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世纪之交中俄关系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罗薇[1](2021)在《《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研究》文中指出《汉语官话语法试编》是俄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出版的、专为高等教育编写的汉语语法教科书。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该书既是一部实用的汉语教材,也是一部传承俄罗斯汉学研究传统、充分吸收以往欧洲人汉语学习与研究成就的集大成之作,同时也是较早以普通语言学理论解释汉语的学术着作。本文将以1902年首版为基础,结合施密特个人档案、拉脱维亚大学所藏施密特个人藏书中的相关资料,从成书的历史背景、俄罗斯人的汉语学习与研究传统、欧洲人学习汉语的历史、世界语言学史以及俄罗斯汉语教育史的角度挖掘该书的特点和价值。该书写作的主要基础来源于俄罗斯人研究与学习汉语的传统。得益于作者施密特在彼得堡大学所受的东方学专业训练,俄国汉学、尤其是彼得堡大学汉学学派汉语教学的传统、以及俄国人的语言研究传统对施密特写作《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产生了深刻影响。首先,在俄国汉语研究的强项方面,如语法分析系统、汉字分析法等方面,施密特广泛采纳了前辈学者的观点,并且在传统汉学的基础上提出适应新局势的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此外,对俄国人学习汉语的继承还表现在另一些方面,如:延续俄国汉学研究的传统项目,同时关注汉、满、蒙三语,又根据海参崴东方学院对学生掌握东亚语言的要求增添了日语、朝鲜语以及越南语等语言材料。其次,继承彼得堡学派对中国历史语言文化的基本观点,认为包括汉语在内的中国文化与世界其他地区文化一样,可以通过一般方法被科学地认识、研究,汉语并非是某些欧洲汉学家认为的“停滞不前”的、处于其原始状态的一种低级语言,而是具有与其文化相关的理据性,需要理性地认识。再次,彼得堡汉学学派注重积累史实材料,在研究汉语时,施密特大量收集、引用丰富的语言材料和例证,这也是施密特作为瓦西里耶夫弟子最突出的传承特点之一。俄罗斯人早期对汉语的认识主要来源于驻北京东正教使团成员论着和西方人的汉语教材,另外还有大量从中国运回的中文原典。俄罗斯人对汉语的认知从一开始就具有三方面的视野,他们既传承本国人的研究,又善于参考西方、中国的研究和学习资料。一方面,该书吸收了当时欧洲和中国学术界对汉语的最新研究成果,是一部在系统、科学的文献综述基础之上的学术着作,对欧洲其他汉学家的观点、成果和语言材料进行整合,从中得出更进一步的观点,从而成为外国人汉语教材编着史发展到19、20世纪之交时具有综述性、整合性的一部着作。另一方面,《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中对欧洲人汉语学习资料的运用还在于对其中收集的语言材料进行分类、精选,找到最适合编入该书的范例。最后,《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特点还在于将以往欧洲汉学家、语言学家的资料,利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将之整合纳入他的语法系统中—一汉语实用语法系统是作者要着重教授的内容,也是这部教材相比于一些欧洲汉学家语料搜集式的汉语教科书更具优势之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一书并非只有零散的语法点汇集,而是强调汉语语法规则的整合归纳,并且首次在俄语语境下构建一套新的汉语实用语法体系。是明清时期以来外国人对汉语语法科学研究史的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继往开来之作,也是20世纪以后国际学界的现代汉语研究往纵深方向开拓的重要前提,具有较高的研究意义。从欧洲语言学史和俄罗斯语言学史的发展脉络来看,到19世纪末,欧洲和俄国语言学经过了多年的方法和材料积累,在历史比较语言学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同时,普通语言学的观念已经为学界所接受,这些思想对这一时期包括施密特在内的俄国语言工作者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普通语言学的新思想在外语教材编纂方面的应用也具有重大意义。从语言学研究的角度看,《汉语官话语法试编》是俄国汉学史上第一次尝试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研究汉语的语法着作。一方面来说,以汉语为参照、拓宽了普通语言学和历史语言学的研究路径和研究范围,反过来说,也从西方语言学的新成果出发丰富了汉语研究的方法论。从语言本身的发展来看,这一时期的汉语内部也发生了重要变化,随着清末社会大变革,越来越多的新词日渐成为时尚,北方官话口语日益成为最重要的中外交往标准语,白话文运动已在酝酿之中;另一股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来自西欧语言学的发展——经过19世纪的发展,欧洲历史比较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的观念已深入人心。该书可以看作是一部汉语史研究与汉语实践语法研究相结合的产物,书中证实了运用产生于印欧诸语言框架下的历史比较语言学、普通语言学方法在汉语研究中的可能性与可行性。通过对本书的研究,可以从“他者”的角度审视汉语对普通语言学理论和方法论的贡献,挖掘汉语对历史语言学及普通语言学研究的补充意义,加深历史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观念下对汉语及其历史演变的认识。最后,《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出版使用对19、20世纪之交俄国以培养实用人才为目的的汉语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作为语言实践教材,为了使学生便于理解规则、掌握用法,作者不仅善于描写语法规则时在抽象化的基础上进行具体化表述,注重使用条件、搭配对象、适用范围、特例等方面的考察,力求使语法规则呈现出严谨、易懂、实用的特色,同时还配有大量精选范例。此外,教材的内容还间接地反映了俄国的教育政策、教育历史,海参崴东方学院的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汉语课程大纲、教学目标,施密特本人的教学思想等。因此,教材的内容折射出这一时期俄国汉语教育史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发生在特定历史时期内(即19、20世纪之交)、特定教育场所中(即海参崴东方学院)、特定教育者(即施密特)主导下、针对特定学习者群体(即就读于海参崴东方学院的大学生、军官和少量其他社会人士)的教育活动的历史进程。总之,俄国汉学家施密特专为海参崴东方学院的汉语学习者编写、并于1902年出版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一书,既继承了俄罗斯汉学、尤其是彼得堡大学学派既往的已有研究成果和研究传统,采用了俄国人头脑中相对成熟的俄语语法框架基础,又能放眼世界,有所取舍地借鉴当时流传范围较广、影响较大的其他国家汉学家所着的汉语教材,另外还成功运用最新的俄国和欧洲历史比较语言学、普通语言学研究方法论,以及截止到清末时期的中国传统语言学成就来科学地描写汉语,是俄国汉语教育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一部语法教科书。本文将结合教材原着及其他相关文献资料,梳理本书的编写特点及研究成果,全面考察这部着作的重要作用及价值。
刘清才,王迪[2](2019)在《新时代中俄关系的战略定位与发展》文中研究说明2019年是中俄两国建交70周年,中俄关系也处于最好的发展时期。在中俄两国领导人战略引领下,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发展进入了新时代。这是中俄关系发展新的战略定位,是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战略选择。中俄两国应进一步巩固平等信任、睦邻友好的新型国家关系,为建立新型大国关系树立典范。深化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经济合作关系,为中俄关系发展建立务实的合作基础。加强国际事务的战略沟通与协作,共同扞卫中俄两国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推动建设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中俄两国将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深化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开创中俄关系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白雪涛[3](2019)在《俄国远东地区的华人街区研究(1891-1900年)》文中研究指明俄国远东地区的华人街区在远东区域史进程中占有一定地位,它对当地的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对远东地区的开发具有建设性作用。本文以1891—1900年俄国远东地区的华人街区为研究对象,紧紧围绕华人街区的缘起、华人街区的管理和华人街区产生的影响展开论述。第一,主要阐述1860年后远东地区华人街区的发展条件、华人街区的地区分布、分布特点及华人街区的社会生活等,概括了华人街区的基本状况。第二,详细论述俄国政府对华人街区实施的管理政策、华人街区应对管理的对策和华人街区的发展。华人街区逐渐探索出自身的发展道路。第三,具体分析华人街区对当地社会和华人产生的影响,并对华人街区进行客观评价。
齐欣[4](2018)在《21世纪中俄新型大国关系研究 ——发展路径与模式创新》文中认为当代世界正处于重大历史折转时期。随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正在改变传统的国际力量对比关系。世界发展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新兴经济体国家整体崛起。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大国和以美国为代表的守成大国如何相处?成为决定未来世界秩序和发展走向的时代课题。美国等西方国家把中国的迅速崛起视为一种体系威胁。“强国必霸”和“修昔底德陷阱”等传统现实主义理论也乘势兴起,似乎中国的迅速发展不是世界发展与进步,而是对美国霸权地位的现实威胁与挑战。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能不能共生共处?世界大国关系是不是必然陷入所谓“安全困境”,形成“大国政治悲剧”?习近平提出了世界大国相互尊重、不冲突不对抗和合作共赢的发展路径,提出了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中俄既是邻国,也是地区和世界大国。中俄新型大国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有力地驳斥了大国“安全困境”和“强国必霸”的所谓历史定论。以实践提供了世界大国相互尊重、和平相处,实现合作共赢的范例。本文运用国际关系理论与方法,分析了中俄新型大国关系建立的现实基础;论述了中俄新型大国政治关系、经济关系及中俄推动建设新型国际体系中的合作;探讨和总结了中俄新型大国关系的典范意义,它对于我们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经验和启示。第一章,中俄新型大国关系建立的现实基础。论文从国际背景、现实需求和历史反思三个视角论述中俄新型大国关系建立的现实基础。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中俄两国顺应时代潮流,立足于国家发展政治现实,在深刻反思20世纪60-70年代中苏对抗冲突的历史教训基础上,确立了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新型国家关系。第二章,中俄两国新型政治关系。论文分析了中俄新型政治关系建立和发展的过程,它经历了从建设性伙伴关系到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提升过程。中俄关系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关键在于建立了坚实的政治基础。中俄两国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差别,承认各自发展道路选择;确立了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和合作共赢的新型国家关系准则。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定期会晤机制则为中俄新型政治关系建立了政治法律基础和制度保障。第三章,中俄两国新型经济关系。中俄是重要经济贸易伙伴,新型经济关系是中俄新型大国关系的重要经济基础。论文分析了中俄新型经济关系的经济基础和基本特征,中俄两国经济不同禀赋和结构特点形成了发展经贸关系的经济优势。研究了中俄两国在贸易、投资和能源领域的广泛合作。论述了中俄总理定期会晤机制和各种协调机制在推动中俄经济合作中的积极作用。中俄两国是世贸组织成员,都转向市场经济原则,坚持自由贸易和多边贸易体系,这为中俄两国发展互利合作的经贸关系开辟了广阔空间。第四章,中俄两国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论文深入地研究了中俄两国在国际秩序、全球治理和重大国际问题上的政策主张和广泛合作。中俄两国都主张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反对大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主张建立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全球治理体系;积极推动建立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全球治理机制,加强在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亚太经合组织和上海合作组织中的合作。中俄在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中的积极协调与合作,充分体现了中俄新型大国关系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时代担当。第五章,中俄新型大国关系的经验与启示。论文总结了中俄新型大国关系为推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提供的经验、启示和范例。中俄两国立足时代,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尊重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选择;坚持睦邻友好、平等信任、互利合作和实现共赢的原则;摒弃冷战思维,超越“大国必霸”和“修昔底德陷阱”的所谓历史定律。中俄新型大国关系为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特别是新型大国关系探索出一条发展路径,提供了新的关系模式,贡献了中国的智慧和方案。
宛程[5](2016)在《上海合作组织非传统安全功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上海合作组织是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且管理机构——即上海合作组织秘书处,设在中国的国际组织,也是中国参与的有关中亚地区安全议题的唯一一个区域多边合作机制。自2001年成立以来,上合组织的安全合作不断扩展和深入,在维护中亚地区安全和稳定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如此,上合组织以“上海精神”为合作理念,不断提高了成员国之间的政治互信,有效地推动了成员国之间关系民主化的进展。更为重要的是,上合组织是中国安全战略和对外交往战略的重要实施平台,在维护国家的安全、稳定和领土完整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立足安全研究这一目前学术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从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客观要求出发,考察上合组织成立前后所面对的主要非传统安全威胁因素;并在“三股势力”等非传统安全因素对中亚地区和我国威胁日益严峻的形势下,分析和解释了中国同周边上合组织成员国范围内保持了稳定的成绩;探讨了上合组织如何在中国新国家安全观的指导下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和强化其安全功能建设。这对总结中国参与或主导地区性国际机制的经验和教训,探讨上合组织同中国新国家安全观的关系,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冷战后,非传统安全威胁取代了国家之间的对抗、冲突、战争等形式的传统安全威胁,成为国际社会的主要安全威胁。其中,以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为代表的“三股势力”、毒品犯罪、跨国有组织犯罪等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凸显严重威胁着中亚地区的安全和稳定,也严重制约着该地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在共同的安全威胁下,中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形成了应对威胁的共同意愿,并在相互协作的基础上形成了重要的多边合作机制——上海合作组织。但同时要指出是,虽然上述共同安全威胁的出现和共同合作意愿的产生在上合组织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它们并不是上合组织得以成立的全部动因。除了上述原因之外,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边界问题的解决是上合组织得以成立的前提,而成员国之间双边关系的提升尤其是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确立则对上合组织的成立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上合组织成立后所面临的非传统安全威胁依然严峻,在当前,“伊斯兰国”向中亚地区的渗透和阿富汗安全局势的持续恶化都对上合组织形成了严峻的挑战。为了应对上述威胁,上合组织不断强化合作,使其保持向深度和广度推进:反恐机制日趋完善,不断健全打击恐怖主义的法律,执法、情报、司法等部门的合作稳步开展,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范围不断拓展,同其他国际安全机制的互动也不断加深。成立15年来,上合组织的安全职能发挥保障了地区的安全和稳定,为其他领域合作的开展提供了安全的外部环境。冷战后复杂的地缘安全环境的变化和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凸显也促使着应对这一问题的新安全理念——中国新安全观的产生。中国新安全观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立足于冷战后国际和周边形势以及中国自身安全需求的基础上提出的安全理论。中国新安全观摒弃了旧安全观在安全主体的单一性、安全内涵的贫乏性、安全手段的对抗性以及安全目标的利己性,实现了对安全关注的综合性、共同性、普遍性和合作性。中国新安全观在安全主体、安全内涵、安全手段和安全目的等各个方面实现了对旧安全理论的更新和升级,顺应了冷战后国际形势的变化,满足了中国自身安全的需要,它的提出和发展也促进了上合组织的形成,对上合组织的安全功能的实施提供了理论指导。反过来,上合组织确立了“上海精神”为新安全观的核心内容,并通过发展经贸合作等措施实践了中国新国家安全观。上合组织是“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重要平台,同时可以为“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发挥重要的安全保障作用。在目前“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过程中,尤其是在境内外两个核心区——中亚和新疆的建设中,存在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值得指出的是,境内外核心区建设中存在着诸多安全威胁,例如“三股势力”、毒品走私、非法移民、跨国犯罪、边界纷争、战争以及国家政权非制度性更迭等。必须说明的是,不将“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安全问题特殊化,在坚持上合组织原则和“上海精神”的前提下,在上合组织安全功能范围内,以上合组织安全功能特点对上述安全问题进行分类,不仅是上合组织为“一带一路”建设保驾护航的前提,还可以有效增加上合组织安全功能的实施效率。此外,在上合组织实施对“一带一路”建设的安全保障过程中,要重视和强化上合组织的非传统安全功能建设,加强对中亚地区安全威胁因素的研究,有针对性地提高上合组织公共安全供给能力,切实制定、完善和落实打击“三股势力”等威胁相关法律法规,做好去极端化和网络反恐工作,使上合组织能够更加有效地为“一带一路”保驾护航。目前,上合组织还面临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和挑战: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的发展;扩员造成的以中亚为中心的地缘中心的变化和争议;乌克兰危机对成员国关系的影响;与其他国际组织的竞争(主要是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和欧亚联盟);国际安全中的某些领域所造成的成员国的意见分歧;以及成员国关系改善缓慢,中亚地区合作水平不高的状况无明显改善等。面对上述问题,我们要坚持在中国新安全观的指导下,以打造命运共同体为目的,推动上合组织的发展。主要建议如下:在安全目标上,要以“三股势力”为长期坚持打击的对象,在核心区上,要以中亚(包括新疆)为核心区,不宜扩大,要坚持以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为核心功能,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应也不可能应对所有安全问题,要以总体安全观为指导全面考虑安全问题,要处理好核心安全问题同其他问题的关系;进一步加强与俄罗斯在上合组织框架内的协作;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为契机促进上合组织经济合作;妥善应对和处理随着丝路经济带建设中“三股势力”扩散所带来的新安全挑战。本文以上海合作组织的非传统安全功能为研究视角和基本论述框架,讨论了非传统安全威胁因素和上合组织及其成员国在应对和打击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关系,以及如何强化上合组织安全功能以推进中国对外战略的实施。选取上合组织在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时所取得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成果为研究案例,在上合组织十余年来应对和打击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发展历程中阐述并验证关于上合组织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总结了上合组织在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斗争中的经验和教训,在当前非传统安全威胁因素日益对我国形成严峻挑战的背景下提出强化上合组织安全功能的方案,其最终目的是尝试为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建设,以及其他对外战略的实施提供具有普遍意义的对策思考。
谭泽轩[6](2016)在《江泽民对俄外交思想研究》文中认为在中国的外交布局观中,邻国是首要,大国是关键。中国与俄罗斯既是大国,又互为邻国,在国际事务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地缘政治、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等问题上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因此,中俄关系是中国外交大格局中的重要一环。在世纪之交的战略环境下,处理好中俄关系既符合中俄两国人民的利益,又符合本地区国家人民的利益,同时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作为党的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江泽民借鉴了列宁的和平外交思想,继承并发展了中国老一辈外交家的思想和理论,同时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在对俄外交实践中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提出了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并对其不断加以完善,最终形成江泽民对俄外交思想。江泽民对俄外交思想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的原则,坚持睦邻友好原则,从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等领域将对俄外交进行了广泛而又科学地布局。江泽民对俄外交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增进政治互信、积极协调和相互支持;强调安全合作,倡导新的安全观;深化经贸合作,促进共同繁荣;拓宽交流渠道,增进人文交流。在江泽民对俄外交思想的指导下,中俄关系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苏联解体大大改变了世界格局,中国政府顶住外部压力,克服重重困难,实现了两国外交关系的平稳过渡。“互视为友好国家”、“建设性伙伴关系”、“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中俄关系在短时间内不断进步,不断取得新突破,保持着良好的上升势头,实现了中俄关系的健康发展。在经贸领域,中俄两国充分利用优势互补的特点,大力发展能源贸易和军事贸易,不断提升双边贸易水平。在安全方面,双方寻求共同安全,逐渐达成安全互信,成立“上海合作组织”,保障了两国所在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在文化领域,中俄两国在高等教育、大众传媒、跨境旅游等方面加深合作,加深了两国人民的友谊。除此之外,中俄两国解决了包括领土争端在内的发展中俄关系所面临的问题。江泽民对俄外交思想特色鲜明,包括首脑外交,非意识形态化外交和面向未来,展现了中国领导人独具特色的外交艺术,同时也打上了浓重的时代烙印。江泽民对俄外交思想继承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理论,指导着新时期外交工作。同时在推动亚洲地区的和平与发展、促进国际新秩序的形成等方面也有着重要意义。
崔晓燕[7](2015)在《义和团运动期间英国侵华行动研究》文中指出19世纪末,由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中国华北地区爆发了具有极强排外性质的义和团运动。作为世界霸主的“日不落帝国”英国,以此为借口大肆进行侵华活动。作为近代强行打开中国大门的始作俑者,鸦片战争后英国在华攫取了大量利益。到了 19世纪末期,英国因工业发展放缓,深陷布尔战争的泥潭,海军实力的相对衰落,在远东地区与其他列强的博弈中力不从心,进退维谷。义和团运动期间,西方列强从自身利益出发,纷纷向清政府施压要求予以剿灭。英国不仅最早派出兵舰来大沽口示威,同时还是各国武力镇压的急先锋。在派遣西摩尔率领联军进军北京的同时,英国还积极怂恿日本单独出兵华北,因遭其他列强的一致反对而作罢。因此,英国不得不改弦更张,放弃要求日本出兵为其火中取栗的计划,转而从英属殖民地派出军队。于是,一支主要由英印陆军和英澳海军组成的“中国远征军”,就成了义和团运动期间英国侵华行动的工具。英国除了在北方进行武装侵略外,还在中国南方策划、导演了“东南互保”。事后英国深感世易时移,长期奉行的“光荣孤立”政策很难适应国际形势特别是远东局势变化,因此酝酿对传统外交政策做出重大调整。在此期间西方驻华使馆人员、传教士及记者等人对义和团的相关记叙、报道对“黄祸论”的扩散、英国人“中国观”的转变产生了深远影响。
张吉军[8](2014)在《当代中国外交理念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外交理念既是外交实践的产物,也是外交实践的指导。外交理念充分体现着一国与他国、一国与世界的外交关系。这种体现反映着主权国家对于国家利益、权力、地位等诸多关系方面的认识与定位,包含着主权国家对其外交动力、外交目的、外交手段等诸多根本问题的深刻思考,同时深刻表征着主权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和历史文化传统。外交理念规定了指导国家外交工作的价值原则,影响乃至决定着国家的外交战略及其政策选择,对外交谋划和外交实践起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作用。对于我国而言也是如此。以毛泽东、邓小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吸取传统文化的精华,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在新中国成立60多年的外交实践中积累、形成并发展了一系列外交理念,包括"独立自主"、"和平共处"、"和平发展"、"和而不同"、"和谐世界"、"互利共赢"和"命运共同体"等,指导着中国外交在扞卫国家利益,伸张国家正义,转变外交模式和提高外交能力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中国特色。从外交理念的视角对中国外交进行系统梳理和研究的文本并不太多,而对于当代中国外交理念发展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总结新中国外交的历史发展脉络,帮助我们在复杂的国际背景下更好地面向中国外交的未来。基于此,本文运用文本解读法、历史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等研究当代中国外交理念的发展。外交理念反映着一国在利益关系方面的价值取向,体现了该国的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而具体的外交理念则主要包括对于世界的认识、对于自身的定位以及对于如何处理与其他国家关系方面的诸多思考。当代中国外交理念发展的理论依据包括:一、对时代主题的判断。即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战争与革命"的时代主题判断转变为改革开放以来"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过程;二是对世界格局的判断。中国领导人经历了从"两大阵营"、"三个世界"、"多极化"直到"和谐世界"的转变过程。三是自我认知的判断。从毛泽东时代强调"社会主义"到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领导人认为应该充分运用资本主义国家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这一特定阶段所取得的各种文明成果,实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目的。外交理念关注一国如何处理好下列几个方面关系的重要性:一是为人类社会做贡献与实现和维护本国国家利益的关系。中国主张将自身的发展同世界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各国应该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来决定自己的立场和制定政策。二是大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问题。提出"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的中国外交新布局。三是国家外交和党际交往关系。提出了"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加强党际联系和交往的原则。四是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之间的关系。提出应该坚持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在实现和维护国家利益的同时,实现各国之间的互利合作。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外交形成和发展了一系列外交理念,特别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国领导集体在党的十八大以来,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提出了一系列对外工作的新理念,包括建立"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理念,"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理念,使中国外交具有了崭新的形象。当代中国外交理念形成的的思想渊源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因素两个方面。在外交理念变化发展的原因问题上,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从国际、国内两个方面来综合加以分析。当代中国外交理念发展在国际方面的原因是国际战略格局的变化和中国与国际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国内方面的原因则包括中国对国家利益的考量和对中国对外开放的实践进程。外交实践与外交理念之间相辅相成。在未来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外交必将发挥更加重要和更富有成效的作用,如国际多极格局与国际体系的构建和巩固、战略思维的引领和大国责任的担当等。中国将提出何种对外政策,如何处理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以及提出何种世界观、时代观、利益观等将会考验未来的中国外交,检验中国外交的勇气和创造力。外交理念不仅能够解释某个特定阶段中国实行具体外交政策的原因,而且据此可以对未来中国外交的发展予以研判,因为外交理念是融合了某种价值判断的产物。
吕晨光[9](2013)在《新世纪以来的俄罗斯对华政策分析》文中认为本文以新世纪以来的俄罗斯对华政策为研究对象,在对大量客观史实和事实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的基础上,运用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以及归纳推理等方法,详细系统地回顾和梳理了新世纪以来俄罗斯出台的一系列对华政策,深入细致地阐述了俄罗斯对华政策的变化和演进过程,客观辩证地分析了其形成的各种原因和因素。论文提出,俄对华政策一方面具有稳定性、持续性的特点,另一方面也具有既依赖又警惕的矛盾性的特点,同时也具有未知因素导致的不确定性等等这些特征和特点。论文最后对中俄未来关系发展和政策的出台进行了前瞻性预判,并就我国应采取的对策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认为我国应从战略上把握好两国关系走向,不断巩固和深化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切实解决好两国目前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要努力寻求更多合作契机。总之,通过全文的论述,旨在为推动中俄关系健康发展作一点理论上的准备和探索。
王柏松[10](2013)在《中国新安全观及其安全战略选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冷战结束后,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及国际政治格局的巨大变动,国际安全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威胁国家安全的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与此相适应,中国对安全威胁来源、安全内涵、安全主体、安全维护手段、安全理想追求等问题做了新的回答和阐述。以倡导“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内容的中国新安全观的提出就是对这些新的安全威胁最新阐释的思想结晶。中国新安全观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与理论意蕴,不仅继承了建国以来中国传统国家安全思想,而且也吸收了国际流行的“新安全观”的合理内核,是维护中国自身、地区乃至世界安全的重要安全指导思想,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中国新安全观是在上海合作组织和中国—东盟经济安全合作的成功实践中确立和发展起来的。新安全观在中亚和东盟的安全实践充分证实,大小国家间可以在国家间相互依存进一步加深的背景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推动区域合作,以实现共荣共存与共同安全的目标。由此,中国新安全观也极具重要的实践价值。新世纪初,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是对中国新安全观的深化和发展,是中国新安全观对实现理想安全追求的最新升华。二者是实现持久和平,促进共同繁荣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中国新安全观是国家安全观的具体原则,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缺乏可操作性。为弥补其不足,需要在新安全观指导下筹划和制定切实可行的具有一定动态性的国家安全战略,并根据国内外安全形势的需要不断进行调整,以对国家安全起到更积极的指导作用。在新安全观指导下,并充分考虑中国特有的历史传统、战略文化及其社会制度等方面基础上,中国选择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和平发展之路,和平发展由此成为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必然选择。本文在对国家安全相关理论梳理分析的基础上,回顾新中国成立后分别以毛泽东和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两代领导集体的中国国家安全观的演变历程,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则,采取将政治学、军事战略学、马克思主义以及中共党史等多学科视域的研究方法,对中国新安全观的确立、实践、追求及其指导下的国家安全战略进行了深刻剖析,并对新安全观的发展及其和平发展安全战略的完善提出了一些重要的建议性思考。本文包括引言和六章正文内容。引言是论文的导论部分,主要阐述问题的提出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研究思路、框架、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等。正文第一章是全文的理论框架:对安全、国家安全及其安全战略相关概念进行了细致分析,并比较了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三种经典安全范式,为中国新安全观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二章回顾了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国家安全观的发展历程。笔者以形成的时代背景、思想渊源及其主要内容三个方面对中国传统国家安全观进行了梳理分析。尽管毛泽东和邓小平为核心的两代中央领导集体没有形成系统的国家安全观的专门论述,但是他们关于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的政治思想至今仍有宝贵的理论价值,是中国新安全观的直接理论来源。第三章是本文的重点。着重分析了中国新安全观的时代背景、思想渊源、核心内涵、理论意蕴以及理论创新价值。与国际流行的“新安全观”比较,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内容的有中国特色的新安全观是实现国家间“相互安全”、“共同安全”、“综合安全”、“合作安全”为目标的新时期国际关系安全理论的最新发展,是当前解决各种非传统安全威胁而形成的有效可行的安全新理论。第四章应用具体案例分析了中国新安全观的实践过程。中国新安全观是在上海合作组织和中国—东盟经济安全合作的发展实践中进一步丰富与完善起来的。在此基础上,笔者对地区多边合作面临的挑战及其解决路径和面临的机遇也进行了探讨。第五章着重对中国新安全观关于实现理想安全目标追求进行了中国式的探索。和谐世界理念是中国新安全观的深化与升华,符合人类实现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需要。笔者主要侧重于对新安全观与和谐世界的关系及其对和谐世界建设面临的挑战探索相关的解决措施进行分析与思考。第六章是本文的另一个重点。中国新安全观是具体的原则,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为了使其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应在其指导下制定可行的具有动态性的国家安全战略。笔者沿着这个逻辑思路,对世界强国崛起的启示价值进行深刻总结,从国家安全战略整体构建的视角论述了和平发展作为当前中国国家安全战略选择的必然性,并针对中国外部安全面临的挑战实际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建议和思考。
二、对世纪之交中俄关系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世纪之交中俄关系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历史背景及其作者 |
1.1 海参崴东方学院及其培养目标 |
1.1.1 办学背景 |
1.1.2 学院设置 |
1.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作者施密特 |
1.2.1 施密特的早年求学、实习生涯 |
1.2.2 赴海参崴东方学院任教后的汉学研究 |
1.3 教材的学习者与使用情况 |
1.3.1 教材的出版、使用、影响 |
1.3.2 学员的汉语学习情况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俄国传统汉学背景下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 |
2.1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汉语语音系统考辨 |
2.1.1 南北官话的语音系统、汉语音韵研究 |
2.1.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注音方案 |
2.1.3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汉语发音规则 |
2.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对比丘林汉语语法体系的突破 |
2.2.1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词法体系 |
2.2.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句法体系 |
2.3 施密特对比丘林、瓦西里耶夫等人汉字理论的发展 |
2.3.1 汉字的起源问题 |
2.3.2 关于汉语口语、书面语的讨论 |
2.3.3 汉字的“六书” |
2.3.4 施密特对瓦西里耶夫汉字体系的增补 |
2.4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对满、蒙、日、朝、越等语言的关注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世界汉语研究史框架下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 |
3.1 例析《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对欧美汉学的反思 |
3.2 以“声调”为例谈施密特对欧美汉语语音研究的整合 |
3.2.1 声调的本质 |
3.2.2 汉语声调的发音特点 |
3.2.3 汉语声调的标调系统 |
3.2.4 汉语方言的声调语音规律 |
3.2.5 中外学者论“汉语声调的演变” |
3.2.6 “入声”之争 |
3.3 施密特对欧美汉语语法研究成果的整理 |
3.3.1 某些语法形式在各地的使用差异 |
3.3.2 各国汉学家对若干语法规则的不同观点 |
3.3.3 欧洲汉学家普遍忽略的汉语语法知识 |
3.4 选编欧美、日本汉语教材及中文原典的书面官话范例 |
3.4.1 筛选范围:标准北方书面官话材料 |
3.4.2 筛选入编:符合语法规范、排列顺序合理 |
3.5 个案研究:德国汉学家阿恩德对施密特的影响 |
3.5.1 阿恩德及其《官话手册》 |
3.5.2 两部教材的总体设计 |
3.5.3 以重音理论为例讨论施密特对阿恩德的取舍 |
3.6 个案研究:《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对中国传统文献的改编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世界语言学发展进程中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 |
4.1 施密特的汉语观 |
4.1.1 对汉语的两种定位 |
4.1.2 静态与动态、共时与历时 |
4.2 汉语语音史的构建:历史比较语言学与语言类型学的结合 |
4.2.1 汉语语音史研究的基础材料 |
4.2.2 “语音规律无例外”之汉语辅音音变考察 |
4.2.3 “语音规律无例外”之汉语元音音变考察 |
4.2.4 语言史的社会性——汉语官话的形成 |
4.2.5 语言现象的“类推作用”:汉语词根溯源问题 |
4.3 俄国语言学成果在汉语语法研究中的应用 |
4.3.1 用“形式语法”思想分析汉语的词法 |
4.3.2 语言与思维的联系——汉语与中国人的心理 |
4.3.3 波捷布尼亚及其弟子的句法思想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从语言教育及应用视角看《汉语官话语法试编》 |
5.1 一部“研究—学习—教学”三位一体的汉语教科书 |
5.2 从课程理论分析《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材料建构 |
5.2.1 横向组织:课程教学板块的功能分析 |
5.2.2 纵向组织:螺旋渐进的主题序列性 |
5.3 从应用语言学看《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教学大纲 |
5.3.1 字词大纲及词汇控制 |
5.3.2 语法大纲及翻译训练 |
5.4 本章小结 |
余论 施密特《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价值和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书影及相关影像资料 |
附录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序言及目录 |
附录3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俄语字母注音表(含例字) |
附录4 阿恩德《官话手册》序言及目录 |
致谢 |
(2)新时代中俄关系的战略定位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筑牢中俄新型国家关系 |
(一)相互尊重与政治互信 |
(二)中俄关系的“三不”原则 |
(三)利益交融与相互支持 |
二、深化中俄经济合作关系 |
(一)推动中俄“一带一盟”对接合作 |
(二)进一步深化中俄能源领域合作 |
(三)推动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合作 |
三、加强中俄国际战略协作关系 |
(一)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 |
(二)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
(三)促进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 |
(3)俄国远东地区的华人街区研究(1891-1900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三、研究方法 |
四、课题研究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五、核心概念界定 |
第一章 俄国远东地区华人街区的缘起 |
第一节 华人街区发展的条件 |
一、中俄不平等条约和中国的国内形势 |
二、俄国政府的移民政策 |
三、华人选择聚居生活 |
第二节 华人街区的分布和特点 |
一、主要分布地区 |
二、街区分布特点 |
第三节 华人街区的社会生活 |
一、华人的经济生活 |
二、华人的政治参与 |
三、华人的宗教及节日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远东地区华人街区的监管 |
第一节 俄国政府对华人街区的管理 |
一、改造华人街区的政策 |
二、华人街区的管理办法 |
第二节 华人街区与俄国政府的交涉 |
一、利用华人会长向华人传达政策 |
二、华人应对俄国政府政策的态度和措施 |
第三节 华人街区的建造与发展 |
一、华人房产 |
二、华人医院和学校设施 |
三、华人剧院和其他文化场所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远东地区华人街区的影响及其评价 |
第一节 华人街区产生的社会影响 |
一、对远东社会产生的影响 |
二、为华人的发展创造契机 |
三、对中国的影响 |
第二节 对远东地区华人街区的评价 |
一、为华人提供便利与帮助 |
二、促进中俄两国文化交流 |
三、推动远东地区开发建设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4)21世纪中俄新型大国关系研究 ——发展路径与模式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选题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四、研究方法 |
五、论文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中俄新型大国关系建立的现实基础 |
一、新时代世界发展潮流 |
(一)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
(二)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
(三)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
二、合作共赢的现实选择 |
(一)中俄两国地缘政治现实 |
(二)中俄转型时期改革的要求 |
(三)中俄发展战略的需要 |
三、中苏关系深刻的历史反思 |
(一)中苏两党意识形态分歧 |
(二)中苏经济合作完全中断 |
(三)中苏关系走向紧张对抗 |
第二章 中俄两国新型政治关系 |
一、中俄新型国家关系的建立与发展 |
(一)中俄新型国家关系的初步建立 |
(二)中俄新型国家关系的稳步发展 |
(三)中俄新型国家关系发展新阶段 |
二、中俄新型国家关系的政治基础 |
(一)尊重发展模式和道路选择 |
(二)坚持平等互利和睦邻友好 |
(三)发展政治互信和战略协作 |
三、中俄新型国家关系的法律与机制保障 |
(一)缔结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 |
(二)签署了中俄两国边界条约 |
(三)建立了中俄两国对话合作机制 |
第三章 中俄两国新型经济关系 |
一、中俄两国新型经济关系发展的优势 |
(一)中俄两国经济的互补性 |
(二)中俄经济合作的地缘优势 |
(三)中俄经济合作的广阔空间 |
二、中俄两国新型经济关系的全面发展 |
(一)中俄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 |
(二)中俄两国投资领域的合作 |
(三)中俄两国能源领域的合作 |
三、中俄两国新型经济关系的合作机制 |
(一)中俄总理定期会晤机制 |
(二)中俄两国政府各级协调机制 |
(三)中俄互利共赢的开放政策 |
第四章 中俄两国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 |
一、中俄两国关于国际秩序的基本主张 |
(一)坚持联合国的中心作用 |
(二)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 |
(三)倡导新型国际安全观 |
二、中俄两国关于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 |
(一)推动建立新型安全合作体系 |
(二)坚持贸易自由化和多边体系 |
(三)建立稳定的国际金融体系 |
(四)加强全球气候治理中的合作 |
三、中俄两国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的合作 |
(一)中俄在上海合作组织中的合作 |
(二)中俄在亚太经合组织中的合作 |
(三)中俄在“金砖国家”中的合作 |
第五章 中俄新型大国关系的经验与启示 |
一、中俄两国的相互尊重和开放包容 |
(一)相互尊重国家主权 |
(二)承认世界文化多样性 |
(三)坚持平等协商解决分歧 |
二、中俄两国的平等互利和合作共赢 |
(一)坚持结伴而不结盟 |
(二)实行对话而不对抗 |
(三)实现共赢而非独占 |
三、中俄两国的战略信任与共同安全 |
(一)超越大国政治悲剧 |
(二)构建大国战略互信 |
(三)走向大国共同安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5)上海合作组织非传统安全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导言 |
(一)作为马克思主义研究重要议题的非传统安全问题 |
(二)作为马克思主义当代理论重要成果的中国新安全观理念 |
(三)作为新安全观成功实践和当代中国对外战略重要实践的上海合作组织 |
二、本文研究的主要价值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五、问题陈述 |
六、研究方法和框架 |
(一)采用的研究方法及可行性分析 |
(二)研究框架 |
第一章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的动因分析 |
1.1 共同边界问题的解决是上海合作组织成立的前提 |
1.1.1 中苏关系的缓和中苏边界谈判的重启 |
1.1.2 五国两方谈判机制的形成 |
1.2 共同安全威胁的出现是上海合作组织成立的基础 |
1.2.1 恐怖主义威胁在欧亚大陆的凸显 |
1.2.2 宗教极端主义和民族分裂主义的凸显 |
1.2.3 阿富汗安全局势的外溢、毒品走私和枪支走私 |
1.3 共同的安全需求是上海合作组织得以成立的关键 |
1.3.1 冷战后中亚地区的地缘安全环境变化和俄罗斯的安全需求 |
1.3.2 中亚国家共同安全需求的产生和乌兹别克斯坦的加入 |
1.3.3 中国的安全需求 |
1.3.4 共同的安全需求和“上海五国”会晤机制的产生 |
1.4“上海五国”会晤机制成员国关系的提升是上海合作组织成立的保障 |
1.4.1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建立 |
1.4.2 冷战后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的发展 |
1.5 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和发展 |
1.5.1 上海合作组织形成过程中的特征 |
1.5.2 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和发展 |
1.5.3 上海合作组织的主要机构和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上合组织面临的非传统安全威胁及其特征 |
2.1 长期活跃在中亚地区的“三股势力”及其代表性组织 |
2.1.1 乌兹别克斯坦伊斯兰运动 |
2.1.2“阿克罗米亚” |
2.1.3“伊扎布特” |
2.2“伊斯兰国”的出现及其对中亚地区的安全威胁 |
2.2.1“伊斯兰国”“哈里发工程”威胁下的中亚 |
2.2.2“伊斯兰国”对中亚地区安全威胁的主要方式 |
2.3 阿富汗安全局势的恶化和毒品犯罪失控 |
2.3.1 阿富汗成为“伊斯兰国”渗透中亚地区的跳板 |
2.3.2 阿富汗局势恶化对中亚国家的影响 |
2.3.3 毒品犯罪的泛滥 |
2.4 当前上海合作组织面临的恐怖主义威胁的主要特征 |
2.4.1 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威胁在中亚由南向北扩散 |
2.4.2 域内域外势力勾结越来越密切 |
2.4.3 毒恐结合越来越密切 |
2.5 上海合作组织面临的挑战—安全功能范围外的非传统安全威胁 |
2.5.1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后面临的主要挑战 |
2.5.2 上海合作组织安全功能与组织原则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安全观与上海合作组织安全功能 |
3.1 中国新安全观及其对上海合作组织安全合作的理论指导 |
3.1.1 中国新安全观的提出 |
3.1.2 中国新国家安全观的理论发展 |
3.1.3 中国新安全观对上合组织安全功能的指导作用 |
3.2 上海合作组织是对中国新国家安全观的成功实践 |
3.2.1“上海精神”的提出及其理论内涵 |
3.2.2 上合组织安全功能的发展和完善是对中国新安全观的重要实践 |
3.2.3 经贸合作的开展是对中国新安全观的发展和完善 |
3.2.4 上合组织的合作模式丰富了中国新安全观理念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一带一路”建设与上合组织的安全保障 |
4.1“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及其意义 |
4.1.1“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及其战略地位 |
4.1.2“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下的上合组织经济合作 |
4.2“丝绸之路经济带”境外核心区建设中的安全威胁 |
4.2.1“三股势力”对“一带一路”建设的严重威胁 |
4.2.2 武器扩散 |
4.2.3 难民和非法移民 |
4.2.4 领土争端和水资源争端 |
4.2.5 政权的稳定性 |
4.3“一带一路”国内核心区建设中的安全威胁 |
4.3.1“一带一路”国内核心区建设总体布局和安全规划 |
4.3.2 社会安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境内核心区建设中的短期威胁 |
4.3.3 政治安全—“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核心区建设中的长期安全威胁因素 |
4.4 上海合作组织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安全关系 |
4.4.1 上海合作组织同“一带一路”战略对接的基础 |
4.4.2 上合组织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路径 |
4.4.3 上合组织同“一带一路”建设安全关系的理论梳理 |
本章小节 |
结论 |
一、上合组织是对中国新安全观的成功实践,其成立具有重要意义 |
二、上合组织在今后发展中还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挑战 |
三、以中国新安全观为指导,推动上合组织的发展(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江泽民对俄外交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2 江泽民对俄外交思想的理论来源和实践基础 |
2.1 泽民对俄外交思想的理论来源 |
2.1.1 中国传统哲学“和合”理念 |
2.1.2 列宁和平外交思想 |
2.1.3 毛泽东独立自主、和平共处的外交思想 |
2.1.4 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 |
2.2 江泽民对俄外交思想的实践基础 |
2.2.1 中俄(苏)关系的历史演变 |
2.2.2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
2.2.3 经济全球化的现实需要 |
2.2.4 中俄共同战略利益的必然要求 |
2.3 本章小结 |
3 江泽民对俄外交思想的主要内容 |
3.1 坚持和发展中俄外交关系的原则 |
3.1.1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3.1.2 强调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的原则 |
3.1.3 倡导睦邻友好原则 |
3.2 发展中俄多领域多框架合作的战略思想 |
3.2.1 增进政治互信、积极协调和相互支持 |
3.2.2 加强安全合作,树立新安全观 |
3.2.3 深化经贸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
3.2.4 拓宽交流渠道,增进人文交流 |
3.3 正视中俄关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3.3.1 公正合理地解决边界问题 |
3.3.2 加强合作,驳斥“中国威胁论” |
3.4 本章小结 |
4 江泽民对俄外交思想的特点和价值意蕴 |
4.1 江泽民对俄外交思想的特点 |
4.1.1 领导人外交 |
4.1.2 非意识形态化外交 |
4.1.3 着眼未来 |
4.2 江泽民对俄外交思想的价值意蕴 |
4.2.1 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理论 |
4.2.2 指导新时期对俄外交工作 |
4.2.3 推动亚洲地区的和平与发展 |
4.2.4 促进国际新秩序的形成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义和团运动期间英国侵华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问题的缘起 |
二、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一) 义和团运动的起因与英国侵华行动 |
(二) 英国侵华远征军研究概况 |
(三) 英国侵华行动与外交政策调整 |
(四) 义和团运动与英国侵华行动相关资料 |
三、研究方法与内容 |
四、结构与内容 |
第一章 世纪之交英国侵华背景分析 |
第一节 世界工厂、军事霸主地位相对下降 |
一、工业发展逐渐被美德超越 |
二、军事实力不再“一枝独秀” |
第二节 与列强远东博弈日益激烈 |
一、英国强租威海卫 |
二、与德国明争暗斗 |
三、与俄国激烈交锋 |
第三节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及各国的应对 |
一、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
二、各国对义和团运动的反应 |
第二章 义和团运动前期英国的侵华行动 |
第一节 英国在北方的交涉与侵略行动 |
一、英国的前期交涉 |
二、西摩尔率联军进军北京 |
三、英军在天津的军事行动 |
第二节 英国在南方策划“东南互保”运动 |
一、英国力图独占长江流域 |
二、英国图谋的失败及原因 |
第三章 英国组建“远征军”及其在华行动 |
第一节 英印远征军的组成及其在华行动 |
一、英印远征军的组成和派遣 |
二、英印远征军的在华行动 |
三、对英印殖民军侵华行动的评价 |
第二节 英澳远征军的组成及其在华行动 |
一、英澳远征军的组成和派遣 |
二、英澳远征军在华行动 |
三、澳洲侵华行动对其本国的影响 |
第四章 英国侵华行动的后续影响 |
第一节 英日结盟与“光荣孤立”政策的结束 |
一、均势外交与“光荣孤立” |
二、英德《扬子江协定》的签署与失败 |
三、英日结盟与“孤立主义”政策结束 |
第二节 “黄祸论”的滥觞和兴盛 |
一、“黄祸论”的滥觞 |
二、“黄祸论”的兴盛 |
第三节 英国人“中国观”的改变 |
一、关于中国“文明观”的演变 |
二、侵华行动对其“中国观”的影响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当代中国外交理念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问题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论文研究设计 |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与不足 |
五、论文基本结构 |
第一章 外交理念研究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依据 |
一、外交理念研究的基本概念 |
(一) 外交 |
(二) 国际关系 |
二、外交理念研究的理论依据 |
(一) 时代主题观 |
(二) 世界格局观 |
(三) 自我认知观 |
第二章 当代中国外交理念形成的思想渊源 |
一、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关系思想 |
(一) 马克思恩格斯的国际关系思想 |
(二) 列宁的外交思想 |
二、中国传统文化因素 |
(一) 维护大一统天下秩序的道德主义和谐观 |
(二) "和"的思想 |
(三) 推崇王道,反对霸道的思想 |
(四) "言而有信"的思想 |
第三章 当代中国外交理念发展的实践依据 |
一、毛泽东时期的中国外交实践 |
(一) 毛泽东时期中国外交的时代观、格局观和认知观 |
(二) 毛泽东时期的中国外交实践 |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实践 |
(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的时代观、格局观和认知观 |
(二)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实践 |
第四章 当代中国外交理念的发展 |
一、"独立自主" |
(一) 毛泽东时期的"独立自主"外交思想 |
(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领导人的"独立自主"外交思想 |
二、"和平共处" |
(一) "和平共处"的孕育和诞生 |
(二) "和平共处"与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 |
三、"和平发展" |
(一) 毛泽东时期关于"和平与发展"的思想 |
(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领导人关于"和平与发展"的思想 |
四、"和而不同" |
(一) "和而不同"外交理念的内涵 |
(二) "和而不同"理念的外交践行 |
五、"和谐世界" |
(一)"和谐世界"外交理念的提出及基本含义 |
(二) "和谐世界"理念的外交践行 |
六、"互利共赢" |
(一) "互利共赢"外交理念的提出 |
(二) "互利共赢"理念的外交践行 |
七、"命运共同体" |
(一) "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本质含义 |
(二) "命运共同体"新理念的外交践行 |
第五章 当代中国外交理念变化发展的原因 |
一、国际方面的原因 |
(一) 国际战略格局的变化 |
(二) 中国与国际社会关系的变化 |
二、国内方面的原因 |
(一) 中国的国家利益考量 |
(二) 中国的对外开放实践 |
第六章 当代中国外交理念发展展望 |
一、新时期中国外交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一) 新时期中国外交面临的机遇 |
(二) 新时期中国外交面临的挑战 |
二、当代中国外交理念与中国外交形势 |
(一) 当前国际形势述评 |
(二) 外交理念与未来中国外交政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新世纪以来的俄罗斯对华政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一) 研究意义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新世纪以来俄罗斯对华政策的形成及特点 |
(一) 进入新世纪俄罗斯的对华政策 |
1.普京执政时期的对华政策 |
2.梅德韦杰夫执政时期的对华政策 |
3.普京再次执政以后的对华政策 |
(二) 新世纪以来俄罗斯对华政策的特点 |
1.基本政策具有稳定性、持续性 |
2.对中国既依赖又警惕的矛盾性 |
3.未知因素导致的不确定性 |
二、俄罗斯对华政策形成的内外因素 |
(一) 自身因素 |
1.国内政治因素 |
2.国内经济因素 |
3.决策层因素 |
(二) 外部因素 |
1.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的因素 |
2.中国因素 |
3.周边国家方面的因素 |
(三) 其他因素 |
1.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
2.全球性安全问题 |
三、俄罗斯未来对华政策走向及我国的应对策略 |
(一) 对华政策走向 |
1.政策延续 |
2.政策微调 |
(二) 中国的战略应对 |
1.总体上把握好两国关系走向 |
2.巩固和深化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
3.切实解决好两国目前存在的问题 |
4.努力寻求更多合作契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中国新安全观及其安全战略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三、 研究思路与框架 |
四、 研究方法、创新之处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一章 国家安全观研究的相关理论 |
一、 安全与国家安全 |
(一) 安全概念的历史由来 |
(二) 安全概念的界定 |
二、 国家安全观与国家安全战略 |
(一) 国家安全观的概念与分类 |
(二) 国家安全战略内涵、构成与制约要素 |
三、 国家安全研究的演化 |
四、 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国家安全研究基本范式 |
(一) 现实主义国家安全范式 |
(二) 自由主义国家安全范式 |
(三) 建构主义国家安全范式 |
(四) 对三种主流国家安全研究范式的几点评论 |
第二章 中国国家安全观的初步形成与调整创新 |
一、 中国国家安全观的初步形成 |
(一) 形成的时代背景 |
(二) 形成的思想渊源 |
(三) 主要内容 |
二、 中国国家安全观的调整创新 |
(一) 形成的时代背景 |
(二) 形成的思想渊源 |
(三) 主要内容 |
第三章 中国新安全观的确立 |
一、 形成的时代背景 |
(一) 国际背景 |
(二) 国内背景 |
二、 形成的思想渊源 |
(一) 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精髓的彰显与弘扬 |
(二)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运用和发展 |
(三) 邓小平国家利益观的逻辑前身和发展 |
三、 中国新安全观的提出与核心内涵 |
(一) 中国新安全观概念的提出与演进 |
(二) 中国新安全观的核心内涵 |
四、 中国新安全观的理论意涵 |
(一) 把相互安全作为安全政策实施的必要前提 |
(二) 把综合安全作为安全内涵的重要特征 |
(三) 把共同安全作为安全追求的最终目标 |
(四) 把合作安全视为安全实现的有效途径 |
五、 中国新安全观的理论创新价值 |
(一) 中国国际战略和外交学说的新发展 |
(二) 中国关于传统安全观重要理论范畴的新思索 |
(三) 中国关于大国崛起模式的新宣示 |
(四) 中国关于发展国家关系的新准则 |
(五) 中国关于软实力提升的新体现 |
第四章 中国新安全观的实践—以上海合作组织和中国-东盟经济安全合作为例 |
一、 上海合作组织:中国新安全观的光辉典范 |
(一) 上海合作组织诞生的国际背景 |
(二) 上海合作组织十年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 |
(三) 上海合作组织经济安全合作面临的挑战、机遇及其解决对策 |
二、 中国—东盟经济安全合作:中国新安全观的成功实践 |
(一) 冷战结束后,中国—东盟经济安全合作成效显着 |
(二) 中国—东盟经济安全合作的障碍因素 |
(三) 中国—东盟经济安全合作的新动力 |
第五章 和谐世界:中国新安全观的深化与升华 |
一、 和谐世界理念的三个渊源 |
(一) 我国传统文化思想是“和谐世界”理念形成的深厚根基 |
(二) 西方文化的和谐思想是“和谐世界”理念的重要来源 |
(三) “和谐世界”理念是对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发扬光大 |
二、 和谐世界理念对新安全观的深化和发展 |
(一) 实现国家之间利益的和谐 |
(二) 实现世界的共同进步与共同繁荣 |
(三) 实现世界不同文明之间的和谐 |
三、 和谐世界理念对国际安全作用的时代价值 |
(一) 和谐世界理念是世界理想主义的新目标 |
(二) 和谐世界理念为国际社会公平与善治提供了新范式 |
(三) 和谐世界理念是构建国际规范理论的一次伟大尝试 |
四、 中国在推进和谐世界的建设中取得的成就与挑战 |
(一) 中国在和谐世界建设中的成就 |
(二) 中国在和谐世界建设中面临的挑战和障碍 |
五、 推动和谐世界建设的基本路径 |
(一) 实现从“应然”的理想规范向“实然”的现实规范转变 |
(二) 凸显中国外交战略布局的理性设计 |
(三) 强化各种文明的对话与交流 |
(四) 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
第六章 新安全观下中国和平发展国家安全战略的选择 |
一、 世界强国崛起的启示价值 |
(一) 地区性守成、世界性扩张安全战略与主要强国崛起 |
(二) 综合国力是大国崛起与确保国家安全的基石与前提 |
(三) 国际公共治理的软实力提升是促进世界进步的有效助推力 |
(四) 要制定积极有效的安全战略,维持现有国际体系和秩序 |
二、 中国国家安全环境面临的外部威胁与挑战 |
(一) 从全球层面,美国对中国施加了全方位的战略威胁与围堵 |
(二) 从地区层面,中国的周边安全形势日趋复杂和严峻 |
三、 新安全观下构建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的相关思考 |
(一) 新时期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目标与任务 |
(二) 新时期中国国家安全战略方针 |
(三) 新时期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内容 |
(四) 新安全观下实现中国和平发展安全战略的几点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四、对世纪之交中俄关系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研究[D]. 罗薇.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2]新时代中俄关系的战略定位与发展[J]. 刘清才,王迪. 东北亚论坛, 2019(06)
- [3]俄国远东地区的华人街区研究(1891-1900年)[D]. 白雪涛. 黑龙江大学, 2019(03)
- [4]21世纪中俄新型大国关系研究 ——发展路径与模式创新[D]. 齐欣. 吉林大学, 2018(12)
- [5]上海合作组织非传统安全功能研究[D]. 宛程. 兰州大学, 2016(06)
- [6]江泽民对俄外交思想研究[D]. 谭泽轩. 东北林业大学, 2016(02)
- [7]义和团运动期间英国侵华行动研究[D]. 崔晓燕. 南京大学, 2015(06)
- [8]当代中国外交理念发展研究[D]. 张吉军. 兰州大学, 2014(06)
- [9]新世纪以来的俄罗斯对华政策分析[D]. 吕晨光. 内蒙古大学, 2013(S2)
- [10]中国新安全观及其安全战略选择研究[D]. 王柏松. 东北师范大学, 2013(01)
标签:中俄关系论文; 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论文; 上合组织论文; 中俄联盟论文; 组织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