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检定电流互感器时应注意的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陈骁[1](2021)在《基于状态评价的电能计量装置运维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家电网公司深入开展提质增效专项行动,对于公司大营销战线电能计量系统的运维管理工作的科学高效要求也越来越高,为实现公司降本增效、创新增效、管理增效工作部署,使得计量系统向着智能化、标准化及信息化的管理水平发展,推进公司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对电能计量装置现有的定期运维、到期检测为主的运维管理模式进行改进提升势在必行。对电能计量装置进行状态评价是研究电能计量装置一种重要的手段,准确的状态评价结果能够清晰地反映出电能计量装置运行时的状态,从而在对设备进行性能评价的时候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通过不同的状态评价结果,开展针对性运维管理,改进一刀切地低效运维制度,更加符合新时代背景下的计量监管理念,实现公司电能计量装置由传统周期管控到未来智慧管控的变革。本文对电能计量装置运维管理的研究现状进行调研,对浙江省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的实际情况以及运维管理现状进行分析,通过用户信息采集系统、营销系统、省级计量中心生产调度平台等信息化系统中电能计量装置到货、检定、配送、安装、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电能计量装置多维度数据,结合现有规程、规范,筛选评价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科学制定电能计量装置状态评价指标及权重,从而得出电能计量装置状态评价算法,科学建立状态评价模型,并通过算例进行分析。针对状态评价技术特点及运维管理工作的情况,完善运维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基于状态评价的运维管理体系。通过现有数据,分析预测舟山公司通过状态评价工作对电能计量装置运维管理提质增效情况,本文展现了将电能计量装置全寿命周期数据通过状态评价技术科学合理服务于电能计量装置运维工作,高效、科学、开展电能计量装置状态运维管理的前景,对切实提升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维护管理水平有较强的意义。
王程远[2](2021)在《国家电网智能低压分路监测单元电路产品化设计》文中研究指明电能在生产生活的应用无处不在,伴随着经济的腾飞,社会对电能的需求越来越大,并对供电的安全可靠性有了更高的期盼。为了提高配电系统智能化、自动化水平,快速高效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保证其稳定安全的运维,本课题在“智能电网”大背景下,紧随配电系统自动化发展趋势,依据国网发布的低压遥测遥信终端技术规范标准文件,设计了一款智能低压分路监测单元。该装置可按相别装配在低压配电网箱式变电站、小区配电室、柱上变压器等处的低压400V分支线路上,通过对线路电流、电压等电力参数的采集测量,实现对低压400V分支线路运行状态的监测以及线路故障状态的指示功能。本课题产品开发涵盖了对智能低压分路监测单元的硬件开发和嵌入式软件开发。其中硬件开发设计和嵌入式软件开发设计均遵从了模块化思想,即将功能整体分解为多个模块,通过对模块逐个开发设计完成对功能整体的实现,这样有利于对产品附加功能进行扩展,也便于后期改进与维护。该装置作为测量仪器,出厂前需要进行批量自校准和功能测试,因此本课题开发设计了基于LabVIEW的上位机校准测试软件。上位机可通过控制标准功率源的信号输出,完成对监测单元的校准和测试,相较于手动校准,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节约时间成本。测试数据可通过RS485总线Modbus协议上传并保存至上位机,便于测试结束后报表打印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经测试表明,本课题设计的智能低压分路监测单元安装便利牢固,抗干扰能力强,功能可扩展。经过上位机校准和测试后,测量精度满足国家标准文件的要求,并通过了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实验验证中心的试验验证,目前已产品化试流。
郭正[3](2019)在《互感器校验仪全自动检测系统的研制及关键技术应用》文中研究说明为提升互感器校验仪检测工作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强化计量工作的质量监督和检测能力的建设,本课题通过对互感器校验仪全自动检测系统原理和可行方案的分析,以及对关键技术的探究,设计了一种能够覆盖所有不同型号、厂商的互感器校验仪全自动测试方法,并研制了一台0.3级全自动互感器校验仪整检装置。本方法仅需要简单操作,就能实现互感器校验仪校准/检定过程的全自动进行,并且能够广泛兼容各型被试互感器校验仪。本课题对互感器校验仪全自动检测系统工作原理、性能特点以及系统整体指标要求进行了分析,依据“模块设计,便于维护”的指导思想对整个装置的硬件、软件系统进行了设计和阐述。利用电子电路和微型计算机技术,设计了系统的工作电流/电压、微差电流/电压输出系统;采用通讯规约和图像识别技术双重方案,完成了实验数据全自动采集系统,实现互感器校验仪的自动化、智能化校准/检定。能够依据JJG169-2010《互感器校验仪检定规程》自由制定互感器校验仪校准/检定方案,在实验过程中实时监控和保存实验数据,并利用格拉布斯准则对实验数据的错误进行排查和处理,最后自动生成实验报告,大大降低人工操作带来的不确定因素,有效提升了计量自动化、智能化水平。论文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对互感器校验仪整检装置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介绍,第二章和第三章分别介绍了互感器校验仪全自动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最后第四章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龙桂干[4](2017)在《检定电流互感器的故障分析与处理》文中指出就检定电流互感器检定原理进行分析,探讨检定电流互感器的故障,并对问题进行分析,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确保电流互感器检定的准确性,进而实现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电能贸易结算提供有力保证。
雷民,岳长喜,王雪,朱凯,刘浩,陈泽远[5](2018)在《JJG1139-2017《计量用低压电流互感器自动化检定系统检定规程》解读》文中研究指明一、规程制定背景为了加强对电能计量器具采购、检验、安装和运维的全寿命周期管理,保障电能计量和贸易的准确、公正,我国电力行业计量生产和运行业务向集约化、自动化、标准化、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在各省(或直辖市)均建立了计量中心,面向全省开展电能表、低压电流互感器的检定任务。随着计量器具管理模式的变化,各省级计量中心的检定任务剧增,年均计量器具的检定量达数百万只,原有的检定设备和流程无法满足要求。为此,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单相电能表、三相电能表及低压电流
李玉花[6](2017)在《三相组合互感器集中自动检定技术研究》文中指出三相组合互感器是指应用于635kV配电网中由电流互感器(CT)和电压互感器(PT)组装成一体的电力设备,对大型电力用户的高电压进行电能计量和电压监测,它的质量性能及误差状况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电力部门的安全运行和经济效益。为此,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及行业规定来研究三相组合互感器集中自动检定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展开的相关工作如下:首先,通过理论和试验详细分析了三相组合互感器的误差影响因素,包括CT、PT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CT泄漏电流的测量,并给出了三相组合互感器的误差检定方法;其次,提出了基于比例变换器的CT磁饱和裕度的直接测量方法,解决了负荷箱、互感器校验仪和标准电流互感器三者的过电流问题,实现了电流互感器检定与磁饱和裕度检测自动化过程的无缝对接,并给出了检定三相电压互感器的负荷误差曲线外推法的原理与测试步骤;第三,研制出一体化移动式三相组合互感器检定装置,实现了运行工况下CT、PT同时自动检定、绝缘电阻及工频耐压试验过程自动化,解决了三相组合互感器因为重量重、体积大、靠人力移动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和安全系数低等问题;同时,构建了移动式三相组合互感器仓储区检定系统,它与后台管理系统通过WLAN方式进行无线通信和信息共享。最后,按规程对移动式三相组合互感器进行绝缘与耐压以及误差试验,检定结果符合要求。
顾华[7](2016)在《GIS式电流互感器现场校验新技术研究》文中指出GIS变电站凭借占地少、防尘能力优异、检修周期长等优势,在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但由于GIS是全封闭装置,内部电流互感器检定时一次回路长、一次电阻和感抗成倍增加,现有的主要利用传统升流测差原理技术现场检定电流互感器时,升流容量、升流设备体积重量都成倍增加,很难完成所有规程规定电流点的检测,甚至在部分空间受限场所无法开展检定工作。因此,开展GIS电流互感器现场校验新技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了GIS内电流互感器的原理及特性,并简化为统一的电路模型,根据各参数特点设计硬件电路,通过施加异频信号测量出影响电流互感器误差的各参数,最终实现对GIS电能计量用电流互感器的测量;运用的异频小信号测试法以互感器的经典误差理论为基础,采用异频小信号注入来测量影响互感器误差的特性参数值,主要包括1.6kHz信号测量变比和对称偏频信号测量导纳两个技术改进,对测试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根据互感器经典误差理论进行傅氏变换和运算后得出互感器的特性参数及误差;研制的GIS式CT校验仪,实现无需使用升流源、标准CT,即可检测GIS式CT,解决传统测试方式设备笨重、容量大、一次接线困难,检测成本高的问题以及间接测量法设备抗干扰能力差、不能测量GIS式、大变比和非标准变比CT的问题。研制出了GIS电流互感器现场检验设备实现了现场检验设备的便携化和小型化,可应用于GIS内电流互感器和常规电流互感器的现场检测。
丁稳房,金晓明,陈铭明,孙军,陈江洪,徐灿[8](2016)在《三相组合互感器误差校验中的影响量分析》文中指出用三相检定法对三相组合互感器进行误差校验试验,研究高电压和大电流对电压互感器部分误差校验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相检定法能够成功检测出三相三元件组合互感器中电压互感器与电流互感器彼此干扰造成的误差;电压互感器与电流互感器误差校验时,相互之间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且大电流对电压互感器的影响更大.最后,指出采用的标准电流互感器及升流变压器均应按高电压配备绝缘,产品设计时应注意将电压互感器置于正确位置,使其铁心柱轴向与经过其顶部的载流导体方向平行.
苏焰[9](2014)在《浅谈计量用电流互感器的现场检定方法》文中认为重点探讨了计量用电流互感器现场检定和异常处理方法,以及现场环境及设施对检定结果影响因素的控制方法,同时针对现场检定容易出现的安全问题,提出了一些有效、实用的防范措施,供从事计量用电流互感器现场检定检定人员参考。
刘桐然,崔艳梅,刘亚静,刘学刚[10](2014)在《电流互感器现场测试技术分析》文中提出电流互感器是一种可以等比例地将一次系统的大电流按变换成较小电流的电流转换装置,广泛应用于继电保护、电能计量等电力生产、营销领域。电流互感器的性能和误差水平直接关系到二次设备的稳定运行和准确计量,因此,对运行中的电流互感器进行误差检测是电能计量工作非常重要的环节,本文讲解了电流互感器误差检测的标准规范、检测内容、检测方法,为从事本工作的计量人员提供必要的技术参考。
二、检定电流互感器时应注意的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检定电流互感器时应注意的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状态评价的电能计量装置运维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情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本文技术路线 |
第2章 电能计量装置运维管理现状及状态评价基础 |
2.1 电能计量装置运维管理概念 |
2.1.1 电能计量装置功能与应用 |
2.1.2 电能计量装置运维管理概况 |
2.2 电能计量装置运维管理现状问题及研究意义 |
2.3 电能计量装置状态评价概述 |
2.3.1 电能计量装置状态评价导则 |
2.3.2 电能计量装置状态评价状态量来源 |
2.3.3 电能计量装置状态评价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能计量装置状态评价模型建立与应用 |
3.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电能计量装置状态评价模型建立流程 |
3.2 电能计量装置状态评价指标构建及定量指标参考分级 |
3.3 电能计量装置状态评价算例分析 |
3.3.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电能计量装置状态评价模型建立算例 |
3.3.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电能计量装置状态评价模型应用算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状态评价的电能计量装置运维管理制度构建 |
4.1 电能计量装置状态运维管理组织体系 |
4.2 电能计量装置状态运维信息化管理系统 |
4.2.1 电能计量装置状态运维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方案 |
4.2.2 电能计量装置状态运维信息化管理系统数据优化 |
4.3 基于状态评价结果的电能计量装置运维管理策略调整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状态评价的电能计量装置运维管理成效分析 |
5.1 电能计量装置运维管理成本配置模型 |
5.1.1 运维人力车辆成本 |
5.1.2 运维试验耗材成本 |
5.1.3 试验设备设备维修成本 |
5.1.4 试验吊车租赁成本 |
5.2 基于状态评价的电能计量装置运维管理成效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1 调查问卷 |
(2)国家电网智能低压分路监测单元电路产品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1.5 本章小结 |
2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1 概述 |
2.2 可行性分析 |
2.2.1 设计目标 |
2.2.2 性能需求分析 |
2.2.3 可行性分析 |
2.3 总体方案设计 |
2.4 硬件及软件开发环境 |
2.5 本章小结 |
3 智能低压分路监测单元硬件电路设计 |
3.1 概述 |
3.2 主芯片及其外围电路设计 |
3.3 电源电路设计 |
3.4 计量模块电路设计 |
3.4.1 计量芯片功能简介 |
3.4.2 计量芯片特性 |
3.4.3 RN8209D外围电路设计 |
3.5 RS485通信模块设计 |
3.6 其他模块电路设计 |
3.6.1 温度采集电路设计 |
3.6.2 按键电路设计 |
3.6.3 LED指示电路设计 |
3.7 PCB的设计 |
3.7.1 PCB的设计平台介绍 |
3.7.2 PCB的设计过程 |
3.8 本章小结 |
4 低压分路监测单元嵌入式软件设计 |
4.1 概述 |
4.2 嵌入式软件设计的任务和方案 |
4.2.1 软件设计任务 |
4.2.2 软件设计方案 |
4.3 低分嵌入式软件设计 |
4.3.1 软件开发平台介绍 |
4.3.2 低分程序设计 |
4.4 程序编译与下载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5 上位机校准测试软件设计 |
5.1 上位机软件开发环境介绍 |
5.2 上位机界面设计 |
5.3 通信程序设计 |
5.4 数据库程序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6 总体联调测试和分析 |
6.1 低分硬件测试及装配 |
6.2 批量校准测试 |
6.3 低分整体功能测试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3)互感器校验仪全自动检测系统的研制及关键技术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选题的依据与意义 |
国内外文献资料综述 |
1 绪论 |
1.1 互感器校验仪概述 |
1.2 互感器校验仪检测方法及现状概述 |
1.3 互感器校验仪检测方法发展趋势 |
1.4 互感器校验仪全自动检测系统的提出 |
2 硬件设计以及实现 |
2.1 设计目标 |
2.2 设计思路 |
2.3 设备结构设计与实现 |
2.4 本章小结 |
3 软件设计与实现 |
3.1 设计目标 |
3.2 设计思路 |
3.3 检测功能设计 |
3.4 人机交互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4 总结与展望 |
4.1 成果总结 |
4.2 成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检定电流互感器的故障分析与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电流互感器的作用 |
2 电流互感器原理 |
3 电流互感器注意事项 |
4 电流互感器误差的计算以及质量问题处理 |
5 电流互感器的检定 |
6 检定电流互感器的故障分析与处理 |
6.1 未开启装置电源或电源接触不好 |
6.2 通讯线松动或异常 |
6.3 电流测试接线错误或松动 |
6.4 互感器校验仪配套设备调压器卡滞或电压调整值设置太小 |
6.5 电流互感器的一次侧导线线径太小 |
6.6 标准电流互感器控制器异常 |
7 结语 |
(5)JJG1139-2017《计量用低压电流互感器自动化检定系统检定规程》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一、规程制定背景 |
二、规程主要内容解析 |
1. 规程的适用范围 |
2. 规程适用的环境条件 |
3. 计量特性要求 |
4. 检定用标准设备 |
5. 检定项目 |
三、规程执行中应注意的问题 |
1. 二次绕组匝间绝缘试验 |
2. 复校时间间隔 |
四、结束语 |
(6)三相组合互感器集中自动检定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二章 三相组合互感器的误差影响因素分析 |
2.1 三相组合互感器的定义与分类 |
2.2 电流、电压分量对三相组合互感器的误差影响分析 |
2.2.1 电流分量对组合互感器的误差影响 |
2.2.2 电压分量对组合互感器的误差影响 |
2.3 电流互感器泄漏电流对三相组合互感器的误差影响分析 |
2.3.1 直接测量法的泄漏电流对组合互感器的误差影响 |
2.3.2 基于互感器校验仪的泄漏电流对组合互感器的误差影响 |
2.3.3 基于电流运放的泄漏电流对组合互感器的误差影响 |
2.3.4 基于避雷器的泄漏电流对组合互感器的误差影响 |
2.4 三相组合互感器误差检定方法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三相组合互感器集中自动检定方法研究 |
3.1 电流互感器磁饱和裕度检测方法 |
3.1.1 磁饱和裕度测量方法分析 |
3.1.2 磁饱和裕度直接测量法实施方案 |
3.1.3 电流互感器基本误差及磁饱和裕度的综合检定 |
3.2 三相电压互感器负荷误差曲线外推检测方法 |
3.2.1 负荷误差曲线外推法的基本原理 |
3.2.2 负荷误差曲线外推法的测试步骤 |
3.2.3 结果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三相组合互感器集中自动检定实现与试验 |
4.1 移动式三相组合互感器集中自动检定的硬件实现 |
4.1.1 三相组合互感器集中自动检定装置的构成 |
4.1.2 三相程控功率源 |
4.1.3 自升压三相标准电压互感器 |
4.1.4 自升流标准电流互感器 |
4.2 三相组合互感器智能仓储设计 |
4.3 移动式三相组合互感器集中自动检定的软件实现 |
4.3.1 系统原理 |
4.3.2 系统检定流程 |
4.4 移动式三相组合互感器绝缘耐压试验 |
4.4.1 绝缘电阻及工频耐压自动试验的技术方案 |
4.4.2 三相组合互感器绝缘与耐压试验 |
4.5 三相组合互感器误差测试 |
4.5.1 电压互感器误差测试 |
4.5.2 电流互感器误差测试 |
4.5.3 负载箱误差测试 |
4.5.4 程控式三相电子调压器误差测试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 |
5.1 主要工作回顾 |
5.2 展望本课题今后需进一步研究的地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GIS式电流互感器现场校验新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GIS设备国内的发展状况 |
1.2 GIS设备国外的发展状况 |
1.3 电流互感器校验技术的发展状况 |
1.3.1 电磁式电流互感器 |
1.3.2 光学电流互感器 |
1.3.3 空心线圈电流互感器 |
1.3.4 铁芯线圈式低功率电流互感器 |
1.4 本文的意义与主要内容 |
1.4.1 本文的意义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电流互感器现场校验技术研究 |
2.1 现场校验的缘由 |
2.1.1 现场校验的困难和问题 |
2.2 测试方法分析 |
2.2.1 传统测试方法分析 |
2.2.2 新型测量方法分析 |
2.3 现场校验的条件 |
2.3.1 环境条件 |
2.3.2 使用设备条件 |
2.4 电流互感器现场校验技术 |
2.4.1 外观检查 |
2.4.2 绕组极性检查 |
2.4.3 误差测量 |
2.4.4 稳定性试验 |
2.5 检定结果的处理 |
2.6 检定周期 |
第三章 异频小信号测试方案研究 |
3.1 异频小信号测试原理研究 |
3.1.1 现阶段的研究方法简述 |
3.1.2 研究内容的理论及实践依据 |
3.2 异频小信号测试技术的设计方案 |
3.2.1 基本原理 |
3.2.2 测试理论 |
3.3 校验校正算法研究 |
3.3.1 FFT算法简介 |
3.4 FFT变换的误差分析 |
3.4.1 离散误差 |
3.4.2 截断误差 |
3.5 离散频谱校验法 |
3.5.1 矩形窗 |
3.5.2 汉宁窗 |
3.5.3 海明窗 |
3.5.4 高斯窗 |
第四章 系统设计 |
4.1 系统总体设计 |
4.2 系统硬件设计 |
4.3 系统软件设计 |
4.3.1 测试流程 |
4.3.2 数字滤波 |
4.4 总体性能指标 |
4.4.1 本文研制的设备达到的主要功能 |
4.4.2 本文研制的设备主要技术指标 |
第五章 现场应用分析 |
5.1 所选测试环境基本情况 |
5.2 测试项目 |
5.3 测试目的 |
5.4 测试步骤 |
5.4.1 变比测试 |
5.4.2 二次直流电阻测试 |
5.4.3 二次回路阻抗测试 |
5.4.4 励磁导纳测试 |
5.5 测试结果 |
5.6 数据管理软件界面 |
5.7 测试结论 |
5.8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5.8.1 经济效益 |
5.8.2 社会效益 |
5.8.3 成果应用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6.1 总结 |
6.1.1 先进性 |
6.1.2 创新点 |
6.2 展望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8)三相组合互感器误差校验中的影响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三相检定法的检定原理 |
2 误差校验中的相互干扰试验 |
2.1 电压互感器对电流互感器误差的影响 |
2.2 电流互感器对电压互感器误差的影响 |
3 误差校验中的影响量分析 |
3.1 电压互感器对电流互感器的影响量分析 |
3.2 电流互感器对电压互感器的影响量分析 |
4 结论 |
(9)浅谈计量用电流互感器的现场检定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一、电流互感器的现场检定项目 |
二、电流互感器的现场检定条件 |
三、电流互感器现场检定的安全和防范措施 |
四、电流互感器的现场检定 |
1. 电流互感器的现场检定前的准备工作 |
2. 电流互感器的检定 |
3. 电流互感器实际二次负荷的测量 |
五、电流互感器现场检定异常的处理 |
1. 计量标准试验设备故障 |
2. 一、二次试验接线与变比错误 |
3. 测量误差不稳定 |
六、结束语 |
(10)电流互感器现场测试技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测试用设备技术要求 |
1.1 标准电流互感器 |
1.2 互感器校验仪 |
1.3 标准负荷装置 |
1.4 试验电源 |
1.5 专用连接导线 |
1.6 必要的监视用仪表 |
2 计量用电流互感器现场检验 |
2.1 测试原理 |
2.2 测试项目 |
2.2.3 设备放电 |
2.2.4 直观检查 |
2.2.5 绕组的极性检查 |
2.2.6 退磁 |
2.2.7 计量绕组在实负荷下的误差测试 |
3 测试技术分析 |
3.1 一次回路的连接 |
3.2 二次回路的连接 |
3.3 工作电源接线 |
3.4 大电流互感器测试 |
4 结束语 |
四、检定电流互感器时应注意的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状态评价的电能计量装置运维管理研究[D]. 陈骁. 浙江大学, 2021
- [2]国家电网智能低压分路监测单元电路产品化设计[D]. 王程远.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1)
- [3]互感器校验仪全自动检测系统的研制及关键技术应用[D]. 郭正. 三峡大学, 2019(06)
- [4]检定电流互感器的故障分析与处理[J]. 龙桂干.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17(23)
- [5]JJG1139-2017《计量用低压电流互感器自动化检定系统检定规程》解读[J]. 雷民,岳长喜,王雪,朱凯,刘浩,陈泽远. 中国计量, 2018(01)
- [6]三相组合互感器集中自动检定技术研究[D]. 李玉花. 华东交通大学, 2017(02)
- [7]GIS式电流互感器现场校验新技术研究[D]. 顾华.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2)
- [8]三相组合互感器误差校验中的影响量分析[J]. 丁稳房,金晓明,陈铭明,孙军,陈江洪,徐灿.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5)
- [9]浅谈计量用电流互感器的现场检定方法[J]. 苏焰. 中国电力教育, 2014(32)
- [10]电流互感器现场测试技术分析[J]. 刘桐然,崔艳梅,刘亚静,刘学刚. 电工文摘, 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