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25)碘放射微粒植入治疗晚期上颌窦癌一例(论文文献综述)
吴春蓉,孙贵银,向德兵,彭春芳,李波[1](2018)在《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对比最佳支持治疗晚期头颈部肿瘤患者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探讨CT引导下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头颈部肿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2011.01~2017.04 CT引导下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头颈部肿瘤患者30例(A组),另外30例晚期转移性头颈部肿瘤患者(B组)仅行最佳支持治疗,观察患者的肿瘤缩小情况,疼痛缓解率,体能状态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生存情况;结果 :治疗后3个月,30例患者(A组)中病灶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17例,稳定(NC)11例,进展(PD)0例,总有效率RR(CR+PR)达63.3%(19/30),疼痛缓解率达88.8%(8/9);最佳支持治疗组(B组)CR及PR均为0例,SD 8例,PD 22例,RR为0。A组中位PFS 11个月,B组中位PFS 5个月,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A组中位OS 14个月,B组中位OS 10个月。结论 :与最佳支持治疗比较,CT引导下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头颈部肿瘤近期疗效较好,并发症较少,且延长生存期。
刘盼[2](2017)在《维吾尔族口腔鳞癌患者血清鳞癌相关抗原的表达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研究维吾尔族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血清中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的表达。方法:收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颌面外科住院病例401例,根据临床和病理诊断分为四组,OSCC组90例(维吾尔族OSCC患者)和口腔非OSCC恶性肿瘤组90例(维吾尔族其他口腔恶性肿瘤患者)、良性肿瘤组101例(维吾尔族口腔良性肿瘤患者)和正常组120例(维吾尔族正常对照者),对所有研究对象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SCC-Ag水平,此外,比较60例OSCC和60例口腔非OSCC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后SCC-Ag水平,探讨SCC-Ag在OSCC诊断、治疗疗效中的意义。结果:OSCC组的SCC-Ag水平明显高于口腔非OSCC恶性肿瘤组(P=0.002),良性肿瘤组(P=0.001)和正常组(P=0.001)。OSCC患者血清SCCAg检出阳性率为43.3%(39/90),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001)。OSCC患者血清SCC-Ag水平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正相关(P<0.05)。复发组和未复发组的根治手术术前、术后、放化疗后SCC-Ag水平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及放化疗前后鳞癌患者血清SCC-Ag水平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SCC-Ag对维吾尔族OSCC患者评价治疗疗效,预测肿瘤复发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李园[3](2010)在《125I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视网膜母细胞瘤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肿瘤不仅仅是与细胞异常增殖和分化有关的疾病,同时也是与细胞死亡异常相关的疾病。肿瘤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癌基因和原癌基因的激活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此类基因的激活与表达不仅直接刺激了肿瘤的生长,亦阻断了肿瘤细胞的凋亡过程,同时能够诱导凋亡的基因产生突变,呈现低表达,二者共同作用使肿瘤细胞的凋亡程度相对于其过度的增值呈现过低的表现,因此细胞凋亡的减少在肿瘤细胞累积中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有研究发现,当细胞凋亡受到抑制,尤其是与细胞周期失控并存时,能促进细胞发生恶性转化,并影响到肿瘤细胞对抗肿瘤治疗的反应。因此治疗肿瘤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1972年,Kerr等首次提出生物学“细胞凋亡(cell apoptosis)”概念,细胞凋亡又称程序化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 PCD),是细胞对非急性致死的有害刺激协调适应性反应得体现,是一种能量依赖性的、受细胞内部多种机制严格调控的细胞自杀式的死亡过程。与细胞坏死不同,其细胞的消失不伴有炎症反应出现。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对细胞凋亡研究不断深入,其在肿瘤发病机制、诊断治疗方面的重要作用日益受到生命科学工作者重视。治疗肿瘤的机制之一是干扰DNA的合成及细胞的分裂,从而诱导肿瘤细胞产生凋亡,达到抑制或清除肿瘤的目的。而肿瘤对于治疗的敏感性,也往往是通过治疗后最初的肿瘤细胞凋亡程度而反应出来的。因此细胞凋亡的测定,已成为评估肿瘤疗效的一项新指标,此外,细胞凋亡实验也是筛选抗癌新药的快速、有效方法。目前,对于体外细胞凋亡的检测有很多种方法,包括:一、形态学观察方法,常用的观察方法有普通光镜观察法、荧光显微镜观察法和透射电镜观察法;二、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细胞凋亡的经典方法是抽提细胞DNA ,琼脂糖凝胶中进行电泳分析,紫外灯下观察,可见相差180- 200bp大小的阶梯状条带图谱;三、流式细胞计数法,包括Hoechst 33342染色法,Hoechst 33342/ PI双染色法等;四、原位DNA标记检测法等方法。通过仪器对活体组织的凋亡细胞进行显像是近年发展起来得新技术,对于肿瘤治疗的设计与研究、治疗效果的检测非常有用,其活体凋亡细胞显像的原理是在细胞凋亡程序启动后,凋亡细胞自身会产生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在这一过程中将产生很多种可识别的、特异性的化学信号,利用这一特点,目前广泛使用的是将放射性核素标记的特定化合物引入体内并与之产生特异性的结合,在体外应用显像仪器检测体内放射性的分布。由于放射性核素凋亡细胞显像技术能够满足安全、早期、无创等条件,已成为目前研究最广泛的体内细胞凋亡检测技术。现在最常用的核素凋亡显像剂是99mTc标记的Annexin V类显像药物[2]。Annexin V是一种内源性生理蛋白,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的各种器官及组织,99mTc- Annexin V与Annexin V的生理特性相同;磷脂酰丝氨酸(PS)是细胞膜上的成分之一,Annexin V对PS有具有很高的亲和力,正常时PS只存在于细胞膜的内侧,注入体内99mTc- Annexin V不能进入细胞膜与PS结合,因此不能显像,而细胞发生凋亡时,PS会发生重新分布,即细胞膜内表面的PS翻转,发生不可逆的外露,在钙离子存在下,99mTc-Annexin V与PS快速而紧密的结合而显影。本实验即根据以上的原理及方法,对经125I照射的细胞进行检测,观察125I诱导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的凋亡情况;以及运用体外核素显像仪器检测125I粒子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移植瘤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视网膜母细胞瘤转移瘤的研究应用提供实验依据。目的探讨125I持续低剂量率照射诱导人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凋亡的作用及研究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近距离治疗小鼠移植性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效果。方法细胞试验:1.实验组采用0.1mci0.5mci的125I照射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诱导其凋亡。2.对照组采用终浓度20umol/L、40umol/L的姜黄素加入到肿瘤细胞培养液内,观察姜黄素对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3.空白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及实验组+对照组的结果,运用Hoechst 33258单染、流式细胞仪方法进行检测,比较其结果,观察125I的诱导凋亡作用及姜黄素的诱导凋亡协同作用。动物实验:1.建立人视网膜母细胞瘤(SO-RB50瘤细胞)的严重联合免疫缺陷小鼠(即NOD-SCID鼠)皮下移植瘤模型。2.治疗组行125I粒子颈部皮下移植瘤植入治疗。3.对照组行不干预处理。4. 125I粒子照射20天后,治疗组,对照组通过比较其肿瘤体积大小、肿瘤病理组织切片及SPECT的肿瘤部位的显像,观察125I粒子近距离治疗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效果。结果细胞实验:1、Hoechst 33258单染结果显示姜黄素组、125I照射组、及(姜黄素+125I)组都可以诱导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凋亡;姜黄素终浓度20umol/L时对125I(0.1mci、0.3mci)组诱导细胞凋亡无协同作用,姜黄素终浓度40umol/L时对其有协同作用。2、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显示姜黄素及125I都可诱导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凋亡,姜黄素终浓度40umol/L时对125I诱导细胞凋亡有协同作用,动物实验:1.与对照组相比较,125I治疗组的肿瘤生长明显受到抑制,肿瘤抑制率为最高为56%。2. HE染色病理切片显示,经125I粒子照射后,肿瘤组织出现大量的变性坏死的细胞及凋亡细胞。3. SPECT显像结果表明,经粒子植入治疗后,由于出现大量凋亡坏死细胞,在肿瘤组织区域内可见明显的显影。结论1. 125I持续低剂量率照射可诱导人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凋亡;2. 125I组织间植入对人视网膜母细胞瘤(SO-RB50瘤细胞)移植瘤有明显大的治疗效果。
彭诚,邓嘉胤,王东[4](2008)在《125碘粒子植入治疗口腔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对影响功能的口腔恶性肿瘤应用125碘粒子插植治疗并观察其疗效及口腔功能改善情况。方法对23例确诊的有功能障碍的口腔恶性肿瘤患者,按治疗计划,通过影像引导或直视下植入放射性核素125碘粒子,并进行验证。结果CT或B超引导植入9例;直视下植入14例;125碘粒子插植治疗后2个月检查显示: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17例,稳定(NC)5例,进展(PD)0例,肿瘤均有减小,总有效率为78.2%,6、12个月继续随访患者,口腔功能持续改善。患者不良反应症状、体征发生率低于外照射放疗。结论放射性125碘粒子插植治疗口腔恶性肿瘤可明显改善患者口腔功能,副作用轻。
张娟[5](2008)在《光动力学联合5-FU缓释剂治疗兔口腔Vx-2肿瘤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建立一种操作更加简单、成活率高、生物相似性高的口腔鳞状细胞癌动物模型,为口腔肿瘤实验研究奠定基础;2.采用光动力学疗法( photodynamic therapy,PDT )联合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缓释剂治疗口腔鳞癌,研究其在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中是否具有协同和强化作用。方法采用局部植入瘤块法建立100只兔Vx-2口腔鳞癌动物模型,成功后随机分为5组:A组,空白对照组;B组,静脉给药组;C组,缓释剂组;D组,PDT组;E组,缓释剂联合PDT组。A组:不予任何处理;B组:全麻后耳缘静脉注射2.5mg/ml氟尿嘧啶溶液30ml(75mg),注射速度控制为0.5ml/min;C组:将5-FU缓释剂用专用植药针按时钟4个位点植入到肿瘤中,单点给药不超过20mg,总剂量为75mg;D组:先从耳缘静脉注入稀释为1mg/ml的HPD0.3mg/kg,避光养殖24h后麻醉。照射时术区外用生理盐水纱布覆盖保护,光纤末端距离肿瘤约2cm,波长630nm,光斑覆盖肿瘤,激光功率密度为200mW/cm3,照射10min,能量密度为100J/cm2;E组:先局部植入5-FU缓释剂(方法剂量同C组)然后予以激光照射,照射前24h静脉注射HPD。接下来对各实验组兔子精神、饮食、活动等行为学进行观察,连续五周测量肿瘤体积,五周后处死动物取肿瘤组织做组织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流式细胞仪等来评价肿瘤抑瘤率、生长状态、肿瘤细胞的凋亡率及肿瘤组织中p53基因蛋白表达情况来初步研究PDT联合5-FU缓释剂的疗效,各组数据比较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具有显着性差异。结果1. Vx-2肿瘤移植成功率较高,成瘤率百分之百,操作简单,具有可重复性。2.治疗后连续观察五周并测肿瘤体积,发现治疗后第1周各组间肿瘤体积无明显差异,第2周起空白对照组、静脉给药组和PDT组肿瘤生长较缓释剂组和联合治疗组较快。联合治疗组兔子精神状态、饮食、活动等均较其他各组稍显优势。3.治疗后第五周观察并计算抑瘤率得:静脉给药组(39.9±15.9)%;缓释剂组(73.8±22.3)%;PDT组(50.6±21.8)%;联合治疗组(93.6±19.5)%,联合治疗组抑瘤率明显低于其他各组,与其他各组间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4. HE染色镜下观察肿瘤组织为鳞状细胞癌,联合治疗组较其他组肿瘤细胞增殖能力下降、核分裂像罕见、细胞大量死亡或凋亡、出现空泡样变、核固缩等现象。5.免疫组化测得各组p53基因蛋白阳性表达率为:空白对照组(60%)、静脉给药组(50%)、缓释剂组(30%)、PDT组(45%)、联合组(15%),联合组明显低于其他组,各组间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6.流式细胞仪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率结果:空白对照组(5.05±1.19)%、静脉给药组(11.81±0.89)%、缓释剂组(25.80±13.78)%、PDT组(20.32±11.24)%、联合组(32.51±15.32)%,联合组明显高于其他各组,与其他组间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缓释剂组高于静脉给药组及空白对照组,组间比较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 <0.05),PDT组与空白对照组和静脉给药组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而缓释剂组与PDT组比较则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Vx-2肿瘤组织块移植法建立口腔鳞状细胞癌操作简单,成活率高,是一种较好的可供口腔肿瘤实验研究的动物模型。在口腔鳞癌治疗上5-FU缓释剂较常规静脉给药在维持抗瘤有效浓度,治疗疗效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与PDT联合应用时在抑制肿瘤生长、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上较其单独应用效果显着。因此我们可以得出5-FU与PDT联合应用可能成为治疗口腔鳞癌的一种新的临床治疗方法。
张娟,王元银[6](2008)在《抗肿瘤性化疗药物缓释剂在口腔肿瘤中的应用进展》文中提出缓控释药物是目前针对传统化疗药物存在的种种不足而出现的一种化疗药物新剂型。口腔肿瘤位于面部,尤其是对一些位置比较深的肿瘤要是以外科手术方法切除,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虽然目前口腔肿瘤仍以外科手术切除加术前术后放化疗为主要治疗方法,但对于早期发现的年轻患者,以及不能耐受外科手术的老年患者,化疗仍是最好的治疗及提高生存质量的办法。文章就缓控释药物在口腔肿瘤中的应用予以简单综述。
郑书深[7](2005)在《HSV-tk与IL-2基因对涎腺多形性腺瘤细胞杀伤作用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涎腺肿瘤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占口腔颌面部肿瘤的第二位,仅次于口腔癌。由于该类肿瘤结构复杂,病理组织类型多样。大多数具有潜在恶性,且发生在口腔颌面部,影响面容及口腔功能,因此,该类肿瘤是口腔医学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涎腺多形性腺瘤(salivary pleomorphic adenoma,SPA)是发病率最高的一种涎腺肿瘤,该肿瘤具有交界性肿瘤的特点,好种植、易复发。多次复发给手术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寻求一种理想的辅助性治疗手段已势在必行。有关涎腺多形性腺瘤的发生机理尚无统一认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人们开始从基因水平认识肿瘤的发生与发展。许多实验已证实肿瘤是一种多基因病。它是由于基因的改变而导致细胞克隆的异常增生。在涎腺多形性腺瘤的发生中,p53,ras,c-myc,c-erbB-2等基因均有改变,因此提出该肿瘤是一种“多基因位点病”的学说。在涎腺肿瘤中,目前的研究方法能否将具有多位点突变的基因同时进行修复或替换,或进行基因失活?以达到防止该肿瘤复发的目的,这是本研究拟探讨的问题。作为肿瘤治疗的一种新途径,基因治疗已经取得长足的进展。目前国内外对于肿瘤基因治疗的实验研究在各种肿瘤的动物模型中均有开展,Hamada 等(1996)采用人类乳头状瘤病毒16 的E6 和E7 基因的反义RNA 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5CMV-HPV16AS)转染宫颈癌细胞,肿瘤生长明显受到抑制。Sewell 等(1997)采用腺病毒载体介导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SV-tk)基因导入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动物模型中,随之注射抗疱疹病毒药物ganciclovir(GCV)后,肿瘤出现消退。O’Malley 等(1998)利用腺病毒载体介导疱疹胸腺嘧啶核苷激酶(tk)和鼠白细胞介素-2(mIL-2)治疗鼠涎腺癌,取得明显的效果。Drozik等(2000)分别观察了单独用HSV-tk 或白细胞介素12(IL-12)及联
邱蔚六[8](2004)在《2003口腔颌面肿瘤诊治与研究进展》文中提出 本文重点介绍2003国内各有关专业杂志以及《Oral Oncology》、《Int.J.Oral Maxillofac.Surg.》和有关专业会议论文集的资料,仅从诊治和研究之一角来试窥2003口腔颌面肿瘤诊治和研究的全貌。一、临床流行病学(一)发病概况从总的趋势来看,近年来报道的头颈部癌瘤的发病率无论在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均有上升趋势,其中欧洲国家也很显着。如斯洛伐克,其口腔癌和咽癌在男性由4.5/10万(1968-1970)上升到17.9/
马骎骎[9](2003)在《5-氟尿嘧啶明胶微球栓塞犬颈外动脉及其分支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经导管动脉栓塞术(TCAE)是指通过超选择性插管技术将栓塞剂送入病灶局部供血动脉,减少或阻止病灶的血液供应,从而达到微创治疗疾病的目的。近年来,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问世,这就是把栓塞技术与化疗结合起来,将抗癌药物复合到各种载体制成载药微球以介入的方法应用到恶性肿瘤的治疗中,称为化疗栓塞技术。其方法有着手术创伤小、疗效高、毒副作用小的优点。随着TCAE技术的日益完善和化疗栓塞剂研究的不断发展,化疗栓塞将成为现代肿瘤综合治疗的一个重要手段。 化疗栓塞剂的性能及选择在介入治疗中起关键性作用,其性能好坏直接关系到化疗栓塞的效果。为评价5-氟尿嘧啶明胶微球栓塞犬颈外动脉及其分支的效果及安全性,本研究采用本院制备的5-氟尿嘧啶明胶微球作为实验用化疗栓塞剂,直径100-200μm,载药率:12%,包裹率:85%。在x线监控下,对八只成熟杂种狗采用seldinger方法经股动脉穿刺,于颈外动脉及其分支用5-氟尿嘧啶明胶微球行选择性栓塞。栓塞一侧颌外动脉和舌动脉各四只,每条狗注入栓塞剂约100mg,并分别于栓塞后5min、7d、15d、30d行选择性股动脉造影。栓塞前和栓塞后1小时、48小时和术后一个月分别用超声多普勒血流仪对犬头颈部各主要动脉行血流量及流速检测,进行统计学分析。不同时间取栓塞组织制成石蜡切片,HE常规染色,光镜下观察。实验结果表明,与术前造影片对 第四军医人学硕士学位论文一比,术后即刻造影检查,栓塞动脉的末梢段己不显影。被栓塞血管的血管流量、流速明显降低,血管内径增粗,邻近动脉的血流量则代偿性的增加。组织学观察可以见到微球主要栓塞在分支动脉和末梢动脉。被栓塞的末梢动脉内可以看见少数微球在管腔中,周围有血栓形成和红细胞堆积,动脉管壁及管周未见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静脉系统未发现微球,未见舌及颔面软组织坏死。在栓塞半个月后的切片中可以见到血管内的明胶微球己成不规则状,部分或完全降解。 为了对5-氟尿啼咙的介入栓塞及动脉给药方法的效果加以对比分析,了解用于介入治疗的5-氟尿11密陡明胶微球在体内的药物释放特点,将八只杂种狗随机分为两组,用5-氟尿啼唆明胶微球超选择在犬颈外动脉及其分支,以5-氟尿g密陡溶液灌注颈外动脉作为对照,不同时间点取血样,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量局部组织及外周静脉血的血药浓度,所得数据用3P87软件进行药代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动脉灌注法可以产生局部较高的血药浓度,但维持时间较短;使用5-氟尿11密陡明胶微球进行栓塞可以在较小的用药剂量上在局部维持相对较长时间的较高血药浓度,且全身血药浓度较低。栓塞组与灌注组相比,半衰期门)延长近10倍…<0刀1人平均驻留时间(*RT)延长近30倍O0.01卜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差别显着…功二人结果表明 5-氟尿啼唆明胶微球进行动脉栓塞可以显着降低全身血药浓度及用药剂量,起到长效、高效、低毒的作用,达到肿瘤靶向治疗的目的。本实验结果显示5-氟尿p密陡明胶微球是一种安全、可靠、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的暂时性栓塞剂,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陈明,刘纯,雒富基,李鹏[10](2002)在《125碘放射微粒植入治疗晚期上颌窦癌一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125)碘放射微粒植入治疗晚期上颌窦癌一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25)碘放射微粒植入治疗晚期上颌窦癌一例(论文提纲范文)
(1)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对比最佳支持治疗晚期头颈部肿瘤患者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仪器以及设备 |
1.3 治疗的方法 |
1.3.1 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方法 |
1.3.2 B组患者仅接受最佳支持治疗 |
1.4 临床效果的评价 |
1.5 数据统计及处理 |
2 结果 |
2.1 近期疗效 |
2.2 疼痛控制情况 |
2.3 患者体能状态评分 (ECOG评分) |
2.4 不良反应 |
2.5 肿瘤压迫情况 |
2.6 随访的相关情况 |
3 讨论 |
(2)维吾尔族口腔鳞癌患者血清鳞癌相关抗原的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内容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内容与方法 |
2.1 试剂设备 |
2.2 标本采集与治疗 |
2.3 实验方法 |
3. 质量控制 |
4.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3)125I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视网膜母细胞瘤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主要仪器设备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125)I照射诱导人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二部分 ~(125)I粒子植入近距离治疗小鼠移植性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实验研究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125碘粒子植入治疗口腔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和方法 |
1.病例资料: |
2.仪器和设备: |
3.靶区的确定与治疗计划: |
4.植入与验证方法: |
5.疗效及口腔功能指标观察原发灶疗效根据国际标准即: |
结 果 |
1.治疗效果和症状改善情况: |
2.治疗引发不良反应情况: |
讨 论 |
(5)光动力学联合5-FU缓释剂治疗兔口腔Vx-2肿瘤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正文 |
1 前言 |
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 动物 |
2.2 肿瘤细胞株 |
2.3 主要试剂 |
2.4 仪器和设备 |
2.5 Vx-2 鳞癌荷瘤兔的建立 |
2.6 兔口腔Vx-2鳞癌动物模型的建立 |
2.7 动物分组及处理 |
2.8 实验方法 |
2.8.1 抑瘤率 |
2.8.2 石蜡切片HE 染色 |
2.8.3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2.8.4 流式细胞仪Annexin V/PI 双染色法测细胞凋亡 |
2.9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肿瘤生长状况和抑瘤率 |
3.2 组织学观察结果 |
3.3 p53 的免疫组化结果 |
3.4 流式细胞仪测肿瘤细胞凋亡率结果 |
4 讨论 |
4.1 兔Vx-2 肿瘤细胞株 |
4.2 兔Vx-2 肿瘤细胞株在口腔中的应用 |
4.3 本实验选用5-FU 缓释剂的意义 |
4.4 PDT 在本实验中应用的意义 |
4.5 氟尿嘧啶与光动力联合应用在本实验中的意义 |
4.6 p53 在肿瘤中的表达和意义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致谢 |
综述:抗肿瘤性化疗药物缓释剂在口腔肿瘤中的应用进展 |
照片 |
(6)抗肿瘤性化疗药物缓释剂在口腔肿瘤中的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缓释植入剂 |
2 临床应用 |
3 缓释剂在口腔肿瘤的应用 |
4 展 望 |
(7)HSV-tk与IL-2基因对涎腺多形性腺瘤细胞杀伤作用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研究论文 HSV-tk 与IL-2 基因对涎腺多形性腺瘤细胞杀伤作用的实验研究 |
引言 |
第一部分 涎腺多形性腺瘤的细胞培养及其鉴定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涎腺多形性腺瘤的倍体分布及与基因治疗的关系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HSV-tk 与IL-2 基因对涎腺多形性腺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 口腔颌面部肿瘤治疗研究进展 |
综述二 前体药物激活系统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5-氟尿嘧啶明胶微球栓塞犬颈外动脉及其分支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文献回顾 |
一 微球及微球制剂的给药途径 |
二 栓塞用微球的研究进展 |
研究内容 |
第一部分 5-氟尿嘧啶明胶微球栓塞犬颈外动脉及其分支的实验研究 |
材料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二部分 5-氟尿嘧啶明胶微球栓塞犬颌面部动脉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材料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论文 |
附图 |
四、~(125)碘放射微粒植入治疗晚期上颌窦癌一例(论文参考文献)
- [1]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对比最佳支持治疗晚期头颈部肿瘤患者的临床观察[J]. 吴春蓉,孙贵银,向德兵,彭春芳,李波.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05)
- [2]维吾尔族口腔鳞癌患者血清鳞癌相关抗原的表达研究[D]. 刘盼. 新疆医科大学, 2017(01)
- [3]125I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视网膜母细胞瘤的研究[D]. 李园. 广州医学院, 2010(03)
- [4]125碘粒子植入治疗口腔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J]. 彭诚,邓嘉胤,王东.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2008(04)
- [5]光动力学联合5-FU缓释剂治疗兔口腔Vx-2肿瘤的实验研究[D]. 张娟. 安徽医科大学, 2008(05)
- [6]抗肿瘤性化疗药物缓释剂在口腔肿瘤中的应用进展[J]. 张娟,王元银. 医学综述, 2008(07)
- [7]HSV-tk与IL-2基因对涎腺多形性腺瘤细胞杀伤作用的实验研究[D]. 郑书深. 河北医科大学, 2005(06)
- [8]2003口腔颌面肿瘤诊治与研究进展[A]. 邱蔚六. 第三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教育论文集, 2004
- [9]5-氟尿嘧啶明胶微球栓塞犬颈外动脉及其分支的实验研究[D]. 马骎骎.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2003(03)
- [10]125碘放射微粒植入治疗晚期上颌窦癌一例[J]. 陈明,刘纯,雒富基,李鹏. 兰州医学院学报, 2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