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资源,无限创意

有限资源,无限创意

一、资源有限 创意无限(论文文献综述)

曹勇[1](2021)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文中研究表明伴随我国高校新时代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美育、双创教育、跨学科教育逐步成为重要内容。它使设计教育从专业领域进入通识领域,面向高校非专业学生的通识设计教育快速发展,但对它的系统研究还很缺乏。因此,以其发展历史与现状为依据,以概念剖析与设计研究为方法,对其概念内涵、课程内容建构、课题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理论研究,并形成以下结论:设计通识是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以通识美育为育人目的的设计教育形态。它揭示了设计教育作为一种跨学科探索活动在职业教育与人文通识之间的往复运动。回归美育育人不仅是其应用功能,也揭示了设计创造力培养的主体内在根源和设计作为人文学科的价值本源。在育人与学科双重视野下,设计通识课程内容可分为设计语言、设计返身、设计自由3个层次,其知识形态特征应该是学科内的破界与贯通、学科外的跨界与交叉,其核心能力是设计形式生成的思维能力。通过“知觉-媒介-抽象”、“意义-符号-叙事”、“技术-结构-系统”、“观念-重构-生成”4种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训练,建立全人发展与身体、文化、技术与观念的广泛联系,它既是设计育人的特点,也是设计学科自身拓展的动力。通识设计的课题设计方法对应于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内容层次,表现为微观的基于具体内容的设计方法、中观基于应用情境的设计方法,但宏观层面上讲通识课题设计的本质不仅是“关于设计教育的研究”,更是一种“设计的研究”。课题作为人文性的教学设计“形式”,在抽象层面也具有媒介、意义、结构、观念4方面特征,由此打开课题设计更为丰富的可能。

卢虹羽[2](2021)在《中国园林展中设计师园的主题与形式表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园林展向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展示着最高水准的园艺园林技术,吸引了无数的园艺园林大师的关注和参与。具有不同社会背景、专业背景的设计大师所创作的设计师园成为园林展中耀眼的明珠,具有特色的设计理念和表达手法的设计师园成为展示风景园林新思想、新技术的重要窗口。因此,对设计师园的主题思想及表达手法进行研究、分析和提炼,对完善现代园林展和景观设计的理论研究、为景观设计提供新的表达思路具有极大的作用和意义。本文以近十年中国国家级及以上园林展(即世园会、园博会)中的49个设计师园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收集、现场调研和归纳总结的方法,对中国园林展及设计师园的产生和发展进行梳理,整理设计师园的功能特征及主题与形式表达相关的理论基础,从设计师园主题文化方面入手,探究主题类型及主题类型的数量变化原因。在此基础上,分别针对以历史与人文、生态与自然、现实的思考和花园营造感悟为主题的四种类型设计师园,分析其在设计的表达手法(保留与模拟、抽象与转化、叙述与传承、隐喻与象征)、布局编排(空间组合与序列、主导空间的界面与要素)、互动体验设计(感官体验、动态参与体验)三个方面主题的表达形式,探索设计师园主题形式表达的原则与途径。从而得出以下结论:(1)近十年设计师园主题类型数量从四种减至三种,以花园营造感悟为主题的设计师园自2015年以后均未出现,其主要原因是风景园林行业由单纯关注园林景观转变到了多元化的探索。从设计师园主题类型占比来看,无规律可循,其原因是设计师园的主题确定受各届园林展的主题变化和世界经济、社会的发展影响。(2)不同主题设计师园的设计表达手法有差别。以历史与人文为主题的设计师园将人文要素融合现代设计,形成时代创新景观;以生态与自然为主题的设计师园多将自然抽象,结合景观要素表达主题;以现实的思考为主题的设计师园利用景观要素隐喻主题、营造氛围;以花园营造感悟为主题的设计师园多将天马行空的设计创意与景观要素融合。(3)不同主题设计师园的空间组合与序列有差别。以历史与人文为主题的设计师园多采用集中式布局,其余三种主题类型的设计师园都多采用自由式布局。其中以生态与自然为主题的设计师园运用无序的空间路径展示自然野趣;以现实思考为主题的设计师园通过多样的空间组织表达设计师的思考;以花园营造的感悟为主题的设计师园运用非常规的空间组织展示对景观空间的探索。(4)不同主题设计师园的主导空间界面设计与要素配置有差别。以历史与人文为主题的设计师园注重人工与自然的结合;以生态与自然为主题的设计师园以自然式为主,人造景观为辅;以现实的思考为主题的设计师园以人造景观为主,自然式为辅;以花园营造的感悟为主题的设计师园运用丰富的空间界面表达主题。(5)设计师园互动体验设计丰富多样,没有固定的模式。以历史与人文为主题的设计师园倾向于通过视觉营造历史文化氛围,结合听觉使得场景更立体生动;以生态与自然为主题的设计师园中,从氛围营造、声音添加、气味散发和与要素互动四个方面表达自然主题;以现实的思考为主题的设计师园运用强烈视觉体验拉近游人与设计师思想的距离,以听觉、嗅觉体验作为烘托,营造思考氛围;以花园营造的感悟为主题的设计师园中,缺少听觉、嗅觉和接触式参与体验的设计。(6)设计师园主题形式表达应遵从主题文化关联性、表达的创新性、表达的特色性和表达满足人群需求的四个原则。(7)设计师园主题表达可通过设计手法的选择与主题相适宜、主题的布局编排、多方位的互动体验设计三方面来实现。选取合适主题的文化元素,以多种表达方式突出主题,文化元素与表达手法相互匹配;主题文化元素之间、情感基调与空间组合应编排合理,通过底界面、边界面和顶界面的文化元素植入和氛围营造来强化设计师园主题表达;充分利用视觉、听觉体验来强化展园主题,运用接触式与非接触式参与体验设计加深参观者对设计师园主题的认识与理解。

张琦[3](2021)在《品牌生态视角下中国国际儿童戏剧节发展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在倡导文化兴国、教育强国的背景下,我国对年轻一代文化素质的培养愈加重视,而儿童戏剧节兼顾教育性与娱乐性,不仅丰富着儿童的精神世界,也有利于儿童的身心发展,契合了当下着力于提升儿童文化素质的需求。儿童戏剧节汇聚国内外优秀剧团,上演精彩纷呈的儿童戏剧作品,为观众提供着文化盛宴。笔者从品牌生态的视角出发,以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儿童戏剧节--中国儿童戏剧节为例,与国外知名儿童戏剧节——丹麦国际儿童戏剧节、爱丁堡国际儿童艺术节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归纳出国际儿童戏剧品牌生态系统构建、发展与进化的共性因素,力图为我国的儿童戏剧节的品牌生态系统的改善提供思路。基于此目的,本文主要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采用文献梳理的方法对品牌生态论、品牌群落论、品牌适应论等相关理论进行梳理。第二部分基于品牌生态视角,对丹麦国际儿童戏剧节、爱丁堡国际儿童艺术节及中国儿童戏剧节进行分析,指出我国儿童戏剧品牌存在生态系统尚未完善、还未将有利资源进行整合、缺乏供应链系统和消费者价值共创系统等问题。第三部分基于品牌生态视角,提出中国国际儿童戏剧节构建的思路,指出中国国际儿童戏剧节品牌生态构建是完善品牌价值链的重点,需要提升整体品牌生态系统的效益,扩张品牌生态系统规模,建设成互联网共享型的生态链网络。至此,希望为中国的国际儿童戏剧节的举办提供借鉴。

侯宪利[4](2020)在《“互联网+”对人类生存方式的变革》文中研究说明“互联网+”深刻地变革着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生存方式和交往方式,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哲学变革。在人类社会这场数字化变革的进程中,互联网实现了由最初作为“工具型应用”的“+互联网”到作为“构成社会基本生产组织要素”的“互联网+”的跃升,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重构了以共享经济为特色的网络时代新型生产关系,拓展了人类生存和交往的新时空,形成了“开放、创新、普惠、共享、自由、平等、包容”的互联网核心价值理念,有力地推动了“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在人类社会这场全面的“数字化转型”进程中,互联网重构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和人与自我的关系,变革了人类社会的生存方式。“互联网+”所体现的哲学理念是对传统工业社会价值理念的批判,重构了信息社会重要的时代精神。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的哲学,尤其是“改造世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非常有必要进行一次具有时代意义的“互联网转向”:把“镜头”对准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所带来的诸如思维与存在、现实与虚拟、技术与人文、自由与必然、主客体的融合重构、人类解放、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现实的哲学问题,并在回答这些问题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促进“人向人的本质的全面回归”,推动“人类解放”。“互联网+”首先是一种新型生产工具,由劳动者和“互联网+”相结合形成新的生产方式——网络生产方式,是人类有史以来第四代生产方式,其最大特点是劳动者与机器分离的“分离生产方式”。这种“分离生产方式”是一场全新的颠覆性革命,将给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当下的产业转型升级带来史无前例的影响。伴随着“互联网+”的深入推进和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升级,以及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泛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综合利用,互联网已逐步由最初作为一项技术的“信息沟通工具”上升为全新的“生产要素”和“技术、生态平台”,已经由消费领域深入到生产领域和文化生态领域。“互联网+”多维度地推动了互联网由“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生态互联网”和“价值互联网”的跃升,“互联网+”由此逐步成为一种思维方式和价值传递方式,重构了新的生产力要素和网络时代的新型生产关系,使信息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生了数字化转型,催生了互联网哲学理念,促进人类社会由“传统大机器生产”的工业社会向“现代科技智慧型生产”的信息智能社会转变。“互联网+”对人类社会的变革既是“重大的现实问题”,又是“重大的理论问题”。本文通过对“互联网+”对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生存方式变革的考察和研究,探寻“批判的互联网”对传统工业社会现代性的批判价值,并通过对“互联网的批判”研究,剖析互联网哲学思想的核心价值内核,规避互联网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倡导东西方文明在互联网时代的交融互鉴,以互联网生态化的多维思维,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重构网络时代“开放、共享、包容”的全球人类核心价值观,力图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提供思想借鉴。

崔露露[5](2020)在《产业技术与政策制度影响突破性技术创新阶段转换的机理》文中研究指明由资本驱动向技术驱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技术创新越来越得到重视,其中突破性技术创新更是关注的焦点。突破性技术创新相较于普通创新(渐进式创新、探索式创新)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其所蕴含的先进技术,和市场的颠覆性能够为企业、地区以及国家获得绝对的竞争优势。同时突破性技术创新在技术维度(技术轨迹变迁)、市场维度(市场格局重塑)的巨大挑战,使得突破性技术创新整体的创新效率很低。那么要兼顾技术突破、市场颠覆和创新过程中的创新效率,仅仅依靠创新参与者内部的资源是难以满足突破性技术创新阶段转换的关键诉求。因此,本文从外部环境切入,探讨产业技术、政策制度外部创新资源是如何推动突破性技术创新的阶段转换,进而促进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形成。本研究立足于突破性技术创新形成过程中的关键诉求,首先,明确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形成过程必备的特征是:技术轨道变迁、市场格局重塑、以及相应的创新效率,同时理清突破性技术创新每一次阶段转换的成功就意味着能够实现突破性技术创新所要求的部分特征;其次,通过分析产业技术、政策制度如何影响突破性技术创新产出之间的关系(技术轨迹变迁、市场格局重塑、创新效率),进而推动突破性技术创新的阶段转换;再次,通过对产业技术和政策制度的概念明确,进一步将对象概念刻画为属性概念,其中政策制度包括两个维度(其一是面向创新参与者的政策制度,其二是面向创新阶段的政策制度),产业技术具体因素包括产业竞争强度、平台型/产品型技术,同时明确产业技术为何作为调节变量;接着,将突破性技术创新的阶段转换明确为两个关键过程来实现,其一是创意向技术阶段的转换(实现技术原创性),其二是技术向市场阶段的转换(实现产品价值性);最后,通过分析政策制度对突破性技术创新阶段转换(技术原创性、产品价值性)的作用路径,以及产业技术对相关变量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并提出相应的假设,借助SPSS数据分析工具,用层次回归分析法对假设进行验证,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首先,面向特定创新参与者的政策制度对技术原创性(创意阶段向技术阶段的转换)和产品价值性(技术阶段向市场阶段的转换)都有显着正面作用;面向非特定参与者的政策制度仅对产品价值性有显着正面作用。面向创新参与者的政策制度具体包括面向特定参与者的政策制度(面向企业、团队、部门、个人、以及具体的多个创新企业)和面向非特定参与者的政策制度(面向技术创新平台、产业园区发展、重大技术和重大创新项目)。面向特定参与者的政策制度能够有效激发参与者创新的积极性,促进创新参与者在技术和知识方面的交流,进而突破技术瓶颈,最终使得突破性技术创新从创意阶段向技术阶段的转换(也就是产生原创性技术)。面向特定创新参与者的政策在激励创新参与者的同时,也使得创新参与者掌握了核心技术的开发路径,对技术在主流市场的占领也有促进作用(实现产品价值性)。面向非特定参与者的政策,其主要的作用效果是其能够有效集聚创新参与者之间的技术优势和市场资源,对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技术阶段向市场阶段的转换有显着的作用(也就是实现产品价值性的过程)。(2)其次,政府主导投入型的政策制度对技术原创性(创意阶段向技术阶段的转换)有显着正面作用;政府主导补偿型的政策制度对产品价值性(技术阶段向市场阶段的转换)有显着正面作用。面向创新阶段的政策制度包括政府主导投入型政策制度(研发补贴、政府引导基金、专项项目资金)和政府主导补偿型政策制度(税收减免、知识产权保护、政府购买等)。政府主导投入型政策制度是基于突破性技术创新在创意阶段需要大量的资本注入,激励创新参与者积极从事突破性技术创新,进而促进原创性技术的产生;同时政府主导补偿型政策制度是在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技术或者产品研发成功并推向市场的过程中给予创新参与者相应的补偿措施,进而能够扶植处于初创阶段的创新企业,最终促进突破性技术创新从技术向市场阶段转换(在市场中实现产品的价值)。(3)最后,产业竞争强度正向调节面向非特定参与者政策制度与技术原创性、产品价值性之间的关系,产业竞争强度正向调节面向特定参与者政策制度与技术原创性之间的关系;产品型技术正向调节面向特定参与者政策制度与技术原创性之间的关系;产品型技术和平台型技术正向调节政府主导投入型政策制度与技术原创性(创意阶段向技术阶段的转换)之间的关系。产业竞争强度能为创新参与者提供技术创新方向,通过与政府的政策相结合,满足创新参与者的资本需求,同时平台型技术和产品型技术能够为创新提供技术支撑,技术与资本的结合,促进了突破性技术创新技术原创性和产品价值性的实现。本文通过得出上述研究结论,明确产业技术、政策制度具体因素能够缓解创新特征之间的冲突,以及创新特征与创新效率之间的冲突,更重要的是能够有效推进突破性技术创新的阶段转换,这对于政府政策的制定和产业技术的选择,明确了其作用的对象、创新时点(阶段)、以及作用的创新层次,对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形成具有实践意义。

陈清荷[6](2020)在《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新业态 ——沉浸式体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大趋势下,沉浸式体验这种新业态应运而生。目前,许多发达国家的研究机构、政府部门、科创企业、大学等纷纷加大了对它的开发和探索,中国也亟需在这一领域开拓创新,抢占一席之地。从其特征和意义角度而言,它是一种以数字化准客体为基石的体验活动,它的核心要素是空间造境;它让观众通过真切的体验触及虚幻的世界,并拥有震撼沉浸、虚实交互、现代逻辑丰富的审美特征。从其内在结构和发展机制角度而言,它具有多层推进、跨界联动、B端和C端双向拓展的产业形态,以及独特的现代文化产业链;它既汇集了富含大量科技成果的数字化“准客体”,又吸纳了众多饱含现代审美特色的创意内容。从其创新活力和产业竞争角度而言,中国要想抢占先机,加快发展沉浸式体验的步伐,就要高度关注新时代年轻人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而且要大力推进文化产业领域中的“科创+文创”,抓紧形成多学科联合攻关的优势,还要在扩大开放中充分集聚来自全球的创新资源。

夏翔[7](2020)在《创新实验与特质构建 ——英国AA建筑联盟学院基础课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2000年以来,英国建筑联盟学院(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 School of Architecture,下文以AA学院简称)如同横空出世般闯进我们的视野,它以一系列骄人成就与独特方式,激发了我们的研究热情:一大批AA学院的毕业生与教师,如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1950-2016)、丹尼尔·里伯斯金(Daniel libeskind)、伯纳德·屈米(Bernard Tschumi)、彼得·库克(Peter Cook)、理查德·罗杰斯(Richard Rogers)、尼古拉斯·格雷姆肖(Nicholas Grimshaw)、史蒂芬·霍尔(Steven Holl)、沃尔夫·狄·普瑞克斯(Wolf D.Prix.)……成为世界级的明星建筑师,他(她)们设计落成的具有先锋色彩及实验价值的建筑物在很大程度上改写了当今世界的空间景观,他们主导的“建筑电讯派”、解构主义建筑、数字化-参数化建筑等推动着当代建筑思潮及流派的发展。我们进一步发现AA学院一系列具有传奇色彩的方方面面,如它独立于大学体制之外的建筑教育模式;如以“工作单元”替代课程,教师给出的主题成为教学内容;如基础教学以装置、身体及行为、影像、拼贴等当代实验艺术方式作为练习手法,避开了功能、构造、制图等一般建筑入门教学内容;如以创新性、实验性、交叉性、艺术性的教学面貌等,引起了我们很大的学术兴趣。中国设计教育的发展在经过手工、图案、工艺美术等形态之后,在新时期转型为现代形态的艺术设计,而进入新世纪之后又逐渐进入数字化设计阶段。与多变相随的是同质化、程式化、职业化的教学景观,及千篇一律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题作业与教材模式。同时,引起设计教育界极大关注、无数院校试图进行改革的设计基础课程,由于诸多原因整体上至今仍陷于“设计素描”、“装饰色彩”、“三大构成”模式而不能自拔。于是,在这种情境中的设计基础改革把视线转向了建筑教育,而AA学院的基础课程无疑为设计基础教学的突围带来了示范性意义,通过课题的研究与论文的写作,从各个层面进行解读,寻找可以参照借鉴、改写的路径,寻找从教学理念、课程设置到作业手法的演绎之路。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作为AA学院独特面貌生成的背景与基础,包括了实验性建筑艺术的基础形态,建筑教育的实验性教学与基础教学的情境,2.AA学院的教育特质,包括发展历程、课程体系及着名教师,3.AA学院教学的工作单元设置与教师的主题教学,4.AA学院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包括教师的教学主题设计途径,学生对单元主题的二次设计、作业创意的多种路径等,5.AA学院基础教学作业的表现手法与视觉图式,包括对现当代艺术的借用与演绎,作业的形式手法及视觉表现等。附录部分整理了历年来AA学院基础教学的主要课题。

刘辉[8](2020)在《跨界创新理论研究与现实分析 ——基于中国创新路径的探讨》文中研究指明创新,在中国已经家喻户晓,成为最为耀眼的“事业”。但是,数十年的举国奋斗,我们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状况,“中兴事件”让国人刻骨铭心。中国的创新实践使我们认识到:技术比市场重要、创新比技术重要,基础性、原创性创新(厚度与深度)比应用性、模仿式创新(标度与热度)重要,开放式、协同性的跨界创新比封闭式、排他性的创新重要。基于这样的视角,论文以跨界创新为研究选题,开展研究。论文以战略管理理论、创新理论、认同理论、共同体理论等为引导,以重大社会需求牵引,紧密结合我国创新实践的现实,力图通过对跨界创新,尤其是通过对基础性、革命性、原创性的跨界创新的研究,构建跨界创新的理论体系,探讨中国新时代创新新途径,提升我国创新绩效和创新竞争力。第一,论文本文基于价值是战略和竞争优势的基石和核心的创新观点,提出了创新、战略竞争优势、价值创造三位一体的企业价值创造的创新机理。同时,论文还构建了企业竞争优势和价值创造的三条创新路径,揭示了这三条创新路径的动态演变。论文研究揭示:互联网、共创共享价值、跨界创新构成了新时代价值创造的三大基本要素,相互作用;价值共创共享是互化联网时代价值创造的基本内核,基于互联网的,以共创共享价值生态为基本形态的跨界创新则是互联网时代最为基本和重要的价值创造的创新路径。第二,深入研究和揭示了“界”、“跨界”、“跨界创新”的本义和内涵,深入辨析了跨界创新与相关的创新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结,阐述了“跨界”并非“无界”。跨界实质上是一个跨越“旧界”(或者破除“旧界”),建立“新界”的过程,跨界创新绝非单打独斗,而是需要建立包括科学共同体、社会共同体、创新共同体、利益共同体,甚至是“命运共同体”在内的“共同体”,从而构建了以创新理论、认同理论、共同体理论为三大支撑的跨界创新理论基础。第三,创新是一个过程,创新的各个环节,参与创新的各个主体构成了一条创新链(创新网络)。论文深入刻画跨界创新链,揭示了各个环节之间的转换与联结,建立基于价值共创共享的跨界协同创新价值分析模型,通过对模型的演化与分析,揭示三大推论和三大命题。命题之一揭示:创新能力、投入水平与努力程度、价值共创共享、协同效应,对于跨界协同创新价值链的构建和有效运作,既共同支撑,又相互作用。这一研究结论对于有序、高效开展跨界创新,构建中国新时代创新性途径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第四,基于现实,针对我国创新实践存在的问题进行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与现实需要密切结合,将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中国创新的实践,并通过我国创新的现实实践修正、验证和支撑理论研究成果,探讨中国新时代创新新途径,是本文的一个基本遵循。论文从历史的跨度来观察和分析中国的创新,针对产学研分割体制以及狭隘的创新意识所导致并加剧了的我国创新链的断裂与封闭,论文提出从创新链供应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和“四点聚力发力,消除断点,强固创新链”的“断裂弥合”之策,并以“空间技术”、生态基纤维材料、中国高铁技术、中国核电技术等四个案例对理论研究和“断裂弥合”之策加以支撑,实现理论研究和现实应用的结合、融合,同时,这4个跨界创新案例,也为有效解决中国创新链的源头活水不足、中间多断链、观念视野、领域专业、资源环境与体制模式等“断裂”或“阻隔”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为探讨新时代中国创新路径提供现实示范。论文认为,在跨界创新未来的研究中,应当进一步坚实跨界创新的理论基础,深入开展基于模型驱动的跨界创新理论研究,深化和结构化基于案例推演的创新实践研究等。

孙晶[9](2020)在《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研究》文中认为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着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绿色革命、创意产业、时尚文化、低碳生活等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当代设计已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综合化趋势,一系列跨专业、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设计与类型,正成为设计的新景观。本文通过阐述设计的综合性与综合性设计的基本内涵,分析综合性设计的不同类型,更加清晰认识综合性设计与各门类设计之间、各门类艺术之间的内在关联性,研究综合性设计对当代设计艺术发展取向的影响和对艺术设计变革的启示。剖析综合性设计形成的社会和经济发展背景,理解其出现的必然性、必要性与可行性。基于时代发展对于综合性艺术设计人才的更高要求,以及艺术设计教育综合发展的内生动力,反思当前艺术设计教育难以开展跨学科综合性教学的成因与问题,进一步明确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的理念与目标。同时,借鉴和分析国外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的有益经验,从基于创新战略的大学重构,到跨校跨学院的联合培养,从增设跨学科综合性的新兴专业,到创建跨学科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与研究机构等,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参照。以教育学综合课程与教学理论为学理依据,梳理综合性艺术设计课程的基本范式,发展以综合为导向的教学设计,促进以综合为形式的教学组织,从而为综合性艺术设计教学实践,培养跨学科综合性艺术设计人才建构切实可行的教育路径与方法。此外,更加突出强调在制定综合性教育管理制度、建构面向未来的新学科新专业新课程、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建设跨学科综合性教育平台等方面进行更大力度的改革与创新,通过多头并进、多项并举,真正促进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改革深入。

刘奕[10](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二、资源有限 创意无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资源有限 创意无限(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从设计为人到设计育人——通识设计课程研究
    一、背景:设计育人
        (一)在人人设计的时代:数字时代的技术、设计与人
        (二)学科之显隐:包豪斯百周年纪念中缺席的设计通识
        (三)设计亦育人:当代高校美育发展视野下的通识设计教育
    二、概念:何谓设计通识
        (一)“高校”:高等教育层面
        (二)“通识”:面向通识教育和“通识”中西比较差异
        (三)设计——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的课程
        (四)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
        (五)通识与“专业通识”
    三、综述:研究史与问题
        (一)文献综述:从知识、理论、思维到课程实践
        (二)总体特征与突出问题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目的:从“概念”到“形式”
        (二)内容框架:“为什么—有什么—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
        (三)方法:从解决问题到基于“概念设计”的研究
    五、研究意义与目标
        (一)意义:育人与学科的不可分性
        (二)目标:学术材料、理论建构、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为什么:历史语境与当代使命
    第一节 设计成为通识——学科发展中的历史渊源
        一、设计通识与 19 世纪欧美大学艺术学科初创—诺顿美术课程中的设计教育
        二、设计通识与 20 世纪初期专业设计教育变革—早期包豪斯教育中的通识渊源及美国新包豪斯的通识设计思想
        三、设计通识作为战后设计研究的目的与结果—欧洲“设计思维”研究与“设计”成为英国中小学国家课程
        四、设计通识成为当代设计学科拓展动力——当代斯坦福设计思维引发的设计学科变革
        五、我国传统设计教育史“专业”与“通识”关系——传统造物中工匠职业教育与文人艺术的交互
    第二节 设计作为美育——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形式
        一、我国传统美育思想与设计美育的表现形式
        二、近现代我国高校“美育”理解变迁与设计美育特点
        三、当代我国高校“美育”发展历史机遇与困局并存
        四、设计教育成为当代高校美育载体的优点
        五、“设计美育”的当代中外美学理论基础
第二章 有什么:发展现状与比较思考
    第一节 贯通或是悬置?——中小学设计课程标准比较
        一、设计引领艺术、技术:英国国家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二、设计作为视觉艺术素养:美国国家艺术标准
        三、我国中小学设计教育的“标准悬置”与“裂隙修复”
    第二节 从基础到前瞻——高校通识设计课程比较
        一、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演化与课程制度形成
        二、美国大学通识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三、美国通识设计课程的主要类型与学科内容-功能特征
        四、高校通识设计课程:从“专业科普”迈向“育人联结与学科前瞻”
第三章 是什么:研究核心——概念、内容、课题方法
    第一节 课程概念思考
        一、概念回溯:“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内外两种视野
        二、内涵思考:比较视野下的课程内涵特征解析
    第二节 课程内容辨析
        一、学科内外:今天“设计”概念何为?
        二、育人对接:从核心素养视野到设计通识的核心素养
        三、设计实践/实验:“通过设计实践进行的教育”
    第三节 课题设计价值
        一、通识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的特殊性
        二、过去教训:教学自身缺乏“设计”
        三、课题设计:使教学与课程成为一种“艺术”的核心
第四章 教什么:课程内容建构理论
    第一节 课程学视野:课程内容建构的学理基础
        一、当代课程理论中的课程内容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建构的理论框架
    第二节 通识与美育视野: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三层次理论
        一、通识与美育的目标指向与层次性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三层次理论
    第三节 学科视野:课程内容的知识与能力形态
        一、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知识形态:学科“破界”与“跨界”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核心能力: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第四节 设计通识的核心能力——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培养
        一、从设计形式4 属性看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基本类型
        二、基于知觉-媒介-抽象的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三、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四、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五、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第五章 怎么教: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第一节 课题的本质与设计方法研究——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一、课题的本质及其设计方法: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二、设计通识典型课题分析
        三、通识设计课题设计方法:差异与应对策略
    第二节 微观: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4 种类型的课题设计研究
        一、基于“知觉-媒介-抽象”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二、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三、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四、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
    第三节 中观:通识设计内容3 层次的课题设计研究
        一、“设计语言”的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二、“设计返身”的课题设计研究
        三、“设计自由”的课题设计——在设计中自由
    第四节 课题设计方法总结与作为教学设计形式的展望
        一、微观和中观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总结
        二、宏观、抽象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展望
结论 “造物亦育人”——面向未来的高校通识设计课程
    一、异化与回应:设计作为一种通识性人文实践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再思考 ——设计学科核心素养与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三、课题设计作为育人体验设计和课程推广关键
附录一:本文专业案例分析与通识课题设计目录
附录二 西南交通大学通识课《设计美育Ⅰ:从艺术到设计》课程教学(2020-2021 秋季学期)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2)中国园林展中设计师园的主题与形式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背景
    1.2 国内外园林展园设计研究现状
        1.2.1 国外园林展园研究现状概述
        1.2.2 国内园林展园研究现状概述
        1.2.3 园林展园研究现状总结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对象及范围
        1.4.1 研究对象
        1.4.2 对象范围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2 设计师园主题与形式表达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辨析
        2.1.1 园林展
        2.1.2 世界园艺博览会(世园会)
        2.1.3 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园博会)
        2.1.4 展园
        2.1.5 设计师园
    2.2 园林展设计师园概述
        2.2.1 中国园林展的产生和发展
        2.2.2 中国园林展中设计师园的产生和发展
        2.2.3 设计师园的特征
    2.3 设计师园主题创意的形成及分类
        2.3.1 设计师园主题创意的形成
        2.3.2 设计师园主题创意的分类
    2.4 设计师园的设计表达手法
    2.5 设计师园的空间组织
        2.5.1 空间组合
        2.5.2 空间序列
    2.6 设计师园的界面限定
    2.7 设计师园的体验与参与性设计
        2.7.1 感官体验
        2.7.2 动态参与体验
        2.7.3 情感体验
3 近十年中国园林展设计师园与主题创意
    3.1 近十年中国园林展主题与设计师园概况
        3.1.1 2011 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主题与设计师园概况
        3.1.2 2013 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园林博览会主题与设计师园概况
        3.1.3 2015 第十届中国(武汉)国际园林博览会主题与设计师园概况
        3.1.4 2016 唐山世界园艺博览会主题与设计师园概况
        3.1.5 2017 第十一届中国(郑州)国际园林博览会主题与设计师园概况
        3.1.6 2018 第十二届中国(南宁)国际园林博览会主题与设计师园概况
        3.1.7 2019 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主题与设计师园概况
    3.2 近十年中国园林展设计师园的主题分析
        3.2.1 设计师园主题分类
        3.2.2 各届园林展中设计师园主题类型分析
        3.2.3 近十年园林展中设计师园主题类型变化总体分析
    3.3 小结
4 设计师园表达主题的形式研究
    4.1 不同主题设计师园的设计表达手法
        4.1.1 以历史与人文为主题的设计师园的设计表达手法
        4.1.2 以生态与自然为主题的设计师园的设计表达手法
        4.1.3 以现实的思考为主题的设计师园的设计表达手法
        4.1.4 以花园营造的感悟为主题的设计师园表达手法
    4.2 不同主题设计师园的布局编排
        4.2.1 不同主题设计师园的空间组合与序列
        4.2.2 不同主题设计师园主导空间的界面与要素
    4.3 不同主题设计师园的互动体验设计
        4.3.1 以历史与人文为主题的设计师园的互动体验设计
        4.3.2 以生态与自然为主题的设计师园的互动体验设计
        4.3.3 以现实的思考为主题的设计师园的互动体验设计
        4.3.4 以花园营造的感悟为主题的设计师园的互动体验设计
    4.4 案例分析
        4.4.1 以历史与人文为主题的设计师园——流水印2013
        4.4.2 以生态与自然为主题的设计师园——凹陷花园
        4.4.3 以现实的思考为主题的设计师园——生园
        4.4.4 以花园营造的感悟为主题的设计师园——彼得·沃克花园
    4.5 讨论与小结
5 设计师园主题形式表达的原则与途径
    5.1 设计师园主题形式表达的原则
        5.1.1 主题文化关联性
        5.1.2 主题表达的创新性
        5.1.3 主题表达的特色性
        5.1.4 表达满足人群需求
    5.2 设计师园主题形式表达的途径
        5.2.1 设计师园主题形式的设计表达手法
        5.2.2 设计师园主题在布局编排层面的表达途径
        5.2.3 设计师园主题在互动体验设计层面的表达途径
    5.3 小结
6 总结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及主要研究课题一览表

(3)品牌生态视角下中国国际儿童戏剧节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由来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二、相关研究概况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一章 品牌生态相关理论
    第一节 品牌生态系统的概念
        一、品牌生态环境
        二、品牌生态位
        三、品牌种群与品牌群落
        四、品牌价值
    第二节 品牌生态系统的发展要素
        一、品牌生态系统的发展准则
        二、品牌生态系统的发展模式
第二章 品牌生态视角下国际国内儿童戏剧节发展现状
    第一节 丹麦国际儿童戏剧节
        一、丹麦国际儿童戏剧节内容介绍
        二、丹麦国际儿童戏剧节品牌生态分析
    第二节 爱丁堡国际儿童艺术节
        一、爱丁堡国际儿童艺术节内容介绍
        二、爱丁堡国际儿童艺术节品牌生态系统分析
        三、爱丁堡国际儿童艺术节品牌种群生态系统分析
    第三节 中国儿童戏剧节
        一、中国儿童戏剧节内容介绍
        二、中国儿童戏剧节品牌生态系统分析
        三、小结
第三章 品牌生态系统下的中国国际儿童戏剧节模式构建及发展对策
    第一节 发展品牌生态价值链——建设中国国际儿童戏剧节品牌生态系统内核
        一、中国国际儿童戏剧节品牌生态系统模型构建
        二、发展品牌生态价值链,统筹内外部资源价值最大化
        三、发展原创作品,持续提升品牌价值
    第二节 提升品牌价值运营环节质量——注重品牌生态系统整体效益
        一、建立生态型中国国际儿童戏剧节运营模式
        二、建立格式塔式品牌与消费者共创价值生态系统
    第三节 建设价值共创生态链网络——推动品牌生态系统规模扩张
        一、打造共享型中国国际儿童戏剧节巡演路径
        二、构建中国国际儿童戏剧节生态型互联网络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简历

(4)“互联网+”对人类生存方式的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第一章 “互联网+”与人类生存方式
    第一节 互联网与“互联网+”
        一、什么是互联网?
        二、何为“互联网+”?
        三、“互联网+”催生新的哲学理念
    第二节 人类生存方式的变迁
        一、采集和渔猎的原始化生存
        二、耕作和养殖的农业化生存
        三、大机器生产的工业化生存
        四、后工业时代的信息化和虚拟化生存
        五、未来的智能化生存
    第三节 “互联网+”的思维方式
        一、何为互联网思维?
        二、“互联网思维”开启人类信息文明新时代
        三、互联网思维是多维思维
        四、互联网思维的核心价值理念
第二章 “互联网+”引发人类生存方式的“化学反应”
    第一节 “互联网+”的生产方式
        一、从“+互联网”到“互联网+”
        二、“互联网+”生产方式的特点
        三、“互联网+”与“泛互联网”
    第二节 “互联网+”的组织方式
        一、生产组织模式:从B2C到C2B
        二、协作组织模式:“网络众包”开始盛行
        三、传播组织模式:碎片化的精准小众传播
        四、社会治理方式:自组织的威力
    第三节 “互联网+”的生活方式
        一、“互联网+”的生活主体及其特征
        二、“互联网+”的生活时空
        三、“互联网+”的生产生活资料
        四、“互联网+”的生活样式
        五、“互联网+”的生活交往
第三章 “互联网+”时代人类生存方式的新特征
    第一节 “互联网+”拓展了人类生存的新时空
        一、生存时间上的泛在性
        二、生存空间上的拓展性
        三、“互联网+”时代的“时空辩证法”
    第二节 “互联网+”时代人类生存的新样态
        一、现实生存到虚拟生存
        二、社群生存到类生存
        三、生活世界与网络世界的并行“交互”
    第三节 “互联网+”开辟了人类共享式生存新方式
        一、共享经济产生共享式生存
        二、共享式生存的互联网特征
        三、共享式生存的意义和价值
第四章 “互联网+”克服异化与“新异化”
    第一节 批判的互联网
        一、脱胎于工业社会的互联网
        二、工业文明现代性批判的进思理路
        三、互联网对工业文明的批判视角
    第二节 互联网的批判
        一、克服异化后的“新异化”
        二、“去中心化”后的“新中心化”
        三、公权力对互联网的垄断
        四、网络犯罪、网络战争的新威胁
        五、物联网:使人对象化
    第三节 人工智能:互联网异化的新疑问
        一、何为人工智能?
        二、人工智能:人与非人,谁是主体?
        三、人工智能:打破技术孤岛
        四、“智能生命体”能否与人和平共处?
第五章 “互联网+”的哲学思考
    第一节 “互联网+”给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新课题
        一、本体论世界观的变革
        二、认识论真理观的革命
        三、人的存在方式和实践观的变革
        四、价值观和哲学观的变革
        五、落后民族跨越“卡夫丁峡谷”和“互联网+”的共产主义旨归
    第二节 “互联网哲学思想”解读
        一、“技术”和“关系”式解读
        二、东西方文化式解读
        三、批判式解读
    第三节 “互联网哲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互联网让地球成为“小山村”
        二、网络命运共同体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
        四、“互联网+”推动人类“普遍交往”
        五、东方文明的互联网复兴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5)产业技术与政策制度影响突破性技术创新阶段转换的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内容与创新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2.3 主要创新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图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突破性技术创新
        2.1.1 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概念
        2.1.2 突破性技术创新特征
        2.1.3 突破性技术创新的阶段特征
    2.2 突破性技术创新形成过程
        2.2.1 突破性技术创新的阶段转换
        2.2.2 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形成
    2.3 产业技术-政策制度与突破性技术创新的阶段转换
        2.3.1 产业技术与突破性技术创新的阶段转换
        2.3.2 政策制度与突破性技术创新的阶段转换
    2.4 既有研究述评
3 理论框架
    3.1 突破性技术创新形成过程
        3.1.1 突破性技术创新阶段特征
        3.1.2 突破性技术创新阶段特征与创新效率
        3.1.3 本节小结
    3.2 产业技术、政策制度与突破性技术创新产出
        3.2.1 产业技术、政策制度与突破性技术创新阶段特征
        3.2.2 产业技术、政策制度与突破性技术创新特征和创新效率
        3.2.3 本节小结
    3.3 突破性技术创新阶段转换与创新产出
        3.3.1 突破性技术创新阶段转换与创新特征
        3.3.2 突破性技术创新阶段转换与创新效率
        3.3.3 本节小结
4 概念模型与假设提出
    4.1 概念模型
        4.1.1 政策制度
        4.1.2 产业技术
        4.1.3 突破性技术创新阶段转换
    4.2 政策制度与突破性技术创新阶段转换
        4.2.1 面向创新参与者的政策制度与突破性技术创新阶段转换
        4.2.2 面向创新阶段的政策制度与突破性技术创新阶段转换
    4.3 产业技术对政策制度与突破性技术创新阶段转换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
        4.3.1 产业竞争强度对政策制度与突破性技术创新阶段转换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
        4.3.2 平台型技术、产品型技术对政策制度与突破性技术创新阶段转换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
    4.4 本章小结
5 研究设计
    5.1 问卷设计
        5.1.1 问卷设计思路
        5.1.2 变量测度
        5.1.3 变量题项编号
    5.2 预试问卷分析
        5.2.1 预试问卷效度分析
        5.2.2 预试问卷信度分析
    5.3 正式问卷分析
        5.3.1 数据搜集
        5.3.2 描述性统计分析
        5.3.3 量表信度和效度分析
6 经验研究
    6.1 相关性分析
    6.2 层次回归分析
    6.3 结果讨论
    6.4 阶段转换视角下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形成机理
    6.5 突破性技术创新阶段转换的政策设计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研究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管理启示
    7.3 未来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获奖及课题参与情况

(6)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新业态 ——沉浸式体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内容和思路
    第三节 研究的可行性和创新点
    第四节 文献综述
        一、文化与科技融合——开发文化新业态的动力
        二、发展体验经济——后工业化时代的消费热点
        三、聚焦沉浸式消费——经典研究和现代视野
        四、拓展新兴市场——沉浸式体验在文化产业的应用
    第五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沉浸式体验的特征和意义
        二、梳理沉浸式体验的产业形态
        三、探索中国沉浸式体验的商业模式
        四、把握中国沉浸式体验的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对策
第二章 沉浸式体验的特征和意义——从真实的体验到虚构的事物
    第一节 沉浸式体验的起源与内涵
    第二节 沉浸式体验的现实意义
    第三节 沉浸式体验的基本特征
        一、沉浸式体验的一般特征
        二、沉浸式体验的实践特征
        三、沉浸式体验的审美特征
第三章 沉浸式体验的科技支撑——把无限的可能性转化为可行性
    第一节 沉浸式体验集成了多领域的技术成果
        一、3D全息投影技术
        二、VR/AR/MR技术
        三、多通道投影/激光投影显示技术
    第二节 空间造境为沉浸式体验的核心要素
        一、纯空间意境营造
        二、交互式空间营造
        三、叙事性空间营造
第四章 沉浸式体验的创意内容——技术集成与内容创新的有机结合
    第一节 科创+文创:新业态的内在活力
        一、3T相融合: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数字经济:形成时空再造的新模式
    第二节 创意内容:新业态的多维度拓展
        一、沉浸式体验的纵向探索
        二、沉浸式体验的跨界联动
第五章 沉浸式体验的产业形态——从B端到C端的产业拓展
    第一节 沉浸式体验的产业现状-风头正盛,亟待拓展
        一、起步晚,但发展迅速
        二、市场需求大,但业态较单一
    第二节 沉浸式体验的产业主体-主体多元,活力满满
        一、产业链上游
        二、产业链中游
        三、产业链下游
        四、其他类型
    第三节 沉浸式体验的市场拓展-多层推进,激活消费
        一、B端传播——官方推介,大众化用户,覆盖面广
        二、C端付费——营销推广,小众化消费,精准供给
第六章 中国沉浸式体验的发展愿景和对策思考
    第一节 中国沉浸式体验的发展愿景
    第二节 中国沉浸式体验的发展对策思考
        一、满足文化产业增长和科技进步的需求
        二、满足中国文化消费不断升级的需要
        三、把握沉浸式体验产业化应用的规律
        四、探索培育文化新业态的有效举措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硕士期间学术成果

(7)创新实验与特质构建 ——英国AA建筑联盟学院基础课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与背景
        (一)研究背景
        (二)选题确立
    二.课题研究目的、理论意义、应用价值
        (一)研究目的
        (二)理论意义
        (三)应用价值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一)相关概念解读
        1.关于基础课程
        2.关于“建筑学”、“设计学”、“纯艺术(美术学)”之间的关系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学科演绎与AA学院的历程——建筑教育实验与AA学院发展研究
    第一节 建筑教育的学科演绎
        一.从美术学院到理工院校
        二.学科发展与多元实验
    第二节 基础课程的多元教学
        一.从空间生成入手
        二.从建构与建造入手
        三.从艺术形式入手
    第三节 AA学院的发展与特质
        一.第一阶段:非学院派的开端之路
        二.第二阶段:艰难变革的现代主义之路
        三.第三阶段:桀骜传奇的先锋之路
    第四节 AA学院的基本特质
        一.独特性:体制之外
        二.开放性:教师背景的多元化
        三.创新性:课程结构中的“工作单元”与“主题教学”
        四.研究性:教学情境中的学理探求与实验色彩
        五.先锋性:作业中的当代艺术与前卫色彩
    小结与讨论
第二章 多元演绎与前卫色彩——现当代建筑及AA学院实验研究
    第一节 “AA人”的现当代建筑书写史
        一.游牧与插件:建筑电讯派的纸上建筑
        二.机器与结构:高技术主义建筑设计
        三.“分延”与“差异”:解构主义建筑艺术
        四.“非线”与“生态”:参数化建筑艺术
    第二节 “AA人”的知识背景与研究性实验
        一.叙事与空间:屈米的理论与实验
        (一)叙事与时间
        (二)叙事与空间
        二.乐思与空间:里伯斯金的理论与实验
        (一)音乐体验
        (二)符号语言中的建筑与音乐
        三.建筑与电影:舒宁的理论与实验
        (一)实验与理论建构
        (二)相关课题教学案例
        四.绘画与现实:哈迪德的理念与建筑艺术
        (一)构成主义绘画
        (二)碎片与建筑实验
        (三)流体与建筑艺术的世界
        五.建筑师与哲匠:库哈斯的多元面貌
        (一)“反引力”:作为建筑师
        (二)三本书:作为理论家与批评家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课程体系与工作单位——AA学院基础课程的教学结构
    第一节 AA学院的课程体系
        一.AA学院基础课程
        (一)预科课程
        (二)一年级课程
        二.AA学院核心课程
        (一)中级学院课程
        (二)专业学院课程
        三.AA学院研究生课程
        (一)硕士课程
        (二)博士课程
        四.AA学院公共课程
        (一)媒体研究课程
        (二)历史与理论研究课程
        (三)技术课程
        五.相关教学项目与课程活动
        (一)海外游学
        (二)讲座
        (三)评图
        (四)作业发布与展示
    第二节 AA学院的教学结构
        一.关于教学结构的几种模式
        二.工作单元与课程设置
        (一)学年模式与课程群
        (二)工作室模式与工作单元的选择
        (三)主题性模式与工作单元的内容
        (四)教学主题与作业二次设计
        三.双轨制课程结构
    第三节 AA学院课程教学的比较研究
        一.思路拓展阶段
        二.专业知识建立阶段
        三.意识的提升阶段
        四.领域前沿与学科发展
        五.理论与技术支持
        (一)表现
        (二)思维
        (三)建造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预科教学的主题设定与作业设计——因素、方法、特征与案例研究
    第一节 教学主题设定的因素与方法
        一.教师层面:职业素质与工作方式
        二.主题的基本策略
        (一)身体与空间
        (二)城市与景观
        (三)衍生与延伸
    第二节 作业二次设计的因素与方法
        一.学生层面:个性因素与寻找切入点
        二.案例分析
        (一)2000年主题“空间与体验”
        (二)2002年主题“外来文化研究”
        (三)2008年主题“剖析环境”
        (四)2009年主题“模糊边界”
        (五)2010年主题“比例、场景和身体”
        (六)2011年主题“观察、想象与转化”
        (七)2015年主题“瞄准现场”
        (八)2016年主题“文本与片段”
        (九)2017年主题“材料的趣味”
        (十)2018年主题“精确切割和误差范围”
    第三节 预科教学作业二次设计的基本方法
        一.资源素材的广泛性与奇特性
        二.概念图式的隐喻性与观念性
        三.实验展开的游戏性与多解性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一年级教学的主题设定与作业设计——因素、方法、特征与案例研究
    第一节 教学主题设定的因素与方法
        一.教师层面:建筑师与学者
        二.主题设定的基本策略
        (一)意义与趣味
        (二)案例与学理
        (三)考察与体验
    第二节 作业二次设计的因素与方法
        一.学生层面:专业因素与学习兴趣
        二.案例分析
        (一)2000年主题“身体与重力”
        (二)2002年主题“环境与身体”
        (三)2008年主题“泰晤士河”
        (四)2009年主题“比例与模型”
        (五)2010年主题“对立与交叉”
        (六)2011年主题“设计方法与写作”
        (七)2015年主题“居住世界”、“女神与复仇者”、“体验当下”
        (八)2016年主题“栖息地、城市与城市呈现、空间组织、反项目、形式及其它”
        (九)2017年主题“比较:伦敦与美国城镇”
        (十)2018年主题“人、建筑、环境”
    第三节 一年级教学作业二次设计的基本方法
        一.知识方法的多元化与反思性
        二.叙事语言的意象性与戏谑性
        三.设计方案的功能性与形式化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表现形式与视觉图式——AA学院基础课程的作业手法研究
    第一节 主题表现与现当代艺术
        一.解读:现当代艺术的表现特征
        二.实验:当代艺术与现当代建筑
        三.挪用:作业手法与现当代艺术
        (一)装置艺术
        (二)身体与行为艺术
        (三)影像艺术
        (四)数字媒体艺术
        (五)概念艺术
    第二节 图式与视觉表现
        一.库克《绘画:建筑的原动力》
        二.非制图与非建筑画
        三.综合媒介与拼贴图像
    第三节 模型与空间体验
        一.模型制作:概念与意象表现
        二.空间建造:体验与1:1建造
        三.数媒表现:虚拟——无限幻境
    小结与讨论
结论
    一.研究思路与脉络总结:现象到本质
    二.研究与分析方法总结:经验与解释
    三.研究主要发现与成果:特质与同构
    四.对设计教育基础课程的建议
    五.研究的主要学术贡献与影响力
附录一 AA学院基础课程1999-2018学生作业原始资料
附录二 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设计基础教学大纲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8)跨界创新理论研究与现实分析 ——基于中国创新路径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框架与内容
        1.2.1 本文研究的科学问题
        1.2.2 研究思路
        1.2.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2.4 研究内容
    1.3 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述评
    2.1 创新与创新理论的演变研究
        2.1.1 创新理论的诞生
        2.1.2 技术创新的类型
        2.1.3 创新理论的演变
    2.2 创新与创新能力的研究
        2.2.1 创新能力
        2.2.2 创新能力评价
        2.2.3 国际上若干重要的创新能力评价指数
    2.3 协同创新与跨界创新
        2.3.1 协同创新
        2.3.2 跨界搜索与跨界创新
    2.4 启示与借鉴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价值创造与跨界创新
    3.1 价值创造的机理与路径
        3.1.1 创新与价值创造机理
        3.1.2 价值创造的一般创新路径
        3.1.3 基于机会与网络的价值创造路径
    3.2 跨界创新的概念与内涵
        3.2.1 “界”与“跨界”
        3.2.2 跨界创新的概念与辨析
    3.3 跨界创新的理论支撑
        3.3.1 跨界创新与认同理论
        3.3.2 跨界创新与创新共同体
        3.3.3 跨界创新的三位一体理论支撑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价值共创共享的跨界创新模型构建与分析
    4.1 跨界创新链
        4.1.1 跨界创新链的基本刻画
        4.1.2 跨界创新链的推进逻辑
        4.1.3 跨界创新链与创新价值链
    4.2 创新价值分析模型及其推演
        4.2.1 构建模型的基本假设
        4.2.2 基本模型
        4.2.3 模型推演
        4.2.4 模型推演结果分析及其主要结论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跨界创新的现实考察与分析
    5.1 我国创新的实践与启示
        5.1.1 新中国创新实践
        5.1.2 中国创新实践与创新期待间的“鸿沟”
        5.1.3 中国创新实践的启示
    5.2 中国创新链断裂分析
        5.2.1 中国创新链的源头之困:少有“0→1”的突破
        5.2.2 中国创新链的“断链”之困
        5.2.3 我国创新链的阻隔
    5.3 中国跨界创新的案例
        5.3.1 案例一:创建科研特区,实现“0→1”的突破
        5.3.2 案例二:中国纺织业的跨行业的全链跨界创新
        5.3.3 案例三:中国高铁技术的跨界创新
        5.3.4 案例四:中国核电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5.3.5 案例的综合分析与启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结论
    6.2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9)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一)学科交叉与综合趋势
        (二)国外综合性教育的创新实践
        (三)我国设计教育面临的根本问题:基于“分科”与“专才”培养理念
        (四)改革与突破:时代需要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
    二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跨学科理论
        (二)综合性教育学理论与实践
        (三)国外高校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与教学实践
    四 核心概念辨析与界定
        (一)综合
        (二)以综合为特征的学科类型
        (三)综合性设计
        (四)综合课程
        (五)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
    五 研究方法
第一章 综合——艺术与设计的特质
    第一节 关于综合性设计的不同类型
        一 交叉性设计
        (一)交叉学科的定义
        (二)“设计科学”:基于交叉与综合的多学科融汇
        (三)关于交叉性设计
        二 跨界设计
        (一)关于跨界设计
        (二)当代艺术与时尚设计的跨界融合
        (三)“一专多能”的跨界设计师
        三 边缘设计
        四 总体设计
        (一)总体设计与系统设计 整体设计
        (二)关于总体设计
    第二节 关于类型化的综合性艺术
        一 艺术的综合性与综合性艺术
        (一)艺术的综合性
        (二)综合性艺术
        二 瓦格纳“整体艺术”的构想:戏剧艺术
        三 综合到融合:电影艺术
        (一)多种艺术门类的综合
        (二)技术与艺术的综合
        (三)创作过程的综合性
        四 视听融合的艺术:多媒体艺术
    第三节 艺术与设计的综合性特质
        一 从“艺术与手工艺运动”到“德意志制造联盟”:艺术与技术相结合
        二 “所有视觉艺术的最终目标是完善的建筑物”
        三 后现代:“视觉狂欢”与“多元拼贴”
        四 综合的当代艺术:观念体现与超越媒介
        (一)观念体现
        (二)超越媒介
第二章 未来——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的内外驱动与目标
    第一节 外部驱动与创新设计
        一 创新设计:综合发展与产业振兴
        二 数字生态共同体下的“综合+设计”
        (一)“数字生态共同体”与综合性艺术设计
        (二)综合性艺术设计的新兴领域
    第二节 艺术设计教育的变革与困境
        一 专业类型划分与专业自主设置
        (一)基于“专才”教育理念的专业类型划分
        (三)缺乏专业自主设置权,艺术设计教育难以实现跨学科真正融合
        二 行业发展与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
        (一)对应行业:设计专业蓬勃发展背后的危机
        (二)面向未来:注重行业技能的专业教育难以适应创新设计发展
        三 “专才”与“通才”:宽专业、厚基础、强能力的综合性设计教育理念
    第三节 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目标
        一 可持续性发展的教育理念
        二 综合教育:STEM走向STEM+X
        三 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第三章 借鉴——综合性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节 重组与整合:基于创新战略的大学重构
        一 阿尔托大学:重组,为了走向更美好的世界
        二 伦敦艺术大学:联合,为了设计未来的经济
        三 创意艺术大学:商业与设计的融合
    第二节 跨校、跨学院的联合培养:创立跨学科的新兴专业
        一 以创新设计的名义:跨校联合创设跨学科教育项目
        (一)“创新设计工程”双硕士专业(Innovation Design Engineering,简称 IDE)
        (二)“全球创新设计”双硕士专业(Global Innovation Design, 简称GID)
        二 多校联合新模式:“设计伦敦”与“竞争性创意设计中心”
        (一)“设计伦敦”: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 帝国学院商学院
        (二)“竞争性创意设计中心”:伦敦艺术大学与克兰菲尔德大学
        (三)“创意商业中心”:伦敦艺术大学与伦敦商学院
        (四)Erasmus+ STEAM:伦敦艺术大学与欧洲教育战略伙伴
        三 跨学院跨学科的联合培养
        (一)芬兰阿尔托大学“国际设计商业管理专业”
        (二)瑞典哥德堡大学的综合性硕士专业
    第三节 为创新而协同:综合性教育与研究机构
        一 建构综合性教育与研究机构:跨学科实验教学与创新实践并重
        (一)斯坦福大学的跨学科教育与研究机构:“协作是一种生活方式”
        (二)斯坦福大学克拉克中心(Bio-X):空间融通推动跨学科协同创新
        (三)麻省理工学院MIT:为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而跨学科综合
        (四)为设计创新:伦敦艺术大学创设新的教育研究机构
        二 跨学科课程与综合性实验教学
        (一)设计思维课程:斯坦福大学哈索·普拉特纳设计学院(D.School)
        (二)社会创新辅修课程:美国艺术中心设计学院Designmatters
        三 合作:多元联合的创新实践
        (一)基于创新的联合:帕森斯设计学院研究实验室
        (二)未来老龄化实验室: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与清华大学
        (三)走在时尚前沿:意大利米兰多莫斯学院与校企合作
第四章 建构——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的课程与教学
    第一节 综合属性的课程类型
        一 学科本位综合课程的形态
        (一)相关课程(correlated curriculum)
        (二)融合课程( fused curriculum)
        (三)广域课程(broad - fields curriculum)
        二 社会本位综合课程的形态
        (一)主题性设计课程
        (二)实验设计课程
        (三)毕业设计课程
        (四)跨学科跨专业工作坊
        三 学生本位综合课程的形态
        四 其他的综合性课程类型
    第二节 以综合为导向的教学设计
        一 走向综合的教学设计
        (一)培养多方面兴趣与形式阶段理论
        (二)经验的情境与知行合一
        (三)走向综合:教学设计新趋势
        二 综合:基于问题的教学设计
        三 综合:基于主题的教学设计
        (一)主题:跨学科知识与多维视角
        (二)主题:多元文化的差异和融合
        (三)主题:基于人类生存的可持续发展
        四 综合:基于项目的教学设计
    第三节 以综合为形式的教学组织
        一 教学组织与类型
        二 教学组织形式
        三 教师团队:多学科联合教学
        四 学生团队:综合智力与协同创新
第五章 实验——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改革与探索
    第一节 前提与保障:综合性教育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一 改革面向跨学科教师的评聘管理、职称评定与绩效考核制度
        二 促进跨学科跨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与综合课程建设
        三 建立适应跨学科综合性教学生态的教务管理制度
        四 建立支持跨学科教研的财政制度
        五 推动教师开展跨学科综合性教研活动的策略
        六 开放教学资源,充分体现教育资源共享
    第二节 探索:从工作室制到大基础课程、新兴专业方向
        一 工作室制:综合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 对标设计前沿:建构专业新方向与新课程群
        三 毕业设计:联合导师制与跨学科跨专业综合
        四 大综合:艺术设计基础课程
        五 “艺工结合”:综合性大学艺术设计学科与工科的新综合
        六 设计+科技:新技术新媒介促进跨学科跨专业融合
    第三节 “综合+”: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平台建设
        一 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平台的领导架构
        二 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平台管理与运行
        三 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平台类型
        (一)建设综合性设计教学及研究平台
        (二)建设综合性国际交流平台
        (三)建设综合性协同创新平台
    第四节 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以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为例
        一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率先实行全面学分制
        二 开放与融合:设计学院与国际高水平院校的合作教学
        三 “厚基础、宽口径”的设计基础教学改革
        四 综合理念下的现代手工艺教学
结论
    一 走向综合,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 问题与目标: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的瓶颈和出路
    三 积极建构综合性艺术设计课程,发展基于综合的教学设计
    四 改革:从制度建设到多元化的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新模式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10)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2.1 Msssive MIMO技术
    2.2 极简载波技术
    2.3 超密集组网
    2.4 MEC技术
3 总结

四、资源有限 创意无限(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D]. 曹勇.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中国园林展中设计师园的主题与形式表达研究[D]. 卢虹羽. 西南大学, 2021(01)
  • [3]品牌生态视角下中国国际儿童戏剧节发展对策研究[D]. 张琦. 中国音乐学院, 2021(08)
  • [4]“互联网+”对人类生存方式的变革[D]. 侯宪利. 黑龙江大学, 2020(03)
  • [5]产业技术与政策制度影响突破性技术创新阶段转换的机理[D]. 崔露露.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6]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新业态 ——沉浸式体验研究[D]. 陈清荷.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0(04)
  • [7]创新实验与特质构建 ——英国AA建筑联盟学院基础课程研究[D]. 夏翔.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8]跨界创新理论研究与现实分析 ——基于中国创新路径的探讨[D]. 刘辉.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1)
  • [9]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研究[D]. 孙晶.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10]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标签:;  ;  ;  ;  ;  

有限资源,无限创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