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儿童血浆胆固醇酯转运蛋白与血脂的相关性

肥胖儿童血浆胆固醇酯转运蛋白与血脂的相关性

一、肥胖儿童血浆胆固醇酯转运蛋白与血脂相关性(论文文献综述)

贾林·阿布扎力汗[1](2021)在《APLP2基因变异体参与胆固醇代谢的分子机制及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旨在寻找淀粉样肽前体样蛋白2(APLP2)调控相关基因及新的变异位点,从基因/蛋白/环境多层次水平上研究其参与调控胆固醇代谢的机制与功能,为以他汀类药物为基础的高脂血症的治疗、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提供理论依据及新的治疗策略。1)采用极端表型策略结合二代测序技术在新疆地区人群中检测APLP2基因非同义突变位点,使用Methyltarget高通量测序法检测APLP2基因甲基化水平。2)探讨淀粉样肽前体样蛋白2(APLP2)新的变异体参与胆固醇代谢过程中的分子机制。3)探讨APLP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新疆人群中血脂异常发生率间的关联性。方法:1)采用极端表型策略,选取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共60例研究对象,分析APLP2基因与血脂谱的关联性。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分析APLP2基因在冠心病组和对照组中的甲基化水平。2)在细胞水平上,构建APLP2基因新变异体的真核过表达质粒,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实时定量PCR、免疫沉淀、免疫共沉淀等实验手段研究APLP2蛋白表达、稳定性、降解等本身特点及对靶蛋白Apo E/LRP1、PCSK9/LDLR的影响,探究APLP2参与调控胆固醇代谢的机制和功能。3)选择新疆地区汉族、维吾尔族及哈萨克族年龄≥35岁的人群1738例,利用Taqman技术对APLP2基因标签SNPs进行扩大样本量验证,阐述与血脂代谢的相关性。结果:1)本研究中入选的60例血脂极高和极低人群进行APLP2基因全外显子组测序,共发现11个新的未曾报道的非同义变异体(Q194E、G42E、G295S、M323I、D329N、S447N、R468C、H534Q、V535M、D573Y及P601A),其中Q194E、G42E、M323I、S447N、R468C、及P601A非同义变异体出现在LDL-C极高组人群中,其余的均出现在LDL-C极低组人群中。冠心病患者中APLP2基因甲基化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研究对象。2)在细胞水平上进行机制研究结果显示:与野生型APLP2相比,APLP2 G42E变异体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减少,APLP2 Q194E变异体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然而在mRNA水平上的表达与野生型无明显差异。APLP2 G42E突变体的半衰期相对较短,降解速度较快,APLP2 Q194E突变体的半衰期相对较长,降解相对缓慢。野生型APLP2能够与ApoE相互作用,与野生型相比,APLP2 G42E和APLP2 Q194E与ApoE的结合没有显着区别。APLP2野生型与LDLR有相互作用,并且是剂量依赖性增加。与野生型相比,APLP2 G42E和APLP2Q194E与PCSK9介导LDLR的降解实验无明显结果差异。3)APLP2基因rs2054247多态性位点与血清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相关(P<0.05)。APLP2基因rs2054247位点多态性与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相关(P<0.05)。然而,rs2054247位多态性与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无关(P>0.05)。APLP2基因rs3740881多态性位点与血清TC、LDL-C、HDL-C和TG水平均无关(P>0.05)。APLP2 rs747180多态性位点只与TC、LDL-C水平相关(P<0.05)。结论:1)本研中在新疆地区哈萨克族和维吾尔族人群中共筛选出APLP2基因11个非同义突变位点,新疆地区人群冠心病患者中APLP2基因甲基化水平较健康对照组高。2)对APLP2基因新变异体G42E和Q194E在细胞水平上进行机制研究后发现G42E和Q194E变异体不影响胆固醇水平。同时,该两个变异体不影响与ApoE/LRP1结合,也不影响PCSK9介导LDLR的降解。3)APLP2基因rs2054247和rs747180位点多态性在新疆人群中可能与高TC和高LDL-C水平相关。ApoE基因rs429358多态性位点在新疆维吾尔族人群中可能与冠心病的发病相关。

牛霏[2](2021)在《血脂水平及胆固醇稳态基因与乳腺癌的临床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检测血清样本的血脂水平及组织样本中胆固醇稳态候选基因的表达情况来分析胆固醇稳态对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收集从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期间收治入泰州市人民医院的符合入组标准乳腺癌患者共144例作为乳腺癌组,收集同期门诊健康体检人员共20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收集其临床资料及血脂水平,回顾性分析血脂水平与乳腺癌患病风险的相关性。对入组的乳腺癌患者进行亚组分析,探讨综合血脂水平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采集上述乳腺癌患者中14例患者的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用临床样本进行组织胆固醇检测,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检测、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法)检测胆固醇稳态相关基因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CR)、B类清道夫受体1型(SCARB1)以及ATP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的蛋白定位、m RNA及蛋白在人乳腺癌及其对应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数据采用SPSS 26.0软件分析,组间比较使用正态性检验、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使用Graph Pad Prism 8作图,以P<0.05表明组间分析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乳腺癌患者的血清TC、TG、LDL-C、Apo E均高于健康对照组,血清HDLC及Apo A-Ⅰ低于健康对照组;两组间血清Apo B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55岁以下乳腺癌患者较55岁及以上的血清TC、Apo B水平降低,LDL-C水平升高;绝经后乳腺癌患者的血清TG水平显着低于绝经前。3.通过分析乳腺癌患者不同病理特征的血脂水平发现:雌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血清Apo A-Ⅰ升高;Ki-67表达<15%的患者血清TG增高;Luminal A型患者的血清TC、TG、LDL-C、Apo B水平更高,Luminal B型患者的血清LDL-C水平降低;伴有远处转移的血清TC水平降低,晚期(Ⅲ+Ⅳ期)患者血清TC水平相比早期(Ⅰ+Ⅱ期)患者更低。其他组间分析均无显着意义。4.乳腺癌组织中胆固醇水平显着高于癌旁组织,且有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中平均胆固醇水平较无淋巴结转移的更高;胆固醇水平与其他临床指标之间未发现明显关联。5.LDLR、HMGCR、SCARB1、ABCA1在绝大多数的乳腺癌组织及对应的癌旁组织中均有表达;乳腺癌组织的LDLR免疫反应评分方法(immune response scoring method,IRS)比相对应的癌旁组织更高;HMGCR、ABCA1在癌组织的IRS比相对应的癌旁组织更低,而SCARB1在癌与癌旁组织中的IR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乳腺癌组织中LDLR、SCARB1的m RNA表达量显着高于癌旁组织,HMGCR、ABCA1的m RNA表达量显着低于癌旁组织;激素受体阳性的的癌组织中LDLR m RNA水平低于激素受体阴性的癌组织,淋巴结阳性的癌组织中HMGCR m RNA水平高于淋巴结阴性的癌组织,各基因m RNA水平与其他临床指标之间未发现明显关联。7.Western-blot结果表明,乳腺癌组织中LDLR、SCARB1的蛋白表达量显着高于癌旁组织,HMGCR、ABCA1的蛋白量表达显着低于癌旁组织。8.ROC曲线分析表明ABCA1对乳腺癌更加具有诊断效力。结论:1.乳腺癌患者存在一定的脂质代谢及胆固醇代谢紊乱。2.年轻女性的TC、Apo B水平更高,LDL-C水平更低;绝经乳腺癌患者的血清TG水平降低显着。3.激素依赖性乳腺癌患者的血清TC、TG、Apo A-Ⅰ、Apo B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升高;而非激素依赖性乳腺癌患者的LDL-c水平升高。4.TG在Ki-67表达<15%的乳腺癌患者中高表达,TC水平降低更能提示晚期乳腺癌及远处转移的发生。5.ER、PR阴性的乳腺癌组织中LDLR m RNA及蛋白表达上调;淋巴结阴性的乳腺癌组织中HMGCR m RNA及蛋白表达下调。6.ABCA1检测协助乳腺癌早诊早治切实可行,希望更多学者进一步研究。7.对于患乳腺癌高风险的人群,建议定期检测血脂水平、调整饮食结构、生活状态,对乳腺癌的治疗可能存在一定意义。

刘晓静[3](2020)在《亚麻籽肽降胆固醇作用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脂血症是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降低人体血浆胆固醇水平是主要的防治手段,抑制胆固醇吸收是预防高脂血症发生的重要途径。本文对亚麻籽中提取的肽进行研究,优化了其酶解工艺并进行了分级制备,然后研究了亚麻籽肽体外降胆固醇作用,进一步建立Caco-2细胞单层模型,探讨其对Caco-2细胞胆固醇吸收转运的影响,最后通过高脂饮食诱导高脂血症大鼠,探究了亚麻籽肽体内降胆固醇作用及机理,为亚麻籽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Protease M水解亚麻籽分离蛋白制备亚麻籽降胆固醇活性肽,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制备工艺。采用超滤技术对最佳酶解工艺下制备的亚麻籽酶解物进行分离,并进行降胆固醇活性评价。结果表明: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加酶量1.5%、底物质量分数2.0%、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3h,在此条件下酶解肽的胆固醇胶束溶解度抑制率(The inhibitory rates of cholesterol micelle solubility,CMSIR)为53.19%;分子量分布显示≤1kDa组分所占百分比最高,达65.54%;超滤分离结果显示相对分子质量≤1 kDa的组分降胆固醇活性最强,胆固醇胶束溶解度抑制率达72.39%;氨基酸分析结果表明,超滤后分子量≤1 kDa组分的总疏水性氨基酸含量较超滤前提高了 15.97%,赖氨酸/精氨酸的比值明显低于超滤前,这可能是其降胆固醇活性强于超滤前的主要原因。2、进一步探讨了亚麻籽肽分子量≤1 kDa超滤组分的体外降胆固醇作用。结果表明:亚麻籽肽对胆固醇有一定的清除作用,2.5mg/mL的亚麻籽肽对其清除率达到了68.24%;不同浓度亚麻籽肽对胆酸盐有一定结合能力,12mg/mL的亚麻籽肽与牛磺胆酸钠、水合胆酸钠和甘氨胆酸钠的结合率分别达到了 52.05%、65.12%和68.29%;亚麻籽肽对胰脂肪酶和胆固醇酯酶具有抑制作用,其半数抑制浓度(half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值分别为6.20mg/mL和4.57mg/mL。此外,亚麻籽肽对胆固醇胶束的形成有一定抑制作用,12mg/mL的亚麻籽肽对其抑制率达到57.18%。综合以上结果,可初步推测亚麻籽肽在体外是通过清除胆固醇、结合胆酸盐、抑制胰脂肪酶和胆固醇酯酶的活性及抑制胆固醇胶束的形成,起到了降低胆固醇的作用。3、以Caco-2细胞单层为模型,初步探讨亚麻籽肽分子量≤1 kDa超滤组分对胆固醇吸收转运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21d后,Caco-2细胞单层模型TEER值达到了529.76Ω·cm2,AP和BL侧的碱性磷酸酶呈不对称分布,21d后的Caco-2细胞基本铺满培养板,模型建立成功,可以作为体外模型研究小肠吸收转运情况;亚麻籽肽浓度为1.2、2.4、4.8 mg/mL时,对肽可能通过抑制Caco-2细胞胆固醇的吸收转运起到降胆固醇作用。4、利用高脂血症大鼠模型探究了亚麻籽肽体内降胆固醇作用机理。以32只雄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喂食高脂饲料,亚麻籽肽的灌胃剂量选取200mg/kg和800mg/kg,灌胃2mL/d,实验周期为4周。结果显示:低、高剂量组亚麻籽肽均能显着降低高脂血症大鼠的体重;低、高剂量组亚麻籽肽均可有效降低血清TC、TG和LDL-C水平,显着提高HDL-C水平;而且低、高剂量组亚麻籽肽组都能明显提高大鼠肝脏ABCG5/8和CYP7A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NPC1L1 水平。以上结果表明亚麻籽肽具有较强的降胆固醇作用,其作用机理是:通过提高大鼠肝脏ABCG5/8、CYP7A1水平和下调NPC1L1的表达,抑制了胆固醇的吸收转运并增强了胆固醇的转化外排。

高宏伟[4](2020)在《冠心病患者中FGF21与CETP以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分析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水平在冠心病患者与非冠心病患者体内的水平差别以及FGF21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来评估FGF21与冠心病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并且通过冠心病患者体内FGF21与血清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来推测FGF21是否通过影响CETP的含量而影响高密度脂蛋白,为冠心病的治疗、预防提供新思路。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期间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完成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214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为(57.18±14.63)岁,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健康对照组,其中冠心病组(n=122),健康对照组(n=92)。收集所有患者入院检测的一般资料,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体重指数(BMI)、是否有糖尿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同型半胱氨酸(Hcy),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计算出各患者的Gensini评分,以及采集患者的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出血清FGF21和CETP浓度水平,将收集到的上述各患者的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然后观察患者血清中的FGF21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生及其冠脉病变严重程度(通过Gensini评分系统估计)之间的关系,以及分析冠心病患者中FGF21与血清中的CETP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1.冠心病组患者的TC、TG、LDL-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下:TC(3.83±1.31mmol/L、3.16±1.73mmol/L)、TG(3.64±3.23mmol/L、2.22±1.86mmol/L)、LDL-C(3.79±1.05mmol/L、2.98±1.11mmol/L);而冠心病组患者的HDL-C水平则低于对照组患者组,HDL-C(0.80±0.24mmol/L、1.03±0.34mmol/L)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指标有可比性,但无统计学差异。2.两组间比较发现,冠心病组患者的血清FGF21水平和CETP水平均高于非冠心病组患者,其中FGF21(588.46±147.51pg/ml、449.25±145.18pg/ml)、CETP(73.45±15.73ng/ml、63.50±11.52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矫正了年龄、性别、吸烟史等因素后以有无冠心病作为应变量,HDL-C、LDL-C、FGF21作为自变量,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GF21(OR=1.005,P<0.05)、LDL-C(OR=1.833,P<0.05)水平升高为冠心病的危险预测因素,HDL-C升高(OR=0.142,P<0.05)为冠心病的保护因素,FGF21浓度与冠心病的ROC曲线显示,FGF21对冠心病的诊断有预测价值,最佳临界值为592.143(pg/ml)。4.在冠心病组内比较时发现,在调整性别、年龄、TC、TG、LDL-C等因素后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比较血清FGF21水平与CETP水平及HDL-C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HDL-C与FGF-21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r<0,P<0.05);而CETP水平则与FGF-21之间均存在明显的正相关(r>0,P<0.05)。5.冠心病组内比较,根据Gensini评分将患者分为低分组、中分组、高分组,与FGF21浓度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FGF21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成正相关。结论:1.研究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中的血清FGF21浓度高于对照组患者的血清FGF21,且FGF21浓度升高是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因素,FGF21预测冠心病发生的最佳临界值为592.143(pg/ml)。2.冠心病患者中冠脉病变严重程度与FGF21浓度呈正相关,故进一步证明FGF21浓度升高可能加重冠心病发生发展。3.相关性分析显示,FGF21浓度与CETP浓度成正相关,与HDL-C浓度成负相关,有研究显示CETP可以阻碍HDL的成熟代谢,故推测FGF21浓度升高可能通过增加CETP从而影响HDL-C的水平。

班努·库肯[5](2020)在《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心房颤动患者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最常见,危害最严重的心律失常之一,发病率逐年升高,国内外研究发现遗传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房颤发生相关。本文拟探讨分析SCN5A、CETP、Cx40、AGT、eNOS基因多态性与新疆地区维吾尔族非瓣膜型心房颤动的相关性,为明确房颤的分子生物学发病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8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综合心内科收治的新疆维吾尔族非瓣膜型心房颤动患者(实验组)及非房颤患者(对照组)各100例,采集外周静脉血提取DNA,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对SCN5A基因多态性位点H558R、CETP基因多态性位点TaqIB、Cx40基因多态性位点(-44G/A及+71A/G)、AGT基因多态性位点M235-T、G-6A、T174M、eNOS基因多态性位点T-786C、G-894T进行多态性检测,对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基因多态性分布的差异进行比较,对突变位点定位,明确房颤易感基因多态位点与维吾尔族非瓣膜型房颤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新疆维吾尔族非瓣膜型房颤患者年龄高于对照组(56.22±7.81(岁)vs52.98±9.03(岁),P=0.007);维吾尔族非瓣膜型房颤患者中总胆固醇(4.14±1.02(mmol/L)vs3.69±1.16(mmol/L),P=0.004)及LDL-C(2.878±0.516(mmol/L)vs2.472±0.793(mmol/L),P=0.009)、尿酸(347.68±130.51(umol/L)vs 292.62±102.63(umol/L),P=0.02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维吾尔族非瓣膜型房颤组患者和对照组比较,左心房内径(38.96±8.07(mm)vs34.12±4.66(mm),P<0.001)、右心房内径(35.6±6.07(mm)vs33.14±3.15(mm),P<0.001)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左心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内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CN5A基因:基因测序SCN5A基因H558R位点以AA基因型为主,维吾尔族非瓣膜型房颤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分布与非房颤组之间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等位基因可能是维吾尔族非瓣膜型房颤的一个易感基因(OR=2.189,95%CI:1.360-3.523,P=0.001)。CETP基因:CETPTaqIB基因位点两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74,P=0.0374;x2=6.91,P=0.0085)。Cx40基因:Cx40基因--44G/A及+71A/G多态性与维吾尔族非瓣膜型房颤发生相关联。连锁不平衡分析提示两个多态位点处于完全连锁不平衡(D,=1,r,=1)。房颤组-44AA基因型频率及A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基因模型基因型分析,Cx-44G/A显性模型(GGvs GA+AA)中A基因携带者可能增加房颤的患病风险(OR=2.357,95%CI:1.293-4.298,P=0.00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控制高血压、吸烟、饮酒等混杂因素,Cx40基因多态性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GT基因:AGTM235T基因位点在维吾尔族非瓣膜型房颤组和对照组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疆地区维吾尔族非瓣膜型房颤的发生与AGTG-6A、AGTM235T、AGTT174M位点均有关联性。eNOS基因:eNOSG-894T基因型分布在维吾尔族非瓣膜型房颤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T等位基因频率在房颤组(0.150)与对照组(0.0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此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可能增加维吾尔族非瓣膜型房颤的遗传易感性。房颤组T-786C基因TT、TC、CC基因型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6)。结论:新疆地区维吾尔族非瓣膜型心房颤动的发生与SCN5A基因H558R、CETPTaq IB、Cx40基因--44G/A及+71A/G、AGTG-6A、AGTM235T、AGTT174M及eNOSG-894T位点基因多态性有相关性。SCN5A基因G等位基因是维吾尔族患者发生非瓣膜型房颤的一个潜在危险因素。eNOST-786C基因多态性和新疆地区维吾尔族非瓣膜型心房颤动的发生不具有相关性。

毛彩凤[6](2020)在《四周运动结合饮食干预改变肥胖男性青少年血清HDL亚型分布及MicroRNA-223水平》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青少年肥胖问题日益突出,肥胖已成为影响健康的十大“杀手”之一。研究表明,肥胖与脂代谢异常、炎症、动脉粥样硬化(AS)、高血压等慢性代谢性疾病密切相关。高密度脂蛋白(HDL)通过胆固醇逆转运(RCT)、抗炎、抗氧化、保护内皮细胞等作用发挥抗AS的功能。MicroRNA-223与肥胖及相关疾病有关,可以被HDL转移至内皮细胞,起到调节胆固醇稳态,保护心血管的功能。研究目的:探究4周运动结合饮食干预对肥胖青少年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亚型、MicroRNA-223及炎症因子(sICAM-1、TNF-α)的影响,以期为青少年肥胖问题的解决积累基本资料。研究方法:选取12名12-18岁男性肥胖青少年,进行为期4周,每周6天,每天3次的封闭式运动结合饮食干预。于入营第一天和结营当天进行身体形态及身体成分的测量,并采集空腹肘静脉血,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HDL亚型(pre-β1-HDL、pre-β2-HDL、pre-β3-HDL、HDL-3a、HDL-3b、HDL-3c、HDL-2a、HDL-2b)、sICAM-1和TNF-α的含量;采用实时荧光PCR法检测MicroRNA-223含量。所有数据运用SPSS21.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对身体形态及身体成分指标、HDL亚型、MicroRNA-223、sICAM-1和TNF-α进行分析,Pearson法分析HDL亚型、MicroRNA-223、sICAM-1和TNF-α之间的相关性,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干预后,肥胖男性青少年的体重、BMI、身体脂肪量、脂肪百分比、去脂肪软体重、臀围、腰围、腹围、皮褶厚度(肩胛、腹部、大腿)均显着降低(P<0.05)。2、干预后,肥胖男性青少年的HDL-3a(P<0.01)、HDL-2a(P<0.01)、HDL-2b(P<0.05)显着下降;α-HDL(HDL-2a、HDL-2b、HDL-3a、HDL-3b、HDL-3c之和)、HDL-2(HDL-2a、HDL-2b之和)和HDL-3(HDL-a、HDL-3b、HDL-3c之和)显着下降,P<0.01;α-HDL/HDL总(P<0.01)、HDL-2/HDL总(P<0.01)、HDL-3/HDL总(P<0.05)显着下降,Pre-β-HDL/HDL总(P<0.01)显着上升。3、干预后,MicroRNA-223(P<0.05)、TNF-α(P<0.01)、sICAM-1(P<0.01)均显着下降。4、干预前MicroRNA-223与HDL-3a水平(P<0.01)显着正相关、sICAM-1与HDL-3b水平(P<0.05)显着正相关;干预后MicroRNA-223变化量与HDL-3a变化量显着正相关(P<0.01)、MicroRNA-223变化量与TNF-α变化量(P<0.05)显着正相关。研究结论:1、四周封闭式运动结合饮食干预后肥胖男性青少年体重、围度、皮褶厚度、身体脂肪量及脂肪百分比均显着下降,很好地改善了身体形态和身体成分。2、四周封闭式运动结合饮食干预使肥胖男性青少年血清HDL亚型发生改变。大颗粒HDL-2减少,小颗粒Pre-β-HDL增加,但总HDL未见差异。3、四周封闭式运动结合饮食干预降低了肥胖男性青少年体内炎症水平,降低了血清microRNA-223水平。

张震[7](2019)在《土鳖虫抗高胆固醇血症模型内参基因筛选及分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药土鳖虫(Eupolyphaga steleophaga),为鳖蠊科(Corydzi-Zidae)昆虫地鳖(EEupolypha gasinensi Walker)或冀地鳖(Steleophaga plancyi Boleny)雌虫干燥体,具有通经活络、行疲破血、消肿化积等功效。其化学成分复杂,药理作用广泛,具有深入挖掘价值。随着科技深化发展,土鳖虫应用领域逐渐扩大,药理作用研究日趋深入。大量研究和临床结果表明,土鳖虫具有抑制癌细胞、调节脂质代谢和消除自由基等功效,可治疗和预防多种疾病。通过进一步对土鳖虫深入研究,有利于揭示土鳖虫药物作用途径和相关机制,为全面发挥其治疗作用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导向。高胆固醇血症(hypercholesterolaemia)属于一种血脂异常病,指血清总胆固醇水平(TC)高于正常值,该病易导致外周血管类疾病,诱发心肌梗死、中风和脑卒中,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对该病预防和治疗应保持高度重视。兔为高胆固醇血症相关研究理想模式动物之一,对胆固醇敏感等生理特点有利于短期内建立稳定研究模型,不仅有助于人类对高胆固醇血症药理和病理研究,更可促进研究结果转化。目前,防治高胆固醇血症药物主要为西药,多为单靶点作用,并且副作用较强。土鳖虫抗胆固醇作用具有作用多靶点、不良反应小等优势,相关研究日益增多。本研究以60只二月龄雄性哈尔滨大白兔(Leporidae)为实验动物,通过饲喂富含胆固醇饲料8周制备高胆固醇血症兔。造模完成后,高胆固醇血症兔被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11只,高、低剂量治疗组各12只。高、低剂量治疗组分别饲喂含有0.4 g/kg和0.2 g/kg 土鳖虫粉基础饲料,空白、对照组饲喂普通基础饲料,治疗期6周。通过检测不同组别兔血清胆固醇(TC)水平确定模型建立;使用GeNorm、BestKeeper、NormFinder、ΔCt和RefFinder五种算法评估9个常用内参基因在模型兔肾上腺、肝脏、脾脏和肾脏表达稳定性,获得最适内参基因,以提高qPCR结果准确性;分别应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blot方法研究各组兔肝脏LDLR、LXRα、ABCA1、SREBP-2、HMGCR、FXRα和CYP7A1七个基因在转录和翻译水平表达变化,以探讨土鳖虫抗高胆固醇血症机制;检测血清AST、ALT和AST/ALT水平,评价高、低剂量土鳖虫对肝损伤指标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高胆固醇血症兔造模结束时,高胆固醇血症兔组TC水平显着高于空白组(P<0.01),表明哈白兔可制备高胆固醇血症兔;治疗结束时,对照组TC水平显着高于空白组和高、低剂量给药组(P<0.01),高、低剂量给药组间无差异显着性(P>0.05),表明2种剂量土鳖虫均可调节高胆固醇血症兔血清胆固醇,且治疗效果相似。2)土鳖虫抗哈白兔高胆固醇血症模型中,GeNorm、BestKeeper、NormFinder、ΔCt和RefFinder五种算法综合评估9个常用内参基因在四种不同组织表达稳定性结果如下,肾上腺中4个较稳定内参基因为:Hprt1、B2m、Actb和Eefla1,2个最不稳定内参基因为:Gapdh和Sdha,最适内参基因为Hprt1(GM=1.968)和B2m(GM=2.968);肝脏中4个较稳定内参基因为:Gapdh、B2m、Ywhaz和Eeflaz,3个最不稳定内参基因为:Hprt1、Actb和Rpl5,最适内参基因为:Gapdh(GM=2.236)和B2m(GM=2.449);脾脏中4个较稳定内参基因为Gapdh、Ywtaz、Rpl5和Sdha,2个最不稳定内参基因为Eefla1和Actb,最适内参基因为Gapdh(GM=2.060)和Ywhaz(GM=2.340);肾脏中4个较稳定内参基因为Ppia、B2m、Gapdh和Actb,2个最不稳定内参基因为:Rpl5和Eefla1,最适内参基因为Ppia(GM=1.968)、B2m(GM=2.060)和Gapdh(GM=2.449)。3)以Gapdh、B2m和Actb为内参基因,标准化Pary1基因在肝脏中表达,结果表明,Gapdh作为内参基因,空白组、对照组和高、低剂量给药组间相对表达比率差异不大;B2m作为内参基因,各组间相对表达比率略有差异;Actb作为内参基因,各组间相对表达比率变化较大,Gapdh和B2m较Actb更适合为模型内参基因。4)治疗结束时,结果显示,高、低剂量给药组比较于对照组LDLR基因在转录和翻译水平表达显着上调(P<0.05),表明土鳖虫可提升LDLR基因表达,促进LDL吸收。与对照组比较,高、低剂量给药组LXRα在转录和翻译水平表达显着上调(P<0.05),高剂量给药组ABCA1基因转录和翻译水平表达显着上调(P<0.05),低剂量组ABCA1转录水平表达显着上调(P<0.05),翻译水平表达无显着差异(P>0.05),表明土鳖虫可加速肝细胞胆固醇外排,降低肝细胞内胆固醇水平,高剂量作用效果更显着。与对照组比较,高剂量给药组SREBP-2转录和翻译水平表达显着下调(P<0.05),低剂量给药组SREBP-2转录水平表达无显着差异(P>0.05),翻译水平表达显着下调(P<0.05),高、低剂量给药组HAGCR转录和翻译水平表达显着下调(P<0.05),表明土鳖虫可影响胆固醇合成途径降低胆固醇合成,高剂量作用效果更突出。与对照组比较,高剂量给药组FXR在转录和翻译水平表达显着下调(P<0.05),低剂量给药组FXRα在转录水平表达显着下调(P<0.05),翻译水平表达无显着差异(P>0.05),高、低剂量治疗组CYP7A1在转录和翻译水平表达显着上调(P<0.05),表明土鳖虫可促进胆固醇合成为胆汁酸,调节胆固醇平衡。5)治疗结束时,AST、ALT和AST/ALT在各处理组间差异不显着(P>0.05),表明高、低剂量土鳖虫未导致肝损伤指标提升。本研究以高胆固醇血症兔模型为出发点,建立土鳖虫抗哈白兔高胆固醇血症模型,依据模型特点,使用特定算法获得模型肝、脾、肾和肾上腺最适内参基因,应用最适内参基因标准化固醇代谢相关基因,旨在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探索土鳖虫调节胆固醇机制,对深化药理研究,充分发挥药效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具有以下创新点:1)应用 GeNorm、BestKeeper、NormFinder、ΔCt 和 RefFinder 五种算法综合评估 9 个候选内参基因在模型兔肝、脾、肾和肾上腺表达稳定性,获得4种组织最适内参基因,提高qPCR结果准确性。2)研究土鳖虫对胆固醇吸收途径:LDLR,外排途径:LXRα、ABCA1,合成途径:SREBP-2、HMGCR和转化途径:FXRα、CYP7A1基因转录和翻译水平表达影响,分析探讨土鳖虫发挥功效目标基因,从分子水平探究土鳖虫抗胆固醇多靶点效应,揭示土鳖虫抗胆固醇作用机制。依据实验结果得到如下结论:1)综合GeNorm、BestKeeper、NormFinder、ΔCt和RefFinder五种算法结果可提高内参基因评估结果准确性。2)本实验模型中最适内参基因,肾上腺中为Hprt1和B2m;肝中为Gapdh和B2ni;脾中为Gapdh和Ywhaz;肾中为Ppia、B2/m和Gapdh,可提高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土鳖虫药理作用相关基因表达结果准确性。3)土鳖虫多靶点抗高胆固醇血症机制可能与调节如下基因表达有关:上调LDLR基因转录和翻译表达,提高胆固醇吸收;上调LXRα、ABCA1基因转录和翻译表达,促进胆固醇外排;下调SREBP-2、HMGCR基因转录和翻译表达,减少胆固醇体内合成;下调FXRα基因转录和翻译表达,上调CYP7A1基因转录和表达,促进胆固醇转化。

吕佳[8](2019)在《CETP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发病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血脂水平的异常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已得到科学研究论证,此外,胆固醇酯转运蛋白有助于血脂的转运,但其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却有着不同的结论,为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本课题对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基因TaqIB(rs708272)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发病的相关性进行探讨。方法:应用多重SNP分型技术(iMLDR)分析484位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以及551位性别和年龄符合要求的身体健康的体验者的CETP基因上的TaqIB多态位点的基因型,并分别从两组随机选取40人检测各个基因型的蛋白表达水平。其中病例组中均完善了颈部血管B超检查,根据B超影像判断斑块性质,同时分别对CETP基因TaqIB多态位点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发病以及斑块稳定性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脑梗死组和对照组在年龄、性别、饮酒史方面无显着性差异(P>0.05);急性脑梗死组患者比对照组具有更显着的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是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3)脑梗死组:CETP基因TaqIB多态性不同的基因型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统计学差异(F=0.039,P=0.961);对照组:CETP基因TaqIB多态性不同的基因型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统计学差异(F=1.577,P=0.220)。(4)不稳定斑块组与稳定斑块组之间性别、年龄、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史、饮酒史无显着性差异(P>0.05),不稳定斑块组与稳定斑块组高血压有显着性差异(P<0.05);(5)斑块性质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年龄、高血压、糖尿病、TaqIB(GG)基因型可能是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斑块性质的影响因素;(6)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斑块性质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高血压是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斑块性质的独立危险因素;TaqIB(GG)是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斑块性质的保护因素。结论:(1)CETP基因TaqIB多态性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发病无关;(2)CETP基因TaqIB多态性不同的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CETP蛋白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3)CETP基因TaqIB多态性可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有关。

谢玉龙[9](2019)在《电针与穴位埋线治疗痰浊阻遏型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高脂血症(hyperlipemia,HLP),又称为血脂异常,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脂肪代谢和运行异常导致血浆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升高和(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过低为特征的一种脂质代谢疾病,是心、脑等重要靶器官动脉粥样硬化极为重要的危险因素。其中,以LDL-C升高为特征的血脂异常更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关键。目前公认,他汀类药物是临床上疗效确切的调脂药,但随着其临床应用的广泛推广,大剂量、高强度、不合理用药等所致的血清转氨酶升高、肝肾损害、肌毒性等不良反应一直备受临床关注。此外,在治疗多病种及联合用药时,其安全性也受到质疑。中医临床实践中,针灸疗法是治疗高脂血症的有效手段。基于以上考虑,我们对近年来治疗高脂血症的方案进行筛选和优化,在遵循循证医学的基础上,进行随机对照试验,期待为针灸治疗高脂血症的有效性提供客观依据,使针灸治疗高脂血症的方案能够在临床上广泛推广。目的:1.确认电针疗法、穴位埋线疗法不同方案治疗高脂血症的有效性;2.评价不同治疗方案治疗高脂血症的作用特点及作用优势;3.探讨脂质代谢与胰岛素抵抗之间的关系及电针、埋线疗法对其影响。方法:选择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门诊部2017年5月1日至2018年6月1日期间收治符合条件的高脂血症患者及招募符合标准的自愿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即宣教组30例、电针组30例、穴位埋线组30例。宣教组予发放食物能量手册及进行一般饮食治疗宣教,2周1次定期随访指导。电针组予针刺中脘、带脉(双)、内关(双)、足三里(双)、三阴交(双),在此基础上选择G-6805Ⅱ型电针仪,疏密波,频率2 Hz-10 Hz-100 Hz循环,每次30分钟,每周2次。穴位埋线组取穴同电针组,予穴位埋线治疗。每周一次。以上三组治疗,每周为一个疗程,共治疗8个疗程。对比治疗前后三组患者体重、BMI、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差异及中医症状临床观察表评分情况,评估疗效。结果:本研究共完成90例治疗,宣教组脱失1例,穴位埋线组脱失1例。1.治疗前三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各抽血检测成分、中医症状量化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2.体重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体重均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宣教组体重下降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电针组、穴位埋线组体重下降治疗前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电针组、穴位埋线组优于宣教组(P<0.05),电针组和穴位埋线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3.腰围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腰围均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宣教组腰围缩小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电针组、穴位埋线组腰围缩小治疗前后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5)。组间比较,电针组、穴位埋线组优于宣教组(P<0.05,P<0.01),电针组和穴位埋线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4.BMI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BMI均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宣教组BMI降低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电针组、穴位埋线组BMI降低治疗前后有统计学差异(P<0.01)。组间比较,电针组、穴位埋线组优于宣教组(P<0.05),电针组和穴位埋线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5.血清TC含量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TC均不同程度的变化,三组TC降低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1)。组间比较,电针组、穴位埋线组优于宣教组(P<0.05,P<0.01),电针组和穴位埋线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6.血清TG含量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TG均不同程度的变化,三组TG降低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1)。组间比较,电针组、穴位埋线组优于宣教组(P<0.05,P<0.01),电针组和穴位埋线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7.血清LDL-C含量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LDL-C均不同程度的变化,三组LDL-C降低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1)。组间比较,电针组、穴位埋线组优于宣教组(P<0.05,P<0.01),穴位埋线组优于电针组(P<0.05)。8.血清HDL-C含量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LDL-C均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宣教组LDL-C升高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电针组、穴位埋线组LDL-C升高治疗前后有统计学差异(P<0.01)。组间比较,穴位埋线组优于宣教组(P<0.05),穴位埋线组优于电针组(P<0.05),宣教组和电针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空腹血糖含量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均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宣教组、电针组空腹血糖降低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穴位埋线组空腹血糖降低治疗前后有统计学差异(P<0.01)。组间比较,电针组、穴位埋线组优于宣教组(P<0.01),电针组和穴位埋线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10.空腹胰岛素含量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胰岛素均不同程度的变化,三组空腹胰岛素降低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1)。电针组、穴位埋线组优于宣教组(P<0.05,P<0.01),电针组和穴位埋线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11.胰岛素抵抗指数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胰岛素抵抗指数均不同程度的变化,三组胰岛素抵抗指数降低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1)。电针组、穴位埋线组优于宣教组(P<0.01),电针组和穴位埋线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12.临床疗效比较宣教组总有效率为60.0%,电针组总有效率为83.3%,穴位埋线组总有效率为90.0%,三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差异,电针组、穴位埋线组疗效优于宣教组(P<0.05,P<0.01)。结论:1.宣教、以及在靳三针指导下的电针、穴位埋线疗法均可有效的改善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异常,疗效可靠,且无特殊副反应。而在中医症状临床疗效的改善方面上,靳三针穴位埋线疗法最优。2.通过比较不同方案干预高脂血症,为靳三针结合穴位埋线疗法治疗高脂血症提供了临床依据。3.应用靳三针穴位埋线治疗高脂血症不仅可调节脂代谢紊乱还可改善胰岛素抵抗。

郭晓飞[10](2018)在《n-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和代谢综合征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和代谢综合征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糖脂代谢紊乱的状态。NAFLD包括一系列病变过程,从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到肝纤维化、肝硬化、最终发展为肝细胞癌。作为一种慢性肝脏损伤性疾病,NAFLD已成为我国继病毒性肝炎之后的第二大慢性肝病。代谢综合征是多种代谢风险因子在个体内的集结状态,它以中心性肥胖为核心,合并甘油三酯、血糖、血压升高和/或高密度脂蛋白降低的一组代谢紊乱症候群。NAFLD和代谢综合征通常合并2型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危害人民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本课题利用循证营养学探讨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对NAFLD和代谢综合征的影响。利用动物试验探索n-3 PUFA预防NAFLD和代谢综合征的分子机制。此外,通过人体交叉试食试验,研究n-3 PUFA单体(EPA(20:5n-3)、DPA(22:5n-3)和DHA(22:6n-3))在血脂的代谢规律及对心血管风险因子的影响。膳食n-3 PUFA是否能够改善NAFLD和代谢综合征一直存在争议。本论文利用循证营养学系统探索n-3 PUFA与NAFLD和代谢综合征的关系;基于随机对照试验的荟萃分析显示,膳食摄入n-3 PUFA显着降低NAFLD患者循环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甘油三酯浓度;基于横断面和病例-对照研究的结果显示循环n-3 PUFA与代谢综合征发病风险呈显着负相关,其中循环DPA和DHA在健康志愿者体内组成显着高于代谢综合征患者。(第二章)基于以上发现,我们利用高脂和高糖(果糖、葡萄糖和蔗糖)膳食模式构建NAFLD模型,探讨内源性合成n-3 PUFA的fat-1转基因小鼠,是否可以预防高脂高糖膳食诱导的NAFLD。对fat-1和野生型C57/BL6J小鼠(n=8只每组,3月龄)分别进行为期8周高脂高糖膳食干预;与野生型小鼠相比,fat-1小鼠显着降低血清ALT、AST、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浓度;此外组织学分析显示fat-1抑制肝脏甘油三酯蓄积和变性程度。n-3 PUFA通过抑制脂肪酸合成相关酶(固醇调节元件蛋白(SREBP)-1c、乙酰辅酶羧化酶(ACC)1和脂肪酸合成酶(Fasn))基因和蛋白(SREBP-1c)表达水平,并激活脂肪酸β-氧化相关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PPAR)-α和乙酰辅酶A氧化酶(AOX)的mRNA表达水平,改善了甘油三酯在肝脏的代谢。此外,n-3 PUFA调控Toll-样受体(TLR)-4/核转录因子(NF)-κB信号通路关键基因(TLR-4和髓样分化因子(MyD)88)及蛋白(TLR-4),和促炎症基因(白介素(IL)-1、IL-6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mRNA表达水平,抑制NAFLD形成并改善代谢综合征风险因子。(第三章)以上发现表明n-3 PUFA抑制了甘油三酯在肝脏的蓄积,且改善了肝功能和代谢综合征风险因子。然而到底那个n-3PUFA(EPA、DPA和DHA)起作用并不清楚。本章利用C57/BL6J小鼠(n=10只每组,3月龄)构建NAFLD模型;系统探索EPA、DPA和DHA对肝功能和代谢综合征风险因子的影响。与高脂模型组相比,EPA、DPA和DHA干预通过下调脂肪酸合成和TLR-4/NF-κB信号通路关键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抑制了甘油三酯在肝脏蓄积,并降低了血清血糖、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和ALT浓度。与高脂模型组相比,DPA干预显着改善血清HOMA-IR水平;DPA在改善血糖和HOMA-IR水平方面优于EPA和DHA;与EPA组相比,DPA和DHA组显着提高血清脂联素浓度,并显着降低ALT浓度。依据肝功能和组织学分析结果,DPA和DHA在改善NAFLD方面呈现相似生物学功效,但优于EPA。(第四章)为了探明n-3 PUFA单体的代谢规律,利用人体交叉试验设计,系统探索膳食摄入EPA、DPA和DHA对健康女性(n=12,BMI=20.4±1.5kg/m2)血脂脂肪酸代谢影响。志愿者连续6天,每天分别食用2ml橄榄油(OO)、EPA-OO(1:1,W/W)、DPA-OO(1:1,W/W)或 DHA-OO(1:1,W/W),其中 OO 为安慰剂。在第 0、3和6天采集静脉血,利用气相色谱仪对肪酸含量进行测定。EPA干预显着提高红细胞膜磷脂EPA含量(第3和6天);DPA干预第6天显着提高红细胞膜磷脂EPA和DPA含量。EPA和DPA干预后的第3和6天显着提高血浆磷脂EPA和DPA含量;DHA干预显着提高血浆磷脂DHA含量(第6天)。DPA干预显着提高血浆甘油三酯EPA和DPA含量(第3和6天);DHA干预显着提高血浆甘油三酯DHA含量(第3和6天);DPA代谢合成DHA,并逆向生成EPA。EPA干预显着提高血浆胆固醇酯EPA(第3和6天)和DPA(第6天)含量;DHA干预显着提高血浆胆固醇酯DHA含量(第6天)。EPA、DPA和DHA干预对志愿者血浆血脂和血糖浓度无显着性影响。(第五章)综上所述,循证营养学分析显示膳食摄入n-3 PUFA显着降低NAFLD患者循环ALT、AST和甘油三酯浓度;循环n-3PUFA与代谢综合征发病风险呈显着负相关。动物模型显示,n-3 PUFA下调肝脏脂肪酸合成、激活脂肪酸β-氧化、并调控TLR-4/NF-κB信号通路关键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抑制了甘油三酯在肝脏蓄积,并改善代谢综合征风险因子。DPA和DHA干预在改善肝功能和心血管代谢风险因子方面优于EPA。人体试食交叉试验表明,膳食摄入EPA在血脂代谢合成DPA;但DHA逆转化生成DPA并不明显;DPA作为n-3 PUFA的储备库并入血脂中,既代谢合成DHA,又逆转化生成EPA。本项研究为n-3 PUFA对NAFLD和代谢综合征的防止提供重要理论基础;尚需开展大样本和多中心随机临床对照试验明确膳食摄入EPA、DPA和DHA与NAFLD生物标记物和代谢综合征风险因子的量效关系,为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二、肥胖儿童血浆胆固醇酯转运蛋白与血脂相关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肥胖儿童血浆胆固醇酯转运蛋白与血脂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1)APLP2基因变异体参与胆固醇代谢的分子机制及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新疆地区人群胆固醇代谢相关基因APLP2 新突变位点的筛查及甲基化水平检测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试剂、耗材和仪器设备
        1.3 实验方法
        1.4 质量控制
        1.5 统计学方法
        1.6 技术路线图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APLP2 基因新变异体参与胆固醇代谢的分子机制及功能研究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试剂耗材及仪器设备
        1.3 实验方法
        1.4 技术路线图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胆固醇代谢相关基因APLP2 与血脂异常的关联性研究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实验方法
        1.3 质量控制
        1.4 统计学分析
        1.5 技术路线图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APLP2在胆固醇代谢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个人简历
新疆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2)血脂水平及胆固醇稳态基因与乳腺癌的临床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前言
第一部分 乳腺癌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二)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临床资料收集
        2.3 血液标本采集及相关标准
        2.4 临床病理分期
        2.5 统计方法
    (三)结果
        3.1 分组信息
        3.2 乳腺癌组与健康对照组血脂水平对比分析
    (四)讨论
    (五)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乳腺癌与胆固醇稳态基因的相关性研究
    (二)材料和方法
        1 材料
        1.1 标本来源、数量及检测指标
        1.2 试剂和耗材
        1.3 仪器设备
        1.4 引物信息
        2 方法
        2.1 胆固醇检测
        2.2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2.3 qRT-PCR检测
        2.4 WesternBlot检测蛋白表达
        2.5 数据结果统计与分析
    (三)结果
        3.1 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
        3.2 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胆固醇含量的差异
        3.3 脂代谢相关基因在乳腺癌及其对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
        3.4 基于ROC曲线分析LDLR、HMGCR、SCARB1、ABCA1预测发生乳腺癌的效力
    (四)讨论
    (五)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胆固醇稳态的代谢机制
    参考文献
附录 中英文对照表
致谢

(3)亚麻籽肽降胆固醇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引言
    1.1 亚麻籽概述
        1.1.1 亚麻籽简介
        1.1.2 亚麻籽营养成分及其加工利用情况
    1.2 高脂血症的引发因素与治疗相关研究
    1.3 胆固醇及其体内代谢途径研究
        1.3.1 胆固醇概述
        1.3.2 胆固醇代谢概述
    1.4 机体胆固醇吸收抑制剂研究进展
        1.4.1 胰脂肪酶活性抑制剂研究现状
        1.4.2 胆固醇酯酶活性抑制剂研究现状
        1.4.3 胆固醇胶束抑制剂研究现状
        1.4.4 胆盐抑制剂研究现状
        1.4.5 Caco-2细胞模型的建立及胆固醇吸收抑制作用研究现状
    1.5 食物蛋白及多肽对胆固醇吸收的影响
    1.6 立题背景及意义
    1.7 主要研究内容
2 亚麻籽降胆固醇肽的酶解工艺优化及分级制备
    2.1 材料与仪器
        2.1.1 材料与试剂
        2.1.2 主要仪器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亚麻籽分离蛋白的制备
        2.2.2 亚麻籽降胆固醇活性肽的制备
        2.2.3 水解度的测定
        2.2.4 胆固醇胶束溶解度抑制率的测定
        2.2.5 亚麻籽降胆固醇活性肽的相对分子质量测定
        2.2.6 亚麻籽降胆固醇活性肽的超滤分离
        2.2.7 亚麻籽降胆固醇活性肽的氨基酸组成分析
        2.2.8 统计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蛋白酶的筛选
        2.3.2 Protease M酶解亚麻籽分离蛋白单因素实验
        2.3.3 Protease M酶解亚麻籽分离蛋白正交实验
        2.3.4 亚麻籽降胆固醇活性肽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2.3.5 亚麻籽肽超滤分离组分降胆固醇活性分析
        2.3.6 亚麻籽酶解肽超滤前后的氨基酸组成分析
    2.4 小结
3 亚麻籽肽体外降胆固醇效果研究
    3.1 材料与仪器
        3.1.1 实验材料
        3.1.2 主要仪器
    3.2 试验方法
        3.2.1 亚麻籽肽清除胆固醇实验
        3.2.2 亚麻籽肽结合胆酸盐实验
        3.2.3 亚麻籽肽的胰脂肪酶活性抑制实验
        3.2.4 亚麻籽肽的胆固醇酯酶活性抑制实验
        3.2.5 亚麻籽肽胆固醇胶束抑制实验
        3.2.6 统计学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亚麻籽肽胆固醇清除作用分析
        3.3.2 亚麻籽肽对胆盐的结合作用测定
        3.3.3 亚麻籽肽对胰脂肪酶活性的影响
        3.3.4 亚麻籽肽对胆固醇酯酶的影响
        3.3.5 亚麻籽肽对胆固醇胶束抑制作用的影响
    3.4 小结
4 亚麻籽肽对Caco-2单层细胞胆固醇吸收转运的影响
    4.1 材料与仪器
        4.1.1 实验材料
        4.1.2 主要实验试剂
        4.1.3 主要实验仪器
    4.2 试验方法
        4.2.1 Caco-2细胞的培养
        4.2.2 Caco-2单层细胞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4.2.3 亚麻籽肽对Caco-2细胞存活率的测定
        4.2.4 Caco-2细胞胆固醇转运实验
        4.2.5 统计学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Caco-2细胞单层模型的验证
        4.3.2 亚麻籽肽浓度对Caco-2细胞活性的影响
        4.3.3 亚麻籽肽对Caco-2细胞胆固醇吸收转运的影响
    4.4 小结
5 亚麻籽肽对高脂血症大鼠的降胆固醇作用及机制研究
    5.1 材料与仪器
        5.1.1 材料与试剂
        5.1.2 实验动物
        5.1.3 主要仪器设备
    5.2 实验方法
        5.2.1 大鼠分组与给药
        5.2.2 血脂水平检测
        5.2.3 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胆固醇相关蛋白表达
        5.2.4 数据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亚麻籽肽对高脂血症大鼠体质量的影响
        5.3.2 亚麻籽肽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
        5.3.3 亚麻籽肽对大鼠肝脏ABCG5/ABCG8蛋白表达的影响
        5.3.4 亚麻籽肽对大鼠肝脏CYP7A1蛋白表达的影响
        5.3.5 亚麻籽肽对大鼠肝脏NPCIL1蛋白表达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7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4)冠心病患者中FGF21与CETP以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实验方法
    1.3 统计处理
2 结果
    2.1 冠心病与对照组的资料比较
    2.2 冠心病与对照组的HCY、FGF21及CETP的比较
    2.3 冠心病的多因素回归分析及FGF21 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
    2.4 冠心病患者中 FGF21 与 CETP、HDL-C 及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心房颤动患者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新疆维吾尔族心房颤动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1 研究内容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
        1.4 质量控制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新疆维吾尔族心房颤动患者SCN5A基因、CETP基因多态性关联研究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内容与方法
        1.3 质量控制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新疆维吾尔族心房颤动患者Cx40 基因、AGT基因及eNOS基因多态性关联研究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内容与方法
        1.3 质量控制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心房颤动患者易感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个人简历
导师评阅表

(6)四周运动结合饮食干预改变肥胖男性青少年血清HDL亚型分布及MicroRNA-223水平(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肥胖问题的现状
        2.1.1 青少年肥胖的原因及影响
        2.1.2 运动结合饮食干预对肥胖青少年的影响
    2.2 高密脂蛋白(HDL)
        2.2.1 HDL亚型及功能
        2.2.2 运动结合饮食干预对血清HDL的影响
    2.3 MICRORNA
        2.3.1 MicroRNA的调控方式
        2.3.2 与肥胖相关的MicroRNAs
    2.4 MICRORNA-223
        2.4.1 MicroRNA-223 的功能
        2.4.2 HDL与 MicroRNA-223
        2.4.3 运动结合饮食干预对血清MicroRNA-223 的影响
    2.5 创新点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及入选标准
        3.1.1 研究对象
        3.1.2 入选标准
        3.1.3 排除标准
    3.2 研究方法
        3.2.1 运动干预
        3.2.2 饮食干预
    3.3 测试指标及方法
        3.3.1 身体成分及身体形态基本指标的测试
        3.3.2 血液指标的测定
        3.3.3 实验器材
    3.4 数据分析
4 研究结果
    4.1 干预前后身体形态、身体成分的变化
    4.2 干预前后血清HDL亚型浓度的变化
    4.3 干预前后MICRORNA-223 及肥胖相关炎性因子的变化
    4.4 HDL亚型与MICRORNA-223 及相关炎症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5 讨论
    5.1 运动结合饮食干预对肥胖男性青少年身体形态及成分的影响
    5.2 运动结合饮食干预对肥胖男性青少年HDL亚型的影响
    5.3 运动结合饮食干预对MICRORNA-223 的影响
6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局限性
参考文献
致谢

(7)土鳖虫抗高胆固醇血症模型内参基因筛选及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中药土鳖虫研究进展
        1.1.1 土鳖虫化学成分及炮制方法
        1.1.2 土鳖虫药理作用
        1.1.3 土鳖虫药理作用分子机制研究
    1.2 高胆固醇血症模型研究
        1.2.1 正常兔脂类代谢特点
        1.2.2 胆固醇模型兔相关研究
    1.3 内参基因研究
        1.3.1 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影响因素
        1.3.2 不存在通用内参基因
        1.3.3 评估内参基因算法
    1.4 胆固醇代谢相关基因
        1.4.1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1.4.2 肝X受体
        1.4.3 ATP结合盒转运体A1
        1.4.4 固醇调节原件结合蛋白
        1.4.5 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
        1.4.6 法尼酯衍生物X受体
        1.4.7 胆固醇7α-羟化酶A1
    1.5 中药与肝损伤
    1.6 实验研究目标、内容和创新点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动物与饲养管理
        2.1.2 土鳖虫粉和饲料
        2.1.3 仪器和试剂
    2.2 实验方法
        2.2.1 实验流程
        2.2.2 建立模型和收集样品
        2.2.3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2.2.4 Western blot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2.3.1 数据分析
        2.3.2 内参基因评估算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模型建立
        3.1.1 一般表征观察
        3.1.2 高胆固醇血症兔模型
        3.1.3 土鳖虫抗胆固醇模型
    3.2 土鳖虫抗兔高胆固醇血症模型内参基因评估
        3.2.1 内参基因标准曲线和熔解曲线
        3.2.2 九个内参基因在4种组织中稳定性排序
        3.2.3 四种组织中最佳内参基因数量
        3.2.4 四种组织中9个内参基因综合评估
    3.3 固醇代谢相关基因在肝脏中表达
        3.3.1 验证肝脏中最稳定内参基因
        3.3.2 肝脏中胆固醇代谢相关基因转录水平表达
        3.3.3 肝脏中胆固醇代谢相关基因翻译水平表达
    3.4 肝功影响
4 讨论
    4.1 哈白兔适合高胆固醇血症研究
    4.2 内参基因确定受多种因素影响
        4.2.1 内参基因具有组织、条件特异性
        4.2.2 不同算法结果存在差异
    4.3 土鳖虫多靶点抗胆固醇效应
        4.3.1 最适内参基因验证
        4.3.2 LDLR表达
        4.3.3 LYRα表达
        4.3.4 ABCA1表达
        4.3.5 SREBP-2表达
        4.3.6 HAMGCR表达
        4.3.7 FXRα表达
        4.3.8 CYP7A1表达
        4.3.9 转录与翻译水平表达结果存在异同
        4.3.10 土鳖虫抗胆固醇多靶点效应
    4.4 药物性肝损伤
    4.5 问题和展望
        4.5.1 高胆固醇血症模型
        4.5.2 内参基因
        4.5.3 土鳖虫抗高胆固醇血症机制
        4.5.4 关于肝损伤研究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CETP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发病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材料(资料、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主要实验仪器
    3 主要实验试剂
    4 方法
    技术路线
结果
    1 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吻合度检验
    2 急性脑梗死组与对照组的基线资料对比
    3 脑梗死患者不同基因型蛋白表达水平比较
    4 脑梗死发病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5 不同斑块性质人群基线资料比较
    6 斑块性质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7 斑块性质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9)电针与穴位埋线治疗痰浊阻遏型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西医对高脂血症的研究概况
        1.1.1 概念
        1.1.2 发病机制
        1.1.3 高脂血症的临床表现
        1.1.4 高脂血症的临床诊断
        1.1.5 高脂血症的治疗
    1.2 中医对高脂血症的研究概况
        1.2.1 高脂血症的中医认识
        1.2.2 病因病机
        1.2.3 中医治疗方法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病例选择
        2.1.1 样本量估算
        2.1.2 病例来源及分组方法
        2.1.3 诊断标准
        2.1.4 纳入标准
        2.1.5 排除标准
        2.1.6 中止病例标准
        2.1.7 脱落标准及处理
    2.2 研究方法
        2.2.1 治疗方法
        2.2.2 观察指标
        2.2.3 统计方法
    2.3 研究结果
        2.3.1 治疗前三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2.3.2 治疗前三组患者基本情况比较
        2.3.3 治疗前三组患者血脂成分情况比较
        2.3.4 治疗前三组患者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比较
        2.3.5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基本情况比较
        2.3.6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
        2.3.7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比较
        2.3.8 三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临床疗效比较
    2.4 不良事件处理及脱落病例
        2.4.1 晕针
        2.4.2 滞针
        2.4.3 血肿
        2.4.4 断针
        2.4.5 脱落病例
第三章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附件1:统计学处理合格证明
详细摘要

(10)n-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和代谢综合征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概述
        1.1.1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简介
        1.1.2 NAFLD的发病机制
        1.1.3 NAFLD的治疗策略
    1.2 葡萄糖和果糖代谢与NAFLD的关系
    1.3 n-3 PUFA与NAFLD
        1.3.1 n-3 PUFA生物学功能
        1.3.2 n-3 PUFA与NAFLD的关系
    1.4 代谢综合征概述
        1.4.1 代谢综合征简介
        1.4.2 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
        1.4.3 代谢综合征发病机理
        1.4.4 代谢综合征防治策略
    1.5 n-3 PUFA与代谢综合征
    1.6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目的
        1.6.3 研究意义
第二章 n-3 PUFA与NAFLD和代谢综合征的关系-荟萃分析
    2.1 n-3 PUFA与NAFLD的关系-荟萃分析
        2.1.1 引言
        2.1.2 材料与方法
        2.1.3 结果
        2.1.4 讨论
        2.1.5 结论
    2.2 膳食和循环n-3 PUFA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荟萃分析
        2.2.1 引言
        2.2.2 材料与方法
        2.2.3 结果
        2.2.4 讨论
        2.2.5 结论
第三章 fat-1小鼠抑制NAFLD形成的分子机制
    3.1 引言
    3.2 试验材料与仪器
        3.2.1 试验动物
        3.2.2 主要试剂
        3.2.3 仪器与设备
    3.3 试验方法
        3.3.1 fat-1与野生型小鼠随机分组与试验设计
        3.3.2 样本收集
        3.3.3 生化分析
        3.3.4 肝脏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测定
        3.3.5 肝脏磷脂脂肪酸组成分析
        3.3.6 肝脏脂肪酸合成和TLR-4/NF-κB信号通路关键基因测定
        3.3.7 免疫印迹法测定肝脏脂肪酸合成和TLR-4通路关键蛋白
        3.3.8 肝脏和附睾脂肪组织学分析
        3.3.9 统计分析
    3.4 结果
        3.4.1 能量摄入与体重
        3.4.2 高脂高糖干预对血清和肝脏生化参数影响
        3.4.3 高脂高糖干预对肝脏磷脂脂肪酸组成影响
        3.4.4 高脂高糖干预对糖脂代谢和TLR-4/NF-κB信号通路基因表达影响
        3.4.5 高脂高糖干预对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3.4.6 组织学分析
    3.5 讨论
    3.6 结论
第四章 EPA、DPA和DHA干预对NAFLD小鼠肝功能和心血管风险因子的影响
    4.1 引言
    4.2 试验材料与仪器
        4.2.1 试验材料
        4.2.2 主要试剂
        4.2.3 仪器与设备
    4.3 试验方法
        4.3.1 小鼠随机分组与试验设计
        4.3.2 脏器收集
        4.3.3 血清生化因子测定
        4.3.4 肝脏中TG和TC测定
        4.3.5 肝脏磷脂脂肪酸测定
        4.3.6 肝脏脂肪酸合成和TLR-4/NF-κB信号通路中关基因表达检测
        4.3.7 免疫印记分析
        4.3.8 肝脏和附睾脂肪组织学分析
        4.3.9 统计分析
    4.4 结果
        4.4.1 体重和能量摄入
        4.4.2 EPA、DPA和DHA干预对血清心血管代谢风险因子影响
        4.4.3 EPA、DPA和DHA干预对炎症因子影响
        4.4.4 EPA、DPA和DHA干预对肝脏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影响
        4.4.5 EPA、DPA和DHA干预对肝脏和附睾脂肪组织形态学影响
        4.4.6 EPA、DPA和DHA干预对肝脏磷脂脂肪酸组成影响
        4.4.7 EPA、DPA和DHA干预对肝脏关键基因mRNA表达水平影响
        4.4.8 EPA、DPA和DHA干预对关键蛋白表达水平影响
    4.5 讨论
    4.6 结论
第五章 EPA、DPA和DHA在健康人群的代谢研究
    5.1 引言
    5.2 试验材料与仪器
        5.2.1 试验材料
        5.2.2 主要试剂
        5.2.3 仪器与设备
    5.3 试验方法
        5.3.1 志愿者招募
        5.3.2 干预策略
        5.3.3 脂肪酸含量分析
        5.3.4 生化指标测定
        5.3.5 统计分析
    5.4 结果
        5.4.1 志愿者基本信息
        5.4.2 红细胞磷脂脂肪酸含量
        5.4.3 血浆磷脂脂肪酸含量
        5.4.4 血浆甘油三酯脂肪酸含量
        5.4.5 血浆胆固醇酯脂肪酸含量
        5.4.6 EPA、DPA和DHA干预对血浆生化指标影响
    5.5 讨论
    5.6 结论
第六章 研究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四、肥胖儿童血浆胆固醇酯转运蛋白与血脂相关性(论文参考文献)

  • [1]APLP2基因变异体参与胆固醇代谢的分子机制及功能研究[D]. 贾林·阿布扎力汗.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8)
  • [2]血脂水平及胆固醇稳态基因与乳腺癌的临床相关性研究[D]. 牛霏.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3]亚麻籽肽降胆固醇作用的研究[D]. 刘晓静.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4]冠心病患者中FGF21与CETP以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研究[D]. 高宏伟. 山西医科大学, 2020(10)
  • [5]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心房颤动患者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研究[D]. 班努·库肯.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8)
  • [6]四周运动结合饮食干预改变肥胖男性青少年血清HDL亚型分布及MicroRNA-223水平[D]. 毛彩凤. 武汉体育学院, 2020(11)
  • [7]土鳖虫抗高胆固醇血症模型内参基因筛选及分子机制研究[D]. 张震. 东北农业大学, 2019(01)
  • [8]CETP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发病相关性研究[D]. 吕佳. 皖南医学院, 2019(12)
  • [9]电针与穴位埋线治疗痰浊阻遏型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D]. 谢玉龙.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10]n-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和代谢综合征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 郭晓飞. 浙江大学, 2018(05)

标签:;  ;  ;  ;  ;  

肥胖儿童血浆胆固醇酯转运蛋白与血脂的相关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