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英日常生活禁忌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张颖[1](2021)在《认知隐喻视角下中英禁忌语动因对比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针对中英禁忌语中的个性和共性进行分类比较,并从隐喻视角研究中英禁忌语异同的认知动因。运用隐喻理论探讨中英禁忌语之间一系列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的认知机制、隐喻模式、认知环境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可为探寻中英禁忌语背后的认知理据。
刘慧鸿[2](2020)在《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文中认为目的:精神养生被认为是中医养生方法之一,并贯穿于养生始终,是养生活动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人民在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等诸多方面的健康需求如何实现,是一个在宏观层面涉及社会文化,在微观层面涉及精神调摄的多层面问题。中医药学凝聚着的深邃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对于创造性的解决如此宏大的健康需求提供了可能性。本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精神养生的文献、理论、案例和策略研究,对此种实际上涉及面甚广的健康需求提出精神养生的理解和主张,探索精神养生在现代社会中的存在状态和价值实现。方法:研究方法也属于人的精神心理活动或观念认知方面的事物。如有中医学者所认为的“由于时代性的遮蔽”,养生缺少精神独立的系统研究。解除时代性的遮蔽是社会文化层面的宏大的精神需求。所以在研究方法上,立足传统文化、体现文化自觉,从而其根本方法就是传统文化话语体系中的“道学的”“观照的”方法。同时研究内容,精神养生的“道”与“术”,根本上也是传统文化和文化自觉。所以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是相应、相融、相生的,在传统文化的“共冶一炉”中,这也是文化自觉的一个重要面向。个体、群体就是在文化的抱持中健康成长的,放眼古今中外,没有比文化自觉更能提升人民精神境界、鼓舞人心和促进个体健康的事物。“道学的”“观照的”方法的特征,首先是境界取向。境界立意高远,就能“整全”“顾及全面”。借鉴整体论、内省法、创造性诠释等已有的思想方法,这些思想方法无论是历史渊源还是思想内核,都承继了传统文化。同时,论文也使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问卷调查、比较研究等方法,由此呈现“整全的顾及全面的多层远近观”。具体步骤为,首先对精神养生与道学的关系进行探讨,然后以精神养生、心理养生、情志养生、心性修养等为检索关键词在中英文数据库对文献检索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对精神养生的传统智慧进行阐释。借鉴于阐释得到的洞见,先在宏观层面、社会层面进行考察以完成理论探索,并明确理想和主张;最后通过精神养生相关的实践进行体验和考察,对如何实现理想和主张提供策略建议。成果:在文化层面,立足传统文化,以“道学”的阐释能力,展示精神养生的内在体系,阐明精神养生的“道”与“术”、“知”与“行”,使得对精神养生之本来面目有一个意会。并将道学这个研究方法与精神养生这个研究对象交融在一起,呈现为文化自觉的一种形式。在个体层面,通过道学的观照使得个体对精神养生的面貌有一个俯瞰,心中对如何精神养生有一个总览而不失细节的心智地图,协助个体在有限的生命和急迫的生活节奏的两难中找到可行、必行、乐行的实践道路。结论:本研究开启精神养生的新的自觉,在最大的文化自信和理论自主的基础上阐释精神养生,在体现精神养生所追求的“精神内守”“独立守神”的境界中观照精神养生。论文主要有以下创新:一、在研究方法上,论文创造性的在养生学研究中运用整体论的、自本体诠释的方法、内省的方法等体现道学观照的方法;由分析式、还原式的研究范式,转向道学、整体论的、内省的方法;由以西诠中的解释转向自身解释,转向文化自觉的解释。论文将相关的现代健康理论、方法和技术纳入道学的观照之中,也就等于纳入了精神养生的理论和实践,这种纳入也是一种“与新科技相结合,多学科交叉”,是“超世界水平的发展方向”的一种可能形式,是文化自觉的呈现。二、论文以问道的精神把精神养生作为生命过程始终存在的一种本质。创造性的提出了“入道-养生-疗疾”的健康实践连续谱,鲜活的呈现了精神养生贯穿于养生始终,同时强调养生贯穿生活始终。三、论文阐释了精神养生“道”与“术”的知识体系结构,“施”与“受”的实践体系结构,“知识体系结构”与“实践体系结构”形成的真知真行结构,构成了精神养生的三重太极结构。论文清晰了精神养生知识丛林的观感,拓展实践视野,有利人们在生活中找到、选择自己的健康道路。四、论文从精神养生内生的理论视角初步提出发挥精神养生社会价值的建议。
杨思琼[3](2020)在《汉语教材《进步》中的文化因素分析及教学实践考察》文中提出《进步》是英国汉语教学中使用率较高的国别化汉语教材,该教材中存在着许多文化因素,但当前国内外对此教材文化因素研究还较少,特别是教学实践方面。故笔者从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角度出发,对该套教材的文化因素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发现该教材比同类的其他汉语教材相比拥有更多的文化要素,两册教材的知识文化数量都远多于交际文化。据此,笔者进一步探究了该教材的教学实践情况。笔者以英国大学教育学院孔院下的一间中学——考文垂芬达姆公园学校为例,通过问卷调查该校七年级和八年级学生,收集他们对该教材的评价及学生学习完该教材后的学习效果,发现学生使用教材一年后正确率得到显着提高。同时,通过访谈多位当地汉语教师,得知他们大多对该教材持正向评价,认为该教材与英国GCSE中考衔接紧密,有利于学生为该考试做好准备;但是也提出该教材存在文化内容太难,文化信息老旧等问题。基于上述考察,笔者为将来教材编写提出了三方面的建议,分别是:文化内容选取需要全面性和系统性,增强文化内容时效性和前瞻性,增强文化内容的交流性和真实性。此外,论文的最后还针对英国文化教学现存的一些问题,如:教材单词量太多,文化内容较多,教材时效性不高,辅助资源不足等问题提出一些具体的教学建议。
李思晨[4](2020)在《十三行时期跨文化传播语境下中国形象解构 ——基于英国随行记录画的研究》文中认为当前,人们正处于视觉性文化异常繁荣的时代,现代人从清晨起床的那一刻开始,就被各式各样的图像包围,故有学者称当今社会已进入图像时代。伴随着图像时代而来的还有史学研究思维和研究方法的变化,“图像转向”的要旨正是意识到图像作为史料并发挥文献证据价值,从而拓展史学视野与研究范围。十三行在中国历史中具有重要地位,在世界贸易、文化交流史中也具有重要地位。十三行图像资料是研究十三行的重要史料,本研究整理了原着绘本、编撰绘本、展览画册三类十三行时期图像绘本,归纳了画师画作、随行记录画、外销画画品、器物画作四类十三行时期图像类型。综合考量画本意义、画像内容、文字史料等因素,选取了《帝国掠影:英国访华使团画笔下的清代中国》、《大清帝国城市印象——19世纪英国铜版画》两本画册进行研究。依据图像绘本的内容和性质,以及中国形象的解构指标,将画册图像分为风景画、肖像画和风俗画三类。综合运用内容分析法、图像学分析法、历史分析法,以及图像分析、新文化史观、东方主义的理论框架对其进行解读。研究结果表明,风景画展示了中国秀丽的自然和人文风景,反映了西方人对中国风景的地域认知,对港口城市的特别关注等特点,从态度上看,西方人认为中国风景散发迷人魅力。肖像画展示了中国各个阶层的社会成员,反映了明显的等级差异,特殊的吸烟爱好等特点,从态度上看,西方人眼中的中国人物暴露诸多缺点。风俗画展示了中国多样的风习文化,呈现了“创新”与“落后”并存的劳动文化;贫富差距悬殊、嗜赌娼妓的休闲文化;态度包容、儒家正统、多教并存、等级森严、封建迷信的习俗文化;适度宽宏、男尊女卑、野蛮处置、皇权至上的刑罚文化,从态度上看,中西观念冲突明显。在图像解读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跨文化传播语境下中国形象的解构。从文本广度和文本深度两个方面总结图像文本的特征,运用新文化史观分析西方视角态度变化和中国形象逆转的原因,运用东方主义分析跨文化语境下中国形象的本质。总的来看,图像文本所呈现的十三行时期中国形象,既是对中国现实在一定程度上的记录和反映,也是中西跨文化传播观念差异的展现,更是西方自身文化形态的折射。
费书敏[5](2020)在《《YCT标准教程》文化因素的考察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对外汉语学界越来越重视海外汉语学习者的教材编写,对汉语教材中文化因素的研究和探讨日益深入。目前针对对外汉语教材中文化因素的研究,在国别方面,主要集中于亚洲国家或是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针对以匈牙利语为母语的研究比较少;在学习者年龄和水平方面,主要集中于中高级汉语水平的大学生或成人,针对零基础小学生学习者进行研究的比较少。除此以外,对外汉语学界尚未发行和教材中文化因素编排模式有关的大纲,以何种顺序和形式呈现何种类型的文化因素,也没有具体的标准,这也为本文的探讨提供了思路。鉴于此种情况,笔者选取赴海外任志愿者期间所使用的《YCT标准教程》为研究对象,在梳理、评述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张占一先生、陈光磊先生、刘珣先生以及卢伟、杨德峰、程裕祯等学者所提出的文化因素分类标准为依据。一方面,运用数据统计法,对《YCT标准教程》1-6册中的知识类文化因素和交际类文化因素进行地毯式整理,以探讨文化因素的选编呈现、数量分布、类别比例等特点。另一方面,通过梳理教材体例,并借助图片和表格形式,反映文化因素在教材词汇、课文、课堂活动和练习、课后小测验四类环节中呈现方式的特点和不足。由统计结果可知,教材中文化因素的选编和呈现符合“整体性”、“阶段性”、“实用性”原则,但部分文化因素的选编和呈现形式较为局限,缺乏多元性。在教材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包括教师和学生在内的教材使用者开展调查,以了解不同学习者对中国文化的态度、对文化因素的兴趣、需求、倾向等;并运用个人访谈法,对匈牙利赛格德大学孔子学院各小学教学点使用《YCT标准教程》第一册、第二册的汉语教师、志愿者进行访谈,整理和剖析教师使用者对教材中文化因素的态度等。笔者结合前文二、三、四章中的分析和统计结果,针对所选教材中和文化因素相关的种种问题,提出修订和完善建议。其一,注重教材中文化因素编排比例、编排顺序、内容选择和呈现形式的科学性,兼顾多元化、民族性和共时性;其二,在教材国别化、本土化适应方面,既要重视中匈对比和趣味性,也要不断完善文化因素的注释和翻译;其三,少儿教材中文化因素的选摘,亟需对外汉语界制定、发行相应的文化大纲,使得文化因素教学和学习有标准可依。最后,总结本论文观点,指出论文的不足之处,并对后续的研究加以展望。受篇幅限制,本文以册为单位,将教材中出现的所有文化因素以表格形式呈现在附录中。同时,附录中还包括学生调查问卷中英对照版、学生调查问卷匈英对照版和教师访谈提纲,以供查阅和参考。综上,本文针对《YCT标准教程》1-6册中文化因素的选编情况做了整体和深入的研究,以期能为教材的优化、再版贡献绵薄之力。
侯泽凯[6](2020)在《面孔-词Stroop任务下中-英情绪词激活加工的差异 ——来自ERP的证据》文中研究说明双语词汇情绪信息激活的差异揭示了语言和情绪之间的相互作用,大量研究表明,对于早期双语者而言,双语词汇情绪信息的激活几乎无差异;对于发展不平衡晚期双语者而言,第一语言词汇情绪信息激活比第二语言强;且对于影响双语词汇情绪信息激活差异的因素,如第二语言的使用频率、熟悉度以及习得环境等都已达成了共识。而对于典型的晚期双语者——第二语言学习者双语之间的差异的研究则相对缺乏;并且近年来情绪冲突范式为探讨词汇情绪信息的自动激活提供了新的方法,而对于采用该范式比较双语词汇情绪信息激活的差异的研究则相对缺乏。以已有研究为基础,本研究通过采用面孔-词Stroop范式,通过两个实验探讨中国英语学习者双语词汇情绪信息激活的差异,并探讨在该范式中词汇的呈现时间对该差异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ERPs实验技术提供神经机制的证据。实验一通过设置不同的SOA对比双语词汇情绪信息激活的差异以及探讨SOA对该差异的影响;实验二在排除面孔的情绪信息对词汇情绪信息早期激活的影响的基础上,探讨在SOA为300ms时双语词汇情绪信息激活的差异的神经机制。研究结果与结论:(1)在SOA为0ms时,中国英语学习者在情绪冲突任务中,词汇和面孔效价一致时的反应速度快于不一致,且第一语言的Stroop效应显着大于第二语言。这一结果表明了中国英语学习者在情绪冲突任务中双语词汇的情绪信息都得到了相应的激活进而对面孔的识别产生了影响,并且第一语言词汇情绪信息的激活程度强于第二语言。(2)在SOA为300ms时,中国英语学习者在情绪冲突任务中,词汇和面孔效价一致时的反应速度快于不一致,第一语言的Stroop效应和第二语言无显着差异。这一结果表明了词汇在得到预先呈现后,其情绪信息对面孔的识别产生了影响,并且词汇的呈现时间能够影响中国英语学习者双语词汇的激活程度。(3)在早期时间窗(260-350ms),第一语言情绪词诱发的EPN平均波幅显着大于第二语言情绪词。这一结果表明了在排除不相关刺激的干扰时,第一语言词汇的情绪信息比第二语言的激活更为自动化。(4)在晚期时间窗(350-550ms),词汇和面孔效价不一致诱发的N450平均波幅比一致大,第一语言词汇和面孔效价不一致时诱发的N450平均波幅比第二语言大且一致时二者无差异。这一结果表明了不一致条件比一致条件诱发了更大程度的情绪冲突,第一语言情绪词比第二语言在不一致条件下对面孔的识别起到了更大的阻碍作用,即第一语言词汇的情绪信息比第二语言的激活程度大。(5)在晚期时间窗(650-850ms),双语情绪词诱发的LPC平均波幅之间无差异,这一结果表明了双语词汇的情绪信息都得到了相应的分析评价;而在特定的脑区第二语言词汇和面孔效价一致比不一致诱发更大的LPC平均波幅,表明了第二语言词汇的情绪信息在较长时程下也引发了被试的心理预期。
朱腾伟[7](2019)在《清朝广州十三行法制研究》文中提出从十七世纪开始,西方国家在近代化趋势下加快了对外扩张的步伐,不断冲击着清朝的海上对外贸易。为了应对西方近代化趋势的影响,清政府以广州十三行的对外贸易管理为中心,对外贸法制进行了变革,以管理对外贸易的粤海关为基点,联结参与对外贸易的行商与外商,规定了不同法律关系的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并使之有效运转,形成了相对完善而具有特色的广州十三行法制。对广州十三行法制进行研究,不仅可以考察清政府应对西方近代化趋势从而在外贸法制方面做出的变革,也可以探究广州十三行法制中借鉴传统法制所建立的适应近代贸易趋势并体现近代化因素的法律制度,还可以分析广州十三行法制变革的历史借鉴意义。本论文的研究除绪论与结论外,正文共分为五章。绪论对学界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对与论文密切相关的“广州十三行”、“广州十三行的起始时间”、“广州十三行法制中法律关系的主体”概念进行了界定。正文各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广州十三行法制变革的缘由。十七世纪以来的西方近代化趋势发展对清朝海上对外贸易提出了要求,也使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面临困境。清政府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改革了对外贸易制度,解除海禁并实施开海贸易。但是清朝既有的朝贡贸易法制不能适应与西方国家开展近代化贸易的实际需求,中西贸易开展与中西交往都需要新的法律制度进行规制,清政府在借鉴外贸管理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综合考量中西贸易开展与管理的实际要求,在广州创设了粤海关,并以粤海关为基点联结行商与外商,通过规定这三类法律关系的主体的权利义务并使之相互协调与制约并有效运转,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广州十三行法制。第二章广州十三行法制中的粤海关制度。近代化趋势下的中西贸易开展对清朝外贸管理机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原来管理对外贸易的市舶司不能适应开海贸易后管理近代化贸易的需要。清政府在广州创设了粤海关作为管理中西贸易的专门机构,建立了粤海关制度。粤海关是广州十三行法制中最重要的法律关系的主体,在法律关系之外粤海关承担着沟通中央与地方的职责,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利益,接受中央与地方的双重监督;在法律关系内部粤海关联结着行商与外商,承担着征收关税与管理贸易两大职责,负责对行商与外商的管理。粤海关既要实现清政府开海贸易的经济目的,也要满足清政府管控贸易以维护封建统治的政治要求。第三章广州十三行法制中的行商制度。为了实现对广州中西贸易的实际控制,并解决“华夷之辨”产生的官府直接管理外国人的障碍,清政府在粤海关建立了行商制度。行商在粤海关的许可下参与对外贸易并享有垄断外贸的权利,同时承担着代缴关税、管理贸易、管制外商及中外沟通等多种义务。随着近代化趋势下中西贸易的发展,行商的垄断外贸权利实际受到拘束,但行商承担的义务与责任不断被强化。行商既是广州十三行贸易的参加者,也是清政府管理外来人员的媒介,行商隔离了外商与官府,也隔离了外商与内地民人。行商制度有助于清政府对中西贸易的实际控制,并有利于实现贸易开放与贸易控制的平衡。第四章广州十三行法制中的外商制度。广州中西贸易的开展导致广州外来人员逐渐增多,为了管理外来人员并维持外贸秩序,进而维护社会安定与政治统治稳定,清政府以行商为媒介对外商实施了严格管制,建立了外商制度。以外商在广州十三行的贸易活动与居住生活为中心,清政府赋予了外商一定的权利,也对外商课以了广泛的义务,外商权利的行使需依附于行商,但外商承担义务是独立的。与近代化趋势下中西贸易发展带来的贸易管理形势变化相适应,外商制度经历了从松散管理到规范管理再到严格管理的变革过程,出于管理贸易与维护统治的需要,外商制度又表现出以“防禁”为核心的特点,约束了外商的人身自由也限制了贸易的自由发展。第五章广州十三行法制评鉴。粤海关、行商与外商三类法律关系的主体在广州十三行对外贸易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其各自的权利义务及相互之间的法律关系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广州十三行法制。广州十三行法制随着近代化趋势的发展而不断变革,但本质上没有脱离封建法制的窠臼。广州十三行法制的建立与运行实现了清政府对广州中西贸易的管控,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中西贸易发展的要求,但也束缚了贸易自由发展并导致私相贸易频发。广州十三行法制在一定程度上改革了传统封建法制,促进了近代法律思想、法制理念与法制规则的萌动,为中国法制近代化做了一定的准备。广州十三行法制运行中存在的中西法律冲突,损害了广州十三行法制的效力,又对中国法制近代化进程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广州十三行法制也可为当下贸易活动的法律规制提供历史镜鉴。从总体上看,广州十三行法制体现了清政府对西方近代化趋势的回应,广州十三行法制具有优势更有不足,其根据近代化贸易的发展要求而作出法制变革,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近代化趋势的要求,但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广州十三行法制束缚了贸易自由发展,从根本上违背了近代化潮流的发展趋势。
张亮[8](2019)在《跨文化交际背景下中英数字禁忌语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跨文化交际也日渐频繁。对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来说,要想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不得不克服重重困难。禁忌语给人们的跨文化交际造成了困难。禁忌语具有普遍性,汉语和英语中都有大量禁忌语,其种类也纷繁多样,涉及称谓、隐私、颜色、种族等方方面面。本文试图研究在中西跨文化活动中,人们在日常交际中可能遇到的中英数字禁忌语,分别阐释其禁忌含义,探寻禁忌背后的成因,之后进行对比分析,寻找中英数字禁忌语的异同之处,并重点分析总结出现差异的原因。最后,从跨文化交际角度提出应对数字禁忌语的建议。
李梦鸽[9](2019)在《对英语母语者的禁忌语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汉语教学也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要想成功的进行跨文化交际,不仅要学习语言还要了解相应的文化。禁忌语既是一种语言现象,又兼具文化的内涵,在汉语的学习中具有不可回避的特点。然而,学习者在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时候,往往会由于对语言禁忌知识的短缺而造成交流的障碍。因此,本文结合在汉学院实习期间的观察和相关材料的收集,对比了汉英禁忌语差异,对以英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的禁忌语语用失误案例及其原因进行分析,考察了现有汉语教学大纲、《发展汉语》教材中有关禁忌语的内容,对汉语教学中的禁忌语教学提出改进方案。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阐述了选题的缘由和意义,对禁忌语的研究现状从理论研究和教学研究两方面进行了梳理,并说明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一章对禁忌语进行界定和分类,从词汇禁忌和话题禁忌角度简单介绍汉语中常见的禁忌语。第二章对比了汉英禁忌语的主要差异,分析了禁忌语语用失误的案例和造成语用失误的原因。第三章考察了《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堂大纲》和《发展汉语》教材中涉及的禁忌语内容,总结了禁忌语内容在教材中的分布特点。第四章提出了对外汉语禁忌语教学方案,从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两个方面详细分析改进禁忌语教学的策略。结语部分总结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得出的结论,并指出了本论文研究的不足。本文为汉语教学中的禁忌语教学提出改进策略,为改进汉语禁忌语教学、减少学习者跨文化交际中的禁忌语语用失误、掌握更地道的汉语提供帮助。
姚美珠(PIMNARA THANACHAKORNKIAT)[10](2019)在《中泰非语言交流礼仪文化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化,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以及科技信息不断的发展,整个世界已经变成了一个地球村,全世界都慢慢开始关注其他国家的各个方面,所有国家的人民往来都越来越频繁,这其中也包括了中国和泰国。虽然语言是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但是在跨文化交流中与不同文化的人交流的时候除了学会对方国家的语言必要以外,了解对方国家的礼仪文化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由于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背景,所以在不同文化背景中人们对于这些身势行为代码的理解就会不相同,在交流的过程当中人们表示出来的非语言交流行为和不同文化人的理解还仍然存在一些区别,使得很难避免出现误会和遇到矛盾的机会。本文将中泰两国的非语言交流行为进行分析,指出中泰两国礼仪文化的相似和差异之处,并且通过观察和访谈列出经常出现和遇到的礼仪文化误会和问题的实例,这些实例用来说明在这些情况之下大家应该如何做才合适,主要为了帮助中泰两国人民以及对中泰两国的礼仪文化感兴趣的读者能够更容易地接触和了解中泰两国的礼仪文化。同时,为了帮助两国的人们能够在交际交往的实践中应用,也是为了避免以及减少出现这些误会和问题,最后本文还分析了中泰两国礼仪产生异同的原因以及如何才能减少和避免产生误会和问题。
二、中英日常生活禁忌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英日常生活禁忌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认知隐喻视角下中英禁忌语动因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认知隐喻视角下禁忌语研究综述 |
二、中英禁忌语共性及个性对比分析 |
(一)神灵圣人名称谓类禁忌语 |
(二)生老病死类禁忌语 |
(三)特色文化传统或民俗相关的禁忌语 |
三、中英禁忌语认知隐喻动因分析 |
(一)认知隐喻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
(二)认知隐喻环境 |
四、结语 |
(2)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导论: 问道的精神 |
1.1 道学与养生 |
1.1.1 问“道” |
1.1.2 何谓道学? |
1.1.3 道学与养生 |
1.2 道学与精神养生的交融 |
1.2.1 精神养生及与道学 |
1.2.2 “入道-养生-疗疾”健康实践的连续谱 |
1.2.3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对象、意义与论文题目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意义 |
1.3.3 题解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精神养生的历史回望:超越时空的传统 |
2.1 历史回望的文献范畴 |
2.2 相关研究进展 |
2.2.1 精神养生与道学的交汇 |
2.2.2 精神养生、道学与“西学”的交汇 |
2.2.3 精神养生与疗疾的交汇 |
2.3 精神养生的知识结构——“道、法、术” |
2.4 儒家与精神养生 |
2.4.1 儒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
2.4.2 儒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
2.4.3 教化与师表 |
2.5 道家与精神养生 |
2.5.1 道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
2.5.2 道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
2.5.3 俗世即道场、临炉指点、道侣 |
2.6 佛家与精神养生 |
2.6.1 佛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
2.6.2 佛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
2.6.3 迷时师度与船子投江 |
2.7 古代医家与精神养生 |
2.7.1 古代医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
2.7.2 古代医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
2.7.3 主体的转换——医者与患者,养生家与养生之家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现代反思: 现代人的精神状况与问道东方 |
3.1 西方文明范围中现代人的精神状况 |
3.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研究 |
3.1.2 雅思贝尔斯《时代的精神状况》 |
3.1.3 加缪《鼠疫》 |
3.1.4 小结 |
3.2 精神养生与现代研究 |
3.2.1 精神境界的现代研究 |
3.2.2 精神养生“法术”的现代研究 |
3.2.3 精神养生与养生的社会人文研究 |
3.3 精神养生与身体——我们该如何意识我们的身体? |
3.3.1 立足于身体的精神养生 |
3.3.2 当代身体意象的分裂特征 |
3.3.3 当代身体实践的分裂特征 |
3.3.4 精神养生与身体实践的内在统一性 |
3.3.5 精神养生视野中的清醒与睡眠 |
3.3.6 小结 |
3.4 精神养生与语言——我们该如何言说健康? |
3.4.1 当下健康流行语言的荒诞与后现代主义的反抗 |
3.4.2 精神养生与诊治的语言 |
3.4.3 精神养生与食、药的语言 |
3.4.4 精神养生与疾病谱、预防医学的语言 |
3.5 中医养生学视野中的心性修养与人民的健康促进 |
3.5.1 健康面临的人性挑战 |
3.5.2 中医养生学视野中健康促进的理念与实践 |
3.5.3 生生之道与中医养生学心性修养的实践观 |
3.5.4 小结 |
3.6 以道莅天下——《黄帝内经》“独立守神”的意义发现 |
3.6.1 独立守神的渊源与探索路径 |
3.6.2 早期社会文化与“独立守神” |
3.6.3 “独立守神”在传统文化实践中的显现 |
3.6.4 “独立守神”在生物医学实践中的显现 |
3.6.5 “独立守神”在心理治疗实践中的显现 |
3.6.6 小结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数则精神养生案例及其启示 |
4.1 案例1: 何以解忧——竹林七贤作为团体形式精神养生的滥觞 |
4.1.1 古代社会生活中团体的存在 |
4.1.2 竹林之游的精神养生属性 |
4.1.3 古代团体养生的存在状态及价值 |
4.1.4 小结 |
4.2 案例2: 某温泉度假村调训养生课程的精神心理效果考察 |
4.2.1 调训课程介绍 |
4.2.2 课程方案举例与纪实 |
4.2.3 问卷调查部分 |
4.2.4 调训课程组织者对课程的理解 |
4.2.5 解读 |
4.2.6 小结 |
4.3 案例3: 某瑜伽自然疗法静修营实践 |
4.3.1 背景 |
4.3.2 内容 |
4.3.3 讨论 |
4.3.4 小结 |
4.4 案例4: 某院慢性病辟谷实践的总结及比较研究 |
4.4.1 某医院利用辟谷治疗代谢综合征的当代实践 |
4.4.2 古今辟谷与正念饮食干预的比较研究 |
4.4.3 小结 |
4.5 启示 |
第五章 前行策略: 充分发挥精神养生力量的讨论 |
5.1 提出策略建议的方法 |
5.2 个体的内求为本 |
5.3 个体内求与中医院校教育内求的相融、相生 |
5.4 全民教育——全民的内求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题目作为核心论点之一 |
6.2 健康实践的连续谱与精神养生的道学内涵 |
6.3 文化自觉的一种呈现——方法与对象的同一 |
6.4 精神养生的道与术、施与受、知与行的三重太极结构 |
6.5 理论探索总结: 现代人的精神状况及精神养生 |
6.6 案例启发与策略建议总结 |
6.7 根本的结论 |
结语 |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特点与不足之处 |
特点 |
不足之处 |
自反性陈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3)汉语教材《进步》中的文化因素分析及教学实践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综述 |
1.4.1 关于文化因素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2 关于教材《进步》的研究现状 |
第2章 文化因素的分类及统计说明 |
2.1 第二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内容分类标准 |
2.1.1 文化因素的分类标准 |
2.1.2 本文文化内容的分类 |
2.2 文化因素的具体统计说明 |
第3章 文化因素分析 |
3.1 文化因素统计分析 |
3.1.1 知识文化分析 |
3.1.2 交际文化分析 |
3.2 呈现方式 |
3.2.1 文化专题呈现 |
3.2.2 文化小贴士呈现 |
3.2.3 课文融入呈现 |
3.2.4 汉字呈现 |
3.2.5 练习呈现 |
3.2.6 图片呈现 |
3.3 教材编排特点 |
3.3.1 编排优点 |
3.3.2 编排不足 |
第4章 教学实践考察 |
4.1 学生问卷调查 |
4.1.1 目的及对象 |
4.1.2 调查设计 |
4.1.3 调查分析 |
4.2 教师访谈 |
4.2.1 访谈对象 |
4.2.2 访谈目的及方式 |
4.2.3 访谈说明 |
4.2.4 访谈结果 |
第5章 编写与教学的建议 |
5.1 教材编写建议 |
5.1.1 文化内容选取的全面性和多样性 |
5.1.2 文化内容选取的时效性和前瞻性 |
5.1.3 增强文化内容的交流性与真实性 |
5.2 教学建议 |
5.2.1 采用何种教学方法的问题 |
5.2.2 单词量太多且内容过多的问题 |
5.2.3 时效性不高且资源不足问题 |
第6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附录 D |
附录 E |
附录 F |
附录 G |
(4)十三行时期跨文化传播语境下中国形象解构 ——基于英国随行记录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基于图像的研究 |
二、基于十三行的研究 |
三、基于跨文化传播的研究 |
四、基于中国形象的研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理论框架 |
一、具体方法 |
二、理论框架 |
三、技术路线 |
第一章 十三行时期的图像范畴 |
第一节 十三行时期的图像绘本 |
一、原着绘本 |
二、编撰绘本 |
三、展览画册 |
第二节 十三行时期的图像类型 |
一、画师画作 |
二、随行记录画 |
三、外销画画品 |
四、器物画作 |
第三节 十三行图像中的中国形象 |
一、十三行图像呈现中国形象的优势 |
二、十三行图像呈现中国形象的路径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十三行图像的研究设计 |
第一节 选择研究文本 |
一、十三行图像的类别特征 |
二、十三行图像的研究文本 |
第二节 确定图像分类 |
一、图像分类的方法与设计 |
二、图像类别的定义与统计 |
第三节 制定分析框架 |
一、风景画分析方法 |
二、肖像画分析方法 |
三、风俗画分析方法 |
四、整体分析模型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风景:风景画视角下的风光景致 |
第一节 风景画的景致概貌 |
一、风景地点:“北京”至“港澳” |
二、风景类别:“自然”与“人文” |
三、风景内容:“多样”与“典型” |
第二节 风景画的景致特点 |
一、自然解读:展现秀丽风景 |
二、人文解读:呈现多样景观 |
第三节 跨文化语境下的中国风景 |
一、彰显地域特征 |
二、关注港口城市 |
三、散发迷人魅力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人物:肖像画视角下的百态民生 |
第一节 肖像画的人物概貌 |
一、人物构图:“正面”与“全身” |
二、人物性别:“重男”与“轻女” |
三、人物身份:“皇帝”到“乞丐” |
四、人物配饰:“烟袋”与“烟杆” |
第二节 肖像画的人物特点 |
一、身份解读:展示各个阶层 |
二、女性解读:体现地位差异 |
三、配饰解读:显现特殊爱好 |
第三节 跨文化语境下的中国人物 |
一、表现社会等级 |
二、展现诸多不足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风习:风俗画视角下的风习文化 |
第一节 风俗画的风习概貌 |
一、风俗题材:四种类别 |
二、要素分析:内容多样 |
第二节 风俗画的风习特点 |
一、劳动解读:“创新”与“落后”并存 |
二、休闲解读:“富裕”与“贫困”对比 |
三、习俗解读:“礼仪”与“迷信”之争 |
四、刑罚解读:“宽宏”与“野蛮”同现 |
第三节 跨文化语境下的中国风习 |
一、洞察社会风俗 |
二、凸显观念冲突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跨文化语境下的中国形象 |
第一节 图像分析:图像文本的中国形象表达 |
一、文本广度:增强中国形象的全面性 |
二、文本深度:展示中国形象的深刻性 |
第二节 新文化史观:西方中国形象的呈现与变化 |
一、形象呈现:“优越”与“糟糕”共存的中国形象 |
二、形象变化:“凝视”与“逆转”背后的原因发掘 |
第三节 东方主义:跨文化传播语境下中国形象的本质 |
一、西方文明的霸权 |
二、跨文化传播观念的对立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YCT标准教程》文化因素的考察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4 研究综述 |
1.4.1 对外汉语教材中文化因素内容选编的相关研究 |
1.4.2 对外汉语教材中文化因素呈现形式的相关研究 |
1.4.3 对外汉语文化因素教学的原则和方法研究 |
1.4.4 《YCT标准教程》相关研究现状 |
1.5 理论基础 |
1.5.1 教材编写理论 |
1.5.2 中西方关于文化的定义 |
1.5.3 中国对外汉语教学界关于文化因素的定义 |
1.5.4 中国对外汉语教学界关于文化因素的分类 |
1.6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YCT标准教程》1-6册教材中文化因素的统计和分析 |
2.1 本文关于文化因素的定义及分类标准 |
2.1.1 本文关于文化因素的界定 |
2.1.2 本文关于文化因素的分类标准 |
2.2 《YCT标准教程》1-6册中文化因素的数据统计和分析 |
2.2.1 关于《YCT标准教程》教材体例的说明 |
2.2.2 《YCT标准教程》各环节的分类标准 |
2.2.3 文化因素的数据统计说明 |
2.3 《YCT标准教程》文化因素的数据统计结果与分析 |
2.3.1 知识类文化因素和交际类文化因素在教材中的数量分布 |
2.3.2 知识类文化因素的分布情况 |
2.3.3 交际类文化因素的分布情况 |
2.3.4 《YCT标准教程》文化因素优缺点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YCT标准教程》1-6册文化因素呈现形式的考察和说明 |
3.1 《YCT标准教程》文化因素呈现形式分析 |
3.1.1 通过词汇呈现文化因素 |
3.1.2 通过课文呈现文化因素 |
3.1.3 通过课堂活动和练习呈现文化因素 |
3.1.4 通过课后小测验呈现文化因素 |
3.2 小结 |
第四章 《YCT标准教程》1-2册使用情况和文化因素教学情况的调查 |
4.1 调查设计说明 |
4.2 问卷调查 |
4.2.1 调查对象 |
4.2.2 问卷调查的内容设置 |
4.2.3 问卷调查的结果和分析 |
4.2.4 小结 |
4.3 教师访谈 |
4.3.1 访谈对象 |
4.3.2 教师访谈的内容设置 |
4.3.3 教师访谈的结果和分析 |
4.3.4 小结 |
第五章 对教材文化因素编排和文化因素教学的建议 |
5.1 对教材中文化因素编排的建议 |
5.1.1 注重文化因素选编的科学性 |
5.1.2 注重文化因素选取的民族性和多元性 |
5.1.3 注重文化因素时代内涵的共时性 |
5.2 加强《YCT标准教程》的国别化、本土化特色 |
5.2.1 注重国别化、本土化文化因素的中匈对比 |
5.2.2 注重国别化、本土化文化因素呈现的趣味性 |
5.2.3 部分文化因素注释和翻译的国别化、本土化 |
5.3 发行少儿对外汉语教材文化大纲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YCT标准教程1》文化因素统计表 |
附录二 《YCT标准教程2》文化因素统计表 |
附录三 《YCT标准教程3》文化因素统计表 |
附录四 《YCT标准教程4》文化因素统计表 |
附录五 《YCT标准教程5》文化因素统计表 |
附录六 《YCT标准教程6》文化因素统计表 |
附录七 文化因素学习调查问卷(中英对照版) |
附录八 文化因素学习调查问卷(匈英对照版) |
附录九 文化因素教师访谈内容提纲 |
(6)面孔-词Stroop任务下中-英情绪词激活加工的差异 ——来自ERP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研究综述 |
2.1 情绪和语言加工的相互作用 |
2.2 情绪词加工的研究 |
2.3 实证研究 |
2.3.1 早期双语者双语词汇情绪信息的激活 |
2.3.2 晚期双语者双语词汇情绪信息的激活 |
2.4 双语词汇情绪信息激活实验范式 |
2.4.1 词汇决定任务 |
2.4.2 情绪Stroop任务 |
2.4.3 情绪启动任务 |
2.4.4 面孔——词Stroop任务 |
2.5 双语词汇情绪激活相关的脑电成分 |
2.5.1 EPN |
2.5.2 N450 |
2.5.3 LPC |
2.6 情绪启动中不同SOA的影响 |
3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
3.1 问题提出 |
3.2 研究设计 |
3.3 研究目的与研究假设 |
3.4 研究意义 |
3.4.1 理论意义 |
3.4.2 现实意义 |
4 实证研究 |
4.1 实验一:词汇呈现时间对双语词汇情绪信息激活的影响 |
4.1.1 研究目的 |
4.1.2 研究方法 |
4.1.3 结果分析 |
4.1.4 讨论 |
4.2 实验二:双语词汇情绪信息激活差异的ERPs研究 |
4.2.1 研究目的 |
4.2.2 研究方法 |
4.2.3 数据记录与采集 |
4.2.4 结果分析 |
4.2.5 讨论 |
5 综合讨论 |
5.1 中国英语学习者第一语言词汇情绪信息激活的优势 |
5.2 词汇呈现时间促进词汇情绪信息激活 |
5.3 双语词汇情绪信息差异的原因 |
6 总结论 |
7 研究局限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致谢 |
(7)清朝广州十三行法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意义 |
二、研究综述与概念界定 |
(一)研究综述 |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创新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创新 |
第一章 广州十三行法制变革的缘由 |
第一节 西方近代化趋势对清朝外贸法制的冲击 |
一、西方近代化趋势对清朝贸易的冲击 |
二、西方近代化趋势促使清朝海上贸易政策改变 |
三、清朝开海贸易后面临的法律困境 |
第二节 清朝外贸法制的溯源 |
一、清代以前的外贸法制 |
二、清初的海上对外贸易法制 |
第三节 广州十三行法制的建立 |
一、广州十三行法制建立的历史经验借鉴 |
二、广州十三行法制的体系构成 |
三、广州十三行法制的法律渊源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广州十三行法制中的粤海关制度 |
第一节 沟通中央与地方的粤海关 |
一、粤海关设立的缘由 |
二、粤海关对中央承担的职责 |
三、粤海关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
第二节 粤海关对广州十三行的关税征收 |
一、粤海关对广州十三行征税的原则 |
二、粤海关对广州十三行征收的税种 |
三、粤海关对广州十三行征税的程序 |
第三节 粤海关对广州十三行的外贸规制 |
一、粤海关对外贸开展的管控 |
二、粤海关对行商的管理 |
三、粤海关对外来人员与船舶的管制 |
第四节 粤海关的税收考核与法律责任 |
一、粤海关的税收考核 |
二、粤海关的法律责任 |
第五节 粤海关制度的特点 |
一、粤海关制度是市舶司制度的继承与发展 |
二、粤海关制度经历了不断变革的过程 |
三、粤海关在协调中央与地方关系中发挥作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广州十三行法制中的行商制度 |
第一节 行商制度的建立与变革 |
一、行商制度的建立 |
二、行商制度的运行 |
三、行商制度的变革 |
第二节 行商的权利 |
一、行商外贸垄断权的内容 |
二、行商外贸垄断权的维护 |
三、行商外贸垄断权的限制 |
第三节 行商的义务 |
一、行商代为征收关税的义务 |
二、行商管理对外贸易的义务 |
三、行商管理外国商人的义务 |
四、行商沟通中外的义务 |
第四节 行商的法律责任 |
一、行商承担法律责任的事由 |
二、行商承担的法律责任 |
第五节 行商制度的特点 |
一、行商制度是对官设牙行的继承与发展 |
二、行商的权利受拘束而担责不断强化 |
三、行商制度经历了不断变革的过程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广州十三行法制中的外商制度 |
第一节 外商制度的建立与变革 |
一、外商制度建立的原因 |
二、外商制度的变化 |
第二节 外商依附于行商的权利 |
一、外商在贸易中的权利 |
二、外商留居广州的权利 |
三、外商的其他权利 |
第三节 外商的独立义务 |
一、外商在贸易开展中的义务 |
二、外商留居广州时的义务 |
三、外商遵守的商品管制禁令 |
第四节 外商的法律责任 |
一、外商承担法律责任的事由 |
二、外商法律责任形式的特点 |
三、外商承担法律责任的程序规定 |
第五节 外商制度的特点 |
一、以行商为媒介的管理模式 |
二、权利依附与义务独立并存 |
三、对外商的管制趋于严格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广州十三行法制评鉴 |
第一节 广州十三行法制的特点 |
一、规定法律关系的主体的权利义务并使之有序运行的体系性 |
二、随着近代化趋势发展而不断调整的变革性 |
三、体现近代性与本质封建性的法律性质两面性 |
第二节 广州十三行法制的作用 |
一、广州十三行法制推动了清朝近代贸易的开展 |
二、广州十三行法制阻碍了清朝近代贸易的发展 |
第三节 广州十三行法制的影响 |
一、广州十三行法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封建法制 |
二、广州十三行法制为中国法制近代化做了一定准备 |
三、广州十三行法制具有一定的历史镜鉴意义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跨文化交际背景下中英数字禁忌语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中英数字禁忌语及其禁忌成因 |
2 中英数字禁忌语比较分析 |
2.1 中英数字禁忌语相似点 |
2.2 中英数字禁忌语不同点 |
3 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应对数字禁忌语 |
3.1 发展全球化思维 |
3.2 欣赏多样性 |
3.3 以同理心理解外国文化 |
4 结论 |
(9)对英语母语者的禁忌语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禁忌语的理论研究 |
(二)禁忌语的教学研究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禁忌语概述 |
一、禁忌语的界定 |
二、禁忌语的分类 |
(一)词汇禁忌语 |
(二)话题禁忌语 |
第二章 汉英禁忌语差异及禁忌语语用失误分析 |
一、汉英禁忌语的差异 |
(一)汉英种族禁忌语差异 |
(二)汉英动物禁忌语差异 |
(三)汉英数字禁忌语差异 |
(四)汉英称谓禁忌语差异 |
(五)汉英隐私禁忌语差异 |
二、禁忌语的语用失误案例 |
(一)触犯词语禁忌语的案例 |
(二)触犯话题禁忌语的案例 |
三、禁忌语语用失误的原因分析 |
(一)跨文化意识薄弱 |
(二)禁忌语知识短缺 |
(三)学习者文化负迁移的影响 |
第三章 大纲和教材的禁忌语编排分析 |
一、《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堂大纲》分析 |
二、《发展汉语》教材分析 |
(一)发展汉语口语篇 |
(二)发展汉语综合篇 |
(三)发展汉语阅读篇 |
三、禁忌语在教材中的分布特点 |
(一)禁忌语内容的直接呈现非常稀少 |
(二)禁忌语类型不丰富 |
(三)词语使用的禁忌不明确 |
第四章 对外汉语禁忌语教学方案 |
一、教学内容的确定 |
(一)大纲、教材不回避禁忌语 |
(二)以实用性为标准确定禁忌语教学内容 |
(三)按渐进性原则安排禁忌语内容 |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 |
(一)对比教学法 |
(二)延伸教学法 |
(三)语境教学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中泰非语言交流礼仪文化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及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方法及操作步骤 |
第2章 礼仪文化概论与文献综述 |
1 文化的定义 |
2 中泰文化比较 |
3 礼仪的定义 |
4 礼仪的分类 |
4.1 政务礼仪 |
4.2 商务礼仪 |
4.3 服务礼仪 |
4.4 社交礼仪 |
4.5 涉外礼仪 |
第3章 中泰非语言交流礼仪文化对比分析 |
1 手势交流礼仪 |
1.1 中泰的打招呼手势礼仪 |
1.2 中泰的赠送和接受礼物手势礼仪 |
1.3 中泰的日常中常见的手势礼仪 |
2 身势交流礼仪 |
2.1 中泰的身势站姿势礼仪 |
2.2 中泰的身势走姿势礼仪 |
2.3 中泰的身势坐姿势礼仪 |
2.4 中泰的身势距离和接触礼仪 |
3 中泰服饰文化礼仪 |
第4章 中泰礼仪产生异同的原因分析 |
1 共性分析 |
1.1 文化层面的影响 |
1.2 经济层面的影响 |
2 差异分析 |
2.1 文化层面的影响 |
2.2 社会层面的影响 |
2.3 政治层面的影响 |
第5章 避免中泰之间礼仪差异产生误会的策略 |
1 避免产生误会的策略 |
1.1 培训 |
1.2 自己调整适应 |
2 解决已经发生误会的策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四、中英日常生活禁忌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认知隐喻视角下中英禁忌语动因对比研究[J]. 张颖. 文化学刊, 2021(05)
- [2]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D]. 刘慧鸿.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3]汉语教材《进步》中的文化因素分析及教学实践考察[D]. 杨思琼.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0(12)
- [4]十三行时期跨文化传播语境下中国形象解构 ——基于英国随行记录画的研究[D]. 李思晨.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5]《YCT标准教程》文化因素的考察与分析[D]. 费书敏.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6]面孔-词Stroop任务下中-英情绪词激活加工的差异 ——来自ERP的证据[D]. 侯泽凯. 郑州大学, 2020(02)
- [7]清朝广州十三行法制研究[D]. 朱腾伟.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8]跨文化交际背景下中英数字禁忌语对比研究[A]. 张亮. 外语教育与翻译发展创新研究(第八卷), 2019
- [9]对英语母语者的禁忌语教学研究[D]. 李梦鸽. 河南大学, 2019(01)
- [10]中泰非语言交流礼仪文化比较研究[D]. 姚美珠(PIMNARA THANACHAKORNKIAT). 浙江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