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患者症状、X线及纤支镜检查对比分析

肺癌患者症状、X线及纤支镜检查对比分析

一、肺癌患者症状、X线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比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徐颖[1](2021)在《血液学炎症指标在肺癌病理分型中临床意义的大数据分析》文中指出目的:肺癌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对肺癌的流行病学研究有利于对其进行评价、预估,从而制定防控、诊疗方案。本文对肺癌的血液学炎症指标与临床病理分型进行大数据分析,旨在阐明血液学炎症指标在肺癌病理分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住院的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血液学炎症指标信息,所有病例均经病理学检查诊断且首次发现,分析血液学炎症指标和肺癌临床病理分型与年龄、性别的相关性。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Pearson卡方检验判断肺癌患者年龄和性别,以及年龄和病理分型,性别和病理分型的相关性;根据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以及病理分型,比较肺癌患者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比值,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及血小板计数的差异性,两组之间比较用t检验进行分析,两组以上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进行分析,同时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1)相关因素分析表明,60岁以上的肺癌患者最多;肺癌患者中男性较女性多,并且发病年龄与性别有关(p<0.05),老年患者中男性比女性多,而青年患者中男性患者与女性相当。(2)病理分型与年龄、性别有关(p<0.05),在各年龄段中,腺癌患者最多,男性患者以鳞癌为主,女性患者以腺癌为主。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和血小板计数与年龄、性别、病理分型有关(p<0.05);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比值与年龄、性别、病理分型无关(p>0.05);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性别,病理分型有关(p<0.05),与年龄无关(p>0.05)。(3)根据ROC曲线分析,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和血小板计数三种血液炎症指标在年龄和性别方面对鳞癌有预测价值,AUC值均在0.55~0.60范围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在60岁以上患者中对腺癌也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在女性患者中对小细胞癌也有预测价值,但价值不大。结论:(1)肺癌患者的发病年龄与性别有关,老年肺癌患者比青年患者多,老年患者中男性患者远多于女性患者。(2)年龄、性别与肺癌病理分型有关,鳞癌和小细胞癌患者中以男性居多,腺癌患者中以女性居多。(3)在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性别的肺鳞癌患者中,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和血小板计数有预测价值。(4)在60岁以上肺腺癌患者中,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有预测价值。(5)在女性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有预测价值,但需结合个体化差异进行综合评估。

檀燕[2](2020)在《血清标志物CEA、CA153、NSE与CYFRA21-1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各类肺癌患者血清中(CEA)癌胚抗原、(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CYFRA21-1)细胞角蛋白19片段、(CA153)糖类抗原153的含量表达关系,以及对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79例均经我院病理确诊的肺癌患者,分类为:鳞癌患者42例、小细胞癌患者15例、腺鳞癌患者2例、腺癌患者20例;本文79例肺癌患者无转移及有转移患者分别为37例和42例,选取同期来我院行健康体检者36例与肺癌患者进行对照分析。全文79例肺癌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均采用罗氏E170测定血清中CEA、NSE、CYFRA21-1、CA153的含量,从而分析肺癌各分期及是否出现转移血清标志物的表达关系。结果:79例肺癌患者和36例健康体检者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上无显着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在CEA、NSE、CYFRA21-1、CA153 4种血清标志物水平的比较上,实验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II期、IV期肺癌患者血清标志物的水平均明显高于I期、II期患者(P<0.01)。未转移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明显低于转移患者,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时灵敏度提高为71.94%,特异度无显着变化为97.25%。肺癌血清标志物高表达者其预后生存率较正常者低。结论:四种肿瘤标志物(CEA、CA153、NSE、CYFRA21-1),对肺癌转移及肺癌分期具有较高的临床指导意义,并与病情、分期、病理类型、临床预后等密切相关,有助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明显优于单一肿瘤标志物。

孙筱倩[3](2020)在《含囊腔肺癌的HRCT征象分析与病理对照研究》文中指出背景目前,肺癌仍是全世界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在临床上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目前全球每年死于肺癌的患者约有140万人,而男性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占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女性肺癌发病率占第三位,死亡率占第二位,仅次于乳腺癌。而含囊腔肺癌是肺癌的一种特殊表现,近几年来,含囊腔的肺癌文献报道陆续增加,也成为医学界的关注的热点。在早期肺癌国际筛查计划(I-ELCAP)中,含囊腔的肺癌发病率约为3.6%。由于该类肺癌概念不统一,名称多样,CT表现不典型,其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一定难度,并且临床及影像医师对其认识不足,缺少经验,时常发生漏诊、误诊现象,延误患者早期手术和治疗的机会。目的探讨含囊腔肺癌的HRCT征象和病理类型进行对照分析,提高对此种肺癌的HRCT征象认识及形成的病理基础,进而提升临床诊断准确性。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共收集的45例经手术、穿刺病理证实的以含囊腔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CT检查,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的临床资料、HRCT征象、病理类型进行对比分析,加深对此种肺癌的HRCT征象认识以及病理基础的形成,评价HRCT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1.含囊腔的肺癌为特殊性肺癌,在临床当中极为少见,收集本院2011年1月-2018年12月间45例含囊腔肺癌病例,男26例(57.78%),女19例(42.22%),男性比例略高于女性,发病患者以≥45岁的中老年为主,大多数患者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多是体检时偶然发现,病变位置集中于右肺、上中叶肺,主要特征为肺内出现孤立性含囊腔病变。2.45例患者中8例患者经穿刺活检进行病理检查,37例患者经手术获取病理标本进行病理检查,经病理证实均为含囊腔肺癌。40例(88.89%)为腺癌:其中11例(24.44%)为高分化腺癌,5例(11.11%)为高-中分化腺癌,11例(24.44%)为中分化腺癌,7例(15.56%)为中-低分化腺癌,4例(8.88%)为低分化腺癌,1例(2.22%)为中分化腺癌伴粘液腺癌,1例(2.22%)为中分化腺癌伴乳头状腺癌;2例(4.44%)为细支气管肺泡癌;3例(6.67%)为鳞状细胞癌。其中以腺癌为主,(P≤0.05),且患者的分化程度良好。病理分期以Ⅰ期23例、Ⅱ期15例,Ⅲ期:3例;Ⅳ期2例;癌前病变2例,以Ⅰ期、Ⅱ期为主。3.含囊腔肺癌HRCT影像学征象表现主要为囊腔形态:3例(6.67%)囊腔为圆形,14例(31.11%)为类圆形,28例(62.22%)为不规则形。囊腔位置:33例(73.33%)囊腔位于病灶一侧,12例(26.67%)囊腔位于病灶中央。囊腔数量:27例(60.00%)单发囊腔,18例(40.00%)多发囊腔。囊腔外组织密度多有实性结节或磨玻璃影,其中23例(51.11%)为混合磨玻璃影,7例(15.56%)为纯磨玻璃影。33例(73.33%)患者囊内有分隔,38例(84.44%)患者囊腔内壁不规整,20例(44.44%)患者囊腔内血管穿行,13例(28.89%)患者有壁结节,39例(86.67%)患者有分叶征,31例(68.89%)患者有毛刺征,35例(77.78%)患者有胸膜凹陷征,36例(80.00%)患者有血管集束征。4.HRCT与病理对照分析,40例腺癌患者,光镜下可见正常的肺泡组织被肿瘤所替代,肿瘤组织内可见扩张性腺样结构,肺泡壁有轻度增厚,肺泡腔扩大,局部有肺泡壁破坏融合表现。2例为细支气管肺泡癌患者,可见肿瘤分布于肺泡腔内,沿着肺泡壁生长,肿瘤部分表现出蜂窝状间隙,肺泡腔破坏融合,进而形成囊腔样改变,间隔处为纤维组织,上皮衬里部分是肿瘤细胞。3例为鳞状细胞癌,可见肿瘤发生于肺大泡或局限性支气管扩张基础上,肿瘤坏死,形成薄壁囊腔,其引流支气管形成支气管活瓣堵塞所致。HRCT影像中囊腔壁、分隔均为肿瘤组织、纤维血管,囊腔内的气体密度是肺泡腔结构破坏、融合的结果。5.根据特征性影像学征象为依据进行HRCT诊断,诊断符合率达到93.33%(42/45),1例患者诊断为肺囊肿,1例患者诊断为空洞型肺结核,1例患者诊断为肺大泡并发感染。结论含囊腔的肺癌HRCT征象不仅有囊腔自身特征,还有周围型肺癌典型特征,主要表现为单囊或多囊、囊内分隔、囊腔内壁不规整、壁结节、囊内血管穿行,囊外实性结节或磨玻璃影、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等。此种肺癌以腺癌为主,且分化程度较好,病理分期以Ⅰ期、Ⅱ期为主,病理基础有三类:(1)肿瘤坏死后融合生成的不规则薄壁囊腔;(2)肿瘤产生于肺泡间隔处,肿瘤组织取代正常的肺组织。(3)肿瘤发生于肺大泡或局限性支气管扩张基础上,肿瘤坏死,形成薄壁囊腔,其引流支气管形成支气管活瓣堵塞所致。

冷永杰[4](2019)在《支气管镜取样组织病理联合液基细胞学对右中叶肺癌的诊断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在支气管镜下取样行组织病理学联合液基细胞学检查对右中叶肺癌的诊断价值。同时评价其对右中叶肺癌病理分型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研究邵阳市中心医院呼吸内镜室2015年9月1日2017年9月30日肺部CT提示右中叶肿瘤,且行支气管镜检查并在镜下能直视右中叶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共98例,采取CT进行病变定位后通过支气管镜钳夹组织5块用于组织病理学检查,同时在活检部位吸引获取满意细胞学标本后平均随机分装到两个锥形收集器,分别行膜式超薄液基细胞学检查(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及传统涂片细胞学(coventional smear,CS)检查。TCT与CS镜下诊断分别由两位高年资病理医师独立完成。评价经支气管镜取样行组织病理联合TCT检查、组织病理联合CS检查、单纯组织病理检查三组不同检测方法对原发性右中叶肺癌的诊断效能,包括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一致性系数;同时评价不同检测方式对右中叶肺癌病理分型结果及符合率。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8例患者中经活检组织病理或术后组织病理累计确诊68例肺癌,30例为良性病变。68例确诊为肺癌的患者中,男性43例(63.24%),女性25例(36.76%),平均年龄(58±10)岁,通过支气管镜活检取样组织病理学诊断出肺癌51例(75.00%),组织病理联合TCT诊断出肺癌66例(97.06%);组织病理联合CS诊断出肺癌60例(88.26%)。经支气管镜取样组织病理联合TCT检测阳性率分别与组织病理联合CS检测阳性率、支气管镜下活检取样单纯组织病理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886,P<0.05;?2=13.765,P<0.05)。良性病变患者(男性21例(70%),女性9例(30%),平均年龄(47±15岁)。2.TCT检查在敏感度与约登指数高于CS(P<0.05)。组织病理、TCT及CS的诊断Kappa系数分别为0.647、0.489与0.268,TCT与诊断结果一致性高于CS(P<0.05)。经支气管镜取样组织病理联合TCT检测敏感度、特异度、约登指数、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是97.06%、100%、97,06%、100%及93.75%,Kappa系数为0.953,高于经支气管镜取样组织病理联合CS检测(P<0.05)。3.68例肺癌中,经最终组织病理检测确认,39例为鳞状细胞癌,占57.35%,13例为腺癌,占19.12%;16例为小细胞癌,占23.53%。单用TCT进行检测,对鳞状细胞癌、腺癌及小细胞癌检出率分别为74.36%、46.15%与50.00%,TCT对鳞状细胞癌检出率相对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023,P=0.049)。活检组织病理、CS、组织病理联合TCT、组织病理联合CS在不同亚型肺癌检出率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4.TCT对鳞状细胞癌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约登指数、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Kappa系数分别为74.36%、89.65%、64.01%、87.88%、72.22%与0.621。TCT对鳞状细胞癌检测的敏感度与一致性高于腺癌及小细胞癌。结论:1.经支气管镜取样组织病理联合TCT检查在右肺中叶肺癌诊断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有助于提高检测阳性率。2.经支气管镜取样组织病理联合TCT检查可辅助右肺中叶肺癌组织学分型,TCT在右中叶不同类型组织学肺癌检测中有差异,对鳞状细胞癌检测阳性率高。

史梦杰[5](2019)在《老年不典型肺结核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63例老年不典型肺结核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探讨老年不典型肺结核临床表现与影像学特征,提高对老年不典型肺结核的警惕与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1至2018.10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住院期间63例老年不典型肺结核临床表现与胸CT影像学表现。结果63例老年不典型肺结核患者中,男性39例,女性24例,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1.625:1,其中7079年龄段人数最多,共29例;共有34例患者有吸烟史,占54%,其中男性患者吸烟者占72%,远高于女性的25%,男性患者吸烟者高于女性吸烟者。临床表现以咳嗽症状最多见(51/63,80.1%),其次为胸闷、呼吸困难(26/63,41.3%)、咳痰(23/63,36.5%)、乏力(17/63,27.1%)、发热(18/63,25.6%)、其中低热(14/63,22.2%)、消瘦(16/63,25.4%),而胸痛(6/63,9.5%)、盗汗(6/63,9.5%),咯血(5/63,7.9%)表现较少。男女之间症状表现无显着性差异(P>0.05);本组病例中有43例患者行痰涂片抗酸杆菌检查,其中涂阳者9例(20.9%),涂阴者34例(79.1%),涂阴肺结核患者远多于涂阳肺结核患者;共33例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查见抗酸杆菌者9例(9/27,33.3%),其中刷检涂片阳性者5例(5/23,21.7%),肺泡灌洗液涂片阳性者6例(6/27,22.2%)。刷检涂片、肺泡灌洗液涂片与痰涂片两两比较,肺泡灌洗液涂片、刷检涂片阳性率均高于痰涂片(P<0.05);在34例痰涂片抗酸杆菌检查阴性患者中,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抗酸杆菌阳性率32.0%(8/25),肺泡灌洗液Xpert MTB/RIF阳性率95%(19/20),痰Xpert MTB/RIF阳性率83.3%(5/6),T-SPOT.TB阳性率71.4%(15/21);63例患者病变分布上呈双肺广泛者多见,其中病变呈多肺区分布共占57.1%(36/63),单肺区病变以右上肺为主占15.9%(10/63),其次为左上肺9.5%。右下肺7.9%,左下肺4.8%,右中肺3.2%。影像学表现上以肺炎实变型为主(36.5%),其次为孤立结节或肿块型(33.3%),多结节型(12.7%),空洞型(12.7%)、间质病变型(3.2%)与淋巴结肿大型(1.6%)。本组63例患者均伴有基础疾病,合并有两种以上疾病者有24例(38.1%),其中合并肺炎患者最多,共29例(46.0%),其次为高血压病27例(42.9%),糖尿病24例(38.1%),冠心病者20例(31.7%),陈旧脑梗11例(17.5%),慢性肺部疾病包括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支气管扩张、肺间质病变10例(15.9%),类风湿关节炎2例(3.2%),强直性脊柱炎1例(1.6%)。63例患者诊断方法中经诊断性抗结核治疗3个月以上有效确诊者21例(33.3%);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而诊断的有17例(27.0%),其中经支气管镜抗酸染色检查阳性诊断的有9例(14.3%),经支气管镜病理活检诊断的有8例(12.7%);经手术取得病理确诊的有16例(25.4%);经痰涂片抗酸染色检查阳性诊断的有9例(14.3%)。结论老年不典型肺结核临床表现、胸CT表现多不典型,且老年患者涂阴肺结核患者多,更容易漏诊。临床工作中应结合患者症状、实验室检查、胸CT、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等,采取多种综合手段提高老年肺结核患者诊断率,减少漏诊、误诊。

顾萍[6](2007)在《肺癌诊断的循证医学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循证医学尤其是循证肿瘤学的逐步发展成熟,给肺癌的临床研究带来了快速发展契机。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又称求证医学、实证医学。1996年,Sackett将其定义为“有意识地、明确地、审慎地利用当前的最佳证据制定关于个体病人的诊治方案”。与传统的临床医学不同,循证医学是一种理性的医学而不是一种经验的医学,它是建立在现代临床流行病学基础上的现代临床医学的基础课,通过完成对科学性证据的寻求并将其应用于指导临床实践,最终达到使患者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的目的。由于大量设计严谨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结果的出现和遵循循证医学基本原则建立的临床指引,近年来有关肺癌的诊治策略研究已将重点从临床症状性肺癌转向无症状、未转移的早期肺癌筛查。目前,肺癌主要的诊断方法有细胞学(痰脱落细胞、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胸水涂片)、影像学(X线、CT、PET)以及组织学(纤维支气管镜活检、肺针吸活检、胸膜活检、纵隔镜活检、剖胸活检、经皮肺活检或手术切除标本活检)检查等。对肺癌诊断具有临床参考价值的检查包括:X线、放射性核素发射计算机辅助断层显像(ECT)、计算机断层扫描(CT)、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等各种影像学技术以及血清肿瘤标记物等。由于每种检查项目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从临床应用实际出发,围绕着肺癌诊断研究,人们将肺癌诊断项目分成一线检查项目和二线检查项目。其中一线检查项目主要由胸部正侧位片、痰细胞学和B超构成,因为它既适用于诊断初诊病人又适用于筛查高危人群,是肺癌诊断中最基本的检查,经济实用,无创伤性,可以反复多次使用。另外,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胸部低剂量螺旋CT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也列入一线检查项目。二线检查项目是在一线检查的基础上,结合各个病人的不同情况,选择某些适当的检查项目,其目的在于进一步明确病变性质或弄清有无远处转移扩散,以确定治疗方案,具体包括胸部或脑部磁共振成像(MRI)、PET、胸腔穿刺术、颈部淋巴结穿刺或活检术、经皮肺穿刺术、纵隔镜检查术、胸腔镜检查术、全身骨扫描、血清肿瘤标记物等。本文在系统文献调研和专家咨询的基础上,通过确立临床常用肺癌诊断试验与患者初诊时的主诉指标,设计了“肺癌病例诊断指标采集表”,并利用数据管理软件Epidata3.1建立了“肺癌病例诊断指标采集表”录入平台,对所收集的1100个原发性肺癌病例以及作为对照的1000个肺良性疾病病例(肺结核、肺炎、肺炎性假瘤)进行了相关数据录入,完成了“肺癌病例诊断数据库”的构建工作。在此基础上,利用SPSS13.0软件,首先参照《中国肺癌杂志》2003年第5期上发表的《肺癌的诊断和分期临床指引》,对肺癌常用诊断试验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了初步评价;其次,根据循证医学在诊断试验中的有关应用原理,对胸部X线、CT和纤维支气管镜三种方法在肺癌诊断中的准确性以及联合应用情况下的优势互补性进行了探讨;最后,针对肺癌诊断的主观依据(患者初诊时的主诉内容,包括一般项目、家族史、既往史、吸烟史、临床症状与体征等)与客观依据(医生采用的诊断试验),对肺癌临床诊断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单因素Mantel-Haenszel以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模型分析,初步构建了肺癌诊断模型,同时以Microsoft VB6.0软件和C语言为平台开发了开发了肺癌个性化诊断系统,采用SQL Server软件建立诊断病例数据库,初步达到了根据患者个体特征采用不同的诊断方案预测患者患病的概率,并自动筛选和优化诊断方案的目的。具体结论如下:1.肺癌患者临床诊断试验的循证分析采用配对McNemarx2检验,参照《肺癌的诊断和分期临床指引》,对611例肺癌常用诊断试验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的初步评价结果发现:1.1肺癌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咳嗽(400/611),持续两周以上的症状包括咳嗽93.8%(375/400)、血痰86.1%(130/151)、胸痛85.5%(142/166)和气促87.1%(88/101)等。1.2病理类型男性以鳞癌(218/462)、女性以腺癌(102/149)多见;约9.5%(58/611)的肺癌患者诊断时没有任何症状。1.3痰细胞学检查阳性检出率为41.3%(100/242);血清CEA阳性检出率为48.9%(107/219);胸部X线+胸部CT+血清CEA和胸部X线+胸部CT+痰细胞学组合做平行试验的阳性检出率分别可达98.8%(81/82)和97.8%(88/90),但由于本组病例同时采用胸部X线+胸部CT+血清CEA检查组合的有13.4%(82/611),采用胸部X线+胸部CT+痰细胞学试验检查组合的有14.7%(90/611),这可能说明临床诊断实践过程中,存在着诸如病程长短、医生经验以及过分依赖高新技术等因素的影响,有待今后进一步开展这方面的研究。1.4共有81.8%(500/611)的肺癌患者进行了胸部X线检查,有74.6%(456/611)患者行正侧位片检查,使得阳性检出率从原来的71.4%(357/500)提高到73.5%(335/456);CT的检查使用率虽然只有45.8%(280/611),但阳性检出率却达到了97.9%(274/280)。另外,在335例行胸部正侧位X线检查疑似病例中,虽然只有36.7%(123/335)的患者做了CT检查,但阳性检出率却高达97.6%(120/123)。提示为了弥补X线检查分辨率低的不足,提高定位的准确度,有助临床TNM分期,临床经胸部正侧位片疑诊肺癌的病例,要常规进行胸部CT检查。1.5有71例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进行了PET检查,其中ⅢA~Ⅳ期患者共50例,占70.4%(50/71),与《指引》中PET的临床应用建议基本相符,说明PET这种临床昂贵检查资源在肺癌诊断实践中得到了较合理的使用。1.6纤维支气管镜的使用率为44.2%(270/611),阳性率为93%(251/270),如若与胸部X线及CT开展平行试验,则检查的阳性率可达100%。另外,本组病例中,Ⅰ~ⅢA期患者353例,其中有89例做了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检查使用率为25.2%(89/353),这与《指引》中提出的“临床怀疑Ⅰ~ⅢA期的肺癌病例,应常规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建议不符。提示今后肺癌临床诊断过程中,针对疑似Ⅰ~ⅢA期的肺癌病例,在考虑患者依从性的前提下,注意纤维支气管镜的检查和使用力度,努力降低检查的漏/误诊率。1.7本组病例虽然采用CT定位经皮肺穿刺活检技术的病例只有15.4%(94/611),但阳性检出率却达到了96.8%(91/94)。经支气管肺活检检查的使用率为20.6%(126/611),阳性检出率为88.9%(112/126)。通过对诊断试验检查结果的一致性评价,发现该项检查与CT定位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癌患者的阳性检出率具有一致性,这说明临床实践中存在着过度诊断问题。本组病例中,共有9例患者同时实施了上述二项诊断试验,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经济负担。2.胸部X线、CT和纤支镜对肺癌诊断的应用研究根据循证医学在诊断试验中的有关应用原理,通过回顾性分析140例原发性肺癌和95例肺良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胸部X线、CT和纤维支气管镜三种方法在肺癌诊断中的准确性以及联合应用情况下的优势互补性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2.1 X线检查对中央型肺癌的符合率为62.5%(45/72)、周围型肺癌的符合率为78%(32/41)、细支气管肺泡癌的符合率为66.7%(2/3),也就是说超过60%的肺癌患者仅依据检查简单、价格低廉的X线检查即可诊断。此外,尽管行X线检查前临床估计某疑似病例的验前概率只有30%,但当检查结果(+),该病例的患病可能性将达71.67%,说明X线的确是临床诊断肺癌的首选方法。2.2由于CT检查的灵敏度和阳性预测值分别达到了92.1%(129/140)和90.8%(129/142),因此上面提到的某病例,即使行X线检查前其验前概率为30%,当X线检查结果(+),其验后概率为71.67%,若与CT作序列试验,则验后概率将提高到94.44%,大大提高了肺癌诊断的准确度。另外,CT检查对周围型肺癌诊断的符合率95.1%(39/41)高于中央型肺癌的88.9%(64/72),也就是说对中央型肺癌的漏诊率较高。2.3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中央型肺癌的诊断符合率高达95.8%(69/72)。另外,在三项诊断试验中,纤维支气管镜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阳性似然比最大,说明相对于X线和CT,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肺癌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纤维支气管镜若与X线作序列试验,阳性似然比将达到173.5,则在验前概率为30%的前提下,验后概率将从原来的71.67%提高到98.67%。这对于临床肺癌诊断实践中,坚持循证医学从简单到复杂、从无创到有创的疾病诊断原则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3.肺癌诊断模型与个性化诊断系统初步研究通过设计以医院人群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以997例原发性肺癌和886例肺良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肺癌诊断的主观依据与客观依据,对肺癌临床诊断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的单因素Mantel-Haenszel分析结果发现:血痰、胸痛、气促、消瘦、乏力、食欲减退、肿瘤局部扩散和远处转移的OR值较大,且P值小于0.05,病例组与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另外,由于吸烟、环境污染、职业因素、营养和饮食、慢性肺部疾病、肿瘤家族史和遗传易感性是主要的肺癌危险因素,并且对肺癌诊断具有临床参考价值的检查主要包括各种影像学技术以及血清肿瘤标记物等,因此,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如住地、吸烟史、痰细胞学、X线、CT、血清CEA、纤维支气管镜、纤维支气管镜直接征象、经支气管肺活检和CT定位经皮肺活检等可作为肺癌诊断模型的有效指标,在此基础上,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初步建立了肺癌诊断的模型,并以MicrosoftVB6.0软件和C语言为平台开发了肺癌个性化诊断系统,初步实现了在不同验前概率条件下,根据患者个体特征采用不同的诊断方案预测患者患病的概率,并进一步筛选和优化诊断方案的目的。通过对113例外对照病例的再验证观察,发现所构建的诊断模型对肺癌患者的诊断符合率为98.8%(81/82),所开发的肺癌个性化诊断系统对肺癌患者的诊断符合率为81.7%(67/82)。这对于提高肺癌临床诊断操作的规范化水平,降低肺癌的漏/误诊率将具有积极的意义。

李瑱杰,焦亚静,李娜[7](2021)在《纤维支气管镜技术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文中认为目的 探索纤维支气管镜技术在肺癌诊断中的运用,比较不同的肺癌诊断方法之间的差别。方法 对2016年1月-2020年1月内在北京市丰台区南苑医院收治的113例已确诊为肺癌的病人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在进行病理活检取材前进行纤维支气管镜的检查,同时当遇见支气管黏膜等处时可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所有患者均进行组织活检检查,对比分析三者的检查结果。结果 在这113例已被确诊为肺癌的患者中,男性以鳞状细胞癌发病率最高,女性中腺癌的占比更高,纤维支气管镜的检查结果与病理活检检查结果一致的有98例,占86.7%;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结果与病理活检检查结果一致的有61例,占54.0%。两者的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有差别,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均有其诊断价值,相比之下纤维支气管镜的检出率更高。

梁勇[8](2021)在《放射技术对肺部肿瘤的诊断效果》文中提出目的研究在肺部肿瘤的诊断中应用放射技术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0例疑似肺部肿瘤患者,给予放射技术检查(X线片检查联合CT扫描),并利用纤维支气管镜及实验室痰脱落细胞检查结果作为最终检查依据,对放射技术检查的诊断效果进行综合评估。结果在本次诊断中,X线片检查结合CT扫描良性肿瘤诊断分型正确26例,实验室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良性肿瘤26例,放射技术良性肿瘤的诊断符合率为100.00%,X线片检查CT扫描恶性肿瘤诊断分型正确33例,诊断符合率97.06%;以实验室及纤维支气管镜为参照,放射技术在肺部肿瘤诊断中对患者恶性肿瘤、良性肿瘤诊断符合率较高,与金标准诊断方法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两种诊断方法的对比中,放射技术诊断患者的VAS评分显着低纤维支气管镜活检(P <0.05)。结论在肺部肿瘤的诊断中,放射技术检查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且此检查方法具有无痛的优点。

王梦雨[9](2020)在《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75例临床分析》文中提出背景真菌广泛存在周围的自然界中,可作为吸入性变应原引起气道的超敏反应,其中包括真菌过敏性支气管炎,真菌致敏性重症哮喘(severe asthma with fungal sensitization,SAFS),变应性支气管肺真菌病(allergic brochopulmonary mycosis,ABPM)等。曲霉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由气道内烟曲霉致敏引起的变应性肺部疾病称为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llergic brochopulmonary aspergillosis,ABPA)。ABPA常见于支气管哮喘和囊性纤维化(cystic fibrosis,CF)患者。此病相对少见,且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容易误诊或漏诊,若不能做到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该病易反复发作,最终引起肺部结构不可逆的损伤,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目的本研究通过对ABPA患者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胸部影像学检查、肺功能、支气管镜检查、治疗及随访情况等分析,归纳总结ABPA的临床特点,加强临床医生对ABPA的了解及认识,进而做到早诊断、早治疗,避免肺部结构不可逆的损伤。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确诊的ABPA患者,依据纳入、排除标准共入组75例患者,分析其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EOS)百分比、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inE,IgE)、烟曲霉特异性IgE(specific IgE,sIgE)等血清学指标,肺功能、胸部影像学等相关检查,总结其临床特征,出院后29例患者以口服糖皮质激素为基础治疗,46例以抗真菌药物联合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2个月后,通过对比其前后血清学指标及胸部影像学来评价临床疗效。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1.一般资料:75例ABPA患者,男47例,女28例,平均年龄(44.1±13.3)岁,其中在确诊ABPA之前诊断为支气管哮喘2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例,糖尿病7例,过敏性鼻炎11例,鼻窦炎2例;17例被误诊为支气管扩张,11例误诊为肺部感染,5例误诊为嗜酸性粒细胞肺炎,6例误诊为肺结核,1例误诊为肺癌。2.临床表现:咳嗽73例、咳痰71例、喘息56例、痰栓8例、发热8例、胸痛11例、咯血5例、呼吸困难4例;59例患者肺部可闻及干啰音,10例患者可闻及局限性湿啰音,8例患者可闻及干、湿性啰音。3.血清学检查及胸部HRCT表现:75例血清总IgE均升高,为(375.9~5000)IU/ml,中位数为 4714.00(2732.00,5000.00)IU/ml;69 例外周血 EOS 绝对值升高为(0.50~3.70)×109/L,中位数为 0.93(0.72,1.68)×109/L,69 例外周血EOS百分比升高平均为(14.75±7.93)%;75例患者行血清烟曲霉特异性IgE均升高,为(0.36~56.9)KU/L,中位数为 10.20(2.90,18.60)KU/L;57 例行烟曲霉皮肤点刺试验,均为阳性;胸部HRCT主要表现:多发斑片状、絮状渗出影59例,中心性支气管扩张55例,实变影27例,树芽征22例,条索状高密度影20例,黏液栓18例,纵膈淋巴结肿大14例,结节影12例,胸膜增厚8例。4.治疗:46例给予口服激素联合抗真菌药治疗,29例给予口服激素治疗,经2月治疗后,两组血清总IgE、外周血EOS绝对值、外周血EOS百分比均较治疗前显着下降(P<0.05),而烟曲霉sIgE无明显下降(P>0.05);同时两组对比分析得出:口服激素联合抗真菌药物治疗较单用激素相比,血清总IgE、外周血EOS绝对值、外周血EOS百分比下降明显、胸部影像学吸收有明显差异(P<0.05),药物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同时两组烟曲霉sIgE在治疗前后均无明显下降(P>0.05)。结论1.ABPA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在疾病早期极易误诊和漏诊。2.在反复出现咳嗽、咳痰、喘息且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升高的哮喘、肺囊性纤维化、支气管扩张、慢阻肺等可疑患者应尽早进行曲霉菌变应原皮试或曲霉特异性IgE的检测,以提高ABPA的诊断率,避免肺部结构的不可逆损伤。3.抗真菌药物联合口服激素较单用激素治疗更有效,可以减少复发,改善预后。

刘罩明[10](2020)在《周围性肺结核的超声表现及鉴别诊断》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比较周围型肺癌、周围性肺炎及周围性肺结核的超声图像特征总结周围性肺结核的超声表现,探讨超声在周围性肺结核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内容: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r Doppler Ultrasonography,CDUS)成像技术,观察周围性肺结核的超声特征,分析病灶的边界、内部回声、是否存在“含气支气管征”、钙化、胸膜增厚等超声征象,并利用高级动态血流(Advanced Dynamic Flow,ADF)、超微血管成像(Superb Microvascular Imaging,SMI)观察病灶血运情况并进行分析。方法:1.选取临床确诊的周围性肺结核患者94人,周围性肺炎患者56人、周围型肺癌患者16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的二维、ADF、SMI等技术观察病灶并存储图像进行分析。2.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采用无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周围性肺结核、肺炎、周围型肺癌超声征象是否存在差异。结果:1.周围性肺结核、肺炎及肺癌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差异的超声表现主要有:(1)病灶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2)含气支气管征;(3)钙化;(4)丰富的“树枝样”血流、星点状稀疏血流及无血流信号三种血流模式;(5)胸膜增厚。2.无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肺炎作为参考类别,肺结核和肺炎比较显示点状/棒状血流信号、含气支气管征阴性及胸膜增厚对于诊断肺炎或肺结核有统计学差异。由于点状/棒状血流信号、含气支气管征阴性偏回归系数大于0,OR>1,是相对于肺炎诊断肺结核的危险征象,;胸膜增厚阴性偏回归系数小于0,OR<1,说明胸膜增厚阴性相对于阳性是诊断肺结核的保护因素,即胸膜增厚更容易出现在肺结核患者中。为了进一步鉴别周围性肺结核与周围型肺癌,以肺结核作为参考类别与肺癌比较,结果显示形态规则及病灶边界清晰偏回归系数大于0,OR>1,是相对于肺结核诊断肺癌的危险征象,即临床实际工作中需要周围性肺结核与肺癌鉴别时,具有形态规则、边界清晰等超声征象时更倾向于诊断肺癌。结论:1.周围性肺结核的主要超声表现:(1)病灶内部回声复杂多样;(2)病灶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3)含气支气管征;(4)钙化;(5)丰富的“树枝样”血流、星点状/棒状血流及无血流信号三种血流模式;(6)胸腔积液;(7)胸膜增厚。2.超声在周围性肺结核的诊断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3.超声可以为周围性肺结核与肺炎、周围型肺癌的鉴别诊断,提供一定帮助。

二、肺癌患者症状、X线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比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肺癌患者症状、X线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血液学炎症指标在肺癌病理分型中临床意义的大数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1章 绪论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概述
    2.2 有关肺癌的流行病学的研究现状
    2.3 肺癌的病因
        2.3.1 吸烟
        2.3.2 环境污染
        2.3.3 职业暴露
        2.3.4 肺癌家族史
        2.3.5 年龄
        2.3.6 其他
    2.4 肺癌的组织病理学分类
        2.4.1 非小细胞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
        2.4.2 肺小细胞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 SCLC)
    2.5 临床表现
    2.6 肺癌的诊断
        2.6.1 影像学检查在肺癌中的诊断价值的研究
        2.6.2 纤维支气管镜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2.6.3 血清学生物标志物在肺癌诊断的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
    2.7 有关肺癌的治疗方法的研究现状
        2.7.1 免疫疗法在肺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2.7.2 放疗及化疗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
        2.7.3 抗血管生成治疗关于肺癌治疗的研究现状
第3章 资料与方法
    3.1 一般资料
    3.2 研究方法
        3.2.1 收集数据
        3.2.2 入组和排除标准
        3.2.3 血液学检测方法
        3.2.4 数据分析处理
第4章 结果
    4.1 原发性肺癌患者基本情况
    4.2 原发性肺癌患者不同病理类型的分布情况及 ROC 曲线分析
        4.2.1 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原发性肺癌患者病理类型分布情况
        4.2.2 不同年龄段原发性肺癌ROC曲线分析
    4.3 原发性肺癌患者血液学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4.3.1 不同年龄段原发性肺癌患者血液学炎症指标的检测结果
        4.3.2 不同性别段原发性肺癌患者的血液学炎症指标检测结果
        4.3.3 不同病理类型原发性肺癌患者的血液学炎症指标检测结果
        4.3.4 不同年龄、不同性别鳞癌患者血液学炎症指标检测结果
        4.3.5 不同年龄、不同性别腺癌患者血液学炎症指标检测结果
        4.3.6 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小细胞癌患者的血液学炎症指标检测结果
    4.4 关于不同肺癌病理类型ROC曲线分析
        4.4.1 不同年龄段、性别中四种血液炎症指标对鳞癌ROC曲线分析
        4.4.2 不同年龄段、性别中四种血液炎症指标对腺癌ROC曲线分析
        4.4.3 不同年龄段、性别中四种血液炎症指标对小细胞癌ROC曲线分析
第5章 讨论与总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2)血清标志物CEA、CA153、NSE与CYFRA21-1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2 研究资料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综述 肺癌早期诊断方法的阐述
    参考文献

(3)含囊腔肺癌的HRCT征象分析与病理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研究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含囊腔肺癌影像学与病理学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4)支气管镜取样组织病理联合液基细胞学对右中叶肺癌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的英文缩略词(按字母顺序排列)
第1章 绪论
第2章 临床资料与方法
第3章 实验结果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5)老年不典型肺结核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1 对象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2 研究结果
    2.1 流行病学结果
    2.2 临床表现
    2.3 实验室检查
    2.4 基础疾病及合并症
    2.5 影像学表现
    2.6 确诊方法
    2.7 入院诊断
3 讨论
    3.1 老年不典型肺结核流行病学
    3.2 老年不典型肺结核特点
    3.3 老年不典型涂阴肺结核的诊断方法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老年不典型肺结核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肺癌诊断的循证医学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肺癌病例诊断数据库的构建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质控指标与措施
    4.讨论
第二部分 肺癌患者临床诊断试验的循证分析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第三部分 胸部X线、CT和纤支镜对肺癌诊断的应用研究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第四部分 肺癌诊断模型和个性化诊断系统初步研究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本研究创新点
附录
    附录1…肺癌病例诊断指标采集表
    附录2…英文缩写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7)纤维支气管镜技术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诊断标准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病例类型与性别关系
    2.2 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诊断肺癌的符合率
    2.3 不同病理学检查方式对不同组织病理型肺癌的检查结果比较
3 讨论

(8)放射技术对肺部肿瘤的诊断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放射技术诊断与实验室诊断结果
    2.2 肺部肿瘤患者放射技术的主要图像特点
    2.3 检查时疼痛情况对比
3 讨论

(9)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75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文章及获奖情况
致谢

(10)周围性肺结核的超声表现及鉴别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资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超声诊断肺结核的应用价值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肺癌患者症状、X线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比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血液学炎症指标在肺癌病理分型中临床意义的大数据分析[D]. 徐颖. 吉林大学, 2021(01)
  • [2]血清标志物CEA、CA153、NSE与CYFRA21-1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D]. 檀燕.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3]含囊腔肺癌的HRCT征象分析与病理对照研究[D]. 孙筱倩. 新乡医学院, 2020(12)
  • [4]支气管镜取样组织病理联合液基细胞学对右中叶肺癌的诊断价值[D]. 冷永杰. 南华大学, 2019(01)
  • [5]老年不典型肺结核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D]. 史梦杰.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6]肺癌诊断的循证医学初步研究[D]. 顾萍. 南方医科大学, 2007(08)
  • [7]纤维支气管镜技术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李瑱杰,焦亚静,李娜. 智慧健康, 2021(30)
  • [8]放射技术对肺部肿瘤的诊断效果[J]. 梁勇. 中国医药指南, 2021(26)
  • [9]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75例临床分析[D]. 王梦雨. 郑州大学, 2020(02)
  • [10]周围性肺结核的超声表现及鉴别诊断[D]. 刘罩明.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标签:;  ;  ;  ;  ;  

肺癌患者症状、X线及纤支镜检查对比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