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构想(论文文献综述)
蔡汉斌[1](2020)在《澳门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构想》文中指出2016年,澳门理工学院开设了港澳地区首个对外汉语本科专业。该专业在澳门的起步较晚、处于摸索阶段,现时的专业特色仍不够鲜明。另外,考虑到澳门与内地的社会语言环境、教育系统有别,再加上澳门政府近年颁布的《高等教育学分制度》对该专业的课程总学分作出了限制,这些因素都影响着澳门该专业课程设置的发展。因此,在即将迎来首届毕业生之际,本文从学生的角度对该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了评估,冀有效提高澳门该专业课程设置的实用性与针对性。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结果,总结了现时课程设置方案中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培养目标三大方面存在的问题,在保留特色、改善不足的前提下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构想。
王纱纱[2](2020)在《大德育视域下高校古代文学教学体系的总体构想》文中提出在高校中开展古代文学大德育教学,具有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和优化古代文学教学体系的双重重要意义。从教学现实出发,教育者可以从梳理古代文学中的德育内容,宏观上构建古代文学德育纵向、横向网络,微观上改革教学方法、考试方式及加强实践活动等维度积极探索,推进大德育格局的形成,促进大学生知识与品德的和谐发展。
王纱纱[3](2020)在《高校、家庭、社会大德育体系建构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策略与实践——以微信公众号“文情德风”为例》文中提出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可借助微信平台建构高校、家庭、社会大德育体系,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大德育体系构建下古代文学教学的策略涉及实施方式、原则和内容设计等诸多方面,微信公众号"文情德风"进行了有益的实践探索。
张然[4](2020)在《“珞珈龙学”研究》文中指出《文心雕龙》研究是中国古代文论研究领域的显学,自黄侃先生拉开了《文心雕龙》研究的现代序幕,一代代学者砥砺前行。现如今,《文心雕龙》研究被称为“龙学”,这项研究已经成果斐然、蔚为大观。武汉大学位于中国的中部,其前身是晚清名臣张之洞在1893年创办的自强学堂,武大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最早的百年老校之一。《文心雕龙》与武汉大学的缘分,也已有百年历程。1914至1919年,黄侃先生于北京大学传授《文心雕龙》。1919年离开北大后,他将有关《文心雕龙》的课程带至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武昌中华大学等高校,珞珈龙学由此开启。时至今日,已逾百年。黄侃、朱东润、刘永济、刘绶松、刘纲纪、吴林伯、易中天、罗立乾、李建中等多位先生的薪火相传,力保珞咖龙学历经风雨,仍龙脉不断。梳理珞珈龙学的百年历程,可分成三个阶段:阶段一,珞珈龙学初创期(20世纪初至50年代),这一阶段的代表学人有黄侃、朱东润、刘永济三位先生。黄先生是导夫先路之人,在学术研究和三尺讲坛上,均点燃了珞珈龙学的星星之火。朱先生接棒,以一部《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贡献了精彩的“刘勰”一章,进一步强化了对义理阐释的重视。刘先生则是筑其重镇式的学者,《文心雕龙校释》一书成为“龙学”经典,由此奠定了珞珈龙学重义理阐释、重宏观研究的学派特质。这三位先生皆注重理论阐释,尤其关注刘勰的创作论思想,此研究倾向对路珈龙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后的俊贤们基本都沿着这一方向,不断深化、拓展。同时,对理论阐释重视的背后,也有着学者们借古鉴今的良苦用心,注重现实的研究品格开始逐渐显现。简言之,初创期的珞珈龙学之特点可以概括为:开始重视对义理的阐释,并从整体、全面的角度对《文心雕龙》做研究。阶段二,珞珈龙学发展期(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这一阶段的代表学人有刘绶松、刘纲纪、吴林伯、易中天、罗立乾五位先生。刘绶松先生的学术蓬勃期遇上了政治运动的蓬勃期,他的“龙学”研究有着深刻的时代印记,时时处处都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角度,去分析刘勰文学思想中的文学与政治关系的相关理论。虽然这种研究视角在无形中削弱了对《文心雕龙》审美思想的探讨,但却成为珞珈龙学现实品格的一种独特的表现。珞珈龙脉传至刘纲纪先生,刘先生凭借极高的理论水平,使珞珈龙学又上了一个高度。他以极强的逻辑性建构了刘勰美学思想的理论体系,并将刘勰及《文心雕龙》定位为哲学家与哲学典籍,这一观点仍时常被后学征引。同时,其专着《刘勰》是较早在台出版的来自大陆的学术专着,是珞珈龙学扩大对外影响的一个范例。吴林伯先生则是珞珈龙学中不容忽视的一位大家,虽着作等身,但所获声名并不相称,这与其专着《<文心雕龙)义疏》《<文心雕龙>字义疏证》出版时间较晚有关,但吴先生真正做到了校注释义全面发展,又因国学基本功扎实,其“龙学”着述功力深厚,是“龙学”界亟待挖掘的一座宝藏。吴先生还指导过一篇硕士论文《<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此文的作者是易中天先生,他同刘纲纪先生一样也研究了《文心雕龙》的美学问题。这篇讨论《文心雕龙》美学问题的论文,历经多次修改后,出版了同名专着《<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是首部研究《文心雕龙》美学思想的专着。发展期的最后一位代表人物是罗立乾先生,他同吴先生一样,在校注释义方面均有建树。他对刘永济先生及《文心雕龙校释》素有研究,其《新译文心雕龙》明显有《校释》的影子。罗先生还注重探讨《文心雕龙》的当下之用,在珞珈龙学现实品格方面,极具代表性。发展期的这几位代表人物,沿着初创期先贤们奠定的重义理、重宏观的研究方向,继承并光大了珞珈龙学的这种学统。无论是刘绶松先生被誉为“《文心雕龙》理论研究的奠基石”①的《<文心雕龙)初探》,还是刘纲纪、易中天两位先生在建构刘勰美学思想理论体系方面的努力,抑或是吴林伯先生对刘勰文学思想与其它典籍理论之间关系的厘清,以及罗立乾先生对《文心雕龙》理论精义当下之用的多番探讨,这些都彰显了珞珈学人对初创期先贤们理论品格的自觉追求,以及对刘勰文学思想古为今用的现实性考虑。概言之,发展期的珞珈龙学承接了初创期的研究方向与学术品格,在政治运动纷杂的历史时期没有放弃对刘勰及《文心雕龙》的研究,并想方设法从各种角度为刘勰及《文心雕龙》赋予“新生”,这也使得现实的品格一直流淌在珞珈龙学的血脉中,并成为其一大亮点。改革开放后,珞珈龙学的发展日益蓬勃。研究领域及方向日渐多元,理论着述都具有较高的研究水平,对外交流不断扩大。这些都使珞珈龙学的实力得到了极大的增强,现今珞珈龙学已成为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都不容忽视的“龙学”学派。阶段三,珞珈龙学拓新期(2001至2019年),这一时期的珞珈龙学成果不断,学人辈出,李建中先生是此期代表。他在《文心雕龙》文本的译注,理论的阐释与解读,刘勰的人格精神,“龙学”的学术史等多个研究领域,皆有涉猎。依靠以中西比较和古今对话的学术思路,他为新世纪的珞珈龙学不仅贡献了《文心雕龙讲演录》《文心雕龙导读》《龙学档案》等重要成果,还凭借“青春版《文心雕龙》”成功地完成了《文心雕龙》课程的教改。拓新期的其他珞珈学人同样在注重理论研究,强调现实针对性方面做出了诸多努力,对《文心雕龙》各种重要理论、观点、命题的探讨仍旧是主要的研究选题。尤其是珞珈讲坛上的老师善于把《文心雕龙》的理论研究与学科的学术动向相结合,对学生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珞珈龙学整体发展情况良好、有序。尤其是2011年成功承办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年会后,珞珈龙学更是维持每年都有相关“龙学”着述发表的势头,而这也体现了珞珈龙学积极的人才培养工作和合理的人员梯队建设。总体而言,新时期珞珈龙学的着述质量及学界认可度均较高,研究具有多学科、跨学科及多视角的特点,并开始有意识地总结前辈学人及整个学派的研究成果。不过,发展至百年的该学派仍然没有出现可以比肩《文心雕龙校释》的经典之作,缺乏可以扛鼎的“龙学”专着。这是种遗憾,但更是对珞珈龙学的鞭策与期待。总之,珞珈龙学以20世纪初黄侃先生在武昌高等师范学校的讲坛上传授《文心雕龙》为发端,以刘永济先生在武汉大学讲授《文心雕龙》并将讲义集结成书,作为其学统正式确立的重要标志。代表学人及作品有刘永济先生的《文心雕龙校释》、刘纲纪先生的《刘勰》、吴林伯先生的《<文心雕龙>义疏》、易中天先生的《<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罗立乾先生的《新译文心雕龙》以及李建中先生的《文心雕龙讲演录》等。该学派的主要特点在于注重对《文心雕龙》做整体性的研究,善于从义理阐释的角度去剖析刘勰的文学思想,突出学术研究的现实品格并着力与教学相结合。
陈希[5](2020)在《针对汉硕留学生的中国古代经典选本《诗经》部分的研究与编写》文中提出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汉语热”遍及全球,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学习汉语。因此,针对留学生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也应运而生。而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特色、极具代表性的一部分,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作用日益体现。首先,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中国古代文学经典是汉硕留学生培养方案中重要的一部分,学习与研究它能够使留学生更加深入、直观地接受与理解中华文化。其次,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我们不能忽视文学作品的传播对跨文化交际与理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最后,古代文学经典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真实语料,能够直观地提升留学生听说读写各方面语言能力。然而,不论是在实际的汉硕留学生培养工作中,还是在学界科研方向与成果中,都难觅针“对汉硕留学生的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的身影。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少于量,目前国内还没有这样一本专门针对汉硕留学生编写的中国古代文学经典选本。第二,短于质,目前学界对汉语教学初级阶段的工具性教材研究已经日臻成熟,但对中高级阶段,特别是中高级阶段的文学性教材研究却相对薄弱。因此,针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留学生选编一套中国古代文学经典选本,是非常有必要且有研究价值的。《诗经》是中国诗歌总集的滥觞,它的出现掀开了中国诗歌的辉煌篇章。全书收集诗歌三百余篇,体现了西周至春秋时期的社会风貌,是中国古代文学现实主义的开端。汉武帝时《诗经》被确立为儒家经典,成为《五经》之一。根据考古学研究成果,《诗经》最早从汉朝开始经丝绸之路传出,魏晋南北朝时期传入朝鲜,唐代传入日本,十六世纪经传教士传入欧洲。近代以来,随着汉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升温,《诗经》也成为世界汉学界的一个研究热点。因此,我选择《诗经》作为我选题的主题。本文一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节是绪论部分,将重点介绍选题缘由及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研究方法。第二章节是对《诗经》的一个整体介绍,包括《诗经》的内容、艺术特色、在国内各阶段的接受史。第三章节是针对汉硕留学生的中国古代文学经典选本《诗经》这一部分编选的定位与意义,其中定位分别从“经典”、“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世界文学”三个方向来寻找,而意义则从汉硕留学生、汉语教师、汉语国际推广三个方面来进行确立。第四章是针对汉硕留学生中国古代文学经典选本《诗经》部分的选录准备,通过对国内外古代文学经典选本《诗经》部分的对比研究,探讨出几个选录依据。第五章节是最重要的一个章节,重点是呈现针对汉硕留学生的中国古代文学经典选本《诗经》部分的经典选编体例与样章,最后一章是研究的一个总结与反思。样章中主要呈现了《诗经》中的三首古诗进行讲解,分别是《关雎》、《芣苢》、《击鼓》。第一首《关雎》是《诗经》的开篇之作,并且典型地呈现了《诗经》中“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而第二首诗《芣苢》则是一首典型的民歌,直观地反映了中国早期的农业文化。第三首诗《击鼓》则是以战争为主体,呈现了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并且表现了一定的反战思想。通过以上三首诗歌的学习,既能帮助留学生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也能提高留学生对汉语的感知能力与理解能力。
李梦萍[6](2019)在《秘书学本科专业定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有关秘书学本科专业定位的研究并不多,现有研究着眼于秘书学学科归属,研究视角不够全面、系统,且缺乏针对性。本文以秘书学本科专业为研究对象,以定位理论为基础,运用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剖析秘书学本科专业定位的内涵、现状及原因,并据此提出秘书学本科专业定位解决措施。首先,以定位理论为基础,阐明秘书学本科专业找准自身定位的重要意义,并说明定位过程需遵循五项原则,定位内涵包括自我定位、学校及政府定位、社会定位三个维度。其次,从现有秘书学本科专业入手,以大量基础数据探析学科发展环境特征及发展现状,得出当前秘书学本科专业在自我定位上存在专业核心竞争力不足、忽略外部宏观发展环境、人才培养方向缺乏细化的问题,在学校及政府定位中存在专业发展潜力被忽视、管理制度不健全的问题,在社会定位上缺乏行业内共同认可的权威评价机制。再次,结合实际调查与案例思考专业定位影响因素,分析出秘书学本科专业定位内部主要受专业负责人领导力及师资队伍情况影响,外部主要受政策因素与市场因素影响。最后,分别从秘书学本科专业定位预设、定位策略及定位路径层面,提出秘书学本科专业定位措施。
梅新林[7](2019)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70年发展特征与总体趋势》文中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历史时段:在第一时段"破旧立新、历经坎坷"的30年(1949—1978)中,主要通过确立马克思主义核心地位而实现当代学术价值导向和学术研究范式的重建,由此形成社会学—政治学批评的学术主潮;在第二时段"拨乱反正、多元发展"的20余年(1978—2000)中,经过1980年代的改革开放、拨乱反正之后,从美学热、新方法热与文化热之三"热",到"重写文学史"大讨论、人文精神大讨论与世纪反思大讨论之三"论"的前后相继,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由此走上多元发展之路;在第三时段"开拓创新、学科自觉"的近20年(2000—2019)中,通过世纪之交的百年反思,进而汇合为文献集成、跨界融合、文本回归、技术支撑、理论自觉等五大趋势与重要成果,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也标志着当前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的理论自觉,并预示着未来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发展方向。
何昆[8](2018)在《《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1919-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诗经》自结集起一直是中国学术史上关注的重点,历代的《诗经》研究论着可谓汗牛充栋,但“五四”之前对《诗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学、文字训诂、名物制度等方面,对《诗经》民俗的研究尚未成为关注点。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中西文化的交融碰撞激发出学者们的新思想,将传统《诗经》学研究中对民俗的关注大力发扬,使《诗经》民俗成为学术研究的重点之一。1919——1949年间,学术界名家辈出,学贯中西的学者们以新的观念重新审视《诗经》研究,在研究观念、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等方面多有创见。《诗经》不再被视为顶礼膜拜的经典,而是被视为民间歌谣总集。学者们开始采用新的研究视角、新的研究方法来阐释《诗经》,尤为突出的是对《诗经》民俗事象的研究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本篇论文包括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绪论包括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所涉及的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第一章主要从近代社会转型与《诗经》新阐释;中西文化碰撞与《诗经》学研究新变;新式出版与《诗经》研究新风向三个方面对《诗经》民俗学阐释的文化背景进行了论述。第二章主要从新译今译与《诗经》民俗学阐释;文学史教科书与《诗经》民俗学阐释;民国期刊与《诗经》民俗学阐释三个方面对《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成果进行归纳总结。第三章主要从由经到俗的《诗经》研究新局面和经俗交汇的《诗经》民俗学阐释特色两方面对《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价值进行了论述。第四章主要对《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意义和《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局限进行了分析。结语主要对《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情况进行简要总结和展望。
赵卫东[9](2018)在《地方性高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慕课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文中认为在慕课成为全球化潮流的背景下,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慕课教学改革在国内一些地方高校初步展开。由于理念定位和设计规划方面的偏差与失误,对慕课教学改革产生了一些认知误区,突出表现在以技术理性统筹改革过程,机械移植和嫁接西方慕课资源和教学模式,忽视古典文学的本土性与情感教育的重要性,改革过程缺少制度化、常规化措施等。结合慕课改革实践中的现状和问题,从教学模式的转变、教学环节的整合、审美活动的拓展、科研潜能的开发等方面进行了深刻反思,并探索了走出慕课教学认知误区的具体途径,以期对地方性创新型人才机制的培养和形成提供依据。
黄真金[10](2017)在《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之关系研究》文中提出语文高考是我国高考中重要的科目,语文教育是基础教育中关键的学科。长时期以来,我国的中学语文教育,深受语文高考的束缚和牵制。为了把握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关系,本文主要运用文献分析法、历史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在纵向上梳理了近百年不同历史时期语文高考、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把握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关系,寻找规律。横向上把二者的关系放到动态的社会环境中来考察,同时关注外在客观条件对二者互动的影响。本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概述研究的缘起与意义,综述文献,界定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相关概念,厘定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章分析语文高考与影响语文高考的外部环境因素一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第三章回顾民国时期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历程,分析二者互动的情况及对当下的启示。第四章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至“文革”结束、高考恢复之前语文高考、中学语文教育起步发展的情况,把握二者互动的特点,寻找与当下问题有关的根源。第五章研究高考恢复以来至语文新课程改革之前,语文高考、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情况,探讨二者间的关系、成因及其对当下的启示。第六章梳理“新课改”以来语文高考、中学语文教育改革的历程,通过调研,结合现象,分析结果,得出这一时期语文高考依旧过度牵制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这一基本事实。第七章剖析实施“新课改”以来,语文高考仍旧过度牵制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问题根源,结合当下国家对高考制度改革的宏观政策指导和行动,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语文高考,提出完善语文高考改革制度、促进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良性互动的构想与建议。本文获得的结论,主要有:第一,语文高考“指挥”中学语文教育现象,其形成的历史根源是:“文革”结束初期,国家急需人才,语文高考肩负着“为国选材”的大任,地位突出。经历“文革”重创,中学语文教育元气大伤,由于学科建构还很不成熟,只能顺应语文高考的需求发展。高考“指挥棒”对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牵制作用,逐渐形成。第二,语文高考本应是中学语文教育中的一环,但是,当语文高考的结果对个人,学校利益所产生的的利害关系过大时,高考就远远超越了教育中的“一环”的定位。外在客观条件,促使语文高考逐渐变化为能够干预、牵制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矛盾的一方”,甚至被当作中学语文教育的目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关系,已经发展得极不正常。以满足高考需要为目的的“应试”中学语文教育,扭曲了教育的本质,妨碍了中学语文教育的健康发展,也给师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很大的伤害。第三,本世纪兴起的中学语文新课程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之间这种畸形的关系。主要原因在于:十余年间,我们抓住矛盾的一方面——中学语文进行课程改革,对促成矛盾的外在环境,改革的力度显然不够。而在这组矛盾中,最主要的一方应该是语文高考,因此,本文重点讨论如何完善语文高考改革制度、促进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良性互动。藉由相关结论,本文提出缓解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矛盾的构想与建议。就改革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互动的外部条件而言:政府要树立正确人才观,健全用人机制;缩小行业差距,加快民主进程。教育管理部门要提高管理水平,减少功利评价;深化高考改革,提升高校办学质量。学校要坚守教育立场,坚定育人目标;转变评价观念,改革评价制度。社会和家庭要理性看待高考,淡化功利色彩。在中学语文教育方面:中学语文教育要坚守育人目标;坚定学科基础;坚持课程改革方向;坚决落实“课改”内容。在语文高考改革的层面:改革考试方式的建议包括:增添对汉语“口语表达与交流”素养的考查;尝试“开卷+闭卷”结合考试;改革考试题型。完善考试内容改革的建议包括:“语文知识”考查要更贴近时代及学生的生活需求;“现代文阅读”内容要更加自由多样;要提高“写作能力考查”命题质量。改进语文高考考试评价的建议包括:提高考试评价水平和质量;组建专业试卷评阅队伍;恰当运用语文高考成绩。
二、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构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构想(论文提纲范文)
(1)澳门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构想(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背景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一)培养目标 |
(二)课程设置 |
三、澳门该专业课程设置的问题及改革构想 |
(一)课程结构 |
(二)课程内容 |
1. 必修课的改革构想 |
(1)汉语及语言学基础模块 |
(2)文学文化模块 |
(3)教学模块 |
(4)外语模块 |
(5)实践模块 |
(6)研究模块 |
2. 选修课的改革构想 |
(1)增设普通话课程 |
(2)增设“中华才艺”课程 |
(3)注重各课程模块的平衡 |
3. 其他改革构想 |
(1)保证合作院校完成既定课程 |
(2)重视简化汉字的培养 |
(3)区别于语文师范专业 |
(三)培养目标 |
四、主要结论与反思 |
(3)高校、家庭、社会大德育体系建构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策略与实践——以微信公众号“文情德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以微信平台建构高校、家庭、社会大德育体系的可行性 |
二、以微信平台建构家庭、高校、社会大德育体系的策略 |
三、古代文学教学大德育公众号“文情德风”的实践 |
(4)“珞珈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初创期的“珞珈龙学” |
第一节 珞珈龙学的奠基 |
一、珞珈龙学之诞生 |
二、黄侃与珞珈龙学 |
三、朱东润的“龙学”成果 |
第二节 刘永济:珞珈龙学之功臣 |
一、“龙学”专着之特点 |
二、《文心雕龙校释》义理研究 |
三、“龙学”对词学的影响 |
四、“龙学”的中西比较思维 |
第二章 发展期的“珞珈龙学”(上) |
第一节 珞珈龙学的发展 |
一、珞珈龙学之长成 |
二、胡国瑞的“龙学”成果 |
第二节 刘绶松对“龙学”的贡献 |
一、高度强调政治性的学术研究思路 |
二、论《文心雕龙》中的现实主义 |
三、关于《文心雕龙》研究的“阶级性” |
四、刘绶松“龙学”之特点 |
第三节 刘纲纪的“龙学”成就 |
一、对刘勰及其《文心雕龙》的定位 |
二、《文心雕龙》的美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
三、刘勰的人格精神、佛学思想与思维模式 |
四、对刘勰生平事迹之考证 |
五、与刘纲纪先生的商榷 |
第四节 吴林伯:珞珈“龙学”的巨匠 |
一、极富特点的“龙学”着作 |
二、论《文心雕龙》诸命题 |
三、论《文心雕龙》与其它典籍的关系 |
四、吴林伯“龙学”治学方法 |
第三章 发展期的“珞珈龙学”(下) |
第一节 易中天的“龙学”着作 |
一、《文心雕龙》之文学本体论 |
二、《文心雕龙》之创作规律论 |
三、《文心雕龙》之审美理想论 |
四、易中天对珞珈龙学的贡献 |
第二节 罗立乾的“龙学”着述 |
一、《新译文心雕龙》的“承”与“新” |
二、两大类“龙学”论文 |
三、罗立乾对“龙学”的态度 |
第四章 拓新期的“珞珈龙学” |
第一节 新世纪的珞珈龙学 |
一、论文的定量和定性分析 |
二、珞珈龙学之壮大 |
第二节 李建中:传承“珞珈龙学”的薪火 |
一、发现《文心雕龙》的诗性智慧 |
二、重释《文心雕龙》的关键词 |
三、创生《文心雕龙》青春版 |
结语 |
一、珞珈龙学的现实品格 |
二、珞珈龙学的辐射效应 |
附录 “珞珈龙学”大事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针对汉硕留学生的中国古代经典选本《诗经》部分的研究与编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全球一体化背景下的汉语国际教育 |
1.1.2 文学课程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
1.1.3 中高级汉语国际教育文学类教材现状 |
1.2 选题研究意义 |
1.3 选题研究现状 |
1.3.1 针对“中高级汉语教材”的研究 |
1.3.2 针对“留学生中国古代文学教材”的研究 |
1.3.3 针对“中国古代文学经典观及其重塑”的研究 |
1.3.4 针对“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留学生培养方案”的研究 |
第二章 《诗经》简述 |
2.1 《诗经》简介 |
2.1.1 风、雅、颂 |
2.1.2 “赋、比、兴” |
2.2 《诗经》的接受史 |
第三章 汉硕留学生的中国古代文学经典选本《诗经》部分确立的定位与意义 |
3.1 针对汉硕留学生经典选本《诗经》部分确立的定位 |
3.1.1 “经典”的角度 |
3.1.2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角度 |
3.1.3 “世界文学”的角度 |
3.2 针对汉硕留学生经典选本《诗经》部分确立的意义 |
3.2.1 对汉硕留学生的意义 |
3.2.2 对汉语教师的意义 |
3.2.3 对汉语国际推广的意义 |
第四章 针对汉硕留学生经典选本《诗经》部分的选录和准备 |
4.1 国内《诗经》作为教材的发展情况简述 |
4.2 高校汉语言相关专业中国古代文学教材《诗经》部分选录分析 |
4.2.1 编写目的 |
4.2.2 选录标准 |
4.2.3 “《诗经》”部分选录篇章 |
4.2.4 篇章架构 |
4.3 国外世界性文学经典选本《诗经》部分选录分析 |
4.3.1 《诺顿中国文学选集》 |
4.3.2 《含英咀华集》 |
4.3.3 《朗曼世界文学选本》 |
4.4 针对汉硕留学生的中国古代文学经典选本之《诗经》部分选录依据与理由 |
第五章 针对汉硕留学生经典选本之《诗经》部分的经典选编样章 |
5.1 经典选本“《诗经》”部分样本凡例 |
5.2 经典选本“《诗经》”部分样本内容 |
5.2.1 样章一“君子与淑女的爱情”——《关雎》 |
5.2.2 样章二:“劳动的欢歌”——《芣苢》: |
5.2.3 样章三:“战火中的爱情”——《击鼓》: |
5.3 《诗经》接受与传播 |
5.3.1 《诗经》在国内 |
5.3.2 《诗经》在国外 |
第六章 总结与反思 |
6.1 主要结论及成果 |
6.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秘书学本科专业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对象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三节 定位理论 |
第四节 研究目的、方法及意义 |
第一章 秘书学本科专业定位概述 |
第一节 秘书学本科专业定位的功用 |
第二节 秘书学本科专业定位的原则 |
第三节 秘书学本科专业定位的内涵 |
小结 |
第二章 秘书学本科专业定位现状与问题分析 |
第一节 开设秘书学本科专业院校的现状与问题 |
第二节 秘书学本科专业学科现状与问题 |
第三节 秘书学本科专业定位问题剖析 |
小结 |
第三章 影响秘书学本科专业定位的主要因素 |
第一节 影响秘书学本科专业定位的内部主要因素 |
第二节 影响秘书学本科专业定位的外部主要因素 |
小结 |
第四章 秘书学本科专业定位预设、策略及路径探析 |
第一节 秘书学本科专业定位预设 |
第二节 秘书学本科专业定位策略 |
第三节 秘书学本科专业定位路径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图表索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后记 |
(7)中国古代文学研究70年发展特征与总体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1. 文献集成。 |
2. 跨界融合。 |
3. 文本回归。 |
4. 技术支撑。 |
5. 理论自觉。 |
(8)《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1919-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新文化背景下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
第一节 近代社会转型与《诗经》新阐释 |
一、晚清社会转型与《诗经》阐释的近代化倾向 |
二、军阀政治与民俗学科建设 |
第二节 中西文化碰撞与《诗经》学研究新变 |
一、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新变 |
二、《诗经》学研究新变 |
第三节 新式出版与《诗经》研究新风向 |
一、三大书局《诗经》着作出版情况 |
二、三大书局《诗经》着作出版特点 |
三、新式出版对《诗经》研究新变的推动作用 |
第二章 《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成果(1919-1949) |
第一节 新译今译与《诗经》民俗学阐释 |
一、《诗经》性质的新阐释 |
二、《诗经》篇章的新分类 |
三、诗篇解读的新内涵 |
第二节 文学史教科书与《诗经》民俗学阐释 |
一、“新文学”视野下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
二、“俗文学”视野下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
三、“社会学”视野下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
第三节 民国期刊与《诗经》民俗学阐释 |
一、女性视角下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
二、科技视角下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
三、生活视角下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
第三章 《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价值(1919-1949) |
第一节 由经到俗的《诗经》研究新局面 |
一、以民主和科学为支点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
二、以乐歌为切入点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
三、以民俗学方法对《诗经》进行新阐释 |
第二节 经俗交汇的《诗经》阐释新特色 |
一、以“俗”证“文” |
二、以“诗”为“史” |
三、移风易俗 |
第四章 《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意义与局限(1919-1949) |
第一节 《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意义 |
一、采用《诗经》研究的新方法 |
二、取得《诗经》研究的新成果 |
三、呈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
第二节 《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局限 |
一、研究方法急于求新 |
二、研究范畴过于集中 |
三、研究成果存有争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民国三大书局《诗经》着作出版情况统计表 |
附录二 :民国期刊中《诗经》新译情况统计表(1919-1949) |
附录三 :许啸天《分类诗经》中的“风俗”类篇目 |
附录四 :《分类诗经》中的“风俗”类各篇题旨 |
附录五 :《民国丛书》中与《诗经》研究有关的文学史着作(1919-1949) |
附录六 :民国期刊中《诗经》民俗学阐释情况分析表(1919-1949) |
附录七 :民国期刊中《诗经》研究情况统计表(1919-1949) |
附录八 :1933年各大学国文入学试卷题型一览表 |
附录九 :《论语》中《诗》《礼》并提的情况 |
附录十 :《开明国文讲义》选文统计表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地方性高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慕课教学的改革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古代文学课程慕课教学改革的认知误区 |
二、地方性高校古代文学课程慕课改革的实践反思 |
三、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慕课改革的路径探索 |
(10)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之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我国高等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际需要 |
二、语文教育研究的现实需要 |
三、研究者的学术旨趣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一、与语文研究范畴相关的核心概念界定 |
二、与考试研究范畴相关的核心概念界定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考试学研究 |
二、高考、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相关研究 |
三、研究评述 |
第五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语文高考与社会诸要素之关系 |
第一节 语文高考与政治的关系 |
一、社会政治对语文高考的影响 |
二、语文高考对社会政治的影响 |
第二节 语文高考与经济的关系 |
一、社会经济发展对语文高考的影响 |
二、语文高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
第三节 语文高考与文化的关系 |
一、以“文化”为考试内容 |
二、语文高考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
第四节 语文高考与教育的关系 |
一、教育对语文高考的影响 |
二、语文高考对教育的影响 |
第三章 民国时期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之关系 |
第一节 民国时期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 |
一、民国时期的大学招生入学考试 |
二、民国时期中学的学制 |
三、民国时期中学语文教育 |
第二节 民国时期“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相互影响 |
一、语文高考影响中学语文教育的目标定位 |
二、高考内容与中学语文课程的“不谋而合” |
第三节 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
一、民国中学语文教育的相对独立 |
二、民国语文高考的相对独立 |
第四节 民国时期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关系的思考 |
一、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相对独立的原因探析 |
二、民国时期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关系的当代启示 |
第四章 高考恢复前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之关系 |
第一节 建国十七年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关系 |
一、“十七年”中学语文教育发展概况 |
二、“十七年”语文高考发展概况 |
三、“十七年”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互动的特点 |
四、“十七年”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互动关系评述 |
第二节 “文革”时期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关系 |
一、“文革”时期教育发展概况 |
二、“文革”时期的中学语文教育 |
三、“文革”时期的语文“高考” |
四、“文革”时期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互动关系反思 |
第五章 “新课改”前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之关系 |
第一节 “新课改”的教育背景 |
第二节 “新课改”前的中学语文教育 |
一、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 |
二、中学语文教学内容的确立 |
三、中学语文教学方法变革 |
第三节 “新课改”前的语文高考 |
一、语文高考总体安排 |
二、语文高考“考纲”变化 |
三、语文高考考试内容的变化 |
四、语文高考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的制定 |
第四节 “新课改”前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互动关系的反思 |
一、“新课改”前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互动特点 |
二、“新课改”前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互动的思考与启示 |
第六章 “新课改”以来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关系 |
第一节 世纪末的“语文教育大讨论” |
第二节 “新课改”以来高中语文教育的变革与发展 |
一、重建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
二、调整高中语文教学内容 |
三、改革高中语文教学方法 |
第三节 “新课改”以来语文高考的变革与发展 |
一、“新课改”以来国家高考改革的总体情况 |
二、语文高考“考试说明(大纲)”的主要变化 |
三、语文高考形式与内容的革变 |
第四节 “新课改”以来语文高考与高中语文教育互动情况调查 |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
二、调查结果 |
三、调查结果概括与分析 |
第七章 语文高考与中学教育互动关系之理论分析与完善策略 |
第一节 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互动问题成因 |
一、影响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之关系的外在环境 |
二、中学语文新课程改革有待深入 |
三、语文高考不能发挥“指挥棒”的正面导向作用 |
第二节 当下语文高考改革的重要举措与发展趋向 |
一、影响当下高考改革的主要政策 |
二、语文高考改革的重要举措 |
三、2017年语文高考改革的主要趋向 |
第三节 改进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关系的策略和构想 |
一、改变影响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关系的外在条件 |
二、继续深化中学语文教育改革 |
三、语文高考改革的策略和构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中学语文教师问卷 |
附录2: 中学语文教师问卷 |
附录3: 高中学生问卷 |
附录4: 高中学生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后记 |
四、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构想(论文参考文献)
- [1]澳门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构想[A]. 蔡汉斌. 2020对外汉语博士生论坛暨第十三届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 2020
- [2]大德育视域下高校古代文学教学体系的总体构想[J]. 王纱纱. 文教资料, 2020(27)
- [3]高校、家庭、社会大德育体系建构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策略与实践——以微信公众号“文情德风”为例[J]. 王纱纱. 高教论坛, 2020(09)
- [4]“珞珈龙学”研究[D]. 张然. 山东大学, 2020(11)
- [5]针对汉硕留学生的中国古代经典选本《诗经》部分的研究与编写[D]. 陈希. 西南大学, 2020(01)
- [6]秘书学本科专业定位研究[D]. 李梦萍. 暨南大学, 2019(02)
- [7]中国古代文学研究70年发展特征与总体趋势[J]. 梅新林. 河北学刊, 2019(03)
- [8]《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1919-1949)[D]. 何昆. 黑龙江大学, 2018(06)
- [9]地方性高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慕课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 赵卫东. 河南农业, 2018(15)
- [10]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之关系研究[D]. 黄真金. 厦门大学,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