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风电发展的促进政策(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李乐颖[1](2021)在《政府补贴持续性、市场阻碍与新能源发电企业绩效》文中提出新能源具有重要的经济生态价值和战略意义。自从新能源产业被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我国不断加强政府补贴扶持力度,加快培育新能源行业发展。然而,2015年以来新能源政府补贴政策的不断调整,意味着补贴退坡已成为新能源发电企业现阶段面临的最大挑战。此外,在自然、市场与政策因素影响下,供电市场、电力现货市场与发电权交易市场阻碍新能源发电企业参与电力市场交易,致使新能源发电企业陷入弃电困境,发电经济性受损。即使企业获得政府补贴,但清洁电力无法全部上网,产生的效益最终无法在收入和绩效上得以体现。因此,研究政府补贴持续性、市场阻碍以及二者共同对新能源发电企业绩效的影响势在必行。本文以国内外文献、外部性理论等相关理论为研究基础,首先对比分析国内外新能源发电行业的政府补贴政策现状,探究新能源发电行业的政府补贴持续性特点,分析补贴退坡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其次,在分析新能源发电行业市场阻碍的表现与后果基础上,揭示新能源发电企业市场阻碍的成因,分析新能源发电行业市场阻碍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最后,以2014-2019年沪深上市的33家新能源发电企业为研究样本,提出研究假设,根据所提假设和变量设计利用Stata14.0软件对构建的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分别从政府补贴持续性、市场阻碍以及政府补贴持续性与市场阻碍的共同作用等方面实证研究三者对新能源发电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总体上,政府补贴持续性与新能源发电企业绩效呈显着的正向关系。其中,财政补贴持续性与新能源发电企业绩效显着正相关;价格补贴持续性与新能源发电企业绩效显着正相关,影响程度大于前者。(2)市场阻碍与新能源发电企业绩效显着负相关。(3)总体上,市场阻碍弱化政府补贴持续性对企业绩效的正向作用。其中,市场阻碍弱化价格补贴持续性对企业绩效的正向作用;财政补贴持续性与市场阻碍的交互作用不明显。最后,本文基于前文的理论政策分析和实证检验结论,分别从继续扶持新能源发电行业并保障政府补贴的持续性、促进新能源发电企业参与电力市场交易两个方面出发,为新能源发电企业提高企业绩效水平和促进新能源发电行业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孙彬[2](2021)在《企业绿色债券融资的动因及绩效研究 ——以金风科技为例》文中提出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全球气候环境不断恶化,环境污染严重、自然灾害频发、能源匮乏等环境问题越来越严峻。如何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开发清洁能源,发展兼顾环境与经济效益的绿色环保产业,开发和实施绿色项目,成为世界各国都在追求的目标,中国的十九大报告中也指出要大力推动中国绿色金融的快速发展。由此可以看出,绿色金融在中国经济转型发展中占重要地位。绿色债券是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和发展中国的绿色债券市场,从微观层面看,能够增加企业可选用的融资方式、缓解企业绿色项目融资成本高的问题;从宏观层面看,发展绿色债券为代表的新型金融模式,能够推动中国经济结构高效、高品质的转型升级。但目前中国企业对绿色债券的认识普遍不足,内部缺乏发行此类融资工具的积极性。因此,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探究企业进行绿色债券融资的动因及由此产生的绩效,具有重要的意义。为研究案例企业绿色债券融资的动因并评价融资绩效,第一,结合当前绿色债券市场的背景资料,对现有的有关绿色债券、发行绿色债券动因及融资绩效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评析,并介绍绿色债券的各方面信息,包括其定义、特点等,以及绿色债券相比传统债券的优势。第二,介绍案例企业的多方面信息,介绍发行方金风科技的基本情况,分析其所处风电行业的发展现状,描述金风科技首单绿色债券和绿色永续债的发行情况。第三,以其为什么选择发行绿色债券为出发点,结合内外部因素对其发行的动因进行分析。第四,进行融资绩效分析,本文绩效分析分为短期股价绩效与长期财务绩效,通过事件研究法对发行绿色债券所带来的短期股价效应进行探究,选取偿债、盈利、营运、成长能力四方面的指标对企业长期财务绩效进行分析,之后在根据金风科技的经营特点调整各项指标的基础上,运用EVA的方法来衡量金风科技发行绿色债券前后几年价值的变化。第五,根据案例企业的分析研究,为上市公司发行绿色债券提供多方面建议,并为政府引导绿色债券的发行提出建议。本文的贡献主要有两处:第一,目前对于绿色债券的研究大多偏向于理论与实证研究,缺乏对企业使用绿色债券这一特定金融工具方面的分析,本文通过真实的案例进行研究发行动因,并用三种方法衡量融资绩效,对于上市企业实际发行绿色债券进行融资时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更贴近企业的实际情况;第二,通过EVA指标,评价了该公司发行绿色债券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本文在计算金风科技发行绿色债券前后价值时,结合该公司实际情况,对EVA计算的各项指标进行相应程度的调整。
高冲[3](2020)在《基于共生协同理论的微电网演化路径研究》文中提出能源供应的安全问题、区域环境恶化及全球温室效应加剧的多重压力,迫使人们不断探索可再生电力的开发和利用方式。发展微电网,是提升可再生电力使用效率的重要途径。当前,如何促进试点示范工程向规模化及市场化推广,是微电网发展面临的紧迫问题。鉴于此,本文基于生态学的理论观点和共生协同理论,构建了融合微电网的供用电共生系统,并研究了其内部各共生单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演化趋势。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微电网的关键共生参量进行了研究和剖析,进而研究微电网的演化路径。最后,本文通过实际案例对所提出的微电网演化路径进行了验证,并据此提出了促进微电网发展的对策建议。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对共生状态进行了拓展,提出了“全域共生”概念,深化了共生的内涵。在对现有共生理论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种群之间现实存在的相互伤害的共生关系,增加了“反向”共生关系的行为方式,提出了“全域共生”的概念,拓展了共生理论的研究范围,深化了共生的内涵;按照“全域共生”的概念,将经典的4种共生行为模式拓展到8种,再依据共生原理,对共生单元之间的均衡点和稳定状态进行了求解和分析。(2)在当前不含外部激励的有限个共生单元组成的共生系统模型的基础上,扩展共生单元范围到N维空间,并加入外部激励变量,建立了多系统共生协同演化模型。构建了加入外部激励的共生系统演化模型,在双共生单元的演化条件、稳定均衡点及稳定特征分析结论的基础上,推演了含外部激励的多系统共生协同演化过程,从而为融合微电网的共生系统的发展演化过程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3)根据适配共生理论,建立了加入外部激励的微电网、大电网和用户构成的共生系统协同演化模型,并深入分析了该系统协同演化的影响因素、演化条件和演化过程。紧密结合电力系统运行特点,构造了包含微电网共生单元、大电网共生单元和用户共生单元的共生系统,运用全域共生理论对该共生系统的共生结构、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进行了分析;针对微电网的价值扩展对象和强链接对象,建立了融合微电网的共生协同演化模型,分析了共生单元的协同关系,界定了微电网的成长空间;根据微分方程的平衡点解析原理,探讨了该共生系统的共生稳定性和协同演化方向,并进行了仿真分析。(4)通过分析共生系统协同下微电网演化逻辑,以关键共生参量构建微电网演化路径模型并仿真或实验,提炼出微电网演化路径。首先以融合微电网的共生系统协同演化理论为基础,从供给侧、需求侧和结合供需关系角度,确定了关键共生参量功率、空间负荷密度和市场价格。然后将共生参量纳入微电网子系统建模,推演不同共生参量作用下共生系统协同过程,并仿真或实验,分析提炼出微电网演化路径。最后按照全寿命周期理论将微电网发展分为五个阶段,结合共生协同演化规律,构建了分阶段多共生参量联合作用下的微电网演化路径。(5)通过实证研究,针对性提出适合我国电力市场环境的微电网演化对策建议。对全球微电网演化条件、过程和结果进行实证,得出当前大电网运营经济性原则和坚强与否直接影响微电网、大电网和用户组成共生系统的协同行为,并形成了不同的微电网演化路径。再结合国内外独立型微电网和并网型微电网典型案例演化路径分析,从共生协同理论角度,针对性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微电网演化路径,并且分别在宏观、中观、微观层面提出促进微电网发展的对策建议。
胡伟[4](2020)在《我国风电产业弃风现象法律应对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能源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重要基础,备受世界各国关注。长期以来石油、煤炭等传统化石能源是主要能源消费主体,但长期大量使用已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等严重后果,转型发展资源丰富、清洁干净的风能、光能等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全球共识。在可再生能源种类中,我国尤为风能资源丰富,这为风电产业快速发展提供足够的自然条件。虽然近些年我国风电产业发展迅速,累计并网装机总容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位,但是因风电产业技术、政策、法律等原因,导致消纳能力不足而造成“弃风”问题。针对解决该问题,除解决技术和政策上的障碍外,还应探寻出法律上困境。虽然我国颁布并实施《可再生能源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但由于立法过于原则,实际操作性不强,导致风电产业发展遇到诸如“弃风”问题缺少法律上的保障。为此,需要通过现有法律相关理论基础,探究风电产业“弃风”现象背后的根源,从而针对解决该问题提出相应的法律应对建议,促进风电产业可持续发展,以缓解我国能源危机,改善我国生态环境。我国风电产业“弃风”现象的存在,造成经济损失且阻碍风电产业发展,为此我国应该完善我国风电产业立法体系,制定配套性法规及实施细则,以法律法规引导风电产业的发展,并根据情况不断调整,从而能够与时俱进,适应不同阶段风电产业发展;完善风电产业总量目标制度,明确总体发展方向;要落实风电消纳保障机制,运用法律手段有效解决消纳问题;相关责任主体要加强监管,确保高效利用风能资源,为我国转变能源结构和推进低碳社会发展提供支持。
殷烨虹[5](2020)在《国能湖南双峰50MW风电项目成本控制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资源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同时大量传统能源的使用给我们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如造成全球变暖,冰川融化等一系列危害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的后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缓解传统能源压力,改善能源结构,我国将大力发展风电项目。风力发电由于是对自然资源的低开采、低消耗,且生产过程中体现了低排放和低污染等特点,因此符合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近年来风能发电项目工程发展迅速,但由于气候的异常性和快速变化性,导致风能资源利用充满了较多不确定性和风险性,进而导致风电项目的成本控制难度递增,因此对于该类项目如何科学有效的实施成本控制,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已经成为风电企业新的研讨话题。本文以“国能湖南双峰50MW风电项目成本控制”为研究对象,结合我国风电项目的特征以及成本构成,综合全过程成本控制的相关理论,对风电项目的设计阶段、招标阶段、施工阶段和运行阶段的控制影响因素进行广泛的问卷调查,对问卷结果统计分析后发现项目设计单位的规模、项目设计的方法、设计数据获取的难度、项目的质量成本以及项目人员的素质等因素都会显着影响到项目成本。据此,提出严格规范招标流程、科学编制施工进度表控制施工成本和通过科学调度和技术控制提高运行效率等成本控制策略。同时,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分别用ABC成本法、价值工程法、挣值法和目标成本法对项目成本控制进行了针对性性的分析。最后,为保证各种策略的顺利实施,提出从经济方面、管理方面和技术方面都制定出有效措施,确保有效地降低项目的总体成本。
张焱[6](2020)在《中国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研究 ——基于企业、民众和宏观三个层面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能源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也是社会经济运行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更是社会稳定与国家安全的重要物质保证。能源的短缺是社会动荡的开始,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接连爆发了两次石油危机,石油输出组织(简称“欧佩克”)因不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中东政策,对西方国家采取石油禁运的措施,这导致了石油的价格从几美元一桶迅速提高到30多美元一桶。进而导致缺油国家的工业生产成本大幅度上升,出现了因为石油短缺而导致经济衰退的现象。中国是少油国家,经济发展所需石油基本依靠国外进口,在石油主导权被中东以及西方国家掌控的背景下,中国的经济发展犹如悬着一把利剑。中国煤炭资源丰富,正是由于资源禀赋的限制,煤炭是中国主要的消费能源,但随着中国城镇化、工业化、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煤炭消耗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日益突出,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已经跃居世界首位。在此背景下,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经济增长与环境恶化的矛盾问题,并将该问题定位为中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在经济发展、能源安全、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多重压力之下,中国发展绿色能源势在必行。本文以中国绿色能源为研究对象,主要内容由九个章节组成,每个章节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在此基础上概括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并提出了研究框架,最后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第二章:首先对绿色能源和产业政策两个关键词的内涵和概念进行了总结,并阐述了绿色能源与产业政策的关系。然后对本文的理论基础做了介绍,包括可持续发展理论、市场失灵理论、产业管制理论与产业组织理论。其次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文献综述:一是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研究综述;二是绿色能源企业发展研究综述;三是民众对绿色能源支付意愿的研究;四是绿色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综述。第三章:本章阐述了以水能、风能、太阳能和核能为代表的中国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的现状,梳理了中国近年来发布的所有与绿色能源产业相关的政策文本,然后从文本数量、颁发部门等方面对政策文本进行了统计,最后从财政政策、税收优惠政策、价格补贴政策三个方面对所有的政策进行了归类分析。第四章:本章对美国、德国、日本三个发达国家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现状以及支持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进行了梳理。经过梳理与比较后发现,为推动绿色能源产业的发展,发达国家通常采用税收优惠、财政补贴、技术与研发激励等政策工具。最后阐述了国外绿色能源产业政策对我国的启示。第五章:本章首先从理论角度分析了中国绿色能源产业成长的动力机制,同时提出了促进绿色能源产业成长的动力因素。然后在此基础上,从政府导向和市场导向两个方面对绿色能源产业的成长路径进行了分析。第六章:本章首先在第五章的基础上阐述了绿色能源企业的成长路径,然后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影响绿色能源企业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第七章:本章通过“民众能源问题政策倾向调查”的数据研究发现,中国民众对绿色能源的支持度较高,对电价问题比较关心。大多数民众的社会责任感也比较强,为了保护环境,降低环境污染,宁愿多承担部分用电成本也支持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发展。除此之外,本章通过实证还系统地研究了中国民众对绿色能源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人口统计学特征、教育水平及能源知识、环境意识。第八章:本文通过时间序列模型先来测定中国绿色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库兹涅茨曲线,对二者之间的发展趋势进行判断。然后加入城镇化、产业结构等因素通过构建ECM模型对我国绿色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做出进一步分析。第九章:本章首先对全文进行了概括总结,得出了五个结论。然后从完善绿色能源产业财税政策、改进绿色能源定价制度、加强绿色能源产业研发、强化政府与民众之间联系四个方面进行政策建议。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中国绿色能源产业政策的特征是宏观规划类文本过多,微观执行类文本过少;税收优惠政策数量过少。(2)企业获得的财政补贴对企业效益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企业投资、研发支持与劳动力投入对企业效益呈正向的影响关系。通过企业经营类别异质性分析发现,财政补贴对太阳能企业呈正向影响,而对风能企业影响作用不明显;企业融资对风能企业呈正向影响,而对太阳能企业影响作用不明显。(3)中国民众对绿色能源的支持度较高,对电价问题比较关心。大多数民众的社会责任感也比较强,为了保护环境,降低环境污染,宁愿多承担部分用电成本也支持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发展。(4)人口统计学特征、教育水平及能源知识、环境意识等因素对民众支付意愿的影响随着能源类型的不同而产生了差异性。对于可再生能源来讲,女性支持的概率较高,而对于核能则男性支持概率更高;年龄对两种能源的影响作用一致,随着民众年龄的上升,民众支持绿色能源的概率是下降的;收入因素对于两种能源的影响结果也是一致的,随着收入的提高,民众对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的支持概率都会上升;受教育程度与能源知识均对民众可再生能源的支付意愿有正向促进作用,但是受教育程度因素对核能支付意愿的影响并不显着;拥有环保意识会提高民众对可再生能源的支付意愿,而对于核能来说这一因素的影响并不显着。(5)绿色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呈向右上倾斜的“N”字型,且没有拐点,表明绿色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会像煤炭能源会出现“增长极限”的问题。加入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等因素进一步分析后得出绿色能源消费、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与城镇化水平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绿色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双向影响关系,即绿色能源的消费量会随着经济增长而不断提高,国家经济发展总量的扩大和发展质量的提升都会促进绿色能源的发展;绿色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影响作用,但在短期内影响力度较小,在长期内影响力度逐渐增大。本文创新点有三:(1)研究视角的创新。本文在宏观、企业微观与民众个体微观三个层面对绿色能源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分析。(2)数据开发的创新。本文中民众对绿色能源支付意愿的个体微观数据是通过问卷调查的途径来获得的,这具有独一无二性。在对数据进行整理之后,首先针对民众对绿色能源政策的态度倾向、民众对绿色能源的偏好等问题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并形成了一个有关能源公共政策的调查报告。其次,使用probit计量模型,对影响民众对绿色能源支付意愿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3)对绿色能源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创新性论证。本文通过时间序列模型对绿色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后得出,绿色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会像煤炭能源会出现“增长极限”的问题,绿色能源消费量的增加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是可持续的。
晏娇[7](2020)在《关于全球气候治理路径变化的研究 ——基于多层次治理中的权威视角》文中认为长期以来,学界对全球气候治理的研究集中在演进路径和具体机制的研究上。演进路径的研究集中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问题上,以及具体的诸如“共区原则”、“资金与技术”或者“气候融资”等问题上;气候治理机制的研究则试图从之前的京都机制中寻找机制设置的缺陷,进而对机制的完善提供思路。但这些采用国际合作的方式解决诸如“公地悲剧问题”的研究,限制了进一步研究全球气候治理问题的思维。因为这些研究成果都无法解释两个问题:“为什么全球气候治理不是在‘自上而下’的京都机制式治理路径上进行自我完善,而是在《巴黎协定》的设计下发生了‘自下而上’的转型”以及“为什么美国在京都进程中退出,到了巴黎进程再次退出”。气候治理路径转型之后的“后巴黎时代”的谈判仍然艰难。无论是从合作理论还是从制度主义视角都很难对这种现象给予很合理的解释。因此,研究跳出现有研究成果的限制框架,在全球气候治理走向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当前的全球气候治理背景、梳理气候治理路径转型的现象、得出治理权威动态变化的结论,最后探讨其对中国的意义。首先,当前的全球治理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时代背景:全球治理总体上呈现出了多层次的特性。各个国家不但更多时候选择进行区域一体化进程,也更多地选择在特定的议题上进行联合,还有日渐活跃的非国家行为体与传统的主权国家共同拉开了全球治理的大网。因而文将多层次治理框架引入全球气候治理研究中,搭建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为支撑,大国气候治理行动为基石,跨国气候治理网络为辅助的全球气候治理架构。其次,通过以“服从”为核心特征的治理权威这一关键因素,探求气候治理路径转型的根原因及实际意义。分析发现,在气候治理路径的转变过程中,权威在全球气候治理系统中产生了动态变化。这种变化一是国家的权威得以增强;二是非国家行为体组成的跨国气候治理网络的权威已经兴起且对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产生影响。在对“自上而下”气候治理路径的梳理中发现,《京都议定书》的惨淡收场实际上并非是其机制设置的问题,原因在于该多层次治理体系没有一个实质凌驾于所有主权国家之上的“超级政府”,因而就无法确保一个机制得到所有国家的遵守。在审视《巴黎协定》安排的气候治理路径时,可发现所谓的“自下而上”路径实质上依靠的是主权国家各自的节能减排行动。由于还没有明确的不遵约机制,因此该路径的治理效果取决于各国最后对国的定位和对应对气候变化重要性的认识。协定对签约国实际上的约束力非常小,既无法强制国家履约,也无法在国家能履约的情况下进行惩罚。这就是国家层次在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这一超国家层次的互动博弈过程中,权威在全球气候治理系统中产生的动态变化——国家权威的强势回归。这是一种全球气候治理重心的再平衡,同时也是对强法律约束力减排框架的再定位。再次,在国家权威回归、超国家权威势弱,且缺乏强制性法律效力的减排协议的时代背景下,结合中国当前的经济实力、发展方向、治国理念以及中国当前在全球气候治理上展现出的积极态势,文认为目前中国在气候变化领域展现出了方向型领导力。因此通过与国直接相关的气候行动以获得领导力,增加中国的话语权,是合理且可行的。最后,结合当前针对全球碳排放交易市场的谈判进程,文认为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出现强法律效力的全球性减排协议,全球层面的国家间合作会持续性艰难。因此国家自主气候治理行动最终将会落在次国家层次,而各国是否能顺利地将气候治理政策内化及下沉是气候治理的关键。国家内部的次国家层次的区域化合作、国际层面的次国家合作以及跨国气候治理网络的参与,可为全球气候治理提供更多可能性。
王强[8](2020)在《煤电能源供应链协调运行机制及优化模型研究》文中指出煤炭和电力是国民经济发展中重要的基础能源产业,国民经济与社会生活均离不开二者的协调运行。我国矿产资源的禀赋特征造就了以煤为主、以电为核心的能源发展格局。建国70年来,我国煤炭和电力行业发展迅猛,但环境污染、产能过剩、纵向协调性差、中长期合同违约率高等问题却导致煤炭与电力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这使得促进煤电能源供应链协调运行成为社会关注的新焦点。2020年,我国将实施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和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这将使得煤电能源供应链相关企业面临被替代和成本增加的风险。同时,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在供给侧改革方面,我国陆续出台了去产能政策、煤电联营政策和中长期合同政策等相关制度。相比于过去,新的政策环境带来新的机遇和风险,需要考虑这些政策对煤电能源供应链协调运行的影响,对于提升煤电能源供应链协调运行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因此,本文以煤电能源供应链协调运行为研究对象,按照“发现问题—构建模型—算例分析”的逻辑链条,分别对低碳政策、去产能政策和煤电联营政策下煤电能源供应链协调运行问题,基于金融衍生工具的煤电能源供应链中长期合同履约问题进行研究,深入分析煤炭与电力周期性冲突原因并讨论煤电能源供应链协调运行机制及优化模型,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梳理了煤电能源供应链协调运行机制及优化的研究成果与理论,论证了论文研究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首先,从煤电能源供应链协调运行机制、相关政策和中长期合同优化三个方面总结了国内外研究现状。然后,介绍了国内煤炭与电力协调运行政策与实践,总结了南非、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和德国等典型国家煤炭与电力协调运行政策与实践,针对中国煤电能源供应链协调运行现状,给出了相应的经验启示。最后,从煤炭和电力发展现状、煤炭进出口、燃煤发电污染、煤电周期性冲突和新能源替代等出发,提出了煤电能源供应链协调运行中存在的问题。(2)构建了低碳政策下煤电能源供应链协调运行机制模型。首先,受碳排放权配额和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量的限制,分析了碳排放权和可再生能源相关参数对煤电能源供应链相关企业在非合作和合作两种情形下对收益的影响。其次,研究了在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下,电力用户在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市场中,运用资金现金价值模型分析了光伏绿色电力证书和风电绿色电力证书的最高市场价格和最低市场价格,同时设计一套基于优惠价格的一对多市场交易机制,为电力用户采购绿色电力证书完成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量提出降低成本建议。(3)构建了去产能政策下煤电能源供应链协调运行机制模型。首先考虑了去产能指标和产能补贴对市场价格的影响,以煤炭市场为例,构建了多个市场竞争模型对煤炭市场竞争力进行了算例仿真分析。其次,构建了煤电能源供应链协调去产能模型,设置多个参数,运用数学模型分析不同参数变化对去产能率的影响,并进行了算例仿真分析。(4)构建了煤电联营政策下煤电能源供应链协调运行机制模型。首先,构建煤电能源供应链纵向决策模型,以一条含多个煤炭生产企业、燃煤发电企业和煤电联营企业的复杂煤电能源供应链为例,得出企业进行煤电联营的市场条件,并进行算例仿真分析。其次,构建煤电能源供应链纵向一体化效应模型,以一条含煤炭生产企业、煤炭贸易企业和燃煤发电企业的煤电能源供应链为例,运用纵向一体化决策模型和纵向独立决策模型计算新增收益,运用鲁宾斯坦讨价还价模型对总收益进行分配。最后,构建煤电能源供应链纵向一体化推进机制模型,分析地方政府和能源企业在实施纵向一体化项目时策略选择,基于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不同初始条件、不同参数条件变化对地方政府和能源企业决策的影响,运用算例进行仿真分析。(5)构建了基于金融衍生工具的煤电能源供应链中长期合同优化模型。首先,研究了煤炭和电力中长期合同发展,以煤炭中长期合同为例,基于扎根理论分析归纳煤炭中长期合同影响因素,运用解析结构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接着,分析了煤炭和电力中长期合同价格合理区间。其次,分析了煤炭中长期合同稳定性及履约区间,不同参数对煤炭中长期合同稳定性的影响,利用期权理论,分别设置了看涨期权、看跌期权和双向期权三种期权模型对煤炭中长期合同进行优化。最后,分析了电力中长期合同稳定性及履约区间,不同参数对电力中长期合同稳定性的影响,在煤电浮动机制下,提出一种政府授权差价合约对电力中长期合同进行优化。通过上述研究,本文得出如下结论:1)所构建的低碳政策下煤电能源供应链协调运行机制模型,可为受碳排放权配额和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量限制的煤电能源供应链相关企业提供科学的定量决策工具;2)所构建的去产能政策下煤电能源供应链协调运行机制模型,可为政府对直接去产能政策效果评估和间接去产能决策提供决策支持;3)所构建的煤电联营政策下煤电能源供应链协调运行机制模型,可为政府和企业进行煤电联营决策提供支持;4)所构建的基于金融衍生工具的煤电能源供应链中长期合同优化模型,可为煤炭中长期合同和电力中长期合同优化提供新型履约保障途径。
王海冰[9](2020)在《计及用户聚合的源-荷协同随机优化运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气候变化、能源危机以及环境保护等问题催生全球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逐渐取代化石能源发电,电力系统需要更多的灵活性资源来适应波动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未来电力能源系统的规划运行必须能够满足不同规模及聚合水平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消纳的需求,这也意味着,我们必须能够描述用户负荷、分布式能源以及电力或能源市场之间的关系。本文从电力系统和多能耦合互联系统的角度,通过源-荷互动协同和电-气-热多能互补,研究适应未来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电接入的随机优化运行方法。从用户聚合的角度研究其自身能量管理方法,参与系统运行为系统提供辅助服务,以及作为系统和用户的中间代理参与能源市场的运营机理。全文的主要内容和成果如下:(1)通过风险管理的方法度量风电和负荷不确定性给发电调度带来的风险,提出了一种计及条件风险价值的电力系统日前两阶段发电调度方法。基于两阶段随机规划框架耦合日前阶段发电调度过程和平衡调度过程,从而确保为平衡调度阶段提供足够备用容量以有效应对不确定性因素。引入条件风险价值构建风险规避的电能量和备用联合优化模型,在将不确定性因素给发电调度带来的风险限制在可接受的水平下追求日前调度发电费用最小化。利用场景削减技术生成兼顾可解性和解精确度的一系列场景描述风电和负荷不确定性,并利用分支定界方法求解模型。算例讨论分析了兼顾系统预期成本和风险规避水平的优化调度策略。(2)将电力需求侧作为可调度资源充分发挥柔性负荷上调和下调潜力,提出了一种可响应聚合负荷参与下的源-荷协同调度方法。以柔性负荷聚合商的方式聚合各类柔性负荷,根据聚合负荷边际效用向独立系统运营商提供备用容量与报价参与日前辅助服务市场。建立考虑可响应聚合负荷提供上调和下调备用的源-荷协同两阶段随机优化调度模型,第一阶段优化发电侧和需求侧需要配置的备用容量,第二阶段检验不同风电场景下备用容量的可用性。为应对大规模场景下模型的可解性,基于Benders分解技术交替迭代求解模型。算例讨论分析了可响应聚合负荷参与备用的电力系统优化调度策略,验证了可响应聚合负荷在响应风电不确定性促进风电消纳并优化负荷曲线方面的作用。(3)基于虚拟电厂技术聚合各种不同类型的分布式能源,提出了一种源-荷聚合的虚拟电厂运营商购售电策略和能量管理方法。对虚拟电厂进行元件级别和系统级别建模,通过构建不同分布式能源协同运行的能量管理模型,研究虚拟电厂运营商收益最大化的运行策略。综合考虑可调度机组、随机发电机组、储能设备和柔性负荷,基于两阶段随机规划建立虚拟电厂运营商的能量管理模型。考虑到随机发电机组出力不确定性对虚拟电厂运行收益的影响,为规避极端低收益场景的出现将条件风险价值包含在建立的虚拟电厂能量管理模型中,作为虚拟电厂运营商收益波动的风险度量,从而使虚拟电厂运营商根据风险偏好程度平衡收益和风险之间的关系。(4)计及区域供热和P2G耦合不同能源系统,基于两阶段出清机制提出了一种电-气-热互联系统的综合优化调度方法。类比电力系统的日前两阶段运行机制,从综合能源系统运营商的角度构建综合能源市场出清模型,研究不同能源系统间的互动运行机制。所提模型能够同时优化电力系统机组调度和天然气系统燃气调度。利用随时间变化的边际价格对电力、天然气和热能进行定价,以向不同的市场参与者提供适当的激励措施。通过条件风险价值管理综合能源市场中的不确定性风险,将风险水平限制在预定的水平下优化综合能源市场的运营成本。算例分析了P2G和区域供热对综合能源系统运行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能够发挥不同能源系统间的互补协同作用并在成本和风险间寻求折衷。(5)聚合需求侧电、气和热等多种形式用能服务,提出了一种综合能源服务商的能源定价和管理方法。传统的能源供应模式中,供电、供气和供热分属不同的公用事业团体,不同的供能主体彼此独立,供能模式单一,无法发挥不同能源间的互补协同效应。综合能源服务集供电、供气和供热于一体,通过能源互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用户用能成本。从综合能源服务商的角度,通过构建两阶段随机互补性模型研究综合能源服务商的能源定价和管理策略。该模型为双层模型,上层为综合能源服务商效益最大化问题,下层为用户代理用能成本最小化问题。通过互补性转化,线性化方法以及优化理论中的强对偶原理,将该问题转化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问题求解。算例讨论分析了用户代理需求侧响应和综合能源服务商电/气/热储能对能源定价和管理的影响。
黄超凯[10](2020)在《基于产业链视角的我国新能源企业并购行为研究 ——以汉能为例》文中认为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行业的发展不仅对我国能源保障、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还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随着国家发布一系列扶持新能源发展的政策,大批企业涌入新能源行业推动产量迅速增长,发展规模也不断扩大。但是,由于忽视了生产和利用效率的提升,新能源企业经营成本居高不下,盈利能力较低,再加上中小企业居多且聚集在生产环节,缺少核心竞争力,新能源市场一度处于无序发展的阶段。在这种背景下,许多新能源企业采取并购策略,更有一些企业通过并购对产业链进行了延伸,意在降低交易费用,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产业链并购是解决我国新能源行业“两头冷,中间热”问题的重要措施,是促进新能源行业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对新能源企业的产业链并购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研究新能源企业的并购背景和意义进行阐述,然后梳理国内外对产业链、并购动因、并购绩效等方面的研究,发现并购有利于新能源企业的规模扩张,也有助于产业链的发展。接着,本文对我国新能源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并购情况进行分析,进一步论证并购对新能源产业链整合和升级的重要意义。本文选取汉能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事件研究法和财务分析法对其产业链并购的市场绩效和财务绩效进行评价,采用因子分析法综合评估并购给汉能带来的整体影响,并以业务转型、市场竞争力为角度分析非财务绩效。总的来说,汉能产业链并购的市场绩效较好,赢得了投资者的信赖;财务绩效上,其偿债能力受到一定影响,但其成长性提高,并购总体支持了企业的发展。最后得出结论,认为产业链并购有利于新能源企业获得先进技术、提升市场竞争力,也有助于产业上下游各环节的贯通。
二、我国风电发展的促进政策(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风电发展的促进政策(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政府补贴持续性、市场阻碍与新能源发电企业绩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政府补贴相关概念 |
2.1.2 市场阻碍相关概念 |
2.1.3 企业绩效的概念 |
2.1.4 新能源相关概念 |
2.2 政府补贴相关理论 |
2.2.1 外部性理论 |
2.2.2 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先发展理论 |
2.2.3 能源安全理论 |
2.2.4 幼稚产业保护理论 |
2.3 市场阻碍相关理论 |
2.3.1 市场失灵理论 |
2.3.2 公共利益理论 |
第三章 新能源发电行业政府补贴政策现状及其持续性分析 |
3.1 新能源发电行业政府补贴政策国内外现状 |
3.1.1 国内新能源发电行业政府补贴政策现状 |
3.1.2 国外新能源发电行业政府补贴政策现状 |
3.1.3 新能源发电行业政府补贴政策国内外对比分析 |
3.2 新能源发电行业政府补贴持续性分析 |
3.2.1 新能源发电行业财政补贴持续性分析 |
3.2.2 新能源发电行业价格补贴持续性分析 |
3.3 新能源发电行业补贴退坡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
第四章 新能源发电行业市场阻碍现状与经济后果分析 |
4.1 新能源发电行业市场阻碍的表现 |
4.1.1 市场供需结构失衡 |
4.1.2 供电市场中新能源难以取代火电优势地位 |
4.1.3 电力现货市场中新能源交易比例低 |
4.1.4 发电权交易市场中新能源参与度低 |
4.2 新能源发电行业市场阻碍的后果 |
4.3 新能源发电行业市场阻碍形成的原因 |
4.3.1 自然因素 |
4.3.2 市场因素 |
4.3.3 政策因素 |
4.4 新能源发电行业市场阻碍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
第五章 政府补贴持续性、市场阻碍与新能源发电企业绩效的实证分析 |
5.1 研究假设 |
5.1.1 政府补贴持续性与新能源发电企业绩效 |
5.1.2 市场阻碍与新能源发电企业绩效 |
5.1.3 政府补贴持续性、市场阻碍与新能源发电企业绩效 |
5.2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
5.2.1 样本选择 |
5.2.2 数据来源 |
5.3 研究变量设计 |
5.3.1 被解释变量 |
5.3.2 解释变量 |
5.3.3 控制变量 |
5.4 模型构建 |
5.5 实证研究 |
5.5.1 描述性分析 |
5.5.2 相关性分析 |
5.5.3 多重共线性检验 |
5.5.4 多元回归分析 |
5.5.5 稳健性检验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本文局限性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2)企业绿色债券融资的动因及绩效研究 ——以金风科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绿色债券相关文献 |
1.2.2 发行绿色债券动因相关文献 |
1.2.3 融资绩效相关文献 |
1.3 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及框架 |
1.3.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绿色债券的定义 |
2.1.2 绿色债券的特点 |
2.2 理论基础 |
2.2.1 绿色金融理论 |
2.2.2 权衡理论 |
2.2.3 融资契约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金风科技案例介绍 |
3.1 金风科技相关情况 |
3.2 行业情况 |
3.3 金风科技绿色债券发行情况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金风科技绿色债券融资动因分析 |
4.1 内部动因分析 |
4.1.1 满足企业战略发展 |
4.1.2 提供稳定多渠道资金 |
4.1.3 降低融资成本 |
4.2 外部动因分析 |
4.2.1 国际绿色金融市场的蓬勃发展 |
4.2.2 国内绿色金融生态的建设 |
4.2.3 经济转型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金风科技绿色债券融资绩效研究 |
5.1 股价效应分析 |
5.1.1 定义事件窗口 |
5.1.2 样本数据 |
5.1.3 正常收益率及异常收益率计算 |
5.1.4 结果分析 |
5.2 财务绩效分析 |
5.2.1 偿债能力分析 |
5.2.2 盈利能力分析 |
5.2.3 营运能力分析 |
5.2.4 成长能力分析 |
5.3 EVA分析 |
5.3.1 选择EVA的优点 |
5.3.2 具体的EVA计算方式 |
5.3.3 计算企业平均所得税率 |
5.3.4 计算调整后的税后净营业利润 |
5.3.5 调整资本总额 |
5.3.6 计算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 |
5.3.7 计算EVA和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启示 |
6.2.1 拓宽融资渠道 |
6.2.2 控制企业风险 |
6.2.3 加强信息披露 |
6.3 建议 |
6.3.1 加强融资过程中的信息披露 |
6.3.2 发挥国家政策的导向作用 |
6.3.3 提高发行绿色债券的积极性 |
6.4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基于共生协同理论的微电网演化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共生理论研究现状分析 |
1.2.2 协同理论研究现状分析 |
1.2.3 路径依赖理论研究现状分析 |
1.2.4 微电网与电网发展演化理论研究现状分析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共生理论基础 |
2.1.1 共生概念界定 |
2.1.2 共生要素分析 |
2.1.3 共生系统形成与发展机理 |
2.1.4 共生系统的稳态分析方法 |
2.2 协同理论基础 |
2.2.1 协同概念界定 |
2.2.2 协同理论的基本原理 |
2.3 其它相关理论基础 |
2.3.1 路径依赖理论基础 |
2.3.2 微电网及其演化路径理论基础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多系统共生协同演化模型构建 |
3.1 共生状态拓展与全域共生概念提出 |
3.2 共生关系稳态分析 |
3.2.1 独立共生单元模型 |
3.2.2 两个共生单元模型 |
3.2.3 共生单元稳态结论 |
3.3 多系统共生协同演化模型 |
3.3.1 加入外部激励共生变量 |
3.3.2 多系统协同演化模型构建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融合微电网的共生系统协同演化模型构建 |
4.1 融合微电网的共生系统构建 |
4.1.1 共生系统结构分析 |
4.1.2 共生机理分析 |
4.1.3 共生环境分析 |
4.2 融合微电网的共生系统演化过程 |
4.2.1 共生系统协同演化模型 |
4.2.2 共生系统协同演化稳态分析 |
4.3 仿真及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不同共生参量作用下微电网演化路径研究 |
5.1 共生协同下微电网演化路径逻辑分析及关键参量确定 |
5.1.1 共生协同下微电网演化模型 |
5.1.2 基于共生状态的微电网演化路径分析 |
5.1.3 微电网演化路径关键共生参量确定 |
5.2 基于功率协同的微电网演化路径 |
5.2.1 风光储型微电网系统模型构建 |
5.2.2 基于MSC-WNN控制算法的功率协同 |
5.2.3 功率协同仿真与微电网演化路径分析 |
5.3 基于空间负荷密度协同的微电网演化路径 |
5.3.1 基于空间负荷密度特性的微电网演化路径设计 |
5.3.2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空间负荷协同 |
5.3.3 负荷密度协同实验与微电网演化路径分析 |
5.4 基于市场价格协同的微电网演化路径 |
5.4.1 微电网参与市场竞争分析 |
5.4.2 基于市场模式和用户效用的价格协同 |
5.4.3 竞价仿真与微电网演化路径分析 |
5.5 多共生参量联合作用下的微电网演化路径 |
5.5.1 微电网发展阶段划分 |
5.5.2 多共生参量协同下的微电网演化路径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实证研究 |
6.1 独立型微电网演化路径实证研究 |
6.1.1 独立型微电网演化历程 |
6.1.2 典型独立型微电网实证 |
6.1.3 独立型微电网特点分析 |
6.1.4 独立型微电网演化路径归纳 |
6.2 并网型微电网演化路径实证研究 |
6.2.1 并网型微电网演化历程 |
6.2.2 典型并网型微电网实证 |
6.2.3 并网型微电网特点分析 |
6.2.4 并网型微电网演化路径归纳 |
6.3 全球视角下微电网演化路径实证研究 |
6.4 基于共生协同理论微电网发展对策建议 |
6.4.1 现有实证的经验和启示 |
6.4.2 微电网功能拓展分析 |
6.4.3 微电网演进对策建议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成果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我国风电产业弃风现象法律应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难点与创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2 我国能源发展战略及风电产业发展现状 |
2.1 我国能源发展战略 |
2.2 我国风电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
3 我国风电产业弃风现状、原因及法律困境 |
3.1 我国风电产业弃风现象现状 |
3.2 我国风电产业弃风现象原因分析 |
3.3 我国风电产业弃风现象法律困境 |
4 国外解决弃风现象法律规制分析及评价 |
4.1 国外解决弃风现象法律规制分析 |
4.2 国外解决弃风现象法律规制经验启示 |
5 我国风电产业弃风现象法律应对建议 |
5.1 完善我国风电产业立法体系 |
5.2 落实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 |
5.3 健全监督管理机制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表 |
(5)国能湖南双峰50MW风电项目成本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项目成本控制的理论基础 |
2.1 项目成本控制概念及原则 |
2.1.1 项目成本控制概念 |
2.1.2 项目成本控制原则 |
2.2 项目成本构成及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 |
2.2.1 项目成本构成 |
2.2.2 项目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 |
2.3 成本控制方法 |
2.3.1 ABC成本法 |
2.3.2 目标成本法 |
2.3.3 价值工程法 |
2.3.4 挣值法 |
第3章 项目概况及项目成本控制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 项目概况 |
3.1.1 国家能源集团简介 |
3.1.2 国能湖南双峰50MW风电项目基本情况 |
3.1.3 国能湖南双峰50MW风电项目概算 |
3.2 国能湖南双峰50MW风电项目成本控制影响因素的调查 |
3.2.1 影响因素的初步调查 |
3.2.2 调查问卷的设计 |
3.2.3 问卷调查的实施 |
3.2.4 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 |
3.3 国能湖南双峰50MW风电项目成本控制影响因素分析 |
3.3.1 设计阶段 |
3.3.2 招标阶段 |
3.3.3 施工阶段 |
3.3.4 运行阶段 |
第4章 国能湖南双峰50MW风电项目成本控制策略及方法 |
4.1 国能湖南双峰50MW风电项目成本控制的策略 |
4.1.1 项目设计阶段成本控制策略 |
4.1.2 项目招标阶段成本控制策略 |
4.1.3 项目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策略 |
4.1.4 项目运行阶段成本控制策略 |
4.2 成本控制方法在国能湖南双峰50MW风电项目中的运用 |
4.2.1 ABC成本法的运用 |
4.2.2 目标成本法的运用 |
4.2.3 价值工程法的运用 |
4.2.4 挣值法的运用 |
第5章 国能湖南双峰50MW风电项目成本控制保障措施和预期效果 |
5.1 项目成本控制的保障措施 |
5.1.1 政策措施 |
5.1.2 组织措施 |
5.1.3 技术措施 |
5.1.4 人才措施 |
5.2 项目成本控制预期效果分析 |
5.2.1 整体效果 |
5.2.2 各阶段效果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附录 |
参考文献 |
(6)中国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研究 ——基于企业、民众和宏观三个层面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框架 |
1.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与不足 |
1.4.1 主要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绿色能源 |
2.1.2 产业政策 |
2.1.3 绿色能源与产业政策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市场失灵理论 |
2.2.3 产业组织理论 |
2.2.4 产业规制理论 |
2.3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2.3.1 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研究综述 |
2.3.2 绿色能源企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
2.3.3 民众对绿色能源支付意愿的研究 |
2.3.4 绿色能源消费与宏观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综述 |
2.4 本章小结 |
3 中国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
3.1 中国绿色能源产业发展历程和现状 |
3.1.1 中国水能发电产业 |
3.1.2 中国核电产业 |
3.1.3 中国风电产业 |
3.1.4 中国光伏发电产业 |
3.2 中国绿色能源产业政策梳理 |
3.3 中国绿色能源产业政策分析 |
3.3.1 财政政策 |
3.3.2 税收优惠政策 |
3.3.3 电价补贴政策 |
3.4 中国绿色能源产业政策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4 国外绿色能源产业发展借鉴 |
4.1 美国 |
4.1.1 美国绿色能源发展现状 |
4.1.2 美国发展绿色能源产业的相关政策 |
4.2 日本 |
4.2.1 日本绿色能源发展现状 |
4.2.2 日本发展绿色能源产业的相关政策 |
4.3 德国 |
4.3.1 德国绿色能源发展现状 |
4.3.2 德国发展绿色能源产业的相关政策 |
4.4 国外绿色能源产业发展对我们的启示 |
4.4.1 加强立法工作 |
4.4.2 重点运用税收优惠政策 |
4.4.3 加大技术研发力度 |
4.4.4 有效的财政补贴政策 |
4.5 本章小结 |
5 绿色能源产业成长动力机制与路径 |
5.1 相关概念 |
5.1.1 动力机制 |
5.1.2 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 |
5.2 绿色能源产业成长与成长动力分析 |
5.2.1 产业成长与成长动力 |
5.2.2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
5.3 绿色能源产业成长的动力因素 |
5.3.1 绿色能源产业成长的内部动力 |
5.3.2 绿色能源产业成长的外部动力 |
5.4 绿色能源产业成长路径 |
5.4.1 政府政策的传递过程 |
5.4.2 政府导向绿色能源产业成长路径 |
5.4.3 市场导向绿色能源产业成长路径 |
5.4.4 政府导向与市场导向的协调 |
5.5 本章小结 |
6 中国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研究—基于企业层面 |
6.1 绿色能源企业成长分析框架 |
6.2 模型与数据 |
6.2.1 面板数据模型 |
6.2.2 变量定义 |
6.2.3 数据来源 |
6.3 实证结果分析 |
6.3.1 实证结果 |
6.3.2 结果分析 |
6.3.3 基于实证结果的评价 |
6.4 异质性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中国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研究—基于民众层面 |
7.1 相关研究回顾 |
7.1.1 国外研究 |
7.1.2 国内研究 |
7.2 调查问卷设计、内容及框架 |
7.3 调查问卷基本问题数据整理与分析 |
7.4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7.4.1 基本情况 |
7.4.2 调查问题 |
7.5 中国民众对可再生能源态度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7.5.1 理论基础和假说 |
7.5.2 数据及变量描述 |
7.5.3 中国民众绿色能源态度影响因素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8 中国绿色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预测 |
8.1 理论基础 |
8.1.1 经济增长理论 |
8.1.2 增长极限理论 |
8.1.3 峰值理论 |
8.1.4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 |
8.2 文献研究 |
8.3 绿色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库兹涅茨曲线的测定 |
8.3.1 指标的选取 |
8.3.2 模型的选择 |
8.3.3 实证分析 |
8.3.4 研究结论 |
8.4 绿色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等多因素长期均衡分析 |
8.4.1 数据来源及变量描述 |
8.4.2 模型分析 |
8.4.3 研究结论 |
8.5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2.1 完善绿色能源产业财税政策 |
9.2.2 改进绿色能源定价制度 |
9.2.3 加强绿色能源产业研发 |
9.2.4 强化政府与民众之间的联系 |
9.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7)关于全球气候治理路径变化的研究 ——基于多层次治理中的权威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关于全球治理中的权威的研究 |
(二)关于气候治理路径的研究 |
(三)关于多层次全球治理的研究 |
(四)关于跨国气候治理网络的研究 |
(五)国内外研究综述的评价 |
三、论文的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论文的主要内容 |
四、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
(一)文的主要创新 |
(二)论文存在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全球气候治理的权威重构 |
一、全球治理权威的重置与分解 |
二、全球治理权威的分层 |
(一)国家让渡权威给区域一体化组织 |
(二)国家让渡权威给国际组织 |
(三)非国家行为体逐步形成权威 |
三、多层次全球气候治理的思路与架构 |
(一)全球气候问题与环境问题的同源性 |
(二)全球气候治理的主要思路 |
(三)全球气候治理的主要架构 |
第二章 “自上而下”气候治理路径 |
一、“自上而下”的实质 |
(一)“自上而下”的内涵 |
(二)“上”与“下”之间的“服从”关系 |
(三)全球气候治理呈现出“自上而下”的原因 |
二、“自上而下”治理思路的源起与实践 |
(一)总量控制与排放贸易 |
(二)美国二氧化硫排放权交易 |
(三)欧盟二氧化碳排放交易体系 |
(四)臭氧层治理与削减战略武器谈判 |
三、“自上而下”思路安排下的京都机制 |
(一)联合履约机制 |
(二)清洁发展机制 |
(三)排放交易机制 |
第三章 “自下而上”的全球气候治理路径 |
一、“自下而上”的实质 |
(一)“自下而上”的内涵 |
(二)“下”与“上”之间的相对关系 |
二、《巴黎协定》“自下而上”的气候治理安排 |
(一)国家自主贡献 |
(二)国家自主贡献的内容 |
(三)国家自主贡献的特点 |
三、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外的“自下而上”路径 |
(一)跨国气候治理网络的兴起 |
(二)跨国气候治理网络的范例 |
四、美国国内“自下而上”气候治理实践 |
(一)加州经验 |
(二)康州经验 |
第四章 两种气候治理路径下的权威分析 |
一、全球气候治理的权威结构 |
(一)以国家为权威基础的气候治理 |
(二)不以国家为权威基础的气候治理 |
二、动态的气候治理权威的变化 |
(一)京都机制的衰弱——国家权威让渡受限 |
(二)《巴黎协定》——国家权威增强 |
(三)跨国气候治理网络的知影响 |
三、权威的动态变化带来的结果 |
(一)国家权威在转向过程中增强 |
(二)全球气候治理重心的再平衡 |
(三)强法律约束力减排框架的再定位 |
第五章 全球气候治理路径变化的中国应对 |
一、中国与京都机制的互动 |
(一)中国参与的CDM项目 |
(二)中国的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建设 |
(三)京都时期中国体现的大国担当 |
二、中国在“自下而上”时代的大国风范 |
(一)日益进取的中国治理 |
(二)中国地方政府与城市的治理实践 |
三、中国在后巴黎时代的角色定位 |
(一)中国以积极作为发挥“领导”作用 |
(二)中国的准备 |
(三)中国推进全球气候治理的路径重点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概况 |
致谢 |
(8)煤电能源供应链协调运行机制及优化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煤电能源供应链协调运行机制的研究 |
1.2.2 关于煤电能源供应链相关政策的研究 |
1.2.3 关于煤电能源供应链中长期合同的研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 |
1.3.3 论文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煤炭与电力协调运行政策与实践 |
2.1 引言 |
2.2 国内煤炭与电力协调运行政策与实践分析 |
2.2.1 全国煤炭订货会与全国煤炭交易会 |
2.2.2 煤电联动机制与煤电浮动机制 |
2.2.3 煤炭与电力企业纵向资源整合 |
2.2.4 重点合同与中长期合同 |
2.2.5 煤炭与电力价格市场化改革 |
2.2.6 煤炭与电力管理体制 |
2.3 国外煤炭与电力协调运行政策与实践分析 |
2.3.1 南非煤炭与电力协调运行政策与实践分析 |
2.3.2 美国煤炭与电力协调运行政策与实践分析 |
2.3.3 英国煤炭与电力协调运行政策与实践分析 |
2.3.4 日本煤炭与电力协调运行政策与实践分析 |
2.3.5 澳大利亚煤炭与电力协调运行政策与实践分析 |
2.3.6 德国煤炭与电力协调运行政策与实践分析 |
2.4 国内外煤炭与电力协调运行政策与实践启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煤电能源供应链协调运行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引言 |
3.2 煤电能源供应链协调运行现状 |
3.2.1 煤炭和电力发展现状分析 |
3.2.2 煤炭进出口对煤炭市场的影响 |
3.2.3 燃煤发电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
3.2.4 煤电周期性冲突分析 |
3.3 新能源发电对煤电能源供应链的影响 |
3.3.1 中国风电发展现状分析 |
3.3.2 中国太阳能发电发展现状分析 |
3.3.3 新能源发电对燃煤发电替代分析 |
3.4 煤电能源供应链协调运行需解决的问题 |
3.4.1 低碳政策下煤电能源供应链协调运行问题 |
3.4.2 去产能政策下煤电能源供应链协调运行问题 |
3.4.3 煤电联营政策下煤电能源供应链协调运行问题 |
3.4.4 基于金融衍生工具的煤电能源供应链中长期合同履约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低碳政策下煤电能源供应链协调运行机制模型 |
4.1 引言 |
4.2 低碳政策分析 |
4.2.1 低碳发展目标 |
4.2.2 技术升级政策 |
4.2.3 市场交易政策 |
4.3 低碳政策下煤电能源供应链协调运行机制模型构建 |
4.3.1 低碳政策下煤电能源供应链模型 |
4.3.2 煤电能源供应链成员非合作博弈模型 |
4.3.3 煤电能源供应链成员合作博弈模型 |
4.3.4 算例分析 |
4.4 绿色电力证书交易机制优化模型 |
4.4.1 绿色电力证书定价模型 |
4.4.2 考虑优惠价格的绿色电力证书交易模型 |
4.4.3 算例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去产能政策下煤电能源供应链协调运行机制模型 |
5.1 引言 |
5.2 去产能政策分析 |
5.2.1 去产能政策 |
5.2.2 煤炭去产能进展 |
5.2.3 煤电去产能进展 |
5.2.4 煤炭和煤电去产能政策协调分析 |
5.3 去产能政策下煤炭市场竞争力模型构建 |
5.3.1 煤炭市场模型 |
5.3.2 不同煤炭市场竞争模型下市场均衡价格 |
5.3.3 煤炭市场竞争力模型 |
5.3.4 算例分析 |
5.4 去产能政策下煤电能源供应链协调运行机制模型构建 |
5.4.1 去产能数量计算模型 |
5.4.2 煤电能源供应链协调去产能模型 |
5.4.3 算例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煤电联营政策下煤电能源供应链协调运行机制模型 |
6.1 引言 |
6.2 煤电联营政策分析 |
6.2.1 煤电市场分析 |
6.2.2 煤电联营政策分析 |
6.2.3 煤电联营效果分析 |
6.3 煤电能源供应链纵向决策机制模型构建 |
6.3.1 煤电联营纵向决策模型 |
6.3.2 煤电联营均衡分析 |
6.3.3 算例分析 |
6.4 煤电能源供应链纵向一体化效应模型构建 |
6.4.1 煤电能源供应链模型 |
6.4.2 煤电能源供应链纵向一体化决策模型 |
6.4.3 煤电能源供应链纵向一体化效应模型 |
6.4.4 基于鲁宾斯坦讨价还价模型的收益分配机制 |
6.4.5 算例分析 |
6.5 煤电能源供应链纵向一体化推进机制模型构建 |
6.5.1 煤电能源供应链纵向一体化影响因素分析 |
6.5.2 煤电能源供应链纵向一体化博弈矩阵构建 |
6.5.3 煤电能源供应链纵向一体化博弈分析 |
6.5.4 算例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金融衍生工具的煤电能源供应链中长期合同优化模型 |
7.1 引言 |
7.2 煤电能源供应链中长期合同分析 |
7.2.1 国内中长期合同发展分析 |
7.2.2 国外中长期合同发展分析 |
7.2.3 基于扎根理论的煤炭中长期合同影响因素分析 |
7.2.4 基于ISM的煤炭中长期合同影响因素矩阵构建 |
7.2.5 煤电能源供应链中长期合同价格合理区间分析 |
7.3 基于期权的煤炭中长期合同优化模型 |
7.3.1 期权分析 |
7.3.2 煤炭中长期合同博弈及其稳定性分析 |
7.3.3 煤炭中长期合同稳定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
7.3.4 煤炭中长期合同优化 |
7.3.5 算例分析 |
7.4 基于政府授权差价合约的电力中长期合同优化模型 |
7.4.1 政府授权差价合约分析 |
7.4.2 电力中长期合同博弈及其稳定性分析 |
7.4.3 电力中长期合同稳定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
7.4.4 电力中长期合同优化 |
7.4.5 算例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成果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计及用户聚合的源-荷协同随机优化运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计及随机发电的优化运行研究现状 |
1.2.2 多能耦合互联系统优化运行研究现状 |
1.2.3 用户聚合的优化运行研究现状 |
1.2.4 不确定优化决策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 |
第二章 风险规避的日前两阶段随机发电调度模型和方法研究 |
2.1 引言 |
2.2 发电调度不确定性模拟和两阶段随机过程 |
2.2.1 基于场景的不确定性模拟 |
2.2.2 两阶段发电调度随机过程 |
2.3 电力系统日前两阶段随机发电调度 |
2.3.1 风险规避的日前两阶段调度模型 |
2.3.2 基于分支定界的模型求解方法 |
2.4 算例与分析 |
2.4.1 系统参数 |
2.4.2 风电和负荷场景模拟 |
2.4.3 发电调度成本与CVa R有效前沿分析 |
2.4.4 不同风险偏好程度下的发电调度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柔性负荷聚合商参与下的源-荷协同备用调度研究 |
3.1 引言 |
3.2 需求侧参与日前调度模式与评价方式 |
3.2.1 柔性负荷参与日前调度模式 |
3.2.2 柔性负荷参与调度效果评价 |
3.3 源-荷协同的备用调度模型 |
3.3.1 日前电能量和备用联合调度 |
3.3.2 预期的实时运行中平衡调度 |
3.3.3 基于Benders分解技术的模型求解方法 |
3.4 算例与分析 |
3.4.1 系统参数 |
3.4.2 FLA上调和下调备用调度分析 |
3.4.3 不同柔性负荷比例备用调度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源-荷聚合的虚拟电厂运营商购售电策略与能量管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源荷聚合的虚拟电厂元件建模 |
4.2.1 VPP的可调度机组建模 |
4.2.2 VPP的随机发电机组建模 |
4.2.3 VPP的储能设备建模 |
4.2.4 VPP的柔性负荷建模 |
4.3 虚拟电厂购售电策略与能量管理模型 |
4.3.1 虚拟电厂日前决策过程 |
4.3.2 计及风险约束的优化决策模型 |
4.4 算例与分析 |
4.4.1 VPP参数 |
4.4.2 风电场景和电价模拟 |
4.4.3 结果及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计及区域供热与P2G的电-气-热互联系统综合调度研究 |
5.1 引言 |
5.2 IES物理结构和综合调度模式 |
5.3 基于两阶段出清的IES综合调度模型 |
5.3.1 IES综合调度目标 |
5.3.2 耦合的电力系统日前调度约束 |
5.3.3 耦合的区域供热系统日前调度约束 |
5.3.4 耦合的天然气系统日前调度约束 |
5.4 算例与分析 |
5.4.1 系统描述 |
5.4.2 P2G和区域供热对IES运行影响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随机互补性建模的综合能源服务商能源定价与管理研究 |
6.1 引言 |
6.2 综合能源服务商能源定价和管理 |
6.3 双层互动随机互补性模型 |
6.3.1 上层能源服务商模型 |
6.3.2 下层用户代理模型 |
6.3.3 基于大M法和强对偶原理的线性化处理方法 |
6.4 算例与分析 |
6.4.1 参数设置 |
6.4.2 用户代理DR对能源定价和管理分析 |
6.4.3 IESP电/气/热储能对能源定价和管理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出版译着和已申请的发明专利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10)基于产业链视角的我国新能源企业并购行为研究 ——以汉能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论文的结构安排 |
1.4 研究创新 |
1.4.1 研究角度的创新 |
1.4.2 研究内容的创新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产业链 |
2.1.2 并购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业组织理论 |
2.2.2 市场势力理论 |
2.2.3 交易费用理论 |
2.2.4 协同效应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产业链的研究 |
2.3.2 产业链并购动因的研究 |
2.3.3 产业链并购绩效的研究 |
2.3.4 新能源产业链的研究 |
2.3.5 新能源企业并购的研究 |
2.3.6 文献评述 |
3 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与并购行为分析 |
3.1 新能源产业链结构和行业发展特征 |
3.1.1 新能源产业链结构 |
3.1.2 新能源行业发展特征 |
3.2 我国新能源企业并购行为研究 |
3.2.1 新能源企业的并购方式 |
3.2.2 新能源企业的并购动因 |
3.2.3 新能源企业的并购风险 |
3.3 并购对我国新能源企业绩效的影响 |
3.3.1 资源配置与利用 |
3.3.2 业务融合与拓展 |
3.3.3 并购整合与损耗 |
3.3.4 市场能力和产业地位 |
3.4 并购对我国新能源产业链的影响 |
3.4.1 横向并购集聚中间环节,新能源产业链发展失衡 |
3.4.2 产业链并购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产业链升级 |
4 基于产业链视角对汉能并购行为的分析 |
4.1 汉能公司概况 |
4.1.1 汉能企业基本情况 |
4.1.2 汉能业务发展 |
4.2 汉能并购进程与产业链延伸 |
4.3 汉能实施产业链并购的动因 |
4.3.1 遵从发展规律,利用政策优势 |
4.3.2 经营协同效应,扩大企业规模 |
4.3.3 追求技术转型,提升企业竞争力 |
4.4 汉能实施产业链并购的风险 |
4.4.1 估值风险高,资金压力大 |
4.4.2 文化差异明显,管理协同困难 |
4.4.3 薄膜发展挑战大,业务整合难度高 |
4.5 汉能并购后的整合 |
4.5.1 留用关键人才,实现技术共享 |
4.5.2 文化资源整合,融合双方优秀企业文化 |
4.5.3 打造全产业链商业模式,研发生产与商业化协同 |
4.5.4 供应链整合,提升成本控制 |
5 汉能产业链并购的绩效分析 |
5.1 市场绩效分析 |
5.1.1 计算超额收益率 |
5.1.2 结果与分析 |
5.2 财务绩效分析 |
5.2.1 盈利能力分析 |
5.2.2 营运能力分析 |
5.2.3 偿债能力分析 |
5.2.4 成长能力分析 |
5.2.5 综合财务能力——因子分析 |
5.3 非财务绩效分析 |
5.3.1 技术升级,业务转型 |
5.3.2 加强品牌效应,增强市场竞争力 |
6 研究结论与启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启示 |
6.2.1 顺应政策环境变化,贯通上下游环节 |
6.2.2 避免盲目并购,合理应对并购风险 |
6.2.3 注重并购整合,提高融合效率 |
6.3 本文的贡献 |
6.4 研究局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我国风电发展的促进政策(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政府补贴持续性、市场阻碍与新能源发电企业绩效[D]. 李乐颖.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2)
- [2]企业绿色债券融资的动因及绩效研究 ——以金风科技为例[D]. 孙彬.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3]基于共生协同理论的微电网演化路径研究[D]. 高冲.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4]我国风电产业弃风现象法律应对研究[D]. 胡伟.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5]国能湖南双峰50MW风电项目成本控制研究[D]. 殷烨虹. 江苏大学, 2020(05)
- [6]中国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研究 ——基于企业、民众和宏观三个层面的实证分析[D]. 张焱. 西南财经大学, 2020(02)
- [7]关于全球气候治理路径变化的研究 ——基于多层次治理中的权威视角[D]. 晏娇. 吉林大学, 2020(08)
- [8]煤电能源供应链协调运行机制及优化模型研究[D]. 王强.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9]计及用户聚合的源-荷协同随机优化运行研究[D]. 王海冰.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10]基于产业链视角的我国新能源企业并购行为研究 ——以汉能为例[D]. 黄超凯. 苏州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