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彩超诊断食管上段鳞状细胞癌1例(论文文献综述)
王茂生[1](2021)在《碘染色、NBI及超声内镜在早期食管病变ESD术前评估的价值》文中研究指明背景:食管癌分期与预后密切相关,现没有足够灵敏度及特异度的循环标志物用于食管癌的诊断,内镜活检是确诊食管癌的金标准。早分期的食管癌经内镜治疗后有望得到根治,五年生存率可高达90%以上。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是治疗早期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的首选方式,为严格把握手术指征并实现病变的完整剥离,除了完善术前病理检查外,内镜下对于病变范围和浸润深度的全面评估意义重大。目的:研究碘染色、窄带成像及超声内镜在早期食管鳞癌及癌前病变ESD围手术期中的应用,初步分析ESD术后标本切缘阳性与哪项因素相关。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20年12月十堰市太和医院早期食管鳞癌及其癌前病变ESD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以术后病理结果作为病变诊断金标准,比较ME-NBI、EUS对病灶浸润深度判断的准确性;比较NBI与碘染色内镜对于病变诊断率及范围的判断有无差异;初步分析ESD术后标本切缘阳性与哪项因素相关。结果:NBI和碘染色内镜对早期食管鳞癌和癌前病变总体诊断率为97.8%(221/226)、100.0%(226/226);NBI内镜对早期食管鳞癌的诊断率与碘染色内镜相同;NBI内镜对食管癌前病变诊断率低于碘染色内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BI和碘染色内镜下病变范围分别为2.88±1.40cm、3.22±1.65cm,部分病变碘染色内镜下病变显示范围更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E-NBI对早期食管鳞癌及其癌前病变浸润深度判断的准确度高于超声内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缘阳性病变术后标本大小为14.75±9.03cm2,切缘阴性病变术后标本大小为6.93±5.47cm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水平切缘阳性与基底切缘阳性病变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议ESD术前对非甲状腺功能亢进、过敏体质患者行全食管碘染色联合M E-NBI检查,以判断病变的界限范围、浸润深度并减少漏诊,超声内镜单独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病变范围过大,术中操作应更加细致以减少切缘阳性的发生。
左磊[2](2021)在《术前颈部淋巴结超声评估在食管癌选择性三野清扫术中的应用》文中指出目的:颈部淋巴结转移在食管鳞癌中发生率较高,食管癌各分段及各分期均有可能出现颈部转移,早期颈部淋巴结转移易被忽视。对于这类患者需行食管部分切除+颈胸腹三野淋巴结清扫术以求根治,但手术创伤及术后并发症较常规手术明显增加。因此在术前准确评估患者颈部淋巴结状态,进而选择性行三野淋巴结清扫十分重要。彩超可以观察颈部淋巴结的形态、大小、位置、内部结构、血流分布等,又具有无创、价格低廉等优势。本研究旨在探讨彩超对食管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术前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9月安徽省立医院南区收治的术前颈部淋巴结彩超发现可疑淋巴结的食管鳞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入组60例患者,将彩超发现的淋巴结最终证实为转移的患者纳入阳性组(28例),将彩超发现的淋巴结证实为良性且其余清扫的颈部淋巴结均无转移的患者纳入阴性组(32例)。所有患者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三野淋巴结清扫术。组间比较进行单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中p<0.05并且结合文献报道有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60例患者中男性44例,女性16例,年龄(65.68±7.42)岁,范围:51~82岁。各段食管癌在两组中的比例分别为胸上段28.6%(8/28)vs 12.5%(4/32),胸中段64.3%(18/28)vs 62.5%(20/32),胸下段7.1%(2/28)vs 25.0%(8/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右喉返淋巴结病理阳性率为67.9%(19/28)vs 12.5%(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长径、淋巴结短径、短径/长径(lymph node axial ratio,LAR)共3项参数的截断值分别为:11.5mm、6.5mm、0.7。淋巴结短径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为0.866。多因素分析提示右喉返淋巴结病理(OR=5.960,95%CI:1.084~32.778,p=0.040)和淋巴结短径(OR=7.715,95%CI:1.359~43.818,p=0.021)是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胸段食管鳞癌易转移至颈部淋巴结,它既可以发生在食管癌各个时期,也可以发生在各个分段。右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病理与颈部淋巴结转移有较高的相关性,且经过多因素分析后证实为独立预测因素。超声检查能够准确地评估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在食管癌的临床前分期和手术方式选择中具有重要价值。超声参数中淋巴结短径大于6.5mm是最佳的诊断指标,另外以长径大于11.5mm、LAR大于0.7诊断转移淋巴结同样具有较高的价值。因此,术前颈部淋巴结超声在食管癌选择性三野淋巴结清扫术中具有较好的评估效率,可作为食管癌三野清扫术前评估的常规检查,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尤其对于术前颈部彩超发现短径较大、类圆形淋巴结的患者,应进行三野清扫术。
陈磊,王璐,朱海杭,高苏俊,印健,张利,陆伟,陈娣,朱振[3](2020)在《导致食管浅表肿瘤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困难的影响因素》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导致食管浅表肿瘤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困难(手术时间≥90 min、非治愈性切除、穿孔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7月至2019年6月苏北人民医院消化科诊断食管早期癌或癌前病变而行ESD治疗的452位患者病例资料,包括患者性别、年龄、病灶部位、内镜大体形态,病灶长径、周径、手术时期、术前病理、术后病理、手术时间以及穿孔并发症。先通过单因素分析寻找影响ESD手术时间、非治愈性切除及穿孔的因素,对其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再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导致ESD手术困难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452例患者平均年龄(66.47±7.59)岁,平均手术时间(72.7±32.9)min,术后病理为鳞状上皮高级别上皮内瘤变212例,鳞状细胞癌240例,治愈性切除率375/452(83.1%),发生穿孔并发症9例。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病灶大体形态、病灶长径、病灶周径、病变部位、术者经验与ESD手术困难有关(P<0.05)。经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灶呈Ⅱa+Ⅱc/Ⅱc是手术时间≥90 min(OR=2.689,P=0.003)、非治愈性切除(OR=2.238,P=0.009)及穿孔并发症(OR=1.928,P=0.042)的独立危险因素。病灶长径>2 cm是手术时间≥90 min(OR=5.917,P<0.001)的独立危险因素,病灶周径为1/3~2/3周是手术时间≥90 min(OR=2.733,P=0.019)的独立危险因素,病灶周径≥2/3周是手术时间≥90 min(OR=26.502,P<0.001)、非治愈性切除(OR=4.174,P<0.001)的独立危险因素;病变位于食管上段(OR=2.609,P=0.016)、及术者经验(OR=1.897,P=0.045)是手术时间≥90 min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病变形态呈Ⅱa+Ⅱc/Ⅱc、病灶长径>2 cm、病灶周径>1/3周、病变位于食管上段及术者经验是造成食管ESD困难的独立危险因素。
董雨桐[4](2020)在《超声内镜和MSCT在食管黏膜下病变术前评估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背景与目的:食管黏膜下病变的内镜手术术前评估十分必要。本研究通过分析超声内镜和MSCT两种检查方法在食管黏膜下病变的影像表现,结合手术及病理信息,旨在探究两种影像方法在食管黏膜下病变术前评估的应用价值,进一步提高对食管粘膜下肿物术前评估的诊断水平,为临床医师能够准确的手术提供更详细的检查方案,使得治疗方案及术中具体处理进一步合理化、高效化。材料与方法:收集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胃肠内科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经内镜下手术治疗的食管黏膜下病变患者58例,术前经超声内镜和MSCT影像检查,采取双盲法各自分析判断肿物的起源层次、性质、边界、横断最大径线、纵向最大径线、体积等信息,以术后判断和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方法的检出率、诊断率、测量数据的一致性等,分析两种检查对SMTs术前诊断的优势和局限性。结果:1、共58例患者,60处病灶列入实验,男性患者36人,女性患者22人,年龄最大值69岁,最小值30岁,平均年龄51.68岁。以中老年(40-64)居多,共47人,占总病例数的81.0%。2、在食管粘膜下肿物中,以平滑肌瘤最为常见,在58例病理结果中共有平滑肌瘤48例,占总数82.8%。其中男性29例,女性19例,中老年(40-64)患者39人。其他颗粒细胞瘤2例(3.4%),淋巴管瘤1例(1.7%),弹性纤维瘤1例(1.7%),间质瘤1例(1.7),低分化鳞状细胞癌1例(1.7%),梭形细胞瘤2例(3.4%),鳞状上皮乳头状瘤(1.7%),鳞状上皮增生、粘膜下水肿1例(1.7%)。3、58例肿物术后起源层次与超声术前评价相符;起源层次位于黏膜肌层有23例,占总数的39.7%;起源于粘膜下层有7例,占总数12.1%;起源于固有肌层26例,占总数44.8%;粘膜下固有肌层分界欠清1例,占1.7%;粘膜下层及粘膜肌,占1.7%。4、58例患者,术前超声内镜发现60处病灶,术后确诊为62处肿物,病灶发现率为96.8%。58名患者中,有55例在术前行MSCT检查,其中影像科医师仅在图像中发现了33个病灶,其余22例未发现粘膜下肿物,病灶发现率为60%。行卡方检验,得出x2=3.272,P>0.05,即超声内镜和MSCT对肿物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55例同时接受食道超声、MSCT检查的病例中,将瘤体的横断最大径线按四分法将其大小分成4个部分:最长径<5mm、最长径在5-8mm之间、最长径在8-13.9mm之间、最长径>13.9mm。其中最长径小于5mm的肿物有14例,其中CT发现4(28.6%)例;最长径在5-8mm之间的肿物14例,CT发现6例(42.9);最长径在8-13.9mm之间的肿物14例,其中CT发现11例(78.6%);最长径>13.9mm的肿物13例,其中CT发现12例(92.3%)。行卡方检验,得出c2=15.142,P<0.05,即MSCT对不同大小的肿物检出有统计学意义。6、55例接受MSCT检查的患者中,共15例位于食管上段,其中CT发现7(46.7%)例;共21例位于粘膜中段,CT发现14例(66.7%);共19例位于食管下段,其中CT发现12例(63.2%);行卡方检验,得出x2=1.579,P>0.05,即MSCT对食管各个段的肿物诊断无统计学意义。7、48例病理确诊为平滑肌瘤,其中与超声内镜相符的例数有44个(91.7%),不符合例数4个(8.3%)。10例其他病理类型的病灶中,与超声内镜判断相符的只有1例(10.0%),不符合例数9个(90.0%),行卡方检验,得出c2=24.443,P<0.001,即超声内镜对病理类型为平滑肌瘤的肿物诊断有统计学意义。MSCT对平滑肌的诊断率为85.7%,略低于EUS。8、33例两种方法共同检出的病例,超声内镜和MSCT测量出的横断最大径线有较小差异,总体来看,两者测量值基本相同,经统计学分析后,t=0.949,P=0.345。所以认为两种检查对肿物大小测量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通过MSCT三维后处理肿瘤分割对33例病例进行了病变体积的测量,将横断长径与纵向长径进行对比发现:7例病灶的横断长径>纵向长径,余26例病灶的横断长径<纵向长径。将研究对象的病变体积与横断长径、纵向长径的水平进行了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病变体积与横断长径和纵向长径都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比较病变体积与横断长径和纵向长径的r及95%CI,结果显示,病变体积与纵向长径之间的相关性强于横断长径。10、共有48例平滑肌瘤,占病理总数82.6%。超声内镜、MSCT对于平滑肌瘤的诊断可信度均较高。超声内镜示48例平滑肌瘤均表现为低回声,40例回声均匀;其中46例显示边界清晰,20例源于黏膜肌层、4例起源于粘膜下层、24例起源于固有肌层。48例平滑肌瘤中被MSCT所观察到的有28例,其中23例密度均匀,3例钙化、1例低密度、1例稍高密度;19例边界清晰,9例边界不清;28例病灶全部为等到轻度强化;生长方式有10例腔内生长、11例腔外生长、5例内外双侧生长、管壁局部增厚1例。结论:(1)超声内镜对于食道粘膜下肿物的发现率、诊断以及肿物起源层次的判断明显优于MSCT。(2)MSCT对肿瘤的发现率受病灶最大径线影响,当病灶最长径大于13.9mm时,MSCT和超声内镜发现率接近。病灶最长径小于13.9mm时,MSCT的肿瘤发现率明显不及超声内镜。(3)MSCT可以获得肿瘤三维径线及体积数值,并可提供三维可视化图像,获得肿瘤及毗邻关系的全面信息,优于食道超声仅能提供二维信息。(4)MSCT和EUS联合检查对于SMTs术前诊断评估是十分必要的,可明显提高手术效率,降低ESD、STER术后的并发症。
贾鸿飞[5](2020)在《窄带成像变焦放大内镜配合超声微探头在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诊疗中的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窄带成像变焦放大内镜(NBI-ME)配合超声微探头(MPS)在预判食管早癌(早期食管癌)或癌前病变以及指导治疗方面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7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高度怀疑食管早癌或癌前病变且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的91例病例,ESD术后获得的标本均以10%福尔马林固定,垂直切成2-3 mm厚的薄片,然后由经验丰富的病理学医师在显微镜下观察分型。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以术后完整组织病理学结果作为金标准,分别对NBI-ME预判诊断结果、超声微探头对病变浸润深度的预判诊断及术前活检结果进行一致性分析,计算Kappa值,以K值0.61-0.80为高度一致性,0.41-0.60为中等的一致性,0.21-0.40为一般的一致性,0-0.20为极低的一致性,同时计算各自的总准确率,评价窄带成像变焦放大内镜对食管早癌或癌前病变预判诊断的效果,同时评估超声微探头在判断食管早癌或癌前病变浸润深度及指导临床治疗方案选择中的应用价值。结果:1.通过NBI-ME观察后,91例患者中,NBI-ME预判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均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54例,NBI-ME预判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均为食管早癌28例;NBI-ME预判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而其术后病理结果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1例;NBI-ME预判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而其术后病理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1例、早癌5例;NBI-ME预判为早癌,而其术后病理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1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1例。NBI-ME与术后病理诊断对比,准确率为90,11%,可认为准确性较好,K=0.792,可认为一致性较好。2.术前活检病理与术后完整病理一致性较好(K=0.645>0.61)。3.91例病例中术前行超声微探头检查76例以判断病变浸润深度:超声微探头预判为黏膜层65例(其中术后病理结果为黏膜层60例、黏膜下层5例),预判为黏膜下层11例(其中术后病理结果为黏膜层2例、黏膜下层9例),超声微探头预判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对比,准确率为90.79%,可认为准确性较好,K=0,666,可认为超声微探头预判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较好。结论:窄带成像变焦放大内镜技术可以清晰地显示黏膜微观结构,通过识别不同食管壁黏膜的微观组织结构及微血管形态改变,能够更准确地诊断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配合超声微探头可以更好的评估病变浸润深度、预测深部(黏膜下)浸润的风险以及间接预测淋巴结转移的风险,同时结合病理结果及其他检查手段,可以更准确而全面的评估患者病情,以期为患者制定最佳的治疗策略。
胡小秀[6](2020)在《食管小细胞癌的临床特征以及外周血NLR、PLR与其临床预后的关系》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初次诊断食管小细胞癌(Small cell carcinoma of the esophagus,SCCE)患者临床特征以及治疗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eutrophil lymphocyte ratio,NLR)和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比值(platelet lymphocyte ratio,PLR)与其预后的关系,并明确NLR、PLR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多中心收集病例,回顾分析2004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安徽省肿瘤医院、安徽省立医院、解放军第105医院)52例初次诊断为食管小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通过门诊、住院或电话随访获得患者生存情况等资料。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计算NLR、PLR中位值,根据中位值将患者分为高NLR组、高PLR组及低NLR组、低PLR组。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总生存时间,Log-rank检验比较高低NLR组和高低PLR组间的生存率差异,P<0.05认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患者中位NLR为3.1,其中高NLR组(NLR≥3.1)患者28例,低NLR组(NLR<3.1)患者24例,高NLR组中位OS 8.3月,低NLR组中位OS 17.3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中位PLR为135.8,其中高PLR组(PLR≥135.8)中患者26例,低PLR组(PLR<135.8)患者26例,高PLR组中位OS 8.2月,低PLR组中位OS 16.3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广泛期、肿瘤位于食管上段、未接受化疗、未接受放疗、NLR≥3.1、PLR≥135.8是患者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RR=2.825,95%CI:1.319-6.048,P=0.008)、分期(RR=3.774,95%CI:1.074-13.266,P=0.038)、放疗与否(RR=0.453,95%CI:0.211-0.970,P=0.042)及NLR(RR=2.647,95%CI:1.234-5.676,P=0.012)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1.年龄≥60岁、广泛期、肿瘤位于食管上段、未接受化疗、未接受放疗组的患者OS较短,其中年龄、分期、放疗与否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2.高NLR、高PLR组与低NLR、低PLR组比较,OS较短,其中NLR升高是食管小细胞癌患者独立的不良预后因素。
蒋婷,章粉明,俞静华,陈洪潭,单国栋,杨铭,陈文果,陈李华,钟卫祥,白燕峰,滕晓东,许国强[7](2019)在《超声内镜诊断食管平滑肌瘤时的误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对超声内镜检查术(EUS)诊断食管平滑肌瘤时的误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明确这些患者的EUS术前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和误诊率,分析误诊病例的病种、数量、部位、层次起源分布及误诊病例的EUS影像特点等,总结出导致误诊的主观和客观原因,包括不同疾病EUS影像学表现相似、不典型,内镜医师的诊断水平不足及对少见和罕见疾病缺乏经验等。
杨笑笑[8](2019)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合并头颈部第二原发癌的危险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常合并头颈部第二原发癌,头颈部第二原发癌的发生可进一步降低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增加其死亡率。早期诊断头颈部第二原发癌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电子鼻咽喉镜是早期诊断头颈部第二原发癌的有效手段,有必要对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患者进行规律的电子鼻咽喉镜检查。为了节约医疗资源,制定个体化的电子鼻咽喉镜检查策略,探究食管鳞状细胞癌合并头颈部第二原发癌的危险因素十分重要。目前,大量饮酒、食管多发碘染失染区已被证明是食管鳞状细胞癌合并头颈部第二原发癌的独立危险因素。但是,食管鳞状细胞癌的位置、身体质量指数等可能危险因素尚未被研究。研究目的探究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合并同时性或异时性头颈部第二原发癌的危险因素。研究方法本研究选择首次病理确诊为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2010年10月至2017年10月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就诊的患者。通过电子病案系统收集患者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食管鳞状细胞癌的位置、吸烟史及饮酒史等信息。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食管鳞状细胞癌合并同时性或早期异时性头颈部第二原发癌的危险因素。应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法)和Cox比例风险模型探究食管鳞状细胞癌合并晚期异时性头颈部第二原发癌的危险因素。研究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279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平均年龄:61.0 ±8.3岁;平均身体质量指数:22.6±3.7kg/m2),其中男性79.1%(1012/1279),吸烟者54.9%(702/1279),饮酒者50.0%(639/1279),同时吸烟饮酒者45.3%(580/1279)。食管鳞状细胞癌的位置以中段食管最多见(57.9%,741/1279),其次为下段食管(26.5%,33 8/1279)和上段食管(15.6%,200/1279)。共有1218例患者单患食管鳞状细胞癌,61例合并头颈部第二原发癌(同时性54例,异时性7例)。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男性、饮酒、吸烟、上段食管癌为食管鳞状细胞癌合并同时性或早期异时性头颈部第二原发癌的危险因素,而年龄和身体质量指数则与同时性或早期异时性头颈部第二原发癌的发生无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饮酒(当前饮酒OR 12.7;95%CI,3.8-42.5,P<0.001;既往饮酒OR 2.9;95%CI,1.0-8.3,P=0.047)和上段食管癌((OR 8.5;95%CI3.7-19.8,P<0.001))为食管鳞状细胞癌合并同时性或早期异时性头颈部第二原发癌的独立危险因素。Kaplan-Meier分析表明,大量吸烟显着增加食管鳞状细胞癌合并晚期异时性头颈部第二原发癌的风险(P=0.018),而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饮酒、同时吸烟饮酒和上段食管癌则不增加晚期异时性头颈部第二原发癌的发生风险。应用Cox 比例风险模型的分析表明大量吸烟是食管鳞状细胞癌合并晚期异时性头颈部第二原发癌的独立危险因素(P=0.034)。研究结论饮酒史和上段食管癌是食管鳞状细胞癌合并同时性或早期异时性头颈部第二原发癌的独立危险因素,大量吸烟史是合并晚期异时性头颈部第二原发癌的独立危险因素。
何雁,杨善峰,李祥[9](2018)在《食管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胃镜活组织病理检查与术后病理诊断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比较食管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的经胃镜活组织病理检查诊断与术后病理的诊断。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8年3月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经胃镜活组织病理检查诊断为食管HGIN、行外科手术治疗且有完整的术后病理资料的34例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胃镜下病变特点,分析患者术后病理结果及类型,并与术前胃镜活组织病理检查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34例患者中,术后维持HGIN诊断的占11. 8%(4/34),食管早癌占14. 7%(5/34),浸润癌占73. 5%(25/34)。内镜下病灶为局部黏膜粗糙、糜烂、微隆起者,多数为HGIN或食管早癌,内镜下表现为隆起型或环周病变者多为浸润癌。结论经内镜活组织病理检查发现的食管HGIN,有低估病变严重程度的风险,部分患者已是浸润性癌,应引起足够重视。
谌燕,钟鹏,肖华亮,罗小洪,马强,赵连花,罗清雅,牟江洪,林俐,曾英[10](2018)在《食管Paget’s病临床病理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食管Paget’s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收集1例食管Paget’s病临床资料、观察其病理学形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探讨该肿瘤的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结果患者男,73岁,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吞咽困难2个月。镜下观察中底层鳞状上皮间见胞质透亮或淡染的大细胞成簇或单个散在排列,局部累及黏膜、黏膜下导管,但并未突破基底膜;肿瘤细胞大,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胞质丰富,透明或淡染;核大,圆形或不规则,核染色质粗糙,核分裂象易见。免疫组化:Paget细胞CEA、EMA、CK7、CK8/18(+),CK20、CK14、p63、CK5/6、HMB45、Malan-A、S-100(-)。结论食管Paget’s病罕见,需要与原位鳞状细胞癌、浅表型恶性黑色素瘤、腺癌、Paget’s样Bowen病及淋巴瘤等鉴别,提高对此病的认识,以减少误诊。
二、彩超诊断食管上段鳞状细胞癌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彩超诊断食管上段鳞状细胞癌1例(论文提纲范文)
(1)碘染色、NBI及超声内镜在早期食管病变ESD术前评估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
一、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早期食管癌内镜下诊疗新进展 |
1.2.1 早期食管癌内镜下诊断新进展 |
1.2.2 早期食管癌内镜下治疗新进展 |
1.3 研究目的 |
1.4 创新点 |
二、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样本来源 |
2.1.2 纳入标准 |
2.1.3 排除标准 |
2.2 研究方法 |
2.3 判定标准 |
2.3.1 病变部位 |
2.3.2 病变范围 |
2.3.3 病变深度 |
2.4 步骤路线图 |
2.5 质量控制 |
2.6 统计学方法 |
三、结果 |
3.1 临床病理学特征 |
3.2 NBI VS.碘染色病变诊断率比较 |
3.3 NBI VS.碘染色病变范围判断比较 |
3.4 ME-NBI VS.EUS病变浸润深度判断比较 |
3.5 切缘阳性危险因素分析 |
四、讨论 |
五、结论 |
六、参考文献 |
七、文献综述 早期食管癌内镜诊疗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八、致谢 |
(2)术前颈部淋巴结超声评估在食管癌选择性三野清扫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资料和方法 |
结果 |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和淋巴结超声特征比较 |
两组颈部淋巴结状态的多因素分析 |
彩超参数评估淋巴结状态的ROC曲线 |
彩超诊断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结果 |
讨论 |
胸段食管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 |
食管鳞癌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的彩超特征及多因素结果 |
超声参数诊断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的效率 |
本研究的不足及未来方向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个人简历 |
致谢 |
综述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现状及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3)导致食管浅表肿瘤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困难的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一、对象 |
二、手术器械 |
三、内镜操作 |
四、困难食管ESD定义 |
五、统计学分析 |
结 果 |
一、一般结果 |
二、单因素分析结果 |
三、多因素分析结果 |
讨 论 |
(4)超声内镜和MSCT在食管黏膜下病变术前评估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综述 |
2.1 SMTs的治疗 |
2.1.1 经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 |
2.1.2 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ndoscopic demucosatio,ESD) |
2.1.3 粘膜下隧道内镜切除术(submucosal tunnel endoscopicresection,STER) |
2.2 SMTs检查方法 |
2.2.1 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 |
2.2.2 CT 在食管黏膜下病变的应用价值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3.3 应用设备、扫描序列和参数 |
3.3.1 超声内镜的应用 |
3.3.2 MSCT检查设备及方法 |
3.4 测量方法 |
3.5 统计学 |
第4章 结果 |
4.1 患者基本信息 |
4.2 术后病理类型 |
4.3 肿物术后证实起源层次 |
4.4 超声内镜与MSCT对食道粘膜下肿瘤的发现率 |
4.5 MSCT对食道病变不同径线肿物的发现率的比较 |
4.6 MSCT对不同分段食道肿物的发现率的比较 |
4.7 超声内镜诊断符合率 |
4.8 超声内镜与MSCT测量肿物横断最大径线 |
4.9 MSCT肿瘤分割体积测量与肿瘤最大径线的分析 |
4.10 平滑肌瘤两种检查的影像学特点 |
第5章 讨论 |
5.1 食管SMTs的一般临床特点 |
5.2 超声内镜诊断食管SMTs的应用价值 |
5.3 MSCT诊断食管SMTs的应用价值 |
5.4 EUS联合MSCT进行术前诊断的优越性 |
5.5 MSCT三维重建肿瘤分割可视化技术初探 |
5.6 本课题存在的不足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窄带成像变焦放大内镜配合超声微探头在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诊疗中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检查方法 |
1.3 器械 |
1.4 诊断标准与方法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患者基本情况 |
2.2 病变分布部位 |
2.3 NBI-ME预判诊断结果、术前活检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一致性分析 |
2.4 超声微探头预判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一致性分析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6)食管小细胞癌的临床特征以及外周血NLR、PLR与其临床预后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食管小细胞癌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8)食管鳞状细胞癌合并头颈部第二原发癌的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食管多发碘染失染区 |
2 吸烟 |
3 食管鳞状细胞癌的位置 |
4 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浸润深度 |
5 家族史 |
6 胃食管反流病 |
7 营养和饮食习惯 |
8 应激 |
9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2.1 信息收集 |
2.2 信息定义 |
2.3 食管鳞状细胞癌的位置 |
2.4 胃镜检查及随访 |
2.5 研究设计 |
3 统计学分析方法 |
结果 |
1 纳入对象描述性分析结果 |
2 合并同时性或早期异时性头颈部第二原发癌的危险因素 |
2.1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2.2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3 合并晚期异时性头颈部第二原发癌的危险因素 |
讨论 |
结论 |
附图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英文论文 |
(9)食管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胃镜活组织病理检查与术后病理诊断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胃镜下病变特点与术后病理关系 |
2.2 术后标本病理结果 |
3 讨论 |
(10)食管Paget’s病临床病理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方法 |
2 结果 |
2.1 巨检 |
2.2 镜检 |
2.3 免疫组化 |
3 讨论 |
3.1 临床特点 |
3.2 组织学起源 |
3.3 病理学特点 |
3.4 鉴别诊断 |
3.5 治疗及预后 |
四、彩超诊断食管上段鳞状细胞癌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碘染色、NBI及超声内镜在早期食管病变ESD术前评估的价值[D]. 王茂生. 湖北医药学院, 2021(01)
- [2]术前颈部淋巴结超声评估在食管癌选择性三野清扫术中的应用[D]. 左磊.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3]导致食管浅表肿瘤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困难的影响因素[J]. 陈磊,王璐,朱海杭,高苏俊,印健,张利,陆伟,陈娣,朱振.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 2020(06)
- [4]超声内镜和MSCT在食管黏膜下病变术前评估的应用研究[D]. 董雨桐. 吉林大学, 2020(08)
- [5]窄带成像变焦放大内镜配合超声微探头在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诊疗中的价值[D]. 贾鸿飞. 山西医科大学, 2020(11)
- [6]食管小细胞癌的临床特征以及外周血NLR、PLR与其临床预后的关系[D]. 胡小秀.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7]超声内镜诊断食管平滑肌瘤时的误诊分析[J]. 蒋婷,章粉明,俞静华,陈洪潭,单国栋,杨铭,陈文果,陈李华,钟卫祥,白燕峰,滕晓东,许国强. 中华消化杂志, 2019(06)
- [8]食管鳞状细胞癌合并头颈部第二原发癌的危险因素分析[D]. 杨笑笑. 山东大学, 2019(09)
- [9]食管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胃镜活组织病理检查与术后病理诊断比较[J]. 何雁,杨善峰,李祥. 安徽医学, 2018(12)
- [10]食管Paget’s病临床病理观察[J]. 谌燕,钟鹏,肖华亮,罗小洪,马强,赵连花,罗清雅,牟江洪,林俐,曾英.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