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肠良性淋巴组织增殖症一例(论文文献综述)
陈金水[1](2020)在《脱细胞基质生物材料DNA去除标准和免疫原性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不同脱细胞方法制备不同梯度DNA、脂质以及内毒素残留量的ACTM生物材料,深入比较不同DNA、脂质和内毒素残留量与ACTM生物材料体外免疫原性、体内宿主免疫应答、材料重塑和组织再生的相关性,对ACTM生物材料中残留DNA、脂质、内毒素等可能致免疫原性的因素进行分析,确认ACTM生物材料免疫原性的关键因素,建立新的DNA残留标准,为规范脱细胞技术制备ACTM生物材料提供新的方向和标准。因此本研究分为三个部分进行:1.不同DNA/脂质/内毒素残留量ACTM生物材料制备和测定;2.不同DNA/脂质/内毒素残留量ACTM生物材料体外及体内免疫原性实验;3.不同DNA/脂质/内毒素残留量ACTM生物材料大鼠部分腹壁肌缺损修复实验。研究方法:1.不同DNA/脂质/内毒素残留量ACTM生物材料制备和测定:(1)利用猪SIS和UBM材料采用梯度递进的脱细胞方法制备出不同梯度DNA、脂质、内毒素残留量的ACTM生物材料:PAA处理SIS制备SIS-1组材料;PAA+脱脂处理SIS制备SIS-2组材料;PAA+脱脂+去内毒素处理SIS制备SIS-3组材料;PAA处理UBM制备UBM组材料;以未做脱细胞处理SIS作为阳性对照SIS-PC组;以强酸强碱过度脱细胞处理SIS作为阴性对照SIS-NC组。(2)检测各组材料的细胞成分残留、DNA、脂质、内毒素、α-Gal抗原、PAA、环氧乙烷、病毒残留等指标:HE染色观察各组材料是否有细胞核成分残留;用磁珠抽提+Picogreen法检测各组材料的DNA残留量;用索氏抽提法测定各组材料的脂肪含量;用鲎试剂并采用动态光度法(定量)和凝胶法(半定量)两种方法检测法检测材料内毒素残留量;用抑制ELISA方法进行α-Gal抗原清除率测定;用酸度计检测各组材料的PAA残留;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材料环氧乙烷残留量;用细胞培养法验证PAA处理对各组材料的病毒灭活效果。2.不同DNA/脂质/内毒素残留量ACTM生物材料体外及体内免疫原性实验:(1)体外免疫原性实验,分别从T淋巴细胞增殖实验、B淋巴细胞增殖实验、腹腔巨噬细胞活化实验及巨噬细胞分泌炎症介质(TNF-α和NO)量等方面评价ACTM生物材料的体外免疫原性。(2)体内免疫原性实验则选择小鼠腹腔植入ACTM生物材料模型,分别评价腹腔内植入材料后外周血免疫炎性反应(包括不同白细胞种类的数量、免疫球蛋白量)、腹腔免疫炎性反应(包括腹腔液巨噬细胞数量、产生炎性细胞因子量)以及脾脏指数、脾脏细胞增殖活性(检测不同淋巴细胞亚群比例)。3.不同DNA/脂质/内毒素残留量ACTM生物材料大鼠部分腹壁肌缺损修复实验:(1)构建大鼠部分腹壁肌肉缺损模型,采用同体对照法,分别于每只大鼠两侧腹壁各造一处腹壁肌部分肌肉缺损,两侧的缺损分别用同等大小不同研究材料补片Inlay法修复;(2)术后随访观察,包括大鼠基本活动、血清肿发生、手术部位感染、腹壁膨出、死亡等;(3)观察补片皱缩情况;(4)获取组织标本行组织学检测(HE染色、Masson三色染色)、免疫组化检测(CD68、CCR7、CD206、CD3、CD19、CD4、CD8),评价修复区域的炎症细胞浸润、巨噬细胞分型及比例、淋巴细胞分型及比例以及补片降解、再生血管、再生胶原纤维等情况。研究结果:1.研究所用各组材料均无PAA残留,环氧乙烷及病毒灭活均降低至不产生显着影响水平,组间没有明显差异。除了SIS-PC组,其余各组均无细胞核成分残留,且α-gal抗原清除率无显着差异。SIS-1组材料DNA残留、脂质含量和内毒素残留水平均显着高于SIS-2组及SIS-3组材料(p<0.001)。而SIS-2组材料DNA残留量、脂质含量与SIS-3组材料相似;UBM组内毒素残留显着低于SIS-1组和SIS-2组材料,与SIS-3组材料相似,但是DNA残留和脂质含量与SIS-1组材料没有显着差异;通过前面描述的脱细胞处理方法制备出的4组研究材料DNA残留、脂质含量、内毒素残留等指标组间差距明显,四组材料特点如下:SIS-1组材料高DNA、高脂质、高内毒素;SIS-2组材料中DNA、低脂质、中内毒素;SIS-3组材料低DNA、低脂质、低内毒素;UBM组材料高DNA、高脂质、低内毒素。2.ACTM生物材料体外免疫原性实验结果显示:SIS-1组的T、B淋巴细胞增殖率均低于SIS-2组;而TNF-α、NO释放量高于SIS-2组;与SIS-2组相比,SIS-3组在T、B淋巴细胞增殖率、巨噬细胞活化率以及分泌促炎细胞因子(TNF-α和NO)方面均显着降低。UBM组、SIS-3组均没有显着提高巨噬细胞的增殖率,SIS-1组同样没有激活巨噬细胞。但TNF-α、NO的释放量与脱细胞程度正相关,SIS-2组促炎细胞因子释放量显着高于SIS-3组,而后者与UBM组无显着性差异。3.体内免疫原性实验结果显示:SIS-1组促炎细胞因子TNF-α和IFN-γ高于SIS-2组,而抗炎细胞因子IL-4和IL-10则相反;SIS-1组Th细胞比例低于SIS-2组,而CTL细胞比例则更高,SIS-1组CD4+/CD8+细胞比例显着低于SIS-2组;SIS-3组腹腔巨噬细胞总数显着低于SIS-2组,而且SIS-3组促炎细胞因子TNF-α和IFN-γ分泌则显着低于SIS-2,而抗炎细胞因子IL-4和IL-10分泌则相反。4.在大鼠部分腹壁肌缺损修复实验中,术后1周,SIS-1组修复区血清肿发生率为70%(21/30),SIS-2组修复区血清肿发生率为40%(12/30),而SIS-PC组修复区血清肿发生率高达90%(27/30),而SIS-3、UBM及SIS-NC组未发生。SIS-3、UBM组补片皱缩不明显,术后8周,SIS-1和SIS-2组补片皱缩显着明显高于SIS-3和UBM组,而SIS-1组补片皱缩最明显,仅剩植入面积的57.1%。SIS-1和SIS-2组修复区炎性细胞浸润程度显着高于SIS-3和UBM组。SIS-3和UBM组胶原纤维再生情况也较SIS-1和SIS-2组良好。SIS-1和SIS-2修复区的细胞浸润均以M1型巨噬细胞为主,而SIS-3和UBM组则以M2型巨噬细胞为主。SIS-1和SIS-2组修复区的M1/M2比例始终显着高于SIS-3和UBM组。SIS-3和UBM的T淋巴细胞浸润以Th为主,而SIS-1、SIS-2组均以CTL为主;术后1周、4周、8周均是SIS-1修复区的CD4+/CD8+细胞比例最低,SIS-2组其次,SIS-3和UBM组始终显着高于SIS-1和SIS-2组。研究结论:1.组织材料来源不同和脱细胞方法不同,可以影响ACTM生物材料内DNA、脂质及内毒素残留等潜在引起免疫反应因素。采用逐步递进的脱细胞方法可以制备出不同梯度DNA残留、脂质含量、内毒素残留量的SIS材料和UBM材料。2.ACTM生物材料体外免疫原性实验及腹腔植入ACTM生物材料体内免疫原性实验结果均显示,ACTM生物材料免疫原性与DNA残留、脂质含量无关,而与内毒素残留有关。3.大鼠腹壁肌修补模型评价结果进一步证实,内毒素残留是ACTM生物材料植入术后早期修复区炎症-免疫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随着内毒素残留的降低,术后早期血清肿、补片皱缩等炎症反应发生率均可降低,而低内毒素生物材料植入体内后可诱导再生组织胶原纤维有序排列,促进修复区组织重塑。4.DNA残留、脂质含量不是影响ACTM生物材料免疫炎症反应和修复效果的关键因素,需要确认新的ACTM生物材料中DNA残留量标准。内毒素残留与ACTM生物材料的免疫原性密切相关,内毒素应作为衡量ACTM生物材料免疫原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指标。创新点:国内外首先研究确认残留DNA是否为影响ACTM宿主-材料反应类型和免疫原性的关键因素,提出内毒素是宿主-材料反应类型决定因素,内毒素是ACTM免疫原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指标。这对于ACTM材料脱细胞新的标准制定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今后ACTM生物材料在我国大规模生产研发和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钟佳琪[2](2020)在《18F-FDG PET/CT在不同病理类型胃肠道淋巴瘤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比较不同病理类型胃肠道淋巴瘤(GIL)患者的18F-FDG PET/CT影像学相关参数和临床、病理等资料,研究胃肠道淋巴瘤的临床特点、病理特征以及18F-FDG PET/CT影像特征,探讨18F-FDG PET/CT在不同病理类型胃肠道淋巴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0月~2019年12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海南医学院附属海南医院确诊的42例GI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GIL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部位、症状、病理类型等临床特点;根据病理类型、侵袭程度不同,按照WHO2016版淋巴瘤分类,将所有GIL患者分为低度恶性B细胞组,高度恶性B细胞组及成熟T和NK细胞组,对三组GIL患者所有肿瘤病灶的PET/CT相关参数(包括形态学分型,病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病灶最大厚度THKmax)和免疫组化参数(细胞增殖指数Ki-67)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胃肠道淋巴瘤一般临床特征:1)本次研究共纳入胃肠道淋巴瘤病例42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14例(男:女=2:1);男性发病率比女性高。2)患者平均年龄(51.6±14.5)岁,其中年龄<55岁者占57.1%(24/42),与“其他”肿瘤相比,发病年龄偏小。3)发病部位中,胃肠道各部位均有累及,以胃最多42.9%(18/42),小肠、结直肠等部位次之,其中1例发病于全肠道。4)临床主要症状中,腹痛、腹胀症状者高达73.8%(31/42),梗阻、肿块占21.4%(9/42),消化道出血9.5%(4/42),穿孔7.1%(3/42),无明显胃肠道症状9.5%(4/42)。2、胃肠道淋巴瘤病理分型特征:42例患者中,病理类型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包括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22例,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5例,套细胞淋巴瘤(MCL)5例,肠病相关T细胞淋巴瘤(EATL)3例,小(B)淋巴细胞性淋巴瘤(SLL)、Burkitt淋巴瘤(BL)、NK/T-nose淋巴瘤、间变大细胞淋巴瘤(ALCL)、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各1例。特殊病例类型包括1例介于DLBCL和Burkitt淋巴瘤之间,1例DLBCL伴有MALT淋巴瘤表现。胃肠道淋巴瘤常见病理类型为DLBCL。3、三组GIL的18F-FDG PET/CT影像学显像特征和免疫组化值的比较:1)低度恶性B细胞组、高度恶性B细胞组、成熟T和NK细胞组三组的PET/CT“形态学分型”均以Ⅰ型(弥漫性增厚)、Ⅱ型(节段性增厚)常见,Ⅲ型(局限性增厚或隆起形成肿块)少见,组间形态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5)。2)低度恶性B细胞组在18F-FDG PET/CT检查中病灶的THKmax平均值为(3.1±1.28)cm,高度恶性B细胞组病灶的THKmax平均值为(2.84±0.81)cm,成熟T和NK细胞组病灶的THKmax平均值为(3.08±1.29)cm,三组间THK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42)。3)低度恶性B细胞组在18F-FDG PET/CT检查中病灶的SUVmax平均值为7.71±5.50,细胞增殖指数Ki-67值中位数为25%;高度恶性B细胞组病灶的SUVmax平均值为15.84±6.55,Ki-67值中位数为70%,成熟T和NK细胞组病灶的SUVmax平均值为15.95±2.26,Ki-67值中位数为80%,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中,高度恶性B细胞组与成熟T和NK细胞组SUVmax、Ki-67无差异,P>0.05。4、胃肠道淋巴瘤患者病灶18F-FDG代谢参数SUVmax值与免疫组化参数Ki-67之间具有相关性,相关系数r为0.534。结论:1、胃肠道淋巴瘤几乎全部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常见病理类型为DLBCL,好发于男性,可累及胃肠道各个部位,最常见于胃。临床症状主要为非特异性腹痛、腹胀,侵袭性GIL可触及明显的肿块或出现胃肠道出血、穿孔。2、18F-FDG PET/CT代谢参数SUVmax在鉴别不同病理类型胃肠道淋巴瘤及其侵袭性方面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高度恶性B细胞、成熟T和NK细胞淋巴瘤的SUVmax值无明显差异但高于低度恶性B细胞淋巴瘤,形态学分型、THKmax难以鉴别胃肠道淋巴瘤病理类型。3、SUVmax与病理免疫组化值Ki-67之间具有正相关性,二者结合可以更好地为胃肠道淋巴瘤患者的临床个体化决策提供依据,促进精准诊断与治疗。
刘秋雨[3](2020)在《特殊类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及遗传学变异特征研究》文中提出第一部分GIST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研究背景与目的: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约20%-30%显示恶性生物学特征,同时11%-47%以转移灶为首发症状,而GIST的治疗与相应的预后因子有很大的相关性,有鉴于此,本研究拟探讨和分析GIS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以及相关的预后预测因子。材料与方法:搜集2008年9月至2014年4月间的GIST病例共168例,均经手术切除及病理诊断证实。回顾性分析其相应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按照1年、3年、5年随访患者生存率;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相关指标,统计学方法分析预后相关因子。结果:168例患者中,男性113例,女性55例,年龄范围18岁-78岁。常见的临床症状有腹痛、消化道出血。原发部位在消化系统者115例(68.4%),其中51例(30.4%)呈多发性病灶;88例(52.4%)病灶瘤体最大径>5cm,80例肿瘤组织核分裂像≥5个/50HPF。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大部分肿瘤组织呈CD117阳性,比率约占92.9%(156/12),DOG1阳性比率为97.0%(163/5),CD34阳性比率为53.0%(89/79),S-100阳性比率为25.6%(43/125)。获随访患者149例,生存分析和Cox回归分析显示,性别、临床表现、肿瘤部位、肿瘤数目、CD34与S-100表达率之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肿瘤最大径、核分裂数目与肿瘤预后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即肿瘤最大径>5cm,或核分裂数≥5个/50HPF者,常常提示肿瘤预后较差。结论:核分裂数和肿瘤最大径是GIST评估预后的有用指标。第二部分经典突变型GIST罕见分子遗传学变异及临床病理学特征研究背景与目的:GIST基因突变主要见于KIT基因,少部分出现PDGFRA基因突变。本部分拟探讨除常见的KIT基因和PDGFRA基因突变类型外,是否存在少见的类型,以及其突变所对应的病理特征。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7年8月间共96例经手术切除的局限性GIST病例,搜集相应临床及病理学信息,采用二代测序技术(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检测分析KIT基因和PDGFRA基因突变类型;同时分析肿瘤形态学、免疫表型、危险度、治疗方法等,并随访患者。结果:本组96例GIST中,检测出80例存在KIT基因突变,4例存在PDGFRA基因突变。突变型84例患者,男性44例,女性40例,年龄范围38岁至70岁,平均年龄64岁。1)80例KIT突变病例中,64例存在11号外显子突变,主要为缺失突变,缺失片段包括555-559密码子、576密码子、557-558密码子,少见类型有576、557替代突变,同时合并存在少见的基因突变,即FLT1基因替代突变、DDR2基因替代突变。9例存在9号外显子突变,包括常见的502-503重复突变,少见的501插入突变,以及486替代突变,后者同时合并新型的CCNYL1–BRAF基因融合突变,且该例形态学上呈混合型,上皮样肿瘤细胞排列呈小巢状、漩涡状,类似于脑膜瘤样形态;13号外显子突变类型为常见的642替代突变;17号外显子突变类型为常见的822替代突变;2)PDGFRA基因突变4例,3例位于18号外显子,除了常见的D842V突变类型外,新发现843插入突变,以及842-845缺失突变,同时合并DDR2基因替代突变;12号外显子1例,呈561替代突变。结论:GIST中存在少见的KIT突变类型,同时可合并新型的融合性基因,以及新型的基因突变,这些变异可能与特殊的组织学类型具有相关性。第三部分经典突变型GIST中少见病例的临床病理学及分子遗传学特征研究背景与目的:GIST消化系统外原发性者少见,包括区域淋巴结转移、骨转移者亦很少见;最常转移部位是肝脏,且少部分患者以转移灶为首发症状。而原发于消化道的GIST可合并其他肿瘤,是否存在特殊的临床病理特征?应用靶向治疗的GIST,是否基因突变类型和病理学特征有改变?本部分拟探讨上述少见特殊类型GIST(伴淋巴结转移的GIST、伴骨转移的GIST、胃肠道外原发性GIST、合并消化系统肿瘤的GIST、靶向治疗后GIST)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分子遗传学特征。材料与方法:搜集2008年9月至2016年12月间经病理确诊为GIST共924例,搜集符合本次研究目的的病例,并采集相应临床及病理学信息,采用一代测序技术检测分析KIT基因和PDGFRA基因突变类型;同时分析肿瘤形态学、免疫表型、危险度、治疗方法等,并随访患者。结果:消化系统外原发性GIST(EGIST)共9例,男性2例,女性7例,年龄28-72岁,以腹膜后最多见,病理形态学、免疫组化和基因突变特征与原发于消化系统的GSIT相似;合并消化系统肿瘤的小GIST病例共14例,男性8例,女性6例,年龄48-82岁,小GIST主要发生于胃,肿瘤细胞稀疏,且多存在KIT基因突变;伴有淋巴结转移的突变型GIST 6例,5例男性,1例女性,年龄跨度48-75岁,几乎均存在同时性肝转移灶和腹腔播散,均存在KIT基因突变;伴有罕见骨转移的病例3例,原发部位在食管、胃和小肠,骨转移灶主要发生于锥体、肱骨,均存在KIT基因突变;靶向治疗后伴有罕见同时性骨和肺转移GIST病例1例,女,71岁,转移灶在靶向治疗后出现多灶性坏死,肿瘤细胞可见横纹肌样形态。结论:EGIST在病理特征、遗传学特征、生物学行为判断标准上与GIST相同;合并消化系统病变的小GIST呈极低危险度,遗传学表现提示其可能为GIST发生早期事件;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突变型GIST常呈高危险度,存在同时性肝脏和腹腔转移的可能;GIST骨转移最常发生于脊柱,肿瘤呈高危险度,且伴有肝转移者尤其应警惕骨转移的可能;靶向治疗后伴有罕见骨和肺转移的GIST常出现转移灶形态学改变。第四部分野生型GIST临床病理学及分子遗传学特征研究背景与目的:野生型GIST大多存在SDH缺失突变、BRAF基因突变等,是否存在其他突变基因及突变类型?本部分拟探讨除常见的基因突变类型外,是否存在少见的突变,以及其突变所对应的临床病理特征。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7年8月间共96例经手术切除的局限性GIST病例,搜集相应临床及病理学信息,首先采用一代测序技术筛选野生型GIST,并进一步对这部分肿瘤采用NGS检测分析是否存在已知或未知的基因突变类型;同时分析肿瘤形态学、免疫表型、危险度、治疗方法等,并随访患者。结果:本组95例GIST中,12例为野生型GIST,其中女性7例,男性5例,年龄36-82岁。其中5例为SDH缺陷型GIST,免疫组化呈SDHB表达缺失,女性为主,均发生于胃,组织学主要呈上皮样型;分子检测发现1例存在SDHA基因替代突变(E564K),同时存在CCND1和RB1基因扩增突变,肿瘤呈恶性行为;1例存在SDHD基因替代突变(D113Tfs22),同时存在TP53基因替代突变(D281Y),p53蛋白弥漫阳性表达;1例存在TP53基因的两种不同突变类型共存,替代突变(R273H)和300308缺失插入突变,p53蛋白弥漫阳性表达,肿瘤呈恶性行为。非SDH缺陷型GIST共7例,2例存在BRAF基因替代突变(V600E),同时相应蛋白阳性表达,均呈梭形细胞型,其中1例发生于肿瘤体积为0.6cm的micro GIST;1例存在CDH1基因功能性胚系突变,类型为替代突变(D786N),该例肿瘤原发于十二指肠,增殖指数较高(20%),呈高危险度。结论:野生型GIST中可存在少见的突变类型,如TP53基因突变、CCND1基因扩增、RB1基因扩增,且可以和SDH亚单位基因突变合并存在,部分基因突变可能与肿瘤的恶性生物学行为相关;非SDH缺陷型GIST中除常见的BRAF基因突变外,尚有少见的CDH1基因突变,且也有可能与肿瘤的侵袭性生物学行为相关。
赵丹[4](2020)在《小肠恶性肿瘤患者临床特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小肠是人体最长的消化器官,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三个部分,是人体消化、吸收和分泌的主要场所。由于食物通过小肠速度快,小肠分泌多种酶类及大量Ig A,且具有丰富的淋巴组织,其黏膜上皮细胞更新快等特点,因此小肠恶性肿瘤比较少见,仅占所有胃肠道恶性肿瘤的1%3%。国外报道显示小肠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正逐年增长,1975年美国小肠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是1.1/10万人,而到2018年升至2.4/10万人,增加了118%。目前我国缺少小肠恶性肿瘤大规模的临床调查研究,部分单中心调查报道显示我国小肠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小肠恶性肿瘤早期临床症状及体征不突出,当肿瘤体积较大时才出现一些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且小肠解剖结构特殊,常规检查不能明确,故早期诊断困难。近年来随着胶囊内镜及小肠镜的陆续开展,大大提高小肠恶性肿瘤的检出率。但临床中仍存在对小肠恶性肿瘤认识不深入、诊疗不及时等情况,时有误诊、漏诊发生。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诊断为小肠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比较分析不同类型小肠恶性肿瘤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症状及体征、肿瘤部位、病理类型、诊断方法、治疗等方面的差异,提高对小肠恶性肿瘤的认识,为此类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益的指导。目的:通过分析小肠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提高对小肠恶性肿瘤的认识,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诊断为小肠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内镜下病灶病理组织活检或手术切除病灶病理确诊。按有无原发病灶,分为小肠原发恶性肿瘤组和小肠继发恶性肿瘤组;小肠原发恶性肿瘤按照病理类型,分为小肠腺癌(Small bowel adenocarcinoma,SBA)组、小肠间质瘤(Small 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SISTs)组、小肠神经内分泌肿瘤(Small intestinal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SI-NENs)组、小肠淋巴瘤(Primary small intestinal lymphoma,PSIL)组、小肠黑色素瘤(Small intestine melanoma,SIM)组、小肠平滑肌肉瘤(Small intestine leiomyosarcoma,SIL)组。收集所有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病理学结果、肿瘤部位、诊断方法、治疗方案等的差异。结果:1.小肠恶性肿瘤临床特征(1)一般情况:小肠恶性肿瘤患者共152例,其中男性86例,女性66例,男:女=1.3:1,年龄3291岁,平均年龄(61.6±11.3)岁。(2)临床表现:以腹痛或腹部不适者最多见,消化道出血、肠梗阻、恶心呕吐、腹泻等其他消化道症状次之,部分可出现发热、乏力、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少数患者无症状体检发现,体征以黄疸者多见,其次为腹部包块、腹膜炎、贫血。(3)实验室检查:小肠恶性肿瘤患者中Hb下降者占比57.9%(88/152),CEA升高者占比19.9%(27/136),CA19-9升高者占比39.7%(54/136),便常规提示潜血阳性者占比50.0%(16/32)。(4)辅助检查:小肠X线钡剂造影、腹部彩超检出率分别占80.0%(12/15)、67.9%(19/28)。腹部CT、MRI检出率分别为88.0%(88/100)和95.8%(46/48),PET-CT检出率占100.0%(8/8),内镜检出率占96.3%(79/82)。(5)病变部位:以十二指肠多见,占62.5%(95/152),其次为空肠占17.8%(27/152),回肠13.8%(21/152),空回肠不明者占5.9%(9/152)。(6)病理类型:腺癌占66.4%(101/152),间质瘤占23.0%(35/152),淋巴瘤占3.3%(5/152),神经内分泌肿瘤占2.6%(4/152),鳞癌占2.6%(4/152),平滑肌肉瘤占0.7%(1/152),黑色素瘤占1.3%(2/152)。(7)治疗方案:小肠恶性肿瘤以单纯手术为主要治疗方案,占69.7%(106/152),部分患者行单纯化疗2.6%(4/152)、手术联合化疗占9.2%(14/152)、介入治疗7.9%(12/152)、对症支持治疗10.5%(16/152)。2.小肠继发恶性肿瘤组与小肠原发恶性肿瘤组临床特征比较(1)小肠原发恶性肿瘤132例,占86.8%,男:女=1.3:1,平均年龄61.1±11.2岁,小肠继发恶性肿瘤20例,占13.2%,男:女=1.5:1,平均年龄65.5±11.1岁。(2)小肠原发恶性肿瘤与小肠继发恶性肿瘤两组患者各临床表现所占比例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肠继发恶性肿瘤组Hb下降者占100.0%(20/20)高于小肠原发恶性肿瘤51.5%(68/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小肠原发恶性肿瘤组中病灶位于十二指肠者最多,占66.7%(88/132),高于小肠继发恶性肿瘤组的35.0%(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小肠原发恶性肿瘤与小肠继发恶性肿瘤两组各辅助检查方法的检出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小肠原发恶性肿瘤与小肠继发恶性肿瘤两组中均以单纯手术治疗为主,各治疗方案实施比例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小肠原发恶性肿瘤中各病理类型间患者临床特征比较(1)SBA组86例,男:女=1.15:1,平均年龄62.5±10.8岁;SISTs组35例,男:女=1.7:1,平均年龄58.3±12.2岁;PSIL组5例,平均年龄60.0±9.3岁;SI-NENs组4例,平均年龄57.3±12.1岁;SIM、SIL各1例,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51岁和61岁。(2)SBA组中出现黄疸者占40.7%(35/86)、发热者占12.8%(11/86)高于SISTs组,出现消化道出血者占7.0%(6/86)、腹膜炎者占1.2%(1/86)、腹部包块者占2.3%(2/86)明显低于SIST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SBA组中病灶以位于十二指肠者最多,占88.4%(76/86),而SISTs组中病灶以位于空肠37.1%(13/35)及回肠28.6%(10/35)为主,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SBA组中CEA和CA19-9升高者比例分为20.5%(16/78)和61.0%(47/77),明显高于SIST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STs组中CT检出率100.0%(26/26)高于SB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辅助检查方法的检出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SISTs组中手术治疗者占比为100.0%(35/35)高于SB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小肠原发恶性肿瘤与小肠继发恶性肿瘤均以中老年多见,好发于男性。2、小肠恶性肿瘤临床表现以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为主,部分类型可出现黄疸、消化道出血和腹部肿块。3、小肠恶性肿瘤主要位于十二指肠,而不同病理类型肿瘤好发部位不同。4、便潜血阳性、贫血患者除外胃、结肠疾病时,要注意小肠恶性肿瘤的可能。5、CT和MRI检查对不同病理类型小肠恶性肿瘤具有一定的鉴别价值,PET-CT检查可准确发现小肠恶性肿瘤并能判断远处转移病灶,值得推广应用。6、胶囊内镜及小肠镜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超声内镜适用于十二指肠黏膜下肿瘤的诊断,腹腔镜有助于发现影像学和内镜检查不能发现的小肠病变,且同时可进行手术治疗。7、小肠原发恶性肿瘤患者首选根治性手术治疗,辅以化疗或靶向治疗提高疗效,介入支架治疗主要用于减轻梗阻性黄疸;小肠继发恶性肿瘤患者采用姑息手术、对症及营养支持治疗。
顾凯娟[5](2019)在《薏苡附子败酱对肠道腺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大肠腺瘤是肠道良性的上皮肿瘤,也是大肠癌重要的癌前病变,超过90%的肠癌是由肠道腺瘤发展而来。中医药在防治大肠癌癌前病变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因此,本课题以肠道腺瘤为研究对象,采用《金匮要略》中治疗肠痈为主的薏苡附子败酱散进行干预,观察其对大肠腺瘤的发生、生长的影响,以及对APC基因突变自发形成肠道腺瘤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探讨其在T淋巴细胞调节大肠腺瘤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为临床运用薏苡附子败酱散防治结大肠癌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将C57BL/6J雌性小鼠与APCMin/+雄性小鼠合笼繁殖,通过PCR核酸电泳实验进行基因型鉴定,从子代小鼠中挑选出APCMin/+小鼠用于后续实验。(2)将实验小鼠随机分组,连续灌胃20周,每周称量小鼠体重。20周后取小鼠外周血、脾、肠道和肠系膜组织,计数肠道腺瘤的数目,进行统计分析。(3)通过HE染色鉴定肠道腺瘤的癌变程度;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肠道肿瘤组织中Ki67、PCNA的表达,用Brd U标记肠腺瘤增殖细胞。(4)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APCMin/+小鼠肠道腺瘤中T淋巴细胞相关基因转录水平。(5)采用ELISA方法对APCMin/+小鼠外周血中免疫相关的细胞因子进行检测;采用流式细胞仪对小鼠脾、肠系膜、小肠固有层淋巴细胞中辅助性T淋巴细胞进行分选与分析。(6)采用CCK-8法检测薏苡附子败酱散对HCT116、MC-38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及使用台盼蓝试验检测薏苡附子败酱散对小鼠脾、外周血中淋巴细胞的影响。(7)通过台盼蓝实验、克隆形成实验和Western-blot实验检测薏苡附子败酱散和APCMin/+小鼠脾Treg细胞上清对MC-38细胞生长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1)与模型组小鼠比较,薏苡附子败酱散灌胃给药20周后,小肠腺瘤数、大肠腺瘤数均显着减少(P<0.01)。病理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的大肠部位出现原位癌,小肠部位出现典型的腺癌伴局部黏膜下侵犯;薏苡附子败酱散组小鼠大肠未见原位癌,小肠则为高级别腺瘤多见,提示薏苡附子败酱散有效降低肠道腺瘤的恶变程度。IHC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Ki67和PCNA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降低(P<0.01)。(2)APCMin/+小鼠肠道腺瘤组织的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的T-bet、ROR-γ的m RNA表达量升高,而Gata3、Foxp3的m RNA表达量下降(P<0.01)。APCMin/+小鼠脾、肠系膜淋巴细胞和小肠固有层淋巴细胞流式分析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的Treg细胞明显减少;小鼠血清中的IL-10、IL-6的含量显着降低,IL-17A和TNF-α的含量明显升高(P<0.01),且随着薏苡附子败酱散浓度的增加而呈现剂量依赖效应。提示薏苡附子败酱散可增强了Th1、Th17的细胞功能,而抑制了Th2、Treg的细胞功能。(3)体外CCK-8实验结果显示,薏苡附子败酱散对HCT116细胞和MC-38细胞生长无明显的抑制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台盼蓝实验检测薏苡附子败酱散对小鼠外周血和脾淋巴细胞的增殖无抑制作用。(4)台盼蓝活细胞计数实验和克隆形成实验显示,薏苡附子败酱散干预Treg细胞后的上清能够抑制MC-38细胞的增殖;Western-blot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药物干预组的Ki67、PCNA蛋白表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薏苡附子败酱散可改善了APCMin/+小鼠的生存质量,减少肠道腺瘤的数目。(2)薏苡附子败酱散能够降低APCMin/+小鼠肠道组织的Ki67和PCNA蛋白阳性表达率,并降低肠道腺瘤细胞的分化级别。(3)薏苡附子败酱散能够改变APCMin/+小鼠脾、肠系膜、肠道淋巴细胞相关因子的表达,增强Th1、Th17的细胞功能,抑制Th2、Treg的细胞功能。降低治疗组小鼠脾、肠系膜、小肠固有层淋巴细胞中辅助性T淋巴细胞的比例。下调IL-6、IL-10等促瘤细胞因子的表达,升高TNF-α、IL-17A等抑瘤细胞因子的表达。(4)薏苡附子败酱散可通过调节Treg细胞抑制MC-38细胞的生长及相关蛋白Ki67、PCNA的表达。
李培峰[6](2019)在《胃肠道间质瘤原发性高级别转化分子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其生物学行为和临床表现可以从良性至恶性。GIST肿瘤危险度评估多根据肿瘤发生部位、大小、核分裂象计数以及肿瘤是否破裂,良恶性GIST的分子生物学特征仍不明确。大多数恶性GIST表现为多结节或单个结节内均一的高级别病理组织形态,但有少数病例表现为结节内高低级别组织形态共存或多结节病变中部分结节为高级别部分为低级别。因而,恶性GIST是初始发生即为恶性,还是由已存在的低侵袭性肿瘤进展而来还存在争议。目前,已有基于不同个体的基因突变检测和基因表达分析显示高危GIST较低危肿瘤具有不同的基因突变和蛋白表达,但多病例同一患者原发性低级别GIST向高级别转化的分子机制研究未见报道。【目的】本研究拟首先从组织学水平阐述GIST原发性高级别转化的形态学和免疫组化表达改变,进而在分子水平采用全外显子测序检测高级别肿瘤较低级别肿瘤的差异性基因改变,并进一步探讨和验证其可能的分子机制,为GIST准确预后分级提供新的依据,有望阐述部分恶性GIST发生机制,为恶性GIST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本研究目的主要包括:1.比较高低级别共存GIST肿瘤中两种成分的形态学差异及免疫组化表达差异;2.比较GIST高级别较低级别成分差异性基因突变,分析基因突变可能产生的功能,并进一步探讨其促进GIST高级别转化的可能分子机制;3.分析全外显子测序数据中MYC拷贝数变异,检测多量GIST样本中MYC基因拷贝数变异,探讨MYC拷贝数变异促进GIST高级别进展的分子机制;4.细胞功能实验检测MGA在GIST细胞增殖中的功能,并初步探讨其抑制细胞增殖的相关分子机制;5.探讨细胞周期调控因子Cyclin D1和p16INK4A在GIST中的表达,及其在肿瘤进展中的功能。【方法】本研究采用了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高通量测序、荧光原位杂交(FISH)以及分子生物学实验等研究方法,主要列举如下:1.回顾性分析22例高低级别共存GIST病例临床病理特征,比较两种成分的形态学和免疫组化表达差异,并随访患者预后;2.10对高级别和低级别肿瘤样本行全外显子测序,比较高级别GIST较配对低级别肿瘤差异性基因突变及基因拷贝数变异;3.Sanger测序验证高级别较低级别差异性肿瘤驱动基因突变;FISH验证基因拷贝数变异,并用于大样本检测目的基因拷贝数变异;4.应用Western Blot检测GIST细胞系中MGA、MAX、MYC、p16INK4A和Cyclin D1的蛋白表达水平;5.应用sh RNA慢病毒感染技术构建MGA低表达GIST细胞系;6.利用细胞生长曲线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GIST细胞系的细胞增殖能力;7.免疫组化染色检测GIST肿瘤中Cyclin D1和p16INK4A表达。【结果】1.22例高低级别肿瘤成分共存的GIST患者术前均未接受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肿瘤多发生于小肠(16例)和胃(5例),直径均≥4 cm,9例表现为多灶性病变,6例发生转移,1例术后半年复发,4例术后4年内死亡。低级别肿瘤成分细胞密度低,细胞呈梭形,形态温和,核分裂象少见,12个/50高倍视野(HPF);高级别成分细胞排列紧密,呈短梭形或上皮样,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多见,690个/50 HPF。高级别肿瘤较低级别肿瘤CD34表达明显减少,两种成分Ki-67增殖指数有明显差异。2.与人参考基因组GRCh37/hg19比对,20例样本全外显子测序结果共检测到247个肿瘤驱动基因的802个位点突变;其中193个(78.14%)突变基因同时发生在GIST高级别和低级别成分中,另外,30个(12.15%)突变基因只出现在高级别肿瘤,24个(9.71%)突变基因仅出现在低级别肿瘤。3.10对GIST肿瘤样本的全外显子测序中,每例患者肿瘤高低级别成分均具有相同的KIT基因突变。4.全外显子测序检测到30个肿瘤驱动基因的35个突变仅发生在GIST高级别成分;Sanger测序证实9个基因的突变仅发生在高级别肿瘤,包括MGA、SDHA、ARID1A、LATS2、MAX、SETD2、RB1、RPS6KB2和PIK3CA,其中MGA突变在2个病例中被检测到。KEGG pathway分析提示这些差异性突变的基因主要参与细胞周期调控、凋亡抑制和染色体重塑等相关的通路。5.比对c Bio Portal数据库,RB1、MAX、SETD2、SDHA、ARID1A、MGA和PIK3CA均为可重复性突变,前6个均为GIST前20位常见突变基因;基因LATS2和RPS6KB2突变首次在GIST中报道。6.全外显子测序基因拷贝数分析发现3例患者高级别肿瘤较低级别肿瘤MYC基因拷贝数增加;FISH证实1例患者高级别肿瘤MYC拷贝数扩增,另外2例高低级别成分均为8号染色体多体伴有MYC拷贝数增加。7.分子生物学实验发现MGA sh RNA慢病毒感染GIST细胞系较正常和阴性对照细胞系p16INK4A表达降低,Cyclin D1表达升高,MAX和MYC表达无明显差异;MGA sh RNA稳定感染GIST细胞具有较强的增殖活性和克隆形成能力。8.p16INK4A在高级别GIST肿瘤组织表达减少,其表达与核分裂象计数、Ki-67增殖指数、肿瘤危险度分级以及肿瘤最大直径呈负相关;Cyclin D1在高级别肿瘤组织高表达,其表达与核分裂象计数和肿瘤最大直径呈正相关。9.130例GIST样本中50.77%的样本发生MYC基因低拷贝数增加;高低级别共存GIST中高级别成分较低级别成分MYC拷贝数增加明显,单纯性病例高级别肿瘤较低级别肿瘤MYC拷贝数增加发生率增高;高低级别共存GIST低级别肿瘤MYC拷贝数增加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纯性低级别肿瘤;在单纯性高级别或低级别GIST,MYC拷贝数增加与核分裂象计数和Ki-67增殖指数呈正相关,与p16INK4A表达呈负相关。【结论】1.高级别和低级别成分共存的GIST肿瘤多发生在小肠,易发生转移,患者预后较差。与低级别肿瘤成分相比,高级别肿瘤细胞密度高,呈短梭形或上皮样,异型性明显,可见坏死,核分裂象更多见,Ki-67增殖指数增高,CD34表达降低。2.全外显子测序数据显示高低级别共存GIST病例中两种成分的基因突变多数相同,包括KIT突变,提示两者可能起源于共同的祖细胞,随着肿瘤生长发生一些差异性的突变,从而形成了高级别和低级别肿瘤的异质性。3.仅发生在高级别GIST的差异性突变可能是肿瘤进展中的原发性分子事件。GIST肿瘤进展可能是多个基因通过不同的细胞信号通路分别或协同作用的结果,尤其是细胞周期调控相关基因突变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周期促进肿瘤细胞增殖,进而导致GIST由低级别向高级别转化。4.MGA/MAX/MYC网络可能在GIST肿瘤进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MGA表达下调促进GIST细胞生长和细胞克隆形成,可能是通过p16INK4A/CDK4/Cyclin D1细胞周期调控通路实现。5.MYC拷贝数增加在GIST是一种常见的基因改变,可能在肿瘤早期即发生;伴有MYC拷贝数增加的低级别肿瘤更可能进展为高级别,MYC拷贝数增加的GIST具有更高的增殖活性,其机制可能是通过p16INK4A调控细胞周期实现的。6.p16INK4A表达减少和Cyclin D1表达增高可能通过促进肿瘤细胞增生导致GIST由低级别肿瘤向高级别肿瘤进展。总之,高级别和低级别GIST具有较为显着的形态学和免疫组化表达差异,GIST肿瘤原发性进展可能是多种基因通过不同通路分别或协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细胞周期调控相关基因突变、MYC基因拷贝数增加以及细胞周期调控因子表达改变在GIST肿瘤原发性进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田玉华[7](2017)在《miR-31在小肠干细胞、上皮再生和肿瘤发生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文中指出肠道是哺乳动物主要的消化和营养物质吸收器官。肠道上皮具有快速自我更新的特征,而位于隐窝基部的肠道干细胞则是上皮细胞更新的动力源泉,因此肠道成为研究成体干细胞的理想模型之一。小肠干细胞通过快速的自我更新与分化保证了营养物质的正常吸收,同时在肠上皮损伤情况下也能够使损伤的上皮得到快速修复,而肠道干细胞的异常活化也是引发结直肠癌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肠道干细胞自我更新、增殖的分子机制对深入认识肠道上皮的稳态平衡、肠上皮损伤后修复和肠道肿瘤发生的机理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潜在应用价值。肠道干细胞包含位于隐窝基底部的Lgr5+活跃态干细胞和位于+4位置的Hopx+静息态干细胞。肠道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及增殖受多种因素的调控,其中miRNAs(miRNAs)是一类20-24个核苷酸大小的非编码RNA,通过与靶基因的3’-UTR 区结合从而抑制靶基因的转录或翻译。MiRNA-31(miR-31)作为非编码RNA中的一员,在包括肌肉、间充质干细胞等多种成体干细胞的命运决定和状态维持以及肿瘤发生中均发挥重要调节作用,尤其在大部分肠炎及结肠癌患者中miR-31的表达异常高于正常组织。但是,目前关于miR-31与肠道干细胞的研究仍未见报道。因此,本课题旨在研究和探讨miR-31在肠道干细胞、肠上皮损伤修复和肠道肿瘤发生发展中的功能和作用机制。本研究首先利用 Lgr5-EGFP-IRES-CreERT2和HOPX-CreERT2;Rosa26mTmG转基因小鼠,通过流式分选和qRT-PCR技术发现,miR-31在Lgr5+干细胞和+4位置Hopx+静息态干细胞中的表达相对较高。与正常肠道组织相比,12 Gy电离辐照处理和葡萄糖硫酸钠(DSS)诱导均能导致miR-31的表达水平显着上调。这些结果预示miR-31可能参与肠道干细胞的维持及肠道损伤修复过程。为了进一步研究miR-31的功能,本课题利用Tet-On、Cre-loxP系统及Case9技术分别构建了 Dox(Doxycycline)可诱导的 全身过表达小鼠(TRE-miR31)、miR-31全身敲除小鼠miR-31-/-及肠道上皮特异性敲除miR-31的条件敲除小鼠Vilin-Cre;miR-31fl/fl(cKO)。过表达miR-31引起小肠隐窝高度增加,增殖细胞数量增多,Lgr5+干细胞比例上调,数量显着增多。而全身敲除和条件性敲除miR-31后的小鼠表型与之相反,表现为细胞增殖受到抑制,Lgr5+干细胞数量减少,隐窝基部凋亡的Lgr5+细胞增多,表明在稳态情况下miR-31可以促进活跃态干细胞的增殖。当小肠受到电离辐照损伤后,miR-31过表达抑制隐窝基部Lgr5+干细胞的凋亡、促进新生隐窝的再生和增殖,加快损伤上皮的修复过程,显示其具有抗辐射的功能。同样在DSS诱导的肠炎模型中,miR-31能够减缓炎症造成的小鼠体重下降和生存率降低,同时加快损伤肠道的修复过程。这些结果表明当肠道处于压力条件下,miR-31在肠道上皮的损伤修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肠道肿瘤模型相关研究中,异种移植结果显示miR-31能够促进人结肠癌细胞(HCT116)成瘤生长;AOM/DSS诱导的结肠肿瘤模型中,miR-31-/-小鼠结肠远端肿瘤数量减少,体积减小;Villin-Cre;APC+/fl的肿瘤模型中,miR-31-/-小鼠小肠肿瘤的数量和体积也明显下降,这些结果表明在肠道中,miR-31作为促癌因子能够促进肿瘤的生长,从而使其可能成为治疗肠道肿瘤的潜在靶点。在分子机制上,通过双荧光素酶活性检测和CLIP-qPCR等实验证实miR-31通过直接靶向结合Dkk1、Axin1、Gsk3β而激活Wnt信号通路,同时通过靶向结合Smad3、Bmpr1a和Smad4抑制BMP/TGFβ信号通路活性,从而促进活跃态干细胞的增殖、静息态干细胞的激活和肿瘤的发展过程。而且.,本研究还发现miR-31能够通过调控Gsk3β和p38抑制干细胞细胞的凋亡过程。在miR-31上游调控机制上,辐照和DSS诱导激活了 STAT3和NF-tκB信号通路。ChIP-qPCR结果进一步证实p-Stat3和p65能够与miR-31的启动子区直接结合从而上调miR-31的表达。综上所述,本研究主要发现包括:1)发现miR-31是内源性的小肠干细胞激活信号,通过激活Wnt和抑制BMP/TGFβ促进干细胞增殖,通过抑制Gsk3β和p38保护小肠干细胞免于凋亡。2)在小肠上皮再生过程中,miR-31首先保护小肠干细胞免于凋亡,然后通过抑制BMP/TGFβ、激活Wnt信号促进存活的小肠干细胞进行快速增殖。3)鉴定出miR-31作为促癌基因,通过Stat3-miR-31-Wnt/BMP/TGFβ信号通路促进结肠癌发生发展。4)首次阐明了某种特异miRNA在小肠干细胞中的生理功能。因此,本研究表明miR-31是小肠干细胞的一个主要调节因子,同时也是肠道上皮再生紊乱、肿瘤等多种肠道疾病治疗的潜在靶标。
李晨飞[8](2016)在《原发性消化道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淋巴瘤(lymphoma)是发生于淋巴结和结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是我国十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也是我国发病率增速最快的肿瘤之一,每年以5%的速度增长,死亡率为1.5/10万,位居恶性肿瘤死亡的第11-13位。淋巴瘤分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 lymphoma,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约40%NHL发生在淋巴结外,如消化道(gastrointestinal tract,GIT)、皮肤、结缔组织、肺等部位,其中消化道最常见。原发性消化道淋巴瘤(primary gastrointestinal lymphoma,PGIL)最常见的发生部位是胃,约占60-75%;其次为小肠(约占30%)和大肠(约占10%),而食管原发性淋巴瘤罕见。目前,PGIL在临床上得到一定的关注,但研究的资料相对有限,临床表现复杂,缺乏特异性,病理类型繁杂,误诊率高,有必要对其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目的本研究通过搜集PGIL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并经回顾性分析,希望进一步明确PGIL不同部位的病理类型、组织学及临床病理特征,以期为PGIL的诊疗及预后评估积累资料。方法1、搜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9年10月-2014年10月间根据2008年版《WHO淋巴与造血组织肿瘤分类》诊断为PGI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2、统计其性别、年龄、部位、病理类型、临床分期(Ann Arbor)、Ki-67指数、B症状、生存时间等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本研究共收集333例PGIL,男女发病率之比为1.36∶1,其中胃、小肠、结直肠的男女发病率之比分别为1∶1.02、2.19∶1和1.90∶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29,P<0.05),其中胃和小肠比较,胃部女性发病率显着较高(χ2=8.529,P<0.0167)。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在胃、小肠、结直肠的男女发病率之比分别为1∶1.46、1.83∶1和1.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49,P<0.05),其中胃和小肠比较,胃部女性发病率显着较高(χ2=5.632,P<0.0167)。2、组织学上,胃、小肠和结直肠DLBCL的发病率分别为47.25%(86/182)、40.96%(34/83)和37.70%(23/6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72,P>0.05)。胃、小肠和结直肠黏膜相关淋巴组织边缘区淋巴瘤(mucosa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marginal zone lymphoma,MALToma)的发病率分别为32.97%(60/182)、12.05%(10/83)和16.39%(10/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6,P<0.05),MALToma在胃部更高发。小肠和结直肠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xtranodal NK/T-cell lymphoma,ENKTL)的发病率分别为10.84%(9/83)和16.39%(10/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08,P<0.05),ENKTL好发于结直肠。结论1、PGIL胃部淋巴瘤以女性常见;DLBCL也是女性在胃部更高发。2、MALToma在胃部更高发;ENKTL好发于结直肠。
吕明明[9](2014)在《G蛋白拮抗剂苏拉明钠-骨靶向药物载体抑制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课题从研究骨纤维异常增殖症(Fibrous dysplasia,FD)中骨吸收和骨形成的表达特征入手,然后制备骨靶向的超支化药物载体,旨在负载G蛋白拮抗剂苏拉明钠,干扰FD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观察其是否能够抑制FD的异常骨形成与骨吸收,从而为临床治疗FD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通过扫描电镜观察FD及OF的超微结构,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实时定量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两者骨形成与骨吸收的差异。2.以三乙醇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为单体,在氢化钾的催化下合成阳离子型超支化聚酯胺,再加入阿仑膦酸钠(alendronate,ALE)对其进行改性,制备成骨靶向的聚合物胶束。然后利用核磁共振技术(NM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动态光散射(DLS)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其进行表征,通过噻唑蓝法检测细胞毒性,羟基磷灰石(HA)吸附实验验证聚合物胶束对骨组织的靶向性。3.制备负载苏拉明钠的骨靶向药物递送系统,通过动态光散射和透射电镜证实是否成功负载苏拉明钠。然后通过噻唑蓝法和生长曲线检测其对FD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1.FD与OF中都存在活跃的骨形成,但其骨形成方式不同。FD的异常骨形成与早期的正常骨形成类似,但缺乏钙化沉积。而OF骨形成在胶原纤维走形和矿化方面与正常骨形成明显不同。FD中骨保护蛋白(OPG)的表达明显高于OF,OPG在两者中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OF较FD有着更活跃的骨吸收。2.通过NMR和FTIR证实了骨靶向的阳离子型超支化聚酯胺Suc-HBPAE-ALE的成功合成,并且具有高度支化结构;GPC结果显示超支化聚酯胺的重均分子质量在9.0*103g/mol左右,多分散指数(PDI)约为1.5;DLS和TEM结果显示Suc-HBPAE-ALE胶束尺寸主要集中在60-70nm,达到纳米载药材料要求;HA吸附试验发现,孵育20分钟后有超过80%的Suc-HBPAE-ALE胶束被吸附到HA晶体上面;噻唑蓝法结果显示1mg/ml的Suc-HBPAE-ALE胶束与细胞共培养48h后,细胞存活率仍然高于80%。3.负载苏拉明钠的骨靶向药物输送体系具有良好的可控释放行为和PH敏感性,在中性环境下保持相对稳定,弱酸环境下可快速释放苏拉明钠,40h累积释放量可以达到62.645%。细胞实验表明,100mg/ml的苏拉明钠聚合物药物载体即可起到抑制FD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作用。结论1.FD与OF在骨吸收和骨形成方面存在明显差异,OF中的破骨活动较FD活跃,而FD以异常的骨形成为主。2.Suc-HBPAE-ALE具有良好的主动靶向性和生物相容性,可作为治疗骨疾病的骨靶向药物载体。3.负载苏拉明钠的骨靶向药物输送体系具有良好的可控释放行为和PH敏感性,通过抑制FD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能够实现干扰异常骨形成和骨吸收,抑制FD的生长和发展。为临床治疗FD,尤其是PFD和MAS,提供了新的思路。
陈光华,何坚娘,张美德[10](1985)在《小儿恶性组织细胞增殖症(附15例尸解报告)》文中指出 1939年Scott等首次提出组织细胞性髓网细胞增殖症的病例报告。Cajal氏将上述病名改称恶性网细胞增殖症,简称“恶网”多年来,临床与病理均采用此名。1966年Rappaport认为应废除恶网一词,因恶性肿瘤细胞起源于组织细胞,临床与病理表现亦不同于网细胞起源的恶性肿瘤,故建议改名为恶性组织细胞增殖症(恶组)。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有近百例恶组尸解
二、小肠良性淋巴组织增殖症一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肠良性淋巴组织增殖症一例(论文提纲范文)
(1)脱细胞基质生物材料DNA去除标准和免疫原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语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不同DNA/脂质/内毒素残留量ACTM生物材料制备和测定 |
一、实验材料与方法 |
二、实验结果 |
三、讨论 |
第二部分 不同DNA/脂质/内毒素残留量ACTM生物材料体外及体内免疫原性实验 |
一、体外免疫原性实验 |
(一)材料与试剂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二、体内免疫原性实验 |
(一)动物模型的制备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第三部分 不同DNA/脂质/内毒素残留量ACTM材料大鼠部分腹壁肌缺损修复实验 |
一、动物模型的创建及修复 |
(一)材料与分组方法 |
(二)实验方法 |
二、实验结果 |
三、讨论 |
四、结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材料病毒灭活验证方法 |
文献综述 脱细胞组织基质(ACTM)生物材料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说明 |
致谢 |
(2)18F-FDG PET/CT在不同病理类型胃肠道淋巴瘤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18)FFDGPETCT仪器与显像方法2 |
1.3 ~(18)FFDGPETCT图像特征分析3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胃肠道淋巴瘤一般临床特征 |
2.2 胃肠道淋巴瘤病理特征分析 |
2.2.1 总体病理分型 |
2.2.2 组间病理类型分布 |
2.3 胃肠道淋巴瘤~(18)F-FDG PET/CT形态学表现特征 |
2.3.1 总体PET/CT形态学表现 |
2.3.2 组间PET/CT形态学表现比较 |
2.4 胃肠道淋巴瘤~(18)F-FDG PET/CT显像参数 |
2.4.1 各组间病灶最大厚度THKmax比较 |
2.4.2 各组间病灶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比较 |
2.5 胃肠道淋巴瘤病理免疫组化参数 |
2.6 胃肠道淋巴瘤SUVmax与 Ki-67 相关性研究 |
3 讨论 |
3.1 胃肠道淋巴瘤临床和病理特征 |
3.2 胃肠道淋巴瘤~(18)F-FDG PET/CT显像特征 |
3.2.1 ~(18)F-FDG PET/CT原理 |
3.2.2 ~(18)F-FDG PET/CT代谢参数 |
3.2.3 ~(18)F-FDG PET/CT对鉴别胃肠道淋巴瘤不同病理类型的价值 |
3.3 胃肠道淋巴瘤的Ki-67 指数 |
3.3.1 Ki-67 定义 |
3.3.2 Ki-67 对鉴别胃肠道淋巴瘤不同病理类型的价值 |
3.4 总结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胃肠道淋巴瘤的临床及影像学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在校学习期间参加科研与发表论文情况 |
(3)特殊类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及遗传学变异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GIST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研究 |
1 前言 |
2 实验材料 |
3 实验方法 |
4 结果 |
5 讨论 |
6 小结 |
第二部分 经典突变型GIST罕见分子遗传学变异及临床病理学特征研究 |
1 前言 |
2 实验材料 |
3 实验方法 |
4 结果 |
5 讨论 |
6 小结 |
第三部分 经典突变型GIST中少见病例的临床病理学及分子遗传学特征研究 |
1 前言 |
2 实验材料 |
3 实验方法 |
4 结果 |
5 讨论 |
6 小结 |
第四部分 野生型GIST临床病理学及分子遗传学特征研究 |
1 前言 |
2 实验材料 |
3 实验方法 |
4 结果 |
5 讨论 |
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胃肠道间质瘤分子遗传学最新进展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4)小肠恶性肿瘤患者临床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一)前言 |
(二)资料与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小肠恶性肿瘤诊治现状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薏苡附子败酱对肠道腺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部分 薏苡附子败酱散对APC~(Min/+)小鼠肠道腺瘤的影响 |
1.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仪器 |
1.3 主要试剂 |
1.4 试剂的配制 |
1.5 中药复方的提取 |
2.实验方法 |
2.1 薏苡附子败酱散药物活性成分分析 |
2.2 APC~(Min/+)小鼠繁殖 |
2.3 APC~(Min/+)小鼠基因型鉴定 |
2.4 APC~(Min/+)小鼠实验分组和给药方案 |
2.5 APC~(Min/+)小鼠的一般情况观察和体重测定 |
2.6 APC~(Min/+)小鼠解剖和取材 |
2.7 APC~(Min/+)小鼠肠道组织病理观察 |
2.8 APC~(Min/+)小鼠肠道组织Ki67、PCNA蛋白免疫组化检测 |
2.9 统计分析 |
3.实验结果 |
3.1 薏苡附子败酱散成分分析结果 |
3.2 APC~(Min/+)小鼠基因型鉴定结果 |
3.3 本实验设计 |
3.4 APC~(Min/+)小鼠生长情况 |
3.5 APC~(Min/+)小鼠肠道腺瘤生物学特征及形成规律 |
3.6 薏苡附子败酱散对APC~(Min/+)小鼠肠道腺瘤组织病理的影响 |
3.7 薏苡附子败酱散对APC~(Min/+)小鼠肠道腺瘤Ki67、PCNA蛋白表达的影响 |
4.分析与讨论 |
第二部分 薏苡附子败酱散对APC~(Min/+)小鼠T淋巴细胞的影响及相关因子的调节作用 |
1.实验材料 |
1.1 小鼠外周血及组织的获得 |
1.2 主要仪器 |
1.3 主要试剂 |
1.4 试剂配制 |
2.实验方法 |
2.1 APC~(Min/+)小鼠脾脏指数 |
2.2 APC~(Min/+)小鼠脾淋巴细胞分离 |
2.3 APC~(Min/+)小鼠肠系膜取材以及细胞制备 |
2.4 APC~(Min/+)小鼠小肠固有层淋巴细胞的分离 |
2.5 流式细胞仪检测APC~(Min/+)小鼠淋巴细胞Treg细胞比例 |
2.6 ELISA 法检测小鼠血清细胞因子 |
2.7 荧光定量PCR检测APC~(Min/+)小鼠T淋巴细胞相关转录因子 |
2.8 统计方法 |
3.实验结果 |
3.1 薏苡附子败酱散对APC~(Min/+)小鼠脾脏指数的影响 |
3.2 薏苡附子败酱散对APC~(Min/+)小鼠Treg细胞表达的影响 |
3.3 薏苡附子败酱散对APC~(Min/+)小鼠脾、肠系膜、小肠固有层 Treg 细胞表达的影响 |
4.分析讨论 |
第三部分 薏苡附子败酱散对大肠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和对APC~(Min/+)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的调节作用 |
1.实验材料 |
1.1 细胞株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1.4 主要试剂配制 |
2.实验方法 |
2.1 细胞培养 |
2.2 CCK-8法检测薏苡附子败酱散对大肠癌细胞生长的作用. |
2.3 分离APC~(Min/+)小鼠脾淋巴细胞 |
2.4 分离APC~(Min/+)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 |
2.5 台盼蓝方法检测薏苡附子败酱对APC~(Min/+)小鼠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 |
3.实验结果 |
3.1 薏苡附子败酱散对HCT116细胞增殖的影响 |
3.2 薏苡附子败酱散对MC-38细胞增殖的影响 |
3.3 薏苡附子败酱散对APC~(Min/+)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影响 |
3.4 薏苡附子败酱散对APC~(Min/+)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影响 |
4.分析讨论 |
第四部分 薏苡附子败酱散调节肿瘤细胞生长的机制探讨 |
1.实验材料 |
1.1 主要试剂 |
1.2 主要仪器 |
1.3 试剂配制 |
2.实验方法 |
2.1 CD4~+CD25~+Treg淋巴细胞分选 |
2.2 收集薏苡附子败酱散与APC~(Min/+)小鼠Treg细胞的上清 |
2.3 台盼蓝实验检测薏苡附子败酱和Treg细胞上清对MC-38 细胞增殖的影响 |
2.4 克隆形成实验检测薏苡附子败酱和Treg细胞上清对MC-38细胞增殖的影响 |
2.5 Western blot实验检测薏苡附子败酱和Treg细胞上清对MC-38 细胞Ki67、PCNA蛋白表达的影响 |
2.6 统计方法 |
3.实验结果 |
3.1 薏苡附子败酱和Treg细胞上清对MC-38 细胞增殖的影响 |
3.2 薏苡附子败酱和Treg细胞上清对MC-38 细胞克隆形成的影响 |
3.3 薏苡附子败酱和Treg细胞上清对MC-38 细胞Ki67,PCNA蛋白表达的影响 |
4.分析讨论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文献综述 CD4~+T 淋巴细胞与肿瘤发生 |
参考文献 |
论文发表及获奖情况 |
(6)胃肠道间质瘤原发性高级别转化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文献回顾 |
第一部分 高低级别共存GIST临床病理特征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二部分 高低级别共存GIST全外显子测序分析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三部分 MGA和 MYC可能通过细胞周期调控促进GIST原发性进展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7)miR-31在小肠干细胞、上皮再生和肿瘤发生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哺乳动物肠道上皮 |
1.1.1 肠道的胚胎期发育 |
1.1.2 肠道上皮的分化细胞 |
1.1.3 小肠干细胞 |
1.1.4 小肠上皮的损伤 |
1.1.5 肠道干细胞命运调控的信号 |
1.2 miRNA的研究进展 |
1.2.1 miRNA的发现 |
1.2.2 miRNA的生物起源和作用机制 |
1.2.3 miRNA的生物学功能 |
1.2.4 miRNA与压力应激 |
1.3 miRNA-31的研究进展 |
1.3.1 miR-31与干细胞 |
1.3.2 miR-31与肠炎及肠道肿瘤 |
1.3.3 miR-31与凋亡 |
1.3.4 miR-31与其它肿瘤 |
1.4 研究的目和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动物 |
2.1.2 细胞株 |
2.1.3 载体及菌株 |
2.1.4 miR-31 mimics和miR-31 inhibitor及引物合成 |
2.1.5 试剂及耗材 |
2.1.6 常用试剂配制 |
2.1.7 主要仪器设备 |
2.1.8 主要分析工具软件 |
2.2 实验方法 |
2.2.1 转基因小鼠的获得及杂交 |
2.2.2 基因组的提取及基因型的鉴定 |
2.2.3 RNA的提取、反转录及定量 |
2.2.4 蛋白质的提取及Western Blot |
2.2.5 载体构建 |
2.2.6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构建及相关细胞实验 |
2.2.7 小鼠小肠上皮细胞的分离及其相关实验 |
2.2.8 小鼠肠道上皮组织石蜡包埋块的制作 |
2.2.9 小鼠肠道上皮组织H&E分析 |
2.2.10 免疫组化染色 |
2.2.11 免疫荧光染色 |
2.2.12 miR-31原位杂交 |
2.2.13 X-gal染色 |
2.2.14 BrdU、EdU标记实验 |
2.2.15 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ChIP技术) |
2.2.16 CLIP-qPCR实验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miR-31在小鼠小肠上皮中的表达模式 |
3.1.1 正常状态下小鼠小肠上皮中miR-31的表达模式 |
3.1.2 压力条件下小鼠肠道上皮中miR-31的表达模式 |
3.2 可诱导的miR-31过表达转基因小鼠、miR-31全身敲除小鼠和miR-31小肠上皮特异敲除小鼠的构建 |
3.2.1 miR-31过表达转基因小鼠构建策略及效果检测 |
3.2.2 miR-31全身敲除小鼠(miR-31~(-/-))构建策略及效果检测 |
3.2.3 miR-31小肠上皮特异性敲除小鼠构建及效果检测 |
3.3 过表达miR-31促进小肠隐窝增高、上皮细胞增殖和干细胞增多 |
3.3.1 miR-31促进小肠隐窝增高 |
3.3.2 miR-31促进小肠上皮细胞增殖,并影响上皮细胞分化及凋亡 |
3.3.3 miR-31促进小肠上皮Lgr5~+干细胞的增殖 |
3.3.4 miR-31促进体外培养隐窝的生长 |
3.4 辐照后miR-31促进小肠上皮的再生 |
3.4.1 miR-31促进辐照处理后小肠隐窝再生 |
3.4.2 辐照后miR-31抑制Lgr5~+细胞的凋亡 |
3.5 miR-31促进炎症损伤肠道上皮的恢复 |
3.6 miR-31促进肠道肿瘤生长 |
3.7 miR-31激活Wnt、抑制BMP/TGFβ信号通路 |
3.7.1 miR-31激活Wnt信号通路 |
3.7.2 miR-31抑制BMP/TGFβ信号通路活性 |
3.8 miR-31通过p38和Gsk3β抑制细胞凋亡 |
3.9 miR-31直接作用的靶基因 |
3.10 STAT3和NF-κB通路介导辐照和炎症反应中miR-31的诱导表达 |
第四章 讨论 |
4.1 miR-31是ISCs本身固有的微环境信号调节因子 |
4.2 miR-31保护ISCs对抗凋亡 |
4.3 miR-31促进辐照损伤后肠道上皮的再生 |
4.4 miR-31在肠炎中的功能 |
4.5 STAT3和NF-κB调控miR-31的表达 |
4.6 miR-31促进肠道肿瘤进展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引物序列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原发性消化道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对象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原发性消化道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和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9)G蛋白拮抗剂苏拉明钠-骨靶向药物载体抑制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
1.2 骨吸收与骨形成 |
1.3 OPG/RANK/RANKL系统在骨吸收和骨形成中的作用 |
1.4 FD的发病机制 |
1.5 G蛋白及其拮抗剂苏拉明钠 |
1.6 骨靶向的超支化聚合物药物递送系统 |
1.7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中骨形成与骨吸收的机制研究 |
第一节 FD与 OF的免疫组化和超微结构差异 |
2.1.1 前言 |
2.1.2 材料和方法 |
2.1.2.1 资料收集与分组 |
2.1.2.2 大体观察及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 stain,HE)染色 |
2.1.2.3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
2.1.2.4 免疫组化染色观察PCNA、BMP-2、OCN的表达 |
2.1.2.5 免疫组化结果判定 |
2.1.2.6 统计学分析 |
2.1.3 实验结果 |
2.1.3.1 大体观察 |
2.1.3.2 HE染色观察 |
2.1.3.3 电镜观察结果 |
2.1.3.4 免疫组化染色 |
2.1.4 讨论 |
第二节 OPG/RANK/RANKL系统对FD和 OF骨形成与骨吸收的影响 |
2.2.1 前言 |
2.2.2 材料与方法 |
2.2.2.1 实验试剂 |
2.2.2.2 主要实验器械及仪器 |
2.2.2.3 免疫组化染色观察OPG/RANK/RANKL的表达 |
2.2.2.4 OPG/RANK/RANKL基因mRNA表达量的检测 |
2.2.2.5 western blotting检测OF及 FD中 OPG/RANK/RANKL蛋白表达的异同 |
2.2.3 实验结果 |
2.2.3.1 免疫组化结果 |
2.2.3.2 Real-time PCR和 Western bloting检测结果 |
2.2.4 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骨靶向超支化聚酯胺的构建及评价 |
第一节 骨靶向超支化聚酯胺的构建及其表征研究 |
3.1.1 前言 |
3.1.2 材料与方法 |
3.1.2.1 实验试剂 |
3.1.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3.1.2.3 实验方法 |
3.1.2.3.1 超支化聚酯胺(HBPAE)的合成 |
3.1.2.3.2 末端羧基修饰的阳离子型超支化聚酯胺(Suc-HBPAE)的制备 |
3.1.2.3.3 羧基化的超支化聚酯胺-阿仑膦酸钠(Suc-HBPAE-ALE)的合成 |
3.1.2.3.4 制备羧基化的超支化聚酯胺-阿仑膦酸钠(Suc-HBPAE-ALE)胶束 |
3.1.2.3.5 表征 |
3.1.2.3.6 统计学方法 |
3.1.3 实验结果 |
3.1.3.1 超支化聚酯胺的合成 |
3.1.3.2 超支化聚酯胺的表征 |
3.1.4 讨论 |
第二节 骨靶向超支化聚酯胺的细胞毒性和靶向性研究 |
3.2.1 前言 |
3.2.2 材料与方法 |
3.2.2.1 实验试剂 |
3.2.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3.2.2.3 细胞实验 |
3.2.2.4 聚合物胶束对羟基磷灰石的吸附试验 |
3.2.3 实验结果 |
3.2.3.1 细胞毒性评估 |
3.2.3.2 聚合物胶束对羟基磷灰石的吸附研究 |
3.2.4 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骨靶向超支化聚酯胺-苏拉明钠药物载体抑制FD的药效评估 |
第一节 超支化聚酯胺-苏拉明钠药物载体胶束的制备及其表征 |
4.1.1 前言 |
4.1.2 材料与方法 |
4.1.2.1 实验试剂 |
4.1.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4.1.2.3 实验方法 |
4.1.2.3.1 负载苏拉明钠(SS)的Suc-HBPAE-ALE胶束制备 |
4.1.2.3.2 Suc-HBPAE-ALE-SS胶束的体外释放 |
4.1.2.3.3 表征 |
4.1.3 实验结果 |
4.1.3.1 药物负载 |
4.1.3.2 酸敏感的药物释放 |
4.1.4 讨论 |
第二节 骨靶向超支化聚酯胺-苏拉明钠药物载体抑制FD的体外实验研究 |
4.2.1 前言 |
4.2.2 材料与方法 |
4.2.2.1 细胞实验 |
4.2.3 结果 |
4.2.3.1 负载苏拉明钠的Suc-HBPAE-ALE胶束的体外抗肿瘤效果评估 |
4.2.3.2 苏拉明钠聚合物胶束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
4.2.4 讨论 |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及展望 |
全文总结 |
创新性 |
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小肠良性淋巴组织增殖症一例(论文参考文献)
- [1]脱细胞基质生物材料DNA去除标准和免疫原性研究[D]. 陈金水.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2)
- [2]18F-FDG PET/CT在不同病理类型胃肠道淋巴瘤中的应用价值研究[D]. 钟佳琪. 海南医学院, 2020(01)
- [3]特殊类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及遗传学变异特征研究[D]. 刘秋雨. 郑州大学, 2020(02)
- [4]小肠恶性肿瘤患者临床特征分析[D]. 赵丹. 大连医科大学, 2020(03)
- [5]薏苡附子败酱对肠道腺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顾凯娟.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
- [6]胃肠道间质瘤原发性高级别转化分子机制研究[D]. 李培峰.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2019(06)
- [7]miR-31在小肠干细胞、上皮再生和肿瘤发生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D]. 田玉华. 中国农业大学, 2017(05)
- [8]原发性消化道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分析[D]. 李晨飞. 郑州大学, 2016(03)
- [9]G蛋白拮抗剂苏拉明钠-骨靶向药物载体抑制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实验研究[D]. 吕明明. 上海交通大学, 2014(03)
- [10]小儿恶性组织细胞增殖症(附15例尸解报告)[J]. 陈光华,何坚娘,张美德. 广东医学, 1985(02)
标签:小肠论文; 淋巴瘤论文;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论文; 肠道肿瘤论文; 肿瘤异质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