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甲亢性心脏病伴房颤的X线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Committee of Exports on Rational Drug Use National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of The People’Republic of China;Chinese Pharmacists Association;[1](2019)在《心力衰竭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文中研究指明引言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是各种心血管事件的最终结果和各种心脏异常的累积效应,最终导致心脏泵功能下降。心血管患者一旦出现心衰的临床表现,提示预后差。心衰越重,死亡风险越高。因此,在面对心衰这种严重的可以致死的疾病时,需要临床医生正确地诊断、准确地评估病情、深刻理
黄从新,张澍,黄德嘉,华伟[2](2018)在《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8)》文中认为一、前言自2015年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China Society of Pacing and Electrophysiology, CSPE)和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Chinese Society of Arrhythmia, CSA)发表《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5》以来, 有关心房颤动(房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新成果不断问世, 尤其是由欧洲心脏病学会(Eur
黄从新,张澍,黄德嘉,华伟[3](2018)在《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的建议-2018》文中认为1前言自2015年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China Society of Pacing and Electrophysiology,CSPE)和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Chinese Society of Arrhythmia,CSA)发表《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5》以来,有关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新成果不断问世,尤其是由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
黄从新张澍黄德嘉等代表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心房颤动防治专家工作委员会,曹克将,陈柯萍,陈明龙,董建增,华伟,黄从新,黄德嘉,黄鹤,江洪,蒋晨阳,李莉,刘少稳,刘兴鹏,刘旭,刘育,马长生,马坚,孟旭,商丽华,苏曦,唐其柱,王祖禄,吴立群,吴书林,夏云龙,杨杰孚,杨新春,杨延宗,杨艳敏,姚焰,张澍,郑哲[4](2015)在《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5》文中指出
黄从新,张澍,黄德嘉,曹克将,陈柯萍,陈明龙,董建增,华伟,黄鹤,江洪,李莉,刘少稳,刘旭,刘兴鹏,刘育,马长生,马坚,孟旭,商丽华,苏曦,唐其柱,王祖禄,吴立群,吴书林,夏云龙,杨杰孚,杨新春,杨延宗,杨艳敏,姚焰,郑哲[5](2015)在《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文中指出自2012年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China Society of Pacing and Electrophysiology,CSPE)发表《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2》以来的三年间,有关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新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结果不断问世,有些刷新了对房颤发生机制的认识,如Rotor学说、自主神经调节学说等;有些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催生了新的治疗观及/或完善了
黄从新,张澍,马长生,杨延宗,黄德嘉,曹克将,江洪,杨新春,吴书林,商丽华,华伟,张奎俊,李莉,丁燕生,马坚,王祖禄,刘少稳,刘旭,董建增,姚焰,陈柯萍,陈明龙,吴立群,廖德宁,黄鹤,李述峰,吴钢,蒋晨阳,王方正,陈新,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心房颤动防治专家工作组[6](2012)在《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2》文中提出前言自2010年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ChinaSociety of Pacing and Electrophysiology,CSPE)制订并发表《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0》以来,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加拿大心血管病学会(Canadian Cardiovascular Society,CCS),美国心律学会(HeartRhythm Society,HRS)与欧洲心律学会(European HeartRhythm Society,EHRS)、欧洲心血管学会(European Cardio-vascular Society,ECAS)联合等又陆续发表了新的相关指南或建议,均提供了大量新的学术信息与专家共识;与此同时,国内学者在该领域亦有新的研究成果与临床经验问世。为此,CSPE为及时吸收国内外最新学术成果以丰富2010年版建议,故对2010年建议予以修订。
张茜[7](2008)在《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对Graves病131I治疗前后心功能变化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应用99mTc-MIBI静息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I)评价Graves病患者131I治疗前后左心室功能变化的情况。方法2007年6月~11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核医学科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确诊的Graves病患者27例(均为初次发作,未经任何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拟131I治疗),男7例,女20例,年龄24~58岁,平均39.04±7.77岁,病程1~24月,平均7.30±7.85月。所有受检者在131I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左右分别行99mTc-MIBI静息门控心肌灌注显像。自肘静脉注射99mTc-MIBI 740~925MBq(20~25mCi),注药后1~2小时显像。仪器采用美国ADAC公司生产的VERTEX双探头SPECT,配置低能高分辨率准直器。①由2名以上经验丰富的核医学医师用心脏9分法对灌注结果进行节段性分析。②图像采集时记录心电监护仪显示的心率(HR);由QGS软件自动处理获得心功能参数,包括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和射血分数(EF),并计算出每搏搏出量(SV=EDV-ESV);根据原始采集图像分别划定肺、心感兴趣区(ROI),测定肺/心比值(LHR=左肺ROI像素平均计数/心肌ROI像素平均计数)。③由程序自动定量计算左心室17节段室壁运动及室壁增厚率。统计学处理采用配对t检验,分别分析131I治疗前后上述各定量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①27例患者131I治疗前99mTc-MIBI静息门控心肌灌注显像中,5例出现左室前壁局限性血流灌注减低,1例出现左室前壁及下后壁局限性血流灌注减低,其余患者未见明显异常;131I治疗后3个月左右除1例左室前壁血流灌注仍减低外,其余5例均恢复正常。②27例患者经131I治疗后3个月左右临床症状明显改善,HR(治疗前后分别为103.93±14.06与77.15±7.96)明显下降,恢复到正常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EDV(治疗前后分别为86.15±22.95与79.19±16.50)、ESV(治疗前后分别为33.63±12.98与31.00±11.29)明显缩小,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LHR(治疗前后分别为0.38±0.04与0.35±0.03)明显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EF值治疗后(64.41±6.27)较治疗前(61.56±8.91)略提高,SV治疗后(48.19±8.41)较治疗前(52.52±13.75)略下降,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运用左心室17节段法定量计算131I治疗前后各节段室壁运动及室壁增厚率,结果显示治疗后左室前侧壁基底部、下侧壁中段、前侧壁中段、下壁近心尖、侧壁近心尖及心尖运动显着减弱,前间隔基底部与前间隔中段运动显着增强,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各节段室壁运动略有减弱,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左室下间隔基底部、下壁中段、下壁近心尖及心尖增厚率显着减小,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各节段室壁增厚率略有减小,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Graves病患者131I治疗前后左室功能有一定的变化,表现为:①部分Graves病患者出现左室局部室壁血流灌注减低,131I治疗后随着甲亢缓解或减轻,绝大多数恢复正常。②Graves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率增快、左室EDV和ESV增大,131I治疗后均有较明显下降,但EF值和SV变化不明显。③131I治疗后肺摄取99mTc-MIBI减少,左室肺/心比值明显下降,表明心肌细胞的功能得到改善。④131I治疗后随着高甲状腺激素状态的改善,左室部分节段室壁运动及室壁增厚率代偿增强状态得到缓解。
田惠,陈新[8](2004)在《甲亢性心脏病及其诊断》文中研究指明
石卫晨,冉隆富[9](2001)在《甲亢性心脏病伴房颤的X线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蒋瑾,谢坪,付凯,盛勇[10](2001)在《甲亢性心脏病房颤患者的心肺X线表现分析》文中认为目的 :分析与讨论甲状腺机能亢进性心脏病中房颤改变与X线表现意义。方法 :按俞氏诊断标准排除其它疾病的 40例甲心病 ,均在治疗前摄后前位 (远达 )X线胸片 ,其中合伴房颤 36例 (阵发性房颤 16例 ,快速性房颤 16例 ,房扑4例 )。结果 :X线中肺淤血 (肺静脉高压 ) ,左房大与房颤关系明显 ,肺淤血程度和左房大与房颤改变联系紧密 ,对临床治疗有帮助。除此外甲心病X线表现有高动力循环表现如肺血多、肺动脉段膨 ,右下肺动脉增粗 ,心脏改变如左室大、心衰等。结论 :甲心病中房颤X线表现与病理改变关系密切 ,认识与注意相关X线表现对治疗有帮助 ,且意义较大
二、甲亢性心脏病伴房颤的X线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甲亢性心脏病伴房颤的X线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心力衰竭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心力衰竭的概述 |
1.1定义 |
1.2分类 |
1.3分期和分级 |
1.4流行病学 |
1.5病因及病理生理机制 |
1.5.1病因 |
1.5.1.1原发性心肌损害 |
1.5.1.2异常的心脏负荷 |
1.5.2诱因 |
1.5.3病理生理机制 |
2心力衰竭的诊断与评估 |
2.1症状与体征 |
2.2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 |
2.2.1常规检查 |
2.2.1.1心电图 (Ⅰ类, C级) |
2.2.1.2胸部X线片 (Ⅰ类, C级) |
2.2.1.3生物学标志物 |
2.2.1.4实验室检查 |
2.2.1.5经胸超声心动图 (Ⅰ类, C级) |
2.2.2心衰的特殊检查用于需要进一步明确病因的患者。 |
2.2.2.1心脏磁共振 (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CMR) |
2.2.2.2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transesphageal echoc ardiography, TEE) |
2.2.2.3心脏计算机断层扫描 (computed tomo gr aphy, CT) |
2.2.2.4冠状动脉造影 |
2.2.2.5核素心室造影及核素心肌灌注和 (或) 代谢显像 |
2.2.2.6 6 min步行试验 |
2.2.2.7心肺运动试验 |
2.2.2.8基因检测 |
2.2.2.9心肌活检 |
2.2.2.10生活质量 (quality of life, QOL) 评估 |
2.2.2.11有创性血流动力学检查 |
2.3诊断流程 |
2.4预后评估 |
3心力衰竭的预防 |
3.1对心衰危险因素的控制与治疗 |
3.1.1高血压治疗 |
3.1.2血脂异常 |
3.1.3糖代谢异 |
3.1.4其他危险因素 |
3.1.5利钠肽水平升高 |
3.2对无症状性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的干预 |
4慢性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 |
4.1一般治疗 |
4.1.1治疗病因和诱因 |
4.1.2限钠 |
4.1.3限水 |
4.1.4营养和饮食 |
4.1.5休息和适度运动 |
4.1.6监测体重 |
4.1.7心理和精神治疗 |
4.2利尿剂 |
4.2.1适应证 |
4.2.2利尿剂的分类 |
4.2.3使用方法 |
4.2.4禁忌证 |
4.2.5不良反应及处理 |
4.3 RAAS抑制剂 |
4.3.1 ACEI |
4.3.2 ARB |
4.3.3 ARNI |
4.4β受体阻滞剂 |
4.4.1适应证 |
4.4.2禁忌证 |
4.4.3应用方法 |
4.4.4不良反应 |
4.5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
4.5.1适应证 |
4.5.2禁忌证 |
4.5.3应用方法 |
4.5.4不良反应 |
4.6伊伐布雷定 |
4.6.1适应证 |
4.6.2禁忌证 |
4.6.3应用方法 |
4.6.4不良反应 |
4.7洋地黄类药物 |
4.7.1适应证 |
4.7.2禁忌证 |
4.7.3应用方法 |
4.7.4不良反应 |
4.8中药 |
4.8.1辨证分型 |
4.8.2分期治疗 |
4.8.3中西药相互作用 |
4.9改善能量代谢药物 |
4.9.1曲美他嗪 |
4.9.2辅酶Q10 |
4.9.3辅酶Ⅰ (NAD+) |
4.9.4左卡尼汀 |
4.9.5注射用磷酸肌酸钠 |
4.9.6雷诺嗪 |
4.10血管扩张剂 |
4.11抗血栓药物 |
4.12心衰患者应避免使用或慎用的药物 |
4.12.1α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 |
4.12.2抗心律失常药物 |
4.12.3 CCB |
4.12.4非甾体抗炎药或COX-2抑制剂 |
4.12.5糖皮质激素 |
4.12.6西洛他唑 |
4.12.7口服降糖药 |
4.13慢性HFrEF的治疗流程 |
5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和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的治疗 |
5.1利尿剂 |
5.2基础疾病及合并症的治疗 |
5.3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
5.4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衰 |
6急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 |
6.1急性心衰的诊断 |
6.1.1病史、症状及体征 |
6.1.2急性肺水肿 |
6.1.3心源性休克 |
6.2急性心衰的评估 |
6.2.1院前急救阶段 |
6.2.2急诊室阶段 |
6.3辅助检查 |
6.3.1常规检查 |
6.3.2超声心动图和肺部超声 |
6.3.3动脉血气分析 |
6.4监测 |
6.4.1无创监测 |
6.4.2血流动力学监测 |
6.5急性心衰的分型和分级 |
6.6治疗原则 |
6.6.1一般处理 |
6.6.2根据急性心衰临床分型确定治疗方案, 同时治疗心衰病因。 |
6.6.3容量管理 |
6.7药物的选择和合理使用 |
6.7.1利尿剂 (Ⅰ类, B级) |
6.7.2血管扩张剂 (Ⅱa类, B级) |
6.7.3正性肌力药物 (Ⅱb类, C级) |
6.7.4血管收缩药物 |
6.7.5洋地黄类 (Ⅱa类, C级) |
6.7.6抗凝治疗 (Ⅰ类, B级) |
6.7.7改善预后的药物 (Ⅰ类, C级) |
6.8心源性休克的处理 |
6.9急性心衰稳定后的后续处理 |
7终末期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 |
7.1利尿剂 |
7.2神经内分泌阻滞剂 |
7.3静脉正性肌力药物 |
7.4静脉血管扩张剂 |
7.5中药治疗 |
8右心衰竭的药物治疗 |
8.1右心衰竭的诊断和评估 |
8.1.1诊断标准 |
8.1.2鉴别诊断 |
8.1.3病情评估 |
8.2治疗原则 |
8.3药物选择和合理应用 |
9心力衰竭病因及合并疾病的药物治疗 |
9.1心衰合并心律失常 |
9.1.1房颤 |
9.1.2室性心律失常 |
9.1.3缓慢性心律失常 |
9.2心脏瓣膜病 |
9.2.1二尖瓣病变 |
9.2.2主动脉瓣病变 |
9.3冠心病 |
9.3.1慢性心衰合并冠心病 |
9.3.2急性心衰合并冠心病 |
9.4高血压 |
9.5心肌炎 |
9.6特殊类型的心肌病 |
9.7先天性心脏病 |
9.8高原性心脏病 |
9.8.1高原肺水肿 |
9.8.2慢性高原性心脏病 |
9.9糖尿病 |
9.10血脂异常 |
9.10.1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合并心衰 |
9.10.2其他原因心衰合并血脂代谢异常 |
9.11痛风和高尿酸血症 |
9.12肥胖 |
9.12.1肥胖在心衰患者中的患病率和对预后的影响 |
9.12.2肥胖引起心衰的机制 |
9.12.3肥胖合并心衰的处理原则 |
9.13电解质紊乱 |
9.13.1低钾与高钾血症 |
9.13.2低钠血症 |
9.14缺铁和贫血 |
9.15泌尿系统疾病 |
9.15.1心衰合并肾功能不全 |
9.15.2心衰合并前列腺梗阻 |
9.15.3心衰合并勃起功能障碍 |
9.16肺部疾病 |
9.17睡眠障碍和睡眠呼吸暂停 |
9.18神经系统疾病和心理疾病 |
9.19肿瘤治疗相关性心衰 |
9.19.1抗肿瘤治疗前的基线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与预测 |
9.19.2抗肿瘤治疗相关心衰的筛查与诊断 |
9.19.3抗肿瘤治疗相关心衰的监测与随访 |
9.19.4抗肿瘤相关心衰的药物治疗 |
9.20恶病质 |
10心力衰竭患者管理 |
10.1心衰管理团队 |
10.2优化心衰管理流程 |
10.3随访频率和内容 |
10.4患者教育 |
10.4.1症状和体征的监控 |
10.4.2饮食、营养和体重管理 |
10.4.3运动 |
10.5老年心衰患者的管理 |
10.5.1老年心衰诊治特殊性 |
10.5.2一般治疗 |
10.5.3药物治疗 |
10.6妊娠心衰管理 |
10.7终末期心衰患者的管理 |
10.7.1识别心衰终末期患者 |
10.7.2与患者沟通 |
10.7.3治疗方法 |
附录A心力衰竭常用药物一览表 |
附录B药物相互作用一览表 |
(3)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的建议-2018(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房颤的流行病学及危害 |
2.1 房颤的流行病学 |
2.1.1 房颤的患病率 |
2.1.2 房颤的致残率、致死率及医疗负担 |
2.2 房颤的危害 |
2.2.1 脑卒中及血栓栓塞 |
2.2.2 心衰 |
2.2.3 心肌梗死 |
2.2.4 认知功能下降、痴呆 |
2.2.5 肾功能损伤 |
3 房颤的分类 |
4 房颤的发生机制 |
4.1 电生理机制:房颤的发生需触发和维持机制。 |
4.1.1 触发机制 |
4.1.2 维持机制 |
4.2 病理生理学机制 |
4.2.1 心房重构 |
4.2.2 自主神经系统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ANS) 的作用 |
4.2.3 遗传学基础 |
4.2.4 其他 |
5 房颤的临床评估 |
5.1 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 |
5.1.1 症状 |
5.1.2 体征 |
5.2 实验室检查 |
5.3 影像学检查 |
5.3.1 经胸超声心动图 (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 TTE) |
5.3.2 TEE |
5.3.3 心腔内超声 (ICE) |
5.3.4 X线胸片 |
5.3.5 计算机断层扫描 (CT) 或头颅磁共振成像 (MRI) |
5.3.6 心脏磁共振成像 (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CMRI) |
5.4 房颤的监测和诊断 |
5.4.1 心电图 |
5.4.2 动态心电图 |
5.4.3 植入式起搏器、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 (ICD) 及心电事件记录仪等 |
5.4.4 心脏电生理检查 |
5.4.5 新型检测手段 |
5.4.6 其他检查 |
6 房颤的危险因素和合并疾病的管理 |
6.1 高血压 |
6.2 糖尿病 |
6.3 肥胖 |
6.4 睡眠呼吸暂停 |
6.5 酒精 |
6.6 运动 |
7 房颤的卒中预防 |
7.1 卒中与出血评分 |
7.1.1 血栓栓塞危险评估 (CHADS2和CHA2DS2-VASc积分) |
7.1.2 抗凝出血危险评估 (HAS-BLED评分) |
7.2 抗栓药物选择 |
7.2.1 抗血小板药物的评价 |
7.2.2 华法林 |
7.2.3 NOAC |
7.2.4 选择抗凝药物应考虑的事项 |
7.3 房颤特殊人群的抗凝治疗 |
7.3.1 老年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 |
7.3.2 急性冠脉综合征和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 的房颤患者抗栓治疗 |
7.3.3 卒中后患者的抗凝治疗 |
7.4 抗栓治疗的中断和桥接 |
7.4.1 抗栓治疗的中断 |
7.4.2 抗栓治疗的桥接 |
7.4.3 房颤导管消融围术期的抗凝 |
7.5 抗凝治疗时出血事件的防治 |
7.5.1 减少抗凝出血的策略 |
7.5.2 抗凝出血并发症的治疗 |
7.5.3 有出血风险或发生出血事件患者的抗凝治疗 |
7.6 经皮左心耳封堵 |
8 心室率控制 |
8.1 控制心室率的药物 |
8.2 房室结消融+植入永久起搏器 |
9 节律控制 |
9.1 药物复律与电复律 |
9.1.1 抗心律失常药物转复窦性心律 |
9.1.2“口袋药” (‘pill in the pocket’) 复律策略 |
9.1.3 电复律 |
9.1.4 复律前后的抗凝治疗 |
9.2 复律后窦性心律的维持 |
9.2.1 抗心律失常药物 |
9.2.2 非抗心律失常药物 |
9.3 导管消融 |
9.3.1 经导管消融房颤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
9.3.2 能源 |
9.3.3 房颤导管消融术式和终点 |
9.3.3. 1 CPVI |
9.3.3. 2 CPVI基础上复合术式 |
9.3.3. 3 复杂碎裂心房电位 (CFAEs) 消融 |
9.3.3. 4 转子样激动的标测及消融 |
9.3.3. 5 左房神经节丛消融 |
9.3.4 并发症及处理 |
9.3.4. 1 心脏压塞和/或穿孔 |
9.3.4. 2 栓塞并发症 |
9.3.4. 3 肺静脉狭窄 |
9.3.4. 4 左心房-食管瘘/左心房-心包瘘 |
9.3.4. 5 膈神经损伤 |
9.3.4. 6 食管周围迷走神经损伤 |
9.3.4. 7 急性冠状动脉闭塞 |
9.3.4. 8 血管并发症 |
9.3.5 围术期管理 |
9.3.6 随访及复发病例处理[48] |
1 0 房颤的外科和杂交手术治疗 |
1 0.1 房颤的外科治疗 |
1 0.1.1 迷宫手术 |
1 0.1.2 心脏外科手术同期房颤消融的现状 |
1 0.1.3 微创外科房颤手术 |
1 0.2 房颤的内外科杂交手术 |
1 1 特殊人群的房颤消融治疗 |
1 1.1 运动员 |
1 1.2 老年人 |
1 1.3 肥厚型心肌病 |
1 1.4 预激综合征 |
1 1.5 心衰 |
1 1.6 年轻人 |
1 2 急性房颤的治疗 |
1 2.1 急性房颤发作的定义 |
1 2.2 急性房颤的危害 |
1 2.3 急性房颤的评估 |
1 2.4 房颤的急诊处理策略 |
1 2.5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性急性房颤的处理 |
1 2.6 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急性房颤处理 |
1 2.6.1 急性房颤的抗凝治疗 |
1 2.6.2 急性房颤的心室率控制 |
1 2.6.3 急性房颤的节律控制 |
1 2.6.3. 1 复律的适应证 |
1 2.6.3. 2 复律的最佳时机 |
1 2.6.3. 3 复律的方式 |
1 2.7 急性房颤处理流程及随访 |
1 3 起搏治疗与房颤 |
1 3.1 起搏预防和治疗房颤的可能机制 |
1 3.2 起搏预防和治疗房颤临床疗效的评价 |
1 3.3 右心室起搏对房颤的影响 |
1 3.4 房颤合并心衰患者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CRT) |
1 4 尚待研究明确的重要临床问题 |
1 4.1 房颤导管和外科消融中尚未解决的问题[42, 48] |
1 4.2 房颤抗凝或其他卒中预防治疗中尚未解决的问题[42, 48] |
1 4.3 房颤其他证据不足的领域 |
(5)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论文提纲范文)
1 房颤的分类及机制 |
1. 1 房颤的分类 |
1.2房颤的机制 |
1.2.1电生理机制 |
1. 2. 2 病理生理学机制 |
1. 3 房颤的危险因素及相关疾病 |
2房颤的病理生理及预后 |
2.1房颤的病理生理变化 |
2. 2 房颤与栓塞 |
2. 3 房颤与心衰 |
2. 4 房颤的其他后果 |
3 临床评估 |
3. 1 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 |
3. 2 实验室检查 |
3. 3 影像学检查 |
3. 4 心电学检查 |
3. 4. 1 心电图 |
3. 4. 2 动态心电图、心电事件记录仪等 |
3. 4. 3 心脏电生理检查 |
3. 4. 4 运动试验 |
3. 5 其他检查 |
3. 6 临床诊断与评价 |
4 抗栓治疗 |
4. 1 房颤患者血栓栓塞及出血风险评估 |
4.1.1血栓栓塞危险评估(CHADS2和CHA2DS2-VASc积分) |
4. 1. 2 抗凝出血危险评估( HAS-BLED评分) |
4. 2 抗栓药物选择 |
4. 2. 1 抗血小板药物 |
4. 2. 2 口服抗凝药物 |
4. 3 抗栓治疗的中断和桥接 |
4.4非药物抗栓治疗 |
5 控制心室率 |
5. 1 控制心室率的优缺点及目标 |
5. 2 控制心室率的药物 |
5. 2. 1 洋地黄类药物 |
5. 2. 2 β 受体阻滞剂 |
5. 2. 3 非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 |
5. 2. 4 其他口服室率控制药物 |
5. 3 房室结消融+ 植入永久起搏器 |
建议 |
6 节律控制 |
6. 1 节律控制的优缺点 |
6. 2 电复律和药物复律 |
6. 2. 1 复律时的抗栓治疗 |
建议 |
6. 2. 2 电复律 |
6. 2. 3 药物复律 |
建议 |
6. 3 复律后维持窦律 |
6. 3. 1 维持窦律的药物 |
6. 3. 2 何时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
建议 |
6. 4 经导管消融房颤 |
6. 4. 1 导管消融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
建议 |
6. 4. 2 房颤导管消融术式及策略 |
6. 4. 3 房颤导管消融的终点 |
6. 4. 4 非射频能经导管消融治疗房颤 |
6. 4. 5 围术期管理 |
6.4.6随访及复发病例处理[358] |
6. 4. 7 并发症及处理 |
6. 5 起搏器植入预防房颤 |
6. 5. 1 起搏预防和治疗房颤的可能机制 |
6. 5. 2 起搏预防和治疗房颤临床疗效的评价 |
6. 5. 3 稳定心室率的起搏方式 |
6. 5. 4 右心室起搏对房颤的影响 |
建议 |
6. 6 植入电子装置对房颤评估价值 |
6. 7 房颤的外科治疗 |
6. 7. 1 COX III手术 |
6. 7. 2 COX IV手术 |
6. 7. 3 微创外科房颤手术 |
建议 |
7 特殊类型的房颤患者 |
7. 1运动员 |
7. 2老年人 |
7. 3肥厚型心肌病 |
建议 |
7. 4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建议 |
7. 5 甲状腺功能亢进 |
建议 |
7. 6 急性非心源性疾病 |
7. 7 慢性阻塞性肺病 |
建议 |
7. 8 预激综合征 |
建议 |
7. 9 心衰 |
建议 |
7. 10 家族性( 遗传性) 房颤 |
建议 |
7. 11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
建议 |
7. 12 心脏外科围手术期房颤 |
7. 12. 1 心脏手术后房颤的预防 |
7. 12. 2 术后房颤的节律控制 |
7. 12. 3 术后房颤的心室率控制 |
7. 12. 4 术后房颤的抗凝治疗 |
建议 |
8 急性房颤发作的急诊处理 |
8. 1 急性房颤发作的定义 |
8. 2 急性房颤发作的处理流程 |
8. 3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性急性房颤发作 |
8. 4 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急性房颤发作 |
8. 4. 1 急性房颤发作的抗凝治疗 |
8. 4. 2 急性房颤发作的心室率控制 |
8. 4. 3 急性房颤发作的房颤复律 |
建议 |
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急性房颤 |
1急诊房颤的心室率控制 |
2急诊房颤的抗凝 |
3急诊房颤的转复 |
(7)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对Graves病131I治疗前后心功能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正文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综述 |
个人简历 |
致谢 |
(8)甲亢性心脏病及其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1 发病机制 |
2 临床表现 |
3 检查方法 |
3.1 实验室检查: |
3.1.1 甲状腺功能检测: |
3.1.2 血清肌钙蛋白T (TnT) 检测: |
3.1.3 神经肽Y (NTY) 检测: |
3.2 心电图检查: |
3.3 超声心动图检查: |
3.4 胸部X线检查: |
3.5 放射性核素99mTC-MIBI心肌断层显像: |
4 诊断标准 |
(9)甲亢性心脏病伴房颤的X线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检查方法 |
2 结果 |
2.1 房颤与甲亢分型关系 |
2.2 X线表现 |
2.3 房颤改变与X线表现 |
3 讨论 |
(10)甲亢性心脏病房颤患者的心肺X线表现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1.甲心病中房颤与甲亢分型关系 |
2.40例甲心病X线表现 |
3.甲心病房颤改变与相关X线表现 |
讨论 |
四、甲亢性心脏病伴房颤的X线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心力衰竭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J]. Committee of Exports on Rational Drug Use National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of The People’Republic of China;Chinese Pharmacists Association;.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07)
- [2]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8)[J]. 黄从新,张澍,黄德嘉,华伟.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8(04)
- [3]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的建议-2018[J]. 黄从新,张澍,黄德嘉,华伟.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8(04)
- [4]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5[J]. 黄从新张澍黄德嘉等代表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心房颤动防治专家工作委员会,曹克将,陈柯萍,陈明龙,董建增,华伟,黄从新,黄德嘉,黄鹤,江洪,蒋晨阳,李莉,刘少稳,刘兴鹏,刘旭,刘育,马长生,马坚,孟旭,商丽华,苏曦,唐其柱,王祖禄,吴立群,吴书林,夏云龙,杨杰孚,杨新春,杨延宗,杨艳敏,姚焰,张澍,郑哲.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5(05)
- [5]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J]. 黄从新,张澍,黄德嘉,曹克将,陈柯萍,陈明龙,董建增,华伟,黄鹤,江洪,李莉,刘少稳,刘旭,刘兴鹏,刘育,马长生,马坚,孟旭,商丽华,苏曦,唐其柱,王祖禄,吴立群,吴书林,夏云龙,杨杰孚,杨新春,杨延宗,杨艳敏,姚焰,郑哲.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5(05)
- [6]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2[J]. 黄从新,张澍,马长生,杨延宗,黄德嘉,曹克将,江洪,杨新春,吴书林,商丽华,华伟,张奎俊,李莉,丁燕生,马坚,王祖禄,刘少稳,刘旭,董建增,姚焰,陈柯萍,陈明龙,吴立群,廖德宁,黄鹤,李述峰,吴钢,蒋晨阳,王方正,陈新,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心房颤动防治专家工作组.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2(04)
- [7]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对Graves病131I治疗前后心功能变化的研究[D]. 张茜. 山西医科大学, 2008(03)
- [8]甲亢性心脏病及其诊断[J]. 田惠,陈新. 地方病通报, 2004(04)
- [9]甲亢性心脏病伴房颤的X线观察[J]. 石卫晨,冉隆富.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01(S1)
- [10]甲亢性心脏病房颤患者的心肺X线表现分析[J]. 蒋瑾,谢坪,付凯,盛勇. 放射学实践, 2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