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陈柏尧[1](2021)在《参灵方联合射波刀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评价参灵方联合射波刀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为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病例60例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参灵方联合射波刀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射波刀治疗。收集治疗后所有入组病例实体瘤变化、甲胎蛋白、肝功能分级、中医证候变化、Karnofsky评分、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及EORTC QLQ-C30评分等指标,并对治疗后所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1.两组实体瘤近期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66.67%,对照组有效率为60.00%,治疗组实体瘤疗效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有效率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中医症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90%,对照组有效率为73%,治疗组中医症候疗效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AFP比较:两组AFP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比较:治疗后两组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KPS评分比较:治疗后治疗组的KP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两组SAS评分比较:治疗后治疗组的S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两组EORTC QLQ-C30评分比较:治疗2个月、4个月后治疗组在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总健康状况、疲倦、疼痛、食欲下降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参灵方联合射波刀治疗原发性肝癌可降低AFP水平、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及改善焦虑状态。2.参灵方联合射波刀治疗原发性肝癌可改善患者的整体生存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李翔[2](2020)在《一贯煎加味联合伽玛刀治疗肝肾阴虚型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一贯煎加味联合伽玛刀治疗肝肾阴虚型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肝癌患者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0例(一贯煎口服+伽玛刀治疗组),对照组30例(单纯伽玛刀治疗组);观察从伽玛刀治疗开始至伽玛刀治疗后3个月,对比治疗前后实体瘤近期疗效、中医症候评分、KPS评分、AFP值水平、疼痛程度评分、放疗毒副反应等指标,进行临床疗效评价。采用美国统计软件包SPSS 21.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比较,治疗后近期疗效的分布比较采用等级资料秩和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010 P=0.044<0.05);客观缓解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 2=4.267,P=0.039<0.05);疾病控制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 2=1.667,P=0.197>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267,P=0.039<0.05)。2.疼痛缓解程度比较,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经秩和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117,P=0.034<0.05)。3.中医症候积分比较,组内比较:治疗后,治疗组采用秩和检验,Z=-4.707,P=0.000<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采用秩和检验,Z=-4.572,P=0.000<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治疗后两组样本经秩和检验,Z=1.995,P=0.046<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两组中医症候疗效比较,治疗3个月后两组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Z=2.416,P=0.016<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总有效数采用卡方检验,x 2=4.356,P=0.037<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KPS评分比较,组内比较: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采用秩和检验,Z=4.132,P=0.000<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3个月后对照组采用秩和检验,Z=2.822,P=0.005<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治疗3个月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t=2.006,P=0.049<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AFP水平比较,治疗3个月后,组内比较:治疗组Z=-4.659,P=0.000<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Z=-3.301,P=0.001<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Z=1.989,P=0.047<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7.放疗毒副反应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放疗毒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贯煎加味联合体部伽玛刀治疗及单纯伽玛刀治疗原发性肝癌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一贯煎加味联合体部伽玛刀治疗在提高近期疗效、缓解疼痛程度、改善中医症候评分、改善中医症候疗效、改善AFP值水平及提高卡氏评分上均优于单纯伽玛刀治疗;一贯煎加味联合伽玛刀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徐慧[3](2020)在《影响肝细胞肝癌放射治疗疗效的临床病理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肝细胞肝癌患者放射治疗近期疗效,探讨影响疗效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从2016年1月到2018年6月期间,选取93例在我科进行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了三维适形放疗治疗,给予单次剂量2 Gy,每周五次,处方剂量为50~60Gy的治疗方案。在治疗结束后的2~3个月进行腹部CT检查,根据WHO实体瘤近期疗效标准(CR,PR,SD,PD)进行评价,同时对血清肿瘤标记物AFP、放疗并发症以及治疗前后体力状况进行评价。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经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二元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探讨患者年龄、性别、肝功能分级、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有无肝硬化、肿瘤大小、肿瘤个数、是否伴有门静脉癌栓、有无坏死以及有无脉管侵犯等临床病理因素和近期疗效的关系。结果:1. 患者临床资料共收集93例符合条件的患者,其中男性70例,女性23例,分别占75.3%和24.7%。50例患者年龄大于等于60岁,43例患者小于60岁,分别占53.7%和46.3%。肝功能A级77例,B级16例,分别占82.8%和27.2%。TNM分期II期57例,IIIA期11例,IIIB期25例分别占61.3%、11.8%和26.9%。肿瘤体积小于5cm、5cm到10cm、大于10cm的患者分别为47例,34例,12例,各占50.5%、36.6%、12.9%。伴有肝硬化患者30例,无肝硬化63例,分别占32.3%和67.7%。无门静脉癌栓患者75例,有门静脉癌栓患者18例,分别占80.6%和19.4%。不伴有坏死患者59例,有坏死患者34例,分别占63.4%和36.6%。无脉管侵犯患者24例,有脉管侵犯患者69例,分别占25.8%和74.2%。2. 近期疗效93例患者中,26例完全缓解(CR),43例部分缓解(PR),18例稳定(SD),6例进展(PD),总有效率为74.2%。其中男性70例患者的有效率为75.7%,女性23例患者的有效为69.6%。年龄大于等于60岁患者共计50例,有效35例,有效率70%,小于60岁患者43例,有效34例,有效率为79.1%。无肝硬化63例患者的有效率为77.8%,有肝硬化30例患者的有效率是66.7%。肝功A级77例,B级16例,有效率分别为74.7%和57.1%。分期为II期57例,III期(IIIA、IIIB)36例,有效率分别为80.7%和63.9%。肿瘤直径小于5cm的47例患者的有效率为87.2%,5~10cm患者34例,有效率67.6%,大于10cm的12例患者的有效率为41.7%。高中分化患者46例,低分化47例,有效率分别为63%和85.1%;单个肿瘤患者70例,2个肿瘤患者23例,有效率分别为77.1%,和65.2%。无门静脉癌栓患者75例,有门静脉癌栓患者18例,有效率分别为80%和50%。不伴有坏死患者59例,有坏死患者34例,有效率分别占78%和67.6%。24例患者无脉管侵犯,69例患者有脉管侵犯其近期疗效有效率分别为66.7%和76.8%。3. 血清甲胎蛋白(AFP)变化情况分析患者治疗后,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较治疗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 放疗并发症发生情况在治疗过程中有20例患者出现了恶心呕吐症状,占总人数的21.5%;白细胞水平降低的患者为14例,占15.1%;9例患者出现肝区疼痛,占9.7%,上消化道出血5例,占5.4%。对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时给予对症处理,患者的不良反应都得到了有效缓解。5. 体力状况(KPS)评价93例患者中,58例患者体力状况得到了改善,33例保持稳定,2例恶化,共计62.4%的改善率,治疗前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 影响疗效的单因素分析经χ2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χ2=20.936,P=0.000)、分化程度(χ2=5.910,P=0.015)、肿瘤大小(χ2=186,P=0.000)以及是否伴有门静脉癌栓(χ2=6.823,P=0.009)与肝细胞肝癌放射治疗的近期疗效有关;与患者性别(χ2=0.342,P=0.559)、年龄(χ2=0.993,P=0.319)、有无肝硬化(χ2=1.310,P=0.252)、肝功能分级(χ2=0.299,P=0.584)、肿瘤个数(χ2=1.286,P=0.257)、是否伴有坏死(χ2=1.200,P=0.273)以及有无脉管侵犯(χ2=0.957,P=0.328)无关。7. 影响疗效的多因素分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经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的临床病理因素,结果显示分化程度(OR=4.395,P=0.012)、肿瘤大小(以肿瘤小于5cm作为参考,肿瘤为5~10cm的OR=4.358,P=0.021,肿瘤大于10cm的OR=12.049,P=0.003)以及有无门静脉癌栓(OR=6.294,P=0.03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是肝细胞肝癌放射治疗近期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而临床分期(OR=0.740,P=0.684)则不是放射治疗近期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1.用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肝细胞肝癌具有较好的效果,患者体力状况改善明显,而且副反应轻。2.分化程度、肿瘤大小以及有无门静脉癌栓是影响肝细胞肝癌放射治疗近期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肿瘤分化程度越低,肿瘤直径越小,患者治疗的近期疗效就越好,且不伴有门静脉癌栓患者的近期疗效要好于有门静脉癌栓患者。
周旭林[4](2019)在《放疗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分别位于全球和中国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五和第四。在全球癌症相关死亡原因中位居第二位,在中国癌症相关死亡原因位居第三。肝癌起病隐匿,早期无明显症状和体征,多数患者至中晚期已有侵袭转移,失去手术机会。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为中晚期肝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由于肝脏是双重血供器官,仅经动脉的单纯化疗栓塞术存在肿瘤坏死不完全,易复发的不足。放射治疗(Radiotherapy,RT)作为一种非侵入的治疗手段,近年来随着放疗设备和技术的进步,目前已成为肝癌非手术治疗的重要方法。已有报道表明放疗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较单纯TACE有更好的治疗效果,但不良反应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及肝功能异常等的发生率亦偏高,在发热、恶心、呕吐及白细胞降低等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而针对中晚期肝癌及失去手术机会的患者,目前尚无放疗联合TACE在疗效和安全性上是否优于单独TACE的循证医学报道。目的:评价放疗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以期为临床治疗指导提供相关循证医学证据。方法:使用计算机检索从2007年1月至2018年12月公开发表在PubMed、Embase、Cochrane、Clinical Trails、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等数据库中放疗联合TACE对比单独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与安全性的临床研究报道,并使用Rev Man 5.3对所纳入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Egger法分析发表偏倚。结果:最终纳入21篇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 trail,RCT),共1574例中晚期肝癌。实验组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为77.06%,优于对照组的52.48%,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OR=3.23,95%CI[2.58,4.05],P<0.001;实验组的1年、2年及3年生存率分别为74.63%、50.54%、33.55%,明显高于单独治疗组的52.76%、27.66%和16.38%(P均<0.05),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OR及95%CI分别为:2.69,[1.98,3.65]、2.65,[1.95,3.62]和2.52,[1.70,3.74];P均<0.001。不良反应以白细胞降低、肝功能受损、发热、消化道反应多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予以对症处理后好转,无其他严重不良反应。亚组分析结果:1)TACE治疗次数相同的亚组其客观缓解率、1-3年生存率的OR值均高于TACE治疗次数不同的亚组。2)使用X射线放疗亚组客观缓解率的OR值高于使用γ射线放疗亚组。3)在不可手术肝癌比较上,包含有I期亚组的客观缓解率、1年生存率优于不含I期亚组;但在2、3年生存率比较上,不含I期亚组具有更好的远期生存率。结论:放疗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在近期疗效、生存率及安全性上优于单独TACE治疗,且不良反应可耐受。亚组分析提示:1)TACE治疗的基础上行放射治疗对肿瘤病灶缩小或消退有更好的疗效,并且可以延长患者的近期和远期生存时间。2)由于X线放疗在我国的应用更广泛,有着较为丰富的经验积累和精密的仪器设备,其在疗效及近期有效率有上高于γ射线放疗的可能性。3)包含I期的不可手术肝癌在放疗后肿瘤病灶缩小或消退上近期疗效可能更好,但由于受肿瘤位置、患者自身情况治疗受限等影响,其远期生存率低于不含I期的不可手术肝癌。
周旭林,满沐苒,王璐璐,周晓明,刘清华[5](2019)在《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肝癌疗效与安全性的荟萃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使用计算机检索从2007年1月至2018年7月公开发表在PubMed、Embase、Cochrane、Clinical Trails、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TACE联合放疗(联合组)对比单独TACE治疗(单独组)中晚期肝癌的疗效与安全性的临床研究报道,并使用RevMan 5.3对所纳入的研究进行荟萃分析,Egger法分析发表偏倚。结果最终纳入21篇随机对照试验(RCT),共1 574例中晚期肝癌。联合组的客观缓解率(ORR)为77.1%,优于单独组的52.5%,P<0.05;联合组治疗中晚期肝癌的1、2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74.6%、50.5%、33.6%,明显高于单独组的52.8%、27.7%和16.4%(P均<0.05)。不良反应以白细胞降低、肝功能受损、发热、消化道反应多见,予以对症处理后好转,无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TACE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肝癌在近期疗效、生存率及安全性上优于单独TACE治疗,且不良反应可耐受。
代想成[6](2019)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其他局部治疗方案治疗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疗效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应用系统评价/Meta分析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hepatic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联合其他局部治疗方案治疗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PLC)的疗效研究。方法:检索万方、中国知网、维普、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等中外文数据库从建库至2018年12月前发表的采用TACE联合其他局部治疗方案治疗不能手术的PLC的随机对照研究(RCT),制定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提取数据评价研究质量,采用统计软件Rev Man5.3,对治疗后近期瘤体变化,1、2、3年生存期等进行统计学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4篇文献报道结果,4285例不能手术的PLC患者,分为联合组1912例;TACE组237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所纳入的文章无发表偏倚,敏感性分析提示结果稳定可靠。详细结果汇报如下:1.TACE联合其他局部治疗方案治疗不能手术的PLC的总体疗效通过将多个文献报道关于近期及远期疗效的结果纳入合并,进行Meta分析,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结果表示:1.1近期瘤体总有效率变化TACE联合其他局部治疗比单纯TACE组治疗不能手术的PLC具有一定的疗效优势。联合治疗后患者的近期瘤体总有效率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2.82,95%CI[2.40,3.31],P<0.00001)。1.2患者的1、2、3年生存率与单纯TACE组相比较,TACE联合其他局部治疗方案治疗不能手术的PLC患者的1、2、3年生存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95%CI)分别为2.77[2.39,3.22]、2.91[2.37,3.56]、3.79[3.05,4.71],P<0.00001。2.TACE联合各种其他局部治疗方案治疗不能手术的PLC的疗效不同目前有大量文献报道TACE联合各种其他局部治疗方案治疗不能手术的PLC,本研究主要纳入以下6种:三维适形放射治疗(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3-DCRT)、经皮乙醇注射(percutaneous ethanol injection,PEI)、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微波消融(microwave,MWA)、碘125粒子植入(iodine-125 implantation)、131I美妥昔单抗(131I-labeled metuximab,131I-metuximab)。纳入的主要结局评价指标为近期瘤体有效率,次要结局评价指标为患者1、2、3年生存率,将TACE联合此6种局部治疗方案的结果分别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如下:2.1近期瘤体有效率通过将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表明文献同质,采用固定效应模型,Meta分析结果显示TACE联合此6种局部治疗方案组与单纯TACE组具有疗效优势,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1,p<0.05)。2.2患者的1、2、3年生存率TACE联合6种局部治疗方案可进行1年生存率的Meta分析,而对患者2年生存率的文献报道的结果可进行Meta分析主要包括:TACE+3-DCRT,TACE+PEI,TACE+RFA,TACE+Iodine125,TACE+MWA,其中对于患者三年生存率,没有关于TACE+Iodine125的研究结果。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显示:TACE联合此6种局部治疗方案比单纯TACE疗法的患者的1年生存率高,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1,p<0.05)。而对于TACE联合5种及4种局部治疗方案分别能提高患者的2年及3年生存率,与单纯TACE组相比较有优势,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1,p<0.05)。结论:1.TACE联合其他局部治疗方案治疗不能手术的PLC其疗效与单纯TACE疗法相比,具有总体的疗效优势;2.TACE联合各种局部治疗的疗效:本研究主要采用的是TACE分别联合3-DCRT,PEI,RFA,131I-metuximab,Iodine125,MWA(共6种)。TACE联合此6种局部治疗方案能够提高不能手术的PLC患者的近期瘤体有效率及生存率,与单纯TACE疗法相比较,其总体疗效都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张万甲,薛仕荣,高志强,康振朝[7](2019)在《介入化疗栓塞序贯加局部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对比观察介入化疗栓塞序贯加局部三维适形放疗与单纯介入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医院收治不愿或无法行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4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介入化疗栓塞序贯加局部三维适形放疗组(观察组)与单纯介入化疗栓塞组(对照组)各32例。介入治疗: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750mg,奥沙利铂200mg)后采用碘油乳剂和(或)明胶海绵栓塞靶血管;放射治疗:采用6-MV直线加速器,总剂量50~54Gy,常规分割,单次2Gy,每天1次,每周5次;观察组做2次介入化疗栓塞术后休息3~4周做局部病灶适形放疗;对照组单纯做2~4次介入化疗栓塞术。观察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远期局控率及生存率。结果观察组近期总有效率为65. 6%(21/32),对照组为40. 6%(13/32),差异有显着性(χ2=4. 016,P=0.045)。观察组和对照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4.03±1.87)个月和(18.41±1.84)个月,差异有显着性(t=2.125;P=0.038);观察组1、2、3年局控率为84.4%、62. 5%、37. 5%,对照组为68. 8%、43. 8%、12.5%,差异有显着性(χ2=6.091,P=0.014);观察组1、2、3年生存率为71.9%、53.1%、18.8%,对照组为59.4%、31.3%、9.4%,差异有显着性(χ2=4.156,P=0.041)。观察组上腹部疼痛、骨髓抑制及肝功能损害症状发生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无显着性(P>0.05)。组间分析死亡原因,差异无显着性(P>0.05)。结论介入化疗栓塞序贯加三维适形放疗可有效提高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及局控率,延长患者远期生存率,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甘川[8](2018)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中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应用Cochrane系统的方法来评价三维适形放疗(3DCRT)联合中药与单独应用三维适形放疗的方案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万方,VIP(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ournal Database),CNKI(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BM(Chinesejournalfull—textdatabase)数据库,检索有关原发性肝癌治疗中应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中药与单独应用三维适形放疗方案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纳入的文献发表时间限定为2000年01月01日至2018年01月01日,对两种治疗方式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面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2篇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文献,包含223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中药的治疗方案在客观有效率[OR=2.50,95%CI(2.02,3.10),P<0.00001]、疾病控制率[RR=1.11,95%CI(1.04,1.19),P=0.001]、胃肠道反应发生率[OR=0.47,95%CI(0.36,0.62,P<0.00001]、白细胞下降发生率[OR=0.45,95%CI(0.34,0.61),P<0.00001]、血小板下降发生率[OR=0.64,95%CI(0.42,0.98),P=0.04]、骨髓抑制发生率[OR=0.60,95%CI(0.39,0.93),P=0.02]、恶心呕吐发生率[OR=0.34,95%CI(0.16,0.76),P = 0.008]、KPS 评分提高率[OR=3.88,95%CI(2.47,6.10),P<0.00001]、KPS 评分情况[MD=10.73,95%CI(7.64,13.81),P<0.00001]、TBIL 评分情况[MD=-7.66,95%CI(-13.29,-2.03),P=0.008]、CD4+情况[MD=6.60,95%CI(2.61,10.59),P=0.001]、CD4+/CD8+ 情况[MD=0.34,95%CI(0.11,0.57),P=0.003]、半年生存率[OR=1.67,95%CI(1.10,2.55),P=0.02]、1 年生存率[OR=1.91,95%CI(1.43,2.56),P<0.0001]、2 年生存率[OR=1.88,95%CI(1.30,2.72),P=0.0009]、ALT 情况[MD=-34.36,95%CI(-49.91,-18.81),P<0.0001]方面较单纯三维适形放疗方案具有明显优势,而在免疫指标CD8+情况[MD=0.26,95%CI(-6.97,10.18),P=0.96]方面,两种治疗方案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单纯三维适形放疗方案相比,三维适形放疗联合中药的治疗方案可明显改善客观有效率、疾病控制率、KPS评分提高率、KPS评分情况、TBIL情况、免疫指标CD4+情况、免疫指标CD4+/CD8+情况、肝功能指标ALT情况、半年生存率、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减轻胃肠道反应发生率、白细胞下降发生率、血小板下降发生率、骨髓抑制发生率、恶心呕吐发生率,但在免疫指标CD8+方面无改善。
高映浩[9](2018)在《扶正消积化瘀丸联合射波刀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通过观察分析对比扶正消积化瘀丸联合射波刀和单纯射波刀治疗原发性肝癌对肿瘤控制、甲胎蛋白、KPS评分、中医证候、肝功能以及不良反应等方面的影响,评估扶正消积化瘀丸联合射波刀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扶正消积化瘀丸联合射波刀治疗原发性肝癌提供可靠的临床依据。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扶正消积化瘀丸联合射波刀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射波刀治疗。一个月后收集观察所有入组病例甲胎蛋白、KPS评分、中医证候、肝功能以及不良反应等指标,并进行比较。治疗后2个月行肝脏CT平扫+增强评价肿瘤控制疗效。结果:(1)两组肿瘤控制近期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有效率为76.6%。两组患者有效率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血清AFP水平: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AFP下降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两组KPS评分方面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治疗组KP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在肝功能改善方面,两组患者经治疗后ALT、AST、TBIL均未见明显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在降低ALT、AST、TBIL较对照组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ALP明显下降,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在不良反应方面,治疗组在控制胃肠道毒性反应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肝脏毒性反应方面,两组疗效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不同治疗方案的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在肿瘤控制、AFP水平、KP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肝功能、不良反应等方面的疗效观察,研究结论示扶正消积化瘀丸联合射波刀较单纯射波刀治疗原发性肝癌在提高生活质量、改善中医证候、降低AFP水平等方面更具有优势;扶正消积化瘀丸联合射波刀较单纯射波刀治疗原发性肝癌可显着减少放疗后引起的胃肠道反应。
卢彦达[10](2010)在《原发性肝癌三维适形放疗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文中指出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副反应及生存率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后乙型肝炎病毒(HBV)再激活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探讨3DCRT原发性肝癌患者中,拉米夫定预防性治疗降低HBV再激活和HBV再激活相关肝炎发生率的疗效。方法对10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在CT定位下以3~5mm层厚连续扫描,静脉双期碘造影剂增强扫描,精确定位治疗靶区并制定3DCRT计划,使90%等剂量曲线包绕计划靶体积(planning target volume, PTV)。以SIMENS直线加速器实施放疗,照射剂量2.0Gy/次,5次/周,总剂量50~-65 Gy,照射次数25~33次,总疗程5~7周。回顾性分析69例3DCRT HBsAg阳性原发性肝癌患者并发HBV再激活的临床特点。所有患者3DCRT前都作基线血常规、肝功能检查、肾功能、AFP、HBV标志物、HBV DNA定量测定。在3DCRT过程中以及之后进行监测,血常规检查每2周检测一次;肝功能、AFP、HBV标志物、HBV-DNA定量测定每4周监测一次,持续2i3DCRT完成后至少12周。110例HBsAg阳性原发性肝癌患者入选,分为两组,治疗组41例患者在3DCRT开始前7天内,口服拉米夫定预防性治疗,100mg,每天一次。抗病毒治疗将贯穿3DCRT期间,直至放疗结束后8周。对照组69例为历史性对照,未接受过拉米夫定预防DCRT性治疗。结果103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率9.7%,部分缓解(PR)率45.6%,总有效(CR+PR)率为55.3%。生存期4~54个月,中位生存期19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9.3%、45.3%、37.4%。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BsAg犬态、肿瘤大小、门脉癌栓和T分期为影响生存率的危险因素。治疗期间出现肝脏急性放射毒性反应16例(15.5%),CTC2.0评价1级7例(43.8%),2级6例(37.5%),3级3例(18.7%);1级、2级急性上消化道反应分别为33例(32.0%),21例(20.4%);5例(4.9%)3级上消化道反应,均经治疗好转。RILD共17例,发生率为16.5%。22例(21.4%)HBsAg阳性患者放疗结束后12周内血清HBVDNA水平持续成倍升高,其中17例出现肝功能中、重度损害,死T23例。69例HBsAg阳性原发性肝癌患者中RILD 12例,发生率为17.4%;HBV再激活17例,发生率为24.6%;HBV再激活相关肝炎发生15例,发生率为21.7%。单因素分析显示,基线血清HBV DNA水平≥1.0×105拷贝/mL为HBV再激活发生的危险因素。对照组69例患者中,CR5例(7.2%),PR29例(42.0%),总有效(CR+PR)率49.2%。治疗组41例患者中,CR3例(7-3%),PR16例(39.0%),总有效(CR+PR)率46.3%。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69例中发生RILD12例,发生率为17.4%;治疗组41例患者中发生RILD6例,发生率为14.6%,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HBV再激活发生率和HBV再激活相关肝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4%、2.4%vs24.6%、21.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3DCRT对原发性肝癌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原发性肝癌患者3DCRT后可以引起HBV再激活和HBV再激活相关肝炎。发生HBV再激活相关肝炎的患者即使及时采用抗病毒治疗,预后依然不良。HBV再激活是除RILD外又一严重并发症,值得引起临床重视。拉米夫定预防性治疗可显着减少原发性肝癌3DCRT导致的HBV再激活,有效降低了HBV再激活相关肝炎发生,无明显毒副作用。拉米夫定预防性治疗对原发性肝癌3DCRT的远期疗效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参灵方联合射波刀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文献研究 |
1 现代医学对原发性肝癌的认识 |
1.1 原发性肝癌的基本概念 |
1.2 原发病肝癌流行病学 |
1.3 原发性肝癌发病机制 |
1.4 原发性肝癌的治疗现状 |
2 中医对肝癌的认识 |
2.1 古代中医家对原发性肝癌的认识 |
2.2 现代中医家对原发性肝癌的认识 |
2.3 中医药治疗肝癌的近况 |
第二部分: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肝癌中医症状量表 |
1.4 病例选择 |
2 研究方案 |
2.1 研究分组 |
2.2 治疗方案 |
2.3 观察指标 |
3 统计学方法 |
4 研究结果 |
4.1 临床基线资料 |
4.2 治疗结果 |
第三部分:讨论 |
1 射波刀在原发性肝癌的应用 |
2 组方分析 |
3 参灵方药理学分析 |
4 研究结果分析 |
4.1 两组实体瘤疗效分析 |
4.2 两组中医症候疗效分析 |
4.3 两组AFP分析 |
4.4 两组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分析 |
4.5 两组KPS评分分析 |
4.6 两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分析 |
4.7 两组EORTC QLQ-C30 评分分析 |
5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综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2)一贯煎加味联合伽玛刀治疗肝肾阴虚型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观察 |
1.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2.1 西医诊断标准 |
1.2.2 中医诊断标准 |
1.3 病例纳入标准 |
1.4 病例排除标准 |
1.5 病例脱落或终止标准 |
2.分组与实验方法 |
2.1 病例分组 |
2.2 治疗方法 |
3.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
3.1 观察指标 |
3.1.1 安全性观测指标 |
3.1.2 疗效评定指标 |
4.统计方法 |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 |
1.一般资料 |
1.1 性别情况 |
1.2 年龄情况 |
1.3 肿瘤情况 |
1.4 疼痛程度 |
2.疗效评价 |
2.1 瘤体近期疗效比较 |
2.2 疼痛缓解程度比较 |
2.3 中医症候积分及疗效比较 |
2.3.1 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
2.3.2 中医症候疗效比较 |
2.4 KPS评分疗效评定 |
2.5 两组治疗前后AFP值水平比较 |
2.6 放疗毒副反应比较 |
3.安全性评价 |
第三部分 讨论 |
1.研究进展 |
1.1 现代医学对原发性肝癌治疗的研究进展 |
1.2 中医药对原发性肝癌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
1.2.1 原发性肝癌的中医病因病机 |
1.2.2 中医药对原发性肝癌的研究进展 |
2.古方一贯煎的组方分析及现代的药理学研究进展 |
3.不足与展望 |
第四部分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患者知情同意书 |
附录 B |
附录 C 临床观察表 |
附综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3)影响肝细胞肝癌放射治疗疗效的临床病理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放射治疗在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放疗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1 文献检索 |
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
2.1 纳入标准 |
2.2 排除标准 |
3 检索策略 |
3.1 检索范围 |
3.2 “PICO”原则 |
3.3 检索词 |
3.4 检索式 |
4 数据提取与质量评价 |
4.1 数据提取 |
4.2 质量评价 |
5 统计学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1 文献检索结果 |
2 纳入文献基本情况 |
3 统计分析 |
3.1 临床疗效分析 |
3.2 不良反应 |
3.3 发表偏移分析 |
3.4 亚组分析 |
3.5 敏感性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经肝动脉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5)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肝癌疗效与安全性的荟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资料纳入标准 |
1.1.1 研究类型 |
1.1.2 研究对象 |
1.2 方法 |
1.2.1 检索策略 |
1.2.2 干预措施 |
1.2.3 结局指标 |
1.2.4 排除标准 |
1.2.5 筛选文献及提取资料 |
1.2.6 文献质量评价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检索结果及纳入研究基本特征 |
2.2 文献质量评价 |
2.3 ORR分析 |
2.4 生存率分析 |
2.5 不良反应分析 |
2.6 发表偏倚 |
2.7 亚组分类及分析 |
2.7.1 TACE治疗次数是否相同 |
2.7.2 放射选择 |
2.7.3 不可手术肝癌分期是否包含Ⅰ期 |
3 讨论 |
(6)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其他局部治疗方案治疗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疗效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1.1 我国原发性肝癌的现状分析 |
1.2 提高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是当前研究热点 |
1.3 局部治疗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应用 |
1.4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其他局部治疗在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的系统评价现状 |
1.5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材料与方法 |
2.1 文献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
2.2 文献检索策略 |
2.3 文献筛选及资料提取 |
2.4 质量评价 |
2.5 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3.1 研究筛选情况 |
3.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和质量评价 |
3.3 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其他局部治疗方案治疗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结果 |
讨论 |
结语 |
1 结论 |
2 创新点 |
3 存在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治疗的研究现状分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表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学术论着 |
(8)三维适形放疗联合中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 中药治疗肝癌的概述与现状 |
2 三维适形放疗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应用 |
3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中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研究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1 资料来源 |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1.1 纳入标准 |
1.1.2 排除标准 |
1.2 检索策略 |
1.2.1 检索条件限定 |
1.2.2 检索策略 |
1.3 筛选文献 |
1.4 评估纳入研究质量 |
1.5 数据收集 |
1.6 数据合成及分析 |
1.7 敏感性分析及漏斗图偏倚性分析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1 检索结果 |
2 纳入研究的一般情况和质量评价 |
3 Meta分析结果 |
3.1 近期疗效方面 |
3.1.1 客观有效率 |
3.1.2 疾病控制率 |
3.2 不良反应方面 |
3.2.1 胃肠道反应发生率 |
3.2.2 白细胞下降发生率 |
3.2.3 血小板下降发生率 |
3.2.4 骨髓移植发生率 |
3.2.5 恶心呕吐发生率 |
3.2.6 肝功能ALT情况 |
3.2.7 TBIL情况 |
3.3 生活质量方面 |
3.3.1 KPS评分提高率 |
3.3.2 KPS评分情况 |
3.4 免疫方面 |
3.4.1 免疫指标CD4+情况 |
3.4.2 免疫指标CD8+情况 |
3.4.3 免疫指标CD4+/CD8+情况 |
3.5 生存期方面 |
3.5.1 半年生存率 |
3.5.2 1年生存率 |
3.5.3 2年生存率 |
第四章 讨论 |
1 纳入文献一般情况分析讨论 |
2 纳入文献质量分析讨论 |
3 观察指标的Meta分析结果讨论 |
4 观察指标偏倚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扶正消积化瘀丸联合射波刀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 放射治疗在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 |
1.1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治疗原发性肝 |
1.2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原发性肝癌 |
2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探索 |
3 中医药联合放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研究 |
3.1 中医药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原发性肝癌 |
3.2 中医药联合射波刀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研究 |
4 扶正消积化瘀丸的用药依据 |
5 小结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及临床资料 |
2.1 样本量估算 |
2.2 病例来源 |
2.3 诊断标准 |
2.4 原发性肝癌临床分期(见附录1) |
2.5 病例选择 |
3、研究方案 |
3.1 病例分组 |
3.2 治疗方案 |
4 观察指标 |
4.1 肿瘤大小变化情况 |
4.2 血清AFP值 |
4.3 KPS评分 |
4.4 中医症候改善情况 |
4.5 肝功能改善情况 |
4.6 不良反应 |
5 数据处理及统计学分析 |
6 研究结果 |
6.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 |
6.2 两组肿瘤控制的疗效评价 |
6.3 两组AFP的比较 |
6.4 KPS评分比较 |
6.5 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6.6 肝功能改善情况 |
6.7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
第三章 分析与讨论 |
1 研究结果分析 |
1.1 两组肿瘤控制疗效分析 |
1.2 血清AFP值比较 |
1.3 两组患者KPS评分的改善情况 |
1.4 两组患者中医症候评分 |
1.5 肝功能比较 |
1.6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结果 |
2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分期(2010年巴塞罗那分期) |
Karnofsky(卡式评分)评分表 |
原发性肝癌中医证候积分标准 |
CTCAE4.0:胃肠道毒性及肝脏毒性反应评价标准 |
CTCAE4.0:肝脏毒性反应评价标准 |
综述 |
1 中医药联合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 |
2 中医药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 |
3 中医药联合化疗治疗原发性行肝癌 |
4 中医药联合放疗治疗原发性肝癌 |
5 中医药联合靶向药物治疗原发性肝癌 |
6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原发性肝癌三维适形放疗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原发性肝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疗效和毒副反应观察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病例选择及一般资料 |
1.1.2 治疗方法 |
1.1.3 TACE方法 |
1.1.4 随访及观察指标 |
1.1.5 统计学方法 |
1.2 结果 |
1.2.1 近期疗效 |
1.2.2 年龄对近期疗效的影响 |
1.2.3 性别对近期疗效的影响 |
1.2.4 HBsAg状态对近期疗效的影响 |
1.2.5 血清AFP水平对近期疗效的影响 |
1.2.6 Child-Pugh分级对近期疗效的影响 |
1.2.7 肿瘤大小对近期疗效的影响 |
1.2.8 门脉癌栓对近期疗效的影响 |
1.2.9 TNM分期对近期疗效的影响 |
1.2.10 TACE对近期疗效的影响 |
1.2.11 放疗剂量对近期疗效的影响 |
1.2.12 治疗毒副反应 |
1.2.13 生存分析 |
1.2.14 预后因素 |
1.3 讨论 |
1.3.1 肝癌放射治疗的历史回顾 |
1.3.2 肝癌3DCRT临床应用结果 |
1.3.3 3DCRT对肝癌门脉癌栓的疗效 |
1.3.4 肝癌3DCRT联合TACE的临床应用 |
1.3.5 肝癌3DCRT的并发症 |
1.4 小结 |
二、原发性肝癌三维适形放疗后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 |
2.1 对象和方法 |
2.1.1 病例选择 |
2.1.2 治疗方法 |
2.1.3 HBV血清学和HBV-DNA定量检测 |
2.1.4 肝脏事件的定义 |
2.1.5 统计学方法 |
2.2 结果 |
2.2.1 患者的特征 |
2.2.2 RILD发生率及转归 |
2.2.3 HBV再激活发生率 |
2.2.4 HBV再激活相关肝炎发生率及转归 |
2.2.5 HBV再激活发生相关因素 |
2.2.6 HBV再激活发生危险因素分析 |
2.3 讨论 |
2.3.1 HBV再激活的诊断和临床描述 |
2.3.2 化疗后HBV再激活的机制 |
2.3.3 化疗后HBV再激活的相关的危险因素 |
2.3.4 原发性肝癌3DCRT后HBV再激活 |
2.3.5 原发性肝癌3DCRT后HBV再激活与RILD的鉴别 |
2.3.6 原发性肝癌放疗导致的HBV再激活的机制与危险因素 |
2.3.7 HBV再激活的治疗 |
2.4 小结 |
三、拉米夫定预防原发性肝癌三维适形放疗后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 |
3.1 对象和方法 |
3.1.1 病例选择 |
3.1.2 3DCRT |
3.1.3 拉米夫定预防性治疗 |
3.1.4 HBV-清学和HBV-DNA定量检测 |
3.1.5 近期疗效评价标准 |
3.1.6 肝脏事件的定义 |
3.1.7 治疗组拉米夫定的不良反应 |
3.1.8 统计学方法 |
3.2 结果 |
3.2.1 两组患者的特征 |
3.2.2 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 |
3.2.3 RILD发生率及转归 |
3.2.4 HBV再激活发生率 |
3.2.5 HBV再激活相关肝炎发生率及转归 |
3.2.6 治疗组拉米夫定的不良反应 |
3.3 讨论 |
3.3.1 原发性肝癌3DCRT后HBV再激活 |
3.3.2 拉米夫定预防化疗导致的HBV再激活 |
3.3.3 拉米夫定预防原发性肝癌3DCRT导致的HBV再激活 |
3.3.4 拉米夫定预防治疗不足之处 |
3.4 小结 |
全文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
原发性肝癌的放射治疗研究进展 |
综述一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
原发性肝癌的HBV再激活研究进展 |
综述二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参灵方联合射波刀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D]. 陈柏尧.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一贯煎加味联合伽玛刀治疗肝肾阴虚型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观察[D]. 李翔.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3)
- [3]影响肝细胞肝癌放射治疗疗效的临床病理因素分析[D]. 徐慧.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2)
- [4]放疗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D]. 周旭林. 石河子大学, 2019(01)
- [5]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肝癌疗效与安全性的荟萃分析[J]. 周旭林,满沐苒,王璐璐,周晓明,刘清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9(05)
- [6]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其他局部治疗方案治疗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疗效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D]. 代想成. 三峡大学, 2019(06)
- [7]介入化疗栓塞序贯加局部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J]. 张万甲,薛仕荣,高志强,康振朝.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9(04)
- [8]三维适形放疗联合中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D]. 甘川.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8(12)
- [9]扶正消积化瘀丸联合射波刀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观察[D]. 高映浩.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8(01)
- [10]原发性肝癌三维适形放疗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D]. 卢彦达. 天津医科大学, 2010(12)
标签:原发性肝癌论文; 化疗药物论文; 肝癌晚期治疗方法论文; 肝癌介入治疗论文; 肝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