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勇当“龙头”唱主角——谈乡镇企业在农副产品加工业中的地位和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翟绪军[1](2011)在《中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机制研究》文中提出任何产业经济的发展都是不断创新的结果,而每一次创新,都意味着其机制的重置。研究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机制,既要从理论上挖掘出可以激活的积极要素进而促进机制优化,又要从现实中找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机制内部相互关联与影响的各参与主体,包括政府、涉农企业、农户、社会公众等,并极力促成这些微观主体由彼此互为博弈对象转为影响机制结构和发展的最积极、最活跃的变量因素,达到全社会“尊自然、顺规律、借机理、立人纪”,共同参与和支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目前,我国农业资源配置紧张、农业生态环境承载力恶化,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缓慢,其重要原因是没有形成良好的定位和发展平台,造成参与主体利益不协调,发展目标不一致的现象。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角度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机制进行研究。本文首先界定了农业循环经济及其发展机制的内涵,对循环经济、改造传统农业、农业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阐述。通过研究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历程,以及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发展机制的制约性因素分析,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机制研究找出主要矛盾和设计重点方向,其次,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适宜的机制促进其良性运转,文章运用机制理论并结合农业循环经济的相关基础理论,为农业循环经济经济发展机制进行了总体框架设计,包括农业循环经济微观参与主体、激励机制、运行机制。文章在将农业循环经济的微观参与主体的理论假设从传统的“经济人”到“生态人”,进而演变为“生态经济人”后,运用博弈论分析,明确微观参与主体之间具有非对称不合作的博弈关系,认为是否参与农业循环经济在于政府、涉农企业、农户、社会公众能否结成联盟,形成合作博弈,其中,政府与涉农企业是既需要合作又需要政府约束企业行为的关系;政府对农户则有对其进行政策倾斜,扶持农户的意向;而农户与涉农企业从需求关系角度是一对矛盾的关系,涉农企业既需要作为基层生产者的农户的支持,又要从作为消费者的农户获得利益,不可避免地降低了结盟的可能。第三、文章把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机制细分为激励机制和运行机制。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包括政府职能激励、涉农企业与农户利益激励、社会公众责任激励;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运行机制包括市场机制、行政机制和社会机制。特别是针对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需要对微观参与主体进行有效激励,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分析政府、涉农企业、农户三者之间的关系,形成政府作为委托人、涉农企业作为代理人,农户作为重要参与人的三方委托——代理关系,由于假设参与主体风险均为中性情况下,为防止涉农企业基于利润最大化的目标隐藏私人信息欺骗其他参与主体,政府必须采取一定奖励与惩罚的激励约束手段。同时由于农户增强环境敏感性之后,涉农企业在考虑目标多元化的前提下,会接受政府、农户的激励措施和监督职能。然后,将农业循环经济中对微观参与主体及其激励机制、运行机制中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指标化,建立起26个指标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机制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基于实码加速遗传的投影寻踪评价方法从定量的角度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机制进行总体评价,增强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机制效果的可判性。并结合评价结果提出三方面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机制的对策。通过本研究,不仅可为政府、涉农企业和农户、社会公众等参与主体的决策行为和建立发展联盟提供重要指导价值,还能够为国家和涉农企业制定和落实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政策制度和长远发展规划,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以期实现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谭敏[2](2008)在《宜章县农产品加工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采用文献资料调查法、咨询法、实地调研法等方法,博取众家所长,广泛吸收各方面意见,在宜章县目前的经济、社会和农业资源基础之上,归纳了宜章县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意义和优势,并从农产品加工业的基本情况出发,分析了当前农产品加工存在的问题: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少,总体规模偏小;农产品加工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精深加工产品少,产品科技含量低,品种单调;资金缺乏,制约了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政策体制管理有缺陷;原料基地建设滞后,规模化、专业化程度较差;居民对加工农产品的总体消费水平低。然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宜章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对策:高起点制定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培植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合理调整农产品加工业结构;加大科技投入,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建立高效有序的产销体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扩大原料基地建设;重视对加工农产品需求的消费引导。最后还就个人意见提出了“龙头企业带动型”的整体发展模式,以及产品的发展方向:争创绿色品牌,开发资源型产品、发展创汇型产品,并对部分重点项目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和设想。本研究旨在为政府在农业经济发展决策方面提供参考,以促进县域内农产品加工业快速、高效、健康地发展。
周华东[3](2008)在《淮滨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县域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关键环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联系宏观和微观、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的纽带,在国民经济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我国2800多个县级行政区域的国内生产总值已占全部国内生产总值的54%以上。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县级地方政府的指导和调控,本文立足县域经济理论和相关知识,对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点出淮滨县政府在县域经济中的主导作用,提出了淮滨县城经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具体写作思路如下:本文分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对选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创新点等问题进行阐述。第二章对县域经济理论和相关观点进行阐述,是本文写作的理论基础。第三章通过介绍淮滨县基本情况,分析总结淮滨县域经济发展历史与现状,指出淮滨县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成就与不足,对政府与县域经济关系进行分析,点出政府在县域经济中主导作用。第四章找出淮滨县域经济发展中客观方面和政府自身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县域经济发展中政府职能转变进行一般理论分析,指出县政府在县域经济发展中职能转变的具体要求和方向以及主要作用,提出淮滨县政府发展县域经济的思路与对策。结语部分,对前几章内容进行疏理和总结,指出研究中忽略的问题。
陈恢清[4](2008)在《衡阳市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县域经济作为区域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湖南的县域经济取得了较快发展。而与此同时,全国各省市区的县域经济呈现竞相发展的格局,特别是最近几年,在一些发达省份的经济发展中,县域经济正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省与省之间的经济竞争和最大的发展潜力,已经集中到县域经济上来。正因为如此,中央从十六大起明确提出要壮大县域经济,各省纷纷出台政策措施,加大推进力度,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发展局面。学术界、理论界的关注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并形成了不少专题研究成果。湖南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从全国来看是不高的,与发达省份差距更大。如何加快湖南及各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成为必须加紧研究的课题。本文通过在全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分析衡阳市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战略定位与对策措施,并以此对湖南省的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借鉴。
李乐[5](2007)在《资源枯竭型地区集聚产业培育与发展研究 ——以阜新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依据集聚产业的产生与发展理论,针对资源枯竭型地区的转型问题,探讨了在经济欠发达的资源枯竭型地区的特殊条件下集聚产业的培育与发展问题。首先,总结归纳了集聚产业的产生以及发展机制规律,集聚产业生成动力划分为内生动力型和外生动力型,内生型产业集聚产生的动力为自我强化机制,外生型产业集聚的动力为政府推动下的经济体间的互动,集聚产业的发展动力机制为协作信任机制、创新机制和分工约束机制的共同作用;接着,分析了资源枯竭型地区集聚产业不同发展阶段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从风险规避的角度提出应该设计一种动态风险分担机制,并认为产业集聚成熟程度与投资主体风险承担能力呈相关关系,构建了产业集聚成熟程度的理论评价模型;然后,提出了资源枯竭型地区集聚产业发展战略:地区传统产业要从产业集聚角度系统规划,后发优势产业要以集群化模式引导做强做大,加速推进由政府主导下的开发区向产业集聚的转变,指出目前资源枯竭型地区集聚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政府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最后,对典型资源枯竭型地区—阜新的上述三个类型的集聚产业,玛瑙玉石生产加工产业集聚、现代装备制造业产业集聚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集聚进行了实证分析。
陈志德[6](2006)在《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机制与模式研究》文中指出县域经济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是当前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基本载体,这已是毋庸置疑的共识。关于“县域经济”的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经济理论界就已经开始,只是当时的研究内容仅局限于农业经济和城镇化方面,也就是说研究领域还只是在县域经济活动的某些组织方法上。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壮大县域经济”这一概念。此后,中央有关经济和改革的文件中都有关于县域经济的专项内容。“县域经济”遂成为热点话题,不仅在学术理论界,在社会上也一样,各省市的党委和政府都出台了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和措施。有关“县域经济”的研究文章也在各种报刊上大量出现,相关的专着也不少,但内容仍大多是关于县级经济组织的运作以及省市级政府应该如何扶持的问题,并没有将县域经济发展机制与模式作为一种体系来研究从而探讨其演变发展的规律。 本文从县域经济发展的一般理论入手,针对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背景以及现状,提出了吉林省发展县域经济主要运行机制的创新机制及创新模式。 全文共有五章组成 第一章首先介绍了有关县域经济的概念、特征、组成要素、结构及其功能;其次介绍了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包括区域增长极理论、集聚——辐射的正负效应,县域经济比较优势与区域分工合作等理论观点;最后,对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及成功的模式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为其后研究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机制与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第二章对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进行了分析。主要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内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背景下,分析了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概况、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面临的问题与困境以及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潜力等。在分析过程中发现,吉林省的经济发展在“十五”期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例如:社会规模不断扩大,发展水平显着提高,经济实力增强,投资环境改善,城乡居民收入、生活水平、医疗及社会保障水平显着提高,但是县域经济发展还面临着诸多困境,存在着经济发展还缺乏自主增长的机制,没有根本扭转就业瓶颈等难题。同时也注意到,实际上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具有很大潜力,吉林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既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挑战,同时也提供了机遇;通过挖掘潜力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将进入全面发展时代。 第三章通过对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的具体分析,为提出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创新机制和模式做准备。本章主要从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演进和发展历程出发,通过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区域差异评价的指标体系,对吉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现状作出较为科学的评价,并从县域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角度,对吉林省各县(市)域经济的增长情况进行实证性的比较分析,总结出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问题及困境,并分
崔卫东[7](2006)在《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论波特“钻石”框架下政府行为与农业竞争力的提升》文中提出经济全球化过程是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的融合过程,是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按市场经济原则流动和配置的过程,经济全球化更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随着我国进入“后WTO”过渡时期,对WTO成员国各项承诺的逐步兑现,使得我国的经济尤其是农业在国际市场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在此背景下,研究如何提高农业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问题显得尤为紧迫和必要。特别是基于我国特定国情之下,探讨政府行为应如何理性的引导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及其农业竞争力的提升更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性和紧迫性。全文共分为八章。第一章导论。阐述了本文写作的目的、意义、写作方法和逻辑架构等问题。第二章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概念的界定及影响因素分析。本章是本文研究的逻辑起点,本章界定有关农业竞争力的概念、层次与定义,分析农业竞争力的表象因素与本质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我国目前农业竞争力的现状、特征与矛盾等。第三章农业竞争力的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理论。本章对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波特“钻石”)理论的内容、逻辑与观点进行了阐释,论述两者间的发展关系与异同。探讨我国农产业竞争力中的比较优劣势和竞争优劣势方面。阐释我国农业竞争力问题在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上的不合理背离现象和原因。对比较优势理论在实践中的评价与测度方法问题进行举证研究。第四章从制约我国农业竞争力因素的复杂性看“钻石”模型的失灵与发展中国家政府的突出地位。提出发展中国家农业竞力的现实要素与波特“钻石”模型间存在明显差异的现象,主要表现为:政府行为导向对包括农业竞争力在内的各个领域的突出作用并以实例加以定性、定量的证明。构建基于政府行为优势的理论作为我国农业竞争力的分析模型。第五章政府提升我国农业竞争力的战略核心——全面的城市(镇)化。由我国资源禀赋条件决定了解决农业本质问题的唯一出路——全面的城市(镇)化战略。阐释了城市化规律与现阶段我国城市(镇)化方式的关系;论述我国农村城市(镇)化的标志性特征及其与农业竞争力的关系;城市(镇)化过程中政府作为的关键环节以及在土地的利用问题上的政策和建构我国土地等资源的占用模型。
段夫贵[8](2005)在《我国政府农村扶贫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贫困是影响当今世界的着名的三P问题(Pollution, Population, Poverty)之一,已成为当今世界共同面对的严峻挑战和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中国政府的农村扶贫进程是从改革开放后开始的。经过近三十年左右的努力,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2.5亿下降到2003的2900万。与世界上贫困人口每年以1000万的速度递增的现象形成鲜明的对比。贫困包括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本文主要研究的农村的绝对贫困状态。农村绝对贫困发生的原因主要有:社会历史因素,自然生态因素,人口素质因素,制度环境因素等。由于反贫困属于非排他性、非独占性的公共物品,因此政府应该是反贫困的主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要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实现小康的宏伟目标,不应该也不可能忽视大量的贫困人口的存在,也需要我国政府消灭绝对贫困,缩小相对贫困。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扶贫进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农村的基本现状还未从根本上改善。主要有: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并存、区域贫困与阶层贫困并存、物质贫困与精神贫困并存、贫困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并存。这源于当前我国政府农村扶贫政策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如贫困线过低,区域瞄准机制出现偏差,轻视人力资本投资,扶贫投资漏出率高,扶贫行动缺乏非政府组织和贫困人口的参与等等。 我国政府在扶贫资金上主要包括三大项:财政扶贫资金,信贷扶贫资金,以工代赈资金。这三项资金在使用上存在着效率不高,扶贫效果不明显的现象。因此要对我国政府扶贫投资机制进行创新。主要思路是:规定扶贫资源有偿使用原则,建立由农村信用社发放小额贷款的金融扶贫机制,建立扶贫投资的监测和评估体系。 本文在对以往农村贫困问题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农村扶贫开发所取得的成果和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和实践上的论证,最后在参考其他发展中国家扶贫政策上提出了在21世纪我国推进政府农村扶贫进程的若干政策措施。主要有:扶贫标准要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提高,逐步靠近国际标准;建立科教扶贫机制,提高人力资本素质;有组织地引导贫困地区的劳务输出;对象瞄准机制要直接面向贫困农户;建立参与式扶贫机制,调动帮扶对象的积极性;大力倡导由农村信用合作社推广小额信贷模式,解决生产急需资金;加强扶贫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益;建立科学、高效、协调的扶贫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加强对扶贫工作的审计管理;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构筑贫困人口生活安全网。
严淑娴[9](2004)在《外资与江苏产业结构提升》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外商直接投资逐渐成为江苏经济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增长点。本文指出外资大量涌入,不仅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而且也明显提升了江苏产业结构。但由于外国投资者与政府的目标存在矛盾,外资在某种程度上也加大了产业结构的偏差。文章通过现有江苏经济数据及报告的研究,对江苏产业结构与外资的状况进行了数量分析和实证分析,并结合理论与国际经济形势提出了在进一步增强引资能力的同时,要加强外商投资的产业引导和地区引导,从而更好地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
阎中洋[10](2004)在《县域经济与民营经济发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是导论,扼要介绍本文写作的背景和目的,对相关研究理沦进行回顾与评价,界定了县域经济、民营经济两个主要概念。第二章是县域经济发展实证分析,总结了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现状、发展类型、发展模式和发展经验,分析了县域经济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出的主要结论是:县域经济是河南省经济发展的重点和难点。第三章是民营经济发展的历程和特点,回顾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指出民营经济的主要特征,得出的主要结论是:发展民营经济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第四章是民营经济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从民营经济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生长素、是加快县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助推器、是缓解城乡就业压力的减压阀、是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中的排头兵四个方面论证了民营经济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出的主要结论是: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潜力和希望,是未来县域经济的主体。第五章是当前影响县域民营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对策,主要从扶持政策、法律环境、管理制度、发展动力、发展环境五个方面对当前影响县域民营经济发展的深层次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在研究对象上,本文以全省经济为总体研究对象,以笔者目前所任职的宜阳县为具体研究对象,同时以宜阳县周围的偃师市、全省范围内的巩义市、新郑市以及东南发达地区部分县(市)为参考、比较对象。在研究方法上,以定性分析为主,兼顾定量分析,以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论述县域经济与民营经济二者之间的关系,阐明当前我省在经济发展中应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加快壮大县域经济的基本观点。
二、勇当“龙头”唱主角——谈乡镇企业在农副产品加工业中的地位和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勇当“龙头”唱主角——谈乡镇企业在农副产品加工业中的地位和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农业循环经济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农业循环经济内涵 |
2.1.1 农业循环经济概念及特征 |
2.1.2 农业循环经济基本原则 |
2.1.3 农业循环经济的外部性 |
2.2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机制的内涵 |
2.2.1 机制 |
2.2.2 发展机制 |
2.2.3 农业循环经济机制 |
2.3 农业循环经济相关理论基础 |
2.3.1 循环经济理论 |
2.3.2 改造传统农业理论 |
2.3.3 农业生态经济理论 |
2.3.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国内外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经验及启示 |
3.1 国外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实践经验及启示 |
3.1.1 德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实践经验 |
3.1.2 日本循环型农业发展实践经验 |
3.1.3 美国循环农业经济发展实践经验 |
3.1.4 国外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启示 |
3.2 国内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经验及启示 |
3.2.1 上海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实践 |
3.2.2 武汉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实践经验 |
3.2.3 青岛发展资源循环型农业的实践经验 |
3.2.4 国内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经验启示 |
3.3 本章小结 |
4 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 |
4.1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历程 |
4.1.1 传统农业经济 |
4.1.2 石油农业经济 |
4.1.3 现代农业循环经济 |
4.1.4 三种农业经济形态比较 |
4.2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
4.2.1 农业经济发展速度和综合实力不断提升 |
4.2.2 农业发展方式向现代化与多元化转变 |
4.2.3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明显 |
4.3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
4.3.1 农业自然资源存量不足且利用率较低 |
4.3.2 农业、农村、农民发展滞后 |
4.3.3 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加剧 |
4.3.4 农民综合素质较差和政策扶持不力 |
4.3.5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机制的障碍因素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机制的总体框架设计 |
5.1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机制设计思路 |
5.2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机制设计原则 |
5.3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机制设计结构 |
5.4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机制的微观参与主体 |
5.4.1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机制参与主体的理论假设 |
5.4.2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机制微观参与主体的结构模型 |
5.4.3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机制微观参与主体关系识别 |
5.4.4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机制微观参与主体关系的博弈分析 |
5.4.5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机制微观参与主体角色 |
5.5 本章小结 |
6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机制的细分 |
6.1 农业循环经济激励机制 |
6.1.1 农业循环经济激励机制的原理 |
6.1.2 农业循环经济激励机制的构建 |
6.1.3 农业循环经济激励机制的影响因素和实现条件 |
6.1.4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农业循环经济激励机制 |
6.2 基于预期目标的农业循环经济运行机制 |
6.2.1 循环经济运行机制 |
6.2.2 农业循环经济运行机制的可行性 |
6.2.3 农业循环经济运行机制预期目标的确定 |
6.2.4 农业循环经济运行机制的构建 |
6.3 本章小结 |
7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机制综合评价 |
7.1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机制指标体系构建 |
7.1.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思路与指标确定原则 |
7.1.2 评价指标的创新性选择 |
7.1.3 指标体系建构 |
7.2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机制综合评价方法 |
7.2.1 评价方法的选择 |
7.2.2 投影寻踪评价模型简介 |
7.2.3 基于实数编码的加速遗传算法 |
7.3 基于RAGA-PPE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机制评价 |
7.3.1 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
7.3.2 数据选取 |
7.3.3 样本评价指标集的归一化处理 |
7.3.4 最佳投影方向的确定 |
7.3.5 一维投影值计算与优劣排序 |
7.4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机制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8 优化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机制的对策 |
8.1 协调明确各微观主体关系 |
8.1.1 加强政府引导职能 |
8.1.2 调动涉农企业与农户的主观参与能动性 |
8.1.3 鼓励社会公众监督与中介组织辅助 |
8.2 运用激励与约束方式来强化激励机制 |
8.2.1 提高经济政策激励与约束效率 |
8.2.2 调节法律法规的激励与约束能力 |
8.3 采取多种措施保障发展机制良性运行 |
8.3.1 发挥市场机制的自我调节能力 |
8.3.2 加快农业循环经济规划的制定 |
8.3.3 培养和提升全社会成员的环保意识 |
8.3.4 加大科技创新和人才培训力度 |
8.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宜章县农产品加工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重要性 |
1.2.2 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农产品加工业现状 |
1.3.1 国外农产品加工业现状 |
1.3.2 国内农产品加工业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宜章县经济、社会和农业资源现状 |
2.1 宜章县自然环境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条件 |
2.1.3 土地资源 |
2.1.4 水能资源 |
2.1.5 旅游资源 |
2.2 宜章县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
2.2.1 社会经济指标 |
2.2.2 农业经济资源现状 |
2.2.3 工业经济现状 |
2.2.4 新农村建设情况 |
2.2.5 劳动力 |
2.2.6 城乡居民收入状况 |
2.3 小结 |
第三章 宜章县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意义和优势 |
3.1 宜章县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意义 |
3.1.1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现实需要 |
3.1.2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能促进工农业的协调发展 |
3.1.3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
3.1.4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能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
3.1.5 发展产品加工业可以稳定发展农业,提高农业的竞争力 |
3.2 宜章县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优势 |
3.2.1 农产品加工原料优势 |
3.2.2 独特的区位优势 |
3.2.3 便捷的交通优势 |
3.2.4 良好的投资优势 |
3.2.5 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 |
3.3 小结 |
第四章 宜章县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现状 |
4.1 宜章县农产品加工业基本情况 |
4.1.1 产业分布情况 |
4.1.2 企业经营情况 |
4.1.3 重点龙头企业发展情况 |
4.1.4 主要经济成份构成 |
4.1.5 农产品加工业从业人员情况 |
4.1.6 农产品加工能力水平 |
4.1.7 高新技术产品发展情况 |
4.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1 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少,总体规模偏小 |
4.2.2 农产品加工业内部结构不合理 |
4.2.3 精深加工产品少,产品科技含量低,品种单调 |
4.2.4 资金缺乏,制约了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
4.2.5 政策体制管理有缺陷 |
4.2.6 原料基地建设滞后,规模化、专业化程度较差 |
4.2.7 居民对加工农产品的总体消费水平低 |
4.3 小结 |
第五章 宜章县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对策 |
5.1 指导思想 |
5.2 发展对策和措施 |
5.2.1 高起点制定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 |
5.2.2 培植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
5.2.3 合理调整农产品加工业结构 |
5.2.4 加大科技投入,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 |
5.2.5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
5.2.6 建立高效有序的产销体系 |
5.2.7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
5.2.8 扩大原料基地建设 |
5.2.9 重视对加工农产品需求的消费引导 |
5.3 整体发展模式 |
5.3.1 发展龙头企业的作用 |
5.3.2 发展策略 |
5.4 产品发展方向 |
5.4.1 争创绿色品牌 |
5.4.2 开发资源型产品 |
5.4.3 发展创汇型产品 |
5.5 重点发展领域和项目设想 |
5.5.1 重点发展领域 |
5.5.2 重点发展项目设想 |
5.6 近期发展目标 |
5.6.1 农产品加工总体目标 |
5.6.2 龙头企业发展目标 |
5.6.3 原料基地建设目标 |
5.6.4 农产品加工工业园的建设目标 |
5.7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在读期间科研学术成果目录 |
(3)淮滨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县域经济发展背景 |
1.1.2 发展县域经济意义 |
1.2 研究主要内容 |
1.3 研究工具和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2 县域经济理论 |
2.1 县域经济的内涵 |
2.2 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 |
2.3 当前发展县域经济的具体主张 |
3 淮滨县县域经济发展历史与现状 |
3.1 淮滨县基本县情 |
3.2 淮滨县域经济发展历史回顾 |
3.3 淮滨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
3.3.1 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政府主导作用 |
3.3.2 淮滨县域经济发展成就 |
3.3.3 淮滨县域经济发展的不足 |
4 淮滨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4.1 淮滨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4.1.1 客观方面的问题 |
4.1.2 政府自身存在的问题 |
4.2 县域经济发展中政府职能转变的一般理论分析 |
4.2.1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一般职能 |
4.2.2 县域经济发展中政府职能转变的具体要求 |
4.3 淮滨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
4.3.1 制定经济发展宏观战略 |
4.3.2 发展劳务经济,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新活力 |
4.3.3 营造经济发展环境 |
4.3.4 加强区域经济合作 |
4.3.5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衡阳市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的必要性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的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章节安排 |
1.4.1 研究目标 |
1.4.2 主要内容与章节安排 |
1.5 研究方法 |
1.6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县域经济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县域经济的内涵与特点 |
2.1.1 县域经济的内涵 |
2.1.2 我国县域经济的特点 |
2.2 县域经济的地位与作用 |
2.3 制定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依据 |
2.3.1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
2.3.2 制定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应遵循的原则 |
第三章 衡阳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与SWOT分析 |
3.1 衡阳市概况 |
3.2 衡阳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
3.2.1 衡阳市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成绩 |
3.2.2 衡阳市发展县域经济的基本经验 |
3.2.3 衡阳各县市间县域经济发展差异分析 |
3.2.4 衡阳与长沙、常德、郴州、邵阳四市县域经济发展比较 |
3.2.5 衡阳市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3.3 衡阳市县域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 |
3.3.1 优势因素(Strengths) |
3.3.2 劣势因素(Weaknesses) |
3.3.3 机会因素(Opportunities) |
3.3.4 威胁因素(Threats) |
第四章 外省发展县域经济的经验与启示 |
4.1 广东省发展县域经济的成绩和经验 |
4.1.1 主要成绩 |
4.1.2 基本经验 |
4.2 江苏省扬州市发展县域经济的经验 |
4.2.1 扬州市县域经济发展概况及与衡阳之比较 |
4.2.2 扬州市发展县域经济的主要经验 |
4.3 浙江省义乌市发展县域经济的典型经验 |
4.4 对湖南和衡阳市发展县域经济的启示 |
第五章 衡阳市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途径与对策措施 |
5.1 衡阳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原则 |
5.2 衡阳市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 |
5.3 基于SWOT分析的衡阳市县域经济发展战略途径 |
5.3.1 基于SWOT分析的战略思路与重点 |
5.3.2 衡阳市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途径 |
5.4 衡阳市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实施的对策措施 |
5.4.1 拓宽发展视野 |
5.4.2 健全发展机制 |
5.4.3 统筹城乡发展 |
5.4.4 加大融资力度 |
5.4.5 重视人才开发 |
第六章 耒阳市发展县域经济的案例分析 |
6.1 耒阳市发展县域经济的主要成绩 |
6.2 耒阳市发展县域经济的主要作法 |
6.2.1 强化发展意识,突破资金瓶颈 |
6.2.2 强化集约意识,突破土地瓶颈 |
6.2.3 强化服务意识,突破环境瓶颈 |
6.3 耒阳市进一步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条件分析 |
6.4 耒阳市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对策建议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5)资源枯竭型地区集聚产业培育与发展研究 ——以阜新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理论研究综述 |
1.2.1 产业集群生成机制的研究进展 |
1.2.2 产业集群发展动力机制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与思路 |
2 产业集聚演进动力机制分析 |
2.1 内生动力产生产业集聚 |
2.1.1 依据区位或自然资源优势产生产业集聚 |
2.1.2 合理制度环境下的市场需求带动引起产业集聚 |
2.1.3 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孵化而成的创新型产业集聚 |
2.2 内生产业集聚动力机制分析 |
2.2.1 内生型产业集聚生成动力机制分析 |
2.2.2 内生型产业集聚影响因素分析 |
2.3 外生动力催生产业集聚 |
2.4 外生产业集聚动力机制分析 |
2.4.1 外生产业集聚动力机制分析 |
2.4.2 外生产业集聚影响因素分析 |
2.5 产业集聚的持续发展动力机制分析 |
2.5.1 产业集聚发展动力机制分析 |
2.5.2 产业集聚的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 |
3 资源枯竭型地区集聚产业培育风险分析与规避思路 |
3.1 资源枯竭型地区集聚产业培育风险辨析 |
3.1.1 集聚产业发展进程中的风险概述 |
3.1.2 资源枯竭型地区集聚产业发展风险辨析 |
3.2 资源枯竭型地区集聚产业培育风险规避机制设计 |
3.2.1 风险规避机制的设计思路 |
3.2.2 建立风险分担机制实现风险规避 |
3.3 产业集聚成熟程度与风险规避 |
3.3.1 产业集聚成熟度与风险规避的关系 |
3.3.2 产业集聚的成熟程度理论评价模型 |
3.3.3 模型评价指标提出与应用分析 |
4 资源枯竭型地区集聚产业培育战略选择与政策建议 |
4.1 资源枯竭型地区集聚产业培育战略选择 |
4.1.1 资源枯竭型地区培育集聚产业面临的特殊背景 |
4.1.2 资源枯竭型地区政府的产业集聚战略选择 |
4.2 资源枯竭型地区产业集聚亟待解决的问题剖析 |
4.2.1 产业集聚内部自身存在的问题 |
4.2.2 产业集聚外部推动因素的问题 |
4.3 政策建议 |
4.3.1 引入竞争机制,扩大分工,构造优化集聚产业链条 |
4.3.2 吸引外部企业投资,扩大现有企业规模,增强集聚产业实力 |
4.3.3 树立区域品牌意识,打造集聚产业知名度和美誉度 |
4.3.4 灵活运用政策工具,加大扶持力度,提高集聚创新水平 |
4.3.5 立足地区特色,科学制定产业集聚发展规划 |
4.3.6 完善中介服务体系,加强企业联系,促进企业根植 |
4.3.7 以“外引内造”为原则,壮大优秀企业家队伍 |
4.3.8 通过对传媒文化的合理引导,塑造本地集群文化 |
5 阜新地区集聚产业培育与发展研究 |
5.1 阜新玛瑙玉石生产、加工产业集聚 |
5.1.1 历史渊源 |
5.1.2 衍生动力机制分析 |
5.1.3 行业概况 |
5.1.4 可持续发展动力机制分析 |
5.1.5 行业竞争优势分析 |
5.1.6 发展政策建议 |
5.2 阜新现代装备制造业配套产业集聚 |
5.2.1 发展现状 |
5.2.2 核心企业 |
5.2.3 衍生动力机制分析 |
5.2.4 可持续发展动力机制分析 |
5.2.5 发展政策建议 |
5.3 阜新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聚 |
5.3.1 发展历史 |
5.3.2 衍生动力机制分析 |
5.3.3 产业概况 |
5.3.4 可持续发展动力机制分析 |
5.3.5 发展政策建议 |
5.4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已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机制与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本课题研究现状 |
三、拟解决的问题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县域经济发展的一般理论分析 |
第一节 县域经济的概念与特征 |
一、我国县级行政区域的历史演变、作用及管理职能 |
二、县域经济的基本概念与内涵 |
三、县域经济的基本特征 |
四、县域经济发展的概念、指标测度与特征 |
五、县域经济的类型 |
第二节 县域经济的组成要素 |
一、基础性要素 |
二、发展性要素 |
三、市场性要素 |
四、规范性要素 |
第三节 县域经济的结构及其功能 |
一、多元化的县域经济关系结构 |
二、立体型的县域经济产业结构 |
三、梯度式的县域经济空间结构 |
第四节 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 |
一、区域增长极理论 |
二、集聚——辐射的正负效应 |
三、县域经济比较优势与区域分工合作 |
四、县域经济的发展机制与模式 |
第五节 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及成功模式 |
一、县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
二、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成功模式 |
第二章 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背景分析 |
第一节 吉林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概况 |
一、社会经济规模不断扩大 |
二、发展水平显着提高 |
三、经济发展活力增强 |
四、投资环境改善 |
五、城乡居民收入、生活水平、医疗及社会保障水平显着提高 |
第二节 吉林省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分析 |
一、经济总量小 |
二、粮食产量大,商品率高 |
三、传统产业多,新兴产业少 |
四、经济效益不佳 |
五、工业产品市场占有率低 |
第三节 吉林省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
一、跨越式发展压力较大 |
二、经济发展缺乏自主增长的机制 |
三、经济的整体开放程度低 |
四、经济增长还没有普遍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
五、经济增长没有根本扭转就业的难题 |
六、科教发展受到经济实力的制约 |
第四节 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力分析 |
一、吉林省将成为我国现代制造业的基地 |
二、吉林省有能力发展为全国的科教文大省 |
三、吉林省将建设成为全国重点生态省 |
第三章 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演进 |
一、县域经济发展的历程 |
二、县域经济特色的地域分异 |
第二节 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问题与困境 |
一、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 |
二、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
三、县域经济发展的困境 |
四、问题与困境形成的主要原因 |
第三节 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区域差异评价 |
一、评价依据 |
二、评价原则 |
三、评价的指标体系 |
四、评价方法 |
五、评价结果分析 |
第四节 吉林省县域经疥增长区域比较分析 |
一、偏离-份额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
二、偏离-份额分析法数学模型的建立 |
三、吉林省各县(市)域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
第五节 吉林省各县(市)发展思路 |
第四章 吉林省县域经济运行机制创新 |
第一节 县域经济运行机制解析 |
一、机制内涵 |
二、经济机制内涵、内容及相关机制 |
三、经济机制与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的关系 |
四、县域经济运行机制 |
第二节 吉林省县域经济运行机制评估 |
一、吉林省县域经济运行机制外部环境评估 |
二、吉林省县域经济内部运行机制评估 |
三、吉林省“扩权强县”对县域经济运行机制影响 |
第三节 吉林省县域经济主要运行机制创新 |
一、吉林省县域经济管理体制与机制创新 |
二、吉林省县域经济城乡统筹发展机制创新 |
三、吉林省县域经济财政体制及运行机制创新 |
四、吉林省县域金融体制及运行机制创新 |
五、吉林省县域经济科技体制与机制创新 |
六、吉林省县域经济开放协调机制创新 |
七、吉林省县域社会保障体制与机制创新 |
八、吉林省县域经济文化道德保障机制 |
九、吉林省县域领导机制与人才机制创新 |
第四节 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体制创新战略实施 |
一、建立省管县行政体制 |
二、建立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机制 |
三、建立县域财税体制 |
第五章 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创新 |
第一节 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实践考辨 |
一、效益农业模式 |
二、招商兴县模式 |
三、产业化带动模式 |
四、三产拉动模式 |
五、工业强县模式 |
六、特色产业富县模式 |
七、民营经济主导模式 |
八、小城镇推动模式 |
第二节 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路径选择 |
一、确定发展思路 |
二、选准发展重点 |
三、注重科技进步 |
第三节 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创新的配套设计 |
一、创新经营模式 |
二、创新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 |
三、创新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模式 |
四、创新开放模式 |
五、创新调控体系模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7)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论波特“钻石”框架下政府行为与农业竞争力的提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呈现相互渗透、彼此交错地发展趋势 |
1.1.2 我国农业发展空间与农产品出口面对严酷国际竞争挑战 |
1.1.3 我国政府现有农业产业政策陷于困境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3.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可能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概念的界定及影响因素分析 |
2.1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层次、概念界定及其表述 |
2.1.1 农业竞争力的层次分界与表现形态 |
2.1.2 本文对农业竞争力概念的界定 |
2.1.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构成因素与内容 |
2.1.4 农业竞争力概念的形成过程 |
2.1.5 农业竞争力的特点 |
2.2 我国农业竞争力的现状及特征 |
2.2.1 我国农业竞争力的现状及特征 |
2.2.2 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突出矛盾 |
2.3 影响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分析 |
2.3.1 价格因素 |
2.3.2 基础设施因素 |
2.3.3 科学技术因素 |
2.3.4 政府的经营制度与政策因素 |
2.3.5 农业产业化因素 |
2.3.6 农业结构因素 |
2.3.7 农业标准化因素 |
2.3.8 农业投入因素 |
2.3.9 可持续发展因素 |
第三章 农业竞争力的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理论 |
3.1 比较优势与我国农业产业国际竞争力 |
3.1.1 我国农产品的比较优势 |
3.1.2 我国农业生产要素的比较劣势 |
3.2 衡量比较优势的指标体系 |
3.2.1 显示性指标体系 |
3.2.2 解释性指标体系 |
3.2.3 我国农业上述15 项指标的现状 |
3.3 测度我国农业竞争力比较优势水平的数学模型 |
3.4 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的发展 |
3.4.1 竞争优势理论的产生及基本观点 |
3.4.2 竞争优势是对比较优势理论的拓展 |
第四章 从制约我国农业竞争力因素的复杂性看“钻石”模型的失灵与发展中国家政府的突出地位 |
4.1 发展中国家农业竞力要素的存在状况与波特“钻石”模型的差异 |
4.1.1 波特“钻石”中政府的地位、作用及方式等与发展中国家的实际状况不一致 |
4.1.2 中国政府行为导向对提高农业竞争力的突出作用 |
4.2 政府作为与我国农业竞争力诸要素关系(以政府的农业保护政策为例) |
4.2.1 政府有关农业保护与支持政策的形式及变化 |
4.2.2 农业关税对农业竞争力的影响 |
4.2.3 我国政府农产品出口退税政策对农业竞争力的影响 |
4.2.4 我国政府农产品出口补贴政策对农业竞争力的影响 |
4.3 我国政府其他支持对农业竞争力的影响 |
4.3.1 国内农业支持政策与农业竞争力的关系 |
4.3.2 国内支持方式与农业竞争力的关系 |
4.3.3 国内农业支持政策及其效果 |
4.4 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范式——基于政府的竞争优势理论 |
4.4.1 政府的管理体制和政策创新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基石 |
4.4.2 典型性国家政府的农业作为与启示 |
4.4.3 我国农业竞争力的模型——基于政府的竞争优势理论构想 |
第五章 政府提升我国农业竞争力的战略核心——全面的城市(镇)化 |
5.1 解决我国农民失业与贫困的出路—实施城市(镇)化战略 |
5.1.1 我国资源禀赋条件对发展农业的约束 |
5.1.2 我国土地等资源占用与消耗的测度方法 |
5.1.3 人口过多导致农民失业与经济滞后的悖论及其可能解决办法 |
5.2 城市化规律与我国现阶段的农村城市(镇)化方式的关系 |
5.2.1 城市化的一般规律 |
5.2.2 城市化规律与我国现阶段城市(镇)化的关系 |
5.3 城市化战略是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途径 |
5.3.1 城市(镇)化的标志性特征 |
5.3.2 城市化对农业竞争力提高的贡献途径 |
5.4 城市化过程中,政府应作为的关键点 |
5.4.1 我国城镇化发展中的环境冲突问题 |
5.4.2 我国城市(镇)化发展中的土地使用问题 |
5.4.3 城市(镇)化发展过程中的产业问题 |
5.4.4 制约我国小城镇发展的政策体制矛盾 |
5.5 建国后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历程和模式 |
5.5.1 我国城镇的发展历程 |
5.5.2 我国城镇的分类 |
5.5.3 我国现有城镇的共同特征 |
5.5.4 我国城镇发展模式给予我们的启示 |
第六章 政府引导农业经营主体改善其经营状况的行为 |
6.1 农产品的总成本决定了其价格竞争力 |
6.1.1 我国主要农产品的成本构成 |
6.1.2 我国主要农产品成本的国外比较 |
6.1.3 前述分析得出的结果 |
6.2 我国农产品的价格因素与农业国际竞争力 |
6.2.1 在国际市场上我国农产品的价格竞争力 |
6.2.2 政府行为指向降低成本,提高农产品价格竞争能力的途径 |
6.3 农产品质量与农业国际竞争力 |
6.3.1 农产品质量竞争优势的表现 |
6.3.2 我国农产品质量的现状与问题 |
6.3.3 制约我国农产品质量提升的因素分析 |
6.3.4 政府致力于改善我国农产品质量的行为 |
6.4 农业标准化及其它因素与我国农业竞争力 |
6.4.1 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的意义与内容 |
6.4.2 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对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作用 |
6.4.3 我国人力资源的质与量对农业竞争力的约束及其开发途径 |
第七章 政府协调农业关联及支持性产业的战术 |
7.1 科技创新—农业竞争力的产前投入与政府的行为模式讨论 |
7.1.1 阐释:科技创新——农业竞争力提升的产前投入 |
7.1.2 发展:政府的行为模式—加速制度创新,促进农业技术进步 |
7.2 信息化农业建设与政府的抉择 |
7.2.1 信息化农业的概念界定及特征 |
7.2.2 日美两国农业信息化的案例 |
7.2.3 适应于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领域 |
7.2.4 政府对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方略的抉择 |
7.3 政府推进农业产前产后及关联性产业升级的战略—产业集聚 |
7.3.1 产业集聚(Cluster)的概念及其优势来源 |
7.3.2 对我国农业经营主体而言,产业“集群”的环境限制 |
7.3.3 政府有利于促进我国农业产业“簇群”形成的行为取向 |
7.3.4 产业“簇群”研究的竞争力分析模型 |
第八章 政府应对农产品国内需求和国际竞争者的姿态 |
8.1 我国农产品国内需求对竞争力的影响及政府姿态 |
8.1.1 我国农产品国内市场需求形态与竞争力的关系 |
8.1.2 政府有利于改善国内需求条件的行为 |
8.2 应对国际竞争者的政府策略之一——突破技术壁垒 |
8.2.1 技术壁垒的产生与功能 |
8.2.2 经济学视角的技术壁垒 |
8.2.3 我国农业遭遇到的技术壁垒 |
8.2.4 我国政府突破农业技术壁垒之方略 |
8.3 应对国际竞争者的政府策略之二——积极应对争端 |
8.3.1 农产品贸易争端的实况与特点 |
8.3.2 农产品国际贸易争端的起因 |
8.3.3 政府须积极处理争端保护我国农业竞争力 |
结束语:对中国农业竞争力模型的探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我国政府农村扶贫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创新之处 |
1.5 篇章安排 |
2. 关于贫困与政府反贫困的理论分析 |
2.1 贫困概念的界定 |
2.2 贫困发生的机理 |
2.3 政府在反贫困中的作用 |
3. 我国政府农村扶贫政策的历史演变及评价 |
3.1 我国政府农村扶贫政策的历史演变及取得的成就 |
3.2 我国农村贫困的基本现状 |
3.3 我国政府农村扶贫政策存在的问题 |
4. 我国政府农村扶贫开发投资机制与效果评价 |
4.1 我国政府农村扶贫投资计划介绍 |
4.2 我国政府农村扶贫投资所取得的效果评价 |
4.3 我国政府农村扶贫投资机制创新 |
5. 国外政府农村扶贫开发的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
5.1 国外政府农村扶贫开发的模式 |
5.2 国外政府农村扶贫开发的经验及启示 |
6. 新世纪推进我国政府农村扶贫开发进程的政策措施 |
6.1 21世纪我国政府农村扶贫面临的形势 |
6.2 21世纪我国政府农村扶贫需要解决的问题 |
6.3 21世纪推进我国政府农村扶贫进程的对策和思考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9)外资与江苏产业结构提升(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江苏产业结构的演变与现状 |
1.1 江苏产业结构的演变 |
1.1.1 计划经济时期江苏的产业结构 |
1.1.2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产业结构的变化 |
1.2 江苏产业结构现状 |
1.2.1 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 |
1.2.2 制造业中高新产业迅速发展 |
1.2.3 大部分服务业行业持续增长 |
1.2.4 产业集中度继续提高 |
1.3 江苏产业结构存在的缺陷 |
1.3.1 三次产业仍存在结构性偏差 |
1.3.2 产业内部结构有待优化,科技水平有待提高 |
1.3.3 经济集中度水平依然不高 |
1.3.4 区域发展不平衡继续加剧 |
2 利用外资与江苏产业结构的关系 |
2.1 江苏利用外资的发展历程 |
2.1.1 起步和奠定基础阶段(1978-1991年) |
2.1.2 快速发展和变动调整阶段(1992-2000年) |
2.1.3 恢复与迅猛增长阶段(2001年至今) |
2.2 江苏外资构成状况 |
2.2.1 外资在江苏的三次产业构成 |
2.2.2 外资在江苏的产业内部构成 |
2.2.3 外资在江苏的区域构成 |
2.2.4 外资在江苏的市场结构构成 |
2.3 外资对江苏产业结构的影响 |
2.3.1 外资与江苏产业结构的相关性分析 |
2.3.2 外资对江苏产业结构的正面影响 |
2.3.3 外资对江苏产业结构的负面影响 |
3 引进利用外资与产业结构提升的一般理论分析 |
3.1 影响产业结构转变的主要因素 |
3.1.1 需求与供给 |
3.1.2 经济发展状况 |
3.1.3 技术进步 |
3.1.4 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 |
3.1.5 政策环境 |
3.2 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 |
3.2.1 三次产业演进的规律 |
3.2.2 产业内部演进规律 |
3.3 外资对产业结构优化的效应分析 |
3.3.1 外资对产业结构效应的理论分析 |
3.3.2 外资对产业结构优化的正效应 |
3.3.3 外资对产业结构优化的负效应 |
4 利用外资提升与优化江苏产业结构的现实意义 |
4.1 提升与优化江苏产业结构的现实意义 |
4.1.1 合理科学的产业结构是一个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
4.1.2 江苏合理的产业结构对中国产业结构整体优化具有促进作用 |
4.1.3 合理科学的产业结构是江苏“两个率先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 |
4.1.4 合理科学的产业结构是江苏进一步扩大外资的刺激因素 |
4.2 利用外资是优化江苏产业结构的必由之路 |
4.2.1 外资是江苏经济增长最强劲的驱动力 |
4.2.2 国际直接投资趋势为江苏利用外资优化产业结构提供了机遇 |
5 利用外资提升与优化江苏产业结构的对策 |
5.1 采取调控措施,增强引资能力 |
5.1.1 改善投资环境,再造引资新优势 |
5.1.2 拓宽引资渠道,利用多种引资方式 |
5.1.3 积极吸引大型跨国公司投资 |
5.2 加强外资投向的产业引导,加速产业结构调整 |
5.2.1 努力增加外商对农业的投资 |
5.2.2 适度增加外商对基础产业的投资 |
5.2.3 稳步增加外商对重化工业的投资 |
5.2.4 注重增加外商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 |
5.2.5 大力增加外商对服务业的投资 |
5.3 加强外资投向的地区引导,促进区域经济协调 |
5.3.1 苏中苏北利用外资的制约因素 |
5.3.2 提高苏中苏北地区的引资能力 |
5.3.3 吸引外资参与江苏沿江开发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县域经济与民营经济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
1.1 问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
1.2 相关文献的回顾与评价 |
1.3 有关概念界定 |
1.3.1 县域经济 |
1.3.2 民营经济 |
第二章 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实证分析 |
2.1 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
2.2 县域经济发展类型 |
2.2.1 经济强县 |
2.2.2 农业强县 |
2.2.3 农业大县 |
2.2.4 农业弱县 |
2.3 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
2.3.1 苏南模式 |
2.3.2 温州模式 |
2.3.3 珠江模式 |
2.3.4 济源模式 |
2.3.5 晋城模式 |
2.3.6 义乌模式 |
2.3.7 农安模式 |
2.4 壮大县域经济是一个地区实现全面小康的战略选择 |
2.4.1 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地区的发展水平 |
2.4.2 县域经济的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 |
2.4.3 县域经济是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一支重要力量 |
2.5 县域经济发展经验 |
2.5.1 理清思路是关键 |
2.5.2 突出特色是前提 |
2.5.3 优化结构是重点 |
2.5.4 主攻民营是方向 |
第三章 民营经济发展的历程和特征 |
3.1 民营经济发展历程 |
3.1.1 萌芽阶段(1951年至1957年) |
3.1.2 徘徊阶段(1958年至1965年) |
3.1.3 复苏阶段(1966年至1977年) |
3.1.4 异军突起阶段(1978年至1991年) |
3.1.5 快速发展阶段(1992年至1996年) |
3.1.6 巩固提高阶段(1997年至今) |
3.2 民营经济主要特征 |
3.2.1 产权关系清晰 |
3.2.2 经营机制灵活 |
3.2.3 门类比较齐全 |
3.2.4 与“三农”联系紧密 |
第四章 民营经济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
4.1 民营经济的要素优势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生长素 |
4.2 民营经济是加快县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助推器 |
4.3 民营经济是缓解城乡就业压力的减压阀 |
4.4 民营经济是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中的排头兵 |
第五章 当前影响县域民营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对策 |
5.1 当前影响县域民营经济发展的深层次原因分析 |
5.1.1 政策扶持不到位 |
5.1.2 法律环境不宽松 |
5.1.3 管理制度不科学 |
5.1.4 发展动力小足 |
5.1.5 发展环境不理想 |
5.2 加快县域民营经济发展的对策 |
5.2.1 继续强化政策扶持 |
5.2.2 尽快改善法律环境 |
5.2.3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5.2.4 多方增强发展后劲 |
5.2.5 全力营造良好环境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勇当“龙头”唱主角——谈乡镇企业在农副产品加工业中的地位和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机制研究[D]. 翟绪军. 东北林业大学, 2011(10)
- [2]宜章县农产品加工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 谭敏. 湖南农业大学, 2008(09)
- [3]淮滨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D]. 周华东. 郑州大学, 2008(02)
- [4]衡阳市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D]. 陈恢清.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8(07)
- [5]资源枯竭型地区集聚产业培育与发展研究 ——以阜新地区为例[D]. 李乐.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07(07)
- [6]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机制与模式研究[D]. 陈志德. 东北师范大学, 2006(03)
- [7]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论波特“钻石”框架下政府行为与农业竞争力的提升[D]. 崔卫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05)
- [8]我国政府农村扶贫政策研究[D]. 段夫贵. 郑州大学, 2005(08)
- [9]外资与江苏产业结构提升[D]. 严淑娴. 南京理工大学, 2004(04)
- [10]县域经济与民营经济发展问题研究[D]. 阎中洋. 郑州大学, 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