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采种甜菜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倪洪涛[1](2011)在《我国甜菜主产区品种繁育及更新推广情况》文中提出综述了黑龙江、内蒙古、新疆三大甜菜产区甜菜品种繁育及更新推广情况,总结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丁晓蕾[2](2008)在《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发展研究》文中认为近代,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植物遗传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农业化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陆续得到阐明和运用,实验科学逐步取代经验科学成为科技发展的主流,农业科技开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国近代蔬菜科技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萌芽,并随着科技革命的浪潮或快或缓地向前发展。在20世纪的百年中,中国蔬菜科技经历了清末民初的萌芽,民国时期学科体系的初步构建与发展,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快速发展历程。在以育种和农业化学为主体的第一次农业科技革命,以及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第二次农业科技革命浪潮推动下,中国蔬菜科技取得了重要进步,并获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这些成果在生产中的转化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蔬菜的综合生产供应能力。到20世纪末,我国的蔬菜科技赶上并在部分领域超过了世界先进水平。本文除绪论、结语外,共分为五章。首先在回顾中国传统蔬菜科技历史传承的基础上,认真梳理了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的发展历程,并依据其发展的阶段特征将发展进程分为萌芽(晚清-1911)、初创(1911-1949)、繁荣发展(1949-1966)、曲折发展(1966-1977)、快速发展(1978-2000)五个阶段;然后对蔬菜科技教育与人才培养、科研推广体系的建立与发展、蔬菜科技交流与传播,以及百年中我国在蔬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蔬菜作物遗传育种、蔬菜作物栽培、蔬菜作物保护、蔬菜贮藏加工等方面所取得的主要成就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最后在此基础上,重点从相关学科发展的推动、国家政策、制度和组织协作对蔬菜科技进步的影响、社会需求与蔬菜科技进步的相互作用、资源与环境压力对蔬菜科技进步的要求四个方面,系统分析了影响我国蔬菜科技进步的主要因素。结语部分对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的发展进行了简要总结,对21世纪的蔬菜科技发展进行了展望。研究认为:20世纪我国的蔬菜科技完成了由传统经验科学向现代实验科学的历史转型。中国蔬菜科技教育、科研与推广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曾受到多个国家的影响,如20世纪前20年的日本、1920至1940年代的美国及西欧、1950年代的苏联等,1970年代后,基本形成了我国自己的蔬菜科技教育、科研、推广体系。在中国蔬菜科技的发展进步过程中,相关学科的发展,国家政策、科研投入的大力扶持,科研组织机构的进一步完善,协作研究的广泛开展,社会需求的快速增长等因素共同成就了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的快速发展;资源与环境压力决定了蔬菜科技在20世纪后20年及21世纪的发展方向。
赵利民[3](2005)在《大白菜胞质雄性不育系选育、利用及采种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白菜原产我国,是我国分布最广、栽培面积最大、深受人民喜爱的蔬菜作物。大白菜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一代杂种的应用已成为国内外大白菜抗病,优质,稳产育种的首要措施。目前,大白菜杂种优势利用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利用自交不亲和系;二是利用各种途径选育获得的雄性不育系。自交不亲和系生产一代杂种存在种子成本高,杂交种难以达到100%的杂交率。而利用雄性不育系生产一代杂种可以克服自交不亲和系育种和制种的种种缺陷,尤其是对环境和个体发育稳定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生产的一代杂种,纯度达100%,可获得高质量的杂种后代。因此,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配制一代杂种一直是白菜育种者追求的目标。 1.利用新引进的甘蓝型油菜胞质雄性不育材料RC97-1作为不育源,通过利用种间杂交,将RC97-1的不育性导入大白菜,再通过连续回交转育、严格经济性状选择等方法获得了不育性稳定、不育株率及不育度均达100%、叶色和蜜腺正常、雌蕊功能健全、结实能力强的新的大白菜胞质雄性不育系RC7。不育系RC7的经济性状与转育父本相似,能吸引蜜蜂等昆虫采蜜传粉,配合力好,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2.利用不育系RC7与不同类型的大白菜亲本杂交,育成了优势明显的大白菜一代杂种“金秋70”和“金秋90”。经多点品种比较试验和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 金秋70:属中、早熟一代杂种,生长期70天左右。植株生长势强,高桩直筒型,外叶深绿色,球叶浅绿色,叶柄白色,叶球纵径46cm,横径16cm,球形指数2.9,单球重3.5~4kg,净菜率80%,每667m2产量7500kg。抗病毒病、霜霉病和软腐病三大病害,纤维少,品质好,包心紧实,耐贮运。 金秋90:属晚熟一代杂种,生育期90天。整齐一致,外叶少,叶绿,白帮,高桩直简型,合抱,叶球纵径56cm,横径17cm,球形指数3.3,单球重4.5~5.5kg,净菜率80%,每667m2产量8500kg。抗病毒病、霜霉病和软腐病三大病害,品质好,耐贮运。 3.研究了大白菜胞质雄性不育系RC7和保持系B7的采种技术,同时也研究了种子产量构成因素及其相关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不育系RC7的单株有效角果数(r=0.96583**)、二级分枝数(r=0.96419**)、每果粒数(r=0.75701**)、主花序有效角果数(r=0.49024*)及主花序有效长度(r=0.40623*)与单株产种量之间存在极显着或显着的正相关。 4.建立了大白菜胞质雄性不育系RC7和保持系B7单株种子产量构成因素的多元线性
张国翠,赵军,黄斌,刘英姿[4](2005)在《焉耆糖区甜菜地膜覆盖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文中研究指明
贾志平,袁生荣,周喜平,杨国增[5](2002)在《采种甜菜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文中研究说明
常儒,李元,宋精仁[6](2002)在《国内外甜菜品种试验及推广》文中研究指明
郜庆炉[7](2002)在《设施型农作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将设施农业与农作制度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在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探查土地因素与宇宙因素的互作效应,探查设施条件下的资源生产潜力,深入研究设施条件下不同种植体制资源高效利用的机理与模式,确立设施型农作制度构建的理论及技术体系,旨在促进我国设施农业持续高效发展,缓解人口增加与资源短缺的矛盾,实现有限资源生产力的持续提高。 全文9章。第一章引言,在全面分析我国农作制度发展现阶段所面临的问题、设施农业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的基础上,认为设施农业开辟了我国农作制度发展的新领域,设施型农作制度是我国农作制度发展的重要选择,并提出本研究的基本思路。 第二章国内外设施农业与农作制度的现状及发展,对国内外设施农业的现状及发展状况、中国农作制度的历史与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对中国农作制度研究改革中存在的主要不足进行了分析,明确提出了今后我国农作制度发展的趋势,即设施型农作制度和生态型农作制度。 第三章设施型农作制度概述,对设施型农作制度的有关概念进行了界定,明确了设施型农作制度与传统农作制度区别的特点。 第四章设施型农作制度构建的理论基础,在对设施农业生产实质、特点和设施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类型、特点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提出构建设施型农作制度必须遵循的基本原理,即植物的生活因素与调控学说、多维用地原理、生物学原理、光能利用原理和农业技术经济原理。 第五章我国设施农业和农业设施的类型及分布,通过对我国气候类型及特点的详细分析,对我国目前存在的地膜覆盖栽培、塑料大棚栽培、普通日光温室栽培、节能型塑料日光温室栽培、现代化温室栽培等主要设施农业生产类型的应用及分布作了较详细的论述。 第六章设施环境与作物种植制度,对地膜覆盖、塑料大棚、日光温室等设施条件下光照、温度、湿度、空气、土壤等环境因子的变化规律、特点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分析了这些生态因子对作物种植制度的影响。 第七章设施条件下的作物种植制度,阐述了设施条件下的作物布局、轮作与连作、熟制、茬口安排和立体种植,并把设施条件下的作物种植模式归纳为四种类型:单作一茬型、单作多茬型、多作一茬型、多作多茬型;并对地膜覆盖和塑料大棚、日光温室内的主要种植模式进行了归类介绍。 第八章设施条件下作物生活要素综合调控制度,提出了设施条件下光照环境、温度环境、湿度环境、空气环境和土壤环境的综合调控技术。 第九章结论与讨论,对全文研究结果进行概括总结,并就有关问题进行讨论。 研究所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有以下几点: *)率先提出了设施型农作制度以及与之相关的概念,科学地界定了设施型农作制度的内涵,拓宽了设施农业的研究领域。设施型农作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在设施条件下的作物种植制度及与之相适应的作物生活要素综合调控制度的综合技术体系,包括作物种植制度和作物生活要素综合调控制度两部分。 G)拓宽了农作制度的研究领域,首次把农作制度与设施农业结合起来进行研究。设施农业依托农业工程技术和生物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可控的技术手段,将部分或大部分环境条件置于人工调控之下,强化了植物生活要素的调控力度,使人类对植物生活要素进行全方位调控成为可能。这就对我国农作制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也为我国农作制度的研究和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 O)提出了设施型农作制度构建的理论,充实了耕作学科的理论体系。构建科学的设施型农作制度,必须在充分了解设施农业生产实质、特点和设施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类型、特点的基础上,遵循植物的生活因素与调控学说、多维用地原理、生物学原理、光能利用原理和农业技术经济原理。 O)系统地探讨了设施条件下光照、温度、湿度、空气、土壤等环境因子的变化规律、特点及其相互间的关系,以及各种生态因素对作物种植区域、作物种类、作物品种布局、作物配置方式、熟制或茬制等方面的影响,为设施条件下作物合理布局,茬口安排,种植模式的选择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历)确立了设施型农作制度的技术框架和主要的技术内容,充实了耕作制度的技术体系。确定了设施条件下作物间、混、套作和茬口安排的原则,提出了设施条件下克服连作障碍的措施、进行立体种植的方式、夏季休闲期的利用的途径和设施环境综合调控的具体技术,归类介绍了设施条件下作物的主要种植模式。
陈学军,陈宝光,刘振蛟[8](2002)在《2001年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新品种(一)》文中提出 水稻吉粳78号 1.选育单位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2.品种来源 1992年以玉丰为母本,北陆128为父本杂交育成,原代号吉96—10、吉丰10号。 3.植株性状株高95—100厘米,株形紧凑,茎叶色较浅。出穗后,穗在剑叶下面,属叶里藏金类型。穗较大,弯曲穗型。平均每穗粒数100粒以上,着粒密
陈巍,岳林旭,刘少军,臧贻战,陈凤鸣,栾法芳[9](2001)在《采种甜菜地膜覆盖高产技术》文中认为
杨炎生,蔡葆[10](1989)在《我国甜菜科研工作的进展与成就》文中提出文章分四个时期阐述了建国40年来我国甜菜科研工作进展状况,介绍了取得的主要成就;①明确了甜菜自然栽培区和集中产区;②搜集整理了甜菜品种资源,选育出若干新品种;③建立了三级良种繁育制度,实现了良种化;④总结丰产经验,推广了先进栽培技术;⑤摸清了主要病虫害发生及流行规律,提出了防治措施;③开展了基础理论及生物技术的研究,并取得了可喜成绩。
二、采种甜菜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采种甜菜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甜菜主产区品种繁育及更新推广情况(论文提纲范文)
1 黑龙江甜菜品种繁育及更新推广情况 |
1.1 黑龙江省甜菜品种繁育情况 |
1.2 黑龙江省甜菜品种更新推广情况 |
2 内蒙古甜菜品种繁育及更新推广情况 |
2.1 内蒙古甜菜品种繁育情况 |
2.2 内蒙古甜菜品种更新推广情况 |
3 新疆甜菜品种繁育及更新推广情况 |
3.1 新疆甜菜品种繁育情况 |
3.2 新疆甜菜品种更新推广情况 |
4 三大主产区甜菜品种繁育及更新推广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
4.1 种子繁育管理体系不够健全和完善: |
4.2 品种更新换代越来越快, 甜菜品种推广体系不完善: |
4.3 耕作制度不完善: |
4.4 栽培管理粗放:与国外先进的甜菜种植水平相比, 我国甜菜栽培模式及栽培密度不合理, 偏施氮肥, 施肥过晚, 磷钾肥及微肥使用很少, 有的地区打叶等造成产量、含糖下降。 |
5 促进甜菜新品种繁育及更新推广健康、稳定发展的对策 |
5.1 加大甜菜新品种选育和推广的力度, 合理选种国外与国内品种: |
5.2 加强甜菜生产基地建设, 完善甜菜品种推广体系: |
5.3 加强甜菜种子市场管理, 保证用种质量: |
5.4 政府、糖厂应加大对甜农的支持力度, 促进甜菜新品种的推广: |
5.5 扩大经营规模, 注重规模效益: |
5.6 建立“甜菜种子、甜菜生产、甜菜科研”联合体: |
(2)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
二、相关研究概述 |
三、研究方法与结构重点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的传承与发展分期 |
第一节 中国传统蔬菜科技的传承与面临挑战 |
一、中国传统蔬菜科技的传承 |
二、中国传统蔬菜科技面临挑战 |
第二节 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发展分期 |
一、萌芽(晚清-1911) |
二、初创(1911-1949) |
三、繁荣发展(1949-1966) |
四、曲折发展(1966-1977) |
五、快速发展(1978-2000) |
第二章 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教育与人才培养 |
第一节 专业设置与学科发展 |
一、1949年以前的蔬菜园艺科技教育 |
二、1949年以后的蔬菜专业设置与学科发展 |
第二节 蔬菜科技人才培养 |
一、1949年以前的蔬菜科技人才状况 |
二、1949年以后的蔬菜科技人才培养 |
第三节 我国着名蔬菜园艺学家及其主要成就 |
第三章 20世纪中国蔬菜科研、成果推广与科技传播 |
第一节 蔬菜科研、推广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
一、1949年以前蔬菜科研、推广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
二、1949年以后蔬菜科研、推广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
第二节 蔬菜科研、推广活动的开展 |
一、1949年以前的蔬菜科研、推广活动 |
二、1949年以后的蔬菜科研、推广活动 |
第三节 蔬菜科技交流与传播 |
一、专业科技刊物的出版 |
二、专业学会的建立与发展 |
三、蔬菜科技的国际交流 |
第四章 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的主要成就 |
第一节 蔬菜作物的种质资源研究 |
一、蔬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的进步 |
二、几种主要蔬菜作物种质资源的调查、保存和利用 |
第二节 蔬菜作物的遗传育种 |
一、蔬菜作物育种研究的进步 |
二、几种主要蔬菜作物的良种选育 |
第三节 蔬菜作物栽培 |
一、蔬菜作物栽培生理研究的进步 |
二、蔬菜作物设施栽培科技 |
三、蔬菜作物育苗与施肥科技 |
第四节 蔬菜作物保护 |
一、蔬菜作物病虫害调查、鉴定与测报 |
二、蔬菜作物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 |
第五节 蔬菜贮藏与加工 |
一、蔬菜贮藏运输技术 |
二、蔬菜加工技术 |
第五章 百年蔬菜科技进步动因分析 |
第一节 相关学科发展对蔬菜科技进步的推动 |
一、植物生理学为优化蔬菜生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
二、植物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把蔬菜育种引向分子水平 |
第二节 国家政策和社会组织制度对蔬菜科技进步的影响 |
一、国家农业政策部署、制度改革对蔬菜科技进步的影响 |
二、研究机构、人才队伍建设和组织协作对蔬菜科技进步的作用 |
三、实施科技规划和加大科研投入对蔬菜科技进步的引导与支撑 |
第三节 社会需求与蔬菜科技进步的相互作用 |
一、蔬菜社会需求对科技进步的影响 |
二、蔬菜科技进步对社会需求的刺激与促进 |
第四节 资源环境压力对蔬菜科技进步的要求 |
一、提高菜地产出率是缓解蔬菜生产资源环境压力的重要途径 |
二、社会对蔬菜产品安全提出新要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课题研究 |
致谢 |
(3)大白菜胞质雄性不育系选育、利用及采种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大白菜杂种优势利用概况 |
1.3 大白菜杂种优势利用途径 |
1.4 植物雄性不育性概述 |
1.4.1 利用雄性不育系生产一代杂种的意义 |
1.4.2 植物雄性不育性的概念及表现 |
1.4.3 植物雄性不育性的类型 |
1.4.4 植物雄性不育性的来源 |
1.4.4.1 个体的自然突变 |
1.4.4.2 自交和品种间杂交 |
1.4.4.3 远缘杂交 |
1.4.4.4 物理或化学诱变 |
1.4.4.5 杂交转育 |
1.4.4.6 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创建植物雄性不育性 |
1.5 十字花科作物杂种优势利用进展 |
1.5.1 自交不亲和系的应用 |
1.5.2 雄性不育系的应用 |
1.5.2.1 核型雄性不育的利用 |
1.5.2.2 胞质雄性不育的利用 |
1.6 大白菜杂交制种技术研究进展 |
1.6.1 制种隔离区研究 |
1.6.2 采种方式研究 |
1.6.3 栽培技术研究 |
1.6.3.1 播种季节 |
1.6.3.2 播期及育苗方式 |
1.6.3.3 定植密度 |
1.6.3.4 施肥、灌水 |
1.6.3.5 微量元素、生长调节剂 |
1.6.3.6 病虫害防治 |
1.6.3.7 打顶、摘心 |
1.6.3.8 地膜覆盖 |
1.6.3.9 放蜂和人工辅助授粉 |
1.7 本研究的内容、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大白菜胞质雄性不育系的选育及应用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1.1 不育源 |
2.1.1.2 转育父本 |
2.1.2 试验方法 |
2.1.2.1 雄性不育材料的回交转育 |
2.1.2.2 农艺性状观察 |
2.1.2.3 杂交组合的选配 |
2.1.2.4 品种比较试验 |
2.1.2.5 抗病性鉴定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转育7代的雄性不育材料及其对应回交父本的主要农艺性状比较 |
2.2.2 新的大白菜胞质雄性不育系RC_7的育成 |
2.2.3 不育系RC_7的主要特征特性 |
2.2.3.1 花器官特征 |
2.2.3.2 不育性表现 |
2.2.3.3 综合园艺性状 |
2.2.3.4 结实能力 |
2.2.4 抗病性鉴定结果 |
2.2.4.1 人工苗期接种抗病性鉴定 |
2.2.4.2 田间抗病性鉴定 |
2.2.5 不育系RC_7配制的一代杂种“金秋70” |
2.2.5.1 产量表现 |
2.2.5.2 抗病性鉴定 |
2.2.5.3 品质分析 |
2.2.5.4 金秋70大白菜品种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
2.2.6 不育系RC_7配制的一代杂种金秋90 |
2.2.6.1 产量表现 |
2.2.6.2 稳产性分析 |
2.2.6.3 抗病性鉴定 |
2.2.6.4 品质分析 |
2.2.6.5 金秋90大白菜品种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
2.3 讨论 |
第三章 大白菜杂交组合(品种)灰色关联度多维综合评判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试验材料及试验方法 |
3.1.2 考察性状的选取及调查标准 |
3.1.3 灰色关联度分析原理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调查数据的整理 |
3.2.2 诸性状值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
3.2.3 计算关联系数 |
3.2.4 大白菜参试杂交组合(品种)的综合评价 |
3.3 讨论 |
第四章 大白菜胞质雄性不育系RC_7及保持系单株产种量构成因素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田间试验和性状考察 |
4.1.2 统计分析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各农艺性状的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分析 |
4.2.2 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 |
4.2.3 单株产种量的多元回归方程建立 |
4.2.4 主要农艺性状间的通径分析 |
4.2.5 不育系RC_7和保持系B_7单株产种量构成主要因素在各级分枝上的分布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5.1 育成了新的大白菜胞质雄性不育系RC_7 |
5.2 育成了优势明显的大白菜一代杂种“金秋70”和“金秋90” |
5.3 研究了不育系RC_7和保持系B_7单株种子产量构成因素及其相关性 |
5.4 建立了不育系RC_7和保持系B_7单株种子产量构成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 |
5.5 建立了一套大白菜新品种灰色关联度多维综合评判方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焉耆糖区甜菜地膜覆盖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更新品种 选用良种 |
2 甜菜地膜覆盖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
2.1 坚持轮作 深耕 深松 |
2.2 多种措施保证一播全苗 |
2.2.1 适期早播 |
2.2.2 狠抓播种质量 |
2.2.3 早中耕 |
2.3 合理密植 建立适宜的群体结构 |
2.4 适期揭膜 促根壮叶 |
2.5 合理施肥 调整N、P、K比例 补施微量元素 |
2.6 适期灌水 |
2.7 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治 |
2.7.1 黄化病防治 |
2.7.2 褐斑病防治 |
2.7.3 三叶草夜蛾防治 |
2.8 适时收获 |
(7)设施型农作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1.1 设施型农作制度提出的背景 |
§1.1.1 我国农作制度发展现阶段所面临的问题 |
§1.1.2 设施农业的兴起及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
§1.1.3 设施农业开辟了我国农作制度发展的新领域 |
§1.1.4 设施型农作制度—我国农作制度发展的重要选择 |
§1.2 本研究的基本思路 |
§1.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国内外设施农业与农作制度的现状及发展 |
§2.1 国内外设施农业的现状及发展 |
§2.1.1 国外设施农业的历史及发展概况 |
§2.1.2 中国设施农业的现状及发展 |
§2.2 中国农作制度的历史与研究进展 |
§2.2.1 中国农作制度的历史演进 |
§2.2.2 中国农作制度研究改革的主要成就 |
§2.2.3 中国农作制度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 |
§2.2.4 中国农作制度研究改革中存在的主要不足及发展趋势 |
第三章 设施型农作制度概述 |
§3.1 设施型农作制度的概念 |
§3.1.1 设施条件下的作物种植制度 |
§3.1.2 设施条件下的作物生活要素综合调控制度 |
§3.2 设施型农作制度与传统农作制度区别的特点 |
§3.2.1 植物生活要素的调控力度大 |
§3.2.2 集约化程度高 |
§3.2.3 受自然条件的限制程度低 |
§3.2.4 作物组成受市场的影响大 |
§3.2.5 农业资源的利用率高 |
§3.2.6 生物种群多样性特点显着 |
§3.3 研究和构建设施型农作制度的目的意义 |
第四章 设施型农作制度构建的理论基础 |
§4.1 设施农业生产分析 |
§4.1.1 设施农业生产的实质 |
§4.1.2 设施农业生产的特点 |
§4.2 设施农业生态系统及其特点 |
§4.2.1 设施农业生态系统的定义 |
§4.2.2 设施农业生态系统的类型 |
§4.2.3 设施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 |
§4.2.4 设施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 |
§4.3 植物的生活因素与调控学说 |
§4.3.1 植物的生活因素 |
§4.3.2 植物生活因素的作用规律 |
§4.3.3 植物生活因素作用的基本特点 |
§4.4 多维用地原理 |
§4.4.1 土地的多维性 |
§4.4.2 多维用地 |
§4.5 生物学原理 |
§4.5.1 生物间互利共生机制 |
§4.5.2 生态位原理 |
§4.5.3 物种多样性原理 |
§4.6 光能利用原理 |
§4.7 农业技术经济原理 |
第五章 我国设施农业生产的类型及分布 |
§5.1 我国的气候及特点 |
§5.1.1 我国的气候 |
§5.1.2 气温分布的特点 |
§5.1.3 光照分布的特点 |
§5.1.4 水分分布的特点 |
§5.2 我国农业设施的主要类型及其调控功能 |
§5.2.1 农业保护设施及其调控功能 |
§5.2.2 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及其调控功能 |
§5.3 我国设施农业生产的主要类型及分布 |
§5.3.1 田间地膜覆盖栽培型 |
§5.3.2 塑料拱棚栽培型 |
§5.3.3 温室栽培型 |
§5.3.4 其它设施栽培类型的应用及分布 |
第六章 设施环境与作物种植制度 |
§6.1 光照条件 |
§6.1.1 植物生长发育对光照条件的要求 |
§6.1.2 农业保护设施内的光照条件 |
§6.1.3 农业设施内的光照条件对作物种植制度的影响 |
§6.2 温度条件 |
§6.2.1 植物生长发育对温度条件的要求 |
§6.2.2 农业保护设施内的温度条件 |
§6.2.3 农业保护设施内的温度条件对作物种植制度的影响 |
§6.3 湿度条件 |
§6.3.1 植物生长发育对湿度条件的要求 |
§6.3.2 农业保护设施内的湿度条件 |
§6.3.3 农业保护设施内的湿度条件对作物种植制度的影响 |
§6.4 空气条件 |
§6.4.1 二氧化碳 |
§6.4.2 有害气体 |
§6.5 土壤条件 |
§6.5.1 植物生长发育对土壤条件的要求 |
§6.5.2 农业保护设施内的土壤变化及其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七章 设施条件下的作物种植制度 |
§7.1 设施条件下的作物布局 |
§7.1.1 地膜覆盖栽培的布局与发展 |
§7.1.2 温室大棚栽培的布局与发展 |
§7.2 设施条件下作物的轮作与连作 |
§7.2.1 轮作 |
§7.2.2 连作 |
§7.3 设施条件下作物的茬口安排及熟制(茬制) |
§7.3.1 设施条件下的茬口安排 |
§7.3.2 设施条件下的熟制(茬制) |
§7.3.3 农业保护设施夏季休闲期的利用 |
§7.4 设施条件下的立体种植 |
§7.4.1 设施条件下作物地面立体种植 |
§7.4.2 设施条件下作物空间立体栽培 |
§7.5 设施条件下的作物种植模式 |
§7.5.1 设施条件下作物种植模式的类型 |
§7.5.2 设施条件下的主要种植模式 |
第八章 设施条件下的作物生活要素综合调控制度 |
§8.1 农业设施内的光照环境调控 |
§8.1.1 改进农业设施的结构和管理技术 |
§8.1.2 人工补光 |
§8.1.3 遮光 |
§8.2 农业保护设施内的温度环境调控 |
§8.2.1 增温 |
§8.2.2 保温 |
§8.2.3 降温 |
§8.3 农业保护设施内的湿度环境调控 |
§8.3.1 降低空气湿度 |
§8.3.2 降低土壤湿度 |
§8.3.3 加湿 |
§8.4 农业保护设施内气体的调控 |
§8.4.1 农业保护设施内CO_2浓度的调控 |
§8.4.2 农业保护设施内有害气体的防止 |
§8.5 农业保护设施内土壤状况的调控 |
§8.5.1 深耕土壤 |
§8.5.2 科学施肥 |
§8.5.3 合理灌溉 |
§8.5.4 生物除盐 |
§8.5.5 合理使用农药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9.1 主要结论 |
§9.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采种甜菜地膜覆盖高产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母根冬贮 |
1.1 优选母根 |
1.2 母根冬贮 |
1.3 母根冬贮管理 |
2 采种甜菜覆膜栽培技术 |
2.1 整地造墒 |
2.2 施基肥 |
2.3 栽植 |
2.4 覆膜 (压膜) |
3 田间管理 |
3.1 苗期管理 |
3.2 打主苔 |
3.3 施肥、灌水 |
3.4 收获时间 |
四、采种甜菜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甜菜主产区品种繁育及更新推广情况[J]. 倪洪涛. 中国糖料, 2011(02)
- [2]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发展研究[D]. 丁晓蕾. 南京农业大学, 2008(06)
- [3]大白菜胞质雄性不育系选育、利用及采种技术的研究[D]. 赵利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05)
- [4]焉耆糖区甜菜地膜覆盖高产优质栽培技术[J]. 张国翠,赵军,黄斌,刘英姿. 中国甜菜糖业, 2005(01)
- [5]采种甜菜地膜覆盖栽培技术[J]. 贾志平,袁生荣,周喜平,杨国增.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2(S2)
- [6]国内外甜菜品种试验及推广[J]. 常儒,李元,宋精仁. 中国甜菜糖业, 2002(03)
- [7]设施型农作制度研究[D]. 郜庆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2(02)
- [8]2001年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新品种(一)[J]. 陈学军,陈宝光,刘振蛟. 农村科学实验, 2002(01)
- [9]采种甜菜地膜覆盖高产技术[J]. 陈巍,岳林旭,刘少军,臧贻战,陈凤鸣,栾法芳. 中国甜菜糖业, 2001(04)
- [10]我国甜菜科研工作的进展与成就[J]. 杨炎生,蔡葆. 中国甜菜, 198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