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下的"斯密难题"(论文文献综述)
解琳那[1](2018)在《现代中国社会责任伦理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类社会迈入21世纪,越来越多的社会危机事件证明,在具有客观不确定性、不受人力控制的社会风险的影响下,整个人类被拖入风险共生共担的生存状态之中,这也直接造成了人类必须面对生存困境的挑战。从社会风险的来源可以看出,既有“天灾”,亦有“人祸”,除却地震海啸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之外,对人类社会生存发展造成极大威胁的社会风险多来自人为因素。人为因素造成的社会风险难以防控、破坏力惊人,几乎渗透到所有社会层面和分工领域。伴随着技术分工的细化和经济全球化,高度不确定性的社会风险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将全体人类不可避免的卷入其中。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全球性社会风险,这些问题有的直接威胁到责任个体的生存,有的影响到责任主体幸福感的提升。现代中国社会各种公共危机频发,引起当代中国人的不断反思和探索,寻求通过责任伦理理论的建构破解生存困境和幸福难题。社会风险引发的伦理困境昭示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发展条件下,为了促进个人的生存与发展,为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我们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加呼唤对现代中国社会责任伦理构建的研究。责任伦理学也必须实现对传统理论的超越和突破,克服传统责任伦理理论在应对社会风险提出的新要求、新问题时陷入的理论困境,从而建立新的责任伦理研究范式。探究在现代性视域下社会风险化解的责任伦理路径,我们认为:首先,在社会经济政治层面,社会风险的化解必须在责任伦理的关照下充分协调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其次,在科技文化层面解决责任伦理观念缺失、责任主体缺位、责任后果承担乏力等种种困境。再次,责任主体从主观认识和客观实践上都要回归伦理关切,即关注人类生存困境的破解,关照道德心灵的滋养,积极地承担社会责任。最后,现代中国社会责任伦理构建研究为社会风险的化解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社会背景和更为深厚的学理基础,在制度伦理的层面上继续扩展责任伦理学的理论视域和实践应用领域。本文尝试以制度伦理学的研究范式,以马克思主义人学为价值核心,厘清责任与责任伦理的概念区分,通过划分责任角色,转变责任意识,重新确立责任伦理原则,明确责任伦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以建立在角色身份为逻辑起点的现代中国社会责任伦理理论。我们试图通过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从责任伦理的逻辑视角,审慎客观冷静地分析现实问题,并通过研究学理,探究责任伦理学的视域范围。责任伦理的研究不仅仅是应用伦理学的一个分支,也绝不应受到微观领域责任个体职业道德规范的囿限,应该是以规范伦理学为基本理论依据,以美德论为重要维度的新的研究领域。本文试图对古今中外伦理学家们的责任伦理思想进行分类归纳,并从中为现代中国社会责任伦理构建寻找到思想批判借鉴与思想传承的宝贵资源,从而为建设责任公民、责任政府、责任社会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路径文章分为导言、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导言部分主要阐述了本选题的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即基于社会风险产生的伦理困惑和马克思主义责任伦理学学理的发展和推动正文第一章主要在于厘清责任的概念。首先从字源和语言学的角度介绍“责任”的一般概念。接着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统领对责任的主体、客体和责任的特点进行分析,通过对“责任与义务”“责任与权利”等概念的对比分析,突出强调了责任具有预设性、整体性和惩罚性的特点正文第二章主要从责任与责任伦理的关系阐述责任伦理何以可能,综合论述责任伦理的内涵,并尝试从不同的理论范畴对责任伦理的深刻内涵进行深入剖析和思考正文第三章和第四章从现代中国社会责任伦理构建的思想来源出发,对中西方伦理学家们的责任伦理思想进行梳理和归类,并初步形成可供思想批判借鉴和传承的系统性理论成果,从而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宝贵的思想理论基础正文第五章从责任伦理学学理出发着重关照现实,主要阐述了现代中国社会责任伦理构建的现实困境、价值追求和实践意义。文章从论述破解生存难题的现实困境入手,深入思考和探讨了现代中国社会责任伦理构建的价值意义和实践意义。正文第六章主要从富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诚信等责任伦理建设原则切入,提出现代中国社会责任伦理的建设目标,同时着重从多元主体视域和公民责任人格培育提出现代中国社会责任伦理构建的途径现代中国社会责任伦理构建有其迫切性,加强学理关照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发展需要,也是化解社会风险、破解生存困境的需要,更加成为培育公民责任人格的必要保障。
洪燕妮[2](2016)在《正义思想研究:马克思与苏格兰启蒙学派》文中认为在人类思想发展的长河中,正义思想不断地得以演化,从希腊的城邦正义到苏格兰启蒙学派的德性正义再到马克思的激进正义体现了这种演化的理论脉络,尽管“正义”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学派和不同学者那里,其的界定都有所不同,但其发展脉络并非模棱两可。苏格兰启蒙学派作为整个欧洲启蒙运动重要的一支,其对“德性正义”的描述视角,已经摆脱了以往单纯地从道德价值入手,而是融合了历史学和社会学的现实思想。譬如,斯密在《国富论》中对作为商业社会主体的“经济人”进行了大量的经验描述,并率先跳出富人德尚致富,穷人德劣致贫的理论框架。这种现实视角为马克思所采纳和改进,它集中体现在马克思对苏格兰启蒙学者的劳动分工概念、市民社会概念和历史的经验分析法的运用和改进。通过这一现实视角,马克思完成了对社会不公现象的深入批判,并完善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本文试图以正义思想为视角窥视马克思正义思想中苏格兰启蒙学派的影响因素。首先,在对“马克思与苏格兰启蒙学派”正义思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之上,深入考察启蒙之前及发展时期的正义思想。在这一部分可以清晰地看到古希腊的正义理念从经历了从神义到德性这种由外而内的转变,而在罗马时期到中世纪,同样概念也非恒定不变,这一时期基于政治实践的架构推进了概念的演变。到了启蒙发展时期,正义理念已经在诸多学者中被引向了与国家权力、市民阶级、政治自由以及财产权相关联了,从而完全建立起现代性视域中的正义探讨框架。第二部分,在启蒙现代性的正义理念的框架下,挖掘苏格兰启蒙学派的正义思想资源。通过哈奇森基于道德感的正义、休谟的人为德性的正义、斯密基于差异的分配正义,一一展示苏格兰启蒙学派思想家虽然从道德的角度意图建立的规范性的正义理念,但更多的结合社会、历史与经济的现实,从而展开在一个现代市场经济中如何持有道德、正义的追问。第三部分则聚焦马克思的正义理念。从“伍德与胡萨米之争”引出现有的关于马克思正义理解的基本看法,然后从“剥削与正义”、“国家与正义”总体上去界定理解马克思正义的视角。进而立足马克思的文本解读马克思正义理念在各个时期的理解。由此确立,马克思的正义思想并非单向度的,而是辩证的,既有批判资本逻辑、立足按需分配的的正义理念,也有推进资本发展的文明一面的正义理念。最后,论文主要是通过劳动分工、市民社会、分析方法来对比,处理了“马克思与苏格兰启蒙学派”之间正义理念的不同之处,以及相似或者说传承变革的关系。本论文尝试探讨的主题,其价值在于:一方面,它有利于从思想史中把握正义概念的发展脉络;另一方面,它有助于进一步理解苏格兰启蒙学派和马克思各自的正义思想,从而为克服当今中国社会发展中遭遇的社会不公现象提供一定的学理价值和现实启示。同时,它也将有助于进一步厘清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对马克思正义思想的某些误解,即过分强调马克思正义思想的价值层面而忽视了其现实层面。另外,从正义的“共时性”和“历时性”双重特质来解读马克思主义的正义思想,将有利于反驳马克思关于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构想是一种乌托邦逻辑的错误观念,从而真正认识和正确理解马克思正义思想的理论实质和现实意义。
姜英华[3](2016)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代化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潮流和不可逆转的趋势,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和精髓,是现代化艰难挺进的重要驱动力。经济现代化的实质是经济的市场化,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市场经济的先驱国家,置身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产阶级经济思想家最早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思想阐发,开启了市场经济和市场经济思想研究的先河,为后发国家提供了经验借鉴和思想启发。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作为经济现代化的意识反映,映射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实况,同时也折射出民主政治的框景,对于当代中国经济社会成功转型和顺利建设市场经济,实现经济和政治的现代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等最早开创了西方研究市场经济的思想传统。亚当·斯密在描述和界分分工与市场、价值与价格的关系基础上,提出市场主体的“利己心”和市场机制“看不见的手”的思想主张,进而指出好的市场经济应该是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运行机制的经济思想。在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对市场机理的剖析和探究中,李嘉图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集大成者,他的商品价值由生产商品的劳动耗费决定(劳动价值论)的思想、资本主义社会三大阶级及其分配关系的思想、经济自由以及限定政府职能作用范围的思想和利用各国比较优势发展国际自由贸易的思想,达到了古典政治经济学所能达到的极致和顶端,李嘉图之后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开始庸俗化和内卷化。马克思、恩格斯置身于大工业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思想进行了客观的批判继承,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结构和历史作用进行了追溯剖绘和客观评价,在此基础上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未来进行了大胆科学的预测。马克思站在古典政治经济学巨匠们肩膀上的超越和创新,成为后来以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追求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思想指导和价值遵循。实践中,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首先在经济社会落后的东方国家——俄国建立,成立后的苏维埃共和国面临着经济建设向何处去的艰难抉择。列宁最早明确提出“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概念以及利用市场机制的混合经济思想。到斯大林时期,市场经济思想被否弃,取而代之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思想。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最早借鉴的是苏联的思想。虽然受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观点的影响,新中国建立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对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的关系曾采取排斥态度。但在实践中,逐步认识到商品货币经济的不可替代作用,从毛泽东、刘少奇、陈云、张闻天和李先念等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和以顾准、孙冶方、卓炯和薛暮桥为代表的经济思想家的艰辛探索中,中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思想得以萌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十年文革动乱极左思潮对经济的破坏,东欧改革得失和市场经济思想,给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对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关系的重新认识带来了可能性。在以邓小平为总设计师的改革开放的探索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样一个前无古人的课题,并最终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在与当代西方市场社会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等思想的交叉和激烈碰撞中,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逐渐定位,包括现代企业制度、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和法律体系在内的市场经济思想框架日渐确立。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由于部分改革红利的释放、强势利益群体的束缚、居民收入水平的分化、价格机制作用的扭曲、财税体制改革的滞后、政府职能转变的梗阻、市场竞争的区域分割和经济社会的协同困境,这些都是因市场经济本身的固有弊端和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而遭遇的现实的发展困境,同时也是市场经济发展到更高阶段的诉求和表现。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了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思想,就发展思路而言,市场经济思想反映了市场经济增长速度由超高速到中高速的换挡,市场经济结构调整由低端型向中高端的迈进,市场经济发展质量由线性增长到科学发展的转变,市场经济转型升级由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的过渡和市场经济福利分享由非均衡型到包容共享的转换。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市场决定性作用的思想——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以奠定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前提,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以巩固市场决定性作用的根基,构建现代市场体系以夯实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以适应市场决定性作用的要求和建立法律体系以提供市场决定性作用的保障,为突破发展难题,跨越发展困境提供了思想指导。“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深化了市场经济思想发展的四个维度,以习近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思想为构筑以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蓝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提供了思想支撑。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发展,我们坚持了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包括生产发展的社会主义物质价值取向、人民主体的社会主义人本价值取向、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取向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目标价值取向。彰显了引领性、开放性、实践性和渐进性的思想发展特点,并且得到了经济理论发展完善、市场化指数稳步提高、综合实力持续提升和市场经济地位获得逐渐认同的实践映证。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发展路径,基于马恩经典文献观点的梳理,可以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发展脉络和要义做出展望性的分析,即创新宏观调控体系,确保经济社会的平衡发展;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推动市场经济的包容发展;坚持政府职能转型,努力创建适应型现代政府;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升国有企业的整体效益;完善统一市场体系,协调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实行开放经济战略,吸收全人类市场经济成果和坚持法治经济建设,努力遏制市场经济的弊端。
时继锋[4](2012)在《“斯密问题”与和谐社会人的构建》文中提出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尤其是近年来体制内释放出的巨大生产力即使在国际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等国际形势不明朗、不确定的大环境下经济发展势头依然“风景这边独好”。不可否认世界性的难题都没有困扰我们,但伴随着经济发展带来的道德滑坡等问题却给人们心头蒙上了一层阴影,也给人民和政府敲响了警钟。食品安全等一系列民生问题和官二代(李刚、药家鑫)、富二代等一系列价值观问题引发了人们对道德和人性的探讨。我们回过头看看这些年走过的路忽然发现,在社会这个大系统中,一直是经济系统在领跑,尽管经济的快速发展解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同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问题,文化、政治等生产关系系统也随着向前推进。但伴随着经济的转型,由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社会实践主体的人也在悄然的发生着改变,强调个人主义的市场经济使得这一时期人的天性得到了解放、主体意识也日渐凸显,在广大普通民众缺少信仰的情况下盲目逐利导致个人的价值观在还没来得及塑造时就发生了扭曲,人性中利己一面的过分释放超过了人民群众的承受能力和道德底线,社会大系统对于这一“不能承受之重”的危险信号迅速给予反馈,于是引起了人们对人性的探讨乃至在理论上追溯到了亚当·斯密那里。仔细的比较发现亚当·斯密生活的前半生时代和我国改革开放在初始点上是惊人的相似,即都面临着个体与经济的问题。虽然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但我们坚持市场主体的无产阶级性,忽视了市场经济主体的利己性规律,从而造成了人性中利己一面的滥觞。而斯密很好地处理了两者的关系。《道德情操论》一书在肯定《国富论》中人的利己性的前提下将商人阶级引入道德建设领域并赋予其道德主体的资格,从而将人性利己和经济发展有机的统一起来,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共同促进了社会大系统的协调发展。后人在解读斯密思想时先入为主的发现了两本书之间的关于人性和人的行为假设不一致性并由此提出了“斯密问题”这一概念。尽管关于亚当·斯密相关资料的完善,和对“私密问题”的不断深入研究,这一命题也自然不成为命题,但由此形成的关于人性“利己”与“利他”以及“经济人”与“道德人”甚至上升到经济与道德的关系问题依然是个旷久未决的命题。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实践的主体。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主体是人,经济发展与道德建设的主体也是人,解决经济与道德矛盾的关键还是人。在“斯密问题”框架下解读人性的问题符合我国的国情。“斯密问题”作为研究斯密思想史过程中形成的阶段性和历史性产物,对亚当·斯密思想的通篇研究有利于对“斯密问题”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从而利于从经济学、伦理学、哲学和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对其进行解读,便于抓住“斯密问题”本质和内涵。虽然时代不同了,“斯密问题”有了新的时代形态,但“斯密问题”关于人性的探讨依旧是人性研究的主旋律。而准确把握人性的关键是将人性的两个方面进行肢解分析。通过对利己的经验主义、功利主义、理性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哲学、伦理学的人性唯私论到自爱的历史演义分析,界定了利己、利己主义、合理利己主义和个人主义在概念内涵和外延以及适用范围,得出了人性的适度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传统经济人假设的贫困性以及由传统经济人假设向新经济人假设的历史演化。通过对利他从哲学、生物学的自然选择理论、亲缘选择理论和互惠性理论的分析,讨论了纯粹利他、亲缘利他和互惠利他(新近发现的强互惠利他作为互惠利他的补充)的三大主体类型以及衍生的主观利他、客观利他、有条件利他、无条件利他、义务利他、制度利他、显性利他、隐性利他等八个二级利他类型的适用分布情况,得出了影响利他的亲社会属性及移情能力两个因素,并将利他的边界放宽,利他的道德张力得以放大。在对利己与利他形成整体性把握时,得出了利己与利他的集合属性,都暗含着动机、行为和结果三个要素,以规范分析的方法得出了利己与利他在人性中的分布规律。而利己与利他所体现出来的共同属性使得作为社会属性的人在物质资料生产劳动等社会实践中人性具有可加性,据此分别从个人和“法人”的微观主体和社会宏观主体的角度分析了利己与利他的作用规律、作用机理和作用路径,并得出了“斯密问题”均衡规律。并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实证分析来验证这一规律。在得出“斯密问题”关于人性的分布规律后,发现现实社会中发生的“斯密问题”失衡是可以纠正的,并分别从个体和制度的角度提出了“斯密问题”帕累托改进的路径和方式,最后结合我国的实际,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人的路径。
王兆响[5](2011)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的三大转向与当代建构》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无产阶级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革命政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是以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奋斗目标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马克思主义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革命中以及革命成功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在道德领域,实质上是自觉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伦理观,根据伦理道德的要求层次,马克思主义伦理观可以区分为社会主义伦理观和共产主义伦理观,从中国的社会发展状况来说,与中国的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经济基础能够相一致的是社会主义伦理观。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济活动中,遵循社会主义伦理价值观的指导,就是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出发,把社会主义的伦理价值目标和经济活动相结合的一个理论和实践互动过程,这一过程不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伦理观的简单套用,而是社会主义伦理观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济活动的有机结合,从而历史地形成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的历史演进。本文意在通过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经济活动和道德状态的历史和逻辑的考察,揭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的历史演进及其规律性,在此基础上提出构筑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的基本构想。从历史演进的视角来看,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观具体表现化为革命时期的无产阶级的革命功利主义,革命成功之后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改革开放之后的社会主义新功利论,以及以公平正义为价值取向的社会主义新公正论,以上四种经济伦理价值形态与社会历史的变迁同步,从而形成密切的转向和承传关系。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视角来看,一定时期的经济伦理观归根结底是由一定历史条件决定的,从无产阶级的革命功利主义到社会主义新公正论的历史演进从根本上说是因于客观历史条件的变迁,主要是社会经济状况的变化。革命战争时期,一种能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的革命道德须合理地解决革命和利益的关系,把革命的崇高性和现实性密切结合在一起,毕竟人们奋斗争取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相关,无产阶级的革命功利主义正是出于革命战争的需要,明确地表达了无产阶级的利益诉求,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从而调动了人民群众的革命积极性。建国之后,经过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以苏为鉴,人民群众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劳动热情和奉献精神,铁人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等,是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的集中体现,在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中,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为奠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巩固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和形成良好的经济生活秩序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由于在意识形态理解上的偏失,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把个人利益一概视为资本主义的极端个人主义之“私”加以批判,结果背离了集体主义的真义,使之成为否弃个人利益的虚妄化的伦理标签,给国家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相当大的消极影响。1978年改革开放从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和解放思想开始,把追求和实现个人利益视为合理的正当的,把发展生产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视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进而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标志社会主义新功利论经济伦理思想的确立。社会主义新功利论语境中的功利实质上是积极意义上的“利益”,与西方功利主义的既有思想渊源关系,也有本质区别。本质区别在于社会主义新功利论的终极价值旨向是共同富裕,因此在功利的导向下,始终蕴含着社会公正的价值目标,当社会有了一定发展时,实现社会公正的价值要求突显出来。社会主义新公正论经济伦理的提出反映了社会发展到这样一个时代的客观要求,在这个时代,社会不公正已经影响到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人民的生活,实现社会公正成为人民群众的呼声。马克思主义历来主张公正是一个历史范畴,它不仅因时因地而异,甚至因人而异,反对资产阶级抽象地谈论社会公正,因此社会主义新公正论与资本主义的公正观本质上是不同的,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首要价值不是罗尔斯“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的简单移植或套用。同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的当代建构也不是西方经济伦理的简单模仿,而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融汇马克思主义经济伦理思想、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和西方经济伦理思想的理论综合。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的当代建构从中国社会现实,即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出发,在深刻解读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历史演进的基础上,构筑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的基本路径和基本内涵。简言之,笔者以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建构要做到四个结合和一个核心。四个结合:“经济人”和“道德人”的统一,经济学与伦理学相结合,道义论与功利论相结合,集体主义精神和个体精神相结合。一个核心:社会主义经济伦理的核心价值是公平正义,微观层面的生产伦理、分配伦理、交换伦理和消费伦理和宏观层面的经济制度伦理、经济体制伦理建构以及全球经济伦理,必须坚持和体现公平正义的伦理价值准则。
沈克印[6](2011)在《当代中国体育经济伦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认为在大力发展体育经济的过程中,市场经济不仅带来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等道德精神,还带来了一些体育经济伦理问题。现代意义上的体育经济不仅是法制经济,更是德治经济。建立和完善体育市场,既要强调市场的规则,又要重视伦理道德的作用。在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背景下,借鉴经济伦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探索体育经济伦理的基本理论,从宏观制度、中观组织和微观个体三个层面来研究体育经济伦理问题,对于丰富体育伦理学和体育经济学的理论体系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同时对于规范体育市场,促进体育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高人的道德水平,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以跨学科研究视域,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案例分析法、描述与规范法、逻辑分析法等多研究方法,对体育经济伦理的基本理论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同时对当代中国所凸显的体育经济伦理问题进行了实践研究,研究认为:(1)体育经济伦理是在体育经济领域中所形成的伦理精神或伦理气质以及协调利益关系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经济与道德内在关联的思想资源、体育经济中“经济人”的伦理属性以及经济伦理介入体育领域的必要性和现实性,是体育经济伦理提出的重要依据。体育经济伦理具有存在的必然性和交叉性、投入的功利性和依附性、运作的实践性和规范性、产出的缓慢性和持久性等特征。体育经济伦理分为关系结构、现象结构和层次结构。体育经济伦理具有认识与评价、教育与改造、调节与整合、激励与升华等功能。体育经济伦理作为体育产业发展的无形资产,具有重要的人本价值,可以影响体育产业政策的制定,有利于规范体育经济行为。(2)当代中国体育经济领域凸显的伦理道德问题主要表现为政府在体育经济政策中的伦理困境、体育产业组织的不道德现象以及体育经济个体的职业道德问题和体育消费自由与道德责任问题。其产生的深层原因是体育经济领域中存在着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体育经济行为主体的道德缺失。其现实原因是:在制度方面上,体育产业相关法律不够完善,制度缺乏创新与法制建设滞后,体育市场中信用制度的缺失;在经济方面上,过度商业化侵蚀着体育领域,个人极端利己主义的产生,经济利益的驱动力;在道德方面上,道德教育功能弱化,职业道德水平下降,道德约束和惩罚乏力;在心理方面上,重利轻义的贪婪心理,胆大妄为的侥幸心理,盲目攀比的失衡心理和扭曲的竞争心理。(3)体育经济伦理建设对于构建健康的体育市场秩序、形成个体优秀的道德品质、促使道德转化为一种资本具有重要作用。在建设过程中应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导向、制度保障与道德教化结合、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相协调、实践性与长期性相结合、个人权益与社会责任并重等原则。主要策略是:在宏观层面上,通过发展体育产业,夯实制度伦理建设的物质基础;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加强制度创新,实现经济伦理制度化;完善相关体育法律法规等措施来加强制度伦理建设。在中观层面上,通过提高有效的制度供给,建立培养伦理责任的宏观调控体系;建立社会监督机制;建设伦理型的企业文化;制定道德行为规范;塑造管理者的道德人格;加强员工的道德教育和培训等措施来加强企业伦理建设。在微观层面,通过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建立道德评价体系;完善道德激励机制和强化职业道德监督等措施加强个体道德建设。
柯林[7](2008)在《经济学对幸福的离弃与回归 ——“斯密之谜”的一种解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古典经济学的奠基者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一生中写过两部重要着作,一部是《道德情操论》(1759),另一部是《国富论》(1776)。在斯密去世后的19世纪中叶,德国历史学派提出“斯密之谜”,一般也称为“斯密问题”、“斯密难题”、“斯密悖论”,说的是斯密的两部着作即《国富论》与《道德情操论》之间的矛盾。“斯密之谜”的谜底,100多年来众说纷纭,未有定论。一些学者认为,这两大着作之间不存在对立,“斯密之谜”是个伪问题,即“斯密之谜”根本不存在。另一些学者认为,斯密的两大着作之间存在着对立,但对于“谜面”到底是什么有不同意见。这些观点都有各自的积极合理的内容,但笔者的导师傅红春教授还有一个“谜面”:《国富论》的主题是“财富增长”,而《道德情操论》的主题则是“欲望约束”,根据197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缪尔森提出的“幸福方程式”:幸福=效用/欲望,1我们可以看出,“斯密之谜”的“谜底”就是幸福,或者更准确说,就是“幸福最大化”。分述财富增长(《国富论》)和欲望约束(《道德情操论》),对于“幸福最大化”而言,思想上、逻辑上和操作上都很一致的事情,为什么后来会演变成一个世界性“难题”——“斯密之谜”呢?这是因为,亚当?斯密之后主流经济学的发展,越来越离弃了幸福。实际上,从现代经济学诞生的那一天起,在斯密的经济学思想的框架里,幸福或者说人类的福祉一直是一个核心的问题。只是在斯密之后,主流经济学忘记“财富增长促进幸福增长”只是一个假定,仅仅只关注财富,掩盖了对于幸福这个本质命题的关注。主流经济学对幸福的离弃,在凯恩斯(Keynes,1883~1946)那里达到极致,至今还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然而,自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有一些关于人类幸福的新的认识已经开始悄然融入到经济思想当中,“两个斯密”合二为一,“幸福悖论(Paradox of Happiness)”引起了经济学对幸福的回归。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认识到,“财富增长促进幸福增长”只是一个假定,如果把这个假定当成一个绝对的普遍的真理,则是不对的。在现代经济学对幸福的回归中,许多实证研究表明,财富增长不一定带来幸福增长。在对幸福的回归研究中有两个代表性的经济学家,一个是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被誉为“现代斯密”的阿玛蒂亚?森(Amartya Sen,1933~),另一个是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1934~)。苏格拉底(Socrates,前469~前399)说:“各种学问,其最根本的目的,是要解决“人怎样活着”的问题。”经济活动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人的幸福,微观上讲是为了个人的幸福,宏观上讲是为了每一个人的幸福,为了全人类世世代代的幸福。经济学最终要回答的是人类如何才会幸福的问题,是人类如何才能避免不幸福的问题。
袁小云[8](2005)在《从个体伦理、社会伦理到马克思伦理嬗变 ——兼论中国转型期市场经济的伦理范式》文中研究表明斯密语境中的个体伦理,虽然主张自由竞争,以达到道德情感与经济利益的统一,但是他的伦理思想只是他意蕴中经济人的理想。康德则试图从道德人的责任感,从道德形而上学的理念中挖掘道德普世性,无异于画饼充饥。而两者的思想并不是没有任何现实价值,对于转型时期的我国市场经济伦理的构建仍然是借鉴作用。合理的个人利益的和社会责任道德越来越显性,我们并不是从斯密和康德的抽象的人去考量,而是应该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来审视斯密和康德的伦理理念,以马克思的现实性的、历史性的、实践性的伦理为理论依据,从我们现实生活世界为出发点,从现实生活的人来考量我国转型时期的市场经济伦理的取向,我们发现那就是个人与集体利益协调的伦理价值取向。 真实的集体主义,不是以往把集体利益达到无以附加的地步的纯而又纯的集体主义,而是承认个人合法的利益,同时,强调集体的利益,是个人与集体真正和谐。这只是从个人利益的个人伦理视角来审视市场经济伦理的范式。 另外,从社会伦理的维度看,我国转型时期的市场经济伦理建构不能脱离公共领域伦理这一视野。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立场看,我国古代并没有提供我们适应现代市场经济文明的公德意识,在我国当下经济改革中,一些公共伦理仍然被君王的私人领域的道德意识,因此,转型时期市场经济伦理的范式另一维度就是社会公共伦理。缺少公共领域,社会的有效运行是不可能的。构建公共领域的的伦理,即我们所说的公德,而公共领域的伦理就是民主、自由、平等。
袁小云,程小强[9](2004)在《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下的"斯密难题"》文中指出作为现代经济学之父的斯密,在伦理学领域与经济学领域的二理悖反长期以来是经济学界和伦理学界的症结。本文从历史唯物主义(生活哲学)的视角,对斯密难题进行审查和廓清,以求其真谛所在。
曹世敏[10](2003)在《道德教育文化引论》文中指出教育文化是一个开放的论题,既有的研究已然不少,新的研究不断涌现。本研究试图从独特的文化立场出发,为教育文化理论提供一个新文本。 本论文的任务是:从文化的整体着眼,从当前人们对道德教育及其理论关注的重点出发,探讨道德教育与文化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进而考察人们对待这些关系的各种态度,并就此提出自己的解释。论文假定,文化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概念,有许多不同的表现形式,道德教育同样是个复杂的概念,也有众多表现形态,如果不适当地限定研究对象的范围或层次,关于文化与道德教育关系的探讨,一开始就已经陷入了混乱之中,建基于这种混乱基础上的有关论述,不仅是令人生疑的,而且是无甚意义的——这或许就是以往许多教育文化研究的主要缺陷。 从文化的整体着眼,就是要把握文化的根本特性或底蕴。文化是人类的自我意识,是文化反省和文化存在的统一体,“类型”、“比较”和“悖论”是文化的根本特性,即文化底蕴。当前,引起人们关注的道德教育及其理论问题很多,而道德教育理论的学科归属、道德教育的现代性、道德教育及其理论的困境是三个重点问题。道德教育文化研究是一种文化自觉,包括文化诉求和文化关涉两种方式。据此,本论文形成了三个论题——道德教育的文化型论,从文化类型的层面,具体探讨道德教育理论的学科归属问题;道德教育的文化际论,从文化比较的底蕴出发,探讨道德教育的现代性问题;道德教育的文化悖论,从文化的悖论底蕴入手,探讨道德教育及其理论的困境问题。此外,文化作为人类的自我意识,有一个纵向的演进历程,与之相应的道德教育也必在这一演进之中,这形成了本研究的第四个论题,即道德教育的文化谱系。
二、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下的"斯密难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下的"斯密难题"(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中国社会责任伦理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本文论题之缘起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基本内容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一章 责任 |
第一节 责任概述 |
一、何谓责任——字源和语言学解释 |
二、谁之责任——承担责任之主体 |
三、对谁负责——承担责任之客体 |
四、承担何责——责任的特点 |
第二节 厘清责任概念 |
一、责任与义务 |
二、责任与权利 |
第二章 责任伦理 |
第一节 责任伦理何以可能 |
一、责任与责任伦理 |
二、责任伦理的含义 |
第二节 责任伦理概述 |
一、责任伦理与道德责任 |
二、责任伦理与因果决定论 |
三、责任伦理与规范伦理 |
第三章 现代中国社会责任伦理构建的批判借鉴 |
第一节 西方早期理性主义的责任观 |
一、古希腊思想家的责任伦理思想 |
二、古罗马时期和漫长的中世纪神学家的责任思想 |
第二节 西方近代启蒙思潮中的责任思想 |
一、霍布斯、洛克、卢梭契约伦理责任观 |
二、康德的德性责任观 |
第三节 现代西方社会的责任伦理思想 |
一、马克斯·韦伯:信念伦理与责任伦理 |
二、哈耶克:以自由为前提的责任思想 |
三、汉斯·约纳斯:面向新科技的责任伦理 |
第四章 现代中国社会责任伦理构建的思想传承 |
第一节 “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伦理观 |
一、“天人合一”——“天道”与“人道”相和谐的责任伦理观 |
二、家国天下——国家责任伦理观 |
第二节 以“爱”为核心的责任伦理观 |
一、兼爱——墨家责任伦理观的基础 |
二、爱有差等——儒家责任伦理观的前提 |
第三节 自然责任伦理观和注重责任后果的责任伦理观 |
一、法自然——崇尚自然的生态责任伦理观 |
二、重罚——法家责任伦理观的责任后果 |
第五章 现代中国社会责任伦理的现实困境和价值追求 |
第一节 当代中国责任伦理的现实困境 |
一、责任伦理观念淡漠 |
二、责任伦理关系错位 |
三、责任伦理执行能力较弱 |
第二节 破解生存难题——责任伦理的价值追求 |
一、生存危机——责任伦理的现实关照 |
二、生存安全——责任伦理的伦理关切 |
三、生存实践的需要——责任伦理的生长点 |
第三节 当代中国责任伦理的实践意义 |
一、道德心灵的滋养——责任伦理的人文关切 |
二、承担社会责任——人的社会属性的内在要求 |
三、独立自主——价值理性的强烈渴求 |
第六章 现代中国社会责任伦理建设 |
第一节 现代中国社会责任伦理的建设目标 |
一、富强——追求民富国强的责任伦理建设目标 |
二、自由——追求全面发展的责任伦理建设目标 |
三、平等——追求人格地位的责任伦理建设目标 |
四、公正——追求社会稳定的责任伦理建设目标 |
五、法治——追求天下安宁的责任伦理建设目标 |
六、诚信——追求重诺履责的责任伦理建设目标 |
第二节 多元主体视域下的现代中国社会责任伦理构建 |
一、责任伦理主体建设的内涵 |
二、个体责任伦理:个体自我担承的责任伦理建设 |
三、政府责任伦理:公权力的伦理责任自觉和审慎应用 |
四、家庭责任伦理:基于老龄化和空巢化社会的家庭伦理建设 |
五、企业责任伦理:绿色、法治、创新是新时代企业的三重核心 |
六、职业责任伦理:岗位、职位、职责的统一 |
第三节 以责任人格为着力点的现代中国社会责任伦理构建 |
一、责任人格的含义 |
二、责任人格的伦理内涵 |
三、培育责任人格的原因 |
四、责任人格的道德教育路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2)正义思想研究:马克思与苏格兰启蒙学派(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苏格兰启蒙学派的植入:一个尝试性补充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何谓苏格兰启蒙学派? |
三、苏格兰启蒙学派的辨析价值 |
第二节 研究现状:正义观传承关系的多重论证视角 |
一、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
二、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视角、方法、难点与创新 |
一、研究视角 |
二、研究方法 |
三、难点与创新 |
第一章 苏格兰启蒙运动之前及兴起时期的正义思想 |
第一节 古希腊正义概念之演变 |
一、从神义论到城邦正义 |
二、基于德性的城邦正义 |
三、由外而内的正义诉求 |
第二节 罗马时期到中世纪的正义概念嬗变 |
一、罗马法:城邦正义的书写 |
二、正义之基的演变:从混合制到元首制 |
三、中世纪的神学正义观 |
第三节 苏格兰启蒙运动兴起时期的正义观 |
一、正义的核心:国家权力 |
二、正义新力量:新兴市民阶级 |
三、自由主义正义观念的本质:政治自由与主体义务 |
四、正义的基本内容:财产权 |
第二章 苏格兰启蒙学派论正义 |
第一节 哈奇森谈正义:基于道德感的阐发 |
一、道德感:正义知觉的可能性 |
二、道德感的培养和人的社交性 |
三、所有权及其规则、对象和范围 |
第二节 休谟论正义:人为的德性 |
一、自然德性与人为德性 |
二、作为人为德性的正义 |
三、正义的缘起 |
四、财产权及其规则 |
第三节 斯密的正义观:基于差异的分配公正 |
一、正义动机:自利抑或公共善? |
二、客观的正义主体:公正的旁观者 |
三、受自然价格支配的分配正义 |
第三章 马克思的正义思想 |
第一节 马克思正义思想争论及评价 |
一、“伍德派”与“胡萨米派”争论及要点 |
二、正义的评价基础:一元或多元 |
三、正义的评价标准:是否只是价值判断 |
第二节 剥削与正义:理解马克思正义的视角之一 |
一、剥削的非正义批判之现实基础 |
二、剥削的非正义批判的三重维度 |
三、剥削的非正义批判之当代启示 |
第三节 国家与正义:理解马克思正义的视角之二 |
一、现代国家:作为现代产物的政治抽象 |
二、资本逻辑:理解现代国家与正义的思想依据 |
三、正义社会须立足发展资本逻辑的国家建构 |
第四节 马克思正义思想的“文本”呈现 |
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正义与人的存在方式“异化” |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正义与分工、所有制 |
三、《共产党宣言》:正义与“瓦解”私有财产制度 |
四、《哥达纲领批判》:正义、按劳分配、按需分配 |
五、《资本论》:正义社会何以可能的深层追问 |
第四章 马克思对苏格兰启蒙学派正义思想的传承与超越 |
第一节 正义视域下的劳动分工 |
一、劳动分工的起源:苏格兰启蒙学派与马克思 |
二、劳动分工产物的财产权:判断社会正义与否的标志 |
三、劳动分工结果的阶级分化:思想史的对比分析 |
第二节 从市民社会出发理解正义问题 |
一、介入社会契约论:突破传统的诠释方式 |
二、概念置换:从苏格兰启蒙学派到马克思 |
三、正义社会的出路:德性教育与社会革命 |
第三节 两种正义分析法的共同点与差异 |
一、苏格兰启蒙学派的社会-心理分析法 |
二、马克思的正义辩证法 |
三、两种分析法比较及其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科研成果 |
后记 |
(3)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二、研究的概念和定义 |
三、研究的过程与综述 |
四、研究的方法与架构 |
五、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市场经济思想源起 |
第一节 亚当·斯密的商品经济思想 |
一、分工与市场 |
二、商品的价值——价格论 |
三、利己心与“看不见的手” |
四、自由主义的商品经济主张 |
第二节 大卫·李嘉图的商品经济思想 |
一、商品价值由生产商品的劳动耗费决定 |
二、资本主义社会三大阶级及其分配关系 |
三、经济自由以及限定政府职能作用范围 |
四、利用各国比较优势发展国际自由贸易 |
第三节 马恩辩证批判的商品经济思想 |
一、马恩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商品经济思想的批判继承 |
二、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机理结构的追溯剖绘 |
三、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历史作用的客观评价 |
四、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未来趋势的科学预测 |
第二章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孕育 |
第一节 商品经济思想资源在前苏联的流变 |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认识的演进 |
二、列宁混合经济思想形塑的重要关节与主要内容 |
三、列宁混合经济思想中市场机制的调节与中介作用 |
四、联共(布)党内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争论 |
五、斯大林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思想的突变 |
第二节 商品经济思想资源在新中国的发展 |
一、毛泽东商品经济思想形成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
二、刘少奇的商品经济思想 |
三、陈云的商品经济思想 |
四、张闻天的商品经济思想 |
五、李先念的商品经济思想 |
第三节 商品经济思想发展在新中国的周折 |
一、对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认识的转变 |
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思想的实质与特征 |
第四节 我国经济学家对商品及市场经济的探索 |
一、顾准倡导商品经济的思想 |
二、孙冶方强调价值规律的思想 |
三、卓炯发展商品经济的思想 |
四、薛暮桥坚持市场改革取向的思想 |
第三章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萌生 |
第一节 东欧市场社会主义思想的启发 |
一、世纪论战与古典兰格模式的蕴生 |
二、东欧经济改革与分权思想的形成 |
三、东欧分权模式的思想得失对中国的启示 |
第二节 对计划经济条件下市场调节作用的逐步承认 |
一、以计划经济为主体,辅之以市场调节 |
二、明确“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思想 |
三、“计划与市场的内在统一”的思想 |
第三节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的认识推进 |
一、市场化改革遭遇重大困难和挫折 |
二、改革回潮与市场经济思想的复归 |
第四章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成型 |
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定位 |
一、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提出 |
二、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内容 |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和目标的确立 |
第二节 当代市场社会主义思想的重构与启示 |
一、当代市场社会主义思想的兴起原因 |
二、当代市场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三、当代市场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特征 |
四、当代市场社会主义思想的中国镜鉴 |
第三节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框架延展 |
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思想 |
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的思想 |
三、构筑社会保障制度的思想 |
四、培育和健全市场体系的思想 |
五、改革宏观调控体系的思想 |
六、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思想 |
第五章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拓展 |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矛盾积累和新挑战 |
一、部分改革红利的消减 |
二、强势利益群体的束缚 |
三、居民收入水平的分化 |
四、价格机制作用的扭曲 |
五、财税体制改革的滞后 |
六、政府职能转变的梗阻 |
七、市场竞争的条块分割 |
八、经济社会的协同困境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深化与经济新常态思想 |
一、市场经济增长速度由超高速到中高速的换挡 |
二、市场经济结构调整由低端型到中高端的迈进 |
三、市场经济发展质量由粗放增长到内涵发展的转变 |
四、市场经济转型升级由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的过渡 |
五、市场经济福利分享由非均衡型到包容共享的嬗变 |
第三节 对社会主义市场决定性作用的新认识 |
一、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奠定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前提 |
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巩固市场决定性作用的根基 |
三、构建现代市场体系夯实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基础 |
四、加快转变政府职能适应市场决定性作用的要求 |
五、建立法律制度体系提供市场决定性作用的保障 |
第四节“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市场经济思想的“四维” |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市场经济思想目标的一致性 |
二、在深化改革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 |
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法治市场经济的思想 |
四、以全面从严治党保障市场经济发展方向的思想 |
第五节 习近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思想 |
一、坚持和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
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
三、进一步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
第六章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经验启示 |
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实践映证 |
一、经济理论的发展完善 |
二、市场化指数稳步提高 |
三、综合实力的持续提升 |
四、市场经济地位获得逐渐认同 |
第二节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价值取向 |
一、生产发展的社会主义物质价值 |
二、人民主体的社会主义人本价值 |
三、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 |
四、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目标价值 |
第三节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发展的特点 |
一、引领性:有主导力量,在统领和创新中坚持方向 |
二、开放性:有包容精神,在对话和交流中学习借鉴 |
三、实践性:与实践相长,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和发展 |
四、渐进性:与现实比肩,改革进程中寻求不断突破 |
第四节 基于马恩经典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梳理与展望 |
一、创新宏观调控体系,确保经济社会的平衡发展 |
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推动市场经济的包容发展 |
三、坚持政府职能转型,努力创建适应型现代政府 |
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升国有企业的整体效益 |
五、完善统一市场体系,协调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 |
六、实行开放经济战略,吸收全人类市场经济成果 |
七、坚持法治经济建设,努力遏制市场经济的弊端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斯密问题”与和谐社会人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视角与方法 |
1.3.1 研究的视角 |
1.3.2 研究的方法 |
1.4 研究思路和基本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基本框架 |
1.5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1.5.1 论文的创新 |
1.5.2 论文的不足 |
第二章 亚当·斯密思想研究及“斯密问题”解读 |
2.1 亚当·斯密思想的研究 |
2.1.1 研究的横向维度 |
2.1.2 研究的纵向维度 |
2.2 “斯密问题”溯源 |
2.3 “斯密问题”的本质 |
2.4 “斯密问题”的解读 |
2.4.1 哲学意义解读 |
2.4.2 伦理学意义解读 |
2.4.3 经济学意义解读 |
2.5 “斯密问题”研究与构建和谐社会人的关系 |
第三章 “斯密问题”中的利己说 |
3.1 利己的内涵 |
3.2 利己的多元化诠释 |
3.2.1 利己与需求论 |
3.2.2 利己与人性恶论 |
3.2.3 利己与自爱说 |
3.2.4 利己与进化论 |
3.3 亚当·斯密思想中的利己 |
3.4 经济人假说 |
3.4.1 传统经济人假说 |
3.4.2 当代经济人假说 |
第四章 “斯密问题”中的利他说 |
4.1 利他概论 |
4.1.1 利他的内涵 |
4.1.2 利他与亲社会行为 |
4.1.3 利他与移情能力 |
4.1.4 亚当·斯密思想中的利他 |
4.2 生物学上的利他思想 |
4.2.1 群体选择理论困境 |
4.2.2 亲缘选择理论与亲缘利他 |
4.2.3 互惠性理论与互惠利他 |
4.2.4 顺从性理论 |
4.3 经济学上的利他思想 |
4.3.1 利他主义模型 |
4.3.2 强互惠利他模型 |
4.4 利他系统-要素概论 |
4.4.1 利他与利他动机 |
4.4.2 利他与利他行为 |
4.4.3 利他与利他主义 |
第五章 “斯密问题”系统均衡规律 |
5.1 利己与利他势能假定 |
5.2 利己与利他关系论 |
5.2.1 对立论的紧张关系 |
5.2.2 统一论的和谐关系 |
5.2.3 层次论的继承递进关系 |
5.3 “斯密问题”的人性规律论 |
5.3.1 利己与利他关系溯源 |
5.3.2 利己与利他人性分布律 |
5.4 “斯密问题”微观均衡规律 |
5.4.1 微观均衡机理 |
5.4.2 微观均衡路径 |
5.4.3 微观均衡规律 |
5.5 “斯密问题”宏观均衡规律 |
5.5.1 利己与利他的人性可加性假设 |
5.5.2 宏观均衡规律 |
5.5.3 宏观均衡规律实证分析 |
第六章 “斯密问题”系统失衡的帕累托改进分析 |
6.1 “斯密问题”系统失衡表现 |
6.1.1 利己的道德绑架 |
6.1.2 利他的经济绑架 |
6.2 “斯密问题”系统失衡根源分析 |
6.2.1 利己与利他冲突的主观逻辑 |
6.2.2 利己与利他冲突的客观基础 |
6.3 “斯密问题”个人(微观)系统失衡及帕累托改进 |
6.3.1 个人系统失衡条件 |
6.3.2 个人系统失衡危害 |
6.3.3 个人系统失衡特点 |
6.3.4 个人系统失衡矫正路径 |
6.4 “斯密问题”社会(宏观)系统失衡及帕累托改进 |
6.4.1 社会系统失衡条件 |
6.4.2 社会系统失衡危害 |
6.4.3 社会系统失衡矫正路径 |
6.5 社会系统失衡的自组织机制 |
第七章 和谐社会人的构建 |
7.1 和谐社会人内涵 |
7.2 社会人和谐思想 |
7.3 和谐社会人构建困境 |
7.4 价值维度上和谐社会人构建 |
7.5 市场维度上和谐社会人构建 |
7.6 制度维度上和谐社会人构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理论成果 |
后记 |
(5)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的三大转向与当代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依据和选题意义 |
(一) 选题依据 |
(二) 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与观点评析 |
(一) 国内研究现状及观点评析 |
(二) 国外研究现状及观点评析 |
三、研究内容与框架结构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经济伦理的初步探索 |
一、无产阶级的革命功利主义经济伦理思想形成的背景 |
(一) 国际背景:无产阶级革命 |
(二) 国内背景:革命战争年代 |
二、无产阶级的革命功利主义经济伦理的思想渊源 |
(一) 马克思主义经济伦理思想 |
(二) 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 |
三、无产阶级的革命功利主义经济伦理的基本点 |
(一) 无产阶级的革命功利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 |
(二) 无产阶级的革命功利主义的基本道德准则 |
(三) 无产阶级的革命功利主义经济伦理的历史意义 |
第二章 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经济伦理的第一次转向 |
一、从无产阶级的革命功利主义到集体主义的转向 |
(一) 从革命战争到经济建设之时代主题的转换 |
(二) 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经济伦理范式的奠立 |
(三) 二者的继承与发展之关系 |
(四) 从无产阶级的革命功利主义到集体主义转向的历史意义 |
二、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经济伦理的潜妄 |
(一) “大跃进”时期集体主义经济伦理的模式化 |
(二) “文化大革命”时期集体主义经济伦理的虚妄化 |
第三章 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的发展与第二次转向 |
一、“拨乱反正”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一) “回到”毛泽东思想 |
(二) 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
(三) 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经济伦理变革诉求 |
二、从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向社会主义新功利论的转向 |
(一) 邓小平社会主义新功利论经济伦理的致思理路:唯物史观 |
(二) “三个有利于”思维范式与社会主义新功利论 |
三、邓小平社会主义新功利论经济伦理的要义 |
四、邓小平社会主义新功利论经济伦理的自我反思 |
(一) 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失误的反思 |
(二) 对两极分化问题的重视 |
五、社会主义经济伦理第二次转向的历史意义 |
第四章 后邓小平时代社会主义经济伦理的第三次转向 |
一、社会主义经济伦理第三次转向的背景 |
(一)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根本转型的探索历程 |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初探 |
二、“三个代表”思维范式与社会主义新公正论经济伦理的转向 |
(一)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
(二) 从“三个有利于”到“三个代表”的思维范式转向意蕴 |
(三) 社会主义新公正论经济伦理观的奠立 |
三、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新公正论的发展 |
(一)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
(二) 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新公正论的发展 |
四、社会主义新公正论经济伦理理论与现实的悖谬 |
第五章 三大转向视域下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的当代建构 |
一、三大转向视域下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之当代建构的根据与路向 |
(一) 三大转向视域下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之当代建构的理论根据 |
(二) 三大转向视域下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之当代建构的现实依据 |
(三) 三大转向视域下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之当代建构的路向选择 |
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当代建构的三大资源及其关系 |
(一) 主导性资源:马克思主义经济伦理 |
(二) 根基性资源:中国传统经济伦理 |
(三) 借鉴性资源:西方经济伦理 |
三、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当代建构的基本原则 |
(一) 以人为本:“经济人”与“道德人”相统一 |
(二) 经济学与伦理学相结合 |
(三) 道义论与功利论相结合 |
(四) 集体主义精神和个体精神相结合 |
四、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当代建构在微观层面上的基本维度和内涵 |
(一) 生产伦理:目的与手段的统一 |
(二) 交换伦理:经济价值与伦理价值的统一 |
(三) 分配伦理:权利平等与结果平等的统一 |
(四) 消费伦理:超越消费主义 |
五、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当代建构在宏观层面上的基本维度和内涵 |
(一) 经济制度伦理:经济制度公正 |
(二) 经济体制伦理:市场经济体制公正 |
(三) 全球经济伦理:平等、自由、互利互惠 |
六、三大转向视域下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当代建构的意义 |
(一)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的当代建构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
(二)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的当代建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
(三)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的当代建构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当代中国体育经济伦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由与意义 |
1.1.1 研究的缘由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与评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论文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本论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体育经济伦理及相关概念界定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2 体育经济伦理的概念 |
2.2.1 体育经济伦理的定义 |
2.2.2 体育经济伦理的概念构成 |
2.2.3 与相关概念的联系和区别 |
2.3 体育经济伦理的提出依据 |
2.3.1 经济与道德内在关联的思想资源 |
2.3.2 体育市场中"经济人"的伦理属性 |
2.3.3 经济伦理介入体育领域的必要性和现实性 |
2.4 体育经济伦理的特征 |
2.4.1 存在的必然性和交叉性 |
2.4.2 投入的功利性和依附性 |
2.4.3 运作的实践性和规范性 |
2.4.4 产出的缓慢性和持久性 |
第3章 体育经济伦理的结构、功能及价值 |
3.1 体育经济伦理的结构 |
3.1.1 体育经济伦理的关系结构 |
3.1.2 体育经济伦理的现象结构 |
3.1.3 体育经济伦理的层次结构 |
3.2 体育经济伦理的功能 |
3.2.1 认识与评价 |
3.2.2 教育与改造 |
3.2.3 调节与整合 |
3.2.4 激励与升华 |
3.3 体育经济伦理的价值 |
3.3.1 体育产业发展的无形资产 |
3.3.2 影响体育产业政策的制定 |
3.3.3 有利于规范体育经济行为 |
3.3.4 体育产业中的人本价值 |
第4章 当代中国体育经济领域凸显的伦理道德问题 |
4.1 宏观层面:政府在体育经济政策中的伦理困境 |
4.1.1 政策制定取向上,体现公益性还是产业性 |
4.1.2 体育资源配置上,突出效率还是强调公平 |
4.1.3 体育产业经营上,政府主导还是市场主导 |
4.2 中观层面:体育产业组织在体育市场中的不道德现象 |
4.2.1 诚信缺失:体育赞助中的一种缺德表现 |
4.2.2 假冒伪劣:体育领域中破坏体育市场秩序的顽症 |
4.2.3 埋伏营销:体育营销中的不道德营销 |
4.2.4 商业贿赂:职业体育发展的一个毒瘤 |
4.3 微观层面:个体在体育经济活动中的道德问题 |
4.3.1 体育经济个体的职业道德问题 |
4.3.2 体育消费自由与道德责任问题 |
第5章 体育经济伦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
5.1 体育经济伦理问题存在的必然性 |
5.1.1 体育经济领域中存在着政府失灵 |
5.1.2 体育经济领域中存在着市场失灵 |
5.2 体育经济伦理问题生成的现实因素 |
5.2.1 制度因素 |
5.2.2 经济因素 |
5.2.3 道德因素 |
5.2.4 心理因素 |
5.3 实例切入:青岛海利丰足球俱乐部赌球现象的致因 |
5.3.1 赌球现象 |
5.3.2 赌球致因 |
第6章 体育经济伦理建设的理论基础 |
6.1 体育经济伦理建设的相关理论 |
6.1.1 道义论 |
6.1.2 功利论 |
6.1.3 美德论 |
6.1.4 利益相关者理论 |
6.2 体育经济伦理建设的目标 |
6.2.1 构建健康的体育市场秩序 |
6.2.2 形成个体优秀的道德品质 |
6.2.3 促使道德转化为一种资本 |
6.3 体育经济伦理建设的原则 |
6.3.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导向的原则 |
6.3.2 制度保障与道德教化结合原则 |
6.3.3 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协调原则 |
6.3.4 实践性与长期性相结合的原则 |
6.3.5 个人权益与社会责任并重原则 |
第7章 体育经济伦理建设的主要策略 |
7.1 宏观层面:制度伦理与体育经济伦理建设 |
7.1.1 发展体育产业,夯实制度伦理建设的物质基础 |
7.1.2 摆正政府位置,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
7.1.3 坚持公正、自由、民主为原则,加强制度创新 |
7.1.4 实现经济伦理制度化,完善相关体育法律法规 |
7.2 中观层面:企业伦理与体育经济伦理建设 |
7.2.1 体育产业组织的外部建设 |
7.2.2 体育产业组织的内部建设 |
7.2.3 耐克公司的企业文化及启示 |
7.3 微观层面:个体道德与体育经济伦理建设 |
7.3.1 提升个体职业道德的主要策略 |
7.3.2 儒家消费伦理思想及启示 |
第8章 结论与后续研究设想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7)经济学对幸福的离弃与回归 ——“斯密之谜”的一种解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结构 |
1.4 论文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
第二章“斯密之谜”的提起 |
2.1 亚当?斯密的两部着作 |
2.2 “斯密之谜”的由来 |
2.3 德国历史学派的经济伦理思想 |
第三章 对“斯密之谜”的不同解释 |
3.1 不存在“斯密之谜” |
3.2 存在“斯密之谜” |
第四章 我们对“斯密之谜”的解释 |
4.1 《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的联系 |
4.2 《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的区别 |
第五章 经济学对幸福的离弃 |
5.1 亚当?斯密关于幸福的观点 |
5.2 离弃幸福:“一个斯密”一分为二 |
第六章 经济学对幸福的回归 |
6.1 回归幸福:“两个斯密”合二为一 |
6.2 引领经济学对幸福回归的两位经济学家 |
第七章 “苏格拉底命题”与经济学的最终使命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件 |
(8)从个体伦理、社会伦理到马克思伦理嬗变 ——兼论中国转型期市场经济的伦理范式(论文提纲范文)
绪言 |
一、斯密语境下的个体伦理 |
1、斯密伦理思想的背景考量 |
(1) 时代背景 |
(2) 思想泉源 |
2、斯密语境下的个体伦理思想特征 |
(1) 利已是人的本性,利己与利他是统一的 |
(2) 自由竞争:斯密个体伦理秩序的内核 |
(3) 斯密个体伦理的归宿:道德情感与经济利益的统一 |
3、斯密悖论及其历史唯物主义的审视 |
二、康德理性普世社会伦理的理路 |
1、康德伦理思想的前提——对先前伦理思想的批判 |
2、康德的伦理思想精神内涵:探究一种理性普世的社会伦理秩序的理路 |
(1) 自由意志:康德伦理思想的拱顶石 |
(2) 道德责任:普世伦理的动机和标尺 |
(3) 道德律令:普世伦理夯实的根基 |
3、康德的普世社会伦理如何可能 |
三、马克思伦理思想与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市场经济伦理范式 |
1、马克思伦理语境中斯密和康德伦理 |
2、马克思伦理思想的特征 |
(1) 现实的人是马克思伦理的出发点 |
(2) 马克思伦理是具体性的、历史性的、实践性的伦理 |
(3) 马克思伦理是真实的集体主义伦理 |
3、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市场经济伦理范式 |
(1) 我国当下的市场经济的伦理现状 |
(2) 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市场经济伦理范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下的"斯密难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斯密难题” |
二、人性论的解读 |
三、历史唯物主义下的审视:“斯密难题”的另一种解读方式 |
(10)道德教育文化引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道德教育与文化 |
第一节 文化的解释 |
一、 文化解释的一般策略及其局限 |
二、 作为动名词的文化 |
三、 文化:人类自我意识 |
第二节 道德教育的解释 |
一、 研究取向中的道德教育概念 |
二、 研究方式中的道德教育概念 |
第三节 道德教育文化 |
一、 道德教育文化概念的提出 |
二、 道德教育文化研究的内涵 |
三、 道德教育的文化研究转向 |
四、 道德教育文化研究的展开 |
第二章 道德教育的文化型论 |
第一节 问题所在与表述 |
一、 道德教育理论的学科性 |
二、 文化的类型底蕴 |
三、 学科作为文化型式 |
第二节 我国道德教育理论学科的文化诉求 |
一、 我国道德教育理论的现状 |
二、 道德教育理论学科独立性与文化自主性 |
三、 道德教育理论的科学性与文化的人文性 |
第三节 作为社会科学的道德教育理论 |
一、 道德教育理论何以可能 |
二、 道德教育理论的学科归属 |
第三章 道德教育的文化际论 |
第一节 问题所在与表述 |
一、 道德教育的时代主题 |
二、 文化的比较底蕴 |
三、 文化际中的现代德育 |
第二节 文化比较中的道德教育研究 |
一、 文化比较中道德教育研究的历程 |
二、 传统文化关注中的道德教育研究 |
三、 中西文化比照中的道德教育论 |
第三节 文化际的道德教育现代性 |
一、 道德教育现代性的文化际视野 |
二、 文化交互性与道德教育现代性 |
第四章 道德教育的文化悖论 |
第一节 问题所在与表述 |
一、 道德教育的“困境” |
二、 文化的“悖论”底蕴 |
三、 困境的悖论求解 |
第二节 文化悖论中的道德教育理论 |
一、 适应与超越之争的悖论解释 |
二、 义与利之争的悖论解释 |
三、 道德教育回归生活的悖论理解 |
第五章 道德教育的文化谱系(略) |
参考文献 |
四、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下的"斯密难题"(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中国社会责任伦理构建研究[D]. 解琳那.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1)
- [2]正义思想研究:马克思与苏格兰启蒙学派[D]. 洪燕妮.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5)
- [3]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发展研究[D]. 姜英华. 兰州大学, 2016(08)
- [4]“斯密问题”与和谐社会人的构建[D]. 时继锋. 吉林大学, 2012(08)
- [5]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的三大转向与当代建构[D]. 王兆响. 曲阜师范大学, 2011(10)
- [6]当代中国体育经济伦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沈克印. 南京师范大学, 2011(12)
- [7]经济学对幸福的离弃与回归 ——“斯密之谜”的一种解释[D]. 柯林. 上海师范大学, 2008(01)
- [8]从个体伦理、社会伦理到马克思伦理嬗变 ——兼论中国转型期市场经济的伦理范式[D]. 袁小云. 华侨大学, 2005(05)
- [9]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下的"斯密难题"[J]. 袁小云,程小强.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04(06)
- [10]道德教育文化引论[D]. 曹世敏. 南京师范大学, 2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