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代磷酸-硫酸锆的合成、表征及在PEMFC中的应用

氧代磷酸-硫酸锆的合成、表征及在PEMFC中的应用

一、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IN PEMFC OF ZIRCONIUM OXO PHOSPHATE-SULFATE(论文文献综述)

闻宏妍[1](2020)在《四君子汤对16月龄小鼠代谢组学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基于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观察四君子汤对16月龄雄、雌小鼠血浆、脾组织、肾组织中代谢物质以及代谢通路富集情况的影响,解析四君子汤对增龄小鼠的内源性物质变化的影响,为揭示四君子汤干预衰老相关病证的生物学基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然衰老模型,正常饲养ICR小鼠到3月龄与16月龄。选取3月龄小鼠为空白组(3M组),将16月龄自然增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16M组)、给药组(SJZ组),每组20只(雄鼠10只,雌鼠10只)。给药组小鼠予以四君子汤药液灌胃(给药剂量为9.75g/kg·d,给药体积为13ml/kg·d);空白组、模型组小鼠予以等容生理盐水灌胃。连续灌胃30天后,制备血浆、脾、肾组织样本,并采用UPLC-Q-TOF-MS技术进行代谢组学分析。结果:1.经四君子汤干预后,小鼠血液、脾组织及肾组织中代谢物的代谢轮廓发生明显变化,将这三种样本进行PCA分析处理,显示空白组(3M)、模型组(16M)、给药组(SJZ组)数据组间区分良好,给药组代谢物的表达情况向空白组回调。2.四君子汤对血浆、脾组织和肾组织样品中增龄相关标志性差异物的调节概况:1)血浆样品中模型组(16M)与空白组(3M)相比,筛选出与增龄相关的生物标记物,其中雄性小鼠中有32个,雌性小鼠中有36个,鉴定出的生物标记物与7条代谢途径相关,其中雄、雌小鼠体内标志性代谢物分别富集在4条代谢通路中;四君子汤组可回调雄性小鼠中19个代谢物,雌性小鼠16个代谢物,回调的代谢物与8条代谢途径相关,其中雄、雌小鼠体内标志性代谢物分别富集在4条代谢通路中。2)将脾组织样品中模型组(16M)与空白组(3M)相比,筛选鉴定出与增龄相关的生物标记物,雄性小鼠中有59个,雌性小鼠中有69个,鉴定出的生物标记物与21条代谢途径相关,其中雄、雌鼠体内标志性代谢物分别富集在17条和7条代谢途径中,有3条通路为雄雌小鼠共同代谢途径;四君子汤组可回调雄性小鼠中53个代谢物,雌性小鼠19个代谢物,回调的代谢物与19条代谢途径相关,其中雄、雌鼠体内标志性代谢物分别富集在16条和3条代谢途径中。3)肾组织样品中模型组(16M)与空白组(3M)相比,筛选鉴定出与增龄相关的生物标记物雄性小鼠中有70个,雌性小鼠中有67个,鉴定出的生物标记物与25条代谢途径相关,其中雄、雌鼠体内标志性代谢物分别富集在20条和17条代谢途径中,有12条通路为雄雌小鼠共同代谢途径;四君子汤组可回调雄性小鼠中54个代谢物,雌性小鼠39个代谢物,回调的代谢物与27条代谢途径相关,其中雄、雌鼠体内标志性代谢物分别富集在17条和10条代谢途径中。3.四君子汤对16月龄小鼠不同性别中增龄相关标志性差异物的调节情况:1)在雄鼠体内,四君子汤通过调节二十二碳六烯酸,左旋肉碱的代谢影响血浆、脾组织和肾组织的代谢;血浆和肾组织样本中,被影响的相同代谢物质有5个;肾组织和脾组织样本中,被影响的相同代谢物质有10个;血浆和脾组织样本中,被影响的相同代谢物质有4个。2)在雌鼠体内,四君子汤可以通过调节13S-羟基十八碳二烯酸的代谢影响血浆、脾组织和肾组织的代谢;血浆和肾组织样本中代谢物参与的代谢中,被影响的共同物质有4个;血浆和脾组织样本中,被影响的相同代谢物有3个;肾组织和脾组织样本中,被影响的相同代谢物有7个。4.四君子汤对16月龄小鼠不同样本中增龄相关标志性差异物的调节情况:1)在血浆样品中,四君子汤通过调节雌酮、二十二碳六烯酸、L-二氢乳清酸等4个物质来干预雄、雌小鼠的生理状态;2)在脾组织样品中,四君子汤通过调节16-a-羟基孕烯醇酮、磺酰胆碱甘氨酸、L-谷氨酸等9个物质来干预雄、雌小鼠的生理状态;3)在肾组织样品中,四君子汤通过调节L-苯丙氨酸、L-色氨酸、FAD、黄素单核苷酸、肌酸等19个物质来干预雄、雌小鼠的生理状态。结论:1.模型组(16M)小鼠与空白组(3M组)小鼠相比,血浆、脾组织、肾组织样本中代谢标志物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说明小鼠在自然生长发育状态下整体代谢水平有明显改变,这些代谢物标志物主要集中在氨基酸代谢和脂类代谢相关途径中。2.四君子汤对16月龄小鼠血浆、脾组织、肾组织样本中筛选出的增龄相关代谢物均有一定的回调作用,回调物质分别参与了血浆、脾组织、肾组织样本中8、19、27条衰老相关代谢途径,主要集中于氨基酸代谢和脂类代谢相关途径。3.四君子汤主要调节的代谢通路与小鼠增龄变化影响的通路类别相近,说明四君子汤能调节增龄引起的各组织整体代谢的改变。4.四君子汤对16月龄小鼠不同性别、不同组织样本中增龄相关标志性差异物具有调节作用。

李玲[2](2019)在《新型有机共轭酚胺自由基的设计、合成及表征》文中研究说明有机中性自由基是一种处于亚稳态的特殊的有机化合物,含有一个或者多个未成键的电子。由于有机中性自由基具有较高反应活性和不稳定性,容易生成二聚体或者与氧气反应,所以其稳定性研究一直是本领域的研究热点。有机中性自由基一般可以通过共轭效应或者空间位阻效应提升自由基单电子的稳定性,形成稳定自由基。目前已有大量稳定有机中性自由基被报道,如三苯甲基自由基及其衍生物、多环芳烃双自由基、氮氧自由基、苯氧自由基等。有机中性自由基具有很多独特性质,例如准可逆氧化还原特性、强近红外特征吸收、磁性及优异的电学性能,潜在可应用于光电器件、有机铁磁材料等领域。因此设计及合成稳定有机自由基材料具有重大意义。本论文研究内容在于通过分子聚集作用及共轭效应提升有机中性自由基稳定性,探究自由基的稳定机理及电学性能。以三苯胺为骨架,在苯环对位引入酚羟基,分别以强吸电子基团和给电子基团作为母核,设计了D-A-D型和D-π-D型有机共轭酚胺自由基,并采用低成本、简单易行的两步法合成路线。同时,系统研究了有机共轭酚胺自由基的来源及稳定机理,研究表明有机共轭酚胺自由基主要来源于苯氧基自由基。共轭酚胺自由基在固态时,自由电子在整个分子骨架可离域形成醌式或芳香化无机酸式共振结构,聚集作用及共轭效应使自由基得以稳定存在。共轭酚胺自由基在溶液中,由于分子可相对自由旋转,自由基信号弱。基于以上实验,我们提出聚集诱导自由基效应(Aggregation-induced radical,AIR)来解释分子在固态时自由基信号增强。变温ESR测试及理论计算表明共轭酚胺自由基具有单线态电子基态,因单线态与三线态之间的能量差较小,单线态易热激发至三线态。电导率及单空穴迁移率测试表明自由基分子相比其相应的甲氧基前驱体具有较高的电荷传输性能。理论计算表明有机共轭酚胺自由基分子平面性增强,导致更好的电子离域,利于提升导电性。值得一提的是,部分D-π-D型及D-A-D型有机共轭酚胺自由基材料的HOMO能级与氧化铟锡(ITO)较为匹配。溶解性测试表明有机共轭酚胺自由基材料是极佳的醇溶性材料。因此,本论文报道的有机共轭酚胺自由基材料作为空穴传输材料在可溶液加工的光电器件中具有潜在应用前景。

刘琼宇[3](2013)在《含磷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的制备及其阻燃改性研究》文中指出丙烯酸酯乳液因其优异的耐候性、成膜性、柔韧性及环保性等优点,近年来广泛用于水性涂料的成膜基料。然而,聚丙烯酸酯为易燃聚合物,遇火易燃烧,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安全隐患,因此,人们对于丙烯酸酯涂层的阻燃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使丙烯酸酯涂层获得良好的阻燃性能,通常往聚丙烯酸酯乳液基料中添加阻燃剂,但该方法存在添加量大、对涂膜的力学性能及外观损害严重的缺点,难以满足涂料日益提高的性能要求。因此,研究丙烯酸酯乳液新的阻燃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甲基丙烯酸酯基烷氧基磷酸酯(PAM-100)、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AA)等为单体,以烯丙氧基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硫酸铵(DNS-86)为乳化剂,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碳酸氢钠(NaHCO3)为pH缓冲剂,采用预乳化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制备了稳定性良好的含磷丙烯酸酯(P-PA)共聚乳液,研究了P-PA共聚物的结构及乳胶膜性能。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乳胶膜的阻燃性能,采用纳米二氧化硅(SiO2)及Beta-环糊精(β-CD)和间苯二酚双(二苯基)磷酸酯(RDP)对P-PA共聚乳液进行了阻燃改性,并对改性乳液及乳胶膜的性能进行了研究。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以PAM-100、MMA、BA和AA等为共聚单体,采用预乳化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制备了P-PA共聚乳液。研究了DNS-86用量、AA用量、NaHCO3用量及PAM-100用量对单体转化率、乳液聚合稳定性、乳胶粒粒径、乳胶膜力学性能及吸水率的影响,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微型燃烧量热分析(MCC)、热重分析(TGA)等对乳胶膜的结构及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DNS-86用量为2wt%,AA用量为2wt%,NaHCO3用量为1wt%,PAM-100用量为10wt%时,P-PA乳液聚合过程稳定,制备的P-PA共聚乳液及乳胶膜综合性能最优。此时,乳胶粒表面的Zeta电位绝对值由纯丙乳胶粒的34.6mV提高到41.3mV,乳胶膜对马口铁的附着力由纯丙烯酸酯乳胶膜的1级提高到0级,P-PA乳胶膜的热释放速率峰值(pHRR)由纯丙乳胶膜的391.1W/g下降至333.3W/g,到达pHRR的时间由264s推迟至300s。(2)将纳米硅溶胶与P-PA共聚乳液共混,制备了纳米SiO2改性P-PA复合乳液及复合乳胶膜。研究了SiO2用量对复合乳液储存稳定性、乳胶粒粒径、乳胶膜力学性能及吸水率的影响,并通过MCC、TGA、扫描电镜(SEM)等对乳胶膜热稳定性和阻燃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SiO2的加入有效改善了P-PA乳胶膜的耐水性和阻燃性能。适宜的SiO2添加量为10wt%,此时,相较于P-PA乳胶膜,改性复合乳胶膜的水接触角由81.3°增加到84.0°,吸水率由44.0%下降到37.1%。同时,其在600℃的残余率高达21.4wt%,远高于P-PA乳胶膜的3.5wt%,并且其pHRR值和THR值较P-PA乳胶膜下降幅度分别达到23.2%和18.5%。(3)将间苯二酚双(二苯基)磷酸酯(RDP)均匀分散于P-PA共聚乳液中,制备了高含磷量的含磷丙烯酸酯乳液,并以Beta-环糊精(β-CD)作为增容剂制备了β-CD增容改性RDP/P-PA复合乳液及复合乳胶膜。研究了RDP和β-CD用量对复合乳胶膜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MCC、TGA、SEM对复合乳胶膜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β-CD的加入能显着改善RDP与P-PA乳液的相容性,提高了乳胶膜的力学性能,并且进一步提高了乳胶膜的阻燃性能。当β-CD用量为10wt%时,乳胶膜的摆杆硬度由RDP/P-PA乳胶膜的0.18提高到0.69,pHRR值和THR值分别由RDP/P-PA乳胶膜的382.1W/g和22.3kJ/g下降到311.1W/g和16.3kJ/g。

周燕雪[4](2012)在《磷硅硼阻燃剂的合成及其在聚酰胺6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聚酰胺6(PA6)以其优异的力学性能、耐摩擦性、耐热性、电绝缘性和耐候性被广泛地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但是PA6属易燃材料,且燃烧速度快,放热量高,特别是燃烧时还伴随着可燃性熔滴从而使火焰迅速传播。因此开发综合性能优良的阻燃PA6,对于扩大其应用范围和增加其附加值有着重要的意义。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是一种新型的含磷反应中间体,DOPO及其衍生物合成的阻燃剂具有无卤、无毒、不迁移、阻燃性能持久等优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高分子材料的阻燃。而有机聚硅氧烷兼具有机聚合物和无机硅化合物的双重性能,既具有高分子材料的柔韧性、易加工性,又有无机材料的耐高温、耐氧化性、耐候性等优点,近年来作为一种高效、无毒、低烟、环境友好性阻燃剂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也研究发现其可与DOPO或者硼酸(B(OH)3)反应制得阻燃性能更佳的协效阻燃剂。本文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的集磷硅硼三种阻燃元素于一体的分子内协同阻燃剂,通过DOPO与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A171)的加成反应得到侧基上带DOPO的三甲氧基硅烷(PSi),再将其与B(OH)3反应得到含磷硅硼三种阻燃元素的阻燃剂(PSiB)。研究了不同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反应原料配比对产物的产率和热稳定性的影响,获得了较佳的反应条件:反应原料摩尔比为DOPO:A171: B(OH)3=1:1:1,第二步反应温度150℃,第二步反应时间5h,在此条件下可得到产率为90.3%的热稳定性良好的白色固体产物PSiB。分别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氢、磷、硅、硼核磁共振光谱(1H NMR、31P NMR、29Si NMR、11B NMR)表征了PSiB的化学结构。用热重分析仪(TG)表征了PSiB的热稳定性,在氮气和空气氛下PSiB的起始分解温度分别为364.0℃和353.3℃,远高于PA6的加工温度,并且在两种气氛下800℃的残留量高达50.7wt%和55.9wt%,残炭率较高,热稳定性较好。PSiB的这些性质符合作为PA6阻燃剂的基本要求。将PSiB作为阻燃剂单独添加到PA6中,随着PSiB用量的增加,阻燃性能逐渐上升,当加入20wt%可以使PA6垂直燃烧测试通过UL94V-0等级,锥形量热仪测试进一步表明了阻燃PA6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对锥形量热测试后残炭结构的观察分析,发现PSiB能使PA6在燃烧过程中形成连续致密的隔氧隔热的保护炭层,推测PSiB的阻燃机理为凝聚相阻燃机理。阻燃剂的加入能够保持PA6较好的力学性能,同时也能提高PA6的加工性能。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动态力学分析仪(DMA)的测试分析,发现PSiB的添加会降低PA6的结晶温度、结晶速率和结晶度,同时提高PA6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损耗内能。PSiB与氢氧化镁(MH)复配用于阻燃PA6,表现出良好的协同效应。单独使用MH,要使PA6达到UL94V-0等级需要60wt%的MH添加量,而PSiB与MH复配,添加45wt%的MH与5wt%的PSiB就能满足UL94V-0等级要求,此时极限氧指数(LOI)为42.1%。相比等质量阻燃剂的PA6/MH体系,PA6/MH/PSiB体系燃烧的热释放速率和热释放总量也下降了,锥形量热测试后残炭结构更加连续致密。TG结果表明PA6/MH/PSiB体系比PA6/MH体系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而且PSiB的加入,明显增强了PA6与MH的相容性,因而提高了阻燃PA6的力学性能、加工性能、结晶性能,同时也降低了MH对PA6碳链运动的阻碍作用,使阻燃PA6的动态力学行为与纯PA6接近,降低阻燃剂对其造成的影响。

赖学军[5](2012)在《耐水高效膨胀型阻燃剂的制备及其阻燃聚丙烯的研究》文中指出聚丙烯(PP)作为五大通用塑料之一,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房屋装饰、电子电气等领域。然而,PP遇火易燃烧,放热量大且伴随着大量的熔滴,严重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因此,对PP进行阻燃研究显得尤为重要。膨胀阻燃技术是近年发展最快的无卤阻燃技术之一,为制备高性能无卤阻燃PP提供了方法和思路。本论文主要针对现有膨胀型阻燃剂(IFR)阻燃效率偏低、耐水性能差和热稳定性不足的缺点,首先制备了焦磷酸三聚氰胺(MPP),并将其与季戊四醇(PER)复配组成IFR阻燃PP。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聚硼硅氧烷(pBSil)、芳基磷酸酯及其纳米复合物对PP/IFR的协同阻燃作用。研究了热塑性聚氨酯包覆IFR母料对PP的阻燃作用。此外,还合成了三嗪大分子成炭剂(TBM),将其与MPP复配阻燃PP,制备了具有优良阻燃性能、耐水性能和热稳定性能的阻燃PP材料,并深入探讨了其阻燃机理。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包括:第一,以三聚氰胺、焦磷酸钠等为原料,制备了MPP,并将其与PER复配阻燃PP。研究了MPP/PER对PP力学性能、阻燃性能及热稳定性能的影响,并借助热重分析(TGA)、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热重-红外联用(TG-FTIR)等方法探讨了其阻燃机理。结果表明:MPP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能和突出的耐水性能。MPP与PER复配对PP具有良好的阻燃抑烟作用。当MPP/PER的总用量为25wt%、质量比为3:1时,阻燃PP的极限氧指数(LOI)为29.0%,垂直燃烧级别达到UL-94V-1级;其热释放速率峰值(pHRR)、平均热释放速率(av-HRR)、总热释放(THR)、平均质量损失速率(av-MLR)和最大比消光面积(pSEA)较PP分别下降了67.7%、66.2%、26.6%、52.2%和63.6%。MPP/PER的可能阻燃机理为:受热燃烧时,MPP/PER先后经历了脱水酯化、交联成炭和发泡膨胀等一系列反应,形成具有隔热隔氧效果的多孔膨胀炭层,覆盖在PP基体上层,从而起到阻燃作用。第二,采用间苯二酚双(二苯基)磷酸酯(RDP)与IFR复配阻燃PP,研究了RDP对PP/IFR力学性能、流变性能、阻燃性能以及热稳定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RDP与IFR对PP表现出良好的协同阻燃作用;RDP改善了膨胀炭层的质量及其高温稳定性,形成了更为厚实、致密的炭层。同时,RDP的加入可以改善IFR与PP基体的相容性。动态热机械分析(DMA)结果表明,RDP对PP/IFR复合材料具有一定的增塑和增韧作用;随着RDP用量的增加,PP/IFR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E′)和玻璃化转变温度(Tg)逐渐下降。动态流变分析结果表明,RDP的加入降低了PP/IFR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G′)、损耗模量(G′′)、损耗因子(tanδ)和复数黏度(η*),改善了PP/IFR的加工性能。第三,分别以环糊精纳米海绵体(NS)和蒙脱土(MMT)为载体装载RDP,制备了含磷纳米海绵体(P-NS)和含磷蒙脱土(P-MMT),并研究了其对PP/IFR复合材料的协同阻燃作用。研究发现:P-NS、P-MMT与IFR均具有显着的协同阻燃作用,且大幅提高了PP/IFR的热稳定性能。X射线衍射分析(XRD)结果表明,RDP对MMT具有良好的插层改性作用。经RDP改性处理后,MMT的层间距从1.22nm增大到了2.15nm。此外,与以OTAC改性的有机蒙脱土(O-MMT)相比,P-MMT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并对PP/IFR具有更好的协同阻燃效果。第四,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正硅酸乙酯和硼酸等为原料制备了pBSil,并研究其与IFR对PP的协同阻燃作用。结果表明:pBSil的加入改善了IFR与PP的相容性。与硼酸锌、4A分子筛和纳米二氧化硅相比,pBSil对PP/IFR表现出更为优异的阻燃抑烟作用。当pBSil的用量为3.0wt%时,材料的LOI从29.0%提高到35.0%,垂直燃烧级别从UL-94V-1级提高到UL-94V-0级。TGA、TG-FTIR和FT-IR等分析结果表明,pBSil的加入改善了IFR的热稳定性能,促进了IFR的成炭,并改善了膨胀炭层的致密度和热稳定性,从而提高了材料的阻燃性能。第五,采用热塑性聚氨酯(TPU)为载体树脂,通过熔融包覆,制备了TPU包覆膨胀阻燃母料(TPU-e-IFR),研究了TPU-e-IFR对PP力学性能、阻燃性能、热稳定性能及耐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PU改善了IFR与PP基体的相容性,提高了阻燃PP的力学性能。差示扫描量热(DSC)结果表明,由于TPU的阻隔作用,IFR的初始酯化温度从198oC提高到了213oC。与IFR相比,TPU-e-IFR具有更为优良的热稳定性能、成炭性能、耐水性能和阻燃效率。第六,以三聚氯氰、乙醇胺和二乙烯三胺等为原料,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TBM,并将其与MPP复配阻燃PP。通过FT-IR、元素分析、固体13C-NMR等对TBM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TGA结果显示,TBM的初始热失重温度为298°C,700°C时的残炭率高达38.7wt%。TBM还具有优良的耐水性能,相同温度下,其在水中的溶解度仅为PER的1/201/10。MPP与TBM对PP具有良好的协同阻燃作用。当MPP和TBM的用量分别为16.7wt%和8.3wt%时,PP/MPP/TBM的LOI为31.0%,达到UL-94V-0级;材料的pHRR、THR和av-MLR较PP分别下降了77.1%、31.4%和58.1%。同时,阻燃PP还具有优异的耐水性能,经70oC的热水中浸泡168h后,仍能通过UL-94V-0测试。

张顺[6](2010)在《有机硅阻燃剂的合成、表征及其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随着高分子材料工业的迅速发展,阻燃剂和阻燃材料的研制、生产及应用也得到快速发展。由于材料性能和环保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一些阻燃剂已经不能满足实际应用中的要求,开发和应用具有环保、低毒、高效和多功能化的无卤化的阻燃剂成为当今阻燃剂的发展趋势。有机硅阻燃剂具有的一系列优异的性能和环保兼容性,使其开发和应用前景十分巨大。有机硅阻燃剂在PC、PC/ABS合金中应用阻燃效果较好,但有机硅阻燃剂与聚烯烃共混,其阻燃性能很少能达到UL 94V-0级。因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在有机硅阻燃剂的分子结构中引入其他阻燃元素,使其之间产生协效作用,以提高有机硅阻燃剂的阻燃性能及其适用范围。本文主要研究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以苯基硅烷和氨基硅烷为原料,水为介质的条件下,合成苯基含量不同的氨基苯基有机硅树脂,讨论物料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催化剂的用量对产率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苯基硅烷和氨基硅烷的配比为9:1,反应温度为50oC,反应时间为4h时,产率最高,为91.0%。(2)以苯基含量不同的有机硅树脂和中间体氯化螺环磷酸酯反应,制备了同时含有Si、P、N的有机硅阻燃剂,通过FT-IR和1H-NMR表征了有机硅树脂和有机硅阻燃剂的分子结构。(3)将有机硅树脂和有机硅阻燃剂与聚丙烯(PP)共混,测试共混体系的阻燃性能及其力学性能。结果显示:随着有机硅树脂和有机硅阻燃剂加入量的增大,其相应的极限氧指数也逐渐增大,并且苯基含量越大,PP/有机硅树脂共混体系的极限氧指数也逐渐增大。如加入20wt%的9:1有机硅树脂时,其极限氧指数有纯PP的17.8%增加到25.5%,而加入同样含量的7:3有机硅树脂,其极限氧指数增加到24.1%;有机硅阻燃剂因结构中引入含P基团,其阻燃性能有所增加。如9:1有机硅阻燃剂在加入量为20wt%时,其极限氧指数有17.8%增加到26.7%。其体系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随着阻燃性能的增加而有所降低,但变化幅度不大;而扯断伸长率则下降幅度较大。此外,有机硅阻燃剂在结构中引入含P基团的改善了材料的机械性能。(4)通过TG分析来了有机硅树脂和有机硅阻燃剂在N2气氛下的热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有机硅树脂和有机硅阻燃剂都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400oC以后才表现出较高的热失重,并且900oC时的残炭量较高。如8:2有机硅树脂在350oC与500oC之间失重9.85%,在500oC~900oC失重15.93%,900oC时残炭量为66.47%。引入含P基团的有机硅阻燃剂,因为氯化螺环磷酸酯的热稳定性差,有机硅阻燃剂的热稳定性有所将下降,900oC时的残炭量也有所降低。(5)通过热失重-红外光谱联用技术,分析了有机硅树脂和有机硅阻燃剂及其与PP共混体系在空气气氛中的热降解过程。实验结果显示:有机硅树脂和有机硅阻燃剂的热降解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500oC以前,这一阶段没有气体放出,主要是分子结构中的羟基失水和大分子链的断裂;第二阶段是500oC到900oC之间,这一阶段分子链裂解为CO2、CO、NO2等气体。有机硅树脂和有机硅阻燃剂与PP共混体系的热降解温度主要在300oC附近,主要是PP的分子链段的断裂引起。另外,通过偏光显微镜观察了样品燃烧后的表面炭层,随着有机硅聚合物加入量的增加,表面炭层逐渐增加,且结构致密。

姜大伟[7](2010)在《三聚氰酸螺环磷酸酯的合成及其阻燃PP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聚丙烯(PP)是一种易于加工成型、对人体没有毒害、原料价格非常便宜、产量很大的综合性的通用塑料。目前以被人们广泛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服装,装饰,地板,卫生医疗,土工布,汽车,汽车用纺织品,各种家用纺织品,墙面覆盖等领域。但是聚丙烯(PP)是极易燃烧的材料,氧指数值仅在17%到19%之间,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在这些领域上的应用。所以,多年来聚丙烯的阻燃研究都是人们研究阻燃领域的一个重点,试图找到一种最佳阻燃剂,并且已经取得一定成就。但近年来,由于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研究低烟,无毒,无腐蚀性气体,可重复利用的聚丙烯阻燃剂已经成为人们的研究热点。本文设计并合成了一种新型的螺环类膨胀阻燃剂—三聚氰酸螺环磷酸酯(SPCA)。首先用季戊四醇和三氯氧磷为原料反应生成螺环磷酰二氯,再用螺环磷酰二氯作为中间体和三聚氰酸约1:1反应,用丙酮作溶剂,三乙胺作催化剂和缚酸剂,回流约8h左右,得到SPCA,为白色粉末。并对其进行红外、氢核磁、磷核磁等一系列表征。将合成出来的SPCA以不同比例对PP进行阻燃处理,并对阻燃后的材料进行力学性能,燃烧性能,热降解行为,材料及炭层形貌等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阻燃剂添加量的增加,材料的氧指数值也随着增加,当添加量为30%时,材料能通过垂直燃烧实验V-1级,此时氧指数值为27.1%,同时力学实验表明,阻燃剂的添加还能够增强材料的冲击强度及弯曲强度。样品断裂面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说明SPCA与PP有较好的相容性。材料的锥形量热实验表明,阻燃后材料有较好的燃烧行为,降低了材料的燃烧速率及质量损失率和CO的释放,减少了火灾的危害。为了进一步提高SPCA的阻燃能力,同时降低阻燃剂的添加量,减少成本,本论文在阻燃剂总添加量为30%不变的情况下,对SPCA与APP以不同比例进行复配阻燃PP进行了研究,对全部比例进行了LOI, UL-94, TGA等实验。这些实验的研究结果表明,SPCA与APP无论以哪一种比例进行复配,阻燃的效果都比单独SPCA加入PP中的阻燃效果要好。综合考虑阻燃剂的添加量,选择当阻燃剂总添加量为30%时,SPCA和APP添加量比例为1:1进行CONE和SEM实验,实验结果表明APP的加入,很大程度上增强了SPCA的阻燃能力。

刘元东[8](2008)在《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浸矿过程铁硫代谢体系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环境友好高效的生物冶金技术的工业应用和发展亟需理论的突破以给生产实践提供指导,但由于对生物因素了解的局限性及生物冶金体系本身的复杂性一直妨碍了人们对生物冶金体系的全局的理解。本论文运用序列比对与识别、同源模建、进化踪迹分析、途径网络重构、分子模拟、量子化学计算、静电势分析、分子对接等生物信息学和分子计算方法,结合蛋白质表达纯化和定点突变与表征等技术,对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简称A.f菌)在浸矿过程中利用铁硫能源驱动生物体合成的铁硫代谢能量传递过程进行了系统地研究,构建了其能量传递途径网络图,解释了单个A.f菌如何浸矿。此外,对硫化矿生物浸出体系及其能量传递耦合的产酸问题进行了分析。论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可概括为五个方面:一.A.f菌的若干能量传递蛋白的结构分析与反应机理预测。细胞色素c:A.f菌有10个细胞色素c,聚类分析表明它们分成4大同源蛋白类。其中4个周质细胞色素c4家族蛋白的序列结构比较表明位于Cyc1的Tyr63和Glu121位点附近的残基差异决定它们的功能差异。细胞色素bc1复合体:A.f菌有2个细胞色素bc1复合体,对它们进行了结构模建和机理探讨,序列和结构比较显示了它们在细胞色素b亚基位于血红素bL辅基近溶液外侧的Arg79位点存在差异,这可能导致了它们的正反向功能差异。终端氧化酶:A.f菌有4个终端氧化酶,对它们进行了结构模建和机理探讨,结果表明,细胞色素aa3和ba3复合体的电子供体是周质细胞色素c;细胞色素bo3和bd复合体的电子供体是泛醌。细胞色素CycA1:模建了三维分子结构,它包含2个血红素辅基。细胞色素Cyc2like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它是定位于外膜含一个血红素的高分子量细胞色素蛋白。硫化物泛醌还原酶(SQR):SQR的结构尚未解析,模建了A.f菌源SQR三维分子结构,并跟黄素(FAD)和泛醌(UQ)进行分子对接,根据这些结果提出了其反应机理。基因doxDA:A.f菌doxDA-1与doxDA-2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它们是融合基因。DsbG蛋白:结构模建结果表明,二聚体DsbG蛋白中的两个单体对称结合,2个保守的Cys119和Cys122残基的位置远离二聚体DsbG蛋白的接触面,但它们的位置十分接近。核糖-5-磷酸异构酶:模建了三维分子结构并跟底物R5P进行了分子对接,根据对接结果识别了催化的关键残基,提出了其反应机理。谷胱甘肽还原酶:模建了三维分子结构并跟底物进行分子对接,根据对接结果识别了催化的关键残基,提出了其反应机理。二.A.f菌的若干能量传递蛋白的结构模建与表达验证。铜蓝蛋白:静电势分析、活性位点量化计算和蛋白质表达定点突变实验证实残基Cys138对结合铜原子非常重要。亚铁氧化酶(Iro):Iro的结构尚未解析,模建了A.f菌源Iro结构,结果表明它是由4个半胱氨酸配位[Fe4S4]铁硫簇的高电位铁硫蛋白(HiPIP)家族蛋白,对离铁硫簇十分近的Tyr10虚拟突变实验预测了该位置处的芳香环对保护铁硫簇起重大作用,蛋白质的表达纯化及定点突变实验进一步证实了这些结论。高电位铁硫蛋白:结构模建表明它含有4个半胱氨酸配位的[Fe4S4]铁硫簇;蛋白的表达纯化实验表明它含有铁硫簇活性中心;定点突变实验进一步证实预测的残基配位[Fe4S4]铁硫簇。亚硫酸还原酶:模建了它的黄素蛋白(SiR-FP)和血红素蛋白(SiR-HP)的三维分子结构,结果表明,SiR-HP中4个保守的Cys427,Cys433,Cys472和Cys476残基配位位于单体结构的中心的[Fe4S4]铁硫簇,血红素位于铁硫簇附近。蛋白的表达纯化实验表明SiR-FP含有[Fe4S4]铁硫簇活性中心和血红素基团,定点突变实验证实预测的残基配位[Fe4S4]铁硫簇。APS还原酶:结构模建结果表明它含有由4个保守的Cys110,Cys111,Cys193和Cys196残基配位[Fe4S4]铁硫簇,底物APS分子对接的结果显示其位置就在附近。蛋白的表达纯化实验表明它含有铁硫簇活性中心。铁硫簇组装供硫蛋白(IscS):模建了A.f菌源IscS的完整的三维分子结构,跟辅因子PLP和底物半胱氨酸分子对接发现了一些重要残基;蛋白的表达纯化实验进一步证勃A.f菌源的IscS是一个半胱氨酸脱硫酶,它依赖PLP,催化L型半胱氨酸转变成L型丙氨酸和硫烷硫,为铁硫簇组装供硫。铁硫簇组装蛋白(IscA):IscA可能含[Fe4S4]或[Fe2S2]铁硫簇,结构模建和蛋白的定点突变实验验证表明A.f菌源IscA含有由Cys35,Cys99,Cys101和Glu103配位的[Fe4S4]铁硫簇。铁硫簇支架蛋白(IscU):IscU可能含[Fe4S4]或[Fe2S2]铁硫簇,结构模建和蛋白的定点突变实验验证表明A.f菌源IscU含有由Cys37,Cys63,Cys106和Asp39配位的[Fe2S2]铁硫簇。铁氧还蛋白:铁氧还蛋白可能含[Fe4S4],[Fe3S4]或[Fe2S2]铁硫簇,结构模建表明它是由4个半胱氨酸残基Cys42,Cys48,Cys51和Cys87配位[Fe2S2]的铁硫蛋白;蛋白的表达纯化实验表明A.f菌源的铁氧还蛋白正确插入[Fe2S2]铁硫簇;定点突变实验进一步证实预测的残基配位[Fe2S2]铁硫簇。超氧化物歧化酶:进行了三维结构模建和进化踪迹分析,它的活性中心由Cys35,Cys99,Cys101和Glu103配位铁原子组成;蛋白的表达纯化实验表明它是含铁超氧化物歧化酶。中链乙酰辅酶A脱氢酶:它及其Y375K突变体与乙酰辅酶A的分子对接比较研究和蛋白表达验证结果表明,中链乙酰辅酶A脱氢酶的Tyr375突变成Lys375使其获得了乙酰辅酶A氧化酶活性。乙酰辅酶A氧化酶:分子对接预测和蛋白的表达验证结果表明Oct-2-en-4-ynoyl-CoA是它的一个特异性抑制剂。三.A.f菌的若干多拷贝能量传递蛋白的分子多样性。在三维分子结构层次考察了A.f菌的细胞色素c4类蛋白、铜蓝蛋白、高氧还电位铁硫蛋白、硫化物泛醌还原酶在不同菌株和相同菌株的不同拷贝间的分子多样性。结果表明相同菌株的不同拷贝蛋白间的差异处于分子的局部;不同菌株同一蛋白间的差异为数个远离活性中心的残基,但有少数在活性中心附近发生突变。四.A.f菌浸矿过程铁硫代谢的能量传递网络图。对A.f ATCC 23270全基因组涉及铁硫代谢能量传递的二百多个基因和三十多个多基因操纵子进行了系统地分析,结合前面各部分的研究结果和已有文献的研究成果,构建了A.f菌浸矿过程铁硫代谢能量传递网络图。它包括矿物的分解,溶液中的反应,A.f菌的呼吸链、亚铁氧化、硫代谢、二氧化碳固定、氮气固定及氢气利用等部分。图中对所涉及蛋白的同工酶和多拷贝蛋白的个数及一些重要反应的氧还电势也进行了标注。通过这个图,可明白单A.f菌如何浸矿。五.硫化矿生物浸出体系的分析及产酸问题。以生成新物质的流量为切入点,系统地分析了硫化矿生物浸出体系,该体系的变化主要由铁硫碳氮氧和金属六条关键物质流主导。最后,根据A.f菌浸矿过程铁硫代谢能量传递网络图结果对硫化矿生物浸出过程能量传递耦合的产酸问题进行了分析。

夏英[9](2008)在《新型无卤阻燃ABS复合材料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工作系辽宁省自然科技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052159)及大连市青年科技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02214)的部分研究内容。针对目前含卤阻燃ABS材料因燃烧释放有毒、腐蚀性气体而受到生态环境制约的现状,本文选用无卤、低毒的膨胀型阻燃剂(IFR)作为ABS树脂的无卤阻燃剂,系统研究了IFR对ABS的阻燃作用及阻燃机理,分析探讨了IFR分别与硼酸锌(ZB)、分子筛(Zeolites)、蒙脱土复配阻燃ABS时的协同作用及影响因素,并对比分析了不同接枝增韧方法对阻燃ABS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主要研究工作如下:系统研究了由聚磷酸铵(APP)兼作酸源和气源,季戊四醇(PER)、聚酰胺6(PA-6)、聚碳酸酯(PC)分别为炭源所构成的三种IFR在不同配比及用量时对ABS复合材料阻燃性能、力学性能、加工性能及其炭化行为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由APP、PER构成的IFR阻燃剂对ABS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膨胀阻燃效果,当两者配比为3∶1、加入量为30%时,ABS/APP/PER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冲击与拉伸性能以及加工性能均高于ABS/APP/PA-6和ABS/APP/PC两种复合材料。但三种IFR对ABS复合材料的力学、加工性能均产生了不利影响,其中,尤以冲击强度的下降为重。探讨了硼酸锌(ZB)及4A、13X两种分子筛对ABS/APP/PER无卤阻燃复合材料的阻燃增效机理。结果表明,在ABS/APP/PER无卤阻燃材料中加入2%的ZB虽然能够进一步提高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改善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和加工性能,但对复合材料的冲击、拉伸性能产生了不利影响。与ZB、13X型分子筛相比,硅铝比较低、表面极性较强的4A分子筛具有最佳的阻燃增效作用,当加入1%的4A分子筛时,ABS/APP/PER无卤阻燃材料的阻燃性能、力学性能以及加工性能得到了全面提高和改善。选择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16)、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18)及双十八烷基氯化铵(2C18)三种插层剂对蒙脱土进行了有机化改性,研究了插层剂种类及用量对有机蒙脱土(OMMT)插层效果的影响。并以丙烯酰胺(AM)为单体,利用溶液接枝法制备了载体功能化的蒙脱土母料(FMMT)。分别采用一步法和功能母料法制备了ABS/OMMT/IFR和ABS/FMMT/IFR无卤阻燃复合材料,考察了两种蒙脱土与IFR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IFR与OMMT、FMMT均存在较好的阻燃协同作用,且以FMMT与IFR间的协同作用更为突出。在IFR添加量为20phr时,母料法ABS/FMMT/IFR(96/4/20)复合材料的阻燃、力学性能优于一步法ABS/OMMT/IFR无卤阻燃复合材料。与商品化的含卤阻燃ABS(PA-766、PA-769)相比,ABS/FMMT/IFR(96/4/20)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弯曲性能及加工性能优于PA-766、PA-769,冲击性能与PA-766、PA-769相当。为了进一步提高无卤阻燃ABS复合材料的冲击韧性,以丙烯酸(AA)为单体,采用熔融接枝制备了ABS-g-AA增容剂。分别以直接添加增容法和原位反应增容法制备了添加增容的无卤阻燃ABS复合材料(T-ABS)和原位增容的无卤阻燃复合材料(Y-ABS)。分析比较了添加和原位反应两种增韧方法对ABS/OMMT/IFR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添加法增韧ABS/OMMT/IFR复合材料时,ABS-g-AA增容剂对ABS/OMMT/IFR复合材料虽具有增韧作用,但亦引起了复合材料阻燃性能和加工性能的下降,且随其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和加工性能不断下降。与添加法增韧不同,原位生成的增容剂在赋予Y-ABS复合材料更为优良的力学性能的同时,可使复合材料保持原有的阻燃性能和加工性能,且成本较低,加工工序简单,从而使Y-ABS无卤阻燃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好于T-ABS无卤阻燃复合材料和商品化的PA-766、PA-769含卤阻燃ABS。

张哲[10](2008)在《坡缕石复配阻燃剂阻燃LLDPE的性能研究》文中提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被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其制品从薄膜、日常用品到电线电缆护套等。但是LLDPE的氧指数仅为17.8,属于易燃材料,且燃烧时产生熔滴,不易熄灭,极易造成火灾,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形成巨大的威胁,因此提高其阻燃性和减少其在燃烧时释放出的有毒气体是很重要的。本论文由以下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文献综述本部分回顾了阻燃剂的发展历史、种类、阻燃机理及无卤阻燃LLDPE的最新研究状况。分析了无卤阻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比较了含卤阻燃剂和无卤阻燃剂的优缺点,得出无卤阻燃剂无毒、发烟量低等优点,并展望了其未来。第二部分:坡缕石复配阻燃剂阻燃LLDPE的研究本部分分别研究了无卤阻燃剂氢氧化镁、红磷、多聚磷酸胺、坡缕石和其他阻燃剂单独阻燃LLDPE的阻燃能力,以及坡缕石与各种阻燃剂复配的阻燃效果,并制得了LLDPE复合材料。根据氧指数和水平垂直燃烧实验测试,坡缕石复配体系是有效的、可行的。复配阻燃剂对LLDPE具有较好的阻燃效果及综合性能,LLDPE复合材料属于较好的阻燃材料。复合材料通过了电镜表征;通过TG分析了其热降解性;通过万能力学试验机等仪器测试了其物理性能。阻燃剂经过表面改性后能使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等力学性能得到提高,经测试,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均达到最大值,断裂伸长率为75.142%,抗拉强度为7.282MPa,氧指数为30.5,材料的燃烧性能达到UL 94V-0级,因此其具有潜在的工业应用价值。本论文首次将坡缕石引入LLDPE阻燃性能研究,为LLDPE阻燃研究拓宽了领域,同时也为当地大量的坡缕石矿产资源开发了新的应用前景。

二、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IN PEMFC OF ZIRCONIUM OXO PHOSPHATE-SULFATE(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IN PEMFC OF ZIRCONIUM OXO PHOSPHATE-SULFATE(论文提纲范文)

(1)四君子汤对16月龄小鼠代谢组学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对照表 ABBREVIATION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衰老研究进展
        一、现代医学对衰老的认识
        二、传统医学对衰老的认识
    综述二 四君子汤研究进展
        一、历代医家对四君子汤的记载与研究
        二、四君子汤化学成分研究
        三、四君子汤抗衰老作用研究进展
第二部分 四君子汤对16月 龄小鼠代谢组学影响的实验研究
    第一节 血浆样本代谢组学研究
        一、实验方案
        二、自然增龄小鼠衰老相关代谢轮廓及生物标志物分析
        三、四君子汤对16月 龄小鼠血浆样本代谢组学影响
    第二节 脾组织样本代谢组学研究
        一、实验方案
        二、自然增龄小鼠衰老相关代谢轮廓与标志物分析
        三、四君子汤对16月 龄小鼠脾组织样本代谢组学影响
    第三节 肾组织样本代谢组学研究
        一、实验方案
        二、自然增龄小鼠衰老相关代谢轮廓与标志物分析
        三、四君子汤对16月 龄小鼠肾组织样本代谢组学影响
第三部分 讨论
    一、比较增龄进程中各代谢通路在不同样品、不同性别间的差异
    二、比 较不同组织、不 同性别中四君子汤对增龄相关代谢物的调节作用
    三、生物学意义分析
第四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历

(2)新型有机共轭酚胺自由基的设计、合成及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有机中性自由基发展现状
        1.1.1 有机中性自由基概述
        1.1.2 碳自由基
        1.1.3 氮自由基
        1.1.4 氮氧自由基
        1.1.5 苯氧基自由基
    1.2 三苯胺类有机小分子空穴传输材料发展现状
        1.2.1 三苯胺类有机小分子空穴传输材料概述
        1.2.2 三苯胺类有机小分子空穴传输材料分类
        1.2.3 三芳胺自由基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及内容
        1.3.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3.2 研究内容
        1.3.3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实验方法与技术
    2.1 实验试剂
    2.2 实验仪器
    2.3 表征手段与测试方法
        2.3.1 核磁共振氢谱(~1H-NMR)
        2.3.2 电子自旋共振波谱仪(ESR)
        2.3.3 理论计算
        2.3.4 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计(UV Vis)
        2.3.5 荧光光谱测试
        2.3.6 电化学工作站
        2.3.7 电导率测试
        2.3.8 空穴迁移率
        2.3.9 原子力显微镜(AFM)
第三章 新型D-A-D型有机共轭酚胺自由基小分子的设计、合成及表征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FBT-TPAOMe的合成
        3.2.2 BT-Th-TPAOMe的合成
        3.2.3 FBT-TPAO4 的合成
        3.2.4 BT-Th-TPAO4 的合成
    3.3 电子自旋共振波谱分析
        3.3.1 常温电子自旋共振波谱分析
        3.3.2 变温电子自旋共振波谱分析
    3.4 氧化实验
        3.4.1 溶液氧化实验
        3.4.2 固体薄膜氧化实验
    3.5 理论计算
        3.5.1 分子结构优化
        3.5.2 基态电子结构
        3.5.3 轨道电子云分布
    3.6 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分析
        3.6.1 溶液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分析
        3.6.2 固态薄膜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分析
    3.7 荧光发射光谱分析
        3.7.1 溶液荧光发射光谱分析
        3.7.2 固态薄膜荧光发射光谱分析
    3.8 固液态样品颜色对比分析
    3.9 电化学性质研究
        3.9.1 循环伏安实验
        3.9.2 电化学稳定性
    3.10 自由基稳定机理
    3.11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型D-π-D型有机共轭酚胺自由基小分子的设计、合成及表征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Th_2-TPAOMe的合成及提纯
        4.2.2 BTL-TPAOMe的合成及提纯
        4.2.3 TPD-OMe的合成及提纯
        4.2.4 FN-TPAOMe的合成及提纯
        4.2.5 Th_2-TPAO_4 的合成及提纯
        4.2.6 BTL-TPAO_4的合成及提纯
        4.2.7 TPD-TPAO_4 的合成及提纯
        4.2.8 FN-TPAO_4 的合成及提纯
    4.3 基本物理性质
        4.3.1 粉末外观对比
        4.3.2 溶解性
    4.4 自由基性质研究
        4.4.1 电子自旋共振分析
        4.4.2 氧化试验
        4.4.3 理论计算
        4.4.4 自由基稳定性
    4.5 光物理性质研究
        4.5.1 紫外光谱分析
        4.5.2 荧光光谱分析
    4.6 电学性质研究
        4.6.1 空穴迁移率
        4.6.2 电导率
        4.6.3 循环伏安曲线
        4.6.4 电化学稳定性
    4.7 薄膜性质研究
    4.8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3)含磷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的制备及其阻燃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丙烯酸酯乳液的改性
        1.2.1 有机硅改性
        1.2.2 氟改性
        1.2.3 聚氨酯改性
        1.2.4 环氧改性
        1.2.5 其他改性方法
    1.3 丙烯酸酯涂层的阻燃研究进展
        1.3.1 常用阻燃剂
        1.3.2 丙烯酸酯阻燃涂层的制备
    1.4 含磷丙烯酸酯乳液的研究进展
        1.4.1 磷酸酯的主要应用现状
        1.4.2 磷酸酯共聚阻燃单体
        1.4.3 磷酸酯改性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研究现状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
        1.5.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1.5.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5.3 本课题的主要特色及创新之处
第二章 含磷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的合成与表征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原料与试剂
        2.2.2 仪器与设备
        2.2.3 P-PA 共聚乳液及乳胶膜的制备
        2.2.4 膨胀型阻燃乳胶膜的制备
    2.3 测试与表征
        2.3.1 单体转化率的测定
        2.3.2 粒径及分布的测定
        2.3.3 Zeta 电位的测定
        2.3.4 力学性能的测定
        2.3.5 吸水率的测定
        2.3.6 耐水性测定
        2.3.7 乳液稳定性的测定
        2.3.8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
        2.3.9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
        2.3.10 热重分析(TGA)
        2.3.11 微型燃烧量热分析(MCC)
    2.4 结果与讨论
        2.4.1 乳化剂用量对 P-PA 共聚乳液聚合稳定性及乳胶膜吸水率的影响
        2.4.2 pH 缓冲剂用量对 P-PA 共聚乳液聚合稳定性及乳胶粒粒径的影响
        2.4.3 AA 用量对 P-PA 共聚乳液聚合稳定性及乳胶粒粒径的影响
        2.4.4 PAM-100 用量对 P-PA 共聚乳液聚合过程及乳胶膜性能的影响
        2.4.5 FT-IR
        2.4.6 DSC
        2.4.7 P-PA 共聚乳胶膜的热稳定性及阻燃性能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纳米二氧化硅改性含磷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3.0 前言
    3.1 实验部分
        3.1.1 原料与试剂
        3.1.2 仪器与设备
        3.1.3 纳米 SiO_2改性 P-PA 复合乳液的制备
        3.1.4 纳米 SiO_2改性 P-PA 复合乳胶膜的制备
    3.2 测试与表征
        3.2.1 接触角的测定
        3.2.2 力学性能测试
        3.2.3 扫描电镜分析(SEM)
        3.2.4 其他测试与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纳米 SiO_2用量对 P-PA 复合乳液粒径及分布的影响
        3.3.2 纳米 SiO_2用量对复合乳液 Zeta 电位的影响
        3.3.3 纳米 SiO_2用量对复合乳胶膜水接触角、吸水率及成膜性的影响
        3.3.4 纳米 SiO_2用量对复合乳胶膜力学性能的影响
        3.3.5 纳米 SiO_2改性复合乳胶膜的热稳定性及阻燃性能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β-环糊精增容改性 RDP/P-PA 复合乳液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原料与试剂
        4.2.2 仪器与设备
        4.2.3 β-CD 增容改性 RDP/P-PA 复合乳液的制备
        4.2.4 β-CD 增容改性 RDP/P-PA 复合乳胶膜的制备
    4.3 测试与表征
        4.3.1 扫描电镜分析(SEM)
        4.3.2 其他测试与表征
    4.4 结果与讨论
        4.4.1 RDP 用量对 RDP/P-PA 复合乳胶膜力学性能的影响
        4.4.2 β-CD 用量对β-CD/RDP/P-PA 乳液储存稳定性及乳胶膜力学性能的影响
        4.4.3 DSC
        4.4.4 β-CD 增容 RDP/P-PA 复合乳胶膜的热稳定性及阻燃性能分析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磷硅硼阻燃剂的合成及其在聚酰胺6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高分子材料的阻燃技术
        1.2.1 高分子材料的燃烧机理
        1.2.2 一般阻燃剂的阻燃机理
    1.3 阻燃剂的分类及特点
        1.3.1 卤系阻燃剂
        1.3.2 金属氢氧化物阻燃剂
        1.3.3 膨胀型阻燃剂
        1.3.4 磷系阻燃剂
        1.3.5 硅系阻燃剂
        1.3.6 硼系阻燃剂
    1.4 PA6 工程塑料的阻燃研究进展
        1.4.1 PA6 工程塑料概述
        1.4.2 PA6 工程塑料的阻燃改性难点
        1.4.3 PA6 工程塑料的阻燃研究现状及进展
    1.5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1.5.1 论文的研究意义与目的
        1.5.2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磷硅硼阻燃剂的合成及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主要原料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2.3 磷硅硼阻燃剂的合成
        2.2.4 测试与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中间体 BSi 的结构分析
        2.3.2 中间体 PSi 的结构分析
        2.3.3 磷硅硼阻燃剂(PSiB)的合成路线的选择
        2.3.4 磷硅硼阻燃剂(PSiB)的结构分析与合成条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磷硅硼阻燃剂在 PA6 中的应用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3.2.3 阻燃 PA6 的制备
        3.2.4 测试与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PSiB 对 PA6 阻燃性能的影响
        3.3.2 PSiB 对 PA6 力学性能的影响
        3.3.3 PSiB 对 PA6 加工性能的影响
        3.3.4 PSiB 对 PA6 热稳定性能的影响
        3.3.5 PSiB 对 PA6 熔融结晶行为的影响
        3.3.6 PSiB 对 PA6 动态力学行为的影响
        3.3.7 PSiB 对 PA6 残炭形貌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磷硅硼阻燃剂与氢氧化镁协同阻燃 PA6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4.2.3 阻燃 PA6 的制备
        4.2.4 测试与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PSiB 与 MH 复配对 PA6 阻燃性能的影响
        4.3.2 PSiB 与 MH 复配对 PA6 力学性能的影响
        4.3.3 PSiB 与 MH 复配对 PA6 加工性能的影响
        4.3.4 PSiB 与 MH 复配对 PA6 热稳定性能的影响
        4.3.5 PSiB 与 MH 复配对 PA6 熔融结晶行为的影响
        4.3.6 PSiB 与 MH 复配对 PA6 动态力学行为的影响
        4.3.7 PSiB 与 MH 复配对 PA6 残炭形貌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耐水高效膨胀型阻燃剂的制备及其阻燃聚丙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中英文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聚丙烯的燃烧及阻燃机理
        1.2.1 聚丙烯的燃烧机理
        1.2.2 聚丙烯的阻燃机理
    1.3 聚丙烯无卤阻燃研究进展
        1.3.1 金属氢氧化物阻燃剂
        1.3.2 磷系阻燃剂
        1.3.3 硅系阻燃剂
        1.3.4 硼系阻燃剂
        1.3.5 纳米阻燃剂
        1.3.6 膨胀型阻燃剂
    1.4 膨胀型阻燃聚丙烯的研究难点
    1.5 膨胀型阻燃技术的发展方向
        1.5.1 新型酸源、炭源和气源的合成
        1.5.2 高效协同阻燃体系的探索
        1.5.3 耐高温膨胀型阻燃剂的研究
        1.5.4 三源一体膨胀型阻燃剂的制备
        1.5.5 多功能膨胀型阻燃体系的设计
    1.6 本课题的目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1.7 本课题的特色与主要创新之处
第二章 焦磷酸三聚氰胺的制备及其与季戊四醇复配阻燃PP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原料
        2.2.2 仪器与设备
        2.2.3 样品制备
        2.2.4 测试与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MPP 的表征
        2.3.2 PP/MPP/PER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2.3.3 PP/MPP/PER 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
        2.3.4 PP/MPP/PER 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能
        2.3.5 MPP/PER 阻燃 PP 的作用机理探讨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芳基磷酸酯 RDP 与 IFR 协同阻燃 PP 的制备与性能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原料
        3.2.2 仪器与设备
        3.2.3 样品制备
        3.2.4 测试与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RDP 用量对 PP 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
        3.3.2 RDP 用量对 PP/IFR 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3.3.3 RDP 用量对 PP/IFR 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的影响
        3.3.4 RDP 用量对 PP/IFR 复合材料热稳定性能的影响
        3.3.5 RDP 对 PP/IFR 复合材料动态流变性能的影响
        3.3.6 RDP 与 IFR 的协同阻燃机理探讨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芳基磷酸酯纳米复合物与 IFR 对 PP 的协同阻燃作用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主要原料
        4.2.2 仪器与设备
        4.2.3 样品制备
        4.2.4 测试与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FT-IR
        4.3.2 P-NS 用量对 PP/IFR 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的影响
        4.3.3 PP/IFR/P-NS 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能
        4.3.4 P-MMT 的表征
        4.3.5 P-MMT 用量对 PP/IFR 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的影响
        4.3.6 DMA
        4.3.7 TGA
        4.3.8 锥形量热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聚硼硅氧烷的制备及其与 IFR 协同阻燃 PP 的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主要原料
        5.2.2 仪器与设备
        5.2.3 样品制备
        5.2.4 测试与表征
    5.3 结果与讨论
        5.3.1 pBSil 的表征
        5.3.2 pBSil 用量对 PP/IFR 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5.3.3 pBSil 用量对 PP/IFR 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的影响
        5.3.4 pBSil 与其它常用阻燃协效剂的比较
        5.3.5 锥形量热分析
        5.3.6 热稳定性能
        5.3.7 pBSil 与 IFR 协同阻燃 PP 的机理探讨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热塑性聚氨酯包覆 IFR 阻燃母料的制备及其阻燃 PP 的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主要原料
        6.2.2 仪器与设备
        6.2.3 样品制备
        6.2.4 测试与表征
    6.3 结果与讨论
        6.3.1 TPU 用量对 PP/TPU-e-IFR 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6.3.2 TPU 用量对 PP/TPU-e-IFR 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的影响
        6.3.3 载体树脂种类对阻燃 PP 性能的影响
        6.3.4 锥形量热分析
        6.3.5 热稳定性能
        6.3.6 动态流变性能
        6.3.7 耐水性能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三嗪大分子成炭剂的合成及其与 MPP 复配阻燃 PP 的研究
    7.1 引言
    7.2 实验部分
        7.2.1 主要原料
        7.2.2 仪器与设备
        7.2.3 样品制备
        7.2.4 测试与表征
    7.3 结果与讨论
        7.3.1 TBM 的表征
        7.3.2 PP/MPP/TBM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7.3.3 PP/MPP/TBM 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
        7.3.4 PP/MPP/PER 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能
        7.3.5 MPP/TBM 阻燃 PP 的作用机理探讨
    7.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有机硅阻燃剂的合成、表征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阻燃剂分类
        1.2.1 无机阻燃剂
        1.2.2 有机阻燃剂
        1.2.2.1 卤系阻燃剂
        1.2.2.2 有机磷系阻燃剂
        1.2.2.3 氮系阻燃剂
        1.2.2.4 膨胀性阻燃剂
        1.2.2.5 有机硅阻燃剂
    1.3 阻燃作用机理
        1.3.1 气相阻燃机理
        1.3.2 凝聚相阻燃机理
        1.3.3 中断热交换阻燃机理
    1.4 有机硅阻燃剂国内外研究进展
    1.5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6 课题的研究目标和内容
第二章 有机硅树脂和有机硅阻燃剂的合成及其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
        2.2.2 结构表征与测试
        2.2.2.1 红外光谱测试
        2.2.2.2 核磁共振氢谱测试
        2.2.3 有机硅树脂的合成
        2.2.4 有机硅阻燃剂的合成
        2.2.4.1 中间体氯化螺环磷酸酯的合成
        2.2.4.2 有机硅阻燃剂的合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合成有机硅树脂的影响因素
        2.3.1.1 不同原料配比下有机硅树脂的合成
        2.3.1.2 不同反应时间下有机硅树脂的合成
        2.3.1.3 不同反应温度下有机硅树脂的合成
        2.3.1.4 催化剂对反应产率的影响
        2.3.2 有机硅树脂和有机硅阻燃剂的结构表征
        2.3.2.1 有机硅树脂FT-IR 分析
        2.3.2.2 有机硅阻燃剂的红外光谱图
        2.3.2.3 有机硅树脂和有机硅阻燃剂的核磁共振氢谱(1H-NMR)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有机硅树脂和有机硅阻燃剂的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及来源
        3.2.2 有机硅树脂与有机硅阻燃剂共混试样的制备与性能测试
        3.2.2.1 试样的制备
        3.2.2.2 氧指数的测试
        3.2.2.3 拉伸性能的测试
        3.2.2.4 弯曲性能的测试
        3.2.2.5 冲击性能的测试
    3.3 实验结果和讨论
        3.3.1 有机硅树脂和有机硅阻燃剂在PP 中的阻燃性能
        3.3.1.1 有机硅树脂在PP 中的阻燃性能
        3.3.1.2 有机硅阻燃剂在PP 中的阻燃性能
        3.3.2 有机硅树脂和有机硅阻燃剂对PP 力学性能的影响
        3.3.2.1 有机硅树脂和有机硅阻燃剂对PP 拉伸性能的影响
        3.3.2.2 有机硅树脂和有机硅阻燃剂对PP 弯曲性能的影响
        3.3.2.3 有机硅树脂和有机硅阻燃剂对PP 冲击强度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有机硅树脂和有机硅阻燃剂的热降解行为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样品的测试
        4.2.1.1 热失重(TG)分析测试
        4.2.1.2 红外光谱(FT-IR)测试
        4.2.1.3 偏光显微镜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有机硅树脂和有机硅阻燃剂的热失重(TG)分析
        4.3.1.1 有机硅树脂的热失重(TG)分析
        4.3.1.2 有机硅阻燃剂的热失重(TG)分析
        4.3.2 有机硅树脂和有机硅阻燃剂热失重-红外光谱(TG-FTIR)联用
        4.3.2.1 有机硅树脂TG-FTIR 分析
        4.3.2.2 有机硅阻燃剂TG-FTIR 分析
        4.3.2.3 PP/有机硅树脂共混体系的TG-FTIR 分析
        4.3.2.4 PP/有机硅阻燃剂共混体系的TG-FTIR 分析
        4.3.3 有机硅树脂和有机硅阻燃剂的热降解行为的固体残渣分析
        4.3.4 偏光显微镜观察共混体系燃烧后的表面炭层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7)三聚氰酸螺环磷酸酯的合成及其阻燃PP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防火阻燃的重要性
    1.2 燃烧与阻燃剂的简介
        1.2.1 燃烧
        1.2.2 阻燃剂的作用
        1.2.3 阻燃剂的种类
        1.2.4 阻燃剂的一般机理
        1.2.5 新型阻燃剂研究的意义与前景
    1.3 膨胀型阻燃剂简介
        1.3.1 膨胀阻燃剂的种类
        1.3.2 膨胀阻燃剂的缺点及一些改性处理技术
    1.4 聚丙烯的介绍
        1.4.1 聚丙烯纤维的发展
        1.4.2 聚丙烯的热与燃烧性能
    1.5 课题的提出目的内容及意义
2 膨胀阻燃剂三聚氰酸螺环磷酸酯的合成及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药品和仪器
        2.2.2 中间体螺环磷酰二氯(SPDPC)的合成
        2.2.3 三聚氰酸螺环磷酸酯(SPCA)的合成
        2.2.4 SPCA的最佳合成条件的确定
        2.2.5 SPCA的性能及结构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SPCA的最佳合成条件的确定
        2.3.2 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
        2.3.3 核磁共振谱图分析结果
    2.4 本章小结
3 三聚氰酸螺环磷酸酯阻燃聚丙烯性能的研究
    3.1 实验部分
        3.1.1 主要原材料
        3.1.2 实验用主要仪器设备
        3.1.3 阻燃剂与PP样品的混合制备
        3.1.4 力学性能测试
        3.1.5 极限氧指数测试
        3.1.6 垂直燃烧测试
        3.1.7 热降解行为分析
        3.1.8 锥形量热仪(CONE)分析
        3.1.9 扫描电镜图分析
    3.2 结果与讨论
        3.2.1 SPCA对PP的力学性能结果分析
        3.2.2 SPCA用量对PP氧指数的影响
        3.2.3 SPCA对PP的垂直燃烧的影响
        3.2.4 SPCA用量对PP热降解行为的影响
        3.2.5 SPCA和PP的锥形量热仪研究
        3.2.6 SPCA对PP的扫描电镜图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SPCA与APP复配后对PP阻燃的性能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
        4.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4.2.3 样品制备
        4.2.4 样品的热降解活化能活化能测定
    4.3 结果讨论
        4.3.1 阻燃性能结果讨论
        4.3.2 力学性能测试结果分析
        4.3.3 复配后材料的热分解行为测试结果分析
        4.3.4 复配后材料的锥形量热仪分析结果
        4.3.5 复配后材料的电子扫描电镜研究
        4.3.6 复配后材料活化能计算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浸矿过程铁硫代谢体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课题来源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微生物冶金的发展与应用
        1.1.1 微生物冶金的定义和优点
        1.1.2 微生物冶金的历史
        1.1.3 微生物冶金的现状
        1.1.4 微生物冶金的反应机理
        1.1.5 冶金微生物的研究现状
    1.2 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的研究现状
        1.2.1 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的应用
        1.2.2 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的亚铁氧化系统
        1.2.3 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的硫氧化系统
    1.3 生物信息学概述
    1.4 蛋白质结构预测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6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理论与方法
    2.1 生物信息学
        2.1.1 序列比对
        2.1.2 序列数据库搜索
    2.2 量子化学从头算方法
        2.2.1 量子化学从头算和Hartree-Fock理论
        2.2.2 密度泛函理论
        2.2.3 势能面及几何构型优化
    2.3 分子力学
        2.3.1 Born-Oppenheimer近似
        2.3.2 力场的组成和定义
        2.3.3 能量表示
        2.3.4 力场参数化
        2.3.5 分子力学
        2.3.6 优化的概念
        2.3.7 优化算法
        2.3.8 优化中要注意的几点
    2.4 分子动力学模拟
        2.4.1 积分算法
        2.4.2 微正则系综的分子动力学
        2.4.3 正则系综的分子动力学
        2.4.4 等温等压系综的分子动力学
    2.5 同源模建
    2.6 分子对接
    2.7 进化踪迹分析
    2.8 蛋白质表达纯化与定点突变
        2.8.1 实验材料
        2.8.2 实验方法
        2.8.3 定点突变
        2.8.4 测试分析方法
    2.9 使用的软件工具和生物学数据库
    2.10 总体研究方案
    2.11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电子载体的结构模建与比较及能量传递的框架模型
    3.1 引言
    3.2 能量传递相关基因和操纵子的分析
    3.3 十个细胞色素c分为四个同源蛋白类
        3.3.1 细胞色素c的聚类分析
        3.3.2 Glu121位点和Tyr63位点差异区分细胞色素c4类蛋白功能
        3.3.3 细胞色素bc_1复合体细胞色素c亚基的比较
        3.3.4 外膜高分子量细胞色素c的比较
        3.3.5 小分子量细胞色素c的比较
    3.4 两个细胞色素bc_1复合体的结构模建和比较及机理探讨
        3.4.1 细胞色素bc_1复合体的序列比对
        3.4.2 细胞色素bc_1复合体的分子结构模建
        3.4.3 b亚基Arg79位点的差异区分两个bc_1复合体的正反向功能
        3.4.4 反向细胞色素bc_1复合体的作用机理探讨
    3.5 终端氧化酶的结构模建和机理探讨及比较
        3.5.1 细胞色素aa_3复合体的电子供体为周质细胞色素c
        3.5.2 细胞色素bo_3复合体的电子供体为泛醌
        3.5.3 细胞色素aa_3和bo_3复合体的比较
        3.5.4 细胞色素ba_3复合体的电子供体为周质细胞色素c
        3.5.5 细胞色素bd复合体的电子供体为泛醌
        3.5.6 终端氧化酶的比较
    3.6 NADH-Q还原酶的正反向作用机理探讨
    3.7 A.f菌能量传递的框架模型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铁氧化相关蛋白的结构模建及表达和定点突变
    4.1 引言
    4.2 铁代谢相关基因及操纵子分析
    4.3 铜蓝蛋白的Cys138是绑定Cu的重要残基
        4.3.1 铜蓝蛋白的静电势分析与量化计算
        4.3.2 铜蓝蛋白的表达与纯化
        4.3.3 铜蓝蛋白的分析
        4.3.4 铜蓝蛋白的讨论
    4.4 亚铁氧化酶是含[4Fe4S]簇的高电位铁硫蛋白
        4.4.1 亚铁氧化酶的序列同源比对
        4.4.2 亚铁氧化酶的三维分子结构预测
        4.4.3 亚铁氧化酶Tyr10位点的虚拟突变
        4.4.4 亚铁氧化酶及其突变体的表达与纯化
        4.4.5 Iro蛋白的讨论
    4.5 高电位铁硫蛋白(HiPIP)的结构模建及表达纯化和定点突变
        4.5.1 高氧还电位铁硫蛋白的序列同源比对
        4.5.2 高氧还电位铁硫蛋白的三维分子结构预测
        4.5.3 高氧还电位铁硫蛋白及其突变体的表达与纯化
        4.5.4 HiPIP蛋白的讨论
    4.6 细胞色素CycA1是周质双血红素蛋白
        4.6.1 细胞色素CycA1的序列同源比对
        4.6.2 细胞色素CycA1的三维分子结构预测
    4.7 细胞色素Cyc2_like是外膜单血红素辅基蛋白
    4.8 铁氧化的细节作用图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硫代谢相关蛋白的结构模建和分子对接及其代谢网络
    5.1 引言
    5.2 硫代谢相关基因及操纵子分析
    5.3 硫化物泛醌还原酶的结构模建和分子对接
        5.3.1 三维结构预测
        5.3.2 绑定位点识别
        5.3.3 跟黄素(FAD)的分子对接
        5.3.4 跟辅酶Q的分子对接
        5.3.5 催化机理分析
    5.4 硫代硫酸盐泛醌氧化还原酶(TQO)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5.4.1 doxDA-1与doxDA-2是融合基因
        5.4.2 doxDA-1与doxDA-2的同源序列分析
    5.5 亚硫酸还原酶的结构模建及表达纯化和定点突变
        5.5.1 SiR-HP的序列同源比对
        5.5.2 SiR-HP的三维分子结构预测
        5.5.3 SiR-HP蛋白及其突变体的表达与纯化
        5.5.4 SiR-FP的三维分子结构预测及分子对接
    5.6 APS还原酶的结构模建和底物对接及表达纯化
        5.6.1 APS还原酶的序列同源比对
        5.6.2 APS还原酶的三维分子结构预测
        5.6.3 APS还原酶蛋白表达与纯化
    5.7 DsbG蛋白的结构模建
    5.8 谷胱甘肽(GSH)跨内膜的依据
    5.9 元素硫的转运探讨
    5.10 硫代谢总体模型
    5.11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二氧化碳固定的代谢网络的重构
    6.1 引言
    6.2 二氧化碳相关基因的识别及其冗余分析
    6.3 核糖-5-磷酸异构酶(RptA)的结构模建及分子对接
        6.3.1 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的RpiA的结构模建
        6.3.2 识别R5P的绑定区域
        6.3.3 afRpiA和R5P的相互作用
        6.3.4 结论
    6.4 二氧化碳固定的途径网络图重构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氮气固定和氢气利用的代谢网络重构
    7.1 引言
    7.2 固氮系统相关基因和操纵子的识别及分析
    7.3 氢气利用系统相关基因和操纵子的分析
    7.4 氮气固定和氢气利用的代谢网络模型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铁硫簇组装相关蛋白的结构模建和表达
    8.1 引言
    8.2 铁硫簇组装(Isc)操纵子分析
    8.3 铁硫簇组装供硫酶(IsoS)的结构模建和分子对接及表达
        8.3.1 IscS的结构模建
        8.3.2 识别PLP和半胱氨酸的绑定区域
        8.3.3 afIscS和PLP的相互作用
        8.3.4 全酶afIscS和底物半胱氨酸的相互作用
        8.3.5 IscS蛋白的表达与纯化
    8.4 铁硫簇组装蛋白IscA的结构模建及表达
        8.4.1 IscA的序列同源比对
        8.4.2 IscA的三维分子结构预测
        8.4.3 IscA蛋白及其突变体的表达与纯化
        8.4.4 IscA蛋白的讨论
    8.5 铁硫簇组装支架蛋白(IscU)的结构模建及表达纯化
        8.5.1 IscU的的序列同源比对
        8.5.2 IscU的的三维分子结构预测
        8.5.3 IscU蛋白及其突变体的表达与纯化
        8.5.4 IscU蛋白的讨论
    8.6 铁氧还蛋白的结构模建及表达纯化
        8.6.1 铁氧还蛋白的序列同源比对
        8.6.2 铁氧还蛋白的三维分子结构预测
        8.6.3 铁氧还蛋白及其突变体的表达与纯化
        8.6.4 铁氧还蛋白的讨论
    8.7 铁硫簇的组装流程模型
    8.8 本章小结
第九章 抗毒性相关蛋白的结构模建和表达
    9.1 引言
    9.2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结构模建和进化踪迹分析及表达
        9.2.1 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结构模建
        9.2.2 进化踪迹分析
        9.2.3 表达纯化与表征
        9.2.4 结论
    9.3 谷胱苷肽还原酶的结构模建和分子对接
        9.3.1 谷胱甘肽还原酶的结构模建
        9.3.2 识别FAD和GSSG的绑定区域
        9.3.3 谷胱甘肽还原酶和底物的相互作用
    9.4 中链乙酰辅酶A脱氢酶的Y375K产生乙酰辅酶A氧化酶活性
        9.4.1 MCAD的Y375K后与乙酰辅酶A的分子对接
        9.4.2 实验验证
    9.5 Oct-2-en-4-ynoyl-CoA是乙酰辅酶A氧化酶的特异性抑制剂
        9.5.1 乙酰辅酶A氧化酶与Oct-2-en-4-ynoyl-CoA的分子对接
        9.5.2 实验验证
    9.6 本章小结
第十章 A.f菌的若干多拷贝能量传递蛋白的分子多样性
    10.1 引言
    10.2 细胞色素c_4的多样性
        10.2.1 细胞色素c_4蛋白的同源序列比对
        10.2.2 细胞色素c_4蛋白的系统发育分析
        10.2.3 基于三维分子结构的细胞色素c_4蛋白的多样性分析
    10.3 铜蓝蛋白(Rusticyain)的多样性
        10.3.1 铜蓝蛋白的同源序列比对
        10.3.2 铜蓝蛋白的系统发育分析
        10.3.3 基于三维分子结构的铜蓝蛋白的多样性分析
    10.4 亚铁氧化酶和高电位铁硫蛋白的比较及多样性
        10.4.1 Iro和HiPIP的序列同源比较
        10.4.2 Iro和HiPIP的系统发育分析
        10.4.3 基于三维分子结构的Iro和HiPIP的多样性分析
    10.5 硫化物泛醌还原酶(SQR)的多样性分析
        10.5.1 硫化物泛醌还原酶的同源序列比对
        10.5.2 SQR的系统发育分析
        10.5.3 基于三维分子结构的SQR的多样性分析
    10.6 16S RNA的多样性分析
    10.7 gyrB的多样性分析
    10.8 总体多样性讨论
    10.9 本章小结
第十一章 A.f菌浸矿过程铁硫代谢能量传递及其产酸分析
    11.1 引言
    11.2 A.f菌浸矿过程铁硫代谢能量传递网络图的构建
    11.3 硫化矿生物浸出的输入输出黑箱模型
    11.4 硫化矿生物浸出体系的物质流量分析
    11.5 能量传递体系的耦合分析
    11.6 硫化矿生物浸出的产酸分析及解决办法
    11.7 本章小结
第十二章 总结
    12.1 总结
    12.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一.论文发表
    二.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及奖励

(9)新型无卤阻燃ABS复合材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ABS树脂简介
    1.2 无卤阻燃剂及其作用机理
        1.2.1 聚合物阻燃机理
        1.2.2 无卤阻燃剂种类及其作用机理
    1.3 无卤阻燃ABS的研究进展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2 ABS/IFR无卤阻燃复合材料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方法
        2.2.1 主要原料
        2.2.2 主要设备
        2.2.3 ABS/IFR无卤阻燃材料的制备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成炭剂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2.3.2 APP/PER配比及用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2.3.3 热失重分析
        2.3.4 炭层结构分析
    2.4 结论
3 阻燃增效型ABS/IFR无卤阻燃复合材料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原料
        3.2.2 主要设备
        3.2.3 阻燃增效型ABS/IFR无卤阻燃复合材料的制备
        3.2.4 性能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硼酸锌对ABS/IFR无卤阻燃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3.3.2 分子筛对ABS/IFR无卤阻燃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3.4 结论
4 ABS/蒙脱土/IFR无卤阻燃复合材料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方法
        4.2.1 主要原料
        4.2.2 主要设备
        4.2.3 有机蒙脱土的制备
        4.2.4 一步法ABS/有机蒙脱土/IFR无卤阻燃复合材料的制备
        4.2.5 母料法ABS/FMMT/IFR无卤阻燃复合材料的制备
        4.2.6 测试与表征
        4.2.7 部分样品配方代号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蒙脱土的有机化改性
        4.3.2 一步法ABS/有机蒙脱土/IFR无卤阻燃复合材料的研究
        4.3.3 母料法ABS/FMMT/IFR无卤阻燃复合材料的研究
    4.4 小结
5 无卤阻燃ABS复合材料的接枝增韧研究
    5.1 前言
    5.2 实验方法
        5.2.1 主要原料
        5.2.2 主要设备
        5.2.3 DCP纯化
        5.2.4 ABS-g-AA接枝物制备
        5.2.5 接枝物纯化
        5.2.6 接枝增韧无卤阻燃ABS/OMMT/IFR复合材料的制备
        5.2.7 测试与表征
    5.3 结果与讨论
        5.3.1 ABS接枝产物的定性表征
        5.3.2 影响接枝率的因素
        5.3.3 影响接枝物流动性能的因素
        5.3.4 添加增容法无卤阻燃ABS/OMMT/IFR复合材料(T-ABS)的性能研究
        5.3.5 原位反应增容法无卤阻燃ABS/OMMT/IFR复合材料(Y-ABS)的制备
    5.4 结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论文中主要符号和缩写的意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创新点摘要
致谢

(10)坡缕石复配阻燃剂阻燃LLDPE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文献综述
    1 引言
        1.1 阻燃材料发展简史
        1.2 无卤阻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 阻燃剂消费及发展动向
        2.1 国际阻燃剂市场特点
        2.2 阻燃剂发展动向
    3 阻燃剂分类及阻燃机理
        3.1 卤系阻燃剂
        3.2 无卤阻燃剂
        3.2.1 含磷阻燃剂
        3.2.2 氮系阻燃剂
        3.2.3 无机氢氧化物阻燃剂
        3.2.4 膨胀型阻燃剂
        3.2.5 可膨胀石墨体系
    4 坡缕石及其应用前景
        4.1 坡缕石简介
        4.2 坡缕石应用前景
        4.3 坡缕石开发面临的机遇
    5 LLDPE 阻燃研究进展
        5.1 卤-锑复合阻燃体系
        5.2 磷-氮复合阻燃体系
        5.3 金属氢氧化物复合阻燃体系
        5.4 膨胀型阻燃体系
    6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第二章 红磷复配坡缕石阻燃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2.1.1 主要原料及规格
        2.1.2 试验仪器与设备
        2.1.3 试验方法
        2.1.4 测试方法
    2.2 试验及测试
        2.2.1 试验方法
        2.2.1.1 坡缕石单独阻燃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2.2.1.2 氢氧化镁单独阻燃LLDPE
        2.2.1.3 三聚氰胺(MA)单独阻燃 LLDPE
        2.2.1.4 红磷单独阻燃LLDPE
        2.2.1.5 PLS、氢氧化镁、三聚氰胺、红磷单独阻燃LLDPE 试验结果结论分析
        2.2.1.6 坡缕石、氢氧化镁、三聚氰胺复配阻燃体系阻燃LLDPE
        2.2.1.7 氢氧化镁、三聚氰胺、红磷复配阻燃体系阻燃LLDPE
        2.2.1.8 坡缕石、氢氧化镁、三聚氰胺、红磷复配阻燃体系阻燃LLDPE
    2.3 坡缕石、氢氧化镁、三聚氰胺、红磷复配阻燃剂表面改性
        2.3.1 偶联剂的选择
        2.3.2 试验工艺
        2.3.3 结果与讨论
    2.4 LLDPE复合材料性能分析
        2.4.1 LLDPE复合材料燃烧产物扫描电镜分析
        2.4.2 LLDPE复合材料偶联剂改性前后扫描电镜分析
        2.4.3 LLDPE复合材料热力学性能分析
第三章 膨胀型阻燃剂(IFR)复配坡缕石阻燃LLDPE
    3.1 实验原料及仪器
        3.1.1 主要原料及规格
        3.1.2 试验仪器与设备
        3.1.3 试验方法
        3.1.4 测试方法
    3.2 试验及测试
        3.2.1 试验方案
        3.2.1.1 坡缕石单独阻燃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3.2.1.2 APP 单独阻燃LLDPE
        3.2.1.3 PER单独阻燃LLDPE
        3.2.1.4 坡缕石、APP、PER单独阻燃LLDPE试验结果结论分析
        3.2.1.5 坡缕石、阻燃剂C(APP+PER)复配阻燃LLDPE
    3.3 PLS、阻燃剂C阻燃改性
        3.3.1 偶联剂的选择
        3.3.2 试验工艺
        3.3.3 结果与讨论
    3.4 LLDPE复合材料性能分析
        3.4.1 LLDPE复合材料燃烧产物扫描电镜分析
        3.4.2 LLDPE复合材料偶联剂改性前后扫描电镜分析
        3.4.3 LLDPE复合材料热力学性能分析
第四章 膨胀石墨复配坡缕石阻燃 LLDPE
    4.1 实验原料及仪器
        4.1.1 主要原料及规格
        4.1.2 试验仪器与设备
        4.1.3 试验方法
        4.1.4 测试方法
    4.2 试验及测试
        4.2.1 试验方案
        4.2.1.1 坡缕石单独阻燃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4.2.1.2 EG 单独阻燃 LLDPE
        4.2.1.3 氢氧化镁单独阻燃LLDPE
        4.2.1.4 坡缕石、EG、氢氧化镁单独阻燃LLDPE 试验结果分析
        4.2.1.5 坡缕石与氢氧化镁复配阻燃LLDPE
        4.2.1.6 阻燃剂D(坡缕石与氢氧化镁)、EG 复配阻燃LLDPE
    4.3 坡缕石、氢氧化镁、EG 阻燃剂改性
        4.3.1 偶联剂的选择
        4.3.2 试验工艺
        4.3.3 结果与讨论
    4.4 LLDPE复合材料性能分析
        4.4.1 LLDPE复合材料燃烧产物扫描电镜分析
        4.4.2 LLDPE复合材料偶联剂改性前后扫描电镜分析
        4.4.3 LLDPE复合材料热力学性能分析
参考文献
研究发表论文目录
致谢

四、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IN PEMFC OF ZIRCONIUM OXO PHOSPHATE-SULFATE(论文参考文献)

  • [1]四君子汤对16月龄小鼠代谢组学影响的实验研究[D]. 闻宏妍.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20(01)
  • [2]新型有机共轭酚胺自由基的设计、合成及表征[D]. 李玲. 华南理工大学, 2019
  • [3]含磷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的制备及其阻燃改性研究[D]. 刘琼宇. 华南理工大学, 2013(01)
  • [4]磷硅硼阻燃剂的合成及其在聚酰胺6中的应用[D]. 周燕雪.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1)
  • [5]耐水高效膨胀型阻燃剂的制备及其阻燃聚丙烯的研究[D]. 赖学军. 华南理工大学, 2012(11)
  • [6]有机硅阻燃剂的合成、表征及其性能研究[D]. 张顺. 青岛科技大学, 2010(04)
  • [7]三聚氰酸螺环磷酸酯的合成及其阻燃PP的研究[D]. 姜大伟. 东北林业大学, 2010(04)
  • [8]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浸矿过程铁硫代谢体系的研究[D]. 刘元东. 中南大学, 2008(02)
  • [9]新型无卤阻燃ABS复合材料的研究[D]. 夏英. 大连理工大学, 2008(08)
  • [10]坡缕石复配阻燃剂阻燃LLDPE的性能研究[D]. 张哲. 西北师范大学, 2008(S2)

标签:;  ;  ;  ;  

氧代磷酸-硫酸锆的合成、表征及在PEMFC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