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4,4-二甲氧基丁腈(论文文献综述)
杜一然[1](2021)在《离子液体-共价有机框架杂化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催化应用》文中认为离子液体-共价有机框架(Ionic liquid-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IL-COF)杂化材料同时具备了 COFs材料可控的孔隙结构、高比表面积、丰富的表面性质和ILs特殊结构调控的高选择性优点,为多相催化反应过程提供了高效催化剂的分子设计思路。开发高活性、高选择性、高稳定性的IL-COF杂化材料是实现其在催化领域应用的关键及难点。本论文以山梨醇脱水和二氧化碳环加成为典型催化反应过程,发展了多种IL-COF材料合成的新方法,重点阐明了其构效关系,提出ILs和多孔COFs协同催化的新策略,开展了四项创新性的研究工作如下:(1)发展了一锅法原位自组装制备BIL-COF(Br(?)nsted ionic liquid,BIL)固体酸催化材料的方法,解决了山梨醇脱水反应中异山梨醇产率低的问题。考察了BILs添加量对BIL-COF杂化材料的结晶性、孔结构、形貌和酸度的影响规律。从表征和实验两方面,揭示了 BIL-COF材料中BILs和COFs主客体间的氢键相互作用。讨论了原位自组装法和直接浸渍法两种不同杂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山梨醇脱水制备异山梨醇中的催化差异性。最优条件下,可催化山梨醇脱水合成异山梨醇收率达97%,是目前文献报道最高值。(2)通过化学接枝的方法,制备了多孔PIL-COF(Poly(ionic liquid)s,PIL)碱催化材料,实现了温和条件下山梨醇的高效转化。通过表征分析,获得PILs负载量与PIL-COF的结晶度、孔隙率和碱含量的规律性认识,证明了 PILs和COFs复合成功。明确了 PIL-COF杂化材料的碱含量、碱强度和多孔结构是影响催化效率的关键因素。考察了反应温度、时间、催化剂用量和溶剂比例对脱水反应效果的影响规律。在140℃下反应12h,PIL-COF催化山梨醇合成异山梨醇产率达到83%,优于单一 PIL。通过中间体的检测,提出碱催化山梨醇和DMC制备异山梨醇的反应机理。(3)通过表面官能化和界面生长的方法,设计了新型核壳结构的PPIL@COF(Porouspoly(ionicliquid),PPIL)杂化材料,实现了温和条件下的CO2高效转化。通过表征分析证明了 PPIL@COF的核壳结构。探究了 PPIL和COFs的比例对PPIL@COF杂化材料的催化位点含量、CO2吸附能力和环加成反应性能的影响。揭示了界面羟基与溴离子的协同催化作用。所合成的PPIL@COFA-40在无溶剂和无助剂的温和条件下(100℃),催化环氧化物和CO2制备环氧碳酸酯的产率达到93~96%。(4)采用硬模板和原位聚合相结合的方法,合成了同时具有微孔和大孔结构的PIL-MCOF(MacroporousCOF,MCOF)催化材料,增强了 CO2的吸附量和底物的扩散传质,解决了环加成反应中反应温度苛刻的问题。通过调节模板剂的尺寸大小、含量和PILs负载量,获得了一系列不同孔道结构和催化位点含量的催化材料。实验结果证明了 PIL-MCOF微孔结构提高孔容,增强CO2吸附和大孔结构提高扩散传质的多功能性。在没有金属和助催化剂的条件下,PIL-MCOF杂化材料可在90℃,CO2压力1 MPa下高效催化环加成反应,碳酸丙烯酯的产率达到99%。
唐学航[2](2021)在《新型非甾体类FXR激动剂的设计合成和生物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于法尼醇X受体FXR在调节胆汁酸代谢、抑制纤维化和改善炎症等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其已经成为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以及其它胆汁酸相关疾病最具希望的治疗靶标之一。虽然甾体类FXR激动剂奥贝胆酸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了较强的疗效,但是瘙痒以及低密度脂蛋白升高的副作用限制了它在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方面的进一步应用。与奥贝胆酸相比,非甾体类FXR激动剂不仅安全性更好,药代动力学性质也更为准确,所以我们决定开发一种新型非甾体类FXR激动剂。以下是具体工作内容:1.我们以经典的非甾体类FXR激动剂GW4064为基础,应用官能团替换的策略,将其二苯乙烯结构替换成酮肟醚结构,从而得到了一种新型非甾体类FXR激动剂。在第一轮结构优化中,我们发现了两个活性较高的化合物B13o和C10d。在后续的生物学测试中,化合物B13o和C10d不仅能显示出较强的体外靶基因诱导能力,还能有效地促进小鼠体内靶基因的表达。更重要的是,在药代动力学实验中,化合物B13o和C10d还表现出了高肝血比的特性。这个特性在理论上有助于提高化合物的体内药效以及降低FXR被长期系统性激动所带来的风险。2.我们通过成环的策略限制化合物B13a的构象,得到了第二种高活性酮肟醚类FXR激动剂。此后通过进一步的结构优化得到了高活性化合物E8e。化合物E8e能够在极低的给药剂量下在小鼠体内产生药效,并且制成钠盐之后,其药代动力学性质能够得到进一步改善。目前关于E8e的后续药理评价工作正在进行中。综上所述,为了突破已有专利,开发一类新的非甾体类FXR激动剂,我们采用了官能团替换和构象限制策略设计合成了两种酮肟醚类化合物,并且对他们进行了进一步的药理学和药代动力学方面的评价。虽然我们的化合物目前尚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但是我们的研究为进一步开发高效安全的FXR激动剂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与参考作用。
陈露[3](2021)在《天然产物启发的功能型大环和氮杂稠环合成研究》文中认为第一部分天然产物启发的大环合成方法学与生物活性研究大环分子是一类由12个及以上的原子所构建而成的环状化合物。该类分子结构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中且长期以来被用于疾病临床研究。研究表明,链状分子成环后,分子内键旋转受到限制,导致大环的可变构象减少,从而提高其靶点亲和能力与选择性,此外,其独特的三维构象对增强代谢稳定性、改善相对生物利用度及细胞膜渗透性等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基于天然产物大环的独特骨架,设计与合成类天然大环化合物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尽管已报道的合成策略与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大环的合成发展,但是结构新颖且功能多样的大环化学空间仍然匮乏,难以满足人们对多功能靶点的活性筛选要求。因此,发展新的方法与策略高效快速地合成结构新颖且具有多功能活性的大环化合物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本文第二章,我们以苯甲酸、乙烯基环碳酸酯以及天然氨基酸作为重要合成砌块通过仿生模块化策略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具有强效逆转P-gp介导的MDR活性的大环内酯类化合物。为了高效快速地构建结构新颖的大环分子,我们以广泛存在的羧基作为导向基团,在无溶剂条件下,实现了Rh(III)催化高化学、高立体选择性C(sp2)-H烯丙基化反应,合成了多样性官能团取代的烯丙基醇类化合物。这一反应条件温和,底物适用范围广,放大至50倍不影响产物的收率与立体选择性。紧接着我们将多取代烯丙基醇作为关键的连接子,与二肽及三肽通过缩合、水解与大环内酯化实现了14元与17元新型(Z)-烯丙基骨架大环内酯类化合物的构建。此外,利用这一策略,糖尿病治疗药物瑞格列奈作为模块分子可与二肽成功组装为大环内酯化合物4g。通过活性筛选,我们发现这一类结构新颖的大环内酯类化合物能有效抑制P-gp转运体功能、逆转P-gp介导的多药耐药并显着增强肿瘤细胞对细胞毒药物的敏感性。其中4g的活性(逆转倍数高达176倍)远强于第一代P-gp抑制剂维拉帕米。在这一部分工作中,我们发展了碳氢键活化烯丙基化的新方法并利用仿生模块化的新策略高效快速地构建了结构新颖的功能型大环内酯类化合物,为克服耐药肿瘤提供了新的分子骨架,为多样性大环的合成提供了新思路。在本文第三章,我们发展了光诱导远程C(sp3)-H键酰基化反应。首先,我们以简单的醛作为酰基自由基来源,通过光氧化还原体系在蓝光照射下实现了分子间的酰基化反应。这一反应条件温和,底物官能团兼容性良好,反应直接放大至80倍仍能以较好的收率得到酰基化产物。通过机理验证实验,我们发现底物可经N自由基介导的1,5-氢迁移以及苄位的单电子氧化两条路径生成苄基自由基。紧接着我们将这一反应应用于后阶段大环的合成中实现了大环拟肽的构建。我们以包含脯氨酸的肽链前体作为模板底物进行条件优化,同时计划合成包含多样性氨基酸的大环拟肽化合物并进行生物活性筛选,这部分工作仍在进行中。第二部分天然产物启发的氮杂稠环合成与抗结核研究结核病是一类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及生命的呼吸道传染病。随着耐药性的出现,当前用于治疗药物敏感性结核病的治疗方案对于耐药性结核病不再有效,导致耐药性结核病需要更长的治疗时间以及更加复杂的治疗方案,并带来了严重的毒副作用,影响了患者的依从性。最终,结核病的治愈情况进一步恶化。现有的结核病治疗药物均是靶向结核分枝杆菌自身,但随着人们对于宿主导向治疗的不断深入了解,越来越多人关注用于结核病治疗的宿主导向治疗策略。研究表明,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巨噬细胞中PPM1A的上调会激活PPM1A-JNK信号通路,最终,抑制巨噬细胞凋亡实现免疫逃逸。因此,PPM1A可能是缩短治疗时间并且消除结核分枝杆菌持久性感染的强有力的药物靶标。然而,当前尚未发现安全有效的PPM1A抑制剂。文献调研表明,氮杂稠环类天然产物血根碱对PPM1A具有较好的体外抑制活性,然而,这一天然产物表现出很强的细胞毒性以及低靶点特异性,导致其不适用于进一步体内药效以及机制研究。在本文第四章,我们在天然产物血根碱的基础上,通过生物电子等排、优势片段整合、骨架跃迁等策略,设计合成了一类具有PPM1A抑制活性的菲啶盐类小分子。通过体外蛋白水平PPM1A抑制活性研究,我们发现化合物17-5与18-4的IC50分别为1μM与2.5μM,且对PPM1B的选择性分别为15倍与40倍,两者均具有良好的靶点特异性。与此同时,毒性试验表明,这些菲啶盐化合物不存在细胞毒性。此外,18-4在不直接杀伤Mtb的情况下,可通过宿主导向策略,显着增强巨噬细胞对Mtb的清除能力,而17-5无明显效果。进一步,我们研究了化合物18-4的体内活性。结果显示,单独使用这一化合物对肺部结核分枝杆菌无明显影响,但是与低剂量利福平联用时可使肺部结核分枝杆菌负载量降低10倍。此外,这一治疗方案不会导致小鼠体内出现高炎症反应,这表明小鼠对于化合物18-4耐受性良好,并且这一化合物有可能预防与慢性TB感染相关的过度炎症引起的组织损伤。综上所述,我们通过对血根碱优化得到的化合物18-4不仅可作为一个安全有效的探针分子进行相关药理机制研究,并且是当前第一个体内安全有效且高靶点特异性的PPM1A抑制剂。
丁子超[4](2021)在《新型抗真菌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活性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四十年来,侵袭性真菌感染(IFIs)的发病率逐年增长,并且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而现有药物种类不足,且真菌耐药现象日益严重。因此,开发新结构,新机制的抗真菌药物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论文包含两个部分:首先,设计合成了含有苯并三嗪酮、异喹啉酮以及酚酞酮侧链的阿巴康唑类似物,以期发现高活性、抗菌谱广、低毒且具有体内药效的新型三唑类抗真菌先导化合物。其次,基于本课题组前期报道的新型小檗碱类协同抗真菌先导化合物,进行骨架改造以提高水溶性和代谢稳定性,以期发现具有体内活性的协同氟康唑抗耐药真菌先导化合物。一、新型三唑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抗真菌活性研究氮唑类抗真菌药物是目前治疗IFIs中品种最多、应用最广、疗效较好且安全可靠的一线药物。本研究基于生物电子等排原理,在保持基本分子骨架不变的基础上,合成了四大类共48个阿巴康唑类似物。其中大部分A、B和C系列化合物对白念珠菌(MIC80:0.5-0.0156μg/m L)、新生隐球菌(MIC80:2.0-0.0313μg/m L)和烟曲霉(MIC80:8.0-0.25μg/m L)具有良好的抗真菌活性,并在此基础上获得了较为明确的构效关系。优选化合物A13、B2和C2具有细胞毒性低、体外肝微粒体中较稳定的特点。体内实验结果显示,化合物B2在1.0 mg/kg的剂量下能显着延长侵袭性白念珠菌感染小鼠的生存期。这为进一步开发新型唑类抗真菌新药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先导化合物。二、胡椒丙酸衍生物协同氟康唑抗耐药白念珠菌的设计合成及其协同活性和初步作用机制研究药物的联合应用是一种可以提高药物敏感性和降低耐药性的治疗策略,其中抗真菌药物联合非抗真菌小分子的组合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章基于胡椒丙酸类协同抗耐药真菌先导化合物3e进行结构改造,设计合成了三大类共计26个小檗碱衍生物。体外协同氟康唑抗耐药真菌活性评价表明大部分化合物能与氟康唑产生协同作用。其中化合物E4、E7、F1和G8的协同能力与先导物3e相当(FICI:0.063-0.005),并且有更高的水溶性和体外肝微粒体稳定性。进一步机制研究表明,化合物G8能恢复耐药白念珠菌对氟康唑的敏感性,也能协同抑制生物被膜的形成和菌丝的生长。G8与氟康唑两药联用还具有杀真菌作用。该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体外协同氟康唑抗耐药真菌活性,构效关系明确,值得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才智[5](2021)在《两种大环芳烃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性质研究》文中指出超分子化学的日新月异离不开主-客体化学的研究发展,而主-客体化学的发展重心是新型大环化合物的设计、合成以及功能化的开发。基于以上背景,我们设计合成出了三种新型的主体大环化合物,分别为甲氧基新型柱[5]芳烃(Me P[5]L)、乙氧基新型柱[5]芳烃(Et P[5]L)以及乙氧基新型柱[6]芳烃(Et P[6]L)。与传统的柱[5]芳烃和柱[6]芳烃结构相比,设计合成出的三种新型柱芳烃少了两个修饰位点使其空腔骨架上具有一个未修饰的亚苯基结构。并且,我们以卤代烷烃和腈类化合物作为客体分子研究了Me P[5]L的主-客体性质及键合模式。随后,通过对OHP[5]L进行全功能化修饰成功合成出水溶性的新型柱芳烃(CWP[5]L和CP[5]L),并进一步探究了CWP[5]L与磺酸盐类化合物的主-客体作用与键合模式。最后,基于组内报道的斜塔[6]芳烃,我们设计合成出了四苯乙烯双修饰的共轭荧光大环(TPE-LT6),并进一步探究了荧光方面的性质。第一部分,我们首先合成出了甲氧基柱[5]芳烃和乙氧基柱[5]芳烃的片段结构,并分别将其与斜塔[6]芳烃的中间体进行成环反应,成功合成出甲氧基新型柱[5]芳烃(Me P[5]L),乙氧基新型柱[5]芳烃(Et P[5]L)和乙氧基新型柱[6]芳烃(Et P[6]L)。此外,我们成功培养出了Me P[5]L和Et P[5]L的单晶结构。随后基于Me P[5]L通过脱甲基反应得到全羟基修饰的新型柱[5]芳烃结构(OHP[5]L),并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研究了OHP[5]L结构中未修饰亚苯基和全羟基柱[5]芳烃(OHP[5]A)结构中修饰亚苯基的旋转自由能。计算结果表明未修饰亚苯基的存在使新型柱芳烃的空腔结构具有了自适应性的特点。以Me P[5]L作为主体分子,卤代烷烃和腈类化合物作为客体分子利用核磁滴定探究了Me P[5]L的主-客体性质以及键合模式。结果表明Me P[5]L与所选客体分子之间均是1:1键合模式,且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通过对比Me P[5]L与不同客体分子之间的键合能力,发现客体分子的大小和官能团的种类在主-客体相互作用中发挥关键作用。第二部分,基于第一部分工作中得到的OHP[5]L,我们通过一系列的全功能化修饰,合成出了带有8个吡啶基团的阳离子水溶性新型柱[5]芳烃(CWP[5]L)以及全羧基修饰的阴离子水溶性新型柱[5]芳烃(CP[5]L),并且培养出了全烷基溴修饰的新型柱[5]芳烃(Br P[5]L)的单晶结构。随后,选择了5个具有不同长度的烷基链的磺酸盐作为客体分子,以CWP[5]L作为主体分子,进一步探索了水体系中CWP[5]L的主-客体性质。为了探究新型柱芳烃较传统柱芳烃的优势,我们还合成出了带有10个吡啶基修饰的柱[5]芳烃(CWP[5]A)。然后,采用核磁滴定的方法分别计算出了CWP[5]L和CWP[5]A与磺酸类客体分子之间的键合常数。结果表明,CWP[5]L与磺酸盐类化合物有强键合作用,且作用强度整体上强于CWP[5]A。此外,随着客体分子尺寸的增加,键合作用明显增强,证实未修饰亚苯基的存在使主体空腔具有了自适应性,通过增强主体空腔对客体分子的匹配能力,进而增强主体分子与客体分子间的下相互作用。第三部分,基于组内报道过的斜塔[6]芳烃,我们合成出了四苯乙烯(TPE)双修饰的共轭荧光大环化合物:四苯乙烯功能化斜塔[6]芳烃(TPE-LT6)。通过对其荧光性质的探究我们发现TPE-LT6具有明显的聚集诱导发光(AIE)性质,并且该性质对溶剂的极性显示出了一定的依赖性。与此同时,我们还测出了TPE-LT6的荧光量子产率及荧光寿命。我们相信TPE-LT6作为荧光材料将会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张松[6](2021)在《稀土配合物催化共轭烯烃聚合及共聚物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利用稀土催化剂催化共轭双烯、乙烯、苯乙烯类单体立构选择性共聚合,制备序列可控的共聚物或功能化共聚物,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也是高分子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致力于使用稀土催化剂催化乙烯与共轭双烯、苯乙烯或异戊二烯与极性共轭双烯、极性苯乙烯单体序列可控聚合,制备新型橡胶材料。具体工作内容如下:(1)选用空间位阻和电子效应不同的五种稀土钪配合物,在助催化剂有机硼盐和烷基铝作用下,催化乙烯与月桂烯序列可控无规共聚合。在4bar乙烯压力下,60℃油浴中,芴亚甲基吡啶钪催化剂表现出最高的催化活性。研究了在不同工艺条件下,该催化剂对乙烯与月桂烯共聚合行为,筛选出了最优的聚合工艺条件,并合成了足够量的乙烯-月桂烯共聚合物。然后,将该共聚物与炭黑、硫磺、硫化促进剂等助剂混炼硫化,表征了该硫化胶样品的物理力学性能。(2)利用两种限制几何构型催化剂催化乙烯与苯乙烯、异戊二烯三元共聚合。发现当苯乙烯与异戊二烯的摩尔投入量相当时,其聚合活性远低于两者投入量相差比较大时的活性。采用甲基卡宾芴基稀土钪催化剂催化乙烯与苯乙烯、异戊二烯三元共聚合,制备出了不同苯乙烯和异戊二烯含量的共聚物,将该共聚物与炭黑、硫磺、硫化促进剂等助剂混炼硫化,测试了其物理力学性能。(3)以异戊二烯为原料合成了一种硅醚保护的双烯烃单体,使用芴亚甲基吡啶钇催化剂可以催化得到活性较高,以3,4-聚合为主的聚合物,使用该配合物催化单体与异戊二烯进行共聚,通过改变投入量的比例,可以得到含量不同的共聚物。以藜芦醛为原料合成了单体3,4-二甲氧基苯乙烯,使用丁基锂作为引发剂,催化单体聚合,转化率最高可达97%,然后使用正丁基锂分别催化单体与异戊二烯、月桂烯进行共聚合,可以得到相应的共聚物。
常晓囡[7](2020)在《分子筛催化青霉素菌渣热解产油及机理分析》文中指出抗生素菌渣作为一种特殊的危险固体废物,随意堆放不仅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还会对动植物的生长造成危害,因此如何安全处理处置成了一个亟需解决的难题。本文选用青霉素菌渣、三种典型氨基酸和哌嗪二酮(DKP)为催化热解实验原料,在400℃、500℃、600℃和700℃条件下进行热解实验,通过对产油率的分析,探究最佳热解温度。在最佳反应温度条件下,选用Co O/HZSM-5和Ni O/HZSM-5作为催化剂,对实验原料进行催化热解实验,讨论催化剂对生物油催化提质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青霉素菌渣在400℃、500℃、600℃和700℃条件下热解时,生物油产率随温度升高先上升后降低,500℃时生物油的平均产油率最高达到18.39%,确定最佳热解温度为500℃;在500℃条件下分别添加催化剂Co O/HZSM-5和Ni O/HZSM-5进行催化热解,所得生物油中烃类物质含量有所增加,含氧类和含氮杂环类物质含量有所降低,生物油的品质有所提升,生物油的热值有所提高,最高可达32061 k J·kg-1;2)三种氨基酸和DKP分别在400℃、500℃、600℃和700℃条件下热解时,生物油的产率随温度升高先上升后降低,500℃时生物油的平均产油率最高,分别为15.44%、18.53%、14.85%和13.58%,确定最佳热解温度为500℃;在500℃条件下分别添加催化剂Co O/HZSM-5和Ni O/HZSM-5进行催化热解,所得生物油中烃类物质含量有所增加,含氧类和含氮杂环类物质含量有所降低,生物油的品质有所提升,生物油的热值有所提高,最高可达26798 k J·kg-1;3)三种氨基酸两两组合分别在400℃、500℃、600℃和700℃条件下热解时,生物油的产率随温度升高先上升后降低,500℃时生物油的平均产油率最高,分别为61.22%、61.70%、61.96%,确定最佳热解温度为500℃;在500℃条件下分别添加催化剂Co O/HZSM-5和Ni O/HZSM-5进行催化热解,所得生物油中烃类物质含量有所增加,含氧类和含氮杂环类物质含量有所降低,生物油的品质有所提升,生物油的热值有所提高,其中最高可达26716 k J·kg-1。
李丹丹[8](2020)在《阳离子稀土化合物催化2-羟基查尔酮反应的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主要研究了阳离子稀土化合物[Ln(CH3CN)9]3+[(AlCl4)3]3-·(CH3CN)催化2-羟基查尔酮与含硫试剂的反应,具体工作由以下三部分组成:1.阳离子稀土化合物[Ln(CH3CN)9]3+[(AICl4)3]3-·(CH3CN)可有效催化2-羟基查尔酮和1,4-二噻烷-2,5-二醇反应,以中等至高的收率生成一系列2-(2-羟基芳基)-3-芳甲酰基噻吩化合物。对反应机理的探索表明该反应是经自由基历程而进行。2.阳离子稀土化合物[Yb(CH3CN)9]3+[(AlCl4)3]3-·(CH3CN)可有效催化2-羟基查尔酮和硫酚/硫醇反应,在5 min内以中等至高的收率生成一系列2-芳基-4-芳(烷)硫基-4H-色烯化合物。3.阳离子稀土化合物[Yb(CH3CN)9]3+[(AlCl4)3]3-·(CH3CN)可有效催化2-羟基查尔酮发生双分子环化反应,以中等至高的收率生成一系列环戊二烯并[c]色烯化合物。通过一系列的对照实验和电子顺磁共振(EPR)波谱学测试,我们认为反应经自由基历程而发生,并对影响此历程的各因素进行了讨论。
仲春红[9](2020)在《芳基季鏻盐和芳基叔膦氧化物的合成及环状α-烷氧基鏻盐的固载化》文中认为芳基季鏻盐和芳基叔膦氧化物在有机合成、材料化学和生物医学上都有着广泛的应用。环状α-烷氧基鏻盐则可用于合成烯醇醚衍生物和1,2-二芳基乙酮。本论文围绕鏻盐和氧化膦的合成与利用展开研究,包括以下三方面:一,芳基季鏻盐的合成,芳基三苯基溴化鏻的合成可以通过三苯基膦与芳基溴在苯酚中经过5-30 h的回流实现,收率26–99%。此反应对于芳环上携带的羟基、羟甲基、羧基等官能团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反应过程中不需要金属或爆炸性的原料参与,反应温度与已有的Ni(II)催化方法相近。芳基三苯基溴化鏻的形成可能是通过两步的加成-消除机理,氘代实验表明其中消除步骤可能是反应的快速步。烷基芳基二苯基鏻盐的合成可以通过Ni Br2催化的甲基二苯基膦和苄基二苯基膦与芳基溴在苯酚中回流的反应实现,收率48-90%,这种方法对多种官能团具有良好的耐受性,且某些情况下也不需要过渡金属催化剂的参与。二,芳基叔膦氧化物的合成,芳基三苯基溴化鏻可以通过碱性水解合成芳基二苯基氧化膦,其收率主要依赖于反应条件和芳基上所连接的官能团。芳环的对位或间位含有供电子基团的鏻盐的Na OH的水解反应是有效的合成芳基二苯基氧化膦的方法。对于芳环上含有例如OH、COOH、Ac等弱酸性基团的鏻盐,需要通过t-Bu OK/H2O的水解方法合成芳基二苯基氧化膦。而对于含有多芳环体系的芳基,或者对位有吸电子基的芳基,或者某些邻位有取代基的芳基的鏻盐难以通过碱性水解反应高收率合成的芳基二苯基氧化膦,可以通过一种季鏻化-Wittig反应的两步方法合成:即先由甲基二苯膦或苄基二苯膦与芳基溴反应生成相应的季鏻盐,然后与一分子醛通过Wittig反应以27-90%的收率得到芳基二苯基膦氧化物。这种利用Wittig反应的方法以氧化膦为主产物,烯烃为副产物,与常规使用Wittig反应以烯烃为主产物氧化膦为副产物的情况正好相反。三,环状α-烷氧基鏻盐的固载化,以4-溴-3-羟基苯酚为原料,通过第一章发展的无金属合成芳基三苯基季鏻盐的方法与第二章季鏻盐的碱性水解的方法合成相应的芳基二苯基氧化膦,并将其还原为膦,后续与2,3,4,5,6-五氟苯乙烯通过芳香亲核取代反应,得到连接(2-二苯基膦)苯甲醇片断的(2,3,5,6)-四氟苯乙烯单体。这种单体首先与1,4-二乙烯基苯共聚,再与4-甲酰基苯甲酸甲酯或2-甲酰基苯甲腈反应,能够得到两种固载化的环状α-烷氧基鏻盐,初步尝试了其相应的Wittig反应,后续水解得到了相应的1,2-二芳基乙酮。
薛晓丽[10](2020)在《木耳菌糠的组成特征及氧化解聚》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食用菌生产大国,由此产生的菌糠年产高达2000万t,但菌糠的有效利用长久以来未得到解决。含水率高、重金属含量高和极易滋生霉菌等缺点严重阻碍了菌糠的开发利用。如能作为化工原料获取高附加值含氧化学品(OCs)具有较大应用前景。而从分子水平上揭示组成结构是菌糠高效利用的重点,探索温和条件下菌糠中一些化学键断裂选择性生成有机小分子化合物是实现其高附加值利用的关键。本文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及过氧化氢/乙酸酐(AHPO/AAH)温和氧化组合的两步降解法,借助多种精密分析仪器深入研究了木耳菌糠(SAAS)中有机质的分子组成结构;利用相关模型化合物、标准品及SAAS超临界萃余物(ERSAAS)研究了SAAS温和氧化降解机理及历程;尝试了以聚酰胺为填料的氧化可溶部分(SPs)的柱层析分离,探索从菌糠中获取OCs的可行性方法。本文对SAAS配方材料——柞木屑(OWSD)和麦麸(WB)也进行了萃取和氧化解聚组合的两步降解法,希望通过比对更充分了解SAAS的组成结构。运用FTIR、XRPES和SEM测试技术直接表征了三个样品,获取了样品中有机质官能团组成、表面元素形态和显微组织性貌等信息。结果表明样品中都含有羟基、甲基(亚甲基)、O-糖苷键和羰基等官能团,表面的O和S主要以C–O-、C-OH、C=O、氨基氮、胺基氮和吡咯等形态存在。采用的二步降解法可将SAAS、OWSD和WB中的有机质几乎全部转化为可溶有机小分子。高渗透性的超临界CO2流体夹带着石油醚(30–60 oC)、二硫化碳、甲醇、丙酮和等体积丙酮/二硫化碳混合溶剂渗入至生物质的内部,高效地将样品中游离的和以弱非共价键结合的小分子化合物析出,多种具有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结构特点的酚、苯甲醛、呋喃酮、吡喃酮、芳酸、糖和糖苷类化合物析出。总萃取率分别为12.3%、15.6%和19.8%,甲醇辅助下的萃取率最高。AHPO/AAH温和氧化能够破坏生物质中-C-O-桥键,更易作用于芳碳破坏芳环,SAAS、OWSD和WB萃余物的总降解率分别为89.1%、79.7%和81.5%,降解主要发生在第一级。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萃取物和SPs中共检测到657种化合物,分为烷烃、烯烃、芳烃、醇类、酚类、醛类、酮类、酯类、羧酸类、糖和糖苷类(M&Gs)、含氮类有机化合物、含硫类有机化合物和呋喃类化合物。萃取物中相对含量较高的为正构烷烃、醇和酯。N和S分别以多种形态存在。SPs中主要组分为羧酸,还有少量的醇、酮和M&Gs。通过详细分析萃取物和SPs中化合物的组成分布,并结合FTIR和XRPES的分析,推测SAAS组成结构中含有丰富的C15-C38的烷烃、C16-C25的脂肪醇、烷酸酯和少量的带3-4个苯环的芳烃、酚、醛、酮、羧酸等游离态组分以及由D-核糖、鼠李糖、葡萄糖、果糖、塔罗糖和甘露糖等糖元组成半纤维素和具有较多愈创木基和紫丁香基及2-4个亚甲基连接的苯环结构组成的木质素以及由β-D吡喃葡萄糖组成的纤维素构成的骨架结构。通过分析模型化合物的AHPO/AAH氧化降解产物可知,该氧化剂可有效导致D-木糖糖单体开环并断裂;能破坏愈创木酚芳环结构,甚至可破坏菲和荧蒽的稠环,最终得到小分子羧酸。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标准品的AHPO/AAH氧化降解率分别为8.3%、98.6%和82.1%。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降解都经历醚键断裂、单糖开环、断裂或重新成环,生成醇、呋喃酮、吡喃酮和脂肪酸等小分子化合物。值得注意的是纤维素降解会发生低聚糖直接开环、断裂和重排等反应,生成碳原子数C7-C12的脂肪酸。AHPO/AAH可选择性降解木质素的芳环,不仅获得来自芳环侧链的一元脂肪酸,还能获得芳环间-(CH2)n-连接的二元脂肪酸和三元脂肪酸,甚至能够氧化苯环结构,进而生成一系列芳酸化合物。根据不同时间段取出的氧化产物化合物分析可知,ERSAAS骨架结构依照侧链、半纤维素、木质素和纤维素顺序依次降解,并在降解过程中伴有降解产物的分解、聚合和环化等反应。AHPO/AAH氧化降解生物质可得到较高收率的OCs,但OCs中包含的化合物组成复杂,相对含量低,故其后续的分离和纯化是从生物质中获取高附加值OCs的关键技术。采取聚酰胺为填料的柱层析分离技术,依次用石油醚、不同体积比的石油醚/二硫化碳、二硫化碳、不同体积比的二硫化碳/乙酸乙酯和乙酸乙酯作洗脱剂,对SAAS全组分进行了11级分离,共分离出“2-乙酰氧基-3-羟基丁二酸、核糖醇、酒石酸、2-甲基-2-丙烯酸-1,2-乙二基酯、丁二酸、乙酰氧基乙酸和二氢-2,5-呋喃二酮”等7种有机物纯品,进一步验证了生物质通过温和转化制备OCs的可行性。该论文有图137幅,表46个,参考文献248篇。
二、4,4-二甲氧基丁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4,4-二甲氧基丁腈(论文提纲范文)
(1)离子液体-共价有机框架杂化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催化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离子液体(ILs) |
1.1.1 离子液体概述 |
1.1.2 离子液体杂化材料 |
1.1.3 离子液体/材料在催化中应用 |
1.2 共价有机框架材料(COFs) |
1.2.1 COFs概述 |
1.2.2 COFs的连接类型 |
1.2.3 COFs的合成方法 |
1.2.4 COFs在催化中的应用 |
1.3 离子液体-共价有机框架(IL-COF)杂化材料 |
1.3.1 IL-COF的合成方法 |
1.3.2 IL-COF在催化中的应用 |
1.4 典型催化反应过程及现状 |
1.4.1 山梨醇脱水制备异山梨醇 |
1.4.2 二氧化碳环加成制备环氧碳酸酯 |
1.5 课题的提出 |
1.5.1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5.2 研究思路及内容 |
1.5.3 研究意义 |
第2章 一锅法原位限域合成BIL-COF材料催化山梨醇脱水反应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3 材料合成 |
2.2.4 材料表征 |
2.2.5 材料催化性能评价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BIL-COF结构表征 |
2.3.2 反应体系溶剂筛选 |
2.3.3 BIL-COF材料的催化活性评价 |
2.3.4 催化循环性能评价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化学接枝法合成PIL-COF材料催化山梨醇脱水反应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2.3 材料合成 |
3.2.4 材料表征 |
3.2.5 材料催化性能评价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PIL-COF结构表征 |
3.3.2 PIL-COF材料的催化活性评价 |
3.3.3 反应条件优化 |
3.3.4 反应机理探究 |
3.3.5 催化循环性能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原位化学自组装合成PPIL@COF核壳材料催化环加成反应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2.3 材料合成 |
4.2.4 材料表征 |
4.2.5 材料催化性能评价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PPIL@COF结构表征 |
4.3.2 PPIL@COF材料的催化活性评价 |
4.3.3 底物适用性探究 |
4.3.4 催化循环性能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模板法合成多级孔PIL-MCOF催化环加成反应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 |
5.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5.2.3 材料合成 |
5.2.4 材料表征 |
5.2.5 材料催化性能评价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PIL-MCOF结构表征 |
5.3.2 PIL-MCOF材料的反应条件优化 |
5.3.3 PIL-MCOF材料的催化活性评价 |
5.3.4 底物适用性探究 |
5.3.5 催化循环性能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论文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新型非甾体类FXR激动剂的设计合成和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以及FXR受体简介 |
1.1.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简介 |
1.1.2 FXR受体简介 |
1.2 FXR受体介导的生理功能 |
1.2.1 调节胆汁酸的合成和代谢 |
1.2.2 调节脂质代谢 |
1.2.3 调节糖代谢 |
1.2.4 改善肝纤维化 |
1.3 FXR激动剂研究进展 |
1.3.1 甾体类FXR激动剂 |
1.3.2 非甾体类FXR激动剂 |
1.4 FXR激动剂存在的问题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内容 |
1.7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8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第一种酮肟醚类FXR激动剂的设计合成和生物活性研究 |
2.1 前言 |
2.2 化合物的设计 |
2.3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4 实验材料,细胞和动物 |
2.4.1 化学实验材料 |
2.4.2 实验细胞 |
2.4.3 实验动物 |
2.5 实验方法 |
2.5.1 化学实验 |
2.5.2 药理实验 |
2.5.3 药代动力学实验 |
2.6 统计学方法 |
2.7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7.1 FXR体外活性测试 |
2.7.2 C57 小鼠原代肝细胞靶基因表达实验 |
2.7.3 C57 小鼠单次给药体内靶基因表达实验 |
2.7.4 化合物B13o和 C10d的 hTGR5 激动活性测试 |
2.7.5 化合物B13o和C10d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2.8 本章小结 |
2.9 终产物的合成步骤及谱图信息 |
第三章 第二种酮肟醚类FXR激动剂的设计合成和生物活性研究 |
3.1 前言 |
3.2 化合物的设计 |
3.3 实验仪器与试剂 |
3.4 实验材料,细胞和动物 |
3.4.1 化学实验材料 |
3.4.2 实验细胞 |
3.4.3 实验动物 |
3.5 实验方法 |
3.5.1 化学实验 |
3.5.2 药理实验 |
3.5.3 药代动力学实验 |
3.6 统计学方法 |
3.7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7.1 FXR体外活性测试 |
3.7.2 C57 小鼠原代肝细胞靶基因表达实验 |
3.7.3 C57 小鼠单次给药体内靶基因表达实验 |
3.7.4 化合物E8e和F1a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3.8 本章小结 |
3.9 终产物的合成步骤及谱图信息 |
第四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4.1 总结 |
4.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治疗靶点及其典型药物 |
参考文献 |
(3)天然产物启发的功能型大环和氮杂稠环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对照表 |
第一部分 天然产物启发的大环合成方法学与生物活性研究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仿生模块碳氢活化构建抗耐药肿瘤大环内酯 |
2.1 研究背景 |
2.1.1 B/C/P策略 |
2.1.2 化学结构片段混排策略 |
2.1.3 扩环策略 |
2.1.4 环加成/环裂解策略 |
2.1.5 小结 |
2.2 课题提出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铑催化C(sp~2)-H键烯丙基化反应构建烯丙基连接子 |
2.3.2 (Z)-烯丙基骨架大环内酯类化合物的合成 |
2.3.3 (Z)-烯丙基骨架大环内酯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光诱导后阶段自由基偶联构建类天然产物大环 |
3.1 研究背景 |
3.1.0 C(sp~2)-C(sp~2)的构建 |
3.1.1 C(sp~3)-C(sp~2)的构建 |
3.1.2 C(sp~3)-C(sp~3)的构建 |
3.1.3 C(sp)-C(sp~2)的构建 |
3.1.4 C-X的构建 |
3.1.5 光氧化还原催化 |
3.1.6 小结 |
3.2 课题提出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远程C(sp~3)-H键的酰基化反应条件优化 |
3.3.2 远程C(sp~3)-H键的酰基化反应底物普适性考察 |
3.3.3 机理验证与讨论 |
3.3.4 后阶段酰基化关环反应构建大环拟肽 |
3.4 本章小结 |
第二部分 天然产物启发的氮杂稠环合成与抗结核研究 |
第4章 前言 |
4.1 结核病背景 |
4.2 传统结核治疗药物及治疗方案 |
4.2.1 传统结核病治疗药物 |
4.2.2 结核病临床治疗方案 |
4.3 结核病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
4.3.1 干扰结核分枝杆菌能量代谢 |
4.3.2 抑制结核分枝杆菌细胞壁生物合成 |
4.3.3 干扰结核分枝杆菌蛋白质合成 |
4.4 宿主导向治疗药物 |
4.4.1 宿主导向疗法 |
4.4.2 PPM1A作为HDT药物新靶点 |
4.5 小结 |
第5章 新型PPM1A小分子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和生物活性评价 |
5.1 课题背景 |
5.2 PPM1A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评价 |
5.2.1 初步结构改造 |
5.2.2 甲基菲啶盐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以及活性评价 |
5.2.3 菲啶盐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以及活性评价 |
5.2.4 第四轮结构优化与活性评价 |
5.2.5 体外活性以及毒性研究 |
5.2.6 化合物18-4 生物活性研究 |
5.3 本章小结及展望 |
第6章 全文总结 |
6.1 仿生模块碳氢活性构建抗耐药肿瘤大环内酯 |
6.2 光诱导后阶段自由基偶联构建类天然产物大环 |
6.3 新型PPM1A小分子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和生物活性研究 |
第7章 实验部分 |
7.1 酸导向铑催化烯丙基化反应与(Z)-烯丙基骨架大环内酯的构建 |
7.2 光诱导自由基偶联酰基化反应 |
7.3 PPM1A抑制剂的合成 |
7.4 PPM1A相关的生物学实验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新型抗真菌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活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一、近几年获批进入临床或处在临床前阶段的小分子药物 |
(一)四氮唑类药物VT-1129、VT-1161和VT-1598 |
(二)β-1,3-葡聚糖合酶抑制剂Rezafungin和 Ibrexafungerp |
(三)GPI锚定蛋白抑制剂Fosmanogepix |
(四)二氢乳清酸脱氢酶抑制剂Olorofim |
(五)T2307 |
二、小分子协同现有药物抗耐药真菌的研究进展 |
(一)热休克蛋白90 抑制剂 |
(二)钙调磷酸酶抑制剂 |
(三)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 |
(四)法尼基转移酶抑制剂 |
(五)具有协同抗真菌活性的中药成分 |
三、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新型三唑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抗真菌活性研究 |
一、化合物设计 |
二、化学合成 |
(一)A类化合物的合成 |
(二)B类化合物的合成 |
(三)C类化合物的合成 |
(四)D类化合物的合成 |
三、目标化合物的体外抗真菌活性以及构效关系 |
四、化合物细胞毒性研究 |
五、化合物在体外肝微粒体的代谢稳定性 |
六、体内抗真菌药效 |
七、本章小结 |
八、实验部分 |
(一)化学合成实验 |
(二)体外抗真菌活性筛选 |
(三)细胞毒性研究 |
(四)化合物体外代谢研究 |
(五)化合物体内药效研究 |
九、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胡椒丙酸衍生物协同氟康唑抗耐药白念珠菌的设计合成及其协同活性和初步作用机制研究 |
一、化合物设计 |
二、化学合成 |
(一)E类化合物的合成 |
(二)F类化合物的合成 |
(三)G类化合物的合成 |
三、目标化合物的体外协同抗真菌活性以及构效关系 |
四、优选化合物的水溶性和体外肝微粒体稳定性实验 |
五、化合物G8 的时间-杀菌曲线实验 |
六、化合物G8 对真菌生物被膜和菌丝形成的抑制作用 |
七、体内协同抗真菌药效 |
八、本章小结 |
九、实验部分 |
(一)化学合成实验 |
(二)体外协同氟康唑抗真菌活性测试 |
(三)化合物水溶性测试 |
(四)时间-杀菌曲线 |
(五)菌丝生长实验 |
(六)真菌生物被膜形成实验 |
(七)化合物体内药效研究 |
十、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综述 FK506 及其衍生物的抗真菌活性研究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说明 |
一、参与科研工作情况说明 |
二、发表论文 |
三、申请专利 |
致谢 |
附录 |
(5)两种大环芳烃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超分子化学与大环化学简介 |
1.2.1 超分子化学简介 |
1.2.2 大环化学简介 |
1.3 柱芳烃简介 |
1.3.1 柱[n]芳烃的合成 |
1.3.2 柱[n]芳烃的结构特点 |
1.4 柱芳烃的功能化修饰 |
1.4.1 单功能化修饰 |
1.4.2 双功能化修饰 |
1.4.3 单侧全功能化修饰 |
1.4.4 全功能化修饰 |
1.4.5 亚苯基功能化修饰 |
1.5 柱芳烃荧光功能材料 |
1.6 课题的提出与设计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新型柱[5,6]芳烃的设计合成及主-客体性质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料试剂与仪器 |
2.2.2 中间体、Pillar[n]lites及衍生物的设计与合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化合物晶体结构分析 |
2.3.2 化合物OHP[5]L的 DFT理论计算 |
2.3.3 Me P[5]L主-客体性质研究 |
2.3.4 结论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水溶性新型柱[5]芳烃的设计合成及主-客体性质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原料试剂与仪器 |
3.2.2 CWP[5]L、CP[5]L和 CWP[5]A的设计与合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Br P[5]L晶体结构的分析 |
3.3.2 CWP[5]L的主-客体性质研究 |
3.3.3 化合物CWP[5]A主-客体性质的研究 |
3.3.4 结论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四苯乙烯功能化斜塔[6]芳烃的合成与性质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原料试剂与仪器 |
4.2.2 四苯乙烯功能化斜塔[6]芳烃的设计与合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四苯乙烯功能化斜塔[6]芳烃荧光性质的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硕士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稀土配合物催化共轭烯烃聚合及共聚物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共轭烯烃聚合的发展 |
1.2.1 聚异戊二烯 |
1.2.2 聚月桂烯 |
1.3 乙烯与共轭烯烃共聚及共聚物性能的研究发展 |
1.3.1 乙烯与共轭烯烃共聚的发展 |
1.3.2 共聚物性能研究的发展 |
1.4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及其来源 |
2.2 常用药品与试剂的制备与纯化 |
2.2.1 溶剂的纯化 |
2.2.2 单体的纯化 |
2.2.3 稀土化合物制备 |
2.3 分析与表征 |
2.3.1 核磁共振波谱(NMR) |
2.3.2 凝胶渗透色谱(GPC) |
2.3.3 差式扫描量热(DSC) |
2.3.4 聚合物的力学性能测试 |
2.3.5 红外波谱(IR) |
2.3.6 动态力学分析(DMA) |
第三章 稀土配合物催化乙烯与月桂烯的共聚及共聚物性能的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稀土配合物的合成 |
3.2.2 乙烯、月桂烯共聚物的合成 |
3.2.3 聚合物的混炼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乙烯、月桂烯共聚合催化剂的筛选 |
3.3.2 乙烯、月桂烯共聚合条件的筛选 |
3.3.3 乙烯、月桂烯共聚合物共混以及性能的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稀土配合物催化乙烯、苯乙烯及异戊二烯三元共聚及性能的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稀土配合物的合成 |
4.2.2 乙烯、苯乙烯、异戊二烯共聚物的合成 |
4.2.3 聚合物羟基化 |
4.2.4 聚合物的混炼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乙烯、苯乙烯、异戊二烯三元共聚合催化剂的筛选 |
4.3.2 乙烯、苯乙烯、异戊二烯三元共聚合条件的筛选 |
4.3.3 乙烯、苯乙烯、异戊二烯三元共聚合物的共混及性能的测试 |
4.3.4 聚合物的羟基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稀土配合物催化异戊二烯与硅醚保护双烯烃的共聚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IP-OH的合成 |
5.2.2 IP-OTBS单体的合成 |
5.2.3 单体3,4-二甲氧基苯乙烯单体的制备 |
5.2.4 稀土配合物的合成 |
5.2.5 聚合物的合成 |
5.2.6 液晶化合物的合成 |
5.2.7 聚合物的脱保护过程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IP-OTBS的均聚合催化剂的筛选 |
5.3.2 硅醚保护的双烯烃和异戊二烯共聚合的研究 |
5.3.3 3,4-二甲氧基苯乙烯的聚合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分子筛催化青霉素菌渣热解产油及机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抗生素菌渣的综合利用 |
1.1.1 抗生素菌渣的来源和特点 |
1.1.2 抗生素菌渣的危害 |
1.1.3 抗生素菌渣的处置现状 |
1.2 催化热解技术 |
1.2.1 催化热解技术 |
1.2.2 催化热解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3 催化剂的选择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及主要内容 |
1.3.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青霉素菌渣催化热解产油的研究 |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1.3 产率分析方法 |
2.2 催化热解产物分析 |
2.2.1 产率分析 |
2.2.2 元素分析 |
2.2.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 |
2.2.4 气质联用分析法(GC-MS)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典型氨基酸和哌嗪二酮催化热解产油的研究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3 产率分析方法 |
3.2 催化热解产物分析 |
3.2.1 产率分析 |
3.2.2 元素分析 |
3.2.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 |
3.2.4 气质联用分析法(GC-MS)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多种氨基酸混合催化热解产油的研究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1.3 产率分析方法 |
4.2 催化热解产物分析 |
4.2.1 产率分析 |
4.2.2 元素分析 |
4.2.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 |
4.2.4 气质联用分析法(GC-MS)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阳离子稀土化合物催化2-羟基查尔酮反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涉及查尔酮的自由基反应进展 |
第二节 金属还原诱发有机自由基反应研究进展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一节 原料及试剂 |
第二节 催化剂及原料的制备 |
第三节 分析与测试 |
第四节 阳离子稀土化合物催化合成2-(2-羟基芳基)-3-芳甲酰基噻吩的研究 |
第五节 阳离子稀土化合物催化合成2-芳基-4-芳(烷)硫基-4H-色烯的研究 |
第六节 阳离子稀土化合物催化2-羟基查尔酮反应生成环戊尔烯并[c]色烯的机理研究 |
第三章 阳离子稀土化合物催化合成2-(2-羟基芳基)-3-芳甲酰基噻吩的研究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第二节 结果与讨论 |
第四章 阳离子稀土化合物催化合成2-芳基-4-芳(烷)硫基-4H-色烯的研究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第二节 结果与讨论 |
第五章 阳离子稀土化合物催化2-羟基查尔酮反应生成环戊二烯并[c]色烯的机理研究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第二节 结果与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附录1 核磁谱图 |
附录2 晶体数据 |
附录3 缩略词 |
致谢 |
(9)芳基季鏻盐和芳基叔膦氧化物的合成及环状α-烷氧基鏻盐的固载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芳基季鏻盐的合成 |
1.1 芳基季鏻盐的应用 |
1.1.1 用作有机合成中间体 |
1.1.2 用作载体 |
1.1.3 用作催化剂 |
1.1.4 在细胞生物学中的应用 |
1.2 芳基三苯基鏻盐的合成研究进展 |
1.2.1 与芳基溴在Co催化下反应 |
1.2.2 与芳基重氮盐反应 |
1.2.3 与芳炔反应 |
1.2.4 与芳基卤在Ni催化下反应 |
1.2.5 与芳基卤或拟卤在Pd催化下反应 |
1.3 烷基三芳基季鏻盐的合成研究进展 |
1.4 选题意义和拟研究的内容 |
1.5 芳基三苯基溴化鏻的合成 |
1.5.1 反应条件探索 |
1.5.2 反应底物的拓展 |
1.5.3 反应机理研究 |
1.6 烷基三芳基溴化鏻的合成 |
1.7 本章小结 |
1.8 实验部分 |
1.8.1 实验仪器 |
1.8.2 主要试剂来源及规格 |
1.8.3 芳基三苯基溴化鏻的合成 |
1.8.4 烷基芳基二苯基溴化鏻的合成 |
第2章 芳基叔膦氧化物的合成 |
2.1 芳基叔膦氧化物的应用 |
2.1.1 在材料化学中的应用 |
2.1.2 在聚合物化学中的应用 |
2.1.3 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
2.2 芳基二苯基氧化膦的合成研究进展 |
2.2.1 过渡金属催化的Ph_2P(O)H与芳卤或芳拟卤的偶联 |
2.2.2 芳基二苯基膦的氧化 |
2.2.3 芳炔的碳膦酰化反应 |
2.2.4 Grignard试剂亲核取代Ph_2P(O)Cl |
2.2.5 芳基三苯基溴化鏻的碱性水解 |
2.3 选题意义和拟研究的内容 |
2.3.1 芳基三苯基鏻盐的碱性水解的拓展 |
2.3.2 配体偶联机理 |
2.4 季鏻内鎓盐的水解 |
2.5 通过Wittig反应合成芳基叔膦氧化物 |
2.6 本章小结 |
2.7 实验部分 |
2.7.1 实验仪器 |
2.7.2 主要试剂来源及规格 |
2.7.3 反应原料的制备 |
2.7.4 底物拓展 |
第3章 环状α-烷氧基鏻盐的合成及应用 |
3.1 α-烷氧基鏻盐的合成研究进展 |
3.2 Wittig试剂固载化研究进展 |
3.3 固载化的烷氧基鏻盐的应用 |
3.4 选题意义和拟研究的内容 |
3.5 固载化的α-烷氧基鏻盐的合成 |
3.5.1 合成路线探索 |
3.5.2 环状α-烷氧基鏻氟硼酸盐的固载化 |
3.6 固载化的环状α-烷氧基鏻盐的应用 |
3.7 本章小结 |
3.8 实验部分 |
3.8.1 实验仪器 |
3.8.2 主要试剂来源及规格 |
3.8.3 α-烷氧基鏻盐的固载化 |
3.8.4 α-烷氧基鏻盐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木耳菌糠的组成特征及氧化解聚(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生物质结构研究概况 |
1.3 生物质转化 |
1.4 有机质氧化研究进展 |
1.5 分离与分析检测技术在生物质中的应用 |
1.6 木耳菌糠的利用现状 |
1.7 论文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2 实验部分 |
2.1 仪器设备和试剂 |
2.2 样品制备 |
2.3 实验步骤 |
2.4 表征方法 |
3 固体样品的直接表征 |
3.1 FTIR分析 |
3.2 XRPES分析 |
3.3 SEM图像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超临界CO_2流体逐级萃取 |
4.1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条件的优化 |
4.2 有机溶剂辅助下超临界CO_2流体逐级萃取 |
4.3 本章小结 |
5 萃余物的逐级氧化解聚 |
5.1 萃余物过氧化氢/乙酸酐氧化解聚条件的优化 |
5.2 氧化产物萃取溶剂的考察 |
5.3 萃余物的逐级氧化 |
5.4 木耳菌糠的组成结构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木耳菌糠的过氧化氢/乙酸酐氧化解聚机理考察 |
6.1 模型化合物的氧化解聚 |
6.2 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氧化解聚 |
6.3 木耳菌糠萃余物不同时间取样分析考察氧化历程 |
6.4 本章小结 |
7 木耳菌糠过氧化氢/乙酸酐氧化解聚及产物柱层析分离 |
7.1 响应面法优化氧化条件 |
7.2 氧化产物的柱层析分离 |
7.3 石油醚洗脱物的柱层析分离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和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4,4-二甲氧基丁腈(论文参考文献)
- [1]离子液体-共价有机框架杂化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催化应用[D]. 杜一然.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021(01)
- [2]新型非甾体类FXR激动剂的设计合成和生物活性研究[D]. 唐学航. 南昌大学, 2021(01)
- [3]天然产物启发的功能型大环和氮杂稠环合成研究[D]. 陈露.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2021(08)
- [4]新型抗真菌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活性评价[D]. 丁子超.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09)
- [5]两种大环芳烃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性质研究[D]. 才智. 吉林大学, 2021(01)
- [6]稀土配合物催化共轭烯烃聚合及共聚物性能的研究[D]. 张松.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7]分子筛催化青霉素菌渣热解产油及机理分析[D]. 常晓囡. 河北科技大学, 2020(07)
- [8]阳离子稀土化合物催化2-羟基查尔酮反应的研究[D]. 李丹丹. 苏州大学, 2020(02)
- [9]芳基季鏻盐和芳基叔膦氧化物的合成及环状α-烷氧基鏻盐的固载化[D]. 仲春红. 天津大学, 2020(01)
- [10]木耳菌糠的组成特征及氧化解聚[D]. 薛晓丽. 中国矿业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