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城”建设若干问题的再思考

“广州大学城”建设若干问题的再思考

一、关于“广州大学城”建设若干问题的再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黄安东[1](2020)在《基于密度指标体系的大学校园形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密度指标一直都是城市规划和设计对城市形态控制的关键方法之一,其对建成环境、建筑的形态影响尤其显着。在形态研究中,密度指标也常被作为了解城市空间产生与变化的工具。尽管城市设计的密度量化方法已经层出不穷,但国内对于大学校园密度研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大学校园是按照办学规模和类型套用普通高校面积指标,得出各项建设指标,结合校方需求规划设计而成,并服从国家或地区城市总体规划及土地总体利用布局。至今,大学校园建设正处于扩建、新建、搬迁并存的高强度新陈代谢中,许多早期的规划弊端正引起老校区扩建困难、形态混乱、空间品质不佳等各种问题。这些问题某种程度上可归结于指标的不严谨制定。在国家土地集约政策与地方指标规范的相继出台下,新时期的大学校园规划正吸取以往经验,不仅对校园的空间品质、人均面积、容积率提出更高的指标要求,而且其发展战略也日趋与城市形态紧密相连。然而,当前的校园规划虽然有相当成熟的理论支撑并获得不断创新,但其规划策略和方法大多是宏观、定性判断层面,很少着眼于定量分析或密度指标分析,大学校园形态的研究更是如此。为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大学校园形态,新时期的新、老校区都必须采取相应的密度策略以获得可持续增长和可预防收缩的形态效果,并为规划发展的各个阶段提供弹性空间和空间需求预测,因此《普通高等院校面积指标》难以成为高校规划的绝对教条和约束。尽管密度指标可以提供精确的统计数据,但现有描述建筑体量与土地的密度指标多样且标准不一,况且单一的数据也无法完整传达实质的形态和规划的意图。因此,为使得大学校园形态和发展意向有更精确的描述、校园形态设计有更可持续的方法,本研究试图探讨现有密度指标体系对于描述校园形态的影响,借助Spacemate矩阵对实践案例进行分析,提出一个基于指标体系的校园形态设计策略。本论文一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对国内外校园形态和指标研究现状的综述,界定了指标体系与校园形态的概念并建立起两者相互关联的研究脉络;第二章对大学校我国大学校园建设指标进行宏观分析和各项指标分析,提出高校正由“形”向“量”转变;第三章提出了大学校园的分级指标体系,基于其二元相关性的理解提出Spacemate矩阵分析大学校园形态的方法;第四章通过Spaccemate矩阵分析四个实际案例并提出优化方案,在指标对比的基础上总结出其大学校园空间形态新特征;第五章作是形态策略的阐述,对上述章节的量化研究提供定性层面的补充,以增强研究说服力。

刘凤升[2](2020)在《县域研学旅行产品开发研究 ——以广东省饶平县为例》文中指出当前,从国家到地方大力倡导开展素质教育活动,各级各有关部门出台了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活动的实施意见和方案,对研学旅行工作非常重视。政府政策为研学旅行发展指明方向,家庭支持为研学旅行提供物质保障,行业发展为研学旅行开展助推动力,地方丰富的旅游资源为研学旅行产品开发提供基础。本文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对小学(四至六年级)、初中(初一、初二)、高中(高一、高二)和中职(高一、高二)部分学生进行抽样调查问卷,对部分地区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和研学旅行机构的相关负责人进行深入访谈。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的结果,得到县域研学旅行各利益相关者的一般性动机和需求。本文在研究结论中得出县域研学旅行各利益相关者都能深刻地认识到开展研学旅行的重要意义,但不同利益主体存在一些不同的意见:一是学生对参与研学旅行的意愿非常强烈;二是教育行政部门大多存在“等靠要”的思想;三是公办学校对教育行政部门的依赖性比较大;四是研学旅行机构同私立学校开展研学旅行活动的意愿比较强烈。本文结合昂谱(RMP)分析理论,以旅游资源禀赋(R)为基础,立足于市场需求(M)实际,全面开展研学旅行产品开发(P)。本文主要的创新和贡献的地方是针对饶平县研学旅行产品开发进行的深入探究,研究出县域研学旅行产品“5W”创新开发模式。笔者通过对广东省饶平县的旅游资源进行全面整合,立足于调查问卷和访谈的结果,从分类、综合、区域、对象和季节等五大模式进行研学旅行产品开发,从而得出五大模式研学旅行产品。同时总结出研学旅行产品开发的流程和模式,并针对饶平县的研学旅行工作的有效运行提出构建保障机制。

鹿雯雯(Wenwen Loo)[3](2018)在《社会文化变迁视角下当代大学校园空间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我国的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的建设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机遇,新校园不断出现,老校园不断扩建更新。然而,大学校园的建设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如规划布局趋于图案化和模式化;地域和人文特色的缺失;历史文脉的积淀难以延续;空间缺乏精神共鸣和情感归属;缺少与城市及周边环境的有机融合等。本课题从相关概念和理论的剖析着手,通过对文化、社会文化和社会文化变迁等概念的界定和阐释,明确具体的研究范围,探讨了当代文化变迁的影响因素、变迁模式和变迁路径。本文以社会文化变迁为立足点,深入研究了西方大学校园和中国大学校园空间的发展演变。西方大学校园经历了封闭的四合院、工业时代的城市大学、科技影响下衍生现代化的研究大学和功能大学,大学校园空间呈现独立自由的内向型发展模式。中国大学校园空间形态经历了传统书院到新式学堂、教会大学、苏联模式大学、现代大学和大学城模式的发展历程,体现了中国大学校园由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和科学技术等多种社会和文化的影响下的外向型发展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探析了未来大学校园空间形态的发展趋势。基于社会文化变迁的大背景,本文通过对在校师生的实地和网络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大学校园空间进行了相关的调查分析,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存在教学空间利用率低、科研空间断层、交通空间混杂、活动空间缺失和生活空间不完善等问题,并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针对当代社会文化变迁因素对大学校园空间的影响分析,提出了校园空间设计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和人性化的原则,并提出了教学空间多样化、科研空间社会化、交通空间有机化、互联网空间弥散化、活动空间共享化、生活空间复合化的设计策略,以期为当下和未来的校园空间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侯叶[4](2019)在《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文中提出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面临成熟与转折并存的时代大背景,中国体育建筑在实际建设发展层面已取得丰厚成绩,却面临转型需求;在学科发展层面有了多元扩展,却亟需理性总结、回顾得失。此时,将中国体育建筑的发展历程进行尽可能完整、客观的回顾总结,不但有利于体育建筑学科的完善,也有利于我们理性地应对这个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时代。体育建筑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外延广阔,却又专业性强的研究课题。本文针对“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命题沿着两个轴向进行研究:在纵轴上,基于时间线索,从线性历史观视角将近现代以来的中国体育建筑分为四个时期进行梳理。在横轴上,基于要素脉络,从系统视角对体育建筑的发展背景、发展概况、演变特征进行总结和分析。其中,演变特征则主要包括功能、形式、技术(结构技术、材料技术、设备技术、数字化技术等)三要素,以形成多层次的研究系统。本文采用跨学科研究法、文本研究法、实地考察法和访谈法作为研究方法,引入系统论作为理论基础,构建以时序系统、空间系统、背景系统、建筑系统为内容的多层次系统构架,从而形成清晰明确的研究框架。本文第一章为绪论,指出课题的时代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范围、相关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和方法以及研究的创新点。第二章为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发展基础,从中国古代传统体育建筑与文化和西方现代体育建筑与文化两方面来探讨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发展来源及发展土壤。第三章到第六章分别分析了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各时期包括近代时期、现代时期、改革开放到新千年间的当代时期、新千年后的当代时期的发展进程,对每一时期的发展概况以及功能、形式、技术的发展特征进行分析。第七章为中国体育建筑体系演变解析及未来发展预判。一方面从要素的角度总结分析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演变特征,探讨现状问题;另一方面结合未来社会发展背景预判中国体育建筑发展趋势,并提出理性设计策略。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从薄弱的基础开始发展,经历四个时期,功能、形式、技术均有所演变发展。在新常态的社会背景下,基于未来体育事业和建筑事业的发展,中国体育建筑将面临功能、形式和技术的理性回归。

吕慈仙[5](2018)在《异地高考政策认同对随迁子女教育期望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育既是阶层再生产的重要机制,也是阶层向上流动的重要渠道;以人力资本为核心的自致性因素是现代社会分层与流动的主要决定因素,而教育期望对人力资本的获得具有直接、稳定和有效的解释力。长期以来我国宏观社会结构、城乡户籍制度以及难以逾越的异地升学障碍等都导致了随迁子女等弱势群体处于高度边缘化的生存状态,难以通过自身努力和学校教育获得向上流动的机会,始终处在阶层再生产的阴影之下。异地高考政策的出台,无疑增强了群际边界的可渗透性,向随迁子女传递着“只要我努力,就有机会进入另一个群体”的信念,为他们提供了建立良好教育期望的契机,进而有利于提升我国劳动力人口整体的人力资本水平,也有利于阻断弱势群体的“贫困代际传递”现象。本研究基于文化再生产理论和生态系统论的理论框架,分别从微观(个体)、中观(家庭、学校)和宏观(社会)层面来探究异地高考政策认同对随迁子女教育期望的影响机制。选取处于异地高考政策“率先突破型”省份中的初高中随迁子女进行问卷调查,获取定量研究的实证数据,借助SPSS和AMOS数据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检验随迁子女异地高考政策认同在个体学业成绩、家庭社会资本、学校阶层隔离、社会歧视知觉与教育期望关系上的调节作用。同时对随迁子女及其家长、老师进行深度访谈和命题作文的定性调研,以更好的解释随迁子女异地高考政策认同对教育期望的影响机制。调查研究发现:(1)随迁子女教育期望总体状况良好,异地高考政策认同总体状况一般,且在性别、户籍流动类型、就读学校类型、居住地人员结构、现居住城市时间等方面具有显着差异性。(2)在个体层面、家庭层面,异地高考政策认同对随迁子女教育期望部分维度存在显着的正向影响;在学校层面和社会层面,异地高考政策认同对教育期望各维度存在显着的正向影响。(3)异地高考政策认同能够在个体学业成绩、家庭社会资本、学校阶层隔离、社会歧视知觉与教育期望的关系上产生调节作用,它增强了个体学业成绩、家庭社会资本对随迁子女教育期望的正向影响,削弱了学校阶层隔离、社会歧视知觉对随迁子女教育期望的负向影响。基于定量与定性分析结果,本研究认为异地高考政策认同对教育期望的影响存在以下作用机制:“户籍融合”的制度机制、“以考促学”的文化机制以及“正义原则”的补偿机制。针对异地高考政策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消除阻碍异地高考的制度性因素;协调异地高考相关群际间的利益博弈以及完善异地高考政策的配套措施。针对随迁子女教育期望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1)学校应帮助随迁子女尽快适应课程体系和授课方式,开展“一对一”帮扶,提高其学业成绩,同时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教育期望。(2)随迁子女家庭在难以迅速提高其家庭经济文化水平的背景下,多与学校、其他学生家长交流,提高父母的教育参与和教育代际闭合程度,促进其家庭社会资本与教育期望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3)改善学校整体上的不平等状况,消除学校内的阶层隔离,让随迁子女能够更多的接触城市子女,在一个融合、平等的多阶层学校环境中成长。(4)随迁子女的社会歧视知觉主要来自于制度性歧视,如户籍隔离引起的升学不平等。

骆媛婷[6](2018)在《广州市政府财政视角下规划实施的历史研究(1950-2010)》文中指出规划的意义体现在实施中。规划实施的主体是政府,政府实施规划依赖于各项城市建设,而具体的建设活动需要政府的财政投入,政府如何利用手中的财政资金以推动空间资源合理配置,引导市场介入共同实施规划,使城市经济、社会活动高效、有序、持续地进行并达到规划目标,是政府在实施规划时必须面临的问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政府作为规划的制定者与主要实施者,无论是规划发展思路还是规划实施的资金投入特点都受到外部经济背景、财政体制的制约,故政府在实施规划过程中的投资建设行为具有阶段性特征,而这个特征同样反映在城市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只有厘清财政府政体制与其实施规划的历史演变中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及特点,才能更好的理解城市的现状,政府决策与实施的思路、实施特点及在其规划实施中的角色,为未来政府实施规划时提供借鉴。广州市作为历史古城,华南区域中心城市,其规划实施的历史过程更具有典型性与代表性。基于此,本文选择从广州政府的财政视角切入,以规划实施为研究对象,将其置于历史背景中并探寻政府财政、规划实施之间的特征关系。通过定性与定量的方法将政府财政支出与规划实施的变化特征划分历史阶段,并依照制度背景——既定结果——特征解析——案例支撑的路径回答为什么会呈现这种阶段特征。首先通过数据选取以代表政府财政支出与规划实施后的城市发展状况,并根据数据的总量与波动特征进行规划实施的阶段划分,继而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出发探究其各阶段特征出现背后的原因及规划实施的基本特点。宏观角度而言,首先对1950-2010年各分期阶段的广州市财政体制背景、特点、内容、广州政府财政收入与支出状况、广州市发展目标及总体规划实施概况等进行梳理与回顾与分析,继而从微观上各时期规划实施案例作为解释与支撑,接着得出各阶段规划实施的基本特点,并解释不同阶段政府财政支出与规划实施的总体关系特征变化的原因,同时探讨了广州政府在规划实施中的作用、地位的转变及不足之处,以及政府在规划实施中财政投资效率与效益的问题。

谭晓玲[7](2017)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研究》文中提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简称“工程”)是站在党和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实施的一项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基础工程、战略工程。实施工程十多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各方力量的坚持和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得到普遍的认可,巩固了马克思主义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进一步繁荣发展了哲学社会科学,有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和可靠的保障。本论文以工程实施为研究对象,系统考察工程实施的历史过程,详细阐述工程实施所涉及的主要内容,整体客观评价工程实施状况,从中总结经验与不足,以期为进一步深入推进工程实施有所启示。论文共分10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本选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本选题的研究述评,论文的相关概念界定、研究思路、方法及基本框架,并对论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做了说明。第一章主要分析工程实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分析工程实施的社会历史背景基础上,重点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巩固,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等方面阐述工程实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第二章主要是整体介绍实施工程建立的组织机构和形成的运行机制情况。具体从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中央宣传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办公室、工程咨询委员会的设立及成员的确定、课题组等四个层面阐述组织机构的建立,并从项目、基地、团队这三方面的建设揭示工程所形成的运行机制。第三章主要考察工程实施的历史进程。根据工程实施过程中党中央召开的具有标志性的相关会议,着重从实施工程的提出部署、全面展开、全面推进及深入推进四个阶段对其历程进行系统梳理。第四章至第八章全面系统具体阐述实施工程所包括的主要内容。其中,第四章从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编译、研究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及重大现实问题研究两方面,阐述了实施工程中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第五章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学科建设依托机构、学科建设情况调研、学科高端学术平台、学科领航与支撑等五个方面,全面阐述具有时代特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建设;第六章从总体部署、编写成果、出版及使用、编写特点四个方面阐述工程立体化教材体系的形成;第七章从举办高层次报告会、开展学术研讨会、开展国情调研、进行国外考察、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的开办、“四个一批”理论人才的纳入、“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培养、教育部工程重点教材专业师资队伍培训等方面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交流和人才队伍培养;第八章从理论读物和主流媒体平台两方面阐述工程实施的宣传。第九章论述了十多年来工程实施的整体评价。本章主要通过调查问卷中所体现出来的信息,在总结实施工程的成效及经验的基础上,客观分析工程实施中存在的转化运用、宣传普及不够等不足及原因,为下一步深入推进工程工作提供借鉴。结束语部分主要是对进一步推进工程应当探讨的若干问题进行探索性思考,即从保持工程的常态化、大力开展工程的宣传推介、引领“四大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教材体系、人才体系等四个方面提出建设性思考。

肖钧[8](2013)在《广州大学城体育馆使用后评价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快速扩张,大学校园空间也快速发展,逐渐形成围绕一所或多所着名大学发展起来的郊区新城。这类新城以群聚的方式,组织起多个校园生活区、运动区、研究与开发区和绿地广场等开敞区。本文以大学城高校体育馆建筑及其环境构成的使用后评价为研究范畴,对如何实现群聚背景下大学城体育建筑集约化设计方法体系进行较为深入和全面的研究。建筑的意义在于满足人们对空间的需求,有的建筑建成后能够很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而有的建筑建成后让人难以使用。对于建筑的使用后评价研究是一种对建筑设计再思考的过程,通过反思建成建筑的优点以及缺点,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对创造集约化程度高、共享程度高、资源利用程度高的大学城体育馆群有积极的意义。广州大学城从2003年开始总体规划建设,距今整整10年有余,现十所高校都建设完成各自的体育馆。传统的高校体育馆大多只限本校学生使用,而大学城的体育馆不仅面向本校学生群体,而是面向整个大学城所有学生、周边住户群体。对于大学城体育馆使用后评价的研究,可以让大学城的体育馆资源更好的被使用,满足更多大学生的体育健身需求。大学城体育馆建筑使用后评价研究对于当下大学城的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叶浩军[9](2014)在《价值观转变下的广州城市规划(1978-2010)实践》文中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总体规划一直是城市规划领域中非常重要的政策文件和技术文件,而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甚至是唯一的城市规划实施管理依据。然而,改革开放以来,是中国的经济社会急剧变化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城市规划实践活跃的时期。这个时期因为改革开放而引起的价值观转变,使得从国家经济制度到以此为基础的社会管理制度、包括城市规划制度,都发生了急剧和巨大的变化。这一因价值观转变而导致的城市规划实践变化,在中国城市规划历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发展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的政策,是中国人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一场革命,价值体系被重新思考和构建。在城市规划的编制与实践领域也同样存在这样一个命题。工业革命以前,城市规模和形态之间的关系是相对平衡的。工业革命开始以后,价值观体系和构成及其转变过程更加复杂,城市的平衡被彻底打破,产生了一系列的城市问题,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将城市视为效率的机器而偏离了建设城市基本价值观的现象,迫使人们对由自己的经济活动而制造出来的城市进行全面的思考。其中也包括规划师不断思考和探索更加公平和有效的城市规划方法。然而,尽管规划师和规划制度都因为专业教育而建立起了一种理想的价值观,并在此指导下建立起多种理想的规划蓝图和目标,不过种种研究却已经表明,城市规划制度,只是社会制度的一部分,城市规划实践,也只是城市建设实践中的一部分,现实中规划师也只是所有社会成员中的一个群体而已,因此,规划师职业应该具有的价值观,在现实中往往因为社会角色的多重性并且受其他多种价值观及其变化影响而有所改变。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里,由于价值观转变,我们国家颁布了城市规划法,经济制度由计划经济体制迈向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样,在这个价值观转变过程中,广州成为了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了经国务院批复的城市总体规划,有了城市规划管理的政府规章以及后来的城市规划地方法规,广州率先编制了全国第一个战略规划,地铁的开通使广州人的出行方式有了革命性的改变。在改革开放所引起的价值观转变中,广州不仅是最早实践的大城市之一,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作了许多具有超前探索性意义的贡献,相应地,在城市规划领域上也开展了许多与之相适应的实践,既有主动适应并促进城市空间有序拓展的成功,也有被动受制于快速发展经济思潮下的失败,因而为中国城市规划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了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全文试图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在全面认识城市规划在引导城市发展过程中所处的地位、作用和对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检讨的基础上,以价值观为核心,以城市规划实践和城市建设的历史为线索,从对制度性的原因入手,通过规划立法、规划编制、规划管理和实施等四个方面,对这段时期广州不同阶段城市规划实践和城市形态的演进过程进行讨论和分析,划分出各阶段的特点及主要的动力要素和内在原因,揭示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期城市发展的现实与城市总体规划的理想之间存在差异的内在原因。探索和揭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城市总体规划的法律地位、实施机制和作用、内容以及与其他法定规划之间的关系。从而展示出城市规划作为社会制度的一部分,和政府、市场及社会之间所产生关系的必然性。全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内容为对国内外城市规划特别是城市总体规划的理论进行综述,并结合价值的视角提出选题的意义、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第二章首先回顾了1949-1978年历史阶段广州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实践情况,在此基础上,研究了1978-1988年之间城市规划制度的恢复和启动时期城市规划的实践,重点讨论了一元价值观体系下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基于改革开放的实验性实践案例,讨论了广州城市规划从立法、规划编制和机构改革、规划实施等各方面的实践,以及城市规划制度试图对城市建设影响的关系,归纳出规划制度变革启动期的特征。第三章研究了1989-1997年在国家从法律层面对多元价值存在的承认开始、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过程的早期,由于市场力对效率的追求没有得到有效规范,城市规划制度建设相对于高速经济发展和快速城市化的滞后和偏离,尽管地方城市在规划实践中积极探索规划内容对市场经济的适应,但在客观上还是形成了城市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冲突,带来了城市规划实践的种种问题。第四章研究了1998-2010年广州市政府对城市发展的理念进行了新的理性思考下,重新强调了政府对市场的主导和影响的决定性地位,城市规划制度上也进行了梳理并强化了规划编制的工作。重点讨论了城市行政区划的调整和城市空间的拓展,对城市规划制度变革的新探索及战略规划编制,城市政府依据战略规划和基础产业政策有序推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讨论了国家一系列新的城市规划制度设计下,广州逐步引入城市规划与社会对话的机制,开展了针对面向社会和公众参与的科学规划、依法规划和阳光规划探索,并将公众参与纳入法制建设的范畴。第五章进行了理论性的总结,指出目前中国仍然是一元价值观为主导的社会管理模式和多元价值观社会现实共存、政策和法律管治共存的格局,改革开放以来城市规划实践经历了一个公平——效率——公平的螺旋式发展过程。提出了在此格局下城市规划制度中依然没有解决的对市场经济体制适应的存在问题和需继续研究的方向。论文的创新点:第一个创新点是方法上以价值观为研究基础,分析了广州改革开放30多年来城市规划实践和国家价值观转变的关系。研究城市规划多会关注其自身应有的价值观,同时也会关注其在城市发展动力的相互影响及作用过程中某个方面的实际情形及结果,但是基于价值观和价值观的转变系统研究一个具体城市的城市规划实践,是一种方法上的尝试和创新。应用这种方法可以更清楚和客观地判断城市规划实践中成功与失败的根本原因。本文内容上有两个创新点。第一个是目前研究城市规划实践的成果已经很多,涉及城市规划系统的各个方面。但既有成果多从城市规划系统中的某个方面研究和讨论居多,将城市规划系统各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综合研究和讨论并判断城市规划的有效性尚没有。本文依据城市规划实践涉及的要素建立起相关的制度关系并以此作为城市规划实践评价体系,并提出“价值性工具”和“工具价值性”概念,是一种内容上的新尝试。内容上第二个创新点是以一个城市为案例,纵向剖析研究其城市规划实践的发展及演变过程,并依据其价值观表达的特点进行了基本的断代,归纳出不同时期城市规划实践的主要特征,是另一个内容上新的尝试。

黄聪健[10](2012)在《区域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视角下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应对气候变暖带来的危机,低碳城市建设作为实现我国节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正逐渐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在节能减排背景下,城市规划编制应能够反映能源综合利用的诉求,注重与城市能源利用的互动关系尤其是在直接指导城市开发建设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层面,结合城市建设实践,改进规划编制方法,对切实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将具有重大意义区域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是实现能源高效梯级利用的重要手段,对区域性开发建设具有显着的节能减排优势在集约紧凑型低碳城市空间发展趋势下,它将成为我国未来城市能源系统创新的主体内容本文分析了能源综合利用视角下城市规划编制特点,并以此为背景探索区域能源规划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互动关系进而深入分析区域分布式能源系统的使用特点,研究其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中管理单元划分土地利用及指标制定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从“目标原则——编制方法——开发管理”三个方面提出完善现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具体方法和实施建议,重点阐述了“级配”式土地使用模式不同类型建筑负荷耦合判断的方法与思路,并且从系统和地块两个层面对现行指标体系进行优化,引入一次能源转化效率地块建筑类型比单位面积可再生能源利用能力等新指标构建能源系统视角下的控规指标体系在管理制度方面,提出硬性管理和弹性调控相结合的开发管理方式,初步构建了能源监测管理系统的框架本文提出关于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研究的崭新视角与思路,探讨基于区域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使用视角下完善现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方法与路径以期通过规划编制的技术创新,有效指导城市开发建设,实现城市能源的综合高效利用,推动低碳城市规划建设

二、关于“广州大学城”建设若干问题的再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广州大学城”建设若干问题的再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密度指标体系的大学校园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城市主义(New Urbanism)
        1.1.2 “18指标”的反思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范围和对象
        1.3.1 研究范围
        1.3.2 概念界定
    1.4 文献综述
        1.4.1 国内研究现状
        1.4.2 国外研究现状
        1.4.3 政策、依据文件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我国大学校园建设指标现状分析
    2.1 国内大学建设情况宏观分析
        2.1.1 土地利用层面
        2.1.2 建设指标层面
        2.1.3 功能配置层面
    2.2 大学校园各项指标分析
        2.2.1 用地面积
        2.2.2 建筑面积
        2.2.3 容积率
        2.2.4 学生规模
        2.2.5 生均用地/建筑面积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校园形态与密度指标体系发展概述
    3.1 大学校园形态发展概述
        3.1.1 校园形态的演变
        3.1.2 形态要素的转变
    3.2 密度与城市
        3.2.1 城市形态学
        3.2.2 密度与城市设计
        3.2.3 城市密度指标
    3.3 密度指标与建筑形态——点式、板式、围合式
    3.4 密度指标与城市形态——Spaccemate矩阵
        3.4.1 Spacemate矩阵指标体系
        3.4.2 城市形态聚类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运用Spacemate矩阵指标体系分析校园形态
    4.1 大学校园指标的基本指标及筛选
        4.1.1 《全国高等院校建筑面积规划指标》的基本指标
        4.1.2 与校园形态相关的密度指标筛选
    4.2 Spacemate矩阵的指标体系逻辑
        4.2.1 指标的二元相关性
        4.2.2 形态的聚类
    4.3 运用Spacemate矩阵指标体系分析校园形态
        4.3.1 密度指标体系下的形态分析
        4.3.2 密度指标体系下的用地需求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密度指标体系下的大学校园形态实例分析
    5.1 吉林大学前卫南区基础园区
        5.1.1 扩建背景
        5.1.2 形态设计
        5.1.3 运用Spacemate矩阵指标体系分析及优化
    5.2 燕京理工大学
        5.2.1 扩建背景
        5.2.2 扩建策略
        5.2.3 运用Spacemate矩阵指标体系分析及优化
    5.3 暨南大学新校区(一期)规划
        5.3.1 规划背景
        5.3.2 规划策略
        5.3.3 运用Spacemate矩阵指标体系分析及优化
    5.4 四个案例对比分析
        5.4.1 对比分析
        5.4.2 空间形态特点
        5.4.3 经验样本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密度指标体系的大学校园形态设计策略
    6.1 空间精明增长与预防收缩策略
        6.1.1 精明增长——密度的预测
        6.1.2 预防收缩——密度的分配
    6.2 形态规划与设计策略——密度的转换
        6.2.1 轴线的理性规划
        6.2.2 圈层与模数叠合
        6.2.3 边界空间潜力激发
        6.2.4 核心区的簇群整合
    6.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2)县域研学旅行产品开发研究 ——以广东省饶平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和地方政策为研学旅行发展指明方向
        1.1.2 家庭支持为研学旅行提供物质保障
        1.1.3 行业发展为研学旅行开展助推动力
        1.1.4 地方旅游资源为研学旅行产品开发研究提供基础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问卷调查法
        1.4.3 田野调查法
        1.4.4 半结构访谈法
    1.5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国内外研学旅行研究现状
        2.1.1 国外研学旅行的研究现状
        2.1.2 国内研学旅行的研究现状
    2.2 相关概念界定
        2.2.1 研学旅行
        2.2.2 研学旅行系统
        2.2.3 研学旅行特性
    2.3 理论基础
        2.3.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2.3.2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2.3.3 昂普(RMP)开发理论
    2.4 研究评述
第3章 研究方法和设计
    3.1 RMP分析
    3.2 问卷调查分析
        3.2.1 研究目的
        3.2.2 研究方法
        3.2.3 研究工具
        3.2.4 抽样情况
    3.3 访谈调查分析
        3.3.1 访谈目的
        3.3.2 访谈对象
        3.3.3 访谈方法
        3.3.4 访谈工具
第4章 饶平县研学旅行资源与市场现状分析
    4.1 饶平县研学旅行资源分类与评价
    4.2 饶平县研学旅行市场需求分析
        4.2.1 饶平县研学旅行需求和偏好的调查问卷分析
        4.2.2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中小学校长、研学旅行机构动机和需求访谈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饶平县研学旅行产品开发
    5.1 各方对研学旅行的动机和需求概述
        5.1.1 学生的动机和需求概述
        5.1.2 教育行政部门的动机和需求概述
        5.1.3 学校的动机和需求概述
        5.1.4 研学旅行机构的动机和需求概述
    5.2 饶平县研学旅行产品开发
        5.2.1 开发模式一:按照资源类型的研学旅行产品开发
        5.2.2 开发模式二:交叉利用资源类型的研学旅行产品开发
        5.2.3 开发模式三:按照区域的研学旅行产品开发
        5.2.4 开发模式四:按照对象和时间的研学旅行产品开发
        5.2.5 开发模式五:按照季节的研学旅行产品开发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县域研学旅行产品开发模式和保障机制
    6.1 县域研学旅行产品开发流程和开发模式
        6.1.1 县域研学旅行产品开发流程
        6.1.2 县域研学旅行产品开发机制
        6.1.3 县域研学旅行产品开发模式
    6.2 饶平县研学旅行产品开发保障机制
        6.2.1 建立研学旅行协同联合机制
        6.2.2 建立研学旅行安全保障机制
        6.2.3 建立研学旅行经费筹措保障机制
        6.2.4 建立完善的基础设施保障机制
        6.2.5 建立研学旅行科学评价机制
        6.2.6 建立研学旅行宣传引导机制
第7章 研究结论与不足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之处
    7.3 存在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县域研学旅行产品开发研究调查问卷(中小学生)
附录 B 县域研学旅行产品开发研究访谈提纲(教育局相关部门负责人)
附录 C 县域研学旅行产品开发研究访谈提纲(校长部分)
附录 D 县域研学旅行产品开发研究访谈提纲(研学旅行机构负责人)
附录 E 各类访谈的概括性记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3)社会文化变迁视角下当代大学校园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背景
        1.1.2 实践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关于社会文化变迁的相关研究
        1.3.2 关于大学校园空间的相关研究
    1.4 研究范围和研究内容
        1.4.1 研究范围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综述
    2.1 相关概念
        2.1.1 .文化
        2.1.2 社会文化与校园文化
        2.1.3 社会文化变迁
        2.1.4 大学校园空间
    2.2 相关理论研究
        2.2.1 文化变迁理论
        2.2.2 场所理论
        2.2.3 行为需求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学校园空间形态演变
    3.1 西方大学校园空间形态演变
        3.1.1 中世纪“封闭型”宗教大学
        3.1.2 工业时代“分散型”城市型大学
        3.1.3 近代“开敞式”研究型大学
        3.1.4 现代“分区式”功能型大学
    3.2 中国大学校园空间形态演变
        3.2.1 “新式学堂”的兴起
        3.2.2 “苏联模式”的借鉴
        3.2.3 “现代大学”的萌生
        3.2.4 “大学城”的出现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当代社会文化变迁对大学校园空间的影响
    4.1 当代大学校园空间的调查研究
        4.1.1 调研目的意义
        4.1.2 调研内容
        4.1.3 调研对象和方法
        4.1.4 调研分析
    4.2 新型办学模式下教学空间的利用率降低
        4.2.1 新型办学模式的兴起
        4.2.2 校园产学研一体化科研基地空间的浪费
        4.2.3 公共教学空间的使用率降低
        4.2.4 单一的自主学习空间
    4.3 学科发展下校园科研空间的断层
        4.3.1 院系学科的自身发展
        4.3.2 缺乏与城市或周边社区的有效融合
        4.3.3 未能满足校园内部多层次需求
    4.4 共享经济下的校园交通空间的混杂
        4.4.1 共享经济理念
        4.4.2 动态交通空间环境混杂
        4.4.3 静态交通空间占地面积日益扩大
    4.5 生活观念转变下校园活动空间的缺失
        4.5.1 生活观念的转变
        4.5.2 校园活动空间的缺失
    4.6 互联网技术下校园生活空间的不完善
        4.6.1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4.6.2 互联网生活空间的缺失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当代社会文化变迁下大学校园空间设计策略
    5.1 教学空间多样化
        5.1.1 可移动的围合结构
        5.1.2 相融通的大跨结构
        5.1.3 易改造的搭建空间
    5.2 科研空间社会化
        5.2.1 与周边城市的有效融合
        5.2.2 适应内部的多层次需求
    5.3 交通空间有机化
        5.3.1 内部交通空间的环线分区
        5.3.2 外部城市交通的衔接缝合
    5.4 互联网空间公共化
        5.4.1 学习空间的信息化
        5.4.2 快递空间的弥散化
    5.5 生活服务空间共享化
        5.5.1 边界空间的模糊延展
        5.5.2 服务空间的双向互动
    5.6 活动空间复合化
        5.6.1 竖向空间的再利用
        5.6.2 活动空间的叠加化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6.1 结语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附录
作者简历

(4)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1.2 中国体育建筑发展相关文献综述
        1.2.1 针对整体历程的发展研究
        1.2.2 针对部分时间段的发展研究
        1.2.3 针对部分区域的发展研究
        1.2.4 针对世界体育建筑的发展研究
        1.2.5 体育建筑学科丰富的研究成果
        1.2.6 细化的研究类型和多元化的研究意识
        1.2.7 文献综述小结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基于系统论的理论架构
        1.3.4 研究框架
    1.4 研究创新点
        1.4.1 研究创新点
        1.4.2 研究的未尽事宜
    本章注释
第二章 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发展基础
    2.1 中国古代传统体育建筑与文化
        2.1.1 中国古代体育运动
        2.1.2 中国古代体育文化
        2.1.3 中国古代“体育建筑”
    2.2 西方现代体育建筑与文化
        2.2.1 西方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历程及场馆建设
        2.2.2 西方大众体育运动发展
    2.3 小结
    本章注释
第三章 近代时期中国体育建筑的萌芽
    3.1 西方体育建筑的被动输入
        3.1.1 满足西人娱乐休闲需求的体育建筑
        3.1.2 青年会主导下的体育文化传播及体育设施建设
        3.1.3 教会学校中的体育建筑
        3.1.4 殖民政权主导的体育建筑
    3.2 本土体育建筑的主动发展
        3.2.1 现代建筑师的培养与成熟
        3.2.2 现代体育概念的本土萌芽及发展
        3.2.3 华商建设的娱乐体育建筑
        3.2.4 公立学校体育建筑的建设
        3.2.5 城市公共体育场建设及发展
    3.3 现代体育建筑功能的泊来与探索
        3.3.1 竞技体育功能标准化探索
        3.3.2 从单纯到复合的功能演进
        3.3.3 总体规划思想的萌芽
    3.4 西式风格的泊来与“中国固有式”的探索
        3.4.1 西式风格的泊来、模仿与改良
        3.4.2 ―中国固有形式‖的探索与创造
        3.4.3 风格承载的文化意义
    3.5 现代大跨体育建筑技术的初步探索
        3.5.1 现代材料和传统本土材料的互补应用
        3.5.2 屋架体系的初步应用与发展
        3.5.3 现代设备设施的设置与自然通风采光措施的结合
    3.6 小结
    本章注释
第四章 现代时期中国体育建筑的探索
    4.1 建国初期体育建筑的建设探索
        4.1.1 过渡时期的简易场馆建设
        4.1.2 ―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场馆建设起步
    4.2 “大跃进”及“大调整”时期的体育建筑
        4.2.1 大跃进时期的场馆建设
        4.2.2 调整时期体育建筑的收缩简化方针
    4.3 “文革”时期的体育建筑
        4.3.1 ―文革‖期间建筑事业的停滞与体育事业的低潮
        4.3.2 不退反进的体育建筑建设
        4.3.3 作为外交手段的援外体育建筑
    4.4 适合中国国情的功能体系的初步建立及坎坷发展
        4.4.1 从―引入‖到―研究‖的体育建筑学科萌芽
        4.4.2 政治运动影响下功能定位
        4.4.3 平面形式的初步丰富
        4.4.4 多重使用需求下的多功能拓展
        4.4.5 总体规划与整体布局思想的起步
    4.5 政治风潮影响下的形式制约与探索
        4.5.1 民族形式——从推崇到批判
        4.5.2 现代主义——夹缝中的艰难探索
    4.6 大跨建筑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创新
        4.6.1 结构技术研究潮流及大跨结构的创新发展
        4.6.2 饰面材料及性能材料的初步丰富
        4.6.3 基于功能发展的设施设备技术探索
    4.7 小结
    本章注释
第五章 改革开放到新千年间中国当代体育建筑的发展
    5.1 以“亚运会”为核心的体育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
        5.1.1 重点保障的竞技体育事业
        5.1.2 洲际级别的赛事及场馆建设
        5.1.3 逐渐稳定的国家级别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
        5.1.4 奥运会的申办工作及场馆设施规划
    5.2 竞技场馆建设的初步丰富
        5.2.1 体育馆的丰富发展
        5.2.2 体育场的建设开展
        5.2.3 游泳馆的建设开展
        5.2.4 冰雪体育建筑在东北区域的建设
        5.2.5 其它小众竞技体育建筑的零星建设
        5.2.6 体育中心的建设开展
    5.3 校园体育建筑与大众体育建筑的起步
        5.3.1 校园体育建筑的起步
        5.3.2 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
    5.4 理论及作品的输入输出
        5.4.1 国际体育建筑发展成果的输入
        5.4.2 援外体育建筑的输出
    5.5 市场经济改革下的功能新发展
        5.5.1 市场经济对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的影响初显
        5.5.2 基于经济因素的场馆多功能研究与探索
    5.6 多元思潮涌入下体育建筑的创作繁荣
        5.6.1 现代主义的形式新探索
        5.6.2 与结构紧密结合的形式创作
        5.6.3 体育建筑中的地域性思考
        5.6.4 环境意识与城市意识的思考觉醒
    5.7 开放交流中的技术发展
        5.7.1 国产材料的创新及国外材料的引入
        5.7.2 结构技术的创新
        5.7.3 新型设施设备的应用
        5.7.4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引入
    5.8 小结
    本章注释
第六章 新千年后中国当代体育建筑的飞速发展
    6.1 奥运策略下的竞技体育建筑发展高峰
        6.1.1 奥运争光计划及竞技体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6.1.2 国际级别赛事的举办及战略扩展
        6.1.3 国家级综合赛会及其场馆建设
        6.1.4 国际单项赛会及其场馆建设
        6.1.5 省级运动会及其场馆建设
        6.1.6 其它类型盛会及其场馆建设
    6.2 竞技体育场馆类型的进一步丰富
        6.2.1 传统综合型体育场馆的丰富建设
        6.2.2 专项体育建筑类型的建设兴起
        6.2.3 体育中心的蓬勃发展
    6.3 校园体育建筑及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新契机
        6.3.1 校园体育建筑的飞速发展
        6.3.2 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进步
    6.4 全球化与市场经济深化改革下的发展转变
        6.4.1 建筑行业的开放及体育建筑创作的全球化
        6.4.2 市场经济深化改革下的体育建筑发展转变
        6.4.3 快速城市化下的建设机遇
    6.5 体育建筑功能发展新特征
        6.5.1 总体布局的新特征
        6.5.2 复合化的功能模块设置
        6.5.3 灵活化的功能设计
    6.6 体育建筑形式发展新思潮
        6.6.1 建筑形态的有机化
        6.6.2 立面设计的表皮化
        6.6.3 结构美学的新表现
        6.6.4 对地域性的丰富思考和追求
        6.6.5 生态理念下的形式探索
    6.7 体育建筑技术的飞跃发展
        6.7.1 数字化技术的革命性发展
        6.7.2 张拉、混合结构的发展潮流
        6.7.3 材料的性能挖掘与创新
        6.7.4 设施设备技术的发展革新
        6.7.5 生态节能技术体系的探索
    6.8 小结
    本章注释
第七章 “新常态”下中国体育建筑发展面临问题及设计策略探讨
    7.1 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系统元素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7.1.1 社会背景发展脉络分析
        7.1.2 功能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7.1.3 形式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7.1.4 技术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7.2 目前体育建筑发展面临的问题
        7.2.1 体育建筑建设存在误区
        7.2.2 对现存体育场馆历史价值和保护意识不足
        7.2.3 体育产业化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7.2.4 建筑形式的"形而上学"
        7.2.5 技术利用的不适宜
    7.3 基于“新常态”社会背景的体育建筑发展背景
        7.3.1 新常态下的社会发展背景
        7.3.2 新常态下的体育事业发展趋势
        7.3.3 新常态下的建筑事业发展趋势
    7.4 新常态下平衡化的体育建筑发展趋势探讨
        7.4.1 综合竞技场馆与专项竞技场馆的平衡
        7.4.2 竞技体育建筑、校园体育建筑与大众体育建筑的平衡
        7.4.3 新建场馆与改建场馆的平衡化发展
    7.5 新常态下中国体育建筑理性设计策略探讨
        7.5.1 适宜化的总体布局策略
        7.5.2 灵活、整合的功能设置策略
        7.5.3 多样化的形式创作策略
        7.5.4 理性的技术发展策略
    7.6 小结
    本章注释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异地高考政策认同对随迁子女教育期望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第二节 概念阐述与辨析
    第三节 研究综述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框架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工具
第二章 随迁子女教育期望的理论构建
    第一节 文化再生产与教育期望
    第二节 教育期望的生态系统构建
    第三节 随迁子女教育期望的概念与维度
    第四节 异地高考政策认同与教育期望的关联
第三章 异地高考政策认同与教育期望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调查问卷的编制与调研
    第二节 异地高考政策认同的现状分析
    第三节 随迁子女教育期望的现状分析
第四章 异地高考政策认同在个体层面对教育期望影响机制的探究
    第一节 学业成绩与自证效应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理论假设
    第三节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第四节 讨论与小结
第五章 异地高考政策认同在家庭层面对教育期望影响机制的探究
    第一节 家庭社会资本概述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理论假设
    第三节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第四节 讨论与小结
第六章 异地高考政策认同在学校层面对教育期望影响机制的探究
    第一节 学校阶层隔离概述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理论假设
    第三节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第四节 讨论与小结
第七章 异地高考政策认同在社会层面对教育期望影响机制的探究
    第一节 社会歧视知觉概述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理论假设
    第三节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第四节 讨论与小结
第八章 结论及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与作用机制分析
    第二节 异地高考政策的建议与对策
    第三节 随迁子女教育期望的建议与对策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读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6)广州市政府财政视角下规划实施的历史研究(1950-201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基本概念与边界限定
        1.2.1 基本概念
        1.2.2 边界限定
    1.3 研究方法、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3.4 课题创新点
    1.4 文献综述
        1.4.1 经济制度转变对地方政府财政的影响
        1.4.2 政府投资相关理论研究
        1.4.3 国内政府规划实施的相关研究
        1.4.4 国外规划实施的相关研究
        1.4.5 小结
第二章 广州市政府财政投入与规划实施的关系特征
    2.1 数据选取说明
        2.1.1 相关概念
        2.1.2 相关数据来源与阶段划分依据
    2.2 广州市政府财政支出与规划实施特征的历史分析
        2.2.1 总量变化与波动特征
        2.2.2 结合历史背景划分阶段
    2.3 阶段一:计划经济时期特征(1950-1978)
        2.3.1 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缓慢
        2.3.2 财政投入与“规划实施”趋势一致
    2.4 阶段二:包干制时期特征(1979-1993)
        2.4.1 城市经济发展相比计划经济时期有较大提升
        2.4.2 财政投入与“规划实施”相关性减小
    2.5 阶段三:分税制时期特征(1994-2010)
        2.5.1 城市经济发展超越以往所有时期
        2.5.2 财政投入与“规划实施”相关性越来越小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计划经济时期的广州市规划实施(1950-1978)
    3.1 计划经济时期广州市政府财政概况
        3.1.1 计划经济体制特点
        3.1.2 投资审批权受上级把控
        3.1.3 财政收入缓慢波动上升
        3.1.4 财政支出围绕生产性的经济建设
        3.1.5 土地资本属性弱
    3.2 计划经济时期广州市规划实施概况
        3.2.1 围绕“生产性”的城市发展目标
        3.2.2 计划经济时期总体城市规划实施概况
    3.3 计划经济时期广州市规划实施的总体特征
        3.3.1 自主发展权小:规划实施受上级命令及时代影响大
        3.3.2 行政力量主导:规划实施完全依赖政府行政与财政力量
        3.3.3 实施质量低下:财政能力与城市建设需求不匹配
    3.4 案例一:公助私建的华侨新村
        3.4.1 案例选取说明
        3.4.2 编制背景
        3.4.3 实施过程
        3.4.4 实施主体
        3.4.5 实施方式
        3.4.6 资金来源
        3.4.7 土地获取
        3.4.8 实施评价
    3.5 案例二:私助公建的“造湖”运动
        3.5.1 案例选取说明
        3.5.2 建设背景
        3.5.3 建设主体
        3.5.4 建设评价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包干制时期的广州市规划实施(1979-1993)
    4.1 包干制时期广州市政府财政概况
        4.1.1 基于华侨大省的特殊包干制
        4.1.2 投资审批权下放
        4.1.3 财政收入渐涨
        4.1.4 财政支出结构调整
        4.1.5 基本建设投资来源多样
        4.1.6 土地资本渐显
    4.2 包干制时期广州市规划实施概况
        4.2.1 城市规划目标从“生产性”向“中心性”转型
        4.2.2 第一个法定总体城市规划实施概况
    4.3 包干制时期广州市规划实施总体特征
        4.3.1 实施速度加快:特殊政策优待下城市发展速度加快
        4.3.2 投资主体多元:外资力量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投资者
        4.3.3 市场思维出现:政府开始借助市场力量协同规划实施
    4.4 政企合作开发——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4.4.1 案例选取说明
        4.4.2 规划背景
        4.4.3 建设规划
        4.4.4 实施主体
        4.4.5 资金来源
        4.4.6 发展模式
        4.4.7 土地获取
        4.4.8 土地有偿出让制度改革试点
        4.4.9 实施评价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分税制时期的广州市规划实施(1994-2010)
    5.1 分税制时期广州市政府财政概况
        5.1.1 分税制的特点
        5.1.2 财政职能向“公共转型”
        5.1.3 投资审批权改革进一步下放
        5.1.4 广州财政收入大幅增长
        5.1.5 城市建设资金规模增大
        5.1.6 土地资本属性凸显
    5.2 分税制时期广州市规划实施总体概况
        5.2.1 强化华南地区中心城市地位
        5.2.2 广州市城市规划实施概况
    5.3 分税制时期广州市规划实施总体特征
        5.3.1 城市高速发展:发展规模远超预期,具备成为区域中心城市的格局
        5.3.2 建设资金多元:多元化筹资手段支撑“超财力建设”
        5.3.3 投资效益提高:“公共财政”下投资布局吸引更多资本进驻
        5.3.4 市场力量凸显:政府善于利用市场力量,实施主体角色有所改变
    5.4 案例一:多方筹资——广州地铁1号线
        5.4.1 案例选取说明
        5.4.2 规划背景
        5.4.3 规划编制与实施成果
        5.4.4 实施主体
        5.4.5 资金来源
        5.4.6 土地获取
        5.4.7 实施评价
    5.5 案例二:市代部建——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
        5.5.1 案例选取说明
        5.5.2 建设背景
        5.5.3 部、市协商
        5.5.4 规划编制与实施成果
        5.5.5 实施主体
        5.5.6 土地获取
        5.5.7 资金来源
        5.5.8 实施评价
    5.6 案例三:省市共建——广州大学城规划实践
        5.6.1 案例选取说明
        5.6.2 规划背景
        5.6.3 规划编制与实施成果
        5.6.4 实施主体
        5.6.5 前期协商
        5.6.6 建设过程
        5.6.7 土地获取
        5.6.8 资金来源
        5.6.9 实施评价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6.1 总结
    6.2 讨论
        6.2.1 广州市政府在规划实施的地位、作用与不足
        6.2.2 广州市政府财政投资的效率与效益
    6.3 创新点与不足
    6.4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主要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选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和拟创新之处
    六、主要内容和基本框架
第一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重大举措
        (一) 抵御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渗透
        (二) 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二、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中之重
        (一) 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地位
        (二) 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三) 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
    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基石
        (一)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
        (二) 实施工程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迫切需要
        (一) 实践发展的成就与问题
        (二) 最新理论成果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五、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迫切需要
        (一) 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根本所在
        (二) 实施工程是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必然
第二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
    一、组织机构
        (一) 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
        (二) 中央宣传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办公室
        (三) 工程咨询委员会的设立及成员的确定
        (四) 课题组
    二、运行机制
        (一) 项目建设
        (二) 基地建设
        (三) 团队建设
第三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历史考察
    一、工程的提出和部署
        (一) 实施工程的提出
        (二) 实施工程的全面部署
    二、工程的全面展开
        (一) 工程多项具体工作先后启动
        (二) 深化对工程的认识
        (三) 工程实施取得实质性进展
    三、工程的全面推进
        (一) 工程实施四年的工作总结和随后五年工作设想
        (二) 工程成果丰硕
        (三) 工程实施八年的工作总结和继续推进
    四、十八大以来工程深入推进
        (一) 深入实施工程的战略部署
        (二) 深入实施工程的重要举措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编译和研究
        (一) 经典着作编译
        (二) 经典着作基本观点研究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研究
        (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现实问题研究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
        (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初步设立和逐步完善
        (二)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二级学科简介
        (三)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二级学科点布局
        (四) 国家重点学科和博士后流动站建设
    二、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一) 建设概况
        (二) 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情况调研
        (一)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调研
        (二)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发展年度报告
    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高端学术平台
        (一)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论坛
        (二)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导论坛
        (三)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论坛
        (四) 全国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论坛
        (五)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协同创新中心
        (六)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刊
    五、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和支撑
        (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发展
        (二) 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的支撑作用
第六章 立体化教材体系建设
    一、总体部署
        (一) 工程教材编写总要求
        (二) 成立教材编写课题组
        (三) 工程教材编写规划
    二、工程教材编写成果
        (一) 基础理论教材
        (二) 重点学科教材
        (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
        (四) 其他重点教材
    三、工程教材出版及使用
        (一) 统一规范工程教材编辑出版
        (二) 重点规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出版和使用
    四、工程教材编写特点
        (一) 教材编写按照意识形态强弱先后顺序进行
        (二) 工程教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交流和人才队伍培养
    一、学术交流
        (一) 举办高层次报告会
        (二) 开展学术研讨会
    二、人才培养
        (一) 开展国情调研
        (二) 进行国外考察
        (三) 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的开办
        (四) “四个一批”理论人才的纳入
        (五) “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
        (六)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培养
        (七) 教育部工程重点教材专业师资队伍培训
第八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宣传普及
    一、理论读物
        (一) 学习读本
        (二) 编写通俗理论读物
    二、主流媒体平台宣传
        (一) 报刊
        (二) 电视
        (三) 网络
        (四) 微式宣传
第九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的整体评价
    一、实施工程的成效及经验
        (一) 工程实施取得突出成绩,达到预期效果
        (二) 工程实施十多年的基本经验
    二、工程实施中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
        (一) 工程实施中存在的不足
        (二) 工程实施中存在不足的原因分析
结束语 进一步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应当探讨的若干问题
    一、保持工程的常态化,重点推进工程成果的学习转化运用
        (一) 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大众化
        (二)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深度融合
        (三) 加快教材优势向教学优势发展
        (四) 加强高端人才与教学一线教师深度培养
    二、大力开展工程的宣传推介,进一步扩大研究成果的社会影响
        (一) 扩大宣传范围
        (二) 丰富宣传形式
        (三) 加强理论宣传力度
    三、引领“四大平台”建设,形成工程工作合力
        (一) “四大平台”建设
        (二) 充分发挥工程在思想理论建设中的龙头作用
    四、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教材体系、人才体系
        (一) 健全学科体系
        (二) 完善教材体系
        (三) 构建人才体系
参考文献
附录一 2012年——2015年“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入选教师名单及课题立项表
附录二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以来情况认识》调查问卷(教师卷)(学生卷)(宣传部门卷)(共同卷)
附录三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以来情况认识》调查问卷分析表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8)广州大学城体育馆使用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大学城体育馆使用后评价的目标与意义
        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本文研究的立足点
    1.3 研究范围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目标
        1.3.3 研究内容概念界定的途径
    1.4 研究方法
        1.4.1 系统整合的方法
        1.4.2 调查研究的方法
        1.4.3 文献分析研究的方法
        1.4.4 数据统计分析的方法
        1.4.5 论文框架
    1.5 研究步骤
        1.5.1 准备阶段
        1.5.2 实施阶段
        1.5.3 总结阶段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体育建筑使用后评价理论及技术研究
    2.1 使用后评价理论概述
        2.1.1 使用后评价的意义
        2.1.2 使用后评价的评价主体
        2.1.3 使用后评价的层面
    2.2 使用后评价的范式
        2.2.1 描述性使用后评价
        2.2.2 调研性使用后评价
        2.2.3 诊断性使用后评价
    2.3 使用后评价的内容
        2.3.1 建筑总体布局的评价
        2.3.2 建筑功能布局的评价
        2.3.3 建筑结构技术和绿色技术的评价
    2.4 使用后评价研究操作方式
        2.4.1 观察法
        2.4.2 问卷法
        2.4.3 访谈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广州大学城高校体育馆总体布局评价
    3.1 大学城高校体育馆总体布局评价
        3.1.1 整体规划布局评价
        3.1.2 各高校体育馆可达性评价
    3.2 四校体育馆总体布局评价研究
        3.2.1 四校体育馆总体布局客观评价
        3.2.2 在校园中的位置主观满意度评价
        3.2.3 建筑形象主观满意度评价
        3.2.4 周边公共设施使用主观满意度评价
    3.3 高校体育馆总体布局设计经验总结
        3.3.1 体育馆位置的合理性
        3.3.2 交通组织的合理性
        3.3.3 建筑形象的营造
        3.3.4 室外公共空间的人性化设计
第四章 广州大学城高校体育馆功能布局评价
    4.1 大学城高校体育馆整体功能布局评价
        4.1.1 体育馆主要功能的评价
        4.1.2 体育馆辅助功能的评价
        4.1.3 体育馆复合功能的评价
    4.2 四校体育馆功能布局评价研究
        4.2.1 四校体育馆功能布局客观评价
        4.2.2 体育运动功能满意度评价
        4.2.3 辅助功能满意度评价
        4.2.4 多功能使用的满意度评价
    4.3 高校体育馆功能布局设计经验总结
        4.3.1 人性化使用要求的满足
        4.3.2 多种运动类型的兼容使用
        4.3.3 演出、展览等功能
        4.3.4 辅助功能的多样化
        4.3.5 对外开放使用
第五章 广州大学城高校体育馆气候适应性主观感受评价
    5.1 大学城高校体育馆整体气候适应性评价
        5.1.1 结构技术整体评价
        5.1.2 绿色技术整体评价
    5.2 四校体育馆气候适应性主观感受评价
        5.2.1 四校体育馆气候适应性主观感受评价
        5.2.2 基于问卷调查的四校体育馆气候适应性主观感受评价
    5.3 高校体育馆气候适应性设计经验总结
        5.3.1 结构技术
        5.3.2 绿色技术的使用
第六章 对夏热冬暖地区高校体育馆设计的建议
    6.1 总体布局
        6.1.1 校园位置
        6.1.2 停车设计
        6.1.3 广场设计
    6.2 功能布局
        6.2.1 运动场功能
        6.2.2 辅助功能
        6.2.3 附属功能
    6.3 气候适应性
        6.3.1 自然采光
        6.3.2 自然通风
    6.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广州大学城体育馆使用后满意度调查表
    附录二:问卷数据统计结果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价值观转变下的广州城市规划(1978-2010)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价值观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1.4 研究方法
    1.5 论文结构思考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一元价值体系下公平优先的城市规划实践(1978-1988)
    2.1 改革开放以前的广州城市规划历程(1949-1977)
    2.2 改革开放与价值观转变的启动
    2.3 城市规划制度的恢复和启动
    2.4 城市规划的立法
    2.5 第14 版总规和街区规划编制
    2.6 从规划局成立到区规划土地管理处成立
    2.7 土地有偿使用和统一开发的实践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多元价值体系下效率主导的城市规划实践(1989-1997)
    3.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价值观转变的转折点
    3.2 城市规划法颁布和广州城市规划条例的编制实施
    3.3 总规深化调整(1990 年至 2010 年)(第 15 方案)
    3.4 规划管理权的下放
    3.5 珠江新城的形态演变
    3.6 东南部地区规划与开发
    3.7 市场经济初期城市用地的无序扩张
    3.8 解困房——解居住之困而没有解城市之困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元价值体系下注重公平的城市规划实践(1998-2010)
    4.1 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
    4.2 直面公平的城乡规划法规颁布与实施
    4.3 战略规划和总规第 16、17 方案
    4.4 开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4.5 规划的法制化——控规全覆盖
    4.6 珠江新城规划检讨
    4.7 村庄规划的实践
    4.8 机构设置从效率优先向保障公平转变
    4.9 逐步向多元价值公平转变的城市规划实践
    4.10 新的开发区战略——第三次行政区划调整下的东进与南拓
    4.11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5.1 计划与市场并存,一元价值体系与多元价值体系并存
    5.2 城市规划实践经历了公平——效率——公平的螺旋式发展过程
    5.3 城市规划制度受制于政府社会管理制度设计的价值取向
    5.4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建立有效城市规划机制的前提
    5.5 论文创新点
    5.6 尚需继续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后记
附件

(10)区域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视角下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问题——低碳时代的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
        1.1.2 发展趋势——分布式能源系统与低碳城市建设
        1.1.3 机遇挑战——城市规划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
        1.1.4 积极应对——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的积极应对
    1.2 研究对象
        1.2.1 概念界定
        1.2.2 研究对象
    1.3 相关研究概述
        1.3.1 国内外能源综合利用的城市实践研究概述
        1.3.2 能源规划与城市规划相关的研究概述
        1.3.3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研究概述
        1.3.4 区域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的研究概述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内容
        1.6.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区域能源规划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互动关系
    2.1 能源综合利用主导下的城市规划编制特点
        2.1.1 区域规划编制特点
        2.1.2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特点
        2.1.3 详细规划与城市设计编制特点
        2.1.4 小结
    2.2 区域能源规划相关内容
        2.2.1 能源规划的主要目标及类型
        2.2.2 区域能源规划产生的背景及作用
        2.2.3 区域能源规划的原则与主要内容
        2.2.4 区域能源规划中的综合能源系统
        2.2.5 小结
    2.3 控制性详细规划相关内容
        2.3.1 控规是实现城市规划目标的重要途径
        2.3.2 控规中能源基础设施规划的主要内容
        2.3.3 能源综合利用视角下控规编制的问题
        2.3.4 小结
    2.4 区域能源规划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互动研究
        2.4.1 现状——我国城市规划与区域能源规划相脱节
        2.4.2 趋势——区域能源规划纳入城市规划编制体系
        2.4.3 路径——区域能源规划与控制性详细规划互动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区域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影响
    3.1 区域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的界定及发展
        3.1.1 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的概念类型特征
        3.1.2 国外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的发展情况
        3.1.3 国内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的发展情况
    3.2 区域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的城市设备
        3.2.1 区域分布式能源站
        3.2.2 区域供冷站
        3.2.3 热水制备站
        3.2.4 输送管道
    3.3 区域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影响
        3.3.1 影响能源系统高效运行的主要因素
        3.3.2 对控规管理单元划分的影响
        3.3.3 对控规土地利用的影响
        3.3.4 对控规指标制定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从区域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视角完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4.1 目标原则——控规编制应体现节能可持续发展理念
    4.2 编制方法——从区域综合能源系统角度完善控规编制的方法
        4.2.1 规划前期用能调研评估
        4.2.2 ―级配‖式土地使用
        4.2.3 控规指标体系的优化
    4.3 开发管理——弹性控制与管理
        4.3.1 管理机制
        4.3.2 公众参与
        4.3.3 监测评估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研究不足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关于“广州大学城”建设若干问题的再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密度指标体系的大学校园形态研究[D]. 黄安东.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2]县域研学旅行产品开发研究 ——以广东省饶平县为例[D]. 刘凤升. 华侨大学, 2020(01)
  • [3]社会文化变迁视角下当代大学校园空间设计研究[D]. 鹿雯雯(Wenwen Loo). 苏州科技大学, 2018(04)
  • [4]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D]. 侯叶.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5]异地高考政策认同对随迁子女教育期望的影响机制研究[D]. 吕慈仙. 厦门大学, 2018(12)
  • [6]广州市政府财政视角下规划实施的历史研究(1950-2010)[D]. 骆媛婷. 华南理工大学, 2018(12)
  • [7]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研究[D]. 谭晓玲. 武汉大学, 2017(06)
  • [8]广州大学城体育馆使用后评价研究[D]. 肖钧. 华南理工大学, 2013(05)
  • [9]价值观转变下的广州城市规划(1978-2010)实践[D]. 叶浩军.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5)
  • [10]区域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视角下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研究[D]. 黄聪健.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2)

标签:;  ;  ;  ;  ;  

“广州大学城”建设若干问题的再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