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观赏植物的家庭栽培管理

冬季观赏植物的家庭栽培管理

一、冬季观赏植物的家庭栽培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王曼[1](2021)在《长沙县浔龙河紫薇专类园规划与设计》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发展,植物专类园研究不断兴起,高品质专类园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改善专类园景观品质,是现代园林发展一个方向。在我国,紫薇的栽培历史久,品种多,可观赏,适应强,易管理,应用广,紫薇专类园发展趋势良好,有丰富景观、弘扬文化、科研科普、种质资源保存等功能,并为绿化产业带来新发展。在这样前提下探讨紫薇专类园规划与设计就显得意义重大。通过浔龙河紫薇专类园规划与设计为例,借鉴相关案例经验,讨论相关概念理论,探析紫薇专类园规划与设计相关方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梳理国内外植物专类园、紫薇专类园的概念、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得出:紫薇专类园形成渊源为专类药圃,且经历各阶段发展远播国外,目前紫薇相关研究包括栽培、繁殖、选育、抗性研究、园林应用。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预测。以湖南邵阳双龙紫薇园、湖北襄阳中华紫薇园、湖南南岭植物园紫薇专类园、上海辰山植物园绣球专类园、贵州六盘水梅花山景区五个案例为借鉴,提炼出紫薇专类园规划与设计相关参考经验,包括理念定位、总体规划、植物配置、文化表达、紫薇艺术造型、紫薇后期维护、文创活动开展及运营管理等,为后期紫薇专类园规划与设计指明方向提供想法。归纳相关基础理论;梳理植物专类园的分类及设计要点;探讨紫薇专类园的特点,包括紫薇现有种质资源、景观效应、文化底蕴、适用类型、园林应用、功能作用等。依照植物专类共性与紫薇特性,总结紫薇专类园规划与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得出规划层面,包括环境分析、资源整合、主题定位、规划布局等方法;得出设计层面,包括山水地形、道路及铺装、植物造景、园建及小品、文化展示等方法的相关探讨。完成长沙县浔龙河紫薇专类园景观规划与设计。项目位于湖南省长沙县果园镇双河村,占地面积约12.6hm2,是近郊重要的景观节点。项目拟收集湖南地区适用的共6个紫薇种,包括使用了品种约50余种,种植约800余株,突出紫薇专类特色。项目设计实践包括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专项设计、节点扩初。并通过植物文化与地域文化的融入,总结营造具有植物文化观赏性及地域文化展示性结合的紫薇专类园的参考模式,并对论文理论的适用性进行论证。

林梦梦[2](2021)在《唐山植物园室外观赏植物调查与分析》文中提出植物是园林景观要素的主体,观赏植物在景观中的应用与搭配,左右着其景观效果。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观赏植物的应用与搭配则在景观观赏效果中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论文通过实地调研、文献查阅和综合分析等方式,对唐山植物园室外观赏植物的整体应用状况进行了植物科属分析、生活型分析、观赏特性分析,并选取12个植物配置的样地,对其观赏植物搭配、群落密度和郁闭度进行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经过调查,唐山植物园室外观赏植物共有490种,隶属于81个科,201个属。其中裸子植物有5个科,8个属,24种;被子植物有76个科,193个属,466种,没有发现蕨类植物。唐山植物园室外观花类植物有268种,观姿类植物203种,观叶类植物88种,观果类植物47种,观干类植物24种;有136种植物同时兼具两种及两种以上观赏特性;一共有常绿乔木19种,落叶乔木200种,常绿灌木17种,半常绿灌木4种,落叶灌木124种;攀缘植物17种;一二年生及多年生草本植物93种;水生植物10种;竹类6种。乔木/灌木为1.5:1,较为合理。在样地植物配置中,乡土树种运用较为普遍,常绿、落叶比和乔灌比,较为合理;彩色叶树和花灌木的应用较为常见。2.唐山植物园的观赏植物种类丰富,植物造景形式多样,手法精巧,模拟自然,与其它景观要素结合紧密。3.唐山植物园面积较大,部分区域植物管理较为粗放,观赏效果有待精化,建议加强肥、水及病虫害管理,及时修剪和整形。4.建议唐山植物园室外植物配置方面增加色彩树种,向彩化和香化的方向发展。调查数据显示,样地的郁闭度在27%-92%之间,郁闭度低的地块应增加植物数量,提高生态景观效果。

唐刚[3](2020)在《可食用景观植物在城市庭院绿化中的应用 ——以北碚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们经济收入提高,对生活品质和健康更加关注。城市住宅提档升级,绿化空间的增大,庭院绿化越来越受到居民推崇。可食景观兼具食用和绿化效果,生态、绿化、经济效益明显。为了系统科学城市庭院中的可食景观,本文以北碚区8个高档社区的庭院的为例,采用文献综述法、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理论设计和案列规划等,对城市庭院可食景观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主要获得如下结果:(1)从可食景观植物在城市庭院应用线上调查问卷结果分析来看,只要有种植绿化条件(空间)的家庭对私家庭院种植可食植物品种有强烈意愿,更关注可食植物的景观效果和安全性。并对可食植物种类有多元化需求,对蔬菜品种需求多于果树及其它品种。女性参与度显着高于男性。城市庭院可食景观应用的主要受限原因是栽培空间面积偏小,种植技术培训机会较少,种植效果较差,自信心不足。(2)通过对北碚区8个有绿化庭院空间小区实地调查,从调研结果来看,庭院可食景观绿化普遍存在缺乏专业规划设计、可食景观品种偏少、空间利用不科学、种植土壤选择随意、种植形式缺乏艺术美感等普遍问题。通过对问题的梳理总结,为城市庭院可食景观的设计原则和方法提供了实践依据。(3)本研究提出了低碳绿色生态可持续的庭院可食景观设计理念。归纳出庭院可食景观的可食性、地域适应性、生态性、可持续性、生物多样性、景观艺术性、参与互动性等多个设计原则。归纳了篱架式、棚架式、花境式、花坛式、一米菜园式、盆栽式等多种可食景观打造模式。对可食景观品种选择、茬口设计、间套种技术利用、种植槽技术等可食植物关键种植技术进行了详细论述。并就家庭餐厨垃圾发酵、园林废弃物、鱼菜共生等变废为宝、循环利用的技术进行阐述。为整个可食植物在城市庭院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4)利用庭院可食景观理论和方法对北碚区一小区住户楼顶进行了实操设计,根据客户需求和喜好,结合规划区的自然气候特点,提出了“两园”、“两廊”、“一系统”的功能分区布局,对每个分区进行了技术性描述,并提出了具体的可食品种名录。

吴灏然[4](2021)在《专类花园类型及其植物景观营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当前“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建设的大背景下,花园植物的应用、专类花园的推广极为迫切。国内对于观赏价值显着的专类花园尚缺少系统研究,故本文研究梳理国内外文献资料中的专类花园起源与发展,明确专类花园的定义并总结归纳其类型范围。通过对国内外专类花园案例相关图文资料搜集和实地踏查,研究专类花园植物造景的设计要点和配置手法,以期为我国专类花园营建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系统梳理专类花园历史发展脉络,明确专类花园发展渊源和相关概念为:1)专类花园中西方雏形都源自实用性的专类植物栽培;2)以植物和植物科学知识展示为主的传统专类园受到当代主流审美的影响,以满足人们日益精致的观赏需求和使用需求为首位,拓展为类型多元、主题创新的花园类型,即专类花园;3)专类花园植物景观具有鲜明的主题性、地域性和功能性,对于设计和营建当代中国花园具有借鉴意义。(2)基于国内外文献专类花园相关资料分析,概述专类花园植物造景手法,并以植物学特征、园艺学特征、经济学特征、生态学特征、社会学特征5大主题特征为划分依据,提出体现植物亲缘关系、植物生境条件、植物观赏特性、植物特定使用价值、植物生态功能、针对特定人群、具有特殊社会意义和人文历史内涵的8大专类花园类型。(3)从植物景观的组成元素、植物个体的美学特征、植物空间构成形式、植物景观的意境表达4个方面,系统分析专类花园植物造景手法,提出专类花园植物景观的主题导向,即采取多样造景手法烘托主题,以骨干植物支撑空间结构、主题植物表达空间意境、填充植物丰富空间细节,并运用相关构图原则和植物组团设计手法,创造多样空间体验。(4)对国内外专类花园典型案例进植物景观分析,研究每一类别的专类花园植物造景设计手法,并结合10个专类花园实地调研成果分析国内专类花园建设现状:1)以植物学特征、园艺学特征、经济学特征为主题的专类花园运用最为广泛;2)形成以乔灌木为骨干,多年生草本为主体,一二年生草花为填充的植物造景模式;3)植物品种丰富度不够,植物景观多样性欠缺;4)设计理念重艺术而轻生态;5)建设水平与养护水平参差不齐。(5)通过自闭症儿童康复专类花园实践探索,从患儿心理特点和情感需求出发,探讨康复专类花园的空间构建、植物组合等设计方法,于实践中总结专类花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手法,并提出专类花园植物造景手法的重要意义。(6)根据沪杭地区植物的生态适应性和可利用的花卉资源,推荐在沪杭地区营建岩石园、观赏草园、可食花园等不同类型的专类花园植物材料共317种(含品种)。

黄郎[5](2020)在《贵州野生木本观赏植物分布格局及其城市应用区域规划研究》文中指出贵州省拥有极为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但目前对于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研究较为薄弱。为掌握贵州省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的种类组成、观赏特性、生态地理分布和蕴藏量,摸清其物种格局并分析不同地区气候条件对贵州城市绿化树种影响的差异性,本文通过野外调查和资料整理,以定性结合定量的方法筛选出开发利用潜力较大的种类,并基于Arc GIS软件对其进行园林绿化区域规划。研究结果表明:(1)贵州省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野生维管木本植物797种,占贵州省维管束植物科的9.95%,隶属于106科288属,科属数量分别占贵州维管束植物总科属数量的42.06%与16.17%;优势科有23科,优势属有10属,其中裸子植物8科17属30种,双子叶植物94科257属736种,单子叶植物4科14属31种,并涵盖了乔灌藤三类生活型的植物,以乔木型居多,灌木次之,木质藤本最少。观赏用途上48.06%的物种可以用于观花,且观花特性多样,以白色系为主,红色系及黄色系次之,最少的为蓝紫色系花卉;观花期主要集中在春季;花径在1-3cm的观花植物居多,其次是3-5cm、>5cm两类,花相类型以星散花相、团簇花相与线条花相较为主。观叶植物相对观花类较少,观形植物与攀援植物为包含物种数最少的类型,竹类共有18种。从园林用途上看,最丰富的的一类为花灌木类,其次为独赏树、庭荫树类,盆栽及造型类、行道树、防护树、木质藤本类、植篱类相对较少,最少的为地被类与室内装饰类。(2)在水平分布上,贵阳市、黔南州以及铜仁印江、江口等地所含野生木本观赏植物最多,其次为黔东南州南部、黔西南州南部、遵义西北部等地区;物种丰富度较低的地方如六枝特区、普安、晴隆、镇远、三穗等地,仅有不到60种;主要表现为在原生性较好的区域以及保护区所在区域物种丰富度较高。基于海拔尺度的垂直分布上,物种丰富度增长趋势呈现为单峰状态,在海拔500~1500m区间段内物种丰富度最高。总的来看,基于海拔尺度的垂直分布上呈现出垂直差异高于水平差异的特点,以及喜热物种偏南和耐寒物种偏北的变化趋势。(3)本着遵循自然规律、地带性与非地带性相结合、以城市绿化建设为导向、综合性和主导因素相结合的原则,以1月平均气温及行政区划为Ⅰ级指标,年平均气温、1月平均最低温、7月平均气温作为辅助指标;降雨量、1月极端低温、7月平均最高温、日平均气温≥10℃的日数、日平均气温≥10℃期间的积温以及贵州省植被区划作为Ⅱ级指标,以基于DEM的多元线性回归+残差内插法为操作方法,Arc GIS软件为制图基础,将贵州省园林绿化区域划分为8个区,分别为:黔西南、黔南温热极湿润园林绿化区(Ⅰ区)、赤水温热湿润园林绿化区(Ⅱ区)、黔南、黔东南温暖极湿润园林绿化区(Ⅲ区)、黔西南温暖极湿润园林绿化区(Ⅳ区)、黔东、黔东南温和极湿润园林绿化区(Ⅴ区)、黔中、黔北温和湿润园林绿化区(Ⅵ区)、黔西温凉湿润园林绿化区(Ⅶ区)、威宁、赫章寒冷湿润园林绿化区(Ⅷ区)。(4)通过层次分析法(AHP)对797种贵州省野生木本观赏植物综合评价并进行分级,得出观赏价值较高、抗性较好的一级观赏植物(>4)有28种;二级观赏植物(3.6~4)122种,综合价值稍低于一级但可作为资源开发的坚实后备资源;三级(3.2~3.6)、四级(<3.2)各有398种、249种,部分物种虽具有较高观赏价值,但因资源少或适应性较差等问题而列入此类,不建议大规模开发。根据所有植物的综合得分情况,将开发应用潜力评价等级为一级与二级(评分>3.6)的植物列为开发潜力较大的对象,并将其进行城市应用区域规划得出:园林绿化区Ⅲ区与Ⅵ区观赏植物数量为最丰富的地区,高达129种与127种,其次为Ⅰ区、Ⅴ区、Ⅶ区,各有109种、96种、82种,最少的区域为Ⅳ区、Ⅱ区、Ⅷ区,分别有44种、40种、28种;总的表现为Ⅲ区>Ⅵ区>Ⅰ区>Ⅴ区>Ⅶ区>Ⅳ区>Ⅱ区>Ⅷ区。

邢云龙[6](2020)在《明代北京花卉游赏及文学书写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古代文人游赏花卉及其文学书写传统由来已久,人们在培育、艺植、观赏与题咏花卉的过程中,与花卉结下了“深挚的友谊”并联结上“情感的共鸣”。有明一代,花卉园艺与园林活动兴起发展,游赏之风渐行、花卉文学书写繁盛,人们对于花卉的外在形象与内在意蕴有了更进一步地感知与了解,檃括继承并深化了以往的审美经验和体认能力,花卉植物的生活实用、审美观赏与文学艺术等价值在相应领域内重新得到了抉发利用和创新发展。本课题结合了历史时间(明代)和区域空间(北京)两个考量因素,从文学与文化层面出发,宽领域、多维度地综合考察明代北京文人游赏花卉及其文学书写相关情况。第一章:明代的花卉园艺与游赏之风。首先,明代前期花卉园艺的发展在经历元代沉寂之后有所承继与突破,明代中后期更是获得重大进展,具体表现在:花卉资源分布及区域性特征较为明显;花卉栽培技术的综合提高和花卉种类、品种的增加;花卉商品基地出现与市场贸易的兴起;园艺理论系统科学化并涌现大量花卉文献专着。其次,明代前期受政治环境约束和国家政策管控等因素的影响,社会风气和审美风尚相对保守,花卉园艺发展举步维艰。大概从明宪宗成化时期、明孝宗弘治时期以后,明初以来的这种淳朴保守的社会风尚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最后,北京花卉游赏之风的直接影响,不仅促进了明代中后期北京花卉业的发展以及相应推动了花卉文学书写的繁盛,同时也浸染改变了其他一些社会习尚。第二章:花卉作为“媒介”与明代北京文人生活及其文学创作。首先,花卉与明代北京文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种种密切联系,具体而微地表现为人们热衷于种花、养花、插花、赏花、赐花、簪花、餐花、赠花、写花、咏花与绘花等,花卉兼具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双重属性而成为京师文人士大夫寄寓闲适生活、表达高雅情趣的重要载体。其次,明代北京文人的“恋花情结”与爱花原因,二者实则共同构成了花卉游赏“同质异构”关系的两部分。最后,作为政治和文化中心的北京,围绕花卉植物进行的园艺园林活动、社会生活习尚和文化艺术领域等渐趋繁盛,正是这一地区文人士大夫的踵继活跃,从而促成花卉文学书写的繁盛局面。第三章:明代北京的观花植物资源及其游赏活动。首先,明代北京用于观赏和美化的花卉,主要有木本花卉毛茛科的牡丹、草本花卉毛茛科的芍药、草本花卉菊科的菊花、木本花卉蔷薇科的杏花和梅花以及其他一些观花植物。其次,明代北京地区游赏活动的诸多案例及其背后具体的“游赏模式”,大致分为雅集结社赏花、岁时节令赏花、园林寺观赏花等三种形式。然后,通过对这些游赏活动的微观剔抉,可以大体窥见其场所分布和空间布局。最后,明代北京观花植物资源与游赏活动的相关特点,具体表现在:观花植物资源较为丰富且种类多样;游赏主体广泛且游赏活动场所集中;游赏活动及其季节性特征较为显着。第四章:明代北京文人游赏花卉及其文学书写的实际典型案例,这也是本文的重要主体部分。首先,明代北京文人游赏花卉的阶段规律和主要特点,主要分为前后两个阶段时期及其相关主要特点:洪武至天顺时期——政治范畴赏花赋诗空间;成化时期及以后——私人生活赏花题咏范围。其次,蠡测整理出明代北京园林发展情况,结合各个园林的主要花卉景观分布情况和特点进行援引介绍,以期进一步重点探讨明代北京园林中文人的赏花交游及文学创作。再次,以明代北京为例来探讨瓶花与盆景鉴赏的时代风尚及其相关文学表现,纵向将其置于古代瓶花与盆景的发展历史进程中而大致了解其发展脉络,横向考察北京地区瓶花与盆景的相关发展情况(乃至与其他地区进行综合比照),并以袁宏道《瓶史》的创作环境及其内容为中心,稽考明代北京瓶花鉴赏风尚的典型时代特征。最后,选取“玉堂文人群体”“茶陵派群体”和吴中士人等三个主要群体在京赏花赋诗为个案考察对象,对明代北京赏花活动及文学书写进行相应的细致微观考察,来解构京师世风及文化内涵下的馆阁翰苑与郎署及其文人士大夫文学传统,管窥赏花的不同场景及其游赏主体的多重身份结构和心态,“以点带面”揭示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情趣与风尚以及相应的文学表现等,并深入挖掘其背后的多维度意义。

康琦[7](2019)在《基于园记文献的两宋私家园林造园风格及其流变研究》文中提出两宋山水画风格发生了嬗变,本文希望通过对两宋私家园林园记文献的解析,对园记中的私园造园风格进行系统研究,解答与绘画关系密切的私家园林造园风格是否也发生了转变。为此本文通过查阅《全宋文》和国图中华基本古籍库,共收集两宋私家园林记400篇,并针对所收集到的园记文献运用科学的拆分比较、归纳总结、统计对比、精选等方法,同时结合其它园林文献和少量的考古资料、园林遗迹作为旁证,总结出两宋私园造园风格概貌,并发现其具有共性,同时也存在明显的流变现象。进而通过综合考察两宋之前私家园林的发展历史、两宋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变迁,尝试性地剖析了两宋私家园林造园风格流变的动因。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初步勾勒两宋私家园林造园风格概貌。具体包括:①营建背景:两宋巴蜀地区私园持续兴盛;选址类型与明代计成在《园冶》中所总结出的六种一致;园主身份有五类,其中士人始终是造园主力;造园目的有五类,以寄意林泉为营建初衷者最多。②造园要素理法总结:山石造景理法有筑室见山、因山构室、人工掇山三种;水景利用,或借景自然或人力造设;建筑布局中平舒点缀型始终占主导地位,建筑类型中亭、堂的使用最为普遍,多建台与楼阁也是一大特色;园林观赏植物尤以松竹柏与观花植物为盛,种植方式以品别种列为主。③园林空间组构类型有广水无山、高台(亭)临水、背山面水或临水面山、两山间水、峰间萦涧、以建筑、植物为主六种类型,应用贯穿两宋始末。④园林生活精彩纷呈,主要包含个人栖居、宴宾交游、家族团聚三类;“隐”与“乐”则为两宋私园的核心思想内蕴。(2)研究发现两宋私园造园风格具有共性,同时确实存在明显的流变现象,且认为该流变是一种持续的渐变而非两宋之际的突变。具体表现为:①营建背景流变:造园高峰从北宋末年转为南宋开朝;造园重兴区域由中原转向江南;南宋私园选址城市地的数量明显减少,山林地、村庄地和江湖地明显增加;宗室贵族营园的比例增多;兴教后世、观物明理的私园比例上升。②造园要素理法流变:南宋私园筑室见山理法应用明显增多,更加注重对石头的应用,掇山能主之人也由文人主导变为山匠参与;城市私园造设水景的比例极大地提高,且愈发注重对动态水景的欣赏;因高就下进行建筑布局的私园比例上升,船形建筑与藏书楼阁的应用也在北宋后期逐渐增多;观花植物的应用愈发兴盛,植物象征意义也进一步理性深化,杂艺散植的种植方式应用也略有增多。③“两山间水”成为北宋私园新辟的主流空间组构类型,“峰间萦涧”则在南宋得到极大地发展,并对后世园林影响深远。④南宋私园中妓乐百戏和教习子弟的园林活动增多;隐逸思想始终与社会环境联动变化,“三乐”中的名教之乐上升为两宋社会的普世价值,观物之乐则为宋代新见。(3)结合其他学科知识,尝试性地剖析了两宋私家园林造园风格流变的动因。①两宋以前的园林实践与园林思想均对两宋私园风格产生影响,其中尤以中唐以降所确立的“中隐”思想和“壶中天地”空间指导原则为最。②两宋地理环境资源的嬗变对造园风格的流变产生了直接的影响。③两宋的文官政治国策、士人党争、权相政治、对外军事失利对造园主体士人心态影响甚大,进而影响了整体造园风格的形成;同时理学思想、土地制度、商品经济与城市变革和其他类型的文化艺术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两宋私园造园风格的形成与流变。

毛致异[8](2019)在《城郊休闲农庄植物景观提质改造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休闲农庄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种新型农村社会生产组织形式。但我国休闲农庄在快速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其中许多城郊休闲农庄在建设中都缺少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理论指导,特别对城郊休闲农庄中植物景观设计的理论研究更加缺乏。基于此,笔者通过对长沙城郊地区数十家休闲农庄植物景观的实地调研,结合相关理论知识的指导,旨在探索城郊休闲农庄植物景观提质改造设计的基本方法,为未来相关设计提供借鉴和指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查阅文献,总结分析国内外有关休闲农庄和植物景观设计的理论研究成果,明确了休闲农庄、植物景观设计的理论定义及其二者相互关系。在相关学科理论的指导下,提出了城郊休闲农庄植物景观设计的目标和原则。(2)通过对长沙城郊数十家休闲农庄的实地调研及游客意愿问卷调查。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明确了游客对城郊休闲农庄植物景观营造的意愿情况。结合实地调研,整理了长沙城郊休闲农庄常见的植物种类,总结出了城郊休闲农庄植物景观设计存在的诸多问题:缺乏对青少年自然教育的作用;地域文化特色缺失;缺乏对不同功能区不同人群需求的考虑;对不同功能区之间空间关系的认知不足;缺少空间层次感;季节局限性太强;后期养护管理匮乏;产业化发展力度不足等。以此提出相应的提质改造建议。(3)根据实地调查结果的分析,结合城郊休闲农庄植物景观设计相关指导理论。从植物选择、配置方式、艺术美学创造、文化价值体现、后期养护管理、产业结构模式、青少年的自然教育等七个角度提出了城郊休闲农庄植物景观提质改造设计方法。结合青少年自然教育的不同需求,还探讨了城郊不同地理环境中休闲农庄植物景观和城郊休闲农庄不同功能区中植物景观提质改造设计的方法。(4)运用本文总结的植物景观提质改造方法,对长沙市龙溪湖休闲农庄植物景观进行提质改造。通过具体实例,论证了理论与方法的可行性,为日后城郊休闲农庄植物景观提质改造设计提供了参考。良好的植物景观设计有助于城郊休闲农庄的提质和发展,而休闲农庄的发展符合国家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乡村振兴则是利国利民的伟大事业。

刘丽[9](2019)在《盆栽荷花评价及栽培措施对其形态生理特征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荷花为莲科(Nelumbonaceae)莲属(Nelumbo)的多年生挺水植物,应用广泛,但目前市场上缺乏优良的盆栽荷花品种,相关品种评价尚无,栽培技术尤其是对栽培基质类型选择、施肥等关键环节研究不足。为评选出适宜市场化的优良盆栽荷花品种,明确不同栽培措施对盆栽荷花的影响,本文通过问卷对盆栽荷花市场展开调查,并运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法)建立品种综合评价体系,选出优良的盆栽荷花品种,探讨过量施肥及土壤添加生物炭对盆栽荷花形态和生理特征的影响,结果如下:(1)通过2524份问卷对盆栽荷花市场及消费潜力进行了调查,发现我国盆栽荷花市场潜力巨大,但存在优良品种匮乏、高效栽培及管理技术缺乏等市场问题。人们喜欢的盆栽荷花花色为复色、粉色和白色花;花型单瓣、半重瓣和重瓣;开花姿态为碗状;有清香味;莲蓬为倒圆锥形和碗形;注重花期长及品种质量。购买时,荷花小苗的价格以1020元为宜,栽植好的成品以3050元为宜;有栽培经验的人更愿意购买种藕、小苗或莲子,无经验者想直接购买栽植好的成品。(2)通过AHP法建立盆栽荷花品种综合评价体系对102个品种进行评价:观花特性和栽培特性是影响盆栽荷花品种市场的重要因素,花叶高度比、开花颜色、品种适应性和抗病虫性也很重要。专家更偏好中型、重瓣品种,而大众更偏好小型、单瓣品种。综合选出了‘大师’、‘骄阳’、‘新枇杷橙’、‘白菊花’等19个优良的盆栽荷花品种。(3)对盆栽荷花品种‘金陵女神’过量施用花多多复合肥12号15-20-25,植株的观赏性状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成熟叶和幼叶的肥害表现不同;花外被变褐干枯,花朵开放程度变小;轻微过量施肥对植株长势影响不大,中度和重度过量施肥导致叶片厚度、株高随着胁迫程度加重而下降。生理表现为叶水势下降,叶质膜透性增加,丙二醛(MDA)含量先上升后下降,脯氨酸(Pro)持续累积,植物叶绿素含量下降,光合作用受抑制。(4)将山核桃生物炭添加至荷花品种‘红丝绢’的栽培土壤中,栽培溶液的pH值和EC值随加炭比例增加而增加;立叶出水、现蕾和始花期提前,花期延长,加炭5%和10%的花期最长;地上部分的形态指标和地下部分的膨大藕节长度、侧藕数量及种藕鲜重增加;加炭10%的植株长势最好,加炭15%的植株前期长势好,但后期长势欠佳;添加生物炭提高了植株的相对叶绿素含量,并增强了光合作用,加炭比例为5%和10%的光合作用最强;加炭10%的种藕N含量最高,加炭15%的种藕P、K含量最高。

邹云[10](2019)在《海棠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的制定》文中指出海棠是蔷薇科(Rosaceae)苹果属(Malus Mill.)观赏植物,是我国的传统名花,具有非常高的园林观赏价值,是不可多得的四季皆有观赏价值的木本植物。我国是苹果属植物重要的基因分布中心之一,有丰富的海棠种质资源。2014年,北京市植物园被国际园艺学会栽培植物命名法规委员会认定为海棠栽培品种的国际登录权威,2017年北京市海棠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入选我国第二批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海棠种质资源及其相关科研和产业的重要性日益显着,然而目前我国缺乏海棠种质资源相关的标准化技术规范,上述单位数据和信息管理工作无法有效开展,海棠相关的科研和产业发展无法有效进行规范化管控和发展,因此海棠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的制定势在必行。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为现有的植物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等技术规范文件的研究和总结、海棠种质资源信息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两部分。现有的技术规范文件研究意在找出现有技术规范和相关法规文件的制定方法和不足,以根据海棠的特色编写海棠种质资源的技术规范;海棠种质资源信息数据研究的部分意在全面了解海棠的信息,为海棠种质资源描述规范的编写提供具体依据。本论文的研究结果如下:1、现有的植物技术规范和法规文件主要以农林作物为对象,缺少针对观赏植物特性的描述部分,本研究在海棠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的编写中针对海棠的观赏特性增加了与观赏特性相关的描述内容;2、对海棠种质资源的信息展开了全面调查,为海棠种质资源描述中的具体描述和分级提供了详实的依据;3、编写制定了《海棠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本论文的研究为国内首例观赏植物的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制定的研究,依据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的规定,能将海棠种质资源信息直接转化为数据库内容。该研究为国际海棠登录中心和国家海棠林木种质资源库的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撑。

二、冬季观赏植物的家庭栽培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冬季观赏植物的家庭栽培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长沙县浔龙河紫薇专类园规划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目的
        1.2.2 意义
    1.3 相关概念
        1.3.1 植物专类园
        1.3.2 紫薇专类园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植物专类园
        1.4.2 紫薇
        1.4.3 小结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1.6 技术路线
2 案例借鉴
    2.1 湖南·邵阳双龙紫薇园
        2.1.1 案例概况
        2.1.2 案例特色
        2.1.3 启示借鉴
    2.2 湖北·襄阳中华紫薇园
        2.2.1 案例概况
        2.2.2 案例特色
        2.2.3 启示借鉴
    2.3 湖南·南岭植物园紫薇专类园
        2.3.1 案例概况
        2.3.2 案例特色
        2.3.3 启示借鉴
    2.4 上海·辰山植物园绣球专类园
        2.4.1 案例概况
        2.4.2 案例特色
        2.4.3 启示借鉴
    2.5 贵州·六盘水梅花山景区
        2.5.1 案例概况
        2.5.2 案例特色
        2.5.3 启示借鉴
    2.6 小结
3 紫薇专类园规划与设计相关理论及方法探讨
    3.1 相关基础理论
        3.1.1 园林美学
        3.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3.1.3 植物群落学
        3.1.4 符号学美学
    3.2 植物专类园分类及设计要点
        3.2.1 分类
        3.2.2 设计要点
    3.3 紫薇专类园的特点
        3.3.1 丰富的种质资源
        3.3.2 独特的景观效果
        3.3.3 深厚的文化底蕴
        3.3.4 多样的应用方式
        3.3.5 多种的园林应用
        3.3.6 广泛的功能作用
    3.4 紫薇专类园规划与设计方法
        3.4.1 规划层面
        3.4.2 设计层面
    3.5 小结
4 长沙县浔龙河紫薇专类园规划与设计
    4.1 项目概况
        4.1.1 基础条件
        4.1.2 场地现状
    4.2 设计总则
        4.2.1 设计依据
        4.2.2 设计原则
        4.2.3 设计定位
        4.2.4 设计目标
    4.3 总体规划
        4.3.1 景观结构与功能分区
        4.3.2 平面布局
    4.4 分区规划
        4.4.1 入口管理区
        4.4.2 生产科普区
        4.4.3 文化展示区
        4.4.4 紫薇品种区
        4.4.5 自然休闲区
    4.5 专项设计
        4.5.1 山水地形
        4.5.2 道路交通
        4.5.3 园建及小品
        4.5.4 市政工程
        4.5.5 植物景观规划
        4.5.6 文化体现
    4.6 重要节点设计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紫薇品种分类表格
附录B 主要节点初步设计图纸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2)唐山植物园室外观赏植物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植物园概念及其特性
    1.2 国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观赏植物的应用
        1.2.2 国外观赏植物在植物园中的应用
        1.2.3 国外观赏植物与植物园发展的关系
    1.3 国内研究进展
        1.3.1 国内观赏植物的应用
        1.3.2 国内观赏植物在植物园中的应用
        1.3.3 国内观赏植物与植物园发展的关系
    1.4 研究场地——唐山植物园概况
        1.4.1 唐山植物园的来由
        1.4.2 地理位置
        1.4.3 气候与土壤水文条件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1 研究内容
        2.1.2 研究方法
    2.2 调查样地选择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唐山植物园室外观赏植物整体分析
        3.1.1 观赏植物调查科属分析
        3.1.2 观赏植物生活型分析
        3.1.3 观赏植物观赏特性分析
    3.2 对所选样地中观赏植物应用分析
        3.2.1 纯植物材料的绿地植物配置
        3.2.2 结合园路的绿地植物配置
        3.2.3 结合建筑的绿地植物配置
        3.2.4 结合园林小品的植物配置
        3.2.5 结合水体的绿地植物配置
    3.3 植物群落密度分析
    3.4 植物群落郁闭度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存在问题
        4.1.1 病虫害问题
        4.1.2 植物修剪问题
        4.1.3 植物密度问题
        4.1.4 土壤及肥水管理问题
    4.2 优化建议
        4.2.1 病虫害防治管理
        4.2.2 施肥管理
        4.2.3 观赏植物修剪管理
        4.2.4 观赏植物更换、补栽管理
    4.3 优化措施的必要性
    4.4 优化建议的可行性
    4.5 本研究的特点
    4.6 本研究的不足及建议
    4.7 唐山植物园植物配置的发展趋势
        4.7.1 增强各专类园之间的联系
        4.7.2 由绿化到香化、彩化发展
        4.7.3 由艺术性到艺术性生态性结合
        4.7.4 适地适树,合理搭配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可食用景观植物在城市庭院绿化中的应用 ——以北碚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可食用景观在城市庭院应用研究进展
第2章 研究内容及方法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方法
    2.3 研究技术路线
第3章 研究结果及分析
    3.1 可食景观在城市庭院应用线上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3.2 基于可食景观庭院现状实地调查及问题分析
    3.3 可食景观在城市庭院绿化设计理念
    3.4 可食景观庭院设计依据
    3.5 可食景观植物种植模式设计
    3.6 可食景观植物城市庭院设计关键技术
    3.7 可食庭院景观设计实例
第4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2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专类花园类型及其植物景观营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
2 专类花园相关概念及辨析
    2.1 花园探析
        2.1.1 花园起源与发展
        2.1.2 花园概念
    2.2 专类花园探析
        2.2.1 专类花园起源与发展
        2.2.2 专类花园概念
        2.2.3 专类花园植物元素概念
    2.3 相关概念辨析
        2.3.1 专类园
        2.3.2 专类花园与专类园的比较
    2.4 专类花园植物造景国内外研究分析与提炼
        2.4.1 国内专类花园植物造景研究概述
        2.4.2 国外专类花园植物造景研究概述
    2.5 本章小结
3 专类花园植物景观案例分析
    3.1 调研方法
        3.1.1 调研对象
        3.1.2 调研方法
    3.2 体现植物亲缘关系的专类花园
        3.2.1 景观特征
        3.2.2 案例分析
        3.2.2.1 观赏草园(Grass Garden)
        3.2.2.2 植物造景分析
    3.3 体现植物生境条件的专类花园
        3.3.1 景观特征
        3.3.2 案例分析
        3.3.2.1 岩石花园(Rock Garden)
        3.3.2.2 植物造景分析
    3.4 突出植物观赏特性的专类花园
        3.4.1 景观特征
        3.4.2 案例分析
        3.4.2.1 草花园(Flower Garden)
        3.4.2.2 植物造景分析
    3.5 突出植物使用价值的专类花园
        3.5.1 景观特征
        3.5.2 案例分析
        3.5.2.1 可食花园(Edible Garden)
        3.5.2.2 植物造景分析
    3.6 突出植物生态功能的专类花园
        3.6.1 景观特征
        3.6.2 案例分析
        3.6.2.1 蝴蝶花园(Butterfly Garden)
        3.6.2.2 植物造景分析
    3.7 针对特定人群的专类花园
        3.7.1 景观特征
        3.7.2 案例分析
        3.7.2.1 盲人花园(Garden For The Blind)
        3.7.2.2 植物造景分析
    3.8 体现特殊社会意义的专类花园
        3.8.1 景观特征
        3.8.2 案例分析
        3.8.2.1 纪念花园(Memorial Garden)
        3.8.2.2 植物造景分析
    3.9 彰显人文艺术内涵的专类花园
        3.9.1 景观特征
        3.9.2 案例分析
        3.9.2.1 艺术型花园(Art Garden)
        3.9.2.2 植物造景分析
    3.10 本章小结
4 专类花园植物景观设计与营造手法
    4.1 植物景观的组成元素
        4.1.1 基于生活型的花园植物分类
        4.1.2 基于景观空间结构的花园植物分类
    4.2 植物个体美学特征
        4.2.1 花园植物的视觉特征
        4.2.2 花园植物的其他特征
        4.2.3 视觉构图设计运用要点
        4.2.3.1 构图原则
        4.2.3.2 植物组团的设计手法
    4.3 专类花园植物景观空间构成
        4.3.1 花园植物的空间特征
        4.3.2 空间的组合形式
        4.3.2.1 单体空间的特征
        4.3.2.2 空间布局要点
        4.3.2.3 空间序列排布
    4.4 专类花园植物景观的文化属性
        4.4.1 审美意境的生成
        4.4.2 专类花园植物材料选择
    4.5 小结
5 专类花园植物造景实践探索
    5.1 自闭症儿童康复花园
        5.1.1 前期分析
        5.1.2 规划设想
        5.1.3 概念方案
        5.1.4 分区设计
        5.1.5 植物造景设计
    5.2 浙沪专类花园植物推荐表
6 结语
    6.1 结论
    6.2 创新之处
    6.3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5)贵州野生木本观赏植物分布格局及其城市应用区域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立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研究进展
        1.2.2 园林植物区域规划研究进展
    1.3 目的意义
    1.4 研究区概况
        1.4.1 地理位置
        1.4.2 气候条件
第2章 物种多样性与分布格局
    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2.1.1 野生木本观赏植物名录的确定
        2.1.2 多样性格局的构建
    2.2 物种组成多样性
        2.2.1 物种组成概况
        2.2.2 生活型分析
        2.2.3 科属区系成分分析
    2.3 分布格局多样性
        2.3.1 水平分布格局
        2.3.2 垂直分布格局
    2.4 观赏特性多样性
        2.4.1 观赏用途多样性
        2.4.2 木本花卉多样性
    2.5 园林用途多样性
第3章 资源开发应用潜力评价
    3.1 开发利用潜力评价体系的建立
        3.1.1 构建综合评价体系
        3.1.2 评分标准
    3.2 评价结果
        3.2.1 各指标总权重值确定
        3.2.2 综合评分及等级划分
        3.2.3 综合评价结果
第4章 基于气候因子的贵州省园林植物应用区域规划
    4.1 区划原则
        4.1.1 遵循自然规律、地带性与非地带性相结合的原则
        4.1.2 以城市绿化建设为导向
        4.1.3 综合性和主导因素相结合的原则
    4.2 区划指标
        4.2.1 绿化区划分指标
        4.2.2 温度带划分指标
        4.2.3 干湿区划分指标
    4.3 区划方法
        4.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4.3.2 基于DEM的多元线性回归+残差内插法(混合插值法)
    4.4 区划结果
        4.4.1 气候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特征
        4.4.2 温度带区划
        4.4.3 干湿区区划
        4.4.4 绿化区划
    4.5 园林绿化区物种组成及开发利用分析
        4.5.1 总体物种组成
        4.5.2 可优先开发利用物种组成
        4.5.3 各区物种组成及开发利用分析
第5章 结论与讨论
    5.1 主要结论
    5.2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Ⅰ 研究生期间科研情况
附录 Ⅱ 贵州省野生木本观赏植物名录
附录 Ⅲ 贵州省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评价分值统计表
附录 Ⅳ 贵州省部分野生木本观赏植物图片赏析

(6)明代北京花卉游赏及文学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写作缘起和学术意义
    第二节 学术回顾及研究现状
    第三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思路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特色
第一章 明代的花卉园艺与游赏之风
    第一节 明代花卉园艺的发展进程与特点
    第二节 审美风气嬗变与游赏之风的兴起
        一、明代前期社会审美风尚相对保守及其时代文化背景
        二、明代中后期审美风尚的骤变和北京游赏之风的兴起
    第三节 北京花卉园艺及游赏之风的影响
第二章 花卉与明代北京文人生活及其文学创作
    第一节 花卉与明代北京文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
        一、种花、养花、插花与赏花
        二、赐花、簪花、餐花与赠花
        三、写花、绘花与咏花
    第二节 明代北京文人的“恋花情结”与爱花原因
    第三节 明代北京花卉文学书写的繁盛状况及其代表意义
第三章 明代北京的观花植物资源及其游赏活动
    第一节 明代北京主要用于观赏和美化的花卉
        一、国花长作野蔬看:牡丹
        二、百千新艳一时开:芍药
        三、秋林无日不黄花:菊花
        四、红杏株株间绿杨:杏花
        五、暗香浮室胜芝兰:梅花
        六、花开花落如红雪:其他
    第二节 明代北京主要的花卉游赏活动
        一、雅集结社赏花
        二、岁时节令赏花
        三、园林寺观赏花
    第三节 游赏活动的场所分布及空间布局
    第四节 明代北京观花植物资源与游赏活动的特点
        一、观花植物资源较为丰富且种类多样
        二、游赏主体广泛且游赏活动场所集中
        三、游赏活动及其季节性特征较为显着
第四章 明代北京文人游赏花卉及其文学创作
    第一节 明代北京文人游赏花卉的阶段规律和主要特点
        一、前期:洪武至天顺时期——政治范畴赏花赋诗空间
        二、后期:成化时期及以后——私人生活赏花题咏范围
    第二节 花卉与明代北京园林景观及文人创作
        一、明代北京园林中的花卉介绍
        二、北京园林中文人的赏花交游及文学创作
    第三节 明代北京赏花风尚特征及文学书写的时代表现
        一、明以前瓶花与盆景鉴赏风尚的历史渊源和发展状况
        二、明代北京瓶花与盆景观赏及文学创作的繁荣
        三、明代北京瓶花鉴赏风尚的时代特征——以袁宏道《瓶史》为中心
    第四节 明代北京花卉文学创作个案研究
        一、“茶陵派群体”赏花唱和及其政治与文学意义
        二、吴中士人在京赏花赋诗的精神归向和文学旨意
结语
附录
    附录一 :《瓶史》在明代刊刻流传及东传日本的“环流”影响
    附录二 :明代“玉堂赏花”诗、词唱和辑录
    附录三 :明代花卉文献(谱录类)汇总及叙录提要
征引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后记

(7)基于园记文献的两宋私家园林造园风格及其流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资料
        1.1.1 研究两宋私园造园风格及其流变之缘由
        1.1.2 以园记文献作为主要研究资料之原因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现状综述
        1.4.1 两宋私家园林的研究现状
        1.4.2 园记作为主要资料的研究
        1.4.3 评述
2、园记中造园风格及其流变的研究方法
    2.1 园记的收集与筛选
        2.1.1 收集来源确定
        2.1.2 收集方法与筛选条件
        2.1.3 收集结果
    2.2 园记中造园风格的研究方法
        2.2.1 园记信息拆分与同类信息整合
        2.2.2 共性归纳总结与个性比较分析
        2.2.3 园记精选,文字解构与重组,提取抽象园林空间结构
    2.3 园记中造园风格流变的研究方法
        2.3.1 统计两宋私园园记各项记述内容与其在相应时期所占比例
        2.3.2 对比两宋私园园记各项记述内容与其在相应时期所占比例
        2.3.3 两宋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对私园营建的影响
    2.4 研究框架
3 、园记中的私园背景述要
    3.1 时代背景
        3.1.1 私园营建时间与作记时间
        3.1.2 两宋私园营建数量的发展脉络
    3.2 地理环境背景
        3.2.1 两宋疆域范围变化
        3.2.2 两宋私园地理位置分布与变迁
        3.2.3 两宋私园相地选址
        3.2.4 两宋私园相地选址的流变
    3.3 人文背景
        3.3.1 两宋私园园主社会身份
        3.3.2 两宋私园园主社会身份的流变
        3.3.3 两宋私园营造园林目的
        3.3.4 两宋私园营造园林目的的流变
        3.3.5 园林记录方式
    3.4 本章小结
4、园记中的私园山石造景
    4.1 宋人对山石的欣赏
    4.2 山石造景理法
        4.2.1 筑室见山,一览可尽
        4.2.2 因山构室,天成自然
        4.2.3 人工掇山,游心寓意
    4.3 山石造景流变
        4.3.1 南宋较之北宋,筑室见山理法应用明显增多
        4.3.2 南宋较之北宋,私园更加注重对石头的应用
        4.3.3 掇山能主之人:从文人主导到山匠参与
    4.4 本章小结
5、园记中的私园水景造设
    5.1 宋人对水景的欣赏
    5.2 水景造设方法
        5.2.1 水景来源处理
        5.2.2 多种形态的水景理法
    5.3 水景造设流变
        5.3.1 南宋较之北宋,城市私园水景造设明显增多
        5.3.2 南宋较之北宋,郊野私园水景造设略有增加
        5.3.3 南宋较之北宋,私园动态理水手法应用增多
    5.4 本章小结
6、园记中的私园建筑营造
    6.1 宋人私园中建筑的功能与作用
    6.2 建筑布局
        6.2.1 建筑空间布局
        6.2.2 建筑平面形式
    6.3 建筑类型
        6.3.1 常见建筑类型及其位置经营
        6.3.2 特殊建筑类型的出现及意义
    6.4 建筑营造流变
        6.4.1 建筑空间布局流变
        6.4.2 建筑类型的变化
        6.4.3 建筑构造与细部的适应调整与深化
    6.5 本章小结
7、园记中的私园植物造景
    7.1 宋人对植物的欣赏
    7.2 植物应用种类
        7.2.1 食用植物
        7.2.2 药用植物
        7.2.3 观赏植物
    7.3 植物种植方式
        7.3.1 品别种列,种植分区
        7.3.2 杂艺散植,复层混交
    7.4 植物种植技术
        7.4.1 植物谱录的大量出现
        7.4.2 植物栽培、引种、嫁接技术
    7.5 植物种植特点
        7.5.1 因地制宜,适地适树
        7.5.2 多样的植物空间塑造
        7.5.3 注重植物色彩与季相搭配
    7.6 植物造景流变
        7.6.1 植物应用种类流变
        7.6.2 植物种植方式变化
    7.7 本章小结
8、园记中的私园空间组构类型
    8.1 空间组构类型
        8.1.1 广水无山
        8.1.2 高台(亭)临水
        8.1.3 背山临水或临水面山
        8.1.4 两山间水
        8.1.5 峰间萦涧
        8.1.6 以建筑、植物为主
    8.2 空间组构类型的流变
        8.2.1 两宋私园空间组构类型的流承
        8.2.2 山石在私园造景中的地位变化与空间组构类型的发展
        8.2.3 空间组构类型流变影响
    8.3 本章小结
9 、园记中的园林生活与思想内蕴
    9.1 园林生活
        9.1.1 个人栖居
        9.1.2 宴宾交游
        9.1.3 家族团聚
    9.2 思想内蕴
        9.2.1 隐——政治抉择
        9.2.2 乐——人生追求
    9.3 本章小结
10、两宋私家园林造园风格流变探因
    10.1 两宋之前私家园林的发展
        10.1.1 先秦园林文化萌芽
        10.1.2 两汉隐逸风尚流转
        10.1.3 魏晋山水风骨浸润
        10.1.4 隋唐壶天中隐开启
        10.1.5 五代江南蜀地幸存
    10.2 两宋地理环境的嬗变
        10.2.1 山水资源变化
        10.2.2 林木资源变迁
        10.2.3 石材资源改变
    10.3 两宋社会变迁与士人心态转变
        10.3.1 杯酒驱将,文官崛起,士得与君共治天下
        10.3.2 改革变法,士人党争,中隐思想继续发展
        10.3.3 北宋灭亡,南宋偏安,心态转向逸豫习玩
        10.3.4 权相遮天,迫害义士,心态转向内敛自适
        10.3.5 理学兴盛,观物究理,心态转向寻微研深
    10.4 两宋经济发展的变迁
        10.4.1 族田义庄的开创与发展
        10.4.2 商品经济发展与城市革命
    10.5 两宋繁荣文化的渗透
        10.5.1 皇家造园艺术对私人营园影响
        10.5.2 山水画与画论对园林营建启示
        10.5.3 山水散文诗词与私园相互成就
        10.5.4 科技发展推动造园技艺的进步
    10.6 本章小结
11、结论与讨论
    11.1 研究总结
        11.1.1 两宋私家园林造园风格具有共性
        11.1.2 两宋私家园林造园风格存在流变
        11.1.3 两宋私家园林造园风格流变评价
    11.2 创新之处
    11.3 研究展望和未尽事宜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8)城郊休闲农庄植物景观提质改造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论题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相关研究进展
        1.3.1 休闲农庄研究概况
        1.3.2 休闲农庄植物景观研究概况
        1.3.3 研究不足及分析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城郊休闲农庄植物景观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
    2.1 调查背景与对象
    2.2 调查内容与方法
    2.3 游客意愿问卷调查结果与问题分析
        2.3.1 游客个人概况
        2.3.2 游客满意度调查
        2.3.3 游客主要行为分析
        2.3.4 游客对休闲农庄景观营造的期望
        2.3.5 游客对休闲农庄发展建议的认同度
    2.4 城郊休闲农庄植物景观现状调查
        2.4.1 观赏植物汇总
        2.4.2 果蔬类经济农作物汇总
        2.4.3 城郊休闲农庄植物景观现状
    2.5 城郊休闲农庄植物景观现状调查结果与问题分析
        2.5.1 缺乏对青少年自然教育的作用
        2.5.2 地域文化特色缺失
        2.5.3 缺乏对不同功能区不同人群需求的考虑
        2.5.4 对不同功能区之间空间关系的认知不足
        2.5.5 缺少空间层次感
        2.5.6 季节局限性太强
        2.5.7 后期养护管理匮乏
        2.5.8 产业化发展力度不足
    2.6 调查结论与建议
        2.6.1 城郊休闲农庄植物景观调查结论
        2.6.2 城郊休闲农庄植物景观提质改造建议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郊休闲农庄植物景观提质改造设计理论和方法
    3.1 相关概念界定和研究对象相互关系
        3.1.1 相关概念界定
        3.1.2 研究对象相互关系
    3.2 城郊休闲农庄植物景观提质改造设计指导理论
        3.2.1 景观生态学理论
        3.2.2 环境心理学理论
        3.2.3 植物群落学理论
        3.2.4 景观艺术美学理论
    3.3 城郊休闲农庄植物景观提质改造设计原则
        3.3.1 因地制宜原则
        3.3.2 以人为本原则
        3.3.3 参与互动性原则
        3.3.4 生物多样性原则
        3.3.5 文化科普性原则
    3.4 城郊休闲农庄植物景观提质改造设计目标
        3.4.1 生态友好目标
        3.4.2 植物保护目标
        3.4.3 艺术营造目标
        3.4.4 经济产业目标
    3.5 城郊休闲农庄植物景观提质改造设计方法
        3.5.1 植物选择
        3.5.2 植物配置方式
        3.5.3 植物景观艺术美学创造
        3.5.4 植物景观文化价值体现
        3.5.5 植物景观后期养护管理
        3.5.6 植物景观产业结构模式
        3.5.7 植物景观对青少年的自然教育作用
    3.6 城郊不同地理环境休闲农庄植物景观提质改造设计方法
        3.6.1 城郊农田型休闲农庄
        3.6.2 城郊湿地型休闲农庄
        3.6.3 城郊山林型休闲农庄
    3.7 城郊休闲农庄不同功能区植物景观提质改造设计方法
        3.7.1 农业生产区
        3.7.2 休闲娱乐区
        3.7.3 景观观赏区
        3.7.4 加工销售区
        3.7.5 农业科技展示区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长沙市龙溪湖休闲农庄植物景观提质改造设计
    4.1 项目概况
        4.1.1 区位分析
        4.1.2 自然条件分析
        4.1.3 项目现状分析
    4.2 景观设计构思
        4.2.1 设计目标
        4.2.2 设计主题
    4.3 总体规划设计——城郊湿地型休闲农庄
    4.4 植物景观提质改造总体设计策略
    4.5 不同功能区植物景观提质改造设计
        4.5.1 农业生产区
        4.5.2 休闲娱乐区
        4.5.3 景观观赏区
        4.5.4 加工销售区
        4.5.5 农业科技展示区
    4.6 植物景观——青少年自然教育课堂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讨论
    5.1 研究总结
        5.1.1 成果
        5.1.2 创新
    5.2 研究讨论
        5.2.1 不足
        5.2.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9)盆栽荷花评价及栽培措施对其形态生理特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荷花的观赏性
        1.1.1 株型
        1.1.2 花
        1.1.3 叶
    1.2 盆栽荷花概况
        1.2.1 盆栽荷花栽培历史
        1.2.2 盆栽荷花栽培管理
        1.2.2.1 栽培前期准备
        1.2.2.2 栽植方式
        1.2.2.3 水肥管理
        1.2.2.4 摘叶除草及藻类控制
        1.2.2.5 病虫害防治
        1.2.2.6 安全越冬
        1.2.3 盆栽荷花育种情况
        1.2.4 盆栽荷花的应用
    1.3 盆栽荷花研究进展
        1.3.1 盆栽荷花品种资源评价现状
        1.3.2 盆栽荷花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1.3.2.1 中国古代的盆栽荷花栽培技术
        1.3.2.2 中国现代的盆栽荷花栽培技术
        1.3.2.3 国外的盆栽荷花栽培技术
        1.3.3 存在问题
    1.4 植物肥害研究
        1.4.1 肥害产生的原因
        1.4.2 植物肥害表现
        1.4.3 植物肥害生理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1.6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6.1 研究内容
        1.6.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盆栽荷花消费需求及市场分析
    2.1 试验方法
        2.1.1 调查问卷的制定
        2.1.2 问卷调查信息采集方式
        2.1.3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参与问卷作答的人群组成特点
        2.2.2 人们对盆栽荷花的了解及接受程度
        2.2.3 人们对盆栽荷花观赏性状及品种的喜好
        2.2.3.1 人们对盆栽荷花整体株型的喜好
        2.2.3.2 人们对盆栽荷花荷叶性状的喜好
        2.2.3.3 人们对盆栽荷花开花性状的喜好
        2.2.3.4 人们对盆栽荷花品种的期待
        2.2.3.5 人们推荐喜爱的盆栽荷花品种
        2.2.4 影响人们购买盆栽荷花的因素
        2.2.5 人们对盆栽荷花购买形式、途径及价格偏好
        2.2.6 人们对盆栽荷花的应用目的及场所选择
        2.2.7 人们在盆栽荷花栽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2.8 当前盆栽荷花市场存在的问题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盆栽荷花品种综合评价
    3.1 评价地点和材料
        3.1.1 评价地点
        3.1.2 评价材料
    3.2 评价方法
        3.2.1 盆栽荷花品种评价模型建立
        3.2.2 盆栽荷花评价模型指标权重确定
        3.2.3 盆栽荷花性状具体指标的评分
        3.2.4 盆栽荷花品种表型性状的测定
        3.2.5 盆栽荷花品种综合评分的确定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指标权重分配分析
        3.3.2 盆栽荷花各指标的评分
        3.3.3 盆栽荷花品种评价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过量施肥对盆栽荷花的影响
    4.0 试验材料
    4.1 试验方法
    4.2 测量内容及方法
        4.2.1 土壤理化性质测量
        4.2.2 植株肥害情况观测
        4.2.3 植株形态指标测定
        4.2.4 植物生理指标测定
        4.2.5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过量施肥后盆栽荷花的肥害表现
        4.3.2 过量施肥对盆栽荷花形态指标的影响
        4.3.3 过量施肥对盆栽荷花叶水势的影响
        4.3.4 过量施肥对盆栽荷花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4.3.5 过量施肥对盆栽荷花丙二醛(MDA)的影响
        4.3.6 过量施肥对盆栽荷花脯氨酸(Pro)的影响
        4.3.7 过量施肥对盆栽荷花叶绿素(Chl)含量的影响
        4.3.8 过量施肥对盆栽荷花光合作用的影响
    4.4 讨论
        4.4.1 过量施肥对盆栽荷花观赏性状和生长长势的影响
        4.4.2 过量施肥对盆栽荷花生理影响
    4.5 小结
第五章 生物炭对盆栽荷花的影响
    5.1 试验材料和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方法
    5.2 测量内容及方法
        5.2.1 栽培溶液测量
        5.2.2 植株物候期及形态指标测量
        5.2.3 植株生理指标测量
        5.2.4 数据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生物炭对盆栽荷花容器内溶液pH值和EC值的影响
        5.3.2 生物炭对盆栽荷花物候期的影响
        5.3.3 生物炭对盆栽荷花地上部分形态指标的影响
        5.3.4 生物炭对盆栽荷花地下部分的影响
        5.3.5 生物炭对盆栽荷花相对叶绿素(SPAD)的影响
        5.3.6 生物炭对盆栽荷花光合特性的影响
        5.3.7 生物炭对盆栽荷花种藕养分含量的影响
    5.4 讨论
        5.4.1 生物炭改变盆栽荷花栽培溶液的pH值和EC值
        5.4.2 生物炭影响盆栽荷花的形态建成
        5.4.3 生物炭对盆栽荷花的生理影响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盆栽荷花市场调查问卷
附录 B 盆栽荷花问卷图例
附录 C 基于AHP法盆栽荷花评价专家问卷
附录 D 盆栽荷花品种评价目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0)海棠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的制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海棠种质资源现状研究
    1.2 海棠的观赏特性
        1.2.1 观花
        1.2.2 观果
        1.2.3 观树形
    1.3 海棠在国内外的应用
        1.3.1 海棠在我国的园林应用
        1.3.2 海棠在国外的园林应用
        1.3.3 海棠的食品应用
    1.4 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研究
    1.5 国际海棠品种登录权威
    1.6 国内外种质资源标准化的展概况
        1.6.1 国外发展概况
        1.6.2 我国发展概况
    1.7 海棠种质资源标准化的发展概况
    1.8 研究目的与意义
    1.9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1.10 主要研究内容
    1.11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海棠种质资源描述规范与数据标准研究
    2.1 研究材料
    2.2 研究方法
    2.3 研究内容
    2.4 基本信息
        2.4.1 种质资源名称
        2.4.2 产地信息
        2.4.3 气候环境信息
        2.4.4 图像信息
    2.5 其他信息
        2.5.1 遗传信息
        2.5.2 抗性
    2.6 研究结果
第三章 海棠种质资源数据调查与研究
    3.1 研究材料与研究方法
        3.1.1 研究地点
        3.1.2 研究材料
        3.1.3 研究内容
        3.1.4 研究时间
    3.2 物候性状调查
    3.3 色彩性状调查
    3.4 外形性状调查
    3.5 其他性状特征
    3.6 小结
第四章 海棠种质资源描述规范与数据标准
    4.1 制定原则
    4.2 制定方法
    4.3 数据质量控制的基本方法
    4.4 范围
    4.5 规范性引用文件
    4.6 术语和定义
        4.6.1 护照信息
        4.6.2 海棠
        4.6.3 海棠种质资源
        4.6.4 基本信息
        4.6.5 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4.6.6 观赏性和其他品质特性
        4.6.7 抗逆性
        4.6.8 抗病虫性
    4.7 护照信息
    4.8 分类检索信息
    4.9 基本描述信息
    4.10 保存单位信息
    4.11 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4.12 观赏特性及品质特性
    4.13 抗逆性
    4.14 抗病虫性
    4.15 其他特征特性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讨论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海棠种质资源数据简表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四、冬季观赏植物的家庭栽培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长沙县浔龙河紫薇专类园规划与设计[D]. 王曼.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2]唐山植物园室外观赏植物调查与分析[D]. 林梦梦.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1(08)
  • [3]可食用景观植物在城市庭院绿化中的应用 ——以北碚区为例[D]. 唐刚. 西南大学, 2020(05)
  • [4]专类花园类型及其植物景观营造研究[D]. 吴灏然. 浙江大学, 2021(01)
  • [5]贵州野生木本观赏植物分布格局及其城市应用区域规划研究[D]. 黄郎. 贵州大学, 2020(04)
  • [6]明代北京花卉游赏及文学书写研究[D]. 邢云龙.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7]基于园记文献的两宋私家园林造园风格及其流变研究[D]. 康琦.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7)
  • [8]城郊休闲农庄植物景观提质改造设计研究[D]. 毛致异.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1)
  • [9]盆栽荷花评价及栽培措施对其形态生理特征的影响[D]. 刘丽. 湖南科技大学, 2019(06)
  • [10]海棠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的制定[D]. 邹云.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03)

标签:;  ;  ;  ;  ;  

冬季观赏植物的家庭栽培管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