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科期刊的商品属性与阶级属性(论文文献综述)
魏海成[1](2021)在《马克思国家观的实质内涵及其意义研究 ——以对资本主义国家观批判为视角》文中认为马克思国家观是关于国家存在、发展和消亡一般规律的科学揭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理论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南。批判资本主义国家与建构社会主义国家共同构成了分析和实践马克思国家观的价值向度,是厘清和把握马克思国家理论体系的必然选择。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世界趋势,逐渐出现了解构马克思国家观的观点和学说,他们认为马克思所提出的国家理论和学说已然处于或者正在走向自我矛盾的理论困境和自我消解当中,资本主义国家能够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和制度问题及时因应调整,而社会主义国家的时代演化与制度完善已经逐渐失去其推翻资本主义国家制度的存在价值和解放全人类的历史任务。然而,无论资本主义国家制度如何变化调整,它仍然处在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炮弹射程之内,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仍然具有不可忽视的时代价值和实践意义。遵循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学说的提出过程和历史演绎,本文分为六大章节,分别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西方国家理论的历史渊源、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内涵、批判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立场、马克思国家观的主要意蕴以及马克思国家理论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意义的理论逻辑进行梳理和论证。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分析研究马克思国家观的内在原因和当前关于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国内外研究成果,旨在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现实需要和研究进展。第二章为国家的源起,分别从一般意义上分析国家的现实基础,以私有制的形成、阶级的出现和国家的产生为深入理解国家历史的前提条件,以古希腊的正义城邦、古典自由主义的契约国家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理性国家作为国家一般意义上的历史进程和内涵特征,展现国家作为统治阶级工具的时代本质,并以批判国家的现实状况、重构国家的价值逻辑、预测国家的未来走向作为马克思国家观的提出根源,进一步深入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社会主义国家理论的主观原因与客观需要,为批判资本主义国家观与建构社会主义国家观澄明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第三章为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实质内涵,主要论述了马克思国家观中对于以往一切国家观的变革及其创造性的发展。通过对于私有财产的局限及其本质的阐述,表明了私有财产到共有财产的国家发展趋势,对于平等问题的探讨触及到了社会关系的变革才是国家的决定性基础,对于市民社会的变革才是资本主义国家走向社会主义国家、市民社会走向人类社会的必由之路。第四章为资本主义国家观的本质及其批判,通过对资本主义国家观的政权组织性、财产分配形式和精神生产形式的虚幻性、表面性和垄断性的揭露,完全展现资本主义国家观的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阶级矛盾、资本积累与劳动异化的资本逻辑矛盾以及资本主义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社会基本矛盾,彻底表明私有财产、社会关系和市民社会作为资本主义国家观的价值实质,真正厘清了资本主义国家及其国家理论无法自洽与自我矛盾的国家本质。第五章为马克思国家观的历史指向,主要论及国家存在、发展、实质和消亡的历史规律,展示公共权力的特殊化需要、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客观需要以及对外抵御外敌的客观需要作为国家的必要条件,准确界定资本主义国家作为市民社会的共同形式,本质上是一种虚幻的共同体形式,无法掩藏其作为有组织的暴力工具的阶级实质,并科学预示国家消亡的历史必然和必经过程。第六章为马克思国家观的现代意义,从历史的角度阐明国家“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揭露资产阶级国家的缺陷,真正证明和坚定无产阶级国家的制度优势,从理论的角度为完善中国化马克思国家理论提供理论资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科学指导,为治国理政提供重要方法论导向。因此,有必要重新回到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中关于揭露资本主义国家存在的先天弊端和揭示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的历史必然的经典论断,以资本主义国家批判与社会主义国家建构的双重视角,论证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理论依据与现实基础,既要以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依据,也要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基本立场和现实需要,有力澄明社会主义国家替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制度优越性,进一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深化理论支撑和提供实践指引。
郭光宇[2](2021)在《艾瑞克·霍布斯鲍姆历史反思的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文中指出艾瑞克·霍布斯鲍姆(Eric Hobsbawm)是英国新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是一位蜚声海外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是通晓近现代全球史的社会主义思想家。霍布斯鲍姆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客观看待社会主义的历史现象,对社会主义发展过程的历史背景、历史条件、历史情境、历史特点进行具体的思考,从而得出反映社会主义本质与变化规律的内容,形成了他关于社会主义的新的价值判断。霍布斯鲍姆的社会主义思想深植于对社会主义历史的考察之中。他在历史研究的过程中,凭借精神与思维上的自觉沉淀,形成了他自己独有的关于社会主义本义、结构要素、阶级组成、实践旨归、具体模式、演化规律的思想,表现出其深刻的历史意识。本文旨在对霍布斯鲍姆的社会主义思想进行整体性的研究。在梳理、把握和分析其思想观点的基础上,呈现其理论内涵的独特性、丰富性与价值性,以期形成对霍布斯鲍姆的社会主义思想较为系统而全面的认识,从而揭示其现实意义以及之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启发。遵循这一基本框架,本文的逻辑结构分为七个部分:导论部分首先整理和介绍了霍布斯鲍姆的生平及学术历程,对他的人生经历、学术特征和着述情况作了详细的概括与总结,意在揭示其生命历程与思想主张间的关联。其次阐述了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必要性,说明主题的价值。接着论述了与之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呈示出国内外学者对此议题的前沿性观点,对他们所涉及的认知、旨趣和思想有一个清晰的了解,进而在分析的基础上形成本论文研究的主题。最后阐明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力求突出理论视野的独特性,指出研究领域的空白,回答本文在哪些地方、维度和层面上做了何种创新工作。第一章分析了霍布斯鲍姆历史反思的社会主义思想的渊源。首先,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和历史分析直接来源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科学社会主义的分析进路和立场所表达的内容成为影响其思想形成的主要因素。其次,霍布斯鲍姆生平受到苏联社会主义发展过程的影响,其思想充斥着对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批判吸收。再次,霍布斯鲍姆不仅以唯物史观作为认识论依据,还吸取了法国年鉴学派的“总体史观”的历史分析方法,二者共同构成了他关于社会主义史学研究活动的基本特点。另外,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卢卡奇与葛兰西,为他提供了阶级分析与政治理论的新视角和新理念。最后,英国新马克思主义的学术研究氛围、英国工人阶级不断变动中的实践历程,启发了霍布斯鲍姆关于社会主义分析与判断的新理路,促使他根据新的具体形势修正自己的思想。第二章释读了霍布斯鲍姆对于社会主义本体的结构性反思,即在霍布斯鲍姆的视阈中,回答了社会主义的本体具有哪些层次上的内容,内容间的关系和逻辑结构是什么,以及需要对其进行怎样的反思。霍布斯鲍姆从“社会主义”这一名词出发,探究了社会主义的演变历史,指出社会主义最早是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意识而存在的,其后在与马克思主义和雅各宾派政治传统的相融下,发展成为一种政治力量,它的意识形态、物质依托和制度要求指向了它的实践旨归。本章对霍布斯鲍姆眼中的社会主义本体,以及在本体阐述过程中表现出的结构性反思进行了逻辑归纳,阐明社会主义的精神本体——本义、物质依据本体——无产阶级为代表的人民群众以及国家、价值本体——制度实践的目标皈依,共同构成了霍布斯鲍姆社会主义思想的本体结构。同时,通过他关于社会主义本体内涵及其演变过程的历史描述,形成对社会主义本体结构的概念与功能界定,继而体现了霍布斯鲍姆对社会主义本体结构的反思性过程。第三章论述了霍布斯鲍姆从社会主义的本体出发,对社会主义的转向与趋势进行的现实反思,阐明与分析了他对于社会主义思潮以及运动发生重大变化的解释观点。在20世纪中后期,社会主义的传统物质论据受到削减,社会主义的结构标准被弱化,霍布斯鲍姆剖析了造成此种状况的原因。同时,对于潜藏着社会主义因子而又区别于苏联国家模式的其他社会形态——社会民主主义、东西方政治文明的有机结合、拉丁美洲的社会主义模式等,霍布斯鲍姆都进行了动态的、历史的分析。此外,霍布斯鲍姆以其全球化的视野,阐释了经济一体化、科技跃升和大众文化对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具有的意义。通过研究,本章得出了霍布斯鲍姆对于社会主义变化和趋势的反思性认识,基本形成了对他社会主义思想的整体理解。第四章阐述了霍布斯鲍姆在社会主义新的转变、演化之际,对全球化时代下的社会主义所进行的价值评估与反思的思想。20世纪末,社会主义运动在世界范围内遭受重大挫折,这使得霍布斯鲍姆对社会主义的功能、机制和现实表现进行再评价,以探索社会主义新的时代解释力。他认为,第一,民族国家和民族事业最终要走向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价值在于它是民族等关联事物的最终归宿;第二,在新的时期里,社会主义在社会异化、生态危机等资本主义的现代性后果方面,具有比以往更加充分的说服性和批判效力;第三,社会主义在资源配置、消除贫富分化方面依然是当今社会最主要的力量。本章霍布斯鲍姆在新形势下关于社会主义价值的重估进行的分析,突出了他对社会主义的理论现状和应用前景所做出的拓展性努力。第五章主要考察了霍布斯鲍姆对社会主义进行过程分析和反思后的启益,分析了其之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启迪。世纪之交,霍布斯鲍姆在一些关乎社会主义实际运作的焦点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与观点,并期许社会主义者应当重视这些问题。本章在分析这些论点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挖掘霍布斯鲍姆的社会主义思想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作用。最后一部分为全文的结语。这部分在对全文主旨思想、逻辑框架等概括总结的基础上,对当今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总括,突出了霍布斯鲍姆社会主义思想具有的历史反思性以及关照现实与未来的生命力。同时,重申了霍布斯鲍姆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内核,对霍布斯鲍姆的哲学遗产进行了评价,陈述并分析了他关于社会主义的追问以及留给后人探索的部分,呈现了其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时代价值。全文基于逻辑和时间的双向线索,通过紧紧围绕霍布斯鲍姆社会主义理论展开,在深入解析其思想的脉络、社会主义要素、内容、结构和动力机制的本真求索中,探寻霍布斯鲍姆理论观点的特征、逻辑与要旨,形成了较为系统全面的历史反思意识下的社会主义思想。霍布斯鲍姆以历史反思为导引的思维方式,使他致力于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整体链条中看待一切复杂事物的联系,表达出连续性的历史态度,展现了他对社会主义理论及现实运动的历史化宏观审视。正因如此,在我们看来,他的社会主义理论表现出鲜明而独特的两大核心内涵:其一,社会主义是立足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历史认识活动,它以诠释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的方式,超越了资本主义的时代局限性,反映了人类对于历史事实和世界本质的把握能力。其二,人类关于社会主义的历史反思不仅是一种思维认识环节,还扩展为人类以社会主义的意识来继承历史、创造历史的实践能力。正是在此能力下,人类确证了自身的历史主体性,加深了对于客观世界的作用程度,使历史认识具备了宏观的社会意义。霍布斯鲍姆关于社会主义的思想与分析研究方法,体现出了霍布斯鲍姆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的新思维和新特质,是其社会主义的价值主张和马克思主义精神品质的实践追求的展现,这为我们推进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可供辩证吸收的理论。
邴波[3](2020)在《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国家形象建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现代国家体系中,国家形象的建构关乎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与声誉。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其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如何建构中国国家形象已经成为中国崛起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并将深刻影响中国的内政外交及国际地位。作为国家形象的重要体现,新疆的独特地缘及多元文化所塑造的新疆形象对建构国家形象的意义重大。而在中国电影中占据独特地位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是参与建构新疆形象乃至国家形象的一支重要力量,它不仅重塑了人们对新疆少数民族的文化想象,而且成为建设中国政治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国家形象认知具有多维性,从文化维度来看,建构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基础之上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国家理想与现实中“和谐中国”建设目标相融合的产物。建构与传播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既有利于国内各民族确立文化共同体,又与中国和平崛起的东方大国形象相一致。本文主要以1949年以来中国大陆生产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为研究对象。通过文本细读、田野调查、史论结合等方法,结合文艺学、电影学、文化人类学、影视民俗学、影视传播学等理论,将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历程与国家形象的生产、传播、影像化变迁相结合,分析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如何塑造与传播国家形象的不同侧面,挖掘电影译制、发行、放映、“走出去”、获奖对国家形象传播的重要意义,重点探究空间、性别、导演及民俗如何建构理想化的国家形象,思考国家形象的影像化建构及传播策略。通过这一研究,一方面对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60余年的发展历程进行总结,另一方面发现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塑造国家形象的内在表现规律,为其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走出去”提供理论支持。全文主要内容分为三大板块:绪论、正文和结语,正文又分为四个方面,即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生产与传播、表达、策略,重点在于生产、传播及表达。绪论部分是全文的引言,阐释本选题的背景、意义和价值,概述本文的研究中心,界定相关概念和梳理文献,阐明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章是全文的理论基础建构部分。通过新疆形象与国家形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与“和谐中国”国家形象、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之间的内在关联,阐明建构新疆形象对国家形象的意义,为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建构国家形象提供理论支持。第二章是文章的历史回顾部分。梳理了社会历史语境中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生产、传播及国家形象的影像变迁。依据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生产的时代烙印,将国家形象的影像生产与传播分为“新中国”(1949—1966)奠基期、“新时期”(1977—1999)拓展期及“新世纪”(2000年以来)繁荣期三个阶段,探讨各阶段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生产、传播及国家形象的演变轨迹,指出国家形象塑造与各时期社会政治、文化、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事实,其建构过程既是对历史的追寻,也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第三章到第六章是论文重点展开部分。采取文本分析法,定位不同变量空间、性别、导演及民俗在国家形象形成中的作用和地位,且分别展开论述:第三章借鉴媒介地理学、文化地理学及生态人类学的“空间”理论挖掘地理空间、地理景观及生态空间意义上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空间表达意义上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以多向度方式展示了国家形象,使观众可以通过空间认同获得国家归属感。第四章借鉴性别理论,通过不同历史时期的性别观念和两性生存境遇的差异性分析,展示性别与国家形象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从性别话语系统中透视国家形象的塑造策略。第五章借鉴身份理论,探讨文化传统及民族身份多元化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导演,如何在中华文化的长期浸染下,通过文化互动实现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存,以作品中导演的家国情怀及融化于叙事中的家国同构模式实现对国家的认同,完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坚守者的导演形象塑造,从而表现出鲜明的一体化倾向。第六章借鉴文化人类学及影视民俗学相关理论,将影视民俗表达的多元一体作为建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的重要内容,“多元化”侧重于各少数民族电影的繁荣发展与同一少数民族电影中不同类型(物质、社会、精神)民俗文化的多层展演,而挖掘民俗和谐文化因素及以集体记忆方式建构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记忆则成为实现民俗文化“一体化”表达的有效途径。第七章针对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建构及传播国家形象上出现的问题,提出影像化建构及传播策略。新疆的特殊地缘性决定了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一直是维护“民族团结”与“稳定”的意识形态主战场,要考虑如何将“战场”与“市场”有机融合,最大限度回归电影产业的本质属性。因此针对电影在影像化建构及传播方面存在的不足,分别从创作者与传播者的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即从创作者来说要提升内容质量,书写真实新疆故事,汇聚新疆正能量;从传播者来说,架设好电影桥梁,传播和谐国家形象。结论部分是全文的总结部分。对全文作出总结,展望未来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且对实现国家形象的理想化表达提出遵循或借鉴的原则。
耿锐[4](2020)在《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及教育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马克思主义认同问题,一直是我国意识形态建设领域的基本命题。广大民众,特别是大学生群体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程度,是关涉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稳定的根本问题。对认同问题的关注,本质上是聚焦教育有效性问题。大学生能否通过教育对马克思主义形成价值认同,是衡量理论教育是否有效的核心点位。改革开放40余年来,随着国内国际形势日趋复杂,意识形态领域的变化也日渐深刻,如何通过马克思主义认同问题的研究夯实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成为了时代赋予认同问题研究的全新使命。尽管理论界围绕“马克思主义认同”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由于缺少对概念本身的前提性梳理,使相关研究在范式上存在一定的混乱和泛化现象。这导致围绕这一概念展开的研究总是在不同理论视角间往复,彼此之间难以相互印证和支撑。为了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这一状况,论文将以前提性的概念梳理为逻辑起点,以当代大学生这一特殊对象群体的思想认同特点为基础,以调查研究为数据支撑,系统分析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生成机理和教育策略。为了使研究更切近研究主题,论文首先从概念层面分析了马克思主义认同的本质内涵。马克思主义认同相关研究之所以在范式上混乱,在于认同概念的复杂性。其在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中均有完全不同的理论视角。论文认为,在马克思主义认同的概念中,不能简单引用哲学、心理学或社会学视域下的认同概念。如果用“我是谁”的问题来概括认同概念,则本文视角下的认同即不仅是哲学中对“是”的同一性追问,也不仅是心理学中对“我”的主观选择,亦不仅是社会学中对“谁”的社会形塑,而是“我是谁”的辩证统一,是连接自我和社会的,超越外在现象的,通过理性跃升形成的价值认同。在此基础上,马克思主义作为真理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独特理论体系,其认同不能停留在直观的知识和情感层面,而是在此二者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从客观知识跃升为理性的价值认识过程。在本质内涵梳理之后,论文进一步探讨了本次研究的对象,即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理论认同特点问题。当代大学生的独有特点是时代特点与大学生群体性特点综合作用的结果。论文认为,在“多”样的社会环境变化背后,源自于“一”的基础性作用,即现代性冲击导致的精神生活物化。在此背景下,当代大学生思想理论认同呈现出较以往时代更为明显的矛盾性、表象性和过渡性等特点,这一方面使当代大学生思想理论认同的形成更为艰难,另一方面也赋予了他们对思想理论独特的价值需求。当代特殊的社会环境不仅使马克思主义认同教育出现了新的难点,也内在生成了破解难题的突破点,对难点的剖析和突破点的揭示是论文研究的重要基础。经过客观的调查研究,论文对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研判,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机理。论文认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内在结构是随着社会环境变化而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变化内在规定了每一个时代特定的理论认同路径。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知识获取层面摆脱了对课程教育的依赖,且大学生通过自主实践形成价值认同的难度增大,使“问题”辨析过程在课程教育中体现出时代特有的不可替代性。马克思主义认同教育唯有在结构上与当代社会环境的内在规定性相匹配,突出“问题”辨析的独特地位,方能从根本上提升教育的有效性。鉴于以上分析,论文提出了基于“问题导向”的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教育策略。马克思主义认同教育是一个“主体间性”的实现过程,既要保持教育内容的理论性和辩证性,也要充分关注受教育者的主观性和普及性。一方面,将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以“问题”辨析的方式呈现,引导大学生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论证方法和思维逻辑分析和观察理论观点和社会现状;另一方面,通过话语和环境建构的柔化作用,使“问题”辨析过程以大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呈现出来。唯有使大学生通过认同教育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的论证方法,并运用其观察和解决现实问题,才实现了马克思主义认同教育的目的。
姜汪维[5](2020)在《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文艺理念研究》文中认为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将文艺工作纳入党领导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的总体事业,借助文艺工作载体,发挥文艺作品教育、感召和激励人的作用,帮助人民群众形成革命和建设事业所需的信仰、情感和意志,进而转化为实际行动,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和党领导文艺工作的重要方面。那么,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是什么?什么样的文艺最能代表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要求?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有人从客观世界中去寻找,有人从主观世界中去寻找。无论选择哪条路向,其回答始终脱离了现实的人及其实践活动,因而是片面的。由于这一问题只存在于人的世界当中,所以,文艺的本质问题实质上是文艺与人的关系问题,即文艺为什么人以及如何为人的问题。换言之,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决不是由文艺本身所决定的,它来自于现实的人即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的需要。马克思主义就这样把对文艺本质的追问转换成了社会历史问题,将其置于人的现实社会及其历史运动之中来考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文艺和文艺工作置于我国和世界大势中来审视,明确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繁荣兴盛。文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坚定文化自信、振奋民族精神、推动文化创新发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具有自身独特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也就涉及到一个重要问题: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要求是什么?本文认为,“以人民为中心”即是对这一问题的明确回答,这也正是习近平关于文艺和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的核心理念。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文艺理念既坚持了党关于文艺工作的人民立场,又显示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具有强烈的问题导向和现实意义,同时还与其个人文化素养、从政经历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本研究以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文艺理念为研究对象,形成全文的总体框架:绪论部分主要就本选题的问题缘起、研究意义和研究现状等内容进行了较为深入细致的文献梳理与理论评析,明晰了研究思路和方法,并对相关概念、本研究的创新点及重难点进行了必要的阐释。第一章主要阐述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文艺理念产生的思想基础与理论渊源。它以唯物史观为哲学基础,深入汲取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文艺与无产阶级革命、列宁关于“艺术属于人民”以及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文艺与人民关系论述的精髓。这是全面分析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文艺理念的逻辑前提。第二章主要讨论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文艺理念产生和形成所基于的历史经验、时代条件及其形成过程。这一理念不仅汲取了党领导文艺工作的历史经验,而且是时代条件、个人因素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它孕育于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萌芽于正定任上文化为民的初步实践、发展于福建从政期间对人民“摆脱贫困”过程中文化作用的集中探索、基本形成于浙江任职期间关于建设文化大省的一系列理论与实践之中。党的十八大之后,该理念以成熟的、完整的、系统的形式进一步深化发展。第三章主要以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党的十九大报告以及其他关于文艺和文化的相关论述为基本文献依据,对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文艺理念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归纳,将其概括为五个方面:一是以人民伟大事业需要文艺的繁荣兴盛为主要内容的地位论;二是以社会主义文艺本质是人民的文艺为主要内容的本质论;三是以中国精神是人民文艺的灵魂为主要内容的灵魂论;四是以推动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创新论;五是以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为主要内容的组织论。第四章主要从文艺与市场、文艺与历史、文艺与价值这三对关系讨论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文艺理念的问题指向及其理论贡献。针对文艺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的问题,习近平明确指出“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提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等理念,为正确解决文艺与市场的矛盾关系指明了方向;针对文艺领域历史虚无主义的倾向,习近平明确反对并坚决制止,提出“树立正确历史观,尊重历史、按照艺术规律呈现的艺术化的历史”等主张,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总体思路;针对文艺“价值观缺失”、“去价值化”等问题,习近平提出要以中国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要求文艺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独特作用。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文艺理念正是以当前文艺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导向,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发现、认识和分析问题,才形成了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艺理论的最新成果。第五章主要从深化文艺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推动优秀文艺走出去三个方面探讨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文艺理念的实践意义。首先,激活文艺发展和创造活力,需要深化文艺体制机制改革,才能不断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文艺产品和服务。这其中的关键是改变工作思路,完成从单一的行政管理到政府、市场和社会在文化领域的协同共治的转变。其次,建立健全现代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共享文艺发展成果。这需要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从供给侧改革的角度提高文艺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精准供给,化解供需的结构性矛盾。最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文化市场,推动优秀文艺走出去。这需要依托“一带一路”平台,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形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结语部分对全文总体思路与逻辑脉络进行了简要回顾和总结,反思了当前研究尚未解决的主要问题和下一步探索的方向。在今后的学习和研究中,应进一步思考“以人民为中心”文艺理念在现实生活中的实践机制和演进规律,将诠释这一理念的主要内涵和激活这一理念的实践意义有机结合起来,在解决文艺现实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推进这一研究。
张晓[6](2019)在《马克思公共性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公共性”是指人与人之间共生共在、共建共享的一种社会属性。在当代,“公共性”已经成为广泛使用的词语,它既扬弃了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对立,又强调了实践交往过程中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马克思的经典着作中,虽没有对“公共性”概念作具体的界定,但从马克思所研究的问题和所处的立场来看,公共性就像一缕游丝串起了马克思在不同时期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关注。公共性的历史形态常常是研究者用来断言公共状态和评论当代“公共”得失的依据,同样,马克思也没有回避对这一问题的思索。从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主要内容来看,公共性首先是一种社会理想,它所反映的是人能够将公共价值转化为内在自身价值,实现平等交流与发展、人与人的和谐相处,以及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其次,公共性立足于人类自主创造、自为拥有的基础上展开了实践活动,彰显了共建、共享的公共价值,每个人都能在这种社会关系中自由全面的发展;最后,马克思公共性思想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反思与批判不再是简单的控诉,而是从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实证分析中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可见,马克思公共性思想是以人与社会的互动为研究基点,以客观真实的人类劳动、分工、交换为存在基础,以公共利益的实现为核心,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旨归,引导并规范着未来社会的实践图式。本文沿着“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由何而来?什么是马克思公共性思想?马克思公共性思想有何意义?”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价值逻辑层层递进全景式地铺开研究马克思公共性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第一章是绪论部分,对文章做先导说明。首先,从个人、社会、国家的不同主体的公共性问题进行阐发,凸显研究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并从实践和理论的双重维度,互证、互补地阐释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研究意义。其次,梳理国内外学者对这一论题的具体研究情况,进一步了解马克思公共性思想已有的研究视域、研究重点、研究层次、研究方法等,以期把握现有的研究方向及其存在的问题和研究趋势。最后,阐明“公共性”、“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核心概念及相关的理论范畴,为全文中“公共性”、“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等概念的应用做铺垫。第二章从历史维度对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源头进行梳理。公共性是以何种历史样态得以呈现,马克思公共性思想对以往公共性思想的承继与扬弃体现在哪些方面构成本章讨论的重点;从当下的视角来看待马克思以前的公共性思想可谓是研究历史的历史,因而,想要全面地理解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来源,就需要对马克思生活的时代做详细的分析,由此了解马克思是在何种社会环境下萌生、形成和发展了公共性思想。本文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是全文的精髓部分,主要承担“马克思公共性思想是什么”的重要论述。第三章依托马克思的经典文本,梳理与归纳了“公共性思想”是如何在马克思精辟的字里行间穿行与显现的,从酝酿走向发展的理路是如何清晰地展现的。第四章、第五章从本体论出发,阐释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思想内核与思想主题;从基本表现形式对马克思公共性思想所涵盖的主要内容进行解构与剖析;并从逻辑结构与主要特征两个研究视域由表及里、由整体到部分、由现实到理想,系统地、有机地、辩证地归纳与总结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第六章主要从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等方面阐述马克思公共性思想在当代视域下的价值与意义。在理论价值方面,不仅论述了马克思公共性思想与当代“公共性话语”对话过程中“在场”的时代性,而且阐述了马克思公共性思想在应对各种“公共性话语”交锋与冲突过程中凸显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实践价值方面,阐释了马克思公共性思想是如何回应与破解时代难题,完善经济策略、实现政治夙愿、达成文明共识的;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视野中,关注现代个人的生存境遇、协调社会发展的内在冲突、维护人类的共同利益。本文研究最终目标是揭示公共性作为马克思思想的重要维度与当代价值。具体目标:其一,厘清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基本内涵。通过对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精神实质、主要表现形式的归纳与总结,多维度、全景式的概括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主要内容;其二,在新的实践语境、现实语境中给予马克思公共性思想新的解读,彰显马克思公共性思想旺盛的生命力;其三,尝试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价值逻辑层层架构,构建一个整体的、系统的“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研究体系。
杨洋[7](2019)在《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意识形态,作为一种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想学说和价值观念体系,事关一个国家的主权安全与政权兴衰,构成着一个民族的道德理想和精神信仰,是当前历史阶段任何社会制度都难以回避和逾越的话题。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互联网的诞生带来了信息传播的革命性转变,网络空间作为一种虚拟与现实交融的全景场域,不仅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对国家意识形态建设产生了巨大影响。当前,网络空间已成为意识形态交锋的最前沿阵地,如何建构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成为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对于拥有政治权力的统治阶级而言,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并不是他们能否获得发声权利的问题,而是其发声能不能为他人所信,是否能够对他人思想行为产生特定的预期影响。由此可以认为,“意识形态话语权”是一种通过话语资源控制与运用来表达统治阶级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政治立场并获得解释、规范和指导社会生活发展的权力;是一种能够促使人们自觉信服和认同统治阶级所主导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的权威;是一种能够科学运用意识形态话语资源以充分发挥其权力效能进而促成话语权威有效实现的能力。与之相对应,分别代表了“应该说什么”“说了有人信”“会不会说”,合为一体即“说话算不算数”。并且,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生成机理有其内在规定性,表现为自身系统各部分结构性要素彼此之间的有效衔接嵌合,才能保证完整话语传播链条的形成,即“话语主体”“话语载体”“话语受众”三大核心要素。作为一种“元理论”支撑,回溯经典马克思主义语境下的“意识形态话语权”思想,可提炼出五重逻辑内涵。其一,“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而话语作为语言和思想的结合体,不仅是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生成前提,更是理解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出发点。其二,意识形态话语权根本立场,是以实现长期保持统治阶级在物质生产资料和社会生产关系中占有绝对优势地位为根本目的。其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本质特征,即通过一系列抽象而普遍性的话语系统替代并遮蔽真实的权力关系。其四,在批判中“用理论说服人”和武装群众是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主要手段。其五,精神生产中的“意识形态阶层”,作为推动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主体力量,在迈向共产主义的中间过渡环节由于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策略的阶段性适应调整和客观性现实需要,仍然需要无产阶级的思想家、理论家和文化工作者。当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遭遇网络空间这一时代境遇,实际上是现实社会中的意识形态问题在虚拟空间中的延伸。在国际网络场域中,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信息技术先发优势持续推行话语霸权和文化扩张战略,不断冲击我国网络空间主权边界。伴随近年来国内社会利益格局的分化,多样化社会思潮在网络空间以一种崭新的话语范式和批评者的姿态出现,挑战着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传播秩序。对于网络公众而言,新媒体技术的赋权使普通个体发起社会动员成为一种可能,传统条件下一些现实中无法妥善解决的矛盾冲突与利益诉求极易在网络空间引发抗争动员行为,侵蚀政府权威和执政公信力。此外,资本与科技的“合谋”在某种意义上越来越成为控制人的异己力量,受资本逻辑影响,网络空间出现了信息传播秩序失范、网络舆论和文化生产被外资渗透、以及网民精神空间被资本侵蚀消弭等不良现状。鉴于我国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面临的现实依据,首先,对于话语主体而言,在总体应对思路上,一是要认清互联网是事关长期执政的最大变量,二是要严格落实“两个巩固”根本任务,三是要善于把握活力与有序、建设与斗争、继承与创新、党性与人民性以及“时、度、效”的辩证统一原则。继而,通过不断增强党和政府在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中的领导能力和治理能力、重点抓好网上舆论引导工作、规导抗争型网络政治动员、规制网络空间资本逻辑等措施来强化党和政府的网络执政能力,并持续强化党政领导干部的主体责任与互联网思维、抓好意识形态工作专职队伍这支主力军、推动网络空间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新格局的形成。其次,在话语载体创新方面,一是做好话语体系这一内容载体的创新,不仅要面向“中国问题”设置话语主题、立足“中国实践”丰富话语内涵、讲好“中国故事”凸显话语风格,还要努力促进学术理论话语的通俗化、增强公共政策话语的可读性、加大日常生活话语的嵌入化。二是发展多样化渠道的传播载体形式,搭建融合性和立体式的网络媒介平台体系,搭建海外传播载体平台、完善互联网信息技术载体、发挥好优质网络文化产品的传播载体功能。最后,建立受众本位为目标指向的话语传播思维,必须要做好网络用户的受众分析。总体而言,在当前我国网民整体构成中,温和理性的中间阶层的比例呈增加趋势,而且网民的行为特征、思维方式以及社会心态等方面都呈现出新的变化,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在话语传播和话语效果评估中的有效运用,对于实现意识形态话语的精准靶向传播十分必要。
王玉玉[8](2019)在《批判·改造·重构—“十七年”时期革命历史电影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1949—1966)时期的电影创作中,革命历史电影在规模、数量、整体质量和实际影响等方面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它们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历史进行了影视化的呈现,同时也形成了几代人关于革命历史的深刻记忆。然而,电影又因其传播的有效性、迅速性、通俗易懂性等特点,使得它和其他文艺样式相比,身上要背负起更加沉重的政治文化使命,承担着为新政权建构历史合法性的重任。本论文研究的重点不在于对文本内涵的重新解读,而是另辟蹊径,重点考察这些影视文本在批判话语下和体制写作中的生成过程以及其叙事走向。本论文正文部分由四个章节组成。第一章通过分析革命历史电影的生成语境,旨在寻找革命历史电影的合目的性,进而深入剖析革命历史电影的述史动机与意义旨归所在。第二章为批判话语下的革命历史电影,1949-1966年的中国被认为是政治权利话语高于一切的“十七年”,本章节通过研究该时期频繁地政治批判运动对电影领域各方面的冲击和影响,进而通过“银幕角色”和“历史真实”两方面来分析革命历史电影的叙事走向。第三章为体制写作中的革命历史电影,本章节一方面分析“十七年”电影体制的逐渐形成和完善对电影事业的影响,另一方面选取“农民形象”和“电影改编”两个角度来展现革命历史电影在电影体制中组织叙事的契约书写原则。第四章为“十七年”时期革命历史电影的经验教训,主要通过研究这一时期革命历史电影创作的特殊性,总结其革命历史经验和历史规律,得出历史教训,进而为当代中国电影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金飞[9](2018)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中国网络舆情管理研究》文中提出网络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改变了媒体形态,拓展了舆论空间,增进了意愿表达,对传统的舆论格局和传播理论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新的舆论生态环境下,如何引导好网络舆论,管理好网络舆情,已成为考验当前党和政府治国理政,提升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科学的理论内涵、正确的价值导向以及与时俱进的内在品质决定了它不仅是传统主流媒体新闻舆论活动的理论基础,而且对当前网络新媒体环境下的舆情管理也同样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指导价值。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理论基础,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跨学科研究法和系统研究法等多种方法,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主要内容、网络舆情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原因以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网络舆情管理的内在关联,指导的基本原则、基本策略和基本方法进行了梳理和探索。第一章主要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进行了概述。从实践与理论二个维度,概述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从创立、发展到中国化的基本历程,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主要内容:自由观、真实观、党性观、人才观以及监督观、效益观等,并就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历史地位与现实意蕴进行了分析,为当前我国网络舆情的管理找准了基本的理论依据。第二章对当前中国网络舆情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网络社会的发展和新媒体技术的应用,网络舆情已成为搅动当前中国网络舆论场域秩序的主要形态,因此,对网络舆情及其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就成为了本文研究立意的基本出发点和立足点。本章第一节主要有两部分内容。首先是对当前学界关于网络舆情内涵的几种不同观点进行了梳理,并结合网络舆情与社会舆情的异同对网络舆情的定义进行了明晰,随后逐一分析了网络舆情的构成要素,为探讨网络舆情的管理提供了研究前提。其次是对中国网络舆情管理的内涵与定义进行了明确,并结合中国网络舆情管理实际,分析了当前中国开展网络舆情管理的现实条件和已有成效。本章第二节围绕当前中国网络舆情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探讨。笔者从网络舆情管理的主体、方式、制度、对象、机制、环境六个方面剖析了存在的问题,并重点从网络舆情管理的主客体两个层面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分析发现,影响管理主体方面的原因主要有:管理理念的偏差、管理人才的缺乏和媒体公信力的弱化;客体方面的原因主要有:舆情主体自由度的增强、舆情话语体系的分野、舆情信息传播的新特点和多元价值文化的冲突。第三章到第六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这部分内容从马克思主义新闻的自由观、真实观、党性观与人才观四个方面,论述了其作为指导中国网络舆情管理的根本依据、必然逻辑、基本立场和关键力量的具体内容,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理论与当前网络舆情管理的具体实践结合,论证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当前中国网络舆情管理的必要性、可能性和可行性。第三章分析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自由观作为指导网络舆情管理根本依据的内容。新闻自由观是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核心和基础,是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书报审查制度的斗争中不断发展起来的关于新闻、言论、出版自由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新闻自由观指出:新闻自由是一切自由和权利的基础,它是公民社会权利的重要内容,也是主体交往自由的主要形态,它既是一种法定的自由,又是开展舆论监督的社会公器。因此,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自由观为根本指导依据为开展网络舆情管理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滋养与实践指导。它确认了舆情主体的自由表达权力,明确了舆情主体的自由表达限度,强调了新闻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建构了舆情主体的公共理性精神。第四章从马克思主义新闻真实观的角度探讨了网络舆情的管理。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但新闻的真实性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新闻舆论工作者的价值判断、政治倾向、主观认知和客观条件的限制等等,这也决定了新闻真实具有再现性、有限性、整体性、过程性和即时性的特点。对此,笔者从舆情传播的基本构成要素入手,结合马克思主义新闻真实观的具体内容和特点,认为传播源流的信息真实是网络舆情管理的逻辑前提,传播受众的认知真实是网络舆情管理的逻辑指向,传播媒介的把关过滤是网络舆情管理的逻辑关键,传播环境的真实氛围是网络舆情管理的逻辑要求。第五章从新闻的党性与社会性、真实性、自由性的关系着手,探讨了马克思主义新闻党性观的内涵,论证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结合马克思主义新闻党性观的具体内涵和要求,笔者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新闻党性观指导网络舆情管理服务大局、正面引导、实事求是、创新方式等六大原则,并重点从马克思主义新闻党性观主导网络舆情管理思维的转变、管理内容的规范、管理策略的调整三个层面进行了具体论述。第六章对马克思主义新闻人才观的基本内容进行系统梳理,总结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舆论工作者的主体特征和社会功能,明确了网络舆情管理的基本依靠力量和基本抓手。网络环境下,马克思主义新闻舆论工作者在信息服务与监督、文化传承与引领、社会聚合与稳定、媒介管理与融合等方面的社会功能有了新的拓展,已成为决定网络舆情管理成败的关键力量。对此,笔者从创设正向舆论环境,发挥积极把关作用,引领主体价值取向,增进言论理性表达,促进媒介全面融合等方面探讨了其发挥舆情管理主体作用的途径。第七章从方法论的角度进行了分析。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仅为网络舆情管理提供了理论指导,还为具体的网络舆情管理实践活动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支持。本文从原则、策略和方法三个层面,由抽象到具体、由理论到实践展开了探讨,以期为我国网络舆情的有效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与思考。最后一部分为本文的结论。这部分内容在前面的研究基础上,以“为何管”,“管什么”以及“怎样管”为主线进行了总结与回顾,进一步明确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网络舆情管理的必要性、可能性与可行性,回应了论文的研究主旨。同时也指出了论文研究的缺憾和不足,为后续研究指明了方向。
黄本亮[10](2018)在《从民间出走到返归乡土—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嬗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发展可谓精彩纷呈。其间,民间剪纸艺术生存的农耕文化土壤以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巨变,为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嬗变搭建了立体文化生态,并推动其产生亦步亦趋的变化。论文研究融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图像学方法等于一体,对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嬗变进行了整体性研究。行文在理嬗变脉络、析嬗变动因、观嬗变走向、汇嬗变经验、辨嬗变隐忧的同时,也揭示了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嬗变与民间文化价值转向在历史和逻辑两个向度的复杂性关联与互动。这不仅将中国民间剪纸在各个时期散落的历史碎片串起,也为当下民间剪纸艺术发展提供了现实语境和实践参照。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嬗变与百年中国社会变迁纠结跌宕。清末民初是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文化生态突变的时代。在内部社会变革、外来文化渗透和民间文化启蒙中,民间剪纸艺术生存空间发生新变,教育传承方式开始肇始,应用载体逐渐出新,审美特征发生转轨。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中国民间剪纸艺术迈出从民间出走的步伐。随后,在延安文艺运动、新中国手工业合作化运动和“文革”三种意识形态征召下,民间剪纸艺术表现出与政治意识形态的紧密关联,这一方面推动民间剪纸艺术呈现现实主义审美转向,另一方面也逐步使民间剪纸游离民间文化本体。这种过度依附政治征召的发展路径,在改革开放语境中被剥离。改革开放后,中国传统民间剪纸艺术快速复苏,不仅民间剪纸艺术活动全面展开,而且传统民间剪纸艺术审美旨趣开始回归,甚至民间剪纸开始作为一种独立艺术样式登上了历史舞台,并确立其审美独立性。其间,虽然中国民间剪纸艺术重返百花齐放之状,但也渐显绘画化倾向。学者对民间剪纸艺术绘画化倾向展开了及时反拨,短暂守护了复苏成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不仅民间剪纸艺术依附的农耕文化十壤加速消逝,而且民间剪纸艺术在逢迎市场的调适中不断抛弃自身文化内核。在经济利诱下,作为生产消费的民间剪纸在逢迎市场的过程中开始呈现同质化倾向。市场经济时代民间剪纸艺术文化生态巨变推动其呈现整体衰微之势。进入21世纪,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发展成果在此汇聚。同时,生存困境中的民间剪纸也迎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时代契机。民间剪纸艺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中开始文化赋值,并渐显文化重塑之势与多态共生之状。综而释之,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嬗变经历了从民间出走到返归乡土的曲折历程。其间,民间剪纸艺术虽然经历了抽象化、工具化、符号化的存在状态,但最终寻回了民间文化本体地位。这既是民间剪纸文化内驱力的结果,也是民间文化自信的体现。因此,当下民间剪纸艺术发展应遵循民间文化自身规律,使其尽可能在自然状态下展现蓬勃生机。
二、社科期刊的商品属性与阶级属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社科期刊的商品属性与阶级属性(论文提纲范文)
(1)马克思国家观的实质内涵及其意义研究 ——以对资本主义国家观批判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指导教师对博士论文的评阅意见 |
评阅小组对博士论文的评阅意见 |
答辩决议书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1.3.1 创新之处 |
1.3.2 不足之处 |
1.4 研究方法与意义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意义 |
第2章 国家的源起 |
2.1 国家的现实来源 |
2.1.1 私有制的形成 |
2.1.2 阶级的出现 |
2.1.3 国家的产生 |
2.2 国家的历史嬗变 |
2.2.1 古希腊的正义城邦 |
2.2.2 古典自由主义的契约国家 |
2.2.3 德国古典哲学的理性国家 |
2.3 马克思国家观的提出 |
2.3.1 批判国家的现实状况 |
2.3.2 重构国家的价值逻辑 |
2.3.3 预测国家的未来走向 |
第3章 马克思国家观的实质内涵 |
3.1 私有财产到共有财产 |
3.1.1 私有财产的局限及其废除 |
3.1.2 私有财产源于外化劳动 |
3.1.3 否定私有财产作为社会原则 |
3.2 不平等到限制不平等范围内的平等 |
3.2.1 平等问题的本质是社会关系 |
3.2.2 不平等基于社会关系的必然独立化 |
3.2.3 新的平等依靠全面变革社会关系 |
3.3 市民社会到人类社会 |
3.3.1 市民社会只能指向局部的纯政治的革命 |
3.3.2 市民社会的本质是国家的活动 |
3.3.3 共产主义的调节与异己关系的消灭 |
第4章 资本主义国家观的本质及其批判 |
4.1 资本主义国家观的表征 |
4.1.1 虚幻民主的政权组织形式 |
4.1.2 表面合理的财产分配形式 |
4.1.3 实质垄断的精神生产形式 |
4.2 资本主义国家观的矛盾 |
4.2.1 阶级属性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 |
4.2.2 资本逻辑矛盾:资本增殖与雇佣劳动 |
4.2.3 社会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 |
4.3 资本主义国家观的本质 |
4.3.1 私有财产:作为国家正当的前提 |
4.3.2 政治制度:限制不平等范围内的平等 |
4.3.3 市民社会:国家存在的唯物主义基础 |
第5章 马克思国家观的历史指向 |
5.1 国家的必要条件 |
5.1.1 公共权力的特殊化的需要 |
5.1.2 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客观需要 |
5.1.3 对外抵御外敌的客观需要 |
5.2 国家的历史阐释 |
5.2.1 国家是市民社会的共同形式 |
5.2.2 国家是一种虚幻的共同体形式 |
5.2.3 国家是有组织的暴力 |
5.3 国家的消亡必然 |
5.3.1 国家消亡的前提 |
5.3.2 国家消亡的过渡 |
5.3.3 国家消亡的必然 |
第6章 马克思国家观的现代意义 |
6.1 马克思国家观的历史意义 |
6.1.1 阐明国家“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 |
6.1.2 揭露资产阶级国家的缺陷 |
6.1.3 指明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优势 |
6.2 马克思国家观的理论意义 |
6.2.1 为完善中国化马克思国家理论提供理论资源 |
6.2.2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科学指导 |
6.2.3 为治国理政提供重要方法论导向 |
6.3 马克思国家观的实践意义 |
6.3.1 发挥共产主义运动的指导作用 |
6.3.2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6.3.3 马克思国家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前进方向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
致谢 |
(2)艾瑞克·霍布斯鲍姆历史反思的社会主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霍布斯鲍姆生平及学术历程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思想渊源 |
1.1 科学社会主义的分析进路和立场 |
1.1.1 科学社会主义的分析进路 |
1.1.2 科学社会主义的立场 |
1.2 俄国-苏联社会主义思想的批判吸收 |
1.2.1 列宁主义的历史前瞻性 |
1.2.2 “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全能型政治经济体制 |
1.3 西方政治与历史思想的优秀成果 |
1.3.1 卢卡奇的阶级分析方法 |
1.3.2 葛兰西的政治理论 |
1.3.3 法国年鉴学派的“总体史观” |
1.4 英国新马克思主义学术传统和社会现实 |
1.4.1 英国新马克思主义的学术氛围 |
1.4.2 英国工人运动的实践历程 |
小结 |
第二章 社会主义本体的结构性反思 |
2.1 社会主义的本义 |
2.1.1 集体主义的道德原则 |
2.1.2 自由、平等和公正的价值判定 |
2.1.3 “社会为上”的理想社会形态观 |
2.2 社会主义的政治意蕴 |
2.2.1 社会主义运动的主体阐释 |
2.2.2 无产阶级国家专政的内涵 |
2.3 社会主义的实践旨归 |
2.3.1 充分发展生产力的社会制度 |
2.3.2 谋求人的解放的根本依托 |
小结 |
第三章 社会主义现实转向与趋势的反思 |
3.1 社会主义要素的嬗变 |
3.1.1 物质论据的削减 |
3.1.2 结构标准的弱化 |
3.2 社会主义潜在形态谛视 |
3.2.1 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 |
3.2.2 东西方政治文明的有机结合 |
3.2.3 拉丁美洲的社会主义曙光 |
3.3 全球化视野下的浪潮 |
3.3.1 经济一体化的突出作用 |
3.3.2 科技跃升的深远意义 |
3.3.3 大众文化的广泛影响 |
小结 |
第四章 全球化时代社会主义的价值反思 |
4.1 民族国家的历史使命 |
4.1.1 民族主义运动的发展脉向 |
4.1.2 民族事业的前景与希望 |
4.2 现代性后果的反思 |
4.2.1 复归人与自然的本真属性 |
4.2.2 财富分配的制度保障 |
小结 |
第五章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启迪 |
5.1 理性基础 |
5.1.1 把握社会历史的规律性 |
5.1.2 坚持群众路线,密切党群关系 |
5.2 目标导向 |
5.2.1 根植民族思考和世界格局的现代化建设 |
5.2.2 创立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博士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3)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国家形象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主要概念界定 |
三、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分析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现状分析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建构 |
第一节 新疆形象与国家形象 |
一、国家整体形象 |
二、新疆局部形象 |
第二节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 |
一、电影塑造国家形象 |
二、电影中的国家形象内涵 |
三、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 |
第二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生产与传播 |
第一节 新中国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奠基(1949—1966) |
一、奠基期国家形象的生产 |
二、奠基期国家形象的传播 |
第二节 新时期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拓展(1977—1999) |
一、拓展期国家形象的生产 |
二、拓展期国家形象的传播 |
第三节 新世纪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繁荣(2000年以来) |
一、繁荣期国家形象的生产 |
二、繁荣期国家形象的传播 |
第三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空间表达 |
第一节 “空间”概述 |
第二节 地理空间中的领土与边界 |
一、领土认同 |
二、地理形象 |
三、国防意识 |
第三节 地理景观中的城市与乡村 |
一、地理景观 |
二、城市与乡村 |
三、城市、乡村空间中的新疆与新疆的城市、乡村空间 |
第四节 生态空间中的绿洲与草原 |
一、生态空间、生态人类学与新疆生态空间 |
二、绿洲生态空间 |
三、草原生态空间 |
第四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性别表达 |
第一节 新中国的女性形象与男性形象 |
一、“被突出”与“被遮蔽”的女性形象 |
二、“被压抑”与“被潜藏”的男性形象 |
第二节 新时期的女性形象与男性形象 |
一、寻找女人 |
二、寻找男子汉 |
第三节 新世纪的女性形象与男性形象 |
一、多元化的女性形象 |
二、理想化的男性形象 |
第五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导演表达 |
第一节 多元化的导演形象 |
一、作为国家形象启蒙者与维护者的汉族导演形象 |
二、作为民族文化传承者与探索者的少数民族导演形象 |
三、文化互动 |
第二节 不同民族导演共同的“家国情怀”与“家国同构”叙事 |
一、家国情怀 |
二、家国同构叙事 |
第六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民俗表达 |
第一节 民俗与电影 |
一、民俗 |
二、影视民俗 |
三、影视民俗与国家形象 |
第二节 民俗文化的多元化表达 |
一、物质民俗文化 |
二、社会民俗文化 |
三、精神民俗文化 |
第三节 民俗文化的一体化表达 |
一、挖掘影视和谐文化因素 |
二、建构中华共有文化记忆 |
第七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影像化建构及传播策略 |
第一节 影像化建构及传播困境 |
一、内容创新不足 |
二、传播渠道障碍 |
三、“走出去”路途曲折 |
第二节 影像化建构及传播策略 |
一、书写真实新疆故事 |
二、传播和谐中国形象 |
结语 |
附录: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及教育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问题的源起与价值 |
(一)从“马克思主义认同”到“认同”作为特殊“思想理论”的“马克思主义” |
(二)“马克思主义认同”研究是热点问题、深层次问题、真实问题 |
(三)马克思主义认同问题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趋势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研究趋势和局限 |
三、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学理阐释 |
一、认同的本质内涵 |
(一)认同的哲学解释 |
(二)认同的心理学解释 |
(三)认同的社会学解释 |
(四)认同的本质探析 |
二、认同的一般性质 |
(一)内在的生成性 |
(二)内化的价值性 |
(三)认识的稳定性 |
(四)过程的实践性 |
三、思想理论认同的特性 |
(一)理论的彻底性 |
(二)内化的思想性 |
(三)价值的意识形态性 |
(四)观念的排他性 |
四、马克思主义认同的本质特性 |
(一)知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
(二)思想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
(三)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
(四)批判性与建构性的统一 |
第二章 当代大学生的时代特征及其思想理论认同特点 |
一、大学生群体的一般阶段性特征 |
(一)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阶段 |
(二)认识事物上理性与感性的交融震荡阶段 |
(三)情绪上稳定性与波动性并存阶段 |
(四)对社会生活态度上向往与忧虑并存阶段 |
(五)知识体系上从科普向科学转化的过渡阶段 |
二、当代大学生所处的现代性境遇 |
(一)社会转型期的震荡 |
(二)大众文化的冲刷 |
(三)多重社会思潮的冲击 |
(四)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催生的蜕变 |
(五)时代样态的现代性根源 |
三、当代大学生的时代性特征 |
(一)更浓重的自我意识和相对淡薄的集体意识 |
(二)更强烈的竞争意识和相对脆弱的抗挫能力 |
(三)丰富的人生体验和相对单薄的人生意义感 |
(四)较广阔的知识面和亟待提升的价值判断力 |
(五)社会参与较多但对社会生活认识不足 |
四、当代大学生思想理论认同的特点 |
(一)理论观点吸收途径多样,但动机趋向功利化 |
(二)理论情感接受情绪化更明显,且易受朋辈影响 |
(三)理论价值认同呈表象化倾向,但潜力巨大 |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认同的现实状况 |
一、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问题调查问卷设计 |
(一)调查对象 |
(二)调研内容 |
(三)调查方法 |
二、调研数据分析 |
(一)对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掌握情况 |
(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情感的接受情况 |
(三)对马克思主义内在价值的认同情况 |
三、从调研数据中把握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现状与问题 |
(一)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现状研判 |
(二)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问题分析 |
(三)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现状的归因分析 |
第四章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内在机理 |
一、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影响因素 |
(一)社会改革深化的阶段性特点 |
(二)网络信息的内在性质变化 |
(三)认同教育发展的现实状况 |
二、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变化机理 |
(一)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重心变化 |
(二)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认识反复 |
(三)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结构调整 |
(四)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发展趋势 |
三、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教育引导机理 |
(一)课内外联动的知识输入是教育引导的前提 |
(二)感染性氛围的营造是教育引导的情感保障 |
(三)深入浅出的逻辑演绎是引导认同生成的核心 |
(四)导向明确的社会实践是认同稳定的重要路径 |
第五章 基于“问题导向”的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教育策略 |
一、马克思主义认同教育面临的问题与“问题导向”教育策略的提出 |
(一)教育面临问题:特殊的体系逻辑与碎片逻辑之间的矛盾 |
(二)破题之处与“问题导向”策略的提出 |
(三)“问题导向”的教育理念转化 |
二、马克思主义认同教育的话语建构策略 |
(一)话语模式上从学术话语向生活话语转化 |
(二)表达方式上从显性话语向综合话语转化 |
(三)话语属性上从确证性话语向辩证性话语转化 |
三、马克思主义认同教育的价值建构策略 |
(一)对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与价值性进行贯通式推演 |
(二)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述进行历史性解读 |
(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进行时代性辨析 |
(四)对当代中国社会现状进行辩证性分析 |
四、马克思主义认同教育的环境建构策略 |
(一)高校意识形态环境建构 |
(二)社会意识形态环境建构 |
(三)网络意识形态环境构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5)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文艺理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内容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二)主要研究内容 |
五、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二)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文艺理念产生的思想基础与理论渊源 |
第一节 理论根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文艺与无产阶级关系的论述 |
一、唯物史观:考察文艺与无产阶级革命关系的哲学基础 |
二、文艺的历史使命:反映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
第二节 历史借鉴:列宁关于“艺术属于人民”的理论与实践 |
一、文艺的“党性原则”:文艺人民性的思想政治保证 |
二、“艺术属于人民”:社会主义文艺关于文艺与人民关系的根本要求 |
第三节 一脉相承:毛泽东关于文艺“为人民大众”的论述 |
一、文艺为人民大众 |
二、人民生活是文艺的唯一源泉 |
三、人民大众是文艺的评判者 |
第四节 直接依据:改革开放以来党的主要领导人关于文艺与人民关系的论述 |
一、邓小平: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
二、江泽民:“在人民的历史创造中进行艺术的创造,在人民的进步中造就艺术的进步” |
三、胡锦涛:“坚持以人为本,为人民书写、为人民放歌” |
第二章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文艺理念所基于的历史经验、时代条件及其形成过程 |
第一节 党领导人民发展文艺工作的历史经验 |
一、正确认识文艺的地位与作用,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基本立场 |
二、科学把握执政党在文艺建设中的角色,形成政府与市场、社会良性互动的合力 |
三、正确处理一元指导与文艺多样化发展之间的关系,保证文艺的健康发展 |
第二节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文艺理念提出的时代条件 |
一、经济条件:为人民享有精神文化生活提供物质基础 |
二、政治条件:为人民享有文化权利提供制度保障 |
三、文化条件:为人民文艺的发展厚植文化自信的土壤 |
四、社会条件:为人民享有文化成果、建设文化民生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
第三节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文艺理念的形成过程 |
一、准备期(1969—1975):梁家河“大学问”蕴含为民服务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
二、萌芽期(1982—1985):文化为民、惠民、兴民的初步实践 |
三、发展期(1985—2002):对人民“摆脱贫困”过程中文化作用的探索 |
四、成型期(2003—2007):“以人民为中心”文艺理念的初步成型 |
五、深化期(党的十八大之后):“以人民为中心”文艺理念的深化发展 |
第三章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文艺理念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地位论:人民伟大事业需要文艺的繁荣兴盛 |
一、文艺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文化资源 |
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文艺的繁荣兴盛 |
第二节 本质论:社会主义文艺本质是人民的文艺 |
一、社会主义文艺来源于人民 |
二、社会主义文艺服务于人民 |
三、社会主义文艺由人民评价 |
第三节 灵魂论:中国精神是人民文艺的灵魂 |
一、文艺塑造民族精神 |
二、文艺反映时代精神 |
三、运用文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第四节 创新论:推动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
一、“两创”是基于唯物史观对文化继承与创新关系的科学回答 |
二、正确处理两大关系,科学把握“两创”的思路方法 |
三、从历史阐释到实践应用,探索“两创”的具体途径 |
第五节 组织论: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 |
一、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根本保证 |
二、以文艺评论引领文艺高峰建设 |
余论 |
第四章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文艺理念的问题指向及其理论贡献 |
第一节 文艺与市场:服务人民还是服务资本? |
一、资本增殖与文艺发展的历史交集 |
二、三个不平衡:文艺与市场的矛盾及其实质 |
三、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
第二节 文艺与历史:尊重历史还是虚无历史? |
一、历史虚无主义在文艺领域的主要表现及危害 |
二、历史虚无主义向文艺领域渗透的原因分析 |
三、文艺领域历史虚无主义的理论谬误 |
四、坚持唯物史观,按照艺术规律呈现艺术化的历史 |
第三节 文艺与价值: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还是“去价值化”? |
一、文艺“去价值化”的主要表现及其产生原因 |
二、“去价值化”文艺观的理论谬误 |
三、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自律与他律的辩证统一 |
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艺价值构建 |
第五章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文艺理念的实践应用 |
第一节 深化文艺体制机制改革,为文艺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
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文艺体制机制改革的成效及启示 |
二、文艺体制机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 |
三、提升文艺工作治理水平,进一步释放文艺发展活力 |
第二节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共享文艺发展成果 |
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深刻变化 |
二、人民公平享有文化权利: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价值目标 |
三、人民需求与文化供给的不平衡不充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结构性矛盾 |
四、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供给侧改革 |
第三节 推动优秀文艺走出去,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
一、推动文艺走出去:国家对外战略要求与文艺内在规律的有机统一 |
二、文化走出去的成绩与大国地位不相匹配:文艺走出去的现状与困境 |
三、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精神:文艺走出去的内容建设和价值目标 |
四、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平台,进一步推动文艺走出去战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
(6)马克思公共性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 公共性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
1.3.1 公共性 |
1.3.2 公共性范畴 |
1.3.3 马克思公共性思想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
1.4 基本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点与重难点 |
1.5.1 研究的创新点 |
1.5.2 研究的重难点 |
第二章 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渊源 |
2.1 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历史背景 |
2.1.1 物质基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矛盾 |
2.1.2 政治基础: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确立 |
2.1.3 阶级基础:独立工人运动的兴起 |
2.1.4 科学基础: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发展 |
2.2 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理论渊源 |
2.2.1 古希腊的城邦公共精神 |
2.2.2 空想社会主义的公共理想 |
2.2.3 德国古典哲学的公共反思 |
2.2.4 近代自由主义的公共理念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形成过程 |
3.1 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探索阶段 |
3.1.1 《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差别》:自由公共精神的凸显 |
3.1.2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对公共政治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寻求 |
3.1.3 《论犹太人问题》:对公共权利与人的解放关系的思考 |
3.2 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形成阶段 |
3.2.1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私有制条件下公共利益的异化 |
3.2.2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
3.2.3 《德意志意识形态》:对“虚幻”公共性的批判 |
3.2.4 《共产党宣言》:对真实公共性——自由人联合体的追求 |
3.3 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发展阶段 |
3.3.1 《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对资产阶级私人利益的考察与批判 |
3.3.2 《法兰西内战》: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与公共制度 |
3.3.3 《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运行规律的揭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主要内容 |
4.1 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主题 |
4.1.1 何谓“公共性”? |
4.1.2 实现什么样的公共性? |
4.2 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精神实质 |
4.2.1 “公共人”的终极关怀 |
4.2.2 “共同活动方式”的方法诉求 |
4.2.3 世界公共性的历史生成 |
4.3 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表现形式 |
4.3.1 主体的公共性 |
4.3.2 实践的公共性 |
4.3.3 生活的公共性 |
4.3.4 向度的公共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逻辑结构与主要特征 |
5.1 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逻辑结构 |
5.1.1 逻辑起点:公共政治国家的应然之镜 |
5.1.2 逻辑场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实然之境 |
5.1.3 逻辑旨归:通向“共产主义”的必然之径 |
5.2 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主要特征 |
5.2.1 现实性与理想性的统一 |
5.2.2 自由性与全面性的统一 |
5.2.3 价值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
5.2.4 阶级性与人类性的统一 |
5.2.5 历史规定与终极指向的统一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当代价值 |
6.1 西方回响:马克思公共性思想对当代西方公共性思想的检视 |
6.1.1 当代西方公共性思想及其局限 |
6.1.2 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当代话语复归 |
6.2 中国践行:马克思公共性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遵循 |
6.2.1 经济策略:发展理念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完善 |
6.2.2 政治建设: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 |
6.2.3 文明共识:公民理性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
6.3 人类指引:马克思公共性思想为人类公共价值建构提供实践指南 |
6.3.1 关注现实个人的生存境遇 |
6.3.2 协调社会发展的内在冲突 |
6.3.3 维护人类利益的世界视野 |
6.4 本章小结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7)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视域的界定 |
1.2.1 网络:词意与流变 |
1.2.2 相关概念辨析 |
1.3 研究现状述评 |
1.3.1 “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基本内涵 |
1.3.2 关于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现状分析 |
1.3.3 关于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对策研究 |
1.3.4 对现有研究成果的评析与展望 |
1.4 研究的思路方法与可能创新 |
1.4.1 研究的基本思路 |
1.4.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4.3 可能的创新之处 |
1.4.4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理论之基 |
2.1 意识形态的本源追溯 |
2.1.1 回归哲学视域下的意识形态“虚假性”问题再审视 |
2.1.2 嵌入政治实践的意识形态 |
2.1.3 作为社会有机体要素的意识形态 |
2.1.4 意识形态概念的适用原则 |
2.2 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本体阐释 |
2.2.1 话语与话语权 |
2.2.2 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实质内涵 |
2.2.3 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结构要素 |
2.3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话语权思想的内生逻辑 |
2.3.1 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生成前提 |
2.3.2 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根本立场 |
2.3.3 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本质特征 |
2.3.4 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主要手段 |
2.3.5 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主体力量 |
第三章 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现实依据 |
3.1 形势任务:科学的思路判断 |
3.1.1 认清互联网是事关“长期执政”的“最大变量” |
3.1.2 落实“两个巩固”根本任务 |
3.2 何以必要:面临的风险挑战 |
3.2.1 文化渗透:西方话语霸权冲击我国网络空间主权边界 |
3.2.2 网络思潮:异质话语输入挤压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空间 |
3.2.3 技术赋权:网络抗争动员侵蚀政府权威和执政公信力 |
3.2.4 资本逻辑:操纵网络资源偏离主流意识形态价值导向 |
3.3 何以可能:有益的现实条件 |
3.3.1 全面从严治党意识形态功能的有效显现 |
3.3.2 党和政府在网络社会动员中的主体优势 |
3.3.3 网民对科学理论和先进文化的需求向往 |
第四章 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主体力量 |
4.1 强化党和政府的网络执政能力 |
4.1.1 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建设 |
4.1.2 重点抓好网上舆论引导工作 |
4.1.3 坚持辩证统一的思维原则 |
4.2 形成多元主体参与的建构合力 |
4.2.1 强化党政领导干部的主体责任与互联网思维 |
4.2.2 抓好意识形态工作专职队伍这支主力军 |
4.2.3 推动网络空间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新格局 |
4.3 确立网络空间治理工作的重点 |
4.3.1 对抗争型网络政治动员的规导 |
4.3.2 对网络空间资本逻辑的规制 |
第五章 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关键载体 |
5.1 内容载体:创新意识形态话语体系 |
5.1.1 话语权生成的关键——话语体系建设 |
5.1.2 网络空间意识形态话语的转译与调适 |
5.1.3 以“中国主体”为内核的意识形态话语生产 |
5.2 传播载体:发展多样化传播渠道与载体形式 |
5.2.1 搭建融合性、立体式网络媒介平台体系 |
5.2.2 搭建海外传播载体平台 |
5.2.3 强化完备互联网信息技术载体 |
5.2.4 发挥好优质网络文化产品的传播载体功能 |
第六章 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目标受众 |
6.1 当前网络群体结构与样态考察 |
6.1.1 总体数据分析 |
6.1.2 具体类型分析 |
6.1.3 受众特征分析 |
6.2 实现意识形态话语的网络“精准滴灌” |
6.2.1 及时掌握受众“接受”心理的变化 |
6.2.2 大数据在话语传播中的运用 |
6.2.3 话语传播效果的判断标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批判·改造·重构—“十七年”时期革命历史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论文结构 |
第三节 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十七年”时期革命历史电影的生成语境 |
第一节 从延安经验到“十七年”的特殊历史背景 |
一、延安经验 |
二、“十七年”时期特殊的历史背景 |
第二节 革命历史电影的史观诉求 |
一、从“英雄史观”走向“人民史观” |
二、创造新的英雄典型:凸显“工农兵” |
第三节 寻找革命历史叙事的合目的性 |
一、政治变革带来文化艺术变革 |
二、革命历史电影的叙事旨归 |
第二章 批判话语下的革命历史电影 |
第一节 新中国初期电影批判运动对革命历史电影的影响 |
一、新中国初期的电影批判运动 |
二、批判运动对革命历史电影的影响 |
第二节 银幕角色在政治是非评定下的悲喜命运 |
一、正反面人物形象:凸显“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 |
二、革命英雄形象:个体消融于集体 |
第三节 历史真实与现实政治需求 |
一、历史事实真实与艺术虚构的矛盾:《红日》《战火中青春》 |
二、历史精神真实与时代精神的矛盾:《万水千山》《五更寒》 |
第三章 体制写作中的革命历史电影 |
第一节 “十七年”时期电影体制的逐渐形成与改革尝试 |
一、电影体制的逐渐形成 |
二、电影体制的改革尝试 |
第二节 农民形象在“体制言说”中的崇伟化 |
一、启蒙与被启蒙:知识分子与农民的角色置换 |
二、农民是“历史的主人” |
第三节 电影改编:契约写作与革命神话的交织 |
一、个人成长与时代的观照:《青春之歌》 |
二、书写革命历史的理想文本:《烈火中永生》 |
第四章 “十七年”时期革命历史电影的经验教训 |
第一节 革命历史电影的历史教训 |
一、电影题材的狭窄化和片面化 |
二、人物形象的扁平化和脸谱化 |
第二节 革命历史电影的经验与反思 |
一、政治记忆的影像表达,遵循艺术发展的规律 |
二、革命历史的时代镜像,尊重艺术家的主导性 |
三、电影类型多元化,观影需求多样化 |
结语 |
附表:1949——1966 主要革命历史题材电影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中国网络舆情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研究的理论意义 |
二、研究的现实意义 |
第三节 相关概念 |
一、新闻 |
二、新闻观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
三、舆情相关概念 |
第四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五节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概述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形成与发展 |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创立 |
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发展 |
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中国化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主要内容 |
一、新闻自由观 |
二、新闻真实观 |
三、新闻党性观 |
四、新闻人才观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历史地位与现实意蕴 |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历史地位 |
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现实意蕴 |
第二章 中国网络舆情管理现状 |
第一节 中国网络舆情管理及现实条件 |
一、网络舆情 |
二、网络舆情的构成要素 |
三、网络舆情管理 |
四、网络舆情管理的现实条件 |
第二节 中国网络舆情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一、中国网络舆情管理存在的问题 |
二、中国网络舆情管理问题的原因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新闻自由观与网络舆情管理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新闻自由观的内涵 |
一、新闻自由是公民权利的重要内容 |
二、新闻自由是交往自由的主要形态 |
三、新闻自由是监督权力的社会公器 |
四、新闻自由是相对自由的舆论活动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新闻自由观是网络舆情管理的根本依据 |
一、确认了舆情主体的自由表达权利 |
二、明确了舆情主体的自由表达限度 |
三、强调了新闻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 |
四、建构了舆情主体的公共理性精神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新闻真实观与网络舆情管理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新闻真实观的内涵 |
一、新闻与真实的关系 |
二、新闻真实的特征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新闻真实观是网络舆情管理的必然逻辑 |
一、传播源流的信息真实是网络舆情管理的逻辑前提 |
二、传播受众的认知真实是网络舆情管理的逻辑导向 |
三、传播媒介的把关过滤是网络舆情管理的逻辑关键 |
四、传播环境的真实氛围是网络舆情管理的逻辑要求 |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新闻党性观与网络舆情管理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新闻党性观的内涵 |
一、新闻的阶级属性 |
二、马克思主义新闻党性观的内涵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新闻党性观是网络舆情管理的基本立场 |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党性观指导网络舆情管理的基本原则 |
二、马克思主义新闻党性观主导网络舆情管理的基本方向 |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新闻人才观与网络舆情管理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新闻人才观的基本内容 |
一、新闻舆论工作者的主体特征 |
二、新闻舆论工作者的社会功能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新闻舆论工作者是网络舆情管理的关键力量 |
一、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舆论工作者社会功能的新拓展 |
二、马克思主义新闻舆论工作者是网络舆情管理的关键力量 |
第七章 中国网络舆情管理 |
第一节 网络舆情管理的基本原则 |
一、依法管理原则 |
二、信息公开原则 |
三、协同治理原则 |
四、导控结合原则 |
五、时效优先原则 |
六、预防为主原则 |
第二节 网络舆情管理的基本策略 |
一、优化舆论环境 |
二、提升主体理性 |
三、实施内容管理 |
四、强化媒介融合 |
五、培植意见领袖 |
六、把握受众特点 |
第三节 网络舆情管理的基本方法 |
一、信息引导法 |
二、情绪疏导法 |
三、文化熏陶法 |
四、技术革新法 |
五、管理创新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从民间出走到返归乡土—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嬗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相关界定 |
四、文献综述 |
五、研究方法 |
六、思路框架与内容 |
七、研究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开化民间:内动外渗开启民间剪纸艺术应变图新(20世纪初至30年代) |
1.1 清末以前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程式化演进 |
1.1.1 稳定的演进脉络 |
1.1.2 程式特征的固守 |
1.2 社会变革引起民间剪纸艺术生存空间变化 |
1.2.1 农耕社会结构的松动 |
1.2.2 城市商业经济的兴起 |
1.2.3 新旧风俗习尚的交锋 |
1.3 民间文化启蒙拓宽民间剪纸艺术承传方式 |
1.3.1 民间文化启蒙语境中的民俗剪纸辑录 |
1.3.2 剪纸教育承传方式的肇始 |
1.3.3 剪纸应用载体的新显 |
1.4 民间剪纸艺术变异性特征萌醒的双向进路 |
1.4.1 内容题材创新与审美价值的转化 |
1.4.2 西方艺术浸染与剪纸语言的变化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征召民间:意识形态征召民间剪纸艺术鼎新革故(20世纪40年代至70 年代中期) |
2.1 延安文艺运动指引木刻窗花革命现实主义探索 |
2.1.1 创新主体民间观念的意识形态过滤 |
2.1.2 革命战争催生民间剪纸宣传新功能 |
2.1.3 战时宣传功能牵引剪纸图像范式变化 |
2.1.4 木刻窗花革命现实主义的艺术追求 |
2.2 手工业合作化主导民间剪纸艺术现实主义勃兴 |
2.2.1 新中国民间剪纸手工业合作化的展开 |
2.2.2 合作化运动中剪纸艺人地位上行的助推 |
2.2.3 民间剪纸艺术现实主义转向之时代追随 |
2.2.4 民间剪纸艺术写实手法渐熟 |
2.3 “文革”催征下的民间剪纸艺术审美革故异化 |
2.3.1 “文革”文艺标准对“民间”的政治纯化 |
2.3.2 民间剪纸艺术传统文化生态的驱离 |
2.3.3 “文革”主题剪纸民间审美意识的异化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美在民间:改革开放推动民间剪纸艺术复苏立新(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 |
3.1 改革开放开启民间剪纸热的兴盛 |
3.1.1 国家文化理念中的民间文化认同 |
3.1.2 民间剪纸艺术活动的全面展开 |
3.2 传统民间剪纸艺术审美旨趣的回归 |
3.2.1 传统民间剪纸艺术价值的苏醒 |
3.2.2 民间剪纸艺术传统风格的复苏 |
3.3 民风新作型剪纸地位的上扬与反拨 |
3.3.1 传统民俗剪纸向民风新作剪纸的滑动 |
3.3.2 传统民间剪纸艺术绘画化倾向的反拨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利诱民间:市场经济利诱民间剪纸艺术吐故逢迎(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 |
4.1 民间剪纸文化依附渐失中的经济属性凸显 |
4.1.1 市场经济驱诱民间剪纸依附的文化政策转向 |
4.1.2 城乡结构固化抽离民间剪纸村社文化传统 |
4.1.3 旅游消费刺激民间剪纸艺术经济价值膨胀 |
4.2 作为生产的民间剪纸逢迎市场的产销调适 |
4.2.1 创作方式从“技艺型”向“设计型”切换 |
4.2.2 产销方式从“分散型”向“整合型”优化 |
4.2.3 艺人身份从“单一型”到“多元型”逢源 |
4.3 作为消费的民间剪纸逢迎市场的审美趋同 |
4.3.1 审美主题从“民俗文化”走向“审美文化” |
4.3.2 审美功能从艺人“自娱”走向市场“娱他” |
4.3.3 审美风格从“俗”趋“雅”中的趋同倾向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返归乡土:非遗契机唤醒民间剪纸艺术文化重塑(21世纪初至今) |
5.1 民间剪纸生存困境中的非遗契机 |
5.1.1 政府非遗剪纸保护工程的展开 |
5.1.2 社会团体非遗剪纸保护的成效 |
5.1.3 民间群体剪纸发掘守护的前瞻 |
5.2 非遗激活民间剪纸艺术文化赋值 |
5.2.1 非遗剪纸传承中的文化叠加转向 |
5.2.2 非遗剪纸保护中的公共文化面向 |
5.2.3 非遗剪纸保护对地方话语的引入 |
5.3 非遗语境下民间剪纸艺术分野共生 |
5.3.1 原生态传承型剪纸与程式特征的回归 |
5.3.2 市场态生产型剪纸与大众审美的表达 |
5.3.3 艺术态创新型剪纸与个性风格的探索 |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反思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文中图片来源 |
二、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发展大事记 |
三、中国有剪纸的民族主要剪纸类型及分布区域一览表 |
四、调研访谈采风录摘编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获奖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
致谢 |
四、社科期刊的商品属性与阶级属性(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克思国家观的实质内涵及其意义研究 ——以对资本主义国家观批判为视角[D]. 魏海成. 吉林大学, 2021
- [2]艾瑞克·霍布斯鲍姆历史反思的社会主义思想研究[D]. 郭光宇. 山西大学, 2021
- [3]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国家形象建构研究[D]. 邴波. 山东大学, 2020(09)
- [4]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及教育策略研究[D]. 耿锐.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5]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文艺理念研究[D]. 姜汪维. 中央财经大学, 2020
- [6]马克思公共性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张晓.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4)
- [7]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研究[D]. 杨洋.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8]批判·改造·重构—“十七年”时期革命历史电影研究[D]. 王玉玉.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9(02)
- [9]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中国网络舆情管理研究[D]. 金飞. 湖北大学, 2018(04)
- [10]从民间出走到返归乡土—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嬗变研究[D]. 黄本亮. 上海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