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莜麦高产栽培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张若晨[1](2021)在《环县旱作燕麦栽培技术研究》文中认为甘肃省环县燕麦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但极度缺乏适合当地的燕麦栽培技术,基于此,本研究于2020年6月至12月在甘肃省环县的毛井镇和小南沟乡开展田间试验,以两种不同熟性燕麦(青海444和白燕7号)为研究对象,探究了不同氮(N)、磷(P)肥配施量和不同播量对燕麦生长的影响,并对不同生育期的燕麦田间病害进行系统调查。旨在筛选出适合环县当地环境气候条件的燕麦高产栽培技术,为环县地区栽培燕麦的增产增收提供理论指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发现了不同品种燕麦的农艺性状对施肥量和播量的响应不同。青海444在株高、叶长、叶宽、穗长等方面优于白燕7号,白燕7号的茎节数多于青海444。燕麦的株高、叶长、叶宽与穗长均随N、P肥配施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最佳施肥配比下的增幅为10.79%-39.14%。且以上农艺性状均在150kg/hm2播量处理下达到最大值。燕麦有效分蘖数亦随N、P肥配施量的增加而先增加后减少,但播量和品种特性对其影响不显着(P>0.05)。2.明确了品种特性和生育期是影响燕麦病害发生的主要因素。燕麦红叶病、叶斑病以及锈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随生育期的推移而逐渐增加,乳熟期发病情况最严重。其中,红叶病是最主要的病害,整个生育期青海444发病较白燕7号严重,栽培措施在发病前期对红叶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影响较大,但在发病后期品种特性成为影响该病害发生的主要因素。叶斑病主要发生在毛井试验地,在开花期青海444叶斑病发病较白燕7号严重,而乳熟期时白燕7号病情更严重。锈病主要发生在小南沟试验地,整个生育期白燕7号发病较青海444严重。栽培措施对叶斑病和锈病发病情况无显着影响(P>0.05)。白粉病仅在小南沟试验地零星发病。3.发现了燕麦的鲜草产量、干物质产量与鲜干比随N、P肥配施量和播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燕麦品种和生育期亦对产量性状具有显着影响(P<0.05),白燕7号在鲜草产量和干物质产量方面明显优于青海444,青海444鲜干比略微高于白燕7号。开花期燕麦的鲜干比最高,乳熟期燕麦的鲜草产量与干物质产量最大。4.明确了在N3P3(施N量100 kg/hm2、施P量90 kg/hm2)和N3P2(施N量100 kg/hm2、施P量45 kg/hm2)施肥配比下两燕麦品种的干物质产量达到最大,青海444和白燕7号在毛井试验地的最大干物质产量分别为6.67和8.67t/hm2,在小南沟试验地分别为8.47和11.07 t/hm2;明确了在150 kg/hm2播量处理下,青海444和白燕7号在两地的干物质产量最大,可达5.53-6.80 t/hm2。
梁俊萍[2](2021)在《旱地莜麦栽培技术分析与推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旱地莜麦为研究视角,研究了其栽培技术,探索其栽培工艺的推广方法。栽培技术具体包括:选种、轮作、密植、田间管理等。推广措施包括:加强工艺规范性管理、提升栽培宣传工作有效性、制定标准化食品生产体系。探究旱地莜麦栽培方法,以期提升莜麦种植产量,凭借有效的推广措施,以此提升莜麦农业种植的整体效益。
唐杏拴[3](2021)在《莜麦新品种晋燕17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文中研究表明由于莜麦通常在干旱贫瘠的生态环境下生存,因此出现了莜麦不耐水、不耐肥的现象,使得莜麦的产量大幅度降低,应当加强莜麦新品种的选育与栽培。探究了莜麦新品种晋燕17号的选育过程、品种特性、产量表现以及种植地区,还从轮作播种、水肥管理以及收获三方面分析了晋燕17号的栽培技术。
李松,刘广才,马彦[4](2021)在《莜麦宽幅匀播高产栽培技术规程》文中研究表明在试验研究与示范推广的基础上,引用粮食作物种子、农作物种子贮藏、耕地质量标准、农药安全使用规范、肥料合理使用准则以及有机肥料等规范性文件,规定了甘肃省莜麦宽幅匀播栽培技术的宽幅匀播、宽幅匀播机以及莜麦等术语和定义。从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与贮藏等规范了莜麦宽幅匀播高产栽培技术。
姚兆磊[5](2020)在《华北寒旱区栗钙土农田茬口对作物水分、养分利用的影响与作物轮作效果》文中认为在华北寒旱地区,由于农业资源与生产需求的不匹配,导致资源的过度开发与利用效率低,成为社会生产与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为解决该区农业生产所面临的作物连年种植与作物间轮作选配不合理,导致的作物减产、资源利用不充分等问题,进行了实地试验研究。本试验研究选择在砂质栗钙土农田上进行,采用田间定位试验、交叉式设计、以年际间作为重复,监测不同茬口的水分、养分特性及作物对茬口的适应性,明确作物间的茬口效应、轮作关系及作物组配机制,为该区农业生产提供合理的作物轮作制度。主要结果如下:1.明确了茬口、年型、作物种类对产量的影响特征在华北寒旱区栗钙土农田,以生物产量为生产目标,不同茬口的马铃薯平均产量较连作增产6.16%~28.87%;莜麦茬亚麻的平均产量较连作明显增产16.01%;连作饲用谷子产量最低,其他4种茬口饲用谷子的平均产量较连作增产24.82%~42.08%;饲用谷子茬莜麦较连作减产3.43%,其他茬口的莜麦较连作增产7.15%~19.21%;马铃薯茬甜菜的平均产量较连作明显增产,是连作平均产量的1.21倍。5种作物间生物产量相差2.14%~130.40%,经济产量相差4.11%~532.28%。在由4年内5种茬口下所产生的100个作物生物产量、经济产量构成的集团中,茬口因素引发的变异占总变异的0.84%~1.44%,年型因素占总变异3.18%~5.53%,作物类型因素占总变异的53.92%~78.46%;作物与茬口互作因素占总变异的1.78%~3.69%;作物与年型互作因素占总变异的11.17%~27.74%。茬口因素在引发产量变异中占比很低。2.明确了作物生产对播种期茬口水分、NP养分贮量不敏感,作物间水分、养分利用效果差异明显的特征监测表明,马铃薯、亚麻、饲用谷子、莜麦、甜菜播种期土壤贮水量4年平均茬口间分别相差 2.77~21.95、2.15~13.79、0.55~18.69、0.37~7.29、1.16~41.42mm,但统计分析表明茬口贮水量与作物产量之间不存在农学意义上的相关性;播种期土壤NP养分贮量也是如此。各茬口的马铃薯、亚麻、饲用谷子、莜麦、甜菜间的农田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均无明显差异;作物间的农田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差异显着;甜菜的农田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均显着高于其他4种作物,各茬口的马铃薯、饲用谷子、莜麦、甜菜间的N、P生物学效率和农田N、P产投比均无明显差异;莜麦茬亚麻的农田N素产投比显着高于连作,各茬口亚麻间的N、P生物学效率及农田P素产投比均无明显差异。作物间养分生物学效率差异显着,甜菜的N、P素生物学效率显着高于其他4种作物。作物间农田N产投比变化在0.60~1.40,亚麻、莜麦的农田N素产投比显着高于其他3种作物;作物种类间农田P产投比变化在0.35~1.53,莜麦的农田P产投比显着高于其他4种作物。3.明确了适宜的轮作方式及土地利用效果在5种作物组成的20种茬口衔接组合中,各作物茬口对马铃薯、亚麻、饲用谷子、甜菜生产均表现为“有利效应”;饲用谷子茬口对莜麦生产表现为“有害效应”,马铃薯、亚麻、甜菜茬口对莜麦表现为“有利效应”。在10种轮作组合中,以作物土地资源利用效果(LERr)为衡量标准,饲用谷子→莜麦轮作组合两作物间具有偏利补偿效应;其他9种轮作组合均为互利效应,其中饲用谷子→马铃薯、莜麦→马铃薯、莜麦→亚麻、甜菜→亚麻、甜菜→莜麦5种轮作组合受年际间环境的影响较小,饲用谷子→马铃薯轮作组合的LERr值最高,为1.30,莜麦→马铃薯LERr值次之,为1.26。综上所述,在华北寒旱区砂质栗钙土农田,茬口的养分和水分状况对后茬作物的影响较小,但作物间的产量差异显着,气候年型环境对作物生产的影响明显。在砂质栗钙土农田,作物间适宜的轮作组合为饲用谷子→马铃薯、莜麦→马铃薯、莜麦→亚麻、甜菜→亚麻、甜菜→莜麦。砂质栗钙土农田作物茬口特性的明确,与适宜轮作组合的确定为该区农田高效生产提供重要的理论与技术依据。
韩小娟[6](2020)在《旱地莜麦栽培技术要点》文中研究表明莜麦在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但由于地区干旱缺水,在莜麦种植过程中需要积极推广抗旱栽培技术,这是实现莜麦高产稳产的基础。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论述了旱地莜麦栽培技术要点,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广大同行有所帮助。
杜玉琼[7](2019)在《冀西北寒旱区草甸栗钙土田作物倒茬关系分析》文中提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冀西北寒旱区被明确定位为国家重要的水源保护区和生态涵养区。区域气候冷凉、低温短季、干旱少雨,为典型的喜凉类作物一年一熟区。受制于降水年际与季节间的宽幅波动,以及土壤水肥库容与投入的有限性,区域作物产量低而不稳,依此为原料的饲草畜牧业举步维艰。面对区域作物种植方式随意,茬口衔接无据的问题,本研究在设置田间定位试验、监测作物间全部倒茬关系的产出效果、以及相应的茬口水分、养分等特征基础上,通过作物间倒茬关系的生态学定性评价、定量分析,以明确冀西北寒旱区主栽作物的茬口特性与茬口适应性,以及茬口特性形成的机理,为该区农田生产的适生性作物选择与时序配置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作物倒茬方式间产量效应差异明显马铃薯、莜麦与甜菜连作明显减产;莜麦茬、玉米茬、甜菜茬、蚕豆茬马铃薯平均产量分别是连作马铃薯平均产量2852.34 kg.hm-2的1.94(P<0.05)、1.7(P<0.05)、1.59、1.58倍。连作莜麦的平均经济产量为1541.59 kg.hm-2,马铃薯茬、蚕豆茬、玉米茬、甜菜茬的莜麦平均产量分别是连作莜麦的1.70(P<0.05)、1.46、1.43、1.16倍。马铃薯茬、玉米茬、蚕豆茬、莜麦茬甜菜分别是连作甜菜平均产量7187.91 kg.hm-2的1.53(P<0.01)、1.41(P<0.01)、1.40(P<0.05)、1.28倍。蚕豆和饲用玉米连作也有减产趋势,但差异不显着。2.明确了冀西北寒旱区主栽作物的茬口效应20种倒茬处理中85%的倒茬处理使后茬作物获得“有利效应”,其中30%差异显着;15%为“有害效应”。莜麦茬、玉米茬、蚕豆茬、甜菜茬的马铃薯,玉米茬、马铃薯茬、莜麦茬蚕豆,马铃薯茬、蚕豆茬、玉米茬、甜菜茬莜麦,马铃薯茬、玉米茬、蚕豆茬、莜麦茬甜菜均表现“有利效应”(LERc>1),3.明确了冀西北寒旱区土地利用效率较高的倒茬组合在10种倒茬方式中,莜麦→马铃薯的LERr值最高,达1.87,且与其他倒茬方式达到显着水平;其次为马铃薯→甜菜、马铃薯→玉米的LERr值,分别为1.58、1.45,极显着高于以下倒茬方式,马铃薯→蚕豆、蚕豆→莜麦、蚕豆→玉米、莜麦→甜菜、莜麦→玉米、蚕豆→甜菜、玉米→甜菜,诸此LERr值分别为1.36、1.27、1.23、1.22、1.21、1.12、1.12。4.明确了茬口明显影响接茬作物的水分利用效应。莜麦作为马铃薯的前茬作物,与马铃薯连作相比能显着提高经济产量,达93.98%,相应水分利用效率提高95.75%。马铃薯、玉米作为前茬作物能使莜麦水分利用效率提高59.11%、49.40%。倒茬均能较连作处理提高甜菜水分利用效率26.79%39.99%,但差异不显着。各茬口对蚕豆、玉米的水分利用效率没有显着的影响。5.明确了茬口明显影响接茬作物的养分利用效应。连作马铃薯N的产投比为0.44,莜麦茬、玉米茬马铃薯N的产投比分别较连作提高97%、88%(P<0.05);连作马铃薯P的产投比为0.22,莜麦茬、玉米茬马铃薯P的产投比分别较连作提高了72%、68%(P<0.05)。连作甜菜N的产投比为0.58,马铃薯茬、玉米茬甜菜N的产投比分别较连作提高102%、79%(P<0.05);连作甜菜P的产投比为0.15,马铃薯茬、蚕豆茬、玉米茬甜菜P的产投比分别较连作提高94%(P<0.01)、64%(P<0.05)、50%(P<0.05)。各茬口蚕豆、玉米、莜麦的产投比差异不显着。6.明确了病情指数增高是草甸栗钙土田连作甜菜和马铃薯减产的重要原因。2018年连作甜菜和马铃薯的病情指数均高于倒茬处理。甜菜连作的褐斑病病情指数为32%,是马铃薯茬与蚕豆茬甜菜的1.28倍,是莜麦茬、玉米茬甜菜的1.33、2.0倍。马铃薯晚疫病的病情指数连作田最高,达47%,蚕豆茬、莜麦茬、玉米茬与甜菜茬的1.18、1.68、1.74、2.76倍。综上所述,在冀西北寒旱区草甸栗钙土田主栽作物间相互倒茬均表现偏利补偿效应和互利增益效应,倒茬方式优选顺序为莜麦→马铃薯、马铃薯→甜菜、马铃薯→玉米、马铃薯→蚕豆、蚕豆→莜麦、蚕豆→玉米、莜麦→甜菜、莜麦→玉米、蚕豆→甜菜、玉米→甜菜;土壤水分是影响茬口效应的主要因素;马铃薯、甜菜连作加重了病害,成为减产的重要原因。
樊玉珍[8](2018)在《莜麦高产栽培技术》文中研究表明结合莜麦自身的生长特性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提出了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地整地、选种晒种、适期播种、田间管理、适时收获等,以供参考。
赵雁峰[9](2018)在《山西旱区莜麦稳产高产栽培技术》文中研究表明在山西旱区莜麦栽培的过程中,由于旱区的土壤与水资源较为特殊,要合理使用先进的稳产高产栽培技术对其进行种植,在提升莜麦产量的情况下,增强食用价值,获得市场的认可,提升经济效益。基于此,山西省左云县农业委员会针对山西旱区莜麦高产栽培技术进行分析,提出合理选择品种与土壤、轮作、病虫害防治工作几点可行性的建议。
胡霞[10](2017)在《山西特色杂粮莜麦的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越来越关注一些小众粮食作物的营养价值及功效。以山西莜麦生产为例,介绍了莜麦的生物特性及营养价值,论述了莜麦的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为促进山西莜麦种植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莜麦高产栽培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莜麦高产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环县旱作燕麦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燕麦概述 |
1.1.1 燕麦分布范围 |
1.1.2 燕麦形态特征 |
1.1.3 燕麦生长习性 |
1.1.4 燕麦营养成分 |
1.2 栽培措施对燕麦生长的影响 |
1.2.1 播量对燕麦生长的影响 |
1.2.2 氮肥施用对燕麦生长的影响 |
1.2.3 磷肥施用对燕麦生长的影响 |
1.2.4 氮、磷肥配施对燕麦生长的影响 |
1.3 燕麦主要病害 |
1.3.1 燕麦红叶病 |
1.3.2 燕麦叶斑病 |
1.3.3 燕麦锈病 |
1.3.4 燕麦白粉病 |
第二章 栽培技术对燕麦农艺性状的影响 |
2.1 材料方法 |
2.1.1 试验地概况 |
2.1.2 试验材料 |
2.1.3 试验设计与试验小区规划 |
2.1.4 试验测定项目 |
2.1.5 数据分析方法 |
2.2 不同施肥处理对燕麦农艺性状的影响 |
2.2.1 不同施肥处理对燕麦株高的影响 |
2.2.2 不同施肥处理对燕麦有效分蘖数的影响 |
2.2.3 不同施肥处理对燕麦叶长的影响 |
2.2.4 不同施肥处理对燕麦叶宽的影响 |
2.2.5 不同施肥处理对燕麦节数的影响 |
2.2.6 不同施肥处理对燕麦穗长的影响 |
2.3 不同播量处理对燕麦农艺性状的影响 |
2.3.1 不同播量处理对燕麦株高的影响 |
2.3.2 不同播量处理对燕麦有效分蘖数的影响 |
2.3.3 不同播量处理对燕麦叶长的影响 |
2.3.4 不同播量处理对燕麦叶宽的影响 |
2.3.5 不同播量处理对燕麦节数的影响 |
2.3.6 不同播量处理对燕麦穗长的影响 |
2.4 讨论 |
2.4.1 不同施肥处理对燕麦农艺性状的影响 |
2.4.2 不同播量处理对燕麦农艺性状的影响 |
2.5 小结 |
第三章 栽培技术对燕麦病害发生情况的影响 |
3.1 材料方法 |
3.1.1 试验地概况 |
3.1.2 试验材料 |
3.1.3 试验设计与试验小区规划 |
3.1.4 试验测定项目 |
3.1.5 病情划分标准 |
3.1.6 数据分析方法 |
3.2 不同施肥处理对燕麦病害发生情况的影响 |
3.2.1 不同施肥处理对燕麦红叶病发生情况的影响 |
3.2.2 不同施肥处理对燕麦叶斑病发生情况的影响 |
3.2.3 不同施肥处理对燕麦锈病发生情况的影响 |
3.2.4 不同施肥处理对燕麦白粉病发生情况的影响 |
3.3 不同播量处理对燕麦病害发生情况的影响 |
3.3.1 不同播量处理对燕麦红叶病发生情况的影响 |
3.3.2 不同播量处理对燕麦叶斑病发生情况的影响 |
3.3.3 不同播量处理对燕麦锈病发生情况的影响 |
3.3.4 不同播量处理对燕麦白粉病发生情况的影响 |
3.4 讨论 |
3.4.1 不同栽培措施对燕麦红叶病发生情况的影响 |
3.4.2 不同栽培措施对燕麦叶斑病发生情况的影响 |
3.4.3 不同栽培措施对燕麦锈病发生情况的影响 |
3.4.4 不同栽培措施对燕麦白粉病发生情况的影响 |
3.5 小结 |
第四章 栽培技术对燕麦产量性状的影响 |
4.1 材料方法 |
4.1.1 试验地概况 |
4.1.2 试验材料 |
4.1.3 试验设计与试验小区规划 |
4.1.4 试验测定项目 |
4.1.5 数据分析方法 |
4.2 不同施肥处理对燕麦产量性状的影响 |
4.2.1 不同施肥处理对燕麦鲜重的影响 |
4.2.2 不同施肥处理对燕麦干重的影响 |
4.2.3 不同施肥处理对燕麦鲜干比的影响 |
4.3 不同播量处理对燕麦产量性状的影响 |
4.3.1 不同播量处理对燕麦鲜重的影响 |
4.3.2 不同播量处理对燕麦干重的影响 |
4.3.3 不同播量处理对燕麦鲜干比的影响 |
4.4 讨论 |
4.4.1 不同施肥处理对燕麦产量的影响 |
4.4.2 不同播量处理对燕麦产量的影响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旱地莜麦栽培技术分析与推广(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旱地莜麦栽培技术 |
1.1 选种 |
1.2 轮作 |
1.3 密植 |
1.4 田间管理 |
1.4.1 苗期管理 |
1.4.2 防倒伏管理 |
1)中耕。 |
2)除杂草。 |
3)追肥。 |
1.4.3 后期管理 |
1.4.4 防治病虫害 |
1.4.5 贮水管理 |
2 旱地莜麦栽培技术推广措施 |
2.1 加强技术应用规范性管理,保障食品安全 |
2.2 提升栽培工艺宣传有效性 |
2.3 制定标准化食品卫生生产流程 |
3 结语 |
(3)莜麦新品种晋燕17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莜麦新品种晋燕17号选育背景 |
2 莜麦新品种晋燕17号选育过程 |
3 莜麦新品种晋燕17号品种特性 |
4 莜麦新品种晋燕17号产量表现 |
5 莜麦新品种晋燕17号种植地区 |
6 莜麦新品种晋燕17号栽培技术 |
6.1 轮作播种 |
6.2 水肥管理 |
6.3 及时收获 |
7 结语 |
(4)莜麦宽幅匀播高产栽培技术规程(论文提纲范文)
1 范围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3 术语和定义 |
3.1 宽幅匀播 |
3.2 宽幅匀播机 |
3.3 莜麦 |
4 播前准备 |
4.1 选地整地 |
4.2 土壤处理 |
4.3 施基肥 |
5 种子准备 |
5.1 品种选择 |
5.2 种子质量指标 |
5.3 种子处理 |
6 播种 |
6.1 播种机具选择 |
6.2 播种期 |
6.3 播种规格 |
6.4 播种量和密度 |
6.5 播后镇压 |
7 田间管理 |
7.1 苗期管理 |
7.2 中耕除草 |
7.3 追肥 |
8 病虫害防治 |
8.1 防治原则 |
8.2 病害防治 |
8.3 虫害防治 |
9 收获与贮藏 |
(5)华北寒旱区栗钙土农田茬口对作物水分、养分利用的影响与作物轮作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轮作制度的历程 |
1.2.2 连作障碍的机制及表现 |
1.2.2.1 连作对土壤生物环境的影响 |
1.2.2.2 连作对土壤非生物环境的影响 |
1.2.2.3 连作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1.2.3 作物轮作组配的机制及表现 |
1.2.3.1 轮作对作物生物环境的影响 |
1.2.3.2 轮作对作物非生物环境的影响 |
1.2.3.3 对作物轮作生产效果的评价 |
1.3 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3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方案 |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4.1 作物产量与品质测定 |
2.4.2 土地当量比计算 |
2.4.3 作物养分测定 |
2.4.4 土壤水分测定 |
2.4.5 作物病情指数调查 |
2.5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作物产量的影响因素特征 |
3.1.1 作物生物产量的影响因素特征 |
3.1.2 作物经济产量的影响因素特征 |
3.2 茬口对作物田土壤贮水的影响特征 |
3.2.1 茬口对马铃薯田土壤贮水的影响特征 |
3.2.2 茬口对亚麻田土壤贮水的影响特征 |
3.2.3 茬口对饲用谷子田土壤贮水的影响特征 |
3.2.4 茬口对莜麦田土壤贮水的影响特征 |
3.2.5 茬口对甜菜田土壤贮水的影响特征 |
3.2.6 茬口的播期土壤贮水特性与作物适应性 |
3.2.6.1 茬口的播期土壤贮水对作物影响效应 |
3.2.6.2 轮作下播期土壤贮水的作物生产效应 |
3.3 茬口对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3.3.1 茬口对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3.3.2 茬口对亚麻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3.3.3 茬口对饲用谷子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3.3.4 茬口对莜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3.3.5 茬口对甜菜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3.3.6 茬口水分特征与作物产量关系 |
3.3.6.1 茬口水分特征与作物生物产量关系 |
3.3.6.2 茬口水分特征与作物经济产量关系 |
3.3.7 不同作物的农田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的比较 |
3.4 茬口对作物田土壤贮N、P的影响特征 |
3.4.1 茬口对马铃薯田土壤贮N、P的影响特征 |
3.4.2 茬口对亚麻田土壤贮N、P的影响特征 |
3.4.3 茬口对饲用谷子田土壤贮N、P的影响特征 |
3.4.4 茬口对莜麦田土壤贮N、P的影响特征 |
3.4.5 茬口对甜菜田土壤贮N、P的影响特征 |
3.4.6 茬口的播种期土壤贮N、P特性与作物适应性 |
3.4.6.1 茬口的播种期土壤贮N对作物影响效应 |
3.4.6.2 轮作下播种期土壤贮N的作物生产效应 |
3.4.6.3 茬口的播种期土壤贮P对作物影响效应 |
3.4.6.4 轮作下播种期土壤贮P的作物生产效应 |
3.5 茬口对作物养分利用效果的影响 |
3.5.1 茬口对马铃薯养分生物学效率、产投比的影响 |
3.5.2 茬口对亚麻养分生物学效率、产投比的影响 |
3.5.3 茬口对饲用谷子养分生物学效率、产投比的影响 |
3.5.4 茬口对莜麦养分生物学效率、产投比的影响 |
3.5.5 茬口对甜菜养分生物学效率、产投比的影响 |
3.5.6 茬口N、P特性与作物产量的关系 |
3.5.6.1 茬口N、P特性与作物生物产量的关系 |
3.5.6.2 茬口N、P特性与作物经济产量的关系 |
3.5.7 不同作物的养分生物学效率、产投比比较 |
3.6 茬口对作物产量的影响与轮作效果 |
3.6.1 茬口对作物生产的影响 |
3.6.2 作物轮作的土地资源利用效果 |
4 讨论 |
4.1 轮作增产的生物环境效应 |
4.2 轮作增产的非生物环境效应 |
4.3 轮作作物选配的机制 |
4.4 轮作生产效果评价的方法 |
5 结论 |
5.1 明确了茬口、年型、作物种类对产量的影响特征 |
5.2 明确了作物生产对播种期茬口水分、NP养分贮量不敏感,作物间水分、养分利用效果差异明显的特征 |
5.3 明确了适宜的轮作方式及土地利用效果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附件 |
(6)旱地莜麦栽培技术要点(论文提纲范文)
1 科学选种 |
2 合理选定科学轮作 |
3 科学播种合理密植 |
4 田间管理 |
4.1 苗期管理 |
4.2 中期管理 |
4.3 后期管理 |
5 病虫害防治 |
(7)冀西北寒旱区草甸栗钙土田作物倒茬关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轮作、倒茬和连作的概念 |
1.2.2 连作的危害及原因 |
1.2.3 轮作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1.2.4 轮作对土壤水分、养分的影响 |
1.2.5 轮作倒茬的作物产出效果评价 |
1.3 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3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方案 |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4.1 产量性状的调查 |
2.4.2 水分测定 |
2.4.3 植物养分测定 |
2.4.4 病情指数调查 |
2.5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各倒茬作物的产出效果 |
3.1.1 各作物生物产量与经济产量的相关性 |
3.1.2 不同茬口的作物产量效果 |
3.1.3 不同茬口对作物产量的影响效应 |
3.1.4 不同作物倒茬方式的产量效应评价 |
3.2 各茬口的作物水分效应与作物产量的相关性 |
3.2.1 各茬口的作物水分利用效率 |
3.2.2 各作物经济产量与水分的相关性 |
3.2.3 各茬口的土壤蓄水量动态 |
3.3 各茬口作物的养分效应及与作物产量的关系 |
3.3.1 各茬口的作物养分产投比与养分生物学效率 |
3.3.2 不同茬口各作物田的养分特征 |
3.3.3 各作物田土壤养分特征与经济产量的关系 |
4 讨论 |
4.1 轮作倒茬作物产量效应的评价 |
4.2 作物减产的茬口原因 |
4.3 坝上主栽作物的茬口特性与适应性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8)莜麦高产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选地 |
2 轮作倒茬 |
3 整地 |
4 施肥 |
5 品种选择 |
6 种子处理 |
7 播种期 |
8 播种 |
9 苗期管理 |
1 0 中期管理 |
1 0.1 中耕除草 |
1 0.2 追肥 |
1 1 后期管理 |
1 2 病虫害防治 |
1 3 及时收获 |
(9)山西旱区莜麦稳产高产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一、当地实际情况分析 |
二、莜麦种植栽培技术措施 |
1、合理的选择相关品种 |
2、对土壤进行合理的选择 |
3、科学的开展轮作工作 |
4、合理选择播期 |
5、合理选择播种方式和播量 |
6、做好施肥工作 |
三、田间管理工作措施 |
四、病虫害防治措施 |
五、合理开展收获工作 |
六、结语 |
(10)山西特色杂粮莜麦的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意义 |
2 莜麦的特性 |
2.1 莜麦的生物学特性 |
2.2 莜麦的营养价值 |
3 莜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
3.1 种植阶段 |
3.1.1 选地整地 |
3.1.2 选种拌种 |
3.1.3 播种 |
3.2 田间管理 |
3.2.1 拔节孕穗期 |
3.2.2 增施肥料 |
3.2.3 开花成熟期 |
3.2.4 病虫害防治 |
3.3 收获与安全贮藏 |
3.3.1 收获 |
3.3.2 安全贮藏 |
四、莜麦高产栽培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环县旱作燕麦栽培技术研究[D]. 张若晨. 兰州大学, 2021(11)
- [2]旱地莜麦栽培技术分析与推广[J]. 梁俊萍.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04)
- [3]莜麦新品种晋燕17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J]. 唐杏拴.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02)
- [4]莜麦宽幅匀播高产栽培技术规程[J]. 李松,刘广才,马彦. 甘肃农业科技, 2021(01)
- [5]华北寒旱区栗钙土农田茬口对作物水分、养分利用的影响与作物轮作效果[D]. 姚兆磊.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1)
- [6]旱地莜麦栽培技术要点[J]. 韩小娟. 农家参谋, 2020(14)
- [7]冀西北寒旱区草甸栗钙土田作物倒茬关系分析[D]. 杜玉琼. 河北农业大学, 2019(03)
- [8]莜麦高产栽培技术[J]. 樊玉珍. 山西农经, 2018(13)
- [9]山西旱区莜麦稳产高产栽培技术[J]. 赵雁峰. 农业工程技术, 2018(02)
- [10]山西特色杂粮莜麦的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 胡霞. 山西科技, 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