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型移动式破碎站的建立(论文文献综述)
刘利波[1](2021)在《哈尔乌素露天煤矿端帮自移式大倾角带式输送工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型露天煤矿开采的实质是巨型土石方空间移运工程,设计能力为20Mt/a的特大型露天煤矿年采剥总量一般超过1亿m3。目前,我国大型露天煤矿主要以单斗-卡车间断工艺为主,运输成本占开采直接成本的1/2—2/3,应用范围受轮胎、燃油等价格波动影响较大,运输成为影响露天煤矿经济效益最显着的环节。从工艺发展的角度来讲,带式输送机是在单斗-卡车之后逐渐兴起的。原因是随着露天煤矿开采深度的不断加大,受坡度的限制(8%),单斗-卡车工艺中卡车运输距离逐渐超过最佳经济运距(一般为3.5km),带式输送机(特点是大运量、低运费)对于卡车运输的替代作用愈加明显,我国现有的半连续开采工艺基本上是采用带式输送机代替部分卡车运输,主要在地表,原因是受到带式输送机爬坡能力的限制(18°)以及移设灵活性和内排土场跟进的约束,使其在深大露天矿坑下的优势不再突出。结合我国露天煤矿的资源赋存条件和准能集团哈尔乌素露天煤矿的具体特点,单斗—卡车—坑下可移式破碎站—端帮自移式大倾角带式输送机半连续工艺是解决当前半连续开采工艺所存在问题的替代工艺。论文首先通过端帮自移式大倾角带式输送系统的应用场景及作业特点分析,确定了端帮自移式大倾角带式输送机的三个核心特点(大倾角、自移式和适应性),经过综合对比,明确了端帮大倾角带式输送机大倾角输送结构为压带式,自移装置选择履带底盘。结合哈尔乌素露天煤矿南端帮的形态和带式输送机单机结构,确定了两点支撑多机组合提升方案和分段自移方案,设计了端帮自移式大倾角带式输送机机械结构参数。论文利用Ansys软件进行了端帮自移式大倾角带式输送机力学仿真,计算了带式输送机和履带板的结构强度,给出了输送带横向振动模型和输送带的模态参数,分析了带式输送机托辊处输送带应力分布。论文结合哈尔乌素露天煤矿煤层赋存特点和开采现状,综合对比了坑下可移式破碎站的选型和位置选择,推荐使用工作面自移式破碎站,小时能力2500t/h,破碎粒度300mm,移设步距90m,一年移设4次。并针对大倾角带式输送机布设后端帮单台阶和整体稳定性进行了数值分析,并对哈尔乌素露天煤矿采用端帮自移式大倾角带式输送系统后的经济效益做了预测分析。论文研究成果对于扩大半连续工艺系统应用范围,实现露天矿山运输环节“以电代油”和减少碳排放有着重要意义。该论文有图68幅,表13个,参考文献56篇。
徐永[2](2021)在《移动式砂石产线在隧道洞渣处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解决隧道施工中废弃洞渣处理及混凝土砂石料供应问题,本文利用我公司研发的新型移动式破碎系统将隧道洞渣破碎筛分成满足标准要求的砂石骨料;通过理论分析及工地试验验证,确立了符合当地岩石特性的破碎设备选型,研究出了一套控制砂石料质量的工艺流程。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新型移动式破碎系统适应性强、可靠性高,生产的砂石骨料符合国家标准及工程使用要求。
赵燚[3](2019)在《无运输倒堆工艺下高台阶内薄煤层开采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准能集团黑岱沟露天矿是我国自行设计、自行施工建设的特大型露天煤矿。目前使用着国内最先进的联合开采工艺系统。尤其是该矿下部岩层所采用的抛掷爆破—无运输倒堆工艺技术,为该矿减少了至少30%的剥离运输工程量。但随着首采区开采全面结束,二采区完成工作线布置并继续正常生产阶段,工作线抛掷爆破大高台阶内出现了大量厚度在04.32 m之间的5号煤层。煤炭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若将这部分煤炭不经开采直接倒推排弃,不仅是对资源的严重浪费,更达不到国家对于煤层资源回收率的硬性要求。因此,应该结合露天矿实际生产状况研究抛掷爆破台阶内薄煤层开采技术,不能浪费煤炭资源。依据煤矿勘探地质报告等地质信息,通过建立灰色系统综合评价体系进行开采工艺优选,以决策薄煤层的最优开采方法;并建立三维地质采矿模型为评价过程提供详实的数据信息,同时也为该矿生产过程提供技术指导。以3DMine矿业工程软件为载体,对勘探区域进行了三维地质建模,结果精确显示了该区域内的地表、地层信息以及该区域内5号煤层的地质储量和赋存状态;在此基础上,在已有的先进开采工艺中预选出若干种适用于该露天矿的开采工艺体系,借助灰色系统理论中灰靶决策和绝对关联度等手段,研究黑岱沟露天矿5号煤层选采的最佳工艺系统,结果发现,抛掷爆破—无运输倒堆工艺、露天采矿机—卡车—胶带输送机、单斗—卡车相结合的联合开采工艺在综合评价中属最优开采方法;最后,通过参照国内外对露天采矿机的应用情况,探讨出该机械设备在黑岱沟露天矿中应用方法。经理论分析和综合评价表明,黑岱沟露天矿理论上可以通过技术升级改造对5号煤层进行开采,这有利于增加矿方经济收入,也符合矿山绿色开采生产要求。露天采矿机的投入应用也能补充我国在该机械设备应用方面的空白。
鲁艳鹏[4](2019)在《基于DEM-FEM耦合的双齿辊破碎机及其传动系统的数字化平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针对移动式破碎站中双齿辊破碎机设计流程繁杂、设计周期长、设计成本高等问题,结合山西省煤基重点科研项目“大型移动式破碎站关键技术研究(MJ2014-02)”和国家自然基金“多履带行走装置机电耦合动力学及自适应控制(51775225)”对移动式破碎站中的双齿辊破碎机及其传动系统进行数字化平台研究分析。首先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综述了破碎理论、破碎技术以及齿轮传动系统可靠性优化设计的研究现状。根据双齿辊破碎机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利用Visual Basic 6.0作为SolidWoks二次开发工具搭建了双齿辊破碎机参数化建模平台,并根据生成的几何模型尺寸参数对生产能力进行初步计算,结果表明满足设计要求。然后利用生成的几何模型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适用于双齿辊破碎机的物料破碎的数学模型。最后将满足设计要求的入料粒度分布带入到模型中进行计算得到物料破碎后的产品粒度分布,结果显示与设计要求非常符合。运用单轴压缩试验和巴西圆盘试验对物料模型的凝结参数进行了标定,并用标定的参数在EDEM中建立了双齿辊破碎机的DEM模型。提取了仿真模型的生产率,结果表明满足设计要求。提取并分析了齿辊受力情况,并通过转换公式计算出来破碎功率,和理论计算结果非常吻合。提取并分析了同一齿环不同辊齿的受力情况,分析发现每个辊齿的峰值载荷非常接近,峰值载荷时的辊齿位置几乎完全相同(齿辊位置角度差别在-1°1°之间),基本全部在两齿辊中轴线所在平面的中间位置。建立了齿环的EDEM-ANSYS Workbench的耦合仿真模型,提取并分析了同一齿环不同辊齿的变形云图、应力云图、应变云图以及载荷云图,结果表明辊齿满足强度刚度的设计要求。编写了一套针对不同齿线形状的锥齿轮都通用的齿面接触强度和齿根弯曲强度的可靠性计算程序,采用遗传算法对锥齿轮传动系统进行可靠性优化设计并利用MATLAB软件将整个可靠性优化计算过程编写成程序代码,并最终包装生成程序文件。然后以第2章设计的双齿辊破碎机的锥齿轮为几何模型,以第3章DEM仿真结果作为载荷条件进行了锥齿轮可靠性优化设计。最后介绍了蒙塔卡罗求解齿轮可靠度的方法,并对上述优化结果得到的可靠度进行了验证分析。本文开发了双齿辊破碎机参数化建模的设计平台,建立了双齿辊破碎机的破碎物料的数学模型,基于DEM建立了双齿辊破碎机的离散元仿真模型,利用EDEM-Workbench耦合仿真对辊齿的强度和刚度进行校核分析,为提高双齿辊破碎机的设计工作提供了参考。本文采用MATLAB的GUIDE模块搭建了锥齿轮可靠性优化设计的分析平台,为双齿辊破碎机齿轮传动系统的设计和可靠性优化分析提供新的设计思路。
田金枝[5](2019)在《建筑垃圾生产再生骨料的综合效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自我国大规模的城市化建设以来,大量建筑拔地而起,同时又有大量建筑毁于一旦。在改善人居生活、美化城市风貌、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建筑业的飞速发展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和能源,加大了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由于施工缺陷、城市规划缺乏前瞻性、城市更新改造速度加快等原因,导致我国的新建、改建、扩建、拆除活动频繁,建筑垃圾的产量正以惊人的速度递增。我国每年的建筑垃圾占城市垃圾总量的30%以上,而我国对于建筑垃圾的处理还停留在初级阶段,主要以填埋为主,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在全球推行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我国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到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基于此,本文提出用建筑垃圾生产再生骨料的方式来解决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但是此方法是否可行,主要是看其是否具有经济和环境两方面的综合效益,这也是本文要讨论的重点。本文从社会的角度出发,以循环经济理论和生命周期评价理论为理论基础,对建筑垃圾生产再生骨料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以及综合效益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从社会和国民经济的角度探讨其可行性。本文采用了文献检索法、统计分析法、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将建筑垃圾生产再生骨料的过程分为了运输、生产和填埋三个阶段,然后建立了经济效益模型和环境效益模型,从社会的角度对这三个阶段的成本和效益进行了量化分析,对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进行了评价。结果发现:(1)经济效益欠佳,主要原因是再生骨料的生产需要运输大量的建筑垃圾,导致运输成本高,其次是对设备的需求量大,导致投资成本高;(2)环境效益良好,主要是再生骨料的生产减少了80%以上的建筑垃圾填埋量,而填埋阶段的环境成本是最高的。最后本文还采用国民经济评价的方法对综合效益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建筑垃圾生产再生骨料对国家和社会具有净贡献。
黄婷婷[6](2018)在《基于双目视觉的移动式破碎站排料臂自动对中系统研究》文中指出移动破碎站是半连续露天采矿系统的主要装备之一,其排料臂与受料设备采用人工方式对中,存在对中时间长,对中精度低的问题,影响了采矿系统的工作效率。本论文结合山西省煤基重点科研项目“大型移动式破碎站关键技术研究”(MJ2014-02)对移动式破碎站排料臂自动对中系统进行研究,基于运动学分析与双目视觉测量理论,建立了排料臂对中控制的偏差模型,设计了排料臂自动对中控制方法,采用虚拟样机仿真分析与试验台试验验证了该对中系统的功能。在查阅移动破碎站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阐述了排料臂与受料设备自动对接的背景意义。根据国内外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状况,对比分析了不同测量方法的优缺点,确定了在排料臂自动对中系统中应用双目测量技术进行系统定位的方法。设计的排料臂对中控制系统的机械部分存在3个运动,包括视觉测量机构的回转运动和排料臂的水平回转与伸缩运动,因此根据机器人运动学分析理论,建立了排料臂运动学模型。针对排料臂自动对中系统中的自动控制模式,设计了控制模型,并基于该模型设计了模糊控制器,使用模糊算法控制系统运动。多体动力学软件Recur Dyn的控制模块Co Link可以对多体动力学的机电控制部分进行仿真分析,因此在RecurDyn中建立了排料臂动力学模型对控制效果进行了仿真验证,并根据仿真结果对控制策略进行了调整。最后搭建了排料臂对中控制试验台,使用编程软件LabVIEW设计了试验台的软件部分。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排料臂自动对中系统实现了排料臂的长度伸缩与水平回转运动控制,可以稳定准确地完成排料臂的对中任务。本文对移动破碎站排料臂自动对中控制系统的设计,为卸料装置的远程控制及自动化改造提供了参考。
鄂莹[7](2017)在《自移式破碎站板式给料机机架结构分析》文中提出在矿山开采过程中破碎是其中的关键环节。随着自移式破碎站在半连续露天开采中的不断应用,我国对于自移式破碎站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大。目前大型自移式破碎站大多依赖进口,而且价格昂贵,为改变这种现状,工程技术人员需要加大力度研究和设计自移式破碎站的各种结构配套设备,争取早日实现国产化。目前,国内缺乏与自移式破碎站配套的板式给料机相应的设计规范和标准,缺乏相应结构设计经验。该板式给料机机架主要承载物料、受料斗、栏板及自身结构等重量的载荷,并与清料刮板输送机共用一个机架,与破碎站主体钢结构相连接。在工作过程中,不断承受来自电铲卸料产生的冲击载荷,其结构刚度强度直接影响整个自移式破碎站的正常工作。所以对板式给料机机架结构的研究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平朔安家岭露天煤矿9#煤原煤采运系统”的3200t/h自移式破碎站项目为依托。研究自移式破碎站配套的重型板式给料机机架的基本结构,研究机架的结构特点和受力特点,设计出合理的机架结构。然后在Solid Works软件中建立板式给料机机架的三维模型并对机架进行简化处理,研究数据导入到ANSYS软件中的方法并建立有限元模型。再次根据板式给料机的实际工作情况,尽可能还原出板式给料机工作时受到的载荷情况,研究载荷的计算与施加方法。分析的三种工况下板式给料机载荷组合,分别对三种工况的机架结构做强度有限元分析。根据强度分析结果,改进机架结构,再次计算各种工况下的强度和刚度。最后采用应力比法来校核机架疲劳强度,对机架危险截面进行疲劳强度分析。本文通过对3200t/h自移式破碎站板式给料机机架结构的分析计算,为自移式破碎站的自主开发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为板式给料机机架结构分析计算提供可靠的依据,为以后的设计开发提供了合理有效的理论及实践经验。
苏荣华,马壮,靳春华,王猛[8](2017)在《大型自移式破碎站卸料臂结构仿真与优化》文中研究表明针对大型自移式破碎站卸料臂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相结合方法,分析卸料臂结构几何和受力特征,建立数值仿真模型,对三种典型工况下力学行为进行仿真分析和结构优化.结果表明:在恶劣气候下工作时,卸料臂结构始端处横梁发生较大扭转变形,且应力过大,结构安全系数偏低,原设计结构不适于工作在大风高寒地区.优化后,原卸料臂结构始端处横梁的工字型截面设计为箱型截面,结构受力合理,在大风高寒环境下的承载能力大幅提高.
杨欢[9](2017)在《大型反击式移动破碎站主桥架的疲劳分析》文中指出近几十年来,随着露天矿开采量的逐年增加,传统开采工艺已经造成了极大地成本浪费,作为一个能够灵活移动到任意开采位置的移动破碎站应用越来越广泛。主桥架作为移动破碎站的主要承载机构,它的强度、刚度、振动特性和疲劳性能都直接影响到桥架的安全性、操作稳定性和使用寿命等基本性能,因此研究移动破碎站主桥架的特性,在移动破碎站的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重大的经济和安全意义。本文以大型反击式移动破碎站的主桥架为研究对象,以有限元计算软件和疲劳仿真软件为平台,对大型反击式移动破碎站的主桥架进行静力分析、动力学分析、疲劳破坏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典型工况下的主桥架进行受力分析,使用ANSYS软件对主桥架进行静力分析,得到主桥架应力和位移分布云图。观察分析结果,确定桥架的强度和刚度是否满足要求。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是保证疲劳寿命的先决条件,若强度和刚度不足,则对桥架进行结构改进。2、对主桥架进行动态特性分析,其中包括模态分析和瞬态动力学分析。对主桥架进行模态分析,得到其固有频率和振型,防止共振的产生。对主桥架上所受的冲击力和振动力进行具体分析计算,得到对桥架振动特性影响最大的力,在此基础上对桥架进行瞬态动力学分析,得到桥架最危险部位的动态响应。3、以瞬态动力学分析中最危险部位的应力-时间历程为源数据,使用雨流计数法对其进行处理,编制破碎站主桥架在承受典型工况随机振动下的载荷谱。通过经验公式计算得到材料的相关参数,在ANSYS nCode Designlife中对材料的S-N曲线的进行绘制,分析影响疲劳寿命曲线的因素,完成由材料S-N曲线到零构件S-N曲线的转变。整合已完成的桥架的动态响应、载荷谱和S-N曲线,对桥架进行疲劳分析,并预估寿命,为主桥架的设计提供依据。
张冠宇[10](2015)在《移动式破碎站履带行走装置机电耦合仿真及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移动式破碎站是大型露天矿半连续开采成套装备的关键设备,随着其生产率的提高,移动式破碎站整机质量达千吨以上,大型履带装置作为移动式破碎站的行走机构,其性能直接影响着采矿生产线的生产效率、经济性和可靠性。本文结合国家高技术“863”课题“3000t/h移动式破碎站研制”(No.2012AA062002),通过机电耦合动力学建模及求解、虚拟样机仿真和物理样机试验等方法对移动式破碎站履带行走装置机电耦合性能进行仿真及试验研究,提出履带行走装置机电耦合动力学分析方法和自适应行驶控制技术,提高大型移动式破碎站履带行走装置行驶性能和自动化水平。本文综述了机电耦合建模方法及履带行走装置运动控制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基于履带行走装置典型工况下的动力学分析以及感应电机的动态特性,建立了履带行走装置在各典型工况下的机电耦合动态数学模型,通过数值计算对其在各工况下的机电耦合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到了履带行走装置在非稳态运行过程中的机电参数变化规律。为了实现履带行走装置自适应行走的功能,设计了基于GPS定位的履带行走装置自适应控制系统方案和履带行走装置的自适应控制流程。该系统通过坐标转换将天空坐标系转换成陆地直角坐标系,根据Lyapunov稳定控制理论,将目标履带装置的行驶轨迹跟踪问题转化为跟踪误差系统的镇定问题,并结合其运动学原理设计了履带行走装置的自适应控制律。为了实现对履带行走装置的自适应行走过程进行精准控制,利用Kriging模型建立了感应电机转子输出轴端的负载转矩、输出转速与供电频率之间的函数映射关系。同时,为了提高Kriging模型的解耦精度,还利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对Kriging模型中的相关性系数进行了优化。基于已经构建的自适应控制系统,分别用多体动力学软件Recurdyn和数值分析软件Matlab/Simulink建立了履带行走装置的动力学模型和自适应控制系统的理论模型,通过虚拟样机联合仿真得到其在复合行驶工况下的机电耦合性能,并验证了所设计的自适应控制系统的控制效果。为了对履带行走装置机电耦合数值仿真和虚拟样机联合仿真结果进行验证,本文开发了履带行走装置的物理样机模型及自适应控制系统。利用GPS定位系统和性能测试系统对履带装置质心位置和两侧履带的行驶速度、驱动电机定子端电压及所受负载转矩进行监测。试验结果与数值仿真结果和虚拟样机仿真结果吻合较好,从而验证了所建立的履带行走装置机电耦合动态模型和虚拟样机模型可用于对移动式破碎站履带行走装置的机电耦合性能分析当中,且所设计的自适应控制律也表现出很好的控制效果。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大型移动式破碎站履带行走装置机电耦合虚拟样机模型,对其自适应行走过程进行了仿真,验证了自适应控制律在大型履带行走装置上的控制效果。本文提出的大型履带行走装置机电耦合动力学建模及分析方法和基于GPS的履带自适应行驶控制系统,发展了大型履带行走装置设计理论,履带行走装置机电耦合动力学建模方法、分析方法和自适应行驶控制技术在移动式破碎站上的应用,对于提高了我国高端采矿装备的研制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新型移动式破碎站的建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型移动式破碎站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1)哈尔乌素露天煤矿端帮自移式大倾角带式输送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端帮自移式大倾角带式输送系统 |
2.1 大倾角带式输送机设备类型 |
2.2 端帮大倾角输送设备形式 |
2.3 大倾角带式输送机自移方式选择 |
2.4 本章小结 |
3 大倾角带式输送机力学仿真 |
3.1 带式输送机结构强度分析 |
3.2 输送带横向振动模型 |
3.3 输送带模态参数计算分析 |
3.4 夹带式大倾角槽型托辊支撑处输送带应力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端帮大倾角带式输送机工艺布置方案 |
4.1 哈尔乌素露天煤矿端帮大倾角带式输送工艺布置 |
4.2 坑下破碎站匹配选型方案 |
4.3 大倾角带式输送工艺下南端帮台阶参数及稳定性研究 |
4.4 大倾角带式输送工艺下南端帮整体稳定性分析 |
4.5 哈尔乌素露天煤矿自移式大倾角带式输送系统应用效果预测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移动式砂石产线在隧道洞渣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设备选型 |
1.1 母岩属性分析 |
1.2 移动产线配置选型 |
2 试验测试 |
2.1 主要参数设置 |
2.2 砂石骨料质量测试结果与分析 |
2.3 砂石骨料产量测试 |
3 机制砂石骨料质量控制措施 |
4 结论 |
(3)无运输倒堆工艺下高台阶内薄煤层开采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薄煤层开采技术现状 |
1.2.2 国内薄煤层开采技术现状 |
1.2.3 复合煤层抛掷爆破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2 黑岱沟露天煤矿地质概况与生产现状 |
2.1 地质概况 |
2.2 采矿设计 |
2.2.1 开采工艺 |
2.2.2 开采设备及开采参数 |
2.3 5号煤层开采必要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3Dmine的地质模型建立及储量计算 |
3.1 地表模型建立 |
3.2 地质数据库简介与建立 |
3.3 煤层模型建立 |
3.4 块体模型建立与储量计算 |
3.5 露天采场的模拟 |
3.6 本章小结 |
4 无运输倒堆工艺下高台阶内薄煤层开采工艺优选 |
4.1 露天开采工艺分类 |
4.2 露天采矿工艺适用条件 |
4.3 黑岱沟露天煤矿开采方法研究 |
4.3.1 黑岱沟露天煤矿表土层剥离方案研究 |
4.3.2 黑岱沟露天矿5 号煤层开采方案研究 |
4.3.3 黑岱沟露天煤矿岩土层剥离方案研究 |
4.4 开采方案选择原则 |
4.5 开采方案综合评价方法 |
4.6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开采工艺评价方法研究 |
4.6.1 灰色决策模型的基本概念及原理 |
4.6.2 关于开采工艺的灰色系统理论决策 |
4.7 本章小结 |
5 露天采矿机在薄煤层选采中应用研究 |
5.1 黑岱沟露天矿开采程序布置探讨 |
5.2 露天采矿机生产能力匹配研究 |
5.3 露天采矿机工作方式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4)基于DEM-FEM耦合的双齿辊破碎机及其传动系统的数字化平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破碎理论研究现状 |
1.3 破碎技术的发展状况 |
1.4 齿轮传动系统可靠性优化设计的研究现状 |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双齿辊破碎机数字化建模平台研究 |
2.1 用户设计要求 |
2.1.1 破碎机型号和生产能力要求 |
2.1.2 物料的属性要求 |
2.2 双齿辊破碎机的设计准则 |
2.2.1 性能参数的计算 |
2.2.2 齿辊参数的确定 |
2.2.3 齿型参数的确定 |
2.2.4 齿环参数的确定 |
2.3 双齿辊破碎机几何模型参数化设计平台的搭建 |
2.3.1 SolidWorks API的介绍 |
2.3.2 参数化建模辅助设计软件的界面设计 |
2.3.3 几何模型生成与生产能力初步验证 |
2.4 破碎物料产品粒度模型的生成 |
2.4.1 双齿辊破碎机的物料破碎数学模型的建立 |
2.4.2 模型参数的确定 |
2.4.3 双齿辊破碎机的产品粒度分布模型的建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双齿辊破碎机的EDEM仿真分析 |
3.1 离散单元方法理论和EDEM介绍 |
3.2 颗粒模型的生成 |
3.2.1 仿真物料的粒度分布及材料参数 |
3.2.2 粘结模型参数的标定 |
3.3 双齿辊破碎机离散元模型的建立 |
3.3.1 全局变量设置 |
3.3.2 颗粒的替换和生成设置 |
3.3.3 几何模型的参数设置 |
3.4 仿真参数设置以及结果提取分析 |
3.4.1 仿真参数设置及过程分析 |
3.4.2 生产能力的提取与分析 |
3.4.3 齿辊和辊齿载荷的提取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EDEM-Workbench的辊齿强度和刚度校核分析 |
4.1 EDEM-ANSYS Workbench耦合方法的介绍 |
4.2 EDEM-ANSYS Workbench耦合模型的建立 |
4.2.1 输出EDEM中的载荷信息 |
4.2.2 建立齿环三维模型 |
4.2.3 EDEM-ANSYS Workbench耦合模型 |
4.3 模型设置与求解 |
4.3.1 建立接触与约束 |
4.3.2 划分网格 |
4.3.3 添加载荷 |
4.4 求解及结果分析 |
4.4.1 强度分析 |
4.4.2 刚度分析 |
4.4.3 其他辊齿的刚度强度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锥齿轮传动系统的可靠性优化计算平台搭建 |
5.1 齿轮传动系统可靠性的计算 |
5.1.1 齿面接触强度的可靠性计算 |
5.1.2 齿根弯曲强度的可靠性计算 |
5.1.3 变异系数的值 |
5.2 问题陈述 |
5.2.1 设计变量 |
5.2.2 约束条件 |
5.2.3 目标函数 |
5.3 优化方法和GUI的开发 |
5.3.1 优化方法 |
5.3.2 GUI的开发 |
5.4 应用实例 |
5.5 用蒙特卡洛方法对可靠度进行验证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的主要内容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5)建筑垃圾生产再生骨料的综合效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建筑垃圾基本概念 |
2.1.1 建筑垃圾的定义 |
2.1.2 建筑垃圾的分类及组成 |
2.1.3 建筑垃圾的危害 |
2.2 再生骨料的相关概念 |
2.2.1 再生骨料的定义 |
2.2.2 再生骨料的性能 |
2.2.3 再生骨料的用途 |
2.2.4 再生骨料应用面临的困难 |
2.3 成本和效益的定义 |
2.3.1 经济成本和效益的定义 |
2.3.2 环境成本和效益的定义 |
2.4 循环经济理论和生命周期评价理论 |
2.4.1 循环经济理论 |
2.4.2 生命周期评价理论 |
3 建筑垃圾生产再生骨料的经济效益模型 |
3.1 经济效益模型构建的思路 |
3.2 影响成本和效益的主要因素 |
3.2.1 生产模式 |
3.2.2 生产工艺 |
3.2.3 生产设备 |
3.2.4 税收政策 |
3.3 构建经济效益指标体系 |
3.3.1 成本分析 |
3.3.2 效益分析 |
3.3.3 经济效益分析的指标体系 |
3.4 经济效益计算方法 |
3.5 经济效益评价 |
4 建筑垃圾生产再生骨料的环境效益模型 |
4.1 环境效益模型构建的思路 |
4.2 评价目的和范围 |
4.3 清单分析 |
4.4 环境成本和效益分析 |
4.4.1 环境影响类型和参数选择 |
4.4.2 环境影响类型的特征化 |
4.4.3 LCEC的量化 |
4.4.4 环境成本和效益的计算 |
4.5 环境效益评价 |
5 案例分析 |
5.1 研究背景 |
5.1.1 重庆市建筑垃圾的产量 |
5.1.2 重庆市建筑垃圾的组成 |
5.2 经济效益分析 |
5.2.1 确定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
5.2.2 确定经济效益分析的相关因素 |
5.2.3 数据收集 |
5.2.4 成本和效益计算 |
5.2.5 经济效益评价 |
5.3 环境效益分析 |
5.3.1 再生骨料生产的清单分析 |
5.3.2 天然骨料生产的清单分析 |
5.3.3 建筑垃圾处理的清单分析 |
5.3.4 环境成本和效益分析 |
5.3.5 环境效益评价 |
5.4 综合效益分析 |
5.4.1 国民经济评价的方法 |
5.4.2 国民经济评价案例分析 |
5.5 最终结果分析 |
5.6 促进再生骨料生产的相关建议 |
5.6.1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
5.6.2 经济政策 |
5.6.3 产业政策 |
6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6)基于双目视觉的移动式破碎站排料臂自动对中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破碎站发展现状 |
1.3 对中控制技术的发展 |
1.4 双目立体视觉技术的发展现状 |
1.4.1 摄像机参数定标的发展现状 |
1.4.2 双目视觉技术的应用 |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基于双目视觉的自动对中系统基础理论 |
2.1 排料臂的运动学理论基础 |
2.1.1 刚体位姿的矩阵表示方法 |
2.1.2 矩阵变换表示 |
2.1.3 DH建模方法 |
2.1.4 运动方程的逆解 |
2.2 自动对中系统目标位置的确定方法 |
2.2.1 摄像机的定标 |
2.2.2 立体视觉 |
2.2.3 模板匹配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排料臂自动对中系统设计及仿真分析 |
3.1 排料臂自动对中控制系统方案 |
3.2 排料臂自动对中控制模型设计 |
3.2.1 运动学建模 |
3.2.2 排料臂对中模型偏差分析 |
3.3 排料臂自动对中控制系统的控制器设计 |
3.3.1 模糊化接口 |
3.3.2 知识库 |
3.3.3 去模糊化 |
3.3.4 排料臂自动对中控制系统的模糊控制器 |
3.4 排料臂自动对中系统仿真分析 |
3.4.1 仿真模型设计 |
3.4.2 仿真分析及结果提取 |
3.4.3 控制优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排料臂自动对中系统试验验证 |
4.1 排料臂试验台设计 |
4.2 排料臂自动对中系统试验设备组成 |
4.2.1 编码器数据采集模块 |
4.2.2 双目视觉定位模块 |
4.2.3 模糊控制器模块 |
4.3 双目摄像机的定标与测量误差分析 |
4.4 排料臂对中试验结果分析 |
4.4.1 对中试验设计 |
4.4.2 视觉测量系统与控制器工作性能分析 |
4.4.3 系统误差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5.1 工作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7)自移式破碎站板式给料机机架结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研究的依据和背景 |
1.2 自移式破碎站的研究应用状况 |
1.2.1 国外自移式破碎站的研究应用状况 |
1.2.2 国内自移式破碎站的研究应用状况 |
1.3 重型板式给料机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1.4 课题的产生及研究意义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自移式破碎站板式给料机结构设计 |
2.1 现场条件及技术参数 |
2.2 自移式破碎站的结构及特点 |
2.3 板式给料机的工作原理及结构 |
2.3.1 工作原理 |
2.3.2 结构及特性 |
2.4 板式给料机的结构方案设计 |
2.4.1 结构设计所要考虑的问题 |
2.4.2 结构设计 |
2.5 板式给料机机架三维模型的建立 |
2.5.1 SolidWorks软件建模的基本方法 |
2.5.2 用SolidWorks建立机架三维实体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3 自移式破碎站板式给料机机架载荷及静力学分析 |
3.1 机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1.1 单元的选择 |
3.1.2 材料特性 |
3.1.3 网格划分 |
3.1.4 施加约束 |
3.2 板式给料机机架载荷的计算与加载 |
3.2.1 恒载荷 |
3.2.2 活载荷 |
3.2.3 其他载荷 |
3.3 板式给料机的工况及载荷组合 |
3.4 机架强度有限元分析 |
3.4.1 计算依据 |
3.4.2 工况一时机架强度有限元分析 |
3.4.3 工况二机架强度有限元分析 |
3.4.4 工况三机架结构有限元分析 |
3.5 机架结构分析及改进 |
3.6 机架的刚度校核 |
3.7 本章小结 |
4 自移式破碎站板式给料机机架的疲劳分析 |
4.1 疲劳分析的意义 |
4.2 疲劳分析的基本方法 |
4.2.1 应力比法 |
4.2.2 应力幅法 |
4.3 基于应力比法的疲劳强度计算方法 |
4.4 机架结构疲劳验算及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9)大型反击式移动破碎站主桥架的疲劳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移动破碎站的发展 |
1.3.2 疲劳分析问题的发展 |
1.3.3 桥架疲劳分析的相关研究 |
1.4 研究内容 |
第2章 疲劳分析的基本理论 |
2.1 概述 |
2.2 疲劳的分类 |
2.3 抗疲劳设计方法 |
2.3.1 抗疲劳设计准则 |
2.3.2 现行的抗疲劳设计方法 |
2.4 疲劳累计损伤理论 |
2.4.1 线性累积损伤理论 |
2.4.2 双线性累积损伤理论 |
2.4.3 非线性累积损伤理论 |
2.5 小结 |
第3章 主桥架的静力分析 |
3.1 破碎站主桥架的总成结构介绍 |
3.2 主桥架的受力分析 |
3.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前处理 |
3.4 主桥架的静力分析 |
3.5 主桥架的结构改进 |
3.6 改进前和改进后静力分析结果比较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移动破碎站主桥架振动特性分析 |
4.1 引言 |
4.2 模态分析理论基础 |
4.2.1 模态分析概述 |
4.2.2 模态分析的基本理论 |
4.2.3 模态分析的应用 |
4.2.4 ANSYS模态分析 |
4.3 主桥架的模态分析 |
4.3.1 观察模态分析的结果 |
4.3.2 主桥架模态计算结果的分析 |
4.4 瞬态动力学理论基础 |
4.4.1 瞬态动力学分析概念 |
4.4.2 瞬态动力学分析的基本理论 |
4.4.3 瞬态动力学分析方法 |
4.4.4 瞬态动力学分析步骤 |
4.5 桥架的瞬态动力学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主桥架的疲劳分析 |
5.1 S-N曲线 |
5.1.1 概述 |
5.1.2 S-N曲线的获取 |
5.1.3 S-N曲线的修正 |
5.2 载荷谱的编制 |
5.2.1 疲劳载荷的概述 |
5.2.2 载荷信号的获取 |
5.2.3 载荷信号的处理和分析 |
5.2.4 载荷谱的编制 |
5.3 桥架的疲劳分析及寿命估算 |
5.3.1 疲劳分析结果 |
5.3.2 疲劳寿命估算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移动式破碎站履带行走装置机电耦合仿真及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一览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履带行走装置机电耦合研究现状 |
1.2.1 机电耦合技术 |
1.2.2 机电耦合解耦技术 |
1.2.3 运动控制技术 |
1.2.4 当前研究中的现存问题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履带行走装置机电耦合性能分析 |
2.1 感应电机模型 |
2.1.1 感应电机的转矩特性分析 |
2.1.2 三相感应电机基本动态模型 |
2.1.3 基于α-β坐标系的感应电机动态模型 |
2.2 履带行走装置动力学分析 |
2.2.1 履带行走装置直线行驶时动力学分析 |
2.2.2 履带行走装置转向行驶时动力学分析 |
2.2.3 履带行走装置原地转向行驶时动力学分析 |
2.3 履带行走装置机电耦合模型建立 |
2.3.1 直行工况下履带装置机电耦合分析 |
2.3.2 平路转向工况下履带装置机电耦合分析 |
2.3.3 原地转弯工况下履带装置机电耦合分析 |
2.4 履带行走装置机电耦合性能数值仿真 |
2.5 本章总结 |
第3章 履带行走装置自适应控制系统 |
3.1 履带行走装置自适应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
3.1.1 GPS 定位系统 |
3.1.2 自适应控制流程设计 |
3.2 履带行走装置自适应控制律研究 |
3.2.1 履带行走装置运动学分析 |
3.2.2 履带行走装置自适应控制模型 |
3.2.3 基于 Lyapunov 理论的自适应行走控制器 |
3.2.4 仿真实验分析 |
3.3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 Kriging 模型 |
3.3.1 标准 Kriging 模型 |
3.3.2 改进的粒子群算法(IPSO) |
3.3.3 基于改进的粒子群算法的 Kriging 模型仿真对比分析 |
3.4 感应电机控制 |
3.5 本章总结 |
第4章 履带行走装置虚拟样机联合仿真 |
4.1 履带行走装置运动控制方程 |
4.2 履带行走装置联合仿真模型 |
4.2.1 履带行走装置动力学模型 |
4.2.2 驱动电机模型及 Kriging 解耦模型 |
4.3 虚拟样机仿真及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履带行走装置机电耦合性能的试验研究 |
5.1 履带行走装置的试验系统组成 |
5.1.1 自适应控制系统构成 |
5.1.2 性能测试系统构成 |
5.2 标定试验 |
5.2.1 扭矩标定 |
5.2.2 GPS 数据提取及坐标转换 |
5.3 物理样机试验结果 |
5.4 结果对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履带行走装置机电系统仿真技术的应用 |
6.1 移动式破碎站动力学模型 |
6.2 虚拟样机联合仿真及结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 |
7.1 主要工作和成果 |
7.2 本文的创新性研究成果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四、新型移动式破碎站的建立(论文参考文献)
- [1]哈尔乌素露天煤矿端帮自移式大倾角带式输送工艺研究[D]. 刘利波.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2]移动式砂石产线在隧道洞渣处理中的应用研究[J]. 徐永. 建筑机械, 2021(05)
- [3]无运输倒堆工艺下高台阶内薄煤层开采技术研究[D]. 赵燚.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19(03)
- [4]基于DEM-FEM耦合的双齿辊破碎机及其传动系统的数字化平台研究[D]. 鲁艳鹏. 吉林大学, 2019(10)
- [5]建筑垃圾生产再生骨料的综合效益分析[D]. 田金枝. 重庆大学, 2019(01)
- [6]基于双目视觉的移动式破碎站排料臂自动对中系统研究[D]. 黄婷婷. 吉林大学, 2018(12)
- [7]自移式破碎站板式给料机机架结构分析[D]. 鄂莹. 大连理工大学, 2017(10)
- [8]大型自移式破碎站卸料臂结构仿真与优化[J]. 苏荣华,马壮,靳春华,王猛.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10)
- [9]大型反击式移动破碎站主桥架的疲劳分析[D]. 杨欢. 燕山大学, 2017(04)
- [10]移动式破碎站履带行走装置机电耦合仿真及试验研究[D]. 张冠宇. 吉林大学, 2015(08)