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土保持 强县之策 富民之本 为政之要(论文文献综述)
玄杨静和[1](2021)在《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效益提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是从业人口最多的产业,但农业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却最薄弱,是云南边境地区现代化进程的“短板”。要破解农业发展困境,需要农业科技的支撑和人力资本的提升。农业推广服务集二者于一身,通过农业推广服务将云南边境地区自然资源优势与农业科技成果相结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价值。通过农业推广服务促进农民知识、技能的提升和思想观念的转变,推动其主动做出改善自身生产、经营境况的行为。在服务环境、服务对象和服务体系的共同作用下,实现云南边境地区农业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提升。本研究将云南8个边疆州(市)的25个边境县(市)作为研究区域,将农业推广服务作为研究对象,梳理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的历程,阐述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环境、服务体系、服务对象现状,分析服务效益、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提升服务效益的路径,构建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多元协同格局,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区域间相互协同,共同推动云南边境地区向现代农业发展道路迈进。
李红亚[2](2021)在《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中的政府职能履行研究 ——以静宁苹果产业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静宁县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带,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是一个苹果种植大县,有“中国苹果之乡”之美称,苹果产业已经成为静宁县的农业特色产业,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积极主动的政府行为是农业现代化经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对于弥补市场的不足和缺陷、完善产业结构、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产业有序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静宁县积极发挥政府职能,多措并举帮助群众发展苹果产业,果树栽种面积以每年数万亩的速度迅速扩张,苹果产业驶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但与“服务人文化、产品优质化、发展绿色化、产业现代化、竞争国际化”的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趋势相比,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以静宁苹果产业为例,旨在对静宁县地方政府在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中的政府职能进行研究。本文以新公共服务理论、政府职能理论、市场失灵理论为指导,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实地走访以及访谈等方法,对静宁县苹果产业发展中政府职能履行情况作了基本全面的了解,总结阐述了苹果产业发展中该县政府部门的职能履行现状。并根据文献资料及数据分析归纳出现阶段政府职能履行存在的主要问题,例如:统筹规划不协调、公共服务意识弱、政策扶持不及时、市场监管不到位、宣传营销力度小等,进一步分析了静宁县在苹果产业发展中地方政府职能履行存在问题的原因。最后从多个角度出发,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苹果产业发展中地方政府职能履行优化的对策建议,比如进行全域统筹加强顶层设计、创新宣传营销模式打造品牌知名度、强化主体责任落实监管治理实效、加强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加强队伍建设推进人才强果战略实施以及优化整合资源发展数字苹果产业等,以期为政府部门职能优化提供参考,推动静宁苹果产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任振鹤[3](2021)在《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1月25日在甘肃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文中认为各位代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连同《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十三五"时期工作回顾过去五年,是全省上下负重自强、顽强拼搏的五年,是陇原大地绿色转型、沧桑巨变的五年。
任振鹤[4](2021)在《政府工作报告》文中提出各位代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连同《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十三五”时期工作回顾过去五年,是全省上下负重自强、顽强拼搏的五年,?
王月英[5](2020)在《陕西省资源型城市转型能力评价与转型模式选择研究》文中认为当前我国正处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叠加期,加快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我国目前已由高速发展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资源型城市的转型问题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领域。但是资源型城市的转型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还不能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经济基础还不稳固,生态环保任务艰巨,城乡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存在短板。陕西省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富集区,煤、石油、天然气的保有储量以及目前的开采能力都位居全国前列。同时,陕西省的资源型城市生态条件极其脆弱,水资源也严重缺乏,生态承载是更大的命题,所面临的转型问题非常典型,在西部地区也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因此,在双循环的发展模式与“一带一路”新格局之下,以陕西省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深刻认识资源型城市的现状发展特征和新时期发展要求,对资源型城市的转型能力和转型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尤为重要,对推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的引导意义。本文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相结合的方式展开。首先对资源型城市转型再认识的基础上,分析了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内部条件和影响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外界力量,构建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理论分析框架。通过对陕西省资源型城市进行关键指标识别和资源贡献程度识别后,确定了48个资源型城市(县、区)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陕西省资源型城市的现状特征和转型中存在问题。基于此,构建了资源型城市转型能力系统,并综合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层次分析法、均方差决策分析法等对陕西省资源型城市的转型能力进行了评价和预警判断;并根据判断结果,运用“三维结构”方式对资源型城市进行了综合分类;构建了资源型城市转型总体模式的理论分析模型,对转型模式进行了成本—效益分析,并提出不同类型城市的转型模式选择和调控引导。最终形成以下研究结论:(1)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应建立新时期的资源型城市转型预警系统并进行预警判断。资源型城市转型是指构成资源型城市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各个子系统多方面发生的系统性变革。不仅是一场深刻的社会经济变革,也涉及到经济结构、主导产业、科技创新以及社会体制的重大突破,还包括人们的思想观念以及生态环境领域的一系列转变过程。对于资源型城市而言,资源型城市的“结构性危机”并非突然爆发。应当建立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动态监控预警系统,对资源型城市的转型进行预警判断,从以往资源枯竭后的被动转型向主动转型、提前转型转变,从而减少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成本,实现平稳转型,健康发展。(2)“内部力量与外界力量相互作用”是促使资源型城市发生转型的根本原因。内部力量是资源型城市系统内部的相互作用力,包括内部拉动力和系统承受压力;外界力量是由资源型城市系统之外的因素对这个系统的作用力,包括外部推动力和制约力。当压力+制约力〉拉动力+推动力时,资源型城市走向衰退;只有当拉动力+推动力〉压力+制约力时,资源型城市才能实现成功转型。内部拉动力是资源型城市系统内部的源动力,也是转型发展的主要动力,分为:人口竞争力、资源支撑力、经济发展力、环境承载力和社会保障力;外部推动力是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的辅助因素。(3)资源型城市的转型能力与环境承载力的关联最密切,其次是资源支撑力,然后是经济发展力、人口竞争力以及社会保障力。对陕西省48个资源型城市(县、区)的转型能力进行相关分析,得出结论:资源型城市的转型能力与环境承载力的关联最密切,相关系数高达0.912;其次是资源支撑力,相关系数达到0.900;再次是经济发展力,相关系数是0.770;然后是人口竞争力,相关系数是0.477;最后是社会保障力,相关系数是0.456。可以看出,资源型城市的转型能力与环境承载力的关联最密切,其次是资源支撑力;然后是经济发展力、人口竞争力以及社会保障力。同时,从各系统转型能力之间的相关系数可以看出:提升人口竞争力和社会保障力可以有力带动经济发展,而资源支撑力和环境承载力之间互为有力支撑。(4)从转型模式的成本—效益分析来看,在成熟期进行转型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最优时期,在接近衰退期进行转型成本代价最大。选择适宜的转型时机和科学的转型模式,对降低转型成本、实现顺利转型至关重要。一般来说,转型意识越早,转型力度越大,持续时间越短,转型也就容易成功。对同一资源型城市而言,在成熟期开始转型,代价最小;在资源型城市接近衰退时实施转型,代价最大。进入转型的时机不同,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趋势和发展轨迹也呈现很大不同。因此,新时期的资源型城市转型,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资源枯竭后的被迫转型;而是基于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要求进行的主动转型。应该未雨绸缪,在成长期进行提前规避转型,在成熟期进行积极转型,在衰退期进行紧急转型。(5)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总体模式是:以理念转型为指导,以经济转型核心,通过经济转型带动社会转型和环境转型,最终实现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型。对资源型城市的转型能力系统展开分析,发现资源型城市各项转型系统之间存在着相关性;其中经济转型能力与环境转型能力之间相关系数为0.525,经济转型能力与社会转型能力之间相关系数为0.628;而环境转型能力与资源转型能力之间的相关系数高达0.908。因此可以看出,以经济转型为核心,可以更好地带动环境转型和社会转型,并进而通过环境转型带动资源转型,通过社会转型带动人口转型;并最终通过转型系统共同作用于资源型城市,带动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型。因此,提出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总体模式为:以理念转型为指导,以经济转型核心,通过经济转型带动社会转型和环境转型,最终实现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型。其中转换经济发展方式是核心,资源环境保护是必要条件,对资源型城市转型起着强有力的促进作用。
陈茜[6](2018)在《苗族文化资源在生态扶贫中的价值研究 ——以花垣县子腊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几十年来,中国扶贫攻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2011年国务院公布中国仍有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说明现阶段中国仍然存在较大面积、“久扶难脱贫”的经济洼地。值得强调的是,在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竟有10个为少数民族地区,这就意味着当前中国的贫困问题中,少数民族的贫困现象在贫困范围、贫困规模、贫困程度、脱贫难度等多方面可能存在相对更为艰巨的困难和强大的阻力,这是无法回避的客观事实。与此同时,中国贫困地区范围与生态脆弱区范围的面积大部分重合,以往扶贫工作中重经济、轻生态等扶贫问题也屡见不鲜,而不少曾经生态环境优良的少数民族地区竟也出现生态衰退或生态灾变伴生的生态贫困现象。着眼于中国民族地区扶贫的特殊难题和生态扶贫的长远目标,对于以自身传统文化作为关键区别的各少数民族而言,民族文化对本民族的全面发展是否产生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尤其对本民族当前经济增长和生态维护是否产生阻碍作用,在以往扶贫攻坚过程中是否成为脱贫阻力或生态制约,又或者在什么情况下、什么原因使得民族文化无法发挥出原本具有的经济与生态正效应,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和认真研究的现实问题。当前,中国政府相关部门和不少学者深入研究少数民族贫困问题,提出生态扶贫或者绿色扶贫理念,积极探寻兼顾经济与生态双重效益的扶贫新路径。在上述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中,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苗族贫困群体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既然特定民族文化与相应民族的贫困关联是一个宏大的课题,哪怕仅着眼苗族及其文化进行研究,也是一个无法短期完成的艰巨任务。那么,不如聚焦于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苗族村寨,通过深入的田野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梳理和验证相关的扶贫理论与观点,分析当地苗族传统文化资源对其生态扶贫实践的价值,以期达到“管中窥豹,可见一斑”的目的。与此想法最契合的,正是民族学常用的“解剖麻雀”的方法,指明了由点及面的思路。通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麻雀”,逐步逐层、认真细致地解剖,了解“器官”组成、位置、关联及功能等方方面面,然后分析总结出鸟类的共性,从而为认识其他鸟类提供理论指导或者有益参考。遵循民族学这一成熟可靠的方法,就可以让苗族文化资源在生态扶贫中的价值研究,在子腊村这只“麻雀”的认真解剖下成为可能。要想做好苗族文化资源在生态扶贫中的当代价值研究这一问题,基本遵循如下思路:苗族文化资源在田野点的生态扶贫中是否存在价值?如果存在价值,那么具体有哪些文化资源,分别具有哪些价值?这些苗族文化资源中,哪些内容可以应用于生态扶贫实践,以及如何应用来解决当地生态贫困等问题?上述思路可以通过在田野点调研和分析来逐层理清:一是全面了解田野点概况,尤其是当地苗族文化现状,当地生境情况,苗族文化与当地经济和生态状况的关联,以及苗族文化中与生态扶贫关联紧密或者值得关注的资源要素等内容;二是深入调查田野点整体贫困的根源,尤其需要关注当地是否存在与苗族文化及其变迁而导致的贫困原因,如果存在则需要找出具体内容、作用途径、以及影响后果;三是从田野点现有苗族文化资源中认真遴选出有利于自然环境维护和整体脱贫致富的文化资源和要素,探讨将这些苗族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的现实路径,或者提出这些文化要素如何参与、推动生态扶贫的方法或构想;四是研究田野点苗族文化在生态扶贫实践中的博弈,分析国家权力、市场资本、民间力量等多方博弈之中的苗族文化,了解苗族文化资源在生态扶贫中的现实作用、可借助力、以及可能阻力,探讨苗族文化资源如何参与其中才能更有利于推动生态扶贫进程。在众多符合要求的苗族村寨中,花垣县子腊村是与该课题比较契合,调研条件相对成熟的田野点。通过文献查询、访谈调查、参与观察等得知,子腊村作为一个苗族文化底蕴深厚、传承较好的纯苗族村寨,其生产与生计仍然大多依循着当地苗族传统,但也面临着外来文化的渗透与冲击。历史上,子腊村曾经远近闻名,村民们普遍比较富裕,并拥有“子腊贡米”等众多的苗族文化珍品。随着时代的前进和文化的变迁,子腊村的生态环境大不如前,成为影响该村整体经济状况的重要因素之一。时至今日,在花垣县这一国家级贫困县的众多贫困村中,子腊村属于位置偏远、经济落后、贫困程度较深、脱贫难度较大的类型。不论从田野调查资料分析,还是从杨庭硕、罗康隆等学者的生境或“文化生态共同体”视角分析,都可以发现该田野点的长期贫困、难断“穷根”的现象,不仅是经济和生态双重因素相互影响、导致整体状况下行的问题,而且还有苗族文化等因素在其中产生了重要的排斥或阻碍作用,主要包括传统文化变迁与生态环境脱嵌,传统文化变迁与生态环境演替背向,国家权力的在场与民族文化的无序以及资本市场的牵引与民族文化的错位四个方面的内容。对该贫困村而言,苗族文化在生态衰退、经济困顿等生态贫困要素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在当地现有的众多苗族文化资源中,相对成熟、可资利用、适合应用于生态扶贫的资源或要素,主要包括“子腊贡米”、苗族刺绣、苗族歌舞和苗族宗教等。机缘巧合下,“湖南花垣子腊贡米复合种养系统”于2017年6月成功入选第四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从此,子腊村不再是当地众多贫困村中毫不起眼的一员。而是凭借“子腊贡米”等苗族文化资源的保护和苗族文化资本的开发,终于跃入相关扶贫部门、资本市场和公众的视野聚焦区,并有望获得更多扶贫资源汇聚的扶贫重点村。在“子腊贡米”生态产业的带动下,其余苗族文化资源和要素也可能成为丰富当地生态扶贫思路和推动整体发展的有益助力。然而,苗族文化资源应用于生态扶贫实践不可能一帆风顺,更不可能一蹴而就。子腊村多年来扶贫攻坚的实践,以及当前生态扶贫探索中发生的众多博弈案例,就是较好的证明。幸而,在错综复杂的多方博弈中,苗族文化仍然大有用武之地。在子腊村的田野调查和扶贫实践中,传统苗族文化对子腊村的生态修复、经济增长、整体发展等方面的良好作用从一定程度上得以实现和体现,那么苗族文化资源对生态扶贫的当代价值也就可见一斑。通过对子腊村开展田野调查,再借助相关理论的指导和分析,可知苗族文化作为指导当地苗族生存、发展、延续的信息体系,既是经过长期检验的、认可度高的、行之有效的、并能兼顾当地生态与经济双重目标的调和剂,又是可持续开发和利用的、潜力巨大的宝贵文化资源。大力发展蕴含苗族生态文化精髓的苗族生态文化产业,是目前当地修复生态环境、整体增收脱贫、保持生态扶贫实效和长效的良好途径。最终,在获得苗族文化资源对生态扶贫具有生态和经济价值的肯定答案的同时,子腊村苗族文化资源挖掘和应用于生态扶贫的经验、教训、案例分析及理论总结,对其他苗族贫困群体而言,甚至对其它民族贫困地区而言,有可能成为其发展生态经济、提高贫困群体长久收益、推动生态扶贫进程的有益参考和借鉴。
汤鲤龙[7](2018)在《廖俊波在政和县脱贫工作中的领导力分析》文中提出县域经济脱贫发展问题研究一直引发学术界的思考,如何实现县域为主体的地方经济脱贫发展,已成为我国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的关键环节,是今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三大挑战之一。福建省政和县曾经是贫困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属于福建省的“省尾”。2011年廖俊波担任政和县委书记后,在短短四年时间内,让一个全省经济倒数第一的县,实现了快速发展,摆脱了贫困。本文以县域治理理论和领导科学理论为指导,针对廖俊波在政和县县域治理过程中,依托“一把手”在我国政府体制中的独特领导地位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及其工作作风进行研究;分析廖俊波在此过程中展现的领导能力和领导方式,对于政和县的脱贫工作具有重要的影响,总结出领导风格与领导能力对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作用。廖俊波提出“四大经济”理念,采取四套领导班子捆绑运作、构建城市建设“三大布局”、推进机制体制改革创新、打造工业园区、促进电商产业发展、健全人才培养使用机制等有利举措,促进县域经济协调发展。但是制度措施的落地离不开人,廖俊波以“一切为了政和的光荣与梦想”信念,以敢于担当、锐意进取的实干精神,做好“领头人”角色,有力推进各项事业的发展。可以说正是廖俊波的个人领导能力和领导风格在推动政和脱贫政策落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高曦[8](2018)在《中国流域治理的模式研究:美丽乡村建设与污染源头治理有效整合》文中指出近30年来,中国农村地区的各项产业规模逐渐扩大,农产品种类不断增多,社会对各类农作物及畜禽养殖的需求正在持续增加,加上原本就一直存在的农村生活污染物无序排放等问题,导致农村地区流域的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当前,许多农村地区的流域治理模式存在诸多隐患、缺陷,急需改进和完善。在此背景下,为中国农村地区的流域治理找到更好的共建模式与经验参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中国共产党在2012年底提出了美丽乡村建设战略,给中国农村的建设带来了新的指导和依据,同时也对农村各类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带来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在各地区由点到面的持续推进,农村流域的环境治理,尤其是流域的污染源头治理和面源污染治理在实践层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与深入,但是相关领域对美丽乡村建设与流域污染源头治理的整合研究还比较欠缺。为探索一个对更好、更完善的流域治理模式,整合研究美丽乡村建设与流域的污染源头治理,本论文以中国福建省永春县桃溪流域为研究案例基础,讨论自2012年底至2016年初,该县的美丽乡村建设对其辖区内主要水系——桃溪流域在水质改善、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流域源头污染治理等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研究发现,永春县的美丽乡村建设对桃溪流域的治理起到的作用有:提高了桃溪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效率;提高了桃溪流域周边各类污水的处理效率;有利于构建桃溪流域治理的长效机制;有利于完善流域治理的相关制度;有利于发挥治理过程中农民的主体作用。基于永春县的案例研究,本文探索了将美丽乡村建设与流域污染源头治理有效整合的中国流域治理新模式。主要有:一、实时管护与监督模式。美丽乡村建设可以促进促流域污染源头防治机制的完善。“河长制”制度正在逐步建立流域、河流地区的环境责任追究制度。比起传统流域治理模式,美丽乡村建设更加注重完善流域周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美丽乡村建设可以指导和协助相关部门更好地、全方位地统筹解决流域的水质问题。二、田园综合体模式。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中国农村地区各方你建设起到了实践与理念方面的引领与完善作用,而田园综合体的出发点是基于城市元素与乡村结合的基础,让企业参与乡村各方面建设过程,打造商业化模式背景下城乡共同发展的社会氛围,目的是让农村地区的产业变革得到实质性促进与保障,也能够为农村地区的流域污染源头治理带来更多更好的机遇和实践。三、产业扶贫模式。美丽乡村建设注重引导农民转业转产,注重引导公众参与乡村建设和流域治理。美丽乡村建设能真正从乡村居民的实际利益出发,从生态经济效益等方面提高流域周边村民的生活质量,改善流域周边村民所处的自然环境状况,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四、科技引领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美丽乡村建设注重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倡导提升流域周边民生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应用能力,推进人口健康、社会管理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其目的都是为了完善流域周边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提升农业产业发展质量,同时能够更好地让科技成果惠及民生。五、更为宽广的社会资本融资模式。美丽乡村具有比传统流域治理更好的融合社会各项资金的体系和优势,注重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技术和人才资源对被污染的流域区域进行综合治理,可以将相对单一的流域治理工程与现代农业、乡村旅游业等紧密结合,通过开展多样的流域治理方式提升社会资本投资流域污染治理的积极性,能够促进促进农村地区流域治理效益和乡村经济效益共同提高。
乔宇[9](2017)在《民族地区地方政府生态扶贫能力研究》文中提出中国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就对扶贫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使7亿多人摆脱了贫困,他们都是来自广大农村和民族地区的贫困人口,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但是,我国脱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全国民族地区贫困人口规模仍然较大,而且剩下的贫困人口大多数分布在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边疆地区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这些地方贫困程度深,生态环境脆弱,扶贫难度大,脱贫成本高。我国在民族地区扶贫攻坚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了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生活甚至生命的健康,危及国家的永续发展。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我国无论是在参与全球生态扶贫还是国内生态扶贫方面,都还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和不足。例如在生态扶贫理念和生态扶贫扶贫能力方面,在国际上的一些国家,由于其国内生态贫困问题出现得较早,地方政府的生态扶贫能力发挥也开展了较长的一段时期,因此举国上下的生态扶贫意识得到了较早的启蒙。当今人类正面临着各种生态环境问题的巨大威胁。我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同样也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的挑战。生态贫困问题的解决需要推进生态扶贫进程,并提高地方政府的生态扶贫能力。生态贫困问题关乎国计民生,影响到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人口全局性、根本性和长远性的利益。因此,本文认为武陵山片区的生态扶贫问题不能仅从单一学科的角度进行研究,融合民族学、经济学、生态学、管理学和哲学等多学科角度对其加以研究,并提出对策。武陵山区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于一体,横跨湘鄂渝黔4省(市)。国家在2011年启动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作为全国14个连片特困地区中先行先试的样本与标杆,首选武陵山片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重要批示精神,也为我们做好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使我们增强了信心。此外,习总书记精准扶贫观的提出,对我国的国家情况来说,更符合实践层面的需要,使我国民族地区地方政府生态扶贫能力提升的目标有了更为精准的启明灯,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扶贫内涵。据此,本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武陵山片区总体上作一全面考察,再从面到点,以武陵山片区S县为个案,运用民族学经典的田野调查方法对S县民族地区地方政府的生态扶贫能力及局限作了考察分析,并提出建议,以期对武陵山片区以及其它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民族地区地方政府生态扶贫能力提升提供一些益处。对于当今中国的扶贫攻坚而言,我国民族地区地方政府的生态扶贫任重而道远,总体而言,既要在发展中保护,又要在保护中发展。因此,能否使全国连片特困地区的贫困民众能在2020年全面实现脱贫,提高民族地区地方政府的生态扶贫能力则是关键的环节,同时也可以为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提供一种有效的补充力量。
冯乐坤[10](2015)在《国有财产的中央与地方分权研究 ——以地方所有权为视角》文中指出自继受前苏联公有制中的国有财产理论以来,我国国有财产范围不仅极其广泛,又遍及全国各地,因国有财产统一由中央作为统一主体进行具体管理也不现实,为了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国有财产一直存在着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分权管理,中央与地方一直分享着国有财产的利益,各级地方对其直接支配的国有财产事实上已经处于享有所有权之实,但各级地方所直接支配财产仍然被视为国有,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利益冲突就会不断发生,为此,在借鉴前苏联后期以及俄罗斯立法转而采纳对国有财产实行的中央与地方分别所有以及各主要国家所采纳地方所有理念的基础上,我国理应赋予各级地方对其直接管理支配的国有财产享有所有权。不过,我国地方所有是将部分国有财产主体从国家变更为地方,地方所有财产其实就是对国有财产在中央与地方之间具体进行财产分权的结果,立法就应确定中央与各级地方之间对国有财产的具体划分标准,各级地方所有财产范围也就最终得以确定。然而,受各国行政区划所形成的各个地方均为地方所有权主体的影响,地方所有层级往往与地方层级具有对应性,地方所有权的形成其实就是以各国不同的行政区划制度为基础,既然我国目前行政区划所形成的地方层级实行三级或者四级模式,我国地方所有层级理应分为省级、地级、县级、乡镇级等层级,因现实中的我国地方层级处于变动之中,地方所有财产必然会面临在各级之间进行具体分割,具体分割标准理应予以明确。当然,未来立法在对地方所有财产规定的过程中,不仅要适用各级地方所有权平等、利益衡量的理念,也要采纳“一般+分散”的立法模式,即宪法、民法进行一般性规定的同时,相关单行法也应对其加以规定,尤其要允许各地方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形而对各级地方所有财产范围进行规定。
二、水土保持 强县之策 富民之本 为政之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土保持 强县之策 富民之本 为政之要(论文提纲范文)
(1)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效益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相关概念和理论视角 |
第一章 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发展历程及现状 |
第一节 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发展历程 |
一、1949-1977 年:起步阶段 |
二、1978-2000 年:加速阶段 |
三、2001 年至今:转型阶段 |
第二节 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环境 |
一、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的自然环境 |
二、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的人口与民族环境 |
三、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的政策环境 |
四、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的经济环境 |
第三节 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对象 |
一、云南边境地区农业产业 |
二、云南边境地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
三、云南边境地区小农户 |
第四节 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体系 |
一、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组织 |
二、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内容 |
三、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方式 |
第二章 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效益分析 |
第一节 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的生态效益 |
一、农业面源污染减少 |
二、森林覆盖率增加 |
三、打造生态特色农产品品牌 |
第二节 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的经济效益 |
一、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提高 |
二、粮经作物种植结构调整 |
三、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 |
第三节 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的社会效益 |
一、农业推广服务为服务对象“能力赋能” |
二、农业推广服务为农民组织化赋能 |
第三章 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现存问题及原因 |
第一节 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纵向贯通不畅 |
一、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纵向贯通不畅的表现 |
二、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纵向贯通不畅的原因 |
第二节 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横向协同不足 |
一、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横向协同不足的表现 |
二、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横向协同不足的原因 |
第三节 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内外联动难续 |
一、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内外联动难续的表现 |
二、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内外联动难续的原因 |
第四章 提升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效益的路径 |
第一节 提升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效益的重点 |
一、构建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多元协同格局 |
二、重视云南边境地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
三、推动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区域协调发展 |
第二节 提升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效益的具体措施 |
一、促进云南边境地区各类农业推广服务组织的发展 |
二、搭建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多元协同系统 |
三、激发云南边境地区乡村参与农业推广服务的内生动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中的政府职能履行研究 ——以静宁苹果产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 |
(一)特色农业 |
(二)农业产业化 |
(三)政府职能 |
二、理论基础 |
(一)新公共服务理论 |
(二)政府职能理论 |
(三)市场失灵理论 |
第二章 静宁县在推进苹果产业发展中政府职能履行现状分析 |
一、静宁苹果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
二、静宁县在推进苹果产业发展中政府职能定位 |
(一)宏观调控职能 |
(二)公共服务职能 |
(三)市场监管职能 |
(四)资源配置职能 |
三、静宁县在推进苹果产业发展中政府职能履行情况 |
(一)区域布局的宏观调控 |
(二)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
(三)市场监管 |
第三章 静宁县在推进苹果产业发展中政府职能履行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 |
一、静宁县在推进苹果产业发展中政府职能履行存在的问题 |
(一)统筹规划不充分 |
(二)公共服务欠缺 |
(三)销售渠道狭窄 |
(四)市场监管不到位 |
(五)宣传营销力度小 |
二、静宁县在推进苹果产业发展中政府职能履行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为民服务意识薄弱 |
(二)缺乏多元主体参与 |
(三)队伍建设不强 |
第四章 国内外在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中政府职能履行经验及启示 |
一、国外在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中政府职能履行经验 |
(一)日本在促进农业产业发展中政府职能履行经验 |
(二)欧盟在促进农业产业发展中政府职能履行经验 |
二、国内在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中政府职能履行经验 |
(一)洛川苹果品牌运营中政府职能履行经验 |
(二)浙江仙居县杨梅产业现代化建设中政府职能履行经验 |
(三)烟台苹果质量安全管理中政府职能履行经验 |
三、经验借鉴和启示 |
(一)明确政府职能,找准战略定位,指导产业健康发展 |
(二)重视果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 |
(三)全面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水平,打好产业发展基础 |
(四)强化区域品牌保护,提升市场竞争力 |
第五章 静宁县在推进苹果产业发展中政府职能履行优化对策建议 |
一、完善体制机制推进苹果产业发展全域统筹 |
(一)完善全县苹果产业发展领导体制 |
(二)持续促进职能融合 |
(三)不断强化顶层设计 |
(四)逐步完善优惠政策 |
二、创新宣传营销模式打造品牌知名度 |
(一)持续深化品牌全民宣传行动 |
(二)强化品牌形象打造 |
(三)创新品牌宣传方式 |
(四)科学引导发展“路边经济” |
三、加强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 |
(一)多措优化融资平台 |
(二)大力改善交通状况 |
(三)着力建设防控设施 |
(四)不断完善服务体系 |
四、强化主体责任落实监管治理实效 |
(一)落实果品企业主体责任 |
(二)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
(三)建立健全诚信制度 |
(四)完善苹果产业联动监管机制 |
五、加强队伍建设推进人才强果战略实施 |
(一)强化职业果农支撑作用 |
(二)重视人才引进工作 |
(三)营造良好成才环境 |
(四)狠抓干部作风建设 |
六、优化整合资源发展数字苹果产业 |
(一)强化政府政策引导与扶持 |
(二)搭建数字平台推进企业创新孵化 |
(三)加强果农的数字化培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1月25日在甘肃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论文提纲范文)
“十三五”时期工作回顾 |
“十四五”时期总体部署和奋斗目标 |
2021年工作任务 |
(4)政府工作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十三五”时期工作回顾 |
(一)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显着。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全省经济运行企稳向好、稳中有进。 |
(二)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举全省之力向绝对贫困发起总攻,75个贫困县全部摘帽,7262个贫困村全部退出,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特别是纳入全国“三区三州”的甘南、临夏及天祝等深度贫困地区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 |
(三)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加强。深刻吸取祁连山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教训,动真碰硬抓整治,举一反三建机制。今天的甘肃,从黄河之滨到祁连之麓,从雪域高原到黄土大塬,一幅山川秀美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
(四)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开放拓空间,甘肃正以更具活力、更加自信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 |
(五)民生福祉持续增进。民生支出占到财政总支出的80%,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着提升。 |
“十四五”时期总体部署和奋斗目标 |
2021年工作任务 |
(一)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要在产业结构升级和创新驱动转型的突破点上精准发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 |
(二)落实扩大内需战略,全力抓投资促消费。充分发挥有效投资关键作用和消费基础性作用,增强经济发展支撑力、牵引力。 |
(三)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三农”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加快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
(四)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力度,持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发力治理环境,久久为功保护生态,让甘肃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
(五)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整体提升发展能级和竞争力。发挥各地比较优势,促进错位互补发展,构筑高质量发展重要动力源。 |
(六)着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更大程度释放发展活力。下决心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市场主体添活力,为高质量发展增动力。 |
(七)持续抓好“一带一路”最大机遇,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坚持以开放畅循环、促发展,做深做实融入“一带一路”的举措抓手,加快建设向西开放的大通道、大枢纽、大节点。 |
(八)做深做细民生工作,持续改善人民生活。坚持发展为民的价值取向,突出民生优先的实践导向,强化民意为重的评价指向,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
(5)陕西省资源型城市转型能力评价与转型模式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区域选择与概况 |
1.3.1 研究区域选择 |
1.3.2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3.3 研究区概况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述评 |
2.1 概念界定与研究理论基础 |
2.1.1 相关概念界定 |
2.1.2 研究理论基础 |
2.2 国内外转型研究进展 |
2.2.1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 |
2.2.2 资源型城市社会转型研究 |
2.2.3 资源型城市人口迁移问题研究 |
2.2.4 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
2.2.5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及其他问题研究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2.4 国内资源型城市转型趋势分析 |
2.5 目前研究存在不足及研究走向 |
2.5.1 目前研究存在不足 |
2.5.2 研究走向 |
第三章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理论分析框架 |
3.1 新时期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再认识 |
3.1.1 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 |
3.1.2 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内涵及难点 |
3.1.3 资源型城市的转型目标及思路 |
3.1.4 资源型城市转型未来关注要点 |
3.2 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内部力量 |
3.2.1 人口竞争力是转型的能量放大器 |
3.2.2 资源支撑力是转型的有力保障 |
3.2.3 经济发展力是转型的基本动力 |
3.2.4 环境承载力是转型的调节阀 |
3.2.5 社会保障力是转型的助推剂 |
3.3 影响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外界力量 |
3.3.1 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冲击力 |
3.3.2 国内宏观政策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影响力 |
3.3.3 技术进步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推动力 |
3.3.4 市场需求与体制创新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促进力 |
3.4 内部力量与外界力量的相互作用机制 |
3.4.1 内部系统的结构调整和结构关联演变机制 |
3.4.2 内部拉动力和系统承受压力相互作用的的应—压力机制 |
3.4.3 外部推动力和内部拉动力共同作用的“推拉”机制 |
3.4.4 内部力量和外界力量的协同作用机制 |
3.5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理论分析模型 |
3.5.1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变迁过程 |
3.5.2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理论分析模型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陕西省资源型城市的识别、特征与问题 |
4.1 陕西省资源型城市的识别 |
4.1.1 具体识别方法 |
4.1.2 产出规模系数识别 |
4.1.3 资源贡献程度识别 |
4.1.4 识别结果分析 |
4.2 陕西省资源型城市现状特征 |
4.2.1 地理分布特征 |
4.2.2 资源环境特征 |
4.2.3 社会经济特征 |
4.2.4 人口分布特征 |
4.2.5 空间结构特征 |
4.3 陕西省资源型城市转型中存在问题 |
4.3.1 资源环境矛盾突出 |
4.3.2 城市发展动力不足 |
4.3.3 生态系统破坏严重 |
4.3.4 城市功能不够完善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陕西省资源型城市转型能力评价与预警判断 |
5.1 资源型城市转型能力的内涵与特征 |
5.1.1 资源型城市转型能力的内涵 |
5.1.2 资源型城市转型能力的特征 |
5.2 资源型城市转型能力系统的构成 |
5.2.1 转型能力系统的评判变量 |
5.2.2 转型能力系统的构成 |
5.3 陕西省资源型城市转型能力评价 |
5.3.1 转型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
5.3.2 转型能力评价方法 |
5.3.3 转型能力评价结果 |
5.3.4 转型系统的协同性评价 |
5.3.5 综合转型能力与分项转型能力的对比分析 |
5.3.6 综合转型能力与分项转型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
5.4 陕西省资源型城市发展阶段判断 |
5.5 陕西省资源型城市转型预警判断及综合分类 |
5.5.1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预警判断 |
5.5.2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综合分类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陕西省资源型城市转型模式选择与调控 |
6.1 转型模式的成本—效益分析 |
6.1.1 资源型城市转型成本构成 |
6.1.2 转型成本—效益的动态分析 |
6.1.3 不同时期转型的城市发展趋势 |
6.2 转型模式的构建与转型响应 |
6.2.1 人口发展模式转型响应 |
6.2.2 资源利用模式转型响应 |
6.2.3 经济转换模式转型响应 |
6.2.4 环境治理模式转型响应 |
6.2.5 社会保障模式转型响应 |
6.3 不同类型城市转型模式选择 |
6.3.1 不同类型城市转型模式选择原则 |
6.3.2 成长型城市转型模式选择 |
6.3.3 成熟型城市转型模式选择 |
6.3.4 衰退型城市转型模式选择 |
6.3.5 其他类型转型模式选择 |
6.3.6 不同类型城市转型模式的对比分析 |
6.4 资源型城市转型模式调控 |
6.4.1 理念转型——转变传统发展理念 |
6.4.2 资源转型——建立资源开发新机制 |
6.4.3 经济转型——建立调节与反哺机制 |
6.4.4 社会转型——建立长效发展机制 |
6.4.5 环境转型——加强资源保护与环境综合治理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1.发表学术论文 |
2.参与科研项目及科研获奖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苗族文化资源在生态扶贫中的价值研究 ——以花垣县子腊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创新 |
第三节 概念界定 |
一、苗族文化的概念界定 |
二、生态贫困的概念界定 |
三、生态扶贫的概念界定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贫困与反贫困的研究 |
二、文化与贫困的研究 |
三、文化资源与文化资本的研究 |
四、民族文化与生态扶贫的研究 |
第二章 子腊村概况 |
第一节 选点理由 |
第二节 子腊村的生态、生产与生计 |
一、子腊村的生态 |
二、子腊村的生产 |
三、子腊村的生计 |
第三节 子腊村的民族与文化 |
一、子腊村的民族 |
二、子腊村的文化 |
第四节 子腊村的“贡米” |
一、“子腊贡米”的含义 |
二、“子腊贡米”的发现 |
三、申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
第三章 传统文化变迁与生态环境脱嵌 |
第一节 “子腊贡米”系统嵌合关键环节的衰落 |
第二节 传统文化价值兑现受阻推动偏离 |
第三节 外来不契合文化的偏离影响 |
第四章 传统文化变迁与生态环境演替背向 |
第一节 无法成钢的废铁与自然灾害的频发 |
第二节 工业文化的冲击与生态污染的加剧 |
第三节 苗族织绣的衰落与生物多样性的弱化 |
第四节 苗族歌舞边缘化与相关文化传承隐忧 |
第五章 国家权力的误伤与民族文化的无序 |
第一节 国家粮食政策变迁与贡米文化混乱 |
第二节 国家林业政策实行与传统林、猎文化衰败 |
第三节 过往扶贫政策的遗憾与传统文化的错位 |
第四节 国家权力博弈对生态扶贫的利与弊 |
第六章 资本市场的牵引与民族文化的错位 |
第一节 市场需求锐减与传统文化产品裁汰 |
第二节 经济观念影响与传统教育观念改变 |
第三节 市场资本博弈对生态扶贫的利与弊 |
第四节 民间力量博弈对生态扶贫的利与弊 |
第七章 子腊村苗族文化资源在生态扶贫中的应用 |
第一节 “子腊贡米”与子腊村的生态扶贫 |
一、“子腊贡米”系统的生态与经济价值 |
二、复兴“子腊贡米”系统促进生态扶贫的对策 |
第二节 苗族织绣与子腊村的生态扶贫 |
一、子腊村苗族织绣的生态与经济价值 |
二、苗族织绣助推生态扶贫潜力的挖掘 |
第三节 苗族歌舞与子腊村的生态扶贫 |
一、子腊村苗族歌舞的生态和经济价值 |
二、开发苗族歌舞产业推进生态扶贫的思路 |
第四节 苗族宗教与子腊村的生态扶贫 |
一、子腊村苗族宗教的生态和经济价值 |
二、苗族宗教参与生态扶贫的思路 |
第五节 生态扶贫的文化资本 |
一、文化资本与生态扶贫 |
二、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的原则 |
三、生态扶贫中文化资本的运用和转化 |
第八章 生态扶贫中的文化博弈 |
第一节 生态扶贫中的国家权力机构 |
一、各级国家权力机构的角色定位、权力及职能 |
二、国家权力在生态扶贫中的博弈行为分析 |
三、借助国家权力推进生态扶贫的建议 |
第二节 生态扶贫中的市场资本 |
一、市场资本博弈的立场分析 |
二、市场资本在生态扶贫中的博弈行为分析 |
三、苗族文化借助市场资本参与生态扶贫的建议 |
第三节 生态扶贫中的民间力量 |
一、民间力量博弈的立场分析 |
二、民间力量在生态扶贫中的博弈行为分析 |
三、苗族文化借助民间力量推进生态扶贫的建议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1 花垣县森林年末实有面积表 |
(7)廖俊波在政和县脱贫工作中的领导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
(四) 研究方法 |
一、政和县摆脱贫困的条件和基础 |
(一) 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 |
(二) 产业结构和经济基础 |
(三) 脱贫工作思路明确 |
二、廖俊波领导脱贫工作的新思路 |
(一) 把握现有优势条件 |
(二) 明确发展理念 |
(三) 善用有利的外部条件 |
(四) 在体制上创新领导与合作的关系 |
三、廖俊波领导力的特色与展现 |
(一) 增强领导者素质 |
(二) 领导角色定位清晰 |
(三) 领导者的创新能力 |
(四) 提高领导者自身的执行力 |
(五) 领导者的统筹能力 |
(六) 完善领导者公共形象 |
(七) 熟悉领导用人之道 |
(八) 擅长领导沟通与人际关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语 |
(8)中国流域治理的模式研究:美丽乡村建设与污染源头治理有效整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主要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 本文主要创新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流域治理研究进展 |
2.1.1 国外流域治理研究进展 |
2.1.2 国内流域治理研究进展 |
2.2 国内外乡村建设研究进展 |
2.2.1 国外乡村建设研究进展 |
2.2.2 国内美丽乡村建设研究进展 |
2.3 关于乡村建设与流域污染源头治理整合的研究进展 |
2.4 综合评述 |
第3章 中国流域治理面临的主要挑战 |
3.1 主要挑战与困境 |
3.1.1 农业面源污染严重 |
3.1.2 畜禽养殖污染严重 |
3.1.3 农田秸秆无序利用 |
3.1.4 各类污水处理效率较低 |
3.1.5 各类垃圾处理效率较低 |
3.1.6 农民环保意识淡薄 |
3.1.7 管理体制存在缺陷 |
3.2 主要原因 |
3.2.1 农民在环境治理中的位置缺失 |
3.2.2 考核地方政府的机制不合理 |
3.2.3 资金短缺现象明显 |
3.2.4 治理工程缺乏后续管理与保障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概况 |
4.1 历史背景 |
4.2 建设理念 |
4.3 案例研究: 浙江省安吉县美丽乡村建设概况与成果分析 |
4.3.1 建设概况 |
4.3.1.1 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
4.3.1.2 打造环境友好型生态农业 |
4.3.1.3 拓宽资金融合渠道 |
4.3.1.4 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规范 |
4.3.1.5 发展乡村旅游 |
4.3.2 建设成果分析与经验总结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案例研究: 福建省永春县推广美丽乡村建设对其辖区内流域污染源头治理的促进作用之研究 |
5.1 永春县概况 |
5.1.1 地理位置与环境状况 |
5.1.2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
5.1.3 生态立县定位的由来与发展 |
5.2 桃溪流域概况 |
5.3 桃溪流域治理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
5.4 永春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概况 |
5.4.1 主要目标 |
5.4.2 主要评估标准与指标 |
5.4.3 建设概况 |
5.4.4 主要建设成果分析 |
5.4.4.1 突出饮用水源地整治和流域污染源头治理 |
5.4.4.2 全面整治畜禽养殖业,防止流域农业面源污染加剧 |
5.4.4.3 全面完善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 |
5.4.4.4 积极引导农村地区生产、生活理念与方式 |
5.4.4.5 加强环境治理后续管护 |
5.4.4.6 以“乡愁”为核心充实流域治理的文化内涵 |
5.5 美丽乡村建设对桃溪流域治理的促进作用:流域水质视角 |
5.5.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5.5.2 桃溪流域水质变化 |
5.5.3 桃溪流域水质变化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关系解析 |
5.5.3.1 美丽乡村建设提高了桃溪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效率 |
5.5.3.2 美丽乡村建设提高了桃溪流域周边各类污水的处理效率 |
5.5.3.3 美丽乡村建设有利于构建流域综合治理的长效机制 |
5.5.3.4 美丽乡村建设有利于完善流域治理管理的相关制度 |
5.5.3.5 美丽乡村建设有利于发挥流域治理过程中农民主体作用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流域治理新模式探索:美丽乡村建设与污染源头治理有效整合 |
6.1 美丽乡村建设与污染源头治理有效整合模式探索 |
6.1.1 推行以河长制为主的河流实时管护与监督模式 |
6.1.2 立足乡村振兴战略打造田园综合体共建模式 |
6.1.3 坚持产业扶贫的农村发展模式 |
6.1.4 建成以科技引领为支撑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 |
6.1.5 打造更为宽广的社会资本融资模式 |
6.2 美丽乡村建设与污染源头治理有效整合的关键点 |
6.2.1 突出饮用水源地的流域污染源头治理 |
6.2.2 深度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与涉农流域面源污染的治理 |
6.2.3 完善科研单位建设与人才培养储备模式 |
6.2.4 把全面提升公众幸福指数做为流域治理的内生动力与根本目标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主要结论 |
7.1.2 实践与政策启示 |
7.1.3 关于美丽乡村建设战略定位的思考 |
7.2 主要不足与未来展望 |
7.2.1 主要不足 |
7.2.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9)民族地区地方政府生态扶贫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二、关于政府治理能力的研究 |
三、关于民族地区政府生态扶贫能力的研究 |
第四节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一、本文的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民族地区地方政府生态扶贫能力:理论阐释 |
第一节 生态文明理论 |
一、生态文明的定义和内涵 |
二、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必由之路 |
三、生态文明是民族地区地方政府生态扶贫能力的核心义项 |
第二节 民族地区地方政府生态扶贫能力理论 |
一、生态扶贫的内涵 |
二、民族地区地方政府生态扶贫能力的相关内容 |
三、民族地区地方政府生态扶贫能力的构成要素 |
四、民族地区地方政府生态扶贫能力提升是对生态文明的积极回应 |
第三节 生态文明建设与民族地区地方政府生态扶贫能力建设的价值取向 |
一、价值取向之一:人的全面发展 |
二、价值取向之二:永续发展 |
第三章 国外地方政府生态扶贫能力:实践及其启示 |
第一节 典型国家地方政府生态扶贫能力的实践 |
一、美国的实践 |
二、欧盟的实践 |
三、加纳的实践 |
四、对提升我国民族地区地方政府生态扶贫能力的启示 |
第二节 国外实践在我国民族地区何以可能:相关问题分析 |
一、连片特困地区在生态灾害面前的极度脆弱性 |
二、民族地区地方政府生态扶贫能力与精准扶贫的相互关系 |
第四章 民族地区生态贫困现状及其特点分析:以武陵山片区S县为例 |
第一节 武陵山片区概况 |
一、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概述 |
二、湖南省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 |
第二节 武陵山片区S县概况 |
一、S县的选择理由 |
二、田野点S县的生态贫困现状及其特点分析 |
第五章 武陵山民族地区地方政府生态扶贫能力现状及其成因 |
第一节 武陵山民族地区地方政府生态扶贫能力不足的具体表现 |
一、对生态扶贫理解的偏差 |
二、生态扶贫进程中的协同能力低 |
三、生态扶贫进程中资源配置的不均衡性 |
四、生态扶贫进程中的瞄准能力欠失精准 |
五、生态扶贫进程中的“能力失灵” |
第二节 武陵山民族地区地方政府生态扶贫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
一、民族地区生态扶贫意识的缺位 |
二、对民族地区生态扶贫的资源使用缺乏有效监督 |
三、民族地区从事生态扶贫的公务人员综合能力不高 |
四、对社会力量在民族地区参与生态扶贫的认知能力局限 |
五、生态扶贫问责能力在民族地区的缺失 |
第六章 提升民族地区地方政府生态扶贫能力的路径选择 |
第一节 以生态文明理论为指导,强化民族地区地方政府的生态扶贫意识 |
一、强化生态扶贫意识,提升生态扶贫的效果 |
二、加强民族地区地方政府的生态扶贫能力考核 |
三、夯实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对生态经济发展的引导和推动能力 |
第二节 坚持民族地区地方政府主导,增进全社会力量参与生态扶贫的吸纳能力 |
一、提高民族地区地方政府生态扶贫进程中的透明度、公信力以及回应力 |
二、培育民族地区社会公众参与意识,构建民族地区多元生态扶贫主体 |
三、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生态扶贫的“内生能力” |
第三节 提升民族地区地方政府生态扶贫能力的保障:健全生态扶贫的相关机制 |
一、巩固民族地区地方政府生态扶贫的人力资源建设机制 |
二、增进民族地区地方政府的生态扶贫协调机制能力建设 |
三、规范和完善民族地区地方政府生态扶贫的瞄准机制 |
四、构建民族地区地方政府生态扶贫能力的问责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10)国有财产的中央与地方分权研究 ——以地方所有权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主要概念说明 |
二、选题缘起 |
三、研究现状 |
四、选题价值 |
五、基本内容 |
六、观点创新 |
第一章 我国国有财产主体的生成与检讨 |
第一节 我国国有财产主体的生成 |
一、前苏联国有财产主体的生成及修正 |
二、我国建国前国有财产主体的生成与评析 |
第二节 我国企业性国有财产主体的流变与检讨 |
一、企业性国有财产主体之流变 |
二、企业性国有财产主体之检讨 |
第三节 我国非企业性国有财产主体的流变与检讨 |
一、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分权的梳理与检讨 |
二、资源性国有财产主体的流变与检讨 |
三、行政事业性国有财产主体的流变与检讨 |
第四节 国有财产主体理论的评析与选择—以我国国有企业财产主体理论为样本 |
第二章 地方所有财产的法理证成 |
第一节 地方分权与地方利益保护 |
一、地方利益的多样化和独立性 |
二、地方分权、地方自治与地方利益 |
三、我国地方自治与地方利益之关系 |
第二节 地方责任的独立性 |
一、地方支出责任与地方责任的关系辨析 |
二、地方财政自主权与地方责任 |
三、地方债务的独立性 |
四、余论 |
第三节 原住民的利益保护与地方所有 |
一、原住民利益保护的法理基础 |
二、我国台湾地区原住民利益保护的理论与实践 |
三、我国原住民利益保护之反思 |
四、我国原住民利益保护的立法路径分析—以矿产资源所有权为视角 |
五、结论 |
第三章 地方所有财产的层级分析 |
第一节 行政区划与地方所有的关系 |
一、域外主要国家行政区划层级之梳理 |
二、域外主要国家地方所有层级之梳理 |
三、行政区划与地方所有的关联性 |
第二节 我国地方所有层级的构建路径 |
一、省级地方的设置与省级地方所有的变动 |
二、地级地方的存废与地级地方所有财产的分割 |
三、乡镇级地方层级的存废与乡镇级地方所有的变动 |
第四章 地方所有财产的类型分析 |
第一节 地方所有的企业性财产 |
一、地方所有企业属性之界定 |
二、地方所有的企业性财产变动与地方利益的保护 |
三、各级地方划分企业性国有财产的规则 |
四、地方所有企业性财产的理论与实践—以银行股份制改革为中心 |
第二节 地方所有的财政收入 |
一、财政收入分权与地方所有 |
二、地方所有财政收入划分之基础 |
三、各级地方财政收入的重新分权—以设立地方税种为中心 |
四、各级地方之间的非税收入分权 |
第三节 地方所有的资源性财产 |
一、地方所有土地 |
二、地方所有矿产资源 |
三、地方所有水资源 |
四、地方所有森林资源 |
第四节 地方所有的行政事业性财产 |
一、行政事业性国有财产范围之界定 |
二、行政事业性财产与土地、财政收入的关联性 |
三、各地方所有行政事业性财产之划分 |
四、地方所有行政事业性财产的理论与实践—以教育性财产为中心 |
第五章 地方所有财产的立法路径 |
第一节 地方所有财产的立法理念 |
一、各级地方所有权的平等性 |
二、地方利益的衡量性 |
第二节 地方所有财产的立法模式 |
一、国有财产的立法模式:梳理与评析 |
二、地方所有财产立法模式之梳理 |
三、我国地方所有财产的立法设计 |
主要参考文献 |
一、文章 |
二、着作 |
三、博士论文 |
四、外文文献 |
四、水土保持 强县之策 富民之本 为政之要(论文参考文献)
- [1]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效益提升研究[D]. 玄杨静和.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中的政府职能履行研究 ——以静宁苹果产业为例[D]. 李红亚.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3]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1月25日在甘肃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J]. 任振鹤. 发展, 2021(02)
- [4]政府工作报告[N]. 任振鹤. 甘肃日报, 2021
- [5]陕西省资源型城市转型能力评价与转型模式选择研究[D]. 王月英. 西北大学, 2020
- [6]苗族文化资源在生态扶贫中的价值研究 ——以花垣县子腊村为例[D]. 陈茜. 吉首大学, 2018(02)
- [7]廖俊波在政和县脱贫工作中的领导力分析[D]. 汤鲤龙. 厦门大学, 2018(02)
- [8]中国流域治理的模式研究:美丽乡村建设与污染源头治理有效整合[D]. 高曦. 厦门大学, 2018(08)
- [9]民族地区地方政府生态扶贫能力研究[D]. 乔宇. 吉首大学, 2017(01)
- [10]国有财产的中央与地方分权研究 ——以地方所有权为视角[D]. 冯乐坤. 西南政法大学, 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