质量医学体数据的目的,突出移动应用的轻量化特点和原生性需求,理论上,该方案能够无缝地融入其他医疗云电子健康档案和WebApp环境,并一定程度确保数据的安全性。(4)在Web2D/3D原型平台的基础上,形成具有较高扩展性的Web后处理技术框架,通过移植自主建立的多模态3D-3D快速配准方法,实现对不同模态影像数据的在线配准。实验证明,本文提出的Web多模态影像3D配准方法适应移动应用轻量化的交互特点和现有临床数据集的规范化特征,能够对传统的医学影像工作模式和应用对象的范围进行辅助性扩展,可服务于移动医疗背景下普适性观察与即时在线交流等需求,并可形成配准模块的中间件,适用于其他配准方法。(5)将高质量的可视化人体数据集引入Web2D/3D原型平台,实现可视化人体数据集(CVH)低成本的跨地域共享,该原型平台能够支持客户端精准地解剖高分辨率3D体数据的内部结构,具备灵活的视角观察、体数据透视、缩放等3D交互行为,以及“手对手”协同交流功能,并进一步借助本文提出的Web多模态影像3D配准方法,实现CVH-2真彩色图像与CT影像的轻量化配准与同视角交互,为临床影像诊断及研究提供创新的网络技术平台,并较好地确保数据集知识产权的安全。实验结果显示,Web2D/3D原型平台可以在100 KBps带宽下,使用任意上网设备利用普通Web浏览器对百兆级医学断层影像进行快速且高质量的3D可视化处理(浏览、注释与同步交流);对千兆级可视化人体多平面重建投影的无损共享可以在300KBps带宽下流畅工作;对于多模态断层影像之间的3D-3D快速配准以及同视角交互,可以在1 MBps带宽下完成。其成像质量、原生体验和短时加载性能均得到正面的结论。最终结果显示本研究极大降低了客户端接入的软硬件门槛,有利于医学断层数据集应用范围的扩展,且在知识产权的保护方面有很好的作用。总之,本研究立足于在非专线连接、非定制用途的移动互联网中,解决断层医学影像数据在普通Web浏览器上快速传播与应用的关键技术,实现一条URL链接即可进行可视化诊断与讨论的目的。意味着用户接入的低成本,影像诊断报告可以跳出静态图像的桎梏,触手可得、即取即用的工作方式成为可能。此外,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本研究可以以一种低成本的形式服务于区域医疗、远程医疗、医学影像教育以及广义的移动医疗范围,对传统的医学3D体绘制模式和应用范围进行辅助性扩展,向临床提供研究创新诊断模式的平台,对移动医疗技术的发展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丁淑辉[2](2017)在《云制造下多粒度设计资源服务化方法与匹配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分工和行业细分的逐渐发展,各行业设计技术和设计资源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逐渐呈现出行业化、专业化、区域化分布的特点。除企业自有设计资源外,独立设计机构也越来越多。这些专业设计机构有着经验丰富的设计人员、专业的软硬件设备与场地等相关资源,在满足企业自身设计需求基础上,还能完成行业内相关外包设计工作。与此同时,由于各细分行业设计理论和方法的巨大差别,对于由多领域学科构成的复杂机电系统,单一设计资源无论是从设计人员与知识结构上、还是从所需软件资源以及实验条件、试制设备及场地等资源方面来说,都难以完成全部设计任务。因此,需要多设计资源的合作与共享,共同完成复杂的跨学科产品设计。但行业人员、设备、知识等设计资源的复杂性,以及设备的地域分布性、企业间的技术壁垒等因素,为行业设计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提出了巨大挑战,给复杂产品设计的协同化、网络化、专业化发展带来了很大障碍。在这一背景下,以设计资源的网络化共享为目的,本论文提出了一种多粒度设计资源云制造系统,在多粒度设计资源本体建模与聚合的基础上,实现了大粒度聚合级设计资源的服务化描述,完成设计任务与服务资源的匹配,达到了资源共享的目的。在设计资源多粒度特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设计资源的多粒度模型,分别定义了静态实体资源SPR、动态能力资源DCR以及多功能设计单元CDC的概念并对其组成进行了详细分析。在分析网格、制造网格、云制造等网络化制造平台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多粒度资源聚合的设计资源云制造服务平台,构建了其体系构架,分析了云制造环境下设计任务与设计资源的匹配机制。建立了一种基于能动性资源接入的设计资源两级接入方法,提出了设计资源的通用本体模型,并以此通用模型为基础,建立了基于SPR资源、DRC资源以及CDC资源三层粒度的资源模型。为完成设计资源优选,设计了一种DCR资源和CDC资源的评估方法。在建立设计成熟度系数、设计成功率系数、设计稳定度系数、设计经验度系数四个评估变量的基础上,定义了设计资源能力指数,并建立了资源评价指数和成本指数。以设计资源能力指数、评价指数和成本指数作为构成元素,建立资源指数矩阵,结合各资源权重系数建立成员评估矩阵和运行评估矩阵。根据成员资源与聚合资源的权重生成综合评估矩阵。设计了一种资源聚合策略,提出了基于同地域资源主动推送机制的交互式DCR资源聚合方法和CDC资源聚合方法,并给出了其详细聚合步骤。通过研究语义Web服务及其描述语言OWL-S,提出了一种基于语义的设计资源服务化描述方法,通过扩展OWL-S通用本体,建立了设计资源语义化描述框架,并提出了基于设计资源本体与资源描述本体映射的设计资源服务化描述策略,通过建立资源概念集合和OWL-S扩展本体间的双射关系,实现了资源的服务化描述。建立了一种基于设计任务逐层流程化分解的多级云服务匹配策略,提出了语境相关的设计任务本体建模方法,给出了一种基于信息流的设计任务流程化分解方法,在研究语义相似度基本算法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语义相似度的服务资源多级匹配策略,通过任务与服务资源的多级匹配相似度计算,实现了本体任务与云服务的匹配。在前述理论与方法研究基础上,搭建了多粒度设计资源云制造原型系统总体框架,开发了原型系统并对关键模块进行了功能实现,最后对部分关键算法进行了实例验证。

杨亢亢[3](2015)在《数字化电厂燃料系统协同设计建模与冲突检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数字化电厂作为电厂信息化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受到了电力设计院和电厂运营商的广泛关注,它不仅能够实现电厂全生命周期的设计,指导电厂建设阶段的采购、施工和管理等过程,而且还为后期电厂运营管理提供数据支撑。本文在分析总结了数字化电厂和协同设计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将协同设计引入数字化电厂燃料系统设计中,对协同设计系统的体系结构、数据库建模和冲突检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为数字化电厂燃料系统的协同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数字化电厂燃料系统协同设计的系统体系结构研究。针对电厂燃料系统设计的特点,从框架结构、网络拓扑结构和技术体系三个方面对数字化电厂燃料系统协同设计的系统体系结构进行了研究。采用层次式结构,建立了一种4层次的多Agent数字化电厂燃料系统协同设计的系统框架结构,并对多Agent燃料系统协同设计系统设计过程进行了分析;采用分布-集中式系统结构,建立了系统的分布式网络拓扑结构;采用C/S结构模式,建立了三层的系统技术体系,并对系统软件组件技术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客户端与对象应用软件的交互过程。同时,针对数字化电厂燃料系统零部件信息模型问题,建立了一个基于领域维、进度维、数据维和成本维的数字化电厂燃料系统协同设计层次模型,分析了燃料系统产品信息模型的组成,并以火电厂输煤系统为例,研究了基于XML的产品信息模型描述和多视图模型。2.数字化电厂燃料系统协同数据库建模研究。根据数字化电厂燃料系统协同数据特点分析,将协同数据分成非结构化数据和结构化数据两种。针对非结构化数据存储,建立了分布式文件存储系统,研究了其基本架构,并将其作为分布式协同数据库的底层进行存储;针对结构化数据存储,建立了一种基于中间层的多Agent分布式协同数据库模型,并对其框架结构进行了分析。针对协同数据库性能问题,从存储方式、查询处理和扩容分析三方面,优化完善了数据库性能。首先通过响应时间测试,分析了横向存储和纵向存储对数据库访问性能的影响;其次设计了一种动态规划算法来优化数据库查询问题,并通过实例进行了说明;最后从纵向扩容和横向扩容两个角度研究了分布式协同数据库的扩容问题。针对协同数据库并发操作控制问题,提出了基于角色-多版本时间戳的并发控制策略,通过角色因子和版本因子平衡的原则,对冲突事务进行调度,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和稳定性。3.数字化电厂燃料系统协同设计冲突检测方法研究。深入研究了约束网络的分层以及基于XML文档的约束关系集合表达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拓展了基于约束满足的冲突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将约束划分为已知约束关系集合和未知约束关系集合两部分,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其进行冲突检测。前者采用区间传播算法验证,研究了基于区间传播算法的冲突检测算法流程,并通过实例进行了验证;后者提出了用免疫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来模拟未知约束关系集合进行冲突检测的方法,设计了免疫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具体步骤,并通过实例与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进行对比,验证了算法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和较强的全局收敛能力。4.综合上述理论研究成果和方法,结合实际电厂工程项目,开发了“数字化发电厂燃料系统协同设计原型系统”,设计了原型系统的结构和数据库模型,并以火电厂输煤系统协同设计为例,对其结构设计、三维建模、协同工作、设计检测和设备清单生成等功能进行了应用研究。设计人员通过系统选择其他协同设计人员,以模型共享和信息交流的方式协作完成设计过程,实现输煤系统设计的三维化、参数化和自动化,大大提高了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

王有天[4](2014)在《项目管理组织设计与性能测试的模拟研究》文中指出企业运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包括任务处理等物理过程,也包括人的行为等心理因素。本文在总结模拟方法和手段的基础上,针对组织内人与任务互动过程中的任务管理部分,评述了针对任务处理的传统项目管理方法以及其中存在的部分不足。项目管理方面的方法主要有项目评审技术和关键路径法。但是这些方法都是直接把任务的工期期望作为任务的工期指标,从而把任务工期确定化,再来计算整个项目的关键路径和工期。从理论上讲,这样得到的项目工期既不是项目的期望工期,也不是项目的最可能时间。此外,关键路径法等方法得到的数据过于单薄(比如无法得到项目工期的分布区间)。而我们采用模拟方法,将模拟引入到项目管理,可以得到项目管理的经验分布,从而计算各项工期指标,包括最乐观时间、最悲观时间、最可能时间和期望时间。我们将上述项目管理方法编程实现后,将其包装为Web Service,供用户调用。对该服务的调用也可以在网页中进行。我们在网页里通过脚本发起Web请求,获取模拟服务返回的数据,并采用SVG技术将项目工期的分布以函数图像的形式呈现出来。我们给出的Demo网址可供读者访问,查看该方法。这个实现表明可以利用Web技术实现模拟。较新的浏览器都支持SVG和ECMAScript语言,因此用户无需下载任何软件和插件,就可进行模拟实验。这大大减轻了用户安装和维护软件的成本和负担,也为不同模拟模型集成提供了解决方案。项目管理的模拟方法可以对企业管理中任务处理流程进行建模和求解、并衡量项目工期,而对于企业管理中人的行为及人群互动对企业管理运作影响的分析,则需要采用不同的模拟方法进行处理。基于心理学模型的个体属性和群体互动理论,本文建立了多智能体模型来模拟企业中人群互动,并以此为例,探讨了任务处理的离散事件模拟方法和人的行为的多智能体模拟方法的结合。这种协同模拟方法可以贴切建模反映企业运作管理现实,并通过计算实验对企业运作性能进行测试,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建议,以对人员配置、业务流程进行可能的调整。我们还采用了模拟方法刻画了企业管理中宏观层面的组织结构设计问题以及在不同组织框架下人的协作问题。基于计算组织理论,采用了多Agent模拟和离散事件模拟的集成方法,以组织成员间的协作关系为出发点,分析了不同的协作模式对组织效率的影响,讨论了在这些协作模式下沟通机制和激励机制的作用,得到了一些对组织结构设计有意义的结论。该研究展示了对企业宏观管理建模和模拟的方法,从而有助于将其包装成Web Service,与前面的任务处理、人群互动等模型结合,可以在一个基于WebService的协同模拟系统中反映企业运作管理的全貌。最后基于前面的的模拟方法研究及技术实现路线,提出了基于Web Service的集成模拟系统。这一模拟系统的设计呼应云计算的趋势,能够让多个用户在网页中建立模型、调用网络上已有的服务,并进行模拟实验。处于网络上的模拟服务要想使计算机识别自己,需要向调用者描述自己的语义;在这一方面,文章借鉴了语义网络建设中的本体工程方法,采用本体语言建立和描述模型以及模拟服务。基于Web的模拟平台相对于单机模拟软件而言具有诸多优势,为建模者和使用者都提供了方便,能推动模拟的应用,从而提高模拟理论研究和技术的应用,让其在实践中发挥更大的效率。

贾虹[5](2012)在《基于Web的产品远程协同设计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经济的全球化在促进跨国、跨行业、跨企业间的合作与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全球化的市场竞争。我国制造业试图通过大力推进制造业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来提高制造业的整体素质,应对挑战和机遇。综合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人工智能和先进制造技术等新兴技术,研究、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产品远程协同设计系统,为提高我国制造业的设计、生产、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提供一条有效途径。开展异地异构环境下的产品远程协同设计关键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首先,论文综述了国内外产品协同设计技术的发展状况,深入分析了异地异构环境下产品远程协同设计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提出了一种异构CAX系统数据交换和系统集成的统一机制,即直接基于EXPRESS语言和STEP中性文件,在本地和网上传送产品三维模型的几何和拓扑信息、结构配置信息和管理信息等全息信息,实现异构系统的深度集成。此方法统一地支持多个异构的数字化系统,又能用较小的数据量,来传递产品模型的全息信息,以实现异构系统的良好集成。其次,以STEP标准为中性载体,论文基于AP203协议,构建了面向异地异构环境的远程协同设计的产品信息模型。这是异构CAX系统数据交换和系统集成的统一机制的应用,也为基于STEP的网上三维模型浏览技术研究建立基础。第三,基于STEP/AP203,利用几何引擎Open CASCADE,论文设计、构建了面向远程协同设计的产品三维模型浏览系统体系结构,开发、实现了支持远程协同设计的产品三维模型浏览系统,具有平移、旋转、缩放等图形变换功能;具有改变颜色、透明效果、材质等高级图形渲染功能;提供人机交互操作功能:如几何要素信息查询、计算、测量,形体剖切,设计意见标注等。系统较好地解决了异地异构环境下产品信息交换、共享的问题,实现了产品模型的重建及产品模型信息提取,为参与协同设计的各方人员提供了有效的协同工具。第四,针对国产注塑模CAE分析软件与通用三维CAD软件的接口统一性及其与异构CAD系统集成问题,论文基于STEP国际数据交换标准和STEP文件,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个异构CAD系统与国产华塑CAE分析系统的通用接口,实现各种国际主流CAD软件与华塑CAE分析系统的基于STEP接口的直接连接和集成;基于STEP接口,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注塑模CAE分析用高品质STL网格自动生成软件系统。在CAD模型完整的基础上,基本实现不修模或少修模,提高了模型导入的工作效率。第五,在具体分析支持远程产品快速配置设计的基本需求基础上,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集实例推理算法。通过建立标准模型集合,构造其隶属函数,计算属性相似度,检索出最佳匹配实例,实现快速配置设计。最后,论文结合浙江省科技厅项目《基于Web的五金产品个性化定制平台研制与开发》,以浙江某五金产品生产企业为应用对象,设计了基于Web的五金产品个性化定制平台的总体框架,确定了定制平台的信息模型传送机制,综合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Web动态数据库技术、模块化产品配置技术等技术,开发、研制了基于Web的五金产品个性化定制平台,验证了论文研究理论的合理性。此平台已在企业投入运行,为客户和企业之间建立了一个快速便捷、安全有效的交流平台。论文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基于STEP标准展开研究,符合国际标准化发展趋势。提出的基于Web的产品远程协同设计关键技术和方法为实现异地异构环境下协同设计系统间产品信息交互和系统集成提供了有效途径,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孙长乐[6](2010)在《某型号产品协同设计系统构建及支持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型号产品是现代高新技术的高度集成,其研制在经济发展、国防建设和装备制造业升级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当前的时代特点要求型号产品制造业必须具备快速根据特定需求,设计、制造并组织批量生产的能力。为了提高型号产品的研制效率,缩短研制周期,提高型号产品制造业的竞争力,论文研究了型号产品异地协同设计制造系统的构建及相关支持技术。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当前型号产品研制过程中遇到的CAD相关问题,研究了CAD协同支持技术。通过特征提取和模型重构技术,实现了CAD模型到特征参数文件的等价变换及逆变换。利用特征参数文件较CAD模型要小近两个数量级的特点,实现了大型三维CAD模型快速传输功能。在特征参数文件差异分析算法和模型特征合并规则的基础上,实现了CAD异步协同建模(版本合并)功能。建立了通用的异构CAD模型转换支持框架,利用特征提取和模型重构技术实现了基于特征的异构CAD模型转换功能。(2)针对型号产品协同研制需要的海量数据检索功能,设计了一种基于软件Agent的智能数据批量处理控制模型。模型利用Agent的学习能力,分析数据处理的行为特征并记录到信念库中,当有请求到达时,Agent利用外部环境传感器获取系统负载、用户带宽等数据,并结合信念库中记录的请求特征,运用推理过程计算出当前处理的最佳数据量,通过调用执行计划改变请求控制流来实施约束控制,保障了用户的请求响应时间,缩短了总计等待时间,平滑了系统的负载峰值。(3)针对型号产品协同任务的特点,通过扩展条件信息,建立了一种扩展Petri网,其可以根据当前任务的执行情况智能选择进一步的处理路线,用于支持协同任务建模。在此基础上再扩展概率信息形成条件概率Petri网,利用设计的扩展Petri网可达路线、死锁路线及概率分析算法,实现了计算各个任务及所有可能任务集执行概率的功能。通过对时间Petri网扩展条件信息说明了扩展方法的通用性。(4)归纳了型号产品异地协同设计制造系统应该具备的功能及实现支持技术,利用网格技术建立了系统主体框架,实现了基于ActiveX技术的子功能模块集成方法。研究了基于操作链的数据持久层技术,为协同系统的数据存取提供了一个灵活、可靠、复用性高的解决方案。开发了协同系统软件程序,并应用到某型号产品协同研制项目中,验证了本文的技术研究成果。研究成果为型号产品协同设计制造提供理论及应用支持,缩小与国外的技术差距。

王凯[7](2010)在《面向飞机总体布置的协同设计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飞机总体设计阶段需要进行大量的关键性决策,决定了一架飞机大约80%的全寿命周期成本。飞机总体布置设计是飞机总体设计的重点工作,传统上飞机总体布置设计采用串行开发模式进行分工协作,多专业设计人员常常由于交流不及时、协调不充分或步调不一致等原因,导致大跨度的设计修改或重新设计。本文将协同设计技术引入飞机总体布置工作中,为多领域专家提供同步和异步协同设计手段,使得设计人员更大范围、更大灵活度地参与到总体布置与协调工作中,达到提高设计质量、缩短研制周期和降低研制成本的目的。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在飞机总体布置协同设计功能需求分析基础上,提出了面向飞机总体布置的协同设计总体方案,采用Web服务/Agent的双总线集成框架,提高协同设计系统的纵向和横向集成能力,并结合工作流技术和CAD二次开发技术,为飞机总体布置提供同步/异步协同设计功能,支持多专业设计人员以“布置-协调-布置”的工作模式迭代地开展设计与协调工作。2.针对飞机总体布置工作中飞机总体布置与协调过程和技术状态控制过程存在关联语义不明确、复杂系统分析能力弱等问题,提出了基于任务关联WBS的飞机总体布置与协调过程建模方法和基于CCMAC的飞机技术状态控制过程建模方法。为避免由于系统间存在潜在冲突带来的大跨度的设计返工或重新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持,解决了协同设计任务在工作流系统中执行时产生死锁和不可达等问题。3.提出了飞机总体布置协同设计信息协作框架,采用Web服务技术实现非实时协作信息交换,采用反应式Agent技术在CATIA环境下实现实时的协作信息传输与交换,采用可变粒度锁方法实现并发冲突避免,满足了飞机总体布置协同设计中实时和非实时的信息协作要求,提高了系统可集成性和扩展能力。4.提出了飞机总体布置协同设计系统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实现结构,基于CATIA及其二次开发环境CAA、JBPM工作流引擎、Struts框架、Hibernate数据库访问组件等开发工具自主开发了飞机总体布置协同设计原型系统CDAGA,该系统能够完成同步浏览、同步布置、异步浏览、异步布置与协调、技术状态控制和协作任务管理等功能,并在某飞机前机身电子设备舱总体布置与协调中得到了验证。

王铎[8](2009)在《制造业产品配置管理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产品配置管理一直是制造业重点关注的研究领域,是制造企业快速响应市场、制定并执行各个企业的产品发展策略、优化企业基于产品配置的管理流程,以及同先进的信息科技相结合,在虚拟制造、敏捷制造、协同设计、数字化工厂等先进理念指导下,选择最优的合作伙伴,在基于Web的异构分布式数据库环境下完成产品配置的虚拟组合、优化和动态模拟,从而为制造企业的实际运作提供有力的工具。本文正是基于这样一种产品配置管理思路的基础上,首先归纳总结了目前产品配置管理的主要方法和设计技术,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概念的配置管理模板,然后基于智能多Agent技术进行产品配置管理的动态建模,基于协同过滤、模糊聚类、组合进化等优化算法进行产品配置的相应优化,最后对众多企业基于Web的异构分布式数据环境下的数据集成接口进行了深入研究。基于本文所提的研究理论和方法,本文给出了国内铁路车辆制造行业在产品配置管理方面的应用,以及其与吉林大学合作基于上海地铁运营部门平台开发的异构分布式智能维护信息管理系统。产品配置管理,是一项浩大的、跨越众多领域的系统工程,本文最后对本文关注的研究技术给出了未来的研究重点和方向。

陈艳[9](2009)在《面向中小企业网络化协同设计支持平台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21世纪,人类将迈向一个以高科技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作为新世纪的时代特征,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加速了这个世纪变革的步伐。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重要的力量,为了推动胶东半岛区域制造业网络化产品创新设计的发展,支持相关中小企业的产品创新,提高典型产品制造业的市场竞争力,并弥补中小企业由于能力不足,产品技术含量不高,企业间协作混乱和协同设计能力不足的缺陷,来提高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协同工程突出人的作用,强调相关活动的多学科人员的协同工作,以团队工作方式开发产品,利用集体的智慧,发挥强大的创造力。本文在分析制造行业需求的基础上,建立了适合区域制造业特点的产品设计集成支持平台系统框架,给出了相关的关键开发技术,提出了相关服务与运行模式,以本文研究的理论为基础进行了面向区域中小企业的网络化产品协同设计支持平台设计和开发。并以油封这一典型的中小企业产品的协同设计对平台的相关功能进行验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所做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阐明了网络化协同设计支持平台的概况,分析了当前网络化协同设计系统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网络化协同设计平台总体目标构建方案,论述了网络化协同设计平台的研究意义。2、在研究当前我国制造业发展趋势和中小企业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小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中小企业)网络化协同设计的需求,建立了面向中小企业网络化协同设计平台的总体结构模型,给出了网络化协同设计系统总体的运行模式。3、在对网络化协同设计系统功能目标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网络化协同设计平台开发的关键技术,研究了协同设计平台的重要模块,建立了平台项目过程控制模型。4、设计了平台网站的页面,建立了支持平台系统运行的公共数据中心,实现了协同平台客户端对平台数据库模型的浏览,开发了平台调用协同设计工具控件的接口,结合在R公司(典型制造类中小企业)中对网络化协同设计平台的需求,以油封作为实例产品,对所开发设计的平台进行了验证,实现了目前区域制造业中小企业对网络化协同设计的基本需求。

侯俊铭[10](2009)在《面向网络化制造的协同设计管理系统研究与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促使网络化制造技术的产生,企业必须通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缩短产品开发周期等措施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网络化制造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先进制造方式,它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形成企业动态联盟,实现网络化制造。产品开发作为企业生产制造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决定着企业的发展。网络化制造环境下的产品协同设计作为网络化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产品制造过程中提高产品开发周期、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等方面发挥优势。本文在相关项目的支持下,对网络化制造环境下的协同设计系统进行了研究,结合某重型企业生产实际进行研究,并针对该企业的盾构机协同设计进行研究,从协同设计系统的架构、体系结构、设计过程任务规划(包括设计任务分解与分配)、协同设计模型互操作、协同设计过程中的知识管理等方面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工作有以下几点:(1)针对网络化制造环境下协同设计系统任务复杂的特点,采用了基于设计结构矩阵(DSM, Design Structure Marix)的协同设计任务分解方法,采用割裂算法对协同任务中的耦合部分进行解耦操作,根据任务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任务重组。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设计任务进行合理分配,最终实现协同设计任务合理规划。(2)针对协同设计模型操作过程中的互操作问题进行研究,对当前三维设计CAD软件基于特征的特点,对协同设计过程中的模型交换格式、坐标系处理等问题进行研究,采用基于XML格式的增量传输方法传递数据,并在基于历史特征重建的基础上进行特征辨识。对Pro/E与UG系统之间的模型进行试验,取得良好效果。(3)针对协同设计冲突消解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协同设计冲突消解产生原因与解决方法的基础上,采用约束满足问题方法检测设计过程冲突,采用了基于CBR的冲突消解方法消解冲突。(4)针对机械设计过程中对知识重用的需求,对协同设计系统中的知识管理进行研究。采用OWL语言对知识管理中的设计知识进行表达,并对设计知识的发现、重用、共享进行了研究。对设计历史知识提出了相关模型方法进行记录,对产品全生命周期设计与知识集成进行了研究。(5)研究了网络化制造下的产品协同设计过程,并针对企业生产实际,建立了企业协同设计流程,在此基础了建立了B/S与C/S混合模式下的协同设计系统结构,提出了基于多Agent的分布式协同设计系统结构,采用着色Petri网技术针对协同设计全过程建立了系统模型。(6)针对沈阳北方重型集团的盾构机产品,采用JSP, Java, SQLServer等技术,在基于B/S与C/S混合模式下开发了协同设计原型系统NCDS。实现协同设计过程的各项功能,经过验证,系统合理。

二、基于Web的多Agent的异地制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Web的多Agent的异地制造(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移动医疗的连续断层影像2D/3D可视化交互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2.1 基于医学断层影像的Web3D矢量模型交互技术研究现状
        1.2.2 以服务器为中心的远程渲染方式(伪3D交互)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基于Web的2D医学高分辨率影像的无损共享与白板交流
    2.1 背景与目的
    2.2 计算方法与理论
        2.2.1 基于URPS结构的高分辨率图像的快速访问
        2.2.2 DICOM瓦片在Web浏览器中的呈现——格式转换引擎(FCE)响应机制的建立
        2.2.3 在线交流——XML行为事件关系存储结构的构建
    2.3 系统构建
        2.3.1 系统架构
        2.3.2 系统前端UI
    2.4 可用性评估与讨论
        2.4.1 不同上网设备的功能测试
        2.4.2 用户的阅片习惯——URPSvs传统瓦片金字塔
        2.4.3 客户端之间交互的响应时间
        2.4.4 临床实践综合评价
    2.5 结论
第三章 基于Web的3D医学影像“主从”双通道可视化交互技术的研究
    3.1 背景与目的
    3.2 计算方法与理论
        3.2.1 “主从”双通道交互模式的设计
        3.2.2 “主”数据的渲染
        3.2.3 “从”模型的生成与交互
        3.2.4 服务器与客户端之间的远程交互——SQL行为事件关系数据库
    3.3 系统构建
        3.3.1 系统架构
        3.3.2 系统前端UI
    3.4 可用性评估
        3.4.1 交互体验、成像质量以及兼容性
        3.4.2 客户-服务器之间的响应时间与网络负载
    3.5 讨论与比较
    3.6 结论
第四章 基于Web架构的医学2D/3D影像交互技术的整合与优化
    4.1 背景与目的
    4.2 2D/伪3D集成中间件
    4.3 Web3D可视化交互中的信息注释与同步浏览
        4.3.1 多终端行为事件关系存储结构的组成
        4.3.2 多终端行为事件关系存储结构的描述
        4.3.3 多终端行为事件关系存储结构的应用
    4.4 基于“一令一动”的Web3D远程渲染交互技术
        4.4.1 基于平面轨迹规划的前端设计
        4.4.2 服务器端3D对象的指令化交互
    4.5 可用性评估
        4.5.1 交互体验、同步交流以及兼容性
        4.5.2 客户端之间的响应时间、网络负载
    4.6 结论
第五章 多模态影像的3D-3D轻量化配准组件研究与Web集成应用
    5.1 背景与目的
    5.2 方法设计与功能实现
        5.2.1 外部轮廓提取与3D重建
        5.2.2 配准区域的裁切
        5.2.3 空间配准
        5.2.4 配准的快速评价与修正
        5.2.5 体数据空间变换与重采样
    5.3 基于纯净Web架构的多模态影像3D配准
        5.3.1 总体结构
        5.3.2 Web交互场景
    5.4 可用性评估与讨论
        5.4.1 同场景叠加重建观察法及操作者体验
        5.4.2 影像医师的主观评估
        5.4.3 单模数据的量化评测
        5.4.4 Web多模态影像3D配准原型平台的综合性能
    5.5 结论
第六章 基于Web2D/3D原型平台的中国可视化人体数据应用研究
    6.1 背景与目的
    6.2 CVH-2数据集概述
    6.3 CVH-2“从”模型的建立
    6.4 基于Web2D/3D原型平台的CVH-2直接体绘制应用场景
    6.5 基于Web2D/3D原型平台的CVH-2多平面重建应用场景
    6.6 基于Web多模态影像3D配准原型平台的CVH-2真彩图与CT数据集快速配准与交互的应用场景
        6.6.1 Web多模态CVH-2影像集配准
        6.6.2 Web多模态CVH-2影像集的的直接体绘制
        6.6.3 Web多模态CVH-2影像集的的多平面重建
    6.7 结论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基于纯净Web架构的医学影像3D可视化交互技术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云制造下多粒度设计资源服务化方法与匹配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云制造相关技术发展现状
    1.3 相关技术研究现状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结构
2 基于多粒度设计资源模型的云制造系统框架研究
    2.1 多粒度设计资源模型
    2.2 多粒度设计资源云制造系统组成及其功能研究
    2.3 云制造环境下多粒度设计资源服务系统体系架构
    2.4 多粒度设计资源云制造系统关键技术
    2.5 本章小结
3 设计资源本体建模与聚合及其评估方法研究
    3.1 基于能动性资源的设计资源两级接入
    3.2 设计资源的通用本体建模
    3.3 SPR资源本体建模
    3.4 DCR资源本体建模与聚合
    3.5 DCR评估方法与综合评估矩阵
    3.6 CDC资源本体建模与聚合及其评估方法
    3.7 资源聚合策略及算法
    3.8 本章小结
4 基于语义的设计资源服务化方法研究
    4.1 语义Web服务及其标记语言OWL-S
    4.2 基于语义的设计资源服务化描述
    4.3 设计资源本体与资源描述本体映射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设计任务逐层流程化分解的多级云服务匹配策略
    5.1 基于设计任务逐层流程化分解的多级云服务匹配
    5.2 语境相关的设计任务本体建模
    5.3 基于信息流的设计任务流程化分解
    5.4 基于语义相似度的本体任务与云服务匹配策略
    5.5 本章小结
6 原型系统设计与算法验证
    6.1 原型系统总体框架与模块设计
    6.2 原型系统开发与实现
    6.3 聚合资源综合评估算法验证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主要创新点
    7.3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从事科学研究及发表论文情况
附录 DCR资源优选程序关键源代码
学位论文数据集

(3)数字化电厂燃料系统协同设计建模与冲突检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数字化电厂问题分析
        1.1.2 论文的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协同设计发展历程
        1.2.2 协同设计系统结构的研究现状
        1.2.3 数据库建模与并发控制的研究现状
        1.2.4 冲突检测的研究现状
        1.2.5 数字化电厂与协同设计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总体结构
    1.4 本章小结
2 数字化电厂燃料系统协同设计体系结构研究
    2.1 数字化电厂燃料系统设计过程分析
    2.2 基于多Agent的燃料系统协同设计框架结构研究
        2.2.1 协同设计理论基础
        2.2.2 Agent理论基础
        2.2.3 系统框架设计
        2.2.4 多Agent协同设计系统设计过程分析
    2.3 燃料系统协同设计的网络拓扑结构和技术体系
        2.3.1 网络拓扑结构
        2.3.2 技术体系
        2.3.3 组件技术
    2.4 燃料系统产品信息模型分析
        2.4.1 产品协同设计层次模型
        2.4.2 燃料系统产品信息模型的组成
    2.5 燃料系统产品信息模型数据交换研究
        2.5.1 基于XML的产品信息模型描述
        2.5.2 产品多视图模型
    2.6 本章小结
3 数字化电厂燃料系统协同数据库建模研究
    3.1 数字化电厂燃料系统协同数据库分析
        3.1.1 燃料系统数据特点分析
        3.1.2 燃料系统协同数据库的技术难点
    3.2 数字化电厂燃料系统协同数据库建模设计
        3.2.1 数字化电厂燃料系统协同数据存储策略
        3.2.2 分布式文件存储系统设计
        3.2.3 分布式数据库设计
    3.3 协同数据库性能分析
        3.3.1 访问性能分析
        3.3.2 数据库查询处理
        3.3.3 数据库扩容分析
    3.4 数字化电厂燃料系统协同数据库并发控制分析
        3.4.1 并发控制的必要性
        3.4.2 传统并发控制方法
        3.4.3 数字化电厂燃料系统协同数据库对并发控制的要求
    3.5 基于角色-多版本时间戳的并发控制策略
        3.5.1 基本模型
        3.5.2 角色-多版本时间戳的并发控制研究
        3.5.3 角色-多版本时间戳的并发控制策略
    3.6 本章小结
4 数字化电厂燃料系统协同设计冲突检测研究
    4.1 数字化电厂燃料系统协同设计中的冲突分析
        4.1.1 冲突产生原因
        4.1.2 冲突的特点与分类
    4.2 燃料系统协同设计中的约束分析
        4.2.1 约束的特点
        4.2.2 约束网络分层分析
        4.2.3 基于XML的约束关系表达
    4.3 数字化电厂燃料系统协同设计冲突检测模型研究
        4.3.1 约束满足分析
        4.3.2 冲突检测模型研究
    4.4 基于区间传播算法的已知约束关系集合冲突检测
        4.4.1 区间传播算法运算函数
        4.4.2 基于区间传播算法的冲突检测算法描述
        4.4.3 实例验证
    4.5 基于IABP的未知约束关系集合冲突检测
        4.5.1 BP神经网络模型设计
        4.5.2 BP神经网络学习算法
        4.5.3 免疫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
        4.5.4 实例验证
    4.6 本章小结
5 原型系统开发
    5.1 原型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5.1.1 原型系统运行环境
        5.1.2 原型系统框架设计
        5.1.3 原型系统功能分析
    5.2 原型系统数据库设计
        5.2.1 原型系统数据库结构设计
        5.2.2 原型系统数据流程分析
    5.4 火电厂输煤系统协同设计应用实例
        5.4.1 火电厂输煤系统多Agent设计系统结构
        5.4.2 火电厂输煤系统结构设计
        5.4.3 火电厂输煤系统三维建模
        5.4.4 火电厂输煤系统土建设计
        5.4.5 火电厂输煤系统协同工作设计
        5.4.6 火电厂输煤系统设计检测
        5.4.7 火电厂输煤系统设备清单生成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工作与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附录2 攻博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4)项目管理组织设计与性能测试的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来源、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2 项目管理组织设计与运作的模拟方法
    2.1 企业组织运作模型的建立
    2.2 项目管理传统方法的不足
    2.3 业务流的离散模拟建模
    2.4 组织中人的行为分析与表达
    2.5 本章小结
3 项目管理组织结构设计的集成模拟及分析
    3.1 组织成员的协作模式
    3.2 集成模拟模型
    3.3 模拟实验及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项目管理组织运作性能的模拟测试
    4.1 心理学模型的AGENT建模
    4.2 嵌入方法
    4.3 系统开发及确认
    4.4 模拟测试及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WEB SERVICE的集成模拟系统
    5.1 基于WEB SERVICE的模拟
    5.2 WER SERVICE语义描述
    5.3 多用户模拟平台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主要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基于Web的产品远程协同设计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现状分析
    1.3 相关技术
        1.3.1 计算机支持协同工作CSCW
        1.3.2 计算机支持协同设计CSCWD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Web环境下异构CAX系统集成方法研究
    2.1 设计需求分析
    2.2 协同设计方法
        2.2.1 基于企业标准(私有数据格式)的协同设计方法
        2.2.2 以读取信息为目标的协同设计方法
        2.2.3 以图形传送为目标的协同设计方法
        2.2.4 基于XML的协同设计方法
    2.3 一种新的异构CAX系统数据交换和系统集成的统一机制
第三章 机械产品协同设计信息模型研究
    3.1 基于STEP的统一数据模型概要
        3.1.1 STEP标准
        3.1.2 EXPRESS语言
        3.1.3 标准数据接口SDAI
    3.2 机械产品数据模型
        3.2.1 几何模型
        3.2.2 特征模型
    3.3 STEP AP203中的产品信息模型
    3.4 建模语言及建模工具
        3.4.1 统一建模语言UML
        3.4.2 建模工具Rational Rose
第四章 基于STEP的网上三维模型浏览技术研究
    4.1 研究基于STEP的网上三维模型浏览技术的目的和意义
    4.2 几何引擎OpenCASCADE简介
        4.2.1 STEP数据模型与OpenCASCADE数据模型之间的映射
        4.2.2 OpenCASCADE的STEP应用程序接口
    4.3 网上三维STEP模型浏览技术
        4.3.1 STEP文件结构及数据要素
        4.3.2 STEP文件实体信息提取
        4.3.3 基于STEP的三维模型重现
        4.3.3.1 三维模型面的分析和初始化
        4.3.3.2 三维模型面的显示和裁剪
    4.4 STEP/AP203三维模型浏览器功能结构
        4.4.1 图形变换
        4.4.2 图形渲染
        4.4.3 人机交互
        4.4.3.1 信息查询
        4.4.3.2 长度测量
        4.4.3.3 角度测量
        4.4.3.4 剖切操作
        4.4.3.5 意见标注
第五章 基于STEP标准的CAE协同分析技术研究
    5.1 基于STEP标准接口的CAE(模型表面高品质网格自动划分的)背景及需求分析
    5.2 基于STEP标准的模型导入及重建
    5.3 基于OPENCASCADE的模型信息提取
    5.4 基于Delaunay的推进波前法
        5.4.1 推进波前法
        5.4.2 Delaunay三角剖分法
        5.4.2.1 Delaunay法简介
        5.4.2.2 Delaunay算法实现
    5.5 基于STEP接口的注塑模CAE分析用网格自动生成系统实现与实例研究
        5.5.1 单元自动剖分
        5.5.1.1 基于曲率的二次映射
        5.5.1.2 参数域边界离散
        5.5.1.3 二维参数平面的有限元网格划分
        5.5.2 三维实体表面三角面片网格的全自动生成和STL文件的输出
        5.5.3 网格剖分结果和曲面参数结构的记录与输出,以及对局部选定面片网格的重新修正剖分
        5.5.4 注塑件高品质STL网格生成实例
        5.5.5 减少模型导入过程中的修模工作量以及存在的问题
第六章 面向远程协同设计的产品快速配置设计研究
    6.1 产品快速配置设计研究背景
        6.1.1 大规模定制简介
        6.1.1.1 大规模定制的产生
        6.1.1.2 大规模定制的特点
        6.1.1.3 大规模定制的基本原理
        6.1.1.4 大规模定制的关键技术
        6.1.2 产品配置设计
    6.2 基于实例推理方法
        6.2.1 基于实例推理的基本理论
        6.2.2 模糊集理论
    6.3 一种基于模糊集实例推理算法
        6.3.1 基于模糊集实例推理的产品配置系统
        6.3.2 求解产品配置问题的CBRBFS方法
    6.4 冲击电钻快速配置设计实例
        6.4.1 冲击电钻产品实例
        6.4.2 实例检索
第七章 基于Web的五金产品个性化定制平台
    7.1 基于Web的五金产品个性化定制平台的研究背景
    7.2 技术路线
        7.2.1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7.2.2 系统各功能模块的实现
    7.3 系统实例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研究工作总结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6)某型号产品协同设计系统构建及支持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意义及课题来源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课题来源
    1.2 异地协同设计制造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现状
        1.2.1 国外的发展及应用现状
        1.2.2 国内的发展及应用现状
    1.3 异地协同设计制造系统构建及支持技术发展概况
        1.3.1 协同系统构建技术
        1.3.2 网格及软件开发技术
        1.3.3 协同系统数据处理支持技术
        1.3.4 协同任务工作流建模技术
    1.4 CAD协同支持技术发展概况
        1.4.1 大型三维CAD模型快速传输技术
        1.4.2 CAD异步协同建模技术
        1.4.3 异构CAD模型转换技术
    1.5 论文研究内容、章节安排及研究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章节安排及研究路线
2 型号产品异地协同设计制造系统构建技术研究
    2.1 当前型号产品研制流程分析及改进
    2.2 协同设计制造流程和当前使用流程的对比及分析
        2.2.1 协同设计制造流程同当前使用的设计制造流程对比
        2.2.2 协同设计制造流程分析
    2.3 协同系统主体功能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2.3.1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及实现技术分析
        2.3.2 物理支持网络结构的实现
        2.3.3 系统逻辑层次结构的划分
        2.3.4 协同功能的组织方式与运行流程
        2.3.5 建立异构分布资源的封装方法
        2.3.6 服务的定义及发布与发现策略
    2.4 本章小结
3 型号产品数据持久层技术研究
    3.1 数据持久层相关技术简介
    3.2 数据持久层实现方法的研究
        3.2.1 数据持久层原型
        3.2.2 操作实例的配置与实现
        3.2.3 操作链对象的结构与实现和数据持久的集成方法
        3.2.4 系统运行时序
    3.3 数据持久层实用性分析
    3.4 本章小节
4 型号产品数据批量处理控制技术研究
    4.1 数据批量处理控制模型的体系结构及内部行为方法
        4.1.1 控制模型在协同系统中的层次位置界定
        4.1.2 BDI模型和简化后的控制模型的建立
        4.1.3 控制模型的内部行为决策方法
    4.2 数据批量处理控制模型的实现方法
        4.2.1 数据读取模型的简化
        4.2.2 当前使用的处理方式和模型方式对比
        4.2.3 Agent推理算法的实现
        4.2.4 Agent信念维护方法和请求处理过程
    4.3 数据批量处理控制模型的性能分析与验证
        4.3.1 性能分析
        4.3.2 数据验证
    4.4 本章小结
5 支持型号产品协同任务建模的扩展Petri网技术研究
    5.1 支持协同任务建模的扩展了条件信息的Petri网研究
        5.1.1 Petri网
        5.1.2 条件Petri网的定义
        5.1.3 条件Petri网的表示方法
        5.1.4 条件Petri网的运行过程
        5.1.5 条件Petri网死锁分析
    5.2 对时间Petri网进行条件信息扩展
        5.2.1 时间Petri网的定义
        5.2.2 条件时间Petri网的定义
        5.2.3 扩展了条件信息的时间Petri网的表示方法
    5.3 支持协同任务建模的扩展了条件和概率信息的Petri网研究
        5.3.1 条件概率Petri网的定义
        5.3.2 条件概率Petri网的表示方法
        5.3.3 条件概率Petri网的运行过程
        5.3.4 可达、死锁路线及概率计算方法
        5.3.5 条件概率Petri网应用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几种型号产品相关的CAD协同技术研究
    6.1 三维CAD模型的特征提取与重构技术研究
        6.1.1 三维CAD模型结构特点分析
        6.1.2 三维CAD模型文档的处理方法
        6.1.3 CAD建模特征的提取研究
        6.1.4 特征参数文件描述格式的建立
        6.1.5 CAD模型重构方法研究
        6.1.6 三维CAD模型的特征提取与重构性能分析
    6.2 大型三维CAD模型快速传输技术研究
        6.2.1 快速传输总体方案设计
        6.2.2 快速传输功能应用分析
    6.3 CAD异步协同建模技术研究
        6.3.1 CAD同步异步协同工作方式对比
        6.3.2 CAD异步协同软件架构设计
        6.3.3 CAD模型差异集的计算方法
        6.3.4 CAD模型特征合并规则及冲突解决方式
        6.3.5 异步协同实例应用分析
    6.4 异构CAD模型转换技术研究
        6.4.1 异构CAD模型转换原理
        6.4.2 异构CAD模型转换方式
        6.4.3 转换支持类设计
        6.4.4 UFD对象运行时类型识别、动态生成功能的实现
        6.4.5 特征转换的实现及转换关系网的建立
        6.4.6 依赖关系识别方法
        6.4.7 模型转换功能的实现
        6.4.8 三维异构CAD模型转换应用实例及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型号产品协同设计系统的实现与功能集成
    7.1 协同系统开发技术选择与子功能模块集成方法
        7.1.1 型号产品协同设计系统特点分析
        7.1.2 系统开发技术选择
        7.1.3 系统子功能集成方法
        7.1.4 数据版本管理功能集成方法
    7.2 协同项目管理功能开发
    7.3 协同任务建模功能开发
    7.4 版本管理控制功能开发
    7.5 协同工具功能开发
    7.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创新点摘要
参考文献
附录A 异地协同设计制造系统着作权登记证书
附录B Catia大型模型快速传输系统着作权登记证书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作者简介

(7)面向飞机总体布置的协同设计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协同设计的产生背景
        1.2.1 并行工程
        1.2.2 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
    1.3 计算机支持的协同设计
        1.3.1 协同设计概念和特点
        1.3.2 协同设计关键技术
        1.3.3 协同设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第二章 飞机总体布置协同设计总体方案
    2.1 飞机总体布置协同设计的功能需求模型
        2.1.1 飞机总体布置工作的内容和协作特点
        2.1.2 飞机总体布置协同设计的功能需求模型
        2.1.3 建立飞机总体布置协同设计系统的难点
    2.2 飞机总体布置协同设计系统集成架构
        2.2.1 协同设计系统常用架构
        2.2.2 面向飞机总体布置的协同设计集成框架
        2.2.3 飞机总体布置协同设计系统的基本应用模式和关键支撑技术
    2.3 小结
第三章 协同工作模式下的飞机总体布置设计过程建模
    3.1 飞机研制中的过程建模方法
        3.1.1 工作分解结构
        3.1.2 IDEF 方法
        3.1.3 活动网络图方法
        3.1.4 Petri 网方法
    3.2 飞机总体布置过程建模面临的问题和研究现状
        3.2.1 飞机总体布置过程建模存在的问题和相关研究
        3.2.2 飞机设计技术状态控制过程建模存在的问题和相关研究
    3.3 基于任务关联WBS 模型的飞机总体布置与协调过程建模
        3.3.1 任务关联WBS 模型
        3.3.2 飞机总体布置与协调过程模型的构建方法
    3.4 基于CCMAC 模型的技术状态控制过程建模
        3.4.1 飞机技术状态协调关联模型
        3.4.2 飞机设计技术状态控制过程建模
    3.5 小结
第四章 飞机总体布置协同设计中的信息共享与交换
    4.1 基于Web 服务的非实时协作信息交换
        4.1.1 Web 服务技术
        4.1.2 基于XML 的协作信息交换格式
        4.1.3 基于SOAP/XML 封装的非实时协作信息传输与解析
    4.2 基于Agent 的实时协作信息交换
        4.2.1 Agent 技术
        4.2.2 基于反应式Agent 的实时信息协作框架
        4.2.3 CATIA 客户端协作信息获取与数据更新
    4.3 基于可变粒度悲观锁的并发冲突避免策略
        4.3.1 基于加锁机制的并发控制方法
        4.3.2 基于可变粒度悲观锁的并发冲突避免策略
    4.4 小结
第五章 飞机总体布置协同设计系统的实现与应用
    5.1 飞机总体布置协同设计系统的开发环境
        5.1.1 CATIA&CAA 系统
        5.1.2 .NET 平台
        5.1.3 JBPM 工作流引擎
        5.1.4 Structs
    5.2 飞机总体布置协同设计系统的实现结构
        5.2.1 协作服务器端的实现结构
        5.2.2 协作客户端的实现结构
    5.3 CDAGA 系统关键模块实现
        5.3.1 Web 服务模块实现
        5.3.2 并发控制模块实现
        5.3.3 任务管理模块实现
        5.3.4 授权与认证模块
    5.4 CDAGA 系统在某飞机前机身电子舱总体布置中的应用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8)制造业产品配置管理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现代制造业面临的挑战
        1.1.2 现代制造业管理对产品配置的要求
    1.2 产品配置的应用和研究现状
        1.2.1 产品配置的产生和发展
        1.2.2 产品配置的定义
    1.3 产品配置的研究方法
        1.3.1 基于约束的方法
        1.3.2 基于规则的方法
        1.3.3 基于资源的方法
        1.3.4 基于本体的方法
        1.3.5 基于逻辑的方法
        1.3.6 基于实例的方法
    1.4 产品配置的设计技术
        1.4.1 模块化设计技术
        1.4.2 协同设计技术
        1.4.3 进化设计技术
        1.4.4 知识工程设计技术
    1.5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内容和方法
        1.5.1 研究背景
        1.5.2 研究内容和方法
        1.5.3 全文组织结构
    1.6 本章小节
第二章 产品全生命周期的配置管理模板
    2.1 引言
    2.2 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定义
    2.3 产品配置管理的研究内容
    2.4 产品配置管理的实现过程
    2.5 产品设计配置管理模板
        2.5.1 零部件版本管理
        2.5.2 产品设计配置批次有效性
        2.5.3 产品规格与选项库定义
        2.5.4 里程碑(阶段)管理
    2.6 产品制造配置管理模板
    2.7 产品维护配置管理模板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智能多Agent系统的产品配置动态重建技术
    3.1 引言
    3.2 智能Agent
        3.2.1 Agent概念
        3.2.2 Agent结构
    3.3 智能多Agent系统
        3.3.1 智能多Agent系统的应用
        3.3.2 智能多Agent系统的特点
    3.4 基于智能多Agent系统的产品配置总体架构
        3.4.1 系统总体架构与功能描述
        3.4.2 用户需求和规则约束建模层
        3.4.3 产品配置核心分析层
        3.4.4 决策与规划层
        3.4.5 中央控制子系统
        3.4.6 执行子系统
        3.4.7 用户交互界面
    3.5 系统行为模式
    3.6 产品生命周期配置管理过程中的变更管理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产品配置方案的反馈式重建技术
    4.1 引言
    4.2 产品配置方案反馈式重建的种类
    4.3 系统重建所需的配置知识和配置过程
        4.3.1 产品生命周期配置知识库的建立
        4.3.2 产品配置管理规则库的建立
    4.4 产品配置管理重建的优化算法
        4.4.1 协同过滤推荐算法
        4.4.2 协同过滤算法的数据表示
        4.4.3 基于产品零部件的协同过滤算法
        4.4.4 基于产品零部件属性的协同过滤算法
        4.4.5 模糊聚类技术
        4.4.6 组织进化算法
    4.5 产品配置方案的动态求解过程
    4.6 产品配置的反馈式重建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深层网技术的多企业协同设计技术
    5.1 引言
    5.2 基于深层网技术进行数据源接口集成
        5.2.1 本体的概念
        5.2.2 企业间数据共用挖掘的模式抽取
        5.2.3 基于本体的企业产品配置模式匹配
        5.2.4 模式匹配策略
        5.2.5 相似度计算方法
        5.2.6 集成过程
    5.3 测试实例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产品全生命周期配置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实施
    6.1 产品配置基础数据与配置模板
        6.1.1 产品设计配置管理原理与基础数据
        6.1.2 配置需求及选型
        6.1.3 零部件种类
        6.1.4 产品设计配置信息管理模板
        6.1.5 产品制造配置信息管理原理与模板
        6.1.6 产品维护配置信息管理模板
    6.2 变更管理与产品配置管理动态建模
        6.2.1 变更管理动态流程
        6.2.2 基于智能多Agent系统技术的产品配置动态管理
    6.3 产品配置优化反馈式重建
    6.4 异构分布式维护信息管理系统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读博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学位论文摘要(中文)
学位论文摘要(英文)

(9)面向中小企业网络化协同设计支持平台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企业网络化协同设计概述
        1.2.1 网络化协同设计的定义及特点
        1.2.2 网络化协同设计工作模式和分类
        1.2.3 网络化协同设计方法
    1.3 协同平台研究现状、发展趋势、总体目标及研究意义
        1.3.1 网络化协同设计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网络化协同设计发展趋势
        1.3.3 网络化协同设计平台的目标
        1.3.4 网络化协同设计平台研究意义
    1.4 论文的立论背景、课题来源、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1.4.1 立论背景
        1.4.2 课题来源
        1.4.3 主要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1.5 本章小结
2 中小企业网络化协同设计支持平台的总体架构
    2.1 中小企业概述
        2.1.1 中小企业的概念
        2.1.2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2.2 面向中小企业的协同设计平台的总体结构
        2.2.1 网络化协同设计系统的基本要求
        2.2.2 网络化协同设计系统的功能目标
        2.2.3 网络化协同设计平台的外部架构
        2.2.4 协同平台系统的内部体系结构
    2.3 网络化协同设计系统的总体运行模式
    2.4 本章小结
3 网络化协同设计平台关键技术研究
    3.1 关键技术
        3.1.1 基于ASP 的动态网页技术
        3.1.2 基于SQL Serve 数据库技术
        3.1.3 基于Web 服务器技术
    3.2 协同设计平台模块功能研究
        3.2.1 模块功能设计
        3.2.2 UML 系统建模
    3.3 项目过程控制模型建立
        3.3.1 分析用户需求
        3.3.2 建立项目管理框架
    3.4 本章小结
4 网络化协同设计平台实现与应用
    4.1 网站平台的实现
        4.1.1 系统主页面
        4.1.2 公共数据中心
        4.1.3 协同平台三维浏览控件AutoVue 及调用
        4.1.4 基于NetMeeting 的协同设计工具
    4.2 典型产品的平台实验
        4.2.1 油封产品的协同流程
        4.2.2 油封产品协同模型的建立
        4.2.3 油封产品协同设计实施过程
    4.3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10)面向网络化制造的协同设计管理系统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制造业的基本概念
        1.1.1 制造业的概念
        1.1.2 制造业的发展
        1.1.3 产品设计的重要性
    1.2 网络化制造
        1.2.1 网络化制造的概念
        1.2.2 网络化制造的特征
        1.2.3 网络化制造的发展趋势
        1.2.4 网络化制造系统的发展趋势
    1.3 协同设计概念
        1.3.1 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CSCW)
        1.3.2 协同设计的概念
        1.3.3 协同设计的类别结构
        1.3.4 协同设计目前存在的问题
        1.3.5 协同设计涉及的技术
        1.3.6 协同设计的发展趋势
        1.3.7 协同设计在机械领域中的应用
    1.4 相关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4.1 网络化制造的研究现状
        1.4.2 协同设计研究现状
        1.4.3 知识管理的研究现状
        1.4.4 课题研究意义及来源
    1.5 论文研究内容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协同设计任务规划
    2.1 协同设计任务分解
        2.1.1 协同设计任务分解方法概述
        2.1.2 协同设计任务分解过程
        2.1.3 协同设计任务解耦
    2.2 协同设计任务重组
        2.2.1 协同设计任务重组
        2.2.2 实例分析
    2.3 设计任务分配
        2.3.1 设计任务分配方法
        2.3.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设计任务分配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产品数据交换方法的研究
    3.1 协同设计数据交换方法
        3.1.1 CAD系统功能模型
        3.1.2 数据交换方法
    3.2 基于特征的数据交换过程
        3.2.1 特征的概念
        3.2.2 参数化特征造型技术的特点
        3.2.3 协同设计数据交换格式
        3.2.4 协同设计数据传输
    3.3 基于特征的永久命名方法
        3.3.1 特征永久命名的必要性与原则
        3.3.2 特征永久命名方法
        3.3.3 参数辨识
        3.3.4 系统开发工具
        3.3.5 坐标系以及特征树处理问题
    3.4 协同设计通信问题
        3.4.1 通信定义
        3.4.2 通信方式
    3.5 基于STEP的CAD/CAM一体化
        3.5.1 一体化的要求
        3.5.2 XML到STEP的转换
        3.5.3 一体化模型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协同设计冲突消解问题
    4.1 冲突概述
        4.1.1 协同设计冲突概念
        4.1.2 协同设计冲突产生原因
        4.1.3 协同设计冲突分类
        4.1.4 协同设计冲突的特点
        4.1.5 协同设计冲突产生的后果
    4.2 协同设计冲突检测
        4.2.1 冲突检测概述
        4.2.2 协同设计冲突检测方法
    4.3 协同设计冲突消解策略
        4.3.1 基本冲突消解策略
        4.3.2 协同设计冲突消解策略
        4.3.3 死锁问题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知识管理系统集成
    5.1 知识管理概述
        5.1.1 知识管理的概念
        5.1.2 知识分类
        5.1.3 知识工程概念
    5.2 基于本体论的知识表达
        5.2.1 知识表达方法
        5.2.2 本体论概念
        5.2.3 知识表达
    5.3 协同设计中的知识获取
        5.3.1 协同设计知识获取方法
        5.3.2 基于粗糙集的知识获取方法
        5.3.3 协同设计过程知识获取
        5.3.4 其他知识获取方法
    5.4 知识重用与共享
        5.4.1 设计历史问题
        5.4.2 设计知识重用方法
        5.4.3 全生命周期知识管理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协同设计体系结构及系统模型的建立
    6.1 协同设计的结构要求
        6.1.1 系统结构选择
        6.1.2 协同设计系统结构功能
    6.2 网络环境下协同设计过程分析
        6.2.1 协同设计过程分析
        6.2.2 盾构机设计过程分析
    6.3 协同设计体系结构
        6.3.1 协同设计系统功能结构图
        6.3.2 协同设计系统结构
        6.3.3 系统拓扑结构
    6.4 基于多Agent的协同设计建模方法
        6.4.1 多Agent技术
        6.4.2 分布式协同设计模型建立的方法
    6.5 基于网络的协同设计关键技术
        6.5.1 CORBA技术
        6.5.2 互联网络技术
        6.5.3 访问控制技术
        6.5.4 XML语言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协同设计原型系统的实现
    7.1 系统应用背景与可行性分析
        7.1.1 系统应用背景
        7.1.2 可行性分析
    7.2 系统开发技术
        7.2.1 MVC技术简介
        7.2.2 JSP技术
        7.2.3 数据库技术
    7.3 协同设计系统相关功能
        7.3.1 用户管理界面
        7.3.2 企业联盟管理子系统
        7.3.3 合同管理子系统
        7.3.4 任务管理子系统
        7.3.5 产品数据管理子系统文档管理
        7.3.6 冲突消解管理子系统
        7.3.7 协同工具子系统
        7.3.8 设计知识管理子系统
        7.3.9 协同系统管理
        7.3.10 系统应用效果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建议
    8.1 结论
    8.2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四、基于Web的多Agent的异地制造(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移动医疗的连续断层影像2D/3D可视化交互技术研究[D]. 乔梁. 第三军医大学, 2017(10)
  • [2]云制造下多粒度设计资源服务化方法与匹配策略研究[D]. 丁淑辉. 山东科技大学, 2017
  • [3]数字化电厂燃料系统协同设计建模与冲突检测研究[D]. 杨亢亢. 武汉大学, 2015(01)
  • [4]项目管理组织设计与性能测试的模拟研究[D]. 王有天. 华中科技大学, 2014(07)
  • [5]基于Web的产品远程协同设计关键技术研究[D]. 贾虹. 浙江工业大学, 2012(06)
  • [6]某型号产品协同设计系统构建及支持技术研究[D]. 孙长乐. 大连理工大学, 2010(10)
  • [7]面向飞机总体布置的协同设计关键技术研究[D]. 王凯.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0(01)
  • [8]制造业产品配置管理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 王铎. 吉林大学, 2009(07)
  • [9]面向中小企业网络化协同设计支持平台关键技术研究[D]. 陈艳. 中国海洋大学, 2009(11)
  • [10]面向网络化制造的协同设计管理系统研究与开发[D]. 侯俊铭. 东北大学, 2009(06)

标签:;  ;  ;  ;  ;  

基于网络的多代理异地制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