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扬子区五峰页岩陆相-海相成因——兼论海洋成因

上扬子区五峰页岩陆相-海相成因——兼论海洋成因

一、论上扬子区五峰页岩的陆表海成因——兼评远洋成因论(论文文献综述)

戎嘉余,黄冰[1](2019)在《华南奥陶纪末生物大灭绝的肇端标志——腕足动物稀少贝组合(Manosia Assemblage)及其穿时分布》文中认为奥陶纪末生物大灭绝与冈瓦纳大陆冰盖的形成与消融密切关联的认识已被广泛接受;同时,赫南特贝腕足动物群(Hirnantia Fauna)常被视作这次大灭绝的肇端标志。本文通过对扬子区-全球环境巨变的一个缩影-相关层段的腕足类的研究,改变了后一认识。上扬子区五峰组(笔石页岩相)与观音桥层(介壳相)之间,以及下扬子区新开岭层之中的"混合相地层"(既产笔石,又产介壳相生物),代表奥陶纪最晚期沉积-生物-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过渡阶段,记录了南方大陆冰盖的形成对华南各地影响的开始;只因厚度小、研究少,该段地层及其所含化石群长期未被重视。根据半个世纪积累的材料,本文系统记述了该混合相地层的优势化石腕足类稀少贝(Manosia);根据保存腕螺构造的珍贵标本,证实它是无洞贝目的成员,暂归于无洞贝科;通过识别稀少贝组合(Manosia Assemblage)的基本特征和时空分布,探讨它的群落生态、环境及其标志意义。奥陶纪末的华南板块处于一个相对孤立的古地理位置,且稀少贝幼虫的漂浮能力不强,故未能"飘洋过海"离开华南板块一步;尽管如此,东西向从滇东北到苏南,南北向从陕南到黔北,它成为一个机遇泛滥属种,遍布于整个扬子海域,栖居于深水、低能、贫氧的底域(BA4-5)。稀少贝组合的地层历程从上奥陶统凯迪阶顶部(Diceratograptus mirus亚带)到赫南特阶下部(Normalograptus extraordinarius带中下部);其短暂的历程反映全球气候和海洋环境扰动对扬子海域不同地区造成的影响之开始。这里有一个"先浅水、后深水"的穿时过程:①在上扬子区浅水海域,它仅限于凯迪末期,几乎同时迁移到较深水域并延续到赫南特初期;②侵入到下扬子深水海域则是到赫南特早期并在中期灭绝。因此,华南奥陶纪末大灭绝的起步标志不是赫南特贝动物群本身,而是稀少贝组合的出现;大灭绝的肇端并非始于赫南特初期,而是凯迪末期。同时可能也指示大陆冰盖的形成对世界其他板块不同水深海域的影响也不是等时的。赫南特早中期扬子海域生物群分布状况演变得非常复杂。奥陶纪末生物大灭绝与全球气候和海洋环境的剧变相伴发生,是显生宙唯一一次与冰川活动有密切关联的特大事件。

陈超[2](2018)在《川南-黔北地区晚奥陶世-早志留世地史转折期古海洋、古气候演变及烃源岩成因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晚奥陶世-早志留世之交是重要地史转折期之一。在此期间,古海洋环境、古气候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同时发生了地质历史时期大规模的生物集群灭绝事件。在这一全球生物-环境急剧变化的背景下,扬子板块由于受到加里东构造活动的影响,形成了特殊的半局限浅海环境,沉积了五峰组和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黑色页岩,是当前页岩气勘探的重点层位,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论文选取扬子板块内部的川南-黔北地区上奥陶统临湘组(凯迪阶)、五峰组(凯迪阶)、观音桥组(赫南特阶)及志留系兰多维列统(S1)龙马溪组(鲁丹阶)地层为研究对象,以时间序列为主线展开研究(在凯迪阶临湘组和五峰组之交,区内构造活动加剧,形成了临湘组/五峰组这一构造-沉积转换面,即构造事件;之后赫南特期全球气候快速变冷进入冰盛期,即冰期事件;构造事件和冰期事件共同构成地史转折期)。重点围绕构造事件和冰期事件前后的沉积相、古地理、古海洋初级生产力、古氧相、碳同位素和化学蚀变指数(CIA)展开详细研究,重建了该地史转折期的古海洋环境演化与古气候演变,并通过地球生物学方法和传统烃源岩评价方法,对研究区烃源岩成因机制进行了研究。首先,本论文恢复了川南-黔北地区晚奥陶世-早志留世之交地史转折期的沉积相和古地理演化,并在古地理基础上绘制了五峰组和龙马溪组黑色泥页岩TOC等值线图。本研究在年代地层单位对比的基础上,采用“临湘期”、“五峰期”、“观音桥期”和“龙马溪期(早期)”作为编图时段,采用“优势相”的编图方法,连续地编制了构造事件和冰盛期前后的四幅岩相古地理图。其中临湘期古地理格局主要由黔中隆起、川中隆起、潮坪相带、碳酸盐岩陆棚相带和浅滩相组成;五峰期的古地理格局主要由黔中隆起、潮坪相带、浅水陆棚相带和深水陆相棚带组成;观音桥期的古地理格局主要由黔中隆起、碳酸盐岩陆棚相带、碎屑岩陆棚相带、潮坪相带、浅滩相组成;龙马溪期的古地理格局主要由黔中隆起、潮坪相带、浅水陆棚相带、深水陆棚相带组成。古地理表明研究区各编图时段沉积相带的展布严格受到古隆起的控制,沿东西方向展布,区内海水深度总体表现出由南西向北东逐渐变深;在构造事件和冰期事件前后,沉积相和古地理面貌发生了快速而明显的变化,在这一变化过程中构造运动贯穿始终,成为最主要的驱动力之一,而气候变化引起的海平面升降也是古地理演化的重要驱动力。此外,本论文在古地理研究的基础上绘制了研究区五峰组和龙马溪组全岩有机碳(TOC)等值线图,发现TOC的高值区与古地理图的深水陆棚相带基本重合,分布在綦江观音桥-道真-武隆一带,有机碳含量普遍大于3%,表明这一地区可作为页岩气勘探的优选区域;也是进一步探究古海洋演化以及五峰组、龙马溪组烃源岩形成机制的理想区域。第二,利用Alxs、Pxs、Baxs、Al/Ti、P/Ti等古海洋初级生产力指标对研究区构造事件和冰盛期前后的海洋初级生产力进行了恢复。研究发现在纵向演化上,道真田家湾和酉阳苍岭两条剖面的海洋初级生产力在临湘组、五峰组下部和龙马溪组上部以相对高生产力为主(其中Al/Ti为16.919),在五峰组上部、观音桥组和龙马溪组(底部4m)以相对低生产力为主(Al/Ti为15.917.8),尤其在临湘组/五峰组这一构造-沉积转换面之上海洋初级生产力有大幅的提升,而冰期事件前后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表明古海洋初级生产力变化与构造运动、古气候变化关系密切;在横向上,两条剖面各时期古生产力指标基本处于一个数量级上,均与PAAS(Al/Ti为16.7)和现代南太平洋正常生产力区的深海沉积物(Al/Ti为0.3420.1)相近,但低于现代太平洋赤道附近的高生产力地区(Al/Ti为26.7110)。第三,通过对酉阳苍岭和道真田家湾剖面自生铀、U/Th、V/(V+Ni)、V/Cr、Ni/Co等指标的详细分析,恢复了研究区海水的古氧相特征。研究发现两条剖面V/(V+Ni)、V/Cr和Ni/Co等指标在临湘组、五峰组、观音桥组和龙马溪组底部同步变化,相同层位的古氧相类型基本一致;而古氧相在纵向演化上表现为:常氧相为主(临湘组—五峰组底部)→准厌氧厌氧相为主(五峰组中上部)→贫氧常氧相为主(观音桥组)→准厌氧厌氧相为主(龙马溪组)的演化特征,从中可以发现古氧相的重要变化发生在构造-沉积转换面上下和冰盛期前后,这表明晚奥陶世的古氧相演化受控于构造运动和气候变化驱动的海平面变化。第四,利用石地1井样品的化学蚀变指数(CIA)对晚奥陶世-早志留世进行了高分辨率的古气候分析。研究表明:(1)在凯迪期中晚期鲁丹期早期可识别出寒冷干旱、温暖湿润、炎热潮湿三种主要气候类型,其中寒冷干旱的气候类型(CIAcorrect为5065)主要位于五峰组上部Sd55Sd68段+观音桥组+龙马溪组底部Sd82Sd85段,对应晚奥陶世冰盛期;温暖湿润的气候类型(CIAcorrect为6580)主要位于临湘组Sd16Sd19段、五峰组下部Sd20Sd54段和龙马溪组上部Sd87Sd125段;炎热潮湿的气候类型(CIAcorrect为80左右)主要位于临湘组下部Sd6Sd15段。(2)晚奥陶世冰盛期内部的气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表现为寒冷干旱为大背景下的温暖湿润与寒冷干旱交替的气候特征,冰盛期内共发生了7次冷暖交替的气候旋回,其中5次规模较大,2次规模较小,这5次较大规模的气候旋回与非洲-西亚地区5次大规模冰盖进退以及安提柯斯提岛(劳伦大陆)5次海平面升降的报道不谋而合,是华南板块首次发现5次大规模的气候旋回,佐证了晚奥陶世冰盛期内部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寒冷,而是至少存在5次大规模气候波动,且都影响到了华南地区。(3)在晚奥陶世5次较大规模的气候旋回之前,有2次规模较小气候旋回,表明晚奥陶世冰盛期的气候转冷并不是一开始就非常激烈,而是一种脉动式的加强,逐渐进入冰盛期。(4)石地1井的CIAcorrect记录到的5次大规模气候旋回并非都发生在赫南特阶内部,前3次气候旋回(包括2次小规模和1次大规模气候旋回)发生的位置低于赫南特阶底界,表明晚奥陶纪冰盛期并非仅限于赫南特期内部,而是开始于凯迪期末期。(5)CIAcorrect在临湘组顶部Sd16Sd19段发生了阶梯式下降(CIAcorrect从80下降到70)反映出这一时段气候类型发生了转变,表明晚奥陶世气候转凉开始(冰期开始)于凯迪期中晚期(Ka2Ka3),这一结论支持全球气温在晚奥陶世凯迪期已经持续下降的观点。(6)在缺乏冰碛岩和冰川擦痕等沉积学证据的低纬度地区,利用现代潜水面以下的钻井中新鲜细碎屑岩样品的CIA指数还原古气候演化是非常可靠的手段。第五,通过传统的岩石学研究,在扬子地区的观音桥组颗粒灰岩中发现了鲕粒,鲕粒的发现为证明观音桥期少雨干旱的气候环境提供了可靠的岩石学证据。此外,观音桥组鲕粒的发现也对研究区观音桥灰岩的形成提出了新的解释:海平面下降,有利于环境正常(从准厌氧厌氧,演化为贫氧常氧);气候干旱,导致了灰岩的出现(形成)。第六,利用稳定碳同位素的变化与异常,从碳循环的角度反演了晚奥陶世早志留世的古海洋环境演变和古气候变化。研究发现道真田家湾剖面的碳同位素在临湘组/五峰组界面附近有一个缓慢的负偏,这可能是受凯迪期中晚期扬子板块及其周边构造活动和火山活动的影响,引起研究区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加强,初级海洋生产力繁盛,使12C向生物体内富集,最终导致δ13Corg下降,而碳同位素的这一变化反映出凯迪期中晚期古海洋环境已经发生改变;此外,研究发现δ13Corg在赫南特阶发生幅度达2.3‰的正偏(即HICE),且通过对比研究发现扬子地区的δ13Corg正偏具有“在赫南特阶底部比较缓慢,正偏的最大峰值出现在N.extraordinarius带上部或N.persculptus带中下部”的特征,这与苏格兰、加拿大、阿根廷、瑞典地区δ13Corg的变化特征有所不同,究其原因,可能与扬子地区半局限浅海的古地理特点,导致中上扬子盆地与外部大洋联通较差,从而形成了区域性独特的碳循环与古生态特征有关。再者,五峰组较高的有机碳(TOC)含量表明,在凯迪期大量的有机质埋藏可能是引发赫南特阶碳同位素正偏以及晚奥陶世冰期的原因。最后,在岩相古地理、海洋初级生产力、古氧相、古气候和碳同位素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地球生物学方法和传统烃源岩评价方法,对研究区烃源岩成因机制进行了探究。地球生物相四参数(生境型+生产力+沉积有机质+埋藏有机质)正演评价表明,五峰组上部和龙马溪组(下部和上部)为优质烃源岩,五峰组下部和观音桥组为一般烃源岩,临湘组为非烃源岩。其次,利用残余有机质(TOC)与古氧相、古海洋生产力的变化趋势及相关性分析,得出了与地球生物学方法相同的结论:古氧相(保存条件)是有机质富集的主控因素,而初级生产力为次要因素。最后,本论文提出了五峰组和龙马溪组烃源岩形成机制:以区域构造运动和全球气候变化为驱动力,古氧相(保存条件)为主控因素,初级生产力、碎屑(营养)物质供给量、岩相古地理等多因素共同影响的成因机制,简而言之:区域构造运动和全球气候变化驱动下的保存机制。

谈昕[3](2018)在《四川盆地重庆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华南五峰组-龙马溪组地层沉积于晚奥陶世-早志留世凯迪期-鲁丹期。该套地层在四川盆地重庆地区广泛分布,岩性包括黑色碳质页岩、硅质页岩、硅质岩、钾质斑脱岩、介壳灰岩和灰岩。前人对五峰组-龙马溪组黑色页岩及有机质富集进行了系统分析,但对于五峰组-龙马溪组硅质岩硅质来源和沉积环境的认识还存在争议。本文以四川盆地重庆地区晚奥陶世-早志留世五峰组-龙马溪组硅质岩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区域构造背景,通过对硅质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以及古生物特征分析,对研究区硅质岩的硅质来源、硅质岩形成环境及地质意义进行研究。本次研究在五峰组-龙马溪组硅质岩中发现大量笔石生物化石。在显微镜下,可见岩石主要由微晶石英组成,硅质生物以放射虫为主,见少量海绵骨针化石。使用XRF和ICP-MS对研究区74个硅质岩样品进行主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样品SiO2含量70.17%95.75%(平均值为82.09%),稀土元素总量(ΣREE)整体上变化很大,14.66ppm322.92ppm(平均值为133.41ppm)。通过Al-Fe-Mn、Fe/Ti-Al(Al+Fe+Mn)、Al-2O3/TiO2-Al/(Al+Fe+Mn)、Fe2O3/TiO2-A l2O3/(Al2O3+Fe2O3)和(La/Ce)N-Al2O3/(Al2O3+Fe2O3)等投图,结合地质构造进行综合分析,认为五峰组沉积时期,中上扬子地区周缘受华夏板块与扬子板块挤压作用的影响,古隆起构造不断扩大,海平面不断上升,逐渐形成了被古隆起和地台包围的半局限的深水陆棚沉积环境。多次海侵作用带入大量陆源碎屑物质,为硅质岩的形成创造了条件;龙马溪组沉积期随着川中乐山、龙女寺古隆起和雪峰山古隆起的形成不断扩大,海平面上升,水体滞留缺氧,陆源碎屑输入增多,主要为深水陆棚沉积环境,再一次为有机质和硅质岩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孟楚洁,胡文瑄,贾东,王琳[4](2017)在《宁镇地区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高家边组底部黑色岩系地球化学特征与沉积环境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下扬子宁镇地区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高家边组沉积了一套良好的黑色烃源岩。本文以江苏句容仑山5号井岩心为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岩相学研究与地球化学分析。该套岩系以黑色页岩夹硅质岩为主,夹多层火山灰薄层,笔石化石丰富。其中,五峰组底部发育钙质、硅钙质页岩,顶部以黑色页岩为主,SiO2含量最高值82.38%,黑色页岩中存在硅质岩夹层,硅质岩夹层的形成可能与上升流及火山喷发带来的热液有关。高家边组底部与五峰组界限附近主要为黑色页岩。底部非黑色页岩段以粉砂-砂质泥岩与灰白-灰黑色页岩为主。δ13Corg在奥陶系—志留系界限附近呈明显负偏移,反映海平面的迅速回升。五峰组与高家边组界限处微量元素氧化还原指标U/Th,V/(V+Ni),V/Cr,Ni/Co,V/Sc指示贫氧-缺氧环境,为有机质的保存提供了有利条件。草莓状黄铁矿的发现也为缺氧环境提供了证据。研究区岩石稀土元素配分型式较平坦,在五峰组和高家边组界限处局部出现Ce负异常,指示还原环境,且在界限附近Eu正异常最为显着,反映热液作用的影响。上奥陶统五峰组黑色页岩段和下志留统高家边组黑色页岩段为深水陆棚沉积,是良好的烃源岩发育区,向上至高家边组非黑色页岩段变为浅水陆棚沉积。五峰组—高家边组黑色烃源岩的形成受到了上升流、热液以及海平面回升等因素的多重影响。

门欣[5](2016)在《川东北—渝东南地区奥陶系五峰组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晚奥陶世五峰组地层沉积于晚凯迪阶-赫南特阶,在川东北-渝东南地区广泛出露,主要岩性为黑色碳质页岩、硅质岩以及钾质斑脱岩。前人对五峰组内黑色页岩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但对于硅质岩的形成机制以及五峰组沉积环境仍存在争议。本文以川东北-渝东南地区五峰组硅质岩为研究对象,主要依据硅质岩的岩石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和古生物特征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对川东北-渝东南地区五峰组硅质岩的硅质来源、形成机制以及五峰组沉积环境进行系统的研究。川东北-渝东南地区五峰组硅质岩中出现大量的放射虫化石,通过对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包括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硅同位素的分析认为研究区五峰组硅质岩中的硅质来源主要以陆源碎屑和生物成因的SiO2为主,排除了热液硅质来源的可能。硅质岩成因以正常的沉积型硅质岩为主,而不是热水成因或交代成因硅质岩。研究区五峰组的沉积特征显示川东北-渝东南地区五峰组沉积环境为表现为缺氧还原的深水陆棚环境,水体较为安静,易于有机质保存。岩性组成以黑色碳质泥页岩、硅质岩、硅质页岩为主。五峰组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反映出水体呈现缺氧状态的大陆边缘浅海环境,推测可能处于大陆架、大陆斜坡过渡区域内,综合五峰组沉积特征和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支持五峰组“浅海沉积”观点。

孙小勇[6](2016)在《川东北—渝东南上奥陶统五峰组沉积环境分析及其对页岩气的控制作用》文中研究说明页岩气作为一种重要的非常规油气类型,以其资源量潜力巨大,清洁环保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我国页岩气潜在资源量居世界首位,但勘探开发技术不成熟,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对页岩气进行深入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据大量学者研究表明,沉积环境对页岩气的成藏机理、保存条件等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控制着有机质的富集与保存,还控制着页岩气的压裂开采等,对页岩气的研究首要目的就是弄清其沉积环境特征等。上奥陶统五峰组沉积环境一直争议不断,“浅水论”与“深水论”是两种主要的观点。本文从分析五峰组沉积环境入手,结合沉积学、岩石学、地球化学、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等,对川东北-渝东南五峰组的沉积环境、岩相古地理、矿物组分、有机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在判断五峰组沉积环境的基础上,分析有利于页岩气聚集的基本地质条件,利用多因素叠加法,划分研究区页岩气有利区块。研究区五峰组主要发育潮坪相和浅海陆棚相两种沉积相,发育的岩石微相主要有碳质硅质页岩、碳质页岩等。通过对五峰组的古生物特征和主微量、稀土元素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五峰组形成于水体不深,表层海水淡化,底层海水严重缺氧,分层明显,滞流、还原、淡化强烈的局限浅海坏境,而非远洋深海环境。五峰组主要发育硅质型页岩,矿物组分以石英和粘土矿物为主,石英含量多大于50%,粘土矿物含量多位于30-50%之间。有机质丰度较高,平面上分布不均,多大于1%,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Ⅰ型和Ⅱ型,热演化程度较高,Ro主要为1.5-3%。为了弄清沉积环境等对页岩气的控制作用,将有机质丰度划分成四个等级:>4%,2-4%,1-2%,<1%。分别对四个等级黑色页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深水陆棚相的强还原环境最有利于页岩气聚集,发育的碳质硅质页岩、碳质页岩中有机碳含量最高;矿物组分中,随着石英含量升高,粘土矿物、碳酸盐矿物含量降低,有机碳的含量呈现升高的趋势。以硅质型页岩有机碳含量最高,石英含量>50%,粘土矿物含量<30%,其次为粘土质型页岩,碳酸盐型页岩含量最低。最后,以岩相古地理图为基础,采用多因素叠加法,将有机质丰度、富有机质页岩厚度、Ro、脆性矿物等投于沉积相分布图上,划分出旺苍-南江和武隆-道真等有利区。

王怿,戎嘉余,詹仁斌,黄冰,吴荣昌,王光旭[7](2013)在《鄂西南奥陶系-志留系交界地层研究兼论宜昌上升》文中研究表明对鄂西南四县(五峰、鹤峰、宜都和长阳)8条奥陶系-志留系交界剖面的野外调查发现,奥陶系与志留系之间普遍存在沉积间断,这是宜昌上升的直接证据。这一间断多发生在P.pacificus带与C.cyphus带之间,缺失至少4个笔石带(N.extraordinarius,N.persculptus,A.ascensus和P.acuminatus),个别剖面甚至还缺失了奥陶系凯迪阶上部的23个笔石带(P.pacificus,D.complexus和部分D.complanatus),缺失量最大的在五峰小河村,从D.complanatus带上部到D.convolutus带共缺失10个半笔石带。两系间的接触关系类型有3种:A型——五峰组与龙马溪组呈假整合接触,B型——临湘组与龙马溪组呈假整合接触,C型——奥陶系-志留系交界处发育古风化壳。根据研究,宜昌上升的起始时间在P.pacificus带上部(五峰组上部,大致在446Ma前后);结束时间各地并不一致,最早结束于C.vesiculosus带(宜都潘家湾)(442 Ma),多数地区结束于C.cyphus带(441Ma),最晚在D.convolutus带(五峰小河村)(439Ma),也是目前上扬子区宜昌上升已知的最晚结束时间;推测该次运动延续的时间大约47Ma。依据古风化壳中高岭石矿物和五峰组地层残留物,认为:宜昌上升导致研究区曾经上升为陆地(即露出海面的岛屿),接受风化剥蚀。从区域构造演变来看,"华夏古陆"不断向西及西北扩展,进而产生由东南向西北的水平动力,这种水平动力是导致宜昌上升的主控因素,基于不同地区所受动力强弱、古地理和地势等因素不尽相同,宜昌上升在所涉及地区的表现各异。

王玉净,张元动[8](2011)在《江苏仑山地区上奥陶统五峰组放射虫动物群及其地质意义》文中提出五峰组以盛产笔石动物群着称,时代为凯迪晚期(相当于英国的阿什极尔期),其中也发现了放射虫。该时期的放射虫在全球并不多见。本文首次描述江苏句容仑山地区五峰组的放射虫动物群,该动物群以不具刺的球形放射虫最为发育,并出现少量Inaniguttidae科的分子,化石保存较差,属种单调,分异度很低,这些特点与大西洋沿岸地区陆表海中的古生代放射虫特征一致。所以,五峰组放射虫动物群的出现支持该组形成于浅海环境的假说,而不支持深海成因论。

成汉钧,王玉忠[9](1991)在《五峰期上扬子淡化海成因之探讨》文中研究说明 关于早古生代黑色笔石页岩的形成环境,历来存在着争论,主要是远洋成因说两种观点。但就上扬子区五峰组与龙马溪组黑色笔石页岩而论,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它们系一套半封闭的陆表浅水滞流海盆缺氧环境下的沉积产物。陈旭和戎嘉余提出了五峰期上扬

岳文浙,魏乃颐,焦世鼎,姜月华[10](1990)在《下扬子地区寒武、奥陶纪陆棚——斜坡相沉积特征和相模式(研究报告)》文中指出本研究报告首次系统地阐述了下扬子地区寒武、奥陶纪陆棚—斜坡相的沉积学特征,特别对碎屑流、浊流、等深流、风暴流及滑塌沉积的识别标志进行深入论证,建立了斜坡带沉积相模式,并就其生物相、遗迹相、斜坡及古水流方向、古海水深度等作了分析讨论,对沉积旋回、缺氧事件、台地沉没等理论问题提出探讨性见解.可供从事沉积学、岩相古地理及石油地质的生产、科研、教学人员阅读参考.

二、论上扬子区五峰页岩的陆表海成因——兼评远洋成因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上扬子区五峰页岩的陆表海成因——兼评远洋成因论(论文提纲范文)

(1)华南奥陶纪末生物大灭绝的肇端标志——腕足动物稀少贝组合(Manosia Assemblage)及其穿时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1 稀少贝属的研究简史
2 稀少贝属的模式材料、基本特征和分类位置
    2.1 模式种和模式材料
    2.2 基本特征
    2.3 分类位置
    2.4 分类单元属性
3 稀少贝组合的基本特征
4 稀少贝组合的时空分布
    4.1 地理分布
    4.2 地层历程
    4.3 间隔地层
    4.4 稀少贝层的“穿时”现象
5 稀少贝组合的群落生态与环境推测
    5.1 群落生态
    5.2 环境推测
6 结束语

(2)川南-黔北地区晚奥陶世-早志留世地史转折期古海洋、古气候演变及烃源岩成因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1.4 课题来源与完成实物工作量
        1.4.1 课题来源
        1.4.2 实物工作量
第二章 沉积特征与古地理
    2.1 区域地质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构造背景及盆地演化
        2.1.3 上奥陶统-下志留统地层概况
    2.2 地层划分与对比
        2.2.1 晚奥陶世-早志留世年代地层划分标准
        2.2.2 研究区上奥陶统-下志留统地层划分与对比
    2.3 岩石类型及特征
        2.3.1 碳酸盐岩类
        2.3.2 碎屑岩类
        2.3.3 混积岩类
    2.4 沉积相分析
        2.4.1 临湘组(或涧草沟组)
        2.4.2 五峰组
        2.4.3 观音桥组
        2.4.4 龙马溪组
    2.5 岩相古地理及演化
        2.5.1 古地理编图方法
        2.5.2 临湘期岩相古地理及演化
        2.5.3 五峰期岩相古地理及演化
        2.5.4 观音桥期岩相古地理及演化
        2.5.5 龙马溪期岩相古地理及演化
    2.6 研究区泥页岩有机质丰度
        2.6.1 样品采集与分析测试
        2.6.2 五峰组
        2.6.3 龙马溪组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古海洋初级生产力
    3.1 现代海洋生产力
        3.1.1 现代海洋生产力概述
        3.1.2 现代海洋初级生产力分布概况
        3.1.3 影响海洋初级生产力的环境因素
    3.2 古海洋初级生产力指标
        3.2.1 过剩铝(Alxs)
        3.2.2 磷
        3.2.3 生源钡
        3.2.4 Al/Ti 和 P/Ti
    3.3 剖面选择、样品采集与分析测试
        3.3.1 剖面选择
        3.3.2 样品采集
        3.3.3 分析测试
    3.4 研究区古海洋初级生产力指标变化特征
        3.4.1 重庆酉阳苍岭剖面生产力指标变化特征
        3.4.2 贵州道真田家湾剖面生产力指标变化特征
    3.5 研究区古海洋初级生产力
        3.5.1 古海洋初级生产力指标评价
        3.5.2 重庆酉阳苍岭剖面古海洋初级生产力
        3.5.3 道真田家湾剖面古海洋初级生产力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海洋古氧相
    4.1 古氧相的分类与特征
    4.2 古氧相地球化学指标
        4.2.1 铀元素(U)及其元素组合
        4.2.2 钒(V)元素及其元素组合
        4.2.3 镍(Ni)元素及其元素组合
    4.3 样品采集与分析测试
        4.3.1 样品采集
        4.3.2 分析测试
    4.4 道真田家湾剖面古氧相指标变化特征
        4.4.1 U/Th值变化特征
        4.4.2 自生铀值变化特征
        4.4.3 V/(V+Ni)值变化特征
        4.4.4 V/Cr值变化特征
        4.4.5 Ni/Co值变化特征
    4.5 道真田家湾剖面古氧相
        4.5.1 常氧相
        4.5.2 贫氧相
        4.5.3 准厌氧~厌氧相
        4.5.4 厌氧硫化环境
    4.6 酉阳苍岭剖面各古氧相指标变化特征
        4.6.1 铀元素(U)含量变化特征
        4.6.2 钒(V)元素变化特征
        4.6.3 V/(V+Ni)值变化特征
        4.6.4 V/Cr值变化特征
        4.6.5 Ni/Co值变化特征
    4.7 酉阳苍岭剖面古氧相
        4.7.1 常氧相
        4.7.2 贫氧相
        4.7.3 准厌氧~厌氧相
        4.7.4 厌氧硫化环境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分辨率古气候分析
    5.1 古气候研究方法—化学蚀变指数(CIA)
    5.2 样品采集、分析与矫正
        5.2.1 样品采集与处理
        5.2.2 分析测试
        5.2.3 样品选择与矫正
    5.3 石地1井化学蚀变指数A-CN-K图解
    5.4 石地1井化学蚀变指数变化特征及化学风化强度
    5.5 石地1井古气候类型
        5.5.1 寒冷干旱为主的气候类型
        5.5.2 温暖湿润的气候类型
        5.5.3 炎热潮湿的类型
    5.6 古气候意义
    5.7 观音桥期干旱气候的岩石学证据及观音桥组成因
        5.7.1 干旱气候的岩石学证据
        5.7.2 观音桥组成因的新解释
    5.8 探讨
    5.9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稳定碳同位素变化与古环境
    6.1 样品采集与分析测试
        6.1.1 样品采集
        6.1.2 有机碳同位素测定
        6.1.3 无机碳同位素测定
    6.2 碳同位素特征
        6.2.1 样品质量评价
        6.2.2 生物地层与岩石地层对照
        6.2.3 有机碳同位素(δ~(13)Corg)变化特征
        6.2.4 无机碳同位素(δ~(13)Ccarb)变化特征
    6.3 海洋碳循环与碳同位素异常
        6.3.1 海洋碳循环模型
        6.3.2 碳同位素异常的解释与古环境变化
    6.4 古海洋环境变化与生物灭绝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烃源岩成因机制研究
    7.1 研究区烃源岩的地球生物学评估
        7.1.1 沉积相与生境型
        7.1.2 古海洋初级生产力
        7.1.3 沉积有机质的替代指标-古氧相
        7.1.4 埋藏有机质替代指标-黄铁矿结核
        7.1.5 研究区烃源岩地球生物学定性评价
    7.2 烃源岩的“反演”评价
        7.2.1 有机碳特征(TOC)
        7.2.2 有机质富集的主控因素
        7.2.3 残余有机质(TOC)反演评价与地球生物学正演评价的对比
    7.3 有机质富集模式
    7.4 烃源岩成因机制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1
附表2
附表3
附表4
附表5

(3)四川盆地重庆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1.4 主要工作量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地层划分对比
    2.2 五峰组-龙马溪组的沉积特征及其与重大地质事件关系
3 实测剖面岩石学特征
    3.1 田坝剖面
    3.2 漆辽剖面
    3.3 岩石学特征
4 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
    4.1 主量元素特征
    4.2 稀土元素特征
5 地球化学特征指示意义
    5.1 硅质来源
    5.2 硅质岩沉积环境
    5.3 研究区硅质岩物源及沉积环境总结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4)宁镇地区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高家边组底部黑色岩系地球化学特征与沉积环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2 岩石学特征
3 样品与测试方法
4 地球化学分析结果
    4.1 有机碳同位素
    4.2 主量元素
    4.3 微量元素
5 讨论
    5.1 总有机碳含量与有机碳同位素指示意义
    5.2 主量与微量元素指示意义
    5.3 沉积环境与沉积模式
6 结论

(5)川东北—渝东南地区奥陶系五峰组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五峰组古环境研究现状
        1.2.2 硅质岩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3 研究区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思路、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4 主要工作量
    1.5 主要成果与认识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质背景
    2.2 地层划分对比
        2.2.1 奥陶系
        2.2.2 志留系
    2.3 典型野外剖面特征
        2.3.1 陕西南镇福成奥陶系五峰组观察剖面
        2.3.2 重庆武隆黄莺乡奥陶系五峰组观察剖面
第3章 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3.1 样品采集与测试
    3.2 地球化学特征
        3.2.1 主量元素
        3.2.2 微量元素
        3.2.3 稀土元素
        3.2.4 粘土矿物及全岩X射线衍射分析
        3.2.5 硅氧同位素
    3.3 硅质来源
    3.4 硅质岩成因
第4章 五峰组沉积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
    4.1 五峰组沉积特征
        4.1.1 岩石学特征
        4.1.2 沉积剖面纵向对比
    4.2 硅质岩地球化学沉积环境指示意义
        4.2.1 MnO/TiO_2比值
        4.2.2 微量元素沉积环境指示意义
        4.2.3 稀土元素(REE)沉积环境指示意义
        4.2.4 硅氧同位素沉积环境指示意义
    4.3 综合讨论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6)川东北—渝东南上奥陶统五峰组沉积环境分析及其对页岩气的控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与勘探现状
        1.2.2 国内研究与勘探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1.4 研究进度安排
    1.5 预期成果及创新点
        1.5.1 预期成果
        1.5.2 创新点
    1.6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2章 五峰组沉积环境及岩相古地理
    2.1 区域地质概况
        2.1.1 研究区位置
        2.1.2 研究区地质背景
        2.1.3 研究区地层特征
    2.2 沉积特征及沉积相划分
        2.2.1 潮坪相
        2.2.2 浅海陆棚相
    2.3 沉积环境分析
        2.3.1 古生物
        2.3.2 地球化学特征
        2.3.3 稀土元素特征
    2.4 五峰组岩相古地理
第3章 五峰组页岩气地质条件特征
    3.1 矿物组分特征
        3.1.1 矿物类型
        3.1.2 脆性矿物分布特征
        3.1.3 黏土矿物特征
    3.2 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3.2.1 有机质丰度
        3.2.2 有机质类型
        3.2.3 有机质成熟度
第4章 沉积环境及矿物组分与页岩气的关系
    4.1 沉积环境与页岩气的关系
        4.1.1 原始生产力
        4.1.2 氧化-还原环境
        4.1.3 古构造
        4.1.4 海平面变化、沉积速率、上升洋流
    4.2 岩相与页岩气的关系
    4.3 矿物组分与页岩气的关系
    4.4 页岩气有利区预测
        4.4.1 页岩气有利区评价指标
        4.4.2 有利区预测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项目和发表论文情况

(7)鄂西南奥陶系-志留系交界地层研究兼论宜昌上升(论文提纲范文)

一、剖面描述
    1五峰县城西1.6km小河村剖面
    2宜都县毛湖淌东南3km潘家湾剖面
    3鹤峰县太平乡官屋北剖面
    4五峰县湾潭乡西剖面
    5五峰县城西沙子垭剖面
    6五峰县渔洋关镇桥河剖面
    7五峰县渔洋关城西石灰厂剖面
    8长阳县大堰镇东北剖面
二、研究材料
    1 化石带
    2岩性变化特征
    3黏土矿物分析结果
三、奥陶纪-志留纪之交沉积间断分析
四、讨论
    1宜昌上升发生时间
    2宜昌上升结束时间
    3宜昌上升的进程

(8)江苏仑山地区上奥陶统五峰组放射虫动物群及其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前 言
2 地质剖面及时代
3 奥陶纪放射虫动物群
4 地质意义
5 古生物描述

四、论上扬子区五峰页岩的陆表海成因——兼评远洋成因论(论文参考文献)

  • [1]华南奥陶纪末生物大灭绝的肇端标志——腕足动物稀少贝组合(Manosia Assemblage)及其穿时分布[J]. 戎嘉余,黄冰. 地质学报, 2019(03)
  • [2]川南-黔北地区晚奥陶世-早志留世地史转折期古海洋、古气候演变及烃源岩成因机制研究[D]. 陈超. 中国地质大学, 2018(06)
  • [3]四川盆地重庆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D]. 谈昕. 东华理工大学, 2018(12)
  • [4]宁镇地区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高家边组底部黑色岩系地球化学特征与沉积环境分析[J]. 孟楚洁,胡文瑄,贾东,王琳. 地学前缘, 2017(06)
  • [5]川东北—渝东南地区奥陶系五峰组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D]. 门欣. 成都理工大学, 2016(03)
  • [6]川东北—渝东南上奥陶统五峰组沉积环境分析及其对页岩气的控制作用[D]. 孙小勇. 成都理工大学, 2016(03)
  • [7]鄂西南奥陶系-志留系交界地层研究兼论宜昌上升[J]. 王怿,戎嘉余,詹仁斌,黄冰,吴荣昌,王光旭. 地层学杂志, 2013(03)
  • [8]江苏仑山地区上奥陶统五峰组放射虫动物群及其地质意义[J]. 王玉净,张元动.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11(03)
  • [9]五峰期上扬子淡化海成因之探讨[J]. 成汉钧,王玉忠. 地层学杂志, 1991(02)
  • [10]下扬子地区寒武、奥陶纪陆棚——斜坡相沉积特征和相模式(研究报告)[A]. 岳文浙,魏乃颐,焦世鼎,姜月华. 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48), 1990

标签:;  ;  ;  ;  ;  

上扬子区五峰页岩陆相-海相成因——兼论海洋成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