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因地制宜 科技为先——以色列奶牛养殖业巡礼(论文文献综述)
孙彤彤[1](2021)在《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已取得长足进步,但受农业经营规模、技术进步程度、国际环境形势等条件变化影响,中国农业发展及其国际竞争力提升仍然面临很大挑战。当前,国际农业交流合作已成为世界各国把握新的趋势和格局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趋势,面临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是关键,而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需要汲取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教训。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各国的现代农业在工业化的推动下均得到了一定发展,其中,美国的农业发展具有代表性和先进性。美国农业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塑造了世界一流的农业强国,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深入研究,对促进中国农业发展及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为研究对象,在对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后,确定了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内涵及分析框架,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等理论为基础,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为背景,综合评价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水平,详细分析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深入探讨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并结合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针对中国农业发展困境提出对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启示。回顾南北战争以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情况,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时期:(1)1860年至1945年是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时期。在此期间,美国农业先后经历了农业半机械化(1860-1914年)与农业机械化(1915-1945年)阶段,美国农业完成了由手工到半机械化、基本机械化、再到全面机械化的生产方式转变,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简单机械化来维持。(2)1945年至2000年间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下发生了重大变化。二战以后,美国形成了以家庭农场为主体的农业社会结构,美国农业区域化和专业化更加明显,并实现了农业科学化,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来提升。(3)2000年以后美国农业进入“新时代经济”。在此期间,美国农业经济实现空前增长,农业贸易迅速扩张并且持续保持贸易顺差,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外部市场需求来支撑。本文建立了包含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分别对应竞争力结果、竞争力维度、竞争力来源三个层面。第一部分从显示性指标和解释性指标两方面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测度与评价。基于显示性指标的评价:从国际市场占有率看,美国农业出口竞争优势明显,但有减弱趋势,其中植物产品比较优势最为突出,其次是活动物及动物产品、食品及饮料等;从净出口情况看,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不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因为美国对农业进口依赖程度也很高,其中谷物产品、稻草秸秆及饲料具有较强净出口能力。基于解释性指标的评价:从建立的国际竞争力“基础——形成过程——结果”三个层面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结果来看,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得分在18个观察对象中排名第一,其中,美国农业在国际竞争力形成过程指标上表现最好,可以发现美国充足且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及雄厚的研究开发资金,有效地将美国现有技术和自然资源转化为农业生产力,同时美国在农业适用技术和专利开发方面具有显着优势,这大幅提升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第二部分从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两个维度探讨美国农业国际竞争优势的获取路径。可以得出两点结论:第一,美国较高的农业生产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被其更高产量所抵消,同时较低的内陆运输成本和装卸成本弥补了其较高的农场价格劣势,促使美国农业获得成本优势,进而提高国际竞争力水平;第二,美国在食品供应安全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各种农产品质量附加值均较好,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及专业化的农业营销方式促进美国农业差异化优势快速形成,农业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第三部分根据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从基本因素和辅助因素两方面讨论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基本因素包括农业生产要素、农业需求条件、农业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和农业经营主体,辅助因素包括政府因素和历史机遇。通过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可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获得由一定的农业经营规模、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健全的相关支持产业和有效的联邦政府行为等多个方面综合决定。然而,美国农业仍面临长期产能过剩、中小型农场经营压力增大、农业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给中国农业发展带来重要启示。相较于美国农业,中国农业尚面临农产品国内库存高企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增加、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体系仍有许多不足、农业育种和加工及冷链等社会化服务发展落后、农业经营规模太小且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等问题。基于中国农业发展困境及上述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深入研究,现阶段中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可以通过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加快推进农业相关支持产业发展、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增强农业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建设四个方面来实现。
张楠楠[2](2018)在《河北省环京津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8年一号文件提出了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升级转型的若干意见,再次提到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十九大报告也提出只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才能有力促进现代农业建设。环渤海和环京津是河北省地理位置的两大特点,河北省环京津六个地区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圈层,其特殊地位不言而喻,发展环京津地区的现代农业对于解决首都生态危机瓶颈,提高环京津地区农业生产能力,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促进京津冀区域经济协同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首先从经济效益水平、科技投入状况、可持续发展水平、产业链延伸程度、劳动者素质、市场化水平等方面对河北省环京津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其次,通过构建河北省环京津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河北省环京津地区现代农业发展阶段进行界定,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河北省环京津地区各县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进行评分,通过全局自相关和局部自相关分析对环京津地区的现代农业发展情况进行描绘;再次,通过构建空间回归模型对影响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因素进行拟合,以明确影响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最后运用DEA对环京津地区现代农业的经济效率进行评价,通过投影分析,分别从改进农用机械总动力、化肥使用量、有效灌溉面积、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年末乡村从业人员的投入为提高河北省环京津地区各县产值提供了依据。通过比较优势指数法对河北省环京津地区各县规模比较优势和产量比较优势进行分析,以此判断该地区各县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通过显示性对称比较优势指数对河北省环京津地区三次产业行业内部进行比较优势分析,并最终提出适合河北省环京津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主要结论如下:河北省环京津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处在初步实现阶段,各县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呈现空间相关作用,空间同质性程度较高,各相邻区域趋于依赖性,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说明部分地区呈现集群现象。影响河北省环京津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因素排序依次为经济效益、产业链延伸程度、劳动者素质、科技投入水平、市场化水平。河北省环京津地区各县效率分布具有规律性,其中一级二级三级有效区域集中在张家口、承德和唐山地区,呈现连片化的趋势,尤其是一级有效地区主要集中在紧邻京津的各县,五级、六级和七级有效区主要集中在保定和沧州,也就是环京津地区的西南部,分解来看,河北省环京津地区除唐山、廊坊呈现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双高外,绝大部分地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分布呈现出矛盾性,张家口、承德地区虽然纯技术效率较高但难以形成规模效率,保定、沧州部分地区规模效率较高但纯技术效率不高,最终导致这四个地区效率的失衡,虽然总体来看,张家口、承德地区综合技术效率较高,但如果不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配置以期达到规模经济,则对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提升作用有限。通过对河北省环京津地区二、三产业比较优势进行分析,发现张家口的第三产业和唐山地区的二、三产业优势比较明显,唐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较高,因此无论是第一产业还是二、三产业均有较好的发展,而张家口地区的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并不高,主要与该地区部分县域受资源限制不适合进行农业生产有关,因此近年来该地区大力发展旅游业相关涉农第三产业。本研究的创新之处有三个方面。第一,对现代农业发展的研究范围进行了更为全面、深入的探索。本研究将发展水平、影响因素、效率评价、比较优势结合在一起对河北省环京津地区现代农业发展进行了全面梳理,将不同视角相结合不仅丰富了现代农业发展的理论和方法体系,而且对环京津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实践也起到了更为有力的指导作用;第二,本研究运用熵值法明确了环京津地区现代农业的发展阶段,利用因子分析法计算出了各县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得分,采用距离矩阵和空间计量模型对环京津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排序,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提出了提高环京津各地现代农业投入产出效率的对策,利用比较优势分析法确定了环京津地区各个县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和主要农产品;第三,本研究通过四分位图、局部自相关分析、DEA分析及分级有效性评价绘制了反映河北省环京津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空间统计图。研究以河北省环京津地区总体的区域划分作为基础,就每个连片区域的地形地貌、农业资源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各个区域现代农业重点发展的方向,而不是简单地从各个行政地区的角度出发去分析问题,做到更加有针对性。
崔徐甲[3](2018)在《沙产业的理论内涵与实践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利用科学技术不断拓展其生存空间,同时,不断提高太阳光能利用效率的过程,而人地矛盾为实现这一过程中的跨越发展提供了关键的契机。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着气候变化、食品安全、能源安全以及环境污染等诸多严峻的挑战,且已做出可持续发展和发展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抉择。实现生态文明依赖于清洁的资源、清洁的生产和清洁的环境,而荒漠地区由于拥有广阔的空间和全球最为丰富的太阳光能资源,必将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如何开发和利用地球上荒漠,钱学森基于对未来社会第六次产业革命的思考,于1984年提出沙产业这一宏伟构想,即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通过发展农业型产业来充分利用沙漠戈壁地区丰富的太阳光能。沙产业构想自提出后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讨论,然而沙漠戈壁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以及多次对于我国北方沙漠考察的结果表明,我国目前的沙产业发展状况距钱老所设想的沙产业还有很大的差距,这也反映出人们对于沙产业的整体认识还有待提高以及沙产业理论尚需进一步完善。目前,习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已进入全面建设阶段,而“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荒漠广泛分布的地理环境特征,决定了展开沙产业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不仅可以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也为沙漠科学及相关科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生长点,其更广泛的意义在于应对当前人类面对的地球环境危机,推动人类社会走向新的生态文明。基于以上有关沙产业理论和现实意义的分析,本文在系统总结34年以来沙产业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并结合多次深入我国北方沙漠的野外考察,从沙产业的理论研究进展、沙产业的概念内涵与发展历程、沙产业的理论基础、荒漠地区的太阳辐射能、沙产业系统、沙产业的科技支撑、国内外的沙产业实践等7个方面对沙产业的理论内涵和实践模式进行了研究。本文得出的初步结论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沙产业是人类利用荒漠地区(也包括半荒漠地区)的资源来满足自身需要的生产经营活动,其发展历程包括原始文明时期沙产业、农业文明时期沙产业、工业文明时期沙产业以及生态文明时期沙产业四个阶段,钱老所设想的沙产业大发展实际上代表着生态文明时期的沙产业。(2)沙产业以荒漠地区的太阳光能利用为核心内容,理论基础涉及太阳辐射基本理论和太阳辐射能生物与非生物转化两方面内容,其中,生物转化的基础是光合作用,非生物转化的基础是光电转化、光热转化和光化学转化。(3)荒漠地区拥有全球最为丰富的太阳光能资源,最高值出现在阿塔卡玛荒漠,介于2482-2792.8 KWh/m2a,我国除青藏高原荒漠区外,太阳辐射能最丰富的地区位于阿拉善荒漠区,介于1700-1900 KWh/m2a,由此奠定了沙产业发展的辐射基础。(4)沙产业系统包括核心产业系统和辅助产业系统两个子系统,其中,前者可分为农业产业系统、微生物产业系统、太阳能产业系统和旅游业产业系统四个次级子系统,后者可分为矿产资源产业系统和服务业产业系统两个次级子系统,在系统内部各个产业部门之间通过产业链紧密地联系在一起。(5)沙产业的科技支撑包括科学支撑和工程技术支撑两方面的内容,其中,前者主要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农业科学、药学、经济学及其它相关学科,后者主要包括防沙治沙工程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农业工程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和新能源技术、水利工程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及其它相关工程技术。(6)目前,我国沙产业核心产业系统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农业产业系统的发展也只是集中在绿洲、荒漠草原等水分条件较好的区域;未来我国沙产业的发展应逐步扩大到沙漠和戈壁地区,在重点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以生物质能源、生物制药、生物基材料、生物化工制品和光伏发电为主要方向,同时,①开展荒漠地区资源环境综合评价,建立荒漠地区资源环境数据库,②进行沙产业区划,确定各区具体发展方向,③不断加大沙产业的科技投入,重点展开提升光合生物光合效率和光伏材料光电效率方面的研究。
史婧丽[4](2018)在《山西省农牧业产业结构的地域分异及可持续发展对策》文中认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部门,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沟壑纵横,地块破碎,受自然条件限制,农业发展在全国中处于弱势地位,农业发展地域分异明显,中部盆地区农业发展好,西部吕梁山区农业发展整体水平最差。从农业内部结构层次看,农业发展以种植业和牧业为主,林业和渔业在全省农业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到十分之一,因此我们以农、牧业为研究对象,立足于可持续发展基本理论、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采用统计图表法、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法等,对山西省农牧业产业结构的地域分异规律进行研究。利用自然间断点分级法,将山西省种植业产业密度分为5类:种植业密度在5.87-20.40万元/平方公里的Ⅰ类区主要分布在吕梁山黄土梁峁丘陵区、恒山、五台山、太岳山和太行山西侧,农产品以玉米、谷子、燕麦和马铃薯为主;种植业产业密度为20.40-23.03万元/平方公里的Ⅱ类区主要分布在山脉缓坡区,农产品类型为马铃薯、玉米和谷子为主;种植业密度为38.848-62.481万元/平方公里的Ⅲ类区主要分布在中部和北部山间地带,主要农产品为杂粮、高粱和马铃薯;种植业密度为62.482-99.484万元/平方公里的Ⅳ类区主要分布在临汾盆地北部、上党盆地南北两侧地区和忻定盆地、大同盆地中部,主要农产品类型为小麦、蔬菜和棉花;种植业密度为99.485-173.569万元/平方公里的Ⅴ类区主要分布在运城盆地、临汾盆地、上党盆地和太原盆地的中心,是山西省重要的棉、粮、蔬菜产区。同样利用自然间断点分级法将山西省畜牧业产业密度分为5类:Ⅰ类区畜牧业产值密度2.65-18.303万元/平方公里,吕梁山区、太行山主脉中段西侧、恒山、五台山一带以养羊和养鸡为主,太岳山区以养鸡为主;Ⅱ类区畜牧业产值密度为18.304-38.847万元/平方公里,晋南运城盆地,临汾盆地的北部,上党盆地东部以养猪和养鸡为主,上党盆地西部以养鸡和养羊为主,山西北部的洪涛山、管涔山地区以养羊为主;Ⅲ类区畜牧业产值密度为38.848-62.481万元/平方公里,大同盆地北部以养羊和养鸡为主,太原市区、晋中市区以及临汾、运城盆地以养猪、养鸡和奶牛养殖为主,汾阳市和上党盆地以养鸡为主;Ⅳ类区畜牧业产值密度为62.482-99.484万元/平方公里,大同盆地中部以养奶牛和养羊为主,长治市区和太原盆地北部的畜牧业发展比较均衡,产品层次丰富;Ⅴ类区畜牧业产值密度为99.485-173.569万元/平方公里,临汾盆地南部、长治盆地以养猪和养鸡为主,太原盆地南部养殖产业发展均衡,靠近大城市,城郊农业发达。农牧业地域分异主要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交通条件和市场导向的影响。从种植业来看:Ⅰ、Ⅱ、Ⅲ类区种植业密度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位于山西省西部和南部的山地丘陵区,地形破碎,自然生产条件差,广种薄收,西部吕梁山区是全省人口、经济发展较差的地区,作物都以能适应干燥、凉爽气候的燕麦、高粱、大豆和马铃薯为主;种植业发展较好的Ⅳ、Ⅴ区主要集中在中部盆地区,人口集中,经济发展状况好,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作物以小麦、棉花、玉米和蔬菜为主,产量高,商品率高,精耕细作。从畜牧业来看:畜牧业产业密度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Ⅰ、Ⅱ类区主要分布在吕梁山区、太岳山、管涔山、洪涛山和太行山主脉中段,以养殖羊、牛为主,畜牧业发展较好的Ⅲ、Ⅳ、Ⅴ类区主要分布在中部,养殖业产业密度高,羊、牛、鸡、猪都有养殖,出肉率、出栏率高,奶牛和禽蛋产量高,产品层次丰富。针对Ⅰ、Ⅱ、Ⅲ、Ⅳ、Ⅴ类区农牧业产业结构地域分异的特点,对不同区域农牧业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指明未来的改进和发展方向,为山西省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
陈玉华,田富洋,闫银发,宋占华,李法德,张忠良[5](2017)在《国内外TMR饲喂技术及其制备机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由于TMR(奶牛全混合日粮)饲养技术能够改善奶牛饲料适口性以及降低奶牛饲养成本而备受关注,目前TMR技术已经成为世界上广泛采用的奶牛喂养管理方式。然而,奶牛全混合日粮制备机是成为制约该饲喂技术进一步发展重要因素,重点论述国内外TMR制备机的发展规律及研究现状,探讨我国TMR制备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为此领域今后的发展研究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王文娟[6](2015)在《中国生鲜乳生产的经济效益和效率研究》文中提出目前,中国生鲜乳生产主要依靠粗放式生产,虽然产量快速增长,但是这种生产方式带来了一些矛盾和问题。生鲜乳生产平均水平低下、乳品安全事件频发、进口冲击加大、奶农经济效益下滑,部分奶农陷入生存困境,“倒奶杀牛”的现象时有发生。随着《中新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国际贸易程度将进一步深化,中国生鲜乳生产低质量、低收益、高成本、高奶价、高进口、高风险的现状会使中国奶牛产业面临更加艰难的境地,不利于国内生鲜乳的稳定供给和奶牛产业安全。因此,奶牛产业迫切需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向集约的转变,依靠各种投入要素使用效率和生鲜乳生产经济效率的不断提高来实现生鲜乳产量的增加,提升市场竞争力,促进奶牛产业可持续发展。本文综合运用实地调查法、统计分析法、计量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首先对世界生鲜乳生产概况、中国生鲜乳生产概况和中国乳制品加工、消费和贸易及对中国生鲜乳生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其次,从生鲜乳生产的成本、利润等方面分析生鲜乳生产的经济效益和单要素生产率;再次,根据中国生鲜乳生产的成本收益数据,分析利润、成本和产量的风险及影响因素;最后,对中国生鲜乳生产经济效率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先从宏观层面上对生鲜乳生产的综合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进行研究,然后从微观层面上,根据中国生鲜乳主产省农户的调研数据对农户生鲜乳生产经济效率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本文对中国生鲜乳生产的经济效益和效率的研究,在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运用等方面均有所创新,为提高生鲜乳生产的经济效率、合理配置生产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户收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同时也为相关部门制定产业发展政策提供参考。本文得出的主要研究结论是:(1)世界生鲜乳产量和产区分布均出现较大变化,中国将成为全球生鲜乳增长的主要动力,中国奶牛产业的发展正在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2)中国生鲜乳生产的总成本和总产值均呈现增长趋势,物质费用和人工成本的大幅上涨进一步压缩了奶农的利润空间,经济效益下滑。(3)中国生鲜乳生产的利润、成本和产量风险有所不同,总体来看,农户所面临的利润风险大于成本和产量风险。(4)从宏观层面看,采用基于规模报酬可变假设的多阶段DEA模型(BCC模型)得出中国生鲜乳生产的综合技术效率尚未达到有效生产前沿,其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于纯技术效率的进步。采用基于BCC模型的DEA-Malmquist指数法研究表明,中国生鲜乳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以年均1.6%的速度上升,技术进步是其主要推动力。不同饲养方式和不同省份综合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特点不尽相同。(5)从微观层面看,中国农户生鲜乳生产存在显着的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损失,总体水平不高,不同饲养规模和省份之间存在显着差异。基于以上研究,本文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1)加快奶牛品种改良,优化品种结构;(2)加大奶牛养殖实用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力度;(3)积极探索奶牛饲养的适度规模化经营;(4)实行“种养结合”的养殖模式;(5)合理优化生鲜乳生产布局和产业规模;(6)国家进一步加大对奶业发展的扶持力度。
吴昊[7](2014)在《河南省绿色循环农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认为绿色循环农业是指农业的整体和全部,包括: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是大农业概念,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是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与绿色循环产业的核心组成部分。绿色循环农业以生态经济、知识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以发展绿色循环农业和建设节约型农业为手段,以发展高科技、高附加值绿色农产品深加工为主导,以生产出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和其他绿色农产品为终端产品,最终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先进农业经济模式。发展绿色循环农业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重要基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科教兴农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途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证。河南省是重要的农业大省和第一粮食生产大省。其粮食总产连续超千亿斤,占中国粮食产量的十分之一,小麦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对河南省绿色循环农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索了河南省绿色循环农业出现的问题,并且针对问题以国内外绿色循环农业发展为例进行研究,提出了一些措施,来确保河南省绿色循环农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分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绿色循环农业的基本理论进行了研究。该部分主要对绿色循环农业的概念、特征、功能和意义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绿色循环农业的指导思想与建设原则。第二部分:主要对绿色循环农业在河南省的发展状况进行了阐述。该部分从河南省绿色循环农业整体现状和政策导向入手,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进行重点分析,并对河南省绿色循环农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第三部分:主要对绿色循环农业在国内和国外发展情况进行了系统分析。该部分列举了大量国内外绿色循环农业成功案例,同时结合河南省绿色循环农业发展进行对比借鉴。第四部分:针对河南省绿色循环农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广泛宣传绿色循环农业、增加科技含量、发展绿色循环农业龙头企业等方面入手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与措施。
刘维佳[8](2013)在《黄土高原生态畜牧业雁门关模式研究》文中认为生态畜牧业作为畜牧业的新型业态,国内、外均有多种不同的理论探讨和实践路径。山西省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发展历经12年,在黄土高原上形成了可供借鉴的雁门关模式。本文以生态脆弱地区为研究背景,以黄土高原综合治理为研究线索,以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实践为研究对象。从黄土高原的成因和困局入手,对雁门关区域的生态条件及产业特征进行历史性剖析,梳理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的建设思路、扶持政策、科技支撑、工程布局、实施效果和成功经验。用样板评估的视角,概括生态优先战略和草业先行路径,先草、再灌、后林生态恢复建设的规律。围绕雁门关区畜禽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这个重点,提出畜禽种质资源是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基础资源和战略资源,盘点了区内独特而宝贵的畜禽种质资源及开发潜力。强调畜禽良种推广和动物防疫体系网络化重建的重要性,肯定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技术大范围推广的积极作用。主张通过务实改良和渐进变革,来推进草食畜乃至畜牧经济生产方式转变,而不是大刀阔斧的激进“革命”。把雁门关模式定位为生态恶化地区的“综合治理与农林草牧耦合型”生态畜牧业,并给出此模式的产业、政策、利益3大支撑点。研究认为,雁门关模式可以作为黄土高原治理的样板,黄土高原治理应当走雁门关之路,因为它能够给生态畜牧业拓展广阔的空间,有利于遏制生态脆弱地区发展环境恶化的态势,是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具有全局意义。
胡艳丽[9](2012)在《新疆扶贫开发中的农业科技创新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贫困是世界各国面临的挑战。促进发展,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进入“十二五”以来,新疆的扶贫开发面临着新的挑战。在此新阶段,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是新疆扶贫的现实要求。利用农业科技创新拓展扶贫开发工作,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在加快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重要支撑作用,必将助推新疆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过去,新疆扶贫工作面临的是发展相对滞后形成的普遍性及绝对性极端贫困,而现在面对的是以收入不平衡为特点的转型性贫困。2011年12月,国家确定了新的扶贫标准为2300元,新疆的扶贫标准与全国测定的平均值一致,也大幅度提高了标准。符合扶贫标准的农村低收入人口达到329万人,占全区农村人口的31%。农村低收入人口相对集中的南疆三地州连片特困地区、边境地区、贫困山区成为新疆扶贫攻坚主战场。当前扶贫工作的首要任务是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努力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实现更好更快地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科技创新是实现贫困地区农户脱贫致富以及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缓和贫困地区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与农村低收入人口之间巨大矛盾的根本路径之一。农业科技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以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为载体,综合运用科技、推广、教育等多种手段,有望使新疆贫困地区彻底摆脱贫困的束缚,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实现社会的稳定和长治久安。本论文以新疆扶贫开发的现实、科技创新、市场化为基本背景,以有效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村社会的和谐为价值取向,在充分考虑农业科技特性和农业技术创新内在要求的基础上,以农业科研、农技推广、农村教育作为研究重点,运用相关理论和多种分析手段,通过对新疆科技扶贫与典型扶贫农业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实证分析,探究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在减少新疆农村贫困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学术建议和政策建议。本论文由八个章节构成。第1章:首先提出问题,引出科技创新是新时期扶贫的需要,然后阐述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思路以及研究内容等。第2章:主要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包括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农业科技创新理论及构成要素的研究。第3章:主要阐释农业科技创新的概念和理论。首先从农业科技创新概念的提出及特点出发,对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相关内容做了简要论述,并详细介绍了农业科技创新理论。第4章:主要分析新疆农村贫困的现状以及贫困产生的主要原因,并对新疆扶贫开发主要的创新模式、新疆农村扶贫开发的成就做了较为详实的研究分析,为深入探索新疆科技扶农、科技富农的发展道路提供依据。第5章:介绍建国以来新疆农业科技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及新疆科技兴新战略,并对新疆科技资金投入与科研条件、科技机构的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第6章:回顾新疆科技扶贫工作及取得的主要成效,实证分析科技示范乡工程及扶贫龙头企业案例,并对新疆农村科技扶贫的实践模式进行了探讨。第7章:深入分析农业科研管理机制、农业技术推广、农村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新疆农业科技创新在减贫中存在的不足和不完善进行阐释,为政策研究提供有效的视角。第8章:提出依靠科技创新的驱动进而减少新疆农村贫困的有效途径。即加强科研创新能力、提升农业技术推广能力、振兴发展农业教育和加强科技创新管理。总而言之,面对严峻的扶贫任务,本论文在新疆全面实施创新型战略的背景下,以农业科技创新为视角探索了新时期扶贫开发中科技创新的推动和支撑作用,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性建议:构建以农业科研、农技推广和农村教育的有机体,对农业科技创新进行有效管理,增强新疆自主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以实现农村的减贫脱贫,促进新疆更好地实现农业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并推进新疆区域可持续发展及跨越式发展,最终达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孔学民,唐国策,缪冬梅,院萍[10](2011)在《新疆大地上的现代畜牧业之歌》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30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畜牧业在国家、自治区和各级政府的关怀支持下,在畜牧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与时俱进、抢抓机遇、开拓创新的进程中取得了丰硕成果。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改造提升传统畜牧业、开拓创新现代畜牧业"为方向,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一系列加快畜牧业发展的决策和部署,积极推进畜牧业"六大体系"建设,加快调整畜牧业经济结构,努力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全区畜牧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势头。"十一五"期间,在国家大力支持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正确领导下,兵团奶牛、生猪产业快速发展,养羊业平稳增长,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蓬勃兴起,对拉动兵团畜牧业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畜牧业生产方式及现代化发展进程加快,取得了显着成效。为了全面系统地展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畜牧业在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反映畜牧系统广大干部群众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促进自治区和兵团畜牧业发展的实践中所取得的成就和发生的巨大变化,本刊特设了《新疆大地上的现代畜牧业之歌》专题,为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与舆论环境,并开辟一个全国各地相互交流的平台。
二、因地制宜 科技为先——以色列奶牛养殖业巡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因地制宜 科技为先——以色列奶牛养殖业巡礼(论文提纲范文)
(1)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基本概念的研究 |
1.2.2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的研究 |
1.2.3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研究 |
1.2.4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的研究 |
1.2.5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研究 |
1.2.6 关于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研究 |
1.2.7 研究述评 |
1.3 文章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文章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相关概念 |
2.1.1 产业的内涵 |
2.1.2 农业的内涵 |
2.1.3 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
2.1.4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
2.2 理论基础 |
2.2.1 比较优势理论 |
2.2.2 要素禀赋理论 |
2.2.3 竞争优势理论 |
2.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框架 |
2.3.1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 |
2.3.2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 |
2.3.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
2.3.4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分析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 |
3.1 农业机械化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1860-1945 年) |
3.1.1 土地制度改革促进美国农业经济大发展 |
3.1.2 农业半机械化与农业基本机械化的实现 |
3.1.3 以简单机械化维持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
3.2 农业现代化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1945-2000 年) |
3.2.1 家庭农场成为美国农业社会经济结构主体 |
3.2.2 农业机械化全面进步与农业科学化的实现 |
3.2.3 以农业科技创新提升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
3.3 新时代经济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2000 年以后) |
3.3.1 新世纪以来美国农业经济实现空前增长 |
3.3.2 农业贸易迅速扩张且持续保持贸易顺差 |
3.3.3 以外部市场需求支撑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测定与评价 |
4.1 基于显示性指标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
4.1.1 显示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2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具体测定 |
4.2 基于解释性指标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
4.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2 评价指标数据的处理 |
4.2.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4 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
4.2.5 样本与数据来源 |
4.2.6 评价结果与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分析 |
5.1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分析 |
5.1.1 美国农业生产成本的总体变化 |
5.1.2 美国农业生产成本的构成分析 |
5.1.3 美国农业成本优势分析——以大豆和玉米为例 |
5.1.4 一个案例:美国与巴西大豆在中国市场的价格优势分析 |
5.2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差异化优势分析 |
5.2.1 以农业质量获取差异化优势 |
5.2.2 以农业安全保障获取差异化优势 |
5.2.3 以农业专业化营销获取差异化优势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影响因素分析 |
6.1 生产要素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1.1 丰富的天然资源为美国农业提供竞争基础 |
6.1.2 高水平的人力资本提高美国农业生产效率 |
6.1.3 技术创新是美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 |
6.2 需求条件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2.1 国内需求助推美国农业竞争优势快速形成 |
6.2.2 国际需求驱动美国农业竞争优势明显增强 |
6.2.3 新兴市场促使美国农业竞争优势得以维持 |
6.3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3.1 种子培育体系为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奠定基础 |
6.3.2 农产品加工业使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得到强化 |
6.3.3 冷链物流业促进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迅速扩张 |
6.4 农业经营主体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4.1 家庭农场在美国农业经营方式中占据主导地位 |
6.4.2 独资经营是美国农场类型中最常见的组织形式 |
6.4.3 专业化农场经营创造和保持美国农业竞争优势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辅助影响因素分析 |
7.1 政府因素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7.1.1 美国农业价格支持政策 |
7.1.2 美国农业资源支持政策 |
7.1.3 美国农业出口市场计划 |
7.1.4 美国农业信贷和税收政策 |
7.1.5 美国农业保险补贴机制 |
7.2 历史机遇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7.2.1 西进运动给美国农业发展带来重要契机 |
7.2.2 第二次世界大战促进美国农业发展提速 |
7.2.3 科技革命加快了美国农业科技创新步伐 |
7.2.4 世界人口暴增使美国农业继续蓬勃发展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及对中国的启示 |
8.1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经验 |
8.1.1 一定的农业经营规模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前提条件 |
8.1.2 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内在动力 |
8.1.3 强势的相关支持产业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支撑 |
8.1.4 有效的联邦政府行为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
8.2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教训 |
8.2.1 长期产能过剩易使美国爆发农业经济危机 |
8.2.2 农业企业垄断使中小型农场经营压力增大 |
8.2.3 农业发展过程中造成的资源与环境的破坏 |
8.3 中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困境 |
8.3.1 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体系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 |
8.3.2 农产品国内库存高企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增加 |
8.3.3 农业育种和加工及冷链等社会化服务发展落后 |
8.3.4 农业经营规模太小且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 |
8.4 对提升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启示 |
8.4.1 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 |
8.4.2 加快推进农业相关支持产业发展 |
8.4.3 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
8.4.4 增强农业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建设 |
8.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河北省环京津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 |
1.2.2 国内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概念界定 |
2.1.1 河北省环京津地区 |
2.1.2 现代农业 |
2.2 理论基础 |
2.2.1 区域增长极理论 |
2.2.2 比较优势理论 |
2.2.3 产业集群理论 |
2.2.4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3 河北省环京津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现状研究 |
3.1 河北省环京津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条件 |
3.1.1 地理位置优越 |
3.1.2 生物资源丰富 |
3.1.3 相关政策支持 |
3.1.4 政府及非政府组织合作密切 |
3.2 河北省环京津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
3.2.1 农业生产能力稳中有升 |
3.2.2 农业信息化平台初具规模 |
3.2.3 产业化经营水平持续提高 |
3.2.4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成效显着 |
3.3 河北省环京津地区现代农业发展问题 |
3.3.1 经济效益增速放缓 |
3.3.2 科技投入仍显不足 |
3.3.3 可持续发展能力参差不齐 |
3.3.4 产业链延伸程度不够 |
3.3.5 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 |
3.3.6 市场化水平有待提高 |
3.3.7 协同发展基础薄弱 |
3.4 本章小结 |
4 河北省环京津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价 |
4.1 河北省环京津地区现代农业演进阶段及差异评价 |
4.1.1 指标体系构建 |
4.1.2 评价方法 |
4.1.3 河北省环京津地区现代农业演进阶段评价 |
4.1.4 河北省环京津地区与非环京津地区现代农业差异评价 |
4.2 河北省环京津地区各县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价 |
4.2.1 指标体系构建 |
4.2.2 评价方法 |
4.2.3 河北省环京津地区各县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因子分析 |
4.2.4 河北省环京津地区各县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 |
4.3 本章小结 |
5 河北省环京津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5.1 河北省环京津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
5.1.1 经济效益 |
5.1.2 科技投入 |
5.1.3 可持续发展能力 |
5.1.4 产业链延伸程度 |
5.1.5 劳动者素质 |
5.1.6 市场化水平 |
5.2 河北省环京津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影响因素空间计量分析 |
5.2.1 指标选取 |
5.2.2 空间回归模型估计 |
5.2.3 空间回归模型分析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6 河北省环京津地区现代农业产出效率分析 |
6.1 河北省环京津地区现代农业产出效率演进轨迹分析 |
6.1.1 指标选取 |
6.1.2 分析方法 |
6.1.3 演进轨迹分析结果 |
6.2 河北省环京津地区各县现代农业产出效率分析 |
6.2.1 河北省环京津地区各县现代农业DEA分析 |
6.2.2 河北省环京津地区各县现代农业分级有效性分析 |
6.2.3 河北省环京津地区各县现代农业投影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河北省环京津地区现代农业比较优势分析 |
7.1 比较优势分析方法 |
7.1.1 农产品比较优势分析方法 |
7.1.2 行业及产业比较优势分析方法 |
7.2 河北省环京津地区第一产业比较优势分析 |
7.2.1 河北省环京津地区主要农产品比较优势分析 |
7.2.2 河北省环京津地区第一产业分行业比较优势分析 |
7.3 河北省环京津地区涉农第二、三产业比较优势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河北省环京津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8.1 搭建现代农业生产要素体系 |
8.1.1 加强新型农民培育工作 |
8.1.2 构建京津冀科技协同创新系统 |
8.1.3 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
8.2 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
8.2.1 丰富京津冀间产业合作发展模式 |
8.2.2 借助京津技术和区位优势发展二、三产业 |
8.2.3 合理规划“双核四产区”现代农业协同发展产业布局 |
8.3 构建现代农业市场体系 |
8.3.1 积极搭建电子商务平台 |
8.3.2 引导企业开拓海外市场 |
8.3.3 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系统建设 |
8.4 强化生态环境支撑体系 |
8.4.1 建立四产区生态功能分区 |
8.4.2 打造资源高效利用体系 |
8.5 完善制度支撑体系 |
8.5.1 不断推进户籍、就业、社保制度改革 |
8.5.2 进一步完善法律制度 |
8.5.3 加快实施土地流转制度 |
9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附表1 2000-2016年河北省环京津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指标值 |
附表2 2000-2016年河北省非环京津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指标值 |
附表3 2000-2016年河北省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指标值 |
附表4 2016年河北省环京津地区各县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指标值 |
附表5 2000-2016年河北省环京津地区现代农业产出效率分析指标值 |
附表6 2016年河北省环京津地区各县现代农业产出效率分析指标值 |
附表7 2016年河北省环京津地区各县产出导向BCC模型计算结果 |
附表8 2016年河北省环京津地区各县主要农作物比较优势指标值 |
参考文献 |
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沙产业的理论内涵与实践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沙产业构想的提出 |
1.2 研究背景 |
1.2.1 人地关系与太阳光能 |
1.2.2 当前人类面临的挑战 |
1.3 研究意义 |
1.3.1 沙产业为“一带一路”战略提供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
1.3.2 沙产业为沙漠科学及相关科学提供了新的生长点 |
1.4 沙产业理论研究进展 |
1.4.1 沙产业的提出背景 |
1.4.2 20世纪末期沙产业理论进展 |
1.4.3 21世纪初期沙产业理论进展 |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沙产业的概念辨析与发展历程 |
2.1 沙产业概念回顾 |
2.2 沙产业概念界定 |
2.2.1 沙产业的发展区域 |
2.2.2 沙产业的资源基础 |
2.2.3 沙产业的产业类型 |
2.2.4 沙产业的科技基础 |
2.3 沙产业的概念内涵 |
2.4 沙产业的发展历程 |
2.4.1 原始文明时期沙产业 |
2.4.2 农业文明时期沙产业 |
2.4.3 工业文明时期沙产业 |
2.4.4 生态文明时期沙产业 |
第三章 沙产业的理论基础 |
3.1 太阳辐射基本理论 |
3.2 光合作用基本理论 |
3.2.1 植物型光合作用 |
3.2.2 细菌型光合作用 |
3.2.3 光合作用的光能转化率 |
3.2.4 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途径 |
3.3 光电转化 |
3.3.1 半导体的光生伏特效应 |
3.3.2 太阳能电池的效率 |
3.4 光热转化 |
3.5 光化学转化 |
第四章 荒漠地区的太阳辐射能 |
4.1 世界荒漠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
4.2 世界荒漠地区的太阳辐射能 |
4.3 中国荒漠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
4.4 中国荒漠地区的太阳辐射能 |
4.5 荒漠地区的太阳辐射能潜力 |
第五章 沙产业系统 |
5.1 沙产业系统总体结构 |
5.2 沙产业核心产业系统 |
5.2.1 农业产业系统 |
5.2.2 微生物产业系统 |
5.2.3 太阳能产业系统 |
5.2.4 旅游业产业系统 |
5.3 沙产业辅助产业系统 |
第六章 沙产业的科技支撑 |
6.1 沙产业的科学支撑 |
6.1.1 沙产业与自然科学 |
6.1.2 沙产业与农业科学 |
6.1.3 沙产业与经济学 |
6.1.4 沙产业与药学 |
6.1.5 沙产业与其他科学 |
6.2 沙产业的技术支撑 |
6.2.1 沙产业与防沙治沙工程技术 |
6.2.2 沙产业与生物工程技术 |
6.2.3 沙产业与农业工程技术 |
6.2.4 沙产业与信息工程技术 |
6.2.5 沙产业与新材料和新能源技术 |
6.2.6 沙产业与水利工程技术 |
6.2.7 沙产业与清洁生产技术 |
6.2.8 沙产业与其他工程技术 |
第七章 国内外的沙产业实践 |
7.1 国内的沙产业实践 |
7.1.1 绿洲农业模式 |
7.1.2 荒漠草原农业模式 |
7.1.3 沙生植物综合利用模式 |
7.1.4 微藻产业模式 |
7.1.5 旅游业模式 |
7.1.6 新能源产业模式 |
7.1.7 防沙治沙工程建设模式 |
7.1.8 综合模式 |
7.2 国内沙产业实践面临的问题及建议 |
7.3 国外的沙产业实践 |
7.3.1 以色列高科技农业 |
7.3.2 其他国家的沙产业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
(4)山西省农牧业产业结构的地域分异及可持续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理论基础 |
1.4.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4.2 生态适应性理论 |
1.4.3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
2 山西省农业生产条件评述 |
2.1 自然条件 |
2.1.1 地形地貌条件 |
2.1.2 气象气候条件 |
2.1.3 水文条件 |
2.2 社会经济条件 |
2.2.1 人口经济 |
2.2.2 农业机械 |
2.3 交通运输条件 |
2.3.1 铁路运输条件 |
2.3.2 公路运输条件 |
2.4 市场条件 |
2.4.1 省内市场 |
2.4.2 国内国际市场 |
3 山西省农牧产业结构的地域分异 |
3.1 山西省农业产值密度的地域分异 |
3.2 山西省种植业地域分异 |
3.3 山西省畜牧业地域分异 |
4 山西省农牧业结构分异的原因分析 |
4.1 种植业区结构分异的原因 |
4.1.1 自然条件 |
4.1.2 社会经济因素 |
4.1.3 交通运输条件 |
4.1.4 市场条件 |
4.2 畜牧业区结构分异的原因 |
4.2.1 自然条件 |
4.2.2 社会经济因素 |
4.2.3 交通运输条件 |
4.2.4 市场条件 |
5 不同类型区域农牧业产业结构存在问题及优化方向 |
5.1 种植业区 |
5.1.1 Ⅰ类区 |
5.1.2 Ⅱ类区 |
5.1.3 Ⅲ类区 |
5.1.4 Ⅳ类区 |
5.1.5 Ⅴ类区 |
5.2 畜牧业区 |
5.2.1 Ⅰ类区 |
5.2.2 Ⅱ类区 |
5.2.3 Ⅲ类区 |
5.2.4 Ⅳ类区 |
5.2.5 Ⅴ类区 |
6 对山西省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
6.1 对山西省种植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
6.2 对山西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国内外TMR饲喂技术及其制备机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TMR全混合日粮的饲喂技术 |
1.1 奶牛科学分群管理 |
1.2 全混合日粮的装料顺序 |
1.3 全混合日粮的搅拌混合时间 |
1.4 全混合日粮的感官评价 |
1.5 全混合日粮的水分控制 |
1.6 全混合日粮的营养成分检测 |
1.7 全混合日粮的料槽管理 |
1.8 应用TMR全混合日粮的注意事项 |
2 TMR全混合日粮制备机的研究现状 |
2.1 国外TMR制备机发展现状 |
2.2 国内TMR制备机发展现状 |
3 TMR全混合日粮制备工艺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 |
3.1 TMR全混合日粮饲喂工艺主要存在的问题 |
3.2 TMR全混合日粮饲喂工艺今后发展趋势及展望 |
4 结语 |
(6)中国生鲜乳生产的经济效益和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奶牛产业研究 |
1.2.2 生鲜乳生产经济效益研究 |
1.2.3 生鲜乳风险管理研究 |
1.2.4 生鲜乳生产效率研究 |
1.2.5 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2.1 风险管理理论 |
2.2.2 现代经济效率理论 |
2.2.3 农户行为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生鲜乳生产发展的总体概况 |
3.1 世界生鲜乳生产概况 |
3.1.1 世界奶牛存栏与生鲜乳产量 |
3.1.2 世界主要国家生鲜乳生产概况 |
3.2 中国生鲜乳生产概况 |
3.2.1 中国奶牛产业的地位 |
3.2.2 中国生鲜乳生产总量 |
3.2.3 中国生鲜乳生产区域分布 |
3.2.4 中国生鲜乳生产规模化发展情况 |
3.2.5 生鲜乳生产的价格波动特征 |
3.3 乳制品加工、消费和贸易对生鲜乳生产的影响 |
3.3.1 中国乳制品加工概况及对中国生鲜乳生产的影响 |
3.3.2 中国乳制品消费概况及对中国生鲜乳生产的影响 |
3.3.3 中国乳制品贸易概况及对中国生鲜乳生产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中国生鲜乳生产的经济效益分析 |
4.1 中国生鲜乳生产的总成本与总产值 |
4.1.1 中国生鲜乳生产总成本变化 |
4.1.2 中国生鲜乳生产总产值变化 |
4.1.3 中国生鲜乳生产净利润变化 |
4.1.4 中国生鲜乳生产成本利润率变化 |
4.2 中国生鲜乳生产总成本构成及变化趋势 |
4.2.1 不同饲养规模生鲜乳生产总成本构成 |
4.2.2 优势产区生鲜乳生产总成本构成 |
4.3 中国生鲜乳生产总产值构成及变化趋势 |
4.3.1 不同饲养规模生鲜乳生产总产值变化 |
4.3.2 优势产区生鲜乳生产总产值变化 |
4.4 中国生鲜乳生产单要素生产率变动分析 |
4.4.1 中国生鲜乳生产劳动生产率分析 |
4.4.2 中国生鲜乳生产资本生产率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中国生鲜乳生产的利润、成本和产量风险及影响因素分析 |
5.1 生鲜乳生产的风险分析方法与模型 |
5.1.1 风险溢价理论模型 |
5.1.2 实证模型 |
5.2 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 |
5.3 实证分析结果与讨论 |
5.3.1 利润函数(成本函数和生产函数)回归结果与分析 |
5.3.2 利润、成本和产量风险影响因素回归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中国生鲜乳生产的综合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
6.1 中国生鲜乳生产的技术效率分析 |
6.1.1 技术效率测算模型与方法 |
6.1.2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
6.1.3 中国生鲜乳生产综合技术效率测算结果及分析 |
6.2 中国生鲜乳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
6.2.1 DEA-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及其分解 |
6.2.2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
6.2.3 中国生鲜乳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结果及其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中国农户生鲜乳生产的经济效率分析 |
7.1 中国农户生鲜乳生产的技术效率分析 |
7.1.1 研究方法和模型 |
7.1.2 数据来源与变量确定 |
7.1.3 估计结果分析与讨论 |
7.1.4 技术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7.2 中国农户生鲜乳生产的配置效率分析 |
7.2.1 研究方法与模型 |
7.2.2 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 |
7.2.3 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 |
7.2.4 配置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研究创新点 |
8.4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7)河南省绿色循环农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的依据 |
1.2 研究的目的 |
1.3 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5 本文创新之处 |
2 绿色循环农业的基本理论 |
2.1 绿色循环农业的概念 |
2.2 绿色循环农业的特征 |
2.3 绿色循环农业的功能 |
2.4 发展绿色循环农业的意义 |
2.5 绿色循环农业的指导思想与建设原则 |
3 河南省绿色循环农业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
3.1 河南省绿色循环农业发展现状 |
3.2 河南省绿色循环农业存在的问题 |
4 国内外发展绿色循环农业的经验与启示 |
4.1 国内发展绿色循环农业的经验 |
4.2 国外发展绿色循环农业的经验 |
4.3 国内外发展绿色循环农业对河南省绿色循环农业的启示 |
5 河南省绿色循环农业发展对策措施 |
5.1 广泛宣传绿色循环农业,强化绿色经济意识和科技水平 |
5.2 以科技为支撑,切实增强绿色循环农业科技含量 |
5.3 发展绿色循环农业龙头企业,推进绿色循环农业产业化进程 |
5.4 建设营销机制,健全市场体系 |
5.5 以政府为主导,增加绿色循环农业的扶持力度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黄土高原生态畜牧业雁门关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产业发展理论与生态产业 |
1.2.2 国内外生态畜牧产业政策 |
1.2.3 由生态学派生和延伸的生态农业理论 |
1.2.4 生态畜牧业案例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的指导思想和方法 |
1.3.1 研究的指导思想 |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4 研究的基本框架和思路脉络 |
1.5 本研究可能被视为创新的一些内容 |
1.5.1 提出了生态友好型畜牧业概念和农林草牧耦合理论 |
1.5.2 提炼了具有借鉴推广价值的雁门关模式 |
1.5.3 揭示了黄土高原治理的产业方向 |
1.5.4 盘清了雁门关区特有畜禽种质资源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黄土高原的成因与现实困局 |
2.1 黄土及黄土高原的形成 |
2.1.1 关于黄土成因说 |
2.1.2 我国专家多旋回理论的突破 |
2.1.3 “新风成说”的贡献 |
2.2 黄土高原的黄土地貌 |
2.2.1 黄土塬—面积较大的黄土台地 |
2.2.2 黄土墚—长条状延伸的墚状地形 |
2.2.3 黄土峁—顶部浑圆呈穹隆状 |
2.2.4 黄土沟谷和黄土潜蚀地貌 |
2.3 水土严重流失的高原 |
2.3.1 面积最大、堆积最深、流失最广 |
2.3.2 流失的是熟土,入河的是泥沙 |
2.3.3 切割高密度、强深度、危害大 |
2.4 黄土高原治理是世界性难题 |
2.4.1 地理位置特殊植被破坏严重 |
2.4.2 生态仍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 |
2.4.3 治理成功的范例罕见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黄土高原上的雁门关区 |
3.1 雁门关区域及涵盖范围 |
3.1.1 地理位置和土地面积 |
3.1.2 涵盖的行政区域范围 |
3.1.3 “天下九关,雁门为首” |
3.1.4 文化地理和军事地理的标志物 |
3.1.5 生态地理和经济地理的分界点 |
3.2 历史上3次大规模屯垦的重灾区 |
3.2.1 第一次滥伐滥垦发生在两汉时期 |
3.2.2 第二次滥伐滥垦发生在明朝 |
3.2.3 第三次滥伐滥垦发生在清代 |
3.3 我国中西部牧农交错区和过渡带 |
3.3.1 畜牧业与种植业交错发展地区 |
3.3.2 以牧为主到以耕为主的过渡 |
3.3.3 雁门关区以耕为主是历史性错误 |
3.3.4 生态变化规律决定产业发展规律 |
3.4 袭击京津风沙的通道与源头 |
3.4.1 来自西北部的风沙通道 |
3.4.2 居高临下的风沙源头 |
3.4.3 土地“三化”不断为风沙提供“弹药” |
3.4.4 区内各市县深受风沙之害 |
3.5 煤炭资源富集的重点开采基地 |
3.5.1 得天独厚的煤炭资源禀赋 |
3.5.2 无限制的挖煤使生态雪上加霜 |
3.5.3 资源依赖演变成“资源诅咒” |
3.6 集中连片长期无法脱贫的贫困地区 |
3.6.1 黄土高原贫困带的重点区 |
3.6.2 “穷根”扎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上 |
3.6.3 多年的扶贫效果不理想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雁门关区建设构想和工程项目安排 |
4.1 大灾后的反思,贫困中的突围 |
4.1.1 生态环境阈值到了极限 |
4.1.2 晋西北连续3年大旱最终压倒了“骆驼” |
4.1.3 生态危机因“外部性”而爆发激化 |
4.2 抢抓机遇应运而生的生态畜牧经济区 |
4.2.1 中部地区的“典型西部” |
4.2.2 发展生态畜牧业是雁门关区的不二选择 |
4.2.3 政府主导,统筹布局,强势启动 |
4.3 三位一体的目标设计 |
4.3.1 设法恢复植被,改善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 |
4.3.2 调整农业结构和布局,重点发展草食畜 |
4.3.3 增加农民畜牧业收入,靠产业发展解决贫困问题 |
4.3.4 设计目标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
4.4 把握关键,推进转变 |
4.4.1 准确把握生态和畜牧的融入点 |
4.4.2 夯实发展方式转变的着力点 |
4.5 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10年建设规划 |
4.5.1 紧锣密鼓节奏感很强的“3步棋” |
4.5.2 雁门关区10年规划的样板价值 |
4.5.3 规划理念和方向路径 |
4.5.4 规划执行到位 |
4.6 政府充分运用4大杠杆要素 |
4.6.1 第1杠杆——科技进步 |
4.6.2 第2杠杆—资源配置 |
4.6.3 第3杠杆——产业化经营 |
4.6.4 第4杠杆——市场导向 |
4.7 环环相扣功能互补的工程建设 |
4.7.1 国家生态建设工程 |
4.7.2 省级生态建设重点工程 |
4.7.3 雁门关区专项工程 |
4.7.4 区内各市县的工程项目 |
4.8 “各炒各的菜,共做一桌席” |
4.8.1 项目打捆,互为补充,形成合力 |
4.8.2 有利有弊,利大于弊,瑕不掩瑜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生态优先战略和草业先行路径 |
5.1 我国草地资源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
5.1.1 草地资源分布、数量、质量的特殊性 |
5.1.2 草地资源“家底”的统计背景及其复杂性 |
5.1.3 山西省及雁门关区草地资源的特点 |
5.2 大面积草地减少和退化严重 |
5.2.1 “大跃进”拿草地开刀 |
5.2.2 世纪之交北方草地面积锐减 |
5.2.3 草地资源迅速减少和退化的原因 |
5.3 丰富的牧草种质资源流失严重 |
5.3.1 国内对牧草种质资源保护不够 |
5.3.2 牧草草种资源“出口转内销”问题突出 |
5.3.3 国内自主育成的草种数量很少 |
5.4 具有战略眼光的正确决策 |
5.4.1 生态修复治理优先为3大任务之首 |
5.4.2 草业发展先行的路径选择 |
5.4.3 种草植灌造林步步为营 |
5.5 先草、再灌、后林,恢复生态的科学依据 |
5.5.1 黄土高原亟需草灌植被 |
5.5.2 选择草灌是理性和明智的 |
5.5.3 草灌结合“1+6”种植法 |
5.6 雁门关区生态建设闯出了一条新路 |
5.6.1 大规模、立体式、草灌林相结合的生态建设 |
5.6.2 大平台、多渠道、多元化的生态建设 |
5.6.3 雁门关区生态建设成效显着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雁门关区畜禽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 |
6.1 世界畜禽种质资源状况 |
6.1.1 畜禽种质资源是稀缺资源、战略资源 |
6.1.2 全球畜禽种质资源濒临危机 |
6.1.3 我国畜禽种质资源现状不容乐观 |
6.2 雁门关区独特而宝贵的畜禽种质资源 |
6.2.1 留存下来的“土种” |
6.2.2 经过改良的“良种” |
6.2.3 与引进品种杂交的“新种” |
6.3 雁门关区省级畜禽种质资源保护品种 |
6.3.1 马身猪 |
6.3.2 广灵驴 |
6.3.3 临县驴 |
6.3.4 广灵大尾羊 |
6.3.5 吕梁黑山羊 |
6.3.6 灵丘青背羊 |
6.3.7 右玉边鸡 |
6.3.8 晋岚绒山羊 |
6.4 畜禽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面临的问题 |
6.4.1 珍稀畜禽种质资源濒临灭绝 |
6.4.2 地方品种濒危或灭绝的原因及危害 |
6.4.3 杂交改良品种“喧宾夺主” |
6.4.4 引发种质资源问题的复杂背景 |
6.4.5 畜禽种质资源有待进一步发掘 |
6.5 畜禽种质资源保护开发措施 |
6.5.1 畜禽种质资源调查 |
6.5.2 抢救性留种保种 |
6.5.3 处理对外引种与对内保种的关系 |
6.5.4 提纯复壮与开发利用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良种推广和动物防疫体系网络化重建 |
7.1 网破线断人散的推广及防疫体系 |
7.1.1 走了一段不短的弯路 |
7.1.2 “三缺”问题非常突出 |
7.1.3 网络化重建势在必行 |
7.2 项目资金不多但用在了“刀刃”上 |
7.2.1 克服“撒胡椒面”的思维惯性 |
7.2.2 在良种推广和防疫手段的硬件上务实投入 |
7.2.3 好钢用到“刀刃”上,钱少投到关键处 |
7.3 重新布局150个畜牧兽医中心站 |
7.3.1 区域化、专业化布局 |
7.3.2 摆脱行政区划的限制 |
7.3.3 服务与防疫一体化 |
7.3.4 畜牧产业技术与防疫网络衔接配套 |
7.4 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技术得到大范围推广 |
7.4.1 大力推广人工授精技术 |
7.4.2 大力推广胚胎移植技术 |
7.4.3 科技进步的支撑作用和动力效应 |
7.5 市县乡村4级防疫网络全覆盖 |
7.5.1 构建体系健全统筹互动的防疫网络 |
7.5.2 加大投入抓好增量,盘活资源放开存量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草食畜生产方式的改良和渐进变革 |
8.1 突出的矛盾及其平衡点的选择 |
8.1.1 绕不过去的两大矛盾 |
8.1.2 寻找缓解突出矛盾的平衡点 |
8.2 从漫山遍野放养到舍饲半舍饲 |
8.2.1 原始落后的放养习惯 |
8.2.2 先易后难的路线图 |
8.2.3 建立利益吸引机制形成正确导向 |
8.3 从随意放牧到封山禁牧 |
8.3.1 牛羊无限制放养对生态造成破坏 |
8.3.2 封山禁牧一定要从实际出发 |
8.3.3 分区域分阶段实行封山禁牧 |
8.4 从分户少量散养到规模集约养殖 |
8.4.1 养殖大户向专业合作方向发展 |
8.4.2 规模养殖场向企业化方向发展 |
8.4.3 养殖小区建设向标准化规模化 |
8.5 养殖、加工、销售、品牌一体化推进 |
8.5.1 以养殖生产为基础夯实畜牧产业 |
8.5.2 以加工企业为龙头拉长产业链 |
8.5.3 畅通销售渠道,主打北京市场 |
8.5.4 “雁门关牌”畜禽产品渐成气候 |
8.6 借鉴国际经验引进先进技术 |
8.6.1 到澳大利亚进行业务培训 |
8.6.2 日本养殖技术合作项目取得成功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生态畜牧业比较分析与雁门关模式 |
9.1 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多样化 |
9.1.1 畜牧业发展模式要素构成 |
9.1.2 生态畜牧业已经成为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方向 |
9.1.3 各国生态畜牧业的主要模式 |
9.2 我国生态畜牧业的主要类型 |
9.2.1 生态较好地区的“绿色生态畜产品开发型” |
9.2.2 农牧业主产区的“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整治跟进型” |
9.2.3 生态脆弱地区的“生态治理与农牧业结构调整型” |
9.3 “综合治理与农林草牧耦合型”雁门关生态畜牧业模式 |
9.3.1 修复林草植被是战略突破口 |
9.3.2 治理水土流失贯穿全过程 |
9.3.3 种植结构调整为发展生态畜牧业服务 |
9.3.4 宜草还草种草、宜灌种柠条沙棘、宜乔种适宜树种 |
9.3.5 突出奶牛、肉牛、肉羊、绒山羊4大品种 |
9.4 雁门关模式的3大支撑点 |
9.4.1 产业支撑点——坚定不移发展生态畜牧业 |
9.4.2 政策支撑点——通过实施各种扶持政策推动建设 |
9.4.3 利益支撑点——确保生态畜牧业增效农民增收 |
9.5 雁门关模式的4项重大举措 |
9.5.1 生态功能区与产业集聚区统筹规划协同推进 |
9.5.2 移民并村、扶贫开发、产业集聚的相辅相成 |
9.5.3 从农耕胁迫畜牧到种植促进养殖 |
9.5.4 整合各方面资金和各层级项目 |
参考文献 |
第十章 黄土高原治理应走雁门关之路 |
10.1 黄土高原治理的重大意义 |
10.1.1 黄土高原治理能够给生态畜牧业开拓广阔的发展空间 |
10.1.2 黄土高原治理有利于遏制生态脆弱地区发展环境恶化的态势 |
10.1.3 黄土高原治理是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的重要组成部分 |
10.1.4 雁门关是黄土高原的雁门关 |
10.2 确立科学务实统筹的治理目标 |
10.2.1 治理目标要形成体系 |
10.2.2 要以生态建设目标为首 |
10.2.3 要以产业发展目标为重 |
10.2.4 要以农民增收目标为落脚点 |
10.3 有效治理黄土高原的科学性和工程性措施 |
10.3.1 生态植被恢复工程 |
10.3.2 水土保持控制工程 |
10.3.3 农林草牧耦合工程 |
10.3.4 生态健康规模养殖工程 |
10.4 可以用于黄土高原的治理政策 |
10.4.1 重点突出的农林草牧补贴政策 |
10.4.2 整合项目资金的集中投入政策 |
10.4.3 扶持治理主体和市场主体的产业化政策 |
10.4.4 有区别并分步实施的封山禁牧政策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结束语 |
(9)新疆扶贫开发中的农业科技创新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提出问题 |
1.1.1 科学技术是新疆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 |
1.1.2 农业科技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手段 |
1.1.3 科技创新是实现新疆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
1.1.4 农业科技创新是新时期农村扶贫开发的需要 |
1.1.5 现行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局限性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特点与可能创新点 |
注释 |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国外研究综述 |
2.1.1 扶贫开发理论 |
2.1.2 农业科技创新理论 |
2.2 国内研究综述 |
2.2.1 扶贫开发问题研究 |
2.2.2 农业科技创新问题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注释 |
3 农业科技创新的概念及理论依据 |
3.1 农业科技创新的概念和特点 |
3.1.1 科技创新的相关概念 |
3.1.2 农业科技创新的概念及特点 |
3.1.3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
3.2 农业科技创新的相关理论 |
3.2.1 经济增长理论 |
3.2.2 熊彼特创新理论 |
3.2.3 技术创新理论 |
3.2.4 诱导性技术创新理论 |
3.2.5 农业技术扩散理论 |
3.2.6 农户行为改变理论 |
3.3 本章小结 |
注释 |
4 新疆农村的贫困状况与扶贫开发 |
4.1 新疆农村贫困县的分布概况 |
4.1.1 新疆贫困人口 |
4.1.2 国家级贫困县的经济指标 |
4.2 新疆农村贫困的主要特征 |
4.2.1 生态性 |
4.2.2 资源性 |
4.2.3 区域性 |
4.2.4 边境性 |
4.2.5 民族性 |
4.2.6 制度性 |
4.2.7 文化性 |
4.2.8 复杂性 |
4.3 新疆农村贫困产生的主要原因 |
4.3.1 生态环境脆弱 |
4.3.2 人口文化素质低,思想观念落后 |
4.3.3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
4.3.4 农业产业结构低度化 |
4.3.5 经济依附性强,自我发展能力薄弱 |
4.4 新疆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战略思考 |
4.4.1 新疆扶贫开发的重要地位及其时代意义 |
4.4.2 新疆扶贫开发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
4.5 新疆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历史回顾 |
4.5.1 1978-1993 年扶贫开发阶段 |
4.5.2 1994-2000 年“八七”扶贫开发阶段 |
4.5.3 2001-2010 年全面实施十年扶贫开发纲要阶段 |
4.6 新疆扶贫开发主要的创新模式 |
4.6.1 整村推进扶贫模式 |
4.6.2 民生工程建设扶贫模式 |
4.6.3 边境扶贫试点探索模式 |
4.6.4 科技教育扶贫模式 |
4.7 本章小结 |
1 赵国明 |
5 新疆农业科技发展状况及分析 |
5.1 新疆农业科技发展阶段 |
5.1.1 初创时期(1949 年~1954 年) |
5.1.2 成长时期(1955 年~1976 年) |
5.1.3 科技恢复及科技体制改革时期(1977 年~1990 年) |
5.1.4 实施“科技兴新”战略及发展时期(1991 至今) |
5.2 新疆科技兴新战略的实施 |
5.2.1 科技兴农情况 |
5.2.2 县市区科技副职和科技特派员活动 |
5.2.3 科技兴新素质工程 |
5.2.4 “星火”计划 |
5.2.5 农业科技服务和信息化建设 |
5.2.6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
5.3 新疆科技资金投入与科研条件 |
5.3.1 科技资金投入 |
5.3.2 科研条件 |
5.4 新疆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基本情况 |
5.4.1 科技机构 |
5.4.2 科学技术活动情况 |
5.4.3 科技活动产出情况 |
5.5 新疆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 |
5.5.1 新疆 R&D 人员现状 |
5.5.2 新疆 R&D 活动情况分析 |
5.6 新疆科技进步的现状分析 |
5.6.1 综合科技进步水平评价 |
5.6.2 科技进步环境 |
5.6.3 科技活动投入 |
5.6.4 科技活动产出 |
5.6.5 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
5.7 本章小结 |
6 新疆科技扶贫的探索与实践 |
6.1 科技扶贫工作回顾及主要成效 |
6.2 农村科技示范工程 |
6.2.1 “321”科技示范乡工程 |
6.2.2 “1821”依靠科技奔小康示范乡工程 |
6.2.3 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 |
6.3 扶贫龙头企业案例实证 |
6.3.1 以发展循环经济为特点的龙头企业 |
6.3.2 以产学研为重点的龙头企业 |
6.4 本章小结 |
7 新疆扶贫开发中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分析 |
7.1 农业科研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
7.1.1 主体单一,研究实力不强 |
7.1.2 部门分离,创新能力不足 |
7.1.3 投入不足,结构失衡 |
7.2 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
7.2.1 推广模式的单向性,推广脱离实际 |
7.2.2 基础设施和条件建设薄弱 |
7.2.3 农业技术推广方式需要改进 |
7.2.4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队伍不稳定 |
7.2.5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
7.3 农业教育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
7.3.1 新疆农民文化素质不高 |
7.3.2 农村教育师资队伍薄弱 |
7.3.3 农业教育结构的不合理 |
7.3.4 高等农业教育的缺乏 |
7.4 本章小结 |
8 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减缓新疆农村贫困的对策建议 |
8.1 加强科研创新能力 |
8.1.1 加大农业财政科技投入和补贴力度 |
8.1.2 改善农业科技创新条件 |
8.1.3 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 |
8.2 提升农业技术推广能力 |
8.2.1 强化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 |
8.2.2 引导科研教育机构积极开展农技服务 |
8.2.3 培育和支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 |
8.3 振兴发展农业教育 |
8.3.1 建立农业教育新体系 |
8.3.2 加快培养农业科技人才 |
8.3.3 大力培训农村实用人才 |
8.4 加强科技创新管理 |
8.4.1 改变观念,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 |
8.4.2 紧扣政策,继续深化农村改革 |
8.4.3 突破障碍,实现科技经济为一体 |
8.4.4 东联西出,促进国内外交流合作 |
8.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四、因地制宜 科技为先——以色列奶牛养殖业巡礼(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 孙彤彤. 吉林大学, 2021(01)
- [2]河北省环京津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研究[D]. 张楠楠. 河北农业大学, 2018(05)
- [3]沙产业的理论内涵与实践模式研究[D]. 崔徐甲.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1)
- [4]山西省农牧业产业结构的地域分异及可持续发展对策[D]. 史婧丽. 山西师范大学, 2018(04)
- [5]国内外TMR饲喂技术及其制备机的研究进展[J]. 陈玉华,田富洋,闫银发,宋占华,李法德,张忠良.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7(12)
- [6]中国生鲜乳生产的经济效益和效率研究[D]. 王文娟. 北京林业大学, 2015(10)
- [7]河南省绿色循环农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 吴昊. 河南农业大学, 2014(03)
- [8]黄土高原生态畜牧业雁门关模式研究[D]. 刘维佳. 山西农业大学, 2013(02)
- [9]新疆扶贫开发中的农业科技创新问题研究[D]. 胡艳丽. 新疆大学, 2012(11)
- [10]新疆大地上的现代畜牧业之歌[J]. 孔学民,唐国策,缪冬梅,院萍. 中国畜牧业, 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