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紫花苜蓿对土壤养份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赵雅姣[1](2020)在《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优势及其氮高效机理和土壤微生态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北地区是我国牧草主产区,但因其气候条件限制以及耕地面积有限,牧草生产远不能满足需求,因此,寻求一种高效栽培措施以应对畜牧业发展中饲草不足的问题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牧草生产实践中,采用豆科与禾本科牧草间、套和轮作等高效种植制度可有效提升其生产潜力和发挥生态优势。因此,本研究对该区域广泛种植的主要豆科牧草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与4种广泛种植的禾本科牧草玉米(Zea mays)、甜高粱(Sorghum dochna)、燕麦(Avena sativa)和小黑麦(Triticale Wittmack)进行间作,通过连续3年(2017年,2018年和2019年)的田间定位试验,模拟间作试验(土培桶栽法)和根系互作试验(营养液砂培法)来探讨紫花苜蓿与4种禾本科牧草间作在不同年份、不同生育期和不同根系互作强度下的间作优势、氮高效机理以及根际土壤微生态效应等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优势4种间作组合下,禾本科牧草的单位面积干草产量和蛋白产量均较其相应的单作显着提高。间作降低了紫花苜蓿粗蛋白含量和相对饲用价值,但提高了4种禾本科牧草的营养品质和相对饲用价值,即禾本科牧草在间作系统中具有更大的间作优势。紫花苜蓿的偏土地当量比小于禾本科牧草偏土地当量比,并且4种间作组合的土地当量比均大于1,即4种禾本科牧草均处于竞争优势地位,紫花苜蓿处于竞争劣势地位。不同间作组合中,紫花苜蓿/甜高粱间作的群体产量(18700-19900 kg·hm-2)最大,紫花苜蓿/玉米间作的群体蛋白产量(2257-2356 kg·hm-2)最佳。间作对禾本科牧草光合性能具有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为4种禾本科牧草在间作下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以及光能利用率均较各自的单作有显着地提高,而紫花苜蓿的光合特性和光能利用率在间作下均低于相应的单作。间作不仅促进了禾本科牧草叶绿素含量,而且促进了处于弱光下的紫花苜蓿叶绿素b含量,进而调节其在不同光强度下的光合特性。同时,4种禾本科牧草中,Rubp羧化酶活性均显着大于其单作;玉米、甜高粱和燕麦间作中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显着大于相应的单作;与玉米和甜高粱间作的紫花苜蓿中蔗糖合成酶活性显着小于相应的单作;同时,4种禾本科牧草碳水化合物含量较其单作显着提高,即间作可显着提高禾本科牧草的碳代谢活性和碳水化合物含量,而对紫花苜蓿的影响相对较小。在群体光能利用率中,紫花苜蓿/甜高粱间作时最高。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时,4种禾本科牧草对紫花苜蓿的氮、磷和钾的竞争比率均大于1,即4种禾本科牧草均较紫花苜蓿具有更强的养分竞争能力。间作利于禾本科牧草的养分竞争及积累,4种禾本科牧草体内氮、磷和钾含量在其间作下均大于相应的单作,而紫花苜蓿体内氮、磷和钾含量表现相反。3年田间试验中,燕麦和小黑麦体内氮含量在其间作下较其单作分别提高了7.5-8.1%和7.8-9.3%,小黑麦体内磷和钾含量在其间作下较其单作分别提高了21.7-26.3%和3.0-4.9%。不同生育期下,紫花苜蓿体内磷、钾含量和积累量以及4种禾本科牧草体内氮、磷、钾含量和积累量均随生育期的推进其在间作与单作中的差距不断增大。同时,根系互作越紧密,4种禾本科牧草茎叶和根系中氮、磷和钾含量越高,紫花苜蓿则越低。4种间作模式中,紫花苜蓿/甜高粱间作对氮和钾的竞争比率最高,而紫花苜蓿/小黑麦对磷的竞争比率最高。2、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氮代谢及其氮高效机理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可以提高禾本科牧草的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其中,甜高粱、燕麦和小黑麦NR和GOGAT活性在间作下均显着高于相应的单作,甜高粱和燕麦在种植第3年时GS活性在间作下均显着高于相应的单作;而间作显着降低了紫花苜蓿的氮代谢关键酶活性。随根系互作紧密程度的增加,禾本科牧草的氮代谢酶活性不断增加,而紫花苜蓿氮代谢酶活性不断降低。同时,紫花苜蓿的NR基因在根系中和GS基因在茎叶中的表达,以及4种禾本科牧草的GOGAT基因在茎叶和根系中和NR基因在茎叶中的表达,燕麦和小黑麦NiR基因在茎叶中的表达,燕麦和小黑麦GS基因在根系中的表达均与其体内的氮素浓度变化规律相似。4种禾本科牧草的根重在间作中较其单作提高了7.1-25.7%,其中与玉米和甜高粱间作的紫花苜蓿根重变化较大,但在与燕麦和小黑麦间作的紫花苜蓿根重变化较小。紫花苜蓿与禾本科牧草根系互作越紧密越有利于禾本科牧草根系的生长发育,同时可以促进紫花苜蓿和禾本科牧草根系长度的增加及根系活力的提高,有利于对养分的竞争与吸收。在种植后期,紫花苜蓿、玉米、甜高粱、燕麦和小黑麦的根系活力在根系不分隔下较其在塑料分隔下分别提高了6.7-13.8%、13.6-14.3%、8.7-12.5%、39.6-45.4%和17.3-19.0%。本研究中,不同间作组合下紫花苜蓿的总根瘤数、有效根瘤数、单株根瘤重、固氮酶活性及单株固氮潜力均较其单作显着提高,但单根瘤重差异不显着。紫花苜蓿根瘤数、根瘤重和固氮能力均随根系互作紧密程度的增加而增加,根瘤数和固氮能力在不分隔下均显着大于塑料分隔和单种。根系中4种异黄酮含量在胁迫氮水平下高于适宜氮水平。根系中的大豆苷元和木犀草素含量在不分隔下大于尼龙网分隔,而在塑料分隔和单种下未检测出;刺芒柄花素和染料木素含量总体来看,均随根系互作紧密程度增加而增大,同时不分隔时显着大于塑料分隔和单种。在不同根系互作下,异黄酮合酶基因IFS-1和IFS-4为上调基因,IFS-2和IFS-3为下调基因;IFS-1(除根系N21水平下)和IFS-4相对表达量在根系不分隔下显着大于尼龙网分隔,尼龙网分隔显着大于塑料分隔和单种;IFS-2和IFS-3表达量表现相反。结瘤信号通路基因(NOD-1和NOD-2)均为上调基因;NOD-1和NOD-2的相对表达量随根系互作越紧密则表现越高;同时,其相对表达量在不分隔下显着大于塑料分隔和单种。根系中,IFS和NOD基因均与除单根瘤重的结瘤固氮各指标均呈显着相关关系。根系中,大豆苷元、木犀草素、刺芒柄花素以及染料木素均与各结瘤固氮指标呈极显着正相关。3、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的土壤微生态效应紫花苜蓿和禾本科牧草根际土壤pH值在间作中均低于相应的单作;而有机质含量在间作中高于相应的单作,禾本科牧草在间作与单作中差异显着。紫花苜蓿根际土壤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在间作与单作下差异较小;而速效钾含量在间作下显着小于其单作。4种禾本科牧草根际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在间作下均显着大于相应的单作。与单作相比,间作可提高紫花苜蓿和禾本科牧草根际土壤生物酶活性,其中与燕麦和甜高粱间作的紫花苜蓿根际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以及4种间作组合下紫花苜蓿根际土壤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较其相应的单作显着提高;同时,4种禾本科牧草根际土壤下4种土壤酶活性也显着提高。紫花苜蓿和4种禾本科牧草根际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在其间作下均高于相应的单作,而真菌数量表现相反。与燕麦和小黑麦间作的紫花苜蓿以及间作下的玉米、甜高粱、燕麦和小黑麦其根际土壤细菌的序列数均显着大于相应的单作。同时,分类单元、ACE指数、Chao指数、Shannon指数均表现为在紫花苜蓿和4种禾本科牧草间作根系土壤中大于相应的单作。在门水平上,变形菌门、拟杆菌门、绿弯菌门、放线菌门、酸杆菌门、浮霉菌门、疣微菌门、芽单胞菌门为相对丰度较大的门类,其相对丰度之和达84%以上。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和放线菌门在紫花苜蓿和禾本科牧草根际土壤均表现作为间作大于其单作,芽单胞菌门表现为间作小于相应的单作。间作下牧草根际土壤酶及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土壤养分相互影响并相互调节,其中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和放线菌门丰度均与有机质含量和碱解氮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综上所述,间作可以显着提高禾本科牧草的生产性能及营养品质,这是由于间作中地上互作促进了禾本科牧草的光合性能和群体光能利用率,地下互作促进了禾本科牧草的营养吸收和群体养分积累。紫花苜蓿与禾本科牧草间作对氮素的高效利用主要是由于氮素的固定、吸收和转化决定的,间作可以刺激紫花苜蓿根瘤数和固氮能力的增加,其机制是间作改变紫花苜蓿的氮素浓度进而改变及异黄酮合酶基因表达及异黄酮含量,从而改变固氮信号通路基因表达和结瘤固氮特性;间作刺激了紫花苜蓿和禾本科牧草总根长的增加和根系活力的增强,以竞争和吸收更多的氮素;同时,间作可以促进禾本科牧草的氮代谢酶活性,进而增加了氮素的转化。紫花苜蓿与禾本科牧草间作可以提高西北地区间作牧草根际土壤的养分及增进其微生物多样性。
张忠婷[2](2020)在《北方荒漠化盐碱地区施用改良剂和种植苜蓿对土壤肥力的影响》文中认为为探明改良剂在北方荒漠化盐碱地区的应用效果,以及种植紫花苜蓿(Medicaga sativa L.)对土壤各肥力指标的影响,为科学合理改良盐碱地提供理论依据,对有无施用过土壤改良剂的田间小区进行了种植紫花苜蓿3个品种的4年对比试验,对6个处理之间土壤pH、土壤水溶性盐总量、有机质、全氮量、以及土壤速效养分(速效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土壤肥力指标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施用过改良剂的试验小区普遍比其没有施用改良剂的试验地,土壤质量更好,土壤肥力更高。具体表现在,改良过的盐渍化土壤水溶性盐总量和土壤pH值均显着性下降,脱盐效果明显,改良过的试验小区土壤有机质和全氮量明显增加,同时,土壤速效养分(土壤有效磷、土壤速效氮和土壤速效钾)也显着性累积,高于未改良试验小区。综合考虑,此次盐碱地改良效果显着,为土默川平原地区盐碱地的合理改良提供理论支持。2.土壤水溶性盐总量有季节性变化,表现为春季高,冬季低,到了改良第四年,有上升的趋势。土壤pH在施用改良剂后明显减小,之后随着时间的延长,有逐渐升高的趋势,施用改良剂降低土壤碱性的效果逐渐减退。改良后的盐碱地土壤全氮含量冬季积累增多,春季下降,有一个明显的季节性的变化。土壤速效氮含量起伏变化比较大,呈不断积累的趋势。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以及有机质含量在改良后第二年大量累积,之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含量逐渐下降,改良的效果渐渐不如最初明显。3.种植紫花苜蓿4年后的盐碱土壤水溶性盐总量和土壤pH较种植前均有所降低,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全氮量都有提高;土壤速效养分中除有效磷含量有所降低;土壤速效氮和速效钾含量均比种植前土壤显着性增加。其中,Magnum Salt苜蓿改良土壤水溶性盐效果最好,公农1号苜蓿降低土壤pH值效果最明显,公农1号苜蓿增肥增氮改良土壤的效果最好以及Barricade苜蓿对土壤速效氮和速效钾含量增加有十分显着的促进效果。因此,在北方荒漠化盐碱地区种植苜蓿要根据苜蓿品种、土壤养分变化等更科学合理地改良利用盐碱地。
沙栢平[3](2020)在《滴灌条件下水肥耦合对紫花苜蓿生产性能及土壤质量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宁夏黄灌区紫花苜蓿建植过程中水肥配比不均,资源浪费及土壤污染严重等问题,本研究以紫花苜蓿巨能7号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设置4个水分梯度为主因素,5个施肥梯度为副因素,研究滴灌条件下水肥耦合对紫花苜蓿生长性能、营养品质、土壤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灌水施肥对紫花苜蓿株高、密度、干草产量有极显着的影响(P<0.01),但对平均生长速度、CP、ADF、NDF和RFV等营养成分无显着影响;当灌水为6000 m3·hm-2,施肥量为 135kg·hm-2(N:30 kg·hm-2,P2O5:45 kg·hm-2,K2O:60 kg·hm-2)时,紫花苜蓿全年累计株高、干草产量、灌溉水分利用效率和肥料偏生产力能达到最大,且在该处理下两年平均干草产量达到19.49 t·hm-2,累计株高为331.81cm。在灌水量为6750m3·hm-2的梯度下每平米枝条数和植株数最大,每平米可达52株和503.33枝;在不同施肥水平下,施肥量为 435kg·hm-2(N:120 kg·hm-2,P2O5:135 kg·hm-2,K2O:180 kg·hm-2)时能够获得较多的植株数;不施肥则能显着提高苜蓿的分枝能力。2.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适宜的灌水、施肥能显着提高土壤真菌、放线菌数量和蔗糖酶、脲酶活性;土壤细菌数量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随施肥量的增加逐渐降低。试验地土壤以粉粒为主,且不受土层深度的影响,但土壤养分随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降低。灌水、施肥对土壤粒径组成和土壤养分有显着的的影响(P<0.01),在灌水量为 6000 m3·hm-2、施肥量为 435kg·hm-2(N:120 kg · hm-2,P2O5:135 kg·hm-2,K2O:180kg·hm-2)的条件下,土壤N、P、K含量较为丰富,土壤质量指数最大,较为肥沃。3.土壤因子和植株生产性能之间有显着的相关性,对紫花苜蓿生长贡献较大的因子包括蔗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土壤粉粒百分含量、脲酶活性、速效氮含量、速效钾含量、干草产量、放线菌数量、脲酶活性、速效磷含量、全磷、全钾含量。在诸多相关性因子中土壤速效钾含量、脲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对苜蓿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具有显着性正效应,是驱动植物生长发生变异的主要土壤因子。4.通过回归寻优模型得出,最适宜该区域滴灌条件下建植苜蓿的灌水和施肥范围为:灌水量 6000~6500m3·hm-2,施肥量为 250~320kg·hm-2。
宋子恒[4](2020)在《东部草原露天矿伴生粘土生物物理改良作用及其生态效应》文中指出我国东部草原露天煤矿区煤炭储量丰富,露天开采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会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影响,露天排土场生态重建已经成为东部矿区草原生态恢复最为紧迫的任务。东部草原表土瘠薄,采矿加剧了土壤沙化和养分流失。在排土场生态重建过程中没有充足的表土,加上酷寒气候条件,植被难以建植,因此需要研究能够替代表土的土壤基质,并对基质进行改良利用,应用于露天排土场生态重建,获得较好生态改良效应。宝日希勒露天煤矿开采过程中发现存在着16m-20m厚采矿伴生粘土,该粘土的物理特性为粘粒含量极高、有机质含量低,全量养分含量高但有效养分含量低、微生物数量极少,土质改性是该粘土资源化利用的基础,通过对粘土进行物理和生物改良,揭示其改良修复生态效应。采用沙土和粘土进行配比,寻找物理改良工艺,为后期的生物物理利用奠定基础;对粘土养分动力学进行系列研究,获得粘土中养分有效性利用的潜能;利用微生物技术进行生物改良,推广应用于东部草原露天矿排土场生态重建,取得初步的生态修复效应。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粘土基质物理改良工艺及配比比例研究。比较粘土与沙土以不同分层与混合的配比工艺对水和钾的固持能力,发现基质充分混合对水和钾的固持能力与表土最为相似。沙土与粘土1:1混合比其他比例混合能够有效减少水分的蒸发;土壤机械组成分析发现沙土与粘土1:1配比后其成为:粘粒48.14%,粉粒2.8%,砂粒49.06%,质地为壤质粘土,与表土的粘壤土质地相似。不同配比后XRD发现粘土矿物主要为蒙脱石,1:1混合基质的矿物特征峰与表土相似。因此沙土与粘土1:1混合配比应为最佳物理改良工艺和比例。(2)对磷元素在粘土以及不同配比土壤基质中的养分动力学特性进行研究,揭示粘土对养分利用潜力特性。计算土壤磷元素吸持参数,为物理改良提供理论基础。沙土与粘土1:1混合后对磷元素的吸附量是表土的2.2倍,解吸率为38.6%,与表土解吸率40.9%最为相似,由于基础吸附量大,所以解吸率是表土的1.51倍。因此,粘土与沙土1:1混合后的土壤基质具有可作为露天矿排土场表土替代材料的潜力。(3)粘土进行不同微生物改良研究。发现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在纯粘土基质中能够有效地促进植物生长、增加土壤酶活性,而解磷细菌(Phosphate solubilizing bacteria,PSB)改良土壤基质的效应较弱。接种AMF处理的玉米地上生物量是CK处理的1.14倍,PSB处理和CK处理没有显着差异;AMF处理的植株磷吸收量为10.12mg,显着高于相应的PSB处理8.67mg和CK处理8.58mg。AMF的贡献率为16.9%,高于PSB的0.6%。接种AMF促进了粘土中脲酶、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的增加和粘土中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AMF单接即可作为采矿伴生粘土的微生物改良剂,对粘土基质进行改良。(4)微生物与物理联合对粘土的改良效应。将物理改良与生物改良相结合,接种AMF显着增加了表土、沙土、沙土:粘土1:1(S_C1:1)混合的生物量,其中地上部分增加了28.3%、34.8%、24.4%,地下部分生物量增加了37.3%、20.6%、34.8%。S_C1:1中菌根贡献率最高,为34.83%,其次是表层土的29.45%。接种AMF后,表土、沙土、S_C1:1中的脲酶和磷酸酶活性都显着增加。接菌能够显着提高植物生长素(IAA)和细胞分裂素(CTK)水平,同时对脱落酸(ABA)具有显着抑制作用。通过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物理改良工艺和接种AMF是植物生物量最主要的影响因子,生物和物理改良联合利用能够有效改良采矿伴生粘土,促进植物生长。(5)露天矿排土场植物-微生物-粘土的联合改良生态效应研究。通过微生物改良,发现接种AMF有效促进了土壤中营养物质的转化,粘土接菌区的速效磷占全磷比例是对照区的1.29-1.36倍;接种AMF能够显着促进土壤脲酶、磷酸酶、EE-GRSP、T-GRSP的活性。通过不同植物组合发现沙棘和紫花苜蓿混种能够有效增加土壤酶活性,混种状态下沙棘的生长优于单种。接菌处理促进了新生物种出现,表土接菌区出现了23.3种新物种,比表土对照增加6.6种,粘土接菌区出现了17.3种新物种,比粘土对照增加6.3种;混种模式比沙棘单种多增加5种新物种。最主要的物种均为碱地肤和猪毛菜;产草的生物量主要为入侵的一年生植物碱地肤和猪毛菜,接菌可以有效减少碱地肤和猪毛菜的入侵,表土接菌区样方生物量比对照区降低了34%,粘土接菌区样方生物量比粘土对照区降低了26%。联合改良可以有效促进采矿伴生粘土的养分释放,促进植物的生长、丰富物种数量、增加植物对水分的利用,对排土场的生态重建具有重要意义。
李争艳[5](2019)在《江淮地区不同年龄苜蓿及换茬后土壤质量变化特征研究》文中认为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是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的优质牧草,它具有一种特殊的种内化感作用-自毒性,随着苜蓿生产年限的增加,苜蓿产量品质会下降、土壤环境恶化,甚至会影响到后茬植物的生长。随着我国奶业不断发展,对优质牧草的需求不断加强,国内苜蓿种植面积增加、范围扩大,逐步形成产业化及规模化态势,与此同时,连作问题、土传病害及自毒效应也日益严重,江淮地区的苜蓿生产缺少相关经验,且高温高湿的环境更容易引发病虫害及连作障碍,对该地区苜蓿生产造成严重的制约和影响。本研究在江淮地区以苜蓿连续种植、苜蓿茬后不同品种高丹草、以及苜蓿→玉米→苜蓿及苜蓿→高丹草→苜蓿轮作为研究对象,测定苜蓿连续种植、苜蓿茬后不同品种高丹草及不同轮作方式的土壤物理化学及生物学性质,来研究连作、不同品种高丹草、不同轮茬作物土壤质量的动态变化及苜蓿产量变化的影响,为江淮地区牧草规模化种植方式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通过上述的研究,得到了以下结果:(1)江淮地区紫花苜蓿连续种植造成苜蓿产量的降低及土壤质量的改变:不同生长年龄的产量排序为3年龄>1年龄>5年龄,3年龄年干物质最高产量达到18.63±0.30 t·hectare-1;3年龄及5年龄苜蓿根部土壤pH值显着小于撂荒地与1年龄苜蓿地(P<0.05),3年龄苜蓿根部土壤总氮(TN)显着高于其他年龄土壤;3个土层土壤有效磷(AP)含量随年龄增加显着增高(P<0.05);3个土层3年龄土壤有机质值(OM)均显着高于其他年龄苜蓿(P<0.05);3个土层土壤速效钾(AK)含量随年龄增加显着降低(P<0.05);土壤化学元素均具有表聚效应;紫花苜蓿不同生长年龄的土壤容重排列顺序为5年龄>3年龄>撂荒地>1年龄,随着土层的增加,土壤容重增大;(2)土壤蔗糖酶活性随着土层的加深逐渐降低,撂荒地根部土壤蔗糖酶显着小于苜蓿根部土壤,其他年龄间差异不显着(P>0.05);在各个土层,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排列顺序为3年龄>撂荒地>5年龄>1年龄(P<0.05);随着苜蓿年龄的增加,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在3年龄达到最大值,5年龄随即降低;3年龄土壤脲酶活性显着高于其他年龄苜蓿(P<0.05);苜蓿年龄与苜蓿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皮尔森相关系数表明,苜蓿年龄与土壤有效磷呈正相关,与速效钾呈负相关,苜蓿年产量与土壤有机质、碱性磷酸酶、脲酶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与总氮、速效钾、过氧化氢酶呈显着正相关(P<0.05);(3)土壤细菌OTU数量1年龄>撂荒地>3年龄>5年龄,真菌OTU数量1年龄>撂荒地>5年龄>3年龄;土壤细菌丰度及多样性均随着苜蓿年龄的增大而降低,土壤真菌的丰富度及多样性随着苜蓿年龄的增大而增大;在苜蓿不同年龄土壤中,苜蓿产量与细菌丰度及多样性相关性不显着,与真菌多样性相关性达显着水平(P<0.05);随着苜蓿年龄的增大,土壤中的放线菌Actinobacteria、绿湾菌Chloroflexi丰度逐渐降低;苜蓿不同年龄土壤中,pH、AK、AP是影响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主要影响因子;pH、OM、TN是影响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的主要影响因子;苜蓿不同年龄土壤中,细菌螺旋菌门spirochaetae与未分离细菌candidate divisionWS6与苜蓿产量正相关;真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与苜蓿产量正相关,壶菌门Chytridiomycota与苜蓿产量负相关。(4)通过对苜蓿后茬不同品种高丹草的生产性能、产量、品质及土壤质量比较发现:海牛Monster(HN)、帕卡Pa Kahuna(PK)、大卡Big Kahuna(DK)和BJ0603(GDC)4个品种中,海牛生育期最长,可以达到腊熟期,其他品种在江淮地区均不能完成生殖生长;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高丹草株高和叶重是决定鲜草产量高低的最为密切的性状;不同刈割次数下,刈割2次的鲜草产量略高于刈割1次,但标准草产量及干物质产量刈割2次甚至低于刈割1次;不同品种草产量差异显着,BJ0603的鲜草产量显着高于其他品种(P<0.05),标准草产量及干物质产量帕卡与BJ0603显着高于海牛与大卡(P<0.05);随着生育期的推进,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及粗蛋白(CP)含量逐步增加,粗蛋白(CP)含量在孕穗期达到最高值,粗灰分(ASH)含量随生育期增加逐步减小;茎杆中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粗蛋白(CP)及粗灰分(ASH)含量均有品种差异。在江淮地区春播高丹草生产模式中,各品种均表现良好,作为青饲或青贮利用时,综合产量、营养含量等因素,适合刈割1茬,海牛和BJ0603收获期应选择在孕穗期,而帕卡与大卡可以提前收获。(5)4个品种对土壤微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发现各品种根部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及微生物多样性具有显着的品种差异;PK根际土壤细菌、真菌多样性均显着高于其他3个品种(P<0.05);根部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变化与土壤TN及OM含量变化关系较大,pH、OM是影响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的主要影响因子。(6)通过对不同轮茬方式对苜蓿产量及土壤质量影响的比较,发现轮茬玉米(T1)及轮茬高丹草(T2)后苜蓿产量分别是苜蓿连种(CK)的1.27和1.13倍;轮茬高丹草使土壤pH、有机质、总氮含量显着增加(P<0.05),轮茬玉米及轮茬高丹草显着提高了土壤速效钾含量(P<0.05);不同轮茬均能减轻土壤容重,且高丹草轮茬更为显着;与苜蓿连续种植相比,轮茬玉米与轮茬高丹草土壤过氧化氢酶及土壤脲酶活性均显着高于苜蓿连种土壤(P<0.05);借助高通量测序法对根部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分析表明,各处理土壤前3位高丰度表达优势细菌门均为变形菌,拟杆菌和厚壁菌;真菌门为子囊菌和担子菌;轮茬玉米与轮茬高丹草处理根部土壤细菌种群数量显着高于CK,OTU数量分别是苜蓿连种土壤的1.25和1.39倍,土壤真菌种群数量显着高于CK,OTU数量分别是苜蓿连种土壤的1.20和1.36倍,且轮茬高丹草处理的土壤细菌Shannon、Chao、Sobs及真菌Shannon多样性指数显着高于苜蓿连作土壤(P<0.05);而在细菌相对丰度上,苜蓿连作土壤中变形菌及厚壁菌相对丰度显着高于轮茬处理(P<0.05),而轮茬土壤中绿湾菌及浮霉菌要显着高于连作土壤(P<0.05),真菌相对丰度上,苜蓿连作土壤中担子菌相对丰度显着高于轮茬处理(P<0.05)。江淮地区轮茬较苜蓿连续更有助于提高土壤肥力及土壤酶活性,稳定微生物群落结构,改良土壤,提高土地生产力进而提高产量。综上所述,苜蓿年龄影响着苜蓿产量及土壤品质,在江淮地区3年龄苜蓿产量最高,苜蓿土壤品质随着苜蓿年龄增加而减低;苜蓿茬后高丹草的品种在生产性能、产量、品质及根部土壤质量均有不同的响应,而选择合适的品种,不仅能提高产量还能恢复土壤质量;建立轮作机制有利于提高苜蓿产量及土壤质量。建议江淮地区选择3年龄苜蓿轮茬,轮茬高丹草较玉米更能恢复地力,提高土壤质量,轮茬玉米更能提高苜蓿产量,苜蓿茬后高丹草品种帕卡具有更优的恢复地力的能力。因此,根据土壤质量的变化特性制定引种及管理方案可以在提高产量品质的基础上改良土壤,提高土地生产力。
王瑞峰[6](2019)在《施肥和接种根瘤菌对草原3号杂花苜蓿生长及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 ——以内蒙古扎鲁特旗科尔沁沙地苜蓿栽培为例》文中认为在苜蓿栽培生产过程中,除受到气候、土壤、水分等因素的限制外,施肥策略(施肥、施肥频率和接种根瘤菌)成为影响苜蓿集约化、标准化生产的关键因素。在内蒙古扎鲁特旗多年未种植过牧草的科尔沁沙地上,结合当地苜蓿产业需求,于2015年选取国内外13个苜蓿品种进行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在株高、产量、越冬率等方面草原3号杂花苜蓿表现优异,进一步对其开展了施肥策略研究。在建植时进行根瘤菌接种,生长第2年设置5个施肥量(40、50、60、70、80kg/亩)和3个施肥频率(4、6、8次)的处理,在其生长的第3年继续观测施肥的后效性。通过分析不同施肥量、施肥频率和根瘤菌接种对苜蓿地上生物量、生长速率、品质、营养物质分配、土壤化学计量、及后续产量、返青等影响,总结出在较贫瘠的科尔沁沙地上种植苜蓿对施肥的响应规律,为该地区苜蓿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苜蓿草产量相关的地上生物量、茎重、生长速率等指标主要受施肥量的线性效应及二次效应、根瘤菌和施肥频率交互作用的影响,且地上生物量受施肥量的影响较大,受根瘤菌和施肥频率交互作用影响较小。地上与地下生物量分配主要受根瘤菌和施肥频率的交互作用影响,且为负效应,其中,根瘤菌与施肥量的交互作用对地上物质分配影响较大。2.根瘤菌与施肥频率的交互作用对茎NDF、叶NDF和叶RFV影响较大。叶ADF含量主要受施肥频率的影响,茎ADF含量主要受根瘤菌的影响。茎RFV值和叶蛋白质含量主要受根瘤菌和施肥频率的交互作用影响。茎蛋白质含量主要受施肥频率的二次效应、根瘤菌与施肥量的交互影响、施肥量与施肥频率的交互影响。3.苜蓿栽培草地土壤无机碳、NO3-N受施肥次数、根瘤菌的二次效应、施肥频率的二次效应、根瘤菌与施肥频率的交互作用影响,其中受施肥频率的影响最大。土壤NH4-N受根瘤菌与施肥频率的交互作用影响最大。根瘤菌、施肥量、施肥频率与土壤全N及其他养分(无机碳、NH4-N、NO3-N)构成典型相关关系,各处理对土壤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根瘤菌、施肥量及施肥频率,比值为3.64:1.95:1,其中根瘤菌的影响系数达到0.8581。4.中等施肥水平及接种根瘤菌可显着提高苜蓿地上生物量,第二年地上生物量最大的组合为接种根瘤菌、施肥量为900kg/hm2,施肥6次总计17228.3kg/hm2。接种根瘤菌会促进最后一茬苜蓿的生长,根冠比、地下生物量均明显增加,而ADF和NDF含量下降。接种根瘤菌后苜蓿越冬率明显提高(10.8%),同时有助于苜蓿的返青。根瘤菌接种可降低肥料的使用量;施肥量、根瘤菌、施肥频率对土壤特性的贡献60.10%,对苜蓿长势的贡献为39.58%,对苜蓿品质的贡献为17.09%。5.综合考虑苜蓿产量、品质、返青、土壤养分利用方面,接种根瘤菌,施肥量为60kg/亩,施肥6次为该地区最优组合。
王盼盼[7](2019)在《不同种类绿肥对烟田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为探索发展低碳烟草农业、减少烟田对化肥的过度依赖、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促进特色烟叶开发和烟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试验选用了四种绿肥草木犀(一年生)(Melilotus officinalis L.)、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黑麦草(Lolium perennu L.)、小麦(Triticum aestvum L.),2016-2017年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安范家乡牡丹江烟草科学研究所试验基地内通过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种类绿肥翻压、不同种类绿肥与烤烟套种并与化肥配施对烤烟土壤酶活性和主要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种类绿肥翻压与化肥配施对烟田土壤酶活性及主要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1)从只翻压绿肥的处理上来看,四种绿肥种植并翻压后能够提高土壤蔗糖酶、脲酶、中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总体来看,4种酶活性在烤烟生长的不同时期均随着绿肥翻压时间的推迟而增大,因此第三批翻压(9月18日)效果最好,其中紫花苜宿效果好于其他绿肥,与对照相比,紫花苜蓿对4种酶的活性最高分别提高52.9%、136.2%、102.3%、66.9%。(2)从绿肥与化肥配施来看,绿肥与化肥配施后能够有效的提高土壤蔗糖酶、脲酶、中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土壤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的含量,整体看来仍然是第三批翻压效果较好。草木犀配合常规施肥的效果要好于减氮施肥;紫花苜蓿配合减氮施肥的效果要好于常规施肥;黑麦草配合常规施肥的效果要好于减氮施肥;小麦配合常规施肥的效果要好于减氮施肥。由此可见,紫花苜蓿不仅能够较好的培肥土壤,而且还能起到减少化肥使用的目的。2、不同种类绿肥与烤烟套种并配以减氮施肥对烟田土壤酶活性及主要土壤养分的影响草木犀、紫花苜蓿、黑麦草、小麦作为绿肥与烤烟套种并配以减氮施肥后均能够提高烤烟土壤蔗糖酶、脲酶、中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提高土壤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的含量,起到培肥及改良土壤的效果,效果强弱表现为:绿肥与烤烟套种+减氮>常规施肥>绿肥与烤烟套种+不施肥>不套种绿肥+不施肥。其中紫花苜蓿作为绿肥+减氮效果好于其他绿肥与烤烟套种+减氮以及烤烟不套种绿肥+常规施肥的处理,与对照相比,紫花苜蓿与烤烟套种+减氮施肥对土壤蔗糖酶、脲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最高分别提高81.2%、80.9%、55.1%、17.1%,土壤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的含量最高分别提高109.1%、31.0%、34.5%、48.6%、82.2%、38.8%。综上所述,在土壤有机质含量2%~3%、碱解氮含量90~120 mg.kg4中等肥力的黑龙江植烟区,以紫花苜蓿作为绿肥并配施减氮30%的施肥最为适宜。
徐艳霞,黄新育,蓝岚,李红,杨伟光,杨曌,柴华,王晓龙[8](2018)在《不同种植年限紫花苜蓿田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帮助苜蓿田经营者判断处于潜在退化危险的土地,给出潜在问题和潜在机遇的早期预警,试验对松嫩平原紫花苜蓿田土壤酶活性、土壤理化性质的动态变化进行初步评价。结果表明:在松嫩平原西部干旱地区,不同种植年限紫花苜蓿田土壤理化性质在紫花苜蓿种植第9年时是个转折点,其中土壤p H值、全磷含量、全钾含量、速效磷含量随种植年限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其中全磷和速效磷高峰值在第6年出现,p H值和全钾均在第9年达到最高,但是全钾在第6年和第9年间差异不显着(P>0.05),之后趋于平稳;土壤含水量、全碳含量、全氮含量、速效氮含量、速效钾含量随年份的延长整体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并且均在9年时达到最低,与其他各年份差异显着(P<0.05)。纤维素酶活性与可溶性氮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而与其他理化性质不相关;转化酶与各理化性质均不相关;脲酶活性与全碳含量和速效氮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与全钾呈显着负相关(P<0.05);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土壤p H值呈显着负相关(P<0.05),与全磷呈显着正相关(P<0.05)。说明在松嫩平原西部干旱地区紫花苜蓿种植9年时可作为评价紫花苜蓿潜在退化的临界时期。
于铁峰[9](2018)在《西北干旱灌区紫花苜蓿施肥模型构建及养分高效生理机制研究》文中指出西北干旱灌区是我国重要的牧草产区之一,由于管理手段欠缺,施肥盲目性较大,造成土壤营养元素缺乏和不平衡,氮磷钾肥利用率低致使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产量和品质远没有达到优质牧草标准。为此研究以西北干旱灌区高产年份苜蓿田(2016年建植2年苜蓿和2017年建植3年苜蓿)为研究对象,采用现代肥料二次回归3414试验设计及单因素试验设计,系统深入地研究不同施肥制度对紫花苜蓿生产性能、碳氮代谢、根瘤固氮、土壤养分特征及土壤微生物特征的影响。并分析了肥料、作物、土壤和微生物四者之间的关系,进而揭示高产苜蓿田养分高效吸收利用的机理,并建立西北干旱灌区甘农3号苜蓿生产的肥效模型,得出最佳施肥量。主要研究结果如下:氮、磷、钾对建植2年苜蓿产量的贡献为钾>磷>氮,对建植3年苜蓿产量的贡献为磷>钾>氮,建植2年苜蓿交互效应表现为氮磷>氮钾>磷钾,建植3年苜蓿交互效应表现为氮钾>氮磷>磷钾。氮、磷、钾对建植2年苜蓿蛋白总量的贡献为氮>钾>磷,对建植3年苜蓿蛋白总量的贡献为氮>磷>钾。建植2年苜蓿氮磷肥互作效应明显优于氮钾互作、磷钾互作;建植3年苜蓿氮磷交互、氮钾交互对苜蓿蛋白总量的增产效果明显大于磷钾交互。通过模拟寻优,分别得到建植2年和3年苜蓿产量的三元二次肥料效应函数,采用频度分析法,得出建植2年紫花苜蓿目标产量大于平均产量17522.1kg·hm-2时,优化施肥量为氮56.2767.51 kg·hm-2、磷77.6990.48 kg·hm-2、钾76.4387.18 kg·hm-2;建植3年紫花苜蓿目标产量大于平均产量19234.1 kg·hm-2时,优化施肥量为氮46.7557.66kg·hm-2、磷80.1592.28 kg·hm-2、钾57.7969.74 kg·hm-2;建植2年紫花苜蓿目标蛋白总量大于平均2115.7 kg·hm-2时,优化施肥量为氮66.3577.48 kg·hm-2、磷79.3492.87 kg·hm-2、钾73.6885.38 kg·hm-2;建植3年紫花苜蓿目标蛋白总量大于平均2656.0kg·hm-2时,优化施肥量为氮68.4479.50kg·hm-2、磷72.7485.96 kg·hm-2、钾50.6861.61kg·hm-2。各施肥处理土壤p H降低,有机质含量增加,磷52.5 kg·hm-2、钾90 kg·hm-2、氮51.75 kg·hm-2有机质含量最高,较基础值提高了9.31%14.93%;土壤全氮不受施肥与苜蓿种植年限的影响;施用氮、磷、钾肥分别有助于提高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在施磷105 kg·hm-2、钾90 kg·hm-2基础上,氮素的吸收利用效率在氮51.75 kg·hm-2水平最大;可达到以磷促氮、以钾促氮的目的;磷52.5 kg·hm-2、钾90 kg·hm-2、氮103.5 kg·hm-2处理、磷105kg·hm-2、钾90 kg·hm-2、氮103.5 kg·hm-2处理和磷105 kg·hm-2、钾45 kg·hm-2、氮103.5 kg·hm-2处理的肥料利用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磷105 kg·hm-2、钾90 kg·hm-2、氮52.5 kg·hm-2处理、磷52.5 kg·hm-2、钾90 kg·hm-2、氮51.75 kg·hm-2处理和磷105 kg·hm-2、钾45 kg·hm-2、氮51.75 kg·hm-2处理的经济效益较不施肥处理分别提高了85.18%、87.65%和88.52%。在氮0103.5 kg·hm-2、磷0105 kg·hm-2、钾090 kg·hm-2范围内,增加施肥量有利于叶片含氮量,硝酸还原酶(NR)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的提高,叶绿素及RUBP羧化酶含量增多,光合能力加强(Pn、Gs和Tr均显着升高,Ci则表现相反),也在一定程度上了提高了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增强了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建植3年的苜蓿各种酶活均高于建植2年的苜蓿,且均在第2茬活性最高。产量、氮积累量与可溶性糖含量、RUBP羧化酶活性,NR、GS、叶绿素含量,Pn、Tr呈正相关关系,指标间促进作用显着。通过主成分分析认为适宜的氮磷钾配比主要通过协调碳氮代谢,激发NR和GS酶活,将根系吸收的无机氮,特别是NO3--N快速同化,转化成各种游离氨基酸,增强光合能力,提高RUBP羧化酶和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从而提高紫花苜蓿产量、品质及肥料利用效率。本研究探索了苜蓿酰脲与固氮酶活性的关系,找寻到了一种可能在生产实践中评估紫花苜蓿固氮能力的简便、快速的方法,即酰脲评估法。并得出在西北干旱灌区施氮量在051.75 kg·hm-2范围内,紫花苜蓿的固氮能力不会受到抑制,且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强。施氮量为51.75 kg·hm-2时,其固氮能力最强。适量的施氮(0103.5 kg·hm-2)有利于微生物数量(细菌、真菌、放线菌)、微生物生物量(微生物量碳、氮、磷)和土壤酶活性(脲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的提高,而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则无规律。各指标在土层中均呈现垂直递减规律,在010cm最为活跃。同时,微生物量和脲酶以及蔗糖酶均表现出季节性,即夏季>春季>秋季。通过主成分分析认为适宜的氮肥施用量主要通过增加土壤细菌及放线菌的数量、微生物生物量,激发土壤酶活性,加快氮营养物质矿化速度,使土壤供氮能力提升,促进苜蓿对养分的吸收利用,从而提高紫花苜蓿产量、品质及相对饲用价值。
陈凯[10](2013)在《陇中黄土高原紫花苜蓿地土壤干层形成及其恢复效应研究》文中指出黄土高原地区年蒸散量大于年降水量,浅层土壤水分不能满足苜蓿生长需要时,大量耗用深层土壤水分,所以多年连续种植苜蓿容易导致土壤干化。为了了解紫花苜蓿地土壤干燥化程度以及如何解决紫花苜蓿地土壤干层问题,本研究于2011年在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李家堡镇在不同种植年限的苜蓿地设置了粮草轮作和限量补灌两个试验,通过紫花苜蓿地土壤干层鉴定、干层的形成和水分消长动态规律,明确了多年生苜蓿地土壤干燥化特征并评价了不同农业技术措施对土壤干层水分的恢复效应。结果表明:(1)经过对7年生和9年生苜蓿地土壤水分研究得知,7年生苜蓿地在0-30cm土层土壤表现为轻度干燥化;在剩余土层中,除200-250cm土层土壤为中度干燥化外,其它土层土壤均表现为严重干燥化。9年生苜蓿苜蓿地在0-10cm土层土壤表现为无干燥化;10-30cm土层土壤为轻度干燥化;在剩余土层中,除80-140cm土层土壤表现为中度干燥化外,其它土层土壤均为严重干燥化。(2)草粮轮作试验研究发现,翻耕种植马铃薯(AP)、种植谷子(AM)和进行休闲(AF)三个处理均可部分恢复土壤干层水分,但恢复的程度与层次有所不同。继续种植苜蓿在当年的降雨情况下仍然在0-300cm土层增加了土壤水分储存量2.81mm,比AP、AM和AF三个处理分别减少19%、10%和24%,土壤水分储存量增加的大小依次为AA<AM<AP<AF处理,处理之间差异显着。进一步的恢复评价结果表明,轮作马铃薯处理0-110cm土壤干层水分达到完全恢复;110-300cm土层均表现为中度恢复。轮作谷子处理0-30cm土壤干层水分达到完全恢复;30-50cm为极好恢复;50cm以下土层表现不一,特别是80-200cm表现为无恢复,休闲处理0-140cm土壤干层水分达到完全恢复;140-170cm土壤干层水分表现为极好恢复;170-300cm土壤干层水分表现为中度恢复。其中进行休闲处理土壤水分恢复效果最好,其次为翻耕种植马铃薯处理。但综合水分利用效率而言,翻耕种植种植马铃薯处理更佳。(3)限量补灌试验研究表明,不同灌水量均对土壤干层水分具有一定的恢复作用,灌水量135mm土壤贮水量增加最大(97.95mm)。进一步的恢复评价结果表明:灌水45mm处理,除30-50cm土壤干层水分恢复程度表现为极好恢复外,其他各土层均表现为为轻度恢复和无恢复;灌水90mm处理,0-80cm土壤干层水分达到完全恢复,80-110cm土壤干层水分表现为中度恢复,110-140cm土壤干层水分恢复程度为无恢复,140-300cm土壤干层水分恢复程度为轻度恢复;灌水135mm处理,0-110cm土壤干层水分达到完全恢复,110-140cm土壤干层水分恢复程度为无恢复,140-170cm和200-250cm土壤干层水分均表现为轻度恢复,170-200cm和250-300cm土壤干层水分恢复程度均为中度恢复。说明对7年生苜蓿地进行灌溉对土壤干层恢复效果显着,且在一定范围内灌溉量越大恢复效果越佳。(4)对粮草轮作和限量补灌两种节水措施比较发现,粮草轮作试验中休闲效果最佳,其恢复土壤水分的数量相当于补灌135mm水分;轮作谷子相当于灌水90mm;轮作马铃薯土壤水分恢复效果相当于灌水114mm,水分恢复程度介于补灌90mm和135mm之间,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是本试验中最理想的土壤水分恢复方式。
二、种植紫花苜蓿对土壤养份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种植紫花苜蓿对土壤养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优势及其氮高效机理和土壤微生态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2 间作中作物的生产力 |
3 间作中的光能利用 |
4 间作中的养分竞争 |
5 豆/禾间作下的氮代谢特性及分子调控 |
6 豆/禾间作下的根系形态及生理响应 |
7 豆/禾间作下的结瘤固氮特性及固氮机制 |
8 豆/禾间作的土壤生态效应 |
9 牧草生产及其研究现状 |
10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0.1 研究内容 |
10.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下生产性能及营养品质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基本概况 |
1.2 供试材料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生产性能 |
2.1.1 单位面积干草产量及蛋白产量 |
2.1.2 群体干草产量及蛋白产量 |
2.2 营养品质 |
2.3 土地利用率 |
3 讨论与结论 |
第三章 间作对紫花苜蓿与禾本科牧草光合特性及碳代谢特征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
1.2 测定方法 |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间作下紫花苜蓿与4种禾本科牧草的光合特性 |
2.1.1 气体交换参数 |
2.1.2 光能利用率 |
2.2 间作下紫花苜蓿与4种禾本科牧草的叶绿素含量 |
2.3 间作下紫花苜蓿与4种禾本科牧草的碳代谢酶 |
2.3.1 RuBPCase羧化酶 |
2.3.2 蔗糖磷酸合成酶 |
2.3.3 蔗糖合成酶 |
2.4 间作下紫花苜蓿与4种禾本科牧草的碳水化合物含量 |
3 讨论与结论 |
第四章 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下的养分吸收利用及竞争特性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氮吸收利用及竞争特性 |
2.1.1 连续间作下植株体内氮含量的年际变化 |
2.1.2 模拟间作下植株体内氮含量与氮积累量的变化 |
2.1.3 不同根系互作下的氮素的竞争 |
2.2 磷吸收利用及竞争特性 |
2.2.1 连续间作下植株体内磷含量的年际变化 |
2.2.2 模拟间作下植株体内磷含量与磷积累量的变化 |
2.2.3 不同根系互作下的磷素的竞争 |
2.3 钾吸收利用及竞争特性 |
2.3.1 连续间作下植株体内钾含量的年际变化 |
2.3.2 模拟间作下植株体内钾含量与钾积累量的变化 |
2.3.3 不同根系互作下的钾素的竞争 |
2.4 连续间作下的养分竞争比率 |
3 讨论与结论 |
第五章 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下的氮代谢特征及其分子机理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
1.2 测定方法 |
1.2.1 氮代谢关键酶活性 |
1.2.2 氮代谢关键酶基因表达 |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硝酸还原酶(NR)活性 |
2.1.1 紫花苜蓿和4种禾本科牧草体内NR活性的年际变化 |
2.1.2 紫花苜蓿和禾本科牧草体内NR活性对互作强度的响应 |
2.2 亚硝酸还原酶(NiR)活性 |
2.2.1 紫花苜蓿和4种禾本科牧草体内NiR活性的年际变化 |
2.2.2 紫花苜蓿和禾本科牧草体内NiR活性对互作强度的响应 |
2.3 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 |
2.3.1 紫花苜蓿和4种禾本科牧草体内GS活性的年际变化 |
2.3.2 紫花苜蓿和禾本科牧草体内GS活性对互作强度的响应 |
2.4 谷氨酸合酶(GOGAT)活性 |
2.4.1 紫花苜蓿和4种禾本科牧草体内GOGAT活性的年际变化 |
2.4.2 紫花苜蓿和禾本科牧草体内GS活性对互作强度的响应 |
2.5 紫花苜蓿与禾本科牧草氮代谢关键酶相关基因表达 |
2.5.1 NR相关基因的表达 |
2.5.2 NiR相关基因的表达 |
2.5.3 GS相关基因的表达 |
2.5.4 GOGAT相关基因的表达 |
3 讨论与结论 |
第六章 不同根系互作方式下紫花苜蓿与4种禾本科牧草的根系特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
1.2 测定方法 |
1.2.1 根系形态指标 |
1.2.2 生理指标 |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连续间作下根重的年际变化 |
2.2 不同根系互作下的根重 |
2.3 不同根系互作下的根系形态 |
2.3.1 总根长 |
2.3.2 根表面积 |
2.3.3 根平均直径 |
2.3.4 根体积 |
2.4 不同根系互作下的根系活性 |
3 讨论与结论 |
第七章 紫花苜蓿与禾本科牧草不同根系互作方式下结瘤固氮特性及其调控机理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
1.2 测定方法 |
1.2.2 黄酮含量及积累量 |
1.2.3 相关基因的表达 |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紫花苜蓿的根瘤数 |
2.1.1 连续间作下紫花苜蓿根瘤数的年际变化 |
2.1.2 不同根系互作下紫花苜蓿的根瘤重 |
2.2 紫花苜蓿的根瘤重 |
2.2.1 连续间作下紫花苜蓿根瘤重的年际变化 |
2.2.2 不同根系互作下紫花苜蓿的根瘤重 |
2.3 紫花苜蓿的固氮酶活性及单株固氮潜力 |
2.3.1 连续间作下紫花苜蓿固氮酶活性及单株固氮潜力的年际变化 |
2.3.2 不同根系互作下紫花苜蓿的固氮酶活性及单株固氮潜力 |
2.4 不同根系互作下紫花苜蓿的氮积累 |
2.5 不同根系互作下紫花苜蓿的异黄酮含量 |
2.6 不同根系互作下紫花苜蓿的结瘤相关基因表达 |
2.7 异黄酮与结瘤固氮的相关性 |
2.8 结瘤固氮各因素与氮积累的相关性 |
3 讨论与结论 |
第八章 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的土壤微生态效应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测定方法 |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间作对根际土壤养分特征的影响 |
2.2 间作对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2.3 间作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特征的影响 |
2.4 间作对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 |
2.4.1 多样性指数分析 |
2.4.2 门水平下的群落特征 |
2.5 根际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微生物数量和细菌门丰度的相关性 |
3 讨论与结论 |
第九章 结论 |
1 结论 |
2 创新点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2)北方荒漠化盐碱地区施用改良剂和种植苜蓿对土壤肥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盐碱土的形成 |
1.2 盐碱地分类 |
1.3 我国盐碱地分布地区 |
1.4 盐碱地改良研究现状 |
1.4.1 水利工程改良措施 |
1.4.2 农艺改良措施 |
1.4.3 化学改良措施 |
1.4.4 生物改良措施 |
1.5 种植苜蓿对土壤肥力影响的研究 |
1.5.1 苜蓿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1.5.2 苜蓿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括 |
2.2 供试材料 |
2.3 试验方案 |
2.4 测试指标及方法 |
2.5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盐碱地改良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
3.1.1 盐碱地改良对土壤水溶性盐总量的影响 |
3.1.2 盐碱地改良对土壤pH值的影响 |
3.1.3 盐碱地改良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
3.1.4 盐碱地改良对土壤全氮的影响 |
3.1.5 盐碱地改良对土壤速效氮的影响 |
3.1.6 盐碱地改良对土壤有效磷的影响 |
3.1.7 盐碱地改良对土壤速效钾的影响 |
3.2 改良后的盐碱地土壤各肥力指标的年际变化 |
3.2.1 改良后的盐碱地土壤水溶性盐总量年际变化 |
3.2.2 改良后的盐碱地土壤pH值年际变化 |
3.2.3 改良后的盐碱地土壤有机质年际变化 |
3.2.4 改良后的盐碱地土壤全氮年际变化 |
3.2.5 改良后的盐碱地土壤速效氮年际变化 |
3.2.6 改良后的盐碱地土壤有效磷年际变化 |
3.2.7 改良后的盐碱地土壤速效钾年际变化 |
3.2.8 小结 |
3.3 不同苜蓿品种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
3.3.1 不同苜蓿品种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3.3.2 不同苜蓿品种对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影响 |
3.3.3 不同苜蓿品种对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影响 |
4 讨论 |
4.1 盐碱地改良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
4.2 改良后的盐碱地土壤各肥力指标的年际变化 |
4.3 不同苜蓿品种对盐碱地改良的影响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滴灌条件下水肥耦合对紫花苜蓿生产性能及土壤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苜蓿概况 |
1.1.1 苜蓿起源、分布及形态特征 |
1.1.2 苜蓿利用价值 |
1.2 地下滴灌水肥耦合技术的应用 |
1.2.1 地下滴灌技术的出现和发展 |
1.2.2 地下滴灌系统灌溉的优点 |
1.2.3 水肥耦合研究概况 |
1.2.4 水肥耦合对紫花苜蓿生产性能及品质的影响 |
1.2.5 水肥耦合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4.1 探讨水肥耦合对苜蓿生产性能及品质的影响 |
1.4.2 探讨水肥耦合对紫花苜蓿土壤质量的影响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供试材料 |
2.2.1 供试品种和肥料 |
2.2.2 管道设备 |
2.3 试验设计 |
2.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4.1 紫花苜蓿生产性能和品质测定 |
2.4.2 紫花苜蓿土壤质量测定 |
2.5 数据分析 |
2.5.1 灰色关联度分析 |
2.5.2 主成分分析 |
2.5.3 冗余分析 |
2.5.4 模糊优先比评价法 |
2.5.5 土壤粒径分形维数 |
2.5.6 土壤质量综合指数计算 |
2.5.7 灌溉水分利用效率和肥料偏生产力 |
第三章 结果分析 |
3.1 地下滴灌水肥耦合对紫花苜蓿生产性能的影响 |
3.1.1 地下滴灌水肥耦合对紫花苜蓿株高的影响 |
3.1.2 地下滴灌水肥耦合对紫花苜蓿生长速度的影响 |
3.1.3 地下滴灌水肥耦合对紫花苜蓿密度的影响 |
3.1.4 地下滴灌水肥耦合对紫花苜蓿干草产量的影响 |
3.2 地下滴灌水肥耦合对紫花苜蓿品质的影响 |
3.2.1 地下滴灌水肥耦合对紫花苜蓿粗蛋白的影响 |
3.2.2 水肥耦合对紫花苜蓿NDF、ADF含量及RFV的影响 |
3.2.3 紫花苜蓿各生长指标与营养成分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
3.2.4 灌水、施肥对灌溉水分利用效率和肥料偏生产力的影响 |
3.3 地下滴灌水肥耦合对紫花苜蓿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3.4 地下滴灌水肥耦合对紫花苜蓿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3.5 地下滴灌水肥耦合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3.5.1 地下滴灌水肥耦合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3.5.2 地下滴灌水肥耦合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3.5.3 不同灌水、施肥量对土壤粒径的回归分析 |
3.5.4 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与土壤粒径之间的关系 |
3.6 土壤质量评价 |
3.7 紫花苜蓿地上产量和土壤之间的相互关系 |
3.7.1 相关性分析 |
3.7.2 主成分分析 |
3.7.3 RDA分析 |
3.8 模糊相似优先比评价 |
3.9 回归寻优模型 |
第四章 讨论 |
4.1 水肥耦合对紫花苜蓿生产性能的影响 |
4.2 水肥耦合对紫花苜蓿干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4.3 水肥耦合对灌溉水分利用率及肥料偏生产力的影响 |
4.4 水肥耦合紫花苜蓿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 |
4.5 水肥耦合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4.6 水肥耦合地下土壤质量对紫花苜蓿生长的影响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东部草原露天矿伴生粘土生物物理改良作用及其生态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露天矿排土场生态复垦研究进展 |
1.3 粘土基质的物理改良作用研究 |
1.4 粘土基质与微生物协同作用研究进展 |
1.4.1 粘土基质与微生物作用机理 |
1.4.2 粘土基质与微生物的环境效应 |
1.5 生物复垦技术的研究进展 |
1.5.1 丛枝菌根真菌对土壤改良的研究 |
1.5.2 解磷细菌的作用机理及生态效应 |
1.5.3 丛枝菌根真菌与解磷细菌的联合应用研究 |
1.5.4 不同植物组合对矿区生态修复的研究进展 |
1.6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6.1 研究思路 |
1.6.2 研究内容 |
1.6.3 研究技术路线图 |
2 不同物理改良方式对粘土水分和养分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材料 |
2.1.2 试验处理方法 |
2.1.3 测试项目及方法 |
2.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物理改良工艺对水分入渗的和钾元素淋溶的影响 |
2.2.2 不同配比比例对土壤机械组成和水分蒸发的影响 |
2.2.3 不同土壤基质XRD扫描 |
2.3 讨论 |
2.4 小结 |
2.5 展望 |
3 东部草原露天矿粘土对磷的养分动力学特性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和磷元素的吸附解吸 |
3.1.2 磷的吸附各参数的计算方法 |
3.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土壤基质对磷元素的吸附特性 |
3.2.2 不同土壤基质对磷元素的解吸特性 |
3.2.3 不同土壤基质对磷元素的吸持参数 |
3.3 讨论 |
3.4 小结 |
3.5 展望 |
4 接种不同微生物对采矿伴生粘土中植物生长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设计 |
4.1.3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4.1.4 测试项目及方法 |
4.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接种微生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4.2.2 接种土壤微生物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4.2.3 相关性分析 |
4.3 讨论 |
4.3.1 接种不同微生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4.3.2 接种不同微生物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4.4 小结 |
4.5 展望 |
5 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粘土的改良作用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土壤及材料 |
5.1.2 试验设计 |
5.1.3 测试指标及方法 |
5.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不同土质上植物生长的影响 |
5.2.2 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5.2.3 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植物激素水平的影响 |
5.2.4 结构方程分析 |
5.3 讨论 |
5.3.1 混合沙土对采矿伴生粘土基质的改良 |
5.3.2 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采矿伴生粘土土基质的改良 |
5.3.3 不同处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5.4 小结 |
5.5 展望 |
6 露天矿排土场植物-微生物-粘土的联合改良生态效应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区域 |
6.1.2 试验设计和处理 |
6.1.3 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分析 |
6.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不同处理对植物生长和菌根定殖的影响 |
6.2.2 不同处理对采矿伴生粘土的影响 |
6.2.3 不同处理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6.2.4 不同处理对排土场植物种群的影响 |
6.2.5 相关性分析 |
6.2.6 植物水分吸收情况 |
6.3 讨论 |
6.3.1 排土场土壤养分的变化 |
6.3.2 植物生长与土壤酶活性 |
6.3.3 排土场联合改良的生态效应 |
6.4 小结 |
6.5 展望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江淮地区不同年龄苜蓿及换茬后土壤质量变化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项目来源 |
文中主要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1 紫花苜蓿长期种植对土壤及后茬作物的影响 |
1.1.1 长期种植紫花苜蓿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1.1.2 长期种植的紫花苜蓿产生的自毒效应 |
1.1.3 长期种植紫花苜蓿对后茬作物的影响 |
1.2 耕作方式对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 |
1.2.1 耕作方式对土壤化学元素的影响 |
1.2.2 耕作方式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
1.3 耕作方式对土壤酶的影响 |
1.4 耕作方式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1.4.1 土壤微生物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
1.4.2 植物根际微生物的影响因素 |
1.4.3 土壤微生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1.4.4 根际微生物对植物抗胁迫能力的影响 |
1.4.5 土传病原微生物的危害 |
1.4.6 植物与根际微生物的信号转导互作过程 |
1.5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土壤微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位置地形 |
2.1.2 气候环境 |
2.1.3 土壤、植物 |
2.2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2.3 研究内容 |
2.4 预期目标 |
2.5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三章 江淮地区不同年龄苜蓿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和样地 |
3.1.2 土壤采样方法 |
3.1.3 测定方法 |
3.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苜蓿年龄对不同茬次产量及年产量的影响 |
3.2.2 不同苜蓿年龄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3.2.3 不同苜蓿年龄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3.2.4 苜蓿年龄与苜蓿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系数 |
3.3 讨论 |
3.3.1 不同苜蓿年龄对苜蓿产量的影响 |
3.3.2 不同苜蓿年龄对苜蓿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3.3.3 不同苜蓿年龄对苜蓿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3.3.4 苜蓿年龄与苜蓿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的相关性 |
3.4 小结 |
第四章 江淮地区苜蓿年龄对苜蓿根部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与样地 |
4.1.2 方法 |
4.1.3 序列数据分析 |
4.1.4 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DNA提取,PCR质量检测 |
4.2.2 细菌真菌溶解曲线 |
4.2.3 不同苜蓿年龄不同微生物门的微生物群落及相对丰度的变化 |
4.2.4 不同年龄苜蓿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变化 |
4.2.5 苜蓿年龄对不同微生物门相对丰度的影响 |
4.2.6 细菌、真菌群落多样性与土壤理化因子的相关性 |
4.2.7 苜蓿年龄与不同微生物多样性指数皮尔森相关系数 |
4.2.8 苜蓿产量与不同微生物门皮尔森相关系数 |
4.2.9 苜蓿年龄与微生物门相对丰度与年产量的皮尔森相关系数 |
4.3 讨论 |
4.3.1 苜蓿年龄对微生物多样性特征的影响 |
4.3.2 苜蓿年龄对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 |
4.3.3 苜蓿不同年龄土壤中较为典型的微生物 |
4.3.4 苜蓿连续种植土壤细菌、真菌群落多样性与土壤化学因子的关系 |
4.3.5 细菌、真菌群落多样性与产量的关系 |
4.4 小结 |
第五章 江淮地区苜蓿后茬高丹草根部土壤质量变化特征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测定指标及方法 |
5.1.3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苜蓿后茬不同品种高丹草生长表现 |
5.2.2 苜蓿后茬不同品种不同生育阶段营养成分变化 |
5.2.3 苜蓿后茬不同品种高丹草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5.2.4 苜蓿后茬不同品种高丹草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5.2.5 苜蓿后茬不同高丹草品种对根部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5.3 讨论 |
5.3.1 苜蓿后茬不同品种间生育期比较 |
5.3.2 苜蓿后茬不同品种间农艺性状与鲜草产量的关系研究 |
5.3.3 草产量对品种及刈割次数的响应 |
5.3.4 苜蓿后茬不同品种高丹草不同生育期营养成分的变化趋势 |
5.3.5 苜蓿后茬不同品种高丹草对根部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5.3.6 苜蓿后茬不同品种高丹草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5.3.7 植物品种对根部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变化的影响 |
5.3.8 植物品种对根部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变化的影响 |
5.3.9 细菌、真菌群落多样性与土壤化学因子的关系 |
5.4 结论 |
第六章 江淮地区不同轮茬作物对苜蓿根部土壤质量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材料 |
6.1.2 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轮茬作物对苜蓿产量的影响 |
6.2.2 轮茬作物对土壤化学性质变化的影响 |
6.2.3 轮茬作物对土壤容重变化的影响 |
6.2.4 轮茬作物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6.3 讨论 |
6.3.1 不同轮茬处理对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的影响 |
6.3.2 不同轮茬处理对土壤酶活性大小变化的影响 |
6.4 小结 |
第七章 不同轮茬作物对苜蓿根部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材料 |
7.1.2 方法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不同轮茬作物对根部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组成的影响 |
7.2.2 不同轮茬作物对根部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7.2.3 不同轮茬作物对根部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特征的影响 |
7.2.4 轮茬作物对根部土壤微生物群落丰度的影响 |
7.3 讨论 |
7.3.1 不同轮茬处理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变化的影响 |
7.3.2 不同轮茬处理对细菌、真菌丰度变化的影响 |
7.4 小结 |
第八章 讨论与结论 |
8.1 讨论 |
8.2 结论 |
8.3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点 |
8.3.1 研究的特色 |
8.3.2 创新点 |
8.4 尚存在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个人简介 |
(6)施肥和接种根瘤菌对草原3号杂花苜蓿生长及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 ——以内蒙古扎鲁特旗科尔沁沙地苜蓿栽培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苜蓿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1.2.1 我国苜蓿产业发展概况 |
1.2.2 苜蓿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1.2.3 促进苜蓿产业发展的措施 |
1.3 施肥对苜蓿生长的影响 |
1.3.1 施氮肥对苜蓿生长的影响 |
1.3.2 施磷肥对苜蓿生长的影响 |
1.3.3 施钾肥对苜蓿生长的影响 |
1.3.4 施复合肥对苜蓿生长的影响 |
1.4 施肥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
1.5 施肥频率对苜蓿生长的影响 |
1.6 接种根瘤菌对苜蓿生长的影响 |
1.7 技术路线 |
1.8 选题依据 |
1.8.1 适宜品种筛选 |
1.8.2 选题依据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试验测定指标及方法 |
2.3.1 苜蓿生长速率 |
2.3.2 紫花苜蓿茎叶氮、磷含量 |
2.3.3 紫花苜蓿地上生物量 |
2.3.4 紫花苜蓿株高、茎叶比及根冠比 |
2.3.5 紫花苜蓿干鲜比及茎叶ADF、NDF、Pr、RFV含量 |
2.3.6 土壤氮、磷、无机碳、硝态氮及铵态氮含量 |
2.3.7 紫花苜蓿越冬率及干草产量 |
2.3.8 气象数据采集 |
2.4 数据的计算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根瘤菌、施肥量及频率对苜蓿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
3.1.1 不同试验处理与苜蓿生物学特性回归性分析 |
3.1.2 根瘤菌接种对苜蓿生物量的影响 |
3.1.3 施肥量对苜蓿生物量的影响 |
3.1.4 施肥频率对苜蓿生物量的影响 |
3.2 根瘤菌、施肥量及频率对苜蓿物质分配规律的影响 |
3.2.1 根瘤菌接种对苜蓿物质分配规律的影响 |
3.2.2 施肥量对苜蓿物质分配规律的影响 |
3.2.3 施肥频率对苜蓿物质分配规律的影响 |
3.3 根瘤菌、施肥量及频率对苜蓿生长速率的影响 |
3.3.1 根瘤菌接种对苜蓿生长速率的影响 |
3.3.2 施肥量对苜蓿生长速率的影响 |
3.3.3 施肥频率对苜蓿生长速率的影响 |
3.4 根瘤菌、施肥量及频率对苜蓿品质的影响 |
3.4.1 苜蓿翌年生物学特性与茎叶养分含量相关性分析 |
3.4.2 试验处理与苜蓿茎叶养分品质回归性分析 |
3.4.3 根瘤菌接种对苜蓿干鲜比、ADF和NDF的影响 |
3.4.4 施肥量对苜蓿干鲜比ADF和NDF的影响 |
3.4.5 施肥频率对苜蓿干鲜比ADF和NDF的影响 |
3.5 根瘤菌、施肥量及频率对苜蓿人工草地土壤氮、磷含量及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
3.5.1 试验处理与土壤全效养分回归性分析 |
3.5.2 试验处理与土壤指标相关性分析 |
3.5.3 根瘤菌、施肥量及频率对苜蓿人工草地土壤氮含量的影响 |
3.5.4 根瘤菌、施肥量及频率对苜蓿人工草地土壤磷含量的影响 |
3.5.5 根瘤菌、施肥量及频率对苜蓿人工草地土壤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
3.6 根瘤菌、施肥量及频率对苜蓿氮、磷含量及化学计量比的影响 |
3.6.1 根瘤菌、施肥量及频率对苜蓿茎叶全氮百分含量的影响 |
3.6.2 根瘤菌、施肥量及频率对苜蓿茎叶全磷百分含量的影响 |
3.6.3 根瘤菌、施肥量及频率对苜蓿茎叶氮磷比的影响 |
3.6.4 根瘤菌、施肥量及频率对苜蓿根系全氮、全磷百分含量及氮磷比的影响 |
3.7 根瘤菌、施肥量及频率对苜蓿后效的影响 |
3.7.1 苜蓿第三年生物学特性与第三年的返青指标的回归性分析 |
3.7.2 苜蓿第二年的生物学特性对第三年生物量的影响 |
3.7.3 根瘤菌、施肥量及频率对苜蓿植株越冬率的影响 |
3.7.4 根瘤菌、施肥量及频率对后续苜蓿干草产量的影响 |
3.7.5 根瘤菌、施肥量及频率对后续苜蓿植株高度的影响 |
3.8 苜蓿各指标与土壤养分及其与试验处理的关系 |
3.8.1 苜蓿各指标的典型相关关系 |
3.8.2 土壤各指标与苜蓿生物学特性的关系 |
3.8.3 土壤养分与苜蓿茎叶养分含量的关系 |
3.8.4 试验处理与土壤化学性质的关系 |
3.8.5 试验条件下土壤矿化与苜蓿生长代表性变量的关系 |
4 讨论 |
4.1 施肥对苜蓿地上生物量、品质及生长的影响 |
4.2 根瘤菌接种对苜蓿地上生物量、品质及生长的影响 |
4.3 施肥及根瘤菌接种对苜蓿氮磷含量的影响 |
4.4 施肥及根瘤菌接种对土壤氮磷利用效率的影响 |
4.5 施肥及根瘤菌接种对苜蓿后续产量及越冬率的影响 |
5 结论 |
6 创新点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参考文献 |
(7)不同种类绿肥对烟田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绿肥的起源和发展 |
1.3 绿肥的作用 |
1.3.1 绿肥对土壤的培肥效应 |
1.3.2 绿肥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1.3.3 绿肥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1.4 绿肥的发展前景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不同种类绿肥翻压与化肥配施对烤烟土壤酶活性及主要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时间及地点 |
2.1.2 试验材料及设计 |
2.1.3 土壤样品采集 |
2.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2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不同种类绿肥翻压与化肥配施对烤烟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
2.3.2 不同种类绿肥翻压与化肥配施对烤烟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
2.3.3 不同种类绿肥翻压与化肥配施对烤烟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2.3.4 不同种类绿肥翻压与化肥配施对烤烟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
2.3.5 不同种类绿肥翻压与化肥配施对烤烟土壤氮素营养的影响 |
2.3.6 不同种类绿肥翻压与化肥配施对烤烟土壤磷素营养的影响 |
2.3.7 不同种类绿肥翻压与化肥配施对烤烟土壤钾素营养的影响 |
2.3.8 不同种类绿肥翻压与化肥配施对烤烟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3 不同种类绿肥与烤烟套种对烤烟土壤酶活性及主要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时间及地点 |
3.1.2 试验材料及设计 |
3.1.3 土壤样品采集 |
3.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3.2 数据分析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种类绿肥与烤烟套种对烤烟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
3.3.2 不同种类绿肥与烤烟套种对烤烟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
3.3.3 不同种类绿肥与烤烟套种对烤烟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3.3.4 不同种类绿肥与烤烟套种对烤烟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
3.3.5 不同种类绿肥与烤烟套种对烤烟土壤氮素营养的影响 |
3.3.6 不同种类绿肥与烤烟套种对烤烟土壤磷素营养的影响 |
3.3.7 不同种类绿肥与烤烟套种对烤烟土壤钾素营养的影响 |
3.3.8 不同种类绿肥与烤烟套种对烤烟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不同种植年限紫花苜蓿田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样品采集 |
2.2 测定项目 |
2.3 数据的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种植年限紫花苜蓿田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
3.2 不同种植年限紫花苜蓿田土壤酶活性分析 |
3.3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分析 |
4 结论与讨论 |
(9)西北干旱灌区紫花苜蓿施肥模型构建及养分高效生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平衡施肥的研究 |
1.1 平衡施肥的概念与意义 |
1.2 平衡施肥的研究进展 |
2 施肥模型构建 |
2.1 3414试验 |
2.2 模型构建研究进展 |
3 紫花苜蓿施肥效应研究进展 |
3.1 苜蓿产业发展现状及其重要作用 |
3.2 施肥对苜蓿生产的影响 |
3.2.1 单因素施肥对苜蓿生产的影响 |
3.2.2 协同施肥对苜蓿生产的影响 |
4 不同养分调控对苜蓿碳氮代谢的影响 |
4.1 氮代谢及调节 |
4.2 碳代谢及调节 |
5 生物固氮 |
5.1 根瘤固氮机理 |
5.2 根瘤固氮主要产物—酰脲 |
5.3 施肥对根瘤固氮的影响 |
6 土壤微生物生态学研究进展 |
6.1 土壤微生物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及对施肥的响应 |
6.2 土壤酶活性对农田施肥的响应 |
7 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7.1 研究背景和目的意义 |
7.2 研究内容 |
7.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西北干旱灌区苜蓿平衡施肥数学模型的建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基本概况 |
1.2 试验材料与设计 |
1.2.1 供试材料 |
1.2.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1.3.1 取样时期 |
1.3.2 指标测定 |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氮磷钾肥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
2.1.1 产量 |
2.1.2 产量构成因子 |
2.2 氮磷钾肥对营养价值的影响 |
2.2.1 粗蛋白(CP)和蛋白总量(TP) |
2.2.2 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及相对饲用价值(RFV) |
2.3 单因素肥料效应分析及推荐施肥量 |
2.3.1 施肥变量数据标准化 |
2.3.2 单因素肥料效应函数及最佳施肥量 |
2.4 交互效应及最佳施肥量 |
2.4.1 氮钾、氮磷、磷钾交互对产量和蛋白总量的影响 |
2.4.2 交互效应及最佳施肥量 |
2.5 紫花苜蓿氮、磷、钾施肥效应模型及推荐施肥量 |
2.5.1 三元二次施肥模型建立 |
2.5.2 氮、磷、钾三因素协同效应及推荐施肥量 |
3 讨论与结论 |
第三章 苜蓿田土壤肥力、养分效率及经济效益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基本概况 |
1.2 试验材料与设计 |
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1.3.1 取样时期 |
1.3.2 指标测定 |
1.3.3 计算方法 |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土壤肥力变化 |
2.1.1 土壤p H值和有机质 |
2.1.2 土壤全氮和碱解氮 |
2.1.3 土壤速效磷和有效钾 |
2.2 氮磷钾肥对苜蓿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
2.3 经济效益分析 |
3 讨论与结论 |
第四章 紫花苜蓿碳、氮代谢对平衡施肥的响应及其与产量、品质关系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基本概况 |
1.2 试验材料与设计 |
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1.3.1 取样时期 |
1.3.2 指标测定 |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氮磷钾肥对碳氮含量的影响 |
2.1.1 可溶性糖含量 |
2.1.2 氮含量 |
2.2 氮磷钾肥对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
2.2.1 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 |
2.2.2 RUBP羧化酶活性 |
2.2.3 硝酸还原酶(NR)活性 |
2.2.4 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 |
2.2.5 谷氨酸合成酶(GOGAT)和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 |
2.3 氮磷钾肥对光合生理性状的影响 |
2.3.1 光合色素含量 |
2.3.2 气体交换参数 |
2.4 碳氮代谢各因子与产量、品质的相关性 |
2.5 主成分分析 |
3 讨论与结论 |
第五章 苜蓿酰脲含量与根瘤固氮关系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基本概况 |
1.2 试验材料与设计 |
1.2.1 供试材料 |
1.2.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1.3.1 取样时期 |
1.3.2 指标测定 |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氮水平对酰脲含量的影响 |
2.2 氮水平对紫花苜蓿固氮酶活性的影响 |
2.3 酰脲含量与固氮酶活性及氮含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
3 讨论与结论 |
第六章 苜蓿田土-草-微生物对外源氮的响应及其相互关系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基本概况 |
1.2 试验材料与设计 |
1.2.1 供试材料 |
1.2.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1.3.1 取样时期 |
1.3.2 指标测定 |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氮水平对苜蓿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 |
2.2 氮水平对土壤养分特征的影响 |
2.3 氮水平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2.3.1 季节动态 |
2.3.2 空间动态 |
2.4 氮水平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 |
2.4.1 季节动态 |
2.4.2 空间动态 |
2.5 氮水平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2.5.1 脲酶 |
2.5.2 蔗糖酶 |
2.5.3 碱性磷酸酶 |
2.5.4 过氧化氢酶 |
2.6 苜蓿田土-草-微生物的相互关系 |
2.7 主成分分析 |
3 讨论与结论 |
第七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1 结论 |
1.1 西北干旱灌区苜蓿平衡施肥数学模型的建立 |
1.2 苜蓿田土壤肥力、养分效率及经济效益分析 |
1.3 紫花苜蓿碳、氮代谢对平衡施肥的响应及其与产量、品质关系的研究 |
1.4 苜蓿酰脲含量与根瘤固氮关系的研究 |
1.5 苜蓿田土-草-微生物对外源氮的响应及其相互关系 |
2 创新点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10)陇中黄土高原紫花苜蓿地土壤干层形成及其恢复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苜蓿的生产意义 |
1.2 苜蓿草地土壤水分变化 |
1.3 苜蓿耗水规律、土壤干层及 WUE |
1.3.1 苜蓿耗水规律 |
1.3.2 土壤干层的研究现状 |
1.3.3 水分利用效率 |
1.3.3.1 紫花苜蓿的水分利用效率 |
1.3.3.2 紫花苜蓿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因子 |
1.3.3.3 紫花苜蓿水分利用效率范围 |
1.4 草田轮作对苜蓿土壤水分的恢复效应 |
1.4.1 草田轮作制度的研究现状 |
1.4.2 草田轮作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1.5 灌溉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1.6 小结 |
第二章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2.1 研究思路 |
2.2 研究内容 |
2.2.1 苜蓿草地土壤干燥化评价 |
2.2.2 苜蓿草地土壤干层水分恢复效应评价 |
2.2.3 限量补灌与粮草轮作对土壤干层水分恢复效应比较 |
2.3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不同种植年限紫花苜蓿地土壤干层鉴定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区概况 |
3.1.2 实验设计 |
3.1.3 试验方法 |
3.1.3.1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 |
3.1.3.2 土壤干燥化程度评定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种植年限苜蓿地土壤剖面水分分布特征 |
3.2.2 不同种植年限苜蓿地土壤干燥化评价 |
第四章 粮草轮作对苜蓿地土壤干层水分的恢复效应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试验区概况 |
4.1.2 试验设计 |
4.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4.1.3.1 产量、产值、产能及水分利用指标的测定方法 |
4.1.3.2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 |
4.1.3.3 土壤贮水量 |
4.1.3.4 土壤耗水量的计算公式 |
4.1.3.5 土壤水分的恢复程度评价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轮作对苜蓿草地土壤干层水分恢复效应 |
4.2.1.1 轮作对土壤水分垂直分布的影响 |
4.2.1.2 轮作对土壤贮水量动态的影响 |
4.2.1.3 轮作对土壤水分消耗量的影响 |
4.2.1.4 土壤干层水分恢复效应评价 |
4.2.2 苜蓿草地生产力和水分利用效率 |
第五章 补灌对苜蓿草地土壤干层水分的恢复效应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试区概况 |
5.1.2 实验设计 |
5.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5.1.3.1 产量及水分利用指标的测定方法 |
5.1.3.2 土壤含水量 |
5.1.3.3 土壤贮水量的计算方法 |
5.1.3.4 土壤耗水量的计算方法 |
5.1.3.5 土壤水分恢复程度评定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限量补灌对苜蓿草地土壤干层水分恢复效应 |
5.2.1.1 限量补灌对苜蓿草地土壤水分垂直分布的影响 |
5.2.1.2 限量补灌对苜蓿草地土壤贮水量动态的影响 |
5.2.1.3 限量补灌对苜蓿草地土壤耗水量的影响 |
5.2.1.4 不同灌水量对土壤水分恢复量的响应 |
5.2.1.5 限量补灌对苜蓿土壤干层水分的恢复效应评价 |
5.2.2 限量补灌对苜蓿草地生产力的影响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讨论 |
6.1.1 陇中黄土高原半干旱雨养农业区苜蓿地土壤干燥化特征 |
6.1.2 粮草轮作对苜蓿草地土壤水分的恢复效应 |
6.1.3 限量补灌对苜蓿草地土壤水分的恢复效应 |
6.1.4 粮草轮作和限量补灌两种技术措施比较 |
6.2 主要结论 |
6.2.1 土壤干层的鉴定 |
6.2.2 粮草轮作对苜蓿草地土壤干层水分的恢复效应 |
6.2.3 限量补灌对苜蓿草地土壤干层水分的恢复效应 |
6.2.4 限量补灌与粮草轮作对苜蓿草地土壤干层水分的恢复效应比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个人简介 |
四、种植紫花苜蓿对土壤养份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优势及其氮高效机理和土壤微生态效应研究[D]. 赵雅姣. 甘肃农业大学, 2020(01)
- [2]北方荒漠化盐碱地区施用改良剂和种植苜蓿对土壤肥力的影响[D]. 张忠婷.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
- [3]滴灌条件下水肥耦合对紫花苜蓿生产性能及土壤质量的影响[D]. 沙栢平. 宁夏大学, 2020
- [4]东部草原露天矿伴生粘土生物物理改良作用及其生态效应[D]. 宋子恒.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20(01)
- [5]江淮地区不同年龄苜蓿及换茬后土壤质量变化特征研究[D]. 李争艳. 甘肃农业大学, 2019(01)
- [6]施肥和接种根瘤菌对草原3号杂花苜蓿生长及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 ——以内蒙古扎鲁特旗科尔沁沙地苜蓿栽培为例[D]. 王瑞峰.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8)
- [7]不同种类绿肥对烟田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D]. 王盼盼.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8]不同种植年限紫花苜蓿田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研究[J]. 徐艳霞,黄新育,蓝岚,李红,杨伟光,杨曌,柴华,王晓龙.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8(13)
- [9]西北干旱灌区紫花苜蓿施肥模型构建及养分高效生理机制研究[D]. 于铁峰. 甘肃农业大学, 2018(10)
- [10]陇中黄土高原紫花苜蓿地土壤干层形成及其恢复效应研究[D]. 陈凯. 甘肃农业大学, 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